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2024-0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共12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篇1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往往与思维活动分不开。“词不达意”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有了清楚的思想内容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而是思想本身就不清楚或概念模糊造成的。所以,锤炼语言其实就是训练思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训练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

每讲授一篇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去搜集语言材料。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广告语,可以是歌词,总之,凡与所授课文有一定联系的都行。而且数量不限,少则一两句,多则七八句。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预习课文,二是积累了语言材料,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等思维能力。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如何从浩渺的生活中选出与课文相关的精炼句子,就需要他们的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想象、联想等能力。而分析和综合正是思维的基本活动。这些积累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拿了《召公谏厉王弭谤》来对比阅读,提问:周厉王被流放于彘,齐威王战胜于朝廷,说明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者,水也;君者,舟也。水则载舟,亦可覆舟。”在讲《石钟山记》中“因笑谓迈曰”的“笑”的含义时,学生便能引用于生活“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来回答。显然这些回答不仅一语中的,而且用语简洁。

二、激励创新

语言综合运用题被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体现了对学生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考查。注重体现语文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写“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这句话,如果仅从形式上考虑要求写一句“比喻+疑问”的句子就会沦为文字游戏,也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

这句话的“神”之重点不是“遗忘”而是“心”,仿句时,必须从“心”入手。“神”会之后,再细酌句之形,运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去推断提炼归纳。我们可以由“心”推到“眼”,由“眼”想到屏障,由“屏障”想到金钱,再想到高远的瞩望。找开了思维的闸门之后,一句句美丽的语言喷涌而出:

金钱是眼的屏障,挡住了多少高远的瞩望。

记忆是脑的武器,攻克了多少遗忘的堡垒。

家乡是脚的羁绊,束缚了多少男儿的壮志。

机械是手的儿子,延续了多少创造的梦想。

这样的仿写训练绝不能只从语法分析入手,而应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既是语言训练,更是思维训练。课堂上的语言训练毕竟有限,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的创新能力,还可在教室里开辟“凡人凡语”专栏,要求学生把自己平时一些心得体会、思想火花用简练的语言记下来,贴在专栏内,每周一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一起评析、欣赏。由于内容和形式不受限制,学生们创新的热情也比较高。比如,“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也许你所拥有的正是别人所期待的”,“幸福是一种感受,年轻是一种心态”,“世上没有绝境,只有对境遇失望的人”等等。这样的语言对撰写者来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对其他同学来说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创新——积累——创新”的良好循环。一个学期下来,“凡人”们积累到不少“不凡”的语言,写作文就顺畅多了。

三、综合运用

作文是文学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写好一篇作文取决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处处做有心人,细致观察,勤于动笔,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展开想象、联想,鼓励创新。观察细致深入了,积累多起来,作文的素材就有了储备;与此同时,看问题也深了,思维活跃、敏锐,到作文时得心应手,就有话可说了。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篇2

一.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 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 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 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 离开听说读写, 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 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

正因为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听说读写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要做到二者的结合, 我们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 要注意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的核心作用。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 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则必然事倍功半, 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 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 但生吞活剥, 不求甚解, 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 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 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 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

其次, 要注意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必须结合听说读写活动来进行。我们说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 并不意味着去孤立地搞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而必须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到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以前一些地方曾出现过把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割裂开来, 孤立地去搞所谓思维训练的倾向, 这种做法是违背语文课思维训练规律的。如果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搞成两张皮, 非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会流于形式, 而且听说读写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又必须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 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二.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

首先, 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 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 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 如果学生写作文, 头脑空空, 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 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 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 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 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 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 在教学中, 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 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 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 学会分析事物, 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这样, 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了, 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训练。二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注意积累知识性的材料。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训练 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离不开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重视发展儿童语言,也重视思维训练,努力把语言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维和语言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一、结合语言训练,开展逻辑思维训练

词和句训练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词的理解不能以词解词,应当把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得更深刻。如《温暖》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课文中的“寒冷”是指深秋的气温低,而“温暖”在课文中却是一个比喻,并不是指天气的温暖。那么联系课文,是什么意思呢?教师:请看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是写深秋季节的,找出来读一读。“深秋”和“寒冷”是什么意思?学生:“深秋”是秋天快过完了,冬天将要来临的时候。“寒冷”,就是冷。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教师:看图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学生:树枝上光秃秃的,只剩下几片黄叶。一阵秋风吹过,黄叶随风飘舞,落到地面上。周总理穿上了大衣,清洁工人戴上帽子,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教师: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为什么清洁工人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呢?学生: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周总理不顾自己的劳累,亲切问候清洁工人,使清洁工人感到热乎乎的。学生:清洁工人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心里十分感动,产生了温暖的感觉。学生:这里用“春天般的温暖”来比作清洁工人心里感到很愉快,很激动。教师:说得很好。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清洁工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二、结合语言训练,开展形象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既要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要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如教学《骄傲的孔雀》一课,第一句就说:“孔雀很美丽,可是很骄傲。”孔雀怎样美丽?让学生看着插图说话。学生说:“孔雀美在羽毛,它的尾巴特别美。”“孔雀展开尾巴,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孔雀是美丽的,可是很骄傲。哪些地方看出它很骄傲?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到表示骄傲的句子。学生找出:“只要谁长得漂亮,它就抖动羽毛,展开尾巴,炫耀自己的美丽。”“昂着头,挺着胸脯,拖着长长的尾巴”,这样,把看图跟学习语言结合在一起。同时,教学中用好插图,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如《雷雨》一课雨中、雨后景象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想象当时情景,运用恰当的语句叙述雨中情景,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雨前、雨后景色作了比较后,再启发学生说说课文中没有写到的景物。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前后联系发挥想象,说了这样一段话:雨过天晴,天空蓝蓝的,地上的小草像是铺上了一条碧绿的地毯,花苞上清水滴滴,花朵格外鲜艳,大树在雨水中洗了个澡,树叶绿油油的,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啦!雨后的景色多么美丽。

