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2024-05-10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共12篇)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篇1

换药对于老年病人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1], 尤其是皮肤破损型创伤、感染, 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损伤给病人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精神损害更不容忽视。换药室的护士对老年病人要有细心、耐心、爱心。现将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介绍如下。

1 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2]

1.1 视力减退

老年人视力减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各异, 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与他人的沟通, 特别是病人对他人身体语言的感受。由于视力受损, 病人接受信息能力减弱或变慢, 所以老年病人对护士所给的信息反应速度不及正常人或年轻人, 反应变慢。

1.2 记忆力下降

记忆力下降会直接影响老年人对某些信息的记忆和回忆, 从而影响沟通效果。

1.3 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直接影响沟通双方口头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与其生理特点相对应, 老年病人易产生被嫌弃的心理, 表现出焦虑、烦躁、郁闷、易激动的心理特点。

1.4 伤口愈合缓慢

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减慢, 伤口愈合的能力比年轻人要差, 尤其是有的老年人自身患有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 存在周边血液循环差、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问题, 使伤口愈合时间显著延长。

2 与老年病人沟通的技巧

2.1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亦称“态势语言”沟通, 是在沟通过程中辅以动作仪态、仪容神情等的配合, 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观点要求等, 其信息的传递有时胜于口语表达。

2.1.1 微笑

微笑是一种表达美好感情的无声语言, 面带微笑是沟通的第一步。病人看到护士热情的服务态度, 会解除由于初来陌生环境和对换药可能产生的疼痛而带来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为进一步实施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2.1.2 肢体语言沟通

肢体语言往往起到有声语言无法达到的效果。换药前后轻轻地搀扶老年病人上下治疗床, 帮其整理衣裤、头发, 为其开门, 护送其至电梯口等, 让老年人及其家属感受到护士热情、周到、贴心、细致的护理服务。

2.2 语言沟通

病人进入换药室, 护士要一边做准备工作, 一边同病人聊天, 问受伤情况等, 既了解了病情又减轻病人的局促感, 同时也拉近了与病人的心理距离。换药过程中要关切地询问病人“痛不痛、可以吗”, 根据伤口情况及时给病人讲解创伤知识、换药常识, 告知损伤情况、回家后的注意事项。老年人反应速度慢, 与老年人沟通时适当减慢说话速度[3], 注意语句要简短, 一次交代一件事情, 以免老年人混淆, 说完一句话后给一定的时间让老年人反应, 切忌催促, 对重要的事情要反复交代, 直到老年人理解、记住为止。对听力不好的老年人在说话时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 在空间上使用亲密距离, 让老年人能够听到, 也可以采用纸笔交流。对自理能力较差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需要向其家属交代好回家后的注意事项、饮食、营养、下次换药时间等, 必要时可用书面记录提示老年人或其家属。

2.3 护理操作技能

应用精湛的护理操作技巧可赢得老年病人的信赖和配合。护士在实施换药操作时要注意掌握无痛性操作技术。护士沉着、冷静、敏捷、娴熟的操作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 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 让病人感到护士对待他的伤痛很积极、很认真, 同时让病人感到护士对他的病情有一定的把握, 让病人或家属感到安全并对护士产生信任感, 同时也能使病人的情绪得以平静。

2.4 降低期望值

创伤给老年病人的生活及其家属的照顾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 因此病人及其家属希望可以尽快康复。但由于老年病人新陈代谢缓慢, 加之有很多病人自身就有其他疾病问题, 如糖尿病、静脉曲张、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等, 创伤的恢复过程较正常人缓慢。降低老年病人及其家属不现实的期望值, 客观上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4]。例如1例有多处压疮的病人,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护士在为其换药的时候就与家属进行指导性沟通, 告知其压疮形成的原因, 在日常的家庭护理中应当怎样去做, 压疮单纯靠换药是不能痊愈的, 做好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 同时压疮的治疗需要花费很大的财力、人力和精力, 让家属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治疗需要家属和护士的共同努力, 降低病人与家属认为只要换药就可以很快痊愈的期望值。通过这种沟通不但取得了病人与家属的积极配合, 促进压疮的愈合, 更让病人及其家属对护士细致、周到的服务感到满意。

3 小结

护理工作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面对病人日趋老龄化的现状, 与老年病人的沟通中有许多独特之处, 要求护士把所学的各类知识融会贯通[5]并运用到平时的沟通中, 以能更好地为老年病人服务。门诊是医院的窗口, 作为换药室的护士, 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知识, 对待老年病人要充满爱心、耐心、诚心, 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与老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互信任、相互理解, 使老年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促进伤口愈合, 并对换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参考文献

[1]于秀霞.浅谈换药室护士与农民工群体的沟通技巧[J].中外医疗, 2011 (20) :166.

[2]张桂芝, 杨淑枝, 王风英, 等.与老年患者的护患沟通方法及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1) :110-111.

[3]郑筠, 丁素红.浅谈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J].新疆中医药, 2010, 28 (4) :74-75.

[4]赵彤彤.与老年患者护患沟通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0 (14) :1573-1574.

[5]徐春晴, 王兵.与老年患者心理沟通方法浅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2 (9) :62.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篇2

1.多倾听对方意见,重视对方意见,要给对方留面子。圣经中有一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作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被尊重。真正有远见的人明白,要起获得同事的信赖和合作,不仅要在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要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对方留足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所以言谈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等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词,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等感情色彩色强,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使自己“伸缩自如”。如果你伤害了对方,让对方对你产生忌恨,那么更谈不上与你有好的沟通了。 案例;阿蒙和小仪,一圈手纸

2.尊重对方劳动。与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相信他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同事我们也要相信别人获得的成绩是通过劳动获得的,不要眼红,更不可无端猜忌,应该在表示祝贺的时候,试着向人家靠近,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3.自觉保守同事的秘密。“打死我也不说”

二、与同事沟通的技巧:

