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2024-09-12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篇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由此看出阅读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发挥读的作用,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品读的形式展开阅读教学,才能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突破,获得思想的提升。

一、品读风景之美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文章中有很多都是抒发情感的写景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感受文中的景色描写,不但从中欣赏到美景,还要感受到文字之美。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文章文字优美,描写的春天美景令人向往,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无限的活力。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共鸣,我特意将春天的美景作为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品读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学生抓住“草地”的相关文字,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内心对春天绿色草地的喜爱之情。学生一边品读,一边观察笔者制作的多媒体视听课件,再配上轻缓的音乐,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感觉和意识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激发了想象力,学生从中体验到无以复加的快乐。这就是品读带给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是其他活动所无法给予的。

二、感知语言之美

文学语言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每一个动人的字眼和词句,让学生从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展开品读,通过对文字的品读,提升自己的语言赏鉴能力,并由此提升语感。

如在教学课文《济南的冬天》时,笔者先通过自己的范读让学生感知文中的优美意境,在学生获得了文本具有的美感之后,再展开语言探析。例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针对此内容,向学生发问“:你对哪一句最有感觉?对照生活中的雪,你能感知到什么?你能抓住句子中透露出来的感情吗?”学生抓住文中的字眼“看护妇”,很快体会到:雪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暖意,给人一种温暖和爱。这样的品析,激活了学生对语文的美丽体验,语文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和快乐。

三、赏析结构之美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经典佳作,有着极为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发起丰富的想象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作品结构进行品析,感知文本的结构之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结构之妙,笔者带领学生展开解读和品析:哪里写木兰对爷娘的思念之情?哪里写木兰离家后沙场奋战的豪迈之情?学生从中找到相关段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段写出了木兰离家后对父母的思念,表现出她坚强的内心。在这里,爷娘唤女声与流水声、胡骑鸣叫声,声声在耳边回响,对于孤身在外的木兰来说,亲情和战情,思乡之情和卫国之情,她选择了后者。她毅然决然地告别安逸的生活,来到这黄河流水的陌生之地,听着胡骑鸣叫……这些都表现出木兰内心坚定的忠心报国的精神。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既描写出了木兰的儿女柔情,又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魄。这种构思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木兰的赞美。通过短短几句诗,让读者看到一个立体的、丰富的木兰形象,并且能够受其影响而产生共鸣。类似这样的结构,课文中数不胜数。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契机,让学生展开品读之旅,挖掘文本中的精妙结构,提升自己对结构的理解和赏鉴能力。

四、探析情感之美

情感是文学的精髓,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文学作品中,只有通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描写,才能营造出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独特意境。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如在教学《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体验柳宗元内心的情感,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进行评析,如鱼儿在水底游动玩耍,文章明明是写作者内心的寂寥,为何这里却描写了鱼儿的欢乐游动?这是一个矛盾。于是我带领学生对所学的旧知进行探析:柳宗元被贬谪在永州,他的内心是非常孤苦的。这里的描写,鱼儿虽然是快乐的,但作者却不能与之呼应,可见他对鱼儿的欢乐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因而也无法获得融合。后来坐于潭上,作者看见“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的描写就表达了他压抑的内心,他的人生境遇的波折。因为心中抑郁寡欢,只好来到这寂寥的山林中排解一二,由此可以看到他的情感底色。一切景语皆情语,品读此情此景,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心中忧伤、悲凉的情感。

总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值得品读的地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让他们能够通过有效的品读,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篇2

・论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学习被提到了空前突出的位置:21世纪的文盲 不是没有文化,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简直成了“学会生存”的同义语。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因袭 下来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力图以变革了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去面对和适应变革了的时代。当前我国整个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思路就 这样展开着。作为基础之基础、重中之重的学科――语文,在这改革浪潮席卷下面临着重新审时度势的思考。 阅读,作为读与听说诸环节中的重头戏,我们不得不从这个环节上来反思语文教学。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谁都 离不开阅读。工人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掌握新技术要阅读;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要阅读;市长靠阅读提高管理 现代城市水平。据《新华文摘》载,钱其琛这位刚柔相济的外交家,他喜欢阅读历史、政治、时事和人物方面 的书,也喜欢看杂文,尤其是鲁迅杂文,高水平的政策基础、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积累起来的广博知识,使他 能够决策多思、执行高速,成为擅抓外交时机的高手,工作中冷静、坚定、灵活、决断;当面对记者包围时, 能机智冷静落落大方。他的自然、坦诚、亲切,给中外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为祖国争得荣誉。这不能不说阅读 对造就这样一位高品位人才的贡献。看来在现代化社会中阅读对生存、生活、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是眼下阅读教学的状况如何呢?

阅读教学真可谓耗时最多收效却甚微的,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课文,时 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记了几大本,最终却鲜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 ,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悲哀!1978年,吕叔湘先生尖锐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 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对于少慢差费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上课总课时9160节,语文27 94节,恰好30%,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岂非咄咄怪事。国外最近发现在阅读教 学中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可以明显改善阅读方面认知的水平。

学习策略主要由认知策略和元认知两部分组成。认知策略指在阅读中选择信息进而加工编码输入,消除无 关信息的干扰,并达到随时输入随时提出的效果。元认知是指学生把自己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是优化学法 的一种。所以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指标,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成分。总之,培养学习策略,是提高学 生学力的有效举措。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训练学生依据课文各局部特点调整学生阅读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阅读要求。教学 过程中当然会产生各种技术,在正常阅读条件下,能否使用这些技术,这就决定于个人能否随时监控自己的理 解情况,这是有意识地修正自己阅读方法的基础。这又叫“衍生理解”。中学教材有不少中外名著节选,“名 著无闲笔”,如果从细节这一学习策略入手,就能体味名著的精妙之处,感悟名著典型意义,并由此及彼、由 点到面咀嚼典型环境中典型的人物性格。

具有策略性学习能力的人,能根据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对学习情境的内外因素的分析来安排进程和运用学习方法和技能;自觉地评价、维持、调整,从而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在课文知识的梳理上,应用了学习策略,使丰富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生能根据自身和环境的不同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从小钻研学习策略,不要说语文,面对所有学科,都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 标,整个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就会呈现生动活泼的态势,学力大大增强,国民素质大大优化。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学习策略:

一、就学法而言

1.钱梦龙老师的基本式。自读式(疏通式、提要式、提示式、质疑式、评点式、评论式)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篇3

