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2024-06-03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共12篇)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1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谢忠平名师工作室对微格教学中的语言互动环节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针对其中课堂教学问题产生最多的三个环节:提问、反馈和结课,从微格角度将其分门别类并加以微格分析,其中既有对问题的思考,亦有案例的佐证。对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互动环节进行的探究,其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为各位读者提供一条思考和探索的新途径。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来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能使教师通过练习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将掌握的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每个步骤、每项活动乃至每个细节都具有意义。由于专门的技能分类,执教者很容易从分门别类的反馈中看到自身不足。微观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课堂中各个教学技能的分类强化,另一种是微格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疑难问题。就此而论,实际教学问题虽有不少,但很多问题都可归入师生语言互动的大范畴。而在课堂英语教学诸多语言互动环节中,提问、反馈和结课始终是我们难以成功跨越的坎。因此,我们选择了英语课堂教学诸多环节中的提问、反馈和结课来分析课堂话语规范的意义、原则和策略,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提问环节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带来有效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虽然高度重视课堂提问,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和实践研究,但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提问方式单一、问题设计缺少坡度和层次等问题,以致提问低效甚至无效。对此,华东师大附属周浦中学蒋晓蕾老师对“真”“假”问题的提出和阐述能引发我们对课堂提问的深层次思考:何为真问题?何为假问题?如何设计真问题等。

二、反馈环节

合理的反馈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关注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作为能实现课堂和谐互动的反馈环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长期的疏忽使我们难见可研究的系统理论和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反馈问题未有显著改善。为此,三林中学沈丽老师就课堂反馈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包括合理有效的反馈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英语教学中可采用的反馈形式、反馈时需遵循的原则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语言反馈和非语言反馈外,沈丽老师还提出学生相互反馈的做法、作用和意义。这种由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再由小组其他成员相互检验和反馈,共同纠正错误的形式,不仅给了每位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又让学生作为反馈一方,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的具体方法虽不多,但其中灵动的思想、创新的素养却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备的成功要素。

三、结课环节

好的结课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结束阶段,不仅要有“收口之工”,还要有“点睛之妙”,这自然是一项技术活。但与反馈相仿,结课环节虽受关注,相关研究却未全面开展。因此,在课堂实践上,仍存在结课目的不明、条理不清、拖沓冗长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对此,沪新中学高瑾老师通过日常教学实践和观课评课活动,总结出了一些结课技巧和原则,颇有建设性地将结课分为归纳式、启发式、拓展实践式和首尾呼应式几类,相信能为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结课环节带来不少启发。※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2

白银市第三中学

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在学习借鉴山东青岛第四十四中学、榆中县小康营中学和山东杜朗口中学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的原则,逐步在我校推行“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的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增效提质。为了使本次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㈠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㈡ 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㈢ 从农村教育环境来看。我校处在农村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信息较为闭塞,农村学生居住较散,农村学生家长素质较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够科学,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不关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强。尤其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部分农村学生转入城区中学追求更加优质教育资源的趋势日增。

㈣ 从当前农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致使农村初中的教学现状处于低效状态。教师讲得多,费时多,学生学得少。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愿听,不愿学,不愿读,不愿写,不愿参与展示,更没有质疑提问、合作研究的氛围。教师对学生多压制,多包办,多埋怨。这一教学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宜于教育改革,远远与“有内涵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相悖。

二、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服务”“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使课堂教学达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显出来”的理想效果,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打造符合我校特点的高效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开创农村中学课堂改革的新篇章。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㈠ 认真学习领会模式,在教学中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起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㈡ 全体教师要真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实践教学模式,把握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改革的过程中,反对拿来主义,所有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路子。

㈢ 学习推广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的工作态度和驾驭新型课堂教学的能力,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型教师。

㈣ 学习推广先进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㈠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在七、八年级推行)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张绪兴 副 组 长:年承泽 李光成

成 员:许承荣 周涛云 王金凤 魏永国 杨 婷 吴贵玺 吴正峰

高国权 苏文红 狄秀芸 张文兰 杨建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李光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教师培训:由教务处组织培训,统一思想、落实精神。

3、各年级按学校规定完成班级小组架构建设,定人定座次定小组成员职责。由年级组长、班主任具体落实。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性别和性格特点等情况,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组6人左右,每个组可设文科组长、理科组长各一名,小组学习实行任务驱动,竞争展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由教务处组织召开全体学习小组组长会议,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

5、组织听评课活动,以评促改。方式主要有:每年级每周至少上一节课改示范公开课,年级组长安排与领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相结合,教研组长组织听评课。教师听课后要及时写出点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学论教。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6、及时评估反馈。各任课教师要及时对班级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每月一次班评,每期一次校评。教务处每月对师生共用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小结。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每月对课改情况进行总结,教务处负责备案,领导小组负责抽检。

7、期末教务处、各年级组、教研组写出总结。

㈡推广阶段(2011年9月后在全校初高中年级全面实施)

五、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

㈠ 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改变教师作用,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㈡ 加大学生练习方式的调控力度。让学生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如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达到“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发展为主旨”的目标。

㈢ 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

㈣ 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亦可在课中自学,自学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㈤ 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校本学案、单元检验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六、师生共用导学案编写使用基本要求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对老师而言: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的把握上,并具有可操作性和记录价值,每一篇“导学案”都是教师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实践记录。对学生而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计的,以培养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独立学习能力为主线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㈠ 导学案的产生过程:任课教师按分工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导学案”草稿交教研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初审“导学案”后利用星期一教研例会将“导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任课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对“导学案” 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适当修改,形成个案,交教务主任审定后印刷。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将“导学案”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教研组长负责收齐前一周“导学案” 交教务处存档。

