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共12篇)
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篇1
“思维品质”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是指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长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科思维以教材为载体, 以师生双边活动为桥梁, 发掘思维训练的各种因素。小学语文教学向来是离不开思维训练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从“学”和“思”的辩证关系中, 可以看出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 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 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 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我们要自觉运用现代教学思想,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多方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四点看法。
一、训练语言思维
认识事物、发展思维是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不能为了“突出思维训练”, 置文字训练于不顾, 应当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 指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比较等思维方法, 把词用得更准确, 句子说得更具体, 一段话写得更有条理, 一篇文章写得更好。进行思维训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更好地表达。理解、表达是出发点, 是归宿, 思维训练只是手段、途径。比如:让学生读课文后说说对文章的理解, 句子、段落之间衔接的关系, 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我教《詹天佑》一课时, 先让学生找到全篇的中心句, 再看看作者是怎样一句一句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在课文的讲述过程中, 我重点让学生通过读, 去体会、感悟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抓住课堂主线, 引人入胜。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思维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语文就是语言文字, 在小学阶段, 主要学习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就以概念而言, 各门科学都是通过形成专门的概念而构建起来的, 是概念体系。思维中的每一个概念都要用词来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 思维和语言文字的密切联系, 首先表现在概念和词的不同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字词的过程, 就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扩大、深化、精确的过程。教师要深刻地理解这种内在联系, 就能够在教学实践中, 自觉地把思维训练同知识传授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训练阅读思维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常常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内容和情节上, 很难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揭示其规律。这时, 教师就可围绕自己的思维目标进行追问,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如, 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 提问:凡卡写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他的愿望能实现吗?通过交流马上知道他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信封上的地址写得不详, 又没有贴上邮票, 爷爷是不会收到他的信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这个认识基础上追问:如果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 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这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通过思考, 讨论后明白:即使爷爷收到了信, 凡卡想过“快乐的日子”的愿望也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爷爷是在地主家守夜的, 自身难保, 哪会有能力带他回家过“快乐的日子”?如果有能力养活他当初也不会把他送到鞋匠那儿当学徒了。像凡卡这样的穷孩子, 要过好日子, 就必须推翻那吃人的社会制度, 这就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 认识也就更深刻了。
三、训练思维维度
深入地挖掘教材是多元化解读的前提。教师只有从作者、编者、文章中心人物入手, 结合新课程标准, 才能深入地挖掘教材, 实现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解读, 从而获得学生思维的维度发展。只有这样, 多元化解读才能成为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 我深入挖掘文本的整体意涵, 寻求学生思维发展的“点”, 将孩子的思维发展融入文本, 融入课堂, 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放飞。师:“同学们, 这一叠厚厚的文件, 摆在总理的面前, 重大的问题, 棘手的问题, 急迫的问题, 需要总理去思考, 需要总理决定。你说, 总理的一夜简单吗?你说他会想到什么问题, 他会思索什么文件? (出示一段话, 师范读:“夜很静, 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 那不是普通的浏览,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他想着。”) 请你把他想的写下来。”师:“这一夜, 我们的总理到底想了哪些问题, 请你们有感情地读读。要注意这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所考虑的问题。”生1:“他想着哪些地方没有粮食。”生2:“他想怎样使人民富裕起来, 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生3:“他想今晚一定要批好这些文件, 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生4:“他想怎样使贫困山区的人民脱离穷苦的面貌。”生5:“他想着灾区人民的生活过得怎样。”生6:“他想着如何使人民生活有保障, 国家更加富强。”生7:“他想着老百姓吃得饱吗, 有衣服穿吗。”生8:“他想着山区的孩子能读上书吗, 有多少失学儿童。”在这个片断中, 我们看到, 正是我创设的良好的对话氛围, 正是基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充分挖掘, 才使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 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 从而获得每个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的发展。
四、训练思维创新
独到的见解属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的实质就是求异标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允许他们别出心裁, 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间的差异, 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 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方法。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无疑到有疑, 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 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 由低级、简单, 向高级、复杂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当学生还不善于提问题的时候, 教师应当通过示范, 具体指导他们怎样发问, 怎样把问题提到点子上, 怎样捕捉问题的关键, 怎样分清哪些是表面的、次要的, 哪些是内在的、主要的。当学生已经会提问题以后, 要鼓励他们展开争论, 因为课堂上的争论, 能激起思维活动的高峰, 能导致新异的思维成果。对于能从新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已见解的学生, 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世界上最珍贵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把这种知识当作良种, 学生就会种一粒、绿一片、收一筐的。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将会为每个学生所拥有。
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篇2
拯救那片海
相信我,可以的!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物,是思维的发动者,又是思维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文教学要借助不同类型的课文,借助形象的语言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一、借助哲理性课文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揭示了一定的道理,如《最大的麦穗》(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谈礼貌》(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这些课文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推导出一般的规律和共同的结论,这正是“归纳思维”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文章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譬如,我在执教《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三自然段时,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了以下问题:①课文介绍了哪几位成功人士?(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②他们是怎样取得成功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③书上哪句话道出了他们取得成功的真谛?(你能通过朗读读出反问语气吗?请你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这几个问题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和情感的变化中明白道理、升华思想,在身临其境中感悟、体验和掌握抽象的道理。
二、借助科普性课文训练学生的求证思维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融知识性、科学性、文学性于一体,所以,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要注意其科普性,以此来进行思维训练。科普性的课文突出表现了科学家们的求证思维:即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验证某一个结论的思维过程。譬如《天火之谜》(苏教版第九册)一课,叙述了科学家富兰克林根据自己掌握的“放电现象的原理”推测“雷电现象可能就是一种放电现象”,然后加以验证。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把目光聚焦在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上,这点没有错,但我认为富兰克林的求证思维也是值得关注的。所以,我是以求证思维为线索展开这篇课文的教学的,效果很好。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富兰克林自己首先掌握了什么原理?”“他怀疑雷电就是放电现象有依据吗?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雷电和放电现象有哪些相同点?”“富兰克林的猜测正确吗?”“发现这个科学道理为人类作出什么贡献?”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做了一次智力体操,学生跟着科学家体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投入,获得发展。这样的课,还为学生走进科学宫殿作了思维方式上的准备。
三、借助抒情性课文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我们常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读书不仅仅是解读作者的思想,更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汲取书中为我所用的精华。书是满足自我需要的一种载体,一个源泉,是一种自我享受、自我欣赏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于作品的理解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自身的实践,已有的认知水平去重新建构,实现多元解读。教师应该赞赏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这样的生发点,抒情性课文则更多些。如《大松树和小松树》(苏教版第二册)这篇课文,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确定中心的:山顶上的小松树的“高”是大山托起的,它讥笑山脚下的大松树的“矮”是不对的,说明小松树没有自知之明,它是不应该讥笑大松树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认为:小松树可以讥笑大松树,因为小松树在山顶上傲霜斗雪、坚忍不拔,是强者的形象,而大松树在群山的怀抱中备受呵护、享受荣华,是弱者的代表(根据一年级学生解答的意思整理)。多好的思维啊,这些闪光的亮点没有教师的宽容,没有教师的“换一种方式”,怎么能欣赏到呢?这样的充满智慧的多元解读,又怎能让我们不激动呢?
