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精选9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 篇1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分析
【摘 要】同学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参与老师的教学过程并且完成教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这便是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既不能完全将课堂放手于学生也不能过度压制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在课堂上架起一座桥梁,将师生互动发挥到淋漓尽致。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完成老师教学目标之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在相对融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效课堂;师生互动;创造力
对于相对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是这样的,重视老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考试的成绩,相对忽视学生活跃性、创造力和自主学习方面。在课堂相对严肃压抑的氛围下,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老师的灌输下,学习了课本的知识,学生是否有自己真实感悟,我们无从得知。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培养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力的时候,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确学到课本的知识,表面上看效率高,但其实因小失大。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中国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的现状也与此相关联吧。因此,构建高效课堂迫在眉睫,以下是本篇文章的几点分析。
一、提高教师教学技巧,融洽师生关系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怎么将老师和学生保持一个节奏呢?提高老师语言技巧、风趣程度,老师可以放下身段,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而不只是我教你学。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变现力、善于观察的眼睛,会让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课。迷人而有魅力的老师会让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时,学生天真无邪的笑容和一些看似不靠谱的想法却可以激起老师的灵感。如此融洽的课堂,而不是强迫灌输知识,学生学习到的就不只是文化知识,同时还有做人的道理还有温文尔雅性格的塑造,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将是意义深远影响巨大的。
二、激发学生兴趣,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就会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效率,在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并不是觉得学习室一种痛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重视,从而提高自信和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兴趣可以让枯燥的语文课本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兴趣可以让学习保持更加持久的动力,最终发展成特长。学生的求知欲与老师知识擦出绚烂的火花,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之海里徜徉。学生的思想被解开禁锢,便会萌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在解答中,既教会学生知识,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西方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人们在相对放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表现欲会大大增加,思维会更加活跃。老师从课堂的独裁者变成课堂的参与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三、小组互动,形成自学模式
(1)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是有限制的。有人说:你的思想,我的思想交汇在一起,便形成许许多多的思想,你的灵感,我的灵感,就汇集成许许多多的灵感。打造小组模式,让整个班级融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在互相监督、互相比较中提高自己,形成竞争习惯,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同时,各个小组可以相互讨论、相互请教、相互学习,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班级体,有利于提高班级荣誉感、形成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2)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能讨论出来的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大家都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可以针对性讲解,是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的更加透彻,影响更加深刻。学生在相互争辩中,练习了口才也激发了自己的表现欲,此时感觉上课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快乐。因为学生的思维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老师想的更加全面,也可以弥补老师的漏洞,让老师明白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哪个地方,可以教学相长,教室、讲台成为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此时此刻。学生的各种潜能可能被淋漓尽致的挖掘出来,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3)学生的资质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慢。如果只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能会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因此,可以形成多对一互帮模式,既可以省去学生请家教的金钱时间,又可以培养同学感情,增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有些差生在优秀学生的帮助下提高学习成绩,可以提高自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学生在相互帮助下,提高竞争意识。而且小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会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学习状况重新分配,在小组中会形成一种模式。学前模式、预习模式、课堂模式、课后模式,在此模式下真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戏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五、创造力的激发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命脉,如果没有了创造力整个民族将是灰暗无光的。因此初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摆在很重要的位置,是任何人都不容忽视的。因为我国长久自古以来的硬试教育,整个教育模式缺乏创造力,不仅是教育机构还有老师学生,提高整个学生的创造力是紧要任务。
(1)课堂作业的改革,改变传统的课本问题方式,将更多的答案设置变得更灵活化,不只是一个标准答案,将每个题设置成不同方式的答案形式,不只是答案对了就可以,必须想出多种解题方案。将更多地课本作业改成实践作业,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中激发灵感,在实践中找到学习的途径。真正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师家长的,学习不只是应付而是人生的乐趣。
(2)考试的改革,将平时的基本考试尽量简化,使学生有更多的空余时间研究新的知识,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成为多类型人才。可以设置多类型的智力考试,并计入学分,设置奖项,让这种智力考试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事,让每个学生的创造力都爆棚。
总之,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留白”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胆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动态生成的理念,要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留白”和“生成”。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师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共同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绪富.激活资源?品读感悟?高效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成功(教育),2012(06)
[2]刘鲁波,李喜凤,孟凡伟.做一个高效的阅读者[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3]汪世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5)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 篇2
