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2024-10-07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精选5篇)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篇1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桥下六小

李银双

第1课 歌唱祖国

这首欣赏曲目《歌唱祖国》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作出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一开始就富有号召性和战斗性,又给人以一种压迫感。结束句再现了进军号的音调,使歌曲更富有推动力。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现在唱着它,就会感到今天的江山来之不易,从而激励我们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

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

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聆听国歌的其他三种形式:独唱、齐唱、刘翔在领奖台上的版本(在线观看)

师:好,同学生了解了国歌的背景,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版本的国歌,并谈谈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畅所欲言。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在《歌唱祖国》的歌曲中结束。《采一束鲜花》

教学目标:

1、围绕本单元“妈妈的爱”主题,增强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认识妈妈无私的爱是天底下最博大的爱。

2、通过聆听及演唱,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3、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够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进行标注力度记号的练习。

2、唱准弱起小节

教 具:歌片 节奏卡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随着音乐《鲁冰花》进教室。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师(捧出一束鲜花)今天,老师亲手采来一束鲜花,这束鲜花我要送给谁呢?先不告诉你们,请同学们自己来听一听,猜一猜!(伴奏 师范唱)生汇报:送给妈妈

师:同学们说的对,这束鲜花就是要送给伟大的母亲的。这是一束康乃馨,它被称为“母亲之花”,那你知道它代表的含义吗?(健康、真情、伟大、神圣、慈爱、思念等等)同学们想不想送给自己的妈妈一支康乃馨呢?那么就请你从老师的手中赢取吧!

为什么要把鲜花送给妈妈呢?请同学们再来听一听,然后告诉老师。

3、再听歌曲(划拍子),在歌曲中找答案 生汇报:辛劳的汗水、喜悦的泪花 出示节奏 0 1 7 1 2.1 ︱ 6 — — —

︱ 0 2 2 2 7.1 6 ︱ 5 — — —︱ 您 辛劳 的 汗 水,你 喜悦 的 泪 花,(1)有节奏的读词(2)视唱旋律(3)填词演唱

三字经记载: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曾三迁住所;孟子学习上不思进取,母亲毅然剪断自己没日没夜织成的布匹,教育他不能半途而废。

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当我们取得成功时,母亲的眼中会闪烁着喜悦的泪花,当我们失败时,母亲陪伴在我们身边,支持、鼓励我们。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么?(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你们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么?(自由回答)在母亲节或者妈妈生日这天,你都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

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那么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妈妈吧!

4、出示歌片,学习歌曲(1)听范唱 师指歌片 师弹唱,生指歌片

(2)读歌词 划拍 师生齐读 划拍 生读

(3)旋律 师生模唱(单旋律)生模唱

(4)填词演唱 师唱生随(旋律和简单伴奏)师生对唱(有感情地)

生唱(至少2遍,知道唱准为止)加入打击乐器按照4/4拍的强弱再唱一遍

(5)歌曲处理 同学们,歌曲我们已经会唱了,但是怎样才能让歌曲更动听?更能把我们队妈妈的爱唱出来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那么我们可以借助力度记号来帮助我们表现歌曲情绪。

生汇报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我们来试试,这样唱的效果怎么样?请同学们拿出献给妈妈的花。

(再唱歌曲,有感情地)

(6)拓展 歌曲 《 妈妈,我不怕黑 》

五月,是母亲的节日,可是就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在救援中有这样的一个手机妈妈的故事。救援人员在废墟里发现一位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妇女,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

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的变形了,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孩子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随行的医生准备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孩子的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5.总结

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鲜花献给妈妈,大声的对她说:“妈妈,我爱你”。告诉妈妈,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懂事了,让我们再一次唱起这首献给妈妈的歌,唱着歌离开教室。

第2课 家乡美

教材分析:歌曲《故乡是北京》是一首“戏歌”。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

小提琴曲《牧歌》是沙汉昆于1953年根据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长调的特征。音乐舒展优美,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体现了南北朝民间歌谣《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小提琴田园牧歌风格的演奏,表达了牧民的幸福和希望。

歌曲《杨柳青》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

歌曲《大雁湖》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第4-6课时)第二课 家乡美3课时(四年级)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

学情分析

能够区别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以及它们的演唱形式,但在歌曲演唱中切分音节奏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杨柳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让学生能从中感受了解江南民歌委婉动听、清新流畅的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江苏方言来演唱 3、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能将江苏民歌的韵味唱出来。

教学重点:

用活泼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扬州民歌的地方特色。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与一字多音处的演唱。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歌活泼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教唱时,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扬州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弹《茉莉花》并播放扬州的图片;——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一座古老而又美丽;2、念童谣;——刚刚我弹奏的呀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图片中的;

二、新歌教学;1、体会歌曲演唱时的情感;——扬州不仅有美食、美景,他们的民歌也很美,这个;——我们在演唱《杨柳青》时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温柔的、轻柔的);2、学习歌曲的旋律;——让我们用温柔的声音哼唱旋律;1、师弹《茉莉花》并播放扬州的图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让我们一同在音乐和图片中去寻找答案。

2、念童谣

——刚刚我弹奏的呀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图片中的城市也是《茉莉花》的发源地——扬州,扬州的美景自古以来就是很多文人墨客所称赞的,对于我来说扬州可谓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我的大学四年就是在那里渡过的,所以我特别愿意把这座美丽的城市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一段童谣去了解它。

二、新歌教学

1、体会歌曲演唱时的情感

——扬州不仅有美食、美景,他们的民歌也很美,这个美从他们说的方言中就有所体现。你们知道扬州人怎么称呼爸爸吗?他们叫嗲嗲。他们把回家讲作回嘎。怎么样,扬州人说话是不是非常的温柔、非常嗲。

——我们在演唱《杨柳青》时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温柔的、轻柔的)2、学习歌曲的旋律

——让我们用温柔的声音哼唱旋律 3、学习衬词

——扬州人不仅说话的语调美,他们演唱的歌曲中衬词也很美。(1)、学习前八后十六节奏的乐句(2)、学习带附点节奏的乐句(3)、完整练习,处理演唱时换气(4)、师生接口唱衬词部分(5)、处理衬词演唱时的情感:

——这些衬词虽然没有实际意思,但却很好的烘托了歌曲的氛围。咱们在演唱时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表现呢?

(弱、轻柔、俏皮)(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4、学习实词(1)、学习一字多音

——扬州有很多美丽的桥,比如:在瘦西湖中的五亭桥、二十四桥等等,在我们学习的歌谱中也藏了许多桥,你们发现了吗?

(连线)(2)、学习歌词 ——按节奏念一念 ——加入旋律唱一唱

(3)、处理演唱时的情感 ——衬词在演唱时轻巧一点(4)、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5、律动

——这首歌曲是扬州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哼唱的,民歌也就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形成并广泛流传开的。那么,请你想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看一下拍号。(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律动时注意要有所体现:加入锄地、播种、施肥、收割的动作律动

三、拓展

——同学们干的真起劲。下面我们用歌声来表达这份干劲,在演唱前我们喊几句劳动号子为自己鼓鼓劲

四、小结

同学们唱得真好!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杨柳青》这首歌,还欣赏扬州这座城市的美景。愿我们的民族音乐像茉莉花一样越开越美,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亲自去扬州走一走、看一看!

《大雁湖》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及民歌音调风格,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2、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并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

3、将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并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演唱。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聆听和自学的方法学会歌曲,并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2、掌握蒙古舞最具特色的动作,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对“啊哈嗬”节奏的准确掌握 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挤奶舞》

师生一起跟随音乐表演《挤奶舞》

2、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刚才表演的是什么吗?对!就是我们一年级学习过的蒙古舞《挤奶舞》刚才有些同学都已经忘记了!我们再来一次好吗?跟着老师一起来!

3、再次跟着音乐表演《挤奶舞》

4、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表演好吗? 播放《大雁湖》音乐,教师表演

5、师:同学们!你们看出来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舞蹈吗?对!也是蒙古舞,那这个舞蹈和前面的《挤奶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学生交流:说出速度、节奏、旋律是音乐的要素,改变其中之一,就会使音乐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再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教师学习动作

6、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些蒙古舞的动作,那你们对蒙古有些什么了解呢?说说看!

学生交流

7、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茫茫的大草原和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一起欢歌起舞吧!播放课件《大雁湖》

师:刚才,哪些画面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生交流

8、师:蒙古人民热情好客,他们欢迎我们的到来,为我们演唱了一曲《大雁湖》,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

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让我们静静聆听歌中都唱到些什么?

再次播放歌曲:不出示歌词,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说说歌曲内容,之后教师再出示歌词。

9、师:这是一首很短小的歌曲,但是也有些难度哦,不过我相信同学们能解决它,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0、听录音:找出难唱的地方

“啊哈嗬”以及切分音是难点,应划出指挥图谱进行练习,唱准拍子!解决好难点后完整演唱

11、师:蒙古人民的性格豪爽,蒙古歌曲的旋律也都是跌宕起伏的,我们来看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找找哪些地方的跨度比较大!

试着唱一唱这些音

试着把整首曲谱连起来唱一唱

12、填上歌词进行演唱 教师对没唱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13、师:当我们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看着这些美丽的景色,你的心中有什么感想,你会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这首歌曲!

播放课件:边看课件中的画面,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4、师:刚才我们说速度、节奏、旋律是音乐的要素,改变其中之一,就会使音乐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大雁湖》曲调悠扬,优美动听!那我们能不能对它进行一些创作,让它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呢?

学生交流、讨论

15、展示成果、进行表演

如:加快速度,让歌曲变成欢快的情绪等

师:那情绪这么欢快,我们可以用哪些蒙古舞的动作来表现呢?(挥鞭骑马等动作)

16、评价、小结

第3课 快乐的校园

《哦,十分钟》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

⒉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

⒊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充分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欢迎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能用轻盈、舒展的声音歌唱,充分表达歌曲情感。教学难点: 6 6 6 | i i 5 |0 4 3 |音准、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放《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 2.师生互问好 3.发生练习

①35 |1.71| 7 65 |61 32| 1 11 |1 i 56 |534 321 | 1—|1—‖ La ②66 6| ii 5 |6 I |5 —| 6 i|5—‖

二、新授课

(一)导入:看课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一看屏幕里的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生:说屏幕里同学们做的事情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活动的情景。师:那一提到下课十分钟,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高兴的、愉快的、快乐的

师:屏幕上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做一下你们在课间做过的活动,亲身感受一下当时高兴的心情。

生:跳绳、踢毽、做游戏

师:在课间还有很多活动,如:??,(根据当时情况老师予以补充)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按大屏幕出现的节奏,来做一做这些活动。(师出示图片伴有节奏型)

设计的节奏是书中出现的节奏型 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来做各种活动。拍皮球: × × | × × | 跳绳:×× ××| ×× ××| 投篮球:× Ο | × Ο | 溜溜球:Ο × ×|Ο × × | 1.生做,师订正 2.集体做 3.完整做一遍

(二)引入本课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歌曲。(出示大屏幕揭示课题)

生读课题

(三)唱谱 1.听录音范唱

师:同学们先来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生:情绪(欢快、活泼)

师: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 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情绪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意图: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及感受能力 2.听老师演唱一遍 3.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

34 |5 0|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55 34 |5 —|是长音“5” 4.是生接龙演唱

师:你们能唱一唱吗?

