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2024-08-13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精选12篇)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1

凡事讲求策略。成功的策略饱含艺术与方法。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有全面性、复杂性、动态性与生命性, 更应该投入发展眼光, 多一点思考, 多一些灵活, 多讲究艺术, 多发现方法……

一. 在解读题目中“生成”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窗口, 很多文章看明白了题目, 也就明白了文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所以, 在教学课文时, 许多教师重视从解题入手, 根据题目的特点, 巧妙引发, 为学生深入文本研究, 探索文思方向, 寻找必要的研读线索或条件, 从而有效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在解读题目中“生成”。在解读题目中生成的策略灵活多样, 笔者认为, 切实有效的解题生成方法有两种:一是猜测引入生成法;一是回题明理生成法。猜测引入生成法, 即让学生审题时根据题目的特点提出假设, 猜测文章内容和情节, 再随机寻觅与课文实际内容或情节相吻合的生成点, 切入课文教学的方法。这种解题生成策略能满足学生好奇的阅读心理, 生活性, 趣味性强, 容易拉近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我教《三味书屋》一课, 着力从解题入手, 以题目中的“三味”为源点, 引发生成。我说:“《三味书屋》中的‘三味’, 即读史、读经、读诸子百家的感觉, 犹如吃了粗粮、佳肴、酸肉酱。请同学们说说从这个题目, 你猜想到了什么?”我这么一说, 学生思维的闸门顿开, 个个放开思维, 展开想象。有的说, 在三味书屋中生活, 经历人生喜怒哀乐;有的讲, 在三味书屋中学习, 饱受人生酸甜苦辣……在学生畅所欲言后, 我围绕文本内容, 根据需求选择“鲁迅刻苦学习”这一生成点, 切入课堂, 服务教学, 自生自长。回题明理生成法就是在学生审题后引导阅读, 理解文本, 生成问题, 回归题目, 画龙点睛。例如, 我教《穷人》, 先借题目中的“穷”提问:“课题为什么用穷人?”“课题是否只写穷人的‘穷’?”再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许多与课题相关的疑问, 如课文要赞扬桑娜和渔夫的品质, 为什么不用人名做题目?“穷”与人物品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说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教师寻机引导学生回题解疑, 回题明理:l、桑那一家的生活真的很穷;2、“穷”是桑娜和渔夫心理矛盾的焦点, 它推动情节的发展, 使故事波澜起伏;3、“穷”是课文的主线, 课文借“穷”突出表现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 越“穷”他们的心灵越美;4、渔夫和桑娜是穷人的代表, 从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了穷人善良的美好心灵。这样的生成, 不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个性化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习内容, 使文章题意突显, 脉络清晰, 而且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能力。

二. 在引擎矛盾中“生成”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含矛盾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论》。“所谓发展, 就是诸对立物斗争的结果。” (毛泽东语) 。因此, 矛盾并不是坏事, 我们一旦分清矛盾, 掌握矛盾的规律, 矛盾便会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促进事物的发展。小学语文中固然隐含许多“矛盾”, 有的是题目与内容矛盾, 有的是词语意思前后的矛盾, 有的是情节上的矛盾, 有的是内容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在阅读教学中, 若能留心发现并利用这些问题, 引发突显矛盾, 就能层层递进, 巧妙地把“理解”引向深入。如, 教学《飞夺泸定桥》, 当学到红四团的战士看到对岸的敌人点起火把, 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时, 学生会提出疑问:“对岸的敌人为什么并不疑心?”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简单地用“对呀, 敌人为什么不猜疑”等启发学生思考, 效果不尽人意。教学中, 教师针对问题, 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这一语句设问:“对岸的敌人是援兵, 命令在身, 目的明确, 警惕性应该很高, 他们怎么能不疑心?”引擎矛盾, 然后引导:“假如你是敌我双方的指挥员, 你会如何分析对方情况?”至此,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小诸葛”个个跃跃欲试。于是, 教师让学生深入文本研读与对话, 入情入境, 参与敌我双方斗智斗勇。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对“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这一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如, 前文交待, 红四团翻山越岭, 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 所以, 我们的战士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虽然合情合理, 但仍然不能完全消除敌人的疑心。他们认为, 对岸的部队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敌人”, 怎么就不可能是碰上敌人又赶过来的红军呢?又如, 有的学生认为, 从环境看, 漆黑的夜晚下着暴雨, 只能听话分辨对岸情况, 敌人没有“疑心”视角, 但有的学生却不认同这个观点, 他们认为, 越是看不清对岸情况, 越会引起敌人的疑心。在激烈的争论中, 大多数学生认为, 能使敌人“并不疑心”的实质原因应该是红军“索性也点起火把, 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 在敌人看来, 如果对岸是红军, 他们不可能, 也不敢点起火把跟敌人赛跑。敌人怎么也想不到红军如此勇敢机智!其中“索性”一词既表现红军的品质, 又包含了“敌人并不疑心”这一行为结果。于是, 课堂从问题的解答转化为对“索性”一词的解读, 对语言表述的欣赏, 找回语文阅读教学应重点进行语言学习的源点。这样的生成, 从引擎矛盾入手, 引导自主感悟, 深入浅出, 消除矛盾, 消化疑心, 变问题的解答为语言学习, 从而加深体会到红军是何等勇敢机智, 一举多得。

三. 在比较领会中“生成”

在自然界, 浩瀚的大海与涓涓的细流, 一对比, 大小之别, 天壤之分:在人世间, 正义与邪恶, 大公与无私, 真诚与虚伪, 一对照, 褒贬之异, 泾渭分明。可见, 事物的各自特征往往在对比中最能显露出来。在比较领会中“生成”, 就是根据“对比规律”,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细节等进行认真揣摩, 仔细推敲, 或挖掘文体比较领会, 或联系生活比较体验, 使学生准确把握事物特点, 理解学习内容, 而且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例如, 《穷人》这篇文学作品, 以朴实、准确的语言, 恰如其分地表达真情实感, 全文除了题目, 没有一个“穷”字, 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 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主人公的美德, 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为了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读进去, 想开去 (课文单元“导读”要求) , 深入领会意境, 感受语言艺术,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中, 我尝试在比较领会中生成的策略, 效果明显。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研读“温暖而舒适”的教学片断实录:

师:请把第一自然段再读一读, 看看能不能发现“温暖而舒适”包含什么意思?

生:思考 (答不上) 。

师: (点拨, 播放海风呼啸, 波涛汹涌的课件) 跟自己的生活比较一下, 如果你们现在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 能感到“温暖而舒适”吗?

生: (纷纷举手) 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家里有空调, 电视机, 电冰箱……比他们舒服多啦!

生:我家的套房可大了, 生活环境十分幽雅舒适。

生:……

师:他们为什么能感到“温暖而舒适”?

生:因为他们家穷, 只要不受寒冷, 能勉强填饱肚子。

生:他们太穷了, 他们对“温暖而舒适”的要求很低。

师:可见, 作者在这里写上“温暖而舒适”, 实际也是在反映渔夫和桑娜的家里穷。

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 我能感到“温暖而舒适”。

生:我也能。

师:能感受到“温暖而舒适”的请举手。

生:举手 (十多个)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桑娜太好了, 他们家虽然困难, 但在桑娜的关怀下, 我能感受到母爱, 我就很满足。

生:他们家是穷, 但孩子们在母亲的呵护下安静地睡着, 无忧无虑……

师: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感受, 但感受的标准不同, 请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一种是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中体会;一种是从亲情、情感方面感受。

师:说得很好。刚才我们通过比较, 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方面体会到“温暖而舒适”包含他们家穷。如果从亲情, 情感方面体会, 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可以想象, 桑娜关爱他人, 心灵美好。

师:再仔细想想, 除了比生活环境、比生活条件、比情感体验, 还可以通过什么进行比较, 加深理解体会?

