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2024-07-13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共12篇)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1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艺术体操已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以把艺术体操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但是由于艺术体操课程发展起步较晚, 如何做好对艺术体操的教学, 这是值得高校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艺术体操教学的过程中, 合理地运用音乐, 能够有效使艺术体操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和谐配合体操动作, 给人美的享受。

1.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运用音乐的作用

在艺术体操的教学训练当中, 如何选择合理的音乐, 这是由艺术体操的具体特点所决定的[1]。艺术体操的音乐必须要符合和谐优美的特征, 富有节奏的变化。好的伴奏音乐能够有效表达艺术体操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在艺术体操教学中, 合理运用音乐还可以艺术体操的动作与乐曲的节奏配合在一起, 激发艺术体操学习者的激情, 从而使艺术体操的训练更加充分、完美,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艺术体操, 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 音乐本身就具备着优美的节奏, 动听的乐曲。到最后, 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 合理地运用音乐伴奏, 能够是学生在艺术体操学习的过程中, 建立条件反射, 让学生在艺术体操的学习和训练中, 对学生的训练动作进行控制和诱导, 帮助学生合理地分配学习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动作的速度和力量。而且动听的音乐旋律能够加深学生对艺术体操动作的记忆力, 让学生在不断的记忆中, 熟练相关的艺术体操表演动作。

2. 艺术体操教学中合理运用音乐的具体措施

2.1 合理运用音乐, 提高艺术体操教学的效果

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 需要正确合理地运用音乐, 实施教学活动[2]。首先, 教师应该在艺术体操训练教学之前, 完整地播放一遍音乐, 并对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进行简略的讲解, 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音乐伴奏的轻音和重音落在哪些音节上, 并且这首音乐伴奏应该配合哪种艺术体操。其次, 学生在整体感受了一遍音乐之后, 再让学生感受一下艺术体操的相应特征。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体操动作演示, 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艺术体操讲解的指导。再次,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艺术体操和音乐结合的效果之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始结合艺术体操训练所需要的音乐, 用手打拍子, 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更深的体会。以艺术体操的学习过程中, 感受体操的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后, 在配上音乐之前,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对所要学习训练的艺术体操进行基本脚步和动作的联系, 让学生熟悉艺术体操应有的步伐和动作。而艺术体操教学的最终环节就是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 配上相应的音乐伴奏, 让学生在音乐节奏下, 进行艺术体操的训练和表演, 是学生艺术体操的动作和步伐能够紧密融合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当中, 达到和谐、灵动、优美的效果, 充分表达艺术体操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2.2 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在进行艺术体操的实际教学之前,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下载此次艺术体操教学的相关教学视频和音乐, 让学生对这次的艺术体操教学的相关动作和音乐节奏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对于艺术体操的学习和训练来说, 音乐节奏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是学生在艺术体操表演过程中, 情感表现的主要载体。同时, 在聆听和观看音乐视频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积极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的指导, 让学生能够对基本的音乐节奏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并学会用手打节拍。当然, 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 过于复杂的音乐不适合让学生进行练习。

2.3 加强学生与音乐的融合程度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 教师开始播放音乐时, 要充分注意让学生结合音乐节奏, 使学生在艺术体操的训练开始阶段能够与音乐进行深度的融合, 这对学生后面的练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艺术体操的动作不能够和音乐的节奏旋律做到完美的融合, 那么在优美的体操动作都不能完整地表达艺术体操思想情感。因此, 教师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积极配合音乐伴奏, 使表演的动作充分地融合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当中, 做到深度的融合。这就需要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旋律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和认知。另外, 学生也可以在艺术体操的训练过程中, 根据伴奏音乐加入自身的感悟, 倾注自身的真情实感, 这样的艺术体操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体操。

结语

艺术体操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艺术体操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合理地运用音乐, 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加深学生在艺术体操训练中与音乐的融合程度, 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的艺术体操表演中, 充分表达自身思想情感, 使艺术体操的动作更加和谐与优美。

参考文献

[1]吴秋玲.浅谈艺术体操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12, 20 (13) :42-43.

[2]俞薇娟.音乐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5 (02) :75-76.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2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体操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体操教学计划篇1

艺术体操的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有效的把艺术体操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德、智、本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为了较好地完成艺术体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贯彻各种教学原则,还要采用多种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弄清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遵循认识和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

一、泛化阶段:

这个阶段只能是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感性认识,粗略地掌握动作。教学方法则采用讲解,示范以及分解练习和诱导练习。

二、分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钻研动作,深入分析动作的`各个细节,强化正确动作,抑制动作不正确的部分,提高动作的质量。教学方法则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有时还要做重点示范,以及反复练习的方法。

三、建立动力定型阶段:

采用练习法,即组合成套练习,变换条件练习:重复练习。不过在改进动作某一技术细节时,还应注意采用示范,讲解,录相,电影等直观教具,以利运动能进一步提高。

按部位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单个动作到联合动作,循序渐进的系统地教学是使学生较快建立动作概念,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为提高技术水平打下牢固基础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教学与训练中臂与腿的练习先解决腿部的动作再加以上肢动作的配合,这样可减少学习时间,促进动作的更快掌握。

教学安排

二月份:

基本训练:压腿(前、旁、后)、压胯

三月份:

腰的练习

1、把杆上下腰、后弯腰

2、地面卷腰

四月份:

1、学体操动作

2、开肩、开胯

五月份:

1、学体操动作,完成第一段教学

2、基本动作训练:前滚翻、下叉

六月份:

1、完成全部体操动作

2、基本动作训练:前滚翻、下叉

七月份:

排练节目

艺术体操教学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三年级共有一个班,学生通过二年级的上课基本了解上课的要求,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同时有必要辅助速度练习。

2.三年级的测试项目是身高体重和坐位体前屈,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侧重学生的柔韧练习。

3.根据前一学期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柔韧成绩还可以,学生的体形练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更好的服务于四年级,要多做些速度练习。

四、教学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五、教学措施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2.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3

