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2024-05-15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共10篇)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篇1

如何捕捉和利用生成课程资源

彭家坝小学

谢成香 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课堂教学中,要敏锐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予以调整,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飞扬起自主的个性。

一,捕捉和利用意外不确定事件资源

一位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片段:某老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图形的1,同时与小伙

2伴交流。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现着1,并贴在黑板

2上,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折出了圆的1!”同学们把惊

4奇的目光投了过去,此时的老师显得有些激动:“什么,你折出了圆的1,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小朋友吗?”

4也许孩子们的表现影响了教师的进度。然而,这位老师抓住这个意外生成资源,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折和用嘴说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探索的成功,给同学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同学们学的兴趣在升华,学的技能在提高。

二,捕捉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我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请学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4÷7=()

23÷13=()

9÷8=(),你能在()里填入分数吗?

学生开始做题,我一边巡视一边请学生把答案呈现在黑板上:

4÷7=(4)

23÷13=(713 23)9÷8=(8)。

9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黑板上的题目展开讨论: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生1:第一个是正确的。

生2:第二个是正确的,因为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

生3:不对,分数的分子可以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生4:第三个不对,因为被除数只能作为分数的分子,除数只能作为分数的分母。答案为9÷8=(9)

8在这个案例中,首先我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接着把学生的错误呈现在黑板上,作为教学的资源加以利用;然后我不急于解决错误,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通过错例分析,找出了原因,总结了规律,学到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己改正错误的能力。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财富”,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三,捕捉和利用教师的“错误”资源

一位教师正在用圆规示范画圆,当快画好时,突然圆规脚尖脱落了,快要画好的圆可惜“临产夭折”。这时的教师很尴尬,他正想重画,突然他灵机一动,改变了主意,马上调整心态,故作难色“求”学生;“你们能帮老师出出点子把这个圆补充完整吗?”学生讨论后得出:由于圆规两脚叉开距离没变,只要找准圆心就行了。教师问道:“怎么找圆心呢?”就这样孩子们积极地思考着、讨论着„„

我想,每位教师在上课时都有过失误吧,那么当你失误后你是怎样处理的呢?是敢于承认错误,还是随机应变呢?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产生错误固然不是好事,但“祸兮,福之所倚”,我们可以借助自己的灵感,恰到好处地随机应变,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学生对带着问题思考,操作,弥补教师“失误”的工作倍感兴趣,因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尤为牢固。

捕捉和利用教师的生成性资源,构建动态教学课堂,对解放学生,活跃课堂起到了推进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一批在课堂上主动性强和发展水平变化明显的学生,他们成为课堂教学过程重建的新的生力军。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篇2

一、树立生成意识

学会学习, 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已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学生只有在他们乐于参与的活动中, 才会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 而不是被动地追随教师。生成性动态课堂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 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内在的需要, 让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因此, 我们倡导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树立生成意识, 巧用动态生成资源,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师生平等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放下“架子”, 学会“蹲下身子倾听”。要努力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建立协商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 师生间始终开展民主平等对话,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教师就能激活学生多向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采取语言激励、赞许、表扬、反问质疑、平等协商等措施, 进行教学互动。这样学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问题会喷涌而出, 课堂生成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三、运用激励原则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和能量。倘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强烈的创新欲望, 那么要创新简直就是缘木求鱼, 也不可能会有预设外的资源的生成。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 激励学生去探索和进取, 让其最大限度地体验自己的学习成就感, 形成强烈的求知心理。因为动机是组织和调节个体行动的心理动因。有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 不是自己能力不够, 也不是学习内容深, 而是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动机障碍。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心理暗示中的外部动机 (如:奖赏、赞许、平等) 和内部动机 (如: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成功感)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现对学生资源生成能力的培养。

四、捕捉生成性课程资源

1.捕捉偶发事件

所谓捕捉偶发事件, 就是指教师要善于将那些通常被认为会干扰课堂教学的事件, 巧妙地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 服务于课堂教学, 实现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个别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精神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如何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不影响整个的课堂教学气氛, 将其转化为积极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这取决于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技艺。

有一次, 我正在讲语法知识“现在进行时”, 发现一男生在课堂上睡觉。我当时很生气, 但并没有立即批评他, 而是和同学们玩起了一个造句接龙比赛。我让学生描述“我的好朋友正在做什么”。

Teacher:Class, what is Liu Yun doing now?

Ss (Smile) :He’s sleeping.

(刘云醒来, 不好意思地说了声:Sorry!)

Teacher:Liu Yun, what is your friend doing?

Liu Yun:My friend, Zhang Hai, is writing.

Zhang Hai:My friends, Huang Jun, is listening carefully.

Huang Jun:My friends, Lu Lu and Wu Dong, are looking at me.