其实,就思维方式的训练而言,还有很多种,就课文类型而言,很难说哪一类课文就只训练某种思维方式,只是说哪种训练可能更好一些而已。当然,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文字训练,我们决不能忘记语文教学的本真,只是希望语文课不要流失思维训练,力求上出思维缜密、语言丰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9)|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少一些理性分析 多一些形象塑造
主体关注 显现灵活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拯救那片
评论
拯救那片海
取消
验证码:
换一张
网易微博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3
关键词:语文 思维训练 语言训练
当今教育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这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思维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应该主动去适应这种新的要求。
一、 在语文教学中要实施思维教育的原因
第一、一个人语文的综合素质是由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三方面基本的素质构成。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交流的工具。因为语言和思维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思维就会失去依托,思想也就没有了载体;没有思维,思想就无法产生,也就彼此之间无法交际。然而语言和思维关系又決定了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因此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又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
第二、教学生学习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中学设立语文学科,就是要学生掌握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学会了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以语言为工具表达思维结果的本领,才能学好其他学科,因此说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第三、思维教育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因为,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因为它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如在阅读中,要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在写作中,要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立意到谋篇。其次;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从语文学习来讲,基本的思维能力一是思维方法运用的能力,如分析的能力、比较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二是形象思维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的能力主要通过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教学来培养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主要通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教学来训练的。其三;培养学生完善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在听说读写的过程来进行。
二、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维教育的方法
第一、要把握思维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如观察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培养、通过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来培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养察来培养。只有把握了基本途径的方法,思维教育才能实现。
第二、要做到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语文的思维是凭借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思维的内容有必须依靠语言这工具来表达,所以思维的训练应和语言的训练相结合。它们结合的方式就是听说读写。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把听说读写作为语言和思维相结合训练的方法,同时也要善于通过语言和思维的结合的训练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三、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结合文体安排思维训练的顺序。在语文教育的作用下,中学生的思维由写真人真事的再现性的形象思维向具有文学性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由形象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这两者的发展是随着从记叙文、说明文向议论文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思维训练的顺序,使学生由直观到形象再到理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逆向思维。用传统逻辑去分析问题,或用顺向思维去评价事物,可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如果一味地使用传统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可能导致思维能力衰退或停滞不前。因此,在教学阅读中,我们应不断地改变思维方式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而发散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束缚。其结果可能发现新事物、创建新理论。
因此,我们应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变通性。要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分析理解问题,特别是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让学生不被成见所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设问。也就是围绕问题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也可以通过一题多解。即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从多方面寻找答案。实践证明,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自古以来学习讲究疑而启思、疑则生变。在质疑中学生是以一种自主取舍的思维方式投入学习。认识过程实质上是思维过程。怎样使语文思维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教师必须鼓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是语文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就没有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六、在教学中强化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形象思维以表象为原形,经过艺术加工,创作新的映象,再经过分析、综合和联想、想像等,创造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例如艾青在形象思维中整合了海水、太阳、彩虹、朝霞等诸多表象,创造了“粒粒真珠”的“珠贝”形象,表现了自己的情意和“观念。”形象思维不仅捕捉、描绘形象,而且改造、整合形象,创作行神兼备的鲜活的艺术形象,从而运用形象来表达感情、转达理念。因此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写作中形象的再创造大有裨益,教师在这方面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篇4
面对专业与就业高于一切的职业教育, 作为与专业课相对应的文化课, 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就显得无比尴尬———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要想摆脱这一尴尬的境地, 为专业课服务, 无疑成为文化课最好的出路之一。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就是———文化课究竟该如何为专业服务呢?