强调整体性阅读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及其阅读过程的规律来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整体,他们追问的是课文写了什么事情,而不是一开始就去关注文中的某一部分是怎么写的。学生的这种阅读心理发展与其阅读期待是一致的。二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改变了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淡化了段落教学,注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必须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从整体入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看,整体性阅读在语文课堂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由此导致的一些问题还相当突出。

例如,过于注重语文知识(字、词、句)的教学,而忽略了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在第一、二学段中尤为突出。如一位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中卖木雕这一内容时,老师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木雕的句子,并齐读一遍;接着老师提问:“琳琅满目”是什么意思?“栩栩如生”又是什么意思?最后齐读这一段,就完成了这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老师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词语的意思,却没有把词句的理解与整段话的意思连起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非洲木雕的多、美和精巧。正因为没有这样的整体感悟,所以学生也就体验不到作者对木雕的爱不释手和想买木雕的那种心情。

又如,过于注重对句段的分析,而忽略了其在文章整体中的作用。如一位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中女娲补天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并画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接着全班齐读这些词语,然后老师提问:从这个“炼”字你发现了什么?(生:“炼”字是“火”字旁。)

师:课文中的火是什么火?(生:神火。)

师:要把石头炼成液体,要几千度,热不热?女娲在旁边五天五夜,你由此又能体会到什么?(生:女娲补天很艰难、很辛苦。)

师:虽然这么艰难、辛苦,可是女娲还是决心把天补上。请齐读女娲补天的句子,注意读好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生齐读句子。)

师:这些动作突出了女娲的神力,请大家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两句话,要求用上三个以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过于注重字词句段的分析和仿写,却忽略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以致学生没有理解和感悟女娲为了人类的生存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再如,高年段阅读教学“低年段化”的现象比较普遍,走不出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出现错误。如一位教师教学五年级下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表现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来感受人物的特点。学生找出了描写小嘎子动作的“围、蹦、钩”等词,就说是表现了小嘎子的灵活、机警、不服输的性格特点。其实,如果不对文本的整体阅读感悟,单凭这些动词的运用,是无法看出小嘎子的特点的,这种脱离了文本整体性的牵强附会的理解,就是典型的把文本“零敲碎打”,进行“肢解性分析”,误导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

这些现象的存在,势必对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实施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段特点,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实施整体性阅读策略,大致要经历下面的阅读过程:一是让学生阅读全文,对文本内容整体把握;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文本是怎样描述事件(或人物)的;三是体会关键词句、重点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从语言描述中感悟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四是对文本的整体进行体会及评价,以加深理解和体验,熏陶情感,揣摩写法,适度拓展,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

下面以钟蕙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花钟》一文的教学片段(该课在2008年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特等奖)为例,解读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学习活动一:激趣质疑,初读课文

1.播放课件,观赏鲜花开放图,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生齐读。

3.师: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疑问?(生交流)

4.师小结过渡:不错!读书有疑,这是个好习惯。大家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没有疑问的同学也读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简评:这是钟老師开课组织的第一个学习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激趣”,老师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观赏鲜花开放的动画课件,引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欲望;二是“质疑”,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叫“花钟”呢?花钟是怎么样的?……学生在质疑中再次产生了阅读的欲望,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一次整体感悟课文的阅读实践;三是教师在小结中引出的“读课文”“读懂了什么”,其亮点在于教师的教学适应了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让学生在阅读欲望的驱动下整体阅读课文,尝试解决心中的疑问,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

学习活动二: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多形式识记生字。(略)

2.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和不容易读好的句子。

nlc202309051554

3.让学生再次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开课时自己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开课时你们想问的问题,现在找到答案了吗?(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4.师小结过渡: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啊。通过读书,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也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现在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几段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点拨、指导,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简评:这个环节的教学,钟老师首先关注了学生阅读的难点,通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和对长句和难读好的句子的指导,为学生的阅读扫清了障碍;其次是关注差异、资源共享,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并经过相互交流,为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搭建了一个共同进步的平台;第三是教师通过小结,画龙点睛般引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并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习得“方法”,在运用“方法”中培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以上两个学习活动是学生从感知课文到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过程,是整体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接下来针对文本组成的“部分”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与文本的对话,加深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逐步提高阅读的综合能力。在“部分”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规避与课文整体无关的、孤立的换词换句以及脱离文本的为训练而训练的句段分析和仿写形式。

学习活动三:精读感悟,学习积累

1.师:课文围绕“花钟”主要写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介绍了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人们就是根据各种花开时间的不同,做成了花钟。

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自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找出花开的时间。

3.师:课文一共写了九种花开的时间,读读这些写时间的词语,作者是怎样写的?你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从读书中发现:①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写。②有些是写几点,有些用“左右”表示大概的时间,分句间隔使用。③词语位置不同等。)

4.师:通过观察,作者发现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内容就是围绕这句话具体写的。再读读课文,除了写时间的词语不同,你们发现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写九种花的开放,用了九种不同的说法。)

5.(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课文用了不同的说法介绍了九种花的开放,大家再细读这部分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感悟课文语言的精妙,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简评: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这部分内容,有两个教学预设:一是抓住关键句子“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具体描述的。让学生在读课文、找句子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二是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写九种花的开放用了九种不同的说法。这两个预设是从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入精读“部分”的阅读,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

6.让学生在整体阅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说法,并和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生:我喜欢夜来香,它在八点开花,因为八点正是人们散步的时间,让人们来看它开花。

师:夜来香八点开花,短短四个字也告诉我们花开了。你能像描写其他花一样,用一些准确的词语把它开花的样子具体说一说吗?

生:夜来香开花的时候很香。

生: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生:夜来香八点开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生:我喜欢月光花,它在晚上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师:请女孩子站起来,想象自己就是那一朵朵美丽的月光花,你们怎么舒展美丽的花瓣?(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师:像孩子们这样自由自在地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这就是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多美啊!老师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月光花。

……

7.小结:作者通过留心观察每种花开的样子,用了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说法,写出了每种花开的特点,把花的美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看到,表达同一个意思还能有这么多的说法,可见祖国的语言是多么丰富多彩啊。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注意把这些好词句积累起来。

【简评:教师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夜来香、月光花等花开的描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表情达意方法的精妙,积累优美的词句。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与感悟,教师都注意把它们和“花开”这一整体联系一起,避免了脱离文本的为训练而训练的现象,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学习活动四:细读探究,了解原因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介绍什么内容?

