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语文教学智慧

2024-05-18

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语文教学智慧(精选6篇)

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语文教学智慧 篇1

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

——语文课堂的教育智慧例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我愿是学生的同伴更愿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欣赏者,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凭借教材中的语言,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的生命活力,根据教材的语言特色、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裁剪,真正把教材当作例子,把学生的问题、困惑、兴趣、经验、感受等作为教学新的生长点,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师生在教学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流,问题的探究,生命的提升,在共同的生命活动中实现了双赢。

在《散步》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到:“假如‘我’决定走小路的话,母亲会是什么感受呢?虽然备课过程中我并没有思考到这个问题,很怕一时无法应对,但考虑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假设,我灵机一动,把这个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母亲不会生气的,因为她最后还是摸摸小孙子的脑袋,决定顺从小孙子走小路。也有的学生说,母亲心里多少是会有些不舒服的。为什么呢?他说不出,我就举了一个自己父母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其实父母年老了就像个孩子,喜欢口是心非,要哄,“我”这么做,母亲心里是很温暖的,我不这么做,母亲不会怪罪,但心里难免有疙瘩。这个课堂小插曲,让学生在感受到浓浓亲情的时候,也体悟了父母的心里,更知道该如何孝顺父母了。

在《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中,讨论到对元方这一人物的印象时,我抛出了“元方入门而不顾”是否失礼”这一讨论,留下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在短时间内沉静,又倏忽间崩裂炸开。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热烈,成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有同学说:不失礼。对于一个七岁孩子不能要求过高,元方只是想用这样的行动让父亲这位朋友受到教育、得到教训。一个7岁的孩子能想到且能做到这点,够大胆、聪明、智慧的了。有同学在继续丰富本小组的见解,巩固观点:认为“元方入门不顾”是“失礼”的同学按耐不住了,争着发言:作为一位父亲的同辈,元方的长辈,人家放下自己的姿态向你这孩子道歉,请求你的原谅,你元方作为一个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不该不给别人机会。不用说,持这方观点的同学还真是慧眼智心。顺着他们的说法,我又在班上强调了一下宽容的力量,渗透德育的教育目标。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应该磨练师生智慧共生的智慧课。具体到课堂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亲近文本并让自己的思想和灵感与文本思想情感碰撞。如何去亲近作者并与之进行心灵交流或者说去与文本、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这样,老师引得精彩,导出特色;学生悟得其神,炼得其法,智慧共生的语文智慧课堂就这样形成了,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通过思维与情感互动,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智慧共生的舞台。

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语文教学智慧 篇2

本节是在继力、弹力、重力之后, 研究第三种常见性质的力——摩擦力。一方面, 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本节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 本节的知识内容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组成。教材首先通过简单的体验, 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并在此基础上描述摩擦力的定义。然后, 重点研究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随后, 教材选取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性实验作为巩固和深化。一方面, 该选题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 它又是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探究、分析论证的好选题。最后, 教材通过“对有利有弊摩擦的利用和防止”的分析, 感受摩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助于学生领悟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 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 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 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新版教材将本节放在二力平衡内容之后, 也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对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原理有更加正确清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3.理解、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 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

2.强化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探究思想。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 激发学生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客观看待事物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治学态度。

3.鼓励学生养成知难而进、勇于接受挑战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二)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四、设计思路

本节的设计思路是用一把“牙刷”贯穿全课, 让学生经历感知、描述、测量、分析等认识摩擦力的过程。本堂课以“刷牙”这一生活中每天经历的亲切场景引入,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思考生活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利用牙刷作为实验器材, 通过观察刷毛在运动中的弯曲方向, 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对相对运动的阻碍和方向。结合二力平衡的原理,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并在实验中对测量方法加以优化改进。而后要求学生通过回忆刷牙体验, 科学猜想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并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对刷牙过程的分析, 总结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STS教育理念。“刷牙”过程前后呼应, 一气呵成, 体现出本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大木刷、牙刷、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砂纸、毛巾、棉布、玻璃板、铁架台、砝码、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生:牙刷、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砂纸、毛巾、棉布、玻璃板、铁架台、砝码。

六、教学过程 (略)

参考文献

捕捉生成,让课堂闪耀智慧的火花 篇3

一、捕捉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生成,有很多生成只要老师加以点拨或引导、改造,就会令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在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支老师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他们相信,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

短短的五分钟,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因势利导,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二、捕捉生成的错误,化错为宝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在学习中生成出一些让我们头疼的、避而不及的错误。精彩的生成固然能为我们的课堂添光彩,受到老师的欢迎,而有时这些让我们头疼的错误生成,也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

如一位教师教学《林海》一文,当学生读到“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一句时,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他马上意识到“不大一样”与“大不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字的字序有错,但意思差别很大,于是抓住这一细节,增设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并不怎么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兴安岭差别大不大?