1.要有协作意识:你想要得到别人的支持,首先你要给对方提供支持协作,然后再要求别人配合。如新同事

2.善用微笑和幽默

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篇3

护患沟通的方法

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患者及家属到医院就医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对护士的表情,医生的诊断视生命的惟一,他们会细心观察护士的言语、行为及面部表情来猜测自己的病情,错综复杂的联想是治疗疾病的障碍。因此明确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渡过这段痛苦的经历。如果护士能理解患者的感受,会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焦虑,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护士也在患者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

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将患者看成一个具有完整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需要的综合体。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注意维护患者的人格和自尊。为了使患者感到温暖,护士对患者说话时要语气温和、诚恳、热情,并尽量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切忌使用审问的口吻,防止不耐烦地打断患者或粗暴地训斥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维护患者权利是护士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随时向患者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并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应随时发现机会,向患者提出健康信息及教育。如患者即将面临痛苦的检查或治疗,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表现,及时向患者提供信息及指导。一些长期反复就医的患者,心理压力大,护士应该经常与此类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感及心理变化,并应用相应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为患者提供护理,帮助患者减少心理障碍,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达到身心平衡的目的。

对患者所提供的信息保密:有时为了治疗和护理的需要,患者需将一些有关个人的隐私告诉护士,护士在任何条件下都应保证对患者隐私的保密,除非某些特殊的原因要将患者的隐私告诉他人时,也要征求患者的同意。尊重患者的隐私是护士的责任,也是维护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加强护士的自身素质,掌握沟通的技巧: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心理状态、年龄层次、社会背景的人身上,其感觉和表现不尽相同,护患之间的语言沟通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但在沟通中护士要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不断学习,掌握语言艺术及沟通技巧,通过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疏导,从而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护患沟通的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护士是为患者服务的:为了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患者要遵医嘱服药、打针,但护患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护士不要潜意识地把自己放到支配地位,把护患关系摆对,是沟通交流中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如果护士时时处处把患者视为一个完整的有独特尊严的人,护士就會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增加患者战胜疾病,应对变化的信心、力量和能力:护士要对患者负责,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因此要让患者尽可能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在知情的情况下,参与疾病的治疗。知道病情的患者最需要的是和周围人的沟通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此护士要设身处地给患者以同情、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感受,营造一种能够让患者倾吐心中不安、焦虑或恐惧的氛围。护士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和疾病所表现的具体症状,更应看到患者是一个患病状态下的独特的个体,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护士才能通过交流,提高患者的应对力量和能力的信心。

宽容和接纳:护士的工作是对患者身心的护理。疾病使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发生了变化,他有时会变得焦虑、狂燥、忧郁,蛮不讲理,甚至会对护士横加挑剔。护士需要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理解患者,不应感到自尊受挫而反应过度,或针锋相对,而应洒脱和宽容。从他的无理中看到合理的一面,从他的冷淡中感到他的孤独,从他的尖刻中了解到他的无奈,从他的冷酷中看到他的软弱。用护士的耐心,爱心尽职和真诚的努力使患者感觉到护士在为他排忧解难。

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 篇4

1 与住院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

病人入院时,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需要和家属的心理以便实施护理计划。出院时应了解家属是否明确病人应实施哪些居家护理。护士可在家属探望时与他们沟通, 做好健康指导。

2 与肿瘤、危重病人的沟通

疾病治疗中, 当护士通知病人为恶性疾病或病危时, 如不通过沟通技巧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 易使对方处于束手无策的危机状态, 因此从入院开始护士应了解病人家属对疾病的理解程度、了解他们的价值观、接受力, 尽量与他们沟通, 要掌握倾听、接受、同感、支持、反复明确地提问等交流技巧。

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 篇5

1. asterism 问:明明病情很严重,家长说问过朋友和周围人,或者上网查过说没什么大不了,怎么沟通?

薛主任答:如果病情很严重,医生应明确交代病情,讲清疾病的严重性,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准确地进行表述,告知家长孩子疾病治疗的效果或风险,解除家长的疑虑和侥幸心理,使其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 医学男问:疗效不好怎么沟通?

薛主任答 :有些家长认为医生应该「包治百病」,希望「医到病除」,而对现代医疗技术达不到的地方有的家长会认为是医生的医术不高,「花钱未治好病」,从而与医方产生分歧,影响医患沟通。因此,在医患沟通时要针对患方开展医学与健康教育,告知患方治疗中的风险,给予患方治疗方案知情选择,引导患儿和家长配合治疗。

3. youlandayuan 问:研究生毕业后在基层医院,输液因为装修的缘故受限,也缺少儿科药,缺少轮状病毒及支原体检测等必要检测项目,小儿外科和皮肤科也跟不上节奏,只能看最简单的病。作为一名年轻大夫,怎么获得病人的信任呢?

薛主任答:作为基层医院的年轻大夫,在临床工作中态度真诚,尊重患儿和家长,认真倾听,耐心倾听,鼓励他们有充分时间诉说病情,多解释,多观察家长的反应,让患儿和家长看到你的微笑,感受到你的热情。如果病情复杂需要到上级医院诊治,在沟通时及时告知,相信会获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的。

4. yixia0612 问:您好,我是一名即将进入儿童神经内科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以前一直在成人科室实习,没有儿科的经验。想问您一下,有什么方法即能不伤害小朋友(比如不会让他觉得医生很凶是坏人),又能让家长尊重医生呢。

薛主任答:微笑,真诚。

5. englele 问:遇到发热的小孩家长问病程时间怎么回答好?

薛主任答: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根据病情实事求是回答。如果病情复杂,应及时向家长解释病情,告知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告知相关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取得家长对疾病的理解和对诊疗的配合。

6. a549788273 问:小孩子又吵又闹,怎么样才能让他安静下来?