2.生汇报交流,在交流中读懂该自然段的意思。

3.教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弄明白:各种花开的时间是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的活动密切联系的。

4.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植物学家用花做成花钟的绝妙做法。

【简评:这一学习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弄清楚各种花开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及花钟的做法。教学上采取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再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最后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其原因。学生了解了“原因”及“做法”,就为下一步对课文整体的再认识打下了基础。】

学习活动五:回顾全文,总结拓展

1.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

2.领悟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花开的时间不同、花儿开放的样子不同,而且同样写花开,能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说法来表达。(体会作者对事物的留心观察和用心思考,让学生懂得多看、多问、多记录、多思考、多想象,这就是留心观察。学会观察,能使我们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发现。)

【简评:这个学习活动主要是在“部分”赏析后,对课文整体的再把握。教师不仅仅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在统筹整体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去体会本课的表达顺序,感悟作者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的學习方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高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好地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言意兼得,从而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教学中的控制策略 篇4

然而众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一个阅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有的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对布置的阅读篇目,抱着“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态度;有的学生掌握不住阅读的方法,只看情节,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有的学生读书只停留在粗读上,而不能上升到精读和欣赏的层次,故而对范文妙处的领悟失之肤浅……出现这些情况的根源何在?责任在教师,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缺乏必要的和有效的控制。

论及对学生阅读的控制,有些教师可能会产生误解:学生的阅读本就是兴趣使然,为什么还要谈对阅读控制?控制多了,会不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这里所说的控制是一种管理、指导、引导的方式,它通过对学生阅读后反馈信息的搜集整理,经过定量分析后,再制定具体的方案,从而有效对学生阅读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控制,进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一、编《阅读表》,控制学生的阅读过程

如何实现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控制,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给学生特意设计了一张《阅读表》,要求学生在读每一篇文章时,都按照《阅读表》的步骤和要求去做。

《阅读表》主要有这样几个要件构成:课题、本课学习资料(包括出处和内容)、新词、生字词查阅、好词好句、结构分析、可取之处、阅读存疑、自学随想等。“学习资料”的出处可以是查阅书籍、询问家长、网上下载等;“生字词查阅”主要是检查学生粗读时是否对文字上的“拦路虎”轻易放过,从而达到“明白大意”的要求;“好词好句”则让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的语句、优美词汇进行摘录,并在摘录的过程中强化体会,养成一个“要拿西瓜,先捡芝麻”的习惯;“结构分析”则对学生对文章的某篇布局提出了较高的理解的要求,锻炼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可取之处”,则能发挥小学生的独创性,明白一个“向范文学什么”的问题,这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阅读存疑”,是让学生对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质疑,养成做好笔记,深入思考的习惯,并要求他们通过问家长、问教师、问专家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美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鼓励学生写自学随想。当然,这种自学表格内容的设计会根据文章的类型而变换。小学生的阅读果真能达到上述几点要求,他们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行的锻塑、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等目的就都达到了。

为了使学生有效掌握,我们先引导学生将《阅读表》用到课堂学习的预习上。我们对三年级学生指导使用《阅读表》预习课文后,课堂的压力明显减小,课堂讨论和 交流的时间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的过程清楚了,理解也就更精深了。如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歌,本来这首歌词较为明白如画,但学生在“阅读存疑”一栏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北海公园里的水面是个湖,为什么歌词中写着“阳光洒在海面上”?是不是歌词写错了?原来北方将湖泊有叫着海的习惯,有些就叫湖为“海子”、“洱海”,这里的“海”其实就是指湖,而且此作者是因承了“北海”一词而来的。这样经过探讨,学生不仅理解了歌词的大意,还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对其今后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帮助。

再以课外阅读材料《望天门山》这首诗歌的教学为例,学生的“阅读存疑”就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诗意。学生的存疑主要有这两点:一是“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为什么用“出”不用“立”,山是不动的,用“立”更准确;二是“孤帆一片日边来”中,“孤帆”与“一片”语义重复。对前一个问题,我们引导学生体会乘车时对车窗外树的感觉,大家一下子领悟了静止的树为什么会“动”,这里只有让树“动”起来,才是最准确的。诗人在江中放舟的感觉亦同乘车一样,所以诗人用“出”不用“立”。对后一个问题解释起来就较为麻烦。这里“孤帆”是一种借代用法,特指很小的船;“一片”则强调了小船的形单影只,侧重点不同。虽然学生对此不能完全掌握,但三年级学生对一首古诗能探讨得这么深入着实令人欣喜。控制学生阅读过程,阅读效果自然有了明显的改进。

二、组织交流,控制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小学生的阅读由于受个人生活积累和经历的制约,各人对文章的感悟程度不尽相同。教学中组织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则更能控制学生的整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教师要正视学生展示自己的欲望,通过交流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展示的舞台。同题比较、同文赏析、朗读比赛等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交流形式。

“同题比较”是我们运用得较多的一种方式。这里的“题”是指主题。例如送别,学生可以找到好多诗歌《送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散文也有不少,就是学生的作文也能找到很多。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共同的阅读欣赏,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离情别绪,触摸到了千姿百态的别离情怀,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同题比较既是主题性的阅读拼盘,解决了阅读广度的问题,又是一个情感教育的过程,更为学生的写作拓宽了视野,积累了资料。

“同文赏析”是我们在阅读交流课上常用的一种精读方式,这种方式重在赏析。赏析的重点是玩味文章的妙趣所在,解决一篇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好?”的问题。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品位,因为学生只有在阅读中有所获,他才会去阅读,不管这种“获”是知识的积累,还是情感的愉悦,或是心理的满足。有人说:“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这话一点不错。小学生如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了一种与人交流的乐趣,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对其阅读的深度进行引导和控制,浅尝辄止是难以求得阅读的乐趣的。例如,巴金的散文《海上日出》,这篇文章的妙处当然在日出前、日出中以及日出后的过程精妙描写。但仅仅停留于此,距离阅读欣赏的要求还不够。我们以为要了解作者当时是在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路途中的重要背景,并要同当时中国的政治背景相映衬,让学生体会作者挣脱重负、追求光明和欲学成后报效祖国的特殊而复杂的心路历程,然后再带着情感色彩,让学生去欣赏这篇美文,那些自然界的景物便不再是孤独的景,而有人的情感蕴含其中了。“景与情融,景为情驭”才是这篇文章的根本要旨。王国维评诗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道出了作文的奥妙。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深度自然得到了最好的控制。

