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中的语言转换

2024-05-10

写作训练中的语言转换(共5篇)

写作训练中的语言转换 篇1

语言训练是写作教学的基本项, 很多教师很少进行与此相关的专项训练, 往往把语言训练和阅读教学混在一起, 读和写固然不可分割, 但缺乏系统的语言训练过程, 必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和提高造成不利。

老舍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所著的《出口成章》一书中强调要把语言的规范性与语言的艺术性结合起来;河南新乡教育学院的陶宏老师和大连教育学院刘洁老师则在2006年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语言训练结合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这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时也形成了互补之势, 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则缺乏相对系统的可操作性。

诗歌的语言以其特有的音律美、文采美以及哲理美具备了优质语言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可以在作文教学的语言训练过程中引入一个“诗歌模版”, 即在语言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强调诗歌语言的模范作用。

一、初中写作教学中语言训练的现状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七到九年级写作目标部分涉及语言训练的描述主要为第二、六、八共三条, 内容分别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其中除了“感情真挚、文从字顺”外对语言训练的目标描述较为粗放, 也没有对语言训练的阶段性目标提供参考模版。结合本人写作教学实践和对大量写作案例的分析, 不难概括目前初中写作课的语言训练基本维持在依序渐进的四重境界。

1.基于文本阅读的基础积累

通过讲读理解, 大量储存字词句系列材料, 即营造一般意义上的词汇量, 形成笔端流出的语言知识库存。

2.基于语法规范的写作操练

通过模仿 (仿句) 、辨析 (选填) 、延伸 (补写) 、纠错 (病句) 、变形 (改写) 等一系列手段, 养成合理规范的使用习惯, 操练并巩固已有的语言积累。

3.基于能力提升的写法指导

通过对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和修辞方法 (以比喻、排比、拟人为主) 的相关训练, 掌握语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4.基于文理并茂的主题刻画

通过语义品读, 心情实录, 名言的积累和运用、议论和抒情的切入等手法使语言呈现一定的思想内涵。

二、初中写作教学中语言训练的“诗歌模版”

对照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写作训练的基本程序, 不难发现“基础积累、规范操练、写法指导、主题刻画”四块内容都和诗歌密切联系, 而且从语言的发展趋向上去审视, 诗歌无一例外地站在了相关各方面的高端。也就是说, 在中学写作课的语言训练层面, 诗歌的语言是一种目标指向, 可以看成是语言审美的基本模版。老舍先生说: “语言之美并不是耍贫嘴”, “用我们自己的话道出东西的特质, 便出语惊人, 富有诗意。”可见老舍先生是强调写作语言的诗意美的。当然小说创作中的诗意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语言训练中的诗意美则必须从狭义说起并立足于狭义。

1.语言训练中诗歌的积累模范作用

提高语言的运用技巧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语言本身的累积量问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足够词汇或者其他语言知识的积累, 学生就会出现词不达意、语言贫乏等毛病。一般来说, 多数文本都能提供足够的支持来实现阅读后的语言积累, 但诗歌可以凭借其相对精短的篇幅、隽永凝练的语言以及琅琅上口的韵律形成竞争优势;同时诗歌的写作范围广泛, 用词一般都高于普通的生活用语, 学生可以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熟记大量书面用语。反之, 其他文本因无法吸引学生反复诵读, 自然也无法形成拥有较高储存率的阅读效果 (义务教育阶段推荐阅读的经典美文及其他精美文字都具备诗歌的特质和魅力, 其阅读效果等同于诗歌) 。

浙江省从2002年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在教材编排上更多的引入了诗歌内容, 每册教材后面又选编了十首的古诗词诵读内容, 这是对初中阅读方向的一种明确表示, 说明诗歌语言的积累对于初中学生的写作语言应是一块超脱平常的亮点区域。有的老师习惯在早读时间安排诸如“每天读一首诗”的积累性活动, 就是看到并利用了诗歌的积累功能, 这样的做法和要求学生随意读课文的常规做法进行比较, 前者是短小凝练而多精华, 后则是篇幅冗长米糠并存;前者是点到即止方便记取, 后则需要在阅读分析之后择要记取,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2.语言训练中诗歌的操练模范作用

