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中的情感教育(通用4篇)
语言训练中的情感教育 篇1
语言是人类情感沟通交流的载体,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影响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实施体验式情感教育对于学生有效增进语言习得、提高语言能力、形成完美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验式情感教育及其特点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1],因此体验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一环。体验式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效组织各类教育资源,通过情境设计充分唤醒、激励、调动学生的感觉、情绪、兴趣等情感要素,以促进学生认知过程和人格的构建,并带给学生愉悦学习体验的过程。体验式情感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1.环境相关性
环境相关性是指体验式情感教育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的情感依赖于对现实环境的认知,同一定的外界刺激相联系,真正的情感不能脱离对现实环境的体验而独立产生,感觉、心情与情绪等情感因素受到环境的影响。情感的情境性特征决定情感教育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来唤醒、激发、巩固学生的情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学习是通过交流会话、有效协作来实现知识意义构建的情境体验,强调通过情感教育构建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通过提升学习情境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育环境为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提供了场所和空间,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味、思考教育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塑造丰富的情感空间。学生、教师、教材、现实的教学环境和虚拟的情感环境等教学要素共同构成语言教学生态系统,通过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轻松愉悦的语言教学环境,实现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传递、沟通、交流和反馈,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2.愉悦体验性
愉悦体验性是指情感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愉悦、快乐的教育体验。库伯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过程精心设计的体验[2]。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带来新奇、兴奋、愉悦的教学体验,消除学生因已习得的固有知识和教学内容相似所造成的“知识审美疲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体验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化作用。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愉悦体验时,就会越发乐于接受教学过程。反之,则会对教学过程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体验式情感教育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成功体验平台,让每个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有机会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从而增强学习自信。
3.知情交融性
人的情感源于认知,反过来又影响认知行为。认知和情感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共同影响教学成效。知情交融性就是在重视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能力、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Carl Rogers(1983)将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领域,认为情感和认知相互交融,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3]。
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手段。实施体验式情感教育不是否定认知因素,而是在教学中做到认知、情感并重,形成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互促并茂的教学新格局[4]。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情绪、感受等情感因素使其融入到与现实世界相似的认知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认知体验感。另一方面,将知识传授通过精心设计融入到情感交流中,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共鸣。
4.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是指体验式情感教育突出学生主体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差异性。情感作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内心体验,强调体验的主体是学生,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感受、体验、回味、意义建构等过程内化为情感能力。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真实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5]。培养学生对语言教学的情感认同,通过教学传递情感信息和培养情感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内容选择、情境设计和过程组织,满足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需要,使教与学以情感为纽带有机地结合起来。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观点,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情感认知、教学情境、学习环境等方面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二、语言教学情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趋势要求教师能积极认识和处理学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掘情感资源潜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目前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情感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统一的情感教育培养目标难以满足学生差异化的情感需求
当前国内英语课堂的情感教育往往局限于“语言习得”的功能性目的需求,在情感教育过程中仅根据认知能力而非根据情感能力进行需求层次划分,忽视了学生情感需求在年龄特征和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
2.语言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缺乏学生情感体验情境和成功体验平台的设计
语言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往往以课堂上的思想动员、表扬鼓励为主,大多教师认为苦口婆心的多说教、和蔼可亲的多交流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而很少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发现自身的亮点和优点,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因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学习语言的兴趣不足,学习动机不强。
3.语言教学中情感教育缺乏系统性
一方面,情感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和语言教育政策、学校管理、校园文化、课堂组织形式等环境密切相关,而当前语言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往往仅局限在课堂环境层面,环境育人的功效还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情感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顺应教育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和教育手段的动态变化,没能建立适应教学需求变化实现持续创新的长效情感教育机制和标准。这就难免出现有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片面地追求情感教育,而使得认知活动流于形式造成语言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
三、语言教学中的体验式情感教育策略
语言教学是语言交际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其情感教育重在体验。教师应在把握学生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的积极情感因素,设计语言交际和情感交流体验情境,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新鲜感和体验感,才能有效地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1.把握学生的差异化情感需求
只有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才能有效地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水平、性格喜好、认知习惯、学习目标的不同使学生对语言教学的情感需求不尽相同。动机、态度、个性及焦虑等各种情感因素对不同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也会随着语言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的提高而动态变化。教师既要动态把握学生在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情境和课外锻炼机会等方面的语言教学情感需求,又要关注学生态度、动机、个性、喜好和理想等情感培育需求。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应用需求,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需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年龄特征、语言水平、性格喜好等因素,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动态地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情感能力培养方案设计,努力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降低消极情感影响。