5.学习第二乐段谱子(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四)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出示课件)1.找个别生读 2.完整按节奏朗读歌词

下课的铃|声Ο,|送来十分|钟0,|来吧!|来吧;

(五)填词演唱;(1)听范唱默唱歌曲;(2)跟琴慢速演唱一遍全曲;(3)纠正不确的地方;(4)完整地演唱一遍;(5)找个别同学领唱;

(五)歌表演;师: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歌曲课间十分钟欢快的情绪,还;6.小结: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的快乐的真正可见十;《大家来唱》;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

(五)填词演唱(1)听范唱默唱歌曲(2)跟琴慢速演唱一遍全曲(3)纠正不确的地方(4)完整地演唱一遍(5)找个别同学领唱

(五)歌表演

师: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歌曲课间十分钟欢快的情绪,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找同学到台前表演,另一部分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

6.小结: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的快乐的真正可见十分钟来到了,我希望你们在十分钟里,不要追逐打闹,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

《大家来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

2、在口风琴的辅助下,演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重点:借助口风琴学习高、低声部。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学生边唱边做律动。师:今天我们在这么大的教室里上课,你们高兴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拍拍手吧!——播放音乐

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觉到了快乐;看到你们的笑脸,我感觉到了幸福。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幸福,开始我们这堂音乐课。

师:刚才这首歌我们大家一起演唱的,属于哪种演唱形式? 生:齐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属于哪种演唱形式?它与齐唱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二声部合唱。使得音乐更丰富,情感更饱满。低声部加入烘托了气氛。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二声部合唱《大家来唱》。进行板书

二、歌曲学习

1、进行高声部学习

师:这首歌出是“水城”威尼斯民歌。这首是描写孩子们课间快乐的活动。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快乐,优美? 师:想一想,这首歌是什么拍子的? 生:说出是3/4 师:它的强弱规律是? 生:强弱弱

师:试一试和我打一下指挥手势。生:自信的

师: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边哼唱边指挥。准备好了吗,小指挥家们? 生:师生随音乐,进行指挥。

师:同学们看看谱子,我们一会在吹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同学注意连音线的奏法,四分休止符,do到高音do八度大跳的指法,节奏吹奏要平稳等等。

师:谢谢细心观察的学生,帮助别人是多么快乐的事情。现在用你的口风琴吹奏一下高声部。注意刚才我们说到的地方。

生:自由的进行吹奏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刚才练习的很认真。用心做事,我们就收获一个好习惯。我们一起来吹奏一遍。

生:吹奏高声部,进行检查。注意提示过的重点强调一下。师:高声部旋律已经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了,现在你试着填唱一下歌词。生:学生自由的填词,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试着唱一遍高声部。

生:演唱高声部。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2、进行低声部学习

师:刚才我们说这首歌是二声部合唱,加入了低声部起到烘托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低声部。

师:教师范唱低声部。在演唱和吹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找出与高声部不同的地方。

师:多听他人建议我们会少走弯路,现在运用你手中的乐器进行吹奏学习。生:自由的进行吹奏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到大家的进步教师真高兴。

生:学生齐奏二声部。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师:现在你试着填唱一下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4、7的音准。生:学生自由的填词,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我们试着唱一遍低声部。(可以找两名学生用口风琴伴奏)生:演唱低声部。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进行二声部合唱

1、分声部后,再次听一遍全曲,找出自己的声部。

2、用口风琴带着两个声部,进行初步的合唱。(先一组吹奏,再几个人吹奏)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倾听,声音和谐,统一。声部均衡的演唱全曲。注意声音的烘托作用。合唱的力度强弱对比,可以充分表现合唱的情节。

3、轻声,进行二声部合唱。

要求: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另一个声部,使自己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4、完整的演唱

四、总结

师:合唱是一门艺术。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扩大我们的知识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我愿和大家乘着歌声,走进合唱的艺术殿堂。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生:学生完整的演唱全曲。

第4课 甜梦

教材简析:

弦乐四重奏《小夜曲》是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乐曲分为两个部分。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节奏轻快、旋律优美,具有典雅质朴的情调,深受人们喜爱。此曲也背改编成管

弦乐去、小提琴曲、钢琴曲和吉他曲。大提琴曲《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部名为《童年情景》的钢琴套曲。套曲共有13首曲子,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此曲是套曲的第七首,为单主题的三段体结构。这段音乐的旋律温馨甜美,和声纯朴厚实,听来令人神往。歌曲《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梦中神奇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色的认知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速度较慢,节奏平稳,无太多的变化,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歌曲《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基本相同。音调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学情分析: 本课除了让学生感受抒情优美的音乐外,重点是对旋律进行的特点作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并初步接触“调式”,能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愉快的梦》

一、教学内容

1、欣赏:《月亮月光光》

2、唱:《愉快的梦》

3、采集与分享:有关梦的诗歌,歌曲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月亮月光光》,演唱《愉快的梦》,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2、能用自然柔美有感情的歌声表达《愉快的梦》所描绘的美丽的梦境。

3、通过采集有关梦的资料,和创编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体验实践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宁静、梦幻般的意境中用自然柔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领学生乐于参与表现,乐于创造,勇于表现自我。

3、了解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歌曲力度、情绪、声音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放歌曲《愉快的梦》的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律动走进教室。(设计意图: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和肢体打节奏作铺垫)

(二)、欣赏歌曲《月亮月光光》

1、猜谜语: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

师:小朋友,让我们先来开动一下脑子,活跃一下思想,老师请你们来猜个谜语。

2、听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就是来听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听完了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生:听后发言

师:有些小朋友可能没听懂,听不懂没关系,因为啊这首歌曲是根据台湾童谣改编的合唱歌曲《月亮月光光》,它中间有用闽南方言唱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这首台湾童谣。

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月亮月光光,照入房间门,新被席新蚊帐,要困新门床。月亮月光光,照到大厅门,糖仔饼摆桌上,爱吃三色糖。

3、解释一下闽南语中有的字的含义。

厝:家、房屋的意思,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

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

4、说说感受

师:好,现在你了解了意思,那请你说说有什么感受。

5、再次欣赏歌曲

师: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种恬静幸福,月光融融的安静意境。

6、七嘴八舌来说梦

师:听着这首歌曲让你想干吗? 生:睡觉

师:好,既然你们有这个想法我就满足你,让你在这节课上休息一下,睡一觉。可是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可是要回报的,请你把做过的最美好的梦告诉我。

师:好了,醒醒啦!通过我刚才的观察,发现每一组的同学睡觉是各有特点。有的小朋友睡的很香,晚上睡觉一定很乖;有的肯定做到好梦了,在咯咯的笑呢;还有的同学晚上睡觉我估计他们喜欢踢被子。好,现在可以把你的梦告诉我了。

(三)学习歌曲《愉快的梦》

1、欣赏歌曲

师:老师这有一位日本小朋友做了个梦,我们一起进入她的梦中,听,她梦里都有什么?

(第一次欣赏歌曲,让学生说出梦里有什么,学生通过;

2、跟录音演唱;师:让我们乘上梦之船,一起到美好的梦境中去遨游吧;

3、学习歌曲;师:这个小朋友梦中的大海是怎么样的?是波涛汹涌的;平静的海水在慢慢的荡漾,好,那我们来表现一下安静;师:现在平静的大海上出现了一条船,船在海面上飘荡;师:是梦中平静的海面,你们的波浪太大了,小船可是;师:当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遨游的时(第一次欣赏歌曲,让学生说出梦里有什么,学生通过听和说对歌词进行浅意识的熟悉。)

2、跟录音演唱

师:让我们乘上梦之船,一起到美好的梦境中去遨游吧!(展示愉快的梦动画,让学生跟唱,感受歌曲意境,更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习歌曲

师:这个小朋友梦中的大海是怎么样的?是波涛汹涌的还是风平浪静?

平静的海水在慢慢的荡漾,好,那我们来表现一下安静的大海。(哼唱歌曲前半部分)

师:现在平静的大海上出现了一条船,船在海面上飘荡。我们来表现一下船。(加入歌词)

师:是梦中平静的海面,你们的波浪太大了,小船可是要被掀翻的。

师:当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遨游的时候,突然他看到了?(椰子树、小矮人)好,我们来唱一遍。

师:那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惊奇),那我们一起用你们说的高兴、惊奇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师:你们唱得很好,前半部分是深沉而神秘的,后半部分是小朋友对新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我们合起来演唱一遍。

师:瞧,我们的梦之船又来到了美丽的夜空,这时候他看到了什么?(金星,城市村庄)师:让我们把这种心情用歌声表现出来.4、了解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梦之船在海上飘荡,在夜空飞翔,这种摇荡的感觉你觉得他和那种拍子很相似?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多媒体出示)师:根据他的强弱规律你能给他创编一种声势动作吗? 师:真不错,让我们把他加到歌曲中去试一试.(四)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梦”的诗歌。师:你知道那些有关“梦”的诗句吗? 生:互相交流。

师:不知道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来做诗,你们都可以成为小诗人!昨天我做了一个梦,可是今天早上醒来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做的什么梦了,你们有没有这样啊?所以我灵机一动做了一首诗。小朋友听听老师写的好不好.师: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却又游走了;梦像一滴雨,从天上落下,像捧住它,却已经着了地;梦——还像什么?你能不能来做一首!师:我们做了这么多诗,你有没有发现梦是怎么样的?(空洞的、虚无飘渺的)那,请你来表现一下梦的虚幻。

五、总结

1、播放《我的未来不是梦》。

师:梦是飘渺虚无的,可是梦想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有一首歌送给你们。

2、总结

我想对你们说的一句话就包含在了歌曲里,我想对你们说——,恩,是“你们的未来不是梦”,你们要说——“我的未来不是梦”!好,在说一次。

师: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每个人都要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这样,理想才会变为现实,美梦才会成真。

我们的美梦就到此结束了,请你们把窗帘拉起来吧!

3、放飞理想

师:老师为每一同学准备了一张彩色纸,在旁边的抽屉里,请你拿出来叠一只梦想之船,一起放飞你的理想吧!

《月亮月光光》

教学目标

1.能有想象地去欣赏童声合唱《月亮月光光》,感受歌曲抒情、恬美的意境,并用语言或肢体表达出来。

2.通过欣赏体验描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意境。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音乐内容展开想象,感受歌曲情绪。2.能分辨不同音乐的不同情绪。教材分析

《月亮月光光》是根据台湾童谣整理、创作的童声二重唱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进行近似民歌的音调。八小节的音乐可分为四句,四句中除音调起

伏多为级进移位变化外,四句的节奏是完全相同的。在慢速度中,每句均为级进弱起,创造了一个温和、深情的气氛,表达了儿童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同节奏的二重唱,多为三度、四度音程,和声效果融合、协调,好似在用家乡的语言、甜美的歌声,赞美可爱的家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完之后说一说,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歌曲中都描绘了哪些画面,你能听出来吗?

教师说: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照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野上,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里,还照在人家的大厅前、房门上。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首歌曲的确和月亮有关,歌名就叫《月亮月光光》。

二、欣赏歌曲

1.介绍歌曲:这是一首根据台湾童谣整理、创作的童声二重唱歌曲,所以歌词里运用了很多台湾的当地方言,我们先来看一看。同学们都能理解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2.完整地聆听童声二重唱《月亮月光光》

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象从歌曲中听到的景象。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然后请学生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

3.再次聆听《月亮月光光》,小声跟唱,感受歌曲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 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

三、对比欣赏

1.导入:表现月亮的歌曲,除了宁静优美,还有其他风格。《宝莲灯》大家看过吗?里面有一段插曲是藏族歌唱家宗庸卓玛演唱的,表现人们朝拜月亮的情景。听一听,它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初听音乐,回答问题。

3.师:刚刚有同学说,音乐非常热烈欢快,有人在敲鼓、有人在跳舞??那他们是不是没有节拍地在乱跳呢?