这样处理了一个突发性事件, 不仅十分巧妙地化解了矛盾, 又恰到好处地保护了那位学生的自尊, 而且巧妙地抓住这个机会, 及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把有可能变成教学遗憾的新问题转化成了教学的亮点,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能力, 还课堂于和谐。

2.善待学生错误

我们不仅要宽容学生的错误, 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 迈入知识的殿堂。

对于学生在进行口语操练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我一般不会打断学生, 立即给予纠正, 而是让其他学生注意听, 然后让学生给学生纠正。学生在纠错的同时, 我列举了很多例子, 给予分析与订正, 真正让学生知其然, 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中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 善于挖掘并运用“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发现错误背后所隐藏的教学价值, 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

3.“直面”教师失误和突发性事件

下面是我亲历的两个课例。

课例一:我在给九年级学生上写作课时, 在书写范文时误将expensive的比较级写成了expensiver。学生周恩举起手来指出了我的错误。

Zhou En:Excuse me, Mr Li, you have made a mistake.

Teacher:Oh, yes?Where is the mistake?

Zhou En:The comparative of“expensive”isn’t“expensiver”, but“more expensive”.

Teacher:Are you sure?Let’s look it up in the book.

(After looking it up) Teacher:I’m sorry.I’m wrong.Thank you, Zhou En.But do you know why Imade the mistake?

我分析了我写错的原因, 并且和学生一起复习了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这样他们对这一语言点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为了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有时候教师还可以有意犯点错。

课例二:讲授 (外研版) 九年级英语第五册Module 1时, 我正安排学生听录音跟读, 录音机突然出了问题, 我灵机一动, 说:Ah, my recorder has a cold today.But I’m not a doctor.I can’t mend it now.Who would like to read the text instead of the recorder?We would follow you.

我请三个发音较准确的学生轮流领读, 没想到其他同学跟读得更认真, 声音更洪亮。读后我给每位领读的学生作出了点评:“Your pronunciation is so beautiful, but if you can speak louder, it will be better...”教师有意无意地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制造空间,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关注学生生活

我在讲授九年级第六册Module 1AFantastic Concert时, 在制作的课件里用上了学生非常喜欢的乐队“飞轮海”的照片来引入新课。学生一看到自己喜欢的乐队照片被制成课件, 便来了兴趣。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 我还充分利用班里的物品, 设计了一个任务:Can you describe the things in our classroom?For example:The desks are new.学生积极性很高, 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都高高举起手来, 跃跃欲试。整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描述同学, 描述物品, 描述生活, 使语言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很好地建构了学生新的能力框架。

在教学过程中, 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英语课堂总是充满着动态资源的生成, 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 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能在众多精彩纷呈的生成现象中, 探索出一些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苏瑜.坚持动态生成, 展现课堂的真实性[J].课程与教学, 2003 (6) .

[2]孙保华.例谈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J].江苏教育, 2004 (4) .

[3]覃薇.课程资源的开发[J].广西教育, 2004 (10) .

捕捉资源,生成精彩 篇3

一、精心备课,预设生成

灵活备课,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超出或者不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预设,在课上不仅不能带来精彩的生成,还可能适得其反,影响课堂气氛,阻碍生成的产生。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性更强,研究气氛更浓,我们也就能拥有更多课堂生成的精彩。

二、灵活应对,拥抱生成

叶澜教授: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教师在备课时已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上还是会发生意料不到的事。即使在充分备课的情况下,一节课在演绎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可变的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提醒,一个值得深思的回答,一个灵动的闪念,都有可能打断原有的教学进程。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一个正确答案或新颖的思维方式,甚至超越固有思维模式的绝妙想法,一方面要作出积极的反应。对课堂作出适时恰当的调整;又要随机应变的作出处理和解答,由此更高层面的互动便产生了。它不仅让学生得到激励,同时会给教者以启迪,思考,或反思,灵感,达到一种教学相长的境界。

三、因势利导,拓展生成

英语教学内容要有良好的拓展性。我们要以敏锐的洞察力,以小见大,由易见难,在不知不觉中引出探讨的焦点。同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之对所探讨的问题有话可说,有观点可以发表,并能从中受到启迪,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1.精彩,生成在“意外”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一篇课文本身的内容比较少,信息量也不大。那么教师的选择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时间充裕,学生能力所及时,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内容的学习和练习。而在学生生活常识缺乏或能力不能接受时,我们完全可以减少和删除有关的内容,或适当降低其难度。

在教授有关“职业”的内容时,除了书中的职业单词,课前我准备了一些课外有关职业的图片单词:singer,writer,TV reporter,actor,actress,artist,engineer,accountant,policeman,salesperson,cleaner。用來在课堂最后使用这些图片,操练句型:What’s your father’s job?/What’s your mother’s job?学生开始操练,却用中文在说自己父母职业。这些职业的单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太不相符,于是当机立断让学生拿出英语的字典查找父母的职业。看着学生们热情洋溢的笑脸,纷纷说着新的职业单词。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拓展新的教学内容。

