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2024-07-19

智慧捕捉精彩生成(精选11篇)

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篇1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有预设、有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预设保证了课堂的有序发展, 而生成会演绎意料之外的精彩。高效数学新课堂中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 学生不是配角, 而是主角,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 充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才能捕捉动态生成, 才能构建更有效的数学新课堂!

一、精心预设, 让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 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 遵循学生学习问题的规律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而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 我们要以学生的学为重心进行精心预设, 这种预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 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只有在备课时精心预设, 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设计出多种应对策略, 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精心预设并不是按照教案一成不变的照搬照套, 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动态生成, 没有精心预设, 就不可能有精彩的动态生成, 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是统一的。那么就让教师的精心预设成为学生学习生成的航标。一堂课, 不仅在于教师预设了多少, 而且在于自然生成的多少。一堂课, 不仅在于学生获取了多少知识, 还在于学生获得经历 (感受) 、体验 (体会) 、探索过程的价值。

【案例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的课堂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用“边角边”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当这里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 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 两个三角形还是全等吗? (学生开始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画图、尝试, 并和组内学生交流。很快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方法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突然, 有一个学生大声道:“是全等的!”)

师:你说说看。

生1:我是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的, 画两个直角三角形, 这样画了几次都是全等三角形。

师:是吗?那大家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来试试看, 是否会全等? (学生画的三角形验证了所画的两个三角形确实是全等的)

生2:我觉得这样画不好, 画出来的都是直角三角形。只能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是成立的。

师:说得好, 我们这样画确实都是直角三角形。那至少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接着想下去, 如果两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边边角”能说明全等吗?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呢?

(学生进行探究, 结论都是肯定的, 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师:如果不指明两个三角形是哪类三角形, “边边角”能说明全等吗?

生:不能。

在这个案例中, 本来只需让学生动手得到“边边角”不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 但是学生的一次特殊操作改变了教师对探索的预设——得到了全等三角形!我及时抓住这个宝贵的生成, 调整原来的预设, 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探索“边边角”在什么情况下是成立的, 在什么情况下是不成立的, 使得课堂的探索有了深度, 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特别是对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教师及时进行引导, 学生一步一步在老师的引导下, 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深刻地理解, 没想到学生的精彩而意外的发言, 为整个课堂增添了亮色, 使数学课堂更具活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能在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中得到升华。

实际上, 单纯的动态生成课比较少, 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 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 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和内容, 自然地动态生成, 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我们应该从关注生命的高度, 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 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 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 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 所以教师要精心预设并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 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 使课堂充满生机, 从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二、捕捉生成, 让意外演绎精彩

叶澜教授说过, “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堂成了师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 课堂中的思维则是师生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生生互相容纳的流动过程, 在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涌现, 随时会发生一些教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应抓住课堂上的意外生成点, 把握教学契机, 真正走进学生, 读懂学生的精彩, 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观点, 从而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思维的舞台。为此, 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变化等来捕捉学生的内心世界与认知情况, 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生尝试越多, 探究活动越新颖灵活, 那么他们也就越有可能得到不同寻常的结果。”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正视课堂上的意外, 给意外喝彩, 用心善对意外, 让课堂充满活力。

【案例2】一个长、宽、高分别为a, b, h的长方体纸箱装满一层高为h的圆柱形易拉罐, 计算纸箱空间的利用率?

多数学生读题后感到很迷茫, 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教师发现学生困难后,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为解决问题设置台阶,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是求易拉罐的总体积。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后, 认为可以转化为两个问题: (1) 易拉罐个数; (2) 易拉罐底面积。二是从一般到特殊, 假设a=20, b=8, r=2, 求易拉罐个数和底面积。在学生感到思维困难时,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台阶, 使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快下课时, 一位学生兴奋地说:“老师, 我有更简单的方法。”教师赏识性用语:“好!”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共享, 学生回答如下:把长方体的底面割成小正方形, 这样的小正方形与易拉罐的个数相等, 因为它们的高度相等, 这样实际就是求一个易拉罐的底面面积与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即πr2/ (2r) 2。太精彩了!学生抓住了问题的数学本质, 就是把复杂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本来已经快要结束的数学课堂, 让这位学生的精彩回答增添了活力, 学生的活跃思维激发了教师的情感, 教师的灵感促发学生的再思考, 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感受生命意义的过程, 是思想和思想碰撞, 心灵和心灵交织、情感和情感共鸣的过程。

针对学生一开始对题目很茫然的情况, 教师读懂了学生的疑难, 读懂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抓住时机进行积极引导, 教师正视了这课堂中的意外,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的循环往复中得到提高, 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感受到数学的严谨和美妙, 在学生尽情展现思考历程中, 教师充当了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 如何有效地让意外生成精彩呢?那就要教师善对意外、捕捉生成。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 如果我们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 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 那么课堂就只能是一种声音。让意外生成精彩, 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 要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综上所述,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读懂学生的基础,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懂学生的疑难, 读懂学生的情绪变化, 读懂学生的精彩。动态生成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 只有教师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 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 只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 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游刃有余。动态生成的课堂还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智慧, 更好地去善对意外, 去引导学生, 让课堂的动态生成更精彩。让我们去追求精心预设、动态生成的数学新课堂, 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在静态预设、动态生成中得到升华, 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更有效的教学, 充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篇2

《行道树》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行道树的精神,从而由树及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象行道树一样无私奉献,努力追求的人。

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发表不同见解,以及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行道树象征无私奉献者,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案例描述

一、情景展示

多媒体上给大家展示了三幅画,并配上《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第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森林景象;第二幅是气笛轰鸣,烟尘弥漫的街道树的情景;第三幅是婀娜多姿,盘虬卧龙的盆景树情景,(表达要有情感,语述稍慢)。

二、情景问题探究

根据对多媒体上的三幅画的描述,引领学生思考。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一棵树,你愿意做一棵什么树?为什么?

