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2024-07-05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绿荫》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的:通过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揭示本单元的中心议题“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思想。欣赏歌曲《绿荫》,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增强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并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演唱或演奏。

教学过程:

1、小组汇报:

(1)地球面临的问题。

(2)那些问题是由人类的影响造成的?

(3)我们该怎样做?

2、教师展示相关的材料。

3、欣赏歌曲《绿荫》:

(1)初听乐曲:地球需要绿荫、小鸟需要绿荫、我们人类更需要绿荫。

(2)再听乐曲:请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情绪?

(3)教师出示歌词:跟着音乐哼唱歌曲旋律。

4、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1)全体齐唱

(2)全体练习二部轮唱

(3)小组练习并演唱二部轮唱

(4)全体练习三部轮唱

(5)小组练习并演唱三部轮唱或轮奏

5、总结下课

6、教学反思: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小组合作演唱和演奏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2

1. 学唱歌曲《三年级的小男生》, 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2. 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里话, 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三、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以及二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双响筒等。

五、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2. 谈话导入 (播放《三年级的小男生》 (伴奏)

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 能和我们最棒的三 (4) 班的同学一起渡过这个愉快的音乐时光, 陈老师的心情也像今天的天气一样, 格外舒畅。你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三年, 我想在这三年的交往中肯定会有欢笑, 有泪水, 有喜悦, 也有激动。陈老师突然有个问题想问你们班女同学。你们对我们班的男生的印象怎么样?请我们男生注意了, 在说到我们优点的时候要肯定, 不能骄傲;但是说到我们不对的地方、有缺点的地方我们也要绅士一点, 不能生气, 因为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男生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要适时鼓励)

老师还认识一位非常顽皮的三年级的小男生, 听听大家是怎么来形容他的 (课件出示:作业本上开大炮, 队列集合站不齐, 课外活动铃声响, 操场上踢球最积极, 来不及跑回教室里。)

看到了这样的小男生大家都笑了, 我们班有这样的男生吗?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1) 在课前和在谈话过程中给学生播放伴奏, 是运用弥漫教学法, 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慢慢地熟悉歌曲的旋律。 (2) 课前和学生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 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接下去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做好铺垫。

3. 节奏练习

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样读这段话才能更形象地表现这个小男生的顽皮呢? (按节奏朗读) 你们能边读边把他表演出来吗?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用双响筒为他们伴奏。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切分节奏、后十六节奏以及二分休止符, 其中切分节奏可以用加衬词的方法, 如加进酸酸的、甜甜的等, 并强调重音在中间一个音上, 后十六节奏根据歌词的意思“来不及”了要读的快一点, 就可以解决)

4. 学习歌曲

(1) 同学们, 你们想成为那样的学生吗? (不想) 对啊, 其实他也不想的, 他有很多心里话想和我说, 你们想听一听他们都和我说了些什么吗? (初听歌曲, 讨论他们都说了哪些心里话 (2) 我们再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曲, 再次感受一下这个三年级的小男生的心声, 同时还请大家注意听一下这首歌曲是从头到尾都在唱吗? (复听歌曲, 讨论回答) 同学们听的很仔细, 歌曲的中间一部分是说的, 而且说的就是我们前面形容那个三年级的小男生的词, 我们把说的这部分叫做数板, 数板其实就是把歌词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出来, 抒发情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手段。欣赏了两边歌曲了, 你能把你听到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讨论歌曲情绪)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三年级的小男生》。请大家跟着音乐, 轻声用“拉”哼唱出来, 数板的地方请大家注意节奏。 (揭题, 再听歌曲, 进一步熟悉旋律。)

5. 学习歌词

(1) 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小男生多老师的心里话吧! (出示歌谱旋律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歌词)

(2) 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3) 你们也一起来试试按节奏读歌词好吗? (学生按节奏学习歌词, 这里的附点节奏、大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等的解决, 运用对比, 加称词等方法来解决。)

(4) 请大家跟着音乐的节拍, 把小男生的心里话表述出来, 注意一定要跟上音乐的节奏。学唱旋律。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把词带到旋律中去吧!竖起耳朵听着老师的琴声, 我们听一句唱一句。

快的学会旋律。

6. 完整演唱

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学习旋律又快又准, 请你们把数板部分加进来完整的演唱歌曲吧。 (注意提醒学生数板最后的二分休止符, 休止两拍, 用手拍出来, 这样能够更准却地演唱歌曲)

7. 歌曲处理

同学们, 歌曲我们是能够完整演唱了, 但是你们又没有觉得我们的演唱中还缺少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 数板前的音乐节奏很密集, 表现了小男孩顽皮可爱的性格, 我们应该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而在数板之后音乐节奏变的宽疏了, 我们应该用连贯的声音来演唱, 来表达小男孩敢于认错的心理。) 这样唱出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8. 巩固歌曲