“天天朗读”是在学生前一天课外阅读(每天不少于半小时)的基础上,从中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断或短文,每天都利用晨读课的前10分钟,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大声朗读,把阅读的结果凝练地展示在师生面前。学生可以自由地评分,并简要评价其朗读的优劣。然后,教师就学生朗读的文章片断,或主题、或语言、或情感、或结构等等,因文而异,提出两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日积月累,学生阅读的广度自然就得到了控制;在课外阅读时,学生也会继续延伸,就文章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在不知不觉中也加深了阅读的深度。同时,有效实现了对晨读“放羊式”阅读的规避,提高了晨读的效率。

三、“文”“白”并重,控制学生的阅读语感

阅读学习既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也要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只有“文”“白”并重,才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阅读语感。小学生在课文朗读时的最大缺点是对课文的情感处理很难做到恰当,对书面语言的理解比较僵硬。我们可以运用复述将书面语言以口语形式表达出来的方式训练,其实这是对学生提出了读懂文章语言、消化文章语言、深化文章语言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发现,即使是一篇很经典的、接近口语的童话故事,要转化为口头语言都不是易事。我们就以寓言《借尾巴》为例,看看学生对书面叙述语言与口头叙述语言的转换。原文:

老虎大王在森林里贴出布告:定于明天召开百兽大会。

小兔子看了布告以后,可发愁了,心里直嘀咕: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尾巴,而我只有一条又小又难看的尾巴。唉,怎么办呢?

小兔子一蹦一跳,一蹦一跳地,匆匆忙忙地出去借尾巴了。

如果要把这么简单的意思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还要不给听众造成信息接受的障碍,不少学生改成这样:

一天,森林之王老虎命令部下贴出一张告示,告示上面写着:定于明天召开百兽大会。

小兔子看了布告以后,可发愁了,心里想: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尾巴,而我只有一条又小又难看的尾巴。开会时,大家碰到一起,多不好意思呀!唉,怎么办呢?对!我干脆去跟别的动物借条漂亮的尾巴装装门面,撑撑脸面。小白兔想到这里,高兴地拍起了巴掌,为自己的聪明劲儿叫起好来。

说干就干,它一蹦一跳,一蹦一跳地,匆匆忙忙地借尾巴去了。

如果要改得恰当,就必须深刻地领会文章的内容、人物的情感,否则没法使口头语言表达得生动起来。从上面的修改,我们可以看出,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转化存在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修改后的文字可直接用于口头表达,逻辑性同样严密,语言同样生动,同时有效避免了书面语言具有的跳跃性给听众造成的接受障碍。这一转换过程中,学生的语感显然得到了训练。

讲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写故事,将口头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这样,语言的结构形式、语体风格、感情色彩都可以让学生在转换中去感悟、体会,去学习、积累。则是体会语感的过程。语言的感情色彩不仅通过讲督促学生反复体会,还可通过讲,让教师直接感性地检验其体验的深度和准确度,从而有效地控制阅读教学。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阅读策略 篇5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了“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丰富的积累”。朗读感悟直至烂熟于心是至关重要的。它能有效地巩固学过的字词,加深理解课文,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读写能力,利于积累运用。不仅如此,它的价值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潜力,增强记忆力、想像力、思考力,是高度密集型的智能活动。进行朗读教学应根据儿童认知水平重视朗读训练,优先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在小学生的头脑中构建并存贮“思则来,用则出”的相似块,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同时,必须指导课外阅读,来为朗读教学夯实基础。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三年级,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经过反复实践,现以初见成效。

一、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 1 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自读感知,品味感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 2 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了《小鹿的玫瑰花》这篇文章,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文章中蕴含的寓意值得体会,于是我便在课堂上用投影显示出来让学生读,读完后,我问学生:“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这时我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外国有的教育家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增进学习效果,达到最后不需要教师到现场,当面督促,步步施教的地步。如果学生把读书当成一件苦差事,被迫应付,收效将甚微。心理学家认为,自觉主动性是一种心理品质,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就谈不上读书,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达到“善学”。为此,我在班里每周增添一堂“谈天说地”课,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论自 3 己学得的新奇见闻和印象特别深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和眼界,同时也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比如,每次报刊发到后,我先浏览一遍,发给学生时,向学生介绍几篇;有时先给学生阅读一部分,学生正注意听时,有意中止,给学生造成悬念。报刊发给学生们后,他们就会迫不急待地去读教师点到的文章。另外,每隔一段时间,就开一次故事会、评论会等,学生越来越爱读书,真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五、课外阅读,朗读教学的有力保障

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丰富精神生活。

对于阅读有一定困难的低年级孩子或者阅读习惯还没有形成的孩子,那该怎么办呢?大声读给他们听是引领他们亲近书籍的最好方式。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还是在亲近母语读写培训班中,孩子们最安静的一节课就是“大声读”实验课。用耳朵倾听名著,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它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所以最吸引他们。

一本书、一张嘴、一颗心——给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老师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于一体,直接传达给孩子,给孩子情感熏陶。当老师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苦口婆心的进行说教所能传递的,因为它能触及孩子的心灵,引起孩子们的感情共鸣。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 篇6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对话教学

就目前语文教学而言,阅读可以积极发散学生的思维,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及人生观。而通过对话这种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且感受到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所以,通过这种对话教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也愿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进行教学,而教学中的阅读行为主要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世界,通过他人的人生经验,提升自己的思想。同时新形势下的阅读课程也給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陶冶情操,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缩小对话代沟,加强与文本的对话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学生往往对于文章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也没有兴趣进行阅读,自然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文本的艺术美感和精神实质。因此,要想使得学生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缩小与文本之间的张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内涵。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对话的方式,才能避免对话策略中师生对话停留在浅层次的“假对话”问题。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前了解文本创作背景、作者生活背景外,教师还应该在阅读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使得学生可以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时,对于母爱的切入就是缩小阅读张力最好的契入点,要知道关于母爱的体验是学生都拥有的,并且也能体验到作者所感,此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缩小课堂对话代沟的最好的方式。

三、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与课本进行对话,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而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与文章进行对话,需要教师先要了解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双向的,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文章内容也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使得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并且,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阅读,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会到新的意义。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与文章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起伏。对于这篇文章,作者的思绪主要变化由不静到求静,再由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而从空间上看,却又是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对话之后,感受文本主旨,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得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想远离现实却不能的复杂心情。对于文本的学习,只有完全理解了文章主旨和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感情,才能算是成功地学习了文章。而使学生更好地与文章进行对话。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更好地运用对话教学,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更愿意进行阅读。