一、剖析《语文课程标准》,制定高效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去分析小学语文新课标,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2)》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现状为依据,明确教学目标,抓住语文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活动线索,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智慧,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进行《卧薪尝胆》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十个生词,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再从过程和方式去分析,用导读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凭借书本及具体的语文材料去理解课文,并通过拓展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最后,再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制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勾践的以屈求伸,使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够获得成功”的道理,最终使学生形成坚忍不拔的品格。
三维目标教学分析,实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加工”、“再拓展”,为互动的语文教学进行了预设,确保了教学的针对性、基础性,切实地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建高效语文课堂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正不知不觉地融入社会,电教媒体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优势,丰富着教学内容,营造出了更加舒适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建高效课堂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在好动、好奇心重的发展阶段,比起枯燥的“讲”课,在玩中学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恰好能够有效地实现这种形式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优美的音乐,配上屏幕上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游来游去的鱼儿将学生带入了“海底世界”,让学生产生愉悦明朗的感情。然后教师以境导情,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因为教学情境的创建,学生被海底的世界深深吸引,朗读的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简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对实现高效课堂有着极大的作用。在面对抽象的语文内容时,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事物,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
例如,在《草原》中,“勾勒”、“渲染”等词极难用语言表达,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用动态效果来表现工笔画、国画作画的过程,再加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茅塞顿开。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实现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的创建是一种理念,教师必须要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实现多向的、高效的互动。
例如,在学习《翠鸟》时,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初步的讲解之后,就可以向学生提问:“翠鸟到底有哪些生活习性呢?课后你们可以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等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进行详细的探讨。”这种提问却不告诉学生答案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真正地实现了让学生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
课堂内外联系的构建,以及校内外交流的语文教学体系,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封闭性、单一性。像游戏教学、合作探究学习、竞赛比拼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竞赛式教学。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竞赛引入课堂,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两大组,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最为生动的一组获胜。这种竞赛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肢体和语言上的表达能力,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地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生为本的理念。
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积极地完善和丰富教学方法,实现以生为本。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发展是必然的,高效课堂实现了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坚信,只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一定会走向美好的明天。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语文教学正在逐步向“高效”进发,教师更加注重营造张弛有度、充满朝气的教学氛围,同时也更加注重运用科学合理、灵活务实的教学方式,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只有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环境,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以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于兵.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
[2]李晓娟.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课外语文,2012(14):42.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策略;素质教育
学生步入初中学习阶段之后,学习任务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而且开设的课程种类也比较多,因此,学习语文的时间就减少了,所以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要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听取学生反映的意见,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持久,所以在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应付临近的考试,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据每个班级或者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有些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着重为他们普及文学知识,结合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尽可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阅读理解也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阅读文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必须以兴趣作为支撑点,这样才能够更加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应该学习的语文知识。
二、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为了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采取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甚至他们之间没有交流,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增加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应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堂交流的平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发展了比较长的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在尝试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他们没有积极考虑解决的方法,而直接放弃了这种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很难发展得更加成熟。例如,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就很可能造成课堂时间的大量浪费,学生没有办法专心于课堂问题的讨论,对于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反而更有兴趣,这一问题使得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偏离教学方向,所以教师在开展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维持好课堂纪律,保证学生能够围绕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充分。
三、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
