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体操

2024-07-22

思维体操(共10篇)

思维体操 篇1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老师, 出了一道数学题, 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 32只羊, 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同学们开动脑筋, 他们先将两个数字相加, 107岁能开船吗?早就退休了.他们一除, 二点几岁, 不可能.又一乘, 2000多岁, 更不可能只有将75头牛减去32只羊等于43, 43岁开始做船长, 年龄正合适.班上大部分同学都算出船长年龄是43岁.可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目, 那个船长的年龄和75头牛、32只羊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人看完这个例子会哈哈大笑, 但是我们笑过之后是否有必要想一想, 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他们缺少的是打破习惯性思维的勇气, 他们缺少的是创新思维,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长期的传统数学教育中, 学会了墨守成规.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迫在眉睫.

那么,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先锋和实践者,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当其冲

1.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创新”的内涵,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何为“创新”?很多人会想起发明家, 甚至会想起“异端学说”, 其实, 这也是狭义的概念.从广义上讲, “创新”是指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 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评判是否属于创新思维, 不是看有多少人曾经提及过这个问题, 关键是是否采用了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 在大多数同学用传统的单数相加法计算1+2+3+…= () 的时候, 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巧妙地找到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 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了结果, 这就是采用了新的合乎情理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属于创新思维.

由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非常必要, 这是实施创新型教学的前提, 也是保障.教师应从传统理念中的“经验式”教学逐步向“反思性”教学靠拢, 从“封闭式”教学逐步向“开放式”教学迈进.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只有教师从过去的“授人以‘鱼’”转变成“授人以‘渔’”, 学生才有更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而培养出更强的创新能力.

2. 教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做到有法而无定法, 做到

因材施教, 让每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都能满怀信心地探索数学奥秘

首先, 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法时, 要做到有法而无定法.如果要把数学比作是一汪海洋, 那么它必将是没有边际的.数学存在着许多的现实性、多变性和随机性, 没有哪一个数学老师甚至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名家敢于说他能解决数学中一切可能存在的问题, 数学一向不习惯以一种一成不变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数学海洋里的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水滴都有可能引起数学界的“惊涛骇浪”, 因此, 在教学数学时不可能只局限在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现在在我们身边仍然有许多这样的“经验型”教师给数学套上了“八股”, 几年来, 甚至几十年来, 他们不断重复着、延续着“新课讲解———练习巩固”的路线, 我不否认这种传统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很深刻的现实性和实效性, 但为什么不尝试着在此基础上给我们过于单一的数学课堂注入一些新鲜血液呢?偶尔也给数学课换上一件漂亮的新装呢?例如, 我在讲述探索等腰梯形条件这一节课时, 突破传统的根据条件进行理论论证的教学模式, 而是先设计了作一个等腰梯形的作图问题, 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索, 并鼓励他们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来作图, 然后通过小组相互交流讨论, 老师指导总结, 得出等腰梯形的条件.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节课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们所得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了课本上的知识, 光等腰梯形的条件就给出了好多种方法, 而且学生对自己得到的结论巩固程度也很好.这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好得多.

教师的创新意识不仅可以表现在教学模式的多变上, 同时也可以表现在对待不同的学生个体上, 这是由教师教学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 教师和别的职业不同, 教师教的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不同的学生时, 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现在我所担任的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由于基础、习惯、态度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了班里的学生在数学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给一般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而每次组织小组或班级集体讨论时, 那部分学生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有的甚至完全不能参与讨论.面对自己教得疲劳, 学生学得困难的情况, 我也曾为此感到苦恼, 最终我决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每天特意设计补缺小练习给那部分数学水平比较差的学生练习, 慢慢地, 我发现那部分学生做的习题正确率提高了, 课堂上参与的机会也多了,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浓了, 有时遇到比较简单的问题时, 还能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呢!正是这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创新之举给我的学生带来自信, 重新回到了数学课堂, 才有了培养创新思维的可能性, 同时也使我看到了新的希望.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合格的教师知道教什么, 而优秀的教师知道怎么教.”