唱的真好, 相信我们所有同学都能感受到我们三年级的小男生的心理了。

为了巩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请所有的女生表演唱的部分, 男生表演说部分。

9. 拓展

我们都是三年级的小男生, 小女生, 你们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踢完足球都会到班级的饮水机那抢着水喝, 你们知道吗?同在一片蓝天下, 同是三年级的小男生, 他们没有球踢, 现在更没有水喝, 就连他们的弟弟妹妹, 哥哥姐姐也没有水喝。 (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希望你们就像那位小男生,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积极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希望同学们以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勇敢面对, 如果你们愿意, 也可以找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好吗?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同学的配合。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3

表演《草原上》。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歌曲的第2~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草原上》,通过听、唱、舞、奏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能认真学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掌握好一字四拍处的拖音,并能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3.能即興编舞、编配伴奏,培养良好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草原上》。

【教学难点】

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能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做律动)。

2.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音乐导入,进入情境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1)播放课件《草原风光》(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2)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

(3)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播放歌曲《草原上》。

(1)聆听歌曲,说说歌曲唱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轻声地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3)听辨音的长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哪些字唱的是长音?

一起跟着琴声练习长音,尤其是一字四拍的拖音,教师范唱,提醒学生一定要唱够拍数,声音要稳。

讲解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4)集体跟伴奏演唱,说说怎样才能唱出草原辽阔的感觉。

(5)再次演唱,用响亮的声音唱好长音,唱出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的豪迈。

三、表现与创造

1.为乐曲伴奏

(出示: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手铃)

(1)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2)如果用碰铃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在哪儿开始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用三角铁和碰铃在长音处敲击,为乐曲伴奏。

(3)如果用双响筒和手铃呢?

学生自己创编。

(4)用四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2.激发兴趣,创编舞蹈

加上伴奏的乐曲真好听,你们看草原上的小朋友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1)师点击多媒体,播放蒙古舞蹈。

(2)师示范蒙古舞基本动作,学生跟着学。

(3)请学生用刚学习的动作为歌曲《草原上》编排舞蹈,分小组进行。

(4)集体在歌曲的音乐中载歌载舞。

四、拓展:体验民俗

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随豪放的蒙古人疯狂一下吧。

1.播放课件《那达慕大会》(背景音乐:《草原上》)

2.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挤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演。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并且在此基础上敢于大胆创编,你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热爱,再次唱响《草原上》。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打枣》《嘎妞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2.欣赏歌曲《嘎妞妞》,感受歌曲民族风格。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色区别。

2.通过欣赏乐曲《打枣》,想象爷爷、孙女的“对话”场景。教材分析

1.《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独奏者持两支唢呐,用大唢呐(奏出的低较音)代表爷爷,小唢呐(奏出的音比大唢呐高一个八度)代表孙女,大小唢呐轮流演奏,频繁的乐队过门十分生动地烘托了欢乐气氛。

乐曲由散板开始,大唢呐演奏出了高亢生动的音调,一下把人们带到了北方农村的场景中去,随即,音乐从慢起开始转向中板,初步呈示了打枣的欢快场面。当速度转入中快时,大唢呐奏出了风趣的主题: 不久,小唢呐在高八度的音区奏出了同样的主题作为答应。随后,大小唢呐作对唱式的衔接,速度越来越快,情绪越来越欢快。最后,乐曲在唢呐模仿爷爷的大笑声中戛然而止。

2.《嘎妞妞》这首歌以生动的歌词和富有戏曲风格的旋律刻画了一位活生生的农村小姑娘的形象。她很乐观,“从小到大不知愁”,她很拗,“拿准主意不回头”,她善唱“农家小曲不离口”,她会水“钻到水里想泥鳅”,她很憨,憨得惹人爱,她很“嘎”,人称“嘎妞妞”。这一形象可谓是新时代农村儿童的典型,与过去农村妇女“有泪肚里流,见人少说话,遇事无主张”的形象有天壤之别。

歌曲也是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是“嘎妞妞”形象的描述,为一方整性的乐段,前两乐句为徵调式,后两句转到宫调式。第二乐段是对“嘎妞妞”的热情赞美,也由四个乐句构成,但第四乐句却扩充成11小节,“得儿喂”衬词的运用增添了欢乐的情绪,并更加渲染了这首歌曲的民歌戏曲风格。综观全曲,旋律具有中原一带的民歌和戏曲风格。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部分

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教师出示唢呐图片,结合音响,介绍唢呐的形制、音色及简单的吹奏方法。如果教师或班上有会吹奏唢呐的学生,能现场演奏唢呐效果更好。

二、欣赏乐曲《打枣》 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 听完以后,教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介绍乐曲内容。

师:《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2.分段听赏。

(1)听赏《打枣》引子部分。

乐曲由散板开始,唢呐奏出明亮、高亢、具有河北民间音乐风格的音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北方农村。(2)听赏乐曲主题。

师:引子之后,由唢呐吹奏乐曲主题。播放乐曲《打枣》主题,学生听赏。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一唱这个主题。要熟悉并记住这个主题的音调,因为在这首乐曲中,主题反复出现了好几次。学生随教师的琴声一起唱主题。

