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

2024-10-09

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精选12篇)

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 篇1

朗读, 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 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 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 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 让你垂涎三尺, 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 一段好的导语,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 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 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 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雨”这篇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 ‘雨’对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 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 就像我们的好朋友, 谁也离不开谁, 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 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 请你们自己阅读课文, 并寻求答案, 好吗?”话音刚落, 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 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 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 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 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 使几种器官并用, 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 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 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精讲多读, 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 就像一个妈妈, 反复唠叨孩子, 孩子必起逆反心理, 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 我在讲课文时, 尽量做到精讲多读, 在整堂教学活动中, 我只当配角, 不当主角, 只当导演, 不当演员, 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 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 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 反复念, 让其读出情感, 念出感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 让学生自读, 自疑, 自己解决问题, 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 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 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意境, 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 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 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 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 我在上课之前, 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 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等。记叙文配以课本剧, 说明文设置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 既是一种欣赏, 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 陶冶了情操。

总之, 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 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 这样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在教学中, 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 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就此进行如下阐述。

关键词:语文阅读,朗读,课文,兴趣

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 篇2

【摘 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说话训练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说话训练;培养

说话训练首先要立足于文本和课堂。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的课文都是以童话或有着具体情景的形式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尝试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发挥语文教学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言语表达的能力。

一、营造氛围培养自信,学生敢于说

小?W中、低年级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化语言的开始。但是,由于孩子们年龄尚小,语言表达往往是不规范的。而又由于他们是刚进入一个比较新的环境,大部分孩子因胆小而不愿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课堂上,沉默寡言的学生更多一些,他们通常羞羞答答,即使回答问题声音也很轻。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消除胆怯心理,让孩子开口说话。

如在上《荷花》一课时,老师要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冒”:

师:荷花的姿态这么多,多美呀!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体会

到荷花的美?怎样的长才能叫“冒”呢?

生:跳出来。

生:钻出来。

师:说得多好呀!你们能不能做做动作来表演一下荷花拼命冒出来的样子呢?

(学生很兴奋,课堂气氛热烈。一个平时不太愿意举手发

言的孩子兴奋地蹭着同桌的肩膀。)

师: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冒出来的吗?

生(支支吾吾):挤出来的。

师:这个词用得多准确呀。(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夸夸他。

(这位学生显得很高兴,抬起了头。)

师:你能不能再大声地读出荷花拼命挤出来的样子呢?

(这位学生略带自信的回答)

由此可见,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当时教师没有给予这位学生机会,或是因为他的声音轻而打断他的回答,也许这位学生就不会从中获得学习的机会了。同样,教师让学生做动作表演的环节,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和谐的氛围,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

二、利用媒体激发兴趣,学生乐于说

教学中尤为重要的是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形象且直观的事物感兴趣,更容易被色彩鲜艳的图片或是声情并茂的动画所吸引。故此,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采用出示图片及播放动画的方式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学习能力较低、开口难的学生来说,可让他们根据图片说一句完整的话;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可让他们用上一些形容词来将其表达得更具体。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等特点,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三、运用句式习得方法,学生善于说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句子的结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说话的过程中常出现简短的电报语言。要让学生由想说到会说,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说。模仿是低年级儿童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其自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恰当利用和发挥这一特点,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有效途径。句式训练作为说话训练的一种基本的训练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和形成多种表达技巧起着主导作用。

例如《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小松鼠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个仿说句式让学生有据可依,通过朗读、填空等方式理清思路,把握句子的结构。其实,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系列形式多样、层次性强的句式训练题。教师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可以把这一句式放在原句中,让学生感受、体会这一句式的结构特点;其次,可提供一些景物或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些事物的特点,初步练习说话;最后再甩掉“拐杖”,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该旬式的说话训练。

四、创设情境深化练习,学生精于说

儿童言语的表达,是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有所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使事物带着鲜明的形象,直观地进入学生的意识。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积极地观察和想象,自主练习说话,提高说话能力。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以图画、表演等方式展现情境,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如《骑牛比赛》一课中对于骑牛比赛的场景描写十分生动。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展开模拟骑牛比赛的活动,体会骑牛比赛的乐趣,其他同学在加油的同时,观察比赛选手的神态,动作。比赛过后,让学生试着用连贯的句子说一说比赛选手的神态、动作。教师适时板书好词、好句。学生有了体验后,更加具体形象地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学生带着真实的感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情境,能极大地引起说话欲望,表达能力也会得以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篇3