㈡ 导学案的使用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堂上注意书上作好标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课后记”及时评价。

3、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导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多少酌情而定),以了解学情。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6个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因而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一要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二要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三要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七、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㈠ 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下发导学案。

㈡ 自主预习就是学生阅读教材,做学习笔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预习学习”“探究学习”内容。㈢ 合作交流就是各小组长组织检测交流小组成员“预习学习” “探究学习”内容完成情况,对有一定难度但难度系数不大的题目组内交流解决。对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或者是教师早已预计到的难题作适当的点拨,鼓励组内再讨论交流解决。

㈣ 展示拓展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各组学习情况,学生讲对了,老师肯定,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对于难度较大及规律性的内容,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适当的讲解。

㈤ 检测反馈就是教师将早已准备好的检测题(检测题的设置一定体现学习目标,并且题目要典型,符合中考题型)分发给学生,学生快速解答,然后学生之间快速批阅,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上交学案,教师批阅反馈。

㈥ 归纳总结就是学生概述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并填写学案。也可由教师总结梳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既可以是五种互相关联的课程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一节课的五个不同阶段。

八、作业的基本要求: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深化,是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九、存在并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改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难以估计到的,在教改之初,急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㈠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转变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突破课堂就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单纯认知的圈子,改变上课就是教书,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的现象,树立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知识应用能力的思想。

㈡ 突破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教师少讲唯恐学生不明白的观念,改变“满堂讲”、“满堂灌”、“满堂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树立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㈢ 突破教学无轻重、无深浅、经验出成绩的观念,改变工作浮躁、自以为是的工作态度,树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孜孜以求、潜心研究、诲人不倦的思想。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艰苦的探索,更需要全校教师的集思广议、通力合作。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崇高的。我们有信心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为我校书写一页最辉煌的教育篇章。

白银市第三中学

运用创新互动环节进行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创新互动;英语教学;共同参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70-01

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增进学生体验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探讨促进有效课堂互动的方法和策略,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设计互动模式进行互动教学

教师设计和实施互动式的教学环节,首先应该设计互动的课堂程序,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活动,使课堂程序合理化。比如在准备和形成思路等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另外设计真实的互动往往更加具有意义,在设计整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既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和考虑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比如安排学生进行互动之前首先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互展开交流与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再比如在锻炼学生的互动能力时,可以由教师先进行案例示范,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及时将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按照讨论的结果辅助学生互动。

二、运用互动模仿提高互动兴趣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力求簡单,以简单的口语交际为主,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又要有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够会读、会说、会简单的交流。故事教学强调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对话教学鼓励学生能够自然地表达;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阅读的自信心。比如,Unit 4 We love animals.一单元中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能在语境中运用“What is that?It is a…”来交流信息,难点是认识五种不同的动物的英语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会话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插图、角色表演活动,实践对话表演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这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还可以协同学生的脑、眼、耳、口、手,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三、巧设互动游戏增加互动的乐趣

游戏教学通常用于对所学知识巩固,帮助教师将单调乏味的复习巩固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游戏涉及学生的面越宽越好,不要一两个人做,其他学生仅当观众,使一些平常不爱说、不好动的学生得不到机会。如在教学巩固rainbow,rain,squirrel,snake,tiger,taxi这几个生词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黑板上贴上这些生词卡片或写上生词)找三位学生上台,其中一个学生做画彩虹、下雨、松鼠跳、蛇爬行等动作,全班学生根据这个学生的动作说出单词,台上另外两个学生比谁指得准、指得快。这个游戏的覆盖面就很广,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要使学生参与和配合,游戏的形式多样化显得非常重要。“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设计、翻新游戏。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造性地通过自制教具、运用简笔画、肢体语言、歌曲吟唱、巧设游戏等各种形式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会使英语课堂焕发光彩。

四、创设互动语境提高会话互动效果

语境的定义很广,而且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人们对其认识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语境就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它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一个要素是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另一个要素是人们交际时所共处的社交语境,即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环境,如交际场所、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非语言语境);第三个要素是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

语言展示情景,情景又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在某种语境下学习外语,或所学习的外语材料包含着一定的情景,则学习者容易理解和记忆。会话教学离不开情景,语言交际更离不开情景,学习只有通过交际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因此,在会话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在语境中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运用开放式教学增强互动效果

《新课标》还提出: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因此任务型的小组合作活动形式很多时候会被我们采用,但是以往的小组活动很多时候会出现优秀的学生包办了大部分的任务,可是能力差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却不高,甚至有不参与的情况,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而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组内成员进行任务分层,协调好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让每个组员都得到发展。

互动教学正是从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使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过程,实践证明:通过互动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薛琨;小学英语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麦凤洁;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4

一、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重在启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其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 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语文教学要根据不同文体来创设相宜的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表演、提问、故事、对话等形式, 也可以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而定。

比如, 笔者在讲解标点符号的专题复习课时, 给学生讲了一个“下雨天留客”的故事。其中, 主人写下一句:下雨天留客, 天留, 我不留。客人灵机一动, 把标点符号改成:下雨天, 留客天, 留我不?留!以这样一个故事导入课堂, 激发学生对枯燥而无味的标点符号产生了兴趣, 同时也意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以往, 教师提问的时候, 以“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问题, 让学生没有探究课本的余地, 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教师必须注重启发式教学, 多提一些具有启发式功能的问题, 避免将答案包含在所提问题之中。