师:这个主题是由唢呐和乐队一起演奏的,乐队在其中起到了过门的作用。请同学们再听一遍,体会一下乐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再次播放乐曲《打枣》主题,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乐队的作用。(3)听赏大小唢呐的”对话”。

师:这首乐曲虽然是唢呐独奏,其实是由两只唢呐与民乐队一起演奏的。刚才,同学们听出乐曲有明显的音区转换和对比,就是由大唢呐、小唢呐演奏时形成的。我们来听一下这个部分。播放大、小唢呐的“对话” 音频部分。

师:乐曲描绘了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场景。请同学们想一想:大、小唢呐演奏的这一段,音区对比明显,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爷爷和孙女的对话。)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这一段描绘了爷爷和孙女在打枣时的“对话”。小唢呐代表小孙女,大唢呐代表爷爷。我们再听一遍。

再次播放大、小唢呐的“对话” 音频部分,学生认真听赏。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爷爷和孙女的“对话”,其实就是乐曲的主题部分稍加变化。变奏是民间音乐中常用的手法。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看主题曲谱,看看哪一句是小唢呐演奏的?哪一句是大唢呐演奏的?

师:请同学们注意聆听乐曲结尾处,大唢呐模仿了爷爷的笑声。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听赏歌曲《嘎妞妞》 1.完整播放歌曲《嘎妞妞》,学生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嘎妞妞的音乐形象。

师:《嘎妞妞》这首歌曲描写了一个新社会的农村小姑娘的形象,在新社会中,农村人们的生活变富裕了,女孩子的地位也提高了,嘎妞妞塑造了一个充满个性、有主见、乐观大方的农家女孩形象。我们来读读歌词,看看歌词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嘎妞妞这样的性格特征? 读歌词,学生回答。

师:歌曲中,哪几句让大家感受到浓烈的乡土气息呢? 学生回答:“得儿喂,得儿喂”的唱词十分具有乡土气息。2.播放歌曲《嘎妞妞》,录音学生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感受中的作用。

2、听辨音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3、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四、新歌教学

1、导入:听《摇啊摇》说说歌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插图,让学生尝试怎么样读更能表现图上意识

3、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4、学生做划船动作,体验6/8拍的强弱感

5、放录音让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6、再唱一遍找找难唱的部分

7、连唱,边唱边动作表演

8、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4、出示: 6 5 │3 6 5│ 3 5 1 6 │5 5 │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乐器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总结 篇6

学科教师:冉仕宣

担任三年级音乐课已一个学期了,我一直都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教学理念,从美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追求美、并创造美。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爱玩还是他们这时的天性,所以我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尽量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音乐,并且爱上音乐,让音乐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安排了四个学习环节——听、唱、演、画。这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用心倾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用耳去听,我们的音乐课更要如此。人音版的教材上也刚好安排了欣赏这一部分,意旨就在于让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以,在上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在听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如在听这部分音乐的时候,小朋友们你们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怎么样的。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地听,尽情的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则主张赏识教育,只要学生能够说,并且符合音乐的情境,哪怕是一个音,我都会赞扬他们,并且鼓励他们再加油。所以学生在上欣赏的时候,课堂纪律很活跃,也爱回答问题。

二、尽情歌唱

这里我所说的尽情是用自己的感情去歌唱。小学三年级学生不宜过多的给学生讲歌唱的方法和练声,如果方法讲太多,小孩子学习起来反而会厌烦唱歌,所以,我每次都是要求学生用最好听的声音、最自然的声音去唱歌就是最棒的。学生很快就会认真的唱。当然,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用感情完整的表达一首歌曲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这就要求老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怎样引导学生唱好一首歌,表达歌曲里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是歌唱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的方法是用故事情节来带动学生的情感。如在教授课程时,我最开始不是听音乐,而是讲故事,尽量讲得精彩点,学生才听得仔细,听得认真,感情才会随之而来,你悲他亦悲,你喜他亦喜。根本就不用告诉他们,这首歌应该怎么样表达感情,学生自然会表现得最棒了。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7

一、以“问”开启学生的心智空间,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通过有效的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程度、情感诉求, 让学生能学会“自问自答”,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强效优势, 让课堂不仅充满欢声笑语、童真趣味, 也让学生能在彼此思维碰撞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心智的良性发展, 以此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和师生之间正能量的有效传递。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习、预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 并通过“问”来检查和提升学习效果。这样一方面能强化学生的记忆, 另一方面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精讲课文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并把这些问题进行整合提炼之后, 让学生“自主消化”, 在“自问自答”中完成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掌握。这样不仅能为课堂减负, 而且更能创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能更好地展示自我, 触发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提升课堂的教学实效。例如在《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 表达一下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就对课文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问题, 如“制作兵马俑是用来干什么的?”“秦朝的兵马俑为什么规模这么庞大?”等, 这些问题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而且更使语文课堂走向了朴实、平实、现实, 让学生能享受知识性、人文性和工具性三效合一的语文学习过程。

