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色彩教学

2024-06-05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共11篇)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 篇1

个人控制情绪、承受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 常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此, 学生情感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成为国际教育界改革的潮流。

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在美术创作时, 离不开色彩的运用。人本身对色彩就有一种天性, 通过无拘无束的色彩涂抹, 自由抒发和展现自我, 这种表现流露出人们在色彩上的个性本能。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美术教学中要把色彩教学、学生情感、个性有机结合, 使具有个别差异的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 尊重学生的发言、创作。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创新精神。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发展个性, 顺其自然地推动他们向前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受美、表现美, 赞扬创造美, 使学生建立起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成为再学习的动力。

色彩是重要的视觉造型元素, 也是学生喜欢去表现的部分, 所以, 在美术教学中把色彩教学作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个性大胆地通过色彩表现展露情感, 显示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 使个性得到发展。

色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感受和欣赏色彩, 建立对色彩的兴趣和浓厚感情。

(一) 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欣赏自然和生活中的色彩美。

生活和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最好老师, “外师造化”为历代画家所重视。结合教材, 引导学生主动感受、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色彩美, 可以使学生找到艺术创作的源泉, 建立起主动观察、感受、发现色彩美的兴趣。学生通过联想还能体验到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如红色给人温暖、热烈、喜庆、兴奋、前进等感受, 蓝色给人以冷、宁静、深沉、严肃、后退等感受, 所以我们应培养学生感觉, 让学生去感受颜色美。

(二) 引导学生去感受和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再现美和表现美。

二、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美术创作中结合自己的情

感、个性去表现色彩,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提高, 个性得到发展。

(一) 教师要营造学习、创作氛围, 有了轻松的氛围才能使学生自然地结合自己的情感、个性去表现。

教师要关心和热爱学生, 尊重他们的发言、提出的意见和看法,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等。教师还要创设美的学习环境, 如展室或画室, 可以布置一些学生的美术作品, 使学生在浓厚气氛下尽情创作。学生创作时, 根据题材的不同, 播放一些合适的背景音乐感染学生。如在想象课中, 放一些奇妙感、充满激情的现代音乐;在写实课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古典音乐, 使学生更好地去创作表现。

(二) 学生应该牢固掌握必要的色彩知识和技能。

如色彩的原色、间色、复色知识;像调色的深浅、鲜灰, 作画的方式、用笔方法, 像快慢、轻重、藏露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根据爱好, 在创作中选择自己的用色方法, 形成自己初步的色彩面貌。

(三) 根据不同课型要求, 锻炼学生的写实性色彩或表现性色彩。

锻炼学生大胆运用装饰性色彩和情绪性色彩。培养学生在色彩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四) 学生随着创作过程的进行, 会陶醉在自己的创作

中, 便会自然地伴随一些动作、言语、表情的出现, 这是他们情感流露的需要。在创作阶段, 可让学生随意一些, 自然一些, 可以有身体动作, 言语表情等。这样使学生在创作中通过交流信息、提出意见, 提高作品的质量, 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同时,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舒展, 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三、抓住美术具有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 注意发掘教材

中内在的思想性, 在教学的内容与艺术形式中有机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四、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有直接作用, 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大大增强。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自己生活中, 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色彩美, 使自己陶醉在美的环境中, 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总之, 在不断的色彩学习、表现创作、欣赏、评价实践中, 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明显提高,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色彩表现方式和方法。学生借助色彩, 结合自己的情感, 进行创造性地表现色彩, 形成个性色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培养、丰富和提高, 同时使美术创作成为学生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对大自然中的色彩美的感受能力也会有更大的提高, 使学生觉得大自然更美, 更喜欢和热爱大自然了, 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品德得到提高,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洁.论学校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7.

[2]李尚婕, 李季.在色彩教学中建立学生自身的审美框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5, 1.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 篇2

史楠楠

(渤海大学 中文系 辽宁 锦州 121001)

[中文摘要]:词 的 色彩意义 属于 非理性意义的 范畴,它 反映着 人们 对 世界 认识 的 价值观念、立场态度 和 语言使用上 的 一些看法 等。词 的 色彩意义 在 具体的 教学过程中 也起着 极其 重要的 作用。在 明确 词 的 色彩意义 的 使用范畴 与 内涵 的 同时,辩明 “色彩”,从 实践层面上 谈 词语 的 色彩意义 在 阅读教学中 的 作用 以及 运用。

[关键字]:词语色彩意义 阅读教学

词 的 词汇意义 有 理性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 三部分 构成。在 进行 词语教学 乃至 阅读、写作 教学 中,教师 往往 都是 对 词 的 理性意义、语法意义 进行 重点的 分析 和 讲解。而 对于 词 的 色彩意义 只是 做 表层 的 分析,没有 深入的 进行 研究。其实,词 的 色彩意义 在 词 的 词汇意义 中 有着 重要 的 作用,要 在 学习中 达到 对 词语系统 有层次 的 了解,必须 要 仔细 研究 词 的 色彩意义。

一、色彩意义 的 使用范畴 与 内涵

词 的 色彩意义 属于 非理性意义 的 范畴,它 反映着 人们 对 世界认识 的 价值观念、立场态度和 语言使用上 的 一些 看法 等。①词 的 色彩意义 主要 是 指 词义 中 的 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文化色彩 和 形象色彩。

有些词 在 指 称 客观事物 或 现象时 表明 了 人们 对 该事物 或 现象 的 爱憎、褒贬 等 感情,这 就是 词义 中 的 感情色彩,这 在 阅读中 是 最为常见的 褒义词、贬义词 和 中性词。

有些 词语 由于 经常 在 特定 的 阅读 语体 中 使用,便 带上 了 某种 语体 所 特有 的 色彩,这 就是 语体色彩。具有 书面语色彩 的 词语 有的 多 应用 于 政论文、应用文、科技文章、文艺作品等。而 口语 语体色彩 总的 说来 通俗自然,生活气息浓,如“打听、光棍儿”等。

文化色彩 指的是 由 词 的 理据 所引起的 对 词或词义 形成的 文化背景的联想。明显 含有 文化意义的 词 可以 分成 三类。⑴有 典故、有 出处,富有 丰富的 历史文化内涵。例如:“染指、问鼎”等,这些 词 除了 理性意义 之外,还 负载着 历史文化信息,能 使人 联想到 与 词义相关的典故、诗文或民俗。⑵专有名词的命名,反映出 命名的 社会文化背景。包括 人名、饭店 商店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反映了 命名的 社会文化背影、思想倾向等,表现出 不同的 情趣格调。⑶音译词 反映了 中外文化 交流的 历史背景,带来了 异域情调。例如“莎士比亚、吉普”等,涉及到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 广阔 社会生活的 音译词 反映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 时代背景,具有 深刻的 历史内涵。

形象色彩 也叫 描摹色彩,具有 形象色彩的词 常用于 文艺作品中,以 描绘 人或物的 形象、情状 或特征,因而 这类词 往往 有 形象性、可感性、比喻性 的 特点。形象色彩 可以 分为 形态色彩、声音色彩、感情色彩 和 动态色彩 几类。常常 能 起到 对事物 视觉形象 或 听觉形象 的 联想作用。②

二、“色彩” 一词 的 界定

不知道 大家 会不会 有 这样 的 疑问,如果 不交代 色彩意义 的 含义,在 不理解 到底 什么 是词 的 色彩意义时,往往 提及 “色彩” 一词,大多数人 都 会 联想到 有关于 色彩类 的 词语,比如说 :黄,蓝、绿 等等。其实 想到 带有 颜色的词 是 很顺理成章 的 事,往往 看问题 要有 联系 有系统。在 色彩意义 中 有 感情色彩 这一 类型,其中 包含 褒义词、贬义词 以及 中性词。用 不同 表示颜色 的 词,也 可能 体现出 词语 的 感情色彩。

自然界 是 五颜六色的,如 蓝色 的 大海,绿色 的 田野,红色 的 血液,这 既是 客观存在,又是 人类共有 的 感觉。汉语 中 的 颜色词 就 相当多,而且 不同 的 感情色彩,具有 丰富的 意义。在 阅读教学 中,我们 要 多注意 分析 这样的 词语。

汉语 自古以来 就 有 丰富多彩的 颜色词。比如说,用来 指称 红色的 词语 就有 不少,如 表示 红色意思 的“赤、朱、红”等。这些 词语 大多 是 与 具体词语 联系在 一起 的,如 “赤” 原指 火光的 颜色。现在 人们 常常 用 “赤诚 ”一词 来 形容 人 对 某种人或事的 忠心忠诚。这就是 用 明显 带 有 颜色的 词 来 体现 词语 的 感情色彩,“赤诚” 是 表示 褒义 的 词。

