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2024-07-25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共8篇)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1

京剧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相对陌生,怎样让同学们体味京剧艺术的魅力?怎样提升他们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怎样培养他们对国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这些都是我努力思考的问题。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为了创设有效教学,我对课堂作了精心的设计。同学们在生活中看京戏的经历并不多,如何让他们深入到京剧的气氛当中去呢?我认为要创设京剧课堂情境:这次我在课件的制作方面精心设计,使它成为我授课时恰当的辅助手段,课前用京剧曲牌音乐,配合多姿多彩的京剧人物画面营造气氛。在讲脸谱时,我以几个实物脸谱给大家作了展示,同学们比较感兴趣,印象也就更深刻了,因为在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能学得最好。除此之外,为了让同学们辨别唱腔类别,我为大家学唱了一段《红灯记》选段,带动了大家学习京剧的热情。在教唱京剧片段环节,我先唱一遍,再用钢琴教唱,化难为易,同学们旋律唱得准确,唱得都很投入。

在欣赏每段音乐前,我对提问进行了设计,在同学回答不全面时,围绕教学目的及时追问,循序渐进,做到了有效提问,同学们的“听”和“思考”就有了针对性。

在讲京剧行当和京剧的`表演形式时,我运用了比较聆听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通过对比欣赏能很快的区分和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我对教学环节作了合理设计,让同学们在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的同时,参与实践和探究,唱一唱,做一做,念一念,说一说等等,在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的活动中获得了京剧知识,感受了京剧的魅力。在讲解“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以及名段欣赏的过程中,我通过恰当的引导,在他们参与实践时我及时地给予了语言鼓励,我知道,同学们在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他们能学得最好。

虽课前作了充分准备还是感到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好。尽管同学们踊跃回答并能认真参与各种活动,但他们还有点紧张。我认为作为课堂引导者,我应该使气氛再活跃一些,让学生轻松的收获音乐知识。

总之,通过这次赛课我学到了不少,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取长补短,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内容: 歌曲:《走进西藏》

欣赏:《翻身农奴把歌唱》、《天路》

二、教材分析:

《走进西藏》是电视剧《孔繁森》的主题曲。这首歌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只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提出了两个“也许”的问题。孔繁森究竟发生了什么理想?他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天堂?歌曲中的回答也是含蓄的。即:“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这种回答概括了孔繁森走进西藏的功绩也歌颂了孔繁森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翻身农奴把歌唱》和《天路》是教师选择的课外内容。《翻身农奴把歌唱》生动的展现了藏族人民翻身做主后的喜悦心情。《天路》是反映修建青藏铁路的一首歌曲,歌颂了那些为修建青藏铁路而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翻身农奴把歌唱》、《走进西藏》、《天路》的欣赏,了解西藏解放至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今天西藏的美好,激发热爱西藏的情感。

2、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能够以饱满的情绪准确的演唱《走进西藏》的第二乐段。

3、通过亲身体验藏舞,加深对藏文化的喜爱。

四、教学方法:

聆听、交流、演唱、引导、评价

五、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藏族音乐和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有关西藏的文化。

七、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拉萨谣》。

2、导入:图片竞猜

3、说一说你对西藏的了解?教师补充。

4、欣赏《翻身农奴把歌唱》

5、歌曲简介。

6、才旦卓玛简介。

7、欣赏《走进西藏》(赏MTV)

8、歌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西藏?用一个词语来描述。

9、作品简介。

10、说一说孔繁森的事迹吗?(学生回答)

11、歌曲分段。

12、赏第一乐段,体会旋律、节奏、情绪各有什么特点?

13、哼唱歌曲第一乐段,感受其特点。

14、赏第二乐段,体会旋律、节奏、音乐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5、跟琴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6、完整感受。

17、学习藏舞,配合歌曲演唱。

18、欣赏歌曲《天路》

19、小结

《走进西藏》民歌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听、唱、舞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西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其起源、发展与变化。、在感受、理解、对比、等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西藏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西藏音乐文化知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西藏音乐片断

播放用布达拉宫图片制作的课件封面 学生聆听封面背景音乐。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

生:高远绵长、辽阔的草原上牛羊成群 „„

师:这是一段西藏歌曲,仿佛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的天籁之音。(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二、新授、聆听西藏歌曲,感受西藏歌曲的音乐风格。(1)听《走进西藏》。(多媒体课件播放伴奏音乐)师演唱歌曲第二段。

生:高亢悠长,具有西藏民族特色 „„ 师:这首歌曲是否是西藏民歌? 生:是(不是)。

师:这首歌曲并不是西藏的传统民歌,它是一首带有西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

西藏音乐到底是什么风格与特点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2)请学生以组为单位出示课前收集的西藏有关知识

西藏地理位置、风俗人情

文成公主入藏

熟悉的歌唱西藏的音乐

(3)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他是一首史诗性的颂歌。

速度

力度

风格

情感

曲式结构

师:你们能从歌曲的速度、情绪、音色等方面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吗?