薛主任答:接诊患儿时,声音要柔和亲切,叫孩子的名字或乳名,在患儿哭闹不能主动配合查体时,要尽量缩短查体时间,并可通过观察患儿的表情来判断其感受。医务人员还应注意满足孩子「皮肤饥饿」的需要,如搂抱婴幼儿,抚摸患儿的头部,轻拍他们的上肢和背部,使之获得亲切、友好的满足,增强患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帮助患儿克服恐惧心理。

7. 蠱丫头问:年轻女医生在基层医院不受病人信任,每次当着我的面都会说,没有人么?没有医生么?听着挺郁闷的,早晨去查房会被当成记录留置针的护士。

薛主任答 :自信地告诉对方:「我就是医生!」

8. 严为民问:怎么与蛮横无礼的病人沟通而取得信任?

薛主任答:由于患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文化素养各不相同。应针对患方的特点,找到沟通的切入点,详细解释病情,取得患方的信任,引导患方正确对待疾病。

9. 荆棘鸟 0417 问:沟通最怕几种人:熟人、同行不同专业、过度细心的家长,用简单粗暴的问题让你回答复杂的病情!这些人怎么应对?

薛主任答: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务人员沟通时应充分体谅患儿父母及亲属的心情,多倾听多解释多沟通,帮助家长重复表达说过的事实,确保表述问题的准确性,提高有效沟通率。

10. lieben 小妖问:薛老师,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作为一名儿科大夫,您觉得相较于其他成人科室儿科医生需要具备哪种特质呢?包括与患者或者其亲属的沟通,还有日常的工作中?谢谢薛老师~

薛主任答:儿科被称为「哑」科,医务人员在接诊时,有时要以看和听的方式为主,解读患儿的肢体语言。而且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不一,因此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医务人员要有童心,培养爱患意识,依据各年龄段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给予孩子关爱和尊重,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

11. 明教小毅问:许多家长来院以后,交代完病情,直接来一句,你有把握吗?没有就转院,请教一下怎么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沟通技巧?谢谢!

薛主任答 :随着独生子女和二孩政策的实施,家长对儿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孩子生病,不但牵动着年轻父母的心,而且也牵动着祖辈的心,家长常常因为孩子生病而出现焦虑担忧、无助等不良情绪,对于住院患儿的家长更是如此。医务人员要从患儿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出发,在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患方的愿望和实际经济状况,找到切实有效的切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积极的沟通,给患方更多的决定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12. 小浣 i 问:要是遇到比较蛮横,一来到就是问,这是什么问题?你能不能治好的? 我该咋回应好呢?/(ㄒoㄒ)/~~

薛主任答:医务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焦虑心情,充分考虑到家长的诉求,有针对性地解释沟通,给家长更多的决定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13. ghh6 问:回归正题,基层医院留守儿童就诊,爷爷奶奶文盲或蒙圈,父母无法到场签字或委托,甚至有只生不养的。万一出事,仅凭病程中的告知监护人病情记录,法律认可吗?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

薛主任答: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医患沟通,而且涉及到法律层面。知情同意是必须的,祖辈签字时可以录像证明。

14.yzhspliu 问:针对特殊人群比如福利院的儿童,告知病情,是福利院法人签字才获法律认可吗?

薛主任答:针对特殊人群,比如福利院的儿童,告知病情时如果福利院法人不能亲自到场,应有委托人代表。

15. lidengfeng1989 问:遇到流氓小太妹父母咋办?态度差,素质也不好~实在是没法交流~

浅谈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的体会 篇6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需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治病救人”的健康需求;医疗护理服务理念也转向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观点。这就需要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实行人性化服务,对病人进行身心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护士能够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及其需要,同时更能使患者在医院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笔者凭借多年来护理临床工作的实际经验,以下几点见解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探讨。

1微笑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

微笑是一种“情绪语言”,是容易被接受的具有亲切感的行为,护士的微笑会使病人感到温暖,它可以消除人际交往中的生疏与紧张,也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最好语言,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

2语言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方式

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语言交流在护士与患者沟通中对加速疾病的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应尊重并用体贴关怀的语言调节病人的情绪,多使用文明用语,“请”字当先,“谢”不离口,常说“对不起”。严肃性与亲切性的统一,护士与病人交谈时,既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同时也要让病人感到温暖、亲切。坦诚与慎言相结合。护士与病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前提是以诚相待。護士对病人讲真话,信守诺言。

3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

有研究表明,护士的服务态度欠佳或沟通技巧不当是被投诉的重要原因。由于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从而导致服务意识欠佳,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缓疾病的恢复,同时也增加患者的不满意及投诉甚至会增加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导致护理服务缺陷的发生及护理质量下降。因此优质的护理服务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积极主动的增值服务。

4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可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

过硬的基本功同样是护患关系沟通的一种手段,护理人员如果掌握丰富的医药学知识、专业知识及预防保健知识,就能正确圆满地回答患者的提问。护士每天都要为病人肌注、静点、抽血等,掌握无痛操作技术,严格的无菌操作,注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尽量做到一针见血,熟练的操作技术会减轻病人的疼痛、减轻痛苦,不使之成为负担。

5心理护理可增进护患感情

心理护理没有统一的模式。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每个患者在疾病的阶段所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各种政策,做到因人而异。为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交谈、启发患者的自诉,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消除他们对疾病的错误观念,使他们对疾病和治疗的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

浅谈护士与患儿的沟通技巧 篇7

1 沟通

所谓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 有效的沟通应是接受者所收到的信息与发出者所表达的正好相同, 沟通的结果不但双方能相互影响, 并且双方还能建立起一定关系。

1.1 沟通过程包括的六个主要内容

1.1.1 要沟通的事物

可以是各种情况、思想、经验和行动以及综合的事物。

1.1.2 信息发出者

每个人对所要发出信息的理解、表达和使用能力要受很多因素影响, 包括沟通技巧、态度、知识水平和社会文化影响等, 作为信息发出者在发出信息时想到这些因素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还要考虑到对方沟通行为的影响。