汉语 的 色彩词“白”。“白”有 贬义 的 一面,即 它 与 表示 低贱、凶丧、反动、愚蠢 等 的 意义联系 在 一起。从 汉代 到 唐代,普通百姓 穿 白色衣服,所以 古代的 “白衣” 指 贱民;“白丁”指 没有 功名的 人,像 刘禹锡 《陋室铭》 所说 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屋” 指 穷人 用茅草 盖成 的 房子 等等。但 随着 现代人 思维 和 思想 的 进步,用 “白领丽人” 来 形容 知识 女性,更 能 体现 女性 柔美 和 干练 的 一面。

这样 的 例子 还有 很多,都是 通过 色彩词 来 体现 词 本身 的 感情色彩 的。所以说,正确 的理解 色彩词 中 体现的 不同的 感情色彩 是有 必要的。的确,我们 不能 说 把 词语 的 色彩意义 和 色彩词 混淆,但是 必须 承认 色彩词 给了 我们 许多 感情色彩 方面 的 提示,可以说,色彩词 在 体现 词语 的 色彩意义 这 方面 表现出了 极大 的 作用,给 我们 展示出 它 丰富多彩 的 面貌。

三、实践层面 上 色彩意义 在 阅读教学 中 的 体现 和 作用

第一,丰富 词义 内容,增加 信息 含量。前面 曾经 提及,词义 的 整体内容 是 由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和 色彩意义 三部分 组成的,将 词汇意义 与 语法意义 作为 定量,色彩意义 作为 变量 来 看待,一个 词 每 多出 一种 色彩意义,其 整体内容 就 丰富 一分,信息含量 就 增加 一分,词 的 容量 就 加大 一分。因而 无论 是 与 一般的 无特定 色彩词 即 中性色彩词 相比较,还是 与 单一色彩词 相对照,多彩词 的 词义内容、信息含量 毫无疑问 在 词汇系统 中 都是 最丰富的,无与伦比的。如 “梦呓”、“呓语”比 同义的 “梦话” 多了 一层 藻丽的 文艺语体色彩,词义 的 整体内容 也就 随之丰富 一分。“红彤彤”、“黄灿灿”比 单音节的“红”、“黄”,既 增加了 描摹性的 形象色彩,又 具有了 淡淡的 喜爱的 感情色彩,两相比较,在 语义内容 方面,谁 单调贫乏,谁 丰富细腻,自然 径渭分明。

第二,加重 感性特征,强化 修辞色彩。色彩意义 是 客观对象 的各 种非本质属性,即 各种 感性特征 的 反映,因而 它 表现为 一种 感性意义,具体 体现为 某种倾向、韵味、格调、气息,具有 附着性、空灵性、体味性 特征,与 词汇意义 的 理性特征 迥然不同。假如 在 同一个词 的 形式中 聚集了 两种 或 多种类似 的 感性化意义,那么 自然 会 构成 最具有 感性特征、生动性特征、韵味独特 的 群体。我们 比较 下面 两组词:A组:“摇曳”、“雨帘”、“葱绿”、“雀跃”;B组:“摇”、“雨”、“绿”、“高兴”。A组 与 B组 互相 对应 的 词,词汇意义 比较 接近,但 它们 所给予 主体 的 感觉 却 大为不同。A组 词 显得 形象、生动,引人联想,韵味十足,就是 因为 它们 具有 鲜明浓厚 的 形象色彩 和 长期 应用于 文艺语体 而 形成的 文艺语体色彩;B组词 充分体现出 理性意义 的平淡无奇,因为 该组词 属于 无 特殊倾向 的 中性色彩词。③

色彩意义 以 自身特殊 的 内容构成 即 倾向、韵味、格调、气息等,成为 语义内容 中 最富有 修辞 特质的 一种 意义内容,不同 的 色彩 有着 不同 的 修辞特点,每一种 色彩类型 都有着 自己 独特的 修辞天赋。其中,有的 可以 展示 主体 喜怒哀乐的 主观情感;有的 可以 创造 生动、形象、活泼 的艺术境界;有的 可以 参与 构筑 言语作品 的 不同 语体风格;有的 可以 体现 独特的 时代氛围;有的可以 显示 浓郁的 外来情调;有的 可以 表现 鲜明的 民族特色;也 有的 可以 营造 浓厚的 地方气息,等等。语言系统 中 的 词 只要 拥有 一种 色彩意义,也就 拥有了 一种修 辞色彩,也就 具备 了 上述 修辞功能 中 的 一种 能力。多彩词 一身 兼有 多种 色彩意义,也就 蕴含了 多种 修辞色彩,多种 修辞色彩 叠加在 一起,大大 强化了 词 的 修辞功能,提高了 词的 修辞价值。

在 阅读的形式上 看,词语 的 色彩意义 体现了 丰富的 语义 信息含量,以其 多姿多彩的 修辞特色,同时 展示 多种 表达效果,其 集中 突出的 修辞能力 表现为 可 使言语 表达 既 简洁凝练,又 丰腆细腻。如 用“逝世”、“诞辰”等 词,用于 伟人、领袖、受尊敬 之人,在 表达 敬重 感情色彩 的 同时 体现 庄重的 风格色彩,这 本身 就是 一种 丰腆;同时,在 表达 该类意义时,无 需 连续 运用 感情色彩词 和 风格色彩词,因而 它 又体现了 一种 简洁凝练。

四、运用 色彩意义 在 阅读教学 中 正确 理解 词语

首先 在 具体的 语言环境中 悟意。

这是 最 重要的 理解 方法。因为 汉字 常常是 一词 表 多义,单凭 查字典 还不能 准确 判断 其寓意,只有 在 一定的 语言环境中,词义 才 确定。“语境”是 一 大的 语言背景。离开了 具体的 语言 环境,是 谈不上 对 一个 词语 的准确理解的。在 教《翠鸟》课时,④出现了 这样 一个词语:“锐利”。教师 没有 让 学生 去 背 现成的 解释,而是 要 他们 自己 去 读出 现在 这个 词 前边 的 句子,学生 经过 自己 的 阅读、揣摩、思考,纷纷 举手发言:“‘锐利’ 前面的 句子 是‘小鱼 悄悄地 把 头 露出 水面,吹了 个 小泡泡,’这 说明 鱼 很 小,动作 很 轻(悄悄)很小(小泡泡),却 还是 被 翠鸟发现了,从 反面 证明 它的 眼睛 非常 厉害,连 细小的 目标 也 躲不过。”“ 前边的 句子 已经 写出了 小鱼 非常 机灵,却 还是 难以逃脱 翠鸟 的 目光,说明 它 的 目光 十分 尖锐。”“锐利 从 语体色彩 上 属于 文艺语体,具有形 象性、生动性、具体性,文中 用 这一词 恰倒好处的 点明了 翠鸟 的机敏。”显然,把“ 锐利”放在 具体的 语言环境中 去 感悟,不仅 培养了 学生的 理解能力 和 思维能力,还 强化了 他们 的 语感,收到了 “事半功倍” 的 效果。

其次 借助 形象,联系 生活实际 意会。

有的 词语,字典的 解释 比较 抽象,联系 上下文 还是 不 容易 理解。如果 教师 能 借助 直观的教具、实物,配合 表情 和 动作,引导 学生 联系 生活实际,用 自己的言语 做出 回答,反而 更 容易帮助 学生 准确 理解 词语的真 正内涵。如 《一定 要 争气》 中 写 童第周 在 做 一项 实验时,“还要 耐心 和细 心。”“耐心”是 指 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强调 他 经得住 时间 的 检验;“细心” 指 态度认真、一丝不苟,强调 他 经得住 困难的 考验。但 光凭 这种 单一 的 讲解,学生 并未 能 真正 区分 二者 的 差别。再让 他们 联系 上下文,从 “做了 一遍 又 一遍”看出其 “耐心” 可嘉,从 “把 青蛙卵 的 外膜 剥掉”看出其“细心” 可贵。因为,— 蛙卵 之 小,外膜 之 薄,剥离 之 难,若 缺乏 细心 和 耐心,手术 是 无法 成功的。在 从 色彩上 分析,两者 都 属于褒义词,但 修饰 和 限制的 词 是不同的,从 这一角度 如何 去 理解?在 教师的 指引下,学生 通过 自己的 反复 推敲 和 琢磨,深刻 体会到 这 两个 词 运用的 准确性,一旦 生活中 再 出现 相似 情境,在 词汇 “宝库” 中 进行 正确 选用 就 不难了。