生:我愿意做行道树,因为它有很大的作用。生:每一种树都有自己的作用!

生:我愿意做林中树,因为森林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盆景树也不错,它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能受到特殊的优待。

生:我愿意是行道树,尽管我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没有特殊的优待与照顾,但是我却能给人一个好的生存空间,给别人一些照顾啊!(老师鼓掌,学生也一起鼓掌,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兴趣随之而来。)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生活在第二幅画的环境中,内心又将如何呢? 生:受不了„„

教师:同学们刚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过,别急,让我们大家一同走进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引出本课要讲的主要内容)

三、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我建议学生进行思考,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接着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接连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行道树说自己的事业“神圣”呢?但为什么又是“痛苦”的?

2、怎样理解“唯有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3、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4、我们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学生以小组讨论,整理讨论结果,互相交流。老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生:因为行道树为城市制造了新鲜空气,为行人献出了浓阴,还每天为人们迎来光明,所以事业是神圣的。

生:行道树没有森林中的树快乐自由,它们的生活条件很差。生:和城市的人相比,它们是孤独的,苦熬的。老师:很不错,大家都能围绕课本去认真思考。

生:可以这样说,行道树所做的事是为大家服务的,这就是神圣,而痛苦指它们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好。师:(表示赞语)然后继续启发学生思考。

生:行道树还为人民破坏了环境,不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而痛苦。

师:对啊,这也是他们痛苦情感的一个方面。

生:我认为行道树也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它的“清新”,“浓阴”、“光明”都是我们必须的,它给了人们这些,所以是幸福的。

师:对啊,为我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多么深沉的幸福啊!

生:我认为文中写到人类的“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这说明居民不珍惜清新的环境,这让行道树感到悲凉!生:它们改变不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悲凉!

生:我认为行道树辛辛苦苦创造了一点清新,第二天又被人们破坏了,所以它悲凉„„

师:你们想的都有道理,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实是悲凉的,一行绿树根本无法改变悲凉的现实,所以只能是“悲凉的点缀”。

生:老师,前面有同学说行道树为条件不好而忧愁,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对,它真正忧愁的是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生:对,我也是这样想,它是为他人的健康而忧愁,为它无法改变这一切而忧愁。师:说得好,那么快乐呢?

生:快乐的是他们做了许多事,比如,“创造了清新”“献出了浓阴”“迎来了太阳”。

生:别人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所以它们高兴。

生:行道树还在想,总有一天人们会珍惜自己的生存条件,所以它高兴。

师:你们想的还真远,看来作者在文中应加入这一点。(师生都笑)

教师小结:行道树的自白可谓发自肺腑,它的富于牺牲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着实令人敬佩。老师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作必要的补充。

通过我们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对行道树的形象,有一定的理解,明白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现实生活中,不乏象行道树一样“奉献自己,快乐别人”的奉献者呀!

学生各抒己见(如:清洁工人,抗震救灾的白衣天使,武警官兵,教师、航天英雄等)

教师小结:我们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我们的生活能如此美好快乐,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的存在。

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他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又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教师: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爱心,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让我们把爱心传递下去吧!反思和启迪

一、注重学生主体,体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文章内容以及文中所蕴含的问题,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学,快乐的去探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问题的空间和平台,使课堂灵动起来,达到了超乎想象的效果。

二、拓展发散思维,创设新颖情境

如何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先决,它有着奠定授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将行道树的画面配上《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意在引导学生对行道树形象的深层思考。

针对“行道树是神圣的,又是痛苦的”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适当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至于结尾,当把行道树的形象推及到现实生活中的奉献者时,紧扣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的英模,“神七飞天人”2008年奥运会甘当陪练员的夏焙泽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爱的奉献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时我再穿插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讲,并不失时机地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这样我发现学生兴奋不已,激情澎湃。

三、反思教学问题,促进今后发展

1、在《行道树》一文的主旨上,没能引导学生深思与体会,给其贴上“奉献者”这样一个狭隘的标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捕捉精彩生成 演绎灵动课堂 篇3

在教学《统计》一单元时,笔者因为把握住了生成,而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精彩。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初步学会统计和认识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计划从调查本班学生喜欢2008年奥运会哪个吉祥物入手,接下来出示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五个福娃的图片,并把它贴在黑板上。通过统计得出全班同学最喜欢五个福娃的情况,使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验统计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这样的设计,学生兴趣浓,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可是在统计学生喜欢五个福娃的人数时,却出现了生成:统计出的总人数与班里实际的总数不相等。

在讨论统计方法时,学生得出可以用举手、起立的办法,最后确定用举手的方法来统计比较好。采用“举手”的方法统计后,出现了问题。本班43人,结果统计出的总人数却变成了46人,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人重复举手了。

