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的压力与调适

2024-09-06

儿科护士的压力与调适(精选4篇)

儿科护士的压力与调适 篇1

摘要: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特殊群体、复杂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的工作及精神压力;要求护士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培养控制情绪、自信、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键词:儿科护士,压力,调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的服务方向和服务质量不断更新,从而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加,为此,人们也会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医疗服务标准来衡量护理服务工作,护士所面临的国际化挑战也日趋明显。因此,护士所受到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儿科护士,面对特殊人群,又是家中的小皇帝,所承受的压力远远高于一般人群。了解儿科护士的压力,并能很好的进行调适,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压力

1.1 特殊群体,差乱的工作环境

由于儿科病人自制力、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差,很多情况下完全靠家长叙述病情,靠症状体征诊断,加之多发病急,病人家属的心情往往焦急、紧张、害怕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而留有后遗症。有些对疾病认识不足,加之由于生病或经济负担过重而易怒;有些患者因为家庭矛盾而不配合治疗,甚至把心中的烦恼、怒很发泄到护士身上,这些都会给护士施加压力。加之年龄层次不一,病种多,整天处于腥、臭、臊气味及哭闹声等各种嘈杂的声音包围之中,往往使护士的心情抑郁,造成心理压力。

1.2 劳动强度大、学习任务重、技术水平要求高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开展,护士的工作,不再仅限于打针、发药,还要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兴趣的全面照顾。这种护理是复杂而具有创新性的,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另外,由于孩子娇生惯养及家长的溺爱,对护士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动作利索,轻柔而且各项操作要一次到位,更及时更准确解除病痛。不合作的患儿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当班护士还要督促收费,必要时还要协助病人检查和住院,完成与各科室沟通和协调工作。由于护士缺编严重,致使护士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昼夜轮回,生活不规律,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特别上夜班时,既要完成繁杂的工作,又担心病人出意外,造成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加之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提高护理操作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效率,使得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占用了大量休息时间。这种长期超负荷运转,往往使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身体压力。

1.3 病人不能独立,病情难预测

儿科护士面对的是生活不能自理、表达问题不能明确的小儿、难预判性强,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家属不满。因此,儿科护士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停地观察病情,及时予以记录,巡视输液情况,注意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由于探视人员多,还要维持正常病室秩序,这种高度紧张状态,往往造成护士精神压力。

1.4 人员混乱,易引起冲突

儿科护士面对的是几辈人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文化层次的差异,加之对孩子的宠爱,很容易与家属之间发生冲突,有时遇到病人及家属歪曲事实,蛮不讲理,甚至痛骂,过激,过分的行为等,护士也必须保持平和、理解的心态。在得不到对方理解、感到委屈、伤害又无法表达时,护士会认为自己工作低下,对工作失去信心,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这种长时间不愉快,会使其感到身心的压力。

2 调适

2.1 转变服务理念,控制自身情绪

(1)转变过去以医护为尊,改为以病人为尊。把护理的重点放在提供人性化服务,方便病人,提高护理质量上,学会控制自己的个人情感,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因自己的情感失控而影响工作。树立高尚情操,视病胜亲人,宽容、理解、体贴他人,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提高工作的质和量。

(2)学会文明用语。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世上有2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人。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全方位护理。工作中熟练掌握和规范使用文明用语。

(3)培养控制情绪能力。护士上班过程中保持情绪良好,处事得当。当与患者及家人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可以暂时离开,与同事通过互相间的交流,解除郁闷情绪,当双方冷静后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4)学会发泄、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宣泄生活中的郁闷情绪,护士肩负多重角色,在家里当好妻子、儿媳、母亲等角色,心理压力大,如果不会用恰当的方式宣泄郁闷情绪,则有可能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工作情绪低落。所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排解郁闷的方法有: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或与朋友聊聊天,散散步或找亲人诉苦、谈心,彻底忘掉工作中的不快,这样上班时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活力,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工作。

2.2 培养自己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

(1)练好扎实基本功,拓宽知识面。护士应具有广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有过硬的医学理论基础和熟练地操作技巧,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是平日工作中的学习积累和锻炼所得,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充分体现“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才能赢得病人家属的满意、信赖和尊敬。