生:比社会制度, 桑娜一家生活贫穷是沙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他们的生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温暖而舒适”。而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生活美满幸福。透过“温暖而舒适”, 我们深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生: (迫不及待) 老师, 还可以比写法, 我们学过一种写法, 就是通过环境描写, 衬托人物情感、品质。“温暖而舒适”是环境描写, 在这里能衬托出桑娜的品质。

师:对, 能想到写法, 很好。

生:“温暖而舒适”还能衬托渔夫的品质。

师:为什么?

生:如果我们联系上下文, 把“温暖而舒适”跟课文的最后一段话联系起来, 就能理解出来了。

师:请把你的理解说得具体一点。

生:渔夫回到家里, 得知西蒙死后, 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 桑娜一边说明情况, 一边拉开帐子……这时, 渔夫和桑娜两颗善良的心相互碰撞, 进发出“爱”的火花, 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此时, “温暖而舒适”的家庭环境不但没有变, 而且更加美好。因此, “温暖而舒适”这一家庭环境描写自始至终巧妙地衬托着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

(反思:教师预设通过对比帮助学生领会“温暖而舒适”包含桑娜一家生活贫困、艰难, 从而加深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由于“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 我能感到温暖而舒适。”这一出乎意料的回答, 激发了思想火花, 拓展延伸了学习内容, 使课堂生成不断, 妙趣环生, 精彩叠起, 喜出望外。)

四. 在感受声响中“生成”

声音是无形之物, 转瞬即逝, 而作家却常用比喻、摹拟等方法, 写得形象生动又惟妙惟肖。课文中有许多精彩描摹“声音”之处, 学生往往对这样的描述容易产生兴趣。在感受声响中生成, 即通过课文中的声音描写或通过课文中的有关词句想象、感受声响, 进行情景创设, 使这些声音形象化、具体化, 从而帮助学生感悟“以形写声, 以声传情”的艺术表达效果或实现多元解读。例如, 课文《第一场雪》的第四、五自然段中两次出现“簌簌”这个词儿, 为了引领学生解读“簌簌”, 走进文本, 教学中, 我借助信息技术播放、摹拟关于“簌簌”的两组画面与声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想象、感受、体验中生成。先看第四节里的“簌簌”:“冬天的山村, 到了夜里万籁俱寂, 只听得雪花簌簌的不断往下落, 树木上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偶尔咯吱一声响。”在这句话里, “簌簌”是个象声词, 它表示雪花落时发出的声响, 虽说这声音十分轻微, 但在万籁俱寂的山村夜晚, 听上去却显得特别清晰。从“簌簌”声中, 学生感到这确实是一场罕见的大雪。再看第五节里的“簌簌”:“一阵风吹来, 树枝轻轻的摇晃, 美丽的银条和雪球儿簌簌的落下来,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这番美丽的雪景是作者第二天早晨推开门时看到的情景, 因而这第二个“簌簌”是用来形容雪花随着风儿吹动, 树枝摇晃纷纷落下的样子。这一点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 我设计制作课件时有意体现雪花飘落时的“簌簌”声在风声中消逝的细节, 突显雪花纷纷扬扬的情景, 让学生在声音的变化中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状态美。又如, 我帮助学生欣赏贾岛诗句“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时, 从感受“敲门声”入手, 引导多元解读, 体验“推敲”意境。于是, 学生在赞赏韩愈为贾岛推“敲”的同时, 也对“推敲”产生了新的认识:1、“敲”与“推”哪个字用得好, 应视其实际情况定。“敲虽显得有礼, 有人情味, 但如果寺内只有诗人一个人, 就不必“敲”了;2、如果从“鸟宿池边树”的情境看, 用“推”比用“敲”好。“推”可以是无声的, “敲”会惊动宿鸟, 打破大自然的和谐与静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很多, 它们仿佛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 汇聚一池清澈、平静而又蕴含生命活力的湖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把握策略, 巧妙引发, 就能激荡起洁白美丽的浪花, 给生成性课堂带来更多精彩。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时代和形势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生成客体”——即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教学设计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在“走”教案似的教学中,“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

传统教育的不少弊端仍然像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现在课堂教学出现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忽视学生个体自主性和主动性,忽视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依然把学生仅仅作教学的客体看待,只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单纯重视直接传递、训练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习惯提供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忽视目标及其达成方式无限多样的可能性,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负担加重,潜能得不到认真的、充分的开发,所获取的知识不全面,整体素质无法提高,影响学生的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动必须跟着时代,死手着原有的教学设计而不顾及形势的变化,无异于“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因此,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全面的提高。

2、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是协调处理“教与学”矛盾关系的要求。

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因此,先要有学生的“学标”,然后才有教师的“教标”;先要有学生的“学案”,然后才有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案”。我们有必要改“教案”为“学案”,以过程为导向,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假想出学生学习的模块,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建构。在课堂上,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作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成性的教学观将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不久的将来,在课堂上,对于临场的尴尬,我们能够镇静排除;对于瞬间的顿悟,我们能够相机采撷;对于始料的不及,我们能够灵活处理;对于意外的碰壁,我们能够改弦易辙;对于外来的干扰,我们能够因势利导„„

如果说教案是预设的,那么课堂则是生成的。我们知道,课堂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是随机生成的。生成相对与预设,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教学就是生成和预设的矛盾统一体,我们应在语文教学预设中的目标和程序实施过程中生成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直白地说,就是鼓励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程序,不具有生成性的语文课也不具有生命性。

3、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

语文课堂教学生机呈现,可以说是仪态万方。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使课堂真正焕发出学生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只要备好教案,在课堂上把“教”的蓝图不折不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大功告成了。教师们曾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陷阱”而兴奋不已;为自己课堂上规范的流程,缜密的操作而暗自得意;为学生的默契配合,亦步亦趋而深感欣慰。而今,学生——学习的主人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课堂好像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教学活动失去了生命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因此,我们,再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捧着教案,在课堂上掩盖矛盾,忽视相机诱导,弹性处理的机制,将教案进行到底,努力追求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主要涵义

所谓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文本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情境感受、情感感染、心灵感动的语文学习中,内化知识、建构意义、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

阅读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一个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可预设性、可调控性、时间性等特性。古人云:“究其质,则动其身。”笔者通过对阅读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研究,认为把握动态生成的特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有可能避免阅读课课堂无效现象的发生,促进动态生成更灵活、更有效。

“动态生成”教学的基本特点:

1、动态生成具有可预设性。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国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预设,强调严格按照教案进行上课,这有其合理的一面,它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学习系统知识。当然没有充分的一贯的预先设计,也不可能有可持续地生成,那种认为不认真备课也能有课堂生成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只有最充分的预设,才可能有最好的生成。可见动态生成具有可预设性,因为科学的预设才能使课上到位,才能应对学生的种种不同,才能生成精彩瞬间。

2、动态生成具有可调控性。动态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来生成,否则动态生成就很容易成为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这就是说动态生成具有可调控性,这也是判断阅读课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生成的关键,任何课堂的动态生成只有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来进行调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根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势利导,随机点拨,才能收到实效。

3、动态生成具有时间性。阅读教学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抛开了“教案”(预设的具体体现),与备课的具体内容关系不大的话,那么知识的系统性、累积性将遭到破坏,这也将有损于学生的最终发展。正如钱正权老师所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人文的,它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不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课文进得去而出不来,也应该安排时间让学生