1.1.3 信息发出者

在信息发出前, 要将一些模糊的思想转变成具体的信息, 是为表达思想和经验的。

1.1.4 途径

选择与传达信息相适宜的感官通路进行传递, 如:听、视、触、味、嗅觉等。

1.1.5 接受者

是传递信息的对象, 他也受沟通技巧、知识水平、态度和社会文化所影响, 传递信息是否成功与接受者的吸收程度和理解能力有很大关系。

1.1.6 反馈

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有责任给发出者提供一些反馈, 以便了解沟通是否成功和失败。信息反馈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收集反馈的信息对护士的工作至关重要, 护士必须依靠反馈的信息不断修正和完善已做的决定, 通过收集反馈意见既可检验自己的工作, 又可增进与病人的交流, 从而提高交流技巧。

1.2 一般常用的沟通技巧

1.2.1 倾听的技巧

倾听并不是只听对方所说的词句, 还应注意其说话的音调, 流畅程序, 选择用词, 面部表情, 身体姿势和动作等各种非语言性行为。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应做到:准备花时间倾听对方的话;学习如何在沟通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不要急于判断;注意非语言性沟通行为;仔细体会“弦外音”以了解对方的主要意思和真实内容。

1.2.2 语言与非语言沟通

人与人之间交往约有35%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 约有65%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交谈是伴随语言交流进行的, 直接影响交流效果。如在听取病人谈话时目光要平视对方, 用关心、微笑等非语言信息表示你的理解, 与病人谈话时用鼓励、愉快的声音, 配合适当的接触、抚摸等表示对病人的关注和安慰, 此外, 护士的仪表、体态及谈话的态度都能影响与病人交谈的效果。

2 护患关系

2.1 概念

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但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 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

2.2 护患关系的分期

第一期是护士与病人一见面就开始了, 在此期主要是建立信任关系, 这时的病人很注意自己的行为并对护士进行考察, 看看能信任到什么程度, 以决定以后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这位护士。第二期即工作期, 在信任的基础上, 用具体行动来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要注意的是没有信任的行动会造成病人的被迫感而影响护理效果。第三期为终末期, 是说再见的时期, 应尽可能在完全结束护患关系之前就考虑一些护患关系结束后可能发生的问题, 以便作好必要的准备,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事项;并征求病人的意见以便今后改进工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儿科护士在护理8岁以下的患儿时难度较大。因为患儿的语言能力差, 智力发育尚未完善, 不能完全理解抽象事物及与外界的多种非语言形式的沟通。因此作为儿科护理人员, 首先要了解儿童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 掌握与儿童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知识与技巧,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患儿[2]。现将笔者担任儿科护士长3年以来与患儿交流时所总结出的交流技巧总结出来与大家进行探讨。

3 体会

3.1 首先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儿科护士应诚实对待孩子, 兑现自己的诺言, 否则孩子会愤怒、吵闹, 感到被人欺骗而影响护士与患儿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如护理人员在给患儿做治疗时, 患儿哭闹不止, 护理人员就说:“宝宝, 你别哭, 阿姨给你糖吃”。患儿一听要给糖马上停止哭声, 这时护理人员要拿出糖来兑现, 否则孩子会哭闹的更厉害。

对待患儿要和蔼、柔声细语、言语清晰, 根据孩子语言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 使用其能够理解的语言。儿科护士首先要了解儿童各年龄段语言发育的特点, 才能与患儿实施有效的交流。

对待患儿要亲切, 但不能过分, 否则会吓坏孩子。在给患儿输液时, 应用亲切的语言利于让孩子接受, 如:“宝宝把手伸过来让阿姨看看漂亮不漂亮”, 大部分能听懂话的孩子都会把手伸过来, 否则如果用冷淡生硬的语言, 孩子会哭的更厉害, 这样就不利于治疗与护理。

护士要注意自己与孩子交谈时的姿态, 不能居高临下, 要与孩子的视线成同一水平, 同时注意不要突然或迅速移动位置, 不要狂笑或怒视孩子, 否则会吓坏孩子。对待孩子的称呼要亲昵, 这样孩子对你就不会有陌生感。在接近患儿时要称呼“宝宝、孩子等”, 这样患儿就会很配合工作。对孩子的想法及要求表示理解, 不用“同不同意”的字眼或责骂孩子, 要向孩子解释使其明白。站在孩子的立场与其进行交谈, 使孩子觉得你能理解他。用“点头”或鼓励的语言来表达你对他的理解。

3.2 沟通的技巧

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 使他们明白自己的需要。避免用闭锁式回答, 例如:“你喜不喜欢画画?”等。这样患儿就会对护理人员有一种排斥感, 不喜欢与其接触。用开放式回答, 可使护理人员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 可用详细的描述方式重复孩子前面的表达。给孩子正向的接触, 促使其与护理人员合作, 如:“你愿意自己吃药还是阿姨给你喂药?”而不是问:“你愿不愿意吃药?”此种问法孩子常会说:“不愿意!”。护理人员还可用诱导方式, 避重就轻引导孩子合作, 如孩子输液时, 患儿哭闹较厉害, 护理人员可以说:“宝宝, 伸出手让阿姨看看手上的小虫子, 阿姨帮你把虫虫挤出去。”这样孩子就会有兴趣, 以为他手上真的有虫子, 在他等待你找虫子的时刻, 你就迅速给孩子扎上了液体, 等孩子由于疼痛反应过来时, 输液也结束了。

3.3 游戏对病儿沟通交流的重要意义

游戏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活动, 年龄愈小花在游戏上面的时间愈多, 通过游戏患儿能够学习到别人无法授予的知识, 在游戏过程中探索环境, 增进对事物的认识与了解, 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往往在团体中进行, 象我科成立了一个“爱心乐园”, 护士在与患儿做游戏的过程中, 患儿就减轻了对护士的恐惧感, 增进了与护理人员的亲切感, 在做治疗时就会得心应手, 患儿不会因陌生而哭闹不止。

3.3.1 各阶段儿童游戏的种类不同

婴儿期不会看书, 会听怡人柔和的音乐如催眠曲, 6个月至1岁不会看书, 但喜欢撕纸张, 喜欢柔和怡人的音乐;幼儿期喜欢大本的画册, 喜欢听童谣, 绘画, 练习手拿笔的技巧;学龄前期喜欢听日常事物的故事, 喜欢看图画书, 喜欢唱歌;学龄期仍喜欢听人讲故事, 自己会看故事书等。作为护士首先要了解这些, 才能让患儿在游戏中找到乐趣, 同时增进了与医护人员的感情, 利于治疗与护理。