(2)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树立工作中的榜样,向先进人物学习。

(3)让社会各界认可和赞美护士工作。

护士应该被了解、肯定和赏识,对取得成绩和表现优秀的护士有关部门领导应给予认可和赞美,当护士犯错时也应给予真诚理解和安慰。这样才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2.3 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具有强烈的同情心

(1)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的优劣贯穿与整个护理行为,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

(2)应用亲人般的护理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是简单、机械的完成任务,不善解人意,不愿与人沟通,就无法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就感知不到他们的情绪。如果在工作中经常与家属交流,建立一种朋友,亲情关系,在重要的日子慰问和关心他们,用一句话,甚至一个手势,一个拥抱,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会把最知心的话告诉你,从中找出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

2.4 培养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1)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相互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

(2)护士更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态。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不要为别人的过错烦恼和过激。

(3)要学会赢得别人尊重和喜欢的技巧。护士不仅要有自身的完善,还要在他人面前受欢迎,儿科护士更要有一颗童心,有一颗爱心,视病人如亲人,视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有浓烈的人情味,做病人的大姐姐、好阿姨。

(4)单位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陶冶护士情操。如组织郊游、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等,在这种群体活动中,情操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5 亲人的理解和支持

护士应多为家人,特别是丈夫、子女、父母介绍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诉说工作中的苦与乐,尽量得到他们的谅解和支持,关心和体贴,尽量减少护士的家务劳动,多给他们创造轻松舒适的休闲生活,体会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加深,加之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儿科护士的压力必将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有力缓解,护士也必然会将各种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护理水平和质量也将大大提高。护士正确认识自己,理性控制自己,合理调节情绪,不仅可以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还可以使护患关系更加亲密;善于理解他人,感知病人家属的情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维持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护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护理质量也能进一步提高。护士需要不断进行自身修养,才能减轻压力,解除不良情绪,树立正确自我意识、服务意识,更好从事护理工作。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广大的“白衣天使”都将是人们最忠实的健康守护神。

参考文献

[1]王群.临床护士工作冲突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34.

儿科护士的压力分析与应对 篇2

1 压力分析

1.1 职业风险性

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带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行业[2], 护士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压抑。护士在给药或操作中出现差错将威胁到病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儿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不能充分表达其生理、心理需求及不能准确表述病情的患儿。儿科床位周转迅速、加床多, 需随时调整床位, 临床上时常遇到患儿重名、重姓的情况, 差错事故隐患多。小儿用药剂量有很大的差异, 在配制药物时必须准确计算, 护士在配制药物前、中、后均会反复进行核对计算, 唯恐因工作差错给患儿造成痛苦。护士工作时间越长心理压力越大, 过大的压力会引起心身疾病, 如心身耗竭综合征[3]。年幼的患儿自主意识差、病情变化快, 加上家长的不理解, 一旦发生意外, 就会发生医疗纠纷。每个护士要提醒自己消除错误、避免事故发生。一旦出现纠纷, 护士必须直接面对, 大部分家长不会分析原因, 而是将矛盾直接指向护士。担心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发生是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一[3]。

1.2 过高的期望值

儿科护士服务对象既包括患儿, 还包括患儿的家长。患病住院对患儿亲属本身就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 其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4]。有些家长对患儿的疾病知识缺乏, 对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很难做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甚至不合理的要求, 加之经济负担过重, 容易产生急躁、易怒情绪, 易出现对护士产生不满和过激行为。小儿通常在护理操作中哭闹、挣扎, 不能有效配合, 因此在护理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 有的家长在扎针前要求护士保证一针成功, 造成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医院规定与病人产生矛盾时不管什么原因, 首先对医护人员处罚, 长期下去对护士造成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1.3 社会压力

很多人认为, 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 得不到与医生同等的尊重[5]。医生普遍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在我国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护士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他们认为护士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 这是不公平的社会评价[6]。除治疗护理工作之外, 催缴住院押金、费用查询、探视人员的秩序维持等由护士完成, 护士承担了许多非护理工作, 儿科护士繁重的工作量和技术操作高含金量和收入不成正比, 在医院处于中下水平。医患矛盾的加深, 一些家长把对医院甚至对医疗体制的不满都发泄到护士身上。医院经常要求护士必须保持克制。护士没有得到同样的尊重, 使不少护士心理产生不满。

