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2024-08-03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共9篇)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篇1

音乐教学日志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济南高新区大李家小学 徐传婷

任教小学音乐已两年有余。小学的音乐课堂尤其是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主要以歌唱教学为主。通常是一所学校六个年级只有一位专业音乐教师,任务比较繁重,周课时量较多,再加上学校的社团等一系列附加工作,可想而知,教师花费在课堂上的精力就会打折扣。因此,多数都是以歌唱教学为主,学生会唱就是目的,至于识谱,唱谱,在音乐堂中的地位就更低了。

但我一直认为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非常重要,甚至要比学会一首歌曲重要的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把歌唱教学比作“鱼”,那么识谱教学就是“渔”,是一种方法,更一种能力。教会学生一首甚至十首歌曲,不如交给学生如何识谱而达到自学的能力。下面我就以我的课堂经验简单谈谈小学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对我的触动。

我任教1-6年级的音乐课,在课堂中我一直有意识的把唱谱纳入每堂课的学习中。我发现这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及音乐课堂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一、中高年级课堂中借助竖笛识谱

3-5年级开设有竖笛课,而学吹竖笛就是一种识谱过程,出了学习正确的指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唱谱。唱谱的过程就是对音乐要素(音高,音值,节拍,节奏,呼吸等)的消化与吸收。比如最简单的《闪烁的小星星》是对2拍子,强弱关系最好的解释,学生在唱会乐谱把握好强弱关系的前提下都能准确完整的吹奏下来。在完整吹奏3-5首乐曲之后,学生唱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增,对歌唱教学及歌曲的识谱又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低年级趣味识谱

一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积极性高,但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也不够,针对这样的情况,就不能刻板的教,理性的教,而是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以引导为主,趣味性要强。我针对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有这样几个阶段:

1、柯尔文手势认识音的高低,课前唱音阶做手势是每堂课必修任务,主要目的是通过手势的引导感受音符的高低不同,逐步建立音高概念。

2、音高听辨游戏,打破机械手势。在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学会柯尔文手势之后,这些手势就会变得机械、刻板。当取消手势再唱音阶的时候,音准消失了,音高感觉下降了。因此,我会在某一节课堂中取消手势,用耳朵听辨音的高低,用心感受音的起伏。多数学生听辨能力强。

3、看音符,唱音高。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单纯的用手势唱音阶,学生永远不会记住哪个阿拉伯数字代表哪个音符,甚至要用数手指头的方式去认识音符的唱名,更不用说歌唱的识谱了。我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中通常都会把音符写出来,“它的名字叫什么”,然后结合柯尔文手势唱出音符的唱名。

以上是我课堂中对识谱教学的几点做法,很浅显但对我自己很实用。有些班级已经初显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唱会乐谱,更重要的是在学唱乐谱的同时理解相关的音乐要素,比如速度,力度,旋律等等。识谱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教学,更是一种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够完善的农村小学,我不希望看到学生们小学毕业只会唱几首歌,我希望教给我的学生一点点实用的东西,即使多年后没有音乐课堂,他们依然可以自由的在音乐的世界中穿梭,而不是门外汉,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将来学习某一件乐器的时候不会太吃力,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教给她们一种方法,一种能够真正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演绎音乐的能力。这是我想做的,也是正在做的。

2017年5月2日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识谱教学

一、认识我们所教的对象是小学生, 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各行各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而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 具备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 提高音乐文化素质水平。总的来说, 识谱教学是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 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服务的。

二、绝不能把识谱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 而应当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工具

有人说“学生不识谱怎么学音乐?”确实, 识谱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综观反应, 许多人都不是直接通过乐谱去认识、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 就象要求婴幼儿先学会按节奏踏步, 才会走路一样;就算是一些有造诣的音乐家, 可以从乐谱中直接感受、理解音乐, 但他们也是靠训练已久的内心听觉能力来感受、理解音乐的。而现在, 我们面对的是这些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学生, 如果把识谱教学摆在“首要”位置, 那结果只会造成学生的负担, 音乐上的“高分低能”, 只会“说谱”不能“唱谱”, 更会让学生感到识谱是件头疼的事情。这样的机械识谱, 不要说提高学生的兴趣, 更谈不上培养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了。因此, 我们应该把握好识谱教学的位置, 在音乐教学中顺带地进行。