3.3.2 注意游戏的安全性

护士在与患儿做游戏时一定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 以及依据病情和环境而调整其安全范围的活动量, 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去玩, 多用鼓励少用批评, 游戏结束前10 min, 告诉他只剩10 min, 不要立即去催促他。同时要注意不可在游戏室打针或做其他治疗, 以免影响其他患儿的情绪。

3.4 在与患儿做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患儿行为

开始与他人接触的方式;了解与同年龄患儿之间的社交情形;观察其活动力, 注意力是否集中, 对挫折的忍受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患儿对抽象名词的认识程度;护理人员可以间接观察到其身体、智力、社交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其程度。只有对患儿的行为了解了, 在护理与治疗上才能针对每个患儿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措施。

绘画也是与患儿沟通的形式之一, 儿童的图画能反映许多有关资料, 一个儿童的画能代表他自己、他最亲近的人和他自己重视或有意义的事。

总之, 交流是一门艺术, 要掌握这门艺术需要护士不断学习沟通的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索,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 尤其作为一名儿科护理人员应该掌握与患儿沟通的技巧以及与游戏能力有关的知识及对这方面分析的能力, 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做出有效的护理评估, 顺利完成对儿童良好的护理。

参考文献

[1]舒香兰.儿科护士与患儿的沟通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2) :11.

护士与母婴分离产妇的沟通技巧 篇8

关键词:母婴分离产妇,有效沟通,方法与技巧

危重新生儿娩出后被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 使母婴分离, 给产妇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一特殊群体, 如何掌握母婴分离产妇沟通的技巧, 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是当今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产妇采取关心、帮助、教育的沟通技巧, 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11年2月~2012年2月母婴分离产妇100例, 其中剖宫产65例, 正常分娩30例, 产钳助产5例。平均年龄28岁, 均无妊娠并发症。

2 要注意护士外在形象

护士要有美的外在形象, 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这些都会给产妇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对护患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1], 因此, 护士应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产妇, 减轻产妇对新生儿的担忧。人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以微笑待人, 和蔼可亲, 选择亲切的称号, 禁止叫床号, 以取得信任。

3 合理安排床位, 减少不良刺激

母婴分离后, 将产妇转入非母婴同室的病房, 以免同室新生儿的哭声或其它产妇的哺乳对她们产生影响, 思子心切。据经济状况, 安排单人或母婴分离病房, 有家属的陪伴, 减少产妇的焦虑心理。

4 语言是护士与产妇沟通的重要工具

4.1 要善于抓住与产妇交流的契机

无论为母婴分离产妇做何治疗时, 都必须用语言与其进行交流, 取得配合。与她们交流时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及正式的交谈。在做晨间护理时, 关切地问一声“早上好!昨天休息的好吗?”在为产妇抽血或注射时, 可一边操作一边与产妇交谈。这样, 既分散了产妇的注意力, 又能了解病情, 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如有一次为一位产妇行静脉点滴时, 产妇要求退奶, 问其原因, 在得知产妇因乙肝小三阳不敢哺乳时, 作者细心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并建议她作乳汁DNA检测, 产妇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见。结果检测正常, 产妇十分高兴, 因此要抓住与产妇交流的契机,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2 要多安慰、鼓励产妇

有些产妇因新生儿转至NICU, 感到自责, 情绪发生很大的变化, 爱哭、少语、失眠、乳汁分泌减少等。因此, 护士要理解产妇的心情。对感情脆弱的要善于用安慰性的语言。主动帮助了解NICU孩子的基本状况, 科学地进行疏导, 消除焦虑心情, 指导产后乳房的护理,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营养。

4.3 应变的技巧

护士应据产妇的性格特征及病情, 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能预见产妇住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要头脑清晰, 处事果断、灵活[2]。例如:有位产妇在住院时, 新生儿在NICU经抢救后仍不幸夭折了, 护士这时应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 配合, 采用保护性的交流。以免直言造成心理上及生理上的更大打击, 引起不良的后果。

5 认真倾听, 注意非语言沟通

认真倾听是护士对产妇关系和谐的表现。倾听不只是听她们的询问, 而是通过产妇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真正理解产妇要表达的内容。体会产妇的真实感受。护士在倾听时应精力集中, 注意眼神的交流, 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反应, 如适时地说“嗯”, “是”, “对”或希望她们继续说下去[3], 不要随便打断产妇的说话, 以示尊重, 在交谈过程中, 护士要使自己成为有效的聆听者。

6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

母婴分离的产妇因新生儿在NICU, 心理上担心, 精神紧张, 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 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 为产妇做静脉穿刺和肌肉注射时, 要做到“一针见血”、“两快一慢”, 以勉在产妇的肉体上造成痛苦。这实际也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 也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

总之, 母婴分离产妇是分娩产妇中一群特殊的群体, 很可能因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引起护患或医患矛盾。因此这就要求护士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借助真诚的语言化解矛盾的发生。工作中不失时机的与产妇交流。鼓励产妇表达内心的感受。激励其潜在的热情, 消除影响疾病的不良情绪, 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肖根秀.门注射室护士与病人沟通技巧.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5) :381-382.

[2]张宏, 李芝.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中华护理杂志, 1994, 29 (2) :101-103.

