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写作中的妙用

2024-08-12

色彩在写作中的妙用(共3篇)

色彩在写作中的妙用 篇1

色彩是最富有表情作用的艺术语言, 它具有最直接的情感表现力。走进美术馆展览大厅, 最先撞入眼帘的一定是那色彩动人的画作。黑格尔曾经说过:“绘画毕竟要通过颜色的运用, 才能使丰富的心灵内容获得它的真正的生动的表现。”色彩本来属于绘画领域, 但在中国它同样属于文学。在写作教学中, 教会学生巧妙地运用色彩, 不仅可以为文章增加亮点, 更有助于突出主题,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使读者产生共鸣。那么, 怎样教会学生巧妙地运用色彩、让学生的文章也能如绘画般炫出迷人的色彩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辨色彩类别

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灰, 这几种色彩是我们熟知的, 但自然界中, 色彩纷呈, 要准确地描绘出自然万物的色彩, 仅靠这点色彩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应当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提高他们对色彩的辨别能力。

“世界之大, 何处无色, 何时无色, 岂有一个民族会不懂颜色?但能待颜色如情人, 相知相契之余且不嫌麻烦地想出那么多出人意料的字眼来形容它, 舍中文外, 恐怕不容易再找到第二种语言了吧?”[1]的确如此, 要想丰富我们的色彩知识, 不妨从中国传统色彩入手。

下面就列举一些中国传统色彩, 给大家提供参考。

海棠红、石榴红、樱桃色、银红、中国红、朱砂红、嫣红、洋红、酡红、湘妃色、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橘黄、橙黄、明黄、柳黄、竹青、油绿、碧色、碧绿、青碧、翡翠色、青白、鸭卵青、蟹壳青、鸦青、豆青、石青、玉色、松花绿、秋香色、藕荷色、精白、纯白、洁白……

以上列举的色彩名称, 许多名字就蕴含着诗意, 能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如果能用在文中, 当然会成为亮点。不妨看看下面一些例子。

例 (1) 明净无比的蓝天白云, 全成了漫山枫林的大自然舞台的衬托。满树、满坡、满山, 都被浸没在色彩的海洋。粉红、洋红、橘红、朱砂红、砖红、大红、明黄、杏黄、橙、碧绿、浓绿、淡紫、玫瑰紫、葡萄紫、深紫……数不清的枫叶, 没有一片是完全相同的颜色。它们重重叠叠, 浓淡纷呈, 是可以触摸到的诗, 是可以看到的音乐。 (《枫红杏黄》)

例 (2) 整片草原一望无际, 天地间除了苍空的蓝, 云朵的白、青草的绿和远处丘陵上一些土石的褐黄以及几株杂树的灰绿之处。茶褐的底色上画着横枝的菊花。枝干墨绿, 花瓣原来应该是洁白的, 却在画家笔下带着一层仿佛被时间慢慢染黄了的秋香色。 (席慕容)

例 (1) 中, 运用了“粉红、洋红、橘红、朱砂红、砖红、大红、明黄、杏黄、橙、碧绿、浓绿、淡紫、玫瑰紫、葡萄紫、深紫”等一大串的色彩名称, 才演绎出了这秋天漫山枫林的缤纷绚丽的色彩。例 (2) 中, 只“绿”这种色彩, 作者就用了“绿”、“灰绿”、“墨绿”, 从而准确地描摹出了“青草”、“杂树”以及菊花“枝干”的色彩, 此外还运用了“蓝”、“白”、“褐黄”、“茶褐”、“秋香色”等色彩, 唤起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受, 进而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联想, 把他们带进迷人的画卷中。

当然, 仅仅掌握这些色彩名称还远远不够, 要给事物的色彩以最准确的还原与保真, 还需要习作者有画家一般精细的眼光。

二、读懂色彩语言

色彩有着自己的语言, 有着独特的表达情绪的功能。“色彩是情感的载体,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 自然界中的色彩有千万种, 不同的色彩或是色彩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2]心理学家经过实验证明:由于人类长期地将色相与某种物象联系在一起, 从而产生了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情。当见到某种色彩时便引起对某种具体物象的联想,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种抽象的联想, 色彩的象征意义由此积淀而成, 并具有了引起人们大致共鸣的感情与象征性。所以读懂色彩的语言, 把握色彩的象征性, 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运用色彩表情达意、绘景状物。

关于色彩的象征意义, 版本很多, 这里采用了辛华泉教授对色彩象征意义的归纳, 大致为:

红色———热情、喜悦、革命、爱情、野蛮、幼稚、危险;

