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精选4篇)
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 篇1
目前的语文教学, 让很多人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置身课堂教学之中, 似乎无法面对真正的语文教学, 如果远离这样的课堂教学, 又将会无法畅谈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走到今天虽不得不承认已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又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所看到的成就中却包含着太多的沉重代价, 有人曾用“死”“偏”“花”“俗”“空”“满”等字眼来概括眼下的语文教学, 意思即语文教学死气僵化、怪癖偏深、花里胡哨、肤浅平俗、空洞无味、满灌满练, 虽有过激之嫌, 但仍有其值得深思之处。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原本不需要费口舌的也成了重灾区。语文教学需要有清醒的目标意识, 但很多时候的教学却是在“忙”与“盲”的徘徊中走进了“茫”, 在迷茫中丧失自我, 迷途而不知返。语文教学有时需要模糊, 但语文教学绝不能糊里糊涂、掉进混沌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这会重挫语文应有的学科尊严。现今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的迷茫与混沌情形主要有“先分教学”之风愈演愈烈、文学教育正在渐行渐远、文言文教学的畸轻畸重、选修的必修化越陷越深等。
一.先分教学之风愈演愈烈
语文教学需要考试, 尤其需要在高考的终端显示中能考出理想成绩, 成就学生的大学梦, 也让语文教师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感到自豪与骄傲。但语文教学又不能仅仅围着考试转, 一旦让考试左右了语文教学, 那语文教学就惨了。眼下的语文教学偏偏就是先分教学之风愈演愈烈, “为分而教”、“不考不教”甚嚣尘上, 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在先分教学之下, 语文教师正处于痛苦挣扎之中, 自己的教育理想不得不屈从于学生的考分, 学生的分数远比教师自身的教育理想重要。在先分教学的制约下, 虽说语文教师仍需拥有课堂、站稳课堂, 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却很少有自己的自由状态、有自己的人文思考, 在开放课堂空间和时间上没有大的决策权, 学校有很多急功近利的规章制度捆绑起了教师的手脚, 让其不敢轻易挪动, 否则绳索会愈收愈紧, 叫你动弹不得。语文教师有时也很想按照课程标准来实施自己的教学, 但课程标准被不少人嘲笑为中看不中用, 如果坚持课标就等于放弃眼前的一切利益, 就会被很多人认为是异类。语文教学必须受制于考试, 教学的考绩指标完全由学校的一厢情愿来规定。学校所重视的就是必须把多少人送进二本以上的高校门, 能否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是头等大事, 至于学生进入高校后有没有发展后劲就顾不上考虑了, 教师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的现实需要。先分教学之风劲吹下学校把考试成绩和升学指标作为绩效评估的唯一杠杆, 由此就引申出一系列利益分配问题。降服于周考、月考的语文教师, 眼界就势必短浅了, 正因为先分教学之风愈演愈烈, 高一年级就唯分是论, 很多学生过早地被人为地淘汰, 很多反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课堂行为也就有了存在的土壤。殊不知, 病态的课堂虽然博得了同样病态的校领导的赏识, 但却坑苦了学子, 坑害了学生的一生, 也坑害了语文教师。
先分教学之风下语文教师的“忙”是有目共睹的, 语文教师的“盲”又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师大都信奉讲得越死越好, 讲得越多越好, 占用学生的时间越长越好, 题目做得越偏越好, 整天忙于备、教、改、辅、考, 日日在繁忙中度过, 常常一年中, 没有周末, 甚至连寒暑假都得泡在其中, 被迫去补课, 学生厌, 老师怨, 但必须做, 因为考试的压力实在太大。只要留心一下语文课堂, 就一定不难发现, 应试化无处不在, 满堂灌、满堂练随处可见, 即使是新授课也大多是照着应试教辅资料照本宣科、亦步亦趋, 阅读教学大多成了肢解式的阅读训练, 所谓导学就成了一边看着练习题一边领着学生到课文里找答案的寻章摘句训练, 几乎所有结论都是教师从教参或练习册找来硬塞给学生的。作文课也变了味, 不是关注生活, 不是注重真情实感, 而是效尤所谓满分作文的样式来无病呻吟, 学生厌写怕写但又不得不写, 身心剧痛又必须循规蹈矩。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必然每况愈下, 思辨能力、探究精神、创新品质日益丧失。
语文教学陷入了先分教学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即使是很有思想很有眼光的语文教师也很难在世俗的逼视下心情畅快地践行自己的理念。毋庸置疑, 学生平时的成绩对语文教师而言固然重要, 但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坚持的事业, 虽然随着人们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实际了, 现实功利诉求压倒了一切, 但是富足的物质并不必然带来精神境界的提高, 相反常常会窒息人们的心灵。语文教师要挣脱牢笼, 就必须高标人文精神, 高扬自己的人文理想, 要有关爱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 要在互惠、普世与共赢上有作为, 要学生的成绩, 但必须紧紧盯住走出高校门的成绩, 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走向和学生一生的立人、立德、立功的潜质开发。语文教学绝非急功近利的利益达成教育, 绝非纯现实的先分教学, 而真正是寄希望于将来的人的教育, 人的发展的教育, 人的生命成长与精神成长的教育, 而不是周考、月考的分数累加。
二.文学教育正在渐行渐远