三、把识谱教学融入各种音乐活动中

由于乐谱是音乐的语言符号, 是一种教学工具, 是培养、发展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媒介, 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不容忽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音乐活动, 把识谱融入其中。

(一) 在歌唱活动中培养识谱能力。

唱歌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最有利的实践活动, 这是由于唱歌时附带使用乐谱较多, 而且每个学生都有音乐书, 在识谱教学上比较方便, 也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练习, 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唱歌的兴趣较为浓厚;在这兴趣的驱动下, 将会克服识谱这样的困难问题。在适当的引导下, 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已经会唱《国歌》后 (未识谱的情况下) , 有针对性地提问, “歌曲中哪一句是你最容易学会、印象最深的?”很多学生都会选择第一句前奏和最后一句 (通常, 歌乐曲的首尾乐句是学生印象最深的) , 然后把这两句乐谱写出来进行分析:这两句都由不同节奏组合, 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种是紧迫感的, 一种子是信心坚定、勇往直前的, 再通过唱歌练习感受, 使学生对这两种节奏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在唱歌中通过提取学生印象深刻的地方为识谱教学的前提, 也可作为兴趣的升华来积累知识的做法, 在活动中融入识谱教

(二) 在器乐学习活动中培养识谱能力。

学生对学习器乐的兴趣也如学唱歌一样浓厚, 但器乐的操作比学唱歌要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器乐的选择上,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易操作的乐器, 如:低年级以打击乐器为主, 中高年级可选用竖笛或口琴或口风琴。通过学习器乐演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是因为器乐演奏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在演奏器乐活动时, 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识谱上, 诸如音符、节奏、调号等。我们可以把一些简单的视唱曲、旋律、音程、节奏等通过器乐演奏进行活动练习, 也可以在学习完一首歌曲后, 再用乐器进行演奏活动练习, 这样, 不但会增加学习的兴趣, 更会加深学生对曲谱的认识, 从而培养他们的识谱能力。

(三)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进行识谱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听是人们最容易、最能直接感受音乐的一种活动。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兴趣也是非常浓厚的, 要求也是十分强烈的, 当他们还是婴幼儿的时候, 已经对音乐 (音响) 有敏感的反应了, 所以, 在欣赏音乐活动中进行识谱教学, 是一个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做法。如:让学生听音乐做律动, 或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等;欣赏主题性音乐时, 可让学生从视、听、唱、想象等方面结合起来, 特别是在曲式分析过程中, 要求学生听出各乐段是否相同, 各乐段的排序, 然后归纳曲式结构、作用等, 以此进行识谱教学。事实上, 用“听力训练”比“视唱练习”的识谱教学更为妥当。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篇3

关键词:音乐;识谱教学;策略

小学三年级作为中年级,音乐能力正是塑造阶段。教师在音乐识谱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乐谱,而且要教会学生识谱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识谱的能力。

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和听觉能力的培养

在识谱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觉能力非常重要。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现有的识谱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如,在人音版三年级教材《春天》一课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完成“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的识谱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在学习歌曲《嘀哩嘀哩》的情境中向学生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而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四分、八分音符时值,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向学生讲解十六分音符就容易多了。在十六分音符的讲解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节奏训练来培养学生十六分音乐的节奏把握,让学生多听多做,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欠佳。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可能无法掌握识谱的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如果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声音、视频以及图片的展示中就能够很容易进行识谱学习了。如,在《牧童之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引导学生掌握全音符的时值以及延长记号。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很难理解全音符的意思,更不能很好地掌握延长记号。即使教师写到了黑板上,也不如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为形象生动。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中的全音符以及延长记号,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此相关的一句歌词的歌唱。同时,教师再让学生在整首歌中与其他的音符进行比较,学生就更容易学习和掌握了。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会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识谱

三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各不相同,而教师也不能在简短的四十分钟内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就可以在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如,在教师讲授完识谱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之内互相哼唱,就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互相纠正补充。

总之,小学三年级识谱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情况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李伊凡.对有效唱歌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19).