三、结合语言训练,开展求异思维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表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说因人而异,这也正是训练求异思维的契机。如教学《狐假虎威》,让学生讨论:“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你知道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学生: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带着”两个字就说明了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这个学生从“带着”这个词语中悟出谁在前、谁在后。)学生:课文写的“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那一定是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这个学生从词序的前后关系中分析谁在前、谁在后。)学生:从插图上也可以一眼看出狐狸在前,老虎在后。学生:从百兽眼中也可以看出。它们先看见狐狸,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说明老虎在狐狸后面。因为问题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与兴趣,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四、结合语言训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训练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4

作者:刘迪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1期

摘 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现实、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关键词:思维能力;必然结果;思维方法

德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掌握它们。”并尖锐地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素质的好坏,能力的强弱。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将思维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方法,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思维和能力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一、学生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应成为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必然结果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成为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深化的必然结果。学生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有助于他们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自控,并逐渐形成生理和心理机能的积极反映机制,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行为的效率,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语言训练,通过听说读写使学生的知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认识了客观世界的主要现象及规律,驾驭语言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大脑的机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应该说,良好的语文教学过程,既是有效地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也是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正是这样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常用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分析解剖法

是一种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的思维方法。包括事物变化发展的起因、条件、过程、结果以及它所反映在文章表现形式上的结构、段落、详

龙源期刊网 http:// 写、略写、过渡、照应等。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得以更好地把握。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2.归纳综合法

是一种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规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归纳综合的范围,可以是一篇课文,可以是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文学常识或语法知识。从中总结出散文的几个特点,以及游记在写景中常用的移步换景、移步同景、定步异景三种方法。事实证明,多作一些类似的训练,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的。3.反向思维法

即从反面进行逆向思维。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逆向思维能够让学生取消思维定势,打破思维惰性跳出陈旧思维窠臼,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逆向性阅读分析。如指导学生阅读《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说愚公若没有神的帮助,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挖走太行、王屋二山,他为什么不搬家呢?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教师逆向指导学生思考,容易触发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制造一种矛盾,学生能够在思考后,产生一种质疑的品质。逆向阅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就拿人们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来说,学习是不是一定只有靠“苦”来作“舟”呢?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的同学经过反向思维,认为处在当今知识信息成倍增长的时代,单靠“苦”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还必须学会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学会“巧”,才能更快、更多、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4.铺垫法

铺垫法适合处理那些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即给学生铺垫台阶。它能够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为学生设计跨越的办法,为解决问题服务。我曾经在教《变色龙》的教学中,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奥楚蔑洛夫多变的性格中有没有不变的因素?这个问题我铺垫两级台阶:1.奥楚蔑洛夫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或不是将军家的狗表现是什么?2.他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联系他的阶级本质应该怎样认识?铺垫了这两层台阶,学生就会渐渐明白: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为了讨好将军,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玉杰.语文创新教学.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2]苏立,李颖.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篇5

一.概念和语言发散

同一个概念或问题,在不同的题目中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数学论文《应用题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如“平均数”这一概念,在简单应用题中 称它为每份数;在平均数应用题中称它为平均数;在归一应用题中称它为单一量。通过这样的发散,使学生巩 固了已有的知识,并揭示出了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多举实例说出属于某一概念外延的事物。如让学生说出属于除法的简单应用题有:等分除法;包含 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其中,等分除法是已知总数与份数 ,求每份数;包含除法是已知总数与每份数,求份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已知两个数,求倍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和这个数的`几倍数,求这个数。通过这种发散训练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除法应用题,由部分扩展到了全体。

二.条件和问题发散

让学生设想出达到要求的各种条件。如要求“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学生根据问题, 思考要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汽车行的路程和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路程÷时间”可以求得速度。这 种发散训练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设想出根据条件可以求解的各种问题。

例如:要修240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余下的要8天修完。根据这些条件,可让学生 想出可以解答的问题:

①剩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②剩下的平均每天比原来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

③剩下的平均每天比原来的工效提高了百分之几?