通过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三年的语文教学, 我以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是学好、学精专业课的关键, 是将来走上就业岗位的关键, 更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深造的关键。具备良好思维能力的职校生, 才是社会和国家真正需要的劳动者。思维能力的训练恰恰是语文课的强项之一。
一、关于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并且通过这种认识, 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 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
二、思维与计算机网络
作为一名计算机网络的学生, 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其次应该对网络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最后应该能够跟踪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
然而,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 都离不开思维, 思维能力才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才是学生职业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假如缺少了思维能力的学习, 无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如何扎实, 对专业技能的操作如何娴熟, 他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学生, 却未必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
思维能力的学习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短期的职业教育, 还会影响到学生长期的终身教育, 甚至与社会、国家对高素质一线工人的迫切需求密不可分。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网络学生, 理解问题, 分析问题, 团队协作, 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学习, 绝对不容忽视。
三、思维与语文教学
新大纲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 加强思想教育, 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是一堂课的精髓, 是教师教学的指导, 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 关系到教与学的成与败。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 语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 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 语文能力的培养, 而要开拓视野, 勇于创新。因此, 能力目标的地位在职业教育文化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 思维能力就是语文与专业的桥梁。语文能力目标的确立必须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能力目标的确立必须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为依据,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理解、分析、协作、归纳、质疑、创新等能力的训练。
(二) 教学过程的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 讨论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通常, 语文课堂的讨论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分别训练了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具体如下:
1.分组———协作能力。课堂讨论的第一步, 也是准备阶段的任务是将学生分成合理的小组。小组的分配可以由学生自行组合, 也可以由教师进行分配, 其出发点是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方便学生互相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训练学生的协作能力。
2.设疑———理解能力。讨论不能是盲目的, 没有目的的, 讨论问题的设置往往决定了讨论的成功与否。教师在设疑时, 要给学生创设一些情景,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和争论的空间。学生针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前, 必然要清楚问题的指向。
3.讨论———分析能力。课堂讨论的主体, 就是学生的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一方面表述自己的观点, 另一方面听取别人的看法。在交流中深化自己的认识, 在沟通中强化自己的分析能力。与此同时, 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
4.代表———归纳能力。讨论的结果要由各个小组自行总结和归纳, 并派出代表在课堂上以口头发言的形式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接受其他小组的评判。小组内部汇总各人观点的过程, 就是总结、归纳能力的训练过程。而代表口头发言既是对发言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又是对听的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锻炼, 可谓一举两得。
5.争论———质疑能力。小组代表的发言, 并不意味着讨论的结束, 而是将讨论由小组扩展到全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求异的氛围, 让学生不盲从, 勇于质疑。其他小组成员要仔细听取代表的发言, 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而代表也要针对他人的质疑进行解释。这一步骤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但实际上是对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
6.教师总结。一是总结所讨论的问题, 让讨论有的放矢;二是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 促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 主动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 教学效果的呈现
1.课后作业———开放式、合作式。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能够只停留在课堂讨论阶段。课堂讨论虽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 但课堂时间往往转瞬即逝, 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会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具备持久性和实用性的。因此, 课后作业成为强化思维训练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结合课堂上的讨论, 给学生布置有多种可能的开放式作业, 并且由学生仍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 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也在强化训练中逐渐习惯在生活中, 在专业课的学习中, 自觉运用各项思维能力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从而为自己服务。
2.评价标准———多样化、民主化。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方向, 学生会依据教师的评价去衡量自己学习的侧重点。要想真正贯彻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应该是从各个班不同的情况出发, 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 民主决定的标准, 应该是兼顾学生各方面发展的, 多样化标准。
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并非不重要, 更不是多余的科目, 关键在于找好、找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让文化为专业服务, 在专业中融入文化。思维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 也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语文学习中贯穿思维训练, 通过思维训练, 让语文为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好地服务。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5
作者:刘迪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1期
摘 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现实、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关键词:思维能力;必然结果;思维方法
德国19世纪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掌握它们。”并尖锐地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素质的好坏,能力的强弱。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将思维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方法,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思维和能力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一、学生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应成为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必然结果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成为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深化的必然结果。学生自觉思维习惯的形成,有助于他们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自控,并逐渐形成生理和心理机能的积极反映机制,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行为的效率,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语言训练,通过听说读写使学生的知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认识了客观世界的主要现象及规律,驾驭语言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大脑的机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应该说,良好的语文教学过程,既是有效地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也是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正是这样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常用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分析解剖法
是一种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的思维方法。包括事物变化发展的起因、条件、过程、结果以及它所反映在文章表现形式上的结构、段落、详
龙源期刊网 http:// 写、略写、过渡、照应等。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得以更好地把握。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善于对事物进行思想上的分析。2.归纳综合法
是一种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规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归纳综合的范围,可以是一篇课文,可以是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文学常识或语法知识。从中总结出散文的几个特点,以及游记在写景中常用的移步换景、移步同景、定步异景三种方法。事实证明,多作一些类似的训练,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的。3.反向思维法