生:高亢婉转、悠扬明快、欢快跳跃 „„

师:这是一首原汁原味的西藏民歌,它具有典型的西藏风格。

速度

力度 风格

情感

曲式结构 较快 较强 热情 欢快活跃 单乐段 前奏+间奏+尾声

师:这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堆谢 ......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被称作"降谢",速

度较慢,旋律抒情而悠扬:第二类被称作"觉谢",速度较快,旋律轻快而活泼.

(4)赏析《阿玛勒火〉藏族民歌

速度

力度 风格

情感

曲式结构

稍慢 较弱 优美 抒情深沉 两段体 衬词起头

师: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囊玛......汉语"室内"的意思.以歌为主、以舞为辅.音乐

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引子、慢板歌舞、快板舞曲. 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最想做什么呢? 生:跳舞 „„

试跳藏族舞蹈,模仿藏族同胞互献哈达,舞蹈后互问候"扎西德勒" 师:藏族的歌曲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它的特点是刚健、热情奔放。

三、总结

西藏民歌的风格特点:奔放、热情、粗犷、刚健、优美、纯朴,高亢(多媒体课件显示)。

四、听辨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选择题)

师:你能从下面三首歌曲中听出哪一首是西藏民歌吗?为什么?

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B、(《青藏高原》); C、(《伊玛夹吉松》)。

生:听音乐,选出西藏民歌,说出理由。

师:《伊玛夹吉松》的音乐特点是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清新流畅。

五、学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生:聆听才旦卓玛演唱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多媒体课件播放录音)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歌曲《伊玛夹吉松》有什么异同?(多媒体课件显示对比表)

生边听边对照对比表思考答案。师生经过讨论得出答案。发声方法

旋律走向

节奏

衬词 相同

相似

相似

相同

师:通过欣赏和对比,你觉得这两首歌曲有什么关系呢? 生:《北京的金山上》与《伊玛夹吉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师:现在,人们都把《北京的金山上》作为经典的西藏民歌广为传唱。(2)介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3)总结歌曲表达的情感。(4)学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师:让我们也带着自豪的情感来唱一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a)轻声慢速跟琴唱。(多媒体课件显示曲谱)b)小组交流学唱。

c)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跟琴再唱。

d)处理歌曲。学生提出见解,并进行演唱练习。

e)模仿振谷唱法。老师加入振谷唱法演唱,学生对比聆听。师:你觉得老师和你们的唱法上有没有不同? 生:声音“抖动” „„

师:请同学们模仿,大家比较评价,并找出正确的“抖动”方法。师:其实这种“抖动”是让声音在嗓子里拐了个弯。师生一起模仿这种唱法。

师:你觉得这种唱法让歌曲的音乐情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更欢快跳跃了 „„

f)加入振谷唱法再唱歌曲,介绍这种唱法的名称。(多媒体课件显示振谷唱法)师:这种唱法在西藏民歌中称为“振谷唱法”,是西藏特有的演唱技巧,指在嗓音的拐弯处有规律、有技巧地演唱。

g)老师用语言、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带着想象,有感情地边歌边舞,边用打击乐器伴奏。(多媒体课件显示西藏草原图片,并播放伴奏音乐)