2.精彩,生成在“兴奋”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创造学习的“兴奋点”。挖掘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难点的突破、语言点的掌握与学生的“兴奋点”同步发生,从而完成重点、难点的语言训练。

在教授有关地点位置提问“Where is …?It’s …”,复习 post office,hospital,cinema,bookstore,park,library 等单词后,就让学生开始操练。操练几组后,“Where is the school?”这次我请正在开小差的同学来回答。“It’s near the park.”我让他看着图片再答一次。他却说道:“我们学校就是在公园边上,为什么不能回答:“It’s near the park.”呢?”我赶紧打开电脑,找出一幅地图,看着自己熟悉的建筑物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开始说道:The cinema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The KFC is next to the cinema.看着学生的好学劲儿,我又教了几个表示方位的词:face to,near,behind,in front of.这样学生能利用的资源就更多了。这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在真实条件下运用语言,提高了语言的实践能力。

“映阶碧草自春色”——台阶上的小草虽然不起眼,但诗人用心灵发现了它的生命价值,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春情、春意。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这位诗人一样,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让他们自由畅谈个人真实的想法,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课堂也会萌发个性化的气息。

课堂应是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聆听学生灵动自由的表达,让充满着思考与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碰撞,我们也会找到一种别样的幸福。

捕捉教学细节 生成精彩课堂 篇4

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小学

陈松能

发现和关注细节,反映教师的睿智和思想,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功力。以往,我们教师习惯利用预设性的教案对学生进行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这种“牵引”式的教学,犹如教师设计好的一个“圈套”,设法领着学生往里跳,学生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答案是统一的,学习是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作为活跃的思维个体,在教师引导下,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显得愈来愈重要。于是,如何在教学细节上下功夫,使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我们教师探索新的途径。一、一个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中,老师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巧妙设计教学和学生一起直面疑难,使学生真正激起对科学探究的意识,会对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电路出故障了》一课,教师将一个1.5V电池用电线串联两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发现灯泡一个有点亮,而另一个根本不亮。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询问学生:“老师手中的灯泡为什么不亮,你们能帮老师查出原因吗?”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有的同学说:“是灯泡坏了!”有的同学说:“是灯座的问题”还有的说“是电线的问题!”看到同学们探究的欲望这样强烈,教师进而问道:“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检测呢?”教室里安静下来,接着有人开始窃窃私语„„就是这两个提问,让教室里一热一冷,表面上看好象是同学们遇到了难题,而实际上正是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感性提升到理性,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有序研究状态中。

又如,教《物体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抓住现象引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精心准备教具,向学生展示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几个瓶子在水中分别沉浮、悬浮的现象,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提出了“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瓶子,有的沉到水底,有的浮在水间,有的浮在水中?它们受到水的浮力一样吗?沉在水底的瓶子受到水的浮力了吗?”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需要提升的知识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课堂生成了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探究的有效探究过程。二、一次课内外灵感的捕捉,促进探究活动更为生动

在教学中,科学教师似乎是最注意课前准备和材料应用的人,似乎都喜欢关注学生中的新鲜“玩意”。课堂中教师教学材料的创新和实验的重新设置,往往得益于教师课堂内外瞬间细节的捕捉。

如,我们做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偏折实验时,一般要求各组将准备的纸盒在烧杯中固定,让电筒光透过纸缝两次,一次杯中装水,一次不装水,并在杯的另一面标出两次光的位置。而我们在这次实验时,发现电筒光束不集中,且在杯中光速的距离过小过短或者偏向,实验现象很不直观。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让学生看到准确、直观的实验现象,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光的偏折,从而深入了解折射现象呢?一次上课时,我偶尔发现一个调皮的学生将一束激光打在桌角处,光鲜红,十分集中。他自己在下面玩,没想到我会看得那么清楚。课后,我想,学生经常偷着玩的这种激光灯,光束集中,颜色鲜艳,能否让学生做这个实验既简单又直观呢?于是,我们想起了用激光水槽,后设一纸屏,行记下光点,后倒入水,当水淹没光束时,若光点发生位移,则证明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穿过时,会发生折射。果然,当水淹没光的一瞬间,不单光点位置移动较大,而且光束的偏折,同学们看得清清楚楚。顿时,同学们为自己实验成功欢呼不已;对于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课堂内探究活动的生动与否,是与教师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力以及教师瞬间灵感的捕捉密不可分的,教师捕捉得好,便能使一节本来很不好理解的课变得浅显易懂,趣味性增强,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三、一句刻意的追问,构建一个立体的概念

课堂上,教师的一句引言,一句追问,都能使课堂灵动起来,甚至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从已有的表象认识中,迅速掌握探究的方法,发展探究的能力,理解探究的本质,形成形象的概念,从感性探究提高到理性探究,养成了较好的科学思维力。