语言操练一般都要求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达到巩固和运用的目的。普通推论都会认为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强, 修饰性强, 很难和规范相联系, 所以这种层面的语言训练往往会避开诗歌。实际上诗歌的语言除了少数例外, 大多是符合最基本的语法规范的, 只是其对语法的运用技巧相对较高些, 因此, 反而能从一定程度上拔高训练目标;另外, 学习语言和学习篇章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语言本体出发, 利用诗句的精美性质来锻炼语言的规范并没有冲突。比如最常见的语言仿写训练, 教师或材料编写者在提供例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例句的典型性和精美性, 像这样的语句在普通文本中不会出现很多, 而传统的诗歌文本则相对集中。所以在语言的规范化操练中, 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个从普通书面语到诗歌用语的梯度程序,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日益拔高, 而非重复操练, 原地踏步。

初一语文教材中流沙河的《理想》一课, 好多诗句整齐优美, 可以用做语言训练的规范化素材, 如“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学生可以回答“信心是水, 浇灌生命之树;信心是树, 染绿荒芜的地;信心是地, 延伸前进的路;信心是路, 伴你走向成功。”或“爱心是云, 化为生命之水;爱心是水, 滋润枯萎的树;爱心是树, 燃出日月之光;爱心是光, 帮你点亮人生。”这种仿句训练一般要求从语言句式和文意两方面进行模仿, 教师可以在诗歌作品中找到好多典型范例。

3.语言训练中诗歌的写法模范作用

从写法角度来衡量语言训练的目标通常都是从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入手, 表达方式更多的是着眼于篇章整体, 修辞方法则多半立足于语句层面。袁枚的《随园诗话》: “一切诗文, 总须字立在纸上, 不可卧在纸上。人活则立, 人死则卧, 用笔亦然。”语言的立和卧除了思想情感的因素外, 我认为写法的帮扶作用是无法避免的, 恰如其分的写法可以帮助思想的支柱和情感的拐杖撑起“语言的立”。而诗歌的语言无疑是写法运用的典范。当然, 诗歌语言本身也有一个渐进的改良过程 (20世纪80年代, 以于坚为代表的“《他们》诗群”强调“诗到语言为止”, 即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 写法尤其是诗歌中大量存在的隐喻手法被刻意弃置。这种创作观对当时的所谓第三代诗群产生过重要影响) 。但从总的文本语言发展历程来看, 写法是不可能被语言运用主体所回避掉的, 白开水一样的语言固然有其平民化的哲学认知, 但终究只是语言文学中独特的一支。更多的诗歌语言是强调写法支持的, 比喻、排比、反复、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诗句中层出不穷, 便造就了诗句语言的多姿多彩甚或绚丽妖娆。可以说没有一种文体的语言会比诗歌的语言更富有形式美, 而这种形式美的背后就是林林总总的写法支持。

因此, 语言的写法锤炼应以诗的语言为模范。譬如在进行语言的修辞训练时, 教师可以出示苏轼的《水调歌头》全文;而后要求学生自由诵读几遍后指出全词用到了哪些修辞方法, 并体验修辞作用;学生找到设问、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等内容后, 师生就文中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展开简单讨论;教师总结, 诗歌的语言是很讲究修辞方法的运用的, 我们能不能从以前所学的诗歌作品中找到其他更多修辞方法呢;学生查找或讨论后找到拟人、通感、反复等;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加以甄别, 并做简单统计, 发现诗歌中比喻的修辞方法出现频率最高。教师引入第二则材料余光中的《乡愁》全诗, 要求学生模仿里面的比喻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进行语言仿写训练。

以上教法中教师借助了诗歌的语言进行作文语言训练, 至少拥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避免了写法教学的孤立, 二是渗透了诗文美学的熏陶。