2.挖掘教材的积极情感因素
教材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情感教育素材的重要来源。通过教材内容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途径。对教材进行情感维度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更系统地认识教学中的情感现象,挖掘教学中的情感资源,以优化教学[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优化,实现教学内容的情感化、幽默化、愉悦化、新颖化。心理学证明,对教育内容的筛选要保持在让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尺度上,教师在筛选教学内容时要去除学生觉得厌烦、冗余的内容,保留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知识[6]。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富有感染性、体验性的显性情感内容,又要善于提炼加工教材的隐性情感内容,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情境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积极情感体验。
3.设计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体验情境
人的知识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被激活并被灵活运用。加强情感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7]。任务化、故事化、生活化、问题化、思辨化、愉悦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建构。教师应以趣味性、新颖性、实用性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设计和构建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未来可能的交际情境中通过已有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获得全新的教学体验。通过体验控制学生个性、喜好、兴趣和情绪等情感变量,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热爱语言学习、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实现语言梦想和自我价值的综合学习动机。通过体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保护学生语言学习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言知识的自信心,树立终身学习、勇于竞争、持续进步的语言学习信念。
4.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观体验
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体验,降低语言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语言教学中应用语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对语言交际场景进行仿真和模拟成为可能,语言学习情境越真实、越生动、越形象,学生建构的语言知识就越可靠,更容易形成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此外,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出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快餐化的趋势。教师应顺势而为,运用博客、论坛、QQ群、微信圈等社交网络进行语言知识传播,建立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平台和情感交流渠道。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渠道拓展语言学习视野,将课堂情感教学向更广的语言学习领域延伸,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5.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体验式情感教育重在用心、用爱去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情感为纽带构建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爱是语言教学中情感交流的驱动力,如果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教师如沐春风般的爱,体味到师生之间充满爱的心灵接触,就会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愿意和教师进行情感互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渠道。
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教师爱的感染力会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态度,将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则可以利用这种关系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动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体验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3]Rogers,C.Freedomtolearnforthe80’s[M].Columbus:Merrill,1983.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唐金玲.初中教师课堂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郭月琴,魏学宝.浅谈语言教学中的愉快教育[J].教育探索,2012(6).
[7]刘丽华.利用情感教学优化中学课堂教学管理[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语言训练中的情感教育 篇2
关键词 语言文字训练 学生情感认知 情感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语言文字训练不应该离开情感认知体验。那么,该怎么调动情感因素为语文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需要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同学们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接下来就以苏教版教材一下教材中的《放小鸟》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架起语文学习与情感认知的桥梁,实现教学中的情感引领。
1 研读教材,确定语文文字与学生情感认知的交融点
老师在熟悉教材内容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弄清教材中的字、词、句、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还需要用心体会和品味教材所体现的情感。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鉴赏的过程,这就是说,老师在备课时,自己应先受到教材的感染,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品反映出的情绪和情境,并把这种最初的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这会成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力量。
《放小鸟》是一篇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优美散文,不但形象生动,充满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而且语言优美,生动活泼,适合学生朗读感悟。文中通过“我”放飞小鸟的过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让学生从中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在反复阅读这篇课文后,笔者发现这篇课文还可以读得再深入些,不要仅仅停留在爱小鸟上,而是读懂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文中的“我”一开始就很关心小鸟,精心照顾它,以为让它吃好喝好就是最好的爱。而后在倾听了小鸟和鸟妈妈的交流之后,“我”明白了小鸟最需要的是自由,为下文的打开笼子放飞小鸟做好了情感铺垫。最后,“我”放飞小鸟,对鸟的爱得以升华。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去感受爱的最高境界。
那么,作为一年级的孩子他们能领会到这些吗?于是笔者开始考虑学生的情感基础,努力去寻找课文语言文字与学生情感认知的交融点。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情感特别丰富,对一切客观事物均怀着极大的热情,且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年龄、知识和经验,又决定了他们对客观的事物不可能具有穿透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他们往往只是凭直觉评判。他们和文中的主人公“我”有着同样的情感基础,因为喜欢,所以就要让它留在身边,即使是把它关进笼子里。这是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虽然有些自私,但很单纯。孩子们还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和《放小鸟》中的主人公一样,在小动物出现问题时会着急、会担心,他们会设身处地地为小动物着想,害怕他们不吃不喝,会死掉,因此会为此做很多大人们想不到的事。
找到了课文语言文字与学生情感认知的交融点,课堂上,孩子们只要真正被引进语言文字中,那么就一定会与文中的“我”产生共鸣,从而进入情境,情感得以升华。
2 有效引领,让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情感认知融会贯通
语文学科实质上就是一门情感科学,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当中的;作者动情缀文,学生读文动情,这就决定了老师在教学课程中需要学会如何在作者情感和学生情感中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抓住文中关键句,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
为了让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情感认知融会贯通,笔者设计了三个情感引领的环节。
(1)将小鸟关进笼子是一种爱。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我”对关进笼子的小鸟的关心与疼爱。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字词去体会这一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比如小作者喂小鸟,可是小鸟“一动也不动”这一个词,我让学生想象,“我”看到小鸟一动也不动,又会想什么呢?(学生说:小鸟是不是生病啦?小鸟为什么不吃东西啊?小鸟怎么啦?)这里的想象,让同学们完全体会到小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这样同学们读起来也会更加有感情!