除此之外, 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很重要,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讨论、探索的兴趣,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人们常说, 数学课是需要开动脑筋的,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其实, 数学老师同样需要.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比如创设兴趣情境、讨论情境、问题情境、操作情境、实践情境等, 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节课的不同特征去选择, 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3. 教师应该把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起来, 把学生从狭隘的课堂教学引领进广阔的生活中, 拓展创新型教育空间

实践出真知, 数学实践活动是创新教育的不竭源泉.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的,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创新思维,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会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这样, 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主动实践,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使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学生是创新意识的主体, 内在力量不容忽视

1. 循序渐进, 厚积薄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好比是建造一座房屋, 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有坚固的基石, 培养创新思维的那块基石就是牢固的数学基础.只有在平常的学习中学好了数学基础知识, 夯实了基础, 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思维.如果一名学生对数学上的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 那么又怎么可能要求他产生创新思维呢?就好比是一个还迈不稳步子的孩子, 怎么能要求他跑得稳健呢?因此, 只有注重孩子的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积累, 多动脑, 养成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好习惯, 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产生创新思维, 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2. 勇于探索, 敢于质疑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能只是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出现, 更应该以一个探索者的姿态去挖掘其中的奥妙.经常把自己置身于新旧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漩涡中, 在矛盾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对于数学上的难题, 不能轻言放弃, 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 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钻研得深入了, 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发挥“质疑”精神的作用了.“学则须疑”.敢于怀疑, 才能激励自己去探索.这种探索和怀疑的循环交织, 往往就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温床, 任何一个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探索和怀疑精神的产物.

3. 注重情感教育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是光靠教师教这个外力就能成功的,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 在这其中, 情感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美国学者阿瑞提说过:“尽管创造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智力, 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数学学习过程并不仅仅是智力活动过程, 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都能对创新思维的产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不难发现, 在很多成功的科学家身上都存在着这些共性.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样的情况下, 良好的情感素质就能为创新思维的产生提供坚强的后盾.没有远大的理想, 没有坚定的信念, 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哥白尼就不会提出“日心说”, 爱因斯坦就不会让电灯照亮全世界.

我相信, 在教师的群策群力、精益求精, 学生的积极参与下, 数学课堂一定能异彩纷呈!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创新是体操的灵魂.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中学数学教育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中, 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首要任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积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推进新的教学方法, 从“授学生以‘鱼’”转变为“授学生以‘渔’”, 将课堂教学和实际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以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后盾, 厚积薄发, 勇于质疑, 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成为数学王国里璀璨的明日之星.

关键词:数学,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韩秀梅.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朱永新, 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 1999.

[3]余春林.关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

几何是思维的艺术体操 篇2

常跟同行开玩笑说:如果把数学老师分成代数老师、几何老师,我是很情愿当几何老师的,而且能做到”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可是,每每遇到课改什么的,我总是暗自为平面几何担心,——甚至有点伤心!不是我有怀旧的嗜好,是平面几何的魅力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不是我杞人忧天,是有些事情令我不安。

平面几何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只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相继发现了几何的一些重要定理,欧基里德只不过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把这些重要定理编辑整理成书(《几何原本》),而且这本书在世界图书史上销售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现在,科学家并把其中的勾股定理(——我国魏晋时期刘微的“青朱出入图” )作为地球村的智慧语言发向太空,期望与外星人交换信息。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种语言继承好,让学生学习好,理解好。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叛逆者,他对学校的课程安排及老师的传授方法不感兴趣,总是喜欢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唯独学习平面几何时他感到十分地惊讶和欣喜,认为在这杂乱无章的世界里,竟然还存在着这样结构严密而又十分完美的体系,从而引发了他对宇宙间的体系研究。还有科学家说得更直接,‘自己能在科学领域里射中鸿鹄,完全得宜于在中学里学几何时对思维的严格训练。’更有甚至,早期欧洲著名的法学院门前曾挂着‘没学几何的人莫进来’的牌子。历史发展到上世纪末(1998年),美国的科学家大会还喊出了‘二十一世纪几何万岁’的口号,虽然,美国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度, 但是,集中了各个领域里的一流科学家的意见而喊出的口号,其意义就非同一般!是不是我们人类要在极其微观领域 (如软件、基因)和极其宏观领域(如宇航、太空)的探索,除了需要做大量的科学实验外,还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几何的严格推理思维方法呢?不管怎样,西方人从古到今都如此喜欢几何、重视几何是一定有它道理的。