四、注重多样性的阅读课堂对话

阅读课堂对话教学是一种多重教学网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等等进行对话,而在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通过对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阅读、感受、体会,然后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再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看到文章的同时,沉醉于文章内容,然后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体察感悟到哲理,与作者产生深层次的共鸣。

语文学科教育对于高中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是语文教学是否有所成效的关键,运用对话教学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策略 篇7

一、补白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 丰富教科书的内容

补白内容极为灵活, 且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天文地理、诗词曲赋、读书知识、方法经验等都可以用来补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可长可短, 可庄严可诙谐, 多姿多彩, 能极大地丰富教科书的内容。

2. 化解教学难点

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补白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 达到助教促学、悦教乐学的良好效果。

3. 使文章的内容意蕴更为丰富

在背景迷茫处补白, 能够为文章的内容增加新的源泉和意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展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情感空白处补白, 能够让学生的思绪自由驰骋, 开启情感之门, 使课堂在平常中显出不平凡之处;在理解困惑处补白, 能够建立起与作品内涵及作者意图沟通的桥梁, 缩短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心理距离, 从而排除阅读障碍, 深入文本的内核, 领会文本的意蕴;在课后延伸处补白,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对生活的感悟, 以及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同时体味作者的真情实感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4. 使文章的形式更加云淡风轻

在别具一格的词语间咀嚼补白, 能够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词语及其蕴含的感情, 从而与文本融为一体;在别有风味的句子中涵泳补白, 能够引导学生对句子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体会, 理清句子的前后关系, 创设美妙的意境, 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在别出心裁的结构中感悟补白, 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 品味缕缕幽香, 回味袅袅清香。通过补白, 我们能够使陌生的形式归于平淡, 变得云淡风轻。

二、补白应遵循的原则

1.“适口”原则

“适口”即适合口味, 教师应严格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补白。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年龄段决定他们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 在解读“空白”时具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补白点,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学生自身的局限, 减少他们在认识和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 让学生对文章中所描写的场景和情感进行充分的理解和体验。

2. 适时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对补白艺术进行巧妙的运用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上的留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的平台, 因此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适时地运用补白艺术, 给学生充分的自觉思维的空间至关重要。在教学中, 可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补白点, 把握好让学生补白的时间, 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 或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再回到课文中, 让学生将先前的所想所感与文中叙述结合起来, 并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

3. 适当原则

在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 不单纯局限于文字的束缚, 更大范围地寻找补白点, 从而将恰当的补白点提供给学生。比如, 在讲解省略号时, 可抓住这个补白点, 将其潜在的信息挖掘出来, 并有效扩充其丰富的内涵, 让学生听到文本之外的声音, 看到文本之外的画面, 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放飞想象, 深入探究, 积极表达。学生在对课文中的空白点进行填补时, 一方面能够切实认识到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 加深印象, 加强语言积累, 另一方面也能够理解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能够诠释文章重点、深化文章主题的空白处, 为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奠定基础。当然, 补白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考虑其度, 达到最优化地运用。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的策略

1. 对写作背景的补白

每一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它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动力与原因。读者理解文章的程度及审美意趣的满足程度受到写作背景的直接影响。在讲解一些文章时, 将文章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比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是作者于1926年9月18日写的一篇佳作, 表达了对儿时生活学习乐趣的怀念之情。品读这篇文章, 如果没有结合写作背景, 就丧失了文章的灵魂意义。“三·一八”惨案发生后, 鲁迅先生惨被反动当局列入被通缉的北京文教界名单中, 1926年被迫离开北京去了厦门大学, 在正值暑假未开学之际, 他回忆起少年往事, 写下了这篇慰藉心灵的散文。

2. 对类比阅读的补白

编入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法、选材角度及鲜明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深层地感悟这些特点, 可让学生类比阅读同类文章。比如, 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 可让学生将他的《沁园春·长沙》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讨论找出这两首词的共同点。首先, 这两首词具有相同的时代特征, 都写于国家动乱, 民族危亡, 仁人志士肩负着救国救民的使命的时代;其次, 具有相同的感情基调, 都将毛泽东使命感的强烈与革命信心的坚定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再次, 具有相同的写作方法, 都是上阕描写恢弘的景色, 下阕极富辩证思想。通过比较, 学生就会对同一时代、主体和作者的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思维得到极大的开阔。

3. 对情节的补白

作者为谋篇布局或运用合理的表达技巧, 在叙述一些情节时删繁就简, 将一些情节空白留给读者去想象。如果不能将这些情节空白点找出来, 那么就会失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绝佳机会,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教师要善于阅读教材, 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 将教材中感悟的空白点找出来, 从容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 如果只将文章中繁琐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 如人物语言、人物心理、伏笔等, 就必然会让学生有置身事外的感觉, 难以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引导学生对文章情节最生动之处进行补白, 让他们切身感受课文中爸爸和英子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心理, 从而在阅读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就能深切地体味爸爸深沉的父爱和英子面对家庭变故时的坚强。

4. 对结尾延伸处的补白

好文章的结尾总是耐人寻味, 言已尽而意无穷。整体回顾, 深入探究, 或恰当地延伸理解这样的文章的结尾, 就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文本, 文章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 教材中的故事结束了, 却留给我们无尽的回味。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文章结尾进行补白, 深入思考小约瑟夫当时的心情和以后将会采取的生活态度。在约瑟夫身上, 金钱对人的异化被美好的人性彻底打败,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学生在对黑暗的社会与冷酷的社会关系进行欷歔的同时, 切实感受到来自人性深处的温暖与纯洁。通过这样的补白, 就将文章的深远意义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5.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补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 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既指出了语文教学中“道”的内容, 又指出了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的途径、方法和特点。因此, 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依据课文中的审美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 可先用多媒体将济南冬天的录像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对文本中所描写的情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将学生对济南的冬天的共鸣之情激发出来。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 让学生对济南冬韵进行细细品味的同时, 对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进行补白。通过这样的价值引领, 作者的写作原意得到学生的解读, 同时也使编者的原意得到学生的尊重。成功的补白艺术, 就是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 交融文本对话, 从而完善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 对标点的补白

