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火花

2024-06-16

思维火花(精选12篇)

思维火花 篇1

课堂练习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并能让学生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怎样培养、发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加强“双基”教学, 提高其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双基”能力指的是“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 它是培养小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基础。在现代数学教学中, 双基教学的加强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在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灵活运用知识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 怎样提高其思维能力呢?

1. 教师要注意融会贯通, 引导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 运用概念, 从一般到特殊, 分析综合, 推理判断等。如笔者在讲授分数一节的概念时, 先让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 再从概念出发, 讲练结合, 牢固掌握其基本知识, 它在分数这部分的知识中起统帅作用, 掌握了这个概念之后, 再推而广之, 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大小的比较、约分通分及四则运算等等。教师要运用概念, 进行由一般到特殊的复杂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其他知识就会迎刃而解,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在实际运用中, 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以致用”, 要让数学的实用性充盈整个课堂。“运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教授学生要首先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在此之上, 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让知识更加系统化、形象化和熟练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是符合其思维发展特点的, 是让学生感性知识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动手动脑中, 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思维, 提高其数学能力。

二、教师要诱发学生思维, 激发其学习动机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烈, 他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主动去认识、去研究、去琢磨, 只有这样, 在活动中, 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体现出来, 知识才会被掌握, 能力才会被培养。那么, 通过哪些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课前巧设问题, 活跃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而问, 是学生的自然常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通过提问让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 并在思维活动中,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在课堂伊始, 教师要用巧妙的设问提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迅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每次导入时, 当我把问题抛出后, 学生们都会睁大眼睛, 着急地问:“为什么?”当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 我再进入正题, 效果很好。

2. 教师要时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其好奇心点燃思维火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有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 是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时时抛出问题, 步步设疑, 让学生在设疑———释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

有一次, 笔者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 一上课我就让四个学生拿出剪刀, 任意剪出三角形, 然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当我把四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计算出来, 统一为180度时, 学生们的兴趣起来了!又剪了几个, 还是180度。这时, 学生们都被吸引住了, 哟, 这是怎么回事啊?他们探索问题的愿望被激发起来了, 讲解时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 教学效果相当好。

三、教师要大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讲练结合”是教学的合理途径, 教师一定要注意两相结合。课本中的材料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活跃思维的氛围, 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完后, 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后面的练习题。在练习中, 要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向, 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给学生创造灵活解题的情境。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多维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 解决问题。

知识的本质属性是恒定的, 在课堂练习中, 一定要多进行变式练习。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要以不变应万变, 解答问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 要善于变换思路, 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多向思维, 不要死盯着一处不放, 否则会导致思想僵化, 不懂变通。

尤其是在解应用题时, 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让学生去探索不同的解题途径,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力求找到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比如, 笔者在讲比例应用题时就注意这一问题, 让学生从中选择最优解法。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教学,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教会其学习方法, 加强“双基”教学, 提高其思维能力, 诱发学生思维, 激发其学习动机, 大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这对学生发展来说终生受用, 是所有小学教师不懈追求的课题。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笔者从以下三大方面作了详细阐述:教师要加强“双基”教学;要在实际运用中, 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双基”教学,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思维火花 篇2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句容市东昌小学 2122416 黄元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而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下面就具体做法谈几点想法。

一、充分感知 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应用题的内容,借助直观形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从中积累反映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表象,继而根据表象思考解题思路,寻求解题方法,进行逻辑思维。例如教行程应用题:“李明和陈辉同时从家里向学校走来,张华每分钟走70米,李诚每分钟走65米,经过10分钟,他们同时到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在理解题意阶段,教师可以先通过“图象直观”(挂出题目内容示意图)和“动作直观”(让学生根据图

意表演),以及符号直观(线段图)等,让学生多角度充分感知题意,从中积累反映 “同时”、“相向”、“相遇”、“速度”、“速度和”、“时间”、“距离”等概念的表象,理解表象间的相互关系,为思考解题思路奠定基础。然后,才能对数量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找出行程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即:距离=速度和×时间,而速度和指李明速度与陈辉速度之和。这样,同类题解题方法自然而然在分析过程中归纳出来。

二、分析综合 发展思维。

分析和综合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指将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加以研究,进而认识事物的构成和本质。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和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思维过程。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过程一般就是对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例如分数应用题:食堂运来大米800千克,面粉是大米的,运来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教学中,教师可先画线段图让学生直观感知题意后,抓住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问题与条件的数量关系。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有层次剖析题目中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探究:运来的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中的“共”由几部分数量组成;面粉数量与大米数量有什么关系,题中单位“1”是哪个数量;如何从两个数量的联系中求出面粉的数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综合,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得出解题方法:先根据大米与面粉的数量关系及苹大米的数量求出面粉的数量,然后将大米与面粉的数量相加,得出“共