二、以“教”激发课堂的深度广度, 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那么灵活多变的教法无疑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法宝。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手段不仅能融洽语文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展示,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拓展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现实充分接轨, 开拓学生语文学习的全新视野。例如在《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宇宙大世界的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火星、地球的面貌, 并从中发现火星和地球的不同之处, 了解生命存在的必要因素。通过“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等提问, 激发学生对火星乃至宇宙的探索心理,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 从课文中自主寻找答案, 了解“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的原因。教师还不断启发学生拓展思维、深入思考、大胆想象, 去解答关于火星的更多的未解之谜, 并联系现实, 让学生能关注到地球的现实生存环境, 产生一定的忧患意识, 建立宏大的宇宙观。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兴致勃勃, 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而且也使教师能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 并完成语文课堂的多维拓展, 让语文的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三、以“行”巩固语文的学习效果, 提升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管形式如何, 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行”上, 即通过充分“践行”,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行文能力和行为习惯等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合·实”课堂就是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打造出一个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多维性、现实性的语文学习世界, 让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产生“互通”。因此, 我们提出“四个度”策略, 即促进学生广度阅读、深度交流、适度习作和多维度行为习惯的培养。

1. 广度阅读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意志品格、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合·实”课堂教学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现实要求, 从挖掘教材深层魅力、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增加课内阅读入手, 结合课外阅读为有效补充, 探索出一条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全新之路。如在教《变色龙》这篇课文前, 教师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课文中值得去深入研究的内容和问题, 并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收集与变色龙相关的资料, 在课堂中进行反馈、交流、展示, 这样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气氛, 而且也让学生在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深度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阅读, 而且还要会正确使用语言来表达和交流。在现实生活中, 语言交流是语文功能的一种重要体现, 也是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因此,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合作探索,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的课堂教学中, 有学生提出质疑:“炸药这么危险, 而且炸药总让人联想到战争场景, 诺贝尔如果知道炸药的发明给世界带来这么多伤害, 会不会不去发明了呢?”教师立刻就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了“炸药的发明有利还是有弊”的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是炸药的利弊不在于炸药本身和制造者, 而是使用炸药的人是否抱着正当的目的。此时教师又向学生补充了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置以及诺贝尔对世界和平的期望, 让学生能从课文内容升华到了人间大爱上, 精神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3. 适度习作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学语文“合·实”教学提倡要适度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性习作。教师在切实掌握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 充分拓展教材的内容, 通过布置各种仿写、续写、读后感等一切实践性习作, 并把习作中的精彩片段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喜悦。当然, 对于不同的学生, 教师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 力求尽力而为, 在细微处出彩。

4. 多维度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高年级;音乐课程;布袋舞

前言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先生所创立的一种音乐学习方法,与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达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一起并成为世界三大音乐学习法。这种音乐学习方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对音乐的探索与感受,希望学习者能够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同时也希望学习者能够探索音乐中更多的可能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并不要求学习者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某些音乐知识,而是希望其能够真正深入到音乐中去寻找音乐的美。

一、奥尔夫游戏“布袋舞”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我曾于2013年3月至6月期间在河南大学附属小学实习,担任音乐课程实习老师。在完成正常的音乐教学任务外,笔者还根据自身所学的奥尔夫教学法相关知识,教六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学习了几个音乐小游戏,这其中又以“布袋舞”游戏最为生动有趣,也对同学们学习音乐帮助最大。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学习主要以身体律动的学习与音乐色彩的学习两方面为主,而“布袋舞”这个游戏则成功将两方面的学习内容融合起来。

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孩子具有的就是良好的听辨能力。因为布袋中不透明的,在游戏过程中孩子看不到外面同学的演奏,因此就需要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辨别自己所对应的乐器是否处在演奏过程中,要求他能够对自己所对于乐器的音乐有牢固的记忆。其次,这个游戏还锻炼了孩子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寻找到自己对应乐器的音色之后,孩子还需要去感受其所处的情绪,是欢快,还是舒缓;是高亢,还是低沉。这些都需要孩子能够很好的感知音乐,读懂音乐的语言。

二、“布袋舞”带来的一些思考

在孩子们的集体努力下,“布袋舞”游戏最终登上了学校“六一联欢会”的舞台,欢乐活泼的节目形式不但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也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笔者认为,“布袋舞”游戏的成功,取决其选择了适合自身的表演对象进行演出。

首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几年的音乐学习后,对于音乐的基本知识及音乐的表现力都已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就使得在给他们上音乐课时不用像低年级的小朋友一样手把手从最初的什么是音乐,这种乐器如何演奏等基本知识教起,大大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与教师的精力,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引领学生们亲身参与、亲自创作音乐的过程之中。在“布袋舞”游戏中,尽管学生们对于铁质类、木质类、鼓类、散响类等乐器种类的知识还需老师进行讲解,但是他们在拿到乐器后就会自行摸索并顺利进行演奏,体现了较高的音乐素质,而这些基本的音乐素质就是完成这个游戏的根本。