生:它们差别很大。秦岭“云横”,而兴安岭则是“那么温柔”。

师:谁到黑板上来画画,看看秦岭和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生作画)

师:(指图上一个险峻,一个温柔,看来,二者确实是——

生:(齐)大不一样。

师:是啊,两个字前后颠倒一下顺序,意思就大不一样。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牛奶”和“奶牛”,“上马”和“马上”,“上海”和“海上”。

师:感谢这位同学帮忙纠正了错误,而且让我们发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真了不起!

以上环节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倾听的结果,听朗读纠错并不稀奇,但这即时增补,更利于拓宽、深化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当我们事先预想的环节与学生的意愿、当时的环境相悖时,完全可以舍弃不用。因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的兴趣、情绪、意见、观点,乃至错误的回答都应是完善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

三、捕捉生成的支点,读写结合

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有位学生对“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中的“饱经风霜”的意思不理解,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其他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我并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激起了千层浪。

学生甲说:“我在登泰山时遇到一位挑山工。”

我饶有兴趣地问:“他长得什么样子呢?”

“这位挑山工大约五十多岁,黑黝黝的脸,皮肤特别粗糙,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背都压弯了……”

“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含义了。还有谁想说说?”

学生乙:“我的邻居是个修车工,他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了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好几个口子。”

“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我赞许地朝他点点头。

也许是受到刚才两个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学生的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啊!我欣喜地对学生说:“大家真棒,刚才的讨论是对这个词语最好的诠释。你们想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地埋头写了起来……

在这堂课上我巧妙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使一个成语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这样做,不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让学生通过听、想、说、议、写的过程,把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兴趣。

碰撞思维的火花演绎联想的魅力 篇4

关键词:联想,写作,思维碰撞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 学生的写作处于胶着状态, 内容单一, 立意浅薄, 情感虚假, 特别是写作思维僵化。如何打破这一僵局呢?我发现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往往有着丰富的联想。而且,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从稚气走向成熟, 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独特见解。何不以联想为突破口, 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 打开学生写作材料的广度, 让他们走出狭小的视野, 去感受生活的真实丰富呢?增加学生写作材料的厚度, 让他们摒弃虚假肤浅的情感, 去抒写个性化的心语。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八年级写作的建议: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 发表见解、主张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联想和想象, 拓展思路。而写作序列的课题小组活动的生活化和读者意识理念的确立, 使我的联想训练作文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下面笔者将通过两个案例具体呈现此次写作教研的操作过程及操作反思。

案例描述及问题讨论:

案例1 (教学设计一) :《诗意地联想》

一、故事导入

诗人将盲人乞讨的牌子改为“春天快要到了, 可我却看不到它, 欣赏不到它的盎然生机”, 由此让学生感悟诗意的联想, 让人充满怜悯, 让施舍者的心灵也变得美好。引出课题。

二、明确概念

打出“弧线”的幻灯片, 让学生说说想到什么?

明确:联想是抓住事物间的相似性、共同点, 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活动。板书:由此及彼。

三、怎样才能做到诗意的联想

1.联想要合理。

例1:撒盐天上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确:联想要符合事物的特征, 符合生活的逻辑。

2.联想要有美感。

例2:《天上的街市》

明确:要联想到美好的人或事物, 融入情感。

例3:《荷塘月色》选段赏析

明确:巧用修辞, 视听结合。

小结:首先, 诗意的联想要合理;其次要“求美”, 即联想到美好的人或事物, 融入美好的情感;再次还要巧用修辞, 使文字生动形象。

四、看图写作

要求:根据画面展开诗意的联想, 联想要合理, 融入美好的情感, 运用恰当的修辞, 字数100字左右。

五、拓展作业:《水的联想》

触发一:

上完课后, 我真切地感受到这堂课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何学生兴趣不大, 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因为画面不够优美, 虽然有的学生写得不错, 也很有诗意, 但仅仅限于少数几位写作基础不错的同学;因为这堂课并没有真正地从学生的写作需求出发, 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我给联想裹上了华丽厚实的外衣“诗意”, 而“诗意”让学生找不到北, 触及不到真正的“联想”的快乐。由“波浪线”联想到什么?这个环节倒让课堂泛起了涟漪, 学生们联想很丰富, 有流水、山峰、波涛、蛇等。图片中露珠的晶莹剔透也让学生惊叹不已, 一位学生由露珠想到佛珠, 我一口就否定了, 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因此, 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我保留了“波浪线”的游戏激趣环节,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重点体会联想的特点,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实践, 要基于学生的心理,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他们的个性化特点。

案例2 (教学设计二) :《联想写作思维训练》

一、导入

由诗词导入, 诗人为何能营造优美的意境, 是因为诗人展开了联想的翅膀。引出课题。

二、游戏导入

1.学生做游戏, 看符号, 展开联想。

2.讨论联想是怎样的过程?