以往的艺术体操训练课,一般都是采用示范、讲解、练习、观察指导、纠正错误等手段、方法组织练习。通过示范使运动员在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通过讲解使运动员建立起正确动作概念;通过练习指导、观察纠正错误,发现运动员存在问题纠正其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和技术水平,使运动员学会和掌握动作要领。在运动员的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和建立动作概念,是运动员学会掌握动作技术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反复练习则是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的必要过程。如何使运动员尽快地形成和建立动作表象,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完成高质量、高规格的动作,一直是少年儿童艺术体操训练中的核心问题。在多年的少年儿童艺术体操训练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示范讲解中恰当地运用形象思维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学会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效果很好。

一、形象思维与动作表象的形成

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对原有感性形象在头脑中进行重组而创作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务都形成感性形象,而某些艺术体操动作的外在表现往往又和人们对其它事务的感性形象有相似之处。利用人们对其它事务已有的知觉基础上的感性形象,来帮助运动员感知艺术体操动作的外在表现,把新建立的感知基础上的艺术体操动作感性形象地与头脑中已有的相类似知觉基础上的其它事务感性形象相结合进行形象想象,能有效地帮助运动员较快地建立起正确的有知觉意义的艺术体操动作表象。例如:在练习技巧侧手翻动作时,运动员通过示范在头脑中形成的感性想象是:直立向侧通过手脚依次支撑地面,并经过分腿倒立再回到分腿直立动作过程。这时要求运动员把对侧手翻的感性形象,与头脑中已有的对旧时马车车轮知觉上的感性形象结合起来,进行形象想象,就较容易把车轮滚动一条线,轮体运行一个面的本质特征与侧于翻的感性想象进行重组,“形成的手脚一条线、身体成平面、四肢伸展,肩、髋角度开”的动作表象和良好的空中姿态。

二、类别与动作概念的建立

形象类比是根据两个形象中的某些属性相同,且已知其中一个形象还具有其它属性的思维形式。启发运动员进行形象类比,可充分利用运动员对头脑中已有的某些形象的了解,帮助运动员对所学艺术体操动作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解。例如:在练习全身波浪动作时,用大海中的波浪形象比喻和教练做的示范动作进行类比,两个动作形象的共同属性都是各关节动作高低或起伏、依次伸展,动作过程都是以先挺后含为运动形式,而形成的轻盈柔软、连棉起伏动作连接成为波浪。通过形象类比,可弥补示范中动作幅度不够大、依次伸展不明显的不足,从而帮助运动员全面感知动作形象,对运动员形成和建立起大幅度依次伸展的动作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使运动员更充分、准确掌握和完成全身波浪动作,运用类比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理解动作要领、尽快形成和建立正确动作概念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形象比较与错误动作的纠正

形象比较是指通过对同类或异类影象进行对比,找出同类形象的相异点或异类形象的相同点的思维方式。在艺术体操训练中,运用同类形象比较可帮助运动员对正误动作概念进行区分,达到改进错误动作,形成正确动作概念目的。例如:在学习前滚翻动作训练中,运动员容易出现上体伸展,团身不紧,滚动不圆滑等错误。教练可通过启发运动员对充气量不同的皮球,在地面上滚动时的形象进行比较来帮助运动员改正错误。充气量足,则球体在滚动时重心平稳、滚动圆滑;如果充气量不足球体有凹陷,则滚动时重心不平稳,有颠簸起伏现象。前滚翻动作要求身体尽量团紧,像充足气的皮球滚动均匀地与地面依次接触,平稳圆滑的向前滚动。如果在向前滚动时团身不紧,上肢展开,必然会造成身体重心增高,重心起伏大,滚动时即费力又不平稳、圆滑,速度也慢。通过形象比较,运动员对正误动作概念的区分迅速而印象深刻,这更有利于运动员改进错误动作,按正确的动作方法去练习,学会和掌握动作。

四、结论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4

1 在形体训练中提高审美能力

女性的形体美是社会客观审美的需要,也是女性自身追求美的需要。一个具有魅力的现代女性,应该具备健康美好的形体,并体现出她的内在气质和不凡的精神面貌。有的女性文静内涵,举止典雅,从她优雅的气质中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温和与智慧;还有的女性体魄健美,举止洒脱,生气勃勃,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她的神采所吸引。

在万物中,人体的美可以说是美中之精华。从生活美学角度来看,人体的整体上四肢对称,比例协调,本身便具备了人体基本美感。

美的魅力是产生于对美的追求和自信中,最能赋予女性美的,莫过于要相信自己与别人同样漂亮。因为你和别人一样,都具有一副独具特质的体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塑造和充实不足之处,形成属于你自己的形体美和与众不同的风韵。

1.1 对形体美的基本认识

形体美的基础是健康。它包括发育良好、骨骼健全、五官端正、腰身匀称、四肢协调、肌肉有弹性、皮肤光润、精神饱满、精力旺盛、动作灵敏。

形体美的基本原则是:“肩平腰直”,具有四肢比例的协调感。带有质朴、纯真的特点,是最动人的形体美。

东方女性的形体美应突出“健美加柔美”。因为东方女性的骨骼细小,肌肉平滑,躯干和颈略长,体型上自然呈现出明显的胸线、腰线、臀线的曲线美。

1.2 形体美是内外统一的整体美

形体美包括静态美和动态美。在静态美方面包含着人体的容貌美、躯干美、和服饰美。在动态方面包含着语言、举止和动作的美。形体美首先是以个体美为基础,然后通过语言、举止和姿态动作体现出它的动态美。有的人仅注重容貌的美、服饰的美,而忽视了体形的健美,这就缺乏完善的静态美。有的人仅注重静态美而忽视了动态美,忽视内在的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的充实和提高,那就会内心空虚,徒有其表。

1.3 在“站、坐、行”的练习中提高审美能力

在形体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站”,让学生在站立中提高审美能力。古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它揭示了一个健康人应具有挺拔、稳重、敏捷的外部形象的全貌。优美的站姿,关键在脊背的挺直、挺拔,立腰、向上是站立的最基本要领。