④全程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篇6

内容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本次研究提出了语文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的培养范围及培养策略。中直语文教师如果应用本次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

关键词:中职语文 直觉思维 语感培养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能力不强,他们的学习态度非常被动。这些中职教师这样形容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叫他们去学什么,他们才知道去学什么;不叫他们去学习,他们拿着文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使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必须在教学时开展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的培养。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意义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能迅速的理解一篇文章的章架结构,理解这篇文章蕴含的思想,这些学生理解语文文本就如同不假思索一般的迅速;而另一些学生阅读了语文文本以后,不能理解这篇语文文本的意思及表现手法,必须教师加以引导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就是语文直觉的差异性,那些语文直觉性强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套语文语感,他们凭直观的感受就能体会到语文文本要描述的意思。那么,有些语文教师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语文的直觉思维能力强,语文语感好的学生能够迅速的吸收语文知识,那么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语文语感是先天具备的,还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呢?”笔者认为,语文的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与学生的天赋有关,然而却也能够通过训练和培养形成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只要通过训练和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能具备一定的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范围

1.语言的直觉性

谈到语言的直觉性,有些语文教师可能会提出什么叫语言的直觉性呢?以一名学生写的一句语病为例:“听了老师的报告,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部分学生阅读这句话的时候,会觉得这句话没问题啊?它哪儿有问题了?语言直觉性比较好的学生阅读完这个句子,立刻会觉得这句话读得不通顺,细思之下,他们就会发现这句话存在缺少主语的问题。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不是平空产生的,这是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以后形成的一种能力。

2.语言的逻辑性

语言的逻辑性,是指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把文本的内容归纳得条理清新,描述事物的时候能够表达得主次分明。比如有些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以后,能够很快的叙述出这篇文章的要点及要表达的思想;而另一些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要思考很久才能明白这篇文章要表达哪些内容,或者学生的领悟与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就是语言逻辑性的差异。

3.语言的整体性

语言的整体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说法。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些学生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他的人会愿意聚精会神的听他说什么,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强、说服力强的特点,人们会觉得这些学生非常“能说会道”;而另一些学生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显得词汇贫乏、词不达义,这就说明这些学生的语言表的整体性不强。学生的语言整体性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4.语言的艺术性

学生的语言艺术性越强,其鉴赏能力越强;反之,其鉴赏力越弱。比如部分中职的学生不愿意看网络小说,他们认为目前的网络小说思想性不强、章架结构随意、语言语病多,常看这类网络小说只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于是这类学生会挑选艺术性较强的经典名著阅读;另一些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强,他们不觉得网络小说与经典名著之间有哪些差异,这些学生常年看网络小说以后,语文应用能力不仅没有提高,还学会了一些错误的语言应用方法。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直觉思维训练与语感培养的方法

1.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知识

部分中直语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拥有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这种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又该如何培养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的重要途径。

以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窦娥冤》为例,过去曾有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写到形容发愁时,只会写“皱着眉头”、“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由于学生的语言词汇不够丰富,因此学生的表达不具有感染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关汉卿是如何描写发愁的。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发现关汉卿用催人泪的是……断人肠的是……长则是……闷沉沉……这一系列排比句全方位的说明一个人发愁时的心情。关汉卿还应用“锦烂漫花枝横绣送”、“剔团?K月色挂妆楼”等来对比心中发愁的心情、应用“情怀冗冗”、“心缅悠悠”来形容心中焦急的心情。学生积累了这些词汇以后,以后遇到形容发愁的心情时,可以借用这些现有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学生亦可借用这些表达手法,即时应景创作出新的词汇,形容发愁的心情。

中职语文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就要引导学生阅读大文的语言文本,引导学生逐渐的积累语文知识。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语言问题

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时候,如果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那么学生在思考语文知识的时候,有时会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展现这种语言功底,这就是语文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的表现。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提出,他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语言知识非常重要,可是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语言知识非常枯燥。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消极。这些教师要意识到,如果教师以抽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很无趣,从而不愿意学习;然而语文教师把语文游戏、语言文化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

中职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和语言语感,就要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吸收语言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感受文本内容

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用过于理性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忽略了让学生把语文知识与丰富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应用这种方法无法使学生与语文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便不愿意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更不愿意自主的鉴赏语言文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本,就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本,与语文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呢?笔者现用《雷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中职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方法。有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舞台剧的形式表演《雷雨》这一出戏,这些学生在表演的时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比如有一名学生饰演周朴园的时候,说到他认为朴园这个角色最重要的特质为虚伪。周朴园貌似在回忆的时候,好像很喜欢鲁侍萍的样子,但是他的感情仅仅只给虚拟的那个人,幻想中的鲁侍萍;如果鲁侍萍站在他眼前,构成他事业障碍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非常冷酷的对待鲁侍萍。从这名学生的描述可以看到,他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产生了共鸣。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用引导学生实践的方法、写读后感的方法、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当学生学会用情感共鸣的方式来阅读语文文本的时候,学生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直觉思维与语言语感。

四.总结:

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越强,语言语感越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能力就会越强,其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就会越强,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本次研究提出了语文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的培养范围及培养策略。中直语文教师如果应用本次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语感。

参考文献:

[1]林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06)

[2] 姚湘仁,杨步安,朱正标.布点教学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方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3]熊成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

[4]李宇明.语感简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06)

