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语言

2024-10-15

训练语言(共12篇)

训练语言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逐步形成了“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共识。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说、多写,通过这些手段来训练学生的语言,那么,该如何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句子的教学,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模仿语言促积累

宋朝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因为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途。

低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但他们思维跳跃性大,欠缺条理性和连贯性。针对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仿写仿说的练习,让学生在模仿中说话写话,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这也是为学生今后能准确、有中心、有条理地说一段话或书面习作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1. 创设情境,仿词成句造句

造句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但纵观教学现状,不少教师对造句训练仅仅满足于词语的正确运用,更有甚者,竟要学生抄范句、背例句。这种应试式的造句训练,削弱了造句训练的整体效益,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用词造句的指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他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充分表露,是他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的充分展示。

请看《狐假虎威》中的片断:

师:先看看“寻找”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师:大家注意,我说上半句,看谁接下去说下半句,要求用上“寻找”这个词。——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食物。

师:他饿了吗?(笑声)“食”改成什么字?相信你会想出来的。

生:(改正)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猎物。

师:看脑子多活!再来一次。不过这次要求大家不说寻找食物。——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在寻找它的妈妈。

师:它跑丢了,是吗?找到了没有?接着往下说。

生:它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

师:找到了就好,我们放心了。(笑声)还可以找别的吗?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口渴了,到处寻找小河。

“寻找”一词,学生容易理解,且现实生活中用到“寻找”的情境也一定不少,但要学生即刻就能想到并进行表述,却有一定难度。为此,于老师由文中的句子入手,运用“森林”这一特定的场所,拓展情境思路,使人物由“老虎”变为“猎人”、“小鹿”,寻找对象由“食物”变为“猎物”、“妈妈”等,再加上于老师在学生情境描述出错时及时点拨,在学生造句过于简洁时予以提示,从而给句子赋予了生动的情节,给造句赋予了生动的情趣。

2. 抓住典型,仿句成诗

苏教版现行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结构很典型,每个自然段的句子表达的形式很相似,如《英英学古诗》、《有趣的发现》、《狼和小羊》等课文,而且这类课文在教材中占了很大比例。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就可以采用仿照句式说话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语言。

二、咀嚼语言品其味

一般来说,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主要表现在能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子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从而创造出美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读者就可以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去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情感。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比较词语和句子的差异能帮助他们,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

三、捕捉契机,拓展语言

如我在执教《三顾茅庐》时有这么一个片断(一生突发灵感,举手发问,遂引出一段小高潮):

生:老师,诸葛亮会不会是故意睡觉?因为这样才能考验刘备有没有诚心。

师;这个想法有创意,你们觉得呢?诸葛亮是特地考验刘备,还是确实不知道刘备在台阶下等候?(立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是故意,有的说是无意,此时让学生读读课文,分析一下。)

生:诸葛亮是个料事如神的人,他应该能算到刘备会来请他出山。

生:刘备前两次请诸葛亮都没见着,我想也是对他的考验。如果他是诚心实意的,应该不会泄气,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这是第三次来隆中,诸葛亮见刘备还蛮有诚心的,就决定再给他一次小小的考验,结果刘备经受住了考验,诸葛亮被他的诚心打动,才会助他一臂之力。

师:你分析的有道理,说得头头是道。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读中分析人物,教师善于捕捉契机,发散儿童思维,引导学生语言表达,引出学生个性化争议,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说,有所得。

总之,语言训练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有机地贯穿在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讲解,认真设计训练内容和形式,注重整体阅读,增强情感因素,陶冶情操。我们要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积淀,让孩子们汇语言训练的小流成语言的海洋,在语言的海洋里遨游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雪琴.关注语文素养,点亮生命之光——浅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5(S1).

[2]薛法根.“教”学生“用”语言[J].江苏教育研究,2016(17).

[3]洪春幸.让课堂弥漫浓郁的语文气息——例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J].云南教育,2005(03).

训练语言 篇2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语言通顺、简明、连贯,并力求生动。

【重 点】语言的通顺。

【难 点】语言的生动。

【教 法】讨论法 练习法

【教 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简单小结学生作文情况,确定本课教学内容:写作中的语言表达。

二 语言训练

以一篇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但语言问题较多的学生习作为例,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通顺

(二)简明

(三)连贯

(四)生动

三 总结

四 展示下水文

【板书设计】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

通顺 符合语法 尊重习惯

简明 删去繁言 斟酌用词 连贯 贯通前后 通达文意

生动 学会修辞 注重文采

【例文一】

爷爷笑了

老年的爷爷,脑袋上的头发全秃了,口中的牙齿全脱尽了,惟独嘴巴下留着一把花白的胡须。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严肃的人。平时笑的时候很少。可是那一次,他笑得非常开心。

那是一年冬天,爷爷在他的卧室里养了一盆水仙。这是爷爷最喜欢的花了。____他的屋子里总飘着一阵阵的花香,可是今年,爷爷养的水仙却不____(A 争光 B 争气)了。“还有不到半个月就春节了,这水仙却„„”爷爷叹息地说。我一看真是这样,水仙____。我对爷爷说:“别生气,您再买盆好的!”只见爷爷没吭声,回到了他的小屋。

在日后的八九天里,爷爷总是愁眉苦脸地看着有关养花的书,他一边看一边拿起记录着深夜。我和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看电视里的节目,可爷爷却独自一人研究这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水仙,这看看,那动动,弄个不停。

有一天,我透过门缝看到那些水仙好像好了许多,有开花的趋势了。可爷爷仍然在研究着什么,他把一大堆书放在床上,只见爷爷一本本地学习,一本本地研究,在纸上不断摘抄着有关的资料和养花的方法,一直研究到深夜。

一眨眼到大年初一了,晚上大家一起吃饺子看节目。十二点的钟声响了,我们互赠礼物。这时爷爷说:“我给大家一个礼物,你们猜是什么?”一盆开满花的水仙,映入我们的眼帘。笑了,爷爷笑了!我惊呆了,看着爷爷脸上的笑容。这笑容是爷爷成功后的笑,是爷爷经历了失败后的笑,这笑里包含了爷爷钻研花的辛苦,也包含了他对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的美好憧憬。

爷爷笑了,他笑的那么开心,这是爷爷笑得最开心的一次了。

【例文二】

她笑了

“你要去哪儿?小姐。”在纽约国际机场的美国航空公司问询处,一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服务小姐亲切地问我。她留着金黄色短发,头发上还别着一只银色的发卡,微厚的嘴唇抹了淡淡的口红,一双蓝眼睛如水般清澈。