面对这个并不少见的生成,一向“较真儿”的我犹豫了:怎么办,简单地问问刚才谁举了多次手,然后修改一下数据,还是再重新举一次手呢?这两种做法我都不满意。此时,同学们也都在小声地议论,猜测到底是谁多举手了,还有的在互相检举,真是好不“热闹”!如此一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能顺利完成吗?此时,我心里也有点着急,但还是不想把这个生成简单地放过去。于是,我给同学们安排了任务:“分小组讨论一下,排队这个办法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同学们经过讨论,放弃了排队统计的方法,原因是教室没有多余的地方;到外面排,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别的班上课。此时,我举起那张让我兴奋的长方形纸,问:“我们能不能利用一下这张纸呢?”同学们都在思考,“可以把喜欢的福娃的名字写在纸上,再数有多少人。”一个同学高兴地说。“统计的是多少人,我们最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把喜欢同一个福娃的名字放在一起,数有多少人。”又一个响亮的声音传到了大家的耳朵里。“好,就让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写上,然后贴到黑板统计图中对应的每一个福娃的上面。”同学们很快地把写有自己名字的长方形纸用小磁铁贴到了喜欢的福娃的上面。这样,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条形统计图。然而,又一个让课堂精彩的、我意料之中的“生成”又出现了:黑板不够大了。怎么办呢?同学们经过讨论,喜欢同一个福娃的人自由结组,改用一张长方形纸写上两个人的名字,再贴到黑板上,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一格表示两个单位,一个人用半格来表示。

这节课在“生成的收获”中结束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不得不承认,因为生成,它给我们带来了何等的收益啊!这样生成的课堂如此精彩,但老师又怎么样才能机智地把握住生成呢?

一、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教师要恰当地重组教材,不能唯书而教,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思考:怎样的教学才更适合学生实现知识的衔接?活用教材还可以适当增减一些内容,体现生活化。教材总是以静态形式出现,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教师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数学活动,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正确解读教材,与教材深入对话,才能算得上是教材优秀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才能活用教材,才能把握住课堂的生成,成就课堂的精彩。

二、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及时反思教学

教学反思也是一种教育资源。虽然它是隐性的,但却是无价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学反思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只有认真地反思教学,才能驾驭课堂,才能把握住课堂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才能有生成的收获。生成的收获,往往源于对课堂生成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阴错阳差的“所答非所问”,教师如何引领;面对学生无精打采而“走神”,教师如何处理;面对学生的“沉默”,教师如何对待。生成的收获,往往源自对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所有这些生成的收获,都与教师及时反思教学分不开,只有第一次对生成的反思,才能有下一次出现生成时的把握,才会收获生成的精彩。

三、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有时候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预设是一致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胸有成竹地处理一些生成,就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学预设。而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具体体现。但毋庸置疑,预设再充分,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锤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让一次次的“生成”成为点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精彩纷呈。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为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堂里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的综合生成过程,让师生的思想活动从预设性的教学中摆脱出来,让个性的思想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探究中不断享受,在生成中收获精彩。

捕捉学生智慧生成的火花 篇4

一、学生智慧生成的熔炉是要有思维含量的数学活动

1.有精心预设

所谓预设就是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或者是一个教学活动, 精心预设就是要充分估计在这些环节中可能要发生的状况,扬长避短,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充分的参与思考。比如在《求近似数》的设计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应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1)出示汽车:要求奔驰轿车的售价在680000元到980000元之间,并且是整万元。让学生猜价格,教师提醒是高了还是低了。 (2)雪佛兰轿车的售价约是80000元,且价格百位、十位和个位数字为0。这两道题目是有层次性的,第一道纯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二道是有技术含量的, 让学生猜价格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说出有几种可能性,体会保留之前数的可能性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再出示一个数保留到万位是6万,这个数最大是几? 最小是几? 让学生联系上一题就很容易解决。每个教学过程都是这样精心设计的,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

2.善于捕捉亮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动态的,是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的发现得到肯定与赞赏,并生成良好的课堂资源。比如:我在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时问:一天四(1)班实际到校25人。我该怎么回答呢? 有的学生回答30人,有的学生回答20人,产生了冲突。我让学生讲出理由, 实际上从学生的角度理解都是正确的,25离20和30在图上是一样近的。这个时候我才讲出25保留的时候说成30,这叫四舍五入法,学生的记忆非常深刻。只要学生想说、肯说,才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既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课堂充满活力。

3.擦出共鸣火花

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产生共鸣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是最高的,学生的思维深度将越宽泛,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了智慧生成的一个舞台。比如我们在练习中经常出现:一个数保留到万位是十万,这个是最大是几?最小是几?这类题目学生经常难以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出了“老师今年大约四十岁 ,猜老师最大可能几岁 ? 最小可能是几岁? ”这题。学生在猜,老师在列举,最大、最小立即就找到了,归纳了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这样老师与学生的思维就达成共识,产生共鸣。然后把“一个数保留到万位是十万,这个是最大是几? 最小是几? ”抛给学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学生智慧生成的源泉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1.抓住生活经验

有的时候抓住生活经验会使教学更加简单, 学生听起来更加亲切,更容易理解。我在这节课中始终紧靠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四(1)班实际人数有26人。这天丁老师问我四(1)大约有几十人?我该怎么回答?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不能回答26人,会让他们产生怎么回答的想法。这时生活经验就告诉他们要回答30或20,产生了要用近似数解决问题的想法。再比如:我们同心小学现有学生566人,陈校长问我大约有几百人? 我该怎么回答? 为什么? 学生会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我们很容易就能解找到保留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方法。

2.抓住已有知识

喜欢新鲜事物是学生的天性, 几乎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对此都有着“愉悦体验”;但每当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格外“怯懦”,教师一般采用“多讲细讲”,解决问题的效果不但不好,反而挤压、剥夺了学生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数学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没能善于利用数学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重要原因。实际上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放了估算这一环节,但是老师为了省力,往往会省略此环节, 殊不知估算对于学生求近似数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比如开始时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请你估计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有的学生用自己班级的人数乘以班级数,有的学生用一个年级人数乘以年级数,但不管怎样,最后总要涉及整数。关键是取整的时候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这里就涉及求近似数的问题的方法。通过以前的估算的知识逐步导入到求近似数,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三、学生智慧生成的过程是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1.让学生领悟到可以迁移的学习知识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避免死记硬背知识,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这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体会到。比如在教学求近似数时我先教学求整十数的方法,之后教学求整百数、整千数、整万数、整十万数……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问: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把前面用的方法迁移到这些题目中。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就会想到以前有没有类似的方法, 能不能把这种方法挪用过来。