一些课文常常用省略号留下空白, 让读者去补充和联想。引导学生对标点处进行恰当的补白, 就能够抓住作者没有点破的韵外之致, 将文本的灵性激活, 从而让学生丰满、立体地对人物形象进行感悟。比如, 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说:“我的朋友们啊, 我———我———”学生理解这一破折号的用法是表示停顿, 但仅仅知道用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韩麦尔先生此时说话断断续续的原因, 从而让他们对韩麦尔先生听到教堂的钟敲响之后将要结束这最后一课的悲痛之情进行深切的体会。普鲁士士兵的号角声预示着最后一课的结束, 韩麦尔先生在结束最后一课时还想对学生们说最后几句话, 却说不下去, 这将韩麦尔先生极度悲痛的心情真切地展示了出来。破折号的运用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出来, 也将我们对人物由衷的敬佩之情激发了出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策略

1.引 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探讨如何实现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转型的研究,也就是说,从以传递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因此,对话教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所谓对话教学,就是在师生之间相互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开展多方向的交流,共同完成学习探索任务的教学方式。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策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使用对话策略的前提是对话主体之间交流的平等性,但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没有意义的对话,这样就造成对话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2.1对个人阅读体验的忽略 。

对话策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要求学生与他人在课堂上分享、交流阅读的体验。因此,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整个教室处于一片热闹的景象。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足以完全发挥对话教学的作用, 应该注意实现人与文本的交流。有哲学家提出,在人与人的交流和对话中,应该注意交流的深度和表达的清晰程度。这一过程并不局限于指向他人,而是指向自我的一个过程, 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专注进行自我体验,思维才能扩散到一定的深度。

2.2对与文本对话的忽略 。

平等原则是对话交流的前提,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发表阅读感想,但是教师应该把握对话的质量,避免学生对话的天马行空及无关文本内容的扩展和讨论。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筛选大量信息, 选择自身需要的信息。如果脱离了课本,忽略了对课文的精心体会,那么课文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2.3对师生之间对话深度的忽略 。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和学生的对话不深入[1],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定位不够准确。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策略中,教师只是配角,起到辅助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另外,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造成对话教学无法深入挖掘学生的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没有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对话策略的建议

要提高对话策略的有效性, 就必须开放对话过程并注重个人的阅读体验。另外,还应注意缩小师生间的度化距离,提高与文本对话的重视程度,最后实现课堂对话的多样性。

3.1实现对话开放性 ,重视个体阅读体验 。

开放课堂对话过程,保证个体阅读体验,有助于将对话策略落实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只注重结果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不同,对话教学更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2]。比如,在学习《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在有一定的理解后,让学生讨论文章中作者如何描写母亲的痛苦和坚强。如果学生无法掌握文章中对母亲的痛苦和坚强的描述,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自行阅读理解和体会, 之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保证对话的开放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与课文对话后, 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3.2消 除对话隔阂 。

所谓对话隔阂,就是学生在不了解写作背景的情况下,无法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无效的对话,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为学生创设情境也是消除对话隔阂的方式之一。比如,在《合欢树》这篇文章中,对于母爱的理解是突破整篇文章的关键,学生对母爱都有自己的体验,由此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可以有效消除课堂对话隔阂。

3.3实现课堂对话多样性 。

语文阅读课堂对话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即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会与课文的对话、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课文的对话是主要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词语、句子和段落中自由翱翔,最后与教师和同学对课文阅读相关体验进行交流、分享和对话。文章并没有声音,无法将内容表达出来,但是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完成与课文的对话后,可以体验到课文包含的情思。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并沉醉其中的同时, 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并了解到作者在文章里面的哲学思想,之后通过讨论并结合他人的观点更深入地学习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4.结 语

在阅读指导中的教学策略 篇9

一、以学定教, 能学不教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学生爱读, 也能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 所以, 对于学生已经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放在预习作业中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理解、解答, 在课堂上解决的是如何提高语文的基本素养, 不问“写了什么”, 而问学习“如何写”。例如, 《秦兵马俑》中学生看完课文就能自己概括“兵马俑都有哪些特点”, 但对“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些特点的?”不是十分了解, 所以根据学情, 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朗读、讨论感受作者是通过“虚实结合”写出“兵马俑类型众多”的特点, 用“列数据、作比较”写出的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以读促悟, 以读代讲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 在不同的朗读中学生会感悟出不同层次的感受, 所以语文要多读, 有目标的读, 有感悟的读。在教学中, 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 全文一字未提“乐”, 但学生在自读、合作读、分角色读后能感受到这所园子无所不在的“乐”, 有倭瓜的乐, 有蝴蝶的乐, 有黄瓜的乐, 也有祖孙的乐, 而更深层次的是深深祖孙情, 是病榻之上成年萧红回顾一生对童年的怀念, 所以在遍遍朗读中, 学生读出了“乐”;在分角色朗读中, 学生又感受到了祖孙深情;在理解了作者萧红的身世后的读中, 学生又感受到了全文中弥漫的淡淡怀念与忧伤, 在朗读的层层深入中有了对文章情感基调的领悟与把握。

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读也是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之一。比如,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共有三组彭德怀与战士的对话, 每一组对话都有相应的背景。教师抛出问题, 你能说说这三组对话应该如何读吗?学生就会根据对话背景进行理解, 说出自己朗读语气的理由, 有的认为应该伤心的读, 有的认为应该克制着悲哀读, 有的认为需要带着坚强的语气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行对话朗读, 在个性化的朗读中, 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 用朗读代替了讲解。

三、重点指导, 以一代全

每篇语文课文的知识点都很多, 如果面面俱到就等于面面不到, 所以, 重点突出以一代全, 就是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 是一篇小说, 里面既涉及环境描写, 也有对话描写、人物描写, 语文知识点容量大。但教师能在教学中选择其一, 比如以小说体裁中“对话描写”的作用作为教学切入点, 让学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进而深入人物内心, 就能以一代全理解船长的英雄形象和小说中通过“对话”展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减轻了教学压力, 突出了课堂教学重难点。

四、拓展阅读, 读写练习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提高,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除了读完我们所学的课文, 更需要大量拓展相关文章, 扩大学生阅读量, 增加优美词句的积累。所以在日常教学的第一课时我安排为教授课文, 第二课时根据课文内容安排读写练习。在《早》的第二课时, 安排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让学生从吴伯箫的笔下走入鲁迅自己的童年回忆;《诺曼底号遇难记》安排学生阅读《西游记》有关的环境片段描写, 深化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渲染作用。

此外, 在学习了文中的写作手法后运用到教学中也是阅读教学中所常用到的教学策略, 因为所有的阅读的最终落实点是会写。所以, 在教授《月光启蒙》时指导学生分析对母亲歌声描写的段落, 进行“歌声”的仿写;《我和祖父的园子》运用了借景抒情, 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进行“喜”和“哀”的情感表达练习。在次次习作练习中, 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手法, 反过来也为更高质量的阅读提供了强大支持, 提高了语文素养。

最后, 课外指导学生整本的读书也是阅读指导的教学策略之一, 读名著, 多读书, 做笔记, 勤交流, 都是教师在课外需要与学生们共同交流的。

摘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提高,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除了读完我们所学的课文, 更需要大量拓展相关文章, 扩大学生阅读量, 增加优美词句的积累。

关键词:语文,阅读指导,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翠侠.新课程下化学课阅读指导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4) .