其实,理解 词语 的 方法 还有 许多,这里 所说的 只是 几种 最 基本,最 常用 的 方法,只要 教师们 能 针对 不同 词语,因 词 而 灵活施教,指导 学生 学会 理解 的 方法,就 能让 学生 逐步 做到 自行 理解,独立 运用,迈开 成功的 第一步。在 阅读教学 中,教师 要 彻底 弄清 词义,在 理性意义,语法意义 和 色彩意义 以其他 的 角度 全面 完整的 分析词语,只有 这样,才能 搞好 阅读教学,才能 真正 提高 学生 综合能力。

[注释]:①②夏中华:《语言学 教程》辽海 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第154页 第156页

③杨振兰:《论 一词 多彩》1997年第5期

④《教育 导刊》:《阅读教学 中 理解 词语的 方法》1999年第一期

[参考书目]:①夏中华:《语言学 教程》辽海 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②符淮青:《现代汉语 词汇》北京大学 出版社 1985年3月版

③曹炜:《现代汉语 词汇 研究》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4年7月第2版

④曾祥芹:《文章学 与 语文教育》上海教育 出版社 2002年6月第4版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 篇3

【关键词】理性色彩研究 综合色彩研究 基础教学 项目课题

色彩,以其无限的魅力解读了光和物体之间千变万化的关系,同时,它也暗示着一种观看之道——那就是我们对世界认知与理解的视觉呈现,渗透着观念、历史与文化等深层因素。

从视觉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色彩被看作激发创作情绪的一种要素,它不仅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元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色彩与传达媒介紧密关联,新材料和新媒介的出现往往对我们既有的色彩理解力提出挑战,继而引发艺术形式革新,促成新的审美体验。

在艺术教学中,现代色彩观念的成型直接得益于20世纪上半期包豪斯的实践探索。伊顿、克利和阿伯斯等人的色彩实践不仅接续了塞尚以来让色彩脱离对形体的依附,构建画面独立主观色彩系统的观念,更以科学的方法对色彩规律进行理性分析,通过严谨的实验方式累积视觉经验,构建新的视觉原理,独创了“色彩构成”这一专业基础训练课程。

经过长时间的锤炼,在当代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色彩构成教学已然成为完整教学过程的必经阶段。但《色彩构成》课究竟怎样设计才能达成其与时俱进的有效性,避免模式化;教学执行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基础课程与最终艺术创作、设计项目的有机关联,才能使学生将基础训练中掌握的视觉原理和技巧顺利运用到今后的项目课题实践中去,这些问题仍然是今天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综合色彩研究》介入基础教学

公共艺术专业采用综合色彩的训练方法,将色彩学看作系统的、多元叠合的、综合的、更具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课题;开设《综合色彩研究》课程,以实证性、科学性为基础,旨在解决艺术创作中的调研方法问题,着重探讨专业范畴中有针对性基础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掌握色彩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独立研究能力,将《综合色彩研究》课程打造为可为多领域实际应用的带有色彩分析性质的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公共艺术专业《综合色彩研究》共设计有前后两部分共五项训练课题。

前期课程集中于色彩关系探索,由“经典名画色彩提取练习”,“平面色彩观察、提取与分析研究”,“立体形态中色彩组合实验”三项训练构成。将色彩从写实造型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色彩不再只是传统绘画和二维视觉图像的叙述;以理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建构科学的色彩系统。我们探求有关色彩的知识,积累有关色彩美学原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但绝非概念上的公式化。对色彩近似科学的分析、对比,对色彩组合关系近乎实验的记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累积色彩感受,创造、发现新色彩关系与效果的经验。这样的研究方法贯穿课程的始终,一方面,课程以亲身实践的方式深化学习者对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打开学生对色彩原理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色彩分析的方法、色彩体验的记录为学生以后在具体创作项目中发现色彩问题、解决色彩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

《综合色彩研究》的主体课程是“环境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环境色彩的更新主题创作”两项。环境色彩,是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生活的一种创作方式,体现着理性色彩系统的影响力和价值作用。将前期课程中学习积累的色彩调研、采集与分析方法运用到环境色彩更新项目中去,理性的色彩调研与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出建设性设计改进方案提供了可能。色彩,从一种设计手段变为设计目的,建筑与环境色彩改变了城市附加装饰者的身份,成为城市长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色彩关系探索

色彩关系探索是课程安排中学习者运用色彩能力获得提升的重要基础。

对色彩的准确命名依赖于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数据描述,而色彩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和文化联想却无法得出恒定的说法。色彩在不停地流动,只有环境才能给予色彩一定的限制性;色彩与环境相互依存,通过色彩关系达成视觉呈现。

色彩的分类、结构、范围、秩序、搭配、比例、调和、冷暖以及色彩与空间、时间、光、材料、表面等等的互动都存在于色彩关系的探索之中。

色卡是进行色彩研究的有效工具,一方面它避开了调配颜料耗费的时间,使研究者能够集中精力快速观察和记录色彩搭配;另一方面,色卡的标准化、数字化为大量实验研究增加了严谨性和科学性,也便于研究者将所积累的色彩模型与实施制作相衔接。

1.经典名画色彩提取与范例存储

艺术史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历代绘画大师对于自然色彩博大精深的探索与表现。课程要求学生自选一幅名画图片,对图像进行网格化处理以简化图像色彩和图形,然后在此基础上用相互关联的一组色块对原有作品色彩特征做出归纳和提取。通过学习优秀作品的最佳色彩关系组合方式,增强对色彩范例的记忆,提升对自然界色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从对象中提取基本色块组成色谱系统的色彩分析方法与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注重思考所选作品的色彩系统形成因素——是什么导致我们眼前的这幅作品选择此色彩而非它色彩或它材质进行表达——其所涉及的历史与文化、象征与情绪、民族与时代等多重内容;注重色彩结构分析,主导色、对比色的分配和色调提取,整体格局与局部色彩关系的研究。

2.平面色彩观察、提取与分析研究

自然界中的色彩既相当丰富又异常微妙,而传统视觉习惯使观察者难以从特定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看待事物,因此也就无法发现超出“常规”的色彩。课题要求学习者选择花卉或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自身特点、光源因素、季节因素、背景比例、花叶比例等做出细致记录,提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系列化的色彩层次,对微观色彩进行有序归纳、色卡比对,确定主体色调和色块取值,完成研究报告。通过这一训练,学习者得以发现细微差别,提高微观的色彩感知力,理性地解释外部色彩印象及颜色个性。

3.立体形态中的色彩组合实验

现实世界中形体(尤其是建筑、雕塑等大体量物体)的外观色彩总与其所处空间产生互动,从而影响人们的观感。深入理解三维空间中形体的色彩存在状态,有助于学习者在未来创作中综合把握和熟练运用色彩表现技巧。

课程要求学生自选三至五件现成品分别进行色彩涂装,并设置一定的空间环境颜色条件实施限制,实验其在不同光源、光照角度、改装品组合方式以及改装品与背景多种组合方式条件下的色彩氛围变化。这样的形体外观色彩存在状态观察,可以有效增强学习者对“单体形态与系统组合之间关系色彩”的认识。

三、环境色彩调研与更新

经过前期对色彩的采集、量化比例、色卡比对、确定色块、色调和色谱等一系列具有实证性的色彩分析与存储方法训练,学习者对色彩运用原理和色彩调研方法有了基本了解,获取了一种深入研究色彩规律的基本途径,为未来不断储存色彩组合范例、积累色彩表现经验奠定了能力基础。其所积累的各种色彩知识和审美经验最终都是为了在综合创作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色彩控制力和表现力,在解决具体的艺术或设计问题时能够巧妙合理地运用色彩手段。课程最后在众多艺术、设计领域和媒介中选择“建筑与环境色彩”作为《综合色彩研究》的核心训练和主题研究与创作课题。

“建筑与环境色彩”承载着《综合色彩研究》课程的多向深化考量。

首先,环境色彩调研以户外群组环境(如:建筑群、街区、商业区、厂区、社区等)为主要调研对象,研究对象选择涉及建筑单体、单体之间的组合、建筑物与地面、天空、周边建筑环境等丰富的关系色彩,为课程学习者的最后色彩能力提升提供了复杂的色彩研究综合对象。