对几何价值持否定态度的人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认为几何知识太古老,已经过时(应该寿终正寝);二是认为几何太难,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实这两个观点也站不住脚,就象西方国家科技是如此发达,但人们的心灵仍然需要圣经的滋润一样,我们人的大脑同样很发达了,但思维的天空仍然需要几何的沐浴。几何主要是训练人的理性思维的。几何学的好的人,表现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办事顺理成章。说句实话,我们的国家在过去的岁月从领导到群众是激情有余,理性不够,做了不少不够理性的事。就是在今天还有学者在说:中國的呐喊时代已经过去了,进入了流言的时代。为什么有少数人造谣,多数人信谣传谣呢?说到底是人们缺乏一个思辩的头脑。如果在青少年时期都把证明几何学好一点,人人养成了一种思辩求证的思维习惯,就会‘流言止于智者’。说到几何证明题,‘几何,几何,想破脑壳’几乎成了它的代名词。其实,思考问题如船行水中是应该有一定压仓之物的。再说,思维的快乐是在跳起来摘到果子后的快乐。鉴于此,学生做点难度适中的几何题是理所应当的事,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几何难呢?我认为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国家普及几何教育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整个国民的几何素质比较底;二是应试教育拔高了证明几何的难度,甚至把数学家倾其毕生心血研究出的几何难题也引进了课堂,误把普及教育当成了培养数学家的教育,能不挫伤学生学几何的积极性?现在可好,又来了个180°的大转弯,有人打着减轻负担的旗号只教计算几何不教证明几何,好象义务教育的数学就是教学生测旗杆求利率等,殊不知社会改革开放越深入,给公民在生活中的选择机会就越多,而每次选择都少不了思辨与求证思维。因此,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证明几何不能删得过了头,理应在内容深度与教学形式上作更科学的安排。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今天我要说:几何是思维的艺术体操。希望课改不要把这优美的艺术体操搞破碎了,最好让它焕发青春,更加迷人!

思维体操 篇3

何时进厂

某化工学院决定组织一批学生到化工厂参观。到了参观的那天, 学生王磊问带队的赵老师:“咱们几点钟进厂?”

赵老师平时就喜欢猜谜语, 这次也不例外。他没有直接回答王磊的问题, 却拿出钢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压”字, 然后说:“咱们就在这个时候进厂。”

王磊先是一愣, 不一会儿就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师生俩会意地笑了起来。

你知道这些学生是几点钟进厂的吗? (寒梅)

2. 谜语城

耳朵像蒲扇, 身子像小山, 鼻子长又长, 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导游。 (猜一成语)

屋子方方, 有门没窗, 屋外热烘, 屋里冰霜。 (猜一家用电器)

架上爬身结绿瓜, 瓜头顶上开黄花, 生着吃来鲜又脆, 炒熟做菜味道佳。 (猜一蔬菜)

风平浪静。 (猜一中国地名)

3. 规律填数

请仔细观察格子中的数字, 找出其中数字的内在规律, 然后推测出方格中的“?”处应该填入什么数字。 (寒梅)

4. 看图猜成语

5. 迷宫游戏

兔子灯在玩具制作中心, 请帮助小童找一条捷径, 让他早早取到兔子灯。 (张祉浩)

6. 看服饰, 猜民族

7. 小侦探

叶子下的古币

布莱克探长接到好朋友收藏家凯恩的电话, 说有一枚稀有的古金币要拿到市场上去拍卖, 为了安全, 请探长陪他一起去。

探长下午如约赶到, 想不到看到的竟是凯恩的尸体。他被钝器击中, 死了不到半小时。

探长翻转凯恩的尸体, 发现上衣翻领上有一枚绿色三叶形的徽章, 徽章后面有一样东西闪闪发亮, 仔细一看, 正是那枚古金币, 藏在徽章的夹层中。他将金币放回原处, 又把尸体脸朝下翻回原状, 凝视着死者身上外翻出来的衣兜。

当他查看这位独居死者的厨房时, 凯恩的侄子汤姆走了进来, 见状惊问是怎么回事。

探长从碗橱里取出一个茶叶罐, 打开盖子让汤姆拿着, 自己则边从罐中取茶叶, 边说:“今天早上, 你叔叔打电话叫我下午陪他到市场上去拍卖一枚古金币, 很遗憾, 凶手抢在了我的前面。看来凶手是搜遍了尸体, 但一无所获。”

探长停顿片刻, 将一壶水放在炉子上说:“你替我把它拿出来吧, 它就藏在叶子下面。”

汤姆立即放下手中的茶叶罐离开厨房。过了一会儿, 他从叔叔身上找到了金币。

“为什么要谋杀你叔叔?”探长厉声责问汤姆。

思维体操 篇4

数学是创造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创造性学习

什么是数?