如,在教《空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塑料袋中的空气”作为情景引入以后以“引导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的思路。如“塑料袋里的空气能看见吗?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这样学生就会围绕“怎样看到无形的空气”等相关问题去思考,学生这时会在一定的理解逻辑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与作出猜测。进而,教师再追问,“为什么我们平时都没有发现自己生活在空气里?”进而,让学生回到概念上来,“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如此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

还有,在“花的报名会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汇报,得出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双性花的概念,进而老师进一步追问:“这么多种类的花,它们受精强果的方式会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一步紧一步的追问,把学生引到花儿究竟是怎样受精结果这一关键性问题上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对已掌握概念进一步内化。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篇5

余姚市朗霞中学 宋重任

摘要: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捕捉 生成 有效性

《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所以它不同于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不只提供确定的、规范的答案,而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具体技能的教学,更倚重于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教师如何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在把握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预设之外,更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前总有这样的困惑:一节同样内容的课,在不同的班级施教,课堂的氛围、教学效果却不相同。或者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堂课上有学生提出和教学预设不相关或相反的问题答案;或学生提出了自己预设之外的问题。这时老师该怎么办?就学生的问题或答案简单地讲一下,继续按照教学预设上课。还是调整教学预设,就这个学生有困惑的问题进行展开,化大量的时间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可是这样会影响教学的进度。

自从听了浙江省教坛新秀一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查李老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课后,发现自己对新课程又多了许多感悟。查李老师的课根据课程标准,自己大胆地处理教材,自主开发课程资源,通过“路”和“手”为主线,从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出大道理,以情景引出道理,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民族精神。通篇没有讲到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弘扬民族精神?但是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被打动了,深深触动了学生和老师的灵魂,我想这真正做到了思想教育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达到超越了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关注动态生成,可能会影响预设的目标,这是很正常的。关注生成,影响的大多是预设中的认知目标,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可能已经超越。其次,未达成的认知目标,可以在下一节课中补回,而生成的思维、创造的火花却是一去不复返的。新课程倡导大家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然而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非常复杂,是不断变化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由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而产生,因此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给课堂带来了许多鲜活的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意料不到的惊喜;另一方面,它们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教师设计再完美,课前准备再充分,教学案例再全面,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全部变化。回顾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自己在捕捉了课堂上的生成,学生反应就特别好,如在讲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节时,有同学提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重要的政治权力,可是钱更重要。许多同学都认同他的观点,因为从他们了解的村民选举发现,父母通常可以拿到5到10元不等的选举费用,于是认为谁有钱谁就能当选。面对这一生成性问题,我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讲,我的父母就是这样选的,给钱就选,不给就不选,最好钱多一点。也有同学讲,我父母选的时候是看这个人能力如何,人际关系如何来选择的。我后来就让同学做了一题:村里满18周岁的成年人2000人,每人10元,那么只要2万元就能做一个村长了。你家拿得出吗?你为什么不建议你父母也来买一个呢?许多学生明白了这不是金钱选举,我认为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参政议政积极性不强,村里这样做只是为了调动村民选举的积极性。如果是金钱选举,这个候选人可能要每人100元或者说更多的钱来买选票,大家想想如果是这样,除非是他是大老板,想为村里干一些实事。(老板有自己的事业,一般可能性不大)这个人上台后,大家想想:村长是化钱买的,他会认为这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一种投资,投资就要有回报,他是带全村人走向共同富裕还是他个人先富起来。他在不能依靠正常途径富起来的情况下,大家想想他会如何致富。学生纷纷讲会以权谋私,进行钱权交易,这将严重损害村民的正当的权益,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后我了解一些学生,发现大家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了直观的认识,纷纷表示将来成年后要选出能真正带领大家走向共同富裕的领路人,同时充分运用建议权的监督权,让我们的政治更加民主。

为了有效地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 对价值不大的信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资源的生成策略 篇6

践行着新课程,面对着众多有鲜明个性的独生子女,每当考试评卷结束,总听到教师常说“这个问题课堂上我都讲了好多次了,同学还是不会?”。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应是一线教师上课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一、从学生发展需求的预设中生成:

新课程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处理和加工教材的环节上下功夫,努力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预设能被学生掌握、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学生内在学习能量的课堂教学资源。可以立足“三要知道”去挖掘生成:一要知道学生需求什么(即三维目标是什么)?二要知道怎么做才能使学生欲深入探究的问题达到其“最近发展区”?三要知道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笔者在教授司南版必修2第5章第1节《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时,为了能充分展现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不畏艰难险阻永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加工处理:科学的足迹(介绍科学家对行星绕太阳运动原因的思考)牛顿的猜想(苹果的重力与月球受到的引力其性质相同吗)牛顿的睿智(领会牛顿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引力定律推导(顺理成章建立质点的圆周运动模型)。其中,对牛顿的引力猜想,进行了理想实验的理论探究:设想一个小月球非常接近地球,以至于几乎触及地球上最高的山顶,那么使这个小月球保持轨道运动的向心力就应该等于它在山顶处所受的重力;如果小月球突然停止做轨道运动,它就应该同山顶处的物体一样以相同速度下落;如果它所受的向心力不是来源于重力,那么它就将在这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以更大的速度下落,这是与我们的经验不符的,所以二者是同性质的力。对牛顿科学探究过程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设置“三个困难”供学生思考领悟。困难之一: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如何解决这种变化的曲线运动问题,当时还缺乏相应的数学工具。困难之二:天体是一个庞然大物,如果认为物体间有引力,那么如何计算由天体各部分对行星产生引力的总效果呢?当时同样缺乏理论上的工具。困难之三:如果天体间是互相吸引的,那么在众多天体共存的太阳系中,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相互干扰这一复杂的问题呢?

案例中,不仅丰富了教材中单一推导万有引力定律匮乏的教学资源(教材只描述:“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开普勒三大定律和自己在力学、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于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正式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使学生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及其思想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的欲望,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从课堂的动态教学过程中生成:

传统的教学过程,按固定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师生积极互动、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情况和事件,教师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领略”学生的“学习景象”,及时捕捉到为学生清淤除障、释疑解惑的有效教学资源。

动态教学资源的生成可以立足于“一观二闻”:一观,教师课堂上不能目中无人、视而不见,置学生于不顾,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主观预设机械照搬;而要善于察言观色,密切注视学生的学习动态变化,细心观察学生在学习信息输入大脑后所作出的反映,善于从学生的异常表情中推测、探寻、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与思维顽疾,生成诱思、激疑、释疑的有效教学资源。二闻,不仅师生间问答式的交流、学生之间思辨的对话要细心聆听,而且学生一声轻微的叹息、几句私下的话语,都要一一留心;仔细分析、筛选,予以准确地判断、识别,从中发现带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问题,生成答疑解惑的有效教学资源。

课堂上生成的原创问题虽然打乱了原定的教学预设,但教师却机智地将学生暴露出的错误观点扭转为有利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积极地深入探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科学、引向成熟,在师生、生生的思想碰撞中擦亮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出教学内在的生命活力。

三、从学生的错例形成中生成:

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练习、平时作业、测验、考试等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部分教师习惯乐于接受正反馈的信息,对负反馈的信息深入分析不够;其实负反馈的信息更能体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它可以为教学提供最具体的、最鲜活的实例,可以生成反思、感悟和深刻理解的有效教学资源,达到对学生思维的“拨乱反正”。

笔者在课堂练习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着相接触的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恒力F推A,A、B保持静止,求A对B的弹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学生做法:对AB整体,有F=2f静 对B,有FAB= f静 则:FAB=F/2

对这样的结果大多数同学表示赞同,造成这一错误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弄清AB之间存在弹力的条件――“若无B,在F的作用下A相对地面将滑动?”,而且受“受力一起运动问题”思维定势的影响。

正确解法:当F≤μmg时,B无相对运动趋势,则FAB=0。当μmg

拓展:①若受力后一起向右匀速②若水平面光滑,则结果将怎样?

案例中,学生错误的做法成了完善学生思维的有效教学资源,不仅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使课堂在师生积极互动交流中生成了创造性学习的新格局。

捕捉生成资源,追求灵动课堂 篇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艺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于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与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捕捉、筛选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利用生成出来有价值的资源,进行生成性教学。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如何有效的去捕捉和运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这份“生成性资源”呢?下面就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关注学生,有效地发现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明显的即时性,这就如摄影时的抓拍一样,稍纵即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成为生成性资源的发现者呢? 关键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学生,即要围绕学生,其突破点在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态语。比如,学生手撑着脸颊是沉思、感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典型姿态;若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拖住下颚,食指伸到面颊,其他手指放在嘴边,身体略向后移,这说明它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批判的态度;学生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之后,用手抓抚下巴,这种姿态表示“让我在想想”……因此读懂学生的体态语有助于生成的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这一知识。

生:老师,我看我妈买蔬菜、水果时,总是讲买了几斤,斤就是千克吗?