其次,高年级同学的创造力。“布袋舞”游戏是一个对孩子们创造力要求较高的游戏。在游戏中,一切的声音,动作都是随机、即兴的,老师要求的是同学们亲自去创造,去探索音乐,而不会去为同学们编排好乐器的演奏顺序。

最后,高年级的同学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我们知道,由于音乐课堂大多较为热闹活泼,因此孩子的自控能力对音乐课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认真听从老师讲解游戏规则,不但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而且会使得整个游戏的进程缓慢,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而笔者所教的六二班同学则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保证了整个游戏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认为以“布袋舞”为代表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但可以为孩子们传授音乐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表现力、创造力、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但笔者认为需要注意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关注点”,从而运用多种的教学手段,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入中国不过短短数十年的时间,但已对中国的音乐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例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融合问题等。但是,笔者愿以此文为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兴趣的人们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为其在中国的推广与普及尽自己的一分力量,笔者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可以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到自身的课堂教学之中,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这一自由、开放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尚永娜.李妲娜奥尔夫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7

[2]胡美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设计 篇9

1.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视唱、听辨各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乐队》的变换无穷的结构魅力。

2.学生通过配合欣赏《小乐队》进行舞蹈律动的编创,培养创造和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随着《法国号》音乐,边做律动边唱。

2.导入新课内容。

刚才我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我们的老朋友法国号,今天老师将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二、听赏《小乐队》

1.完整聆听歌曲《小乐队》。

请大家注意听,我们的新朋友就在这首歌里。

2.简介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大鼓四件乐器。

(1)观看四种乐器演奏图片,可以模仿演奏姿势。

(2)小游戏:“找朋友”。

3.完整欣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听出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总共9课,分别是《春天的歌》、《我们的朋友》、《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其中表演歌曲有《嘀哩嘀哩》、《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我是小音乐家》、《嘹亮的歌声》、《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每人身出一只手》、《友谊花开万里香》、《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全都认识我》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春到沂河》、《春》、《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救国军歌》、《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小小白鸽》、《欢乐颂》、《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乡下的阳光》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2)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班级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学期学生音乐水平明显好转,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2

第一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3

第一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4

第一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5

第二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第二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第二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第二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第三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第三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第三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第三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第四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第四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第四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刘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英语    课堂教学活动    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趋向生活化

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也喜欢新鲜事物,但对陌生语言内心还是存在畏惧感。目前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就是平时孩子生活的真实再现。所以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如:打电话、买东西、问路、看病等,我们可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为他们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使他们感觉很自然亲切,认为英语学习很生活化,与实际生活很贴近,真实体验学习英语带来的乐趣,对英语的厌倦感和畏惧感也就无从谈起了。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感觉的情绪性很明显,也就是说,对自己感到不畏惧的,进而产生兴趣的,感觉亲近自然的、与生活很贴近的知识能记得很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竭力创设比较真实、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参与其中,更好地体会语言的交际性和情境性,进而更好地运用语言,体验学习语言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考虑,他们对直观的、形象的、生活化的,以及接触过的实物、好玩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教师设置的教学活动要以他们的生活为出发点,“投他们所好”地进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进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比如在3A Unit6 “Colors”中,我就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小小售货员”:

S: Good morning.

C: Good morning

S: Would you like a skirt?

C: No , thank you.

S: A T- shirt?

C: What colour?

S: Red, please.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积极地鼓励他们模仿买卖双方的语音语调,而且给予一定的教学评价,达到语言的真实目的,充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很乐于参与这个活动,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堂教学活动要设置情景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真真实实地引入自然真实的生活化情景,减小学生因不理解所带来的困难,同时真实的生活情景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积极踊跃地参与进去。在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模仿、感受感知、体会、张口说,激发他们想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学生将在情景中获得的感知和理解运用到情景中,而这情景又是与生活相贴近的,是现实生活真实的写照,这样学生在潜意识里会有这样一个初步的理解:生活中某个时候、某个场合,他们可以这样使用英语,既一定意义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又在一定意义上体现该教学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低年级学生有的时候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引入贴近生活化的情景时,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感受、感知,进而体会情景化的语言环境。

例如3A Unit 4 “My family”介绍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给别人认识,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景。情景一:你和你妈妈去超市买东西遇到你朋友;情景二:你和你朋友去逛公园遇到了你的英语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大胆地说,鼓励他们真实地进入情景中,也可以激发他们创设一定的情景。

三、课堂教学活动要着眼于多元化

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明确性、开发性、生活性、层次性。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教学内容,偏离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8“Happy New Year”这一单元后,布置学生调查班上所有学生的生日,帮助学生设计问题表进行有目的的采访,如“This is a doll/ robot/car for you”的练习,用表格整理收集到的信息,按月份把全班学生的生日进行归类,制作生日贺卡,课堂上用对话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赠送生日贺卡。这样具有强烈感染效果的表演场面,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大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这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活动中,学生摆脱了机械、被动的学习,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予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尽量避免活动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多数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们应给予每个学生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个金子都闪闪发光。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12