即从反面进行逆向思维。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逆向思维能够让学生取消思维定势,打破思维惰性跳出陈旧思维窠臼,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逆向性阅读分析。如指导学生阅读《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说愚公若没有神的帮助,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挖走太行、王屋二山,他为什么不搬家呢?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教师逆向指导学生思考,容易触发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制造一种矛盾,学生能够在思考后,产生一种质疑的品质。逆向阅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就拿人们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来说,学习是不是一定只有靠“苦”来作“舟”呢?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的同学经过反向思维,认为处在当今知识信息成倍增长的时代,单靠“苦”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还必须学会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学会“巧”,才能更快、更多、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4.铺垫法
铺垫法适合处理那些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即给学生铺垫台阶。它能够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为学生设计跨越的办法,为解决问题服务。我曾经在教《变色龙》的教学中,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奥楚蔑洛夫多变的性格中有没有不变的因素?这个问题我铺垫两级台阶:1.奥楚蔑洛夫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或不是将军家的狗表现是什么?2.他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联系他的阶级本质应该怎样认识?铺垫了这两层台阶,学生就会渐渐明白: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为了讨好将军,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玉杰.语文创新教学.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2]苏立,李颖.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学)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篇6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取得综合效应,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忽略这一点,学生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读,就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不得要领;写,内容干瘪,词不达意。学习困难的同学在思维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弱点,比如提问题,他们不是不想提,而是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不会思考大大阻碍了他们学习的步伐。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习不思考会迷惘无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有何根据?”“理由何在?”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现在的结论,更要让他们积极思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授新课前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学生初步自学课文时,要求做到三看一查一提问。三看就是看课文、看注释、看课文前后编者的引导与设计的思考与练习;一查就是查字典、词典及有关的工具书;一提问就是提出自己阅读时不清楚的、有疑问的、不会解答的问题。学生自学前教师可提些思考问题作为启发。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有质量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开始学生生疑往往只在文章字词的表面,这个字怎么读,那个词什么意思,教师要指导他们深入到篇章之中,把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当学生生疑有所进展时,教师再拓开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把阅读的课文与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步步诱导,持之以恒地培养,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同学加以鼓励、表扬,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大大加强。如学生初学契诃夫的《变色龙》时,提出:赫留金说了这么一句话:“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为什么他要有话没话地插上这一句呢?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一会儿脱下大衣,一会儿又穿上大衣呢?整篇文章没有一处提到变色龙,为什么要用变色龙做文章的题目呢?事情明明是从人玩狗和狗咬人引起的,为什么只写狗咬人这部分,而人玩狗却一笔带过?等等。问题不停留在词句的表面,材料剪裁,谋篇布局,乃至细节描写都涉及了。学生独立阅读,把问号装进脑子里,是思维积极的表现,大大有助于阅读的深入。
二、启迪学生思考问题
有些课文,学生阅读时一晃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它又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或者是容易出差错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故意设疑,启迪学生思考,比如教《孔乙己》时,我故意设疑,问:“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有的学生一愣,接着笑了,说:“不知道姓和名字,绰号叫孔乙己。”这一“愣”很有好处,学生动脑筋想一想,理解就准确了。又比如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故意设疑,问:“父亲眼看着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为什么不爬上石架,把孩子抱下来?”“父亲在指导孩子走下悬崖时,为什么叫儿子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接着不少学生就能够举手回答。若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拨,这样文章寓含的深意也就明确了 。可见要学生产生疑问,思维积极,教师用问题堵一堵,塞一塞,一堵一塞,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
许多事实强有力地说明:大部分伟大的发明都应归功于喜欢问“为什么”,生活的智慧常常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使读书无疑的学生有疑,有疑才生问,有问才积极思考,追根穷源。
三、调动学生“仓库”知识
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知识小仓库里的知识,使其运转,发挥作用。学生的基础不是零,他们有知识库存,即使是程度差的学生也是如此。温故而知新,启发他们运用旧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时,有“实在标致极了”的句子。为了让学生理解“标致”的含义,要求学生列举与之相关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学生积极性高涨,举出美丽、漂亮、俊俏、婀娜、妩媚、潇洒、丑陋、难看等词。讨论句中的“标致”应怎样理解时,有的学生说:这里是说反话,“丑陋”“难看”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感情,应该是“恶心”,词的前面附加“实在”,词的后面还要加个“极”,实在恶心到极点,表现了作者对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极端厌恶的感情。在辨疑的过程中,学生感到自己有知识,有力量,有希望,求知欲更旺盛。学生在自己知识仓库中寻找适当的词句时,不仅思维得到锻炼,而且对语言的识别能力大大加强。
四、指导学生发展思维
从思维的类型看,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思维的过程看,可分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等。要发展学生这些能力,在教学语言文字时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可收到一定的效果。教学中比较的天地十分广阔,古今作品之间、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文章的遣词造句、材料的选择剪裁等,都可以通过比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如学《孔乙己》时,学生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的生动性容易理解,但这在刻画人物中究竟起多大的作用,学生往往理解不了。为此,教师要在培养他们思维深刻性方面导航。阅读时,可采用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思想和艺术的内涵,探求作者的艺术匠心,弄清作者思想深刻之处。学《孔乙己》,要求学生不仅注意“排”,而且要找出与它相应的词“摸”,并启发学生辨析:为何作者此处要把“排”改换为“摸?”对刻画人物精神面貌起怎样的作用?“排”与“摸”同是在咸亨酒店付酒钱的动作,但入木三分地反映出孔乙己处境的变化。“排”,活画出孔乙己冒充斯文的酸腐相;而腿被打折以后,他已够不着柜台台面,无法“排”了,到了欲充斯文而不能的地步。“摸”,用意十分深刻,刻画了孔乙己精神彻底被摧毁的悲惨情状。通过前后比较,学生对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赞叹不已。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特点,掌握其规律。故而在思维的训练过程中,把比较的方法用在节骨眼儿上,学生思维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五、培训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即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与创新,对学生学会学习和适应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这些因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教《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多变的现象背后掩盖着谄上压下的不变的本质,我以一条波浪曲线和一条直线表述。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波峰波谷不能等距离,前后振幅应有变化,当主人公确实知道那条小狗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巴结拍马的心情更急切了,频率应加速。学生思维的火花令人兴奋,我立即鼓励、表扬,并请他修改黑板上的线条,说明修改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积极性高涨,七嘴八舌,不断提出修改的意见,读课文,谈看法,课堂上气氛热烈,语言、思维双双得到锻炼。
总之,教师要妥善组织和安排好每堂课,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学习语言文字,千万不能依靠灌输与注入。学生在学习中要记住一些知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托尔斯泰在其教育论文集中说:靠记忆力来掌握来检验过的概括,是破坏思维进程的最大祸害,这一论断是很有道理的。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从来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2006(3).