2.让学生领悟到可以对比的学习知识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一旦有新的变化就不知所措,错误率很高。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知识记忆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教会学生比较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比如设计了:□中可以填哪些数字?9□875≈9万和9□000≈9万。注意后面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学生说“0-4”,要引导学生发现:0是不合适的。通过这样比较,学生就会有新的发现。再比如:9□875≈10万跟□9875≈10万 ,方框中所填的数相同吗 ? 如果我们每节课上都能让学生训练类似的题目, 那么他们拿到题目就会想跟以前教的一样吗? 这样他们学习就会有比较,就会有深入,就会求同存异,就会带来反思,就会掌握得更好。

捕捉生成契机 演绎课堂精彩 篇5

当课堂教学的走向偏离课前预设的轨道时,我们该怎样采取应对策略,使课堂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呢?

一、捕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少了强制性和统一性,多了开放性和选择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于是,我们的课堂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有的可能是漫无边际的发散,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奇思妙想,这是课堂上不可忽视的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契机,放大它们,点亮它们,让个别的创造成为集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二、尊重——让质疑抽枝长叶

新课程倡导课堂的开放性,它体现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全新理念。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点燃,质疑意识也空前强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们是为了赶预期的教学任务而视而不见,还是尊重学生的需求耐心诚恳地驻足?这两种态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其取舍需要勇气,过程的处理需要智慧。善于观察、倾听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需求,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引导——让意外演绎精彩

在开放的教学形态中,对不期而至的突发事件,教师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从中也折射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功底。

在上《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正在板书课题,听到学生在下面发出惊叹声。我转头一看,原来课件在自动播放,庐山美丽的图片一幅一幅地在屏幕上闪现。学生们沉浸在美丽的图景中,我真的不忍心打扰他们。按照原来的教案上课,会打破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尽情欣赏,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思考片刻后,我灵机一动:“大家被庐山的美丽深深吸引住了,哪位同学能用自己学到的词语来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或者说一说自己此时的感受?”

生1:庐山真的好美啊!

师:庐山的确很美。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感受?

生2:有一种身临仙境的感觉。

生3:庐山的云雾神秘莫测。

生4:庐山的云雾变化多端,瞬息万变。

生5:庐山的云雾如浩瀚的海洋。

生6:我想起了这句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云遮雾罩的庐山图景。我把学生用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他们所说的词语,正好是课文中要学习的词语。我表扬了他们:“同学们很聪明,你们积累了许多词语,并恰当地运用在描写庐山的云雾中。我们的课文也用上了这些词语,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美妙的词语吧!”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教育心理学如此解释“无意注意”:它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对我们有直接兴趣的事物引起的。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的契机,灵活运用教材和预设的教案,掌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正确应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善于捕捉课堂蕴藏的能源,巧借天时,能将教学活动推向更高的层次。

四、点化——让学生正确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答案加以表扬,即使学生的回答并不正确,也要从别的角度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但是,一味地肯定学生标新立异的答案,容易导致文本人文内涵的缺失和价值取向的偏颇,我们在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和理解的同时,更应灵活点拨,守住文本解读的底线。

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有学生对白骨精屡败屡战的精神表示敬佩。对此,老师不能轻易地否定,也不能简单地肯定他的思考,而应不失时机地点拨,巧妙地反问一句:“如果是屡败屡战做坏事,那么坏事岂不是越做越多?”这样点拨,学生才会在愉快中接受教师的指导。唯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诗意栖居的精神殿堂,才会生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精彩。由此可见,面对学生自主阅读中即时生成的学情,教师需要有灵活机智的调控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细节的处理,多揣摩名家大师的艺术手法,多进行案例片段的反思,才能在课堂上处变不惊,创造化平凡为精彩的神来之笔。

捕捉动态生成, 演绎精彩课堂 篇6

关键词:预设,生成,协调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中永恒存在的一组矛盾体。预设指的是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先期预想,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到教学组织、如何过渡等等, 并且形成预案, 我们称为教案。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互动或者生生活动发生的我们在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从而使得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对先前的预设进行适时的调整。事实上, 我们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是不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过程。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并不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错误做法。

一是教师重预设忽视生成的教学。这类教师十分重视自己在课前的预设过程, 对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突发的课堂事件无法正确处理, 从而靠强制手段压制学生的表现, 将课堂的进程死死控制到自己当初预设的进程中去。这类教师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教案教学, 以圆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第一要务, 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参与和活动, 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自己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下面听, 由于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导致这样的课堂氛围十分沉闷, 学生的学习效果低下。看似教师完全按照自己预先的设想完成了教学, 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是站在教师的预设的角度完成的, 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参与, 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我们却无法知晓。

二是教师重生成忽视预设的教学。与第一类情况恰恰相反, 这类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不充分, 也就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充分, 到了真实的课堂教学中, 很容易受到学生活动的影响, 导致自己的课堂教学节奏常常被学生打乱, 一堂课下来, 教师手忙脚乱, 最后不知整堂课到底做了什么。常常是教师引出一个问题后, 交由学生讨论、发言, 在整个过程中, 由于教师缺乏较为充分的预设, 对问题解决的方向缺乏明确的掌控, 导致一堂课跟随学生的节奏进行, 使得整个课堂无法实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也是差强人意。