与妇科病人有效沟通的前提及技巧 篇9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 护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 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 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1]。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评估, 在收集资料时, 就需要与病人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护患关系随之变得紧张, 然而与病人有效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妇科病房, 由于新入院病人对陌生的环境及治疗效果不了解, 护士应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 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各种护理工作。妇科病人均为女性病人, 且多数为中年人, 中年妇女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其复杂的情绪表现及临床特征, 体现多出多疑、担心、焦虑等。加上患病多为慢性久治不愈, 迁延反复, 如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阴道炎、宫颈糜烂等。与病人良好的沟通, 可以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 消除其顾虑,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1 护患沟通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李湘平等[2]调查研究发现, 护士的人际沟通知识得分为71.48分±9.76分, 得分<60分者占21.24%, 近25%的护士不能正确积极地倾听等, 而超过80分以上者仅占16.1%, 可见护士对人际沟通知识的掌握不容乐观。人际交往是护士社会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基本形式, 而人际沟通则是护士工作目标的桥梁, 国外对护士要求的第一素质是沟通能力[3]。我国1997年在护理专业中开设了人际沟通课程, 护士人际沟通知识掌握现状已大有改观, 但仍远远没有满足护士的需求以及社会人群的需求。

2 有效沟通的前提

2.1 尊重病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病人沟通是增进护患间相互理解的前提。首先要尊重病人, 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这样才能增强病人配合护理工作的自觉性及对护理的依从性, 使病人由愿意与护士沟通, 从而减少护患矛盾冲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 要把握时机

病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在注意沟通方式、方法的同时, 也要把握好时机。在护患沟通中护士首先要先充当一名好的倾听者, 在认真倾听病人访谈内容的同时要注意病人的说话声调、频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 这样能充分体现对病人尊重与认可, 使病人由被动提问转为主动与护士交流, 乐意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 要做到循循善诱, 以便进行有效沟通, 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4]。在倾听病人述说时应注意:①安排一定的时间;②在倾听中不宜分散注意力;③进行适度提问, 不随便打断病人的谈话;④仔细体会病人的“弦外之音”。

2.3 与家属做好沟通

妇科护理中, 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也很重要。病人家属的心理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病人, 所以与家属做好沟通, 使其能够帮助病人获得一定的心理支持, 从而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有效沟通的技巧

3.1 语言性沟通

主动、适时地与病人进行沟通, 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对焦虑、恐惧的病人要引导其说出来, 并重视信息反馈。语言交流包括倾听、提问、重复等。特别是对于提问, 要恰当提出问题, 能够让病人提供更多的信息, 有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 要注重提问的方式, 可以是明确性的、激励性提问, 征求意见性提问等。提问的技巧包括善于组织提问内容、语气、语调、句式等。避免诱导提问, 要避免提问一些不愉快的问题, 不要强迫病人同意自己的观点。

语言性沟通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形式和必要手段。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 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通过观察病情, 寻找病因, 了解思想等, 使用恰当的语言, 准确传达意图, 最终达到沟通的目的。与病人沟通时, 避免语言生硬、粗鲁, 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另外, 在一些细微处多用心, 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有些病人仅会说地方方言, 病人自己用生硬的普通话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造成沟通困难。这时, 在与病人交流时, 如果能使用与病人相同的方言, 会使病人感到亲切感, 产生归属感。要做到这一点, 要求护士进行一些方言的学习等。

3.2 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是人的仪表、体态等行为语言, 即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来交流, 将信息传递给对方, 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这就需要护士有足够的沟通技巧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关怀与微笑能稳定病人情绪, 减轻焦虑, 让病人有被重视、被关注的满足感, 当然在危重病人面前, 要严肃、认真、沉稳, 才会对病人产生信赖的积极心理影响[5]。端庄的仪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仪表端庄大方、态度和蔼可亲能给人以信任、温暖的感觉, 相反, 衣着不整、浓妆艳抹, 会给病人留下粗心、轻浮的印象, 从而产生不信任感。护士熟练的技术、沉稳的举止, 遇到护理问题时表现出的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 也能为病人带来安全和信任感, 有利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6]。

参考文献

[1]张爱梅.护患沟通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 16 (3) :129-130.

[2]李湘平, 唐莹.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5, 28 (22) :19-20.

[3]Rosenstein AH.Nursephysician relationship:Impacton nurse satis-faction and netention[J].Am J Nurs, 2002, 102 (6) :26.

[4]刘小明.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 2008, 4 (4) :87-89.

[5]包海燕.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9, 18 (2) :60-85.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篇10

1 礼貌的语言是满意沟通的前提

礼貌性语言是一种对患者谦虚恭敬的语言,能使患者人格、尊严得到赞许、尊重,是护士和患者满意沟通的前提[3]。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碎心寒。”儿科护士在与患儿家长交流时,应尽量多使用一些服务敬语,如“您好”、“请”、“对不起”、“请稍等”、“谢谢”、“别客气”等,禁止使用带有命令性、无称呼、不耐烦、不负责任等的语言。比如某家长来向我们反映同病室的邻床家长说话声音太大影响他孩子休息时,我们一方面要对这位家长说:“请稍等,我这就去制止”。另一方面去制止时也要注意礼貌,可把声音放低一些,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说:“对不起!病房需要保持安静,请你们交谈时声音小一点,好不好?”如果这样回答反映情况的家长:“医院就这样,要想安静就别来住院”。或者跑去把制造噪音的家长责骂一通,他们心里肯定都不是滋味,还谈什么满意沟通呢?

2 运用寓情的语言

人们常呼“理解万岁”。作为儿科护士,更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富有同情心,多多理解患儿家长的喜怒哀悲、焦虑烦躁等心情,以“假若这个患儿就是我自己的孩子”的心情去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运用真切寓情的语言,来表达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同情、关心和体贴,在与家长沟通时,做到多说安慰性语言、鼓励支持性语言和劝说解释性语言[4],忌用枯燥、生硬、冷酷甚至讽刺挖苦、出言不逊的语言。

3 灵活多变的语言交际方式有利于护患沟通

中国的语言丰富多彩,语言交际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具体运用时应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例如要想使谈话继续下去,可采用开放式交谈;要想获得需要的信息,可采用诱导式;跟心情忧郁的家长交谈时,就该采用疏导式等,有时几种交际方式还可以穿插运用。总之,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4 把握与家长交谈的艺术性技巧,以保证顺利达到谈话预期效果