高效的课堂教学一般建立在默契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只有教师与学生彼此十分了解,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的高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互动,这样整个课堂氛围才能够更加的融洽。课堂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存在的疑惑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方式,增加学生的存在感,帮助学生解决更多学习语文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这样才能逐渐找到正确的思路,所以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教师要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语文的热情。良好的课堂互动需要双方的了解,这些还需要教师在课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排除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辅导,不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高效课堂的建立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师要有全面的教学策略,并不断探究良好的教学方式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还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改革做出突出贡献,为学生发展做出最有效的教学支持。此外学生应该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工作,能够树立主动学习意识,体会教师教学的不易,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解决自己面临的学习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郝新宇.浅谈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5(15)
[2]刘权.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学语文:2015(10).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 篇4
摘 要: 最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对初中语文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之外,还要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初中语文教学,要采取措施切实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初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205-01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尽管新课程教学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次研究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阅读教学有所助益。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存问题分析
1.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不强
新课程教学理念实施之后,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处于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成为了应对考试的一种手段,教师没有意识到学习阅读本身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将高分作为区别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阅读教学成为了一种目的,教师没有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整个阅读教学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性不足,主动性不强,在课堂被动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然就缺乏学习的动力。
2.学生阅读面较为狭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一直不怎么好,学生的阅读量小,阅读面过于狭窄,学生可供阅读的只有教材。很多语文教师认为阅读课外书籍会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对学生正常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延伸,是拓展学生阅读面和阅读量的重要措施。良好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进入高中乃至大学生阶段的学习都有着巨大的帮助。现阶段,在升学压力的束缚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很差,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及时改观的话,将会对学生未来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对策分析
1.及时更新阅读教学理念,重新角色定位
首先,及时更新阅读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精神内涵,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重要导向。在应用任何一种教学形式之前,都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例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如果不能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就会导致多媒体教学形式化,无法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真正的作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教学活动,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内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理念;其次,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被动接受,同时教师向学生灌输这种单一的模式让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抑制了学生创造性发挥。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按照指导性阅读教学,自由性阅读教学、探究性阅读教学原则,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意识到学生中主体地位,采用互动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2.及时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学生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物质支撑。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需要要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后,直接将阅读教材发放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而教师不再一旁进行管理和引导,导致课堂纪律松散,完全失去了课堂阅读教学应有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方式,丰富阅读教学形式,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诞生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等多方面优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题材,选取相应的影视作品或者戏剧作为阅读教学的开场设计。例如在进行《祥林嫂》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祥林嫂用刀砍门槛情节,让提示学生祥林嫂为什么这么做,从而一下子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小组之间的阅读和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意识。采用多媒体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可以增加教师互动比例,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入探究文学作品中深刻内涵。
3.拓展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全面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针对不同情节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从而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积极利用好这种差异性,开展阅读拓展教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相似的阅读内容,或者以某个主题为线索,积极鼓励学生搜集相似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保证学生对同一个主题产生多样化的理解,丰富学生想象力。例如在进行《孔乙己》这篇文章阅读教学时,让学生搜集和这篇文章相似的文章如《范进中举》等,让学生去阅读理解,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拓展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面,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阳.浅议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
[2]陈学员.情感启发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
[3]高彩虹.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的有效策略[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2)
[4]肇立新.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展望.2016(09)
[5]徐进.初中语文学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 篇5