我加以总结:“让小鸟吃好喝好就是爱,文中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这么想。”
(2)放飞小鸟也是一种爱。当“我”把小鸟关进笼子里,小鸟它在想什么呢?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关注小鸟的命运,慢慢进入小鸟的心灵世界,因此达到准确理解这篇文章内容,而且可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比如在进行第二小节的课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小鸟的妈妈非常想念孩子,小鸟也非常想念妈妈,当它们见面时,小鸟会对鸟妈妈说些什么?以此来启发同学们大胆想象。接下来安排同学们自由找搭档组合起来演练,由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出鸟妈妈与小鸟相见的感人一幕,在恰当的情节配着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让表演中的同学们都能自然而然进入了情境,启发他们对小鸟命运的联想,有担忧,有期待;在演练过程中,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明白虽然自己对小鸟这么好,但小鸟最希望的却是自由,是跟妈妈在一起自由自在地生活。
同学们见到鸟妈妈和小鸟分离的感动场面,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就在这个时候我抓住时机向他们提出问题:“你们看小鸟儿多么可怜,同学们想想该怎么办呢?”借助这个问题把矛盾推给学生,从而同学们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做出放生小鸟的决定,如此可以与本文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放飞小鸟是爱的更高境界。在学习本文小作者从养小鸟到最后放小鸟的经过以及这一段经历中情感的变化,深深体会到文章内小主人公虽然非常喜爱这只小鸟,但是为了能让小鸟获得真正的快乐、幸福,还是决定把它放掉!这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博大的爱,是爱的升华!学习后同学们不仅理解并体会了小作者对小鸟深深的爱,小作者的这一个决定不仅使自己内心感觉到快乐,小鸟快乐,小鸟妈妈也一样快乐。从这点意识到每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还得考虑到其他人,会换位思考。文章内字里行间处处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友情与亲情,足以打动学生,在这浓浓的“情”中学生也从这篇课文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从而学会去爱。
例谈语言文字训练中的审美教育 篇3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内容美, 诱发美的情趣
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 但是表现它的语言文字却是抽象和简约的, 要让学生从文字符号中理解感悟文本的实际内容, 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 让形象的情境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个性与理性的矛盾。教材以抽象的文字符号呈现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 为了让这一知识的实际内容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让学生充分感受实际内容的美, 我在教学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感悟文本。我请四位女学生分别穿上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白色的连衣裙, 象征着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并伴随着悠扬的乐声来到讲台上, 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课文, 把全班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犹如游客畅游翱翔, 真切感受小兴安岭诱人的景色和整个森林都是宝贝的内涵, 让学生走进童话般的世界。之后, 由学生自由读, 自主感受。这样, 学生初步领略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 夏天的枝繁叶茂, 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银装素裹, 诱发了美的情趣。
二、品析词句, 让学生体会形式美, 理解美的意境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着语文课的本质内涵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只有扎实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语文课, 才能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提高。根据教材特点, 在学生感知的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我着重引导他们品析描写小兴安岭景色的重点词句, 体会小兴安岭那种人间仙境独有的形象美, 从而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发展感悟美的能力和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