一、课堂提问应当适时

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 这是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应当把握的首要原则。三年级的小学生还不具备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让问题形式与问题目标直接联系, 分别置于导入、过渡等教学环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采取设问的办法, 造成知识的悬念, 这会让课堂显得浑然天成, 更加符合学生口味。比如在接触My friends这一单元时, 教师可以呈现一幅朋友聚会的图片, 指着图片中的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回答:“Who is he?/ Who is she?”等, 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句子:“He’s.../She’s...”这种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符合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不至在新语言面前受到阻碍。在进行教学过渡时, 教师应当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借以锻炼学生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与课堂接受能力。在进行基于突出重点目的的提问时, 课堂提问起到的是串联知识主线的作用, 当问题的答案被锁定以后, 学生也就基本解决了课堂的重点学习内容。对于教师来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 完全可以了解学生对于重点内容的领会与理解程度, 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补充课堂教学内容, 达到让学生反复演练、重点演练的目的。在进行基于化解难点目的的提问时, 适时提问可以有效解决语音、语调等小学三年级学生易于犯错的问题, 减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障碍。比如在My friends这一单元中, 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能熟练地听懂、会说、会读并会写he、she、my friend和goodbye, 并能够准确发音, 教师可以以难点训练为出发点, 逐一向同学们询问准确发音, 以便加深学生印象。在导入、过渡、重点、难点几个方面的提问上, 适时性原则始终是适用的, 教师要打有准备之仗, 在课前就应明确什么时间节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二、课堂提问应当艺术

课堂提问应当艺术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言之有物, 而不能出于凑时间的目的提出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图方便, 会提出一些以Yes或者No来回答的极简单问题。从表面上看来,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教师可以一直发问, 学生能够顺利作答, 然而实际上, 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打开, 也不会因为这种表面的活跃氛围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仍以My friends一文为例, 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画面:在写字台边上, 有一名女孩背对大家而坐。教师要借助这个背景和同学进行交流, 可以用这种方式提问“Who is she? Is she Lucy?”虽然学生可能热烈地给出答案, 但是教师满耳充斥的无非是Yes或者No的声音, 除此以外, 再难听到其他的回答。在这种问题模式下, 学生并非不想做出更多的思考, 而是无需做更多思考, 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全部的回答都如同条件反射一般, 极不利于锻炼学生思维。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下述方式和学生交流:“Who is she?”虽然较上面的方式少了一句话, 但是学生的发挥空间更大了, 同学之间可以就此问题进行更大幅度的交流, 同时给出回答:“She is Lucy.”或者“Thisis Lucy.”等。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可以用英文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些主动思索后的答案, 远胜于教师的讲解说教, 当然也远胜于“Is she Lucy?”那种画蛇添足般的问句。

三、课堂提问应当有序

课堂提问应当注意循序渐进, 给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问题。维果斯基指出:最好的教学, 是应当走在学生前面的教学。提问教学模式同样如此, 只有教师把提问的内容置于学生既有经验之上, 学生才不会有疏离感;而只有教师在提问的内容中融入新知识, 提问才会为课堂增效带来帮助, 也就是说, 新旧知识的两相融合, 才是有序提问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 需要把设置的问题看成一座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 让学生从此岸走到彼岸。比如若想使学生了解friend这个词汇的复数含义, 教师不必过多强调英语的语法知识, 仅在提问中渗透friend代表一个朋友, 而friends代表两个或者多个朋友即可。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指导学生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小酒窝》。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聆听、感受音乐的能力。

3、通过歌曲学习,教育学生对生活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准备: 钢琴、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一条欢快活泼 一条优美抒情

3、竖笛练习:单音练习长音阶

4、竖笛复习:小毛驴、草原上、原谅我

二、歌曲教学

导入:同学们随着老师的音乐演唱《鲁冰花》《妈妈宝贝》

1、师:这是我们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因为它表现了妈妈对我们的爱,下面请同学们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请你用表情告诉大家你听后的心情。(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表情来引导学生)

师:哇,我在小朋友们的脸上发现了个小东西,来~~相互看一下是什么呀?(教师可以用动作引导一下学生)。师:对,是小朋友们微笑时脸上出现的小酒窝。师:请大家展现一个最迷人的笑脸。

2、师:老师看到了世界上最迷人的笑脸,这节啊~就请小朋友们带上你的小酒窝和微笑来听听这首《小酒窝》,歌曲是用什么情绪来表现这小酒窝的呢?