[5]李海林.论语感的心理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篇7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 也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创造性思维是指人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思维方式, 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重新进行思维加工, 形成新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模式, 富有开拓性和创见性, 它是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统一体。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的教育活动, 需要依靠学生已有知识和阅历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为开拓未知艺术领域、推动社会进步提供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

一、广告设计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1. 形象思维的内涵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具体形象或图像为内容的思维形态, 是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对外界事物形象信息进行感知、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 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形象思维具有直观性、可感性、具体性、细节性等特点。

2. 形象思维的训练

在平面广告的创意设计中, 形象思维尤为重要, 需要广告设计人员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要运用独特的感性形象来传递信息、认识世界。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广告图形不但要给予人们在视觉上的享受, 还要引发人们的心理认同, 与人们在心灵深处进行沟通与交流。人们亲身接触自然社会越多, 感知就越深, 认知欲望就越强, 对图形形象就越有兴趣, 广告创意设计就越生动感人。所以形象思维的训练就是要让设计者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和社会活动, 尽可能多地观察事物形象, 让设计者广泛积累事物表象材料。同时设计者要积极运用灵感、想象等形式对表象信息展开想象活动, 对形象信息进行想象加工, 展开各种即兴的、引申的思索, 赋予想象以丰富的情感, 利用图形图像来表现设计者的心情和情绪, 使内心情感在图像创意中得到更深层的流露, 让想象表现出新颖性、目的性和丰富性。

二、广告设计中的联想思维训练

1. 联想思维的内涵

联想思维是一种受某种诱因影响使不同表象在人的记忆表象系统中发生联系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主要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几种类型。相似联想就是由某现象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现象, 相似可以是外部形态相似, 也可以是内容逻辑相似, 也可以是意义性质相似, 由相似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2. 联想思维的训练

联想是形象思维的工具, 人类通过联想可以获得新发现。在广告设计中可以运用跳跃联想法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在混杂无关的事物中, 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不相似处察觉到相似, 然后根据逻辑关系, 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要在训练中以一个主题为原点, 尽可能多地联想更多的主题, 不断提高联想思维的数量和质量, 让学生产生的特殊心理感受, 感受独特的气氛和环境, 增强学生对原有视觉形象的记忆以及新形象和思维活动中的知觉与感觉形象之间的联系, 进而联想到特定的色彩和空间形式。如设计香水平面广告, 就要利用香水瓶的颈部和女人的颈部的相似, 香水瓶的瓶体和女人丰满圆润的胸部造型的相似, 把香水和女人紧密相连, 让女人置身于香水的海洋, 使人产生联翩浮想, 印象深刻, 使广告收到良好效果。

三、广告设计中的聚合思维训练

1. 聚合思维的内涵

聚合思维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 从已知资料信息中探求得出一个逻辑结论, 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聚合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广告设计是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 将文字、线条、图形、色彩等版面构成要素根据特定内容进行组合排列, 以视觉形式把创意构思表达出来, 强化整体布局, 形式与内容合理统一, 使广告版面产生独特的艺术价值。

2. 聚合思维的训练

聚合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思维在聚合过程中, 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 收集掌握各种相关信息, 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 综合权衡各种方法, 准确发现最佳方案, 力求得到最佳结论。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清理和筛选时, 可采用类比、归纳、概括等方法, 让学生自己按照“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认知过程, 分析研究它们与思维目标的相关程度, 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的共同的本质特性, 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串穿整个知识体系, 对原有知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 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 获得思维目标。

四、广告设计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1. 发散思维的内涵

发散思维是一种人们借助于联想、想象、直觉、灵感, 产生多种新颖独特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思维视野广阔, 具有流畅性、变通性与独特性等特征, 最能体现创造性思维的性质和本质。发散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灵感。

2. 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方法新颖、见解独特。利用发散思维方法得到的方案建议是别出心裁、出乎意料的, 能使问题得到迅速而有效的解决。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教师要运用“头脑风暴法”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要让学生在已掌握的信息知识基础上, 不受现有的设计规则约束, 突破常规, 大胆创新, 在求新、求异中思考探索, 有意识、有步骤地拓展思路, 运用不同的解决办法, 求得各种不同的结果,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训练中, 要引导学生树立积累资料意识, 为产生发散思维打下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不要人云亦云, 要大胆创新, 突破传统思维定势, 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促使学生多方式、多角度思维, 求得多种创意方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和学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课程乐趣,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 激发学生的创意和灵感,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创造性思维是平面广告设计艺术的灵魂。艺术源自生活, 生活需要发现, 发现需要思考。在当今一切都在求新、求变、求个性的创新时代,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更具创意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高林娟.图形创意的联想思维方法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 2011 (8)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8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点明了思与学的密切联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战场,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疑、解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针对"到处是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质疑:"翠色怎么会流?怎么会流到天边云际去呢?"我就此问题设置思维热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上述问题抓住主线,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幅幅画面:"整个草原只见浓绿的草色连成一片而分不清界线,望不到边际,像绿色的海洋。"进而引导:"草原的绿色不会流动,但由于绿的鲜亮,微风吹来,绿草随风摆动,形成层层草浪,给人什么感觉?书中用了哪四个字?"学生回答:"翠色欲流。"教师又问:"好像绿色在流动。草原无边无际与蓝天相接,微风吹来,草浪起伏,轻柔地向远处延伸,你会看到什么?"学生答:"看到草浪轻轻流入云际。"教师小结:"作者仅以12个字写出草原的美。"让学生体会意境,这就是要紧的地方,不能表层滑过。打擦边球,教师找准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结合点,一点点地引导,从而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终生赖之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能力,开启思维闸门,深化思维过程,并内化为学习动机。寓言《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体裁相同,情节相似,文章结构类同。在学第一篇寓言时,我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⑴抓关键问题解决;⑵读议词句促理解;⑶联系实际知理,运用三步法,知识迁移。学第二篇寓言时,学生就可以自己阅读体味,揣摩词句,适时反馈,展示思维过程,从而"求大同,存小异"地学会了这两篇寓言。课后,我帮助学生以此类推,举一反三,总结其它寓言的学法,形成自学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