开天辟地之初,人类就开始与数打交道。数即是数目的意思。正如《汉书・律历志上》云:“数者,一十百千万也。”

数进入数学体系就成为它的最基本概念之一,数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并且永无止境地发展着。从古至今,以自然数为开端,接着是有理数与无理数、正数与负数、实数与虚数,直至复数,共同构成数的概念不断拓展的系列。每一次拓展都是一次创造思维的跃升。

什么是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古时候,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便获得了数的概念和一些简单几何形体的概念。自此开始,到16世纪,创立了包括算术、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和三角的初等数学。17世纪引入变量概念是数学发展史中的转折点,这使得运动和辩证法进入数学,开始研究变化中的量与量之间相互制约关系和图形间的相互变换。近年来,由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又由于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对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作用也显示得更加清楚了。至今,现代数学已经形成了包括数理逻辑、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函数论、泛函分析、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及边缘学科运筹学、控制论等在内的庞大体系。

与数的发展一样,数学发展史也是创造思维不断发展的历史。

数学是中小学生的主科。数学学习是中小学生增长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

一.驴唇怎能对得上马嘴呢

阴错阳差的巧事,张冠李戴的误会,在大千世界,这等笑话,时有发生。可是,在数学课上,难道也会发生驴唇不对马嘴的事情吗?

(一)平地起风雪

话题是从一道浅显的代数题引发的。这是一个发生在某中学初一新生的一节数学课上的小故事。快下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题:“若a为自然数,说出a以后的7个连续自然数。”一个小女孩举手抢答:“a,b,c,d,e,f,g。”话音刚落,便引起哄堂大笑,老师也愕然了。女孩觉察到,自己的答案,驴唇不对马嘴。出了笑话,落个满脸通红。

接着,一个男孩起来补正:“a+1,a+2,a+3,a+4,a+5,a+6,a+7。”尔后,下课铃响了。

事情平平常常。一个女孩答错了题,一个男孩纠正过来,全班同学都明白了正确答案。下课,大家就都散了。

那么,这件事是否到此就算了结了呢?

请思考10分钟,然后,发表你的见解。

单兵――我看是了结了。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完成了学习任务。

焦小敏――如果说没有了结,那就是老师还得教育同学们,不要把这事当成奚落那位小姑娘的笑柄。

张娟――还有,班上的同学也有义务鼓励那位小姑娘。

赵燕――直截了当地说,我认为没有了结。因为任何结果都有原因。小姑娘答成“a,b,c,d,e,f,g”这是她思维的结果。那么,她一定有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其中深藏着错误的原因。老师与那个小姑娘的任务是找出原因,避免再错。如若不然,再遇类似问题,也许她又答成“甲、乙、丙、丁、戊、己、庚”呢。

肖冬春――我同意这种看法。换句话说,知道男孩答案正确,并不等于找到自己的错误原因。

韩小――前面几位同学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又都有一个绝对化的框框束缚着。这就是姑娘的答案一无是处;小男孩的答案绝对正确,天衣无缝。这个框框正是上面5个发言的潜在的共同前提。当然,错误答案之正确部分及正确答案之不足部分,如果真有,我现在还未想出。

赫峰――她提出的问题,是一条崭新的思路,很有启发。我发现小姑娘的答案中有一个合理的因素,7个字母与题目要求的7个自然数合得上。

曹博――这么说来,错误答案中的合理因素,可不止这一个。题目要求“a以后”,按照英语字母表由b到g都在a以后。

姚树――题目要求“连续”,按英语字母表,从a到g是连续的,并没断开,也没跳跃。

祝越――7个符号都可以表示自然数。这一点。也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李河――这么说来,“a以后”、“7个”、“连续”、“自然数”4大要素都合乎题目要求,错在哪里呢?

讨论至此,真是平地起风云。看来已经结束的问题,却又引出一片新话题。况且本来被公认为绝对错误的答案,现在却找不到一点破绽了。

(二)罕见的对话

正像大家的看法一样,当堂听课的主任觉察到:这件事并未结束。

下课后主任与老师讨论,老师认为“a+1”到“a+7”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全班已懂,教学任务已告完成。主任又去问学生。大家说那个小女孩在小学时,特别喜欢英语。主任领悟了:小学时只是在英语学习中才见到过a,题目似乎要求写出“a以后的7个”来,自然,a,b,c,d,e,f,g”在头脑中出现了,又在口中说出了。这正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副定势起了作用。

尔后,主任将女孩找到办公室。先肯定她喜欢英语,大胆举手的优点,接着是双方一连串的对话。

“那题明白了吗?”

“明白了。”

“你的答案呢?”

“全错了。”

“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

“没有。”

“一丁点儿都没有?”

“没有。”

“真的吗?”

“我没想过。”(唉!没有想过就坚定地认为自已全错了!)

“现在想想看。”

“想不出。”

“b,c,d,e,f,g,不是在a以后吗?”

“是”。

“字母不是说了7个吗?”

“是”。

“7个字母,排列有序,为什么不跳着说呢。”

“题目上说……”

“你看,‘a以后’、‘7个’、‘连续’,都有了。这些字母又都能表示自然数。那么,哪有错的地方呢?”