挺拔的站立,给人从内到外产生一种肢体挺拔、精力充沛之感。立腰能给人一种端正直立的形象。并且能给人以精神振奋之感。如芭蕾舞的把杆练习,能训练端庄的姿态、舒展的动作、高雅的气质。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徒手练习,可使身体在动感中提高协调性、灵活性、均匀发展身体各部位,让学生在自信中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体会了站立中的美以后,还应知道“坐”。端庄大方的坐态能充分展示女性的文化教养。在严肃的场合要正襟危坐,注意仪态的端庄大方。轻松场合可以坐得随便一些,但应注意腰背稍加挺起,不要完全松懈。与人谈话时,身子可略向前倾,既可听清对方的讲话,又显得谦和、恭顺、有礼。

谁都会走路,但有的人步态潇洒,稳健大方,给人以振奋之感;有的人疲疲沓沓,塌肩松胯,给人以衰老之态;还有的人颠跛、摇摆,显得极不稳定。走路的美感,在于下肢移位时与上体配合形成的一种协调和谐、平衡对称的人体律动美。因此,迈步的大小应与自身高和腿的长短相适应。在艺体教学中,各种舞步的练习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促进人体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2 在动作的学习中提高审美能力

从美学效应的角度来讲,复杂的动作美能诱发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动作美的关注。动作美主要体现在动作的表现力及姿态的展示上,在教学中,通过一些舞蹈动作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姿态美。如:阿提秋,阿拉贝斯、巴塞转体等舞姿,将动作与器械完美的结合,又能使学生达到一个新的美的境界,从中感受美所带给人的享受和震撼,用这些姿态去完成跳跃、转体、平衡等动作则构成了艺术体操基本的动作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美的示范、饱满的精神面貌,简练生动的要领讲解、准确清楚的节拍口令,及时对动作提示与纠正错误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把美的情感、美的思想、美的动作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的动作和表情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做动作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教育和启迪。

3 在美妙的音乐中提高审美能力

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是艺术体操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艺术体操教学训练和比赛中,音乐贯穿始终,通过音乐伴奏,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激发其动作的表现力,增强学习兴趣,所以在最初的教学中,音乐要像血液一样贯穿到全身,要让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去完成各部位肌肉训练的要求,引导学生对本人身体肌肉的注意,用感觉去体会自己哪部分肌肉在收紧?哪部分控制正确?久而久之,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就可以协调而轻松地进行各部位肌肉的调整。这样,既提高了肌肉工作能力,也加强了音乐的节奏感,只有具有韵律感的动作,才会产生美。

在音乐节奏和乐感美的训练中,要求学生理解音乐的语言,使动作与音乐配合默契,融为一体,丰富学生对动作的想象力,塑造许多美的形象和动作,通过音乐伴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进入美的意境,使之更充分地进行自我个性表现,烘托表演气氛和感染力,使音乐美感与动作美感完美的统一,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发现他们细腻的艺术感,并体会到身体和心灵上美的交融,从而使学生们的美感得到升华。

4 在整洁合身的服饰穿着中提高审美能力

服饰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依附于人体的一种装饰性造型艺术。它属于形式美,又同自然美的艺术美密切相关。穿衣打扮应以衣服合于身体,身体合于衣服,二者协调,浑然一体为主,通过人体的动态把服饰的面料、款式、颜色充分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既体现了人体美与仪态气质的美,同时又体现了服饰本身的价值。因为有了人体的动态美,才能给时装以生命并增添光彩。人体美与服饰美二者的结合,才会产生完整的美的欣赏、美的创造、美的教育的效果。如:穿上运动服会使人产生身心轻松愉快的感觉,穿上晚礼服会引起丽装在身的高雅感觉。因此,在艺术体操学习训练中,学生统一身着造型美观、用料讲究、配色独特、图案精巧的运动服装,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青春美、线条美、体形美,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成为服饰美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5 在教师的高雅仪态美的影响中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体操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个体认识、学习和锻炼的运动过程,同时也包含学生审美的过程,因此,教师端庄的仪态,优雅的举止和得体的礼仪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产生持久良好的影响。因为,看一个人美不美,第一眼的印象很重要。在别人第一印象中吸引人的往往是这个人整体的仪态、气质和风度,评价一个人美不美,并不完全是脸长得漂亮与否。一位体态优美、端庄、朝气蓬勃,坦率、豁达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会引起学生的赞赏、模仿,并进入审美境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在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体操是以人的自身为对象,在练习中人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对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表现美。例如:练习者在练习时看到镜子中的形象,这时他一面练习动作技术,又在一面自我欣赏优美的动作,在强烈的韵律节奏中和委婉动听的曲调中,把舒展多变的姿态和动作技术巧妙的融为一体,构成美的旋律与美的造型,唤起练习者的内心美感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美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自我肯定。学生美的创造能力的提高,可通过提问、相互观摩、评议及编排动作等组织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讲解、示范、观察分析、纠正错误及编排简单动作组合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去勾画出一幅幅美的画面,让学生自己理解自己的动作,应如何去表现才能达到赏心悦目、怡神的境界。

7 结论

艺术体操是一项美的特殊教育,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和创造美,使学生成为一个体态健美,身心健康的人。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通过形体美的训练,动作的学习和音乐的陶冶,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体统一的服饰,能使人产生愉悦的心境,让学生成为服饰美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教师的仪态美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对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能使学生达到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楼晨辉.浅谈普通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的改进[J].湖北体育科技,2008,(2).

[2]韩冬梅,等.论学习艺术体操的兴趣培养[J].考试周刊,2008,(20).

小议团体操中的艺术装饰 篇5

小议团体操中的艺术装饰

团体操是由几十、几百以至成千上万的表演者在运动场中,通过整齐优美的体操动作、快速巧妙的.队形变化、瑰丽多彩的图案与造型,配以音乐、服装、道具以及背景等艺术装饰所构成的能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体操集体表演项目.