[2]教学月刊,2006(2).
[3]中学语文,2005(5).
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篇7
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语文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 还是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的技巧教学, 我们都应该鼓励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方面思考问题。语文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学成的科目。要在语文上收获成效, 学生就应该付出相应的努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巧妙地运用编者编写教科书的顺序, 减轻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负担。语文课本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板块的排序都是按照编者的逻辑思维编排的, 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者由浅及深、从点到面地帮助学生疏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适当地根据教材的编写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从多个不同的方面理解学习语文。例如, 在讲到古代诗歌的时候, 我们会提到诗歌的派别。那么, 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并且引导学生对这些代表人物的诗歌风格、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概括, 甚至是选取某位诗人的诗歌进行鉴赏。我们要由点及面, 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盲目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毫无好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初中阶段, 他们的逻辑思维模式已经慢慢地形成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能只是停留在课本上, 而是应该往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发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态度, 带着想象、质疑的态度进行学习, 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参考书上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 让他们意识到每天问十万个“为什么”都不足为奇, 充分给予学生发问的权利, 帮助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当然, 我们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的讲解, 鼓励学生发问。
三、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初中语文的课堂不应该是静谧无声的。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同时, 教师也可以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回问学生,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般来说, 除了选择题和默写题, 语文学科的题目基本上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不同的思维模式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 当我们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白居易所描绘的场景, 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内心的感受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讲述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 根据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认知情况的差异, 学生所想象的场景必然不会是一模一样的。由于语文的学习极具灵活性,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得到不同的答案,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问题。根据语文答案处理的灵活性, 教师还应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为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 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语文是一科比较人性化的科目, 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也要注意发散自身的思维, 融会课内外知识, 帮助解答问题。
四、让学生相互评价
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可以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 让其他学生对其所述进行评价。有的学生总是认为教师所说的就是正确的。因此, 在教师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后, 学生也不会再进行独立思考, 而是盲目地接纳了教师的观点。为了避免学生受到教师的思维干扰, 我们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这样学生就会勇敢地提出自己真实的看法。通过学生互相评价, 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总而言之,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就不能让学生的思想受制于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思维传递进行授课, 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到学生、学生到教师的多向思维传递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彼此交换, 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我们要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创新思想, 实现思维的发散。
五、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要求学生不盲目相信、不听从权威、不迷信课本。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适度点拨, 使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 让学生乐于思考, 勤于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以适应当今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看待同一个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灵活性”, 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吴雪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 (上) , 2011 (04) .
[2].赵伟伟.运用“一题多解、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力[J].科技信息, 2010 (31) .
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篇8
一.在阅读中领悟体验, 培养情感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在阅读中最能打动人的往往是作品蕴含的真挚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正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因此, 情感教学是语文学科突出的人文特点和独特的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 挖掘和剖析教材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让运动员学生读中悟情, 受到感化, 获得启迪, 可以促进他们学习兴趣、意志品质、人格情操等多种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提升。
1.外部助读领悟情感
文学形式的产生、文学作品的创作总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了解这些因素, 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并产生情感的共鸣。了解了苏轼贬谪黄州的经历, 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作品中交织的悲苦和旷达、出世和入世、消沉和豪迈的复杂情绪, 领略和欣赏作者乐观开朗的胸襟、淡泊名利的品格、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断追求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高尚情操。了解了梁启超生活的时代以及他在“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等历史事件中的作用, 了解了“饮冰室主人”的来历、《箜篌引》、《桃花扇》以及课文所引用的诗句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 就可以水到渠成地理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 作者所景仰的任公先生不仅是政治家、大学者, 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炽热的爱国心。在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情感的同时, 运动员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助读, 正如阿德勒所说:“助读, 特别是其他相关资料和个人经验, 不仅可帮助了解, 甚而有时是必须的, 不然即无法全部领悟。”语文文本的阅读理解,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较宽泛的知识视野。竞技体校运动员学生由于从小进行专业化训练, 集训、比赛等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文化学习断层很多, 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困难且时间有限;而教材里提供给学生的相关助读材料是很少的, 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因而需要教师根据其特殊性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助读方面的教学材料, 如选编相关的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课文翻译、作品赏析与评论、原著选读和解析以及经典回顾等, 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产生共鸣。由于降低了阅读难度、提升了阅读效果, 阅读兴趣也易于随之激发而产生。
