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2024-06-26

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共6篇)

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篇1

失语症是脑部病变所致语言功能的丧失或障碍, 病人理解形成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受损, 而并非由于感觉障碍或肌力下降, 临床常将失语症分为运动性失语 (Broca失语) 、感觉性失语 (Wernicke失语) 、传导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写、失读[1]。脑卒中失语症的发生率在我国为22%~32%[2]。近年来, 国外康复医学的发展证明, 恰当的语言康复护理,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语对病人正常生活的影响。2008年5月—2010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对脑卒中失语症病人进行早期语言康复护理,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卒中失语症病人72例, 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 并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MRI) 确诊为脑卒中伴语言障碍, 均意识清楚。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6例, 男21例, 女15例;年龄45岁~73岁, 平均64岁;对照组36例, 男23例, 女13例;年龄49岁~76岁, 平均62岁。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病人入院后2 d~6 d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进行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

1.2.1 语言功能康复训练

1.2.1.1 唇、舌运动训练

指导病人面对镜子反复做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 进行舌的训练时要让其尽量将舌向外伸出, 反复做伸缩舌动作, 速度由慢到快, 然后做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顺向及逆向舔全唇动作, 每天5次~10次, 每次练习5 min~10 min, 反复鼓励训练, 或让病人听命令做口形动作, 如鼓腮、吹气、龇牙, 当病人配合或取得进步时加以鼓励或称赞, 增强其康复的信心。

1.2.1.2 发音训练

开始练习发音时可让病人连续咳嗽发出元音“啊”, 并大声叹气2次或3次, 反复6次~10次。练习持续发音时, 一口气尽可能长地发出元音, 音量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交替改变, 逐渐扩大音调范围, 按发音的难度, 先发双唇音与元音 (a、o、u) , 再练较难的辅音 (s、k、g) 。

1.2.1.3 口语训练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训练的目标应放在恢复口语上, 以“说”为中心, 从简单的单词开始, 如“你好”“梳头”“睡觉”, 可适当提示, 如拿梳子模仿梳头动作, 诱导病人说出“梳头”, 反复练习, 逐步增加语句的长度。

1.2.1.4 识别、记忆训练

用直观的方法重新认字、认物, 护士用图片边读边示意, 待病人有所理解时可进行图片“2选1”训练, 即护士说出1个图片的名称, 让病人从2个图片中选择, 回答正确后可加强难度, 变为“3选1”“4选1”;还可让病人回忆往事, 如“你多大岁数了?”“你这件衣服在哪儿买的?”等, 这些问题病人均较乐意回答。

1.2.1.5 书写、阅读训练

早期从简单字开始, 边写边读, 逐步到单词、句子, 书写阅读平时熟悉的人名、食品、植物、日常生活类等。

1.2.1.6 体语训练

如教会病人手指口表示要吃饭、喝水, 手指便器表示要大小便, 闭眼表示要睡觉, 措施可因人而异, 但陪护人员应知晓, 以便得到信号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1.2.2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病人在入院及住院30 d时分别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4]进行评定。显效:病人语言功能基本恢复, 能进行日常交流;有效:能进行简单交流;无效:仍不能交流。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脑卒中失语是由于卒中后大脑语言功能区和补充区及其联系纤维受到损伤, 造成声音和文字语言理解和表达功能障碍, 表现为获得性语言功能减退或丧失[5]。现代医学认为, 脑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一些平时受抑制的神经通路通过各种训练和刺激可以使相应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 脑生物电活性增强, 激发大脑皮层的潜在能力, 促使受损的功能获得代偿[6,7], 这是神经系统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虽然有人观察到失语症病人可有某种程度的自然恢复, 但缺乏系统、规范的语言训练, 效果较差, 只有采用多种刺激, 才能促进紊乱的语言功能早期恢复, 而且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好。观察组36例脑卒中失语病人病情稳定即开始进行系统语言功能训练, 总有效率达83.3%, 语言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 。因此, 对脑卒中失语病人早期就应开展语言康复训练, 以提高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重新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耀辉, 徐德宝, 丁玉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18.

[2]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32-36;73-78.

[3]中华神经病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4]李胜利, 肖兰, 田鸿, 等.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编制与常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0, 6 (4) :162-164;封三.

[5]侯学荣, 李素芳.脑卒中失语病人的早期语言康复指导[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5, 22 (4) :386-388.

[6]闫兵, 霍春暖, 于增志, 等.脑卒中完全性失语病人语言康复训练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10 (12) :745-746.