关键词:整体感知;体会文字内涵;边读边想;品词析句;细读动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49-01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都要重视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实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一样,都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内容。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提升能力 ,完成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的重点,要做到这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语言材料

感知语言是学习语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导入新课文之后就立即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语言材料,扫清阅读障碍,了解内容及脉络。如课文《鸟的天堂》,学生朗读前,教师以问题引导:(1)“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所见有何不同?(2)前后所写的内容的什么区别,写法上有何不一样?读后再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即描写大榕树以及鸟的段落。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在读到“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眼前”一句时,我指导朗读时要学生抓住“啊”这一语气助词,让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这一叹词抒发自己见到小河时的惊喜之情。我将“啊”与“奇迹般”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怎么也想不到,在这茫茫的草塘,密密的芦苇丛中,居然还隐藏着一条如此美丽的小河,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奇迹,所以自然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经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从而训练了学生语感。

三、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想

边读边想是指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样的阅读基本功必须经过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宋代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

训练边读边想要把握以下三点:

1、训练形象地想

阅读理解很重要的一点是诱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客观事物在头脑里进行“还原”,通过“再现”进行“再想象”和“再创造”,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2、训练逻辑地想

阅读理解往往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什么”是指课文写了什么,景、物、人有什么特点等等;“为什么”是指作者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就能使他们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

3、训练联系地想

读书不能孤立地死板地读,应该注重方方面面的联系,如前后课文的联系,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等。训练联系地想,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综合理解,深化认识。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品词析句,细读动情

理解课文时,抓住重点词语仔细品味,不仅可以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对词语,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领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丰碑》一课,在将军得知被严寒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我作感情引读:“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是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将军神态、动作的词:“愣住”、“净”、“站”、“湿润”、“吸”、“举起”、“敬”,让学生仔细品读。同时又设计了以下问题:“(1)将军为什么愣住了?(2)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心里在想什么?(3)他为什么要向军需处长敬礼?再通过体会读,学生从中感悟到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愤怒——愣住——感动——崇敬。从而深深地体会到:一位专管部队所需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活活冻死,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德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五、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

最后,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一部分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篇4

我们要重视对语感教学的训练。首先, 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 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当代语文学科的特殊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言语交际需要。不管理解语言, 还是应用语言, 都得靠语感。语感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它能瞬时性地理解和鉴别语言, 是较高的语言理解力和鉴别力。有了这种能力, 便能敏察语言, 较准确地把握言语的要点, 领会言语的情味和言外之意。听、说和读写的一般言语交际正是靠这种能力进行的。正如文学家郭沫若所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 冷暖自知’……”这虽然是针对创作而言的, 却也表明了语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作用。语感的强弱与语文能力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重视和研究语感教学对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而言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其次, 培养语感也是全面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缺乏阅读能力, 将会阻碍和抑制极其细微的连接纤维的可塑性, 使他们不能准确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谁不善于阅读, 他就“不善于思维”, 实质上, 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语言功底, “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以及生活基础等诸因素的综合体现。这样的经验使我相信,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 培养语感, 能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 发展学生的智力。”

怎样强化语感训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 非常关注朗读背诵, 是培养学生语感思维最基本的方式。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诵读, 指朗读和背诵。从思维的角度看, 语感思维是以语言经验模式为契机的主体对语言主体的直接感应, 没有语言经验的大量积累, 也说不可能形成语感, 广泛地涉猎各类文章, 就能积累大量的语言经验。有句哲言说得好:“语感是言语对象, 对人们语言器官长期雕琢的结果, 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诵读, 才能体会文章的言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启承转合, 气象万千。朗读要“目视、口诵、耳听、心维”, 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文章, 使文章之意皆出于我之口, 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 体会领悟文中的情感, 加上适应的语气语调, 才能产生较好的语感效果。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教师要少作分析讲解, 应指导学生抓住比喻句, 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来进行朗读训练, 让学生感受到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形状相似, 都是圆的。而且写出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态美。再如朗读或倾听录音拟人句、比喻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 “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 羞涩神情的, 现在赋予荷花这一物以生命力和感情。接连用三个比喻, 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 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受, 产生了强烈的语感, 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又一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轻松地从中外文豪身上找到佐证。巴金说:“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 里面有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 有一部分不但懂而且喜欢。……但是我仍然感谢我那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会对文章产生刻骨铭心的认识!巴金解释说:“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处, 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巴金先生对于《古文观止》两百多篇文章, 既没有强记过老师的分析, 更没有钻过题海, 而是得益于两个“慢慢地”, 这两个“慢慢地”形象的揭示了语感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感悟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最有力的方法是熟读和背诵。