4.语言训练中诗歌的主题模范作用

对于新课标中没有明确描述的语言训练目标, 我认为至少可以详细到内外两个层面, 即:总体来看写作语言的终极目标应该区分成内外两部分, 语言内敛部分的情感美、哲理美和视觉部分的形式美、修饰美。而诗歌的语言在这两方面都体现得尤为充分。日常生活中, 一般人群听闻或阅读到文采斐然、语义精辟的语言时多半以“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王国维先生在谈及人生的境界时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可见, 无论普通人群或专家学者都是很认同诗歌的哲理内涵的, 都会不约而同地用诗歌来表达或衡量语言的精辟内涵。因此, 写作课的语言训练在情感和哲理方面的美学要求,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渗透教学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一线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语言缺乏真情实感而喟叹而束手无策, 这多半是因在日常阅读教学和语言写作的指导过程中, 教师本身对于语言的内涵分析往往流于说教所致。老舍先生在《出口成章》中也谈到: “我们的最好的思想, 最深厚的感情, 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最美妙的语言”应该是具备广义或狭义上的诗意美的。

总之,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高端产品, 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应该从小就在内心植入一方诗歌特质的芯片, 即所谓心中有诗、文中有诗;作为一个语言教学工作者, 也应不失时机的在教学各个环节渗透诗歌的成分, 力求以诗歌的美学模版营造出语言学习的美丽氛围, 展现出语言学习中相对清晰的价值取向, 以最短的路径和最快的速度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鉴于教学的多元化取向以及本人能力限制, 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偏颇, 冀盼专家指正。

摘要:初中写作教学课中的语言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主渠道, 而语言训练的界定目标是一个多元、模糊的概念。本文尝试引入诗歌这样一个相对清晰并可供大量参考的语言体系来衡量语言的高度和深度, 力求使语言训练的积累、巩固、提高、深化等各环节训练目标接轨诗歌的语言, 尽量避免训练过程中的重复无效劳动, 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提高方向和参照模本, 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语言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语言训练,诗歌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 .

[2]梁晓明, 南野, 刘翔.中国先锋派诗人档案[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 (7) .

[3]老舍.出口成章[M].云南:晨光出版社, 1963 (10) .

[4]袁枚.随园诗话[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7 (5) .

“语言—思维”写作训练研究概述 篇2

下面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为主线, 综述这一领域研究的经验。

一.语言学家章熊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上世纪80年代, 章熊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 语言准确。因此,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 教师目前应该注意的还是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联系。在培养和训练中, 应该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并提出了“语言-思维训练”的写作教学体系。其要旨是从具体的语言活动过程中来训练思维, 从而提高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最终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写作能力。

2、研究的成果

这一训练体系向我们展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⑴语言和思维训练不是以语言知识和思维知识为体系的核心, 而是以思维训练的手段、措施的设计来组成训练序列,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言和思维的不断发展。

⑵这个体系把语言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 符合人们表达的实际需要, 沟通了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

⑶这个体系开始突破以文体为中心的训练模式, 着眼于学生主体表达的目的和表达行为。这种注重思维、语言, 而非简单的文本制作的作文教学思想, 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僵化模式的大胆突破, 终于掀开了当代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一页!

3、留下的研究空间

章熊先生仅仅设计了“说明性练习”, 对于其他的“议论性练习”、“叙述性练习”、“抒情性练习”尚未拟订出相应的训练设计;训练的“知识点”不是写作思维最基本的思维规律、技术、思维模型, 而是一种写作目的、行为 (例如“说明性练习”) 中的写作语言和思维, 所以, 训练的“语言”和“思维”的目标性不强, 一般性的写作语言、思维的训练效果也就不是很强。

二.写作学家马正平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马正平教授的写作学理论称为“写作生长论”或“非构思写作学”。主要是从赋形、策略、路径三个方面展开的, 对写作思维的探讨比较全面、系统, 有利于人们对写作思维的认识和操作。该理论对于强调演练操作、形成技能的中学作文教学来说, 有着非凡的意义。

马正平教授指出广义思维就是以赋形思维为终极的路径思维、策略思维和文本思维的四位一体的自组织生长和协调过程:

言之有文: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

非构思写作言之有理:路径思维—分析与综合

思维操作模型言之得体:策略思维—协调与对抗

言之有序:行文思维—渐进与平列

在对人类思维进行宏观微观的分析之后, 马正平教授提出了写作思维的理论模型。他发现, 人们平常所谓的思维 (分析与综合) , 其内部存在着五种大的思维 (分析与综合) 操作模型———因果思维操作模型 (逻辑思维) 、构成思维操作模型 (空间思维) 、过程思维操作模型 (时间思维) 、程度思维操作模型 (数量思维) 、相似思维操作模型 (异同思维) 。由此, 揭示出了原因分析与综合、背景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措施分析与综合、他相似分析与综合、自相似分析与综合等, 共18种微观思维操作模型、技术。在写作中, 不但可以运用各种分析和综合的操作模型、技术来进行立意、选材, 还可生成表达行文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 分析与综合这种一般写作思维模型的建构, 是为狭义写作思维模型操作技术、艺术的功能实现提供了一种写作思维的技术准备。

2、研究的成果

马正平教授,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先后提出了写作文化学、写作哲学、写作美学、写作思维学、写作措辞学等概念和理论, 形成了自己的写作学与写作教学的理论和训练体系。”即非构思写作学, 也称写作生长论。他利用自己的写作理论, 积极地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动力学写作教学训练的理念体系和训练方案。199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动力学作文教材丛书”———《DCC作文导写导练》。随着当代写作学对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重要发现, 2001年, 马正平又接连推出了“DCC”作文的升级版《新路径作文训练》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年) , 和《新理念作文教练》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开创的研究境界

“语言-思维”训练的早期研究, 大都是在写作思维学成熟之前, 人们依靠语文教学的经验, 以及心理学、逻辑学和思维学等基础理论来指导和推进的。马正平教授的写作生长论结束了这一局面。尤其是思维操作模型的发现, 便于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让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具有了“可教性”和“可学性”。

三.一线教师谢海龙的研究

1、研究的概况

在马正平教授写作理论的启示下, 一线教师也展开了自己的相关研究。其中有一定成果,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山市谢海龙老师, 他编著了《高考作文思维训练》 (由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谢老师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训练设计的学理依据和训练体系的前后脉络, 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实践性和一定的学术价值。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运用了马正平教授写作思维学中, 思维操作模型的理论成果, 根据并自己的研究, 提出了三种“恰当”的言语训练形式:思维句型、话语论辩和审题立意, 以及“分类训练”和“综合训练”两种训练结构。前者包括:1思维模型、2模型演练、3范文借鉴、4训练设计四个环节;后者包括:1思维导练、2话语论辩、3审题立意、4智慧背囊四个步骤。

2、研究的成果

在训练方法上, 谢老师创造性地把思维操作模型与语文教学, 尤其是作文中须要使用的句型联系起来。谢老师提出的训练形式包括:

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因果句

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对比句

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类比句与比喻句

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反复句

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情景句与衔接句

3、引发的思考

同样, 作为一种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 谢老师的这本书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问。

首先, 谢老师在“对‘马氏理论’的学习与整合”后, 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围绕建立五组作文思维模型来进行, 即⑴作文因果思维模型、⑵作文比较思维模型、⑶作文相似思维模型、⑷作文结构思维模型、⑸作文策略思维模型。这样的归纳整合是否科学?

其次, 思维操作模型的根本价值, 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模型的有效训练, 对思维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 建构学生的思维操作技术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思维态势, 从而将思维模型的知识转化为思维操作模型的心灵本身, 实现思维的自动操作, 最后自由的“生长”出写作的立意、材料、句章, 从而摆脱长期盘踞在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模式”的束缚和限制。而谢老师在“结构思维模型”的设计中, 不但重新将“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改造成中学版的“引、议、联、结”, 而且进一步演化成三种结构变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这带来的问题是:⑴割裂了思维模型与文章结构之间的逻辑联系, 将自由的“生长”扭曲为生硬的“模仿”, 破坏了思维操作模型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其实是违背马氏理论的基本精神, 消弭它的作用和价值。⑵由于在方法上倒退为“模仿”法, 学生难以理解生成段落结构的思维机制, 阉割了学生自由构段的能力。⑶对作文的“聚材”产生了负面影响, 不利于学生利用思维操作模型生成作文材料。此外, 谢老师的策略思维模型实用性较差, 可能还称不上“模型”, 难以独立和反复运用。