生:他们是跟着音乐的节奏,跟着鼓点在跳舞。4.讨论:他们的望月节到底是怎样的呢?

5.复听音乐《望月节》,让我们跟他们一起跳一跳吧。6.今天我们欣赏的两首歌曲都是描写月色的,听完后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说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随意发言。

四、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歌曲《月亮月光光》和《望月节》,我们知道了有月亮的夜晚是安静、恬美的,也可以是神秘的、热烈的。还可能是怎样的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再去了解一下。

第5课 童心

《荡秋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荡秋千》,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2、通过节奏拍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3、在学唱过程中了解仡佬族歌曲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本堂课的学习。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一首《爱我中华》唱的是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我知道大家课外知识都很丰富,那么,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二、走近仡佬族

1.老师最近也去了解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民族,它是 出示仡佬,并标注拼音 2.你知道仡佬族吗?

仡佬主要居住在去南贵州广西等地,现有四十三万人。你想不想跟着老师的步伐再去深入了解下仡佬族呢?

三、节奏练习

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仡佬族。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轻轻地走。X X X X X|x.x X X X – 请听第三条有什么特点: 迅速停止,在音乐中,迅速停止用什么符号——休止符

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学习:;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播放歌曲《荡秋千》;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3.跟唱四个曲调

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 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学习:

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村子,就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在——出示图片 荡秋千,他们呀荡得非常的高兴,一边荡还一边唱歌。

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荡一荡秋千。我请表现最好的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

播放歌曲《荡秋千》

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

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的耳朵灵不灵。

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唱的是哪一条,用手指迅速地表示。

3.跟唱四个曲调,注意: 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低音

连起来唱歌谱,并跟琴唱一唱。

4.刚才我们唱的旋律就是仡佬族儿歌,荡秋千的曲调。既然来到了仡佬族,怎能不学学仡佬族的儿歌呢?

这首荡秋千是四二拍的歌曲,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我们一起边听歌曲边挥拍,并找一找,哪两句的歌谱是一样的。

第二句和第五句 第三句和第六句 唱谱

5.现在老师给这首歌曲加一点点变化,请你仔细听,在哪里有了变化,当听到这个变化的时候,迅速地用手表示

加哟哟

在后面是二分音符的地方加了哟哟,这两个哟哟,唱的要有弹性。师生合作:生加哟哟

6.在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的声音?唱一唱 第二句,如果这样唱(不加休止符)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从高荡到低? 7.跟琴唱全曲,重难点指导 8.跟音乐唱全曲,手臂荡起来

五、仡佬族舞蹈学习跟歌曲一起来 三个动作

六、表演歌曲 1.加哟哟 2.铃鼓 3.舞蹈 4.荡秋千

《童心是小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愉快、充满朝气的情绪。

2、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教学重点与难点:三四拍节奏、附点节奏、休止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听老师读一读,生听赏。我把小树苗栽到春天的故事里;我把小蜻蜓送回夏天的目光里; 我把小鸽子放飞在秋天的歌声里;我把小雪人堆在冬天的童话里;

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师:你们也想读一读吗?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想,如果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化成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再用动听的声音唱出来,那一定更美。(听录音范唱)(一遍)

二、参与学习,感受体验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活跃。

师:大家从歌词中发现,在四季里,“我”都和谁成了好伙伴呢?小树苗,小蜻蜓,小鸽子,小雪人。

2、师:大家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三拍子

师:老师可以这样表示三拍子和它的强弱规律,想一想,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3、教师跟伴奏范唱

师:现在你们就是挺拔的树苗,可爱的蜻蜓,活泼的鸽子,善良的雪人,随着音乐用动作来表现你们的形象,好吗?(师范唱,学生做动作)

4、通过聆听,谁能找出歌曲中节奏相同的乐句或旋律相似的乐句?

一开始四个乐句是很对称的排比句,节奏基本相同,里面的附点音符和休止 符使得旋律欢快,跳荡,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心情。

歌曲中有没有情绪的变化? 第二段的旋律优美舒展,更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

跟琴演唱,解决难点。

5、歌曲学唱,表现歌曲。

(1)同学们跟音乐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演唱时觉得哪句比较难?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师提出不足,示范)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这首歌曲。

(2)师:童年快乐吗?你感觉唱到哪儿最能体现这种快乐?那么唱到这部分,力度应怎么变化(强一些??声音应该怎样表现?充满朝气??用你们的歌声让我们分享这份快乐吧。童年有了小伙伴,所以有了很多快乐,怎样用声音表现你的伙伴?声音是愉快的??用好听的歌声告诉你的伙伴你是这样喜欢他。

(3)师: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快乐、享受童年。师生分成四组,分角色演唱。

(4)多种方式演唱歌曲,如:领唱与齐唱,接唱等

(5)瞧,老师把小伙伴们都请来了。(歌曲动画,学生跟唱)

三、教学延伸,创作表现

1、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音乐家把歌名定为《童心是小鸟》呢? 生讨论回答:把童心比做小鸟,表达了少年儿童美好幸福的童年时代,就像小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一样,快乐、美好、无拘无束。

(听《童年的回忆》,看童年的画面。)

师:同学们优美的歌声让老师仿佛回到了美好的童年,小鸟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同学们的歌声在上空快乐的回荡,在小鸟一样快乐的年龄,大家都有过哪些快乐的事情?老师带你们一起来回忆。

2、说一说,编一编(说童年趣事,创编歌词)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生说:?? 师:同学们能不能以童心是小鸟为题,把自己的童年也写成一首诗唱出来呢?四小组每组想一句,商量商量(生开始创作)

课件出示:

我把小(??)放飞在春天的天空里 我把小(??)送回夏天的池塘里 我把小(??)埋在秋天的泥土里 我把小(??)请到冬天的阳光里

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精彩!通过我们演唱《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希望大家更加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表现大自然,更希望你们如小鸟般自由地放飞自己的童心。(播放伴奏演唱歌曲)

第6课 水上的歌

教材分析:

歌曲《划龙船》这首民歌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赛龙船的热闹场面。歌曲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旋律刚劲有力,音乐节奏和划船动作的节奏紧相吻合,并以男声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具有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因此从民歌体裁来说,它带有号子的属性。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是亨德尔为英王乔治一世即位而举行的庆典所写。它是组曲中的第六首《坚定的快板》。乐曲采用三段体(ABA),快板,3/2拍。主题A带有鲜明的号角性特点,辉煌而灿烂,表现了宏伟壮观的庆典场面。歌曲《小螺号》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能够体会音乐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准确辨别演唱形式;但两声部合唱及曲调填空创作,有一定的难度

《小螺号》 教材分析:

《小螺号》由著名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一经演唱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传唱开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个小节,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都运用了X X X ︳X XX X 的节奏,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型相同,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延长了三拍半,仿佛在模仿悠长的螺号声,也好似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宽阔、蔚蓝的大海,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在演唱方面,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训练学生均匀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以免在唱长音的时候,音准容易发生向低偏离的现象。做到在问题中解决问题,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

2、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正确有感情地演唱《小螺号》。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为歌曲配以伴唱与轮唱的表现方式,初步培养合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教具:录音机、歌篇、小螺号、打击乐器、素材磁带、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1、播放《小螺号》伴奏音乐,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

2、师生歌唱问好;[设计理念]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

(二)创设情景音乐模仿;

1、播放海浪声录音师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海浪;

2、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指名分别模仿;A指导学生模仿螺号声(加入适当的动作模仿)鼓励求;B指导学生用动作、声音模仿海浪,可以分组进行,师;[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

1、播放《小螺号》伴奏音乐,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教室,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师生歌唱问好。

[设计理念]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律动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二)创设情景 音乐模仿

1、播放海浪声录音 师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海浪声、海鸥叫声、螺号声),师:听到这些声音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地方?(出示挂图)

2、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指名分别模仿

A指导学生模仿螺号声(加入适当的动作模仿)鼓励求异思维,出示曲谱指导视唱后再模仿。

B指导学生用动作、声音模仿海浪,可以分组进行,师模仿后出示曲谱指导视唱,启发学生用什么方式表现海浪的此起彼伏(用轮唱的形式)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师应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一环节我首先用音效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海天一色的美丽意境,继而启发学生分别模仿螺号、海浪、海风、海鸥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模仿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模仿中培养了学生基本的轮唱技能,实现了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三)音乐游戏 感受音乐

1、师用拍手的方式为这段音乐伴奏(第一遍)学生模仿(第二遍)

2、随着音乐做游戏。规则:和老师一起随音乐节奏踏步并且每乐句变换一次方向,注意每乐句老师的动作变化,请你来模仿。然后数数共有几乐句?感受乐曲的速度。

[设计理念]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使学生充分感知音乐要素(速度、情绪、乐句),为歌曲的表现奠定基础。

(四)感受音乐 新歌教学

1、师导言: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曲《小螺号》

2、初听 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几拍子?

3、复听 学生随之哼唱,指导学生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告诉学生歌曲有三个部分,有两个部分是一样的,你能听出来吗?

4、再听 问:按照什么顺序演唱?DC反复记号的应用,介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

5、教唱歌曲 采用听唱法,指导学生音准节奏及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及反复记号的使用

6、歌曲处理 启发学生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有感情地演唱。

7、男生唱,女生加入拍手伴奏,男女生再对换。

[设计理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因此,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每一遍都带着不同的问题去感受歌曲,增强音乐感知力,尤其是在歌曲学习中启发学生运用动作表演来感受并体现歌曲情绪的变化,增强了审美体验和音乐表现力。

(五)表现音乐 合唱训练

1、师为A段配以伴唱,引导学生用听唱法学习。

2、随范唱磁带师带领学生演唱A段的伴唱。

3、启发学生讨论B段应该用怎样的演唱形式能表现出海水此起彼伏的情景和满怀期盼的美好心情。(轮唱或其它的方式)并指导演唱。

4、指导学生用动作、声音形象地表现出海边的场景,启发学生还可以模仿海边的哪些声音?(如海鸥的叫声、海风的声音等)并能用合唱、表演的方式表现歌曲《小螺号》。

[设计理念]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互动,以审美为核心,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新课标》中指出要加强合唱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的能力,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因此,这一环节在完成歌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启发他们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师生共同以声音模拟、动作表演、丰富的演唱形式,体验并表现美好的音乐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之情。

(五)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希望同学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到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唱和背景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们感受到祖国给他们带来的幸福。

教学难点:弱起节奏、附点节奏和前倚音的正确演唱。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涵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

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都看过那些电视剧或电影呢? 生:(《女人心计》、《潜伏》??)

师:大家除了关注影视作品里的剧情和人物以外,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音乐呢? 生:(有/没有)(都有哪些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影视音乐。那现在老师放两段音乐,大家来听一听,同学们猜猜是那两部电视剧里的?

生:(《水浒传》、《大长今》)师:那大家都是在那里听到这些音乐的呢? 生:(电视)

师:影视音乐就是通过电视这个媒介传播,乃至远远流传。这两首歌都是影视作品的片尾曲,而在影片开始播放的音乐叫做片头曲,还有一种音乐,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穿插在影片之中的音乐,大家知道,这种音乐又叫什么呢? 生:(插曲)

二、新课导入

师:接下来,老师想再给同学们听一首流传至今的老歌,这首歌同样也是影视作品的插曲,相信通过学们一定听过,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播放音乐、学生不唱)

师: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吗?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大家把书翻到第26页。这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你们很多同学可能不太了解。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应该都看过这部电影,回去可以问问他们。《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影片,影片通过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故事。

师:刚刚老师发现好多的同学都已经会唱了,那我们现在跟着录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好吗?