“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推敲词语,领悟一下句式,理一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学生不能只见其“一”,而是要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了“法”,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举一反三地形成阅读能力。因此,课堂的动态生成还必须考虑时间的允许与否,要适度,不能为生成而大量生成,“一发不可收拾。”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目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广大教师已从传统教学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任务和目标,转变为更关注教学的“生成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体验性、主动性、主观性,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在信息自主“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已有的经验是生成性学习的核心因素。生成性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将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作指导,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优化语文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因此它的发展根植于教学的设计实践领域。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教学系统的性质,而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法;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也不是教学规律,而是如何使实际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因此,课堂教学预设需要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教学设计的整合性、动态性、生成性,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整合、从“呆板”走向“灵活”、从“接受”走向“建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语文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是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是一个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生成性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提供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实践空间,使学生一方面掌握语言规律,积淀语感经验,形成语文能力,从而习得语言;另一方面,为学生打建更好的阅读体悟的平台,使学生能真正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体味,充分地与作者进行精神的碰撞与交流,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濡染、审美的熏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这一课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并纷纷撰文阐述相关问题。其中:

1、西南师范大学甑丽娜、仇晓春两位教师在《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尴尬及教学对策》一文中指出生成式教学在现实中的尴尬:生成式教学的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但有些思想保守的教师压根就不看好生成式教学,认为这是“胡闹”,是“瞎搞”。这些教师认为,生成式课堂教学是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跟着学生跑,预设好的教学计划被打破了,教学将失去目的性,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受到挑战,最终学生是否能够学到系统的、有价值的知识是令人怀疑的。还有一部分教师也意识到生成式教学的价值,并尝试将这种理论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遭到失败,于是这些教师宁可对生成性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针对以上现状,两位教师提出了以下的分析及对策:(1)教师不仅要学习生成式教学的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更重要的还要在情感上认同生成式教学;(2)教师要树立整体目标意识,对教学目标有个全盘的把握,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3)教师备课时应尽量备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而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只备一种思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4)教师应当胸怀这样一个预先设置好的总目标,使教学中新生成的内容围绕这个总目标进行,使得课堂既不拘泥于原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学习的情况自然地发展,因势利导,力求做到形散神不散;(5)教师的主体性与儿童主体性相结合。

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旭远、杨宏丽撰写的《论生成性教学》一文指出,生成的起点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建议教师教学前了解,教学中观察学生,教学后反思学生;生成的动力来源于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往互动,教学即交往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交往即人与人本质力量的相互关联;生成的目标是师生的共同发展,发展包括两发面:一是指过程,过程的可持续性,处于向上的阶段;二是指结果,结果的发展。两位教师还选取了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生成性教学的主要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准备生成。(2)反馈互动,有效生成。在这一部分,特别指出了教师要注意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反馈;教师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3)引导总结,升华生成。

3、浙江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教授汪潮在《“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构建思路》一文中“从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动态生成的全息观、动态生成的动力观、动态生成的要素观、动态生成的方法观”等五个方面对“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构建思路进行论述。该文重点论述了动态生成的方法观,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生成是一种“突破”,突破旧的,构建新的。应运而生的“突破教学”,就是其基本的策略,它指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根据课文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特点,引导学生直接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的一种教学策略。根据突破教学的策略,提出几种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法:情境生成法;教程生成法;题目生成法;词语生成法;句子生成法;篇首生成法;中间生成法;篇末生成法。

4、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一文中认为: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因为: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展开的多种可能性;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既有生成的必要,又有生成的可能。沈大安老师在文中提出,要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把人——特别是把学生看做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为此,沈老师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生长点”: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在适度拓展中“生成”;在创造中“生成”;最后,沈老师指出,要 “为生成而预设”,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5、海盐三毛小学沈海波老师的《“动态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为此,该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1)预设方案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为学生资源生成创造一个空间。(3)探索教师引领策略。

6、江苏省灌云实验小学钱海萍老师的课题《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则侧重从生成性的课堂观出发,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此,她从三个方面进行生成的研究:(1)师生互动的强化。(2)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创设。(3)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本课题将充分吸收他们课题的研究精华,从不同的角度,即从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对教学预设和课堂调控两大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尽可能地使课题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可操作、有成效。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并服务于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语文课堂中,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五、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生成性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1)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本校部分班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生成性教学中的一些常用策略,生成性教学存在的现象和弊端,从中了解生成性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程度。

(2)通过生成性教学现状的剖析,了解影响生成性教学的有关因素,尤其是对生成教学存在的不足,如悖离准则的生成、游离文本的生成、迷失目标的生成、浅尝辄止的生成作理论方面的深层思考,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和设想,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

2、生成性教学的实现条件

(1)影响生成性教学的教学环境因素研究

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了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的使用,情境的创设等等。我们拟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尤其关注生成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的状态、结果,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积累案例,提炼出影响生成性教学的教学环境因素,归纳出出实现生成性教学所需的情境、教学材料等,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2)生成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生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生成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构建。我们将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对生成性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如生成的起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生成的动力——师生的交往互动;生成的目标——师生的共同发展等做理性思考,理顺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摆正师生的位置,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为优化的生成性教学提供依据。

3、生成性教学中实施有效生成的策略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运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等对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归纳出有效生成的策略,同时搜集相关理论、实践的文献资料,为策略的实施提供理论论据。现将研究项目具体分解如下:

(1)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生成与预设的方法策略、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方面做深入研究,理顺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的几种常用的预设范例,把握好“预设”中 “生成” 的关系,如把握质疑探究中的“生成”、把握多元对话中的“生成”、把握多元解读中的“生成”、把握拓展体验中的“生成”、把握想象创造中的“生成”、把握偶发事件中的“生成”等等,让预设更好地服务于生成,从而让教学预设从“线性”走向“板块”,从“刚性”走向“弹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简洁性和教学功能的厚度。(2)生成性教学的课堂资源研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宏观课程的观点看,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如教师本人,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实表现,生活经验,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本研究将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运用行动研究法对上述的要素做深入分析思考,探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现状,研究利用和开发生成性资源,捕捉有效生成性资源的策略,并适当地提升,让课堂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

(3)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敏捷地捕捉课堂出现了一个个“生成点”,判断、重组学生在课堂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控,充分利用。

从我们课题研究的精力和时间来说,全方位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点”的研究是不现实的,是难以完成研究任务的,精力分散将导致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效。语言性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本课题拟对生成性教学中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带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做深入的研究,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巧加选择、聚焦,利用“生成点”,提出在课堂中寻找适时“生成点”的有效策略。(4)生成性教学的课堂调控

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生成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引路者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拟运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生成性教学中课堂调控做深入的研究,研究教师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引导点拨、评价激励等“引领”的作用,研究教师如何用恰当的方式、适度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对话,探讨教师如何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角色,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发现、品味文本,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从而把生成引向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有效性。

4、生成性教学的评价机制

传统阅读教学的评价大都通过考核来进行,课堂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主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否与课本知识或自己心目中的想法一致,如果一致就是好的,否则不然。“生成性教学”因其特点,要求具备不同的评价机制。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和智力表现。本研究将采用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展示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所包含的智力价值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索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评价策略,建构合理的评价机制。

5、生成性教学的一般原则

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实施“生成性教学”的方法策略、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方面做深入研究,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具体实施“生成性教学”的一般原则,如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为有效地实施“生成性教学”提供保证。

六、研究步骤与实施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对同为一年(2007.11-2008.11),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1月前,课题方案的制定与相应理论的学习,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