四.研究经验综述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⑴思维训练的手段与途径;⑵思维训练的内容;⑶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

这三个问题中, 章熊先生已经为思维训练找到了可以操控的落脚点和实施方式———语言, 就“训练的手段与途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在“思维训练的内容”方面, 马教授指出, “写作教学的全部任务, 就是认识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思维模型, 并通过各种渠道、训练方案建构这些思维模型。”

基于写作生长论的“思维训练的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目前还不够丰富和活跃。谢海龙老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 吸取了写作生长论的精神。所提出的三种言语训练形式和各包含着四个训练步骤的两大训练结构, 对如何落实“语言—思维”训练模式, 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尤其是五种思维句型的提出, 启示着我们, 语言形式与思维训练内容之间对接的途径, 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写作训练中的语言转换 篇3

英语中的“写作”包括“写”和“作”两个部分。所谓“写”主要指书面练习, 包括单词拼写、句型转换、拆并句子、完型填空、改错、造句和翻译等, 它属于知识巩固性的笔头操练;所谓“作”主要是指作文练笔, 它是思想表达的方式, 是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但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普遍存在着写作基础不够扎实, 语言要素综合能力低, 处处表现为中国式英语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 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 加强写作技能的训练, 排除母语的干扰,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一.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

1.抓好词汇教学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 (1985) 曾说过:“没有语法, 人们无法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 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词汇是构成语言三大要素的最基本的要素, 是语言学习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 也是进行交际和思维的重要手段。要写好一篇作文, 表达自己的思想, 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 在讲解词汇时, 应有意识地讲授常用词汇的内涵、搭配及用法, 帮助学生准确使用词汇。同时, 要训练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单词, 利用联想对同类词进行归类, 利用图象、想象或分类加强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对比, 根据构词法学习、记忆单词。

2.加强词性和基本句子结构的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系统扎实地进行英语词汇的词性及其功能作用的教学和英语句子基本结构的教学训练, 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英语中有哪些词类, 它们在句子中作什么句子成分, 如名词可在句子中作主语, 也可以作宾语;形容词可在句子中作表语, 也可以作定语等等。还要让学生搞清楚英语中有哪几个基本句型:什么是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这样, 学生才会对词汇和句子结构的使用有一个基本概念,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3.加强语法规则的教学

语法规则和句型句式是英语写作所涉及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在语法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讲授语法知识, 并对比英汉语法的差异, 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语法, 积极主动地归纳总结语法规则, 加强学生的英语句子意识, 强化造句能力, 为连句成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本写作技能的训练

1. 加强基础阶段的练笔

在积累了大量词汇、习语、句型和句法等知识以后, 我们可以做一定量的笔头练习, 如完型填空、改错、句型转换、造句、翻译等。在这些笔头练习的基础上, 写出具有可读性的作文。

2. 与听、说、读同步进行

写的能力是建立在大量听、说、读活动的基础上的。因此, 写作训练应与听、说、读基本同步, 也就是当学生积累了足够的遣词造句的语言材料后, 便可有意识地将写的意识融入到新的信息输入过程中, 并以优秀的文章为范本, 使学生在欣赏和模仿中快乐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 重视语篇衔接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是由几个句子简单堆砌而成的, 而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合逻辑的语篇衔接手段来完成的。学生所写的句子和段落必须紧扣主题, 遥相呼应。每个段落应有主题句或主题思想, 整个段落应在它们的基础上, 按时间、过程、空间、对比等方式展开。