生:(好)

三、歌曲学唱

师:现在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唱这首歌。(老师边弹琴边唱,学生跟着老师后面唱)

生:(学生跟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在乐谱的最后四行是合唱部分,但是我们今天只唱第一行主旋律。同学们看看乐谱,乐谱中有这样三个小节,同学们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有休止符)

师:那休止符在这一小节的那个地方呢? 生:(最前面)

师:这个休止符在这一小节的第一拍上,那这一拍是强拍还是弱拍呢? 生:(弱拍)

师:那强拍被休止了,从弱拍起,我唱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空拍、轻唱)

师:乐谱中还有这样一些小节,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节奏? 生:(附点节奏)

师:在乐谱的那些地方还出现这样的小节呢? 生:(??)

师:在乐谱中还有一个装饰音,大家找一找在哪里出现了? 生:(波浪)

师:这个装饰音叫作前倚音,跟着老师的把这装饰音唱一唱。生:(学生跟琴唱)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唱一遍。(播放音乐)生:(学生跟音乐唱)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在唱的同时啊有这样几个地方唱地并不是很 到位!乐谱中出现了多出一字多音地方,跟着老师琴把这些地方唱一唱。生:(学生跟琴唱)

师:乐谱中除了出现了一字多音,那有一音多字的地方吗? 生:(天的、悄悄的、安排、幸福的)

师:跟着老师琴唱一唱。

生:(跟琴唱)

师:那我们现在跟着音乐再唱一遍。

四、歌曲分析

师:歌曲唱完了,现在来让我们看看这首歌产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下?当年影片中的小朋友用怎样的方式演唱这首歌的呢?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呦!(播放视频)生:(划船。合唱、独唱)

师:那一段是合唱,那一段是独唱呢?

生;(第一段是合唱,第二段和第三那段是独唱,高潮的部分是合唱!)师:那大家想想一想,我们刚刚看到的画面和书上的歌词又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再来看一遍。(分段播放)

师:歌词与画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播放第一段)分别有几个小朋友要来演唱的呢?那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播放第二段)从小朋友脸上洋溢的笑容,你们能看出他们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播放第三段)

生:(歌词所唱的与画面上看到的一样)

师:曲作家呢,为了让音乐能更好地配合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影片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充分利用镜头语言,来抒发了内心情感,这就是影视作品插曲的一大特点。

师:那同学们刚刚看了影片中的小朋友演唱了歌曲,你;师:那我们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跟着音乐再把这首歌一起;师:同学们知道吗,影歌作品里的插曲除了带有歌词的;第7课祝你快乐;《幸福拍手歌》;一.教学目标;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学生能够自;1.带上动作演唱歌曲;2.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三.教学;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

师:那同学们刚刚看了影片中的小朋友演唱了歌曲,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演唱呢? 生:(愉快、高兴)

师:那我们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跟着音乐再把这首歌一起演唱一遍吧!(播放音乐)师:这首歌的作曲家刘炽不仅写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同样也为其他的影视作品写了不少优秀的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接下来呢,再给同学欣赏两首歌曲!(播放《我的祖国》、《英雄赞歌》)师:好听吗? 生:(好听)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知道吗,影歌作品里的插曲除了带有歌词的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不带歌词的,下节课,老师将会带大家去欣赏一些不带歌词的的影视插曲,这类的插曲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7课 祝你快乐

教材分析:吹奏乐《祝你快乐》,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此曲又由词作家晓光填词改编成歌曲。歌中的歌词十分贴切的诠释了乐曲的内容。弦乐曲《生日快乐变奏曲》是德国作曲家彼得·亨德里克创作的以《生日快乐歌》为主题的弦乐四重奏。此曲由主题和分别模仿了不同的作曲家以及不同的舞曲音乐风格的变奏组成。第一次变奏是莫扎特的清新、典雅的风格,第二次变奏是贝多芬谐谑的小调风格,第三次变奏是有着浓烈舞蹈感的西班牙探戈风格,最后一次变奏是一段有着浓烈吉卜赛风格的匈牙利查尔达斯舞曲。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的儿童歌曲,4/4拍,大调式。歌曲的速度较快,情绪活泼,节奏紧凑。弱起节奏和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使得歌曲生动有趣,游戏性强。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的歌词十分精炼,含意深刻,它表现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于用歌声来诠释音乐的内容、表达情感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二声部演唱,才刚刚接触,所以本学期的学习重点在二声部的演唱上,要加大练习的力度,争取二声部的和谐统一。另外,音乐的创编也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

《幸福拍手歌》 一.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能够自信的有表情的加上动作演唱 3.能准确的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 4.创编歌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二.教学重点

1.带上动作演唱歌曲

2.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 三.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方式来问候,好吗?老师拍一下手,同学们拍两下。

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看到这张照片同学们感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这张照片就是幸福的一家。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不同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那么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呢? 生: 畅所欲言

师:那么你们现在觉得幸福吗?你们用刚才拍手的方式来告诉我,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好吗?

师:接下来让我们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是怎么表达的,演唱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欢快的,高兴的,活泼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为什么会轻松愉快呢?是因为这些小附点在起作用才使歌曲变得很欢快!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复习复习附点节奏和我们学过得音符。看看谁反应最灵敏。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翻开书,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按节奏读一遍歌词,注意空拍的时候我们按照书上的指示来做。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那现在我们跟随音乐小声跟唱一遍吧,注意节奏噢!师:好,下面由我伴奏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好吗?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歌曲中用了三种方式来表达幸福,请你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 福的情感和心情呢?让我们自己当一回小小作词家编创一段歌词,然后用歌声及动作来表现欢快的情绪,五分钟后看看谁最牛!

师:恩,看来同学们都在很用心的思考,很不错。五.小结 师:同学们,快乐的四十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音乐课好吗?

(师生共同完成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

教学内容: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欣赏《彩桥架到台湾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理解歌词的精炼,含意的深刻,体会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2、聆听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音调,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海峡两岸儿童隔岸相望、遥相问候的殷切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呼吸记号,和“f”的意思,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

教学难点:附点四分音符和空拍的唱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彩桥架到台湾岛》

1、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彩虹)

师导入:“对,这是一座彩虹架起来的彩桥,彩桥的一头是大陆,另一头是台湾。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彩桥架到台湾岛》。

2、初听歌曲 听歌曲所表达的内 生讨论回答。

3、复听歌曲(1)生跟着录音轻唱。

(2)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期盼着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能早日团圆。)

4、音乐表演

中间两组同学搭起小桥,旁边两组同学当两岸的小朋友,共同表演歌曲,把

5、小结:(指地图)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域,这是台湾!台湾与大陆隔着茫茫大海,两岸的亲人只能隔海相望,相互惦记。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

三、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1、播放《阳光牵着我的手》,感受一下这首曲子。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

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

3、播放音乐,指导学生个跟着音乐对口型。

4、生跟音乐轻唱歌曲,并找出难点。

5、带着难点仔细听一遍,并将难点掌握。(1)注意休止符的停顿。(2)附点四分音符的唱法。(3)掌握呼吸记号,和f的含义。

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

四、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

1、生自己创作动作。

2、跟着音乐自由表演。

3、加上小打击乐器,生可根据乐曲旋律打节奏。

4、生合作表演。(舞蹈、唱歌、乐器合为一体)

五、拓展延伸

1、提问:歌曲中的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党的温暖、妈妈的爱。。。(引导学生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

2、设问:我们该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 生讨论。

师总结:让我们心存感恩,你就会看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好心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也会看到眼前宽阔的大道,看到生命的果实,让我们心中永驻阳光,永远不会感到黑暗!迎接你的将是灿烂的明天!

第8课 龙里格龙

教材简析:

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片段。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京胡与乐队-《夜深沉》是以昆曲中《风吹荷叶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过历代京剧琴师们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词的头三个字。而京胡与乐队的演奏,集各家演奏版本之长,将乐曲结构扩展成为引子-慢板-中板-快板的板式铺排,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表现。歌曲《龙里格龙》选自合唱《流水恋歌》。该曲属于戏歌(或京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歌词“龙里格龙”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

学情分析: 本课是以我国的国粹-京剧为主要学习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和聆听感受上,鼓励孩子们大胆模仿表演,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将其传承下

去。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l)、说一说 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相同的:;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

3、京剧的表演形式;欣赏与分辨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篇2

一、小目录中觅变化

翻开新旧两本教科书的目录,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实验教科书共有10课, 每课分“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大块。新教科书共有8课, 每课分“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四大块。这里有三个改变:

第一个是教科书内容的减少。经过十年的课程实践, 我们明显感觉到,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实验教科书的容量偏大, 以致我们每个学期都剩下好多内容没有完成, 虽然也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 可以重组适合自己的教材, 但没有具体的方向指导, 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和重组就会太过于自由, 从而失去教学目标。新教科书适当地删减了部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 给教师指明了选择教科书的方向, 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清晰。

第二个是“表演”变成“演唱”。在课程实验初期, 我们都十分注重“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理念, 于是, 我们很注重表演, 想用“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歌曲还没有学唱好的时候就让学生来表演, 甚至创编动作, 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 从而淡化了“唱”的技能和要求, 而新教科书中“演唱”的表述就是让我们音乐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唱”的技能和要求, 先把歌曲的唱学会, 而且要唱好, 唱得有感情, 在唱好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演, 所以, “表演”变成“演唱”是给我们指明了学习歌曲的重点和方向, 让我们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的关系。

第三个变化很明显, 那就是在目录的每一课里都多了“知识与技能”一项。实验教科书虽然也有知识与技能, 但在书本中没有明显的标记, 整本教科书中, 音乐知识要点都包含在歌曲和聆听曲目中, 要教师自己去整理出来, 是比较隐性的。而新教科书的知识技能是显性的, 不仅在每一课中标明“知识与技能”, 而且在每课的“知识与技能”后面还清楚地标明这课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什么。它有一条清晰可见的线, 让教师知道先学什么知识后学什么技能, 并且有具体的目标。这一明显的变化, 让一线教师重塑了“知识与技能”信念, 更完善了音乐审美教育。

另外, 新教科书目录的排列是卡片式的, 看上去很有新意, 再细心一看, 每课的阿拉伯数字都用与之相似形状的乐器来表示, 很有音乐特色和美感, 这细微的变化, 着实让心细的我为之感动, 感动于教科书编写者对于新版《音乐课程标准》认识之到位, 落实之细致。

二、小图标中觅变化

翻开实验教科书和新教科书的第四页, 虽然都是在同一页面而且是同一内容, 但仔细一看, 图片和文字的表述上却有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 在课题的标注上, 实验教科书没有具体的文字说明, 而新教科书上, 醒目地标着八个大字“认识图标记住图标”, 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这八个字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不但要认识图标, 而且还要记住图标, 以运用于今后的音乐学习中。

其次, 在图标的分类上, 实验教科书有“唱唱、跳跳、奏奏、想想、听听、认认、玩玩”七类, 而新教科书分成“演唱、聆听、演奏、知识与技能、提示、编创与活动”六类, 虽然比实验教科书少了一类, 但从文字的表述上看, 却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性质:“演唱”比“唱唱”的标准提高了, “唱唱”就一动作而已, 把歌曲学会再唱出来就可以, “演唱”就带有感情的色彩, 因为只有在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掌握一定的唱歌技巧的基础上, 才能把学会的歌曲有感情地表演出来, 所以“演唱”的表述更关注了学生唱歌技能的要求和情感的体验, “演奏”和“奏奏”的表述与此道理相同, 都更具有审美性;“聆听”和“听听”的意义也大不一样, “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听, 指虔诚地听, 带着对音乐作品的尊敬和理解, 具有人文性, 而“听听”显得没有要求, 缺少目标, 缺少审美和实践;“认认”与“知识与技能”虽然意思都是学习音乐知识, 但“认认”的表述只注重知识, 只要认识、领会就行, 而“知识与技能”的表述增强了音乐学习的实践性, 因为技能的掌握一定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跳跳、玩玩”与“编创与活动”相比, “编创与活动”更具创造性, 更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它意在告诉我们教师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学习能力。