从课程渐进式深入的教学角度看,从简单的抽象形体空间向现实环境中复杂的关系色彩进阶,调研环境色彩可望实现与课题“对立体形态的色彩组合实验”的积极有效衔接,而学习者的色彩认识与调研方法也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提高和优化。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生活要面对许多现实的城市色彩问题。城市快速发展,各式亭、杆、箱等公共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商业广告和店面店招杂乱等造成色彩混乱,大量新建筑的兴建并未保证视觉品质反而造成千城一面、缺乏地域特点和文化审美特征的现象,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无法和谐共存……公共艺术除了以雕塑、装置、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为城市增添视觉趣味外,要从更现实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整体美学氛围入手进行创作和更新。

“环境色彩更新创作”基于一套具有科学、实证特色的调研方法和理论模型——现场色彩特征取样与评估、环境色彩导向性因素分析与区域历史条件形成因素分析;以PANTONE FORMULA GUIDE solid uncoated 色卡中色谱系统为基本比照工具,通过调查、测色记录、色卡比对、取证、归纳、色彩编谱等步骤,完成对环境色彩现状的调研、问题分析,提出有建设性的色彩更新计划和未来可行性色彩规划手册。整体规划后的理性色彩系统不仅能够重组城市色调,构建和谐、均衡有节奏感的城市空间,还可以运用光照明和数字化媒体等新科技手段带来色彩影响,使环境具有更整体的色彩传播力。

附录1 学生课程作业:《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

《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大纲)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学生 吴韵珑

指导教师:丁乙

一、色彩调研分析

1. 目标建筑在大区域中所处位置

2. 目标建筑及环境色彩调研

东南西北墙面、地面、门的取色分析;户外娱乐设施取色分析;周围环境取色分析。(图1~图5)

3.色彩调研总结

园内总体色彩比较丰富,操场在浅色背景下运用对比性较强的鲜艳明快色彩,提升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幼儿园主楼以中性色为主,缺少鲜艳的颜色,虽有些许点缀,但气氛显单薄。

主入口色彩过于沉闷,没有活泼、有序的色彩气氛。

外观色彩设计没有清晰表现出其办园特色。

园内绿化不少,但未有效分配土地面积,略显杂乱。

二、色彩设计建议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她认为,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为有了感觉和知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从而为进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而在人的各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空间时间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

色彩,在幼儿的世界里无处不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到实用、经济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幼儿园建筑的形体造型往往难以实现人们的审美理想,然而色彩却具有从多方面调节建筑造型效果的功能。

建议:

1. 主建筑入口与正门的色彩更加丰富。

2. 增加暖色调,使儿童获得温暖、和谐、亲切的心理感受。

3. 用不同色彩的对比和配合,来表现各种色彩相互衬托情况下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

三、色彩设计分析解说

1. 幼儿园建筑色彩设计原则

健康性原则:已有实验证明,儿童确实易被丰富的色彩吸引,所以,幼儿园建筑采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搭配有其必然。

特殊性原则:儿童不同于成人,有其特殊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色彩设计上,既要符合色彩心理学的普遍法则,又要满足儿童的特殊心理。

趣味性原则:儿童的注意力相对成人容易涣散,同时又易被丰富的色彩变化吸引。因此,通过合理而富于趣味的建筑色彩设计,可以避免儿童心理发展的多变性与幼儿园单调色彩搭配的矛盾,有利于保持儿童对园区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图6)

2. 周围环境的处理

法办色彩垃圾:对破坏景观的色彩垃圾进行经济处罚。

大力推广职业环境色彩规划:城市建筑的色彩运用离不开专业的指导。

建筑规划前需对周围环境进行色彩调查:建筑色彩需注重整体的和谐。创建一支保护建筑色彩的小队,定期检查、修补及维护。

3.总结

建筑色彩设计必须服从整体建筑的构成关系。

不能过分关注单体的色彩使用,而是要和周边横向比较,尽量寻找色系相近的颜色搭配,这样看起来比较和谐。

在整体色调统一的基础上,对颜色进行丰富和扩展——如果颜色太过于统一,会显得枯燥和乏味;在局部添加一些色彩变化,既照顾整体和谐,又使建筑不乏活力。

附录2 《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点评

丁乙

《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吴韵珑的课题作业。调研使用PANTONE FORMULA GUIDE solid uncoated色卡系统,通过现场色样比对、采集进行色号确认,以实证方法对色彩进行编谱分析和主体色彩的取值。

报告以图片、色标、列表、文字小结与更新建议作为研究框架,以整体建筑区域、不同立面、空间与周边环境,局部元素与设施等对象的调查作为基本的涉及面,以深入观察、分析为基础,提出“幼儿园色彩设计健康性、特殊性、趣味性三原则”;为业主提供“色彩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服从整体建筑关系”的区域色彩管理建议及更新计划。

该报告的论证结构和研究方法可行,提出的色彩更新建议有益。

报告结论推导的合理性、可靠性还可深入探究。

丁乙,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 篇4

色彩造型训练主要方式是静物写生与静物临摹。当前高校内通过静物写生,学生能够认识形体、色彩和光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掌握颜料技法,逐渐达到运用指定颜料描绘物象的能力;临摹是提高色彩造型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临摹,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到写生中存在的问题答案。然而色彩造型训练只依靠写生与临摹两种方法,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是有限的,尤其对于刚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想得到快速的进步是非常艰难的。教学中若将附着在立体造型上不同为位置的色彩“拆开”,以平面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进行比较分析后再将这些色彩重新组合还原到画面中,这将会使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色彩变化规律,对于色彩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就是色彩的分解与重组训练。

色彩的分解与重组是将色彩绘画与色彩构成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即将写生对象的色彩按照一定规则提取成平面色块,对提取结果经过分析与总结后再将提取出的色彩还原到静物画面上的过程。这种训练形式中蕴含着绘画与构成中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冷暖对比等若干知识,又含有色彩协调的知识,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大幅度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1 静物色彩分解的方法

静物色彩分解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教材上的水彩静物作品中的每个形体色彩进行分解;二是将写生实物中的每个形体色彩进行分解。

1.1 作品色彩分解

第一步从教材中选择一张色彩静物作品,将该作品中每个形体亮灰暗面的色彩精确地提取出来,每个形体的色彩分别提取出5个等级并用平面色块序列表现,色块大小为2cm×3cm;

第二步检查分解出的各个色块是否表现准确,适当调整;比较每一组色块的明度、纯度和冷暖。

首先看明度与冷暖的关系,随着明度的降低每组色彩冷暖的变化趋势;然后看明度与纯度的关系,随着明度的提高每组色彩纯度的变化趋势最后观察光与冷暖变化的关系,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物体,受光面与背光面的冷暖规律。

第三步将比较后的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

通过对水色作品色彩分解的训练,学生可以轻易的掌握物体色彩变化的规律,进一步理解色彩知识,为写生奠定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写生实物色彩分解

写生实物色彩分解要比作品色彩分解难度要大一些,因为一张已经完成的画面中的色彩是作者在依据客观静物色彩变化的前提下,又经过艺术处理而表现出的超越于客观静物的色彩,因此作品色彩分解中有很大程度的临摹表现过程,自然难度会低一些。而写生实物色彩分解则是要学生完全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的色彩变化来完成对色彩分解,所以难度会高一些。写生实物色彩分解过程与作品色彩分解略有不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观察每一个写生对象,将每个形体亮灰暗面的色彩由案到亮提取出5个等级,并用平面色块序列表现,色块大小为2cm×3cm;

第二步根据水彩作品色彩分解的经验适当提每组色彩高冷暖对比度;

第三步比较每一组色块的明度、纯度和冷暖。首先看明度与冷暖的关系,随着明度的降低每组色彩冷暖的变化趋势;然后看明度与纯度的关系,随着明度的提高每组色彩纯度的变化趋势;最后看光与冷暖变化的关系,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物体,受光面与背光面的冷暖规律。

第四步将比较后的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

2 静物色彩重组的方法

静物色彩重组就是继色彩分解之后,将分解出来的颜色重新还原到静物形体中,从而以默写的形式完成一幅色彩静物作品的过程,分为作品色彩重组与写生实物色彩重组。

2.1 作品色彩重组

第一步在将作品色彩分解完成后,用铅笔在纸上起稿,按原作画出物体轮廓与构图;

第二步将分解出来的色彩按明暗关系,添加到相应的轮廓、形体中,运用该画种指定的技法表现出该组静物画;

第三步比较画出来的作品与原作的色彩差别。

2.2 写生实物色彩重组

第一步在写生实物色彩分解完成后,用铅笔在纸上起稿,画出该组静物轮廓与构图;

第二步将分解出来的色彩按明暗关系,添加到相应的轮廓中,运用指定技法表现出该组静物画;

第三步比较画出来的作品与实物之间的色彩差别。

3 结语

色彩的分解与重组是一种全新的色彩教学内容,是传统色彩教学的有力补充,是现代色彩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加入色彩的分解与重组的训练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色彩的分解与重组训练能够大幅度加快学生理解色彩知识和掌握色彩表现规律的步伐,提高水彩造型能力。同时,色彩的分解与重组也对当前高校艺术教学基础课程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色彩的分解与重组是高校色彩教学中一种全新训练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迅速理解色彩知识、掌握色彩变化规律,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色彩造型能力。这种训练的主要方法是对作品中每个形体的色彩进行平面拆分与还原组合,是色彩写生的有力补充。实践证明,在写生中穿插色彩分解与重组的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色彩的分解与重组是现代色彩教学必须增加的训练项目,必将为学生全面提高造型能力及高校艺术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色彩教学,色彩分解,色彩重组

参考文献

[1]彭才年.色彩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8—29.