多少千克”。即:400+400×,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中单位“1”与部分的关系,简化列式为400×(1+)。

三、比较总结 深化思维。

比较是探求事物间异同,发现事物间联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概念混淆,分清方法优劣,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分数应用题:(1)有两堆水泥,一堆重120吨,比另一堆轻,另一堆水泥重多少吨?(2)有两两堆水泥,一堆重120吨,另一堆比它轻,另一水泥重多少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线段直观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中引导学生明白:由于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所得结果的含义当然也不相同,因此两题的数量关系所表达的式子也不相同。在学生经过比较列出两题算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三个数量间关系的理解,从中分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让思维的火花闪耀在我们的课堂之上,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呈现一种独特理性之美。

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 篇3

目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关注教学设计的重心放在重难点的解决方面,悉心研究种种演示、示范的多样性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美术技艺上的困难,促进了技能的发展。相对而言,美术课堂中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的研究略显不足。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内蕴之美”和多元的“技艺之术”。美术教学是让学生用理解与思考来领悟“内蕴之美”,通过实践创作来表现“技艺之术”。这两个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思维的开发。课堂思维的开发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对教材进行开发。这种开发有备课时的预设,有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还有知识的碰撞和链接的再次生成。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步步精心”“环环设计”来完成。

1 创设导入情境激趣

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始,起着“凝神、起兴、点题”的关键作用。教师根据各年龄段的孩子的观察特点,巧设第一步“情趣计”,创设情境,制造出视觉冲击力,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制造他们议论的话题,点燃他们思维的情趣点,计激发了孩子思维的潜能,引领孩子首攀思维高峰。

案例一

清晨,我将长发编成一根麻花辫,戴上由一组“重复的蝴蝶”组成的发卡,穿上布满“重复的花朵”图案的旗袍,颈上挂上一串珍珠项链,“重复”了三圈。套上满布“重复格纹”的长筒丝袜,登上一双绣满“重复的叶子”的布鞋,挎上皮革条“重复穿编”的包包,在家人诧异的目光中美滋滋的出门了。

2 感知体验中感悟

感知与体验是美术教学的重点,这个环节中可以设置欣赏、触摸、体验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触发点,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美的元素,感悟艺术源于生活。再让学生根据经验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燃起了学生思维的热情,调动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进行自主探究,发现美的规律,揭示事物美的本质。

案例二

打开白板课件,课件中有校园的一角、田园、动物、花圃、街道、建筑等,要求学生一边看片,一边记录看到有哪些重复的形,进行抢答。通过欣赏课件、抢答问题,观赏重复、寻找重复、思考重复。我接着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重复的现象?开展小组讨论,思考自然中的重复现象和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有什么关联?重复的现象给人们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中,小结出:人们从自然的重复现象中发现感受到了美,从中寻找出规律,创造出更多的重复构成的作品运用到人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美化方便了生活。这些重复的形具有秩序美、节奏美和韵律美。

3 学习创作中求索

学习与创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具备学习经验,通过经验积累达成一定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出创作要素,利用生生之间认识的冲突、师生之间认识的冲突,设计思维的冲突点,让学生再次进行思维碰撞,形成思维冲突,进一步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合作尝试”“探讨形式”“认识概念”,获得全面的知识和自主创作的能力。

案例三

教师布置同学们用彩纸剪出任意一种图形若干个,自己进行重复的摆放。利用白板课件可操作的优势功能,在学生的操作、演示、讲解之后,请学生讨论分析:重复的构成有哪些要素组成的?同学们归纳总结:重复的二要素——基本形和骨格。在孩子们洋洋得意于自己的创作之际,我做了这样的评价:"24张作品,尽管骨格有变化,可在我眼里还是千篇一律的水滴形,显得单调、乏味。"我的这番评价把学生说懵了,接着提出:“你们能不能有点创新呢? 24组PK。”话音一落,教室里沸腾起来了:有的八只手齐上摆来摆去,有的争论起来,很快24张作品贴上了黑板。这次的作品不仅骨格有了变化,基本形也进行了组合,有的把水滴拼成花瓣形、有的拼成圓形、菱形、方形、有的拼成风帆形等等,异彩纷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认识了将基本形组合成单元形,单元形和骨格都重复的构成叫做完全重复构成。

4 实践创造中生成

实践与创造是将学生的思想、经验、设计、素材、通过实践的探索、经验的提升后,以原创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的作业设计要给学生提供创新表现的平台。教师抓住思维的链接点,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将知识与知识链接,方法与方法链接、知识与生活链接、知识与方法链接。让知识在链接中生成,促进学生思维生成为创新表现。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系统性发展。