[7]王艳红, 郭红丽, 贾志阳.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J].医学论坛杂志, 2006, 27 (8) :75.

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23例失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经头颅CT扫描和MRI扫描确诊为失语症, 其中男14例, 女9例;年龄2~8岁, 平均年龄 (3.4±0.5) 岁;其中13例为脑外伤, 10例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选择安静、光线充足, 最好具有隔音效果的训练室进行训练, 避免干扰患儿听觉和视觉, 主要为一对一训练, 适当进行集体训练以提高患儿训练兴趣和信心, 1个月为1个疗程。 (1) 听觉训练:让患儿听广播、音乐、故事等听觉刺激内容, 通过激发思维, 提高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每次听10~20 min, 每天听5次; (2) 手势训练:让患儿模仿训练者做刷牙、梳头、吃饭等动作, 通过熟悉的手势刺激患儿, 增加理解能力; (3) 实物刺激:摆放患儿熟悉的实物, 如苹果、玩具等, 让患儿说出其名称, 改变位置反复进行练习; (4) 图片刺激:根据训练者指令, 患儿指认图片, 逐渐增加图片数量, 并变换顺序重复练习; (5) 命名训练:让患儿命名摆放的图片及实物名称, 可给予适当提示; (6) 复述训练:从单词开始, 依次短句、长句、儿歌、故事增加难度, 让患儿跟读复述, 注意观察训练者口形和音准; (7) 书写训练:让患儿抄写卡片上文字, 根据图片写单词, 进行单词听写, 可以完成的, 继续进行短句、长句的听写, 在此基础上, 进行看图写短文的训练; (8) 实用交流能力训练:采用提问方式, 以日常生活内容为主题进行交流, 并结合画图、游戏等形式提高患儿兴趣, 还可组织表达能力相近的患儿进行日常生活场景模拟等; (9) 发音器官训练:指导患儿面对镜子进行唇部运动训练, 如撅嘴、抿嘴、呲牙、伸舌、鼓腮、张口等, 模仿的同时纠正不准确动作, 指导患儿进行舌部伸缩运动及舔左右上下唇角, 顺逆向舔全唇运动, 逐渐加快速度; (10) 发音训练:首先进行无声构音训练, 待能轻声引出靶音后, 先进行元音发声训练, 然后进行辅音发声训练, 之后将元音与辅音结合训练, 最后进行单词和句子的发音训练;11辨音训练:分辨正确与错误发音对患儿语音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口述或听录音的方式让患儿掌握正确发音, 向患儿讲解发音的部位、机制和方法, 让患儿通过视觉及触觉感受正确发音方法;12音调音量训练:部分失语症患儿为单一音调或音调太低, 在训练的过程中, 提出患儿音调问题, 利用乐器音阶指导患儿训练, 音调由低到高, 对于存在音量问题的失语症患儿, 主要通过调节呼吸改善患儿音量, 可采用吹哨、吹气球等方法增加患儿的发音动力。

1.3 疗效标准

治疗2个疗程后, 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 能自主交流为显效;听力理解能力正常, 能够表达简单的词组, 但是清晰度欠佳为好转;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好转) /总例数×100%。

2 结果

23例失语症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 18例显效 (78.26%) , 4例好转 (17.39%) , 1例无效 (4.35%) , 总有效率为95.65%。

3 讨论

儿童失语症是已习得语言功能发生缺失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脑外伤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临床表现为听力理解障碍和语言表达障碍, 即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下降或丧失, 说话速度减慢、声音变低、节奏失常且费力, 阅读书写能力也发生不同程度障碍[1]。

语言康复训练通过刺激患儿语言中枢, 使其残存的语言功能得到充分利用, 并使失去的语言功能得到恢复。唇舌运动训练结合听觉、视觉刺激、发音复述训练及阅读书写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语言功能。训练内容从患儿熟悉的图片、动作、场景着手, 采用患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引导, 增加趣味性, 提高患儿的训练信心。本研究显示23例失语症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65%, 证实了以上理论。