二、生生互动——活跃气氛, 深化课堂

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 乐于表现自我, 时刻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 虽然互动的主体是学生, 但因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特点、学习方式等个性特点都不同, 所以, 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就能形成个体之间的差异互利、知识交流, 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博采众长, 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

如在教《祝福》一文, 讨论祥林嫂悲剧根源时, 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沉思片刻之后, 同学们议论开来。

生1:我认为柳妈也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她对祥林嫂讲鬼神故事, 使她对死亡产生了恐惧, 才积存工钱到土地庙捐门槛, 以为这样就可以赎罪, 这是后来鲁四婶不准她参与祭祀, 她精神崩溃的原因。

生2:我认为是鲁四老爷, 他嫌弃祥林嫂是寡妇, 对她冷淡, 不让她参与祭祀, 使她遭受了精神上的打击, 最后将她赶出家门, 沦为乞丐而死去。

生3:我认为是鲁四婶。祥林嫂到土地庙捐门槛回来之后, 以为赎了罪, 有参与祭祀的资格了, 当她去摆酒杯和筷子的时候, 四婶不同意, 让她遭受了强烈的打击, 认为自己的罪不可能洗清了, 她陷入了绝望, 精神崩溃, 神情麻木, 所以被赶出来了。

生4:鲁镇人也是凶手……

讨论很激烈, 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 我认为祥林嫂的婆婆才是杀害她的凶手。祥林嫂之所以有后来的悲剧都是她造成的。祥林嫂跑出来做工, 肯定是无法忍受她的虐待, 如果不被她赶出来, 也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再说如果不把祥林嫂抓回去卖掉, 就不会有死第二个丈夫的事, 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

刚一说完, 全班鼓掌, 一致认为婆婆是引发祥林嫂悲剧的关键人物。我肯定了同学们善于思考问题, 发言有见地。这时, 又有同学发言:我认为文中的“我”可能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因为当祥林嫂问“我”世上究竟有无魂灵和地狱时, “我”的回答模棱两可。祥林嫂对读书人的话是深信不疑的, “我”的话加剧了她的死亡。

此语一出, 全班哗然, 议论纷纷。笔者趁机启发提问: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杀害祥林嫂的元凶, 凶手有可能是显性的, 也可能是隐性的, 很可能就藏在众多凶手的背后, 这时学生若有所悟。

生5:我认为是藏在鲁四老爷、柳妈等这些人背后的封建礼教。是封建礼教最终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此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学生此时都明白了祥林嫂的死因是如何造成的。在学生互相讨论的过程中, 课堂气氛也变得热烈, 教师只起到了引导启发的作用, 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生生互动需要教师创设发言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围绕主题共同探讨问题、提出观点、 大胆假设、进行辩论, 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 最终达成学习的共识, 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生本互动——穿越时空的对话

语文教学中, 重点可将以下三个方面贯穿于课堂。

首先, 创设条件, 让学生与课文相遇。在课堂上, 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在视觉、听觉或者感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 使学生与课文相遇。这时学生产生轻微的激动, 互动状态是他们深入到文本, 学习成为一种自主的活动。而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带着教学材料来到课堂, 实际上把学生当作工具, 教师掌握着主动权, 一步步引出其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材料和内容。这样的课堂, 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容易扼杀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其次, 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体会及感悟。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要。”当前素质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尤为重要。语文阅读文字量大、内涵丰富, 学生需要充裕的时间去阅读、感知、体悟和深究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有了时间, 学生才能进行充分的个体阅读、个体感知, 就会有个体的感悟、发现和疑惑, 就会产生极强的“互动”需求。最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 穿越时空自主的与文本“对话”。学生需要把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成长需要、生活体验、生命活动紧密联系, 用心灵“体味”课文达到与课文相知的融合。互动状态是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精髓, 产生新的感悟及体会,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及创新。

参考文献

[1]唐中华.课堂教学互动方法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7, 1:24-26

婚礼游戏互动环节 篇5

1、在签到处放一个小DV,把每个人都拍下来,在抽奖时把DV连接到投影幕上快进,当你们喊“停”的时候,屏幕上出现谁的面孔,他就是幸运嘉宾,请他上台祝福新人,并送给他一份小礼物做纪念

2、交换戒指仪式:找三个小花童,每人拿着一个盒子,其中只有一个盒子

里面有戒指,如果新郎第一次就选中有戒指的盒子,直接给新娘戴上戒指;如果新郎第二次才猜中有戒指的盒子,就单膝跪地为新娘戴戒指;如果新郎第三次才猜中有戒指的盒子,就双膝跪地为新娘戴戒指

3、提前准备好几个问题,新人背靠背站好,主持人提问,你们分别以“是”

或“不是”的手势回答,考验你们对彼此的了解及默契;或者让来宾也参与进来,主持人向新人提问(可以提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如婚后谁做饭、谁洗碗等),新人分别回答不同的答案迷惑来宾,请来宾选择赞同新郎还是新娘,然后有主持人揭晓答案。参与的来宾每人有一份纪念品,最后留下的人可以得到大奖

4、心有灵犀:请几位与新郎身高、形态差不多的男士到台上来,新郎与男宾客排成一列,将新娘的眼睛蒙起来,新娘要在队中靠摸其手掌及肩臂,认出谁是新郎。

5、心心相印:找几个年轻女孩和新娘分别将唇印印在纸巾上,请新郎来辨认哪个是新娘的唇印

6、如果是以“小熊”或“小猫”为主题,可以此来向来宾提问,看谁能说出主题的真正含义,将送给他一对主题玩偶。

以上互动环节,仅供参考,这是几个婚礼上经常会出现的游戏,现在随着婚礼的个性化越来越强,我为新人设计的小游戏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记得之前我有一对新人,因为他们的爱情经历特别多,新娘当时在和我沟通时写了长达3页的爱情故事,根据他们的爱情故事,我给他们设计了一个名为“超级模仿秀”的游戏,就是让现在的男女嘉宾模仿他们故事中的几个场景:

1、新郎和新娘第一次约会时的场景;

2、新郎教新娘打高尔夫球的场景;

3、新郎每次开车刹车时用手护着新娘时的场景;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6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理念的思考

第一,语文教学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所谓“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思维的不断成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品质形成、实践能力等方面需要得到较好的体现。单纯的教师讲授,不能激发学生思维,不能调动学习兴趣,不能推动品质构架,不能指导学习实践。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因此,新课改语文教学要求把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进行引导。采取直接灌输的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也就是“要我学”,由于过多地强调教师的个人看法、个人思想,让学生无法应付,学生的感受无法表达,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第二,语文教学要把建立师生情感贯穿教学活动始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中“尊重”二字,就是对建立师生情感提出了明确要求。金马在《情感智慧论》里说“一流的情感、一流的智慧,一旦合流,常可导致光辉的人生;而一流的智慧、二流的情感,一旦合流,常可导致三流的道德,四流的奉献,末流的人生”,指出了教育必须奠基情感。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思维方法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果不按照新课改语文教学要求,不探讨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教学方法,不主动更新教学观念,不创新;教学途径,不注意建立师生感情,将会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成了下达学习指令、强硬灌输知识要点的“说教大会”。在课堂上建立师生情感,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方式选择,只要学生的需求是合理的,教师都应随同学生互动,把学生的诉求列入教师视野,并采取灵活的教学办法,逐一实现学生的愿望与诉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重视。

第三,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前提下实施互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所谓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教师要实现教学的推进,不仅需要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还要把学生的自觉性培养起来,只有教师自觉与学生自觉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的课堂环境,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即使没有教师的督促跟踪,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自觉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意识,必须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个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感受得到表达,并采取开发式的提问,讨论式解答问题,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解答问题这种行为进行现场肯定,而不是过多地评论学生解答问题的质量。只有学生愿意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和谐互动,才能促进解答学习问题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让学生的主体性凸现出来,促使学生自发学习、自发思考、自发解答,进而提高到促使学生提出学习问题,通过交叉思考,形成有秩序、有效果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互动环节的探索性对策

第一,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农村的孩子大多数不善于表达,在课堂上,有的甚至不敢开口朗读课文。教师就得想方设法让他们多读多说。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十分优美,思想十分深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语感和内容的感染。朗读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朗读形式,让学生愿读、喜读。

第二,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很多教师生怕学生不理解,在课堂上总是不停地说,根本没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课堂只能说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只是台下的观众。但如果我们的老师每上一节课都留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的脑全面动起来,那么,课堂就会成为开掘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大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可以设一个悬念,比如,学习了《坐井观天》后提问:“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有时可以是一次设疑,比如《桂林山水》中所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不是说:“桂林山水真的天下第一美?”有时可以是一段空白,比如《穷人》中的一段话,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话一共用了几个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桑娜什么样的内心活动?有时可以是一番遐想,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奶奶飞走后过着怎样的生活?”课堂中教师所设的一个悬念,一次疑问,一段空白,一番遐想,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开掘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第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徐特立先生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课文时让学生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有时记录阅读的理解感悟,有时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有时摘抄优美的字、词、句,有时创作自己的佳句,这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很有帮助的。动手实验也是让学生的手动起来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学习《乌鸦喝水》时,让学生准备一个装着一些水的瓶子和一些石子,动手做一做。学习《称象》时,在课前准备好大象、船、河、石头、大称的替代物,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经过同学们的动手实验,课文内容一目了然,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7

一、形成学生的善听意识和能力是优化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性质的界定符合课程特点, 也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方向。课程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要求英语教学课堂活动必须是学生的高度自主, 而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最起码的原则是必须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譬如静听、善思等。为了形成英语课堂学习基础环节的优化, 笔者经常有意识地形成学生的善听意识和能力, 譬如教学9A Unit 6 Detective stories integrated skills (侦探小说-综合技能训练) 的内容, 这一版块是围绕侦探小说这一话题, 将听、说、读、写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训练, 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那么, 让学生具备善听的意识和能力则是首要的任务。没有学生的听是根本实现不了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提高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好录音, 听前 (pre-listening) 首先给学生以热身 (warming up) 机会, 即让学生通过有关动漫《名侦探柯南》的素材, 让学生了解所学习的这课的主题与“kidnapping”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学生便形成了倾听的热情。能听懂有关警察询问嫌疑犯的录音, 并根据获取的信息完成有关表格。放录音时, 笔者发现学生们都听得十分认真而又专注。由于学生能够听好, 又听得那样入神, 获取的相关信息也就比较具体和准确。而当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比较充分地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所写出来的有关绑架案的报告就显得十分的具体、形象, 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形成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是优化英语教学的提升环节

新教育积极倡导者朱永新教授曾经这样界定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 真正‘以人为本’, 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英语教学的环节是否优化, 其最根本就在于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否得以比较充分的体现。我们学生所学的“牛津英语”教材就是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材, 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去通过课堂学习活动, 从一个个主题内容中把握英语语言结构的特征, 把握语言功能的作用。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施新教育的理念看, 对语言结构和功能的把握都应当让学生在自主实践语言活动的基础上完成。笔者在教学9A Unit 6 Detective stories integrated skills的内容时, 就以学生熟悉的侦探柯南为主人公, 使其贯穿整堂课, 通过对案件进行讨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的学习。教学中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 学生要去完成说的任务, 首先就得比较理想地探究, 而且应是主动意义上的探究。学生带着“Does policeman Li think Wang Gang is guilty?”的问题听Speak up, 从而了解对话。再在谈论文中第二个嫌疑人“Xie Yiming”时利用一定的情境操练文中句式。最后讨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式, 使本课的精神得以提升。