案例四

教师播放一组广告招贴画、图书封面、标志、包装等图片,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找一找这些设计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重复的形?你又是因何注意到这些重复的形的?孩子们敏锐地发现有的在背景中运用了重复的形,有的运用重复的形设计成主题标志,还有的利用多种重复的形设计成主题图案等等,这些重复的形色彩的变化也增加了重复的魔力。经过巧妙构思的“重复的形”配上色彩的运用,具有概括、醒目的特点,运用于广告、标志、包装等设计中,更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评价拓展中延展

评价拓展的内容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角度探求答案,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挖掘创造美的才能。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求异、广阔和联想等方面展开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结束之际再登思维高峰。

案例五

作业展评在孩子们热烈的互评中拉开帷幕,有赞扬的,有提出修改意见的,有出谋划策的,个个直抒己见。我提出了一个设想:“你们的这些精彩设计变成视频宣传品,需要添加点什么?”这个问题一下点燃了孩子们的兴奋点,他们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每组拿出了方案:“首先添加音乐,其次添加宣传词语,最好增加动态效果。”我打开了一段视频,让学生们在这些视频广告中寻找“重复的魔力”。他们发现了广告词中的重复,旋律的重复、歌词的重复、演员动作的重复。接着我让学生再找找生活中除了视觉以外还能发现那些重复呢?学生们又开始了一轮讨论,总结出汉语词语中就有AABB\ABAB型的重复,队列的威武壮观、流行歌曲中歌词旋律的重复是一大特点,诗词中运用重复制造出的美感、舞蹈演员利用肢体制造重复的造型,原来重复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重复的魔力无处不在。

思维的火花 篇4

大葫芦盛不了水,就用水盛它,思维的火花一闪,无用就变成了大用。

1904年以前,冰激凌这种食物并不像现在这样流行,它也不是圆筒形的,而是用碟子装的。当年夏天,在美国密苏里州举行了世博会,有个冰激凌小摊生意不错,他的碟子很快就用完了,而旁边卖薄脆饼的小摊生意却十分冷清。也许就在电光一闪之间,两人合计,把薄脆饼一卷,做成盛冰激凌的锥状容器。大家吃了这种薄脆饼加冰激凌的食物,风味独特。蛋筒冰激凌从此风靡全球。

犹太人把成功说成是灵魂的一个意念,甚至说是上帝的恩赐。很多时候,成功的确如此,众里寻它千百度,却在灯火阑珊处。

“牛仔大王”李威·施特劳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李威·施特劳斯生于德国犹太家庭,1870年漂洋过海来到旧金山,投入到了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潮。当成千上万的人都把目光盯在金子上时,李威却独具慧眼,把发财梦寄托在牙膏、肥皂、火柴、香烟等微不足道的小商品上,别人淘金,他则“淘淘金人的金”。有一天,李威偶然听到一位淘金者说:“要是能用做帐篷的帆布来做裤子,一定结实耐磨。”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威大受启发,赶紧找人制作了几条帆布裤,果然销路极好。试销成功之后,李威就批量生产帆布裤,成为牛仔裤的创始人。牛仔裤上市之后,很快流行到各行各业,后来又成为美国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的时髦服装。“牛仔文化”风靡美国,继而流行世界。

当然,成功只会照顾有准备的头脑,思维的火花只能产生于不懈的探索中。

当年贝尔利用电声转换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样机,并不成功。贝尔和助手无论如何叫喊,电话机仍旧像聋哑人一样默不作声。贝尔的电话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许多电学界的专家对他所作的工作嗤之以鼻。贝尔十分苦恼,他开始怀疑电声转换的原理,甚至开始相信电学专家们所说,电声转换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邻居正在弹奏吉他,乐曲“叮叮咚咚”地传到了试验室。贝尔突然对助手说:“我成功了。”助手莫名其妙,惊奇地看着他。贝尔说:“吉他因为有共鸣,所以声音洪亮,电话的送话器发不出声音,就是因为共鸣不足的缘故,只要设计一个助音箱,问题不就解决了。”贝尔把一张木床拆了,很快制作了一个助音箱。当他和助手再次对着电话听筒喊话,他们都听到了对方的声音。

思维火花 篇5

学校数学科组组织全体数学科任教师对《“质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一文章进行了学习与研讨,本人收获良多。现谈谈个人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思维的深化,探索的动力。学生对未知的总是充满着好奇,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释疑技巧,我们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质疑”的氛围,鼓起学生“问”的勇气;二是教给“质疑”的方法,掌握“问”的要领;三是处理好“质疑”与“释疑”的关系,深化学生的思维。