1、大量检索相关文献,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和文献,每人至少撰写文献学习心得1篇,提高对研究问题的认识;2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法;3确定个来研究对象,同时启动课题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8年5月,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

1、组织研究课14节,并撰与相应的教学案例,其中董服相老师承担4节研究课,撰写4个教学案例;陈虹老师承担4节研究课,撰写4个教学案例;盛雪琴承担4节研究课,撰写5学案例;沈剑平老师承担3节研究课,撰写3个教学案例;谢丹萍老师承担3节研究课,撰写3个教学案例。

2、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小结研究内容中涉及的研究问题,撰写研究成果。

3、外出学习每人至少一次。

4、研究成果做到边研究边推广。(以研究课的形式)

第三个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6月—2008年11月,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形成课题报告。

七、研究条件分析

负责人董服相老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县学科带头人,是台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学习联合会会员,小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县语文中心大组副组长,县教坛新秀,县骨干教师,县优秀教研组长,97年曾获台州市阅读教学大比武一等奖;有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多年从事教科研的经验,能开拓性地开展教研工作。撰写二十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主持过三项市级课题,五项县级课题,其中一项为市重点课题,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沈剑平、谢丹萍老师,有多篇论文、案例在县市评比中获奖,承担过多节县级公开课,均主持过县级课题,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陈虹老师,县教坛新秀,多篇论文、案例在县市评比中获奖,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盛雪琴大专毕业,有四年多的实践经验,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理论储备。据上分析,整个课题组成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

八、预期研究成果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3

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强调教学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生命成长的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的“生成性”是相对于预成式教学而言的,与预成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与预成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

我校杨玮老师在执教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时,读完文章,分析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色后,杨老师把话题引入“通过内容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海伦·凯勒不是应该生活在一个无色、无声的世界里的吗,但我们却读到了那么多的生活的乐趣,从她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的精神世界中哪些可贵的品质?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杨老师正打算小结本课的教学时,一名同学举手了:“老师,我还想补充一点,海伦·凯勒能够享受到如此多的生活乐趣,除了跟她本人有关外,我觉得还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小姐有关,莎莉文不仅是她的老师,更是她的朋友、亲人,莎莉文老师为海伦·凯勒付出了很多心血才换来海伦·凯勒的进步。”她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有点肯定但又有些疑惑地盯着老师看,等待着老师的反应。

杨老师略微迟疑了一下,微微一笑,继而把问题扔给了其他的学生,问:“其他同学怎么看?”教室里先是宁静,接着有了一些声响,再接着,有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她的看法,又聋又哑又盲的人要想阅读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如果没有人真诚的帮助,恐怕很难做到……”

“我也读到过这方面的文章,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几乎是片刻不离的,她们的交往长达50年……”

“为了让海伦·凯勒知道什么是‘水’,莎莉文老师用了很多方法让她实在感受……”

还有同学从课文中找到了依据:“第一次看戏便是莎莉文老师带她去的……”

没有想到,一个并不是预定教学内容的问题同样引起了这么热烈的讨论,讨论结束的时候,杨老师总结说:“是啊,爱心、耐心创造了多么伟大的奇迹,看来今天的语文课,我们不仅从文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身上收获良多,更从莎莉文小姐的身上看到了爱心唤醒了生命的强大的力量,学到了应该真诚地帮助那些因为遭受生活的磨难而陷入困境的人们。”

经过课上的讨论,孩子们所收获的恐怕不止是对于自身而言的一些精神、品质,更重要的对于周围的人,特别是对于弱者而言的相处时的一些重要的准则——关爱、帮助。而这,不正来源于语文课堂上的一次意外的生成吗?

课堂生成是偶发的、动态的、开放的,“是二种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本身就有“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之别,“预设性生成”简单说来表现为学生“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的过程;结果已经处于教师课前的预设之中;非预设性生成则表现为学生“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的过程,结果超出了教师课前的预设,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而这样的“意外”往往会成就课堂的精彩。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4

一、尊重教育规律,正视非预设生成

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教学的价值恰恰体现于课堂上超出教师预设的结果的产生。这种“非预设生成性资源”产生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是学生思维的闪光,是宝贵的课堂资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端正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既然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接受学生的非预设生成,哪怕是错误的生成。

当然,这种学生课堂反应中的“意外”出现,往往会打乱正常的教学安排,甚至因教师的准备不足而产生课堂上的教学尴尬,给课堂教学带来困扰。但如果我们因为害怕面对“意外”,将这种可贵的教学资源抛弃在一边,对学生的反映充耳不闻,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失去了价值,我们也就不能真正承担起教育责任。

二、沉稳冷静判断,应对非预设生成

语文课堂上,对于非预设生成性资源只有“正视”是远远不够的,对非预设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才是语文教师教学的目的。这既能体现教师的教育水平,更能使课堂焕发更大的光彩。

要准确处理非预设资源,首先就要准确判断、明晰区分这些资源。事实上,学生受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有价值。对于那些信息价值不大、放手讨论会偏离课堂主题较远的资源,我们应在肯定学生思维的前提下适时终止探究,而不应为了探究而探究,最终使这节课看似学生活跃、实则毫无收获。

(一)捕捉“干扰”信息,引发探究热情。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能加以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讲《窦娥冤》时预设的主题是分析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从而归纳剧本创作的主题。可是上课后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到底是谁造成了窦娥的悲剧”就引来了学生的“别样”声音。一生并没有顺着我的思路去找是谁杀害了窦娥,而是问:“窦娥为什么要认罪?窦娥原本可以不死的!”这个问题马上在孩子们中间引发了共鸣。于是,教师终止了自己的问题,首先肯定了学生的独特角度,并顺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追问:窦娥好像是有机会活下来的,那么她到底错失了几次活命的机会呢?窦娥会这么做吗?一步步提问,一步步引导,最终,成功地解决了本课最初就要解决的问题。

积极性评价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将学生的想法放大,并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深入探究,从而促使教学“动态”朝优质化方向发展。

2、适时点拨引导,推动课堂生成。

课堂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非预设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时如果教师急于表态,否定学生的观点,或者加入争议的任何一方,都会导致结果有所倾向。而一旦师生处于争论状态,就有可能使课堂陷入“动态不生成”的状态。面对这一生成资源,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最好是采取“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

教授《荷塘月色》这样一篇相对浅显的文章,但课堂上还是出现了“意外”。概括作者的感情时,学生的答案竟然格外“丰富”:思乡之情、对往昔的回忆、工作不如意、对年轻时美好爱情的回忆……每个人还振振有词,引述文章内容加以佐证自己的观点:朱自清的家乡就在南方、《采莲赋》《西洲曲》都是情诗、文中表达了对独处的喜悦……教师让学生们彼此讨论并选择,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对别人观点的不同看法。这样,课堂上孩子们发言踊跃,旁征博引,甚至提到了朱自清的传统文人情怀,中国传统诗词中爱情或思乡诗表达的方法、文学鉴赏中主题集中性原则等等。最终,在教师对朱自清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补充介绍之后,孩子们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否定了多种片面见解,还拓展了文学鉴赏的视野,课堂效果突出。

课堂中,可利用性的非预设生成性资源时有出现,但转瞬即逝。把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共性错误当作是一种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考验着教师的职业水准,应成为教师的专业自觉。教师若能准确捕捉,妥善处理,必能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变得精彩。

预设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教育论文 篇5

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成”,即学生在自己“真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思考,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堂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张扬。那么,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呢?