其二, 十分重视生活体验, 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感受言语离不开生活情境。培养语感, 应该结合情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叶圣陶说:“要求语感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学习杜甫的《登高》时, 若能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常年漂泊他乡、韶光消逝、年老体衰, 壮志难酬的人生经历, 让学生置身于秋风彻骨, 万物萧瑟的悲凉环境之中, 而后诵读“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定能感受到形声色态俱佳的精美画面:天空高渺, 冽风劲吹, 猿猴哀啸, 水清沙白, 飞鸟回旋, 落叶茫无边际萧萧而下, 江水奔流不息滚滚而来。从而体会到这阔大而悲凉的意境。进而深切地感受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所抒发的常年漂泊他乡、韶光消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感。

同样的, 学习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 若能让学生联想自己的在深秋季节急于回家而奔行于荒山野岭之中的人生经历, 诵读时也更易感受到诗人面对枯藤攀绕, 老树衰颓, 昏鸦瑟缩, 万物肃杀, 了无生气。肃瑟苍凉的景象而产生的天涯游子的孤独愁苦的情怀。

学生运用语言, 也必须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推敲词句。让他们接触到客观事物时, 积极思考这个事物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让他们作文练习时, 积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回忆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情景, 并据此推敲运用语言, 使客观的对象得到准确的表达。

其三, 积极拓展课外阅读, 是营造学生语感氛围最精良的手段。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 也就谈不上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我们教材所选的课文无疑是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精品, 但仅仅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传授, 完成课本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不积极拓展课外阅读, 是不能体现现行教育目的的。语感的培养涉及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 从形式到内容, 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因素, 甚至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文习俗, 只有多涉猎、多看、多读、多了解多体会优美文章才能逐步培养起来。书不离手, 口不离章, 才能养成良好的语感。

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 篇5

摘 要:在整个小学阶段里,阅读课文始终贯穿整个教学系统,尤其以高年级的阅读为重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发挥个性;能力训练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标和课改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特别是小学高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更是重要。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自己完成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想读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我接手四年级起,我就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起先是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上台给大家讲讲自己回家读过的故事。然后是利用周五的班队会,进行朗读比赛。从五年级开始,我们班又开始轮流写“班级日记”,人人参与,第二天上台朗读,大家还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比如对文章本身的结构、表达、修辞等谈看法,还可以就文章所反映出来的观点、态度进行点评,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其次,利用课内文章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现在很多课内名篇节选后都有好书推荐,就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始就通过表扬、展示、小小的奖励鼓励学生阅读,慢慢地让学生从阅读中认识世界,认识真善美假丑恶,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最终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真正喜欢读书,那才是致力于自己终身发展的好事。为此,我们班成立了“图书角”,利用每周四向学校图书馆借阅,甚至每周给学生一节课,尽量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

二、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会读

1.注重文本,形成语文阅读能力。

文本就是经典范例,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要紧扣文本。因为现在孩子接受信息多渠道,所以要坚决反对脱离教材,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发言作风。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还要知道为什么。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多读课文,读懂文本。如教读《草船借箭》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既然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为什么还要满口答应,立下军令状,喝酒后才离开?”。同学们通过研读课文,讨论明确,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他运筹帷幄,知道在联合抗曹的时刻,识大局,顾大体,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又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课内阅读主要是交给学生一把读书的钥匙,在阅读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不断总结,寻找文章阅读的最佳突破口。如 《狼牙山五壮士》文眼在“壮士”,就要从题目入手;《桂林山水》文章开头揭示中心,学习这篇文章就可以抓住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去质疑学习;有的文章要从结果处入手,采用变序的学习方法;还有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去理解以带全篇等等。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应,这需要反复锻炼,在课内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