综上所述, 语言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失语症患儿的恢复, 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能力, 值得临床对语言康复训练方法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中风后失语症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均伴有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男50例,年龄39~69岁;女46例,年龄47~70岁;中位年龄62.3岁,均经脑CT或磁共振确诊,其中脑梗死59例,脑出血37例。轻度失语40例,中度失语48例,重度失语8例。运动性失语(Broca)40例,感觉性失语(Wernicke)36例,混合性失语20例。均无严重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晰、能配合治疗时给予早期语言功能强化训练。采用刺激促进法(schuell)进行语言康复训练,Broca失语以训练表达和文字阅读为主;Wernicke失语以训练口头和文字称呼为主;混合性失语采取综合训练[2],语言康复场所应保持安静,不影响患者训练的注意力。①听理解训练:康复治疗师把5~10张图片放于桌面,说出一单词的名称,患者从摆放的图片中指出相对应的图片。②称呼训练:由图片引出称呼,向患者出示多张图片,逐张地问患者“这是什么?”患者回答不出或错答,用描述图内容的用途或词头音提示。③复述训练:患者面前摆放好图片或文字做提示,此种方法适用于重症失语患者,轻症患者可直接由患者复述。④阅读理解:常用的方式有词-图匹配或图-词匹配,词与图的匹配方法为摆放5~10张图片,将词卡交患者做1/5选择,图与词的匹配则相反,轻症患者可阅读句子或文章,从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⑤书写障碍重症患者:先由词-词匹配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看图、命名、书写、听写等。0.5~1.0 h/次,3~5次/周,2~6周为1个疗程。失语症Schuell刺激疗法的主要原则:①强听觉刺激;②适当语言刺激;③多途径语言刺激;④反复利用感觉刺激;⑤刺激应引出反应;⑥正确反应要强化[3]。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灵活应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疗效评定采用康复研究中心汉语失语症标准[3]。显效: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提高>2个级别;有效:患者的语言功能康复提高1个级别;无效:患者的语言功能康复级别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5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3 讨论

脑中风引起的语言障碍,是患者无意识功能障碍,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受损或缺失,非听觉或视觉下降或丧失所致[4,5]。医护人员应掌握语言康复训练的正确方法,语言康复训练开始越早,康复效果就越好。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正确判断失语症的类型及程度,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文化程度、职业、兴趣、能力等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使康复训练治疗个体化。语言康复首先要针对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能力,随后才是职业康复训练。②语言康复训练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训练可达到30 min/d以上,应分多次。③创造良好的家庭及周围语言交流环境。无论何类型的失语,康复环境都是语言康复训练非常重要的条件,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调动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因此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应采用医院加家庭的场景方式,让患者家属参与语言康复训练至关重要。④语言康复疗程长。在医院的语言康复训练只是语言康复训练的一部分,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期多在出院后,回归家庭与社会是语言康复训练的最终目标,出院后语言康复训练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语言能力退废的最有效环节。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应作好患者出院健康指导,认真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必要的语言康复训练知识及方法,重视患者出院后家庭语言康复训练,让家属督促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巩固服药,持之以恒,提高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及自我调节能力[5]。鼓励患者参加适宜的社会交往及人际沟通活动,对某种现象或事物发表自己看法,听广播、看电视,利用听觉、视觉的帮助纠正患者的发音,有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康复。本组临床资料中,有少数病例治疗疗效欠佳,单纯Broca失语易恢复,Broca区大面积损伤及额顶叶广泛损伤的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及病程长者不易恢复。混合性失语症患者疗效较显著。有待进一步进行临床探讨。

参考文献

[1]常晖,常乐军.脑血疏口服液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8):952-953.

[2]徐玲,邓钰金.14例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国康复,2000,15(4):229-230.

[3]王拥军.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140-158.

[4]李大年.现代神经内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4-165.

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篇4

关键词:循证护理,失语,康复训练,满意度

急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神经系统的常见病、 多发病, >1/ 3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我们采用循证医学护理的方法, 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依据, 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对急性脑卒中失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进行早期语言康复,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 均经临床诊断及头 CT 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运动性失语26例, 感觉性失语2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6例, 对照组2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 、 性别及病种、病变部位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早期语言康复时间

查阅相关文献可了解到, 急性脑卒中所致失语的恢复主要在发病后第1-3个月, 失语恢复最明显的时间为发病 2 周内。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神经病学症状不再发展后 48 小时即可开始[1], 此时患者的Glasgow评分>8 分。

1.2.2 训练前的准备

根据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 (草案) 》对患者进行评定, 准备避免噪音, 尽可能确保安静的场所。每日训练前应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及准备充足的训练工具。

1.2.3 康复训练

1.2.3.1 言语构音训练[2]