首先应掌握聆听的技巧,听患儿家长叙说时,不要心不在焉,似听非听,随便中断家长的话题,而是要聚精会神,态度要认真、诚恳,且要重视信息的反馈,对所理解的内容及听话的兴趣等要及时反馈给家长,如“噢”、“啊”、“哎”等表示关注并鼓励继续交谈[5];其次应掌握纠正话题的技巧,当家长离题万里滔滔不绝时,要适时把他引到正题上来;再者要学会打破谈话中的沉默,主动采用开放式问话使谈话继续下去。

5 要经得起委屈

我们在工作中,有时会因给小儿行头皮静脉穿刺未能一针见血而受到患儿家长的责骂,甚至口不择言,此时护士应保持冷静,学会克制,学会忍让和宽容,不要与患儿家长争吵,更不可怒形于色,与其对峙,待患儿家长平静后,再找机会进行解释[6],诸如:“我们并不是像你所说的将你家小孩当试验品,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家小孩的血管实在不好找,一般穿刺过的头皮静脉大多不能再穿刺,故今天才致这样,其实我们心里和您一样着急,谁不希望一针见血!您先消消气,我这就去找一位高手来,今天一定想法给你小孩把水挂上”等等,相信家长能谅解。实在遇到极少数不可理喻的家长,也只能采取“沉默是金”的办法,尽量不要把矛盾激化。

由此可见,沟通技巧也是一门学问,作为我们儿科护士来说,要想在实际工作中把这门学问运用自如,就必须加强学习,既要经常地接受医德教育,培养医德修养,也要学习一些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言沟通技巧。

摘要:目的:提高患儿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满意度,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把握语言沟通技巧, 用礼貌的、寓情的、灵活多变的、艺术性的、忍让宽容的语言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结果:运用上述沟通技巧后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不仅能改善护患关系, 也能提高儿科护士自身的语言修养。

关键词:儿科护士,患者家长,语言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董慰慈, 张桢先.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2:23.

[2]姜学林, 赵世鸿.医患沟通的艺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2:62.

[3]李又娟, 石善江.护士和患者之间语言沟通形式和运用技艺[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8, 1 (6) :39.

[4]吴均林, 林大熙, 姜乾金, 等.医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20.

[5]蒋银芬.资料收集中的护患沟通交流技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6, 1 (2) :14.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篇11

【关键词】护士 家庭访视 老年人 信息交流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1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有了更多、更高的需要,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促使护理服务从医院走入社区、走向家庭。而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服务形式-------家庭访视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家访成功的关键之一又在于与辖区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备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区护士通过人格力量用充满人情味、平易近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巧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 可使其健康得到维持、改善、康复, 对于早期情感性疾病, 往往起到不治自愈的效果[1]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护士与被访视者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护理技术同等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社区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能否有效实现。

1、与老年人沟通的原则

1.1明晰目的,有的放矢。家庭访视的目的对整个访视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不同的目的会将沟通引向不同的方向。

1.2分清阶段,找准问题。按照家庭生活周期理论,不同的生活周期或阶段,决定了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发展任务,面临不同的问题。

1.3真实坦诚,知情同意。遵循公正、不以成见待人、尊重人格的原则,注意言行一致、真诚。所有的沟通和记录都应建立在承诺-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注意保护隐私,其次要做到不拿访视者的事情到处说。

1.4善始善终,完整顺畅。与家庭访视的程序相似,家庭访视的沟通交流也是分阶段的,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家庭访视的沟通环节,可以分为准备与讨论阶段、交流阶段,、结束交流阶段,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家访的意见和看法,为下一次家访做准备,只有把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都完成,才能实现整个家访的完整顺畅。。

2、家庭访视中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2.1 先看“气候”,再定“火候” 先期准备和沿途观察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加充分地了解家庭所在的内外环境,从而决定沟通过程中的语言、语调和语气等。

2.2 察言观色第一句 在家庭访视中,开门之后的第一句话是交流的开始,也决定着沟通的基调。因此,如何说好第一句话,需要在敲门后进行细致的观察。患者的表情暗藏着对来访者的态度、患者的性格等,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状况调整自己的开场白,并向患者介绍自己和同行者,以及此次来访的目的、大约占用的时间。

2.3 礼貌的称呼有助于引导交流 文明礼貌的语言, 恰如其分的称呼表示对病人的尊重, 较易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好感, 使沟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2] 。护士应评估被访者的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的程度, 采用恰当的称呼。护士要全面观察、收集资料, 从初期接触病人开始的第一环节, 就其称呼得当才易使病人接纳, 才能引导护理评估持续良好进行。

2.4用心倾听“五个到” 倾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是指听对方说话这样一种单纯的生理过程,而是包括了生理的、认识的、和情感的过程[3]。倾听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眼睛和耳朵来接收信息,而接收信息的能力依赖于医护人员是否做好了倾听患者诉说的心理准备,即医护人员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患者身上,并且对患者和他所说的话感兴趣。听,不仅仅需要耳朵。用心倾听要做到“五到”,不仅要“耳到”,更要“口到”(声调)、“手到”(用肢体表达)、“眼到”(观察肢体)、“心到”(用心灵体会)。有效的倾听不仅包括接收和感知信息,而且包括及时给予回应,并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简要做一些记录,表明倾听是有效的。

2.5 细悟非语言信息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交谈的双方相互理解38%来自语调,55%来自非语言,只有7%来自语言[4].非语言性沟通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增进语言表达的效果,促进护士与老年人的情感共鸣[5]。非语言声音,如音量、音调、哭、笑、停顿、咳嗽、呻吟等,往往可以揭示沟通者的情绪、态度。如赞扬他人时,说话者音调较低,语气肯定,则表示由衷的赞赏;而当音调升高,语气抑扬时,则表示刻薄的讽刺或幸灾乐祸。有些情境下,非语言声音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要多于语言信息,医护人员要注意鉴别和倾听。

2.6 拉回跑偏的话题 家访过程中,由于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轻松的访视环境,有时沟通的话题难免会偏离家访的主题,那么如何打断?首先,要判断患者所叙述的话题是否和要进行的谈话主题真的无关,然后在总结、顺承原有的话题后,在原有话题和谈话中心之间找到相应的桥梁,顺着这个桥梁緩和地过渡到谈话的主题。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接触性的帮助(饮水、辅助翻身、稍微活动)来缓解打断过程中的尴尬和突然。居民的摇头、叹息、愁眉、流泪等,都暗藏着语言所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和心理状况,而医护人员的微笑、点头、握手等也具有语言所不能力及的功效。

3、体会

在飞速发展医学模式改变的今天,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护理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不断扩大,社区护理是未来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作为一名社区护 士,我们不能只注重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而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只有掌握了与病人的沟通知识和技巧,才能赢得医疗市场。特别是在社区中进行的家庭访视护理,有效的沟通需要我们社区护士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从而提高访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社区护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65.