2.训练学生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句子,或表示过渡,或点明中心,其对表情达意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这些关键性语句,正确把握这些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读《蟋蟀的住宅》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工程,使他们明白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

“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就要老师教方法。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看这篇文章是写人记事的,还是写景状物的。比如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一要弄清文中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第二要弄清人物的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出来的;第三还要要精读文章细细品赏,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语句,词语,品一品这些词句的精妙之处,以达到读者作者编者三者之间的共鸣,使学生真正做到入境学习;第四对文中不理解有疑义的地方质疑,并通过讨论解疑;第五谈学习文章的体会收获。体会是可以是学习方法,也可以是所受教育等等。只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学懂,学透,学深。

4.学会做批注。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为批注不仅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而且有助于思维和记忆。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主要观点和重要内容部分划线;在关键词下圈点;在空白处写上各种评注、疑问、答案、要点的归纳;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词进行旁注等等。在批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读书笔记,培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5.发挥个性,培养创新阅读。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更在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有深度的求异思维的体现,应给予高度肯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的魅力不在于他的外表,而是隐藏在外表下的内涵,而表达能力就是内涵之一,表达能力是由朗读开始的。朗读,是将书本上的无声的文章有感情的大声的读出来的过程,在朗读的过程中经过口、耳、鼻和脑的完美协调从而表达出读者想要表达出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主要训练的对象,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朗读的水平就代表着其语文能力,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应该怎么合理有效的去培养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是许多小学教师的谈论热点,下面笔者就根据前人的总结和本人多年来教学的经验来谈谈如何训练小学生锻炼朗读能力。

一、朗读的功能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语言积累

小学时期,学生所认识的字不是太多,老师在课堂上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专门教授学生们识字,中国汉字可谓是博大精深,这样一个一个的教既费时又费力。那么朗读也具有了让学生们识字的能力,有些字老师即使是教授过,有的学生还是不确定怎么读。在朗读中学生不仅能学习汉字和词汇,还能正确发音,明确这个字或词到底怎么读。

(二)朗读锻炼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小学生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发育的都不健全,思维能力也比较差,从而语言的表达会不清晰。这时老师就要抓紧对学生们朗读的训练,先给学生们将教材的内容,再带领学生们去读,等到学生会读了之后,让学生们自己去朗读并且要读出声音。其实“看”和“读”看似差不多,实际上他们相差十万八千里,而想读出来,其实是一件困难的事,在朗读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很不好意思,由于紧张的情绪变得语无伦次磕磕巴巴。那么老师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来设计一些朗读训练的方式,运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来锻炼学生,消除学生们的心理紧张,给学生们养成张口就读的习惯,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会对文字和词汇非常熟悉,能流利的朗读。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绕口令,因为绕口令比较别嘴,能起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

(三)朗读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教材

课文是用文字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己的默读和老师的讲授,这样只能对课文有浅薄的了解。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朗读的方式来辅助教学,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老师讲授完教材内容的时候要让学生们进行大声的朗读,这样学生们就会仔细的去看每一个字,仔细的去分析每句话的含义,这样就对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朗读可以充分的挑起各种感官,并且把死的文字以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如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进行训练

(一)运用“开放性”教学方式

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环境,是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的桥梁。自新课改的颁布与实施以来,我国教育也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关系下,老师和学生能共同完成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抓住教学的中心点,合适的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们的思想碰撞,激发学生们的表现欲望,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是高速运转的,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老师要适当的运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想推进漩涡。例如:在教学《大森林》时,教师在学生们读完第三段后提问,大森林象征着生命,那么请具体说说森林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大森林里去看看。这一段有几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茂密”“绿树成荫”的场景吗?这样通过谈论后,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大森林的美丽,还能养成一种举一反三的习惯。