三、形成学生的互助意识和能力是优化英语教学的创新环节

英语课程的教学也完全应当达成“超越知识, 走向智慧, 激发创造, 健全人格, 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的目的。就英语课程而言, 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 需要我们形成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对于形成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和能力, 我们千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堂学习中学生去合作探究解决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而应当是更具有开放性的合作, 更注重实践性的互助, 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互助与合作中, 形成与生活相联系, 与社会相沟通, 使学生关注窗外世界的学习链。譬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9A Unit 6 Detective stories integrated skills的内容后, 让学生相互之间对下列句子进行填空的练习, 相互之间进行提问:

(1) He had criminal records in the past.

_______he__________ criminal records?

(2) I was having dinner at a restaurant when the crime took place.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when the crime took place?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8

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发言、课堂活动参与度、课堂练习、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评价。

(一) 自主预习记录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工具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的学习任务主要在自主预习部分, 预习内容由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编写在导学案上, 并由各小组组长督促完成。这部分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形式, 并要求学生将评价结果存入个人学习档案袋, 评价结果是任课教师了解学生自主预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学生自评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 并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 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 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会进行自我监控, 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二) 课堂发言记录表──激发学生展现个性的评价工具

由于性格、能力和知识储备等诸多因素, 有些学生上课不爱开口, 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这不利于“五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建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激励学生大胆发言, 大胆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以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发言记录表”, 对学生在英语课上的发言情况进行记录, 刺激组间、组员之间互相竞争。刚开始有些学生的表现有些拘束, 但为了小组的声誉, 他们在小组长的带头和启发下, 逐渐找到了自信, 积极踊跃发言。我们可以以分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学生每回答一次可获得1分;按课本内容在全班面前进行讲解、演练, 可获得1分;能根据所学内容, 发挥个人才智进行改编再创或表演, 可获得2分。每周一公布上一周的统计, 取前十名同学, 进行表彰奖励。期末每人的得分作为课改优秀小组评选的依据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成绩的一部分。

“课堂发言记录表”还包括“值日生报告”。值日生报告的内容从短小浅易逐渐过渡到篇长深难。报告的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如校园趣事、小故事、社会时事和自由谈话等。学生还可以按日常生活实际情况增添内容, 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鼓励。

1.每天的值日生在课前要自己准备小故事、笑话、谜语、新闻时事等, 组长监督安排发言人, 时间为2分钟。

2.其他学生对值日生准备的材料当堂提2-3个小问题, 发言人当堂回答。

3.以小组为单位, 值日生课前先互相汇报 (Daily report) 或设问, 小组长要以身作则, 率先示范, 引导其他组员。

4.随意抽出当天值日生1名在全班同学面前, 作值日汇报, 时间2分钟左右, 这种英语课前2分钟值日生报告, 给每个学生都增加了很多次的口语表达机会和为本组加分的机会。由于表现优秀能为本组添彩加分, 组员的竞争意识空前高涨, 活跃了课堂氛围。

5.“值日生报告”由日评、周评、月评综合成总评, 总评成绩期末时计入综合成绩。

“课堂发言记录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改掉哑巴英语的不良习惯, 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课堂发言记录表”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课堂动态表现, 及时调整辅导。为了有效地激励学生, 记录表可采用“小红花”“小星星”等来记录学生课堂发言的次数或发言质量, 最后总评成绩计入期末成绩。例如, 八年级三班奋斗组第三周表现优异, 周评为三颗星, 跃进组发言组员较少, 周评为一颗星。

(三) 课堂活动记录表——观察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评价工具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发挥小组长的引领作用, 可以在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精心设计“学生个人参与课堂活动观察记录表”。

1.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习任务或要求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或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提出质疑的, 个人奖励0.5分, 小组奖励0.1分。

2.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部分, 基础好的同学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基础较弱的同学能达到相关要求, 则给予0.5分的奖励。

3.组员和小组奖励的分数累计加到英语单元测试成绩或月考成绩中, 再总评到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形成完整的过程性评价成绩。由班主任或各小组组长统计上报学校,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或个人在期中、期末进行全校的公开表彰奖励。

4.课堂活动观察记录每月统计一次, 表现好的同学除了累计加分外, 拍照贴在学校橱窗栏内, 以示表彰奖励。

学生为了在课堂上有很好的表现, 课前就会主动预习、学习。学生能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就能慢慢地培养起来。

二、课堂评价语言

在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中, 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起着重要的鼓励和激励作用, 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但长期以来, 大部分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课堂评价语言普遍存在着“单一、吝啬、低效”的问题。如何高效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言, 真正起到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英语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选用评价语言要准确;使用评价语言要多样;采用评价语言要有效。

如肯定:OK!/Right!/You’re right!/That’s right!/That’s correct!

赞扬:Good!/Very good!/Great!/Wonderful!/Well done!/Nice work!