[2]徐飞.设计色彩感觉训练方法探讨[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6):87—91.

小学美术中的色彩教学方案研究 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绘画

色彩是构成多彩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也是美术教学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更美的画作。

一、有效的课前引导

展开色彩教学,其前提仍旧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丰富色彩进行探索和学习。因此,做好有效的课前引导,仍旧是色彩教学方案的重点,也是成功的关键。

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叙述自己春游的经历,让学生倾诉自己在春天看到的美丽景象。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分享自己的经历,也在倾听他人的经历。

在叙述和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对春天的美景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向往,对学习的内容自然有了足够的兴趣,这种兴趣将是色彩教学的重要支撑点。

二、对色彩的引导

当学生完成叙述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春天经常看到的色彩是什么?”学生答:“是绿色。”教师问:“绿色都表现在哪里?只有绿色吗?”经过思考,学生继续回答:“绿色的树叶、绿色的小草。除了绿色之外,还有更多的颜色,太阳是红色的,爸爸妈妈穿的衣服是黄色的。”

经过一系列的询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并且告诉学生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就是绿色,因为绿色代表了生机,而春天始终是生机勃勃的。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图片、音像,让学生指出画面中的色彩,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

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

教师在完成《春天来了》的教学内容后,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小组之间展开交流。

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设备播放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丰富的色彩进行交流,其主旨可以是色彩的种类、各种色彩代表的含义以及多种色彩在其他地方的体现。

带着问题和主题,学生组成的小组之间开始交流与讨论,学生踊跃地抒发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经过交流,学生对色彩种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色彩代表的含义也得到加强。此后,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评价和总结的工作,使色彩教学得到升华。

四、用绘画引起升华

最后,完成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后,教师可以使用绘画手段,让学生对色彩的各种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心中的春天》或者《春天来了》为主题进行绘画,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利用学习的色彩知识完成绘画。听过绘画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并且在画纸上表现出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象和颜色。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想象力的肯定,不能根据常识抹杀学生的想象。如,部分学生笔下的太阳是红色,部分学生则是橘黄色,部分学生则是绿色。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保持肯定的态度,因为学生的绘画是其想象力的表现,也是其对于色彩认识的体现。

通过绘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对色彩的含义有深刻的了解,最终提高色彩教学的质量。

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引导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教学中完成对学生色彩认识的引导,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最终利用绘画实现升华,从全方面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 篇6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中, 特别是那些教学条件一般、现代教育技术跟不上的学校, 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色彩效应”。只要精心选择手中的各色粉笔, 重视色笔的画龙点睛之妙, 就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板书魅力, 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板书中的“色彩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色彩揭示主题。

教师在开始上新课的时候, 把课文的标题用不同的色彩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随着老师一起分析课题的含义。这样, 容易突出教学的中心内容, 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 很快集中到课文的中心问题上来。如在板书“金色的鱼钩”这一课题时, 可用黄色粉笔突出“金色”二字, 其余三字用白粉笔板书, 学生就会带着“鱼钩为什么是黄色的?”这一悬念急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在自读课文后联系课文结尾:“在这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一句来理解, 自然就明白了“金色的鱼钩”中“金色”二字揭示的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比黄金还贵重的主题思想。教师再用红色粉笔把“舍己为人”四字写在“金色”的下面。这样, 课文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对课文的理解就变得简单起来。此外, 如果把相近或截然相反的两件事物用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分析其特点, 也可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如《科利亚的木匣》可以这样设计:白色粉笔板书“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 黄色粉笔板书“四年后埋九岁步子大五步”, 红色粉笔板书“懂得: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通过这样的对比, 学生不难发现:时间在变, 人也跟着在变。从而揭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着变化”这个发展规律。这样一来, 突出了中心, 文章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二、以色彩唤起想象。

要使书本中的无声文字变成学生头脑中清晰的画面, 离不开想象, 而色彩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少年闰土》一课中作者用文字描绘了一幅神奇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者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教学时, 我边赏析, 边在黑板上用相应的色笔勾画“蓝天”“黄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板书中绚丽的色彩, 课文中迷人的画面, 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 激起了学生像作者一样对少年多彩生活的无限留恋和向往。又如教《小小的船》时, 色笔能烘托出一种欢快的基调, 加上文字的旋律美, 激发出学生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激情。

三、以色彩渲染意境。

诗句“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写的是静景:明亮的月光, 透过枝叶的缝隙照进了松林, 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静静地流淌。寥寥十个字, 勾勒出了一幅清幽、明净、自然、和谐的山水图。为了让学生眼中有此美景, 我们可以用色笔来勾勒夜空的明月、错落有致的松树、清澈见底的流泉、洁净可爱的石头等, 再现诗人眼中秋夜的静穆, 让孩子们在一幅优美的简笔画前, 远离尘世的纷争与喧嚣, 使心灵得到净化。教《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句和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句时, 用相关色笔板书诗句中对应的词语, 让色彩引学生渐入情境, 领悟诗意。真是巧着一色, 胜过千言万语。

四、以色彩强化感情。

不少课文描写了美与丑、善与恶、正确与错误、人物与环境等等因素的尖锐冲突。对于这些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文章, 用不同的色彩板书, 可扩大反差,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比感,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把作者鲜明的爱憎, 渲染得淋漓尽致。板书时色彩的运用, 能生动体现课文内容的感情色彩,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灰雀》时, 就可以分别用黄色和绿色代表列宁和小男孩, 用红色在桃心图形中写上“爱”字, 让学生体会到列宁爱鸟、爱孩子的情感, 唤起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爱。

五、以色彩刻画性格。

一般情况下, 黑板上多色粉笔同时出现, 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负迁移。但若用得高明, 却又回味无穷。教《我们家的猫》一课时, 用白、黄、蓝、红四色板书这几个字, 色彩斑斓、活灵活现地刻画出猫的个性特征。这样的色彩看似信手拈来, 实则用心良苦。

浅谈关于油画教学中的色彩 篇7

一、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生物认知世界的本能, 它是油画专业的学生一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其能力强弱可以影响对观察对象的认知与把握程度。首先绘画中的观察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视觉活动, 我们可以称之为视觉思维。观察的过程, 是一个选材、判断、分析的过程, 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单一的视觉活动, 而是主动的思维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色彩创造力而言, 这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至于学生们的“阅读”量也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基础, 发散性思维的起点需要庞大的“阅读”量来作为基础, 通过量变引起质变, 同时这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过程。同样,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诸如三原色的调色原理掌握, 不同亮度下物体受光的处理等等这些基础色彩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是需要注重培养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对于色彩的教学主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对于色彩的感悟和体验, 甚至可以说每个学生们的体验与树上的叶子是完全不同的, 每个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和色彩张力也是完全不尽相同的。这就是是艺术的本质, 同样, 我个人觉得这种个体上的差异恰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艺术的精髓便是创新, 在世界艺术历史的长河中, 艺术大师们正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来组织独到的表现手法, 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艺术创新的基础就是发挥艺术个性, 因此, 在对学生们的艺术教育中, 对学什么个体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发挥学生们的艺术个性。在油画的教学中, “整体划一”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摒弃, 应该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 并且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对于敢于打破成规束缚的学生应该鼓励, 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鼓励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创新。

三、学生的色彩素质培养

绘画艺术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明只具备普通的色彩表现力是不足的, 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艺术绝对不会偏爱人的某一种本领, 而是喜爱自身所具有的所有本领, 所以我们可以说艺术是一切自身所拥有的本领可以得以发展的领域。在

来, 串成一条流畅的线条, 一定会对整个声乐演唱的理解更进一步,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是为音乐服务的, 千万不能把方法做过, 如果将方法做过头的话, 势必要起到反作用。学会运用气息歌唱的人才是会真正会歌唱的人。

参考文献:

[1]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音乐艺术, 1998.