1.4 工作环境

儿科病房陪伴率高, 儿科护士经常在哭闹嘈杂的环境中, 尤其做各种检查治疗时患儿哭声不停, 再加上家长的训斥声、哄逗声、催促声及奶腥味、排泄物等异味, 拥挤和混乱的环境给护士造成不良刺激, 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产生疲劳、头晕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婴儿疾病起病急、险, 夜间急诊多, 给夜班护士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护士值夜班, 生物钟被打乱, 造成高度紧张和疲劳。儿科护士频繁的轮班, 生活无规律, 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使护士产生身心疲惫和情感耗竭[7]。

1.5 专科技能

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静脉用药多、穿刺困难, 头皮静脉穿刺相对于成人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丰富的经验, 而家长挑护士的做法使高年资护士紧张、繁忙, 而年轻护士锻炼机会减少, 使其感到力不从心。患儿不配合治疗, 穿刺很难成功, 有的家长指责甚至辱骂护士, 相对缺乏经验的年轻护士对头皮静脉穿刺容易胆怯。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需要护士不断更新知识, 要求护士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用途。不断应对检查、考试, 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 给儿科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由于儿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患儿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的特点, 特别是危重患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护士不仅要掌握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还要掌握儿童预防保健知识、儿童营养知识等。要求儿科护士除必须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外, 还要有各种突发情况的预见、判断和处置能力。

1.6 超负荷的工作

儿科床位周转快, 事务性工作多, 患儿不合作, 病情变化快, 护理操作反复, 用药、治疗复杂, 同样的照顾和治疗护士付出的劳动是成人的几倍。因为现代的肥胖、超重儿童越来越多, 导致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增大, 再次穿刺率高, 造成儿科护士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为了完成工作量, 护士必须操作熟练, 缩短每个操作时间, 以完成患儿的治疗为主, 没有时间解释输入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国内护士严重缺编, 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8]。

2 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加强护理的道德发展, 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加强自我肯定, 并发挥自己的专长。儿科护士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教育护士学会换位思考。活跃护士的业余生活, 对护士进行定期培训及释放压力和放松训练, 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各种身体锻炼、找朋友谈话等, 增强社会的互动, 调整自己的心态, 尽可能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自我调整, 以适应环境。遇到家长情绪的冲击, 学会忍耐、转移, 以避免与患儿家长发生争吵。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 以缓解自己的压力的影响,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正确对待工作压力[9]。

2.2 加强护患沟通

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通过召开座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儿家长明白其应遵守的制度和责任、清楚和保护护士的工作权利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加患儿家长对护士工作的理解与尊重, 护士长经常到病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争取患儿家长的支持、理解与合作。加强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宣传, 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和认同护理工作[10], 形成一个团结友好的工作氛围, 有利于护士放松心情, 减轻压力。

2.3 提升技能

只有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 才能获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护士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不断学习, 通过安排外出进修, 以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 苦练基本功, 探索婴幼儿、肥胖儿、脱水儿、危重儿血管的特点, 总结穿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定期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 加强危重疑难患儿护理的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4 人性化管理

护士长应关怀护士, 帮助护士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实行弹性排班, 确保护士有尽可能多的休息时间, 调整其心理压力。科学排班, 年资高的护士负责一对一带教年轻护士, 以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水平。安排护理骨干二线值班, 与年轻护士搭配。减少一线值班护士的工作压力, 创建一个安全、轻松、团结、友好、积极的工作氛围。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护士的身体和精神给予照顾, 尽可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 尽量减少非护理工作, 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分配人员, 以缓解护士因工作紧张而导致的心理压力[11]。应多听一线护士的想法, 发生护患纠纷时管理者应先调查情况, 不要一味责备护士, 应学会换位思考, 尽可能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2.5 改善待遇

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 提高其福利待遇, 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12]。加强硬件设施和员工工作场所, 为护士提供适当的休息场所。儿科病房的布置要活泼、轻松、愉快, 以分散小儿注意力, 制定符合实际的陪侍人管理制度。医院领导重视护理, 合理配备护士的数量和人员结构, 许多儿科护士待遇处于医院中下水平,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医院在配备儿科护士时要考虑儿科工作性质和程度, 给予优厚待遇, 以鼓励经验丰富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护士到儿科工作。