鼓励:Try again./Have a try, please!/Try harder./

You’ll make it.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 进一步完善我校“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可根据科目的特点及班级实际状况, 采用其他的教学评价工具, 如:核查表、教学评定量表、图示评定量表、实物、图片、标志、简笔画等。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9

一、理想国微博互动基本状况

互动在汉语中意为“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强调对立双方的参与行为及产生结果。微博互动通常是指信息发出者 (微博博主) 与信息反馈者 (粉丝) 之间的网络互动, 粉丝通过关注微博博主来获取信息, 同时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行为逆向传送信息给微博博主。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双方正处于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位置。这是一种具有强弱之分的双向性互动行为。微博的交互性之强, 大大超出了传统媒体。所以, 良好的微博互动, 对出版社互联网营销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国微博启用于2010年2月22日, 目前微博粉丝已经突破21万, 在出版社微博粉丝数排行中居于前十。除开僵尸粉等特殊因素, 微博粉丝数目的多少是微博影响力的直接证明。

理想国微博互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点对点”交流

通过@, 转发与评论, 理想国微博与外界实现“点对点”交流模式。2009年09月25日, 新浪微博官方博客发表博文《@功能上线, 微博上交流更方便》, 从此, 中国的微博@时代诞生了。[1]微博@某人, 即“对他说”的意思, 网络戏称“圈出”某人。被@的人会收到系统提示, 并能够回复, 实现即时有效的一对一沟通。在理想国目前的12000多条微博中, @的出现频率不高, 通常包括:新书上市宣传@图书作者, 讲座沙龙@活动嘉宾, 引用读者评论@读者。例如, 2011年8月2日的一条微博中, 理想国@赖声川, 背景是赖声川新书《赖声川的创意学》即将上市, 理想国借微博提前造势。通过@作者这一行为, 在积极宣传新书的同时, 间接赢得更高的关注度, 扩大品牌效益。同日, 在《赖声川的创意学》新书首发活动上, 理想国微博同步@现场嘉宾鹦鹉史航, 在实时记录活动现场的同时, 能够在线上吸引包括赖声川粉丝和史航粉丝在内的众多网友, 实现了现场与网络的双线宣传推广。@的使用是双向的, 微博粉丝@理想国, 也是属于“点对点”的互动交流, 而且通过转发该@, 实现互动的递进。

转发与评论是社交工具中常见功能。定义简单, 操作便捷。不同于普通个体微博的是, 一般出版社微博是为其营销推广而服务的。无论是软推广还是硬广告, 背后的终极出发点都是出版社本身。所以出版社在微博的转发与评论, 也存在相应的技巧。不少读者购买理想国的图书后热衷于发博分享并@理想国微博, 这个时候转发互动就派上了用场。例如, 2015年3月30日, 粉丝Muto这条“给生活添点儿理想”的微博配上了理想国图书的照片, 官微遂转发。转发功能实现了理想国品牌的二次推广, 借他人之手为自己点赞, 在转发读者微博的同时也会给读者带来满足感。一般来说, 转发那些粉丝数量多知名度高的微博在品牌推广方面会带来更大的效果。评论功能也是一项大众功能。早先对于微博评论功能的设置还存在诸多争议, 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持有足够的理由。但从营销层面去分析, 微博评论是良性互动里不可或缺的一项。一条微博下, 粉丝可能排起了评论的长龙, 微博运营编辑可以对其中一些选择性回复。通过研究理想国微博发现, 主要回复对象为读者评论中提出的咨询, 还有就是对于理想国书中错误的指出。回复微博评论, 拉近了理想国官微与读者的距离, 是一种最直接且最具有真切感的互动形式。

(二) 抽奖与调查

抽奖环节如今俨然是各大官微互动的杀手锏。直接可见的利益与期待中奖的刺激心情让粉丝对抽奖环节充满好感。纵观微博世界, 每逢抽奖环节, 都是大转发量以及短期内粉丝的快速增加。抽奖手段的使用应适时适量, 表达方式也需要斟酌, 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引发粉丝潜意识的排斥。作为“以书为生, 以书会友”的理想国微博, 所有的抽奖环节都离不开书, 而最常见的是免费赠书。在理想国微博页面搜索关键词“送书”, 显示结果超过了100条。粉丝只需在送书微博下面评论 (有时需转发+评论) , 就有机会被抽中拿到赠书。

调查互动是基于某种特殊目的从而与粉丝产生的互动。调查互动的优势在于, 不仅能及时解决当下一些数据需求问题, 深入了解粉丝, 还能通过将调查结果的外放, 制造热点话题, 产生轰动效应。例如, 2011年10月26日的“你对书腰的爱恨情仇”调查, 2013年2月10日的“你平时购买的杂志名称”调查, 2013年3月20的“你最喜欢的儿童作家是谁”的调查。网上盛行的“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 也是理想国2013年4月23日进行的微博线上调查。

二、理想国微博互动优势分析

(一) 互动态度到位

“内容为王”的口号驰骋众多领域, 在社交领域却并不尽然。互联网锻造出的新媒体环境, 让受众有了更大的发语权, 不再被动接受信息, “用户至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 网络世界里的信息同质化现象, 让希望仅仅依靠内容出位的传统观念难以实现,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种情况下, 态度的好与否, 成为互联网竞争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有营销就有投诉, 面对“不速之客”, 真诚的态度可以化解危机, 消极的对待则会导致形象恶化。2011年7月30日, 有读者微博@理想国, 提出书中的排版纰漏, 理想国微博予以转发并积极表明态度决心。2011年8月3日, 理想国通过一条微博, 就评论里有读者质疑的“书籍定价过高”进行了探讨性回复, 言辞不谄媚不卑微, 平静克制地摆事实。正是有这样真诚的互动态度, 才得以聚拢人心, 使品牌营销顺利延续下去。