周家乡中心学校 胡雪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交互作用、伴随始终的过程。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起步的, 问题提得好, 有助于学生探究解决, 积极思考。阅读教学中的设疑便是思维锻炼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采用问答的方式。目前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问题极为浅显易懂, 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能够回答的同学多, 课堂气氛热烈, 但没有实在的意义和效果, 对学生思维的促进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反之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过难, 要求过高, 甚至提出一些很偏、很难的问题, 似乎在有意刁难学生, 以显示教师水平。有些教师甚至用“ 是不是”、“ 对不对”、“ 能不能” 作提问形式, 没有思考价值,说白了, 还是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思想,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解和见解。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追问,注重追问策略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答问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思考判断并作即时的引导、点拨。追问作为特殊的提问形式,有着其它提问方式无法媲美的艺术性。追问教学对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登高的话,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台阶。这个台阶如果能即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眼界将更宽阔,风景将更诱人。一堂课,若能搭好几个台阶,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出火花,学生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二、概念界定
我翻阅了许多资料,说法不一,但百变不离其宗,概括如下:追问就是以教师既定的答案为目标,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一问之后继续发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正确解答为止。”
本课题想探讨的追问,不是形式上“一问再问”,也不是目的上的“实现既定答案”。我想探讨的追问是一种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感悟基础上,对学生的答问中认识肤浅或模糊不清等进行点拨、开掘式地发问,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回答,促使学生的认识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从而习得语文能
力为目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师生、生生之间应展开充分交流,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2、“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启发由此而生。
3、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新的教学价值观包括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元多维的评价观。这种理论为“课堂追问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智能的多纬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力,都有其自己的个性特长,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四、相关研究综述
美国加里•D•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提问策略,提出有效问题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在教师课堂提问层面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另外,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中指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分类。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也逐步成为大家研究的对象,研究结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如安徽省绩溪县曹洪辉老师写的《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中专门论述课堂提问技能,总结出17项课堂提问技术,包括初级提问技术的设计、表述、语速、指向、重复、重新表述、调焦、倾听、搁置、分配、停顿和高级提问技术的转换、探索、提示、转向、反问、回问等。并提出相应的提问序列、原则等。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李如密在《教学艺术:如何开启学生思维》一文中提出问题性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讲究艺术。应遵循适时适度、因人循序、反馈强化原则。
但这些研究里面仅提到了教师的提问策略,很少涉及追问策略。即便从追问的角度加以综述,大多也是以教师为主的,形式上的一问再问,低效甚至无效。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有待实践和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将围绕“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这块内容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认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价值及遵循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探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的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追问的技巧和艺术,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熟谙提问的技巧,尤其对追问缺少必要的和深入的研究,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课题从有效追问的教学理念出发,具体分析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确定影响教师阅读教学有效追问行为的主要因素,构建一种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分析框架,并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各种策略。
(二)提高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
1、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主要特征研究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怎样追问,追问什么,什么时候追问,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首先要研究的是何谓有效追问,有何特征?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主体性。追问是在学生阅读感悟或质疑基础上生成的,学生的最初认识是进行追问的依据。其阅读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是诱思性。课堂上的追问,不是有意的刁难,也不是简单的是否之问,而是注重循循善诱。它重在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准确把握文章精髓。最后是系统性。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问题的设置,不管预设还是生成的应有系统性。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原初体验”基础上,经过这一系列有序答问后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变得敏捷,有广度和深度。
2、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方式的研究
追问作为学生对文本最初认识的补充、矫正、深化和迁移,追求的是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追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追问,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都要加以努力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追问,追问的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研究。(1)追根型。当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较大探究价值,而学生的理解还较肤浅和表面化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判断、评价并因势追问,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实质性探究,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和意蕴。(2)探因型。新课程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思考难免有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控引导。教师特别要注意学生熟视无睹,看似平常简单认为没有问题之处追问,激发学生探究其原因,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深刻,从而更深层更全面更多元的解读。(3)质疑型。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个顺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难免有偏差或错误,有时老师甚至故意让学生“犯错误”。若回答凌乱,则可以追问梳理;若辞不达意,也不批评责备,而是耐心追问矫正。(4)反刍型。当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概括出来以后,为了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教师抓住这一结论逆向式追问,引导学生回顾和展示思维过程,达到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同时感悟过程的清晰展现,对其他同学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视线也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过程。(5)迁移型。就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对上一个问题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顺势抛出新的问题以促使学生知识、方法和能力的迁移。追问的方式决不限于以上几种,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是单一的运用,往往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这一切都有待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突出教学效益,以小见大。
(三)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的典型课例、案例分析等。