3 小结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与对策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年6月-7月, 对我院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60名护士进行压力调查。均为女性, 护士年龄为21岁~44岁;护龄0年~23年;主管护师12名, 护师18名, 护士20名, 助护10名;本科5名, 大专12名, 其余均为在读大专。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收集资料, 问卷由6个项目组成:调查项目分为家长对患儿溺爱, 过度维权;恶性刺激;患儿不合作, 加重工作负担;高科技带来的工作压力;待遇低, 社会地位低;护士岗位角色转换与医护协调困难。采用1~4级评分法, 没有压力为1分, 压力程度一般 (均分<2.5) 为2分, 压力程度较高 (均分≥2.5) 为3分, 压力程度非常高为4分[2]。调查者将60份调查表随机发放给60名护士, 问卷由护士当场填写, 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发出问卷60份, 收回60份, 有效率100%。

2 结果

见表1。

例 (%)

从表1可见:家长对患儿溺爱, 过度维权占63%, 其次是恶性刺激占27%, 高科技带来的工作压力占21%, 压力程度非常高。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3.1.1 家长对患儿溺爱, 过度维权

为了使患儿的痛苦降低到最低限度, 家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护士各种操作必须一次到位, 并仔细观察、详细记录, 一旦发现有不满意的地方, 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从事维权活动, 无形中造成护士精神高度紧张, 长期持续使护士心身疲惫, 甚至导致心身疾病。

3.1.2 恶性刺激

小儿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变化快。急、危、重的患儿, 往往急救途中就已经死亡或濒临死亡, 医护人员经全力抢救仍不能挽回生命时, 家长仍要求继续抢救, 甚至无理取闹。患儿的死亡、家属的不理解, 致使护士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 消耗大量的体力, 主观疲劳明显上升。久之对工作产生厌恶感, 出现脾气暴躁、易怒、言行举止失常, 加重心理负担。

3.1.3 患儿不合作, 加重工作负担

大多数患儿不能自述病情, 在临床工作中要求护士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患儿不合作, 造成护理操作反复进行, 加重护理工作量, 且患儿哭闹, 家长易产生不满, 护士身心疲惫易产生厌烦情绪。

3.1.4 高科技带来的工作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各种新的检查和抢救治疗手段层出不穷, 给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护士在完成紧张工作的同时必须努力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以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身心准备适应社会的要求。目前大多数护士学历低, 知识面窄,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压力很大, 加重心理负担。

3.1.5 待遇低, 社会地位低

儿科护理工作量大、琐碎, 所担风险高。同时由于儿科工作的专业性, 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社会“重医轻护”的思想较严重, 护士工作时间长, 待遇低, 导致自尊心及成就感受挫。

3.1.6 护士岗位角色转换与医护协调困难

本次调查表明, 低年资护士及新调入儿科的护士心理承受能力差, 这与她们心理素质的不成熟, 急救业务技术、穿刺技术不熟练, 不能适应岗位角色转换有很大的关系。年轻护士精力旺盛, 求知欲强, 但阅历浅, 缺乏临床经验, 对抢救工作程序缺乏了解, 因此一遇到急救场合心情特别紧张, 不知该先干什么, 一些研究者做过分析, 缺乏适应职业压力的优秀品质、护士工作性质和特殊环境的影响等都是导致护士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3]。另一方面, 医生的能力是儿科护士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其直接关系着危重患者的救治, 医生急救水平差, 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而护士要承受既要遵从医嘱还要面对患者的内心冲突。在这种情况下, 护士可能产生内疚、灰心、无能为力等一系列心理紊乱综合征。

3.2 对策

3.2.1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指导护士积极采取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 减轻心理压力, 强化思想教育工作, 树立正确的护理工作态度。增加护理人员对于常见应激反应和危险信号知识的学习, 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 避免情况恶化[4]。采用自我分析、辨别导致压力的事物和该事物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进行自我压力控制。