(二) 互动定位准确

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是在强调新媒体传播低门槛的特征。在这个大前提下,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信息只有投放到一个需要它的社交圈才能体现出价值, 所以官微对于自身的定位十分必要。理想国微博在互动过程中, 并没有采取微博大海广撒网多捞鱼的策略, 而是注重自身价值定位与互动对象价值定位保持高度一致。在其微博页面中, 无论是直接@他人、转发、评论、抽奖还是调查, 互动对象大范围都是围绕“出版”、“书籍”“文化界”、“作者”、“读者”这样的关键词来选取, 如果再划分一个更小的范围, 则是围绕理想国的出版工作、推广工作等来进行。这样的互动定位精准有力, 最终目的都是回归到理想国自身品牌的宣传推广上。反观一些官微, 尤其以大学校园内的官微为甚, 缺乏对自身的合理定位, 自然也就不能形成精准的互动定位。互动对象范围太广, 互动内容太杂, 就让官微失掉了自己的特色和营销的价值。

三、理想国微博互动完善建议

(一) 互动形式面临改进

理想国微博主要面向作者和读者互动, 在互动形式方面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 互动内容大多时候停留在抽奖送书环节。虽然理想国是图书品牌, 送书可以彰显自身定位以及取悦读者, 但单一的互动形式容易让粉丝产生审美疲劳, 造成部分粉丝的流失, 而多样的互动形式则让粉丝充满了新鲜感, 既可以保住老粉丝, 又容易吸引新粉丝。因此, 理想国可以挖掘更多的互动形式, 抽奖环节除开送书, 可以考虑其他的奖品, 如开发理想国品牌的衍生品进行抽奖赠送, 或者北京本地文化活动的门票赠送。

(二) 微博形象应进一步人格化

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在于社交。一个企业在新浪微博注册之后, 其实就是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凝结为一个虚拟的人。在某种程度上, 凝结程度越高, 社交互动的成功率也就越大。理想国微博目前多为官方基调, 偶尔会有“小编”这样的自称出现。虽然作为图书品牌微博, 理想国无法效仿杜蕾斯、碧浪等品牌高度的人格化形象, 但与读者有距离的互动, 终究不是好的互动。理想国微博运营编辑可以适度调整微博语言基调, 塑造独特的微博个性风格从而形成品牌标签。通过形成“理想国微博与粉丝既不是商品与消费者的关系, 也不是企业与大众的关系, 而是书友与书友的关系”这样的理念,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有价值的互动。

新浪微博的营销策略中, 从不应为互动而互动。网络互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现实互动。把握好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的关系是网络互动中时刻需要注意的事项。理想国微博营销中的互动是走在出版行业前列的, 有很多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地方, 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5年的发展, 微博的营销机制也是日益完善, 早先注册微博迅疾的出版机构大多已发展壮大。微博互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无论怎么变, 把握微博运营中的“社交是本质”和“以人为中心”都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教学反思在教学各环节中的渗透 篇10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要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全面的教学能力, 及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一教学前反思主要是要抓准抓好新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及时跟进为前提, 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强大资源系统, 失去这个资源系统, 课程也就失去了物质支持。目前, 令很多管理者和教师头痛的是, 学校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缺乏实施新课程能力, 很难达到既定的课程标准。较为突出的是经费不足, 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与新课程要求有差距, 教学资料不足。一些很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如综合实践课程, 在很多学校成了一纸空文, 很难落实。例如在生物课的教学中, 出现了生物活动课, 需要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才能把活动课的精髓体现出来。由于条件所限, 课上准备不足, 活动课经常上得有名无实。学生们因此也留下了很多遗憾, 而这些问题教师都可融入教学前反思的内容中。在教学前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 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满足以及尽量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此外, 还要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列出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前反思, 把生物活动课该做的准备活动做好, 使学生真正上好生物活动课。作为老师, 教学前反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传授知识的准确度;第二, 重难点的准确度;第三, 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适应度;第四, 教学活动与方式恰当与否;第五, 对学困生的适当关爱。

注意以上几点后, 教学前反思可以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起到关键作用。

二教学中反思要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方式过于僵化、死板, 限制了学生和教师教学主动性的发挥。新课改为解决这些问题、弊端提出了很多富有创见性的教学方式。由于理解偏颇和条件限制, 很多教学活动太过形而上学, 失去了本来的精神实质。有些学者指出, 满堂问答不等于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开展活动不等于探究性学习;多元教学目标不等于淡化双基;教学评价不等于只评价教师的教, 而不关注学生的学。怎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呢?教学中反思良好的应用便起到了完善教育教学理念的桥梁作用。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 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例如把高新科技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运用录音和录像技术, 课后观察课堂教学, 寻找教学中的不足, 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三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

第一, 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改变课程以往的内容上“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出现了很多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校本课以及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新课改内容教学后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反思: (1) 对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做出正确判断。教师可在课后总结其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适应度, 这样做能为以后教学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案例。 (2) 对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正确判断。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可以同时使学生学会技能以及形成正确价值观。所以教师必须对课程目标做出准确判断, 使教学过程真正地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二, 教学过程方面。教师要改变以前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 做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的总结; (2) 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对教学理论进行反思: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4) 对每个学生表现进行反思: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5) 对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是否达到计划要求, 一旦课堂教学中计划出现变化, 是否处理得当, 学生是否接受。

第三, 教学策略方面。现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引导作用, 学生主体的发挥, 都依赖于这种和谐的关系。对此, 教师在这方面所做的课后反思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 教师要有主观意识,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 (2) 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行为的每一个结果, 深入了解, 找到原因; (3)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研究, 不断更新。