(二)比赛式的训练

在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词汇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已经能流利的朗读出课文了。这时老师应该加大对学生们训练的程度,可以举办小规模的朗读比赛,小学生的童心未泯喜欢一些卡通人物和一些新鲜的色彩。如果老师拿出一些奖品作为作文比赛胜利的奖励,许多的学生都会积极踊跃的参加。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提出一些题目,让学生们回去练习,参加比赛。这样又会引起学生们的竞争欲望,小学生的心理很单纯,为了奖励和老师的肯定也会参加比赛的,这时老师一定要有热情要和蔼可亲,千万不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比赛的规则由参加选手一个个上台朗读,其他不参加比赛的学生和老师作为裁判。上台是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演讲的基础就是朗读,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肯定要面临着演讲,现在演讲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上台紧张,这就要从小锻炼,这样不仅是锻炼了学生们的朗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还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比赛的结果由其他学生和老师公平公正的评价,并且每位学生都要发放奖品,这样不管学生获得第几名心理都没有负担。

三、总结

朗读非常重要,教师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朗读的方式,对于那些心理内向的学生,老师要想办法疏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快乐愉悦中大声的朗读。在朗读中所得到的各种锻炼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老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最大化,让学生们都能成为栋梁。

参考文献

[1]宋喜菊.浅议小学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意义[J].浙江教育论坛,2005(12).

[2]王宏伟.阅读在小学教育中的含义[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5).

[3]宋佳.深究阅读教学中朗读的作用[J].杂志论坛,2005(05).

[4]刘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J].吉林教育论坛,2010(11).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培养措施

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 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 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在职业教育过程中, 阅读教学也是其它技能专业课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此尤为突出。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云, 语就是口头语, 文就是书面语, 这就是语文。所以, 阅读是理解语文课文的基础。“阅读, 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 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凭借的对话”。[1]自古以来, 阅读就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方法, 对于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阅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但对中职学生来说, 由于入学时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有许多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打好语文基础, 很多本应该是小学阶段就掌握的基本阅读能力都未具备。知识面狭窄, 理解和想象能力十分有限, 使阅读对于他们而言, 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因为不认识字词, 不能正确地断句……导致理解上的障碍, 最终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就阅读教学而言, 更应该立足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积累语言, 让阅读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

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质朴的阅读教学方法。它能让书面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它的意义在于:“第一,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 促进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和沟通;第三、培养朗读能力。”[2]但是对于中职生来说, 由于之前的知识积累过少, 导致朗读训练时怕读错字而不够自信。所以,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一般都是以齐读为主, 单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道坎。

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 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过去的“满堂灌”, 后来的“满堂讲”, 课改后的“满堂闹”, 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必须意识到,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 而且参与教。例如在学习《荷花淀》时,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甚至可以分组朗读比赛来理解文中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如果只是单纯地“读”课文, 如何来体会这篇课文的精髓?

教师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 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 否则难以实现学生心理的真正接受。因此, 在朗读训练中, 必须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学习, 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三、朗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 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 这里的读懂是具有层次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 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 简单地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就像写文章一样, 朗读能力的培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 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 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 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 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 由认读到鉴赏, 甚至到评价与创新。

语文朗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进行, 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 基础积累期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 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 单复句的判断及其结构分析, 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特点的熟练掌握。这些是最基础的语文素养, 但是对于中职生来说, 又是他们所缺少的。语言材料方面的缺失, 让他们对于自己阅读缺乏自信, 乃至恐惧。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 必须以引导为主, 多鼓励、少批评, 使学生先从心理上克服对于“读错”的担心, 再加强语言材料的积累。

例如在教授文言文时, 可以教师范读, 学生自读、齐读, 最后才是单个读。在单读前, 已经熟悉了三遍课文, 这样学生读错字音的几率可大大降低, 从而增加成功感。当然也可以在课文结束时鼓励性地朗读。这一阶段学生的状态可能出现反复的情况, 教师要注意观察, 多激励。

2. 理解沟通期

通过朗读, 可以使学生逐渐习惯书面语的规范、条理和简洁、典雅的语言风格, 自然吸收书面语言, 提高口语水平。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 理解力才能有所提高。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意的能力, 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 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 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项链》的时候, 可以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改编。以小组为单位, 先阅读课文, 再把课文主要情节改编成小品演出来。这样, 就使普通的朗读训练, 变为学生表演的舞台。不仅仅要求文字通顺, 更追求情感表达真切。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感受作者写作意图。