对学生的油画教学中, 不可以只单一的针对色彩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更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掌控和运用能力, 诚然, 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其对色彩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关于色彩的教学, 在传授学生绘画技巧与色彩理论的同时, 对于色彩的寓意, 象征, 联想等相关知识以及色彩的表现手法, 如夸张、含蓄、平面、简洁等手法也要同时传授, 更全面的让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感性与理性的转换, 让他们侧重对客观物体的写意, 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客观的表象上面。强调主观感受, 使学生注意到色彩面积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不同勾出的不同视觉效果, 以增强他们对色彩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们的色彩全面素质, 为学生日后更好的色彩创作埋下铺垫。

四、以色抒情、以色绘意

绘画作品中的“情”, 绝对不只是对客观景物的简简单单的模仿重复, , 而是将客观与主观上情感的统一, 是一种独到的艺术境界, 暴风雨前乌云的黑色会使人感觉压抑, 嫩绿的小草会使人联想到春天, 金黄色的麦田会让人体会到丰收的喜悦等等这些都是色彩所可以给人心理上的暗示。我们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现有的色彩与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反应, 而是教会他们研究色彩与人的感情, 从而使学生们画板上的色彩活过来, 成为有感情的色彩, 赋予作品灵魂。绘画作品中的“情”是含情之景, 是见到真实事物真正具体的情, 绝非虚无缥缈的抽象之情, 是由生活感悟或对客观事物生出的由衷之情。

在西方绘画作品中, 不难看出色彩是至关重要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相应的色调分别对应不同的题材, 需要表达的含义、需要营造的氛围都有特定的色彩搭配, 这充分证明了色调运用的关键性。

在西方的艺术中根本就没有“意境”这个词, 但是西方很多优秀的画家的作品中, 意境深远的作品却不少见。或许我们该随他们称之为具有“诗意”或具有“音乐感”, 这其实就是富有意境, 只是说法不同, 由此可以看出色彩完全可以表现出情绪。如列维坦的作品《在深渊旁》, 取材虽然平常, 但是作者所赋予了画面无限深情:渐渐拉开的暮霭, 天际金色的余晖, 远处渐渐模糊的森林, 幽静的水潭, 一切似乎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夜色的降临, 虽然没有华丽的色彩, 但是完美的意境融合, 色彩朴素却饱含凝重的意境。所以我们可以说运用完美的色彩就是意境。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只有善于运用色彩组成各种色调, 才能营造出恰当的氛围, 表达出自然的情感, 创造出情景意境相融合的作品。由此可见, 色彩是油画表现的关键与灵魂, 对学生的色彩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可以说只有可以熟练的运用色彩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油画艺术人才。

谈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中的构图 篇8

一、明确构图的概念、要素及意义

绘画中的“构图”主要是指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需求, 把要表现的对象恰当地组织起来, 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构图是对画面的经营和布局, 对画面结构的整合。“构图基本功就是指构图能力 (包括创意和构思能力) 。主要是指对一幅画面怎样进行经营和布局, 怎样运用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均衡组合, 怎样运用色彩关系 (包括色调和色块) 来组织构图、学会整体地组织画面和概括画面等等”。构图中的要素也有很多方面, 有点、线、形状、形体、质感、色彩、色调、明暗、节奏、情感等等。了解各种构图要素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对象。点、线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物体的形状都是由点、线、概括出来, 而色彩、色调、明暗直接影响画面的节奏和情感的表现。在色彩风景写生构图中, 需要对看到的对象进行概括取舍进行构图。在学生最初色彩风景写生中, 一般只关注局部, 注重单个物体的形状而忽略整体画面的概括和协调, 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分析和引导。在一定的场景下, 老师去分析眼前景色中的逐个元素及其画面组织关系;也可通过世界名画的解读, 让学生明确大师最初构图时的思维方式。对于一幅好的构图要考虑到很多构图要素, 对于眼前的景物要有抽象性思维。比如, 色块的概括时可以忘记具体事物的形状要素而把对象看为各种大色快的组合进行组织画面的构成。对于一些具体的形象可以概括为简单的点、线、面, 这样可以简化细节而让学生抓住对象的第一感受, 能够更好的概括组织画面的关系。

二、掌握基本的构图形式、原则和方法, 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构图

掌握一些常规的构图形式是学生提高构图能力的途径之一, 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才能灵活运用构图形式。“常规的构图形式有:三分法构图、平衡式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式构图、放射式构图、横线式构图、曲线式构图、垂直线构图等等。”下边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风景绘画构图形式。

“三分法”也是黄金比例的简化, 三分法一般是在画框中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平均划分为九份, 然后将要表现的对象放在切线上或相交点上。三分法在风景写生构图中是常见的构图之一, 尤其是表达大场面的自然风景, 比如大片田野、大海、树林、草原、大地等带有地平线的风景。运用三分法能发挥要表现的主体景物在画面上的组织作用, 可以更好的和周围景物协调与联系, 使画面构图产生美感, 突出要表现的主题。构图时, 景物放置的位置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这个就要取决最终要表现的主题。如果要表达大空间, 那各种元素相对要小, 反之亦然。这样的构图让画面呈现简洁、主体明确的特点。平衡式构图采用平衡方式的画面结构, 包括对称式平衡和重量式平衡, 使得画面在视觉上取得一种平衡感。比如表现树木建筑物等在水中的倒影、雨景等等。由于单独用平衡式构图一幅画面会显得单调, 所以一般和其他形式构图共同融合进行画面布局的构图。三角形构图包括正三角、倒三角、斜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正三角构图显得稳定, 倒三角构图具有明快、敞露的感觉、有不稳定感。斜三角也具有不稳定感, 可以显示生动活泼的一面。三角形构图也是和其他构图形式一同构成画面的方法之一。对角线构图是从画框的一个角落延伸到其相对角落的线, 也是画面中最长的一条直线, 可以给人带来移动的感觉。这是一种强调方向性的构图方法, 这样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一种力量感、方向感、冲击感。在对角线构图中, 也可以利用对角线中物体的近大远小透视关系去表现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表现一定的空间关系。放射式构图形式在风景绘画中也运用比较多, 是以主体为核心, 景物向四周呈扩散放射状的构图形式。一般在绘画一些利用焦点透视原理进行一定空间物体的表现方法。有关各种构图形式各有其特点和语言, 在一幅风景写生构图中并不是只套用一种形式就能掌握好构图, 而是多个形式原则相互融合去进行画面的元素组合构成。对于以上提到的构图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就放射形构图来说, 可以让学生对路灯、火车道、街道、小路、树林等等进行小色稿的构图训练, 加强其构图特点和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世界名画中寻找其构图形式原则, 以便加强深刻的印象。对于每一种构图形式进行逐个的小构图训练, 让学生对每种形式都有一定的表现方法。对于常规性构图形式, 也可以让学生多看摄影作品, 去分析感受各种构图形式方法和美感。在学习基础的构图形式和形式美的法则后, 对于一幅画面到底如何进行构图, 要看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构图形式使画面协调统一。

三、运用画“小色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

画“小色稿”就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景物进行小尺寸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概括。画小色稿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色彩风景写生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色彩风景写生中的构图需要学生在面对大自然时进行独自的取景构图, 即使在同样的位置去取景构图, 不同的做画者所构图的形式内容都不会完全一样, 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后进行自己眼中景物的取舍构图。在取景构图中, 学生面对自然风景, 首先要学会观察对象、明确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对眼前的景物所做取舍或添加。比如在同样一片有一所房子的油菜花田野的风景面前, 学生可以以油菜花为表达主题去进行构图布局画面;也可以以房子为主要表现对象, 而油菜花只是作为陪衬的景物;当然也可以以天空下的小田野为主题, 突出天空的浩大来进行构图等等。在去年的色彩风景写生课程中, 我试图对同一景色 (校园里边的几棵枇杷树)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和主题进行小色稿的构图练习, 最后学生的小色稿构图作业很让我出乎意料。有的小品表达的琵琶果和枝叶的相互映衬构图;有的表现几棵簇拥在一起的树木的取景;也有以大场景布局突出枇杷树的小稿;还有以琵琶果之间的聚散空间关系为主题的作品等等。这些小色稿的构图让我意识到在色彩风景课写生一开始对于构图进行小色稿的训练的重要性。比起之前讲述过多构图理论后让学生直接写生绘画的作业要明显的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取景能力, 也可以借助相机的作用, 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景物进行不同视角不同主题的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晓东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设计色彩课程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 其目的是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 使学生建立起在观察表现上的新的造型观念, 开拓其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创造和表现能力, 为今后的艺术设计打下基础。