作 者:韩蓬 作者单位:哈尔滨技师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音乐 服装 背景

峭壁上的艺术体操——攀岩 篇6

攀岩到目前已发展形成三种运动类型:

1、攀登悬崖峭壁

这在欧美等国十分盛行,因为这是登山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因而吸引了大批登山和攀岩爱好者。

2、休闲式攀岩(或称抱石攀登)

实际上攀岩是攀石的扩大和延伸,抱石攀登更具活力和现实意义。

3、人工岩壁攀登

从80年代开始风行全球,由于攀登自然岩壁有诸多不方便,因此人们开始在人口稠密的喧闹市区开发了人工岩壁,而且多数是用来进行比赛的。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最早的攀岩者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人类,他们为了躲避猎食者或者是敌人,而在某个危急的时候纵身一跃,从而成就了攀岩这项运动。而人类最早的攀登记录,是公元1492年法国国王查理三世命令Domp Julian de Beaupre, Captain of Montelimar去攀登一座名为Inaccessible的石灰岩塔,高度为304米,当时他们就带着简单的钩子和梯子,凭着经验和技巧登顶成功,那次攀登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并使用装备的攀岩事件。然而之后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再次留下人类新的攀登记录。

一直到了十七世纪中期,人们攀登高山的活动开始重新被记载下来。冰河地形以及雪山成为这些早期登山者主动迎接的挑战,他们的足迹遍布了阿尔卑斯山区。在1850年的时候,登山者已经发展出一些简单的攀登工具,以帮助他们通过岩壁和一些冰河地形。比如有爪的鞋子和改良过的斧头和木斧,这些都是现在冰爪和冰斧的前身。

攀岩之初探

攀岩作为极限运动的一项,最后发展成为现代的一种竞技运动项目。不过最开始,攀岩在军队之中是被用于军事训练,一直到1974年才列入世界比赛项目。攀岩运动说起来简单,就是在岩壁上进行攀登的一项活动,但是真正到实践之中却没有那么简单。

室内攀岩应该最为都市人所熟悉。在一个大房间内设置不同角度、不同难度的人工岩壁,在上面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点,供人用四肢借助岩点的位置进行攀登。在竞技攀岩时,运动员只能靠两手两脚蹬抓岩面上突起的支点、棱角或裂缝,以进行向上的攀登。因为这项运动需要勇气和攀登技巧,从而使得这项运动极富刺激性。所以,人们经常把这项运动誉为“峭壁上的艺术体操”和“岩壁芭蕾”。

攀岩之原则

攀岩并不像一些耐力型运动那样需要大肌肉群做持续性的动作,它看起来更加随心所欲一些。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攀岩对于攀登者有着诸多的要求。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提供给所有的攀登活动者。第一,手脚流畅,并能使你的移动平顺;第二,平衡感、灵敏度、柔软度能更好地有助于攀登;第三,在攀岩过程中,耐力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力量;第四,攀登需要依靠攀登者把重量放在脚上,比用手臂拉起身体要好得多,最好的状况是用最少的力完成攀登;第五,尽量保持放松,放松对于节省力气有很大的帮助,很多的攀登是直觉性的,移动对放松的心志来说很自然就能达成。

当然,在攀岩之前,人们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技巧。热身是非常重要的,省略这个步骤很容易受伤,最好的热身方法是慢跑10至15分钟。如果是户外攀岩的话,大多数情况下岩墙附近没有宽敞的跑道,但是攀登者可以在原地跑步,并且膝盖尽量提高,加上跳跃和后踢,这样在接下来的攀登过程中可以避免肌肉拉伤。

此外可以通过抱石来练习平衡感,抱石和攀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来说,攀岩的高度在20米左右,而抱石却限制在6米以内。这样抱石不用设置绳索、安全带以及快挂等装备保护,只需在所攀墙壁下方铺一张30至50厘米厚的海面垫防止选手脱落就可以了。而选手也不用附带安全设备,一双攀岩鞋、一个镁粉袋即可满足攀登者的需求。能随时回到地面是抱石的好处,不过也要小心避免伤到脚踝。

TIPS

攀岩的身体要求

攀岩运动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要求虽不如篮球、排球、投掷等项目高,但也有其自身明显的特征要求。在攀岩比赛中,当支点间跨度较大时,身高、臂长者会占有明显优势。此外,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身体的充实度,过重的体重会直接破坏攀岩的灵活性,增大了身体和各部位的惯性,从而降低了肌肉收缩的能力。所以攀岩运动员要有和身高成比例的相应体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攀岩运动员的最佳体重=(身高-110)×90%。

攀岩的基本要领

抓 用手抓住岩石的凸起部分。

抠 用手抠住岩石的棱角、缝隙和边缘。

拉 在抓住前上方牢固支点的前提下,小臂贴于岩壁,抠住石缝隙或其他地形。

推 利用侧面、下面的岩体或物体,以手臂的力量使身体移动。

张 将手伸进缝隙里,将手掌或手指曲屈张开,以此抓住岩石的缝隙作为支点,移动身体。

蹬 用前脚掌内侧或脚趾的蹬力把身体支撑起来,减轻上肢的负担。

跨 利用自身的柔韧性,避开难点,以寻求有利的支撑点。

挂 用脚尖或脚跟挂住岩石,维持身体平衡,使身体移动。

踏 利用脚前部下踏较大的支点,减轻上肢的负担,移动身体。

KOD奇帕户外装备

——优质户外装备零售商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7

关键词:现代艺术体操教学,姿态美,培养

姿态美是人体在进行各种体操运动时正确的技术动作结合优美的身体姿态的综合表现。其在现代艺术体操中,更具魅力。由于现代艺术体操是一种在音乐的伴奏环境下,徒手或者手持轻器械进行自然性和韵律性作为基础,以艺术美感作为特征的一种体育锻炼项目。与其他的体育项目不同,现代艺术体操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性,而这种特性的体现在其具有的优美的姿态。

一、现代艺术体操教学中进行姿态美培养的意义

对美的追求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特别是在现代艺术体操教学中,进行姿态美的培养,不仅能够矫正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通过对姿态美的培养,学生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姿态美感,这种姿态美感不管是运用是实际的体操练习还是生活实践当中,不仅能够弥补体型上的不足,同时还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帮助其建立一个良好的自信心。姿态美的培养虽然没有现代艺术体操教学中的基本技术教育重要,但是也应该加强其姿态的培养,其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意识以及气质培养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甚至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