三、设定深度,激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一定难度但通过思维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卖火柴的小姑娘》中有这样一段话:"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句话交代了小女孩悲惨的结局。教学时,教师问学生:"这句话为什么要两次说她死了,是否有点重复的罗嗦?"要学生联系课文的其它部分去想象。他们最初有些茫然,经过提示,他们理解到这样写不仅有强调作用,而且后半句特别点明死的时间和原因,更包含对比和暗示。于是学生指出了课文里写大年夜富人们生活的句子:"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美丽的圣诞树……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支……,许多幅美丽的画片……"然后他们归纳起来说:"小女孩就是在富人们正在温暖的屋子里欢度佳节时冻死的,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小女孩的死是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

四、运用媒体,降低思维

语言文学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子。在教学课文中,教师首先从字词入手释疑,带领学生揣摩字、词、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中碰到许多不能异懂的问题,恰当选择多媒体课件,能深化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如,《小池》,课始,为了使学生了解"小池"这首诗所描绘的初夏荷花池的美景,教师设计制作了动画片,画面中有细流从泉眼中涌出,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小荷叶刚露尖角,蜻蜓在飞舞。学生的审美感被激发起来,进入情景中,情不自禁地赞叹,夏天的荷花池真美啊!课文中的"惜"、"爱"两字,有"爱惜、喜爱"之意,从字面上可解释为泉眼爱惜细细的流,树阴喜爱初夏柔和的风光。进一步挖掘内涵,不难看出,这是作者托物抒情,把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景物之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历代受人称道的绝妙佳句,蕴含着活力和生机,使全诗富有生气。课件形象地演示了小荷清新可爱的形象,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诗句,陶然于美景之中,如身临其境,降低了思维的难度。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 篇9

一.创意

(一)什么叫“333式”?

“333式”是进行语言创新训练的一种构想。其具体含义是:

第一个“3”,任选课本中的三篇文章题目。(也可以是三件事、三种景物或三个人物等)第二个“3”,根据以上三个题目,自设三个比较点,例如作者、重要句子、艺术特点等。第三个“3”,根据三个比较点,围绕一个中心,各写一段文字,共三段。

(二)示例第一步: 课题陈情表赤壁赋滕王阁序 1作者 李密苏轼王勃 2朝代晋宋唐 3文体 奏章赋序

4.主旨 忠孝抉择人生知己难遇 5.语言悲恻动人 骈散结合骈俪藻饰 6.人文情感(孝)态度愿望

第二步:重要语句

陈情表赤壁赋滕王阁序

臣无祖母惟江上之清风杨意不逢无以至今日 与山间之明月 抚凌云而自惜 祖母无臣„„钟期既遇

无以终余年而吾与子之共适 奏流水以何惭

第三步:创新实践

根据以上内容,围绕一个中心,练习语言表达。

第四步:示例

1、李密陈情,悲恻动人 苏轼作赋,慨叹人生 王勃为序,难遇知己------人生竟如此的动人

2、李密的奏章,悲恻动人 苏轼的词赋,骈散结合 王勃的语言,典故翻新------自古为文各有所长

3、李密痛陈忠孝情 苏轼作赋叹人生 王勃为序叹知己 我生为何不作为

4.没有王勃的班门弄斧,哪有知己难遇的人生叹息;没有李密的艰难抉择,哪有忠孝难全的美好史话;没有苏子的清风明月,谁知豁达乐观是何等情结

5.讲孝心,李密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诚意,感动过多少至诚的心;论豁达,苏子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共适的乐观,慰藉了无数矛盾的灵魂;叹知己,王勃以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的期冀,震撼过古往今来多少读书的人。

第五步:学生创新练习提示

单句类::陈述 祈使感叹反问倒装 复句类::因为„„所以„„

只有„„才„„ 只要„„就„„ 与其„„不如„„

请以以下几组课文为例进行比较阅读并练习语言表达 1 六国论 伶官传序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 祭十二郎文 祭妹文项脊轩志 3 阿Q正传陈奂生上城长亭送别 4 致橡树琵琶行并序七律-长征 第六步:总结

课本知识是创新的基本要素,要努力学好 任何文体任何作家都可以对比解读 要善于挖掘课内的人文因素 要敢于尝试不同语言形式的创新 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要与考试中的语言表达联系起来 要与写作联系起来 三.借鉴实例