一、互动中进行适度追问

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笔者结合课前预习题的检查,让学生明确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的几幅图画。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幅画认真研读,结合文本具体句子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引起学生的思考。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最欣赏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里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多的特点。”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但有一个同学立马站起来说:“这里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细和多,还写出了亮和长。因为花针在灯光下还会发出闪闪光亮,‘丝’又让人联想到春雨的长。”这位同学话音刚落,笔者激动地说:“你补充的相当完整,而且理由充足。同学们鼓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笔者随即追问:“同学们,能否把后面一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改为‘人家屋顶上飘着一层薄烟’?请说说你们的看法。”同学们纷纷摇头,表示不能这样改。那原因呢?笔者见同学们脸上有些为难状,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几分钟后,不少小组都举起了手。一个同学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回答说:“‘飘’字让我感觉到雨雾很稀少,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散的感觉。”听到学生提到了“风”字,笔者笑着问:“你从哪知道有风的,能不能找出依据来?”这个学生先是一愣,然后迅速地从前面找出了答案。他说:“前面‘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字就是从侧面写出了风。”“回答相当棒!请继续。”笔者及时给予了表扬,那个同学接着说:“而‘全笼’则有完全笼罩的意思,写出了雨雾迷蒙的样子,让人能从整体上感受到烟雨朦胧之美。这里‘薄烟’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话音刚落,全班又响起了一阵掌声,笔者点头赞许。有了前面的师生互动和适度追问,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赏析的方法,积极性已被调动了起来。

二、质疑处释放智慧的火花

上学期在上教研组公开课时,笔者选的是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在整体感知写老师的七件事,并讨论完本文的行文思路,以及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了文本的难点环节,即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情感。学生们很快抓住七件事的有关情节,分析出了师生之间浓郁的真情。

不过笔者见势又抛出了一个思考角度: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会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一找,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钟,然后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时,同学们发言比较积极,情感体会得较为准确。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疑问:“老师排除学生之间的纠纷,我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作者却说‘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里的情感表达是不是有些矫情啊?”面对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质疑,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子凝固了起来,其他学生都盯着我看。笔者略微停顿了一下,微笑着表扬了这位同学:“学则须疑。这位同学敢于怀疑,值得我们学习!”该如何处理这一质疑?笔者随即把疑问抛给了学生:“请同学们结合文本的内容,看看作者是否真的矫情呢?”没过多久,有个男生打破了沉寂,他说:“我认为作者没有矫情。因为作者是一个受到同学欺侮又觉得很无助的孩子,在作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批评了反对派们,援助了作者。可想而知,当时作者是多么感激老师。所以文中强调了‘一个孩子的眼里’,也就是说这种情感是当时一个受援助的孩子的真切感受,也是一个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这一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同。这就是质疑过程中释放的智慧火花,这就是精彩的生成性教学。

三、对比阅读间关注发现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构建的研究 篇6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 生成性 课堂构建

生成性的课堂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每一堂课都当做一种不能够循环往复的课堂状态,而应当带着动态的思想将新观念应用于初中思品课中,通过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善于处理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据此构建出更开放活跃的教学体系,逐步构建出更加具有活力,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堂。生成性的课堂更能为课堂教学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知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智慧潜能能够得到充分激发。

一、生成性课堂的研究价值

1.对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在过去的教学中,其教学目的是突出知识,教师对知识有相对狭隘的观念,甚至认为知识就是真理,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本质,忽略了其建构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所以,在初中传统思品课教学中,机械性的记忆过程和教学方法严重遏制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发挥。

2.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生成性教学的实行,不仅对教学价值有了一个新的定位,在定位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会有新理解。新课程标准强调思品课教学应当灵活地与社会相联合,发现学生争执的要点,以及学生在哪方面会有困惑,这样就使得原来的教学过程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二、生成性课堂的操作策略

1.深层次多角度,把握教材。

想要构建生成性的课堂,需要像普通课堂一样提前预设,越精彩的课堂越有其独特之处,如何精心预设,创造生成的空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教师想要精心预设教材,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深层次、多角度地把握教材。生成性的本质就是能够进一步创造,再创造的基础应该是“原来”就有的或者是“当时”形成的,所以在生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背景,教师通过自身的知识体系及所具备的学习经验和实践经验作为教学的主要指导基础。

比如在学习《笑迎新生活》的时候,里面分为两课内容“珍惜新起点”和“把握学习新节奏”

教师需要将这两课内容充分联系起来,更深层次、更宽角度地把握“新起点”和“新节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新生活”的真实概念。

2.丰富生活实例,和谐教学。

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更像生活的种种细节,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依据学生的特点利用生活中的实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在学习《老师伴我成长》的时候,教师就应当积极引入生活实例,并能够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出不够明白的地方,或者自己感觉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自主讨论,然后拿出来在课堂上分享。借用生活实例,也就是让学生谈谈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怎么伴你成长的,举出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生活的体验和运用,并且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使得学生有情感宣泄。

3.注意追问技巧,趁热打铁。

生成性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有效追问,追问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趁热打铁”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内容时,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自救、求救和救人的知识,教师就需要设置相应的情境和问题。比如教师讲完课文内容便向学生追问:下面我们将进行一场地震演练,演练完了之后借此时机询问学生:“刚才在演练过程中,请问哪一位学生能够说一说我们在‘地震’中的生还几率有多大?并说一说你的理由是什么?”随着教师的话音落下,就会有很多学生带着激动的心情举手,并且经过实际的演练之后,学生会有更多感慨和见解,接着就会有学生回答:“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没有钻进座子底下的人受伤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没有保护物,而且顶部的水泥板有很大几率会砸中他。”“逃生的时候,如果楼层较高千万不要慌忙地从窗户上跳下,因为这样生存的几率是相当渺茫的。”“逃跑的时候还带上书包,这样只会增加累赘,在这样的危机情况下,所有的东西都不如生命重要。”……同学们在经过演练之后的回答更加真挚,把握追问的时机很重要。

4.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自觉学习信息技术和扩充知识容量,为自己打下厚实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教育智慧,才能在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中做到从容应对,左右逢源。

三、结语

生成性课堂构建的研究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自主的学习氛围,这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不断探究中得到提升。要在生成性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就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当在开放的课堂中营造相对自由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达到教学与目标的统一,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赋予初中思品课更动态、更富内涵、更有价值的概念。

参考文献:

[1]许华东.思品课生成性课堂构建的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3:39.

[2]许华东.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构建的研究[J].中國体卫艺教育,2011,11:59.

[3]吉萍.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苏州大学,2013.