以上两类教师共同的问题就是不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实质上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对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的把控能力不够。事实上如果要打造精彩的课堂, 我们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既要重视预设, 又要重视生成, 把二者有机协调起来。

一、演绎精彩课堂, 教师必须要重视预设

预设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备课, 教师有效的备课就是预设形成的过程, 备课过程中所写的教案就是基本的预设, 因此, 精彩的预设离不开成功的备课。成功的备课, 必须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备教材就是要明晰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 因此在备课阶段, 如何通过预设达到这样的目标是至为关键的。备学生, 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此时, 就要对课堂上可能要发生的情况做一个预设, 在发生什么情况时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预案, 这也属于预设的内容。备课堂就是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预先的设计, 看看每一个环节之间怎么样衔接更加顺畅和自然, 在哪个环节上最容易出问题, 出了问题后如何处理等等。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老教师感到自己经验丰富, 时常忽视了备课这一环节, 认为自己已经教课多少年了, 教材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还需要备课吗?甚至很多教师连教案都不再写, 一本教案教若干年的情况就出现了。实际上, 这样的情况是十分有害的, 毕竟, 时代不同了, 学生也不同了, 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也不同了。按理说,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充分的预设, 因为毕竟每一堂课与每一堂课都不可能一样, 即使同样的一节课, 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 也应该有不同的上法才行, 我们又怎么能拿十几年前的教案来教现在的学生呢?这样的预设脱离了实际。

二、演绎精彩课堂, 教师必须要重视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我们预设得多么完美, 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些事情很有可能打乱我们的教学节奏和进程。如何把握这些动态的生成, 则考验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高低。只知按照自己预设来教学的教师顶多算得上个教书先生, 如果能够把握动态生成, 并把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教师才称得上是智慧型教师。记得刚开始上课时, 我特别担心在课堂上出什么岔子, 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学生提出我未能预设的问题时, 我常常无法应对, 从而使得课堂冷场。后来我通过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向其他同事学习, 并且进行认真自己的备课, 将课堂上课堂遇到的情况尽量在课前想得全面些, 然后再事先准备几套方案。经过不断的锻炼和实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发生什么样的突发事件, 我都能应对自如了, 并且还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 总是把教学中发生的这些事件与我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学生的一些行为反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因为, 生成是动态的, 并且可能是稍纵即逝的, 我们必须对一些动态生成好好把握住, 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否则,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能错失很多精彩的篇章。

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篇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 会有很多动态生成, 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蕴含着一些教育的契机, 教师的责任就是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机会, 虽然浪费了些时间, 但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实现动态生成。

请看下面一位四年级教师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的课堂实录:

教师课前精心预设, 创造性使用教材, 让学生们分小组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

汇报时学生边操作边讲解。

生1:我们组用的是度量法, 先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个角的度数是25度、140度、15度, 把三个数加起来是180度, 所以我们组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师表扬学生后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们组用的是剪下来再拼的方法 (师指出是拼凑法) , 先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 拼在一起, 正好是一个平角, (三个角怎么也拼不成平角, 该生在黑板上把三个角扭过来、转过去, 试了好几次才拼好) 平角是180度, 所以我们组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师表扬学生后问:刚才他在拼三个角时很费时, 有没有办法能很快拼好呢?

生议论纷纷, 教师让小组再讨论交流。

汇报时生边操作边讲解。

生1:我们认为先把三个角标上角的符号和1、2、3, (如课本上图) , 再剪下来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平角。

生2:我们认为把小点的两个角标上符号和1、2, 剪下来与大角拼在一起, 就是一个平角。

通过操作演示, 让大家看出这两种方法确实好。

生3:我们组用的是折叠法, 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 平角是180度, 所以我们组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这位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 没有为了节省时间而帮学生完成实验, 而是独具慧眼, 审时度势, 及时放弃课前预设, 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并巧妙服务于教学活动中, 这样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重了教学中的细节指导,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养成敢于质疑教材、挑战教材的习惯,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使课堂在“生成”中更精彩。

二、教师要直面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 巧妙生成, 让课堂更精彩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好的预设, 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学生会出现“意外”, 其实, 这些“意外”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 如果教师能加以艺术的处理,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几天在我区“课题实验研究及优质课展示”活动中, 一位六年级教师作了一节数学综合应用课《有趣的平衡》, 实录如下:

……

师:看来平衡规律中还蕴藏着反比例知识, 那么我们得出的平衡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我们来验证一下:同学们我们原来的数据是在木棒左边刻度3上挂4个夹子, 现在你们可以任意在木棒一边确定一个数据, 利用规律在另一边挂夹子, 看木棒是否平衡?谁来说?

生:在木棒左边刻度3上挂5个夹子, 右边刻度5上挂3个夹子就能平衡。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左边3×5=15, 右边5×3=15左边和右边的积一样, 木棒就能平衡。

师:让我们来试一试看用规律算出的数据是否平衡。

(课前检验过木棒, 感觉实验时肯定能平衡, 可试验结果并不平衡)

(演示没有平衡学生此时心里产生了疑问怎么会不平衡呢?)

师:同学们, 请看一看老师挂的夹子与刻度是不是正确。

生检测后答:正确!

师:那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把左右两边的夹子去掉看一看

师: (师演示学生看到木棒失去平衡) 那么, 即使我们挂的夹子和刻度再正确木棒会平衡吗?

生:不会!

师:现在, 我们把这个绳子移到平衡点的位置 (演示提起绳子) 平衡吗?