对语言障碍, 构音, 失用等患者, 进行舌唇齿软腭咽喉下颌及口部肌肉的多种运动及发音练习。如:张嘴发“a”音, 撅嘴发“u”音, 收唇发“i”音。原则是先元音后辅音;先张口音后唇音;先单音节后多音节。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练习。

1.2.3.2 命名训练

同时摆放 5-10张图片或实物如铅笔、水杯、数字卡片等, 逐一问患者“这是什么?”引出名称, 当患者答不出或答错时, 可用词头音或描述物品的用途给予提示。

1.2.3.3 听理解训练

包括单词的认知、辨别、语句的理解。如在摆放的图片中, 让患者听图片里单词的名称找出对应的卡片。听短文做出“是”、“否”“对”、“错”的判断。执行指令, 听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 如“抬起头”等。

1.2.3.4 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

常用的方法有词图匹配或图词匹配。训练患者的视觉认知, 听觉认知。如在摆出的5~10张图片中选出听诊器图片, 找出相匹配的医生图片, 并让患者朗读选出图片内容。

1.2.3.5 书写训练

可先从简单字、词开始, 在发展至抄写句子等, 过渡到让患者看动作图片写叙述短句、听写、默写等。目的使患者将书写的词与其词义相联系, 达到有意义的书写。

1.2.3.6 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

以日常交流活动的内容为训练课题, 运用各种手段和综合交流能力, 目前常用的训练方法PACE技术, 强化手势语、画图、交流板或交流手册应用。以及现代网络最先进的电脑交流装置, 如发音器、电脑说话器等。

1.2.3.7 训练方式多元化

如一对一的训练方式, 个人训练, 小组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编成小组, 开展多项活动, 家庭训练, 将制定的治疗计划, 介绍给患者家属, 教会家属训练技术, 让其参与进来, 逐渐过渡到回家训练, 长期训练。

1.2.3.8 心理护理

由于失语症影响了患者与人的交流功能, 患者会极度的恐慌和烦躁, 因此做好心理护理, 是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保证。要尊重、理解患者, 语言亲切, 态度和蔼, 运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 解决患者所面临的心理障碍, 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

1.2.3.9 疗效评定标准

语言功能疗效标准 : 无效 : 训练前后无变化。有效: 失语由中度提高到轻度。显效 : 失语症状基本消失。发放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表, 标准为: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康复1周进行第1次评定, 1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定。康复组语言功能的改善显效20例 (76.9%) , 有效6例 (23.1%) , 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3例 (15%) , 有效12例 (60%) , 无效5例 (25%) 。康复组护理前后满意度调查 (见附表) 效果显著,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康复专家认为 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要比不康复好, 且越早越好, 不康复虽也有一定程度自然恢复, 但幅度小[3]。 急性脑卒中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康复护理原则应早期介入, 先易后难, 坚持不懈。早期语言强化护理可有效地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而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实践能力, 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真正体现了整体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同时循证护理为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模式, 促进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更新, 提高了护理质量,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荣东, 肖爱定.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4) :5-6.

[2]时贞娟, 陈建菊.早期语言强化对急性脑卒中后失语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3, 9 (8) :623-624.

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篇5

关键词:刺络放血,语言康复训练,脑卒中,运动性失语

脑卒中失语症为临床常见症状,是因脑血管意外导致大脑的一定区域出现器质性病变,导致患者语言能力丧失,其中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理解能力正常,但是语言表达障碍[1]。我院近年来对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刺络放血联合语言康复训练的方式治疗,取得确切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52~75岁,平均年龄为(63.8±4.4)岁;病程为27~44 d,平均病程(36.6±3.2)d;疾病类型:脑梗死33例,脑出血7例。观察组4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56~74岁,平均年龄为(64.2±4.7)岁;病程为29~43 d,平均病程(37.4±3.6)d;疾病类型:脑梗死30例,脑出血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体针治疗,取外玉液、金津、哑门、廉泉、通里及内关穴,手法采取平补平泻,1天1次,12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3~5 d,持续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舌头上卷,充分暴露穴位,对舌头挛缩无法配合的患者,可以无菌纱布对舌体下1/3进行固定,让舌体上卷,以暴露穴位。行常规消毒之后,以5号注射长针头,对玉液、金津穴进行点刺,直至出血2、3滴。以无菌棉签进行压迫止血,1周3次,1个疗程12次,持续2个疗程。