略谈音乐课程的识谱教学 篇4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偏向,把识读乐谱的教学工作摆在一种不适当的地位。认为只要学会了识谱,几乎就可以解决音乐实践活动中的所有问题。就像有些同志所说的那样:“识谱是打开音乐圣殿的一把金钥匙”。有些老师也把识谱教学置于音乐课的首要位置,甚至搞什么“集中识谱法”、“速成识谱法”,但在事实上,我们的音乐老师长期以来被识谱教学至高无上的地位所困扰,很多学生也因此而挫伤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识谱是音乐教学中一种较为高级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程序的自学能力。因此,广大音乐老师都很愿意、也热衷于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还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来激励学生学习识谱的热情。应该说,这样做是正确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究竟用什么样的教学思路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呢?是用专门的视唱练耳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呢还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使用乐谱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课程标准中指出:不顾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学特点,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可见,选择后者还是更为容易地解决问题。下面,就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略谈几点想法。

一、正确认识“识谱”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

课程标准中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既然识谱只是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那么识谱就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学生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是必要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不会识谱就不能学习音乐”“不会识谱就无法进行音乐教学”,这相的想法与“不认字就是文盲,不识谱就是音盲”同样是不科学的,因为在没有使用文字以前,孩子们都能说话,在没有学生乐谱之前,学生人都能够听音乐和唱歌。乐谱仅仅是记录音乐的一种工具,乐谱的本身并不是音乐。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音乐文化修养,不只是音乐知识技能,通过音乐教学使他们身心获得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对识谱教学的过高要求和过分“投入”,只会给音乐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无论何种乐谱,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都存在一定的技术上的难度。知道一些读谱的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读谱技能必须经过一个相当的训练过程,不经常练习、使用一定会变得生疏。因此,在每周一、两节音乐课时里,在识谱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对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要求过高不但难以实现,而且会使音乐教学陷入枯燥的技术操练,影响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还出现许多学生不愿学习识谱、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识谱

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在前文中也提到了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使用乐谱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是更为可行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学会读谱主要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而不通过专门的识谱练习。通过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要比单纯进行专业的识谱训练效果要好得多。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取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唱的作品,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也顺带着渗透了识谱的技能。如《小星星》、《生日歌》《欢乐颂》《歌声与微笑》等等,这些歌曲学生大都能哼唱,谱例也不复杂,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把歌词替换成唱名就容易的多了,学生也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在遇到生疏歌曲的时候,未必一定要先学曲谱再学歌词,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通过听唱教唱之后再学唱曲谱、背唱曲谱,这种“背道而驰”的方法更有效果。

三、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

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而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兴趣是引起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悦地去探究它,为此在音乐教学中培养识谱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从感性上积累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感,通过听唱法学习唱歌,用“模唱唱名”的方法学习唱谱,并要求学生多做“背唱歌曲的唱名”,有了大量唱谱知识的积累,才能逐步建立唱名的音高感。开始由模唱听唱,后辅以视唱,再逐步增加视唱的比重,这种“先听唱谱,后逐步增加视唱谱”的办法是符合学生认知音乐的规律的,而且对于整体上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是有利的。

四、关于教学中的记谱法

在80年代,中小学音乐教材曾多次推动“五线谱替代简谱”的努力,然而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学习简谱未必就“拖了音乐教学后腿”,改学五线谱也并未“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就本人教学经验而言,简谱有易记、易学、方便直观的特点,更适合我们农村音乐课程的教学使用,这也是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吧。当然,课程标准中也规定出各地、各校“自行选择”,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