文学就是人学,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现代社会中一个高素质的人不仅仅需要具备必须的知识和能力, 更要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坚定意志。语文本来就是“化育”“滋润”人的课, 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的文化蕴涵及情感动力。但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常常会走弯路, 如曾经有一段时间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致使语文课堂教学充塞“人文”内容而置语言习得于不顾, 语文课的“非语文”色彩过重;后来却又矫枉过正, 现在的语文教学又过于注重对语言的琐碎分析, 肢解文意, 本来文质兼美的课文变成了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 文学教育正在渐行渐远。有学者形象地说, 如果说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塌方, 那么文学教育就是重灾区, 诗歌教学本来是非常高雅的文学鉴赏活动, 现在也变成了应试性的肢解, 精美的古诗到了课堂就成了古板的代名词, 散文写作则变成了八股文, 学生的文学生活已经干涸了, 甚至让有些学生连做文学梦的机会也给丧失了。
文学作品是言语世界、经验世界、形象世界、情感世界的四位一体。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体验、体悟, 是一种性灵教育, 性是心性, 灵是精神。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语言是经过形式化、艺术化、形象化了的语言, 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 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语言。作家呈现的经验世界和形象世界富于个人风格, 充满着想象与联想的审美世界, 阅读文学作品既依赖读者的人生经验, 只有借助读者的人生体验, 文学作品的意义才会得到充分的阐释, 阅读文学作品也促进读者的人生经验, 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会拓展、丰富读者的体验。读者通过感知、体会、理解非现实的审美世界, 发挥感受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为理解人生意义和提升生命质量奠定基础。但文学教育在应试教育阴霾笼罩下日益弱化, 已经渐行渐远, 实用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人们关注的是知识教育, 追逐立竿见影的实用与功利效果, 师生的眼光只盯着分数, 只依据自己的切身利益做, 只着眼现实性效果, 把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教化, 面对一篇篇精美的文学作品, 更多的还是解构为分段、概括大意等, 就范于应试的固有模式, 技术化、功利化倾向越来越突出, 大大降低了文学情韵, 对文学知识的追逐替代了心灵的感受。教学中, 对文学作品言语的赏析、经验的体察、形象的评判、情感的把握等都蜻蜓点水, 一切以实用为前提, 根本不重视文学本身的意义, 更枉谈将文学本身的意义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 且教学过程中强调作品内容多而忽视其艺术独到之处。
不可否认, 语文教学需要传授知识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完备学生的知识结构, 但知识本身只是思想的沉淀和经验的结晶以及对规律的探索性接近, 更谈不上是终极真理, 且知识一旦进入课本, 往往带有一孔之见性质, 会呈现出被遮蔽的面目;而真正的文学教育则更有利于探寻真理, 并获得精神的享受, 进行生命的对话, 认清生命的价值, 提高生命的质量。文学教育的基本功用是奠定良好的人性基础, 可是现实中师生的精神空间极度荒芜, 精神层面的问题都已无暇顾及。文学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 无论什么时候, 都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情感与姿态。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作者总是设法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人类历史、现实人生的看法, 用善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表达对真善美的追寻。可惜, 现在的大多解读都是进行技术性的静态解读, 很难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很难把准作者的情结点, 即潜藏的情感秘密。
文学教育能促使人认识到自身局限性, 超越现实的平庸与凡俗, 追求人性的完善。现在的文学教育已经沦落为纯技术性的得分手段, 只跟着流行趣味走, 殊不知流行的并非一定是好的, 一味跟着流行趣味走势必造成文学教育中独立、自由的审美被实用主义挤压, 教师不再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超越与终极意义的关怀, 从而导致了其心灵的褊狭与局促, 人生意义和生命质量的粗劣。
当人们对文学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而不再注重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建构时, 教学中对文学的态度也只是为着获得高分而停留于知识层面, 根本无心进入文学的深处探寻文学的审美, 文学教育的理想也就无法实现了。