那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上,学生往往羞于质疑,耻于生疑,造成不敢问、不爱问的心理障碍。教学中,教师要把“爱”带进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教师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赏识每一位学生的提问,我们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哪怕学生是说错了,也要给予真诚的谅解与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篇6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 英语教学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已知经验和知识,呈多渠道、多方向、立体型寻求多种问题解决方法探索未知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活动的特点是,在其过程中不受时空、数量和方向的限制,强调最大限度地开阔思路,探究多种思考结论。无论其外在形态表现为何,发散性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实践证明:这种思维能力可通过正确的训练获得。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词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技工院校教材中的单词都比较贴近日常生活,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常采用横向比较扩大词汇量。比如,在讲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维修英语》中的Automotive Basics and Tools一课中学习各种类型的车辆时,除了car,bus,passenger car,ambulance,motorbike等比较常见的车辆类型外,笔者还增加了coach(长途客车),sedan(轿车),coupe(双人小汽车),wagon(货车)等我们平时会遇见的车辆,这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发散学生的思维起到了很大有作用。此外,笔者还采用了纵向扩展法进行词汇的教学。例如,在教授visible一词时,就向学生介绍visit(参观),invisible(不可见的),supervise(监视),vision(视力),television(电视)。用这种方法教单词,可以使学生学到那些中文意义上看似不相干的词汇,如视力、电视、预见,但都是与vis(看)有关。如此,学生记忆这些单词就容易多了,也深刻多了。

二、在句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语言表达离不开句型,新旧句型的整合和运用也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一种方式。比如,在讲授food一课时,句子“Do you like Bananas,Chenjie?Yes,I do.”可以转述成“Chenjie likes banans.”等等。又如,在講授History of Automobile一课关于交通工具时,我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交通工具完成句子“I go to____by____.”学生主动去寻找地点交通工具的单词,非常积极地举手发言。从这个层面上足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学到了所要掌握的知识,并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要采用纵横发散形式设置逼真情景让学生发散思维。

续篇故事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这能使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时,在结尾处留有悬念,要么提一个问题,要么让学生把故事的结尾续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方式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结尾,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评判,而应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An Elerly Customer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续编故事这一环节,提问学生What will happen next?Please continue the story。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情绪高涨,纷纷举手回答。这样一来,既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拓展了创造性思维,又为他们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又如在Seeing a Doctor的教学设计中,笔者特意设计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听着录音把对话表演出来。表演前,先让学生讨论对话里面人物的神情、动作和语气。这样既能加深对对话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在英语作文教学中扩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技工院校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词汇贫乏,句子也难以流利地说出,让他们写作,实在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是让学生模仿例文进行写作或者让他们对一段话进行填空。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要求他们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写下事物的特征、简单的人物心理活动等等。一位基础好的学生在写到自己买生日礼物送给妹妹时,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I bought a present formy sister.It's a cute doll.I think girls like dolls very much/She likes the doll very much./She was excited.又有一位学生写了自己煮的饭菜受到的称赞及自己的心理活动:I cooked abig meal last Sunday.There's Chinese cabbage,fish and soup,too.My father said.“It's yoummy,Youre a good cook.”And I hope I'm a good one day.又如,笔者在讲授Seasons一课时,给学生出了一个话题:“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谁来描写一下美丽的春天?你们喜欢在春天进行什么活动?”同时,笔者要求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于是,同学们都像热开了锅,积极地思考并发言。学生们是这样描写春天的:Spring is green with flowers and songs./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I like spring best,because its sunny and warm…学生们是这样描写春天的活动的:In spring,I can plant trees on the mountains.I Call go hiking in the village.I can see many beautiful flowers on the mountains.It is so nice to watch the flowers grow…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的外部条件和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不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篇7

1. 巧设导语,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会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 教学“年、月、日”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 只过了3个生日, 为什么呢?”学生一下子争论开了, 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情况下, 我出示了课题:“年、月、日”, 并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 答案自然揭晓。实践证明, 这样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动力。”可见,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 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内容,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提问的素材, 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探究。如,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妈妈把一块月饼平均切成了10块, 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问胖胖吃了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学生很快得出答案是。当学生回答后, 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 而是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把剩下的月饼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 爸爸和妈妈分别吃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们纷纷议论, 争相回答, 得出爸爸和妈妈各吃这块月饼的。正当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时, 教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胖胖吃了这块月饼的, 爸爸和妈妈各吃了这块月饼的, 谁吃的月饼多?如果你是胖胖, 你是自己多吃些, 还是让爸爸、妈妈多吃些呢?”学生齐答:“胖胖吃的月饼多, 如果我是胖胖, 会让爸爸、妈妈多吃些。”教师继续问:“那么, 你认为胖胖应吃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的月饼一样多, 又比胖胖吃的月饼多些呢?”此时, 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盎然。