(一)1.三篇文章:《阿Q正传》《墙上的斑点》《将进酒》 2.比较点:作者,主旨,内容。3.语言创新:

——鲁迅的呐喊,伍尔夫的遐想,李白的豪放,他们各显英雄本色。

一双犀利的锐眼,洞察国民的劣根,一枝不朽的笔杆,唤醒沉睡的国民;一次意识的流动,展示内心的真实,一串自由的联想,表现真正的生活;一声惊人的呐喊,吐净心中的悲愤,一腔旷达的情怀,书写人生的精彩。因为这,让风颤抖,让云止步,让花朵绽放,让人惊叹。

一部《阿Q正传》是一段缩剪的历史,是对国民弱点的警示。阿Q,微乎其微而又千千万万,精神胜利法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深思反省。区区几千字,悲哀始至终,至今振聋发聩,震撼心灵。

不经意的一瞥,引起一串串的漫无边际的遐想。这是意识的流动,是内心的独白,更是生活的真正状态。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化作心中深沉的悲愤,放歌纵酒,是抒发自己满腹的郁结,是重拾人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是“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气!

(二)1.三篇文章:《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2.语言创新

——留守那份孤独的美,憧憬那个晶莹的梦,打拼那种传神的真:人生原来如此之美丽。——回忆是暮霭,希望是晨光,我愿走出暮霭,步入晨光;作官得威福,守月得闲福,我原抛舍威福,尽享闲福;丰满是现实,飘渺是虚灵,我原超越现实,捕捉虚灵。

——要走一条路,就走一条对得起自己又对得起别人的路,要做一件事,就做一件既值得做又做得器的事;现在的自己总是最好的自己,如果没有曾经的失去,就没有最好的现在;出来喜欢把发生的事看作命中注定,心中就多一些坦然和超脱,把未来的事扭做命运在握,心中就多一份希望和信念。

(三).三篇文章:《蜀道难》《阿Q正传》《兵车行》 2.语言创新

——是谁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缘”就是人类之最艰辛,青藏铁路的竣工不就打破了传统的神话吗?是谁说精神胜利法是愚昧的胆怯的自我安慰,试看历史上具有博大胸襟的人哪个不是借助这种精神给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又是谁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是对生命的亵渎与浪费,倘若没有忠贞爱国将领的舍己为国,中华民族怎么能绵延五千年灿烂文明。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吟诵李白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缘”,我们的心灵是否会为远古人的生活之艰和现代人的生活之美而感到忧伤和自豪?躺在母亲的怀里,耳边传来杜甫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我们是否会感到阳光般的温暖?走进鲁迅的《阿Q正传》,品味阿Q的“得得,锵锵!毁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我们的心情是否会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饶林间”,这是太白沉甸甸的忧民之心,“得得,锵锵!毁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这是阿Q永不凋谢的笑声,“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杜甫忧国忧民的哀叹。

(四)1.三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谈中国诗》《人生的境界》 2.三个比较点:语言,人文,思想感情。3.语言创新

——鲍鹏山用精练而又铿锵有力的语言将庄子剖析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钱钟书借诙谐简练

且富含哲理的语句把中国诗描绘得唯善唯美,美不胜收;冯友兰驾朴实但不乏庄严端重的言辞把人生的境界解说得淋漓尽致,通晓易懂。

——不事污浊,远离黑暗,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像潺潺流水由鲍鹏山的笔端缓缓淌过我们的心房;相信自己,保持自我,发扬传统的精神观念像蒙蒙细雨自钱钟书的神采轻盈盈洒向我们的脸庞;崇尚哲学,争创天地,挚争上流的人文思想像闪闪光芒从冯友兰的太阳沸腾腾地闯进我们的胸膛。

——没有你对庄子酣畅的敬畏与追慕,哪有我们对庄子由衷地佩服与推崇;没有你对中国诗刻骨的热爱与博大的关怀,哪有我们对中国诗沸腾的自豪与滚烫的骄傲;没有你对哲学沉默的炙爱与人生的无声的积极向上,哪有我们对哲学的理解和对人生境界的彻悟。

(五)1三篇文章:《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 2.三个比较点:语言,主旨,人文素养。3.语言创新

——道尽蜀道之难,看透人之悲欢,愤诉兵役之苦——人生的道路竟如此曲折坎坷!——《蜀道难》,人生道路坎坷的写照;《将进酒》,仕途曲折不达的反映;《兵车行》,战乱残忍无情的诉说——人生的感叹与百姓的疾苦尽显其中。

——蜀道之中见豪迈,觥筹之间显豁达,咸阳桥上露真情——演绎一副壮与悲的图景。

(六)1.三篇文章:《人是什么》《阿Q正传》《变形记》 2.三个比较点:作者评价,文中修辞手法,人文素养。3.语言创新

——一本书,一个世界,我自酣品精神的魔力;一个人,一种思想,我享受思考的满足;一句话,一种慰藉,我获得最美的人生感悟。

——“人是什么?”赵鑫珊问天问地问读者,问得一千个的一千个回答,他说,人是对往事的追忆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阿Q,鲁迅先生的“孩子”,勤勤苦苦,终其一生,凭空冤死。虽未成家,却“子孙满堂”延绵不息;一夜之间的甲克虫,卡夫卡没有了亲朋家人,孤独地走向死亡的深渊。——不同的人,不同的笔,书写丰富的人生悲喜,展现深刻的个人才情。