现今社会是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 教师只有培养出具有强力竞争意识和能力的祖国建设人才, 才可能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顶峰, 处于不败之地。而新的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教学反思在这种转变之中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 通过教学反思在教育各环节中的应用, 使教师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新时期教育, 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竞争人才。

音乐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篇11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效课堂;高中化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活动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逐渐转变为主动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进行创新与改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才能提升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一、高中化学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旧的课程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化学课除了学习基本的教材知识外,还要适当的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找到原理。只有让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但是原有的教学体制并不完善,老师只是一味的传授课本知识,强调理论作用,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公式和定理的根本作用。对于化学这一学科来说,动手实际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实验设施并不完善,要想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增加实验设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固定的学习课本的理论性知识。当然在注重实验操作时,老师一定要避免学生处理不当,因为某些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老师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在实验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二、加强师生互动

在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老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化学教学中,师生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是双向的,教学的组织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进步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巧妙的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思维特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其他辅助功能,对固有的书本知识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把握住学到的知识的精髓所在。

三、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1.老师有效的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让学生细心观察周围存在的化学事物。比如我们生活中每天离不开的化学品 ——食盐。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但是其实它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增加事物味道,它对人体的生化活动和功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的用盐水漱口买不进能防止牙龈肿痛也能对口腔起到预防作用,例如醋,醋的化学名称叫乙酸,其实醋也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用处,在对新鲜的鱼类进行烹饪时,加醋不仅能够接触腥味,也可以杀灭细菌,可以预防多种疾病。患有低酸性胃病的人,经常用少量的醋类调味品,既可以增进食欲,也会使疾病得到治疗。用熟练的化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自己的化学知识,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机化学问题是复习有机化学的好方法。让学生从中发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2.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价值的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去发现问题,并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在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老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化学教学中,师生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是双向的,教学的组织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为学生的全面进步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巧妙的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思维特征,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老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其他辅助功能,对固有的书本知识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把握住学到的知识的精髓所在。

互动性探究模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渠道的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东西,产生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星.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2)

[2]刘兼.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和特点分析[J].人民教育,2012(11)

淡化作文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篇12

一.理论指导要淡化

写作心理学认为动笔之前是写作过程中思维最活跃的阶段, 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段, 一篇文章有无创新多半取决于动笔之前的思考。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哪来实践中的创新?而创新就要跳出既定的框框和模式, 它要有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思维空间。思维空间越广阔越自由, 创新意识也就越活跃。写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理论往往显得很苍白。叶老的“游泳”妙喻已明白地告诉我们其中的道理。而事实上, 在开放性的命题作文面前, 多数学生的苦恼不是“怎么写”而是“没啥写”。因此, 教师在学生写前不能让自己的思维限制或主宰学生, 不能给学生的写作带上镣铐。在写作教学中要淡化理论指导,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写作氛围, 激发学生的思维 (尤其是创新思维) , 充当一个点火者, 让学生自己燃起思想的火焰。

二.书面批改要淡化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对学生习作的修改和评价, 也是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近年来, 在改革实践中推出许多新的批改方式, 主要有抽样精批细改、学生自改互改、师生同改和面批面改等几种。这些新的批改方式的采用的确减少了教师的负担, 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批改就是再次创作。叶圣陶先生说过, 改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因此, 教师面对作文本伏案批改的实际意义就很值得怀疑了。“句有可删, 字有可减”, 给予圈圈画画, 自然有利无害。然而在这个强调学生思维独立和个性创造的时代, 在太多的方面, 老师不能做裁判, 不能当权威。在学生“缺席”时的书面批改就很难做到“尊重写作主体意识”了。这种批改指导同样会束缚学生的写作个性。另外, 从社会心理学和信息学的角度讲,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作文批改就是信息的交流。而书面批改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交流, 其缺点是会造成信息的盲目传播和被动接收。而面批面改不仅能保证信息量, 而且可以创造一种“交互式”的环境, 实现师生面对面的双向互动的交流, 传达更直接更有效的信息。更重要的是, 这种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关系基础上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写作主体的思想意识, 体现了作文教改的宗旨。

三.单一讲评要淡化

作文讲评长期沿用的方式是“综合讲评”, 即从思想内容到写作表现形式, 对全班学生作文做全面概括性的讲评, 讲述和分析学生本次作文的主要优缺点, 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这种讲评由于缺乏具体可感的例文, 针对性不强, 往往流于形式。因此, 教师要淡化单一讲评方式。不妨把课堂看成“茶馆”, 把讲台变成“讲坛”, 鼓励学生参与讲评, 参与讨论。时下一种叫“典型讲评”的方式正被广泛采用, 即选出有代表性的例文, 细致分析, 引导学生明优劣、辨得失。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请例文的作者自我评点, 也可以组织同学对例文评点, 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多向互动的交流。这样, 在讲评过程中, 个体的积极参与影响群体, 群体又影响个体。这种“交互感应”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关系变成“合作伙伴”的关系, 这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

四.“规定作文”要淡化

令多数语文教师苦恼的是有计划的课堂作文, 学生练笔的兴趣不高, 主动性差, 提笔就“应付”。我们老师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成立文学社、创班刊、编手抄报、鼓励投稿等等。笔者尝试过一种“经济实惠”的做法,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做法是把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创作小组, 各组备一个作文本为发表园地, 一人发表, 多人传阅, 互相点评。这种“发表”虽然范围小档次低, 但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符合个人心理需要的“自动作文”训练, 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个性和才能, 与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有多大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取决于老师能给学生多大自由的创造和发展空间。

上一篇: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下一篇:法律实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