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2024-08-18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通用8篇)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1

《摇船调》校本研修教学反思

《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中的问答歌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采用4/4拍子、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第二两个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和欢乐的情景,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我在讲授这一课的过程中,在投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欣赏“对歌”这种演唱形式,掌握基本的演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课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只有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都具备下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教育技术的作用。在校本研修的反复磨课、研究过程中,对于多媒体应用于在音乐教学,我也有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学的容量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如果脱离音乐教学实际,过分强调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屏幕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这样的音乐课上,视觉俨然成了欣赏的主角,听觉反倒成了配角。

2.在课堂中,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削弱了音乐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情感的硬件设备,它无论如何是替代不了音乐教师的讲解。音乐的真谛在于情感的交流,这是冷冰冰的机器设备无法代替的,它必须要靠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来感染学生。

3.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电脑系统突然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声音没了,电脑的速度太慢,或者操作上出现了失误,这就影响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教师的心态会马上变得急躁起来,影响了接下来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机整合,能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参与意识,轻轻松松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最后充分让学生利用信息进行交流、创新。既能促进信息的交互,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又能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知识。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曲调欢快流畅、歌词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歌风、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真切运用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唱好《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以火热的激情、甜美的歌声,自豪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家乡美。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注意一字多音与切分音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寓教于乐:(学唱词曲p在旋律中感知美)

1、听范唱:

大家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在美丽的山村里也生活着一群幸福的山里娃,他们正在用歌声赞美自己的家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具有浓郁民歌风格的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这首歌曲的`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听完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想?(学生随范唱小声哼鸣,听后回答问题)

2、再次聆听范唱:

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呢?小声随音乐哼唱在歌词里寻找一下答案(播放歌曲)

3、哼唱歌曲旋律:

随琴小声用“啦”模唱歌曲旋律,大家感受到了旋律的欢快p流畅了吗?

4、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歌词吧!

山村里山上有开不尽的花,有香喷喷的泉水,山下有香甜的果子挂满了枝头。这么美的歌词我们应该怎样去朗读呢?(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

5、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你们想唱唱歌词吗?(学生听琴模唱歌曲)

6、刚才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好唱、自己解决不了?

(正是这些一字多音、装饰音突出了民歌的风格特点)师生共同纠正评价。

7、第三次聆听范唱(播放)有感情演唱

我们感受了旋律的欢快,歌词的优美。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最合适呢?下面请大家带着自豪p赞美家乡的感情跟着范唱来演唱一次吧!(播放范唱音乐)

从大家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自豪的喜悦之情,非常棒,给自己鼓鼓掌吧!

三、创造表现:自由表达、在情感中升华美。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表演,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不同的歌曲演唱形式更好的表现对山村的热爱,对山村美景的赞颂呢?

四、完美结课。

教学反思: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3

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 的审美体验能力。同时音乐学科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听、唱、奏、演、舞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感知、体验、鉴赏、表现音乐的美。本课就是通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描绘的少年儿童在山谷中引吭高歌,以及山谷回声的情景。进而培养学生 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久而久之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 设计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以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为主要学习内容,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个复习部分有两个环节,学生们以明亮的声音、优美的情绪,复习了歌曲《摇船调》;然后教师将歌曲合唱部分中的和声进行,改编成练声曲。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做了发声练习、合唱训练,同时又为歌曲的学习作了铺垫,一举两得。感受部分有五个环节,其中,游戏“山谷回声”,由高低声部分别用“lu”哼唱教师用口风琴吹奏的歌曲主旋律片断,并以“回声”的形式表现。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旋律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难点。在听、辨、演环节,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并能用律动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小组尝试用律动表现,学习扣人心弦、趣味盎然,同质编组培养学生 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及音乐创造性思维,又给学生的合作、创造搭建平台。教师的指导更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度”。

2、灵活运用同质和异质的编组,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在“识读乐谱”部分提出,小学中高年级要“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唱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识读乐谱的能力是逐步培养的,传统的“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方式,虽然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歌曲,但读谱能力得不到培养。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轮唱与合唱。全体学唱高声部是唱好轮唱的基础;因此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运用异质小组合作形式----在声部长的带领下分组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自学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声部长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巡视时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目标:

1、演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会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外一个名字——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聆听、对比、表现感知三四拍的强弱规律,体验速度不同带来的音乐情绪、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用富有弹性以及充满热情、自信的声音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并用肢体动作及语言表现三拍子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3)

1、课前活动让我们一起随音乐做律动。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青蛙找家》,学生根据歌词表演唱小青蛙怎么找到的家。

二、点拨探究:(3)