生:平衡。

师:现在我把左边的5个夹子挂到刻度3上, 右边的3个夹子挂到刻度5上, 我们看平衡了吗? (师演示。)

生:平衡!

师:这说明在我们实验时任何一个细小的疏忽, 都会导致木棒失衡, 影响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那么通过我们刚才的验证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同学们, 此时此刻在东南营小学的合堂教室一个伟大的发现诞生了, 老师向同学们表示祝贺, 我建议在座的各位老师请你也用掌声, 向我们的同学表示祝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这节课学生得出了平衡的规律后, 教师引领学生去验证规律的普遍性。

教材是静止的, 而教学活动却是动态生成的, 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作为教师善于利用这些资源, 就会使课堂真正地由讲堂变为学堂, 变为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充满成功探索、成功发展学生思维的精彩课堂。作为教师只有对课堂进行精心预设,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 才能在随即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和遗憾的发生, 让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

[2].《小学教学》

[3].《小学数学教师》

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篇8

一、意外资源——因势利导,别有洞天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理解参与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去的。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师课前预设不一致的意外教学事件。面对这些意外教学事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让生物课堂别有洞天。

[ 案例扫描]《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片段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课。为了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教师说:“同学们,有很多人认为,人和动物的身体之所以有胖瘦之分,这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据科学研究表明,老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有着直接的关系,科学家们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给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及没有HMGIC基因缺陷的对照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HMGIC基因缺陷的对照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的体重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时,后排的一位长得比较胖的女同学说:“大家都说吃了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肥胖。在实验中,实验鼠和对照鼠都吃了高脂肪食物,所不同的是实验鼠有HMGIC基因缺陷。为什么具有基因缺陷的实验鼠吃了高脂肪食物却不会影响它的体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现象呢?”

教师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位学生的发言显然偏离了教师原来的教学预设,但学生提的这个问题又是他们感到困惑不解的话题,也是他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课堂上,教师稍作犹豫以后对这位学生的质疑表示肯定,并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经过这样的过程,同学们得出结论:“在实验中,因为对照鼠带有HMGIC基因,实验鼠缺少HMGIC基因,也就是对照鼠具有遗传肥胖的基因,实验鼠没有这一种基因。所以两只老鼠吃了同样高脂肪的食物一只变得肥胖,而一只却没有。这个实验说明了基因有着特定遗传。”

[ 案例分析]以上案例中,那位女同学的问题出乎教师原有的教学预设,是一种意外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正是因为对这一意外教学资源进行因势利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呈现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收到了意外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别有洞天。可见,当课堂上出现意外事件时,教师不能进行否定,也不能进行回避,而应该勇敢面对,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二、错误资源——借题发挥,峰回路转

学生的学习能够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最想达到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经常会出现与教师的教学预设不一致的“错误答案”。其实,“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真实学习状况的体现,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不知所措,而应该以此借题发挥,让课堂教学峰回路转。

[ 案例扫描]《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分析》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分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巩固“肤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的任何一种变化都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用1.2.3分别来代表三个不同类的氨基酸,那么这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可能会形成多少种三肽?”学生经过思考,都认为是6种,正当教师准备对这一答案进行肯定时,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应该是3种。因为这三种氨基酸虽然有六种排列方式,但是,其中对应的两种是一样的。例如,1—2—3和3—2—1应该是属于同一种三肽,所以应该是3种。”此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课堂上,有的学生说:“肽链一端的末端氨基酸总是至少留有一个氨基,而另一端的末端氨基酸总是至少留有一个梭基。因此,1—2—3和3—2—1是两种不同的三肽。”对原来那位学生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这样,就形成了两种观点,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达成了对氨基酸脱水缩合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让课堂峰回路转,呈现精彩。

[ 案例分析]以上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同一学习内容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有时甚至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数”。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没有乱了阵脚,而是进行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使同学们统一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课堂呈现了预设以外的精彩。可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的弹性设计尤为重要,这样才能给学生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与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命活力得到彰显。

三、开放资源——有效拓展,引导提升

新课程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在开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开放的同时会给学生的思维呈现开放性,让课堂充满生成性。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会经常出现开放的教学资源,面对开放性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进行有效拓展,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

[ 案例扫描]《免疫调节》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免疫调节》一课时,因为“疫苗”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在预设中对于这一内容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的方式进行。学生经过三分钟的看书自学以后,教师提问:什么是疫苗?正是因为学生自学的方式及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所以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答案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说:疫苗是由微生物及其主要成分组成的,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的同学说:疫苗是抗体,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的同学说:疫苗不一定是抗体,也可能是抗原,因为疫苗可以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免疫力;有的学生说:疫苗也可能不是抗原,例如,有一些微生物产生的青霉素等抗生素就符合疫苗的定义,此类抗生素属于抗原吗……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此时,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于是教师抓住这一时机继续追问:同学们的自觉成果很丰富,出乎了老师的意料。对于疫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机体的免疫力是什么?第二,疫苗为什么能够使机体产生免疫力?抗原与过敏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一节课就要下课了,这一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去研究这一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一些问题。

[ 案例分析]在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案例中,教师原本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学习“疫苗”这一知识点,预设的时间大约在六分钟左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成果,但是上课的时间已经到了,此时教师及时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提升,让他们课后继续研究,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篇9

一、挖掘生活, 创设生成性资源环境

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 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将生活与科学实验相联系, 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世界, 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化学生思维, 从而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 形成课堂生成性资源。如在学习《水珠从哪里来》时, “在水杯中装入冰块, 玻璃杯外形成小水珠”的实验,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玻璃杯外面形成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高, 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 凝结而成, 在此基础上, 与生活情境相联系,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

师:我们都知道, 冬天房间里面玻璃窗上会形成小水珠, 谁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呢?