——设问引用,《人是什么》给我们自斟自酌,读书解疑的空间,充分认知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讽刺双关,《阿Q正传》向我们展示一个脆弱的生命被倾轧,一个愚昧的人要付出何等昂贵的生命代价;想象对比,《变形记》使我们明了一个残暴的世界了,无论是多么受排挤遭唾弃。

三、写作练习

1、从所学的文学作品中任选三个主要人物,自设比较点,写一组句子。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自设比较点,写一组句子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10

榆中县麻家寺学校

朱存良

摘要: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了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思维目的,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正文:

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主要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而课堂教学则主要担负着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激发兴趣的作用。这些看法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抓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自然也没有理清以上四方面之间的关系。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知识背景、审美能力等有关,但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了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那么在阅读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思维目的

阅读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确定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应当是其中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理解活动的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不仅能够激发思维活力,稳定注意力、提高思维效率,还为反馈、调节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能。

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高明的教师,不可能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也不可能生拉硬拽、把学生捺入自己设定的标准答案中。他们的艺术就在于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成功的彼岸。实际上他们不仅自己明确了阅读理解中的思维目的,而且把这个思维目的作了分解、简化,变成了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美味的果实,让学生在“系列目标”的指引、激励下,在不断的成功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阅读理解的难点是文章的论证方法。尤其是文章中运用的辩证分析的方法。如果我们问学生: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学生的思维可能一下子跟不上。我们可以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入手,先分析这篇驳论文章的结构:哪里是“树靶子”,哪里是驳论;哪里是直接反驳,哪里是间接反驳。然后将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的内容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 本文对“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这一论点作了辩证分析的结论,体会到本文的论证严密深刻的好处。

二、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明确了思维目的以后,接下来的任务是获取思维材料、掌握“加工”材料的方法。这里先谈思维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思维材料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很多时候,学生阅读理解中的困难就产生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相关思维材料。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提供相关思维材料,由此逐步过度到让学生自己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阅读理解中的问题无非存在于字、词、句、篇等方面,每一方面的问题无非涉及它们的意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解决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或者引导他们获取相关材料。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的一句话:“--------有时会令我想到方孝孺,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大概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有关方孝孺的史迹,其次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柔石的“硬气”和“迂”的含义。要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则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材料,甚至还要查一查字典。由此可见,这个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确立新的思维目的、并提供或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材料的过程。

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思维方法

阅读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在引导他们获取思维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来。例如把某文章分解为主题、结构、表达等方面,分别加以研究。例如把某篇文章的主题,结构、表达等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整体的认识。综合重在认识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性。

2.抽象和概括。抽象是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比如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先对蔺相如的性格特征进行抽象化思维。略去枝节,即略去一系列与蔺相如性格特征无直接联系的具体细节。

3.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事实出发概括出一般性原理;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具体的结论。阅读教学中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主题、归纳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等,实际上是综合运用了概括、归纳的方法。人们常说阅读的要义就是要“把书读薄”,就是要学会概括、归纳的方法。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分析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向学生提供景物描写的系统化知识,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就可作出恰当的答案。

4.比较和类比。比较是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这一特征与另一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运用类比,现象的内容可以具体化、形象化,陌生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东西。

5.分类。分类是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向学生提供了相关思维材料,同时就得向他们传授相应的思维方法。比如,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可能先要引导他们分析其中某些关键词于的含义,再分析的基础上作综合;理解这个句子,可能涉及某种修辞手法,那么还得引导他们学习、回忆有关这种修辞手法的系统知识,运用演绎法,从一般到具体,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再这个句子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有什么特殊效果。为了进一步理解句子的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因而需要阅读文中的相关材料,对这些材料作概括、归纳。我们也可能学习、回忆与这个句子在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相似、相反的句子,运用比较、类比、对比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句子。

四、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感

浅谈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 关键词 】思维 心理 层次

在评议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思维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只有将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与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评议水平。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点明了思与学的密切联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战场,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疑、解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针对"到处是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质疑:"翠色怎么会流?怎么会流到天边云际去呢?"我就此问题设置思维热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着上述问题抓住主线,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幅幅画面:"整个草原只见浓绿的草色连成一片而分不清界线,望不到边际,像绿色的海洋。"进而引导:"草原的绿色不会流动,但由于绿的鲜亮,微风吹来,绿草随风摆动,形成层层草浪,给人什么感觉?书中用了哪四个字?"学生回答:"翠色欲流。"教师又问:"好像绿色在流动。草原无边无际与蓝天相接,微风吹来,草浪起伏,轻柔地向远处延伸,你会看到什么?"学生答:"看到草浪轻轻流入云际。"教师小结:"作者仅以12个字写出草原的美。"让学生体会意境,这就是要紧的地方,不能表层滑过。打擦边球,教师找准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结合点,一点点地引导,从而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终生赖之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能力,开启思维闸门,深化思维过程,并内化为学习动机。寓言《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体裁相同,情节相似,文章结构类同。在学第一篇寓言时,我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