语言康复训练:在患者入院后1周先行舌的训练,以压舌板于舌部进行摩擦,或在患者舌头伸出时,以纱布把持,行上下左右活动。入院1周之后进行唇音练习,并由护理人员进行示范,对患者的错误发音及时纠正,并及时对患者进行鼓励、表扬。入院2~3周之后,开始语句练习,护理人员可读简短的句子,让患者复述,或找些画报、书看,让患者自行阅读,理解。在患者入院4~5周之后,指导患者开展简单的语言交流,多同患者进行谈话,谈论其比较感兴趣的主题,以提高患者谈论的兴趣。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2]:参考《汉语失语症的检查法》中的相关计分标准,对患者的理解、自发谈话、复述及命名的言语得分进行记录,按照得分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痊愈:得分>90%;有效:治疗后提高10%;无效:治疗后得分没有进步,甚至降低。治疗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中医指出[3],心主神志,心功能正常,则思维清晰,语言表达正常,脑卒中患者多因痰、瘀、风、火等阻滞经络,引得舌脉闭阻、心志失常,导致语言功能障碍。研究指出[4],刺络放血可疏通经络、醒脑开窍、泻热消肿,通经络,开舌窍,对于语言障碍疗效确切。

康复学作为新兴学科,其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认可。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得出,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后失语具有一定疗效,联合刺络放血效果更为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证明了上述观点。

总之,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刺络放血联合语言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本栋.针刺康复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中风偏瘫9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6):41-43.

[2]常静玲,刘剑,高颖.论中风后失语从肾论治的理论渊源及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7):1904-1905.

[3]孙熙罡,周震,魏倩,等.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运动性失语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575-3576.

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入选我院神经内科2011 年9 月—2013 年4 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共69 例,年龄43 岁~7 0 岁( 4 9 . 5 6 岁 ± 2 . 4 5 岁) ,病程从发病后3 个月至半年。

1.2纳入标准

诊断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 全部经头CT或MRI检查确诊; 首次发病且有语言功能障碍; 神志清晰,发病前无语言障碍。

1.3排除标准

病情危重,伴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有意识障碍,有智能障碍或感觉性失语。

1.4分组

将符合标准的74 例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处理因素为“四冲穴”阴中隐阳法配合Schuell语言训练; 对照组处理因素为语言训练。两组一般资料详见表1。

1.5治疗方法及训练

对照组,语言训练: 采用Schuell刺激法进行语言康复训练[4]。每次语言训练均为30 min,1 周3 次,共4 周,共12 次。治疗组,选穴: 关冲、中冲、太冲、兑冲( 神门) 配合语言训练。操作1: 关冲、中冲用左手拇食指揉压推按局部使血液聚集,75% 酒精消毒,持三棱针迅速刺入( 3 ~ 5) mm用力挤压,使出血少许,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操作2: 太冲、兑冲( 神门) 穴位常规消毒,采用0. 30 mm×40 mm毫针,进针后,先在深层( 0. 8 寸) 紧提慢按六数,再退到浅层( 0. 3 寸) 紧按慢提九数,不留针,采用以上手法连续操作5 次,出针。每日针刺1 次,1 周为1 个疗程,共4 周。

1. 6 疗效评定

1.6.1语言功能评定

采用北京医院《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定病人口语表达、听语理解、阅读等方面的语言功能变化。

1.6.2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的评定

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 CFCP) 。CFCP将病人日常生活的沟通技巧分成回答问题、命名、复述、自动语序、时间方向等25 个项目。CFCP评分分为轻度受损、中度受损、重度受损并有相应的分值。总分提高50 分或以上为显效; 提高26 分为有效; 提高10 分以下为无效。

1.6.3失语症疗效评定

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按照功能评分提高程度百分比和语言交流好转程度分为: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进步。包括听、复述、说、出声读、阅读理解、抄写、描写、听写和计算[5]。CRRCAE分别从功能上进行评价,各分项目的一致性良好。在评价病人的训练效果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可以应用于失语症训练中的评价[6]。

1.7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秩和检验及Ridit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处理。

2 结果

2. 1 两组失语症病人语言功能评定( 见表2)

2.2两组失语症病人CFCP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在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分值为( 97. 84±6. 41) 分; 对照组分值为( 98. 12±4.29) 分。在治疗后,治疗组分值为( 179. 07 ± 5. 47 ) 分,对照组分值为( 138. 24±4. 36) 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2.3两组失语症病人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 58% 和72. 22% ,经 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 讨论