“咦,怎么没有错的地方了呢?”

最后,在主任启发下,发现了错误:对于这些字母,没有给出符合题意的数学含义。一句话,把英语字母转化为数学符号的任务,没有完成。

找出错误原因,就能纠正错误。简单说,将7个英语字母赋予符合题意的数学含意就是了。这样,找到了与众不同的答案:若a为自然数,令a'=a+1,b=a+2,c=a+3,d=a+4,e=a+5,f=a+6,g=a+7,则a',b,c,d,e,f,g”便是正确答案。

就是这样,正确与错误之间,只有一小撇之差。

还应指出,运用这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求解此题,正确答案是无穷尽的。即使是“甲、乙、丙、丁、戊、己、庚”,只要将其赋予符合题意的数学含义,也能成为正确答案。这么看来,把“a+1,a+2,a+3,a+4,a+5,a+6,a+7”看成唯一正确答案,失之于思维呆板,并且导致片面性和绝对化。

(三)深刻的启示

中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错误常见,改错也常见。但是,这样的改错方式从未见过。

这样的改错方式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是多方面的。

1.在变通性的动态思考中更深刻地掌握数学新原理

掌握数学概念和原理,运用相关概念、原理解答数学问题,从而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习的基本任务。

用符号表示数是代数学的根本特点。在小学算术中只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固定的具体数目。而在中学代数中,就要用抽象符号表示多种多样的数学含义。用符号表示数的课题,是代数起始课的重点和难点。上面的题,正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个代数原理而设计的。

两种改错方式对理解原理的作用是不同的。先看一般方式:

a,b,c,d,e,f,g→a+1,a+2,a+3,a+4,a+5,a+6,a+7

再看变通方式:

a,b,c,d,e,f,g→令a'=a+1,b=a+2,c=a+3,d=c+4,e=a+5,f=a+6,g=a+7→a',b,c,d,e,f,g

后者增加“令a'=a+1,……,g=a+7”的一步,同时也就增加了“a'~g”的新的答案形式,最后回到“a+1,……,a+7”的答案。中间增加两步推导,都运用了“符号表示数”的原理。这样,也就加深了对这一原理的理解。

总之,对比两种处理方式,后者更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创造思维能力在运用中得到增长

运用变通性方式改错,不仅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增长。

变通性改错方式,加大了思维难度,是进行发散思维而获得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原来被认为解法唯一,现在变成无穷了。这就启发我们提出问题:

(1)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统统都是永恒不变的吗?其表述方式是唯一的吗?

(2)被认为只有一种解答方法的数学题是统统都不会有第2、第3种解决方法吗?

当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得出“不见得”的结论时,那么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也就在其中了。即不以固定方式掌握数学概念、原理和题目解法为满足,而还要运用创造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对每一个数学课题予以审视,积极发掘可能蕴含着的新内容、新方法、新的推理和新的表达方式。

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收到数学学习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同步超常增长的效果。

思维体操 篇5

以往的艺术体操训练课,一般都是采用示范、讲解、练习、观察指导、纠正错误等手段、方法组织练习。通过示范使运动员在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通过讲解使运动员建立起正确动作概念;通过练习指导、观察纠正错误,发现运动员存在问题纠正其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和技术水平,使运动员学会和掌握动作要领。在运动员的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和建立动作概念,是运动员学会掌握动作技术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反复练习则是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的必要过程。如何使运动员尽快地形成和建立动作表象,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完成高质量、高规格的动作,一直是少年儿童艺术体操训练中的核心问题。在多年的少年儿童艺术体操训练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示范讲解中恰当地运用形象思维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学会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效果很好。

一、形象思维与动作表象的形成

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对原有感性形象在头脑中进行重组而创作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务都形成感性形象,而某些艺术体操动作的外在表现往往又和人们对其它事务的感性形象有相似之处。利用人们对其它事务已有的知觉基础上的感性形象,来帮助运动员感知艺术体操动作的外在表现,把新建立的感知基础上的艺术体操动作感性形象地与头脑中已有的相类似知觉基础上的其它事务感性形象相结合进行形象想象,能有效地帮助运动员较快地建立起正确的有知觉意义的艺术体操动作表象。例如:在练习技巧侧手翻动作时,运动员通过示范在头脑中形成的感性想象是:直立向侧通过手脚依次支撑地面,并经过分腿倒立再回到分腿直立动作过程。这时要求运动员把对侧手翻的感性形象,与头脑中已有的对旧时马车车轮知觉上的感性形象结合起来,进行形象想象,就较容易把车轮滚动一条线,轮体运行一个面的本质特征与侧于翻的感性想象进行重组,“形成的手脚一条线、身体成平面、四肢伸展,肩、髋角度开”的动作表象和良好的空中姿态。