竖起小耳朵,看看哪些小朋友是会听音乐的。学生回答

3、随音乐拍手、拍腿

4、学唱歌曲

(1)轻轻地跟琴哼唱。(教师在呀子喂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拍手)

(2)轻轻地跟琴演唱

(3)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授不足之处后出声演唱

(4)重点教学

歌曲中的两个小酒窝很俏皮,非要我们先来唱一唱它,同学们就先满足它,把它唱好了,让它心服口服

1 0 6 │ 3 0 │ 5 3 0 5 │ 6 0 ‖ La ·

5、师生接龙、生生接龙

(1)、先一起唱一下前面两乐句再总的来一遍,说明反复记号地作用

(2)、男生唱我有一对小酒窝,女生唱呀子喂,第二段换过来,反复记号中的大家一起来。(在呀子喂的地方可以学生拍手)

6、边拍手边拍腿演唱歌曲

7、处理歌曲后用稍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处理创编

师:我有一对小酒窝,你有一对什么哪?请你想一想能不能接上我的词。

生:我有一对小手、耳朵、眼睛、脚、腿、朋友等

四、小结

小酒窝是甜蜜的,也是幸福的。老师希望天天看到你们脸上可爱的小酒窝,带着它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听音乐走出教室。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小酒窝》教学反思

歌曲《小酒窝》,本来主题童年就和小酒窝有些联系,我就根据教材从幸福的童年引出可爱的小酒窝。我先在课前给学生播放《童年的回忆》,继而引出童年的回忆有高兴、悲伤、泪水,但更多的是欢笑;再请出三个学生表演老...歌曲《小酒窝》,本来主题童年就和小酒窝有些联系,我就根据教材从幸福的童年引出可爱的小酒窝。我先在课前让学生表演《鲁冰花》《妈妈宝贝》,继而引出表现妈妈的歌曲,再请出三个学生表演老师所提出的三个表情,课堂氛围被调动了起来,继而引出笑容——小酒窝,引到课堂主题上。

在新课教授环节,我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听多唱,在每一遍聆听时都带着一个问题深入聆听,目标明确;在学唱时也是,每一遍都解决一个难点;循序渐进;学生不会觉得很困难;最后让男女生分段演唱歌曲,利用竞争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学生流露出喜悦之情,同时也很激动,所以有些男生易“喊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想象如果此时这首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让他们用轻松的心情来欣赏呢?这样学生们就明确了自己的演唱方法,改变了“喊唱”的不良习惯。

在拓展延伸环节,开拓想象,我们都有一对什么,由身体语言到生活中的人和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很强。

在课堂上有时课堂应急不够机灵,出现无法自然衔接的现象,这些都有待我今后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思想,积极探索,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小酒窝》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音乐

王俊英

密云四小 2016.3

妈妈宝贝-李冰冰 词: 邢增华 曲: 陈炯顺

青青的草地蓝蓝天 多美丽的世界 大手拉小手带我走 我是妈妈的宝贝

我一天天长大你一天天老 世界也变得更辽阔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篇14

本学期我兼任三年级的音乐课,在针对小学生性格特征去进行音乐教学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并收到了初步成效。现把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性格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好动、好玩、好奇和好胜。他们上课时不能一动不动的“安分守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感到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他们常常会争胜好强不肯落后。这一切都是儿童期性格特征的表现。

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学会了15首歌曲,能够背唱4-6首。学习了用正确的口型唱歌,能够注意咬字、吐字。

2、学习了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了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信的唱歌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了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了优秀的民歌、民间舞蹈。

5、初步了解了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了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了2/

4、3/

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了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了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能够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了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三、主要成绩和经验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按照音乐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结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每期常规检

查都得到肯定。

1、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2、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3、课外兴趣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按学校的计划,在学生中挑选在音乐上有潜力的学生,开展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已经有了明显成效.四、存在的不足

1、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2、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3、学生活动的时间太少,从而导致学生的进步幅度不是很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时间我将吸取这些教训,争取下学期学生能够取得喜人的成绩。

五、改进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法。2在侧重情感、兴趣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3、在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4、增加学生活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三年级音乐老师 林舒婷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初探 篇15

一、识谱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本人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演唱、欣赏、演奏、创作等活动中学习识谱,并不是单一的,是可同时交融运用,以求最佳教学效果。

二、唱歌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三、表演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仅凭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主动探究、领悟、体验,才会对知识技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四、欣赏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学生们的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五、游戏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音乐的最好方式就是“游戏”。音乐游戏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活动,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了他们好动好玩的特点。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让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音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简单快乐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是愉快顺畅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学生,带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带给学生快乐。

摘要: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音乐本身丰富的音响、色彩,扬音乐之长,改变单一型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一定会早日拿到走入音乐殿堂的“金钥匙”,成为具有一定音乐知识技能,深层次音乐审美能力、创造性音乐表现的新一代。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收获

参考文献

[1]赵慧颖.试论音乐兴趣培养[J].艺术教育,2006,(03).1.

[2]何俊龙.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5,(Z1).2.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律动浅谈 篇16

关键词:律动 趣味 感受 表现 创造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确,音乐是美妙的、享受的,更是愉快的。要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验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就要让他们参与音乐游戏和活动,把实践与理论、操作与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而律动,正是这样一条纽带,它让小学音乐课堂更精彩!