4. 以读促写, 多写多改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又是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源泉。Kroll (2001:224-5) 阐释了阅读在写作中的作用:阅读呈现外语语篇模式, 输入外语语言风格意识, 帮助学生发展文体意识。Kucer (1987) 指出阅读和写作有四个相同的认知基础。阅读, 可以开拓思路, 扩大视野, 更新观念。我们可以从阅读中吸收营养, 积累写作素材, 学习写作技巧, 获取写作经验, 提高写作能力。同时, 学生要增强信心, 坚持写英语日记, 进行开放型作文题的训练。要从简单的句型出发, 逐步过渡到用较复杂的句型, 还要引导学生写作完成之后进行修改, 而且要反复地修改。

5. 具有丰富的文体常识

文体、语体不同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议论文和说明文宜多用书面语、长句和复合句;记叙文、口头通知和便条多用口语、短句、简单句等。

三、排除母语的干扰

“写作是一种思维行为”。 (Bander, 1978:172) 英语写作当然也是一种思维行为, 它势必受到思维的影响。杨永林 (2004) 认为, 在母语写作中我们依赖语篇结构完成思想的表达, 通过语篇引导读者得出正确的结论。陈建平 (2000) 认为, 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学生即使在写英语作文时也采用归纳的语篇, 而我们知道在英语语境下, 普通的、自然的、典型的语篇是演绎语篇。学生在英语写作中, 按照汉语思维写出来的英语作文, 不能被理解或者难于理解。

1. 排除汉语语法和习惯语表达方式上的影响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差异,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也有很大差异。英语中的数、时态、语气、语态等等在表达上和汉语完全不同。学生会按照汉语语法来表达英语句子, 例如, 当学生把“我非常喜欢它”译成英语时, 会说成“I very like it”。还有, 汉语中的习惯表达“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在英语中是用了although, 不能用but, 用了because, 不能用so。

2. 排除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有关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以及由不同思维方式引起的不同书面表达习惯的介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 用学过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及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中的同法来表达出要表达的意思, 这样才能避免英语和汉语的思维差异所造成的用词和用法不当。并且应多多采用paraphrase的方法, 无论是单词还是句子段落, 用英语来解释和讲解。这样, 学生就容易准确地理解, 又能增加语言输入, 还有助于排除母语的干扰。

总之,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定要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循序渐进, 从遣词造句、组句成文, 再到立意、选材和谋篇布局。

摘要:写作是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 加强写作技能的训练, 排除母语的干扰,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Authur Brookes&Peter Grundy.英语写作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陈立平, 李志雪.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1) .

[3]刘烨.“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7, (5) :44.

写作训练中的语言转换 篇4

怎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小练笔这一手段来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2012年 “ 微 ” 字成功当选为中国年度汉字以来,微博、微信等公共即时通信工具应运而生,随之产生的微写作也在网络中迅速蔓延开来,这些对我们传统写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 这一新视角引起了我的深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我把它引到学生们中间,进行了课堂微写作的大胆尝试。

一、循着学生的喜好到激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常有学生苦于想写而不知道写什么,于是冥思苦想,除了搜肠刮肚的郁闷,什么体会也没有。 要提高课堂微写作的质量,不仅要激发学生写的热情,更要解决他们视野狭窄、 素材匮乏的问题。 作为教师,要循着学生的喜好激励他们写作的热情。

首先,要向生活“讨说法”。 美国教育学 家华特·B·科勒斯涅 克说 : “ 语文的外 延几乎与 生活的外 延相等。 ”新课标就“表达与交流”对学生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为此,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新闻联播”活动,鼓励学生读报评报,说出自己的看法。 常常一些生活小问题会引来台下热烈的讨论。笔者就引导学生课后在微写作中将观点陈述清楚,学生来了热情有了想法, 自然而然就不愁没话讲,不愁写不出东西来。 《由千里寻儿想到的……》《高压锅爆炸的背后》《翠鸟的离去》 等精彩文章片段不断涌现, 实在令人欣喜。 同样,遇到有意义的民俗节日或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地方大事,积极鼓励学生在参与的基础上写一点随感,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其次,要向教材“讨说法”。 教材中许多文章涉及人性美等一系列主题。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有很多切身体会和感受。 有学生这样写道:爱是默默的关注,萍水相逢,却能够在别人发生意外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来,给予及时的扶助。 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爱心就像蜡烛,只要燃烧起来,就会温暖人心,照亮你我的生活。 ”显而易见,作者综合了《七颗钻石》《她是我的朋友》等文章中关于“爱”的感悟,抒写出自己的感受。 将课文当作线头,引导学生解开人生道理、少年烦恼的纱团,学生由此写出的感悟怎能不真实感人呢?