六、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10-2010.07)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组织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1)学习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资料
(2)学习课题研究的有关知识
(3)学习探究性教学、建构主义、新课标等相关理论
2、确定七年级(1)、(3)两个班为实验班,以同年级其余班为参考班,收集原始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2010.08-2011.06)
在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布置任务,全面进行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1、开展案例研究。教师们深入课堂实际,记录教师追问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追问有效性,案例成败得失,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2、开展文献研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追问教学的教学案例及相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归类。
3、开展行动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从案例中研得追问教学的方式方法实施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断反思、改进、完善,形成教学模式。(三)总结阶段(2011.07-2011.10)
在第二阶段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八、研究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案例、教学设计、论文
3、课堂实录
课题组成员:负责人:胡雪英 执笔人:林丽 其他成员:叶大洪、郑家飞、范梅青
参考文献:
1、蒋海莞, 陈兆进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追问 《语文教师研究》2007.02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篇6
新店初中 周转红
我们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感觉学习很吃力,英语成绩下降,于是老师和家长想尽办法给学生补课或加大作业量。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痛苦反感心理,逐渐失去英语的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学生完全丧失英语学习信心。笔者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太少,课堂的收获太小,而作业量太大,甚至经常做很多重复性的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面对这种现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有效的40分的课堂上充实快乐的学习,并减轻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作业所耗费的精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高效课堂的研讨在全国许多学校都已被提上日程。我们所在的学校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高效课堂的研讨和实践活动。通过理论研究,课例分析,实践尝试的方法,我们取得一些较为明显的成绩,下面是在探索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和学生要转变角色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是演讲者,知识的主动传授者,并推动着整个课堂的发展;而学生是听众,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课堂进程影响很小。老师们可能也都有过听讲座的经历,除非这个演讲者水平特别高深,讲的话题非常有趣,个人魅力相当的强,否则听者很容易走神,或困倦疲惫而想其他更意思的事。有多少教师敢保证自己讲的话题每天都是非常有趣的,自己的个人魅力每天都能吸引所有学生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请教师应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而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应该是课堂纪律的控制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帮助者,学生犯错误时的纠错者。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一位教师这样抱怨:“这个问题我讲了十几次了,可学生还是不记得,还是会在考试中答错,这到底是为什么呀?是不是他们根本就没认真听我讲啊?” 一位语言学家能曾用这样的话了概括学生的学习心理:Tell me, I forget;Show me, I understand;Involve me, I remember.显然我们能从这三句话中找到那位教师的答案。有些教师只在乎自己的教学行为“tell”,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tell me, I forget;Involve me, I remember”.笔者在在高效课堂的尝试实践过程中,每节课都有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反馈环节,其中反馈的其中一项是学习本节课的感受。有学生写到:
“I am very happy, because I can answer the teacher’ questions.”
“My partner tells me she likes flying kites, and I also tell her that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I happy to know her hobby” “I enjoy this English class, because I can take part in the class” 学生的反馈印证了理论的作用。学生的反馈中影射出两种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要方式,即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于不同的课型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具体形式来实现学生的参与。例如,pair work, group work, interview, brainstorm, making a survey, retelling a story, discussion, debate, role-play 这些都是教师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些活动方式,但是关键是要坚持用,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良。当然对于理解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通过预习和小组讨论大胆的调动学生来讲出自己的观点。
三、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了一步非常好看的电影时,总想与身边的人分享,讲给同事或朋友听。若别人没看过这部电影,你一直在讲,别人一直在听,听者很容易走神或失去兴趣;但如果在场的人之前都看过这个电影,那么很有可能大家会参与到其中来,甚至进行更深层的讨论。我们新目标英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若能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解决问题,了解话题。那么在课堂上便会出现人人都想参与,想表达,想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局面。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我们英语课堂所需要的。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采用设计导学案的方式来帮助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
四、培养学生的元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佛拉维尔给元认知下了定义: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其核心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实质是描述了人类自我意识在认知、调节上的一种功能,活动对象是认知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开始自己反思摸索属于的学习方法,并对学习过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元认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1、个人因素: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我。包括自己的知识状况、学习动机的状况、学习能力的特点、学习风格,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学习任务的因素:简单说就是认识的对象。包括任务的性质、难度大小、数量多少、结构特点。学习任务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3、认知策略的知识:概括起来就是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法,每一种方法的优点缺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有效。这几方面的认识,既需要咱们帮助分析、介绍,又需要学生积极进行反思。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有助于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学,同时学会自己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的调控方法,学会获取反馈信息,矫正学习中的错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堂过程中进行学习目标展示、学法指导、课堂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元认识。
1、学习目标贯穿到每个单元的每一节课,主要包括本节我们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以及学习情感目标。教学目标贯穿一节课的始终,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并为其服务,教师和学生都很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还鼓励学生制定自己一个学期,一个星期甚至是一天的学习目标,并监督其实施情况。