归纳明确: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 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联想到的可以是具体的画面, 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板书:由此及彼。

3.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给联想找个“读者”。

三、怎样展开联想

1.游戏:“水的接龙联想”。

水———雨水———庄稼———农民———笑脸

水———冰——— () ——— () ——— ()

2.问:联想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

从事物间的相似、相关、相反的角度去联想, 这样会使联想更丰富。

四、联想的合理与美感

1.作为读者来评判这句话是否合理?

例1:雪天, 你打开门一看, 脱口而出:“百紫千红总是春啊!”口头修改画线部分, 预设:“千树万树梨花开”或“未若柳絮因风起。”

结论:只有合理的, 符合情境的联想, 才会有美感。

(板书) 美感合理适境

2.例2:《让快乐走进心灵》。

问:联想到什么, 你体会到什么情感?

结论:联想只有融入情感, 营造美好意境, 才会打动读者。

板书:融情。

五、学以致用, 写作训练

1.给贺卡写上一段文字送给某人 (四选一) , 字数100字左右。

要求: (1) 合理联想; (2) 符合情境; (3) 表达明确的情感; (4) 巧用修饰, 语言生动。

2. (1) 全班交流, 同桌互评。

(2) 推选代表评价, 并修改。

六、结语

美妙地联想世界, 诗意地表达生活!

触发二:

这堂课是借班上课, 但学生发言踊跃, 特别是游戏和修改训练, 学生的联想信马由缰, 丰富多彩, 层出不穷, 欢乐充盈了课堂。

课后, 我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许多, 很多学生都选择用向日葵的画面来抒写, 这样的画面富有视觉的冲击力, 给他们一种想写的欲望。于是, 我请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画面, 以让我去感受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独特的审美情趣。

但最后的写作训练, 学生情感的表达为何还有些困难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情感倾诉的对象, 写作也是情感的呼应, 在写作时应该有一位潜在的读者, 然后通过一种媒介来传情达意, 这种读者意识的确立, 使情感有了载体, 在写作时更容易真情流露, 抒写心曲。因此, 我在第三次设计中, 在体会联想的合理与美感之后, 加上一个选择赠言的环节, 让学生明了联想的目的, 是为了向某人 (某物) 表达某种美好的情感, 树立一种读者意识。

拨动思维的琴弦, 树立读者意识, 让学生与生活呼应。初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了解了联想的方式特点后, 通过选择诗句作赠言, 明确对象, 表达情感, 不仅让他们与文本有了呼应, 更了解了联想的目的。使他们在写作时有了倾诉的对象 (读者) , 写作成为一种需要, 这种读者意识大大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写作成为作者倾诉情感的心灵之旅。写贺语赠予某人的写作训练, 以“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吐露心声, 直面生活。人与生活的呼应, 打开了写作的源泉。

弹奏情感的欢歌, 导出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与心灵呼应。有位老师问写作为何要表达美好的情感, 为何不能表达负面的情绪呢?美好的情感不等于学生不能悲伤、不能忧郁, 有时因思念亲人而流泪, 这种悲伤之泪也是很动人, 很美好的。就如一位学生要把“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句诗送给远在异乡的父母, 愿他们能与自己共享一轮明月, 在他陈述理由时那种思亲的淡淡愁绪, 对亲人美好的祝福, 深深打动了我。这种哀而不伤的情感何其美好。如果只囿于极端的负面情绪, 那么心灵何其沉重、消极、悲观。正如一位老师所说, 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走出心灵的沼泽, 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如一位学生要将“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诗句送给母亲, 报答她多年的养育之恩, 但很多学生发出喧闹之声, 这时老师就应该肯定这位学生, 引导学生们倾向于健康的心态。写作就是情感的熏陶感染, 这是心灵的呼唤。

写作教学的呼应不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呼应, 而是“你”、“我”之间写作生命的彼此养护和分享, 是基于真实生活体验的心灵的欢歌, 思想的交汇, 文字的流淌。

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语文教学智慧 篇5

滦南二中的课改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并且课堂教学创新已日趋成熟, 作为一名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 我感触颇深。

课堂开放了, 师生的角色也转变了, 从教师唱独角戏, 变成了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 而面对学生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要有充足的考虑, 应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关注“差生”的培养问题。

由于生活经验的差异, 原有基础的差异, 生活环境的差异, 学生的认知程度也参差不齐。因此即便对于学生提出的非常简单的问题, 也不容忽视, 应该耐心讲解。特别是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而言, 能够张开嘴, 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意味着他想学, 有求知的欲望。此时教师千万不可一盆水将其刚刚燃起的学习热情扑灭。相反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自己, 从未放弃自己, 使他们重拾信心。