三.文言文教学的畸轻畸重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多为经典, 这些传统名篇凝聚着中国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 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 是珍贵的文学遗产, 是独特而无可替代的语文教学资源。虽然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但教学文言文的实际效果却越来越令人担忧。在高考文言文阅读分值最高的翻译题中, 失分率居高不下, 原因并不在没有掌握翻译的方法、技巧, 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有关翻译技巧的知识讲得实在是太多了, 而是在于没有读懂需要翻译的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前提是理解, 就是能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文句的具体含义, 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要拿到高分还有一点也不可忽视, 就是翻译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而这诸多方面也正是学生的软肋。理解难、译准难的根源在于未读懂句意、未了解句式、未明了词义, 当然也偶尔有未洞悉得分点的。
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 文言文阅读能力越来越差, 也许语文教师会有一大堆主客观原因, 但文言文教学的畸轻畸重却是难辞其咎的首要原因。“言”与“文”是文言文的两翼, “言”就是言语形式, “文”指思想内容。没有“言”, “文”就失去了依托;没有“文”, “言”就失去了意义, “言”“文”相依, “文”“言”一体。教学文言文既要重“言”, 又要重“文”, 应立足于“言”组织教学, 在教学“言”的过程中重视融合“文”的内涵。重“言”就是要重视词语积累、重视古汉语语法、重视句读与诵读、重视文言语感能力的培养;重“文”就是要率领学生走进文本去体悟文言文的丰富文化内涵, 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但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却是畸轻畸重的, 或重言轻文或重文轻言。在重言轻文的课上, 教师多纠缠于有限的文言知识传授, 照本宣科, 而无视生动形象文言语境, 课堂普遍枯燥乏味, 缺乏吸引力, 逐字逐句地串讲课文, 对每个字词都不放过, 还苛求要求学生归纳整理出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学生在机械重复、死板琐碎的抄录中忙得不亦乐乎, 长此以往, 文言文教学陷入窘境自不待言, 课堂成了典型的满堂灌, 气氛死气沉沉, 教师声嘶力竭、筋疲力尽, 学生却味同嚼蜡、身心疲惫, 感觉文言文似乎就是文言词语的堆砌, 师生都在受着折磨而不能自脱。相反, 在重文轻言的课上, 教师天马行空、文采斐然, 标榜着对文言文的张扬个性理解与即兴发挥, 滔滔不绝、激情满怀、陶醉忘我, 却忽视文本之“言”所包孕的文化信息, 只是隔绝于文本的一言堂, 课堂成了教师秀场, 结果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却没有抓手、不着边际, 文言知识不落实, 碰到具体的文言文读不懂, 在懵与猜中苦苦挣扎。有的课上, 学生只是匆匆的看客, 没有自己的言语活动, 教师完全挤占了让学生去品味、去思考课文的时间。这些只重“言”而忽略“文”或只重“文”而忽略“言”的文言文教学都事倍功半, 教师教得苦, 学生学得累。
如果文言文教学不能“文”“言”兼顾, 就很难把准文言文阅读的要脉, 如果越“文”讲“言”或越“言”讲“文”, 亦如“言”而无“文”或“文”而无“言”, 甚至无视文本或孤立文本, 就会失去走近文言文的基本途径, 并失去文言文教学的灵魂, 既不能达成“积累·整合”, 更难奢望“感受·鉴赏”、“发现·创新”。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言”与“文”结合, 要教“实”, 教“活”, 更要教“美”。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 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 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 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文化内涵, 通过走进文本, 在研读与探究中, 去感受文言的美, 感悟文化的美, 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四.选修的必修化越陷越深
设置选修课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 如何有效实施所设置的选修课问题又毫无悬念地成了所面临的一大难点, 甚至可以说已陷入了困境。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须致力于“必修”与“选修”的双赢, 必修课以基础知识的落实为第一要务, 选修课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广泛探究的能力为目的。选修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大胆取舍, 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以根据学生自身学习的水平, 相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 一线教师总常常感到必修课的课时显得很紧, 多在赶进度忙考试中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选修课教学的战线又拉得太长, 教学方式方法显得单一乏味, 尤其突出的问题就是选修、必修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双赢诉求常常演变成两败俱伤。