“去中国北京。”我答道,并把机票递给了她。

“对不起,飞机故障,要延迟起飞。”她看过我的机票后略带歉意地回答。“那、那要几点才能起飞?”我用不流利的英语急切地问道。

“不能确定,大约十一点半。”她耸了耸肩。正当我打算回座位等待时,她叫住了我:“噢,等一等。”她略有所思地看着我,“你的机票是从纽约到温哥华,再到北京,对吗?”“对。”我说的同时把机票又递给了她。她边看机票,边在电脑上噼噼啪啪地敲了起来。虽然看不到电脑上写了些什么,但从她的眉宇间我看出情况不妙。她又敲了一阵,抬起头,双手一摊,咬了咬嘴唇说:“对不起,温哥华到北京的航班只有一趟,是当地时间一点半的,等你到那儿时,它已经起飞了。”她的话使我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我将滞留在温哥华!我在温哥华举目无亲,英语又磕磕巴巴,滞留在那儿,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眼中透出了关切和同情,说:“小姐,别着急,我再给你想想办法。你先到那边坐着,一会儿有结果我叫你。”坐在沙发上,我紧张地盯着她表情的细微变化。只见她紧蹙着眉头,一会儿注视着屏幕,一会儿又低头在键盘上敲击着什么。突然,我发现她眉头舒展开来,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喜出望外,起身正准备过去,却看到她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我的心一下子又沉了下去,重新把身子埋在沙发里。

大约过了半小时,她终于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兴奋地向我招手。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问询台。她指着电脑屏幕对我说:“我给你办手续,你马上去四十七号通道。那儿正有一趟前往旧金山的飞机。到了旧金山,你可以乘当地时间三点三十分飞往中国北京的986次航班。”她边说边把手攒成拳头,在空中用力一挥,“好极了,我太聪明了!”她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似乎比我还欣喜。这一瞬间,我才发现她笑了,笑得如此甜美:盛满湖水的蓝眼睛眯成了一弯新月,嘴角向上翘起,露出一排洁白如玉的皓齿,小喇叭花一样的酒窝也灿烂地绽开了。

她的笑感染了我,使我紧张的神经顿时放松了,同时,也感受到一份来自异国的关爱之情。

训练语言 篇3

一、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英语试题的特点分析

2014年的英语试题全卷视野开阔:风格、结构与往年一样,题型不变;难度总体与近年持平,保持中等偏易,难、中、易试题比例恰当且梯度科学;考点、热点及语言技能要求等和往年大致相同,突出了对语言基本功的测试,在考查考生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适应语言测试的潮流,考查考生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下面,我们针对试卷的各种题型逐一剖析。

(一)听力

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卷英语听力部分共有10段听力材料、20个问题,其中出现了4个数字题,但总体难度与去年持平:录音人未变,依旧是美音,只是录音稿总词数稍有增加、语速有些加快,Text 10的材料、句子均较长且有些句子结构复杂。10段材料的话题覆盖面较广,涉及日常生活中的问路、搭车、准备报告、读书、天气、找借口拒绝活动、看电影、出差、面试、大城市与小县城的生活比较等;所考查的听力微技能包括:理解主旨和要义(1题),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9题),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7题),理解谈话人的意图、观点和态度(3题);设问采用“where-,when-, why-, how-, what-”等多种疑问句形式,对考生的能力考查有不同的要求。

考查考生对具体信息理解能力的,如第七段材料的第9题“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给出的三个选项“A.The Green House Cinema.B.The New State Cin-ema.C.The UME Cinema.”涉及三个不同的电影院,考生需要对两轮次的对话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由最后的“even bet-ter”及“OK,that’s fine.I like him too.”推出本题的答案为C。

要求考生利用已知信息作出推理、判断的,如第八段材料中的第11题“Why are the speakers making the trip?”。该题有三个选项“A.For business.B.For shopping.C.For holiday.”,对话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是交代:女士说公司安排了车送他们到机场,并且公司负责这次旅行的费用。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工作,应选A。

(二)笔试

1.单项选择

今年的单项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不偏不怪:没有难词和偏长的句子,考点也没有超出往年的范围,主要考查了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和交际用语,如交际用语(21、35题)、时态语态(22、32题)、非谓语动词(23题)、连接副词(24题)、it的用法(25题)、倒装句(26题)、固定短语(27题)、副词辨析(28、34题)、介词+关系代词的用法(29题)、情态动词(30题)、动词短语(31题)、祈使句(33题)等,体现了高考命题立足基础、重在应用的原则。

今年的单项选择题题干设计侧重语境化、语篇化,在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同时,更加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且题干的语境简单、易于判断。虽说第24、28、29、30、34题的语境设计较为丰富,但考生利用上下文的暗示不难找到正确答案。只是个别题有一定的迷惑性,错误选项对低分段的学生干扰较大,如:第28题“I think Mrs.Stark could be between 50 and 60 years of age”中,如果考生对选项anywhere 和anyhow的用法把握不好,就容易选错;第35题“-Oh,nothing .”的填空,一些考生“无视”前文的问题情境“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只是凭直觉常见“nothing else”和“nothing yet”两种搭配形式,容易误选B、D项,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而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much”。

2.完形填空

今年的完形填空题所出示的材料保持了往年以记叙为主的风格,依然是思想性与教育性俱佳,不仅测试考生的学科能力,而且注重对考生的情感熏陶。材料记叙的是两位好朋友爬山历险的经历,内容原汁原味,描写细致,弘扬了年轻人忠贞的友谊和克服困难求生的顽强意志。文章的考点设计全面,以实词为主,主要考查了8个动词(动词短语)、6个副词(介词短语)、3个名词和3个形容词;对结合上下文理解内容的考查则贯穿始终,逻辑推理性质的选项占80%以上,并兼顾了语言基本能力的考查,比如用词区别、语法结构、时态推理等。

考生在基本理解全文意思以后,再利用常识性技能与语法知识进行判断,结合空格前后一两个句子作答,一般都能解决选项中的问题。不过,也有极少数选项需要跨越一两段内容仔细斟酌才能正确解答,如要对“Then another 42 occurred”的四个基本选项“A.damage B.storm C.change D.trouble”做出选择,需要联系上一段中的信息“Joe fell and broke his leg”及该句中的关键词“another”来推导出答案“D.trouble”。

在做完形填空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和段落之间的逻辑性,联系上下文作答,不可顾此失彼。另外,平时也要有意识地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习惯用语,夯实基础,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阅读理解

今年阅读理解的五篇文章在选材上继续保持了知识性、趣味性强,信息量大,题材与体裁广泛的特点,内容涉及人文、教育、社会现象、社科知识等,重点考查考生快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篇阅读,可以说是整套试卷中比较容易的部分:文中生词不多,有利于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其中,A篇、B篇考查社会生活类阅读,C篇考查文化教育类阅读,D篇、E篇考查广告应用类阅读;五篇阅读在问题的设计和选项的安排上总体比较直接明了,考查范围既包括对内容细节、词义、句义的理解,也包括一定的逻辑推理、判断和概括以及辨别文体特征的能力,其中考查事实性信息的题约占三分之一。