2.内部研读体验情感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不论是作者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还是作品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 或自然或社会, 无不投射了作者鲜明的态度与情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 走进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 把握人物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 感受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点点滴滴……”这些通俗简朴、明白如话的词语有层次、有深浅又自然生动地描绘出作者遭受国破家亡、丧偶流离的变故后, 晚年生活愁肠百绕、茕独恓惶的景况;辛弃疾的《水龙吟》中“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对这位身世飘零的游子典型动作和神态的描绘, 字重而情急, 语浅而意深, 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三个“与”字叠用营造出的是天长水远的阔大;“湖中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个数量词连用点染出的是似有若无的神韵、朦胧迷茫的空灵, 以表达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深沉感慨!这是文章灵动的语言表达。
孙犁的《芦花荡》, 以人物的核心性格“过于自尊和自信”来生发所有的故事情节;以强烈的反差来渲染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的运用让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 极富传奇色彩。叙事诗《石壕吏》中高度概括的典型环境和具体描写的家庭不幸, 以惊人的广度和深度炉火纯青呈现出战祸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藏问于答的方式更艺术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这是文章巧妙的构思。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 让运动员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精准的语言表达, 巧妙的结构方式, 在深刻体验和欣赏作品所营造的强烈的情感氛围、艺术效果以及高尚的思想境界时, 于自身也获得了丰富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积淀文化, 涵养精神, 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爱国精神、国际视野、竞赛品德等特殊的专业素质, 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在阅读中梳理分析, 训练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一篇语言文字总是或直接或间接、或明白透彻或含蓄蕴藉地表达某种思想、情感或观点, 表达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观察与思考, 无不是思维的结果。因而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
1.梳理文章思路, 训练思维条理
文章各有思路, 不论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 前后衔接、行文起迄总有一定的条理顺序, 或纵式, 或横式;按照一定的关系, 如主次关系、因果关系、动静关系、详略关系等。叶圣陶先生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 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注意文章思路的开展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循着文章思路的阅读, 才易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和主题, 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同时, 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也得到训练。
如高中语文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文主要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有名的故事。三个故事各有中心, 各具首尾, 又贯穿着矛盾, 前后呼应, 合成一个整体。蔺相如完璧归赵, 秦国并未就此罢休。出兵“伐赵”是“完璧归赵”的余波, 也是“渑池之会”的先声。“渑池之会”中赵国将相外交和军事两相配合取得胜利, 可蔺相如的再次升职、“位在廉颇之右”的结果又导致廉颇心生不服, 甚至要侮辱他。这样, 秦赵两国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又构成了将相之间矛盾的前因。但以秦赵矛盾作为主要矛盾的始终存在, 蔺相如的高瞻远瞩和廉颇的刚直勇气, 使得二人矛盾终于消解。司马迁就是在主次两种矛盾的展开中完成了他理想中典型儒家将相的形象塑造。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这种依照事物逻辑联系和矛盾运动规律来发展情节、安排结构的思路, 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欣赏到司马迁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学习的过程如同作者行文的章法, 波澜起伏, 曲径通幽。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生长的过程和探究的状态。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通过描写人物来表现历史事件的典型作品, 通过廉颇、蔺相如、李牧等人的事迹反映了赵国前后七十年间的兴亡史, 同时也反映出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蔺相如大智大勇, 且“退而让颇”;廉颇也战功赫赫, 且心系大局。然而, 他们两个还是没能遇上明主:赵王偏听偏信, 致廉颇报国无门, 李牧蒙受冤屈, 终使国破家亡。君主善于举贤授能、知人善任, 国家就强盛;若良莠不分、忠奸不辨, 国家就败亡的主题就这样得以体现。抓住这样的思路和主题, 还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选段到课外阅读整部经典原著, 思维训练也在更为广泛的阅读中得以拓展和延伸。
梳理文章的思路, 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方法进行思维, 思维方法的运用也得到训练。教师还可以通过精简而系统的板书, 将抽象的文章思路转化为鲜明的视觉思维,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布局谋篇的技巧等写作思维, 不仅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还可以有效提升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2.分析观察角度, 培养思维方式
文章的写作思路体现的是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分析, 解开作者写作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 从中学习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培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我的空中楼阁》中, 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 描述周围环境与小屋的关系, 作者的观察是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眼光的。那间山路和山坡多有不便的山中小屋, 室内又没有什么设计和装饰, 然而在作者眼中,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我出外, 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 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 叫幸福的阶梯, 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原来作者将现实景观与人生理想交融在了一起, 这间建筑在山上的独立的、安静的小屋便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作者是以开放自由的胸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才创造出这空灵秀逸的画面和深邃含蓄的意境的。
《赤壁赋》中苏子泛舟赤壁之下, 借江水和明月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从变化的角度看, 人生短暂, 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 天地与我同生, 万物与我为一, 都会无穷无尽。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作者分别从变与不变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终于排遣了苦闷, 消解了忧患, 让自己的内心在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超世之间得到了调整和统一, 从而形成了“一蓑风雨任平生”式的自适与旷达以及在困苦环境中自我完善的道德操守, 也形成了这情、理交融, 如诗如画的千古至文。
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实际上体现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眼光, 观察事物的感受和结果、所写文章的内容和趣味是完全不同的。竞技体校很多运动员学生从小就开始专业训练, 生活较为封闭, 社会阅历不足, 价值观尚未形成。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思维方法, 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从而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以上分别探讨了竞技体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培养与思维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 二者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对情感的领悟和体验, 离不开思维的积极参与;而积极的情感、丰富的体验可以激发兴趣、加深理解、促进思维。二者有机结合, 才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 在竞技体校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和思维训练, 可以促进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 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探索竞技体校运动员学生情感培养与思维训练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 将大为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空间, 也更有利于探索竞技体校以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路径, 值得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 情感、思维等心理素质水平成为优秀运动员培养和优异运动成绩创造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教学对运动员学生的情感培养与思维训练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和功能。在竞技体校语文阅读教学中, 让运动员学生在领悟、体验中培养情感;通过梳理、分析训练思维,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 可以促进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竞技体校,阅读教学,情感培养,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 1年版。