缺血性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在《黄帝内经》中风属于热病范畴。《内经》中风虽非指现代中风。但现代中风病的记载,最早仍见于《内经》,其所论仆击偏枯、大厥、煎厥、薄厥名与现代中风类同。早在《内经·热病第二十三篇》便指出偏枯和风痱两种中风病证分类。并指出治疗原则“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病先起于阳”和《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其先热后寒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都是针对热病; 其次都是指病邪先在阳分( 阳经) ,再到阴分( 阴经) 。针对寒热病的治疗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明确提出用阳中隐阴、阴中隐阳之法,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法首见于《金针赋》,在《医学入门》、《针灸问对》等书中也有记载,作为治疗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的手法,占重要位置。但是这些书中都只提及具体操作方法,没解释其中机制,到了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的解释则较为详细。《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曰: “先热后寒者,是阴隐于阳也”。阴虚引起阳盛则热,外邪耗伤阳分则寒。《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中谓: “治寒热之症,得之有后先者,乘其所致之由,而随加以补泻之法……抑论寒热之原,非天之伤人,乃人之自伤耳。经曰: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出寒热病的治疗必求于本,并根据疾病的根本进行补泻。又指出了所感受邪气的原因非因邪气,而在人体本身,不节制生活而自己耗损正气引起的。针对阴中隐阳之法杨继洲的思路可以理解为: 阴不足之人→发病先热后寒→施以阴中隐阳之法→先泻后补。而中风的发病最根本原因也是体内阴精的不足。丹溪指出: “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薛生白也说: “少阴不藏,木火内潘,风牙附卜袭”。《景岳全书》中云: “盖其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浮于上……卒然仆倒”。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云: “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有学者统计,在168例以60岁~70岁为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阴虚体质为20. 2%[7]。故笔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采用杨继洲阴中隐阳之法。

“四冲穴”的选择采用二井穴二原穴的配伍原则。选用两个清热、开窍、利咽喉功能较强的井穴。《难经·六十六难》也指出“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明确指出: “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 十二原穴,是人之生命所系,也是十二经的根本。元气借三焦之路,贯通三焦输布五脏六腑。故配穴选用心经和肝经的原穴。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的发生必然和心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心开窍于舌,清代张志聪说: “音声之器,在心为言”。所以选了心经心包经腧穴各一个。“四冲穴”的配伍基于经典与现代,是中医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出于本病临床的急切需要。关冲穴和中冲穴都有醒脑、清热、开窍、利喉舌之功,但关冲穴可调理三焦之气机。中冲穴可以清心之火,是临床上治疗舌强肿痛的要穴。太冲穴是肝经原穴,也是肝经上最具有调气理血,平肝熄风功能的要穴。兑冲( 神门) 有安神定志,宁心清热之功。神门和通里位置极为接近,主治必有相通之处。通里穴,自古至今都被认为更是利喉舌的要穴。故神门兼有通里穴的特点和心经原穴的特点。“四冲穴”阴中隐阳法从整体来说选穴精当,理论严谨,操作方便,汇聚了《内经》和《针灸大成》的思想精华,经过大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人类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主要是通过语言与外界交流沟通来满足自身生理、心理的需求,因此对脑卒中后失语病人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脑卒中使病人的言语功能受到损坏,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重建言语功能[7]。Schuell刺激法是多种失语症治疗方法的基础,它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这些又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8]。Schuell语言训练利用口语表达、听语理解、阅读能力等练习,用视觉、听觉反馈来代偿其丧失的运动觉反馈,尤其强化病人唇舌及面部的残余肌力训练,增强舌肌灵活度,从而改善言语清晰度,故其配合“四冲穴”阴中隐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病人,可收到较好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四冲穴”阴中隐阳法配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方法 脑卒中后失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组采用“四冲穴”阴中隐阳法配合Schuell语言训练,共4周。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失语病人,与对照组比较,在口语表达、阅读能力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冲穴”阴中隐阳法配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语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失语,“四冲穴”阴中隐阳法,Schuell语言训练

参考文献

[1]黄双双.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早期语言康复治疗的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658-4659.

[2]王雪,袁萍,张玉丽,等.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6):13.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崔志刚,尹帅领,卜淑芳.脑梗死患者失语症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2):79.

[5]李胜利,肖兰,田鸿,等.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编制与常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6(4):162-164.

[6]张庆苏,纪树荣,李胜利,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9):703-705.

[7]张云云.1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质特点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31.

上一篇:固相催化氧化下一篇:外国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