二、现代艺术体操教学中培养姿态美的具体途径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姿态美的认识

为了能够更好的展开姿态美的培养练习,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姿态美。告知学生姿态美的练习并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除了需要长期的练习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欣赏美、领悟美。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姿态美的直观认识,同时一起找出美的所在,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差距,领悟姿态美的培养关键。同时,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与学生交流,加强学生对姿态美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动作上的教学时,学生在进行单脚转体360°的练习时,部分学生总是转不够度数,其转的也不够优美,此时教师告知学生之所以会转的不够是因为教育地面的接触面积太大,太大的接触面积其摩擦力也越大,所以就导致了转的不够,这样一来学生在练习转体的过程中就知道应该缩小接触面积,其旋转的姿态也会更美。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然后再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2、加强身体素质进行姿态美的准备练习

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保证现代艺术体操的动作姿态美。特别是现代艺术体裁,不仅要求学生需要一定的身体力量,还需要一定的素质。否则就难以较好的控制身体完成动作,就更别提培养姿态美了。特别是身体的柔韧度方面,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

例如,某教师为了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日常的练习中都会加入部分瑜伽的动作,在课程练习中都会花费一定时间要求学生全部进行体前屈、体后屈的练习。同时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肌肉力量与腰腹肌力量,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进行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的联系,于此同时教师再一旁纠正学生的正确性与优美度。最后,在完成整个练习之后利用瑜伽的体式放松肌肉、调整肌肉线条。通过这种方面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加强其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姿态美。

3、培养审美意识加强姿态美的培养

在现代艺术体操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也十分重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具体的动作将内在的精神和正确的姿态美表现出来,因此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同时教师应该通过示范性动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姿态美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意识。另外教师再讲解给学生加强对动作含义的理解,将培养姿态美的意识与动作的表现结合起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同时也从基础性动作开始加强学生对姿态美的练习,首先从基本的站立开始,通过不同的站立姿势让学生了解那种站立的姿势是具有姿态美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没,同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素质高低选择音乐,告知学生在进行动作表现时需要充分的与音乐的节奏结合,此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性动作,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另外,教师在进行示范性动作时,同时结合讲解告诉学生这个动作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形体要求与该动作的具体含义,通过这种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培养姿态美的意识的同时加强其动作表现力。教师要求某学生进行动作的展示,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在表现动作时的运动路线、方向、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与过渡,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练习在保证动作规范的基础上使得动作具有姿态美。

三、结语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8

1、艺术体操训练的重要性

在进行艺术体操的练习时, 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反复训练, 可以对练习者的身体围度产生正面影响。在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体态练习的准确性, 能够纠正学生部分身体部位先天不足的问题, 也能改善体形的均衡。如常见的扣肩、鸡胸, 可以通过体侧屈来伸长脊柱的弯曲, 以及腿部存在率高的“O”型腿、内外八字腿等, 可以通过基本步伐的站立以及贴墙的训练矫正。如掌握把杆练习的要领, 不断对腿部以及臀部的肌肉进行刺激, 让臀部肌肉向上收缩, 让下肢拉长, 这样的效果能让臀部更丰满, 下肢更修长, 改善两者的协调感和曲线感。又比如对小腿肌肉有针对性的起踵练习, 不管是舞步、跳步的练习, 都能有效使小腿形态更加美观。再如艺术体操中效果显著的转体练习, 以及躯干的波浪练习, 都能很好地消耗积压在腰腹上的多余脂肪, 让练习者的腰身变得更加纤细, 富有女性美。艺术体操运动中的形体练习, 为的是形体、姿态、肌肉这三种美的追求, 主旨是为了塑造更加完美的形体效果。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应该知道, 只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形体练习, 就能让人体各部位更均匀, 互相之间更加和谐, 从而让身体达到最佳的美观状态。

2、艺术体操形体美感训练方向

为了达到美的目的, 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与艺术体操形体训练有密切关系。

第一, 在动作学习中提高美感。从视觉角度来看, 注重美感的复杂动作, 更能满足人们心理上对美的需求。针对动作美的重要性来说, 动作表现力和姿态美都需要在教学中, 利用一些舞蹈动作来提升它们的效果。例如阿提秋的平衡、阿拉贝斯的跳跃、罢赛转体等舞蹈姿态, 能将动作提升到一个美的意境中, 让人从中去感知美, 而这些舞蹈姿态恰恰也是构成艺术体操根本的动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饱满的精神面貌, 配合生动的课程讲解, 在清晰的节拍口令中, 用完美的示范动作诠释着动作术语所表达的意义, 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把美通过思想、动作、情感表现出来的教学方式, 最终将通过学生的动作和表情体现, 并且让学生在进行这些动作的同时, 无论是思想上, 还是在肢体展示上, 都获取美的启发, 达到提高美感的目的。

从基本的走步、跳跃、转体、平衡动作, 延伸到身份各个部位的波浪、摆动、含挺等徒手练习, 再到轻器械的球类、扇子、纱巾等练习, 组成了艺术体操的整体动作练习。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就是, 挺胸等动作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驼背现象。其他练习动作多数是针对胸、腰、臀部位进行, 这些部分的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后, 使得围度比例更佳化, 能充分展现女性身体特征上的曲线美, 也将体重、体态、气质更恰当地融合起来。

大众艺术体操表现出来的和谐感及完美度, 通常都是将学习的动作美化之后, 随着节奏的配合, 或流畅、或柔和、或夸大动作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种形式不仅造就了女性越来越完美的身材, 更是凸显了女性曲线美、形体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 在音乐中提高美感。音乐是升华美的一种必要手段, 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所在。音乐是通过不同音阶的音符组成, 不同的节奏能够表达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音乐能够触动神经抒发情感, 放松人们紧张的肌肉, 并且从心理上获取安慰。音乐作为服务于艺术体操教学的有机构成, 将始终为艺术体操伴奏。因此, 我们在艺术体操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音乐, 培养学生在完成动作时把握对节拍的韵律、掌握节奏的快慢、以及从音乐去体会美感。