[4]毛雁南.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4.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7

同时《新课标》倡导:“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改方案迫切要求教师立足课堂, 对学生能力生成性问题作深入研究, 勇于实践, 改变课堂教学常态。

怎样利用新教材来落实探究性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呢?多年的教学, 笔者在课堂实践中, 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些尝试, 有些心得:

一、改革传统模式, 强调语文本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性阅读的焦点, 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这一切都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关。古代的私塾教育, 人们信奉的是“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那时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反复吟咏诵读、死记硬背去理解言语规律和写作意图的。现代的语文阅读教学, 虽已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取而代之的却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这种重讲读轻思考、重分析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训练轻熏陶的传统教学模式, 还是照样挤占了学生体验、思考的时间, 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同时也扼杀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与创造性。而探究性阅读理念所冲击的正是这种教学模式。《新课标》破除了过去按语言学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架, 改变了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上, 《新课标》强调,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纵观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中, 选取了大量古代、现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中, 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性解读。教师可以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 自由感悟文本。在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跨越时空式的交流过程中, 学生会被文本中的内容、内涵、思想、情感所吸引、感染, 由于他们的经历不同, 性格相异, 所以阅读理解和感受也会有自己的独特性。而此时往往会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 这正是探究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开始。

例如, 在品读鲁迅的《雪》一文时, 学生对作者究竟是喜欢“江南的雪”还是喜欢“朔方的雪”这一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有的说喜欢江南的雪, 因为它美艳之至;有的说是喜欢朔方的雪, 因为它蓬勃;还有的说作者两个都喜欢……学生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动脑, 大胆发言固然可喜。可是也暴露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对文本理解不到位。于是, 教师引导学生再细读文本, 品味一下作者是怎么来描写这两个地方的雪的,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片段, 它是如何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的。学生在进行比较阅读之后, 从关键词句入手找到了自己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没有强制性地灌输, 只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自己解读。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内存, 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二、抓好教学节点, 摆正学生位置, 促进能力生成

节点是一个很抽象和应用很广泛的概念, 通俗地说就是某个大环境中的一个点或者一段, 好比公交车线路中的一个站台。

(一) 刻意“留白”

《新课标》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 不妨留一块“教学分析”的“空白”来促使学生大脑积极兴奋的活动。而这“空白”之处往往也就是课堂教学中探究性阅读能力生成的生长点。我们教师要有的放矢地留些“空白”, 利用“空白”, 只需静候, 让学生完成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 促进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生成。

《最后一课》中, 韩麦尔先生最后“他呆在那儿……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这里, 作者都德显然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空白, 教师也可利用这个“留白”, 转化为刻意“留白”, 给学生抛出引领他们做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后, 笔者就不再做声, 静候“佳音”。一定时间后, 学生产生了思维结果, 他们把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世界补充得惟妙惟肖, 入情入理, 从而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笔者正是利用这个空白, 让每个学生与文本对话, 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 在头脑中生成出一个生动的、丰满的、与众不同的韩麦尔先生。在生成中学生加深了对形象的理解和体验, 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

(二) 大胆“争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点就指向了“阅读多元论”, 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所依据的主要规律。语文教育本身就具有文道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等特点, 学生基于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 不同个体对同一内容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就同一个个体而言, 不同阶段对同一内容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说, 教学的最大挑战是它的不可预知性。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利用学生的分歧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的认识,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正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也是探究性阅读能力生成的良好时机。

如在教学《蜡烛》这篇课文时, 先让学生谈谈:如果你是一位苏联作家, 要为因保卫南斯拉夫人们而付出自己年轻生命的苏联烈士写一篇纪念性文章, 你将选取什么角度、什么体裁来写?学生一下子谈出了几种思路, 有说写诗歌来直抒胸臆的, 有说写墓志铭的, 还有说写回忆录的, 而且他们还各自找出了要用这种题材写的理由。待他们广泛争议后, 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看看作者西蒙诺夫是如何安排的。这样一争议一比较, 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通讯, 领略了切实受用的东西, 而且也在探究中生成了阅读能力。

(三) 细品“矛盾”

在我们的许多课文中, 有一些语句、内容、情节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很多教师在教学时, 怕课堂上学生生成的问题太多就避而远之, 忽略掉了。但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矛盾、模棱两可的东西, 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启发。

如在教学《孔乙己》时, 文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以此为切入点, 让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 找出合适的理由来证明“孔乙己”到底“死了”还是“没有死”。在相互讨论中, 在矛盾的解决中, 学生的思辨力发展了, 文章的主旨显现了, 说明了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最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这也正是促进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生成的关键所在。

(四) 勇于“质疑”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应该说问题意识是探究性阅读活动的基础, 有了问题, 探究才有方向。

但在语文阅读过程中,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往往难以发现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可以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

1. 可以让学生从文章题目中质疑。

如《社戏》中可问, 文章的题目是《社戏》, 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 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 这是为什么呢?带着问题去读书, 很快便能掌握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 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 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智慧, 表达了“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

2. 也可以从某些关键词句质疑。

如《孔乙己》中, 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 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 从而可以分析这个人物。

3. 还可以从异同比较中质疑。

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是写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经历和命运, 都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都运用了讽刺手法, 但他们却是有差异的。《孔乙己》是以乐境写哀, 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范进中举》则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 进行辛辣的讽刺。通过分析比较, 可质疑:两篇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 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通过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更能理解作品的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当然, 要在这个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得到生成, 除了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外, 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 并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提问、设疑的时间。

三、抛开过度预设, 正视学生思维, 促进能力生成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学是教师人为创造的一种特殊学习环境, 因此一定的预设是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 预设不能过度。过度的设计必然导致对课堂教学的控制, 导致对学生活动的包办。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教师对课堂上意外生成的信息, 应该灵活应对。

曾经听过一位语文老师教学《老王》, 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 她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对老王的印象, 学生很踊跃, 纷纷回答了“穷”“悲”“贫”等, 但教师一直不满意, 绷着脸, 不停地请同学起来回答, 直到有个学生说到了“苦”这个字, 那位老师才露出会心的笑容。笔者认为学生回答的那些字都是可以说明老王的“贫苦”, 何必要用这么一个“苦”字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呢?

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鹦鹉学舌”似的说出“正确”答案的语文教师还有很多, 他们通常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要在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早早地写在备课本上,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战术, 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观点达成一致。在他们看来, 一节成功的课就是把学生各种精彩的独立见解最终统一到教师所预设的结论上去。其实这是语文教学的失败。殊不知教师在追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 有意无意地否定了文本意义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否认了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性、独特性, 忽略了语文教学最有价值的发展个性和塑造人格的功能。正如有人说:“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 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

因此, 教学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无论是学习目标, 还是学习内容, 都应该具有开放性, 而不是局限在某些方面。只有这样, 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 才能发散思维, 通过探究学习, 产生新的创意、新的设计, 也才会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

四、用活课堂评价, 坚持中肯原则, 促成能力生成

课堂评价是指在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 对被评价者的言语和行为做出的一种即时性评价, 是一种信息的反馈形式。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 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回答、表现的评价是以文本的价值取向或教师的主观意向为标准, 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只注重对结果的评价, 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新课标》中强调,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正处于发展中的人, 一切尚未定论, 教师的积极评价、同伴的互助评价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 并利用评价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偏差, 使之达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用活课堂评价, 来促进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生成。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 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点评, 让学生不辨是非, 不明方向;而精彩的课堂点评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能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 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 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如有一位名师这样教学《好嘴杨巴》:

师: (出示“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 惹恼了大人。”) 大家读读这句话, 你觉得这里哪两个是关键词? (生自读体会)

生:“不知道”和“不爱吃”。

师:找得真好, 那你再想一想, 杨巴真是不知道, 李中堂真是不爱吃吗?

生:这应该是杨巴猜的吧?

师:说得好, 杨巴就是猜的, 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依据, 谈谈你的理解呢?