这一阶段, 可以举办一系列的朗读比赛。同时, 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 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朗读作用很大。因为经过朗读训练的积累期, 大部分学生已经克服对于朗读的恐惧心理。所以在理解沟通时期, 他们更多的是培养阅读的习惯。

3. 能力发展期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把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 把诚心品格、合作精神、礼仪素养、创新能力等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把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社会公益事业等纳入教学内容, 使语文内涵不断拓展;把音乐歌词、课外健康读物、诗歌朗诵、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纳入教学内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情况去演绎和解释语文,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及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训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把生活中的一切融入阅读教学中, 不仅能拓宽语文的天地, 而且能让学生朗读的能力得到长期、持久、主动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学生, 会由之前的被动, 到现在的主动。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 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 展开讨论、思辨、质疑, 充分发挥阅读的能动性, 训练和提高鉴赏能力。

中职生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 所以能力的培养需要比较长的周期, 教师必须有耐心, 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训练, 增加兴趣。语文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才能步入一个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如何强化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篇8

一、精心搞好课堂设计,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 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 让你垂涎三尺, 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 一段好的导语,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 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 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 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 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 ‘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 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 就像我们的好朋友, 谁也离不开谁, 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 风怎样, 雨水是怎样的, 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 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 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 并寻求答案, 好吗?”话音刚落, 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

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 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 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 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 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 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 有一定的感情, 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 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 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 久而久之, 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 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二、创设宽松阅读氛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当配角, 不当主角, 只当导演, 不当演员, 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 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 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 让其读出情感, 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 让学生自读, 自疑, 自己解决问题, 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 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 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就一篇文章而言, 亦可从以下一些具体的方面入手, 来引导学生:

1. 此文是否能引起你情感方面的共鸣?文章能让你受到哪些启发?

2. 读罢此文, 你感受 (印象) 最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3. 你喜欢文中哪些内容和语言?能结合生活阅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4. 你若也有相应的材料, 假如让你写篇文章, 你将如何从所读文章中有所借鉴、有所创新?如何行文?

5. 学习文章后, 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到什么程度?

6. 作品哪些地方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

7. 你有文中类似的生活、认识和体验吗?说说看。

8. 假如让你当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你将确立怎样的目标?从什么地方入手?选择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方法?

9. 假如您想向你的好朋友推荐此文, 你会怎样介绍?

总之, 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尽其所能“跳一跳, 摘到桃子”。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对一篇文章经过这样用心地、反复地阅读几遍, 一般问题都能自读解决, 同时对文本也能有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和感受。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 拓宽学生知识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审美发展中起特殊作用。”要搞好语文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使语文教学真正踏准时代的节拍, 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吕叔湘先生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你要问他的经验, 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它需要放眼于课文, 更需要放眼于课外;他重视学习, 更注重应用;他注重点滴积累, 领会感悟, 更注重习惯养成, 潜移默化;他强调读写, 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 又似乎没有定法。

学生在读好课本的前提下, 我推荐读《语文报》《读者》《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精美散文》《意林》等书报。这些书报中的文章, 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的文章;课代表根据需要, 还可以有计划地到图书室挑选一部分图书, 让学生根据需要阅读。这样学生将读过的内容写到读书笔记上, 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及评价, 老师定期检查、督促, 让学生读有所获, 学有所得,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通过大量阅读, 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活跃思维、发展智力、积累习作素材、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自主能力, 为其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学好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 凡是课外阅读多而指导得法的学生, 语文成绩就相对较好, 读写能力发展也相对较快。所以,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在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具有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能力。语文教学改革就从语文阅读开始吧。