律动,是指有节奏的跳动,有规律的运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那一种感觉。律动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性地表演音乐的良好途径,它可以提高儿童的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和开发智力,有促进学生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在小学低年级,律动教学特别有效,它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一、用律动让音乐学习更有趣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绝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动作、舞蹈、语言紧结合在一起的。”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律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律动,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地遨游。

(一) 开课,让律动增加音乐课堂趣味性

一堂课的开始是否有趣,往往是抓住学生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的舞蹈特长为学生设计了一套结合问好和发声的开课律动:通过高、中、低手势位置体验不同音高位置的问好;通过相互拍手加强互动与合作,拉近彼此距离;通过点头、拍肩、摇手、闻花等来进行歌唱前的热身,这样,在肢体语言更丰富的情况下,孩子们性质勃勃地用律动来感受音乐的各种元素,自然、随意、开心地进入音乐课堂。

(二)课中,用律动巧妙解决难点节奏和旋律

在学习过程中,难点节奏和旋律也可以用手势律动,将一些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音乐内容用律动进行处理,形象生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让律动成为一种良好的辅助形式贯穿于课堂。一堂音乐课中让学生适当的动一动,更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把枯燥的音符变成走走、跑跑、停停,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授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用形象的语言加活泼的律动:四分音符就像爷爷奶奶走路很慢(走 啊),八分音符像爸爸妈妈走路快一些(走 走),而八分音符像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跑(跑跑 跑跑),然后老师拍节拍,孩子用动作来表现节拍。这样,孩子在有趣互动的游戏中,轻轻松松掌握节奏难点。又如,在歌曲演唱音高和长短不准的情况下,辅助手势帮助,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掌握。

(三)有效抓住学生律动的兴趣点

教学当中,笔者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对动物的模仿很有兴趣,就让他们充分地模仿表现。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小动物回家》时,让学生随歌曲,做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样子,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学习《大鹿》时,在学生学会唱的同时,让班上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大鹿和小白兔,让他们两个人根据歌词的内容来作相应的动作。孩子们热情的表演激发了班上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欲,于是就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来表演,这样整个课堂都会沉浸在学生的快乐气氛中。

律动教学是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的,是为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让他们通过律动中的合作、互动、交流,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

二、用律动让音乐学习更容易

柯达依说:“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加强对音乐的注意与记忆,达到促进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动力。律动的核心是对音乐本质的一种反映,笔者认为律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让音乐学习更容易:

(一)用律动感受音乐节拍节奏

1.有用在强拍位置动作表现节拍重音的,如在强拍位置做拍手、跺脚等动作。

2.有用动作节拍表现2/4,3/4各单位拍的:如2/4拍用拍手、点手心或者踏左脚、踏右脚来表现。

3.还有表现节拍或节奏的:如利用身势设计律动参与欣赏舒曼的《士兵进行曲》表现节拍:通过拍腿、跺脚、打枪等有规律的声势动作,学生兴致勃勃地掌握了节拍又熟悉记忆了旋律,还让学生保持了专注。

(二)用律动理解音乐结构、乐句变化

身体运动的重复与变化,可以体现音乐结构与乐句变化,让乐句和乐段学习变得简单。如:在感受《口哨与小狗》ABACA乐段时,所有A段都做相同的跺脚动作,而B段和C段则采用不同的动作,这样用律动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简单而有趣。

(三)用律动表现歌曲内容、情绪

1.有用律动表现歌曲情景内容的,可对情景和动作的直接模仿:如表现《雪花飞舞》时,用身体旋转,双手摇晃颤抖对雪花飘落飞扬的模仿、表现《小动物唱歌》时,当小动物出现,直接模仿每种小动物的动作。

2.有用律动表现歌曲情绪情感的,如用欢快跳跃的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如《阿西里西》;用柔美的动作表现舒缓的情绪,如《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3.此外,还可以模拟乐器设计律动参与欣赏:如拉二胡、拉小提琴、拉手风琴、弹钢琴等根据这些乐器的演奏去设计律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律动形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并且注意动静交替,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

但在设计律动的过程中,要注意音乐律动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切忌太花哨、太难,显得画蛇添足,律动的编排也要有目的性。

三、用律动充分调动学生创造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理解音乐,没有统一的标准与答案,这就给学生想象与创造提供了广阔自由的舞台。不管是从内容自己创编动作,还是创编节奏。

教学中,应从一些短小、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的音乐律动开始,循序渐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想象、去实验、去表现,让他觉得“我的课堂 由我做主”。每次在创作情景性的音乐作品时,笔者都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等多形式大胆去理解、创编,再在好的律动中选择展示,给他们有一种肯定。如在学习歌曲《小红帽》时,让学生饰演不同角色,如树、花、小红帽、大灰狼、外婆和猎人,让生随情节开展创编表演表现,孩子们很是开心。学习欣赏《龟兔赛跑》时,分角色扮演人物,要求孩子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大胆创编和表现,同样是扮演小兔或者乌龟,就有不同的理解造型,看到他们栩栩如生的表演,感觉真是百花齐放,课堂完全活起来了。

音乐创作要从聆听音乐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不仅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接触到音乐的各个要素,达到身体各部分动作与音乐形成协调统一,表现音乐的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绪变化的规律。

上一篇:宝宝营养配餐知识下一篇:泵站电气工程的设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