在艺术体操中, 要达到听觉、视觉的最佳和谐效果, 音乐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在确定主题的同时, 旋律优美的音乐有利于用动作表达其思想感情。理解音乐的内涵, 在练习时才能与音乐达成共鸣, 畅游音乐的海洋, 尽情地创造出融入感极佳的富有动作美的艺术体操。

在教学的初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能动性, 需要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用身体表达。充分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 进入音乐, 找到独有的个性的表现形式, 渲染表演气氛, 增强感染力, 让音乐和动作在美感中达到和谐, 在丰富想象力的作用下, 体会身心的交替, 不断地提升美感的高度。

第三, 在服饰上提高美感。服饰是以装饰为主, 给人以实质上的造型艺术。它是形式与自然两种美的结合体。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 整齐一致的服饰, 让人从视觉角度产生愉悦感, 让学生感叹服饰美, 享受服饰美, 也让教师的仪态得到更好的体现。在教学中, 单一的颜色使人感到枯燥, 丰富多彩的服饰, 能调动教师上课的积极性, 也能让学生自由进行颜色上的搭配, 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 也能促进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3、结语

由于艺术体操对美的特殊诠释,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狠抓美感的训练, 通过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服饰美和器械美的完美结合, 塑造优美体态, 优雅仪表以及高尚气质。训练学生感知美, 创造美的能力, 建立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对美的正确意识。最终让学生得到体态优美和身心健康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朱继丽.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专修学生表现力的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 2008, 02.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9

参考文献

[1]周大冈.欣赏音乐的知识和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艺术体操专修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

音乐教学中艺术体操 篇10

关键词:平衡能力,艺术体操,教学,训练

1 平衡能力的产生

当人们走路时,偶尔会不慎被一个凸起的石头绊到,一个踉跄之后,眼看身体已经倾斜,可是身体在摇晃几次之后竟能化险为夷,重新保持了平衡的状态。人的平衡能力从何而来? 科学家发现,人类维持平衡的奥秘在颅骨的内耳上,这个内耳结构非常复杂。患有耳疾的病人,往往伴有走路不稳,步履蹒跚,感觉天旋地转,头晕眼花。

经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发现,真正主宰人体平衡的结构是人体内耳中的半规管和半规管前的两个囊状结构。头部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处于三个垂直平面结构中的管道组织就会把这些变化信息传至大脑中枢,而两个囊状结构则专门负责头部静止时的位置,及前进、后退和升降等直线运动。大脑中枢通过这两个结构,及时地掌握人体的身体空间状态,及时地加以调控,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2 影响平衡能力的因素

平衡能力是人体功能的一项基本能力,是从事其他运动和活动的基础。对于可能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因素,科学家经过分析总结,大致包括年龄、视觉、前庭觉、本体感觉和肌力等因素。

平衡能力是相对一定的空间位置而言的,指在很小的支持面上来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平衡能力涉及三种运动状态,即坐立状态、站立状态和运动状态。对于三种状态的感觉神经则主要来自前庭、视觉和躯体感觉三个方面。

2. 1 年龄和视觉因素

美国学者Janusz W. Blaszczyk在其《安静环境中年龄和视觉对肢体非对称负荷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基于在睁闭工作的过程中,对下肢的负荷影响不同的理论,发现相对于年龄,视觉对老人下肢负荷的影响更大。国内学者刘波在其《应用海绵垫干扰本体觉分析正常人姿势平衡中的感觉整合作用》一文中指出,在身体平衡的过程中,对平衡能力影响由强到弱的依次是前庭觉、本体觉和视觉。汪敏在《年龄和视觉对直立静态平衡的影响》一文中,通过对健康人样本空间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指出,睁眼和闭眼动作的参考差值,与年龄成正比,对于年龄偏大的人来说,视觉影响效果越显著。马俊杰在《体操练习对学前儿童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学前儿童在一段较长时间的体操练习后,对儿童的视觉系统静态平衡姿势的控制能力提高效果显著。随着人体的衰老和视力的下降,人体的平衡能力将受到影响。这些研究表明,在年龄和视觉对平衡能力影响方面,视觉系统的影响度明显要大于年龄,这对在体操训练中有效提高平衡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2. 2 前庭器官的影响因素

大脑中枢对人体平衡能力的控制,是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而前庭器官又是大脑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研究实践表明,前庭器官对人体平衡能力的主导作用的稳定性,在运动训练中可以得到明显改善。马兰军在《太极拳对改善中老年妇女平衡能力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前庭器官功能。邹荣琪在《木兰拳练习对改善老年妇女的平衡能力前庭功能的影响》一文中指出,木兰拳也是通过提高前庭器官功能,来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张素珍在《静态平衡功能定量分析》一文中指出,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差是由于半规管损伤所造成的。以上的研究分析表明,对人体平衡能力起主导作用的前庭器官功能,在适当训练提升后,随着人体的衰老,其前庭器官功能以及内耳半规管功能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所以在体操训练中要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需要既维持适当科学合理的训练,又要加强对身体器官功能,尤其是前庭器官等的保养和保健。

2. 3 本体感觉影响因素

本体感觉是遍布身体的各种运动组织,如肌肉组织和关节的感受器对压力和肌肉、关节形状的变化比较敏感,能够使身体大脑中枢及时通过感受器感觉到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孔维佳在《不同厚度海绵垫对健康人直立姿势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指出,人体姿势的稳定性与海绵垫厚度的增加成反比,原因是海绵垫厚度的增加增强了对人体直立感觉稳定性的干扰。罗春在《腰痛患者姿势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指出,腰部的本体感受器联系较广,不仅影响直立平衡,同时也对坐立平衡产生影响。刘璟在《干扰视觉及本体感觉对静态姿势描记结果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在人体姿势稳定性与海绵垫厚度的增加成反比的基础上,增加对视觉的干扰影响,大脑中枢对姿势平衡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以上研究表明,病患对人体平衡能力产生影响,各种各样的病患可以影响到本位感受器的正常感觉、减缓和抑制,最终造成大脑中枢对人体姿势控制能力大大下降。基于此,在体操训练的过程中,要想控制好人体姿势的平衡,除了要避免伤病对训练效果的影响,还要对重点本位感受器部位进行强化训练,重点突破和强化。