[2]杨雪梅.阅读指导教学浅探[J].教育导刊, 2002 (4) .

[3]王存如.“阅读指导”教学的有益尝试[J].中国教师, 2009 (22) .

[4]刘素琴.采得百花好酿蜜—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浅谈[J].黑河教育, 2007 (4) .

[5]汪海飞.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促进学生作文素养提高[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3 (4) .

[6]黄海东.“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5) .

[7]程健民.授之以渔培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2 (5) .

[8]李凤红.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案例[J].新课程学习 (下旬) , 2013 (9)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 篇10

一、学前导、学后导, 把握时机发挥效力

从与“学”的先后关系上来看, 有学前导 (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学) 、学中导 (自学后出现问题, 教师引导) 、学后导 (问题解决达成共识后, 拓展升华) 。学前导是基础, 学中导是核心, 学后导是升华, 此处重点说一说学前导和学后导, 学中导在第三块重点分析。

如在教学古诗《望天门山》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整体感知画面后, 进入品读古诗环节, 于是在学生自主品读前用“导学提纲”指导学生学习。

1.默读古诗,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反复朗读古诗, 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情感, 抓住最能触动你的字词, 写下批注。

3.请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此导学提纲就属于学前导, 其中既有关于古诗学习内容的提示, 也有学习方法的提示, 是在解决本课重点时采用的有效导学策略。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阅读古诗的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又如在《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我做了一个花的梦, 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一句时, 学生结合文章能够理解其中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为了有更真切的体验, 幻灯片出示季羡林的照片, 并这样叙述:早在1935年, 季羡林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 到德国哥本哈根大学求学。当时他才25岁, 留学十载, 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 35年后, 当他再次踏上第二故乡, 感慨万千。

此属于学后导, 这样一引导, 就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思乡的“乡”即可以指祖国, 也可以指祖国的家乡, 还可以指第二故乡———德国, 这样文章所包含的感情就更深厚了, 这样正是学后导要达到的目的。

二、明晰导、暗含导, 明暗结合相得益彰

从“导”操作形式上看, 有明晰导 (明确提示学习目标、内容、问题、方法) 和暗含导 (看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 导隐含在学生学习过程之中) 。第一点所提到的“导学提纲”就属于明晰导, 而学中导大多属于暗含导, 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时, 师生平等对话, 巧妙引导, 看到学生是自主展示, 教师的导暗含其中, 起到引领方向, 梳理思路, 深入理解的作用。

一节课上如果明晰导太多, 就会显得死板, 缺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力;如果暗含导太多, 就会使一些学生不太清楚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所以, 两者要配合起来, 才会相得益彰。重点内容一定要有明晰导, 力求做到清楚、准确, 掷地有声;而对于难点、疑点、拐点、序点、盲点等内容, 一定要通过暗含导巧妙突破, 润物无声。只有这样, 明暗结合, 才会妙趣横生。

三、疏通导、指引导, 针对内容灵活运用

从学生学习需求上看, 主要有辅助导 (着重对常识和学习方法的说明、讲解) 、疏通导 (着重在对难点、疑点及障碍点的疏通、解决) 、指引导 (着重对学习思路的指引) 。其中, 辅助导主要属于学前导和明晰导, 此处, 不再赘述, 疏通导、指引导主要属于学中导和暗含导, 形式灵活, 下面就教学实践谈一谈。

(一) 疏通导解疑难

文章除了表面表达的意思之外, 常常有内在的、不易察觉的、深层次的意思。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局限, 往往会在理解时遇到困难。教师灵活的“导”, 会让学生茅塞顿开, 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刷子李》一文描写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声音、效果的句子时, 能感受到刷墙时动作悠闲、声音好听、效果好, 但是很难站在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刷子李对刷墙的热爱以及工作时的陶醉。所以, 当学生自由谈了自己的理解后, 教师提示:“现在我们再看这刷子李哪里是在刷墙啊, 他是在——— (舞蹈、奏乐、绘画动作提示) ”, 学生回答:“舞蹈、奏乐、绘画。”师:“他哪里还是一位粉刷匠, 他是一位———”。生:“舞蹈家、演奏家、画家。”接着, 把这几句变成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啪啪声里

悠然摆来一道道浆

悠然摆去衔接得天衣无缝

好像伴着鼓点刷过的墙面

和着琴声真好比

每一摆刷平平整整

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便在墙面

啪的清脆一响

极是好听

这样, 由表及里, 由内容到形式,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文字里走了一个来回, 疏通了疑难, 理解了内涵, 达到了深入理解的目的。

(二) 指引导明思路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不断上升的, 根据文章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必须关注阅读能力不同层次的生长点, 这样按规律进行引导,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习经验和能力。

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 为了提高学生文章的复述能力。在学生读文后, 指名学生复述, 学生边复述教师边指引, 而且指引是分层次的:首先借助表格理清小说情节, 引导学生依据表格简述大意, 做到完整连贯;然后, 再次指导学生走进文本, 注意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让复述比较详细;最后借助视频片段, 关注其中细节描写, 引导学生边表演边复述, 让复述细致且富有情趣。

这样, 教师的“导”以学生“学”的能力发展层次为立足点, 就会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良性发展。可以说运用“指引导”, 就会让“导”有清晰路径, 有规律可循, 就会使学生“学”得畅快, “学”得情趣盎然。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篇1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读。

根据教材特点,通过语言描述情境,创设情境或描绘黄面,或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导入新课。这样使学生们在阅读前、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阅读全文的欲望,使学生乐于阅读。

1.引言引入。在初读阶段,导入新课和弄清思路对于情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初读作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寓教于乐。