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随笔 篇5

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课堂气氛就会出现冷场,更不用说音乐情感方面了。下面我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实践来说一说如何有效的识谱:

一、先唱歌,后识谱

在唱歌课中,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会用今天要学的歌曲的音乐,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并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二、创编旋律,提高识谱

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六年级歌唱教学《桔梗遥》识谱能力的教学研讨课,课堂上学生能

随钢琴唱出旋律,通过识谱的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有了一个提高,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篇6

核心概念界定:

节奏:本身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具有时间感,在艺术设计或美术创作当中是指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的产生的运动感。识谱:是通过对音高的训练,是学生可以掌握简单的音高,从而可以轻松演唱旋律。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校本教研为主,并根据研究内容采取有效的科研方法,如课堂随机抽查法、巩固练习法、反馈训练法、对比法等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曾经指出音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与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

一、城市的儿童多数学习特长,所以对于识谱以及节奏的认识强于农村的孩子。

社会日益进步,城市的很多儿童在幼儿园就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特长班,那么在特长班中孩子可以通过对乐器的学习,掌握音乐中基本的节奏型,对于音 乐的识谱,他们可以通过对乐器的练习中掌握,轻松的认识每个音符以及每个音符的音高。而农村的孩子在这方面就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家长的意识没有强到要送孩子去特长班学习,即使有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于音乐节奏和音符是一片茫然的。

二、城市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工具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节奏识谱学习的提高。

城乡差距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对于音乐的认知,城市的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弹奏钢琴为学生示范音准,而在农村的很多小学上课仅仅是依靠录音机。

三、教师专业素质这也是影响孩子识谱和节奏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的小学往往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那么对于音乐课也仅仅限于带着录音机教会学生唱一个大概,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往往孩子们除了大声唱出来其他一无所知。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非常重要,而识谱和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值得去研究。

关于理论对策:在识谱方面,从刚一入学开始,音乐教师就要为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引导孩子们认识音乐中最基本的七个音“1、2、3、4、5、6、7,”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是很小的,所以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让孩子们从听到认,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链接。节奏的教学可以贯穿其中,在认识了简单的音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节奏跟着老师一起唱音符,低年级教师要注意以教为主,重在引导。在逐步的摸索中,发现问题不断的调整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在音乐的课堂上以聆听引导为主。

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们对于识谱和节奏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对于课本上很简单的歌曲,孩子们有时候可以跟着我的教唱轻轻的唱出来,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关于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现状

(一)音乐识谱与节奏空白

从一二年级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对于音乐的乐音和节奏非常空白这主要表现在:

1.对于“1、2、3、4、5、6、7”七个音的音名音高几乎没有孩子能准确的说唱出来,对于简单的节奏该如何奏出更是一无所知。

2.有很少的几个学生可以说出七个音中得几个音的音名,但是音高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

(二)节奏识谱教学不被重视

1.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上课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提着录音机让孩子们跟着唱,大体唱会就可以,几乎没有音高节奏的教学。

2.农村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师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音准节奏要求不严格,音准教师不强调不纠正,长此以往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

二、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策略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接受能力强比较能接受新的事物的这一个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识谱和节奏教学:

(一)音乐课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识谱和节奏的教学是非常的单调呆板的,所以音乐课设计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趣味性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体现: 1.教师设计识谱与节奏教学应当从视听唱三个角度让学生去感受音高,结合图片、视频、音频来激发学生对音符和节奏学习的兴趣。

2.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创设情境把节奏练习演变为趣味性的练习,如带着词语去训练“芝麻 芝麻 开 门”,这样一来比较生活化,也便于掌握和识记。

(二)识谱与节奏教学循序渐进、适时巩固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循序渐进,适时巩固。1.不能大肆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对音高节奏地掌握,每节课的教学从单音的练习开始,到旋律音程再到简单的旋律这样循序渐进进行教学。

2.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真正的掌握音高节奏。

(三)识谱教学与节奏教学相结合

音乐的识谱教学不是单一的,它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唱准旋律,所以识谱教学与节奏教学的结合相当的重要。