2. 4 肌力影响因素

肌肉力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大脑中枢对人体姿势平衡能力的控制。祝令庆与姚波在《负荷伸膝运动对中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和《老年人下肢伸膝肌力对平衡功能的影响》中指出,通过负荷伸膝运动提高中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可以提高其对平衡的控制能力。Olivier Caron在《站立姿势稳定性的控制对下肢疲劳负荷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神经肌肉能力的增加,疲劳虽然可以改变人体对姿势的控制,但是姿势的稳定性并没有受到影响。朱从德在《中老年人女性踝关节力量与平衡能力相关性》一文中指出,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综上所述,肌力因素对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并不占主要地位,其所发挥的作用仅限于辅助,一个人平衡能力的强弱,与其自身肌肉力量的大小、强弱,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所以,在体操训练中,通过增强机体肌力力量的方式来提高人体平衡能力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其所能起到的提升效果,应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3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平衡能力的科学训练

3. 1 基本素质

对于一名高校艺术体操的学生来说,具备正确的重心意识是培养和提高平衡能力的前提。人体的重心在艺术体操中极为重要,重心的调整是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所在。重心掌握不好,学生往往整个身体的力量都不协调,长此以往,形体就不会完美。站立是艺术体操的基础,而站立的决定因素又在于重心的定位。

肌力对于艺术体操学生而言,讲究的是一个适度和均衡。适度均衡的肌力发展是培养和提升人体平衡能力的保证。肌肉均匀的发展使形体日趋优美,追求关节运动轴两侧的肌肉在艺术体操训练中得到协调发展。一般情况下,艺术体操的下肢运动,往往需要提升大腿屈伸肌群的伸展性。通过科学的训练体系,可以使腿部更多的肌肉参与活动,进而全面发展人体的肌肉系统。

3. 2 科学的训练方法

3. 2. 1 把杆练习

把杆练习不仅对培养标准协调的体态有很大帮助,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和发展腿部和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把杆练习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练习、身体控制、平衡动作以及跳跃等辅助性练习,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要着重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练习。

( 1) 注意平衡力量分配。把杆练习中要注重交替,动作力度松紧适度,力求各个方面在练习中都要涉及到,包括两腿交替、交换方向,以及不同动作之间也可以交叉,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使艺术体操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力量的分配情况,实现肌肉群的均匀协调增长,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力量分配的尝试。

( 2) 注意平衡下肢肌肉训练。下肢力量在整个身体能力方面最为重要,它对艺术体操技巧的展示和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旧的训练方法多是单一、强制的模式,长期进行大量的单一能力、单一技巧的训练,造成局部形体压力多强,整体肌肉紧弛程度不协调,造成部分肌肉粗大,影响形体美观。在实际的下肢训练中,要特别注重小腿肌肉和大腿肌肉的协调均衡发展。

( 3) 平衡腰腹力量。腰腹力量在艺术体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它的支撑。肱四头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腹直肌的静力控制能力,对艺术体操舞姿动作的协调连贯具有重要的作用。腰腹力量区的各种肌肉组织都要在训练中加以重视,并使其均衡发展。

3. 2. 2 把下练习

( 1) 平衡动作数量。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各种练习的次数、时间和强度要均衡安排。为了使学生身体的各部位都得到均衡的锻炼,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动作练习的频率和强度。一些强度相当的练习,力求时间和次数尽量均衡,考虑到学生身体各部位特性和疲劳适应性强弱的因素,在训练次数和时间上要给予合理的安排。

论艺术体操风格特征的形成因素 篇11

关键词 艺术体操 风格 因素

风格是事物独特的表现形式,它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形成,是内在因素的自然流露。而技术风格是艺术体操的动作的表现形式,一个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艺术涵养、技术条件、身体条件等各方面的主观因素。艺术工作者应当遵循规律,推陈出新,结合艺术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创编艺术作品。

艺术体操的风格既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对艺术体操的诠释,也是观众对艺术体操项目的正确的、艺术化的领略和感受及评价。运动员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年龄、个性各不一样,思想修养、艺术素养、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所以动作的诠释上、表现的技巧、难度、线条、音乐、节奏的把握上也不尽相同,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艺术体操的风格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和形成因素。

一、个性主宰艺术体操艺术风格

(一)艺术体操艺术风格的时代烙印

任何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对体操艺术运动员而言,技术难度只是构成艺术体操的框架,技术风格具有运动员鲜明的个人色彩,也是运动员个性的体现。上世纪80年代,艺术体操受当时风靡的古典芭蕾的影响较大,总体上的技术风格较为优雅娴静、节奏较为缓和;在此后的80年代中期,艺术体操的风格受到倒是现代舞合和迪士科的影响,节奏趋快,动作上也和现代舞迪士科等具有相似的因素,较为动感活泼;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和文化的更趋向多元化,艺术体操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空间更为广阔,多种时代因素碰撞在一起,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本相差不大,艺术体操的技术风格成为能否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二)艺术体操艺术风格的民族性格

艺术体操是一项综合展现各方面因素的竞技项目,它不仅要展示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更是民族个性的鲜明表达。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艺术体操的竞技场仿佛世界各民族的聚集场,鲜明的民族个性往往可以一眼看明白。从技术动作、音乐的风格和格调上,都会有民族的烙印。这表明了运动员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运动员可以更好地表达自身,展示民族魅力。

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的艺术体操项目就很好的融合了京剧、民族特色鲜明的电影配乐等作为表现形式,同时,在二胡等东方乐器和西方乐器的交相辉映下,中国队的民族特色得以彰显。民族的个性在这种世界性的体育项目中的表现,会使艺术体操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带来的美感和鲜明的个性,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三)艺术体操艺术风格的音乐因素