最后, 在图标的图形变化看, 新教科书比实验教材更具有人文性和审美性, 实验教科书的图标单一:“唱唱”是用一个话筒表示, “跳跳”是一只没有舞蹈姿态的孔雀, “听听”就用一个耳机表示等等, 而新教科书“聆听”是机灵的小猴子戴着耳机听得笑眯眯的神态, “演唱”是爱唱歌的小青蛙拿着话筒张大嘴巴在投入地唱歌, “演奏”是一只可爱的小熊在兴致勃勃地拉着手风琴, “知识与技能”是山羊公公拿着书本戴着眼镜低着头, 认真地在学知识, “提示”是一只鹦鹉一手叉腰, 张着嘴巴, 好像在不停地提醒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而“编创与活动”是一只灵活、聪明的海豚在顶球, 说明是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思考、创编。小动物赋予这些图标以丰富多样的情感, 这正说明了音乐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理念, 这些图标色彩鲜艳、生动活泼, 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 比实验教科书的图标更具有人文性和审美性, 看到这些图标, 学生就知道要像这些小动物一样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音乐了。

三、小提示中觅变化

翻看新的课本, 好多地方都有一只身穿绿衣服的鹦鹉用亲切的语调在告诉我们在学习音乐时要注意的地方。如, 在学习歌唱姿势时, 说:“站要直, 坐要正, 歌唱要自然!”在学唱歌曲时, 说:“自然放松地唱噢!”“要微笑着唱噢!”“坐正啦, 嘴巴要放松噢!”在学习音的强弱时, 说:“注意体会声音的强弱噢!”等等。这些亲切的话语都是新教科书特有的, 它不仅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还时刻提醒我们在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或者开展音乐活动时要注意的地方, 让我们更好地学习音乐。我们就像多了一个陪伴我们一起学习音乐的老师一样, 感觉很温馨。“鹦鹉学舌”就是一遍一遍不停重复着相同的话, 这也象征着它在不断提醒我们要注意提示, 要不断地去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再看“编创与活动”部分的变化, 在实验教科书中, 仔细翻看“小电脑”图标的旁边几乎没有文字提示说明, 有时候只有简单的图形或者“?”, 如何编创与活动, 全凭教师的想象和设计, 虽然给教师提供了自由想象和设计的空间, 但缺乏具体的目标与指导, 使编创活动流于表面形式, 没有实效性。新教科书里, “海豚顶球”图标的旁边都有具体的文字提示和要求, 这些提示指导我们编创活动的具体内容、形式和目标, 让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做到心里有数, 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有效的编创与活动中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和快乐。

四、小活页中觅变化

比较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实验教科书和新教科书的最大不同, 要数新教科书最后学生用的“活页习题”了。新教科书8课内容, 除了第一课, 其余7课和游戏宫都专门设计了习题。它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让我马上想到《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前言部分课程性质里描述的一大性质:实践性;同时想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2条:“强调音乐实践活动, 鼓励音乐创造。”还想到在课程设计思路里的“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活页的设计与实施把以上的标准都一一呈现。

首先, 活页里包含了本册教科书大部分的音乐知识, 如节奏、音的强弱、打击乐器的认识等等。说明了音乐知识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也说明音乐知识的学习要从小渗透。在课程改革初期, 我们总是说, 要淡化知识与技能, 但经过反复的实践, 我们发现, 音乐的审美、实践必须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 没有它, 音乐审美体验将无从谈起。其次, 活页习题里的“节奏传递”“编一编”“听音乐画线条”等等, 都体现了“强调音乐实践活动, 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 让学生在传递节奏等活动中学会简单的创造。再次, “唱一唱, 画一画”“读儿歌, 写节奏”“描一描, 拍一拍”“编一编, 念一念”等等, 都再一次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实践性。从习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习题的设计并不像语文、数学学科一样单用“笔”就可以完成, 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手、口、脑的运用, 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活动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与技能。

人音版四年级上音乐单元计划 篇3

第一课《水乡》 教 学 目 标

第一课时:《采菱》、《采茶舞曲》。

重点:学唱歌曲《采菱》这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难点:歌曲中出现的间奏接唱。

第二课时:唱《柳树姑娘》,学习附点四分音符,听辨活动。听《洪湖水,浪打浪》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第三课时:唱《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听女声独唱《渔光曲》,竖笛姿势讲解。 重点:.学习演唱《柳树姑娘》。难点:二声部的学习。

第四课时:听筝独奏《渔光曲》,编创《远航》,总复习。

重难点: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单元计划

第二课《国歌》 教 学 目 标 

第一课时: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重难点:.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不同形式

第二课时: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听《歌唱祖国》。

重点: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难点: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单元计划

第三课 月 夜

教 学 目 标

第一课时:《月亮月光光》、《小夜曲》;竖笛。

重点:听赏《月亮月光光》、《小夜曲》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第二课时:《愉快的梦》、《梦幻曲》。

重点: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愉快的梦》这一特定的情景。

难点:6/8指挥拍的学习。

单元计划

第四课 快乐的课间

教 学 目 标

第一课时:《哦!十分钟》;2/4拍号,《乒乓变奏曲》。

重点:学唱歌曲《哦!十分钟》。

难点: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 并进行看图创作。

第二课时:《大家来唱》;3/4 拍号,为三幅图配节奏。

重点:学唱歌曲《大家来唱》

难点: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三拍子, 并进行看图创作。

第三课时:《陀螺》、《旋转木马》;二首歌曲总复习; 2/4拍3/4 拍对比。

重难点:听赏《陀螺》、《旋转木马》。

单元计划

第五课 妈妈的歌

教 学 目 标

第一课时:唱《摇篮曲》;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重点:唱《摇篮曲》

第二课时:听、唱《摇篮曲》(舒伯特曲),讲4/4拍号;竖笛训练。

重点:演唱《摇篮曲》(舒伯特曲)

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并与二、三拍子进行对比学习。

第三课时:听二首《摇篮曲》;开演唱会。

重难点:欣赏二首中外名家的“摇篮曲”,初步了解其风格特征。

单元计划

第六课 少年的歌 教 学 目 标

第一课时:《我是少年阿凡提》;音乐知识;音名,变音记号;编创小品。

重点:学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音名及变音记号——升记号唱法。

第二课时:《小小少年》;音乐知识;附点八分音符。

重点:学唱歌曲《小小少年》。

难点: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第三课时:聆听《牧羊姑娘》、《小机灵的歌》,总复习。

重点:聆听《牧羊姑娘》、《小机灵的歌》

单元计划

第七课 回 声 教 学 目 标

第一课时:听《回声》;音乐知识:力度记号;唱《友谊的回声》。

重点:唱《友谊的回声》、聆听《回声》

难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进行情景创作活动。

第二课时:唱《山谷静悄悄》;音乐知识:

重点:学唱《山谷静悄悄》

难点:掌握音乐知识渐强和渐弱记号。

第三课时:听《羊肠小道》;总复习;编创小品“到山谷去旅游”。

重难点:听赏《羊肠小道》,创编小品“到山谷去旅游”。

单元计划

第八课 童 心

教 学 目 标

第一课时:《荡秋千》、《山童》。

重点:学唱歌曲《荡秋千》体会当时的高兴心情。

难点:掌握十六分休止符的节奏、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第二课时:《小孩世界》。

重点:学唱《小孩世界》

难点:用现代舞为歌曲即兴伴舞,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渲染这充满诗意的童心世界。

第三课时:《真善美的小世界》;总复习。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 篇4

第一课 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 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 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 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 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 2/4 拍变为 6/8 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 6/8 拍摇曳的感觉。(2)欣赏第二乐段。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 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 6/8 拍又转回了 2/4 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 场面。)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4、欣赏第三部分(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

八、音 乐家相册。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教学反思: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内容:

1、西洋铜管乐其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 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3、通过欣赏,乐曲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难点:

1、辨别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音色。

2、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创设情景法、谈话法等。

学习方法: 欣赏法、表演法、讨论法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小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点击课件,出示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图片)

(a 生:观看回答问题。是小号、b 是圆号、c 是长号、d 是大号)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形状,看看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会说:

甲:相比之下,小号的个子矮、小。圆号园园胖胖的。

乙:我想是不是因为长号细长一些,大号又高又大,所以才叫长号和大号的吧!

2、辨别音色 初 听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初识了这几位大嗓门朋友,可他们唱起歌来究竟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聆听一下他们的歌喉。听听他们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

(点 击课件,分别展示四种乐器的图片与声音。)

生:看画面,听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演奏的旋律。说一说各个朋友的嗓音特点。

学生回答大体如下: 小号:明亮、高昂。圆号:温和、高雅。长号:高傲、辉煌、庄重而饱满。大号:低沉、浑厚。

分 辨 师:听完了四位朋友的美妙歌声,大家记住了他们的嗓音特点了吗?

生齐:记住了。

师:记住了?如果现在我们关闭画面听音乐,你能分辨出是谁在歌唱吗?

生:能——

师:能?好,现在我们分成两个方阵,比一比,看那个方阵分辨能力最强。(点击课件,播。放小号和大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

生:我听出来了,是小号和大号在对话。(小号与长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

师:对方方阵同意吗?(同意)下面听第二组对话。长号与圆号的音色比较接近,这时可能会:

甲阵:好像是小号和长号吧。

乙阵:应该是小号和圆号吧。

师:看来大家对这一组对话中的对话这一时还不敢肯定,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讨论后在回答。

甲阵:这一组对话应该是小号与长号。师:另一方阵?

乙阵:我们也认为是小号与长号。师:说说你们是怎样判断的。生甲:因为长号的音色比较庄重。

生乙:我同意他的意见,另外我觉得长号的声音比圆号听起来更威严一些,圆号听起来较为柔和。

3、了解演奏方法 师:同学们回答的有理有据,精彩极了。但是,这么美妙的声音是怎样演奏出来的呢?请大家来看录像。(点击课件,展示小号、长号、圆号、大号演奏画面)

生:它们都是人来吹奏的。

师:大家再想想,在庞大的器乐家族中,它们属于民乐还是西洋乐器?

生:西洋乐器。(板书:西洋乐器)师:确切的说应该是西洋铜管乐器。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1、判断主奏乐器 过渡语:在我们对四位朋友的形状、音色特点及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大家听听是那位朋友在担任主奏演员。)(点击课件,播放《那不勒斯舞曲》

师:从大家的表情和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听出来了,就一起说吧!生:小号——(板书:小号)这首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乐曲,就是今天我们的欣赏曲目《那不勒斯舞曲》(板书:《那不勒斯舞曲》赏析)

2、乐曲简介(点击课件)

师: 《那不勒斯舞曲》师巴黎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一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音乐。作者,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3、熟悉旋律,正确排序。

()熟 悉 旋 律)师:首先来熟悉乐曲的旋律。(板书:旋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按书上的顺序,用小号为大家吹奏。(第一遍,先分段吹奏;第二遍,三个乐段连起来吹;第三遍,让学生跟 着一起哼唱。)

(正 确 排 序)师:刚才老师是按照书上的顺序吹奏的,请同学们在仔细的听一边乐曲录音,判断一下,书上的顺序是否符合乐曲的演奏顺序?(播放录音)生:书上的排列顺序是错误的。师:正确的该怎样?