[2] .朱晓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三个转变》, 《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年第8期。
[3] .阿德勒:《读书漫谈》, 三山出版社, 1 978年版。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篇9
一、要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 培养其思维的自主性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从众心理, 他们总是趋向使自己与大多数同学的思路和想法一致, 习惯以教师的讲解和课本为依据。没有自己思维的自主性, 甚至在完全没有明白知识的情况下, 选择随声附和。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从众心理, 它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制约了独立思维的发展, 必须及时地遏制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鼓励学生大胆怀疑, 并积极质疑。敢于打破“权威”, 是富于创造性的表现。创造力不是什么稀有的天赋, 只有少数人才具有, 而是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的能力, 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的瞬间,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从而把学生从“人云亦云”的局面中解放出来,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能在恰当的外部环境下, 按照他自身的学识和见解去独立地解决问题。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树立学生独立学习的观念,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 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而不是在教师及家长的督促下勉为其难地拿起课本和作业。教师应在教学中打破“满堂灌”“齐回答”的模式,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从不同的侧面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如教《跳水》一文时, 我提出问题:“学完了这篇课文, 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有各的意见, 有的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有的说:“开玩笑不能过头。”有的说:“对特殊的事件要特殊对待。”有的则说:“遇事要冷静、果断。”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虽然回答的答案不尽相同, 但每个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各人都有各人的理由。这样就会逐渐克服学生盲从的心理,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推理的严密性,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学生的思维流畅了, 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方面迅速而全面地思考问题、理解问题, 想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建议。锻炼学生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 对于一个问题, 学生常常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提出异议, 教师就说:“就你多事, 坐下好好听吧!”这样, 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以后遇到问题恐怕再也不敢提出来了, 影响到了孩子思维的求异性。面对学生提出的异议, 鼓励加对话是教师值得采取的好方法。在教学中, 我常运用这样的办法解决学生提出的异议,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有益于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尊重和认可学生, 满足其自我肯定的需求
学习过程中, 认识和情感是同时发生、发展、相随相伴、贯穿始终的。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 应当通过长期的培养, 使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方面。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已经在心理上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 希望人们能尊重他们, 认可他们。因此, 教师在教学双边活动中, 对学生的一些思维给予认可, 不能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无误, 不能要求学生只能答对不能答错。如在讲《曼谷的小象》一文时, 我提出了个问题:“你喜欢课文中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都说喜欢小象和阿玲, 因为小象聪明、伶俐、乖巧, 阿玲勤奋、善良、美丽。可有一位同学却站起来, 语气坚定地说:“我喜欢文中的司机。”我惊讶地问他原因是什么, 学生有理有据地说:“司机是一个经验丰富、遇事沉着, 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人。我佩服他。”学生说得好, 有理有据, 观点明确, 叙述清楚。我适当地给予鼓励:“同学们都喜欢阿玲和小象, 你却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司机的优点, 这是难能可贵的。”学生听到肯定, 心里十分高兴。这也为学生以后发言打消了顾虑。
四、打破思维定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具有变通性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随机应变, 举一反三, 不局限于某一方面, 敢于提出不同一般的新观点, 从而形成超常的构思。如果课文结构鲜明, 写法类似, 我就以某一段为例,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引导学生“悟”出学习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 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其他段落。
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篇10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强化备课, 找准语文思维训练点。
备课是进行语文思维训练的重要一步, 教师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强化集体备课, 加强研究, 备课的重点是找准思维训练点, 研究大纲是找准年度语文和思维训练的重点;钻研教材是挖掘教材内容的思维训练因素;学习思维训练指导书, 参看思维训练点, 然后三者统一, 确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思维训练点。这个备课过程就是教师理解掌握教材的过程。训练点确定以后就好研究落实思维训练点的途径。研究词、句、段、篇知识教学中和听、说、读、写训练中哪些地方渗透和体现了确定的思维训练点, 设计教学过程, 把思维训练点融合于板书之中。最后编写教案, 注明思维训练点, 写好课后回顾。
2. 优化课堂教学, 落实思维训练点。
课堂教学是落实思维训练点的重要环节。因此, 做到课堂教学最优化, 变成了进行语文思维训练的成败关键。以前课堂教学往往是几个好学生发言, 课堂气氛沉闷, 思维不活跃, 绝大多数学生处于旁听地位, 进行语文思维训练, 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 改变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1) 课堂教学为了突出思维训练, 做到五结合。把思维训练点与学生学词结合;与学习段落篇幅结合;与听说读写结合;与回答问题结合;与综合练习结合。做到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同步进行。
(2) 探索思维训练的教法、学法。观察比较法, 这是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看图学问, 看图说话, 看图作文等教学, 都是用观察比较法。
迁移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体裁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课文, 在一篇课文中往往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段落。这样的课文和段落, 教师先着重讲其中的一篇或一段, 然后引导学生用迁移法, 以一点带动全篇。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尝到自学成功的乐趣, 思维得到训练。
分析综合法, 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 找出本质和非本质的内容, 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理解段落之间、层次之间的关系, 找出主次关系, 是综合过程;归纳段意, 全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概括过程, 长期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此法适合中高年级学生。
表演法, 对那些故事情节比较生动, 角色鲜明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等,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课本剧或即兴表演, 这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培用多些, 首先, 按预习提纲, 学生自己预习, 通过预习, 明确自己学会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课上在教师调控下学生汇报讨论, 教师适时点拨, 最后, 教师总结, 这种方法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 也是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3) 教学手段要生动、形象、现代化。教师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 配以生动形象的简笔画, 适时的教学挂图, 精美的投影法, 优美的录音录像, 漂亮的板书等, 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 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3. 开设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目的的语文思维活动课。