生:在第九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眨眨眼, 立时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没喝过茶汤, 不知道洒在浮头的碎芝麻是嘛东西, 一准当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脏土, 要不哪会有这大的火气?”这说明杨巴巧于辞令, 既说明了茶汤上面浮着的不是脏土, 是碎芝麻, 又给了李中堂台阶下。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他能从文中其他相关的语句入手, 来挖掘其中的内涵。这就告诉我们, 在课文阅读中, 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 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在这堂课中, 教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动态引导, 细心地启发, 精心地点拨。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课堂评价其实是将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 引起学生共鸣, 并转化为自我期望。教师敏锐地捕捉并牢牢把握每一个适当的评价契机, 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长此以往, 探究性阅读能力也就能得到持久培养。

总之,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 放开手脚, 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 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关于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将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 需要教师不断发现促进能力生成的绝好教学契机, 更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和坚持。

摘要:探究性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层次之一, 探究性阅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毋庸置疑的教学目标。本文试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抓好教学“节点”、抛开过度“预设”、用活课堂评价这四方面细究此能力的生成。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传统教学模式,“节点”,“预设”,课堂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唐书杰.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探究性阅读探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

[3]李之龙.探究性阅读的特征及教学实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4]李俊英.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

[5]池毓发.“问题式”阅读教学初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8

一、理念统一,模式多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生成性”课堂模式是一个大概念,模糊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一是要确立课堂本质属性,“变学科本位为学生本位”,把追求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传统教学老师只知道备教材,深究教材,没有充分的去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一呼百应”,而“生成性”课堂关注学生的现场思维,关注解决学生的即时问题;二是“变任务驱动为问题驱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通常老师只知道按照课表任务一个个传授知识,而教材当中要求完成的任务完成就行了,不会关注学生提出了额外问题,而生成性课堂更多的是让老师设置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用解决问题的形式推进课堂;三是“变关注课堂45分钟为关注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全过程”,“生成性”课堂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完整理解、准确把握,更重要的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创新的精神、研究问题的思想。

二、充实备课,有的放矢

数学课中有句话说:要想学生脱离苦海,学生就要跳进题海。要想上好生成性课堂,老师一定要充分备课,一方面要提高专业素养,除了研究自己的教材,还要求其他学科的知识,做一个博学者;同时老师还要研究学生的情况,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临场反应,上课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去解决学生的问题,所以传统课,教材是什么,老师就讲什么,而生成性课堂是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就讲什么,优秀的老师能够把学生的一举一动观察仔细,能够将学生的一言一行理解清楚,并且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临场发挥,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而呆板的老师就会对学生大加呵斥,认为学生不该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认为学生是不尊重老师,认为学生是“节外生枝”,要不不闻不问,要不装听不见,要不就直接拒绝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敢提问,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二是要学会正确判断,课堂教学有些是可以预测的,有些是动态生成的,教师应该能够创设更多的可生成性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情境可能产生的问题做一些预判,思考一些应急方案,初中的学生活泼、好动,容易产生一些奇思妙想,他们也不是去破坏课堂纪律,可是如果老师不能应景应时的解决问题,就会厌烦学生的提问,就会让学生的声音变的越来越大,如果老师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就不会继续发问,甚至乱问,这时候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做一些预判,防止学生问住老师,导致课堂氛围尴尬,老师与学生就会处于对立状态,失去了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教育智慧在课堂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老师往往不大喜欢学生扰乱课堂,学生如果持续的调皮,捣蛋,老师也会厌教,特别是英语学科,语言学科,需要学生反复读,反复记,学生读书没有读书的样子,如果再推行生成性课堂,学生就会炸翻了锅,课堂就无法继续下去,其实什么事件都是先有形式,然后才有其内容,形式做多了,必然有其内容,要想学生适应老师,老师先要适应学生,学生总是害怕老师的,只要老师正确的看待,巧妙的处理,英语课堂一定会处处绽放光彩,相反,如果老师总是害怕学生提出异议,那么就会畏首畏尾,起不到教学效果;其次要养成研究学生,爱学生,聆听学生,观察学生的好习惯,学生也要养成大胆提问,高质量提问的好习惯。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9

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特定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活动, 追求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通过沟通交流、谈话、研究等形式深入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点, 不断生成新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这些问题就是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采用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学习方式, 使得化学学科更具开放性, 也打破了原来死啃书本的教学形式. 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 教师们在从事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锻炼自己捕捉生成性资源的能力, 全面优化化学教学结构, 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二、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策略

1. 学生错误教学资源的捕捉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出现一些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 正是因为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才能获得真理. 学生在学习当中不要怕犯错误, 关键是要发现错误、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从中体会出获得真知的方法[2]. 而对于教师而言, 正确审视学生所犯的错误, 帮助学生处理, 这一过程中往往会捕捉到很多新的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如, 在化学实验课中, 教师让学生对呼出和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对比, 并指导学生使用排水法首先收集一瓶呼出的空气, 之后再手机一瓶新空气, 学生将燃烧的木棍分别放入瓶中, 但是木棍迅速熄灭了, 很难判断出那个瓶子氧气多. 这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经过分析, 学生很快明白, 因为木棍燃烧程度低所以放入瓶中熄灭快, 实验时需保证两个木棍的燃烧程度一致, 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 问题资源的捕捉

设置问题情境, 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这是在探究式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对于化学这一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 在初中化学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们应当注意对问题资源的捕捉. 要想捕捉生成性问题资源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教师才能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实现对问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 在学习“物质变化”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食盐遇水溶解形成盐水溶液, 在对盐水进行二次加热后, 进过蒸馏又会形成新的食盐颗粒,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又有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呢?”对于这一实验学生通常是认为不会有什么新的物质产生,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盐水经过蒸馏作用后留下的物质还是食盐吗? 此时学生产生了疑问. 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讨论,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加强理解, 教师还可以以“海水晒盐”为题, 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 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 其实海水晾晒后留下的盐分颗粒经过加工就是我们生活中食用的盐. 而盐水蒸馏作用留下的物质实质上也是食盐. 这就是物质从固态———液态———固态的转化过程.

3. 在情境教学中捕捉生成性资源

化学学科中的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们应注意拓宽教学内容, 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来开展多角度的教学活动.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现象来挖掘教学资源.

4. 通过化学实验捕捉生成性资源

化学学科的学习自始至终都与实验有着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化学就是一门在实验中获取知识的学科. 所以, 化学实验是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 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 教师可以给学生尽量多的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 从中感受化学实验的神奇, 体味学习化学的乐趣, 培养起学习化学的兴趣. 进而起到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效果.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从中可以捕捉很多有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化学实验中由于不同元素产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不足, 这样在实验时就常常会发生一些异象, 虽然有些现象是错误实验操作导致的, 但是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生成深入教学的资源. 所以, 教师应该适当的满足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奇特现象发生的原因, 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运而生, 生成性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经过很多教师的亲身实践, 已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初中化学是我国基础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概念做了简要介绍, 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化学课堂上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方式方法, 为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成性,课堂教学,捕捉

参考文献

[1]陈宁莉.探讨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 2012 (2) .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10

一、备好课是课堂生成性的前提

作为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将课本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解读,而且还要更好地扩充同教材有关的一些知识,将这些知识进行相互之间的渗透和联系,从深层次去挖掘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充分将课本及之外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而以往的教学,根本无法实现这个过程。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随之便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成长极为不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教学中生成性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二、对于问题的设计方法也是实现课堂生成的关键一环

实现课堂知识的生成,必须设计好相关的问题。使得课堂由传统的听转化为一个具有探究形式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思想就是希望课堂能够有活力,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实现,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方面进行改进,将问题设置成有难有易,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想问题,根据问题引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使得课堂更加的有意义,更加加深对课文内容中人物或者事件的塑造。比如在学习由词人李清照写的《醉花阴》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分析的时候,要对当中出现的“瘦”字进行详细的讲解,以让学生体会词人的情感特点,特别是要引起学生的共鸣。文中用了“黄花”进行对比,这时候,有的学生就会说也可以用“豆芽”来做比喻,针对这位学生的想法,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总结优劣,最后选择最佳的比喻词语。课堂上经过讨论,可以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学生遇到的问题,利用这些新生成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过程产生生成性资源