生:正确的顺序应为(2)(3)(1)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4、节奏练习,明确旋律弱起。师:下面听老师拍两组节奏,大家听听有什么不同。1)XXXXXXXX 2)0XXXXXXXXX

生:第一组有空拍,第二组没有空拍。

生:第一组是从强拍开始的,第二组是从弱拍开始的。

师: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弱起小节”而判断的。

生:根据上节课学的乐理知识,师:那请大家在判断一下课本上的三段主旋律是从强拍还是弱拍起的。

生:弱拍开始

师:弱拍开始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动感。

师:这些都是我们上一节课学的内容,同学们都记得很牢。其实,速度的变化也是音乐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家结合咱们以前学过的一些歌曲,想想速度在快时、慢时各能表达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5、体会速度变化 老师哼唱,学生听、思考。

生:速度慢,一般表示低沉、悲哀。速度快,表示欢快、喜悦。

师:下面我们分成两个方阵,老师吧乐曲在播放一遍,看那个组的同学把乐曲速度的变化,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动作表达的最准确。

生:(听音乐做动作)

师:(引导学生评价)刚才有的同学做得很投入,不但肢体动了起来,而且面部的表情也很丰富。这说明大家已经投入到了音乐的海洋中去了。在电影、电视或一些故事中,都有其发展的高潮部分,也就是任务表达思想感情最充沛、(播放 最淋漓尽致、最让观众动情的时候。我们在来欣赏一遍乐曲,找出乐曲的高潮部分。音乐)

生:第三乐段是乐曲的高潮部分。

师:为什么?

生回答:

1、速度快

2、声音强

3、连续使用十六分音符师:说得很好。当人们在音乐当中时很容易产生联想。咱们把乐曲完整的听一遍,请同学们 闭上眼睛,随着音乐去想象。

(播放乐曲)

生想到:

1、许多天鹅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

2、一个广场上,有许多的人在跳舞。

3、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好多认为这一对对篝火跳着欢快的那不勒斯舞„„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今天我们欣赏的这支乐曲表达的真实同学们所想象的那样,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断。(播放课件)

师:从艺术家的表演中,你能体会出屋去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吗?

生:表达了欢乐、喜悦的思想感情。

师:你耳闻优美的旋律,目睹舞剧的场面,有什么感受呢? 生:想跟着音乐动起来,音乐台动情了。

师:(结束语)是啊。雄壮的音乐能鼓舞人,高雅的音乐能陶冶人;音乐没里就在于它能以超人的力量浸人心脾,使人在优美的旋律中净化心灵、达到忘我。

附: 板书设计 《那不勒斯舞曲》

1.聆听《小步舞曲》,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舞会”的情境中听赏《小步舞曲》,并体验小步舞曲的风格;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在乐器伴奏中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在舞蹈中体验并表现三拍子乐曲的韵律特点。【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表现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2、通过听赏和音乐活动,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跳集体舞。4.了解音乐中旋律进行模式中的级进与跳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2、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舞曲的强弱规律。【教具准备】

钢琴 CD 黑板画成舞会的图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参加今天的舞会,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美妙的钢琴曲《小步舞曲》,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律动,听完后请你告诉老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2、随音乐集体律动(拍手 拍腿 拍腿)。

二、介绍《小步舞曲》

师:小朋友的动作真美!你们知道这首优美的乐曲是几拍子的吗?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1.这首曲子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古典音乐大师巴赫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小步舞曲》。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端庄、文雅、优美。你们要想参加舞会就得先学会小步舞,有没有信心学会?

(1)老师示范小步舞的舞步。(左右右 右左左 左右右 右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前右右 后左左)

(2)学生跟着老师模仿。

(3)学生跟着音乐跳小步舞,并观察舞步的变化规律。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我们大家跳起来》歌曲录音,学生聆听。(出示歌谱)

师:老师也带来了另外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哪听过?(生边听边做律动拍手拍腿拍腿)生答:„„

师:这首歌是根据《小步舞曲》的第一段旋律,由前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吴国钧填词而成。歌曲题目叫《我们大家跳起来》。(出示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师范唱,师生共跳小步舞。

问:这首歌一共有几个乐句?其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乐句?

3、指导学生用“lu”唱歌曲旋律。

4、学唱歌词。

5、学习顿音记号。

6、学生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一遍。

四、创造与表现。

师:小朋友们,现在舞会已经到了高潮,请你们随着音乐热情地跳起来吧!(播放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请女伴跳小步舞

五、知识拓展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让我们跳起来》的旋律走向。

1.5到1在课本上的图是用一个小朋友在跳的动作来表现这两个音的距离。这说明这两个音离得....而1 2 3 4 5 是用爬楼梯的动作,这又说明他们离得比较.......2.在音乐中我们把住在隔壁的音的走向叫级进,把不是住在隔壁的音叫跳进。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你能说出他们是级进还是跳进吗?

3..让我们一块来唱唱这首歌的乐谱感受一下跳进跟级进吧。

五、课堂小结: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今天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踏着小步舞曲,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师与学生踏着舞曲离开教室。

《土风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热闹的景象。

2、懂得体验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 等音乐要素。

3、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

二、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重音记号、渐强、渐弱、反复记号

2、节奏型的正确把握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看一看,说一说,视频里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歌曲介绍:

《土风舞》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3、完整聆听歌曲《土风舞》,思考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4、发声练习,用笑声的状态来发哈音练习。

5、考一考,歌曲是什么调、什么拍子?其拍子特点是怎样的?你能够用不一样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吗?

6、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呢?

7、节奏型练习,拍一拍下面的节奏性:

① × × | × × |

② × × × | — —

③ ×× ×0 | —— ——

④ ×、× | —

①+②+③、④+③ 连起来打节奏,你会吗?

8、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9、学唱简谱

10、唱一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11、唱一唱,跟着音乐和伴奏把歌曲完整的唱一唱。

12、跳一跳,同学们跟着音乐自编一段舞蹈。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 少年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重难点

: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 师:那你们都有那些烦恼呢,能跟老师说说一下吗? 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二、寓教于乐: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呢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明,还很爱唱歌。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

3、请同学朗读歌词。

4、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

(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把八音符的一半。(4)听辨练习。

6、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8、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三、创造表现:

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四、完美结课:

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特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升记号的唱法,体会升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能用圆润、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自信地表现歌曲。

3.知道阿凡提是个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的人,引导学生做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孩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4、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创编歌词等形式与同学合作表现歌曲。教学重点:感受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能用圆润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下滑音、升记号及切分节奏等。

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刻画了欢乐风趣的阿凡提形象以及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第二乐段以

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来来来”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教 具: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歌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感受音乐节拍自由地走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舞蹈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以舞蹈的形式导入,一方面为教学内容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而说一说阿凡提是怎样的人则加深了学生对阿凡提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1、师:播放《新疆好》、《娃哈哈》两段歌曲,师生一起来表演学过的歌曲并引导学生回忆在这两段歌曲中所跳的一些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

2、学生自由回答:是新疆。

3、师:是的,这些是新疆舞的动作。欣赏新疆风景图片。(《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

4、师:听着美妙的音乐,不知不觉啊,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生:观看课件欣赏。

5、师介绍新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占中国面积的1/6。这儿风光壮美,物产丰富,又饱含丰富的文化意味和人文资源,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同胞,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维吾尔族了,那里的人们特别好客,又个个能歌善舞,瞧!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来邀请我们一起舞蹈了呢„„。

三、新歌教学

(设计意图: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音乐的灵魂。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各种教学形式、手段,培养学生听辨旋律高低、快慢、强弱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来感知音乐的变化,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快速地学唱歌曲,获得审美体验。

1、导入歌曲。

师:这么美妙的歌舞,引来了„„(出现阿凡提的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传奇式的人物阿凡提大叔,阿凡提的故事好多好多,有两千多个呢,在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心目中阿凡提是智慧和勇敢的化身。新疆的小朋友们都深深地喜欢和崇敬这个传说中的人物阿凡提,并且孩子们都愿意做一个小小的阿凡提„„(出示歌片)提问:除了这些,你还了解阿凡提的故事吗?(生随意说)

2、感受歌曲情绪,请生说说你听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3、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我是少年阿凡提》。

4、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的?请大家一边听一边合着音乐轻轻地拍出歌曲的强弱。

5、再听歌曲:

师:并为歌曲打拍子,说说小阿凡提唱了些什么,了解歌词内容。(第一遍随意表演,第二遍默唱,了解歌词。)

6、有感读词:按节奏有感受地读歌词,让我们也做小阿凡提吧。(师给节奏)

7、模唱旋律:复听并模唱歌曲。(师表扬“亚克西”,让我们带着“啦”和他一起唱唱啊。)

8、教师范唱:师生情并茂地范唱,生倾听并简单轻轻地伴奏。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复杂乏味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趣味化、生动化,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更加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9、跟着琴声慢唱,并及时纠错解决难点。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为什么这么动听而且很富有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吗? 生:猜测、观察歌篇。

师:因为是音乐符号在起作用(下滑音、变化音),和其富有舞蹈性的节奏——切分音。(师指歌篇)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是这个“#”记号在起作用(出示“#”记号)。知道这个记号的名称吗?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是升记号。

师指导:现在我要考你们的耳朵。老师分别来弹两组旋律,是不是一样的呢?竖起你们的耳朵来。

A、教师对比范唱下滑音处:3 3 3.﹨0 | 小毛 驴

B、随琴模唱升记号处: 2 2 #1 2 | 3 0 心中 多欢 喜(加和不加进行听辨比较)

C、切分音处,闭口法。5.4 3 2 | 0 1 2 | 3.5 |我 可对他

不 客 气(多唱,学唱本句曲谱)

D、附点音符处,手势法。1.3 | 2.17 | 哎

10、完整跟琴再慢速演唱歌曲。

11、跟琴原速度演唱。

12、歌曲处理。

师: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心里非常的高兴。(老师演唱第一部分)这时候,我们的歌声应该怎么样?