生1:因为冬天外面冷, 玻璃窗温度低, 房间里暖和, 屋子里面的水蒸气遇到玻璃窗就凝结了。

师:是的, 那大家有没有注意, 在房间外的那一面玻璃窗是不是也凝结了小水珠呢?为什么呢?

生1:应该有吧, 玻璃很薄, 里面有外面也会有。

生2:没有, 我以前在玻璃窗上画画, 画是透明的, 要是外面有小水珠, 画就是模糊的了。

生3:应该没有, 虽然玻璃窗的温度低, 但外面温度也低, 水蒸气温度应该跟玻璃窗差不多的, 所以不会有小水珠。

师:大家来说一说, 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经讨论, 引导学生最终得出“在房间外那面的玻璃窗上不会有小水珠”的结论,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引导, 创造课堂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部分突发事件, 而这些事件是教师难以预料的, 需要教师对此给予快速判断及分析, 客观对待该突发事件, 积极加以引导通过重组资源进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提升生成性资源的质量, 最终促使课堂充满活跃及灵动的气息。如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时, 用实验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其中食物中淀粉的鉴别采用碘酒来进行, 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某小组不小心打翻了装有碘酒的玻璃瓶, 所有学生都停下了实验, 看着打破玻璃杯的学生和老师。

师: (关心询问学生没有受伤后) 大家帮忙把地面和桌面上的碘酒清理一下吧 (让学生用纸巾擦拭桌面和地面上的碘酒, 并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纸巾的变化)

生1:老师, 我的纸巾变蓝了!

生2:我的也是。

师:我们刚才学到,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 那大家来猜想一下, 纸巾遇到碘酒变色, 会是什么原因呢?

生1:我知道, 是纸巾里面有淀粉!

师:是的,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食物, 还有不少东西里含有淀粉, 大家可以试一试随身带的东西, 看看还有哪些东西里含有淀粉。

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通过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不仅很好地处理了意外, 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重视错误, 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科学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小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造成实验结果和课本结论不符合等问题, 出现这种局面时, 教师不应批评或一味的斥责学生, 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有耐心, 让学生的错误生成一种教学资源, 对其加以利用, 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及时纠正。在此过程中, 教师将纠正错误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 在认识自己的错误时还能够引发学生重新认识该问题, 促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如在学习《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时……

师:我们刚才已经学习了热的良导体吸热快, 散热快, 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 散热也慢, 那如果要做一个保温杯, 你会选择什么材料呢?

生1:塑料的。

师:那如果是用不锈钢的材料做杯子,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水凉得慢一些呢?

生1:可以给它加个盖子。

生2:用布包裹起来。

生3:把它放在泡沫中。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 那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你认为哪种保温方法最好呢?

生: (讨论后) 加盖子并放在泡沫中。

师:大家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按照刚才的想法, 我们分别在放入泡沫的杯子和没有放入泡沫的杯子中加入热水, 并给放在泡沫中的杯子加上盖子, (5min后) , 现在请大家用温度计量一量杯子里面的水的温度。

生1:放进泡沫且加盖的杯子里, 水温是52℃, 另一个杯子里面水的温度是50℃, 放进泡沫并加盖后, 杯子的水凉得慢。

生2:不对, 我们两个杯子里面的水, 水温没有差多少, 都是51℃。

生3:我们没有加盖的杯子水温更低。

学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不相符, 在此种情况下, 教师若简单地判定结论不一样的学生是“实验做错了”, 不仅会挫伤学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也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 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因此, 面对此种情况,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索,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因素, 如加入热水的多少、加入的时间等。

师: (引导学生控制实验变量, 再次进行实验, 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请大家说一说你在做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有什么不同?

生2:我们第一次实验时, 先在加盖的杯子里面加的热水。

生3:我们在第一次实验时, 不加盖的杯子里的水要比另一个杯子少得多。

……

师:那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热水在杯子里变凉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生1:与加入热水的量、加入时间等……

捕捉生成资源,演绎精彩课堂 篇10

关键词:捕捉 生成 演绎 精彩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生成就是根据课堂学情变化,师生共同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创新的成分、因素、信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点线、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更高水平的互动,使课堂产生质变、飞跃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并把握好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从而演绎精彩课堂。

一、精心预设,引导生成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对预设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不断生成、重新组织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和能力发展的过程。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首先,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实质。教师只有认真地与文本对话,才能做好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样在备课时就能更多地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想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这样精心地预设,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七颗钻石》这一课时,学生对“焦渴”这一个词的理解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了解“渴”是什么感觉?其次让学生明白“焦渴”又是怎样的感觉?再次让学生明白渴得很厉害会是怎样的?仿佛看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体会水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中,学生能根据我的问题步步深入,生成出“焦渴就是嘴唇干裂”,“焦渴时不喝水人就要死去”等课堂资源,从而体会到了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学生课堂上的生成,与预设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教师在钻研教材时没有这么细致、到位的话,也就很难较好地把握住课堂中生成的精华,也就很难上出如此有亮点的课。

二、教学智慧,把握生成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课堂教学中,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何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关键。因此,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具有灵活驾驭课堂、正确处理教学资源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众多杂乱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和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生成资源。

如在《少年闰土》中,闰土给“我”讲的四件稀奇事很吸引学生,自然也会给“我”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在闰土讲的四件稀奇事中,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没想到,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雪地捕鸟!”这不是我预设的答案,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月夜刺猹”。于是,我就将计就计,让学生谈谈“雪地捕鸟”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雪地捕鸟描绘得活灵活现。借助学生的兴奋点,我话锋一转问学生:“闰土讲的四件稀奇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件事?”学生马上想到了“月夜刺猹”,从而又回到教学预设上来了。