4.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题重点考查对英文的修改能力,难度值在0.35左右,与往年持平。历年以来,大多数考生都对这个题目感到棘手,且得分偏低。今年的短文改错题是一篇描述“friendship”的说明文,虽然难度值基本不变,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加上所设错误没有往年偏难、偏怪的倾向,考生做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其具体考点如下:

5.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题难度与往年相近,每段开头语已经写好,依然是一篇提纲式文章。要求写一篇主题为“十年后的我”的短文,涉及十年后“我的家庭、工作、业余生活”三个方面。字数要求与往年一致,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体现了“稳定”的高考命题原则。考生只要将以上三个方面写清楚,并在结尾时适当延展个别细节,通常都能得到较好的分数。

虽然文章的题材比较熟悉,且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文章框架,但要完整地写清楚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仍然需要过硬的语言基础:十年后的家庭状况描述、工作状况描述、业余生活描述,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而文章中仅仅列出了这三个词,这就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也为考生展示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提供了用武之地。这样的写作任务,涉及的生词不多,行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表达真实思想和有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及布局谋篇的能力,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也达到了一定的效度。

当然,英语的书面表达题要得高分,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美观,无明显涂改;第二,应用丰富有效的句子和词汇;第三,句间逻辑关系紧凑,行文流畅,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真实思想;第四,有效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布局谋篇,文章段落分明、层次清晰;第五,要点齐全,详略得当。

二、对新学年高三英语教学与备考的建议

(一)基于我区今年高考的教学及备考建议

高考试题总是对中学教学起导向作用。根据上述试题特点,我们对新学年高三英语教学和备考建议如下:

1.教学中应认真贯彻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要求,备考时认真领会考试大纲对各大题型的能力要求。

2.学生英语程度好的学校,要扎实上好必修1—5模块,并努力完成选修6—11模块的教学内容;学生英语程度稍弱的学校,要认真上好必修1—5模块,力争在选修模块中多选一些内容进入课堂教学,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新鲜感和良好的语感。无论怎样的学校,都要努力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词汇和语法的策略,突破语言基础关。

3.强化听说训练。针对高考听力测试题型的特点,进行听说策略的训练和技能的提高,特别要加强人机对话的模拟训练。这方面,建议教师们参考广东省高考口语考试的模式。

4.加大阅读力度,提升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三量”,即词汇量、阅读量和阅读质量。高三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英文文章,特别注意根据所读内容,思考个体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不同角度理解人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补充鲜活的阅读材料,并特别注意英语教育的人文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

5.掌握英文特征,提升表达品质。高考的书面表达要求并不高,通常只是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能够准确地使用语法、词汇、句型和标点,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然而,不少考生的表达质量不高,有些考生面对题目甚至无从下手,可见高三的相关教学与备考不力,教师应加大书面表达的教学和训练力度。

6.复习教学不能为赶进度而“囫囵吞枣”,“贪多嚼不烂”,教师一定要在保证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的前提下去完成教学进度。有识之士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掌握才是真正的进度。”

(二)基于新课标高考的教学及备考建议

从2015年起,我区高考将使用新课标卷。据权威人士透露,2015年英语高考试卷在题型方面很有可能会出现三个重要变化(特别声明: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的具体题型以广西高考方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为准,这里的预测只是一家之言)。一是取消延续多年的15个单项选择题,代之以语篇形式出现的10个语法填空题,分值为1.5 分/空,总分值(15分)不变。二是阅读题由原来的五篇短文改为四篇,第五篇为新题型即七选五阅读理解,总分值(40分)不变。三是短文改错题中的错误内容虽然仍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但在试题形式上有了变动,不再是给定10行,找出每行中的一处错误,无误的打勾,而是在整篇短文中找出10处错误,且只允许修改10处,多则(从第11处起)不计分;总分值(10分)不变。下面针对这些可能的重大变化作一个简要的比较、分析和建议。

1.新题型语法填空题。同样都是考语法知识,单选题和语法填空题却有很大不同。语法填空题是给出200字左右的一段短文或对话,段落中留出10个填空题,其中4个填空题是给出一个单词,要求填写它的正确词形,如形容词的比较级等,其余6个填空题是结合上下文直接填词,这要求考生既要熟练掌握语法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语言阅读能力。从单选题单独句子中的语法考核,到语法填空题之短文中的语法实际应用,新题型变得更加灵活,体现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新题型的考查方式仅就难易程度而言,应该是有所下降了:刻板单纯的语法考题逐渐消失,基础知识好的考生完成语法填空题应该不成问题。

教学与备考建议:应在进行语法知识复习的同时,加强对词汇本身用法的复习,如主、被动,固定短语搭配,冠词、连词的运用等。

2.新题型七选五阅读理解题。新的阅读理解题型要求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均为完整的句子)选出五个最佳选项,填入文章中的空格处,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结构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体现新课程标准“用英语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逐步获取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的阅读学习和教学理念。

该命题形式虽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又与完形填空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选项较少,且选项内容以句子形式出现,题目考查的目的和侧重点与完形填空题不尽相同。从《考试说明》对该题型命题目的的表述“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得出以下判断:该题备选项可分为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和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三类。而多出来的两个干扰项也往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设置,且多数存在以下问题:主旨概括句往往或过于宽泛,或以偏概全,或偏离主题;过渡性句子不能反映文章的行文结构;注释性句子与上文脱节等。

教学与备考建议:提高学生对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把握全篇文脉,理清句间、段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序上去发现断、续点,理清文章层次(好文章的层次往往非常清晰),层层入手去理解文章。对一个语段或语篇的分析,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快速浏览全文,寻找主题句,抓住文章结构及文章的写作内容;②详读段落,在短时间内找出每段内容的关键词,明确各段的主题句或主旨大意;③定位选项,明确各备选项的含义,抓住其关键词语,根据文章整体结构与具体内容,将选项填入文中,填写时要特别注意各选项中出现的句子衔接手段及句子中的衔接标志词;④通读复检,将所选答案代入文中,再次通读全文,重点检查逻辑关系和关联结构;⑤排除、确定,即研究多余选项,确定排除的理由,确定各空最终的答案。

3.新题型短文改错题。新的短文改错题只是在形式上做了变动,考查内容基本不变。教师在备考时可遵循以往的经验,再强调新题型的答题格式即可。

教学及备考建议:教师可以尝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为同学修改作文,让学生体验同伴评价,这样的任务设计具有真实性,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情绪,慢慢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修改文章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多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力求让学生形成以下答题思路及技巧:①通读全文,检查句与句之间或者句子本身的起承转合(是并列还是转折、总结关系,是因果还是时间、地点、条件、让步关系等),依据文意及句意进行适当增减,更换正确的连接词。②以句为单位,检查时态是否正确,动词搭配是否正确,非谓语动词用法是否正确,句式结构是否完整、正确等。③从细节入手,检查各词的用法是否正确,如:冠词和介词的添加、删除及替换,形容词和副词的误用,名词和形容词的误用,名词的单、复数误用等。尤其要检查名词前的形容词缺失、误用,不可数名词的泛指与具体化表达之间的误用等。