二、强化情境,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内容——细读。

细读指仔细地阅读教材的重点词句,通过重点阅读才能感悟内容,理解内容,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一般情境教学中,通过教材描绘具体情境,结合实例点拨、设问、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让学生进入课文中作者所描写的情境,这样更好地阅读课文,从而理解作品的语言,受到作品的感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营造开放教学氛围,学生心态轻松自由。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品读、体味、感悟文学作品中的底蕴和精神,使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后,能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得到启迪,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富有人文情感的轻松开放氛围的阅读课堂。这种富有人文情感氛围的营造就需要教师从人性角度出发,真正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要善于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管是在分数上的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在教师的眼中都应该对他们持有同等的信任和期待。

2.联系上下文,设计训练,加深理解。有些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会使学生认识更加清晰,感受也会更深刻。这又为运用词语或句子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先感受后表达,再加上情绪的化作用,学生不但理解了词的作用,而且能把这些词语运用到生活中去。既挖掘了每个孩子的潜能,又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还学会用关联词语说话,丰富了自己的语言。

3.展开联想与想象,豐富课文内容。强化情境,也就是把课文作者所藴含的具体事物生活空间的情感,通过场景、气氛和图画流露出来。这种形与情的相互作用下,使他们眼前出现相类似的场景,进入合理想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丰富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在阅读作品中更得到升华。

三、欣赏课文精华,体会语感——精读

“精读”是指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精华,再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同时还要从中知道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这样让学生逐步学会、体会、品味语感,从而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就能了解前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的大脑,提升自己的能力,对名著做到书读百遍,反复体会其中精华所在。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篇12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具有课程再创造能力,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课程理念在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中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各项知识的能力。阅读和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课型,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阅读有利于学生加强思想内涵、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积累, 写作中的体验也会促进学生的阅读热情。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将阅读和写作组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 从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种课型分离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联系起来, 更谈不上知识迁移和教学方法组合, 导致学生无法学用结合, 阅读流于形式, 写作没有丰富的素材。针对这一现象, 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 提出了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的一些实用策略, 希望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初中语文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概述

在日常教学当中, 初中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素材, 并教会其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这些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提高写作技法, 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与收获, 进一步促进其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的组合教学策略,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1.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材料积累。

丰富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 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材料收集和分类。首先, 帮助学生了解写作材料收集的重要性, 并制订具体的摘抄标准。其次, 引导学生进行摘抄材料的分类与整理, 比如可将摘抄的词汇和语句按写人类、写物类、写景类、述事类分别摘抄或者在不同类别的词汇和语句前进行不同标记, 方便日后查找;也可按不同的主题将词汇和语句进行分类标记, 从而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记忆。

2.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素材运用训练。

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材料积累后, 教师还应对积累的这些写作素材的运用进行讲解。首先, 应告诉学生如何根据文章的写作主旨选择材料, 使写作素材既具有典型性, 能够说服和感染读者;又具有创新性, 使行文的角度新颖而独到。其次, 应教授学生材料的连接与过渡, 包括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过渡, 从而使文章的素材能够自然紧密地连接。最后, 应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材料的详略安排, 从而使文章中心突出, 内容饱满。

3.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成文技法讲解。

在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写作材料以后, 应引导其通过适当的写作技法使文章更为传神。文章的成文技法包括文章提纲的书写、开头和结尾的处理、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以开头和结尾的处理为例, 开头的技法包括开宗明义式开头、概述式开头和描述式开头, 开宗明义式开头即一开始就交代文章的主旨;概述式开头即在开头时交代事情的大致情况, 使读者明白事情发生的背景;描述式开头即通过描述景物或者人物引导读者进入预设场景。结尾的技法包括总结归纳式结尾、抒情启迪式结尾、呼应开头式结尾, 总结归纳式结尾即在结尾处总结全文基本内容和主旨;抒情启迪式结尾, 即在文章最后用形象的语言抒发感情、发出号召;呼应开头式结尾即在文字上或者内容上呼应开头, 使文章首尾圆合。

三、不同文体阅读—写作组合教学应用举例

1. 写景类文体。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为例, 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 思考以下问题:⑴本段描写了哪些动植物?⑵本段的景物描写顺序有哪些?⑶本段的修辞手法有哪些?⑷本文的用词有哪些特点?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 学生很容易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文章描写了十四种动植物, 包括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菜花、云雀、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文章涉及这么多景物却没有丝毫凌乱的感觉, 反而充满了童趣, 显得生机勃勃, 原因在于运用了多种景物描述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到春天到秋天、从下而上的植物和从上而下的动物, 这些有序的景物描写把多种动植物合理地进行了安排, 使文章错落有致、条理清晰, 充满童趣的语言使百草园变得有声有色、趣味无穷。

在此次教学当中, 我让学生将文中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 积累写景类的材料, 并通过阅读过程中的讲解, 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各种素材的选择与安排顺序, 并让学生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对景物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塑造。

2. 写人类文体。

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写人类文体的典范, 文中通过对父亲动作的传神描写, 展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应重点让学生理解特定境下的细致描写的特点, 体会朴实语言表达出来的深情。在欣赏课文的同时, 我让学生学习对父亲动作的描写手法, 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的情感, 从而顺利地由阅读教学迁移到写作教学。在学生领悟文中运用朴实的语言描写动作, 进而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后, 让学生尝试以同样的方法描写身边的同学, 并选几位同学阅读自己的文章, 看其他同学是否可以通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猜测出是班上的哪位同学, 以评价学生对动作描写的掌握程度。从了解所阅读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手法, 到学会用这些手法进行练笔, 再到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与交流, 通过此种阅读—写作组合策略, 学生基本上可以掌握此种人物描写法, 并在以后的写作当中加以运用。

3. 叙事类文体。

在《最后一课》当中, 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 揭示了小弗郎士的内心世界, 表现了他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 我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 (2) 小弗郎士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 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手势结尾? (4) 全文的主题是什么?通过思考以上问题, 让学生理解如何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展现人物形象, 用简单的场景描写来渲染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通过细小事件的描写来展现大的时代和历史主题, 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围绕主题选取合适的素材。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选择不同时代背景或特定情境, 让学生描述这些背景下人们心理状态和生活细节的变化, 让学生学会用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阅读和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 对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积极探索两者组合教学的策略, 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保证。

摘要:阅读和写作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课型, 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将阅读和写作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对不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本文根据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的现象, 提出了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的一些实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夏立宽.初中语文大量阅读研究的策略——“1+3”的课文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2011, 2:18-19.

[2]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 2010, 7:79-81.

[3]张建红.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微[J].新课程:教研版, 2010, 4:17.

上一篇:后勤标准化管理下一篇:大阅读时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