生:愉快,高兴。

师:请同学们一起唱一下这一句。

师:这么愉快的心情下,阿凡提看到有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鸟儿、捉青蛙、折断花和树,心情会变得怎么样? 生:不高兴,生气。

师:对,这时候要用歌声把阿凡提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表达出来。(教师带有感情的接着唱这一部分,学生模唱。)师:后来呢,(教师演唱后一部分),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高兴。师:高兴之余还有一个感情是自豪。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一定把这几种感情用歌声表现出来。好,让我们带有感情的来演唱这首歌。好么? 生:(带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情绪、速度、感情和音乐风格(活泼——愤怒——抒情)。

13、再次播放范唱,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

14、随琴演唱一遍。(处理后的声音等)

15、有感情齐表演唱:(放伴奏音乐)让我们一起骑着小毛驴去做个小阿凡提吧(启发学生参与,设计动作。)

16、师生互动:听到同学们优美的歌声,老师禁不住翩翩起舞。请同学们跟我再一起来表

现这首歌曲吧。生:(边唱边舞蹈)

四、拓展练习,歌词创编

(设计意图:创编歌词正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和评价能力。)

师:这首歌曲赞美的是少年阿凡提怎么样的行为啊? 生:保护环境。

师:对,赞美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少年阿凡提非常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谁要是打鸟,谁要是捉青蛙,谁要是折断花和树,他就对谁不客气。那你们平时是怎么爱护环境的呢? 生:„„

师:真不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付出也必有收获,在大家的努力下,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更熟更甜了。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都来争做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那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讲的唱出来呢?我们分组做一个填词游戏,比一比,看谁填的精彩。生:(活动)

师:谁来读一下你组的编创,并唱出来? 生:汇报„„并且师、生做相应地评价

五、情感教育,结束教学

1、师:在今天的音乐课中,你都得到了哪些收获呀? 生:(自由发挥)

2、教师提出希望。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少年。

3、引入生活中的小英雄。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小英雄?卡通的呢?为什么喜欢他? 生:(自由说说)

4、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在再次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由于这首歌是以环保为主题,所以我将音乐与环境保护有机的融合,从而进行德育渗透,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编创。)

第三课时

《牧羊姑娘》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笛子独奏曲《牧羊姑娘》系根据同名歌曲的曲调改编而成。歌曲叙述了旧时一个穷苦的牧羊女的凄凉生活。乐曲的第一部分,独奏乐器双簧管奏出充满辛酸、哀怨的主题,双簧管的音色带有忧郁的色彩,这四句曲调又都是由高向低进行,使音乐更显得苍凉而悲伤,令人为牧羊女的不幸而一掬同情之泪。第二部分音乐是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发展的,这一部分音乐在旋律上略有上扬,节奏也较活泼,音乐的色彩略显明亮。也许是牧羊女对往日曾有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许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可是这都是瞬间即逝的景象。末尾句下行的旋律使幻想破灭,回到了悲惨的现实——荒山枯草,凉风飕飕。12

在双簧管独奏的华彩段之后,悲凉的主题旋律重现,由乐队和双簧管分别演奏前、后半段旋律,将孤独的牧羊姑娘和饥饿的羊儿留在那暮色降临的山坡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突出(突破)方法

2、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具准备:自制教学挂图、曲谱若干、自制教学CD盘、白纸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

师:欢迎同学们和康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把答案序号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心里。

一、听六段录音;

师:放六段音乐录音生:静听

讨论: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生: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记下序号,生:听辨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复听:

师:那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师生问好,生:完整地听三段录音, 注:学生听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再听 导入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能激起学习欲望

学生自己听辨,对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是一个锻炼,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师:既然同学们都说这三段音乐是悲伤的,那么咱们就来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样表现悲伤的情绪的。生: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回答(不要求学生的语言多精确,贴近意思就可以了)

(教师出示主旋律)

师:用口琴示范演奏,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师: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师:口琴伴奏,生:演唱

四、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书演示分析结果: 速度:缓慢的 节奏:疏松的

旋律行进方向:下行

五、扩展:

1、歌曲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生:完整地听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出示歌词)

小结--悲伤的牧羊姑娘形象

2、给歌曲取名字:

师:咱们听了器乐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对了咱们今天欣赏的就是由的《牧羊姑娘》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六、思想教育:

师:大家看黑板,咱们今天欣赏的乐曲都和放牧和牧童有关,那么同样都是牧童,可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却完全不同呢?

师:就是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牧羊姑娘挨冷受冻,还受欺负。而咱们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应该怎样做呢? 生:再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七、结束:

师: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通过欣赏音乐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热爱学习。

教 学 反 思: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技能目标: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

知识目标: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重点:

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2.歌曲中的长音,附点节奏、弱起等要素。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课件:点击页面右边的大音响蓝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音乐可随时点击页面停止。)

备注:随着愉快、轻松、快乐音乐师生共同律动,前部分拍手节奏,后部分摆动身体。

二、简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题曲

师:这段活泼的音乐旋律,你熟悉吗?它是德国著名电影《英俊少年》的主题曲,歌名叫《小小少年》

(课件:点击页面,进入《海因切生活》的短片。)

备注:全体学生边观看片段边听老师介绍海印切的少年生活。

三、解决歌曲第一部分节奏难点

师: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一起来读一读。(课件:点击页面,出示歌词,页面淡然无色。)

师: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课件:点击页面,出现附点节奏。)师:你注意到老师刚才那个字读得最长?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四”字的画拍谱。)

师:你们看,字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请你给红色的字稍稍加强力度。(课件:点击页面,字体颜色发生热情鲜亮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页面颜色的变化,附点节奏、画拍图谱的出现和老师的正面引导,让学生深刻感受、体会海因切的前后心情变化。

师:你读得真有动感!同样的感觉来读读这句。(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又一鲜亮字体的乐句。)

师:我们随着音乐把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右下的小苹果图案,播放伴奏音乐。)

四、合唱练习

1、音程训练

师:快乐的少年生活阳光灿烂,快乐的少年生活歌声不断。我们也来唱唱吧。(课件:逐步点击页面,出现4组音程。)

备注:老师逐一进行有效性的和声音程训练,先随琴练习,再离琴看指挥练习。要求:1.提示每个音必须轻声高位置歌唱。

2.提示两个声部同时歌唱时,声音要集中,和谐,统一。3.提示时刻注意聆听另一个声部。

2、完整乐句练习

师:将这4组连成一条旋律,你还会唱吗?

(课间:点击页面,在句首出现不完全小节11)

备注:学生分别练习高、低声部完整乐句,再进行合唱。要求:

1.提示每个音必须轻声高位置歌唱,整条旋律唱得轻柔,连贯。

2.合唱时,声音集中,和谐,统一,并学会聆听另一个声部。做到“没有我,只有我们;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和声效果。

设计意图:和声、视唱是合唱教学的基础,本环节通过和声训练、视唱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和谐统一的歌声,也给后面歌曲的合唱教学做铺垫;同时这一环节乐句是通过和声音程组合而来的,乐句间的变化也是循序渐进,这大大降低了难度,给予孩子们充足的自信心。

五、歌曲教学

1、听歌曲范唱

师:随着时间一年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烦恼也增加了。让我们走进小少年海因切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心声。

(课间:出示歌谱,点击歌谱下方第1颗星星,播放全曲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前后不同的情绪,给歌曲分段,并小结:歌曲的前后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照自己声部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我们称为合唱。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的第一段。(课件:点击页面,出现第一段歌谱)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歌谱下方第2颗星星,播放歌曲第一段范唱。)

2、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师:当歌曲唱到合唱部分时,请1、2组同学听老师唱低声部,3、4组听录音高声部。(课件:点击歌曲下方第3颗星星,播放第二部分的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细心引导,学生再一次练习巩固难点,为下一步的学习解决了燃眉之急。

3、学唱全曲

师:你们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现在老师来唱歌曲第一部分,请大家用LU模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旋律。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低声部旋律和红颜色LU音。)

师:加大难度,带入歌词试试。老师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全体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高声部。老师请一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旋律。)

师:其实,合唱的声音是非常饱满,非常统一的,现在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请大家轻声歌唱自己的声部。

六、课堂延伸

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课件:点击右下角进入下一页。)

备注:全体学生随《梦之旅》音乐,边唱边律动,走出教室。

教学意图:快乐激扬的歌声,孩子们充满活力;激情飞跃的歌声,原少年们梦想成真„„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四分音符时值。

2、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

1、背唱《采菱》。

2、掌握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件

琴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

师: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学唱的歌曲叫作《采菱》,那采菱的“菱”是什么?(学生回答)

(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

师:菱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

师:同学们知道“菱”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简单描述,教师总结)师: 菱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

师:今天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江南采菱!(教师有感情表演唱。)

二:学唱

1、复听范唱

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采菱》,思考这两个问题: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b、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生答。

2、轻唱歌谱

教师用电子教杆引导学生演唱。提示:括号里的是间奏,不演唱。

3、哼唱歌谱,恩

4、听琴唱谱

要求:基本能随琴轻唱歌谱,不要求绝对准确。

5、学唱唱词

A、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师:我们一起唱一唱歌词,纠错。b、加前奏演唱歌曲。

师: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爱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唱? c、认识反复记号D.S.(学生自己说一说演唱顺序)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

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Fine)(板书)d、完整演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教师琴伴奏)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

b、师:这一句谁可以来唱唱?(鼓励同学们演唱,教师请歌唱比较好的同学演唱)师“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师:动听的泉水,愉快的心情来演唱。

师:衬托了欢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动、形象。(启发说说,体验山里的泉水真香呀!体验山泉再去品尝一下菱角的美味。难点拍手提示)c、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

d、师:最后这里又重复了第一句歌词——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前后两个“爱”字含义一样吗?前面高兴的介绍自己的家乡,后面把对则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热爱,赞美中多了自豪、骄傲之情。

(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唱好最后一个乐句。)

2、看采菱的图片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美了!从大家的歌声中可以感到,今年的水菱肯定是大丰收,让我们一起看看江南采菱人劳动的情景吧!(教师点击播放图片,并简单介绍)简介:

湖中有美丽的荷花和水菱,有许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时,人们划着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来。

采菱时最好不要将小船摇进菱叶中去,因为菱叶密密的,茎又在水下生长着,小船进去,往往不能摇桨使其进退维谷。只有用一只大大的木盆,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采菱时,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那菱角便已经悄然落在手心中了。

师:看到水菱大丰收,农民伯伯心情怎么样?你自己采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3、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师:《采菱》这支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请同学们说一说)4、小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划船,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我请女同学采菱,男同学划船!(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满湖都是菱,你不能划那么快,划快了就采不到菱了。

5、采访女同学:你对自己搭档的表现还满意吗?咱们男生要继续努力,争取这一次采到更多的菱角!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可以使用乐器演奏吗?你打算在哪儿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请同学们说一说,做一做)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

6、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四、小结

师: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泉和菱角,江南水乡的孩子用歌声歌唱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这儿有石榴园,我们还有比水更美的东西,你们说说是什么?咱们菏泽的孩子也可以用我们优美的歌声,歌唱我们亲爱的“花”乡。同学们课下可以尝试着创编歌词。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

懒蛤蟆和小青蛙 总课时教学要求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在学唱中认识中强、中弱的力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重点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教

一. 引入

1、说说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教师简单介绍,引入歌曲。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你觉得这首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3)与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学唱歌曲

(1)一句一句教唱。(2)注意弱起

(3)唱准2-6

1-6

4-2等音程。

3、了解力度记号,并学会运用。

4、表演唱

(1)讨论角色的特点。

(2)与同桌创编神态、动作、表情来演唱。

5、上台表演,相互评论。

三、小结

《洪湖水 浪打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大浪》。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知道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

(2)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品的名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倚音与波音、三连音唱法的准确掌握。

2、体验有无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区别。

3、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及情绪。

三、作品介绍: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情简介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演于武汉。由《洪湖赤卫队》创作组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描写以乡党支部书记韩英、赤卫队长刘闯为代表的洪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以彭霸天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故事。全剧共分六场: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利》。

《洪湖水,浪打浪》(1)戏剧情节简介

剧情: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党支书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

击敌人。彭霸天大为惊恐,派出密探寻找赤卫队。刘闯中计,枪打密探,暴露目标。韩英立即掩护队伍撤退,自己却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后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相互激励,宁死不屈。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命他把游击队诱入伏击圈。韩英在彭霸天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作战,消灭了彭霸天。

(2)音乐风格简介

音乐主要从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洪湖原属该县)、潜江一带的民间素材中,汲取最富生命力的乐汇而创作,不仅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有鲜明的性格化音乐形象。