当前,国家正在探讨英语高考改革,提出了将英语纳入社会化考试的主张。对于一线教学来说,教师不仅应关注“如何考”,更应关注“考什么”:只有解决了“考什么”的问题,教师才有可能从抓语法和词汇的低效教学中解放出来,进而指导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用恰当得体的英语表达观点,使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知识增长、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融为一体。

重视语言训练培养语言能力 篇4

语言和思维两者密不可分。没有语言, 不可能有发展的思维;同样, 没有思维, 也就不需要作为工具出现的语言。人们往往把语言的训练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联系在一起, 忽视了语言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其实, 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最多的是数学语言, 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数学语言与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 决定了小学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数学语言的训练需要模式化

小学生的数学语言经常是无序的、无逻辑的、片面的, 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出三种模式, 即思维模式、语言模式、语言训练模式, 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严谨有序。

例如, 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时, 让学生计算35-2和35-20。首先, 根据学生思维的逻辑顺序, 设计学生思维的模式,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性, 即利用数的组成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整十数的知识来计算35-2。思维模式是:35分成30和5, 5减2等于3, 30加3等于33。其次, 根据这种思维模式, 设计编排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儿歌以理清算理过程, 即把35分成30和5, 5-2=3, 30+3=33, 所以35-2=33。然后, 设计一种语言训练的模式, 即个体表达———熟悉算理———小组交流———理解算理———思维提升———及时评价。最后, 按照以上三种模式, 要求学生自己计算35-20。实践证明, 通过以上的学习, 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更为清晰, 语言表达更加流畅。

二、数学语言训练需要针对性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严谨的逻辑性, 数学语言又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专业化语言。因此, 教学时, 教师要将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语言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按照课型大概分为以下几类:概念教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教学、空间图形与几何教学等, 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需要提供不同的数学语言训练手段。

1. 概念教学。

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概念的含义和其中的关键词语, 并利用分段理解和记忆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表述和学习。如,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就可抓住“未知数”“等式”这两个关键词语去理解和记忆方程的概念, 学生在语言表述中着重叙述出这两个词即可。概念教学中, 数学语言的表述应尽量避免表述不全、乱造术语、曲解概念、对概念和特性中的限定词语随意删减或添加等现象的出现。如, 把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表述为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等等。

2. 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说计算的算理。先根据学生的思维逻辑顺序, 教给学生思维的模式;再根据思维的模式, 设计“说算理”的数学语言模式;最后设计出数学语言训练模式, 并对学生进行训练, 以达到牢固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的目的。如, 学习“9+2”时, 就是用“凑十法”和“数的分解与组成”来计算的。在教学时, 要求学生说出算理, 即把2分成1和1, 1+9=10, 10+1=11。按照以上模式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学生的思维活动将会逐步完善, 思维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3. 解决问题教学。

教学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的重要方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采取阶梯式三步走, 即读懂题意、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表述解题思路, 从而以“说”促“思”,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观光一日游, 哪种最合算?星光旅行社2人256元, 朝阳旅行社3人336元, 光华旅行社4人504元。第一步, 读懂题意。有哪些数学信息?明白“最合算”是什么意思?第二步, 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已知:星光旅行社2人256元, 朝阳旅行社3人336元, 光华旅行社4人504元, 可以求出每个旅行社每人需要多少元, 那么哪种最合算就可以比较出来了。第三步, 表述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按照第二步的分析思路进行表述。通过这样阶梯式教学, 既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又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空间图形与几何教学。

在教学中, 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组织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图形的特征, 然后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数学语言的培养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如,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先让学生将准备好的四条边都可以活动的长方形用手拉一下两个对角, 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最后让学生根据观察所得, 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数学语言训练需要层次化

小学阶段数学语言的培养应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心智水平, 以及所学数学知识的编排与结构, 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模仿阶段。就是对教师所说的重要语句, 教材中数学知识的情境图、内容、计算方法等进行语言表述。此层次的数学语言训练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 此阶段要求教师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示范和影响的作用。

第二层次———应用阶段。就是对数学概念、算理、性质、法则、公式等知识, 以及数学活动的操作和演示过程, 进行准确、简单的语言表述。此层次的数学语言训练主要针对中、高年级学生, 此阶段要求学生会用准确性、概括性强、条理清晰、语言规范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来叙述数学知识, 从而把自己的思维用有序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 使思维得到再次的发展。

第三层次———转化阶段。就是将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符号、图形语言进行互相转化的过程。此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方法, 它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在教学时, 这三种语言有时是单独使用, 但有时又在表述同一个数学概念、算理、性质、法则时共同使用, 它们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 并不矛盾, 并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语言实际运用训练 篇5

一、说话训练:

1. 小明要参加某市庆“七一”诗歌朗诵比赛,为此他每天都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陈伯伯对他说:“小明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明谦虚的回答道:“陈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很远,还需要努力。”

(1)陈伯伯说的话强调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理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你是小明,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位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厨师反唇相讥道:“我这辈子从没有下过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

厨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半夜,妈妈突然肚疼不已,恰巧爸爸又出差在外,你没办法,只好拨打120向医院求救。电话打通了,你该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一天,老师因为“盲肠炎”而住院开刀了,你去医院看望老师。这时,你准备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同学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商店买了一件羊毛衫,回家一试,太瘦了,你去商店退换。对着一位30多岁的男售货员,你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的妈妈总是“磨洋工”,就说早上吧,总要忙1个小时。学了《统筹方法》后,你和妈妈说,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节省一半。妈妈不信,列出了早晨的“工作”(洗脸刷牙5分钟,扫地10分钟,烧稀饭15分钟,烧开水15分钟,和你一起吃饭10分钟,洗碗5分钟),要你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上下文补写小幽默《随机应变》

编辑:先生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太松散了。作者:若按散文发,我同意。编辑:但写得太杂乱了。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辑:作品显得太幼稚。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辑:说实在的,没有一点新意。作者:是吗?那就按古文发吧。

二、拟写广告、标语:

1.某餐馆的广告词 “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让人觉得该餐馆缺少自信。若改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就显得自信多了。

2.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它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为东阳的特产“火腿”拟一句广告:。

4.学校以“绿色植物”为话题,为新建的花园,向全校师生征求警示标语。你跃跃欲试,准备了应征标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半年,你将踏入高一级学校。到那时,学校里将贴满了标语。满怀信心的你走进校园,希望看到怎样的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好了、汽车多了,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请你为公路上的警示牌设计一句话,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仿写、续写:

1.雪花像无数白色小精灵,幽幽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2.我敢说,大凡是老师的眼睛,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不管是橄榄型的或半月状的,不管是晶莹的像蓝宝石,或是爬满殷红的血丝的,都是神奇的明镜。

3.《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下面是两则获奖作品:*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1)请你也为母亲献上一句话:

(2)上述三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蜡烛:站的不端正的,必然泪多而短命。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5.„„抬头看看天上叽叽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和蓝天中白色的云朵。我的心便不由得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心便不由得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

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合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将收获一片金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我们应明白:热爱蓝天,蓝天因爱而更加澄澈;热爱白云,白云因爱而更加轻柔;热爱清风,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爱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爱生活,生活因爱而丰富多彩;热爱人生,人生因爱而美丽动人。

10.绿,总是最宜人的。这世上有许多颜色,多过了头,就招人厌。譬如红,原是很热烈,很奔放的,但一片红,红海洋,人们就厌恶了。又如黑,也是庄重、沉着的颜色,令人肃然起敬的,但满目皆黑,就压抑得透不过气来。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惟有这绿,多多益善,永远不嫌过头。

11. 注视别人的眼睛,是一种郑重,是一种尊敬,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坦诚。如果听懂了别人的话,我会轻轻地点头;如果需要他详细解说,我会用目光传达出这种请求。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谢谢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对不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我能把这件事做好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注视着别人的眼睛说请相信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欣赏:

1.下面对联出自哪一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2.“醉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我国古典名著《》中英雄 的故事。“黑旋风”是________ 的绰号。3.简析下列文字描写的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只说X X 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地睡了。主人家也不敢问他。

五、词语积累和运用:

1. 社会发展了,新词语也大量涌现。请列举3个新词语:2.写出有关“马”和“羊”的成语各四个。

3. 千里之堤,______________。取之不尽,___________。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

4.对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人们的评价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慰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其中“桑梓”指_________ ;

“雪域”指______________,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5.“春花牌电风扇的名字是吹出来的”这则广告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用得最妙的一个词是______。

六、内容概括:

1. 有一个名字不容任何人污蔑,有一个话题决不容别人占上风,有一分旧爱不准他人来置喙。总之,只要听到别人的话锋似乎要触及我的中国了,我会一面谦卑的微笑,一面拔剑以待,只要有一点伤及他,我会立刻挥剑求胜,即使为剑刃所伤亦在所不惜。主要内容:

2. [据中新社香港电]中国外经贸部有关官员29日在此间透露,11月9日至1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届WTO部长级会议,将于10日审议和表决中国具体“入世”的具体协议,经审议通过后,11日将正式签署有关协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日前表示,届时中国将派出重要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中国方面对此次会议予以高度重视,并已做了充分准备,相信多哈会议必将对世界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中“29日”指2001年10月29日)主要内容:

3. 六一前夕,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国小学教育专家在深圳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管理研究会主题会,讨论新时期新型育人模式。与会专家认为,真正将孩子从书本中解脱出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专家们指出,现在的孩子在接受网络、电视等媒体的正面宣传之余,也同样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致使一部分孩子存在不健康的心态。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找到一条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新型育人模式。一句话新闻:

4.莫斯科时间 4月30日11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签定了赴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一句话新闻:

5.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张小纸条:尊敬的客人: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188元。谢谢!

走出语言训练误区 篇6

误区1 宝宝太小听不懂

刚出生的婴儿,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充满爱意地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并且在给宝宝喂奶、换衣服时都告诉他正在发生的事情。随着时间延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宝宝就会咿呀回应。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到了9个月时,他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并能逐步理解部分指令,比如问:“宝宝,妈妈呢?”婴儿就会回头寻找妈妈。

误区2 用“奶话”和宝宝说话

“奶话”指8~9个月大的婴儿,随着成人的语言刺激“咿咿呀呀”学话。这时,大人通常都会教起了诸如“汪汪(狗)” 等发音。这种方法虽然生动有趣,符合宝宝特点,有助于宝宝形象思维的开发,但却忽略了孩子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记住“狗”和“汪汪”所花的时间相差无几,而前者是迟早要学的语言,后者却是不久就要抛弃的语言。因此,为了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开发,家长在教孩子学说话时,应注意将理性词汇和感性词汇相结合。

因此,不管孩子怎样说话,父母都要用正确语言来回应,并用标准话语来纠正孩子的话。这样通过父母正确的语言示范,宝宝能较早学会说完整的句子。

误区3 过分满足宝宝要求

当宝宝能明白大人的话,但他还不会说时,如果宝宝指着水瓶,家长马上明白宝宝想喝水,会立即把水瓶递给他。其实,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因为不用说话大人就能满足他的要求,这会使宝宝失去说话的机会,极易造成宝宝语言发展缓慢。

当宝宝想喝水指着水瓶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或者问他“你要干什么?”并提醒他说出“水”。只要说出一个字,就应给予鼓励。所以,一定要适时给予孩子难度,让他表达出来。

误区4 不让老人说方言

现在家庭大部分宝宝都交给奶奶爷爷看护,但家长担心老人说的家乡方言影响宝宝语言发展,所以就一再叮嘱:不让老人用方言和宝宝说话。甚至认为和宝宝说话他也听不懂,所以不用说也可以。

其实,宝宝生来就喜欢听各种不同的声响,虽然他们听不懂,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会有不同的反应,开始会很惊讶地看你,看你的表情,正哭闹着会突然停止。宝宝认真接收大人给他的听觉刺激,有利于听觉注意力的集中和灵敏。

另外,用方言和宝宝说话还可以让宝宝多掌握一种语言,会促进语言发育。不与宝宝说话,将会使孩子因缺乏听觉刺激而减弱听觉及表达功能。

误区5 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刚会说话的宝宝虽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很多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等等。

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较弱,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卷舌,把舌头放平了,就会出现错音。

对于这种情况,大人绝对不能因为好玩而学舌孩子的发音,应当用正确语言和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言指导下,宝宝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训练语言 篇7

诸如此类的情景在平时教学中也经常出现, 既阻碍了课堂教学中的多边互动, 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为何会“启而不发”?经过细细分析、课后调查, 了解到学生大多存在以下现状:一、不懂如何表达;二、由于教学气氛严肃, 师生关系不融洽, 学生对于学习又信心不足, 担心表达不合适会被同学讥笑, 不敢表达;三、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明明会说也不愿说。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有话可说

1.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几”这节课时, 可以先让10个学生排好队, 并做着一个自己认为最酷的姿势, 然后让其他学生说说他们喜欢第几个小朋友的姿势。在这个游戏中, 学生通过玩一玩, 说一说, 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训练, 他们参与的兴趣较浓, 积极性较高, 这样更好地激发了说话的热情。