2、学法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上。我们中文中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那么笔者也经常告诉我的学生:You should learn to learn.如在阅读训练时加入阅读策略的渗透和指导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读文章时若只需读大意,学生就应该运用skimming这种阅读策略:I read quickly for meaning,not for detail.若需阅读列车表或广告等需要读细节的文章,学生能做到: Let my eyes “scan”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details that I am looking for.遇到生词较多的篇章,学生要调整心态,并且懂得:I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 word I don’t know from the context.当然这里只是举了千百种学习策略中的几小点。关键是教师要在课堂中毫不吝啬地渗透各种学习策略,直至学生能熟练运用。
3、课堂总结的运用只要是针对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很模糊,没有条理等问题实施的。我们课堂总结的方式是在课堂结束前的5分中学生用专门的summary book来自我梳理反思。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学习内容(content)、重点句型和短语(sentences and phrases)、本节课的收获(gains, 学习方法策略等)、还为解决的疑问(problems)以及参与本节课的感受(feelings)。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性质、难度、数量、结构都有自己的反思和梳理,当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笔记和理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及时批改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对下面的教学及时的改进。当然其中的problems 和feelings部分是最具个性的。通过对summary的批改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有疑问却不敢亲自来问老师,但是他们会在本子中写出来,并希望得到老师的作答。通过Feeling 部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内心世界,而在各种各样的感受中,笔者发现大部分都会写到,他们想参与课堂,并享受于自己能动口动手的课。这也引证了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五、结束语
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篇7
一、严谨的课堂设计
要想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高效课堂,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应非常充分, 课堂上进行步骤设计要十分严谨, 只有课堂设计得严谨才能够保证课堂进度的稳步推进。 所谓课堂设计, 包括必要的课堂进行的步骤,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及必要的课堂评价, 这些都是课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教师只有在课前将每个步骤需要进行的问题及时间拿捏好, 才能够保证课堂的完整性。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不仅要严谨把握好课堂教学步骤, 而且要充分将小学语文的学科性及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融入课堂设计中。 就语文的学科特点而言, 小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语文的, 因为难度不高且贴近生活, 且小学生从小接触古诗词及语文知识, 所以对于语文他们并不陌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涉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教学, 这样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
灵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考验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能力, 即营造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式的能力。 首先在营造课堂氛围方面, 小学语文中学科的自由性就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贴近生活的内容与教材本身相结合,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 更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师营造出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 能够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学习当中, 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上, 这样一来, 就为高效课堂的建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
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没办法适应新型课堂教学, 教师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如今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许多教师认可, 小组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及相互帮助, 就能够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因为小学生的自由能力不是很强,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就即将要教的语文知识进行引导, 然后交给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直至得出结果, 这种必要的自由式的交流对于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十分有帮助, 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帮助。 所以,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丰富的教学情感
丰富的情感色彩是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性格特征, 所以当他们向教师传递出自己的情感时, 他们同样希望教师能够以饱满的情感回应自己, 这种具有情感色彩的课堂交流, 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十分有利。 对于小学语文而言,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包含许多自己的主观感情, 他们没有办法像高年级学生一样更加客观地看待语言文字。 例如在进行《我的梦想 》一节的口语交际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 尽情表达自己内心对于梦想的描绘, 这时候学生的答案很有可能天马行空, 因为小学生的想象力本来就超出教师的预期, 他们只会凭借自己的主观情感进行判断,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这时教师的感同身受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投入相当的教学情感, 与学生进行同步学习, 如果教师的情感足够投入, 那么学生一定会被感染, 有情感融入的课堂教学更能称为一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四、有效的课堂反思
学生和教师一样, 同样都需要进行课堂反思, 学生进行课堂反思, 能够使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 教师进行课堂反思能够不断加深教师的教学功底, 使教师能够以更专业的姿态投入到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占了不小的比重, 其中不少古诗是学生早就背诵过的, 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但是在课堂反思过程中仍然不可少, 教师在进行课堂反思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课外知识, 例如作者是如何通过诗句传递情感的?同学们觉得诗句中的哪句话或者哪个字用得最好? 通过这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 这种相对比较陌生和有新意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反思过程中。 教师的反思过程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察, 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不断完善自己的语文课堂。 由此可见,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有效的反思, 这种课堂反思对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课堂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难集中, 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的学习效率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所以如何建立起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是一场需要长时间坚持和探索的战争。 高效课堂对于学生而言十分有帮助, 不仅能够节省学生课下学习的时间, 让学生在课上就能够掌握应该掌握的内容, 而且能提高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能力, 由此可见, 高效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行, 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朋芳.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关爱明天, 2015, 11.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浅析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情境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10-01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立愉快、喜悦融洽的教学氛围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基础,教师与学生要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会创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也会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信心倍增,思维敏捷。