二、动手动脑, 引发积极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在动手中思维, 在动手中探究、创新。一是多提供说的机会。如, 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二是多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获取知识。例如, 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学具, 让学生量黄沙, 然后表述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实验表明,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对此结论, 教师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接着又让学生用底、高不相等的圆锥和圆柱学具进行第二轮实验, 结果推翻了学生原先得出的结论, 学生心中充满疑问, 求知欲望强烈。这时, 教师再让学生观察两次实验用的圆锥和圆柱学具, 认真思考, 寻找原因。学生终于发现, 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 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柱的体积才是圆锥的体积的三倍。

三、求异求佳, 培养创新思维

坚持记录思维的火花 篇8

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 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反思, 反思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学生成长需求之间的差距。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一滴, 就是思考的火花,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关注到一个现象, 马上引起自己的思考, 可能就会有一个灵感和顿悟。其实, 每个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天都有思考的火花;他们有时出现在课堂上, 有时出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有时出现在与同事之间的聊天, 有时出现在回家的路上……

思维的火花、灵感和顿悟往往“采不可遏, 去不可止”, 如不及时捕捉, 就会跑得无影无踪。因此, 必须准备好纸和笔, 一旦有灵感和顿悟就随时记录下来, 保存下来。

记得那天凌晨一点, 我躺在床上, 怎么也睡不着, 就随手拿起床头的一本书, 认真地看起来, 这时我突然有了写作的灵感, 赶紧拿出纸和笔。老公看到了, 说:“这么晚了, 怎么还不睡?”“你睡吧!别管我, 我现在有了灵感, 我要把它写下来。不然, 明天就忘记了。”

作为一名教师, 要想尽快地成长起来, 必须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 记录思维的火花。而思维的火花往往出现在一瞬间。所以在我身边总会放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可以迅速记录自己思维的火花。现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但习惯贵在坚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会常反思, 记录自己思维的火花, 坚持到底。

摘要:结合实践经验和体会, 简单阐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 随时记录思维的火花。

“出错”——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篇9

关键词:解题行为,“出错”,隐含条件,意想不到的收获,思维碰撞,点拨

解题教学如果置学生解题思路的闪光点于不顾, 急于亮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而另起炉灶, 那么不仅错过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机会, 而且容易挫伤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如果从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 进行引导、点拨,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一些具体的例题就如何“出错”的各种原因分析, 点燃创新思维火花介绍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以供大家商榷。

一、“追本溯源”——挖掘隐含条件, 避免“出错”

例1:若, 求y=cos2α-sinβ的值域。

解这类三角函数的有关题目, 注意三角函数中的正弦、余弦函数的有界性这一隐含的条件, 对解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分析:我们要抓住三角函数的符号与角的范围的关系把角的范围尽可能的缩小, 分清结果是一个值还是两个都满足, 适当进行取舍。

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在 (0, π) 上为单调函数, 如y=cosx要求α+β的值, 可以先求cos (α+β) 的值,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效避免错解了。如

先求出, 再求出α+β∈ (0, π) 的范围, 那么也能很快地确定了。

还有在一些数学辅导资料和一些教师课堂上, 常常会见到或听到一些很“巧妙”的解法, 它简捷、流畅、优美, 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有些解法稍有不慎, 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结合下面的例题, 谈谈对这些问题处理的策略。

二、“风雨”后见彩虹——“出错”之后, 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3: (1) 已知cosα+2sinα=2, 则tanα=___________

(2) 已知, 则tanα=___________

(1) 这道题的解法很多, 不在这里一一赘述, 但有的同学给出如下解法:

解法一: (1) 两边求导得-sinα+2cosα=0, ∴tanα=2

这一解法看上去确实十分简捷、流畅、优美, 也属于高观点指导下的中学数学解题行为之一。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法产生不同的结果, 说明至少有一种解法是错误的, 解法二是传统的方程组法, 只要过程没有错, 结果就不会错。为什么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会出现这种错误呢?那么它出现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如果解法一正确的话, 那么已知, 求tanα的值, 则有相同的解。由此说明, 解法一是错误的。

分析:我们设f (x) =cosx+2sinx, 由于f' (x) =-sinα+2cosα, 导数可以看成是曲线上经过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当等式成立时右边恒为0, 难道左边切线斜率也一定为0吗?其实不然。所以上述解法不适合 (1) 。那么这种解法是否有可取之处呢?是否存在求导后两边式子仍然成立的呢?