2. 创设数学味浓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中, 可为学生创设熟悉的“货比三家”的活动, “老师准备买一台洗衣机, 来到汇德隆, 发现一款自己满意的洗衣机价格是946元。后来又到国美、苏宁两家电器城, 发现同样款式的洗衣机分别卖1002元和899元。老师该到哪家商场买洗衣机?为什么?”这种情境的设计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有比较浓的“数学味”。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大胆敢说

1. 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要尊重学生, 宽容学生, 呵护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话。教师要微笑着面对学生, 不能因为学生的回答没达到点子上而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 也不能在学生说话的时候轻易打断他们的话。当学生答不出时, 你可以和蔼地说:“不要紧, 慢慢想, 一会老师还找你。”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 你可以指导他说:“不错, 如果你能结合某个地方, 那就更完美了。”当学生说错时, 你还可以安慰说:“没关系, 你可能在某个方面混淆或弄错了, 再想想看。”……

2. 赏识学生优点。

教师的赏识、激励能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善于寻找契机, 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但有些教师一评价就是简单地让全班同学齐呼:“嘿嘿, 你真棒!”的口号;或响起“啪、啪、啪啪啪”此类的整齐划一的掌声。这样的评价缺乏了针对性, 缺乏了真情, 久而久之对学生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因此, 教师的评价要真诚、要具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愉快, 感受到爱和尊重、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被表扬的原因, 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提高。

三、提供形象的直观操作, 使学生清晰易说

1. 通过操作, 使算理清晰化。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36-8时, 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6根小棒, 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6减8不够减, 我可以打开一捆再减, 从36里拿出16, 16减8得8, 20再加8得28。”而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6里先拿出10根, 10减8得2, 26再加2得28。”运用小棒, 通过摆一摆, 分一分等操作活动, 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直观、清晰的表象, 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 解答正确。

2. 通过画图, 使问题简单化。

如, 解决“舞蹈队里, 小红的前面有8人, 她的后面有5人, 舞蹈队里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虽然经过教师的讲解, 有些小朋友很快掌握了8+5+1的计算方法, 但他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说不出为什么还要加“1”?这时, 如果教师按题目要求在黑板上画一画, 相信学生就能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 说明其中的缘由了。

3. 通过观察, 使图形特征形象化。

找准语言训练点,提升语言能力 篇8

汉语的词汇很丰富,有的词语意思虽然相近,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细细琢磨,加以区别。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垂”是一种姿态,是属于蜘蛛的姿态,当大风来临的时候,这种姿态透露出蜘蛛的机灵,同时也折射出蜘蛛逃离的急切。可教学这课时,有些学生认为句子中的“垂”可以换成“掉”,如何让学生区分“掉”和“垂”的不同之处,体会文中“垂”的精妙呢?我通过动画,先演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垂”的意思;接着,我又演示苹果、文具盒从高处掉下的情景以及小白兔耳朵和柳枝垂下来的样子,比较“掉下来”和“垂下来”的异同。这时学生明白了,如果一头向下,另一头还连着,就用“垂下来”;如果另一头也完全分开了,就用“掉下来”,文中蜘蛛从网上下来时有蜘蛛丝连着的,不会掉下来,而是垂下来的。最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想象蜘蛛沿着“垂”下的丝线逃离的情景,感受蜘蛛在大风中的机敏。

这样教学,把摄取—消化—运用融为一体,语言文字清晰地呈现在孩子眼前,体会到了“一字一世界”的韵味。

二、驻足知识盲点处

盲点一般是指老师和学生留意不到的地方。有些语言形式,看起来很熟悉,很简单,但学生不懂,老师也常常容易忽略,比如《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学生在幼儿园时已经耳熟能详,可学生复述故事时,仍然不会运用文中“又()又()”的词语形式来讲述小猴子下山所见。于是,我先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一路上为什么那么高兴,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勾画出玉米、桃子和西瓜;再让学生读课文,想想文中用了什么词语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很吸引人?并相机在图画旁边板书: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接着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用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要是小猴子闻一闻、尝一尝会是什么味道?你会用“又()又()”的形式来说说好吃的东西吗?

结果学生说出了很多“又()又()”的词语。最后,我再次让学生复述故事,学生都能用上“又()又()”的词语,说得有声有色,让人垂涎三尺。

通过图画、板书,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独特语言形式的作用,学生感受到了玉米、西瓜、桃子的强大诱惑力,看一个爱一个,爱一个丢一个的猴子跃然纸上。由此可见,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敏锐的听觉,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语言生发点,引导学生用心揣摩特殊的语言形式,变盲点为亮点。

三、善用文本空白处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也留有耐人寻味的“空白”。在教学中要是能巧妙运用这些空白,就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如第五册的《给予树》,课文结束了,但并没有提到小女孩是否收到了金吉娅送的洋娃娃以及收到洋娃娃以后的反映。于是,我设计了小练笔:“圣诞节那天,小女孩收到了洋娃娃,____。”让学生对金吉娅收到礼物后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拓展描写,使学生对“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有了难以磨灭的深刻体会。有个学生是这样写:她抱着那个披着金色的长发,眨着碧蓝的眼睛,穿着漂亮的长裙子的洋娃娃,看了又看,亲了又亲,爱不释手。她自言自语地说:金吉娅姐姐,谢谢你!是你帮我实现了美好的愿望。现在我不再是一个人了,我会好好爱护它,把它当作最好的朋友,陪着它玩耍,抱着它睡觉……

语文课是加法的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文本之外的内容,通过补白、发挥,让文本更丰满、更具体、更生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让空白处色彩斑斓,情深意切。

四、模仿表达独特处

文本是作者心声的吐露,是作者独有的心灵体验,因此不同的文本往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达。老师要有文本意识,针对不同文本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孩子们在语文的百花园中流连忘返,沉醉其间。如《穷人》是大文豪托尔斯泰写的,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后,作者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话为了突出桑娜的忐忑不安,用了四个“?”,有担心,有怀疑,有害怕;三个“!”,有释怀,有肯定,有担当。五个“……”把这些复杂交织的感情连在一起,读来让人动容,体现了标点的无穷魅力。教学时要抓住这些独到的、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学生细细品读、积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仿写自己忐忑的心理活动,如走夜路,一个人待在家里,发试卷等等。

有位学生写偷玩电脑:“突然听到外面门“吱嘎”一声,是老爸回来了吗?他会说什么呢?谁让我偷偷玩电脑!……是他进房间了吗?……没有,他还没有进来!……我赶紧关电脑!……可也来不及了!为什么玩电脑的瘾头总是那么大呀?……爸爸会批评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批评一顿也好,我不该不经过他同意就自己玩,更不该作业没有做完就先玩!”这位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灵活使用标点符号,把偷玩电脑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借助对偶训练语言 篇9

我觉得采用对对子, 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上句, 让他们对出下句, 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提高语言能力的传统做法。前几年, 我国在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中, 曾有给上句让学生对下句的题型, 用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语言的好方法, 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我认为, 作文课完全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起来。