六、课堂小结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3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首先在情感上:通过歌曲《龙咚锵》的学习,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现过新年的热烈喜庆气氛,其次,在知识上:学习歌曲《龙咚锵》,认识中华民族打击乐器鼓与镲,并熟练掌握《龙咚锵》的节奏,完整演唱歌曲。最后,在能力上: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创编节奏的能力,并且将学会的节奏运用到其他歌曲中。这三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好,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热闹欢快的场面和热烈喜庆的气氛,并且熟练的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认识了民族乐器鼓和镲。在学习歌曲的环节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让孩子从听辩鼓和镲的声音开始,认识了鼓与镲,之后用小鼓和小镲一起配合,学会了歌曲当中的基本节奏“龙咚龙咚锵”,这样一来为学习歌曲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孩子们从节奏的认识,逐步熟悉了歌曲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歌词,然后很自然的就将歌词加入到歌曲的旋律当中了,所以歌曲学习的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和自然。孩子歌唱的声音我在教学中不断的强调,以小儿歌的形式,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好听的,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正确演唱歌曲。“坐着要像小白鹅,挺起胸膛来唱歌。唱歌要像百灵鸟,轻声唱来不喊叫。”这个小儿歌孩子们都很喜欢,也都能按照上面说的来做。

本课设计符合学生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综合性音乐活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是创编歌词这一环节,需要老师用艺术性的语言更深的拓宽孩子们的创编思路,总之,这节课我感受着孩子们的成功,分享着他们的喜悦,我为孩子们的表现而感到幸福着,快乐着!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4

我把《小夜曲》的聆听穿插在两节课中进行,虽然时间上分割开来了,但情感上并没有脱离,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海顿的《小夜曲》安宁美好,轻柔中又带点活泼,在第一课时中,我把它安排为孩子们进教室听的音乐,并叮嘱他们一定要认真听,好好感受,并且给有情感表现的孩子大拇指也示表扬。等所有孩子坐定,略听一会儿,我请大家说说。

“让人听了心都平静下来”

“是很轻柔的”

“我觉得是浪漫的”

“比较优美的”

对于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孩子们能说得这样好,我觉得他们真是用心去听了,也佩服这首曲子,就像有个孩子说的,“一下子就让我们的心走进音乐中去”。然后我出示乐曲的题目:《小夜曲》,他们轻呼“怪不得!”再听时孩子们更投入了。第二课时中,我仍把《小夜曲》作为进教室音乐,虽然上节课只听了两遍(为了节约时间,都只听了开头一段),但他们显然对此音乐已经很熟悉了,这对曲子的分析很有帮助。

一、了解乐曲层次。先请孩子们说说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对大家来讲是再熟悉不过了,都能听出来,我请他们边随音乐模仿着小提琴的演奏,边听,小提琴有没有与别的乐器配合?大家都说有,“那么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声音吗?”大家就跟着音乐学“彭,彭”还用手作弹钢琴的样子。我告诉他们声音是听对了,但不是用钢琴演奏的,而是大提琴,并请大家猜猜如何让大提琴演奏出这样的声音。然后再细听,还有别的声音吗?结果大家又找到了“彭”

后面的“嗒嗒嗒”,这是二号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合作,最后引出弦乐四重奏。

二、下行的铺垫。在本课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旋律的下行,在正式教之前,运用这首曲子先进行铺垫。出示旋律谱图,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按照图上的高低起伏用手指划着,共同讨论旋律走向(都是往下),然后我问:“为什么作曲家要用那么多往下走的旋律呢?”我觉得到这个问题孩子们才真正从音乐上了解了这首曲子,看他们的答案:“因为这是夜晚,往下走感觉要柔和”;“如果是往上的,人们会睡不着觉的”。老师小结:“是啊,正是这么多的下行旋律,让我们觉得小首《小夜曲》如此详和。”“下面我们来认识它的作曲家,海顿……”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反思:

《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歌曲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孩子们非常喜欢,但也有一定难度。

在上这一课时,我以“童趣”做为整堂课的主线。力求让“童趣”渗透在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开头的导入,我抓住“四季”的不同特点,找了《春天在哪里》《知了》《秋》《雪孩子》四个具有鲜明四季特点有是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来吸引他们,从介绍四个“娃娃”为出发点。语言生动,让孩子们产生兴趣。这样做,既能抓住音乐为主有能让孩子们通过交流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整节课上得还算可以,但课后也总结出几点不足:

1、在教唱环节,因为歌曲速度较快、歌词又比较绕嘴。所以可先将歌词进行分析辅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歌词再感受歌曲;再将学唱整首歌曲速度放慢,效果会更好!这样就节省了部分时间为欣赏环节的充分聆听做了更好的铺垫!