设, 则函数y=f (x) 分别与k (x) =2和的交点的横坐标应满足 (1) 和 (2) 中等式, 作图可以看出y=f (x) 与y=k (x) 的交点不是f (x) =cosx+2sinx的极大值点, 而y=f (x) 与y=h (x) 的交点是f (x) =cosx+2sinx的极大值点, 也就是对于 (2) , 有f' (x) =0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求导”方案对于 (1) 式是不成立的, 而对于 (2) 式则成立, 也就是 (2) 式中的等式的解α恰好使得f (x) =cosx+2sinx的导数为0, 所以α满足f' (x) =0, 从而得到f' (α) =0, 即-sinα+2cosα=0, 所以tanα=2。

解:两边求导得-sinα+2cosα=0, 所以

下面证明这个结论。

一般来说, 如果学生经过积极认真思索之后, 尽管得到的解题仍然还是错误的, 那么其错误中总会包含着某种合理成分, 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越, 一种独特。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 将这些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及时加以利用, 然后通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挖掘错误中的“闪光点”, 就可以让智慧“喷薄而出”。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才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出错”中绽放出异常的光彩。

还有,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逻辑性的错误, 也是其知识盲点和认知薄弱环节的真实体现, 也反映出学生思维的认知发展水平、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状态, 更是教学过程中一笔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如果从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出发, 进行引导、点拨,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我们要

三、据“理”力争——“出错”之后, 认清错误的本质

例4:设f (x) =mx2+nx且1≤f (-1) ≤2, 2≤f (1) ≤4, 求f (-2) 的取值范围。

下面这道题的解法是我班的大部分同学出现的解法情况:

解法三: (待定系数法)

∵f (-1) =m-n, f (1) =m+n

f (-2) =4m-2n

又因1≤f (-1) ≤2, 2≤f (1) ≤4

所以5≤f (-2) ≤10。

看到三个答案以后, 同学们大为惊讶, 看上去步步有理有据, 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老师应抓住细节, 在学生的困惑中点拨, 在惊讶中发现神奇。 (当然还有很多种很好的解法如线性规划等) 。让我们一起分析推理依据, 从①到②运用了不等式的性质:, 说明 (1) 是 (2)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①与②的范围是不等价的, 犯了逻辑性错误, 这种错误是学生长期受“因为……, 所以……”这种推理模式的影响所造成的。

所以我们老师要让学生认清发生错误的本质, 通过解题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思维火花 篇10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唤起操作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理解操作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常常会忽略这一点, 以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为什么要度量角的大小?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感受角的大小的作用吗? ”显然很难。 学生并没有进行“角的大小”比较的直观经验, 也没有量角的实际需求。 因为数学上的“角”是从生活物体中抽象才得到的,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少直接看到数学意义上的“角”, 所以很难意识到角的大小的作用, 对量角没有兴趣。 那么,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这部分的意义呢? 好方法之一是联系实际, 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创设了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情境, 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通过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 有意识地思考下滑速度和“角”的大小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 同时三个滑梯也向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当滑梯角度变大时, 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学生从中感受到“角的大小”的作用。 接着这位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谁的风筝放的高? 在哪个球门位置射门进球率高? 椅子的靠背多弯舒服”等, 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的作用, 是生活的需要, 然后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量方法。 实践证明, 在这样的设计中, 学生明确了学习量角的目标, 激发了动手操作的愿望, 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量角的操作中,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置操作障碍———激发学生操作的动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 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 ”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制造认识冲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以促进他们进行深层次思考。

例如教学《认识平行》时, 在学生认识“平行意义”后, 我放手让他们试着画平行线。 有的在方格纸上画一组平行线, 我引导他们:“如果要在白纸上画一组平行线, 该怎么画呢? ”有的学生用尺子的两条边直接画了一组平行线, 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直尺的对边画一组平行线,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就是直尺的宽度。 如果想要画出的平行线之间的宽度可长可短呢? ”有的学生先画了一条直线, 把直尺移动一下, 再画另一条直线, 对此我提出要求:加大直尺移动的幅度。 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画好的两条平行线延长后会相交。 画———移尺———再画。 “那问题出在哪一步呢, 平行线到底该怎么画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 学生展开了讨论, 根据“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宽度不变”这一思考, 想到了“直尺移动时不能晃动”的结论, 如果沿着固定的边移动, 有多好。 借助这一思路, 学生想到了多种画法, 虽然画法不同, 但本质相同, 都是给移动的尺子固定一条边。 采用先试后件, 层层设疑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引导学生尝试的操作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 在探索“怎样画”的过程中体验“为什么”。