要想做好这一工作,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对偶句的特点。所谓对偶句, 就是上下两个句子,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词性相同, 平仄相反, 语义相关。比如:蝴蝶飘去寻香艳, 蜜蜂飞来找甜蜜。这个对偶句, 字数均是七字, 结构都是主谓宾句, 词性均是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 两句话合在一起, 共同表达春天昆虫繁忙的景象。至于格律方面的平仄要求, 现代文大可不必太讲究。对偶句的类型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形式:一是正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相互补充, 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天空一鸟飞, 大地两牛行;一是反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如善人定走好运, 恶人难逃法网;一是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或是条件关系, 或是因果关系, 或是假设关系, 或是承接关系。如“只因一着错, 弄得满盘输”, 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掌握了对偶句的特点以后, 老师便可以在每一节作文课的开头, 先用多媒体投影几个对偶句的上句, 让学生对出下句。同时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然后师生一起对学生所对的下句进行评价。这项工作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开头要出浅显的句子, 比如上句是:“桃花吐红映日”, 学生对“柳枝染绿迎风”, 上句是“文科生, 理科生, 文科理科, 科科出状元”, 学生对“南山松, 北山松, 南山北山, 山山长栋梁”。

也可以利用写读书笔记练习写对偶句, 比如让学生写二三百字的一段话, 让学生最少用五个对偶句。今年晚春时候, 百花飘落, 笔者让学生以《落花》为题写一段话, 对落花进行描写, 抒发对美好事物遭到摧残的伤感心情。我给学生的拟的答案是――

东风丧失温情, 变得暴戾起来。它斜立枝头, 一朵一朵揪捽, 一瓣一瓣抛落, 弄得红也飘飘, 白也飘飘……

桃林边, 一脉修水。流水有意, 满载紫艳温香, 送向迢迢遥遥的大海。夕阳泣血送行, 揩红白云的手帕。

梨园下, 一泓蓝塘。涟漪有情, 承托着粉面玉容, 不忍孱孱弱质沉下塘底。冷月垂泪, 洒成天边的小星。

黛玉若在, 定然噙泪拈花, 置之于香囊。继而, 手把花锄, 挖穴茔香, 筑起花冢。年年岁岁, 祭奠不歇。

只是伊人已逝, 无人问津。一任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风萧萧, 掳掠红颊粉腮;雨萧萧, 鞭挞粉面素容。

到处是白水流霞, 弥望是碧波漂雪。弄得我眼也流泪, 心也流血。化成斑斑点点, 红红白白, 满地飘泊。

在这段文字中, 对偶句比比皆是, 比如“一朵一朵揪捽, 一瓣一瓣抛落”“风萧萧, 掳掠红颊粉腮;雨萧萧, 鞭挞粉面素容”。不光有对偶句, 第二节和第三节, 在结构上也是相对的。

这种对下句的方法, 不一定局现在作文课上, 也可以向语文课上延伸, 即利用语文课开头的几分钟, 让学生做对下句的题目, 还可以向课外延伸, 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课, 到图书、室阅览室阅读时, 摘出精采的对偶句。同学之间, 也可以互相出上句, 对下句。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作文课上, 要向学生提出要求, 要求他们在文章适当的地方, 多用对偶句, 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为了让学生有写对偶句的意识, 可以让学生写好作文后, 把自己文章中的对偶句用波浪线标出来。以便老师批改检查。

聋儿语言训练教学点滴 篇10

1. 提高聋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因听觉障碍, 刚刚接受语言训练的聋儿, 没接触过声音不知什么是语言, 戴上助听器后, 四面八方传来许多响声, 他们从没听过,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用心去听声音, 去辨别。在教学中从发展语言的实际出发。首先, 我们用心给聋儿营造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有声世界, 让他们感知声音, 再去模仿, 逐步对学习语言产生兴趣。从简单又容易辨别的声音入手, 选择聋儿熟悉的最感兴趣的事物, 如游戏、动物模仿, 实际演示等等, 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练习发音, 刺激说话, 如打鼓、敲锣、吹哨子, 让学生实际操作, 再和教师一起练习发音;再如让学生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边让他们发火车的汽笛声, “uuu......”或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小鸡ji ji ji, 小鸭ga ga ga, 小狗wang wang wang, 小牛mou mou mou等。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或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世界, 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又锻炼了聋儿的气流。

2. 语言训练中利用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因聋儿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训练可起一定补偿的作用, 而视觉器官所能起代偿作用更是明显。在语言训练中, 应充分利用聋儿的视觉器官, 采用直观的教育方法, 可促进语训效果。例如, 当学习水果时, 可拿出一个真实的苹果, 让聋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 边看边学习词的发音;让他们品尝苹果, 边吃边练习词语的发音。这样, 他们对“苹果”一词就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真正地理解了一个词, 他们就比较愿意学习发音。语训中的许多动词都可直观演示, 例如, 日常生活中, 常用的“跑、跳、拍、打”等都可用动作演示, 以此来帮助聋儿理解词义, 让他们在观察别人的动作时学习语言, 在自己模仿动作时学习语言,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增加了聋儿学习语言的乐趣。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起聋儿的发音兴趣。

发音训练是聋儿教学的基础, 但有些发音部位的隐蔽性和教学自身的特殊性, 导致聋儿在模仿中有硬起音的现象, 有时仅靠“看、听、摸”等传统的手段, 其教学和训练效果不是太明显, 我在教学中利用“泰亿格”软件里提供的栩栩如生的图片以及生动鲜明的形象特征对聋儿进行发音训练, 能提供所有声控的动画游戏, 包括音调、通过动画让发音的部位显性化, 聋儿就能清晰地看到发音部位不同的变化, 教师把聋儿的发音录下来, 发音后立即获得动画形式的反馈, 再帮助他们正音。聋儿对色彩丰富、采用交互和游戏形式的训练特别感兴趣, 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各方面的训练, 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4. 从聋儿生活实际出发, 循序渐进。

刚开始练习简单的易于接受的单音词 (鸭、娃) , 逐步向双音词、多音词过渡 (一只鸭, 两只鸭, 三只青蛙等等) , 最后在学生建立句子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句子, 发展句子, 循序渐进 (一只小鸭水里游, 小青蛙呱呱叫等等) 这样学生既易于接受, 又发展了语言。

5. 创设情境, 增强聋儿主动参与意识。

由于聋儿听力受损, 不愿参与正常的活动, 在教学中, 教师应更重视发挥聋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时, 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 例如, 在学“老山羊请客”一课时, 创设情境, 让聋儿自由组合, 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来演示课文内容, 这样不但发展了聋儿的语言, 还利于聋儿之间, 聋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有利于学生克服惧怕教师的心理。由于我校聋儿是寄宿制, 封闭式管理, 为了将来聋儿能更好地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我们带他们参加普通小学组织的课外活动, 鼓励他们与正常儿童交往, 这样既发展了聋儿的语言, 又激发了聋儿对普通小学生活的向往, 使其更好地发展语言。