1、观看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模仿大象走路,体会三拍子的特点 学生单独模仿 大家一起模仿

2、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些方式表现三拍子这种强弱弱的声音(学生之间进行纠错评价)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感受三拍子节奏。

4、教师总结三拍子的乐曲:圆舞曲也叫华尔兹。我们也可以用舞步来表现。三拍子的舞步特点就像小船在水里荡漾。(师演示)两人一组随音乐感受一下。

三、学习新知:(14)感受《法国号》旋律

1、(师出示法国号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小组讨论

“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乐器?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教师进行纠错评价,引出知识点:认识圆号。)

圆号又叫法国号,是用嘴吹奏的铜管乐器,它的演奏姿势非常的特别。(学生模仿圆号演奏姿势)

2、出示钢琴、小提琴、圆号的图片,学生根据声音片段区分三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并小组讨论总结出银色的不同特点。学唱歌曲:

1、教师用手拍打节奏,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有韵律的读出歌词。

2、聆听音乐,学生随音乐模仿老师进行拍手击打节奏。

3、再次聆听音乐,随音乐小声哼唱歌曲。

4、出示旋律图谱,学生根据图谱唱准旋律部分,感受音符的跳跃,把手伸出来,全体同学跟随音乐一起画旋律线。

5、完整演唱歌曲,探究讨论歌曲的情绪,用自豪的感觉唱出来

四、创编展示:(15)表现歌曲

1、请几个同学到前面来唱,谁愿意上来的?

“我们来听这四个同学唱得怎么样?他们唱得好不好?好在哪?老师是怎么给他们伴唱的?”

小组交流:他们唱得好不好?好在哪?(纠错评价过程)生:------谁是最细心地孩子,老师是怎么给他们伴唱的?(师轻声唱“啪啪啪”给学生提示)在哪儿伴唱的? 生:------

2、师生合作:学生给老师伴唱。学生分组合作。

3、刚才老师用了这么多的演唱形式,那你们还可以用什么不一样的演唱形式来把这首歌唱得更好呢?大家也来走一走、跳一跳,让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一边唱一唱一边动一动。(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创编表演。)

唱得怎么样?老师觉得大家唱得非常好,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五、拓展延伸:(5)

聆听比较不同速度的《法国号》,感受体验情绪的变化。

1.随着《法国号》的音乐,我们走进了西方国家,我们的小音乐家是快乐的、自信的,美妙的音乐都让我们陶醉了。2.现在,音乐要变了,听!它变得怎么样?

那我们跟着音乐也来体会一下它的热情,好不好?起立!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

3.听!音乐又变了,又变得怎么样?

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感受一下摇篮法国号的柔美吧,跟老师做做动作。

4.小结:同样是《法国号》的旋律,老师只是将它的速度变了一下,给我们的感觉确是完全不同的。一会儿充满激情,一会儿又变得很柔美,音乐真的很神奇!

六、结束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5

《捉迷藏》是小学音乐第五册第六课《四季的歌》中的一课。《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强化审美体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发挥互动性评价的积极作用,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

“音乐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比如:在教学中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美,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从而使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自然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教学一开始,播放课件,学生欣赏优美的音乐衬托着的代表四个季节的美丽图片,紧接着,老师把歌曲“春、夏、秋、冬”中的四季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它们永远也聚不到一起。学生们立刻对这首歌曲产生了兴趣。积极投入到愉悦地学习中。

再如:在学唱曲谱时,学生杨明月因为有些紧张,最后一句曲谱没有唱好,他非常沮丧,急得都哭了,其他同学也随之有些压抑。我此时没有急于请其他同学唱,而是邀请杨明月和老师一起唱。在全体师生的共同期待下,他非常出色的唱出了曲谱,他尚待泪花的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同学们也愉悦地进入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采用和对学生评价上也处处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充分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课始复习环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噢!苏珊娜》伴奏,感受并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到观看美丽的四季风景图片,聆听《捉迷藏》歌曲,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师生对唱,充满美感的演唱,课尾为歌曲伴奏,时时刻刻体现美。教师更是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让学生懂得了要用眼睛去发现美和用心灵去创造美。整节课自始至终凸显美,师生共同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

3、激励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

激励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德国的蒂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教学中结合聆听歌曲、有节奏朗读歌词、齐唱、男女生唱、师生接口唱、分组唱等形式,把教学难点摆放到轻松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使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成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通过歌唱与创编伴奏教学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和想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表演积极性空前高涨。