三、鼓励探究,孕育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探究、质疑问难。同时,教师要适时调控,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之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样,动态的生成才会孕育而生。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所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离现在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所以他们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教师费力地分析故事情节,也无法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我先从分析课题中的“壮士”一词入手,让学生及时提炼信息,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称这五位战士为“壮士”?“壮”字为什么不换成“战”“勇”“烈”等字呢?他们为什么成了“壮士”?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通过一连串的设疑,造成悬念迭起,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这样,学生在锻炼思维的同时,迸发出了生成的亮点,又激发了他们思疑解惑的欲望,使课堂闪光,推进了教学的进程。

四、顺势引领,促进生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往往是零碎的、隐蔽的,而且是转瞬即逝的,它们常常隐藏于学生不经意的回答中,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临变不乱的睿智,及时抓住课堂上学生“始料不及”的回答,顺势引导。

如《鸟的天堂》一课中有一节是描写鸟儿翻飞齐鸣的景象。我在教学这一章节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看到这种情景有什么感受。很多学生都感觉鸟的天堂画面很美,让人有种美的享受,可是有位学生却提出鸟的天堂有点“烦”。于是,我顺势追问原因。这位学生回答道:“听到这么多鸟叫声,怎么能心不烦呢?”我再次追问:“为何作者不仅不心烦,还感受到美的画面、美的享受呢?”我继而让学生再次深读文本,并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学生最终明白了由于人感情色彩的不同而使同样的情景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景由情移的一种体验。学生一次错误的生成,由于教师的顺势引导,使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无意中成就了一段精彩。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正如叶澜教授说的:“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与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只有善于开发、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才会使教学既有规范性又不乏创造性,从而会使课堂充满灵性,精彩纷呈。

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篇11

一、借助错误性资源,激发思维的深度空间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在充满变化的动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犯错是必然现象,只要教师能正确、巧妙地对学生的错误资源加以利用,往往能收到“点石成金”之效,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

例如:关于x的方程ax2- (a + 2)x + 2 = 0只有一解 ,求a的值.

对于这道课堂练习题有部分学生不假思考的就回答道:即a≠0时,当Δ = 0时,方程ax2- (a + 2)x + 2 = 0只有相等的两解,(等同于一解) 即 [-(a + 2)]2- 4×a×2 = 0时方程ax2- (a + 2)x + 2 = 0只有一解得a = 2;很显然 ,学生疏忽了题目中的关键“关于x的方程”,对“一元方程”的范围没有理解清楚,而片面的认定这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而导致了解题错误. 对于这样的易错题型, 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自主察觉自己的错误所在:初中数学的“一元方程”里包含有: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 因此,此题中应分为程ax2- (a + 2)x + 2 = 0为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ax2- (a + 2)x + 2 = 0为一元一次方程时两种情况分别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即a = 0或a = 2.

可见,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学生在错误中认识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学习, 不能与前面的知识点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学习,也正是因为经历了曲折,才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学会冷静思考.

二、把握差异性资源,激发探究的深度空间

新课改下,学生已然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 尤其是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和见解,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探究后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些资源中也许有对有错,但只要教师能善于把握住这些差异性资源,就能发现在这些“想法”中可能蕴涵着学生独特的思维和智慧.

例如在一次以“函数的图像”创编故事的课上,请学生结合图示创编故事, 表示某人从家出发任一时刻到家的距离s与所花时间t之间的关系:

生1:奶奶每天晚饭后都会外出散步,步行10分钟后,到达离家500米远的报刊亭看50分钟的报纸,再步行15分钟到家.

生2: 我爸爸从家里骑自行车送我妈妈,10分钟后到达离家500米远的菜场,20分钟后买完菜后,步行花15分钟后到达家里.

生3:为什么编的故事里,中间一段都是看报、买东西之类不动的,不能编个有动的吗?

瞧, 学生提出疑义了. 的确,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路程不变,当然是静止的,这么多年从教以来,学生不都是这样理解的吗? 学生的一个提问,让我开始重新启发学生思考,看看有没有加上“动”的环节进行创编呢? 在充分的思考空间中,终于有学生想到:遛狗,狗被主人牵着要挣扎着跑的时候,围着主人跑来跑去,狗离主人的距离不变. 这一意外的“收获”无疑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深度空间.

三、抓住“问题性”资源,激发创新的深度空间

新课改下, 每一位教师都会在课前做到精心的预设,从备课、提问、PPT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体现着教师智慧的结晶. 但是民主、和谐的课堂就应该是真实的,面对活生生的学生,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 因此,我们教师应把握住这些出乎意料,并从中提炼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只要教师能循循善诱,这些问题就能成为课堂最具亮点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在课堂开门见山的直接说道:“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 ”“180°嘛,还需要学? ”……显然,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导学案已经知道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计算方法,原本预设好的导入等环节已然不适合,但很快我镇定下来,用询问的口气问道:“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 ”这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不知道,那这不就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吗? 一句追问,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都积极地参与到对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推论的探究过程中.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抓住了“为什么”这个“问题 性”资源,造成了学生暂时的认知冲突,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活动的教学成效.

总之,生成性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教师能拥有一双慧眼,并加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就能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具体、充实,诱发教学过程的高潮,更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机无限.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错误性资源、差异性资源、问题性资源三方面简要阐述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的有效捕捉与利用,以期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的沟通、启发和补充.

上一篇:消费需求不足论文下一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