英语高效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灵活,表现学生个性和差异的机会要多。比如在各个小组的展示过程中,几乎小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要调动起来,本小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容。这样使每一个学生在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协调合作的师生关系无疑能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这种交往还可以使人和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强。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动也不动,就更谈不上互动了。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遵循兴趣性、愉快性教学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创造愉快、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可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表演对话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激励机制,能提高教学质量
1.目标激励,能唤起学生探求目标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我们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求知欲。初中学生往往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缺乏应有的耐心,难以认真研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细心钻研教材时,认真思考如何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外研八上, Module 6“Animals in danger”一课时,教师可以问:“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make pandas?”先让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大胆想象、回答,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了保护熊猫,保护野生动物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什么。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产生了探求目标的动机与兴趣,这就是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2.质疑激励,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设置多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够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如在学习“Asking the way”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幻灯片, “Where is…?” “Which is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 …? ” “Which bus shalltake?” “Where is the bus stop?”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言语的合理运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升华
英语学习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模仿,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无疑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除了讲授语言知识,教师话语在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师生间信息和情感沟通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组织课堂,使学生从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
很多老师在评价语上都会有以下弊病:例如评价语单一。这样的评价语,会让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觉得很没劲。前一个学生说的不是太好,得到的评价是Good,后一个学生回答的比他有新意,得到的评价同样是Good,也许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了回答问题的兴趣。我想这也是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的一个原因吧。为了不让学生有这种枯燥感失落感,改变单一的评价语是必须的。我的对策是: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论。比如: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可以评价A stentorian voice;有的学生口语很好听,可以评价Your sound is very pleasant to hear.有的学生勇敢举手回答问题了,可以评价A bold attempt is half success.等等。相信这些有针对性的评价语对于学生以后的回答会更有指导性,使学生觉得在某一方面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我是很棒的!不仅乐于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减少没有价值的缺乏导向性的评价语,用好评价语,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在4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话语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时间很少。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这说明当时的英语教学还主要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上展开,很多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法组织课堂。目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总结出:教师话语少的课堂上,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听课精力比较集中;教师和学生交流也多;课堂提问后,学生能马上进行反馈;学生对课堂显得很有兴趣。而教师话语多的课堂上,则是学生显得精神不振,精力不集中;有些学生低声谈话;教师和学生交流少,课堂显得枯燥。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并改变教师角色,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当我们的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己、发现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地方,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只升不降,他们主动求知,学趣剧增,何愁不会高效。
参考文献:
[1]杨墨. 兴趣、激励、创新—初中英语教学初探. 科学咨询.2012
[2]吴映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考试周刊.2013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 篇9
沈阳市第三十八中学 王倩颖
【内容摘要】本文剖析现行的课堂教学状况,结合自身的课堂组织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进行深入思考,并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高效、教学现状、精细化
一、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围绕着知识进行,即只有对知识的掌握、记忆等认知活动。教师几乎成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几乎成为由知识锻造的产品,这样知识成了统治者,而人则成了工具和产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知识的授受关系,缺少情感的交流、精神的沟通。
(2)计划式教学。为了准确地传授知识,教师预先认真地备课,制定好详细的“传输路线”,并且写成教案。课堂教学似乎就变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强调严格控制,尽量排斥一切意外的因素,排斥教学中的“断裂”、“转变”、“分叉”,确保课堂教学能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教学过程几乎是固定的六步骤:复习旧课、导人新课、感知新知、理解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教学呈现出程式化、封闭化倾向。
(3)重形式教学。现在的教学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教师为了制造出师生互动的积极场面,往往互动频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等基本素养却没有向预想的那样得到发展,反而课堂交流的时效性降低了。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表面热闹的课堂
背后却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动力受到摧残。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涵义
第一,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乎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教学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
有学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在定向上应着力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间交流、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很明显,这种解读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那种把课堂仅仅看做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场所”的一般层面,而深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促进人的生命不断获得发展的重要场所。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可以定位为人的“发展场(或者说,生命的发展场)”。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含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