2、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备课时,我觉得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所以把重点放在节奏处理上。但通过节奏模仿,按节奏读歌词,难点很快被突破,学生把节奏唱得很准。而同时我发现另一个问题:学生唱歌时咬字不清,例如“娃”“耍”“他”“下”等开口音,由于学生初学,对歌曲不熟,唱得很闷,不开。如果在按节奏读歌词时,对开口音咬字进行一下处理,效果会好得多。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6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聆听:《快乐的罗嗦》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学生能安静一聆听乐曲《快乐的罗嗦》,感受到乐曲折表现的情绪。初步养成听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和“××××”的时值,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能用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矩小简洁,很适合边歌边舞。《快乐的罗嗦》也是一首富有彝族特色的乐曲。通过这两个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对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

六、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音乐律动: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律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

2、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同学们,要是能给这段音乐配上打击乐器,效果会更好,找一找,你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用用作打击乐器?

师:试一试,你能用什么样的节奏为这段音乐伴奏呢?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敲击各种节奏。

(2)选择合适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合适的音源,如凳子、文具盒等,为歌曲伴奏。

【学习新歌】

1、导入,师:这么美的乐曲要是配上歌词就更美了!大家想听吗?

2、范唱(教师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3、学唱歌曲

A让学生随琴完整学唱歌曲

B对于个别难唱的乐句采用分句模唱法教唱。

C要求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衬词“阿里里”。

4、表现

A歌表演,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自行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B分组合作,表现歌曲;部分学生演唱歌曲,部分学生为歌唱伴舞,同时部分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伴奏。

【欣赏】《快乐的罗嗦》

1、导入

师:你们真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彝家娃娃!彝族的风格文化多姿多彩,彝族的歌舞美妙动人。听,那边的山寨里又传来了什么音乐?

2、感受

播放乐曲《快乐的罗嗦》,进行整体听赏。

3、交流感受,表现乐曲

A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B让学生采用相应的手段(如:色彩、肢体语言、表情等)不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变化,并随着乐曲表演。

【课堂总结】

总结鼓励,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积极的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身体各感官的参与活动,以及教师教态的

亲切感,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童趣,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学习的较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表演,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性,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的活跃,且思维也比以前活跃了,这也就证明,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给学生空间,这样学生才会自由的发挥,上课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并能随着音乐准确地读出节奏和歌词。

3.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4.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音高的把握,情感体验的延伸。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师:我们中国啊有着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都生活的很幸福,很快乐,今天啊孟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大山里的民族,先不告诉你,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这个民族的舞蹈好不好?

——播放《爱我中华》,跳摆手舞

2.师:同学们啊,这个舞蹈叫做摆手舞,是土家族的舞蹈,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我们湖南省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播放图片)瞧,在土家族的社巴节上,大家都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跳起摆手舞,在看一看土家族的房子,跟我们的不一样,是木头做的,吊脚楼,你们觉得生活在土家族的人民幸福么?你们想去土家族看一看玩一玩么?那么久开始我们的土家族之旅吧。

【寓教于乐】

(一)认识do,mi,sol

1.认识do,mi,sol

瞧,有三位土家族的小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你们看他们分别有一个小音符的名字,你认识他们么?(奖励小音符胸章)

2.给小音符找家

这三位小朋友带我们去他们的家做客,你知道别住在哪一间房子里么?能不能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猜一猜?

3.柯尔文手势教学

从下到上,从上到下

(二)熟悉曲调

1.听教师范唱曲调(钢琴伴奏)

师:这三位小朋友啊,给我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并且有趣的土家族歌曲,这首歌曲啊只有3个音符组成,你能从曲谱里发现时哪3个音符吗?

2.唱曲调(点谱,不伴奏)——用柯尔文手势点谱唱曲调,慢速。

3.小画笔(一遍点谱,一遍伴奏)——随旋律线唱曲调,加快速度唱曲调。

(三)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第一遍)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非常好听的土家族民歌吧,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曲里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有没有听不懂的歌词?

简介:土家族的语言中,“乃哟乃”是快来的意思。我们也学着说一说。(用“乃哟乃”随意指学生过来。)其实,聪明的

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象“乃乃哟”和“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

2.聆听歌曲(第二遍)

听一听哪句歌词出现最多?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

(开心、快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531加上拍手试一试XXX。

3.师生接龙唱

(1)师:在山寨里,有一种唱歌的方式叫做一领众和,那么我们也学一学他们,孟老师来领,你们来和,你们唱每一句最后的乃呦嗬,孟老师来领前面的部分,好不好?(2遍)第一遍加上手势,第二遍加上拍手

(2)交换学生前面部分,老师后面部分

(3)加入伴奏:在乃呦嗬的地方加入小乐器的伴奏,教师示范(1组学生)

(4)分组演唱:两组比赛,交替进行

(5)完整演唱(1组学生)

【编创拓展】

师:我们玩得可开心了,可是山那边还有一群小朋友不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一起去邀请他们好不好?听一听孟老师是怎么邀请他们的,声音轻轻的,位置高高的,用你的小手帮个忙,把声音拉出头顶,让风儿把我们的声音飘到山的那一边,对小朋友挥一挥手,你会做了么?