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笔者让学生谈谈对这名中国留学生的看法。 这是怎样一位留学生呢? 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 完成各环节的教学后,我安排了一次微写作: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许多学生紧扣教材目标,可也有不少学生写道:这位留学生其实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眼前的困难,比如说明情况,比如打电话求助或赊欠,等等,不一而足。 这样,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解构这位留学生的形象,通过中外两种视角比较分析这一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 向教材“讨说法”,使学生的微作文有了对文化人物和文化现象的独立思考和深切感知,而不再停留于人云亦云,毫无独特见解的肤浅状态。

二、从设计好活动到呈现

课堂微写作不是“随便写写文笔散漫的文章或段落”, 而是能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 因此,设计好活动对于小学生进行课堂微写作尤为重要。

在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课堂微写作的同时,教师也应仔细批改(包括每一处错别字、 语病), 认真写出评语。经验告诉我,教师积极的回应,对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的评语, 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回应,是赞许最好,即便是批评也比一个“阅”字更能令他们接受。

同时,要调整课堂微作文的评价标准。倘若教师每次对微作文都只作结果性评价,则写作基础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微作文,注重过程性评价。 每次课堂微写作,都要肯定其出色之处并指出不足,尤其是之前出现的不足而在本次微作文中有所改进的,更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感觉到老师一直在关注他写作上的努力, 也会积极性高涨, 尽自己的能力去探究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其次,可以落实每次微写作的要求而少作综合评价。即单次微写作设定一两个明确的标准,只要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即可。 这样,写作功底原本较弱的学生也有机会在单项上做得非常出色,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写微作文的积极性。

第三,要向学生强调微作文“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就写作本身而言, 只有充分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切实写出内心感想,才能写出优秀动人的作品。 比如端午节时,笔者要求学生写点 “应景 ”文字 ,谈谈对节 日的感受,务求真实。 学生们有的复述端午节的典故,有的记叙和父母过节的快乐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你,就是这一跃。 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慨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 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 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 。 为了什么 呢 ? 为了纪念 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让人感同身受。

对每次涌现的优秀微作文,要及时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从每期优秀微作文中挑选出几篇特别出色的,或贴于文学墙上,让同学们课余诵读;或让学生转换成电子文稿,在文末加上评语,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学生一起探讨,借鉴优点,查找不足,在无形中促使更多的学生认真写好微作文,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攀着阅读的大树到生发

如何解决学生有材料但是不知如何表达,写出来的微作文味同嚼蜡这一难题呢?笔者先是引导学生揣摩课文, 模仿不同文体文章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让学生们攀着阅读的大树生发。

比如在讲到《燕子》时,笔者侧重点拨动物的描写方法,如燕子外形特点的描写: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让学生模仿课文这一写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特别提醒学生要突出所写动物的特点。 那次微写作, 大多数学生摆脱了共性的东西, 比如两只眼睛、 一个鼻子这样的描写,使所写之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一位学生这样写:“一身色彩斑斓的羽毛,一张啼声婉转的小嘴,加上一双尖锐锋利的爪子, 凑成了活泼可爱的鹦鹉。 ”学生抓住了鹦鹉的特点。

又如要求学生以《荷花》为例试写景物。一位学生模仿《荷花》第二自然段这样写:“冬天,水仙花从盆里探出头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真是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我越看越喜欢。”这样生动流畅、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显现出摇曳生姿的景象,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 平时练习中当作阅 读材料的很多文章也都具有典型性和参照价值。 引导学生注意多方面汲取源头活水, 从模仿入手多写多练,课堂微写作的语言表达状况着实得到了改善。