二、类别与动作概念的建立

形象类比是根据两个形象中的某些属性相同,且已知其中一个形象还具有其它属性的思维形式。启发运动员进行形象类比,可充分利用运动员对头脑中已有的某些形象的了解,帮助运动员对所学艺术体操动作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解。例如:在练习全身波浪动作时,用大海中的波浪形象比喻和教练做的示范动作进行类比,两个动作形象的共同属性都是各关节动作高低或起伏、依次伸展,动作过程都是以先挺后含为运动形式,而形成的轻盈柔软、连棉起伏动作连接成为波浪。通过形象类比,可弥补示范中动作幅度不够大、依次伸展不明显的不足,从而帮助运动员全面感知动作形象,对运动员形成和建立起大幅度依次伸展的动作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使运动员更充分、准确掌握和完成全身波浪动作,运用类比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理解动作要领、尽快形成和建立正确动作概念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形象比较与错误动作的纠正

形象比较是指通过对同类或异类影象进行对比,找出同类形象的相异点或异类形象的相同点的思维方式。在艺术体操训练中,运用同类形象比较可帮助运动员对正误动作概念进行区分,达到改进错误动作,形成正确动作概念目的。例如:在学习前滚翻动作训练中,运动员容易出现上体伸展,团身不紧,滚动不圆滑等错误。教练可通过启发运动员对充气量不同的皮球,在地面上滚动时的形象进行比较来帮助运动员改正错误。充气量足,则球体在滚动时重心平稳、滚动圆滑;如果充气量不足球体有凹陷,则滚动时重心不平稳,有颠簸起伏现象。前滚翻动作要求身体尽量团紧,像充足气的皮球滚动均匀地与地面依次接触,平稳圆滑的向前滚动。如果在向前滚动时团身不紧,上肢展开,必然会造成身体重心增高,重心起伏大,滚动时即费力又不平稳、圆滑,速度也慢。通过形象比较,运动员对正误动作概念的区分迅速而印象深刻,这更有利于运动员改进错误动作,按正确的动作方法去练习,学会和掌握动作。

四、结论

思维体操 篇6

忘记关灯

小马、小李、小王、小赵住在一个宿舍。按约定, 晚上最晚回宿舍的人负责关掉室外的路灯。

有一天, 室外的路灯整晚未关, 第二天, 宿舍管理员过来查询哪一位同学最晚返回宿舍。

小李说:“我回来的时候, 小赵已经睡了, 我也就睡下了。”

小马说:“我回来的时候, 小王还没有睡。”

小王说:“我进门的时候, 小李正好上床睡觉。”

小赵说:“我上床就睡着了, 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这四个人说的都是事实, 请问谁最晚返回宿舍?

(寒梅)

2. 谜语城

东西北无路。 (打一地名)

小小铁瓜, 睡在地下, 谁敢踩它, 脑袋搬家。 (打一武器)

有洞不见虫, 有巢不见蜂, 有丝不见蚕, 撑伞不见人。

(猜一蔬菜)

年纪并不大, 胡子一大把, 不论遇见谁, 总爱喊妈妈。

(猜一家畜)

承上启下。 (猜一字)

3. 巧填数字

花红酒清

这道由红玫瑰与白葡萄酒组成的英文算式中包含10个不同的英文字母, 每个字母分别代表数字0~9中的某个数字,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数字, 不同字母代表不同数字。

请你将它恢复成合理的数字算式。 (张祉浩)

4. 巧妙连线

请将图中的相同数字用线连起来, 线只能在方格的中间经过一次。 (墨丁)

5. 看图猜成语

6. 找错别字

7. 小侦探

(1) 哥哥的威士忌

在一个小城中, 有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 他们的父亲去世了, 留下一大笔家产, 死前没有说明留给谁。为了争夺家产, 两兄弟斗得不可开交。

哥哥有家酒吧。一天, 哥哥请弟弟喝自己冲的威士忌。弟弟怕有毒, 不敢喝。哥哥说:“弟弟, 你看, 这么热的天, 这杯酒里有冰块, 很解渴的, 不信我喝给你看。”说罢, 哥哥喝了起来。哥哥喝了一半, 弟弟看没事, 就接过杯子把酒喝完了, 可没过多久, 弟弟就死了。

经过调查, 警方认定弟弟是因氰化钾中毒而死的, 可哥哥也喝了同一杯酒, 为什么没死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选自《科教新报》)

(2) 学费不翼而飞

黄老师下课时收到学生交上来的500元学费, 因为会计不在, 他把钱放在办公桌第三格抽屉里, 而且锁好了, 打算第二天把钱交给会计。

第二天早晨, 黄老师一到学校就准备把钱拿出来。他打开抽屉, 发现抽屉空空如也, 放在里面的钱竟不翼而飞。

黄老师感到非常奇怪, 因为抽屉的钥匙一直在他身上, 而且抽屉没有被撬的痕迹, 钱怎么会丢了呢?