三、研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形式上呈现出情境创设多样化、合作交流经常化、探究活动丰富化、教学评价激励化等积极景象。可以说,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危机和困惑: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等基本素养却没有向预想的那样得到发展,课堂交流的时效性降低了。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表面热闹的课堂背后却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动力受到摧残。教师队伍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今天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我们还没有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还没有形成值得推广的经验和理论。面对这样的困境,寻求改革和突破,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是摆脱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高原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实施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1、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构建有效课堂,一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主角,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来组织;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评判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二是要有效组织。根据学情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使之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营造民主课堂,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不断调整、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三是要提升评价效度。着眼于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的发展,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教师要研究把握考试评价改革方向,学会编制个性作业和试题,采取多样化训练方式和分层训练设计,优化交流、反馈和评价方式及策略。从学生层面上看,有效教学应该让他们乐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动态的成长过程在教学中实现。
2、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特点(1)有效课堂的发展性
“教学与发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有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对象”意识。即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面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有效课堂不是不需要传授知识,而是要使知识及其理解和掌握从属服务于发展。发展是什么?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由此,发展
性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2)有效课堂的生活性
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将课堂教学仅仅作为一个知识授受的简单过程,以致课堂教学渐渐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远离了学生的道德生活,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生活,从而也就失去了不断促进学生创新与发展的生命活力。换言之,教育对象在此时此地的教育中便没有被当人看待。
对于有效课堂的生活性,德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l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已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溶人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3)有效课堂的生命性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
程,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4)有效课堂的反思性
“教”是为了“学”,有效的“教”能促进积极的“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动态生
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对有效课堂的反思就会“逼”着教师们提高自身素质,尽快让教师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而是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
3、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它将是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具体到某一节4O分钟的课堂,要让它变成有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学生中心说”和“生成性课堂”观念的影响下,预设教学目标的做法受到了质疑。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肯定了教学目标设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有效教学的要素之一。因此,不是要不要设立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而是怎样设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2)适当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是一堂课中所有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有效范围。它的选择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违背切适性的原则。(3)最佳的投入状态
课堂中学生的投人状态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一般说来,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实际参与学习的程度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水平与实际掌握的程度;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
目前,研究者普遍将是否引发了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学习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有实验研究表明: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优于学生被动参与的课堂。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需做到:(1)引发学习者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2)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目标;(3)提出富有挑战的任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为;(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4)良好的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指教师能紧凑而富有节奏的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5)精细的教学环节
“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在育人目标的大前提和课程标准的规范下,40分钟课堂的每一环节的目标、内容、活动等的精心设计与准备,才能真正创建“有效的课堂”。就班级授课制而言,复习旧知、引人新知、讲授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仍是有效教学需遵循的最基本的教学环节。(6)有效课堂教学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叶澜教授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了。“扎实”的课是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是有
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是常态下的课。课堂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动态生成许多新的东西。“真实”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建构的。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推荐阅读: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12-08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专题08-08
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论文07-11
初中语文自主教学更加高效的教育方式论文07-3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指南05-10
初中语文课堂的多彩性论文11-06
初中语文教学应进行有效的写字训练论文09-15
重视初中语文的原生态课堂论文10-05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策略08-29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论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