1.在掌握基本的音高后,要求孩子们试着唱旋律,掌握巩固基本的音高。

2.进行节奏的练习,用嘴唱出或者用手奏出。

3.之后两者结合,带着节奏去演唱旋律,培养学生的学习歌曲的能力。

三、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节奏识谱教学成效。

(一)通过对识谱节奏的训练,使学生可以唱准音阶的音高音名,给出预定时间可以用音名唱出简单的旋律。

(二)通过长期对节奏识谱的巩固和练习,是学生可以在音乐课上自由识谱,在教师纠正之后可以尝试着自己填入歌曲的歌词,提高音乐歌曲学习的效率,以及旋律的音准。

新的音乐课标给音乐教师提出,音乐教师需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驾奴课堂的能力,具有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我相信音乐源于生活并表现于生活,在思考、探究、学习和实践中更能培养起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炽热且美的心。只有带着发现和美丽的音乐,才能满足孩子们好奇的心,才能渲染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睛,我的课堂才能更完美。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篇7

一、培养学生对识谱的兴趣

1. 采用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简谱音符

简谱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识谱法, 它的最大好处是运用七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作品记录并表达出来, 并使人很快记住而终生不忘。比如,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利用这种充满趣味、简单易懂的方法, 可以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理解掌握简谱。

2. 五线谱的学习方法

五线谱是世界通行的音乐记谱法, 学习掌握浅显的识谱知识, 能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识谱教学是音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也是双基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将诸多形式引进课堂, 融音乐基本知识技能训练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根据高中生好奇心强等心理特征, 教师可以把“五线谱知识”编成故事来导入, 使教学过程情节化, 这样做往往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 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不同的识谱方式

1. 浏览性识谱

在高中音乐识谱教学中, 如果教师把识谱当做单纯的知识来讲授, 识谱与音乐实践活动脱节, 单调枯燥, 专业化训练倾向严重, 就会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对识谱失去了兴趣。因此, 教师对识读乐谱的观念和做法都要有清醒的认识, 摆正识谱与学习音乐的关系。浏览性识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准确地读谱, 让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音乐旋律线条的流动, 而不是单纯机械地用手指着每一个音符去读, 只知道音符而忽略音乐旋律的律动。

2. 挥拍轻声视唱曲谱

挥拍轻声唱曲谱, 可以让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唱中有听、听中有唱的内心听觉训练。因此, 在识谱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体会乐曲的曲式变化, 掌握旋律进行的基本规律, 体会音乐进行的韵律美。在音乐教学中, 浏览性视谱只是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而通过挥拍视唱全曲, 可以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曲式变化, 感受乐曲进行的强弱规律, 让他们在对乐曲有正确的感知和印象, 使学生在学习时有目标性和目的性,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此外, 教师也可以通过挥拍轻声视唱曲谱, 让学生在挥拍视唱中感受音乐的规律美、韵律美, 体会到音乐的内在特点, 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印象。

3. 背唱

背唱乐曲是对学生进行强化听觉的记忆与锻炼的一种好方法, 它可以拓宽记忆的多面性与灵活性, 通过读谱、默唱、视唱、背唱的训练过程, 将内心听觉融于音乐的意境和艺术形象中,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的内心听觉受到积极氛围的感染,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视唱能力。

三、结合器乐教学, 强化识谱

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 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 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 通过电子琴的弹奏和竖笛等乐器的吹奏, 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 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训练, 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

另外, 利用柯达伊手势, 帮助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 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四、采用合理的奖励机制