关键词:设计色彩;少数民族色彩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于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色彩的人才培养上进行改革,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对于设计色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目的以及改革的思路加以分析。

一、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各高职校对于设计色彩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 设计色程设置、彩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1. 教学观念未与时俱进

色彩教学首要需解决的问题是教学观念的陈旧。教学观念决定教学方法及手段, 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如今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艺术设计专业与绘画专业的学习方向不同, 不能将研究传统绘画的方式方法带到设计色彩的教学中来, 在师资配备上也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方向及思想观念。

2. 课程内容空泛

教学观念的陈旧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空泛。色彩教学中基础知识固然重要, 但只是单纯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色彩的教学需要。学生问卷显示, 现代大学生对于本土少数民族色彩艺术大多抱好奇的态度, 知之不多。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 信息流通慢, 大学生接触少数民族艺术的途径有限, 认识粗浅。很多大学生分辨不出土家族、苗族、侗族艺术品的特色, 对各民族用色的传统和差异更一无所知, 很难谈及借鉴和设计。湖南大学生了解本土少数民族艺术作品较少、与民间艺人交流的机会较少, 又没有机会参与收集、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工作, 导致艺术创作与设计一味在西方色彩设计后面跟风, 缺乏本土特色和个人风格。

3. 未形成教学体系

一直以来设计色彩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知识的接纳是一个从认知、了解、掌握到创新的过程, 用切实的教学手段教授学生, 改革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模式, 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使其更加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授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设计色彩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1.设计色彩与其他专业的衔接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设置第二部分专业课程, 重点是把湖南本土少数民族色

构图拍摄练习,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点评, 利用一些作图软件可以再一次修改其构图。摄影构图和绘画构图有许多相似之处, 都是追求画面的美感, 都服从形式美感法则, 加之如今数码摄影经济方便好用, 我们风景写生构图训练可以把此项作为方法之一。

总之, 无论是何种构图形式和技巧, 以上所谈都只是一种进行构图的方法, 要想使学生解决色彩风景绘画中的构图问题, 创作出好的作品, 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构图形式方法之外, 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灵和发现美的眼睛, 使得学生们无论彩教学内容纳入艺术院校的设计色彩课程, 组织学生进行本土艺术社会考察, 邀请专家进行本土色彩讲座, 鼓励把本土民族文化运用于艺术创作及艺术教学中, 通过展览、网站、等形式进行作品的宣传展示。

2.专题讨论

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 开展特色的专题讨论, 将色彩与设计结合在一起, 通过透彻的讲解, 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提升学生对少数民族色彩的认识,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课程内容的更新设置

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可以将课题设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基础知识训练和色彩情感表现, 第二阶段则为色彩设计实务训练。在实践中理解色彩设计的目的、意义、运用范围等。首先, 通过色彩设计方法探讨和完成色彩的前期计划;其次, 完成色彩设计任务, 整理研究少数民族色彩的采集、加工制作及运用方法, 开发现代色彩用色新材料, 将本地少数民族色彩图式应用于现代艺术与设计中。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 推动民间美术走向世界, 实现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全面振兴与繁荣。

结语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商业化、现代化时代, 艺术与设计如果不强调本土民族特色, 极易成为千篇一律的复制品。以上关于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只是一个初步探索, 知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 对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对于从事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 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并在教学的同时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的有用之才。抱着科学的态度对待湖南少数民族色彩艺术, 能在当下突出本土艺术的特点, 突破省内现阶段高校艺术与设计教育缺乏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局面, 促进艺术与设计创意思维的发展, 提升现代设计理念, 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使设计色彩教学发挥其真正的基础优势。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色彩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蒋广喜.色彩视觉表现.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3]张学军.浅析设计色彩教学与后现代色彩观的融合, 艺术教育,

作者简介:

刘晓东, 男, 出生年:1982, 籍贯:湖南邵阳, 职务:高校教师, 职称:助教,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抽象艺术, 工作单位: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从什么样的视角、什么样的景色中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画面的景与物。以上是作者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感受, 对于色彩风景写生教学还在逐渐探索之中, 希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构图决定一切》, 作者:史林平钟山,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011年。

风景油画教学中的色彩训练方法 篇9

1.1进行正确观察

绘画也可以说是一门视觉艺术,要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中的景物用一幅幅图画描述出来,这对有经验的画家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一个初学者的话,会让他们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之前学会观察,观察也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学好风景油画的基础。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把握色彩的第一印象,色彩因素在大自然中是非常生动活泼的, 也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为了能实现更好地进行风景油画绘画教学,教师在选择绘画场景时,可以选择具有稳定光源背向阳光的场所进行,但是,在这种条件下,也难免色彩发生轻微的变化,而且,更不能保证学生能有效的把握住其中变化的色彩[1]。因此,在这个过程,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把变化的色彩用相应的颜色固定在画面中,这是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就是让学生抓住整体色彩的第一印象。其次,就是要运用正确的比较方法,包括观察色调、图中色彩区域大小、各个色块之间的色彩等。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对色彩进行正确的观察,才能够提高学生风景油画的绘画水平。

1.2忠实客体

丰富多变的大自然物象是风景油画创作的主要资源。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如何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去寻找素材, 要从简单入手,先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一些简单的景物作为绘画写生的素材。在观察自然中的物体时,要从物象的结构形态入手,从点、线、面等各个角度去了解物象的结构, 掌握构成物象的基本要求,再进一步研究绘画写生的规律性。大自然中包括很多的可以构成画面的物象,而这些物象都是具有各自的色彩规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色彩训练的时候,主要训练学生对大自然景物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物体的色彩辨别能力。

1.3简处入手

风景油画是关于色彩造型的一门艺术,对于油画家来说色彩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同样在对学生进行色彩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学生对色彩表达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的灵敏度,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提高色彩的灵敏度以及掌握色彩在画面中体现的整体关系,教师应先为学生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物象,把颜色变化比较简单、物象形体变化比较简单的局部景象作为学生绘画写生的对象[2]。要培养学生先找到整体景象的大块颜色,然后再观察几个大块颜色之间存在的色彩明暗以及冷暖的关系,使画面先形成基本色调,然后,再通过对各个大块中的色彩进行观察,观察每一大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色彩微妙的变化,教师多进行一些对简单画面的构成练习,这样对油画初学者把握色彩的整体性有着很大的帮助。

1.4整体统一

油画作品注重的是画面的整体统一。在创作风景油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观察整体布局,在局部添加后调整画面的色彩关系,当局部细节刻画出来之后,再把眼光放到整体色彩中,通过对整体布局色彩的观察,了解是否因为只注重局部的色彩变化导致大的色彩减弱的情况发生;是否因为注重局部细节的加入而使整体画面显得比较琐碎;是否因为只注重局部色彩的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画面的色彩奇峰等。画龙点睛的道理大家都懂,虽然那是比较精致的一笔,但是,也始终只为整体画面的布局起到了点缀的作用。在油画中的每一个局部位置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有些位置不需要精细画更能体现出油画的整体美感,相反如果细化了某个位置,可能会失去油画的整体美感,因此,在风景油画创作中,为了使之具有整体的美感,有些时候就必须忽略掉一些细节,就算是草草几笔也没关系,只要能体现出风景油画整体统一,就是一个好的风景油画作品。

2风景油画色彩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2.1从简单入手

由于很多学生是刚接触风景油画的创作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色彩训练的时候,切勿给予复杂的物象色彩关系。要给学生定位一些物象造型比较简单、色彩分布比较明确、物象结构清晰的景物,并且,不需要求学生画的有多么生动, 只要求学生能够明确的表达出物像的色彩关系就可以。

2.2经常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色彩训练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经常的训练,虽然一些学生也拥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色彩表现技巧, 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绘画者,风景油画色彩微妙的感觉更为重要。当然,也会有学生在色彩感觉上很有天赋,相对来说更大一部分学生是依靠后天的磨炼和培养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学生经常进行风景油画写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还能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2.3选择适当的课题