3.2.2 护理管理者的作用

采取弹性排班方式:如在危重患儿多时, 安排护士长值二线班和护士机动班, 临时调整人员加班, 以减轻当班护士的体力消耗, 缓解心理压力;工作量少时及时安排休息。为护士创造良好的环境, 帮助护士建立最佳身心状态;给予护士充分的关怀, 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5], 在工作量大时, 给予人力、待遇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必要时采取轮转制度, 以缓解工作压力;医护之间互相配合, 经常沟通;护士处于困境时, 管理者应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为其摆脱困境。加强护理服务品质标准及五心工作法:如及时护理、舒适护理、安全护理、舒适治疗、温馨护理;热心接待、精心评估、细心计划、耐心治疗、暖心沟通等等。定期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强调抢救药品、抢救器械必须完好备用, 穿刺技术的培训, 并制定相关护理规章制度及有关抢救流程以减轻急救时的紧张情绪。加强业务学习, 丰富专业知识[6], 提高心理素质:对新毕业的、穿刺技能差的护士, 对其进行角色化适应的岗前培训,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每月进行2次操作考核;给护士提供深造的机会, 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其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 不断拓宽知识面[7];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更新护理知识, 提高自身心理文化素养, 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摘要:目的调查从事儿科护理护士的工作压力, 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护士减轻或消除工作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普遍存在家长对患儿溺爱, 过度维权;恶性刺激;患儿不合作, 加重工作负担;高科技带来的工作压力;待遇低, 社会地位低;护士岗位角色转换与医护协调困难等工作压力。结论通过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改善管理作风, 科学地培养和使用护士, 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训练, 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提高了自身的心理文化素养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工作压力,对策

参考文献

[1]Jerlock M, Falk K, Severinsson E.Academic nursing education guide-lines:tool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J].Nursing&Health Sciences, 2003, 5 (3) :219~220

[2]夏连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J].临床研究, 2007, 36 (10) :955

[3]张秀胤, 刁明媚, 孟宝珍, 等.护理人群中抑郁状态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 (7) :405

[4]沈子楠.高工作压力护士的心理干预[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1) :42

[5]胡容, 杜益平, 王伟智.急诊科护士心理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1994, 29 (11) :676

[6]陈初英, 林艳, 王惠萍.新形势下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7) :778

浅谈儿科护士心理压力与调节 篇4

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家庭对子女疼爱、重视的程序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或对症状表达不清的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 且儿科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护理、治疗、以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等方面与其他科护士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儿科护士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1 面对的压力

儿科护士的压力表现在:患儿家属方面的问题、患儿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的问题、工作环境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随着社会的进步, 护理模式的转变, 人们对护士修养的期望越来越高, 然而儿科护理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 即服务群体年龄小, 各种技术操作难做, 家长挑剔多, 经济收入少, 加上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 社会给予不公平的待遇等给儿科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理工作烦琐, 劳动强度大。患儿年龄小, 静脉输液过程中好动的患儿有可能跑针, 需要重扎1~2次, 甚至更多, 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工作, 在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要比其他病房护士高出很多, 而结果有时却事与愿违;小儿的血管细, 大部分需采用头皮静脉输液, 我科常使用留置针, 操作技术要求高, 难度大;许多孩子都害怕打针, 还未走进输液室就哭闹不停, 且总有家长站在身边, 稍有不满就有可能大吵大闹, 有些家长甚至要求护士一针见血, 绝不允许失败。如果做不到就要求更换护士,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另外患儿病情复杂, 变化快[1], 要求护士工作认真, 观察病情细致,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稍不留神就发生差错事故, 儿科护士承受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2 压力的调节

2.1 拥抱压力

很多人都抱怨工作压力大, 而个人的心理疲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调节能力。首先要学会拥抱压力, 对可能发生的压力有心理准备, 不要总强调工作压力是如何不合理, 自己如何不喜欢。减压首先要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会发泄、转移注意力、放松、幽默等方法。总之, 如果需要缓解压力, 就必须学会用正常心态去拥抱压力。

2.2 调节心情

保持愉快的心情,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以利于更好的工作, 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加强心理保健知识的学习, 运用心理学知识, 科学的进行自我心理平衡调节和完善。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 升华积极情感, 遇事向同事或关心自己的人倾诉, 积极参与业余活动, 从而减轻精神压力、促进健康。

2.3 充分休息

当护士感到心理压力过重、心情抑郁时应及时休息, 调整身心状态, 以利于健康的恢复, 切忌带病坚持工作。

2.4 提高自身素质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实践中的成功体验[2]。

总之, 儿科护理是一份需要高度责任心、敏锐观察力、无限耐心与爱心的工作, 这份工作要求不断加强护士自身素质修养, 克服个性弱点, 用职业的角色约束自己情绪的变化, 转移各方面的不良因素, 更好的做好儿科工作。

参考文献

[1]石金药.新生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19) :108.

上一篇:余弦滤波器下一篇:报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