例如我班的贾孟楠同学———成绩最差的学生, 在学习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中碳链异构时, 轻声说:“怎样补氢啊?”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 我并没有装作没听到, 而是大声说:“刚刚贾孟楠问如何补氢, 相信这个问题是在座好多同学的一个共性问题, 哪位同学能帮大家解决一下呢?”此话一出, 许多同学跃跃欲试, 想一展身手。在讲解过程当中每位同学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我想这样不是仅仅解决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而是重新唤起了近乎完全丧失信心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能行, 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一种犹如久旱逢甘霖的欣喜。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讨论过程中体味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合作探究部分研究金属腐蚀的两个实验时, 一些学生未能发现用稀醋酸进行实验不够严谨, 因为试管中本身就存在一定量的空气, 故同时伴随着吸氧腐蚀。在这种情况下, 我及时提醒,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而不是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住, 引导学生去探究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学生设计出将启普发生装置产生的CO2充入b试管来排净空气, 从而排除O2的干扰。并且引导学生如何去验证产物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学生提出利用盐桥连接的原电池装置, 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研究两极产物。其实学生的思维其实是相当活跃的, 只是有待于挖掘。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其有更多的收获, 更大的提高与进步。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启发作用, 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问题, 使学生做较为深入的探究。

三、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过去, 学生只是死记硬背, 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差, 更不懂得超越教师和教材, 对知识不进行深入的思考, 不评判, 更谈不上创新。实际上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例如:针对教材中提出的“如果钢铁表面水膜较弱, 随着H2的析出, p H值上升, Fe2+与OH-结合成Fe (OH) 2”, 学生问道:“上升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 但又很有深度, 此时如果给予“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再去研究。”之类回答, 在很大程度会挫伤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我面带笑容地点头表示肯定, 并欣喜地说:“很有思想, 考虑问题很深入, 这个问题可以留给我们大家课下查阅资料加以解决。”不仅不将问题搁置, 反而“乘胜追击”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教师应保护学生每一点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并使其成长起来, 壮大起来,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快乐, 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

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 如何在短暂的化学课堂中既落实教学任务, 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呢?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更加努力, 将课改进行到底。

摘要:在新课堂改革的实践中, 教师要力争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协调发展,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课堂,学生的问题,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激情辩论 让思维碰撞出智慧 篇6

第二天, 数学老师与全班同学共同分析试题, 发现学生对此题有两种不同的解答:

解答一:

(1) 假设都是大船, 那么就有5×10=50 (人) , 这样就多出50-44=6 (人)

(2) 一条大船比一条小船多坐5-4=1 (人) , 也就是有6÷1=6 (条) 小船。

(3) 大船有10-6=4 (条)

5×10=50 (人)

50-44=6 (人)

5-4=1 (人)

6÷1=6 (条) 小船

10-6=4 (条) 大船

或用方程解, 设大船x条, 则小船为 (10-x) 条。

5x+4× (10-x) =44解得x=4

10-x=10-4

=6 (条)

解答二:

(1) 假设都是大船, 那么就有5×10=50 (人) , 这样就多出50-43=7 (人)

(2) 一条大船比一条小船多坐5-4=1 (人) , 也就是有7÷1=7 (条) 小船。

(3) 大船有10-7=3 (条)

5×10=50 (人)

50-43=7 (人)

5-4=1 (人)

7÷1=7 (条) 小船

10-7=3 (条) 大船

或用方程解, 设大船x条, 则小船为 (10-x) 条。

5x+4× (10-x) =43解得x=3

10-x=10-7

=3 (条)

两种相同的方法却得到了两个不一样的答案, 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带队老师要不要参加划船?”成了争论问题的焦点。双方各执己见便有了下面一场激情的辩论:

生1:老师与学生一起划船, 当然是44人了。

生2:老师是成年人, 一定划过多次船了, 不能算在内。

生3:成年人也要划船的, 上次我和爸爸妈妈还划过船呢。

生4:老师是组织者, 他在岸上组织和策划, 只有43人。

生5:老师会游泳, 游泳过去了!

学生忍不住笑起来, 老师心中却窝着一团火 (心想:你们太瞧不起数学老师了, 我在你们眼里就那么一文不值!) 想发泄, 但最后还是强忍住了。

生6:老师带领43名同学, 一共乘坐10条船, 是指老师和学生都乘了船。

通过双方的激情辩论, 大家终于明白了“一共乘坐10条船”应该是老师和学生都参与了, 双方也就终止了争议。

上一篇:畅园幼儿园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督导自查报告下一篇:机械行业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