(一) 推敲词语, 体会用词的精妙, 启发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1. 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比较课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如把“春天,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长出嫩绿的叶子”句中的“抽出”换成“长出”。教师可先用道具演示“抽出” (似利剑出鞘, 迅速快捷) , 经过一番比较, 学生自然明白“抽出”这个词好, 它是“长出”的意思, 但能把枝条快速长出的样子, 写得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 长长的像一样剑, 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就比较贴切。通过比较, 学生领会了用词的精确从而感受到春天小兴安岭充满了活力和生机的动态美。
2. 借助形象化的手段, 体会课文中用词的生动性。
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早晨, 雾从山谷里升起来,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句中“浸”的意思, 可以用活动幻灯片进行演示。一个“升”字说明雾从地面生成, 从下而上蔓延开来, 一个“浸”字告诉了人们小兴安岭雾很浓, 范围与森林一样大, 整个森林沉没雾里。教师还可以用幻灯片演示晨雾升起, 森林浸在雾中的情景, 就能使学生直观地感悟“浸”形容雾中森林, 确切形象, 从而体会了课文用词的生动形象, 真切感受了雾中小兴安岭独有的朦胧美。
3. 通过填空的练习, 感受课文用词的鲜明性。
如:春天, 树林 () ;夏天, 树林 () ;秋天, 树林 () ;冬天, 树林 () 。经过练习, 学生清楚地看到, 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同时, 不仅抓住了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 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点———森林, 展现出森林四季有着不同的风采, 从而品味出小兴安岭多姿多彩的景色美。又如, 课文所描写的小兴安岭的丰富物产: () 的山葡萄, () 的小鹿, () 的木耳, () 的松鼠……我把这些物产用简笔画表现出来, 学生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 脑海里浮现的是小兴安岭累累的硕果和活泼的动物。修饰词的运用, 突出的物产的特点, 使学生感受了课文用词的鲜明美, 对小兴安岭的美有着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 赏析句子, 理解文中比喻的用法, 体会课文的修辞美
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为了更好地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 教师可进行比较练习, 给学生出示“草地上盛开着野花”这句话。学生就会发现后者缺乏具体的色彩数量、缺乏应有的美感。这样既进行了句子训练, 又反顾课文的内容, 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通过比较也让学生感受到小兴安岭夏天的色彩美, 美景和美文达到统一。
(三) 分析段落层次, 把握文章的韵律节奏, 领略课文的结构美
本文层次分明, 思路清晰, 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 “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分述四季景色的段落之间排列整齐、结构严谨, 节奏感强, 洋溢着散文诗般的韵律美。通过分析段落层次, 学生既领略了篇章的结构美, 又完整全面地认识到小兴安岭雄伟壮丽的整体美。
以上教学过程, 把语言训练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 受到美的熏陶。
三、吟诵体味, 抒发美的情感, 激发美的向往
余文森教授指出:“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使学生如临其境, 在头脑中浮现文本所描绘的情景。”语文课上的吟诵, 更能有效地唤起学生对课文中美的形象的感悟, 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并自然而然地抒发出美的情感。本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要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来抒发情感, 在感情上和作者达到积极的共鸣。如朗读“春天”一段,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抓住“抽出、长出、融化、流着、散步、涨满、淌”等关键词, 然后指导学生用轻而缓的语气, 掌握好语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张弛变化, 读出小兴安岭春天的勃勃生机。教师还可以感情范读, 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景象?接着由学生有感情齐读, 再让学生上台表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细细咀嚼、细细品味, 学生就会入境入心地体会到作者对小兴安岭美景的深深赞美, 对祖国山河的浓浓深情。
浅析发声训练中的情感体验 篇4
发声训练是歌唱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集体的声音艺术, 它包括如何使声音靠拢、统一、集中、和谐, 如何做各声部间互相呼应、支持、配合, 如何准确地理解老师细微多样的表情、手势变化等重要的内容。发声是给学生的声音作修整, 为歌唱作好准备。歌唱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 引起听众情感的共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 突出情感体验。发声训练作为歌唱的前奏, 也就应该存在着情感体验的问题, 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一、挖掘发声训练中的情感因素