语文阅读中的教学训练 篇9

一、品味朗读, 示范入境

“朗读”是指出声地读, 是相对于只看而不读出声的“默读”而言的。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 朗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基本方法, 也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语文教师的示范朗读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 是第二本活生生的“汉语文教科书”。教师在范读课文时, 学生可以视其人, 闻其声, 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 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如果能经常正确地、动之以情地范读, 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不断提高读书兴趣。当然, 除了示范性朗读外, 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或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 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 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情感, 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这样受到的教育将会是深刻的, 终生难忘的。范读, 最好在教学中穿插进行, 尤其是那些重点句、难句和句子里的特殊词语等, 有时需要教师多次范读, 并结合其他教学手段, 落实相关的教学目标。现行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名家名篇, 文章的词句优美, 色彩鲜明, 感情充沛。教师如能根据课文的感情基调, 采用恰当的音量、语调和语速进行表情范读, 一开篇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情的感染, 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听过一节公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 当授课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这篇课文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有的同学甚至为之落泪。这样学习课文,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投入。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及模仿老师范读, 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 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得快, 教师的正确领读, 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 学生不但能在跟读中领会文义, 展开想象, 体验情感, 而且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依照课型, 各有侧重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往往什么都教:诵读课文、识字认词、分段分层、解析句段、复述大意、归纳中心、探究写法、欣赏特色、挖掘人文精神等, 呈现出“什锦拼盘”的特色。与其“面面俱到”, 不如依照课文不同的特点 (内因) 和教学功用 (外因) , 划分为不同的教学类型, 其中有一类可以称作“诵读课”, 它是重要的阅读教学类型之一。教师可以拨出一个课时专门用于体验朗读,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此外, 教学中朗读形式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需要进行变化。为了让学生进入情景, 感知课文, 对情感性较强的文章应该进行教师范读, 帮助学生融入课文所描写的氛围之中。为了突破朗读难点, 对句群长、结构复杂的段落可以让学生领读, 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段落和词语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 加强识记, 对思想性较强的课文, 对重点段落和句子可以多齐读, 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描写生动、语言优美的写景课文,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轻声读, 再指名读。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全班“开火车读”, 对于情节变化快、叙述线索多的课文, 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对于一些内在联系密切的课文, 我们可以采用层层点拨、步步引读的方法展开教学。巧妙地设计朗读的不同形式, 是为了让学生能读懂、读通课文, 让朗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发挥出朗读应有的作用。

三、读悟结合, 适时点拨

教师的范读很重要, 往往起到讲解难以达到的作用, 但适时的点拨是必要的。要使朗读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必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体会, 即读悟结合, 直至沉浸到文字意蕴深处, 默默地达成与作者的深度交流和对话。教《笋芽儿》一课, 读到这一处:笋芽儿撒娇地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老师问:“谁是咱们班最会撒娇的同学?”学生报出了一个名字, 老师紧接着说:“那读这句话肯定是你的拿手好戏了, 请你来撒撒娇看。”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了。老师接着启发:“撒娇是女孩子的特长, 让女孩子们一起来撒撒娇!”女孩子们都兴奋起来, 娇声娇气地读了这句话。最后老师再作启发:“撒娇是一种幸福的、美好的感受, 因为知道自己有人疼、有人爱。其实咱们这里的同学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 都会撒娇的, 一起读。”男生也高兴起来了, 大家兴致勃勃地朗读,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的适时点拨,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理解透彻了, 朗读效果自然更好, 记得也更牢。

四、数法并举, 训练有素

朗读技能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师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练习并逐步提高。教师关注每个学生是否都有朗读机会, 朗读的形式是否多样, 根据文本的内容及教学目标定位可采取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朗读机会。同时,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朗读技能指导与训练, 切忌盲目地泛泛而读。

1. 读准发音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师要苦练教学基本功, 提高语文素养, 自觉运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 还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障碍, 如生字、多音字、难读的字、轻声词、语气词的音变等, 如《桂林山水》一文用几个感叹句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几个句子中“啊”的读音要分别变为yā (呀) 、wā (哇) 、nā (哪) , 读起来才流畅自然。对于音变现象, 着重引导学生听老师范读, 进行朗读比较, 在语境中揣摩、体会, 感受普通话规范的语音。

2. 读对标点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有限, 在阅读中常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 对于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升降很难把握, 这就要求教师在朗读技巧上进行必要的示范指导, 通过讲解标点符号及自然停顿时间的长短, 让学生明白各种标点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的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如《要下雨了》一课中, “要下雨了。要下雨了吗?要下雨了!”同样一句话, 标点符号不同, 含义就不一样, 表达的情感自然也不一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 体会说话时的不同心情。