橙色———明媚、快乐、妒嫉、疑惑;

黄色———希望、光明、发展、快活、轻薄、猜疑、优柔;

绿色———和平、成长、理想、永久、抑制;

蓝色———沉着、冷静、悠久、寂寥、冷酷;

白色———洁白、纯真、素朴、神圣、警觉、冷清。

以上列举的这些是单色, 要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配合起来, 效果又各有不同。还需注意的是, 色彩的情感表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具有许多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在写作时要注意考虑到描写对象的特点、画面的和谐以及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色彩情感表现的影响。

三、舞动色彩风情

法国印象画派艺术大师莫奈曾经对青年画家们说:“写生的时候, 要忘记你眼前是什么东西, 你看到的只是色彩, 只是色彩的关系。”绘画是这样, 写作亦如此。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刻画人物都离不开敷彩设色。

写景时色彩的运用有一定章法, 务必要抓住景物的个性, 或冲淡轻远或流金泛彩, 并能更进一步从自然色彩的再现转向心理色彩的表现, 使读者在欣赏景物自然层次的同时, 领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情感。

例 (1) “沿河两岸山皆深碧一色, 山头常戴了点白雪, 河水则清明如玉。” (沈从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例 (2) “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 发着银光, 软软的, 滑溜溜的, 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 通红的, 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 紫浮萍。长脚蚊子, 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 (一种水鸟) , 擦着芦穗, 扑鲁鲁飞远了。” (汪曾祺《受戒》)

例 (1) 作者运用“深碧”、“白”“如玉”这些清冷的色调, 不仅抓住了山水超凡脱俗的特点, 也为笔下的人物设置了田园牧歌般的活动环境。例 (2) 展现的是作品主人公小英子和明海划进芦苇荡后的情景, 新吐穗的“紫灰色的芦穗”、“通红的”蒲棒、“青浮萍”、“紫浮萍”以及“开着四瓣的小白花”为整个画面涂抹上了迷人的色彩, 为主人公的活动创设了一种恬淡而诗意的氛围, 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快乐。

以上二个选段无一例外都抓住了景物的个性, 此外, 选段 (1) 还展现了作者对远离尘俗的大自然的钟爱;选段 (2) 则传达出作者对人性的关怀;所以说色彩的最佳调配剂应是作者的主观感情, 只有融入了情感, 笔下的色彩才会有生命, 才让人百看不厌。

写景状物离不开色彩, 刻画人物也常借助于色彩。色彩不仅能加强人物外形的鲜明性, 而且还有助于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生活经历的变化。

例 (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朱自清《背影》)

例 (1) 中, 父亲“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这里的“黑”与“深青”都属于冷色调, 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是沉重的。的确, 父亲的艰难和努力, 困顿和挣扎, 都通过这凝重的色彩传达给了读者;而与冷色调形成对比的则是父亲抱回的“朱红”的橘子, 细细品味, 我们一定能感受到:父亲抱回的不止是“橘子”, 更是父亲炽热的爱子之心!

例 (2) “他正在厨房里,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鲁迅《故乡》)

例 (3)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这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 终日吹着海风, 大抵是这样的。” (鲁迅《故乡》)

例 (2) 中, 作者用“紫色”来描写闰土这一小英雄的形象, 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活泼刚健、英气勃勃。例 (3) 中, 中年闰土的形容枯槁, 苍老呆滞, 作者也借助于色彩来传达:他脸色“灰黄”, 眼睛“周围都肿的通红”。全文通过色彩的对比, 展现了闰土孩子时的纯真以及成年后的麻木、愚钝, 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过程。

“散文通过色彩描绘艺术画面, 不但可以和绘画一样给人以鲜明的审美愉悦, 而且比绘画更能深层次地、立体地抒发散文家丰富多变的情感, 加深作品的意境, 以激起读者心灵如痴如醉的遐想。”[3]由此不难看出, 色彩在写作中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能再现绚烂多彩的实景, 更能抒写真挚浓郁的情感。

注释

1[1]张晓风《张晓风散文》,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2]苗雨青《论色彩的象征意义》《艺术广角》2007年第3期。

3[3]杜福磊《散文美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色彩在写作中的妙用 篇2

一、诠释话题,内涵深刻

在议论文写作中,开头部分属于破题阶段。破题,即对文章话题进行诠释说明,界定其内涵和外延。而排比句式往往由三个以上句子组成,能更加丰富、准确、深刻地揭示话题的内涵。如以《论磨难》为例,作者在开头是这样诠释话题的:

磨难是前进路途中的绊脚石,磨难是天空中阻碍飞翔的风雨,磨难是集体大合唱时的不和谐音符……然而,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磨难,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变难为易,只要战胜了困难,那么,曾经的绊脚石也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奠基石;曾经阻碍飞翔的风雨也会变成雨后天晴的彩虹;曾经不和谐的音符也会演变成铿锵有力的宏音!