写作训练中的语言转换 篇5

一、语言和思维训练应该在写作中占主导地位

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写作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 却不能表现于笔端, 文章短小且空洞无物;有的学生虽然能洋洋洒洒, 却文理不通不知所云, 甚至有语法错误。我们的母语是汉语, 一生中接触和使用最多的也是汉语, 为什么却无法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准确的文字加以表达呢?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一篇优秀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只有依靠语言和思维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所以,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必须过好语言关。学生只有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 才会厚积薄发, 言辞精准, 文采飞扬。其次, 还必须注重文章写作的思维训练。学生只有思维敏捷、流畅, 才能运用自如地将内心的所思、所感、所想外化为语言, 并且做到正确有序。因此在写作教学中, 语言和思维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当放在主导地位。

二、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 阅读优秀文章, 拓宽自身眼界

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贵在抓住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语言是相同的, 尤其是同一种语言, 其借鉴性更强。一篇优秀的文章, 无论是字词句式, 还是谋篇布局, 都有它的可借鉴之处。因此, 多阅读优秀文章, 学习和领悟其中优美的字词句式, 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捷径。个性鲜明的语言、令人赞叹的结构、新颖灵活的表达方法, 不仅能让学生从中学到语言技巧、寻到思维的痕迹, 而且还会拓宽他们的眼界, 使学生的思维跃上新的起点。所以, 在写作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当组织广泛的读书活动 (书籍必须是经过筛选的、有针对性的) , 在阅读的过程中, 可以是泛读, 也可以是精读。随着阅读书籍的增加, 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在增加, 思维途径也在拓宽, 随之, 语言和思维能力也会不断的提高, 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 写作始于模仿, 文章终于创新

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 原始的写作要写出好的文章是非常不易的。大多数新手开始写作的时候, 总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知道从何下手时, 又往往囿于写作理论的种种束缚, 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此时, 打破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模仿写作。找出自己欣赏的并且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 这样可以引起共鸣, 进而激发阅读者内心的写作冲动, 此时, 模仿范文的结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留驻笔端, 就会形成一篇自己的“创作”。这样, 既知道从何下手, 也可以做到有感而发。在整个模仿写作的过程中, 能领略到优秀文章的思维模式和文字运用技巧, 并且很快就能加以掌握运用。模仿到一定程度之后, 创新也就水到渠成了, 包括语言的创新、结构的创新和思维的创新。模仿的过程是为了创新, 创新的过程是对模仿的摒弃, 这个过程的转变, 就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

(三) 想象是写作的基础, 是思想腾飞的翅膀

文章出自生活而高于生活, 写作中, 允许符合生活常理的虚构。在虚构的过程中, 想象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篇优秀的文章, 没有想象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处于学生时代的青年人正是富于幻想的时候, 挖掘想象的潜力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这一方面的练习, 从易到难, 从少到多, 从有意识到无意识, 从刻意到自然。科学幻想是想象, 人物描写也可以是想象, 对话可以进行想象, 行动也可以进行想象……写作过程中, 想象无处不在。经过具体而坚持不懈的训练, 每个人对于想象的内容、方式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 经常会有学生仅仅局限于一个独立事件的叙述或描写, 从而造成事件缺乏感人的情节, 人物不能塑造得完美等, 其原因就是缺乏虚构的想象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生活常理的情况下, 将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时间的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想象将之虚构成一个具体的事件, 从而完成写作。

三、语言和思维要扎根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离开了生活谈写作, 只能是无本之源、无根之树, 是不会长久的。生活是动态的, 始终处于更新之中, 所以, 来自生活的材料是永远新鲜、有活力的。因此, 无论是语言还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都要永远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现实生活的语言永远是我们的老师, 只要我们留意观察, 就会发现无数的语言值得我们借鉴, 可以是精雅语言, 也可以是乡俗俚语。在这方面, 有许许多多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 而且思维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生活, 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 这和生活的多样化又不谋而合, 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成了培养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方面。

写作需要观察生活, 学生只有在了解生活的基础上, 才能去观察、分析、体味生活, 积累生活, 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如果离开生活, 语言、思维很快就会干涸, 写作也就死亡了。

上一篇:分布电源系统下一篇:耳鸣的一般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