从面上看, “选修”教学少“选”少“修”也少“趣”。很多学校所开的语文选修课其实与必修课没有质的区别, 如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等, 在课程形式上有明显的国家课程为主倾向, 全体教、统一学、统一考, 很少突出应有的选择性与多样性, 而对“选修”的教学则是只“选”不“修”, 很多课就是纯“必修”的复制, 选修课必修化。当然也有极少数是专题讲座和放羊式的所谓自主活动, 选修课成了学术活动和放任自流等, 不仅造成了“必修”“选修”教学的严重失衡, 而且各自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大有远离语文教学本真的势头。其中在课程建设上主要是沿用与必修课程配套的同一版本的教学, 教材选用大多是以省或地级市为单位集中选定, 很少有自主开发的教材, 主要是受高考统考和传统习惯认识 (权威、可靠、省事) 的影响, 尤其是教材的价值取向更是与必修课高度趋同, 甚至过分学术化, 如《〈红楼梦〉选讲》《金庸武侠小说选讲》等都具有浓厚的学术味, 很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 知识范围显得很狭窄, 这与基础教育阶段“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初衷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沉重负担, 而且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尤其是再要求统一学、统一考, 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无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修教学之所以区域必修化还有一些重要原因。选修课程的初始功能定位就是消释应试教育的, 理想诉求就在于应对高考, 但实践下来, 这条路不仅没有走通, 而且同流合污, 也演变成了应付高考的“必修”。无论是学者专家、学校领导, 还是一线教师, 最关心的还是莫过于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 对“考不考?考什么?如何考?如何应考?”等时时关注, 处处打探, 唯恐误判形势, 影响学校发展大局和教师个人发展。在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上为什么也会与必修课趋同?因为不这样考不但会影响师生对选修课的教和学兴趣, 甚至还有可能影响选修课的存在根基, 故而除了有极少数校本课程采用点缀性的等级评定外, 绝大多数仍然与高考测试形式保持高度的一致, 如《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当代散文选读》等就完全纳入了高考范畴, 日常教学的必修化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对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都有共识, 但在条件性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对课外学习资源很难关注的背景下, 教科书仍然是课程的中心环节和重要载体, 最有权威性, 尤其是教学与考试的权威, 选修教材的编选与教学也就自然渗透进如此的权威效应, 教学的必修化也就成了必然。为什么会如此现实与功利?因为如果学生、教师和家长一旦确信选修课对高考完全没有帮助, 选修课就名存实亡了, 学生肯定不学, 花再大的气力开选修课也形同虚设, 无人问津, 就是学生学了, 但并不像重视必修课那样重视, 选修课的命运也会令人担忧。选修课的必修化有其现实基础, 短时期内很难有所改观, 只要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代评的世风犹在, 语文教学就会简单化为一场考试, 语文教学就无暇顾及学生的终身发展, 也就妄论语文教学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在价值意义上是明显不同的, 必修课的文化功能大于实用功能, 选修课的实用功能则大于文化功能, 重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修课主要处理好学生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选修课主要处理好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志向和职业潜能的关系, 如果选修都是必修化, 就一定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很多语文教师只会低头拉车, 却很少抬头看路。而要搞好“选修”教学就要体现差异性, 丰富课堂教学, 必须将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首位, 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 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 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语文选修课必修化这个现象使课程改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对日常教学以及高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 篇2
我们不要把现在想的多么悲情,也不要做的那么忧郁,至少在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大家都不会叹息,总得有心情去怀念一下。当你不再是当年那个自己,当你再去感悟一朵花凋零的时候,你不会再感叹它为什么凋谢,你会期待,明年,它会再次绽放,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罢了,它并没有走呀。
当我们迷茫无助找不到什么才是自己时,自己要对自己说,谢谢你,这么多年一直陪着我,或许这些年,我让你失望了,但我不想说对不起,因为我相信你!所以把自己该做的做好,不是义务,是一种责任。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义务的。只有生下来,好好地活着,这才是义务,但又有几个人做好了自己的义务?在路上,丢失了多少,有遇到了多少,如果不努力,我们只是这个时代的拾荒者。
人们都说,这个世界呀……什么世界?世界多大?一个地球?还是人类范围?睁眼一世,闭眼一界。我经常站在人与宇宙的角度考虑,什么是人,什么又是万物,我在这里,这里又是哪里?我来自于一个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世界的世界,我也不知道我会去到一个什么世界的世界,只有尘与土来见证,我们曾经来过,所有的青春,我们都要拿来刻画自己的记忆,输赢成败,一念之间。
如果你是大学生,你在做什么,在大学里,你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行为,那么你在做什么呢?你是否在宿舍教室里,到了吃饭点吃饭,到了上课,上课自己都不知道在为什么上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自己都会恨自己,你在干嘛?你问过自己吗?你的路,找到了吗?你能在以后的岁月中好好地活下去吗?迷失在长河中孩子啊!