作者首先把自己要写的“磨难”界定为“人生中都会遇到的困难”,并运用比喻排比修辞,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诠释了本文要论述的问题。接着作者顺理成章地提出论点,“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变难为易”,并且再次以排比、比喻的修辞方式来形象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形象生动,内涵深刻。

二、气势磅礴,论点鲜明

排比句式的一大鲜明特点就是气势磅礴,在议论文中往往给人毋庸置疑的感觉,这对于议论文提出论点非常有利。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恰当地采用排比句式来设置分论点,或者直接提出论点,使之鲜明具体。如《不甘平凡》一文,作者就是这样提出论点的:

每一支红烛都能发光,每一座山峰都可以巍峨,每一朵浪花都可以跳跃。同样,只要不甘平凡的心还在,再无望的梦想也能诠释辉煌。

作者通过排比句式,类比了红烛、山峰、浪花等三个意象,其目的是为了“不甘平凡”作铺垫,有了前面的排比,后面的突然转折就显得非常有气势,论点鲜明而直接。

三、叠加论据,论证有力

在议论文写作中,论据既可以详写,也可以略写,特别是那些众人皆知的论据,勿庸赘叙,只要采取“何人何事何结果说明了什么”的模式即可。但这样一来论据往往显得单薄,这时,如果采取排比句式将这些论据叠加在一起,论证更加有力。如《挫折是强者的助推器》一文,作者这样来写论据:

为什么被沙皇残酷迫害的普希金能成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为什么曾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而受排斥的佛洛依德能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为什么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身心俱残的海明威能写出激励人心的世界名著《老人与海》?……这些都是因为挫折,挫折给予了他们力量,让他们发奋、让他们图强,终成不朽。挫折对于强者而言不啻为激发生命热情、斗志的助推器。

作者巧妙地将普希金、佛洛依德、海明威三个大家都熟悉的事例,通过“为什么”的反问方式排比在一起,使得论证气势更加磅礴,同时,多个事例叠加更加显得论点的准确,无可置疑。

四、逞我文采,制造亮点

恰当运用排比句式,可以在论证严谨的文章中制造文采非凡的亮点,让读者在严肃的行文阅读时顿觉眼前一亮。但在具体写作中,要始终牢牢扣住论点,不能为了文采而文采。在议论性散文中,多采用排比句式来一展文采,如《古籍的灵魂》一文,作者这样论述:

古籍一如老旧的灵魂,从先秦来,从大唐来,从康乾来,从民国来,随身亦带着辗转的故事向你走来,带着沧桑的目光向你走来,带着满身风尘向你走来。你会读到百家诸子争鸣,会读到大唐盛世的豪情,你会读到战乱纷飞的血泪,你亦会读到它的主人或踌躇壮志、或满腹诗情,或萦损柔肠,没有大漠孤烟、没有长河落日、没有策马扬鞭、没有亭台楼阁,却一样撩拨心弦。

文中作者运用了“从……来”、“带着……走来”、“你会读到……”、“或……”、“没有……”共五组排比句,对古籍“一如老旧的灵魂”作了全方位形象的阐述,读起来感觉很形象、耐人寻味,体现了作者的文采与写作水平。

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在议论文写作中,还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采取排比句式,营造浑然一体的结构。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开头、结尾的排比句式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要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同时要紧扣中心话题,成为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这个世界需要你》一文的开头和结尾是如此设计的:

开头:也许你只是天际浮云,最渺远的那一丝,但是这个世界需要你;也许你只是万千林海,最普通的那一棵,但是这个世界需要你;也许你只是入海百川,最不起眼的那一滴,但是这个世需要你。

结尾:你若是天际浮云的一丝,亦装点了天空;你若是万千树海的一棵,亦成就了伟岸;你若是入海百川的一滴,亦诠释了壮阔。请记住,这个世界需要你!