在进行风景油画色彩训练的时候,教师要选择适合于初学者的写生课题。比如:冬日的外景总处在灰蒙蒙的色调中, 虽然色调单一没有显示出任何鲜艳的色彩,有一种万物凋零的感觉,但是,对于正在训练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再好不过了,在这种训练课题中,可以训练学生对景物中微妙色彩的观察能力。

摘要:在进行风景油画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色彩训练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促进学生绘画上更大的进步。本文针对于风景油画教学中的色彩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现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分析 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分析

因为各种不同的色彩,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幼儿在认识世界之初,最先认识到的就是有关色彩的事物,孩子的天性使然,让他们对色彩十分敏感,因此,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色彩感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对于塑造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促进作用。然而,如何加强色彩教学水平和质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和措施。

一、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1.促进学生对色彩的深刻理解,建立更好的色彩感觉

在小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还很难做到深刻理解美术作品的真正内涵,将色彩教学融入美术作品的方式则可以促进学生对色彩的深刻理解,建立更好的色彩感觉。很多时候,在搭配色彩或者色彩运用的过程中是凭借一种自我感觉。教师在色彩教学时,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发挥来运用色彩,学生在感受色彩的同时也建立了对色彩和美术的感觉,逐渐加深对色彩的理解和掌握,之后对运用色彩的练习也会比较熟练。运用色彩教学的方式,就是说,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知蓝天、白云和绿地的变化,体验美丽的色彩,在不断的色彩运用中,无形中也渐渐建立对色彩的感觉。

2.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进一步认知,熟练运用色彩

小学生还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要想学好美术,必须奠定学习美术的基础,即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加强学生对美术和色彩的认识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的重中之重,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色彩教学的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和家长没有对学生喜欢的颜色足够地重视,只注重学生对整体图案的形状和线条的把握,美术学习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偏重点。在色彩的绘画与描述时,要求孩子按照事物原本的颜色进行学习,禁锢了小学生对色彩的想象、感受和认知,往往扼杀了学生的真实个性的进一步发展,抹灭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同时,教师在美术教学时,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能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色彩的认知,让学生在一堆空洞的色彩中进行学习,缺乏实际接触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单纯地在理论方面指导学生感知和运用色彩,只会影响学生审美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的措施

1.积极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的色彩,加强对色彩的认知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之中,在生活中学会观察色彩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色彩的基本和关键。教师在色彩教学时,积极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的色彩,加强对色彩的认知。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色彩,体会色彩在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的情感,同时将光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观察。色彩的明暗度在不同程度的光源下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色彩的情感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大自然中的不同色彩来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

2.合理指导小学生掌握和运用色彩

在对色彩进行观察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色彩。观察色彩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色彩。运用色彩就是要促进学生和色彩的沟通,激发学生想象的灵感,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让美术作品栩栩如生,所展现出来的内涵更加深刻。因此,教师要合理指导小学生掌握以及正确运用色彩。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美术馆或者展览馆观摩有内涵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色彩运用。之后,让学生自己自由地搭配色彩,肯定学生大胆运用色彩的积极性,在练习中熟悉色彩的运用。

3.结合实际生活,加强色彩的教学实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是最实用的实践。结合实际生活,加强色彩教学实践在美术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色彩大胆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例如,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课程,在学生感受实际生活的同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加强对色彩的运用。

色彩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美术作品有了色彩的运用而更加生动、形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色彩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将之充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7):160.

[2]蔡晓晴.《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J].中国美术教育,2014(5):34-42.

创新思维在高校色彩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一、创新高校色彩教学观念

(一) 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在绘画色彩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对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 学生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和敏感程度也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而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艺术的独特本质所在。因此, 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特性的培养。比如, 莫奈的《睡莲》、凡·高的《向日葵》等作品, 都是对艺术家艺术个性的完美体现。创新是对艺术精髓的最好体现, 进行艺术创新的基础就是要充分尊重艺术个性, 对于个性进行培养和发展, 要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作为进行个体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展开想象力, 对色彩进行充分的感悟和体验。

(二) 培养学生的色彩综合素质

在绘画色彩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对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培养, 还要对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以及对色彩的创造性表现能力进行培养。因此,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色彩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 还要向学生传授色彩的其他相关知识以及色彩表现手法, 丰富学生的色彩知识体系, 将学生对于色彩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要求学生掌握因色彩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视觉变化, 增强学生对色彩实质以及色彩规律的感知能力, 并指导学生以基础的现实主义作为基础, 进行夸张、想象、象征和抽象等表现手法的写生练习, 增加学生对于色彩的提炼和加工能力, 提升学生的色彩素质, 为色彩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高校色彩教学内容

(一) 完善课程设置

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色彩教学课程内容比较单一, 已经严重制约了对绘画人才的培养。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练习, 然后教师进行指导, 这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当今的艺术创作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艺术形式也呈现综合互补、交错复杂、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因此, 色彩教学也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改变单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不断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 加强基础课程和新课程的教学, 增加色彩理论、色彩构成、色彩应用等课程, 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以满足教学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 加强学生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和理性认识

学生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是进行色彩学习的初级阶段, 专业的色彩教学就是增强学生对色彩的理性认识, 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理性思维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色彩的理性分析, 正确推导出色彩变换的原理, 并应用于实践。在进行色彩教学时, 要首先让学生对色彩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知, 然后通过理性分析, 在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作用下, 对色彩进行创造和表现。这种理性与感性相互交错的教学过程, 既能克服学生对于色彩理解的程式化模式和习惯性的缺点, 同样也能克服对于色彩学习的共性化问题, 从而使色彩教学训练更具创新性, 更能突出学生的个性特色, 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改革高校色彩教学方式

(一)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就会对色彩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 这是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基础。这时, 教师就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对基础色彩知识的感性认知并对其进行认真梳理、概括和总结, 形成一套经验理论, 带领学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现和探索阶段, 并将认知应用于实践, 得出结论和经验, 用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在这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亲身实践证明自己的结论, 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能力, 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性。

(二) 重视色彩绘画材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

在现代艺术教学过程中, 单一的材料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色彩教学的需要, 因此引入一定的综合材料技法教学是很必要的。当今的绘画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对综合材料的应用, 也就是要通过对一些新技法和新材料的应用, 突破平面绘画的传统界限, 突破传统的视觉思维和审美界限, 带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审美震撼。在色彩教学中融入综合材料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 (下接第211页) 的创新思维,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绘画人才, 这不仅是对绘画艺术本身的巨大突破和发展, 也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三) 利用计算机进行色彩教学

颜料不是色彩表达的唯一渠道和介质, 传统的绘画颜料在运用时, 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促进学生对于色彩和颜料的熟练掌握程度, 但是这也是存在缺点的。1. 传统的颜料成本较高,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颜料浪费严重;2. 传统的色彩教学比较耗时, 而且教学效率很低;3. 传统的画架范围较小, 学生在观看教师做示范时, 围观的范围有限;4. 传统调色板调色有限, 在绘画过程中对颜料进行调配时, 最多只能调配出几十种色彩, 而且经调色后的色彩饱和度不够, 产生的色彩种类比电脑屏幕的RGB色彩色域的色彩少得多。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以及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 其具有的强大的图像采取、存储和图像处理功能, 都为绘画色彩教学提供了一种高全新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作为色彩教学的辅助手段和工具, 既能弥补传统颜料在色彩教学方面的不足, 节省教学时间,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起到开拓思维的作用,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之上,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为色彩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 创造了机遇。因此,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 将色彩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 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 重视传统文化的色彩教学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 要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色彩与色彩教学相结合, 对民族色彩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有效吸收和借鉴, 并应用到现代的色彩教学理念中去,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对传统色彩进行观察和感悟, 帮助学生掌握民族色彩的审美规律。我国的传统文化色彩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色彩学习和创作的不竭源泉, 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对传统色彩的学习和研究是学生探索绘画民族化发展的直接途径。绘画艺术的发展, 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材料的丰富性和绘画的制作过程上, 而应该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多媒体视觉艺术等各方面艺术的全面融合, 并相互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把传统文化引入教学是实现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可以有效推动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艺术学习, 同时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对于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越来越重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品鉴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在这个艺术作品不断进步的时代, 只有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建立一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重视对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培养综合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林鹤.高校绘画专业色彩教学方法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15) .

[2]杨先平.论高校绘画专业色彩教学方法的创新[J].美术大观, 2011 (2) .

上一篇:逻辑思想下一篇:排水管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