师:这位同学真善于开动脑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这么好的问题。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区域,都习惯用“斤”作计量单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听到“千克”这个计量单位。其实,“千克”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斤”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国人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同学们有谁知道“千克”与“斤”的关系吗?……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要学生“掂一掂”、“称一称”去感知1千克物体有多重,但学生还是觉得抽象。当把“千克”与他们生活中很熟悉的计量单位“斤”联系起来时,再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6个鸡蛋大约1千克,8个苹果大约1千克……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正是积极捕捉了学生的这一意外,充分利用了这一教学资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弥补了教师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教学也因此才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二、主动探索,积极的开发生成性资源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引导,有效地促使和开发课堂教学生成和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为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我班学生准备购买乒乓球拍4付。乒乓球若干盒(不少于4盒),加强体育锻炼。班干部去附近甲乙两个体育用品店,咨询同种球拍和用球的价格,结果两家一致,即每付乒乓球拍20元,每盒乒乓球5元。但两家商店正在搞促销,甲店:每买一付球拍赠一盒乒乓球;乙店:按定价的九折优惠。班干部们犹豫了,去哪家买合算呢?

经过孩子们的思考和探讨。最终的求解达成共识。“买24盒时去两店购买的款数相同;多于24盒时,去乙店购买合算;少于24盒时,去甲店购买合算。”到现在为止,问题本来就结束了,但教师的一句话,却惊起了一片波澜:就本题的方法或结论,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或体会可以谈一谈。

甲生说:“我就是列出方程5(x-4)+80=(5x+80)90%,得到x=24,然后再带入数值验证,没有采取他们函数的方法。”

乙生说:“求出解析式后画图,也可以直观确定去哪一家商店购买。”

丙生说:“老师,您说,我们把买24盒作为是否合算的界线,是否有些奢侈呢?可能是您的题目中数据的问题,反正有点不合理。”教师不禁愕然,随即又不禁带头鼓起掌来。

当问及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时,沉寂了片刻,同学们又争论起来。“买2元的黄瓜和2斤的黄瓜要看季节的价格变化,决定怎样合算。”“外出游玩,相同的单价,相同的地点,但公司之间的优惠不同,就要想一想合算的问题。”……这时,有同学发言说:“手机很多人用‘神州行’卡,因为它比‘全球通’便宜。”他的同桌反驳道:“那也要看看打多少电话,电话要是多就是全球通合算。”……

这种教学资源的生成,在于教师设计的一两拨千金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充分地激发,孩子们产生一定的共鸣,体验成功,更利于“问题的生成”。

例谈课堂生成资源的捕捉 篇8

[关键词]课堂 动态生成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38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会突破教师的设想,甚至会与教学思路相悖。作为教师,应敏锐地捕捉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让课堂中的意外生成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从学生读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以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提出: “……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错读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教师就可以抓住有价值的错读来做文章。

我们来看一位名师的经典教学案例。

(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向北岸驶来……)

生1: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2:老师,为什么兵士报告说是“船帆”,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

师:是呀,你们想想看!同桌间可以讨论讨论。

生3:兵士看时一定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离得很近了。

生4:曹操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他向远处看,一定没看到什么,可见东吴的船还没出现;忽然兵士来报,也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船帆,可见东吴的船在水天相接处刚出现;可是当曹操定睛一看时,已经清楚地看到是一队帆船,可见东吴的船速太快了。

生5:老师,我接着他后面加一句:“可见东南风很急。”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补充得更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了“天时”——东南风。

生6:我认为朗读这一自然段,语速要快些。

师:很好!我们来体会一下,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

教者捕捉到学生朗读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二、从学生问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课堂上多表现为喜欢问几个“为什么”。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提问、质疑中去捕捉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如一位教师教学《五彩池》,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进行质疑,结果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有个学生就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教学价值,就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教学活动:“要确定五彩池是否能够游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思考。一是看水池的大小适不适合游泳;二是看水池的深浅能不能够游泳;三是看水是不是干净,可不可以游泳;四是看水池中有没有障碍物,敢不敢去游泳。这四个方面的答案都在课文中,请自读课文,把答案找出来。”学生研读课文后找出了依据:“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很多水池太小、太浅,不能游泳。”“水也来自同一溪流——每个水池的水质干净,能够游泳。”“原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许多水池底部有障碍物,不能游泳。”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五彩池不能游泳。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抓住了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从学生说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新型课堂的特征之一是沟通,要让沟通深入有效,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说,他们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行之于外,被他人所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也有明确的提示,第一学段“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四学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些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等。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展示汇报中抓住最有教学价值的地方,把交流引向深处。

如教学《老牛》一课时,课堂伊始,教师设疑:为什么“我”对老牛一直不能忘怀?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头牛?(学生读后进行交流)

生1:这是一头瘦骨嶙峋的牛。

生2:这是一头老了、衰弱的牛。

生3:这是一头病得很重的牛。

生4:这是一头快要死了的牛。

生5:这是一头可怜的牛。

生6:这是一头幸福的牛。

……

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了“瘦、老、病、死”这四个字。学生交流结束,教师小结:“你们的感受都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就此进入了课前设计好的思路。这堂课准备充分,考虑周详,整堂课以读为主,以情动人,总体不错,但没利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实为遗憾。