⑴抓关键问题解决;

⑵读议词句促理解;

⑶联系实际知理,运用三步法,知识迁移。学第二篇寓言时,学生就可以自己阅读体味,揣摩词句,适时反馈,展示思维过程,从而"求大同,存小异"地学会了这两篇寓言。课后,我帮助学生以此类推,举一反三,总结其它寓言的学法,形成自学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

三、设定深度,激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一定难度但通过思维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卖火柴的小姑娘》中有这样一段话:"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句话交代了小女孩悲惨的结局。教学时,教师问学生:"这句话为什么要两次说她死了,是否有点重复的罗嗦?"要学生联系课文的其它部分去想象。他们最初有些茫然,经过提示,他们理解到这样写不仅有强调作用,而且后半句特别点明死的时间和原因,更包含对比和暗示。于是学生指出了课文里写大年夜富人们生活的句子:"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美丽的圣诞树……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支……,许多幅美丽的画片……"然后他们归纳起来说:"小女孩就是在富人们正在温暖的屋子里欢度佳节时冻死的,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小女孩的死是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

四、运用媒体,降低思维

语言文学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子。在教学课文中,教师首先从字词入手释疑,带领学生揣摩字、词、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中碰到许多不能异懂的问题,恰当选择多媒体课件,能深化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如,《小池》,课始,为了使学生了解"小池"这首诗所描绘的初夏荷花池的美景,教师设计制作了动画片,画面中有细流从泉眼中涌出,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小荷叶刚露尖角,蜻蜓在飞舞。学生的审美感被激发起来,进入情景中,情不自禁地赞叹,夏天的荷花池真美啊!课文中的"惜"、"爱"两字,有"爱惜、喜爱"之意,从字面上可解释为泉眼爱惜细细的流,树阴喜爱初夏柔和的风光。进一步挖掘内涵,不难看出,这是作者托物抒情,把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景物之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历代受人称道的绝妙佳句,蕴含着活力和生机,使全诗富有生气。课件形象地演示了小荷清新可爱的形象,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诗句,陶然于美景之中,如身临其境,降低了思维的难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12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教师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从而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动机。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 难易适度。例如, 学生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基本习题后, 教师出示习题一:已知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5:4,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往往将周长和按5:4分配所得的数值, 误认为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值。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按5:4分配长与宽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这样激活学生的思维点, 使学生懂得按一定的比例分配是以它特定的、相对应的数量为前提的, 从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

二、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

教师在教学中, 对于每个问题, 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 又要考虑它与其他知识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

1. 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

数学的知识点是前后联接、环环紧扣的, 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 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 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2. 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

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 计划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加工的2/5。实际甲比计划多加工了34人, 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 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2/5和7/9这两个分率都是以乙加工的零件个数为标准量的, 但是, 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 这样, 学生的思维会出现障碍。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 引导学生开拓思路。这样, 就将以乙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转化为以总个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 直到解答出这道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由分数联想到“比”的过程, 实际就是学生思维发生转折的过程。抓住这个转折点, 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 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要注意数学思考方法的训练

对应、函数、集合、假设、估计、统计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方法。教师在教学中, 如果能深挖教材的智力因素, 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对学生的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数学将是大有裨益的。例如, “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教学, 如果只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 只要求掌握其解题规律, 这是不困难的, 但是用思考方法来分析, 平均值是代表一组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它是数理统计中的一个基本而最重要的概念, 通过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 应该渗透统计的初步思想。这里考虑两个问题, 其中是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 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 移多补少, 使它们平均, 为此可估计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其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解题规律: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有位教师根据这种指导思想别开生面地设计了一堂新课, 教师先拿出三个笔筒, 并在里面放上了2支、7支和3支铅笔, 然后问:“谁能把它们移动一下, 使三个笔筒的铅笔数量相同”“谁看见刚才是怎么移动的?为什么都从第二个笔筒拿呢?” (暗示“移多补少”。) 通过第一层次的实际操作, 对平均数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然后进入第二层次, “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学生们跃跃欲试, 指导名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他把三个笔筒的笔全部拿在手中, 又分别在每个笔筒上放4支, 同时说:“我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4支。”教师不失时机地向他追问:“那么, 这12支铅笔是从哪里来的?” (暗示总数量原来是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量之和。)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哪种方法?”结论是两种方法都对, 但当数目较大时, 第一种方法便较困难了, 于是很快找出了求平均数的解题规律: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7+3) ÷3=4 (支) 同时, 又把平均数“4”与原三个笔筒中的铅笔分别相比, 它比第一个、第三个笔筒里的多, 比第二个笔筒里的少, 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第三个层次是巩固练习, 解答几道简单的求平均数的题目。最后结合本班实际, 请四名同学分别报出自己体重, 请大家来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体重。大家议论纷纷,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和解题规律, 并注意培养学生估值的初步能力, 达到了这节课的目的和要求。

上一篇:通用函电下一篇:简述互联网金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