人和事,做的不要太狂放,也不要太矫情,不要气拔山河,也不要傲世脱俗,感觉刚刚好就好。
时间,是度量一切的最好单位,请问,一个时间是多长?时间可以用来度量距离吗?可以啊,一光年不就是么。一光年啊,为此,多少人付出了生命。
明天早晨能醒来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会在哪个明天结束。所以当你在清晨醒来的时候,要对自己说:“太好了,我还活着。我要珍惜这一天的时光。珍惜着一天我遇到的.每个人。”太阳只有一个,或许会还会出现下一个,但人只有一个,虽然会出现下一个,可下一个却不是这一个。在累的时候,撑不下去的时候,微笑着或是哭着对自己说:晚安,Mr.ME或Ms.ME. 时间即使是在黎明。
【旧歌,有你,今夜无风】
原还在落寞着泪水凄然落,蜗居在精神的牢房里我许久不肯出门,我以为喝了那杯名牌忘情水,我就可以忘情莱茵河畔。我以为从此人生路上我就会是那只寒江孤雁。春,我忘记了预期的约会,试着站成一季淡然,我又试图浅笑前行,独饮那一份凄凉。可孰知,步峰,彩云之巅传来悠扬的歌声,随着乐感,我从今天再次梦回前朝。
漫不经心的漫步在象牙宫中,一袭紫色罗兰衣的遮覆下 我犹似所罗门宫中出来的书拉密女,紫色的面纱被风儿轻轻撩起,露出白皙的肤色,也散放出罗兰特有的香气。轻移莲步,花园中我与蝶共舞,你则悄然一边驻足观看,看到你美丽的得撒,你不由得心里涌出美辞,论到讲说我的作品,顷刻间你舞墨成诗,也将我绘制在你人生的画板。
你说,今生我是你的秀美佳偶,来世还是你的良人,就是到了永世,你的也情依然,心依旧。自此三生有幸就流域各处,那是你爱的永恒和明证。那一次后花园中,你纵情歌唱,放下王子的尊贵,你随风步入舞池,牵手罗兰,我们幸福着相拥。倾世情,这边风景独好,书历史,载入永恒。你说,我是你的大唐芙蓉,是你赤云逸影。依偎着你我燕语千千,妖娆花醉。
轻轻触摸我的脸,你说似 百合花开,看着我的眼睛,你赞瞳若秋水。一箫长歌,舞曳至天明,我忘记了屋外飘着纷飞的雪。醉舞红尘,悠然入梦,你怀间我不觉一丝寒冷,倒是似觉静谧初夏。小心翼翼的聆听你心深处的声音,读懂你,我心花开,若海棠,梨带雨,散芬芳。呢喃细语着逸月嫣然,你笑看,隐静的我。
情系宫中,三生有约,一世倾情,千古佳话。我以为我的爱可以流芳千古,可孰知经历了一场爱情霜冻,我就被无情打入了冷宫,继而流放天涯。月圆夜,雨打月光,我似乎隐隐看到了昔日轻歌漫舞的我,雨筝花落,我才知道这爱已经狰狞。
躇躇独行,兰花仙子摇身变做孤独流浪客,落魄着仗剑夕阳,可放笔秋山,写下的依然还是你。 试图忘记曾经的桩桩件件,我蜗居磐石穴中,可却无意间成了文阁书痴,夜夜,触摸夜的心跳,夜夜心语如歌全是你。任如何洗刷记忆,你还在,任如何凄楚梦依然。
是夜,我又独自凭栏想你,一声呼唤泪千行,醉入往昔嫣入画。原以为思恋间又会酸涩着心土泥石流滑坡,可是这一次我竟然没有痛,没有哭,那滑落的泪珠似乎是昔日晶莹的珠串和鬓边的花朵。那声声低唤犹如昔日那曲悠扬的歌。珍藏昔日幸福画面,我莞尔一笑,原来你早已经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音乐。醒悟,明朗,我低声感慨:原来,有你,今夜才无风····
【醒悟】
缘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却也是一种折磨人感情的东西。人们都常说的一句话:一切随缘,可如何才算是随缘呢?偶然间遇到一人,聊几句很投机,就结为朋友,进而隔三差五的聊,聊得很开心,直至如初恋的情人难舍难分兴奋不已,这就是随缘吧。可突然有一天见不到了你,可刚刚有的那种感情,依然还在,于是心中又多了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久久的困扰着我,使我寝食难安,为了寻回往日的欢乐,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来到你的聊天窗前,然而,见到的却是“你的好友不在线或隐身……”,每次看到这讨厌的字眼,就心生怨气,但就是见不到想见的人,最后不得不失望的转身离去。不甘心的我又进入你的空间,看着多么熟悉的画面,多么惹人的字眼,仿佛你又站在我的面前,微笑地注视着我,昔日欢乐的情景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一边又一边的浏览,以期找到惊喜,哪怕是一点点,可最终还是见不到你的影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那扇紧闭的窗,瓦蓝瓦蓝的夜幕中,无数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我,这眼神里似乎流露出了丝丝的嘲弄,嘲弄我的自以为是和对你的痴情,明知得不到却还要强求。我独自躺在床上,望着那轮明月,回忆着与你相处的日子,沉醉在你那甜甜的声音里,脸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可当我的目光移到那浩瀚的夜幕上,失落感再次袭上我的心头,我的心也跌落到无情的现实之中,面对残酷的现实,我细细的省事自己,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梦乡,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感情里。
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 篇3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 还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青少年时期, 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 是为人的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 但是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发了青少年心理的迅速而不平衡的发展, 他们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 有许多心理的冲突, 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 还有外面世界的不断诱惑, 这些问题或被自我掩盖, 或被成人忽视。