[2] 盖小荣, 赵冬艳.改善人际沟通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 37(2):135.

[3]威廉·科克汉姆(美).医学社会学[M].7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64.

[4]揭海燕.浅谈护患沟通的必要条件.健康心理学杂志护理学专刊,2000,8(9):110

[5]莫金妹,叶锦芳,关秋华,等.健康教育的基本沟通技巧.健康心 理学杂志护理学专刊,2000,8(9):99

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篇12

关键词:护士长,护士,沟通,技巧

1 沟通的定义

沟-沟渠, 通-通畅。广义:沟通是把阻塞的沟渠打开。狭义:为了一个设定目标, 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 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定义的三点理解: (1) 沟通者要有明确的目标; (2) 沟通要有一定情报内容; (3) 沟通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

2 沟通障碍及对策

2.1 沟通障碍

发送者障碍: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心理障碍;接收者障碍:兴趣障碍、情绪障碍、经验障碍、偏见障碍;信息障碍:信任障碍、认知障碍;传播渠道障碍:时间压力障碍、空间距离障碍、组织层级障碍、噪音环境障碍。

2.2 克服沟通障碍对策

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内容具体准确;真诚平等沟通;知己知彼;多用肢体语言;要理性避免情绪化;换位思考;及时获取反馈。

3 影响护士护士长沟通因素

3.1 背景因素

社会角色:由于沟通双方担任的角色不同, 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也不同, 护士长的职责是指导和管理下属工作, 将自己定位于领导角色, 容易产生武断和支配性的行为。

文化背景: (1) 不同文化背景:现在经济发展时代沟通, 东西方、南北方。护理人员的交织、交融会产生隐性影响。 (2) 文化教育:护士长以年资高、经验丰富居多, 知识更新较慢,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口头表达与书写能力, 与年轻专科、本科护士的思维方式、对新鲜事物态度的不同, 引起沟通障碍。环境因素: (1) 谈话场所;有无噪音等干扰因素。 (2) 氛围:在和谐、融洽、民主的氛围中。

3.2 护士长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1) 护士长情绪:如情绪波动可影响沟通, 兴奋激动状态, 沟通意愿强烈, 压力焦虑状态, 沟通意愿不强; (2) 护士长态度:如护士长对护士有偏见, 可造成双方沟通偏差。

护士长的感知因素:一个人对事物的感知度、个人经历的影响, 多年积累的生活经历所形成的感知是难以改变的。

护士长的语言表达因素:语言表达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护士长的形象因素:护士对护士长业务水平、管理能力、道德品质、个人风格、工作作风等综合印象。如护士对护士长印象不好, 即当护士长沟通时会影响其效果 (对其产生怀疑态度) 。

4 沟通方式

(1) 非正式沟通的交往形式:各种内容与形式活动, 如:外出郊游、家庭聚会。

(2) 面对面沟通方式:如每日晨交班会、每周工作例会、员工座谈会。

(3) 书面沟通:如员工板报、打印培训及生活资料。

(4) 电话沟通:如护士获奖或自考合格、生日等喜庆之事, 电话祝贺。

(5) 网络沟通:利用网络和护士沟通, 如外出学习, 利用电子邮件将护理信息发回, 就一些护理问题与护士讨论。

5 护士长与护士沟通技巧

5.1 语言技巧

简洁明快、分清主次、掌握分寸、言而有信、实事求是, 与护士沟通时, 发布指令避免命令, 用词礼貌、充分放权, 调动护士。

5.2 倾听的技术

在倾听中融洽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技巧。

5.3 注意体态语言

微笑是沟通的通行证是亲近护士的媒介;赞美是沟通的润滑剂, 可拉近护士长与护士的距离, 但赞美要真诚、适度、真实;求同存异, 人格平等, 相互尊重、信任, 一视同仁。护士长与护士沟通时, 护士, 不应简单的予以反驳, 仔细斟酌其见解有无哲理性, 要用循循善诱的语言进行疏导, 有宽容的气度, 求大同、存小异;善解人意、体贴入微, 护士长与护士沟通前应了解护士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苦衷, 安慰鼓励她, 使护士增强信心, 克服困难, 创造价值;低调处理角色魅力, 角色魅力是由权力所赋予的, 权利是力量的源泉, 但权利并不代表一切, 所以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与护士沟通时应低调处理角色魅力, 语言、语速、语调要适度, 否则沟通会失败;充分展示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非权力性影响, 它所带来的护士长的威信, 威信比权力更重要, 作用更持久。俗话说得好“好将带好兵, 打铁先要自身硬”。所以, 护士长要不断加强在品德、知识、能力、才能等方面的修养, 来展示其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达到有效沟通。

6 总结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患者需求, 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作为医院管理的基层领导者, 护士长必须掌握沟通技巧, 将其运用到护理临床工作, 与护士进行有效沟通, 创造一个温馨、民主、和谐的氛围, 调动护士积极性, 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护理团队, 从而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史巧云, 李峰慧, 郭晓萍.对当今护士长角色的期望[J].中国护理管理, 2004, 4 (4) :53.

[2]郭常安.护理沟通艺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

[3]李继中.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2.

上一篇:文化质量下一篇: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