三、选择操作的时机———发挥动手操作的效益

动手操作为新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一些抽象的计算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运用操作理解算理的优势已被一线教师认可。 但是在课堂上因为操作时机的不同, 达到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因此, 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操作在重点处, 操作在最有利的时机, 当然效益也是最高的。

例如: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 》,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当个位上不够时, 怎样用十位上的“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以此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动作表象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我听一年级两位老师上同一内容的课, 前面教学引入过程基本类似, 从购物的情境中提出了36-8等于几, 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6减8不够减怎么办”, 以此促进学生进入独立思考的阶段, 只是有的孩子很快就有了答案, 几乎没有借助手中的小棒, 两位老师都没有让学生很快回答, 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的想法, 再反馈, 这时出现不同的教学情境。

教师1: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先一一交流方法, 再操作, 但她认为小棒操作应该操作在重点处, 不需要每一种方法都一一操作。 另外, 学生操作太费时, 没有效益, 没有达成实质性地理解算理, 后面的练习也来不及。 于是她就按以上的设想进行教学, 当学生汇报得到两位数减一位数当个位不够减, 用十位上的“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时, 让这一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 其他学生观看演示的过程, 其他由学生汇报老师代劳用小棒演示, 在巩固练习时发现学生计算用平十法的居多数。

教师2:认为要把“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这种方法操作在第一时间, 先入为主, 认为小棒操作需要人人到位, 而且要边摆边说边板书, 再适当补充两道题, 不留痕迹地进行强化, 然后交流其他方法, 教师操作小棒演示。 于是她在课堂中实施了这样的方法, 在学生独立思考时, 教师进行了巡视, 大致了解了学生的想法, 交流反馈的时候从十几减几入手, 按上面的想法操作教学过程。 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这种方法, 再进行了被减数十位和差的十位比较, 最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理想。

上面两位老师都认识到通过小棒操作演示, 可以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算理, 产生认识冲突, 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同时也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但在算法多样化的情况下,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拆成整十数和十几再减的方法的优越性, 认同这种方法, 我认为教师的方法处理可以借鉴:先入为主, 重点突出, 无意中强化, 切实提高动手操作的实效。

思辨点燃地理思维的火花 篇11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思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1-084-1

一、精选话题,激发思辨

地理学科是一门将人类社会、环境空间和资源看作为一个统一的复合系统的浩瀚科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王建教授在《对地理学发展与改革的思考》中指出新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出发点从资源的开发转向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任务也从资源调查、开发规划转向了协调人地关系。这样的转变所涉及的丰富的学科内容为思辨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1.将科学争议性问题引入课堂 。

在地理学科的发展中存在很多有科学争议的问题,如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厄尔尼诺成因、环境人口容量等,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论题。这些论题的价值在于成为聚集学生思维能力的能量环。学生从论题入手,探究不同观点者的论据与论证,在赞成或质疑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并在举证或反驳中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完成知识内化与能力养成。

2.将社会民生争议性话题融入课堂 。

地理也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科学,具有生活实践性。地理学科也关注很多社会民生中有争议的问题,如计划生育问题、农民工进城的利弊、南水北调等。这些话题的融入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学习更接地气,具有生活现实感,增强学习兴趣;给予探究生活的机会,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与生活百态的思辨能力;培养人文情怀,增进生命的价值。

二、注重引导,强调过程

课堂不仅是学生的,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生长的地方,激情与生命涌动的地方。思辨课堂的建构得益的是师生这个共同体。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召集者。阐释教学法的目的“不在于对事物作另一番解释,而在于追求人的自由”。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旗帜之下进行“聚会”的活动,教师则是这场聚会的召集者。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真理,而在于协助学生认清各种意识形态、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思辨力,最终解放自己。

调情者。思辨是对智慧的挑战,要想引发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思想,教师先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欲望,并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进行观察与思考。学生能在情感共鸣之下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实现自我发展。当然这里的“情”除了教师本身感染性的人格魅力与授课技巧之外,应更多挖掘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如爱国主义、环境忧患等,而不是将课堂变成教师的表演场。“情”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包容,包容学生不同观点,哪怕他的观点是滑稽的荒缪的,只要他是努力思考的。

合作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传递者,更是引导人,在师生的平等互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过程的引导,以对话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自己解读教学文本,理解意义,启迪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和创生。与学生一起追寻真理,而不是传授真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学科素养也必将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得到完善与升华。

以上三“者”都是旨在将教师塑造成“平等中的首席”,以平等抵达学生的心灵,以思辨实现教育的真谛。

三、关注评价,养成习惯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知识逐步减少,发散性思维的知识在逐渐增加,试题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如2013年江苏省高考第27题:

27.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理由是 。(3分)

答案: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这类试题的出现是新课改的方向,从评价体系给了我们很强烈的信号,我们需要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试题给了学生充足的答题空间,学生对题干中出现的条件进行分析,结合课本相关的地理理论和规律,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这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思辨的过程。

走近黑白世界点燃思维火花 篇12

关键词:围棋,数学,幼儿,判断力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分析,如今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父母们的包办代替使幼儿逐渐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处事能力,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交往,耐挫力差,遇到挫折就退缩,缺乏跌倒再爬起的勇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园开展了围棋活动,把围棋列入校本课程,通过构建棋文化,逐渐了解到学围棋可以启智、冶情、载徳、健身,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它的教育功能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故我园引进围棋课程已成必然,我园的围棋特色活动和其他活动一起配合进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幼儿在学习围棋后,在思维判断能力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一、情景激趣,点燃判断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发幼儿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比观察了幼儿在围棋活动和其他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平时好动的幼儿通过下围棋变得安静了,会独立思考了,会判断对与错。因此,围棋是逻辑数学智能练习的极好教材。

围棋是两个人玩的游戏,存在着能促使幼儿智力发展的因素。为此,我们努力将有关围棋的文化精神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促进幼儿思维、观察判断能力的提高。在数学活动“我们的好邻居”中,我首先出示一幅背景图,设置找门牌号的情景,请幼儿看一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新家,他们分别住在几号房间。充分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做铺垫。其中,学习2的相邻数是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从而为探索2~9的相邻数作铺垫。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小狗住在几号房?5号房的前面是几号房?2号房的后面是几号房?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怎样?2比3又怎么样?”在这过程中,幼儿首先要学会判断区分哪个是前一个数,哪个是后一个数,通过比较再来发现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学下围棋,要求每一手棋都要深思熟虑,幼儿经过围棋训练判断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围棋离不开心算,经常下围棋会让幼儿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为数学等理科科目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启发判断思维

幼儿思维特点,是直觉性、形象性向抽象性思维发展。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并富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建立实物与数字之间的联系,使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数学活动“多变的电话号码”中,我为让幼儿能对数字的排列有个概念,先让幼儿为汽车设计车牌号,引导幼儿发现电话号码与数字的关系:“小动物们搬进了新楼房,每家想装一部电话,请你给每家设计一个电话号码。”“你家有电话吗?你家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这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对现代通信工具非常熟悉,设计电话号码,让他们知道电话号码数字不能相同;如果数字相同,那么数字之间的位置就要不同。幼儿通过排列数卡后,得出了这个结论。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尝试利用1~6的数卡将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为6个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提醒幼儿排一次记一次,在记录单上清楚地记录自己设计的6组电话号码。在这过程中,幼儿要不断观察、判断,不能出现相同的组合;如果两组数字相同,那数字之间的位置就要变换一下。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判断思维能力。

围棋各阶段尤其是局后的复盘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这对增强幼儿记忆力有很大帮助,能让他们在文科等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的科目的学习中得心应手。

三、操作比较,提升判断思维

操作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操作方法。操作比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如数学活动“认识梯形”中,我将长方形和梯形重叠对比,幼儿发现梯形有四条边,一条短边一条长边,两条斜边。认识了梯形特征后,将各种形状的图片混在一起,让幼儿从中找出梯形。幼儿通过操作比较,发现不同图形的特征,对幼儿习得新的知识经验有着重要影响,进一步促进幼儿判断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围棋的过程中,要求下一步就要计算对方可能下子的步骤,同时计算出自己如何应对,当对方做了眼,得判断是真眼还是假眼,如何击破对方的布局,懂得取舍,这就很考验幼儿的判断能力。可见,多下围棋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判断能力。

四、快乐学棋,拓展判断思维

刚学习围棋时,幼儿喜欢你吃我一颗,我也吃你一颗棋子,这是幼儿的直接知觉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外在表现。实际下,围棋是看谁在正方形的围棋盘上占的地方多。因此,在围棋活动中,幼儿需要学会纵观全局,常看大棋盘,通过布局和战术来抢占对方地盘。下围棋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揣摩对手的思路,是退还是进是取还是舍,在这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提高幼儿考虑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高。例如:“扑与倒扑”,幼儿下这手棋时,他所要思考的不是下一手要如何下,而是如何引诱对方掉入陷阱,来吃自己的一颗子,吃了以后再反提,这一过程需要幼儿连续想好几步棋。可见,围棋在数学活动中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判断思维能力。

上一篇:严格的纪律约束下一篇:核医学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