色彩在写作中的妙用 篇3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有铸炼语言的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说清”。“说清”是基本要求,“说好”、“说透”是高标准要求。一句平常的话,能不能换个引人入胜的说法;一件事,能不能描述得形象一些;一个传统的说法,能不能用个新颖生动一些的表达方式……创设议论文亮点语言的技巧固然很多,但我发现排比修辞在优秀作文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所以,在这里,我想具体谈谈运用排比来扮靓议论文的语言。

一、排比修辞的作用

1. 排比可使文章海涵人生,浓缩历史,增大文章容量。

如文章《情感与理智》以如下文字展开理性和情感的思辨:

三国旧事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首级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情感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

2. 排比可使语言琅琅上口,气势非凡,表现语言魅力。

如文章《喜悦》用如下文字表达喜悦:

喜悦,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庸俗的清明澄澈。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

3. 排比可使推理周密严谨,环环相扣,展示思想雄辩。

如文章《自尊无价》这样展开思路:

自尊是什么?自尊是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千古佳话;自尊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高风亮节;自尊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自尊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段文字通过历史事例的纵向罗列,深刻地阐述了自尊的广泛内涵,为后文展开张了本。)

二、排比修辞的妙用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作文质量的优劣。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写作时,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确实能为文章的语言设置一些亮点,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那么如何运用排比手法为语言上创设亮点呢?下面列举议论文中应用排比的四种类型。

1. 修辞连用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组合使用来完成的。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连续设问构排比

这种方法将设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连续的设问形成排比结构,在一次次的回答中层层深入,加强文意。如下例:

人生苦闷吗?不,我们有激情,我们有欢笑。人生旅途中,我们有奋斗、有追求,我们会为成功去努力打拼。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何谈苦闷?

人生如戏吗?不,我们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填补岁月的空白,我们会用真情去演绎人生。人生不是戏,我们更不能游戏人生。

人生如梦吗?不,它并非梦幻,而是真实的存在。经过我们的奋斗与追求,我们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上例选自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美丽人生》文中的三个设问,三个有力的回答、从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关于人生的看法。设问使文章有了含蓄美,排比的格式使文章具有了形式美。

(2)连续反问构排比

这种方法将反问、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连续的反问形成排比结构,以加强文意、深化主题。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白杨礼赞》一文第七段,连用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句法的变化如下:“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以上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地赞扬了中国人民像白杨树那样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从而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巧用对比构成排比

这种方法将对比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通过一组对比,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如下例:

在真实与虚伪之间,我唾弃虚伪;在忠诚与背叛之间,我厌恶背叛;在宽容与狭隘之间.我保留宽容:在自尊与阿谀之间,我恪守尊严。在成长的路上,有舍有得,心灵的选择决定了你一生的方向,心灵的选择是人的灵魂的集合。

上例选自优秀作品集中《心灵的选择》一文,文中将真实与虚伪、忠诚与背叛、宽容与狭隘、自尊与阿谀排列在一起,通过它们之间的正反对比,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心灵的选择。

(4)巧设博喻成排比

这种方法将博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组合起来,针对同一事物连续设喻,以求穷形尽相、生动活泼。如下例:

感动好像暖暖的春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大地带来春的消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感动仿佛隐隐的春雷,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使沉睡者苏醒,使懒散者振奋,使迷途者奋起直追;感动犹如沥沥的春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田,“润物细无声”。

上例选自河北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动》,文中以春风、春雷、春雨连续设喻,充分地写出了“感动”带给人们的温馨、振奋、滋润。比喻运用得当、贴切、全面,诗句的引用、排比的形式增添了文句的韵味。

(5)巧用名句构成排比

这种方法在一组排比句中巧妙的引用一些经典的名言警句,从而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如下例: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上例选自优秀作品集中《思念是一道风景》一文,文中诗化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兴味盎然,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2. 语句关系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因果关系复句,或用假设关系复句,或用条件关系复句等构成排比进行议论,以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

(1)巧用因果构成排比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上例选自2006年湖北满分作文《把握三角形的支撑》,文中句与句之间既形成排比,又展现了句子内部的因果关系,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2)巧用假设构成排比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上例中三个“如果”三个假设,假设之中还有比喻,语言整齐之中有变化,句式运用有新意。这一段文字表达效果极佳,从根本上说,还是修辞运用得当的结果。

3. 文章段落式。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中心论点中解析出若干个分论点,用相同的句式表达,然后放在各段开头,构成排比。如下例:

魅力是演讲大师潇洒的手势,魅力是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迈克尔·乔丹的临空灌篮,魅力是巴蒂斯图塔的飞脚抽射;魅力是白石老人的虾,魅力是悲鸿先生的马。

当然,我们不能为排比而排比,因为思想感情是根,文辞是叶,根深才能叶茂。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能,让文章多几分文采的亮光,的确不失为议论文作文获得高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衡广仁.浅谈凤头.猪肚.豹尾——作文写作综合指导.

上一篇:考试后……下一篇:基层卫生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