3. 读好语调语速

朗读有疾读与缓读之分。“疾读”就是用很快的语速朗读可以是一口气读下来, 当中不要换气。“缓读”, 可以读出抑扬顿挫, 读得摇曳生姿。通常描写紧急、危险情况的句子, 常读得快而急促;描写美景的句子语气较为舒缓柔和;描写生气、愤怒的句子语气显得激动高昂, 这就需要读者深入文本, 揣摩领会不同意境。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基调, 从句子表达的语气和情感需要出发, 读出其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 使全篇富于节奏美。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 双手拄着拐杖, 背靠着一棵洋槐树, 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特地将“焦急”、“耐心”两个词读得低缓凝重, 体会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五、及时总结, 多维评价

为使朗读训练卓有成效, 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总结反馈。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

1. 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应有针对性, 若能结合文本语境对学生朗读做出灵活、巧妙或是幽默的反馈更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如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读《第一场雪》, 学生第一次读完后, 他这样询问:“雪大不大?”学生都说:“不大。”学生再读, 果然读出了大雪纷飞的感觉。这样的评价语生动形象, 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营造的氛围中。又如《全神贯注》中有这样一句话:“……嘴里叽里咕噜的, 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一位学生读得过于响亮教师听后说:“你这么读, 好像在跟谁争吵, 哪在说悄悄话呀!”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 领悟到朗读此段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评价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 师生互评

如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 总结出在朗读中需要改进之处,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 并有侧重地再范读, 再练读, 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在朗读评价中, 应该以鼓励为主, 多表扬学生, 多找出其朗读中的优点, 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字并不多, 朗读中有不少新的生字, 这样学生就不可能一下子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练只要能做到基本正确、流利, 就应该予以表扬。对于一些能读出课文中的愤怒、悲伤、喜欢、讨厌等感情的学生, 更要给予他们称赞。我们还可以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 给大家示范朗读,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 生生互评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往往更具吸引力, 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有多种, 比如同桌互评, 小组互评, 全班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手段, 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不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从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在学生互评中, 要鼓励他们轻松愉快地展开, 实事求是, 既要发现对方朗读中好的地方, 又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 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 拨出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必要的指导与训练, 让朗读惠及每一个孩子。

参考文献

[1]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技能 (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背景 篇10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并且主要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而需重新构建,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是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格式》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其中知识和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适当的方法,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强记强训。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1. 树立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过,“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语文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必要学习的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

2.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策略。

任何教学理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才能取得实效。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教师提问:你觉得小葫芦可爱吗?可爱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它的可爱吗?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悟,然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这棵葫芦的样子,最后让学生结合图,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

(2)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

(3)在课文的语言留白处训练。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这种“留白”,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4)注重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必须要立足文本,让学生多读、多背文本的语言,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还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摘要:我结合新课标的精神, 阐述了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并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语言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篇11

一、精心设计课前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与读者共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二、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细读,情感自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篇12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堂中, 教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潜心读书, 深入思考, 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一、精心导入, 激发兴趣

一篇好的文章, 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 会让人垂涎三尺。同样的道理, 一段好的导语,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 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 因此, 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 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 ‘雨’对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 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 就像我们的好朋友, 谁也离不开谁, 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雨’的课文, 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 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 并找出答案好吗?”话音刚落, 学生们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了。

二、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要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过深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 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 我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 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这句话的意思。二年级时, 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 而且要准确断句, 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解释这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 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 甚至一篇文章, 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能从句子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 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 学生才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 直至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多读, 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最反感的是教师无休止地讲授、讲授再讲授, 就像一个妈妈, 反复唠叨孩子, 孩子必起逆反心理, 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 我在讲课文时, 尽量做到精讲多读, 在整堂教学活动中, 我只当配角, 不当主角, 只当导演, 不当演员, 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 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 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 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 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 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创设意境, 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 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 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 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 我在讲每篇课文前, 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 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 记叙文配以课本剧, 说明文制作电动课件等。这样, 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品读课文, 既是一种, 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 陶冶了情操。

五、阅读教学中,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 让他们自己动脑筋, 经常比较、揣摩, 养成习惯”。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 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 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 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 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阅读为根本, 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 “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 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六、自读中感知, 讲究量

上一篇:冬季塑料暖棚养猪下一篇:工程项目的索赔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