以致不少中学生感到不被人理解, 觉得孤立无助, 只好埋藏在心灵深处, 倍受煎熬, 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所以, 这一阶段又是问题成堆的“危险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尤其要重视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 积极引导, 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的“危险期”。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 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创新能力, 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的无奈与文化生态保护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教室里, 课前课后, 学生扎堆谈论着某电视剧、某节目的“观后感”。上课铃声和教师的催促, 也没能让他们尽快回归座位。某些电视剧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当下社会风气、文艺风尚的低俗, 搅乱了电视荧屏。一些电视剧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非正常心理和低格调情趣, 对于正蓬勃成长的青少年学生, 无异于吸食毒品的恶劣。有的电视台, 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 用煽情、恶搞等诸多于手段来笼络观众, 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 制造低级趣味, 博取一乐———不管这种乐是“疯乐”还是“愚乐”, 对尚处于懵懂状态中的青少年学生只有百害而无一益。正常的娱乐应该是“寓教于乐”, 让娱乐本身具存一种内在的理性精神。值得欣慰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管理的意见》的出台, “限娱令”使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 对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是一场及时雨。教师最为清楚, 此类节目对缺乏自我净化能力的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内在影响, 及对理性悄无声息地消蚀的影视和网络的围剿。当然不是一纸“限娱令”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 教师自然会从各个方面去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和免疫的能力。
三、读书能改变什么
众多家长为孩子们设计着、企盼着未来, 学生在家长的敦促、鼓励下走进学校大门。随着年龄、学业的增长, 逐渐形成了“心理学”所称的“自我期待效应”, 从而当成真实去努力, 去奋斗。在中国西部有一户四口之家, 住在山坡上, 靠耕种四亩田地维持生计。儿子考上大学的第一年, 家里卖掉所有的粮食和耕牛, 加上向亲友借来的钱, 凑足了六七千元的学费。四年间, 父亲一边出卖劳动力, 一边借钱, 供孩子读完了大学。儿子奔波辗转三年, 工资从每月600元升到了1500元;可这家的二女儿只念过中学, 一月挣三、四千元———足足是儿子工资的两倍。在全国这绝不是一个孤例, 正在中小学里求学的学生们, 读着此类故事能不迷茫吗?———读书能改变什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 “读书改变命运”, 是不用质疑的。读书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 而且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一个人成功与否, 高学历的获取只能说明他具有了某种专业素养。心智的健全、人格的完善, 也许比学历更值得重视。
四、“心理补课”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家长、学校、社会对教育关注最多的往往是分数, 因为有了分数就有了升学率, 却较少探究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文化传承的原因,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此种唯学习论的思想, 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 在他们身上有着自我意识强、情感缺失、自我闭锁等心理紊乱现象。专家指出, 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 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可避免向心理疾病的演化。如果学生能较早地得到关注, 获得心理咨询, 及时送上必要的“心理营养素”, 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积极的助推, 如果已处于心理疾病边缘也能得到及时救治。心理问题无论大小, 都可将一个学生摧垮, 甚至酿成家庭悲剧。近些年, 因青少年心理危机造成的自杀、校园暴力、沉迷网络等事件, 令人扼腕叹息。
五、沉下身去“接地气”