开设活动课是大纲的要求, 也是发展学生思维, 监测评估学生思维不可少的条件, 语文思维活动课不同于语文课本身, 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 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目的, 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活动的手段。活动形式使学生喜闻乐见, 饶有兴趣, 富于哲理。
二、思考能力的培养
1. 抓重点。
就是在教学中抓语言文字训练, 是想要用语言文字表达什么, 作者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体地说, 就是理解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体会其中的内涵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解决课后的思考题, 然后挖掘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独到之处, 找出好的词语、好的句子, 为写作打基础。如:在教学《艰苦的岁月》时, 应先让学生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艰苦”加以解释, 让学生理解, 再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 从课文中找出“艰苦”的根据, 然后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从描写人物各自不同的外貌、动作、神态的词语:赤脚、很破、皱纹、挂着、鲜艳、炯炯有神等, 想象当时环境的恶劣, 从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作比较。
在教学中,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比较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开始比较容易发现事物的相异点, 逐步引导, 也能发现事物的相同点,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通过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 可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如:教学《落花生》时, 可以教给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思考。《落花生》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桃子、石榴、苹果色泽鲜亮, 高悬枝头,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而花生却是白衣裹身, 长期埋在土里.经挖出来才能知道有无果实.通过比较, 学生就会明白一个做人的道理:外表不好看, 只要很有用, 也值得颂扬。
思维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一、设置疑难问题,启发学生解疑
有些课文,学生阅读时不觉得有问题,容易产生“全懂了”、“没有什么可钻研的”之类的错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设置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启发思考,解决疑难。如分析《棉花柚》时,部分学生认为“全懂了”、“没有什么钻研的”。我就提出富于启发性的、学生意料不到的问题展开讨论:(1)作者为什么以“棉花柚”为题?(2)那位外籍华人朋友表达思乡的方式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是多数学生初读后没有认真思考的,因此不容易回答,这样就很自然地把研读引向深入了。研读中,我先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理清线索,再揣摩语言,讨论中穿插完成练习题。这样使学生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了外籍华人朋友思乡之情的深沉和感人之处。
二、巧拎矛盾,激发学生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语言材料特性、学生个性特征,巧妙设置冲突环境,设置学习障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教学《鲸》一文,我先后创设了以下两级情境:
师:海洋公园要引进一头鲸鱼供游人观赏。园长海龟爷爷要刺猬鱼画一张海报,刺猬鱼大笔一挥,就画下一张海报(投影呈现——在一个金鱼缸里正在“喷潮”的鲸鱼)。海报一贴出,游人七嘴八舌,有的说这海报画得真漂亮,有的却说这海报画错了。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评评这张海报吗?
师:海洋公园引进鲸鱼后,刺猬鱼又负责在观景台的一块牌子上写一句介绍鲸鱼的文字。它写道:“鲸,鱼类,生活在海洋中,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牌子一出,游客们议论纷纷。你想游客们会议论什么?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这两组情景中的冲突,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文字材料中寻求依据,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根据语言环境,推断词语含义
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背影》中,写父亲送“我”进车站时,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后又说“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这里用了两个“聪明”。为了让学生理解“聪明”的含义,我先让学生查工具书,找出含义。学生回答: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然后讨论句子里的“聪明”应该怎样理解,学生说,这两个“聪明”是反语,都是糊涂的意思,表现了“我”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又如《我的老师》中,写老师从来不骂“我们”时,有“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这句里用了“狡猾”这个词语。我问学生,“狡猾”是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学生边查工具书边议论,然后回答:原意是“不老实,耍花招,诡计多端”,带有贬义。在课文中是“机灵、调皮”的意思,带有褒义,表现了“我”机灵、调皮的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环境,推断词语含义,不仅锻炼了思维,而且加强了语言的辨别能力。
四、运用比较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篇章结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进行篇章结构的比较,可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总体认识文章。如讲析《鞋》和《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作比较,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结果集中起来共同点有:文体都是小小说,题材都是小小的鞋,时代都是改革开放,语言都是简练。不同点是:主人公,一个是大个子军人,一个是小汪科长。立意,一个是补交修理皮鞋工钱,一个是解决拖鞋遗失问题。结构,一个一气呵成,一个波澜起伏。笔法,一个悬念环生,一个诙谐幽默。描写方法,一个侧面,一个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通过比较,学生思考问题更加广泛,对作品个性特征了解更全面了。教学中进行人物形象的比较,可使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懂得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还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培养联想想象,鼓励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而联想力和想象力在发展创造思维中则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读完《夜走灵官峡》后,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续写课文的结尾。有个同学写道:“风,更猛了。雪,更大了。我顺着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向材料厂走去。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卷着雪片的狂风一阵一阵地袭来,令人心惊肉跳。周围山峰林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峭,让人望而生畏,一失足,就得粉身碎骨。我肚子‘咚咚’地打鼓,身上很冷,不小心,跌了几交,手掌又擦破了。当我想退缩时,成渝一家人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不畏严寒,忠于职守、忘我工作的精神鼓舞了我,我爬了起来,又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终于在天明时分赶到了材料厂。我像打了胜仗似的舒心一笑。”这些联想和想象的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探求和总结,灵活实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导入”和“提问”中的思维训练 篇12
一、精心设计导语启迪学生思维
导语是在教学新内容或开展某项活动时, 教师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技能。 (1) 导语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学《西门豹》, 可先让学生说说对“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句话的理解, 再顺势引入:“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官, 给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 得到老百姓的敬佩和爱戴。想知道这位地方官是谁吗?”这就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学习该课文上来了。 (2) 导语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和时间赛跑》, 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在过“六一”节时, 都会议论参加什么比赛活动, 如, 跳绳呀, 拔河呀, 接力赛呀等等, 听说过和时间赛跑吗?怎样和时间赛跑呢?读了课文《和时间赛跑》, 你一定会明白的。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读课文, 找答案, 导语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二、精心设计提问, 促进思维活动
【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训练】推荐阅读: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刍议06-12
小学语文思维训练论文09-05
中专语文教学思维训练论文06-30
语文教学中的换位思维06-25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论文08-30
语文课堂中的随笔训练06-30
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10-09
语文教学中的积累训练07-14
语文教学中的表达训练07-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