1.全班齐学。

2.给这四句加上音高试一试,教师板书旋律线。

3.分组比赛,看看哪一组呼唤的最好。

4.加上呼唤的歌词吧小朋友邀请来一起唱一唱歌。

5.请一组小朋友加上伴奏试一试。

(一)舞一舞

1.我们今天玩得可真开心,又唱歌又演奏了小乐器,不过孟老师觉得还没尽兴,还想来跳一跳土家族的舞蹈,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刚开始教大家跳的摆手舞?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吧

2.随着动画来跳一跳

3.全班同学演唱奏一体来试一试

(二)拓展:欣赏《阳光下的孩子》

1.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么?对,就是56个少数民族,我们每一个民族的孩子都生活的十分幸福,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沐浴着同一片阳光,让我们随着歌声,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老师,你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阳光下的孩子。

2.结束语:今天我们的土家族之旅就结束了,今后我们还要去认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习更多的知识,那么我们跟土家族的小朋友说再见吧!~排队出教室!

【教学反思】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7

《小螺号》微视频教学实践反思

《小螺号》是一首孩子们很喜欢的歌曲,教学时我主要从情景再现(即谈小螺号及其用途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聆听感受、氛围营造(即唱小螺号),协作创造(即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歌唱、表演歌唱)三方面展开设计,意在从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拓展学生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音乐学习和实践活动。《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甜美的儿童歌曲,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段由紧凑的节奏和明快跳跃的旋律,加入上滑音,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以及海边儿童期盼阿爸快快回时的急切心情,第二段将节奏拓展,尾音拉长,给人以舒展优美之感。波音的运用营造了宽阔的沙滩和辽阔的大海这一景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首先在歌曲学习之前我让大家做了一些关于跳音的移调练声曲,跳音的练习主要训练横膈膜的力量,要求声音要有弹性,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做铺垫。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了一些海螺图片伴随着大海声及海鸥叫声,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小螺号视频,让学生从感官中体会这首歌的欢快,让学生真正的把握这首歌的情绪来演唱,然后我让学生加入不同的演唱形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大家跟着音乐加入动作表演歌唱,一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这节课,我也从中发现了我的一些不足,在语言的组织上应该更加简练通俗易懂。但学生非常积极,表现力很好,特别有热情,让我能感到他们的快乐。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走进京剧》教学反思 篇8

《故乡的小路》是小学五年级教材中的一首歌曲,表现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怎么样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呢?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歌曲教学。

一、节奏

这首歌曲与以前所学歌曲最大的不同是歌曲中同时存在两种拍子,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变拍子。我想让学生自己发现,于是在初听歌曲的时候,利用节奏游戏,我跟着歌曲拍节奏,让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让学生说出节奏型有哪些不同?最终,大家发现两种拍号在歌曲中是以小节交替的形式出现的。(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明白节奏的反复性)与此同时,老师弹琴,学生来伴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更好地把握这种结构上的相同性,为歌曲的演唱奠定了基础。

二、歌曲的意境

因为歌曲中乐句很相似,很多同学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都唱得没有什么变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现。我先让孩子们将歌曲按旋律分段,明白歌曲的前半段重在叙述,后半段重在抒情,歌曲的高潮在后半段。但是,后半段的这两个乐句在演唱中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区别不同的力度?

我先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体验文学朗读中的高潮。我先朗读,学生跟读,有些同学的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弱,有些同学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更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先强后弱,能更好地表现这种对故乡的意犹未尽的思念,先强再强,表现自己对故乡无比强烈的思念。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见解,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是我们在朗读中的处理,音乐中的高潮不一样,它必须借助旋律来表现。我们想一下,歌曲高潮处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的旋律才有助于我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我们再来看这两个乐句的旋律,你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的处理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最终,在我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先强后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创编活动

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歌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上一篇:销售人员月度计划表下一篇:简述澳洲留学申请条件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