无独有偶,笔者听一位教师执教《穷人》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不同的是这位教师很好地利用了课堂生成。教师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汇报初读课文后的收获,有一个学生的汇报如下:“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受就是四个字——穷人不穷。”教师在这里没有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走下去,而是利用这一生成资源组织了一次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写穷人的穷,又是如何写穷人的不穷的?”教学活动在这一主题探究中走向了生本,走向了深处。

四、从学生写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写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教师要高度关注课堂中学生写的活动,并从中发现最有教学价值的资源,将教学推向深水区。

如一位教师听写“放肆、哭笑不得、失足、气极、瞄准、心惊胆战”等词,有大部分学生把“气极”错写成了“气急”。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后分析:“文章中用的是哪个词?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气极’指气到了极点,‘气急’指又生气又着急,这里侧重于‘气很大’,所以用‘气极’。”——这是从词语的意思方面进行的探究。“从下文中孩子的行动、甲板上人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是因为气昏了头才会有这样危险的举动。所以,这里应该用‘气极’。”——这是结合下文进行的探究。“孩子的气不是一下子达到极点,而是一点一点推向极点的。从‘哭笑不得’可以看出孩子有点生气;从‘吓唬它,朝它大喊大叫’可以看出孩子的气更大了一点;从‘气得脸都红了’可以看出孩子非常生气;当猴子在桅杆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模样’时,孩子的气终于达到顶点,所以这里应用‘气极’。”——这是结合上文进行的探究。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边在黑板上由小到大板书了五个“气”字。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就是发现了学生在写的活动中的错误,并将其巧妙转化成了教学资源,将课堂学习活动引向了深处。

课堂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同一堂课,同一班学生,今天的教学和明天的教学所出现的动态生成资源是不同的,这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五彩缤纷,魅力无穷。只要我们把学生真正当成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当做教学资源,以学定教,又何愁不能捕捉与利用课内动态生成资源呢?

有效地捕捉课堂上临时生成的资源 篇9

关键词:课堂;生成的资源;开发;利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生成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在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两个句子加了着重号,分别是“……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我正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句子为什么加上着重号,并让学生从着重号的作用方面去思考,不想一个女生很不满意地站起来说:“老师,资料显示这两个句子曾被国民党检察官删掉了,显然不是你说的作者是为了让读者特别注意的意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开了,我就利用了这一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有学生谈到:“这两个句子下面加了着重号是事实,显然是为了让读者注意。”“可是,可是为什么加呢?是作者加的,还是编者加的?如果是编者加的,为什么没有注释?”在新问题出现了,我因势利导:“从掌握的资料来看,原文是没有着重号的,编者加了着重号又没有明确注释的确是一个失误,不过我们可以想想,国民党检察官删掉这两个句子的原因。”“害怕,心虚。”“触到了他们的痛处,害怕自欺欺人的丑态暴露。”“鲁迅很无畏,了不起。”学生显得情绪高涨。

我进一步总结:着重号的确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让我们想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御用文人为了掩盖政府投降卖国的实质,故弄玄虚自欺欺人的丑态,也让我们领略了鲁迅一针见血的“匕首”“投枪”式语言的战斗力。同时让我们感知到那时斗争的复杂性和鲁迅为国为民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的可贵。

这次实践,让我深深地感知到捕捉到课堂上的临时资源是多么有效。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到学生生成资源的机会多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善于利用。

是不是所有的学生生成性资源都要抓住呢?我们先来看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敬业与乐业》时,文中引用了曾文正的一句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用此证明敬业。有个学生突然说:“老师,我认为曾文正这句话说得不对,他这是停滞不前的观点,你不是常教导我们要有更高更远的目标吗?如果我们永远坐在这山,不望那山,怎能前进呢?”老师猝不及防,愣了一下,然后随口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作者引用名人名言论证自己观点才有说服力呀。”然后,老师就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解课文。显然这个老师没有重视学生生成资源,而是敷衍了事。学生生成性资源很多,怎样甄别这些资源的价值,创造性地利用呢?

首先,谈谈甄别这些资源价值的方法。(1)要对学生发展有利。因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要学生获得发展。(2)要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帮助。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也可变通利用。(3)要对教学活动起到促进作用。(4)要对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的激情有帮助等等。如何甄别呢?当然关键是教师根据以上几点迅速作出判断了。

其次,谈谈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资源的方法。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这全凭教师的智慧。就拿上文提到的那个教师讲《敬业与乐业》的事举个例。我们可以先设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激情:

(1)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观点真的错了吗?他的这个观点的重心在哪里?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他这句话呢?

(3)如何评判一个观点的正误才是科学的呢?