6. 发展聋儿的思维能力。

为了给聋儿提供更好的语言刺激 (环境) 。除学会课本之外, 我会从动画库找一些动画片、儿歌、儿童故事等, 给他们播放, 让他们看听, 这些有趣的动画及一些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 能更多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刺激, 看完后让学生自由发言, 自己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也可以交流和讨论, 促使聋儿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有助于聋儿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7. 用激励的表情和动作肯定学生的语言成果。

入学前的聋儿得到父母亲人的爱, 入学后教师就成为他们生活中最亲的人, 聋儿自然把爱转移到教师身上, 教师赞许的目光, 教师爱抚的微笑, 教师的理解和信任, 聋儿都会感到快乐和鼓舞, 这种爱不仅增加了聋儿对教师的信赖, 而且能促使聋儿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 积极去实现教师提出的要求, 所以教师应对聋儿的表现多给予肯定和认可, 使聋儿得到快乐和满足, 激发其学习语言的兴趣。

8. 聋儿语言的发展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有机融合。

很多家长认为, 聋儿的康复教育是学校的事, 与自己无关, 这种想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聋儿在校接受一系列有计划的、规范的语言训练, 而家庭是聋儿运用语言的另一重要场所, 聋儿发音的语气强弱, 快慢程度, 远远跟不上健全人的语速。作为家长, 要经常和教师沟通, 了解聋儿语言训练状况, 配合教师给聋儿营造一个语言实践的环境, 不仅提高聋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还能促进聋儿语言的形成。

语言运用综合训练 篇11

例:海燕和企鹅虽然都在暴风雨中挣扎,但一个在搏击,一个却在躲避。搏击者展示的是可歌可泣的人生,躲避者留下的是人生的懦弱。

要求:①句子的结构与上文相似。②有一定的哲理性。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画线句式,用打比方的手法,把空缺处的意思补充完整,使之构成有力批驳“中国威胁论”的整体句意。

中国发展较快,正逐步强大起来,国际上某些人便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反驳道: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正像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而要看他的品德和为人。

3.仿照画线句式,在空缺处填上相关的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并构成排比句。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从这本书中,我学会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________

________

在生活这本书的引导、启示下,我不断地成长、成熟。感谢生活!

4.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人物、人称表达要准确;②时间、地点交代清楚。

王五对李六说:“我母亲病了,得陪她去医院,下午的球赛我不能参加了,请你和班长说一声,并要他通知刘八顶上,好不好?”

A.李六对班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班长到刘八家,刘八不在,只得对刘八的父亲说了这件事,并请他一定要转达到。

班长说:“________________ 。”

5.下面一个长单句叫人读起来很费劲,请你在保持原句意不变的前提下,把它改为由三个分句组成的意思顺畅、连贯的复句。

人们对这把胡琴外表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可是价格却贵几百倍,很不理解。

要求:①保持原句意不变。②可增删、调换适当词语。③不超过40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的三个单句组成一个意思连贯的复句。

要求:①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②可适当地增删词语。③不能改变原意。

①人权问题有国际性的一面。②当前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③人权主要仍然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________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_ ,________ 。

①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②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③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④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⑤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⑥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④②③①⑥⑤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节期间,拖家带口看电影成为一种消费时尚。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这给电影人提供了机遇,也让电影人面临挑战。

①观影人群的不断扩大推动了票房的增长②“合家欢”类电影的标记收入尤为可观③但一些粗制滥造的电影也让观众看后大呼上当④更是选择一种与家人欢度春节的方式⑤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更多优秀贺岁片出现⑥人们不只是欣赏一部影片

A.①③⑥④⑤②

B.①②⑥④③⑤

C.⑥④①②③⑤

D.⑥④①⑤③②

9.下面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只是在家园里独自沉思,而思索的根须却伸向大地的底层与心脏。②我一直在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故乡,但我的故乡与周作人的那种“自己的园地”不同。③我并未筑起一道与世隔绝的篱笆,然后躲在篱笆里谈龙说虎,饮茶自醉,顾影自怜。④我的园地封闭着又敞开着,孤立着又漂泊着,躲藏着又屹立着。⑤这不是风雪可以吹倒的茅棚草舍。⑥每一根须都连着时代的大欢乐与大苦闷,也连着乡村、城市、大道、监狱和广场。

A.②③④⑤①⑥

B.②③①⑥④⑤

C.②④③①⑥⑤

D.②④⑤③①⑥

10.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为这幅画拟写一个标题(不得以“无题”为题)。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

11.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揭示其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不超过50字。

凭借文本资源训练学生语言 篇12

课文在改编时遵循了保留原意、格式不变的原则, 但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课文对话的形式单一, 都是××问, ××答, 提示语缺乏一定的修饰或限制。针对这一情况, 如何因学而教,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 我就以“提示语”为突破口, 训练学生语言。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一. 添加提示语言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吴王疑惑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边瞄准边答道:“禀报大王, 我在打鸟。”

吴王关切地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颇有心计地说:“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 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花园里有一棵树, 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拍着少年的肩膀夸奖道:“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看完这改编的对话, 与文本一比较, 由于添加了提示语, 文本带给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就完全不同, 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吴王和少年的内心、表情及神态、动作等, 将简单的对话, 变成了内容丰富、神态传情的表现,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材为“因课设练”留下了广阔的训练空间,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发展文本的意识。

二. 改变提示位置

提示语位置有四种: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 或省略提示语。在《螳螂捕蝉》中, 提示语单一地只在前, 学生在对话时, 就是一问一答, 简单枯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全局限于对内容的理解, 因而对说话人的动作、心理、神态、语气的表现缺乏传神的作用。在学生添加相关的提示语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顺时引导, 让学生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吴王亲切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禀报大王, 我在打鸟。”少年边走向吴王边答道。

“你打着鸟了吗?”

“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少年不假思索地说。

吴王来了兴趣, 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花园里有一棵树, 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你看得真仔细!”吴王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并不难, 但是随着提示语位置的改变, 标点符号的改用也随之改变, 同时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后, 细细意读, 文章更加连贯, 语感也丰满得多。学生在整个改编的过程中, 既体验到挑战文本的刺激, 在实践中灵活地训练了对话的方式, 描写的形式, 标点符号使用的格式。这就使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 更积极、更主动, 为他们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打开了大门,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突出模仿表演

《螳螂捕蝉》提示语中修饰词的添加, 位置的调整, 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们改编、添加提示语, 就是模仿吴王和少年的语气、动作的表演过程, 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去, 表演变成了真正的体会、感受。《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 语文教学在传道授业中还应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自由探索的求知能力。

上一篇:农业旅游项目策划管理下一篇:归一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