(一)信息技术是先进的教学工具,进行知识的传授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可以展示很多图片、动画以及视频等,学生可以亲切地感受到视觉方面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体现了教学的多样化发展趋势。采用网络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利用互联网,可以搜集有关的资料,通过引导学生,实现了自动、自主地学习。再经过学术的讨论、整理,对照,既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又深刻地领会了内在的思想[2]。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工具

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上来说,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融合了很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不断扩大课本知识以及其外延的内容。

对于传统的教学,往往课本是中心,这关系到课外的很多知识,由于时间、空间的局限,通过引导学生来学课外的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能够将互联网技术相互的结合起来,将小学语文这门课程的精髓展示。我们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我们的一本大书,在书中有很多的知识,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搜集到很多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把其阅读、知识等方面扩大了,即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学习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写作方面,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

(四)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秉承民主平等的优良传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在课堂中的教学资源的生成。对每一个学生要有一颗宽大、仁爱的心,能够包容他们的顽皮、不同的意见等。这样的课堂才能丰富多彩,而不是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个不合理的声音,就提出了极大的反对意见,这样,学生将不敢畅所欲言,也不能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了[4]。

因此,要实现课堂生成性,就要包容学生的缺点,海纳百川。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

G623.2

一、生成性教学的简述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是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的主旨在于体现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复杂性以及变化性,其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独立意识和潜在的创造能力,并调动课堂学习氛围的灵动性。叶澜教授曾说过:“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该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生命历程”。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生成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开放式性与灵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与活跃,同时也使课堂显得“无序性”,如何有效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二、小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现状

当前,小学动态生成性课堂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课堂生成性资源意识淡薄,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形式化等方面的问题。

1.教师课堂生成性资源意识淡薄

当前,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课堂生成性资源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多数教师只是按照课文中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对语文课文中的生成性资源没有进行深人挖掘和适当延伸。

2.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课堂生成资源,虽然很多教师开始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形式化问题。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课堂生成资源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没有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

三、加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性

1.教师应营造出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

首先,为了实现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应适当转变角色,在学生们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应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在“传道”过程中为组织者;在“授业”过程中为引导者;在“解惑”过程中则为服务者。

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以笑容满面、满腔热情的姿态呈现,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同教师亲近,而教师用情感与自然轻松的工作态度将更容易感染与影响学生,学生会从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信任、尊重以及爱,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大的动力,也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创造了十分优越的环境。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课堂的动态生成性

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只局限于对教学规程的预设上,应结合动态生成性教学,在教学流程中结合生成性的即时变奏,在研究主题中结合生成性的适度调换,在预设目标中结合生成性的合理起落,在环节推进中结合生成性的适时删改,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灵动性与活跃性。

例如,小学语文二年级的写话课,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微笑着做梦的小女孩,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的将各自不同的想法大声的说了出来,大部分学生都讲了自己曾做过的梦,有的说:我梦见自己长了翅膀,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我还和百灵鸟做了好朋友,它教我唱歌,我们在一起玩的非常开心;有的说:我梦见自己长大之后成了一名宇航员,不仅登上了月球,还去了外天空,在外太空上看到了许多外星人,他们造型奇特,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车子和房子;还有的说,我发明了一架时空机器,坐着时空机器回到了古代,我见到了唐朝诗人李白,我给他背诵了《静夜思》,他非常高兴……学生们各自发挥了想象之后,再引导学生们进行写作,这一次,他们不再紧咬着笔头不知如何下笔,而是思绪一下子被打开,非常轻松愉悦的完成了写作,并且在所写的小作文中迸发了无数创造性的思维灵感与火花。

3.教师应拓展学生的视野,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第一,教师应对教学空间进行拓宽,将学习范围由原本的课堂内扩展至课前预习与课后演练,将学校教育同家庭与社会教育进行充分结合,使学校教学有效融合于社会与家庭当中。

第二,教师应对收集资料的渠道进行拓宽,可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以及杂志等渠道搜集各种教学资料,从而使课堂内容丰富起来。例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到桂林山水的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教师除了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外,还可以事先给学生们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搜集一些图片或视频,教师在做课前导入时,可让学生们先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将学生的兴趣作为立足点,将大家展示的图片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既能让学生充分體会到桂林山水的魅力,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对作者对风景的描写手法也有了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4.教师应创设情境,注重生成性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普遍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需求而提出一些具有动态生成性的问题,则课堂教学会枯燥无味,缺乏活力与生机。注重生成性的提问与创设情境,将最大限度提升课堂的活跃性,也能够推动学生引发思考与讨论。

5.利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课改环境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教师青睐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将“静止”的文字变得“灵动”,并有效的利用图片、动画、音乐、视频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与应用。例如,教师在讲授《桂林山水》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桂林优美的自然风景进行视频与音频的播放,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教学内容产生向往,进而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生成性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构建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表现,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语文的世界中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陈寿宗,赖一郎.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0):58-59.

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篇12

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 总要千方百计地备好课, 设计许多精彩的环节, 甚至查阅很多教学资料,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预设。不言而喻, 做好预设对上好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非常重要的, 预设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做好预设, 一是要深入理解教材, 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 以教材为基点, 预设成教材中使用的教案。一是要教师在自己的头脑中, 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再设想怎样围绕教学计划去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和情况。

以下是预设《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计划。

l.理解课文内容, 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2.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培养沟通的技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丈内容, 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先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交流初步感受, 并提出问题和困惑。再深入研究课文, 沉浸其中, 透过语言文字, 与文中人物进行, 心灵对话, 把握文章主旨, 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最后整体感知课文, 进行课外延展, 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生成是语文课堂的一道美丽风景

从以上教学计划中, 可以看出, 完全是在教师的设想中完成的。诚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因素, 但仍然显得过于严谨而周密, 具有很强的计划性, 这一点是预设的优点, 也正是预设的不足之处。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 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行为, 更重要的是一种阅读后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作为读者, 是具有巨大认识能力和主机能动性的, 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客体, 而且都有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决不能完全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要时刻注意课文中发生的情况, 也就是我们的预设与学生实际情况产生的偏差。这种偏差往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 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种动态的课堂, 千万不能对这种资源视而不见, 按部就班地完成我们预设的教学计划, 要根据课堂的“突发事件”, 对我们的预设做出具有创意的调整, 使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课堂。

在执教《羚羊木雕》一课时, 我曾做好自己的事先预设, 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结尾“我”满腹委屈地想:这能全怪“我”吗?请同学们帮“我”想一想事情该怎样处理才算妥当?学生们各抒己见, 想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案。我准备适时转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这时, 一个同学又站了起来, 他说:“这件事谁都不怪, 得怪‘我’的奶奶, 是她没将‘我’的父亲教育好, 才导致父亲怕媳妇。”于是师生趁机讨论家庭中婆媳关系的问题, 现场讨论的气氛异常热烈, 许多同学还对如何处理婆媳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很有些独到的见解。

三、预设与生成要做到和谐统一

不难发现, 预设是教师对文章的理解, 体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展示了教师与作者思想的交流, 融入了教师对文本情感的升华, 可以说预设闪烁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们决不能误解了新课标的内涵, 因为过分强调生成, 从而忽视了预设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甚至对教师的课前预设全盘的否定。这样就会将语文教学引入另一个极端, 完全由学生主体代替了教师的指导。但是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 而“学生为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课堂是动态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 但决不能仅仅依靠预设, 要审时度势, 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艺术。

总之, 只有教师对课堂上这些生成性因素进行巧妙把握, 才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 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

参考文献

[1]陆志平, 顾小白.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师研修教材.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8) .

上一篇:应对方案论文下一篇:非实验探究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