当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好好总结一下,就让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和许多议论文的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篇10

一、捕捉“意外”资源,提高课堂活力

“生成”应对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更是师生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互相融和。

笔者曾借班上一节比赛课,课题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不很熟悉,说真的,心里没有什么底。为了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以便于学生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新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课前交流:我一边说“同学们,早上我已见过大家一面了”,边走到几个同学面前,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顿时,学生面露佩服的眼神。“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是如何记住他们的吗?”一石激起千重浪,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你是记住他的衣服;有的说,你是记住他的样子……我接过话头:是啊,就像大家刚才所说的,我就是记住了这些同学的某方面的特征才记住他们的名字的。同学们,你们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呢?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有的说:“邱老师,你挺高的”,有的说:“邱老师,你皮肤很白”,其中一个甚至说:“你的脸好像长方形”。这个答案是我课前没想到的,听见班上同学和听课的老师的笑声了,我觉得有点尴尬,心里有点慌乱,心想:我的脸形怎么看都不会是长方形的,肯定是恶作剧。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我该怎么处理才合适呢?我稍作停顿,慢慢静下心来,继而对他笑了笑,说:“你能从老师的脸形想到了数学上的一个图形,想象力真丰富,那你还记住了哪些数学图形呢?是怎样记的呢?”他被我一问,有点不好意思了,马上说出他所知道的其它图形,这时,其他学生们也跟着兴致勃勃地说起学过的图形以及特征。

其实,诸如此类的“横来一炮”,让人措手不及,甚至尴尬,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鲜见。是粗暴地斥责,一棍子打死,还是巧加利用,成为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往往在教师的一念之差中。像上述教学,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你的脸好像长方形”,不仅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更让一个爱美的人脸上挂不住。可是,这不是学生的有心之言,在这看似缺乏礼貌的言辞之中,隐含着与这节课有关的有意义的教学信息。教学中,我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个“意外资源”,不但化解了自己的窘境,而且将众人的视点又一次拉回到了教学正题上,引发了其他同学对自己所认识的图形形状的交流,突出了教学重点,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捕捉“差异”资源,提升思维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生活中由学生探究得到的,是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了一条通道,把教转化为学。在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课堂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两位数加减法(口算)》时,就有一段生动插曲:四个班小朋友乘船去鸟岛游玩的活动情境。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5人,二(4)班36人,有两条船,每条船上限乘68人,请学生帮忙设计乘船方案。一段时间后,学生逐一想出两个方案:方案1:二(1)、二(4)合乘一条船,二(2)、二(3)合乘一条船,得出两个加法算式。方案2:二(1)、二(3)合乘,二(2)、二(4)合乘再得出两个加法算式。按照教案预设,顺利地完成口算加法后,接下来该进行口算减法的衔接了。没想到,一个学生来了一句:“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案!”此时,老师并没有打断他的话,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把二(1)和二(2)合乘一条船(课堂上有人小声说这不行,另一条船不够坐),我有解决办法,我想二(1)班和二(2)班合乘就54人,会多出14个位置来,而二(3)班和二(4)班合乘是71人,少了3个位置,可以从二(3)班和二(4)班里安排3个在第一条船上,不就可以了吗?”话音刚落,一片掌声和赞叹声,教师给予了鼓励:“××的想法真有创意,老师都没有想到,我应该向你学习,那咱们再算算,是不是像他所算出的结果。”结果,又得出了两个减法算式,也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在这个案例中,虽然由于这位学生使课堂没有按预期进行,耽误了许多时间,但我们看到学生学得活泼、主动,不会的问题解决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捕捉“错误”资源,放飞学生思维

学生受知识、经验、能力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认识上的错误和偏差,有些错误看似无用,实则蕴含着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切不可轻易放过。怎么利用呢?——“接住孩子抛来的球”,再“把球踢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做思维体操”,实现思维的发展。

1. 错中晓——用错误引起学生的关注。

对于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有时可以把错误展示出来,由学生自己去评价、去分析,使他们都能关注这种错误,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例如六年级《分数除法》单元的练习中有一道这样的混合运算:,由于受乘法分配率的负迁移,有大半的学生都是先转化成×(2+3),然后根据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最后的结果是,这个结果肯定是错的,但多数学生都不懂错的原因。于是,我先让学生们不用简便算法,而按照混合运算的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除法的方法计算,答案是。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学生都知道前一种是错的了。那错在哪里呢?于是,探究的情绪高涨起来。通过比较、思考、分析,学生终于弄清缘由。激烈争论、思辩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分数除法算理的进一步认识的过程。显然,学生收获的何止是知识!

2. 错中悟——用错误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教学中除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错误外,也可以故意适宜地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切身体验,从“错”中悟出正确的结论。例如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时,在计算“38.2÷2.7”一题后,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有的同学得出的商是1.4,有的同学得出的余数是4。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灵机一动,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

3. 错中导—一用错误点燃学生的思维。

上一篇:滞纳金减免费用申请书下一篇:柳永《曲玉管》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