思维体操 篇7

一天夜里, 一位出租车司机在街上开着车寻找坐车的客人。突然, 他从后视镜中看见一个人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豪华轿车撞飞了。轿车司机略一迟疑, 猛踩油门逃离了事故现场。

出租司机连忙打电话报警, 并且告诉警察他记下的车牌为“18UA01”。警察立即组织人手调查牌号为18UA01的车主。奇怪的是, 这是一辆巨大的载重货车, 而且有人证明, 发生事故的时候, 货车还停在百里以外的地方运货。

出租车司机坚持说自己没有看错, 可警方的调查又该如何解释呢?到底哪一辆是真正的肇 (zhào) 事车呢?

2. 谜语城

一粒米, 打三截, 又没骨头又没血。 (打一动物)

上不怕水, 下不怕火;家家厨房, 都有一个。 (打一生活用品)

弟兄七八个, 围着柱子坐, 只要一分开, 衣服就扯破。 (猜一蔬菜)

驼背公公, 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 (打一物)

长得像竹不是竹, 周身有节不太粗, 不是紫来就是绿, 只吃生来不能熟。 (打一植物)

3. 奇妙填数

请把数字0、1、2、3、4、5、6分别填入下图的空格内, 使每个 (共3个) “田”字格内的四个数之和都相等。想想看, 你能很快填出来吗? (吴长顺)

4. 野菊花

图中有一束野菊花, 如果你顺利地从左边入口走到右边的出口, 便能看得一清二楚。 (张祉浩)

5. 看图猜成语

6. 扑克游戏

填什么牌能完成这个谜题?

7. 小侦探骡子下驹

在一个杀人案件的调查中发现一个经营奶酪的农夫很可疑。当刑警找到他询问有无不在现场的证明时, 农夫回答道:“什么?我是杀人犯?真是岂有此理。那天夜里我一直在家里。我家养的骡子生产, 整整折腾了一夜, 因是难产, 所以拂晓时连骡子带驹都死了。”

“你还饲养骡子吗?”

“是的。我想让它们互相交配生仔, 但还是失败了。要是求助兽医就好了, 可没钱啊。”

如果你是刑警, 你会相信农夫不在现场的证明吗?

思维体操 篇8

桶里的水

有一个圆柱形的水桶, 里面盛了一些水。大李看了说, 桶里的水不到半桶;小王则说桶里的水要多于半桶。

现在要求不使用其他工具, 你能想出办法判断他们两个人谁对谁错吗? (林庸)

2. 谜语城

头戴红顶帽, 身穿白布袄, 走路像摇船, 说话像驴叫。 (打一动物)

人脱衣服, 它穿衣服, 人脱帽子, 它戴帽子。 (打一生活用品)

头一家是针店, 打开针店是皮店, 皮店后面是纸店, 纸店后面是肉店。 (猜一坚果)

航空信。 (猜一中国地名)

来自水中, 却怕水冲, 回到水里, 无影无踪。 (猜一厨房日用食品)

3. 数字伦巴

图上显示4×4地毯, 每个格子里都标有数字。伦巴舞伴舞出一条斜线, 通过格子的数字相加之和为102, 你能找出一条数字之和最高的斜线来吗? (张祉浩)

4. 看图猜答案

下一个会是谁

第二幅图里的第三个图形会是什么呢?

5. 找不同

找出下面两幅图中的不同点。 (马世亮)

(选自《讽刺与幽默》)

6. 火柴游戏

如图, 你能只用六根火柴摆出12个直角三角形来吗?

7. 小侦探

冰咖啡之谜

巴西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一, 下面是一则与咖啡有关的案件。

在连续四天彻夜狂欢的嘉年华活动结束后, 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街道恢复了平静。但市内一栋公寓里发现了一位独身画家的尸体, 画家趴在桌上, 背部被刺致死。桌上有一杯冰咖啡, 在喝剩的咖啡里冰块还没完全融化。当时室内没开空调, 所以十分闷热。

“如此说来, 凶案是在不久前才发生的。”现场勘察的刑警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久, 根据有关线索, 警方逮捕了有重大嫌疑的对象。

思维体操 篇9

猜猜看, 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动物吗?