4、发挥互动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应该具有独特性。为了改变过去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我在教学中除了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以外,还引入了学生评价老师这一环节,这种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是评价主客体的转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在评价中大家相互学习,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得到更宽松的自评与互评的权利,使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更加有效,从而能迅速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给予普遍关怀与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环境中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发展个性是这节课我想要达到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简单的手势都能让学生信心百倍,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练唱歌曲《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并教育同学们热爱大自然。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五、六乐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师: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猜两个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打一字。” 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虫,保庄稼,还是一只报春鸟。——打一动物

(屏幕显示,学生回答)

2.师:你们真聪明,回答的真好。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我们找找看,在什么地方能找到春天的影子(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二 传授新课

1.师: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既然春天这么美那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春天的非常好听的一首歌—嘀哩嘀哩(板书题目)(1)先请学生读歌词。(2)教师弹琴,学生感受旋律。

(3)让学生用“啦”演唱歌曲,教师伴奏,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4)老师提两个小小的要求: ①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

②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现?

3.指导学生配上歌词随老师的音乐练唱歌曲直至熟练 4.下面,让我们完整的听一下这首歌(多媒体播放歌曲)好啦,好听的歌曲播放完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歌的节奏 课件出示节奏

1)学生先自己试一试。2)指名打击。3)教师示范。4)全班齐打。5)出示小黄鹂:

模仿小黄鹂叫:嘀哩哩

嘀哩嘀哩

哩嘀哩哩嘀哩哩*(配上简单动作)

5.师:刚才唱了《嘀哩嘀哩》,你认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呢?

引导学生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就像小黄鹂的歌声一样。师范唱后,学生演唱,三、展示春天

1)、小朋友喜欢春天吗?

那么你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春天呢?(分组创作:画画、舞蹈、编创歌词、„„)2)、反馈

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自己组的作品。

画画的介绍自己画了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春天”来。舞蹈的可以表演给大家看。

编词的,根据自己创编的歌词唱一唱,再鼓励大家一起唱一唱 四 教学延伸,创编歌曲(创新)

1.师:春天是美好的,春天终于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现春天。如画画、跳舞、唱歌等多种形式。2.师:下面我们自由结合,采用多种形式来展现对春天的热爱。(学生自由结合进行现场排练,时间大约为五分钟)3.分组表演,展示成果 师:下面,我宣布:“才艺大比拼”正式开始。(请学生展现自己创编的节目,学生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个人完成,并请学生上来展示自我)五 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感受歌曲的维吾尔族民歌风格,能用欢快的歌声和舞蹈,表达维吾尔族少年的阳光和自信。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掌握切分节奏,表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

3、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美,提高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教学内容:

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切分节奏,表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教学准备: 钢琴、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赏析 目的:通过视频赏析具有新疆特色的歌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自主性学习来了解新疆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风格,了解新疆风土人情。方法:多媒体展示、律动、讨论交流等

1、导入:

(1)播放新疆舞蹈的视频,感受新疆舞蹈的特点并产生律动。(2)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师生互动,讨论分析)

2、教师归纳

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000多万,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对于内地许多省市来说,它是那么遥远,那么陌生,这也是它神秘吸引人的地方,不同的自然风景造就了不同的人文风情,多种文化相互交替交融,饮食、音乐、风俗习惯的表达为我们增加了许多情趣。

新疆历史悠久,古称西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有神奇的沙漠景观,迷人的草原风光,挺拔俏丽的天山雪峰,也有酷热难耐的火焰山,各种资源十分丰富。

千佛洞,楼兰遗址、白杨沟、哈纳斯湖的水怪时隐时现,让人浮想联翩。传统名产有:地毯、葡萄干、哈密瓜、库尔勒香梨、中药材雪莲花及各种民族乐器和小吃,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二、激情实践 要求:在歌唱教学中,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难点。过程: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教师范唱,学生边听边找出比较难的节奏或小节

3、学生讨论发言,提出问题

4、师生共同解决难点节奏(切分、附点、前八后十六)

5、学生用LA哼唱旋律

6、教师纠正学生哼唱不足之处并示范

7、全班同学完整地演唱歌谱

8、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9、全班学生填入歌词演唱歌曲,教师提示歌曲的演唱顺序

10、教师指出演唱中存在的问题(休止符号和重音记号)

11、全体学生带感情地演唱,把握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12、教师点评

13、请学生表演,其他同学击掌伴奏

14、请学生点评表演,教师总评。

15、分组比赛,请学生自评,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三、激励体验

目的: 通过体验表现,让学生理解作品情感,能根据歌曲情绪、旋律特点,设计简单的乐器伴奏及舞蹈动作。

要求: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和表演,载歌载舞,表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过程:

1、请一些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跟伴奏音乐演唱

2、学生点评伴奏

3、全体师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四、激励拓展

目的:感受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视野,感受音乐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要求:感受新疆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了解56个名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方法:谈话交流、拓展欣赏 过程:

1、边听音乐边了解其它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2、师简介其它少数民族的特点

五、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学反思 篇8

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大海有着它的宁静,也有着它的汹涌澎湃。本课选用的两个材料《大海》和《天方夜谭》片段正是突出表现了大海这两种性格。在学习中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表现大海的音乐世界里,插上他们想像的翅膀,充分感受大海的柔与刚,并用歌声和体态律动来充分展现。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础理念,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二年级学生好动,爱表现,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初浅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海上之旅”为主线,通过课件展示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听、说、唱、演和模仿几个环节,去体验、感悟、去发现音乐的美,去感受、诉说、创造心中的大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完整地演唱歌曲《大海》,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意境。欣赏乐曲《天方夜谭》片段,了解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体验音乐中“海”情绪的不同,能与同伴创作表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海、表现大海的美好情感。

四、重点、难点

1、歌曲的强弱处理,情绪情感的表现。

2、乐曲《天方夜谭》片段的听赏及乐曲意境的听辨。

一、组织教学

播放《大海》小提琴伴奏音乐,出示大海图片的幻灯片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播放海浪声、海鸥叫声),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2、师:谁来说一下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生:......3、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入“海上之旅”。听!大海的不远处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三、新授

1、初听 师: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叫《大海》,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师:听到这么优美的歌曲啊,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

2、复听 教师范唱 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大海? 生:......3、三听 随音乐律动 师: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平静的大海呢? 生:......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奔向大海的怀抱,感受大海的美吧!

4、学唱 用轻声高位的方法跟范唱

5、处理难点 3 3 2 1 1 | 2 2 1 6 | 5 • 5 2 3 | 1 — —|| 用手划节拍读歌词 跟琴唱

6、跟钢琴伴奏完整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了,但对大海的爱表现得还不够,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大家听过海浪的声音吧,想一下海浪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生:......师:像我们学过的哪些力度记号呢?(出示课件)

7、歌曲处理 师:将这些力度记号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呢?为什么? 生:......8、跟伴奏音乐有感情完整演唱 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仿佛看到了平静柔美的大海,感受到你们深深的爱。但大海永远都是这么美丽、平静的吗?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一听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用怎样的线条或图形来表现你所听到的这段音乐?

四、拓展

1、初听

师:大海有什么变化?用怎样的线条或图形表示? 生:......师:大海生气了、发怒了!那是怎样的速度和力度让你有这种感受呢? 生:......2、复听 师: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思考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生:......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海面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狂风掀起了巨浪,天空中电闪雷鸣,气氛十分紧张。那这段音乐叫《海上风暴》,由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挪威的格里格所作,乐曲选自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描写了主人公培尔•金特在美洲淘金成为百万富翁后乘船回国,在海上遇到暴风雨袭击的场景。想一想,我们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发怒的大海呢? 生:......3、三听 师:选择你喜欢的动作随音乐律动,表现发怒的大海吧!师:你们的表现可真棒!我仿佛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汹涌澎湃的大海。到这,我们的旅程即将结束了,谁来说一说在旅程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生:......五、总结

师:你们的表现实在太棒了,今天我们聆听、学唱了时而平静时而怒吼的大海。不仅仅是这些音乐作品表现了大海,还有绘画、舞蹈、文学及影视作品等都有表现大海的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家创作的好,不如说是丰富多姿的大海带给我们如此美妙的享受。今后我们更应该爱护大海,保护海洋中的一切生物!好!我们今天的“海上之旅”圆满归航!跟老师说再见吧!

反思

优点:

1、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具有感染力,能够较好的带动学生情绪。

2、运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抓住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参与度广。

4、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缺点:

1、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的实施有些不稳妥,例如:让学生自己思考力度记号放在哪里合适这一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用老师范唱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应该怎样加入歌曲,对孩子来说更符合其年龄、认知规律特点。

2、虽然说尊重学生,但在随音乐律动时,还应该规范动作,让本环节的设置及实施更加有意义。

在《大海的歌》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共设计了两部分教学内容。分别是学唱歌曲《大海》、聆听欣赏乐曲《海上风暴》。让学生通过对比聆听的方式感受不同性格的大海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画线条、图形表现所听到的大海的形象。这一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音乐与美术的结合,目的在于丰富课堂内容;通过画线条,帮学生更好的了解乐曲、乐曲形象、乐曲段落等;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们通过这种直观的对比的方式感受到大海的不同性格以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上一篇:法律法规试题b卷下一篇:我喜欢运动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