艺术体操中的音乐主要是为了映衬运动员的动作,它不同于一般的音乐,它需要和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动作配合起来,烘托动作的流畅和表达效果,它要为艺术体操的动作服务。所以,在艺术体操中,音乐的选择一定要和艺术体操的动作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烘托艺术体操所表达的气氛,展现艺术体操的意境。在艺术体操中,只有音乐的个性和运动员要表达的艺术体操的精神实质和外在技艺相融合,更好地提升艺术体操的价值,让形神一体。

(四)艺术体操艺术风格的流派性

“流派”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的一些艺术派别,艺术体操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不可避免的,它的特点受到了不同艺术形式派别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体操的表现风格。同一时代、相同国家的运动员受到当地人文化环境等的影响,会在艺术体操的处理形式上出现相近或类似的情形,借此形成流派。比如北欧地区受前苏联芭蕾舞影响的派别动作优雅高贵,而西班牙的运动员则呈现出奔放热情的特征。

二、“特色”主导艺术体操技术风格

(一)艺术体操技术风格的编排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体操比赛中决定分值高低的重要因素不再是身体难度的系数,成套动作编排在运动员的得分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艺术价值分值中,特别是2009到2012年,技术风格的编排分和编排加分权重更大。这给教练员动作编排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启示:身体动作要精华简练,动作编排上要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进行技术动作的系统化和流畅化处理,才能在比赛中具有竞争力,体现技术编排的特色。而以此才能更好的展现艺术体操的时代特色。

(二)艺术体操技术风格的素质特色

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具有各自的特色,所以这些也构成了艺术体操中技术风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柔韧型、力量型、全面型”是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几种素质特色,全面型是所有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三、结论

(一)艺术风格是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构建的灵魂

艺术体操风格中的各个特性相辅相成,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性,音乐等因素展现了流派背景和时代特色,各种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的就是艺术体操的成套动作。

(二)技术风格是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构成的基本

我国的艺术体操的艺术风格和技术风格要共同发展,在艺术体操动作中,不要偏颇,不仅要艺术风格的表现,也要重视技术风格的特点。艺术体操的训练员要重视运动员内在的文化修要、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提升主观素质,为更好地表现艺术体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波,刁在箴,徐永生.论中国艺术体操软化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2).

[2] 汪敏,盛宁宁.艺术体操风格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3] 冯百跃.从古典芭蕾舞审美观中诠释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7(06).

艺术体操教学研究 篇12

一、艺术体操的艺术特点

1.自然、唯美、韵律、优美。

艺术体操的学习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极高,要求学生的身体平衡,每个姿势需要优美自然,动作要求连贯一气呵成,与音乐保持一致性,肢体间配合协调,所做出的每个动作需要韵律感实足。这些就构成了艺术体操的一些基本特点。从本质上来说,在进行动作时,必须保证全身上下的肌肉保持一致,各关节协调到位。而对于韵律性的要求通常是指艺术体操在音乐的伴奏下在多种器械上完成的多项难度系数很高的动作。因此,艺术体操在观赏中可以给观赏者一种动作美、艺术美、形体美、和谐美、韵律美、表现美的感官感觉,更可以深刻体育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2.集体操、舞蹈、音乐为一身。

艺术体操是一种将身体、器械难度动作和舞蹈艺术的节奏融为一体的表演艺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任何体育运动都无法取代的,同时,需要表演者拥有非常扎实的音乐文化功底,可以将音乐的独特内涵以自身的肢体动作完美地传递给观众,使得观众从中得到极大的感官体验。同时要求表演者在表演时,将自身融入到音乐的深邃之中,使自身的音乐灵魂带着所有的观众徜徉在艺术的星空中,从而达到以情传神的独特艺术表演境界。

二、艺术体操的教学方法

对于艺术体操来说,对学生的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是艺术体操在学习前的基本要求,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的学习应该具有很强的音乐共鸣能力,很强的音乐表现能力以及优秀出众的个人艺术展示能力。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办法。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必须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形体动作技能的形成模式,人体姿态形成规律,艺术技能活动成形规律,以及人体自身的适应能力,这同样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要求。

1.以应用分解示范教学法作为新动作的教学措施。

目前,国内的艺术体操教育大体环境是:学生自身喜欢艺术体操,但是自身基础能力很低,即使是对很多动作要求简单的艺术形体展示,只要一配合音乐,很多学生依然很茫然或者是手忙脚乱。因此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更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进行新动作教授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分解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也就是在进行完整动作的教学时,将一套完整的动作分成几段多个动作,先详细示范,然后分开教学。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拥有完整的动作概念,更可以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逆进分段教学法。

所谓的逆进分段教学法就是将原本一整套完整连贯的动作,科学地拆分成几大部分进行分解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将之前学过的动作进行复习。也就是说,学生每次在学一个新的动作时,都必须将之前学过的动作进行复习,保证与新动作完整链接。因此,逆进分段教学法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学会新的动作更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会新的动作之后可以将之前的动作进行复习,保证学生在学完一整套动作之后可以完整连贯不出差错的进行演绎。

3.教师语言提示教学法。

在训练中,教师应该学会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作为教授模式,同时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与用词,因为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授课时的语气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艺术体操的教授中,教师除了以丰富精湛的自身技能进行演示之外,更需要以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以及语言表达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熟悉、训练与演绎,保证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一直处于愉悦兴奋的状态,这样不仅仅可以极大地保证教师的教学效率,更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与信心。

三、对于艺术体操教学发展的对策分析

1.规范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可以接受针对性的训练,同时保证每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与细心的教授。尤其是对于自身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如此。

2.优化教学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艺术体操的教授过程中,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且详细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是分阶段、分时期地进行技能教授,从而保证学生以自身适应的方式进行发展。

综上所述,艺术体操正以其独特的自身风格与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青少年的参与。艺术体操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艺术体操知识和技术的一种互动式学习。通过以上这些分析,相信未来的艺术体操教学一定会取得一定的进展,成为学生更加喜欢的一门课程。

摘要:目前国内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普遍都是以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有用的技能技巧,培养出众的能力为目标。本文就艺术体操的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艺术体操,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巧、刘烜华.对中国艺术体操教学研究现状的统计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10):27-28

上一篇:风险投资问题对策下一篇:双连拱地铁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