充满喧嚣和诱惑的物质时代, 人们的浮躁心态, 也自然会影响学校教育。学生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即使心里有事, 学生惧于教师的“神威”也不愿用语言表达自我。这种“自我克制, 宁人息事”以及不对等的交流, 使正确的信息无法顺畅传播, 久而久之, 只能使学生变得麻木, 辨不清是非, 情绪与行为异常和造成人格方面的改变。沉下身子, 迈开双腿, 走进学生中去, 拉近师生距离, 平等交流, 学生才会乐于敞开内心世界。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艺术在走近学生的过程中, 从他们的身上增长我们的学问, 自然才会产生教育的灵感。探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教育和引导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 为他们创设一片生长真、善、美人格品质的丰茂绿地, 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摘要:文章中笔者分析了中学生心理状况, 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 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迷茫,心理补课,沉下身去
参考文献
[1]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2]变态心理学[M].人卫出版社, 1985.
[3]人格心理学[M].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0.
混沌与非线性 篇4
11121586朱丹浩
对于这本书我没有完全读完,我就很简略的读了一点点,还是跳着读的,所以读书报告可能写的不全面,我就写写我自己的看法吧。写这篇读书报告前我也到网上查找了一些相关的报告与一些网友的读后感,结合我自己的看法写。这本书是用直接的物理学和数学来解释机遇的不可测性,对机遇进行分析。用一种看着不是十分专业的方式对混沌进行了探讨。就像他在绪言中写的“如果科学是对真理的探讨,那么对于科学是如何做出来的,难道不应该讲真话吗?”。他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阐述了科学。这本书其实想要看懂它是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的,需要一些关于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看懂不是特别容易。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全都是一些很枯燥的数学公式。他拥有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看起来就不是那么的枯燥了。网上有人说作者的侧重点并不在于混沌方面,而是对决定性、随机性以及客观实在如何将决定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等诸方面进行探讨的。我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目录里看到了很多看不懂的名词,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熟知很多个领域的科学家。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机遇?机遇是怎么出现的?未来如何不可预测?对这些问题答案的探讨,构成了本书的主题。作者从机遇有其原因、抽彩和星象等说起,谈到了历史的演化、熵、信息乃至性的真意、智能„„本书深入浅出,是普通读者了解混沌理论的绝佳入门读物。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就是本书深入浅出,是我们了解混沌理论的绝佳入门读物。但是由于理解上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里面不少的妙趣横生的句子和比喻也是体现作者写作功力的最好表现。比如他说:“数学是一种智力瑜伽,强求、严格和禁欲。”
读了这本书我也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我在目录中看到了“抽彩和星象”我觉得一个严肃的科学家居然讲星象,所以我就去看了一下。里面说占星术认为你出生在某个时候,你就和某个星座有了一些联系,那你今后的运气,比如这星期会不会中彩票之类的就和这个星座产生了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作者也并不否认这个观点,他认为你出生的时候一些星座与你产生的影响会对你将来产生一些可见的改变,这就是混沌的初值敏感性。初值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将来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你抛一个硬币,在你确定了力,方向,重力,风一些种种因素,那应该抛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可是又要扯到微观的量子就一定有随机性了。就比如作者里面说的今天下午是否下雨,除了其他许多因素外,还要考虑几周前进行的万有引力影响。
【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推荐阅读: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10-09
语文教学的实质与实效07-22
语文教学的考核与评价05-17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05-22
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05-25
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06-28
语言的发展与语文教学08-29
语文教学与写作的关系10-26
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素养与高考的结合论文09-15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