(1) 耳朵长, 尾巴短。只吃菜, 不吃饭。

(2) 一支香, 地里钻。弯身走, 不会断。

(3) 进洞像龙, 出洞像凤。凤生百子, 百子成龙。

(4) 说马不像马, 路上没有它。若用它做药, 要到海中抓。

(5) 海上一只鸟, 跟着船儿跑。冲浪去抓鱼, 不怕大风暴。

2.数字游戏

①把1~8这八个数填入下面的□中使每一横行, 每一竖列相邻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②请你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在○内, 使每条线段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3.火柴游戏

大家平时在玩火柴拼图游戏的时候, 有没有用它来做数学题呢?

请你移动其中的一根火柴棒, 使等号两边相等。

思维体操 篇10

1.算式猜汉字

2.补汉字变成语

在空白处补上合适的汉字,使格子里出现若干个成语,这些成语可横可纵,可左起,也可右起,可上起,也可下起,部分汉字可用两次。你能填正确吗?

3.下面都是京剧人物的脸谱,其中哪些是正面人物的脸谱?哪些是反面人物的脸谱?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是非对称图形?

4.考眼力

这只大象里还有哪些动物?

5.考考你

让人费脑筋的年龄

有个小朋友参加《非常6+1》的才艺表演,精彩的表演征服了嘉宾,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表演结束,主持人李咏按常规问孩子的年龄,哪知这个还在幼儿园上大班的孩子的回答,着实让在场的大人费了好一番脑筋。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孩子是怎样机智回答的呢?好,现在就来回放一下当时的实况吧!

李咏问:“小朋友,你今年几岁啦!”

孩子答:“我后天就6岁啦!不过去年元旦我还只有3岁。”

李咏问:“孩子,你不会骗我吧?你这说的都是什么年龄呀?”

孩子说:“我没有骗您,我说的都是实话。”

李咏说:“等等,让我好好想想,你都把我绕进去了。”

小读者,你不会也被绕进去了吧?现在就请你回答,孩子的话成立吗?如果成立,孩子参加《非常6+1》这天是几月几日?孩子的生日又是几月几日?说去年元旦是3岁又是怎样回事?

6.小侦探

数学家巧妙暗示罪犯

老季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这天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到很晚才回到旅店,这时已接近黎明了。他感到很疲倦,叫服务员到开早餐时,把他的早餐送到他的房间里来,就先睡下了。

8点钟时,服务员按时送来了早餐,但敲了半天门都没有反应。服务员觉得奇怪,就叫了旅店值班人员,用备用钥匙打开了房门。

进入房间,才发现老季处于昏睡之中,还有鼻息,说明生命无虞。值班人觉得奇怪,凌晨时,并没有外面的人进旅店呀,这罪犯一定是住在店里的人。服务员立刻打电话到警察局和急救中心,向他们说明了情况。

因为警察局比急救中心近,警察先行到了。发现老季手里拿了一张扑克牌“K”,身边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掠走了。除此之外,罪犯没有留下任何犯罪的痕迹,显然这罪犯是个老手,只想谋其财而不想害其命。一会儿急救中心的医生也到了,立即把老季抬上救护车,送回医院救治。

这张扑克牌一定是老季留给警察的破案线索,但这“K”是啥意思呢?在场的警察都百思不得其解。说它提示门牌号吧,虽然这个旅店门牌号码为三位数,可以联想到“013”,可是该旅店根本不设13号房间。原因很简单,民间把脑子不灵光的人称为十三点,因此忌讳13,所以旅店不设13号房间。说可以根据画面上是一个拿着剑的国王来提示罪犯是姓王名剑吧,又没有其他依据。

这时赵警官说:“我们不能把思维禁锢在牌的点数和画面上了,应该另辟蹊径。才能尽快找到线索。”

果然不久,赵警官就明白了“K”的含义,抓住了罪犯。

小读者,你知道扑克牌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吗?

2016年第9期答案

1.语文聪明屋

一石二鸟一览无余一针见血一无所有一挥而就一望无际一无可取一鸣惊人

2.考考你

被打倒的4只球分别是31、24、24、45,因为它们都在一条斜线上哦!

3.智力题

(1)原来他跑进屋子,用绸子摩擦了一会儿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有正电,而流动着的水流也带有正电,根据电荷同性相斥的原理,所以当拿玻璃棒去靠近水流时,水流会向反方向偏离。

(2)画上内盒轮廓线条就行了。如图:

4.小侦探

因为雪特点燃了壁炉里的干柴,烟囱必然冒烟。屋里没人,而烟囱冒烟,一定会引起巡警的注意。

上一篇:车载发电系统下一篇:军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