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 虽然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制力, 但是长期单调的学习也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 教师要采用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 比如表扬能正确识谱的学生, 甚至给有背谱能力的学生奖励, 激励学生多识谱、多背谱。新课程标准提倡“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 把熟悉的歌词变成乐谱, 既有熟悉感, 又有新鲜感, 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很高;同时对于学生来说, 用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熟悉程度, 学起来要轻松一些, 对乐谱音准的把握也容易了许多。此外, 音乐教师还要多想办法, 多设计活动来丰富识读简谱的教学。比如, 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力度记号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 我引导学生模仿火车从远处开来直至面前的声音, 感受声音越来越大的感觉, 再让学生模仿火车从面前开走越走越远的声音, 感受声音越来越小的感觉, 通过这两种模仿活动使学生对渐强、渐弱两种力度记号的有了深刻的认识, 而且也激发了他们探究音乐的兴趣。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无疑会使枯燥的识读简谱变得丰富有趣, 只要学生乐于参与, 我们的教学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总而言之, 如果说情感表现是歌唱教学中的核心, 那么识读乐谱就是歌唱教学中的基石。作为高中音乐教师, 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学习手段, 而不能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因此, 培养学的识谱能力应当融合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 并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学习, 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 甚至是情感基调, 促进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萨日娜.谈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能力的发展——节奏与认读唱名关系的探究[J].音乐大观, 2013 (7) .

[2].潘刚.识谱教学难在何处[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 (10) .

[3].陈奕君.试谈音乐教学中识谱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2009 (Z1) .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 篇8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识谱能力 教学方法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唱歌、游戏。下面我根据初中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地识谱。

一、尝试集中识谱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是把识谱随课文分开教学的,有条件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基本完成简谱识谱任务,在初中阶段基本完成五线谱识谱任务,事实上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首先,这种分开的识谱教学法违反记忆规律。音乐课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课都只学识谱内容,很难及时复习。所以学生往往是学了后面忘前面,缺少连续性,不成系统,效果自然不佳。其次,按目前课程的编排体系组织教学,学生不可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形成初步的识谱能力。

集中识谱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选择。所谓“集中识谱教学法”,即把原来需要用整个小学、初中阶段学习的识谱内容集中安排到初一阶段完成,这样一方面学习内容紧凑,学生可以克服识记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前掌握简单的独立视唱技能,学得积极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到初中毕业时基本上具备应有的识谱技能,能够比较熟练地听唱和视唱简单的曲谱。

当然,运用“集中识谱教学法”,必须由专职音乐教师或识谱能力较强的老师任教。在时间分配上要适中,不是越集中越好,因为过于集中会使难度增大,学生接受不了。

二、先唱歌后识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一些曲谱复杂的歌曲,先唱歌词,再学歌谱,学生会唱得出奇的好,谱也学得很快,时间也花得少。原因是学生都有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点,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更是新的音乐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在平常的音乐课教学中,音乐老师要做有心人,不断总结来自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1.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

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谱中的难点,在学生识谱时降低难度,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自信心,增强对音乐的热爱。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完美。

2.后识谱可以降低识谱的难度。

在音乐课本中,有一首阿根廷儿歌《第一天上学》,歌曲中出现了许多处休止符和切分节奏,后面还出现八度大跳,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总有部分学生唱不准。学生熟练演唱后再识谱,他们很快就能唱准。课本中还有一首《故乡的月亮》,其中有很多附点节奏,颇有难度。学生在音准与节奏之间总是顾此失彼,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3.歌后识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故乡的月亮》是一首非常优美、深情的歌曲,当然,这首歌曲的难度较大,歌谱中有很多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及音程的大跳。当先教会学生唱这首歌,再让学生识谱时,这些有一定难度的大跳音程,很快就能唱准,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较难的节奏型问题也迎刃而解。因为学生唱歌时,已经在不经意间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识谱时难度降低,一首歌曲很快就学会,学生有了成就感,兴趣更浓厚。先唱歌后识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编旋律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例如:歌曲《乃呦乃》,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学生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再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以创编为手段,再让大家听一听、唱一唱,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而且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能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的能力。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让孩子真正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参考文献:

[1]迟静.关于中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5,01:128.