发声训练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发声的技能, 还可以从单调、枯燥、无内容的练声曲中挖掘发声训练中的情感因素。如训练气息流畅的练声曲, 让学生带着一种美好舒畅的情绪, 将几个简单的音符, 情绪饱满地用气息支持到音的结束, 再根据想到的词为它取上名字, 给原本没有内容, 没有表情的练声曲赋予生命力、表现力, 会收到很好地效果。随着学生歌唱能力的提高, 练声曲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有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歌曲作品作为发声训练的辅助内容, 那就更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如在练《摇篮曲》时, 让学生体会那种安静、温暖、柔和的感情;在练《送别》或者《念故乡》时, 让学生体会那种悠远的、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因此, 将带有情感的发声训练和歌曲演唱结合起来, 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
二、寻找发声训练中的轻松自然
歌唱的最高境界首先应学会放松地唱。放松是通向高境界的桥梁。美好的童声应该具有穿透力, 可是在发声训练时, 教师不能把所有的专业术语搬上来, 讲得太深学生听不懂, 讲得多了学生不愿听, 要求高了学生又做不到……这样会使学生对发生训练产生厌倦畏难的情绪。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启发学生:“把你的声音送到老师这里来, 让我听到你的声音。”学生的声音一下就有了变化, 虽然音色不够漂亮, 但至少他们的声音有了一种松驰感、方向感。在发声训练中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意思的创作, 如低年级中有一首练习开口音的发声练习《青蛙叫》, 让学生在这基础上进行歌词创作, 编上很多小动物的叫声, 不仅练习了其他元音的发音, 而且由于学生的情感投入, 不必顾忌很多, 使他们的歌声变得既积极又放松, 传出的是清澈干净又轻快的美妙的童声。
三、培养发声训练中的情感表现
针对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发声训练, 在发声训练中可以训练学生对歌曲的处理, 包括音色的改变、连跳音的区别、速度力度的对比等, 这些都是达到歌曲情感表现的奠基石。一般的发声练习都借助音乐记号来达到一定的发声效果,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免枯燥无味, 如果在其中注入情感, 那效果一定是出乎意料的。因此我尝试培养学生在发声训练中增加情感表现, 如低年级的练声曲《小猫钓鱼》中的“呦”表现了小猫看到自己钓到的鱼万分惊喜的样子, 让学生在唱这个字的同时做提起钓竿的动作, 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寻找到高位置的声音, 感觉到头声。又如教学中年级的练声曲《太阳下山岗》时, 在音区慢慢上移时将歌词改为“太阳上山岗”, 让学生想象初升朝阳的情景, 使其声音体现渐强的力度变化, 在音区下移时, 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力度中的渐弱, 正如他们脑中正想着的落日余晖的意境一样。
四、利用发声训练表达歌曲情感
发声训练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 因此, 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唱出一些必要的练习曲。发声训练一般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 时间不宜过长。选用的练声曲最好同教唱的歌曲结合起来, 做到有的放矢。假如是一首活泼的歌曲, 可以用轻巧灵活的练声曲去发声;假如是一首抒情曲, 可以用甜美而流畅的练声曲去发声。也可以在一首练习断音、跳音的练声曲之后选一首较轻快跳跃的曲目让学生试唱, 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乐句, 使学生感觉它的歌唱性, 用这种感觉再回去练声, 这样做很容易使学生保持全身心的投入, 从而形成良好的演唱状态, 进而更好地表达歌曲本身的情感。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通过声乐课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现阶段中专学生属于青年初期14~18岁, 生理发育趋向成熟, 在心理发展方面走向独立, 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在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 情绪、情感在日益丰富, 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 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记得在一次评优课上, 欣赏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先分主题、分段落, 再完整的欣赏全曲, 教室中一片静寂, 只有音乐在师生的心中跳跃, 此时学生的主观性被调动了起来, 他们把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自身的表现紧密结合, 听觉、视觉、感觉、知觉全部被打通, 情境交融的去欣赏这首作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的魅力不可回避, 不管是否热爱音乐, 音乐都会无保留地传送给每一个人, 甚至有时会带有一些强迫性, 只要是有听觉, 音乐就会用它特殊的方式与情感连通。音乐结束了, 消失了, 但它留在每个同学心中的这份真挚的情感, 不正是学生们所应具有的和正在寻找的吗!
总之, 在歌唱教学中不要把发声训练当做一个机械练习, 否则将会给日后的歌唱造成一个声音概念和状态的错觉。将情感融入其中, 用一种愉快的心情、感人的情绪去练习, 才能有效地找到松弛自然的音色。
参考文献
[1]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M].
[2]汪勇刚.浅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