识谱教学对音乐学习的好处 篇9

毛市镇中心小学

武黎庆

长期以来,识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已引起音乐教育同仁的疾呼:“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通向音乐之宫的阶梯。”“要像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识字那样重视学生的识谱,以解决谱盲问题”、“学生不识谱怎么学音乐?识谱是学音乐的基础“、“不识字的人被视为文盲,不识谱的人起码也是个音盲吧!”可以说:识谱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了能使学生们很好的掌握识谱能力,在教学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1、初步学习,聆听为主,感受音高节奏。

孩子们刚开始学习识谱时,很困难,也不知道怎么唱?唱些什么?学习识谱的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有效的解决孩子们识谱困难这一问题,我做了大量的工作,认真备课,按照听音乐——看音乐——画音乐的步骤进行。

(1)听音乐

每进入一个新的班级,我第一节课要教的就是七个基本音符:1、2、3、4、5、6、7,因为用的是简谱教材,所以同学们对这7个数字非常熟悉。在学习音符时,我会把唱名写在相应的音符下面,通过电子琴演奏出各个音符,并教唱。在唱的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改变演唱顺序。比如,学生们都能很流利的唱出音段阶的上行:do、re、mi、fa、sol、la、si,对于下行就不是很会了。于是,我就专门针对下行进行教唱。下行唱会后,我又进行二度、三度、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的上行和下行的教唱。让学生在电子琴的引领下准确的唱出各个音符。听得多了,音符的高低自然就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

(2)看音乐

在学唱一首新歌时,我会让孩子们先听我演奏,在演奏的同时让同学们根据听到的音的高低在纸上画出来。一开始,学生们都不怎么会,我就把其中画得比较好的展示在黑板上。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展示就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此时,我就让学生再次聆听音乐,指出哪些地方画得不够好的。通过反复的练习,同学们听音乐、画谱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图谱中蕴含着旋律的高低、走向、声音的长短、强弱,大大帮助孩子们对旋律有更明确的感受。把音乐线条画出来是最适用的一种手段,它把音乐变得“有迹可寻”,将音乐用这样明确的线条或图形走向表现出来,让他们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感受了歌曲曲谱的高低变化,有助于识谱教学。

(3)比划音乐

柯达伊手势利用视觉手段,用手势在空间表示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帮助儿童感觉和辨别音的高低,是抽象的音高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形象特征。教学中,我运用手势的“暗示”(细微的升高或降低的调整)来帮助儿童唱准音高。枯燥单一的练习音高,孩子们很快就会反感。根据孩子好动的年龄特征,利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孩子们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培养音准能力,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平时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一边唱音阶一边比划手势,有时再穿插“一个人比划一个人唱”的游戏,或者在比划手势的速度上进行加快等等方法,尽量不让孩子们感到练习乏味。孩子天生都是好动的,所以依照这一阶段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动动手指,能有效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

2、形式多样,培养兴趣,提高识谱能力。(1)通过游戏激发识谱兴趣

小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好动、自制力弱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从趣味、新颖的游戏入手,使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于是我设计了很多的游戏,帮助孩子们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将学生领进门。

(2)运用多媒体辅助识谱教学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其独特的魅力,高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它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视听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了更好的将识谱教学实验顺利有效地进行,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音高节奏的游戏,这些游戏在课堂中享有很高的人气,孩子们百玩不厌。经过这一系统的学习,孩子们的识谱能力日渐增强。

3、正确引导,创编旋律,提高创造能力。

在课堂上,我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这其中也包括识谱教学。识谱不应该只是死死板板地唱着书上的谱子,我们也可以唱孩子们自己创编的谱子。在创编过程中,我把写得比较好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并唱一唱。孩子们通过反馈自己创编的旋律,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识谱唱谱能力。而因为是自己创编的旋律,孩子们就完全沉浸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大大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识谱教学”成了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通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练习,孩子们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养成了学唱曲谱的好习惯,积累了大量的读谱知识。能识别各种音乐符号、标记,读谱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审美情趣、艺术修养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而且帮助孩子们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上一篇:开学典礼具体通知下一篇:银行职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