(3)选听唱段简介

《洪湖水,浪打浪》这个唱段是这部歌剧中唯一的一首抒情歌曲。选自歌剧的第三场”搜湖”。剧情发展是这样的: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踏洪湖万顷碧波,韩英与秋菊一起划船到芦苇深处去找战友。情不自禁地唱出“洪湖水,浪打浪„„”借以抒发赞美故乡,憧憬未来的情怀。这首歌先由韩英独唱,而后是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这首歌富有浓郁的湖北地方风格。它的原始素材是湖北民歌《襄河谣》,原民歌是四个乐句的乐段结构,经过曲作者精心构思,变化、发展、引申,谱成了这首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的歌曲。歌曲的第一段A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第四乐句(合句)采用戏曲拖腔的手法将乐句扩充为三小节,这样既突破了乐段的方整性,又增强了乐段的收束感。歌曲的第二段B是对比段,由三个乐句构成,属于非常规乐段。B与A的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节拍、演唱形式、节奏、句式等。结尾句中使用了第一段的拖腔,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歌曲的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前两个乐句的旋律仍是完全再现,真正的变化再现是第三、第四个乐句,这里不仅旋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还伴有乐句结构的扩展:由于歌词的内容和句式的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的需要,第三乐句扩展为3小节;第四乐句扩展为6小节。最后结束句的拖腔仍然回到A段的音调上,体现出了再现的意义。也表达了歌中主人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首歌二、三段的二重唱设计的非常别致,是我国民族歌剧中少有的精品唱段。这里的对比复调与模仿复调运用自如,两个声部不仅互为补充、水乳交融,而且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演唱起来颇有情趣。

四、教学过程: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一)主题歌曲流行唱法导入,引出主题。(师播放视频片段)

【阶段目标:直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内容】

师:老师知道现在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喜欢流行歌曲的居多,流行音乐快节奏的旋律及通俗的歌词,朗朗上口。老师也有几首好听的流行歌想跟大家分享,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首,大家听看看觉得这首流行歌跟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有什么不一样呢?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来,一起来听看看。(播放音乐视频)

师:这首流行歌跟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有什么不一样呢?歌曲是什么呢? 生:不一样。

生1:洪湖水,浪打浪。

师:很好,刚刚大家所感受的音乐就是洪湖水,浪打浪的流行唱法。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中国的另一部歌剧《洪湖赤卫队》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二)走进歌剧《洪湖赤卫队》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过度语:好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张照片。(1)、洪湖赤卫队队标、(2)、洪湖赤卫队首演剧照(3)、洪湖赤卫队男女主角剧照)

1、看完照片,那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了解歌剧《洪湖赤卫队》。(1)、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

(2)、全剧共分六场: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利》。

(3)同样的,我们用电影的简单剧情介绍,来加深大家对于《洪湖赤卫队》剧情的了解。

2、看了《洪湖赤卫队》的主要剧情介绍,大家对《洪湖赤卫队》应该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那,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洪湖赤卫队》第三场《搜湖》当中的抒情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3、洪湖水,浪打浪(1)是歌剧第三场中韩英与女赤卫队员秋菊的二重唱。(2)以抒情明快的格调、清新优美的旋律,表达出对家乡和共产党的赞美之情。

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照片,(1)洪湖水,浪打浪第三场电影的拍摄地点,在洪湖公园,大家看这是洪湖公园的大门。(2)这是韩英与秋菊在演唱这首《洪湖水,浪打浪》的场景,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踏洪湖万顷碧波,韩英与秋菊一起划船到芦苇深处去找战友。情不自禁地唱出“洪湖水,浪打浪„„”借以抒发赞美故乡,憧憬未来的情怀。

5、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洪湖水,浪打浪》歌曲赏析

全曲为三段式结构:

第一段:是“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的复乐段,结构严谨、婉转流畅;

第二段:是对比段,采用二重唱形式;

第三段:是第一段地再现,并有所扩展,最后再采用重唱“合尾”格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6、好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抒情歌曲,边听音乐边找出歌谱中几处音乐符号。(倚音、三连音、波音,知道这三个符号的准确唱法)

过度语:知道这几个音乐符号的准确唱法,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一下,《洪湖水,浪打浪》的第一段独唱部分。我们今天的歌唱课,主要学习的是第一段的独唱部分。注意:●唱准倚音、波音、三连音。●把握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歌曲表现出的意境。

8、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独唱部分。

(1)讲解歌曲的节拍、调性、速度。(4/4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强弱关系

是:强弱次强弱、1=F,F唱成1.速度:中速。)

请同学们,先来节奏练习。(切分、后

十六、前十六。)

(2)好的,节奏练习后,老师来先带领大家练声开嗓。

上节课我们在学唱北风吹的时候用绿代替,那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用“乌”来跟着老师的琴练习。(全体起立,练习吸气呼气。)

(3)学唱简谱第一段独唱部分。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学唱一下简谱。

(4)好的,那我们还是用“乌”来代替歌词,大家一起唱一下。

(5)来,把歌词带进去试一下。(2遍)

(三)装饰音的学习

1、过度语:同学们唱的真好,希望同学们回去能够继续加强,并把接下来的两段也学习一下。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之前我们讲过的几个音乐符号的唱法,那大家来看看装饰音是什么,它的作用呢?

装饰音: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记号,被装饰的音叫主要音;

装饰音大部分是由时值较短的小音符或某些旋律型组成,其时值计算在主要音内;

现在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颤音三种,装饰音在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和塑造音乐形象方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2、了解了什么是装饰音以及装饰音的作用,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活动探究,请同学看课本。大家一起来分别演唱下面两个乐句,体会装饰音在演唱中的作用。

装饰音是音乐感情线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形成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

用来丰富曲调给曲子增加色彩而出现的,使乐曲更加有特色,增加效果,更能凸显湖北的音乐风格特征。

过渡语:完成了活动探究,那老师想问同学们,我们学了几部中国歌剧了,(上节课的白毛女,这节课的洪湖赤卫队)中国歌剧的发展是怎样的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四)中国歌剧的发展

探索阶段:(1919--1944)的新歌剧,或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或是为了适应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的需要。

奠基阶段:(1944----1955)是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新秧歌运动为起点的。

深入探索阶段:(1956---)是遵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方针,进一步大胆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的。

我们学习了解了中国歌剧,中国歌剧距离我们比较近,大家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中国歌剧的创作在取材方面采用了很多中国戏曲、民歌的元素。同时又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其实,西方歌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传入中国,中国歌剧的孕育和生成是外国歌剧影响和刺激的结果,那到底西洋歌剧的发展魅力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下课回去了解一下西洋歌剧的发展,下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走进歌剧,走进西洋歌剧的魅力。

好的,今天的歌唱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教学反思:

第四课

童年的音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两节 教学目标、知识 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红蜻蜓》,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

情感 从《白桦林好地方》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重点 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难点 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 学具 节奏卡片

一、组织教学 师伴奏

1.设问:你能回忆你童„„

2.欣赏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范唱。设问:歌中唱出哪些赞美的调句? 3.学唱曲调

(b)教师范唱曲调。要求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或相似乐句(或乐节)。

4.学唱歌曲。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5.创作歌词。每人(或小组)创作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填入并进行试唱。

二、表演《白桦林好地方》 1.成语导入。设问:“触景生情”这句成语怎样解释?

2、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童年的回忆)

3、播放范唱

4.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3)各声部自学成果反馈,教师适时指导、纠正。

5.学唱歌曲:

6.表演歌曲:(1)复习力度记号。

7.拓展: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唱师生问好歌 师生讨论。

这是作者对自己家乡“白桦林”的赞美。

回答问题

学生边唱边表演

(a)关于拍号。歌谱的拍号为2/2拍,在教学时,原则上不必讲(c)学生自学曲调。用4/4拍指挥图式。

表演歌曲:(1)用力度记号表演歌曲的意境,即开始用“f”,表达对家乡的歌颂和自豪感。

在最后

小节的尾声衬词处力度渐弱,表现渐渐远去的脚步声。(3)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歌与奏乐。

可交换进行,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体验整体表演的效果。

四、表演《红蜻蜓》

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再听一遍。要求用指挥图式划拍,判断歌曲是几拍子?有几个声部?

二声部学生各自自学曲调(坚持用指挥图式)。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4)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1)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方法?

(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设境 设境

回忆导入

(为最后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创作作铺垫)

解该拍号,教师可简单一笔带过,要求学生按4/4拍号来学唱歌谱即可,并用4/4拍指挥图式来学唱。

打击乐器四个声部。每一声部基本为固定节奏型。但要注意四个声部的配合协作 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二次,既能使该声部唱得很流畅熟练,又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五、小结: 师弹琴

彼得与狼

第二课时

总节数

两节 教学目标

知识 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情感 从《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重点 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难点 听辨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伴奏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内容,要求大家仔细听音乐,并提出以下要求:

在听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动作相互交谈,但不能发出声音,以免影响他人聆听。同样教师不要插话,也只能用动作与学生交流。

听完后,组成七人一组(宜学生自由组合),并各自担任其中一角色,听音乐片段做即兴表演。

乐曲的结束音表示该乐曲的终止,因此,结束音一般地讲是稳定音,即主音。像以前做的接龙游戏那样,头尾的音相接。节奏可以按自已的创作变化。

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边唱边表演

看着教材上的图,仔细听,什么乐器代表哪一角色,用线连接起来。(2)每人准备一张纸,边听音乐边画出童话音乐的过程图。这样以便听完后自己讲故事、做表演。

插放其中一片段,如最后彼得用绳套把狼套住→结束,学生根据音乐的情节发展,七人一组作即兴表演(或讲故事)。

二、复习表演唱《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 教材中的二首短曲选择“ ”还是“1”,两取一。为此我们可以在流畅的唱好曲调的基础上,试用“ ”或“1”,哪一个音有结束感就是该音。也就是从实践中试唱来选择,是非理性的。

注意按速度有序地进行,不要中间断裂脱档。凡接不上、接错音、断裂脱档者为败,看最后胜者是谁?

三、聆听《彼得与狼》

该作品采用朗诵和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并以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性节展开,所以吸引学生聆听是不成问题的。但该作品演奏的时间较长。达20多分钟,因此复听一次,在一节课内是有困难的,所以在一节课内只能听一遍

小结:了解苏联儿童的童话故事及各类西洋乐器的音

四、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对四年级的学生不必讲调式的理论。这样试的结果,第一首的结束音是“1”,第二音的结束音“ ”。

五、曲调接龙练习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含时间及学生情绪),可适当调控次数及形式。

六、小结: 师弹琴

第五课

风景如画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两节 教学目标

知识 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引导学生从《森林的歌声》 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情感 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重点 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难点 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音乐编创活动。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联想导入:我们每年春游、秋游,或假期随父母去旅游,在田野„„

二、聆听《森林的歌声》

1.设问: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 回答问题

是孩子们的歌声?还是什么歌声? 请你想像一下? 2.要知道答案,请听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聆听乐曲

3.讨论:有多少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试试你的耳朵灵敏度

复听《森林的歌声》。

可以自由结合制作音响,表现风景如画的大森林。模仿回答

4.提出要求:看着教材中的三段谱例,①、②、③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

5.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源。

6.试试我们也来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7.展示一、二幅优秀的画,并由作者(学生)

8.歌曲范唱(学生在作画时听过几次,已基本熟悉)。

四、表演《小溪流水响叮咚》

1.朗读《小溪流水响叮咚》歌词,要有感情、有诗意。以拟人化的第一人称角色来朗诵。学生在作画时,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二~三次,并巡视学生的作画,挑选优秀的作品。

自己讲解作品,尤其是借景抒情对人民对祖国的一片爱心

2.根据歌词词意,画一幅简笔图,几笔勾画,这幅图要有意境。有兴趣的下课再加工。联想导入法

3.交流听后的感受。设境

有层次地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型。

4.学唱歌曲:(1)用2/4拍指挥图式学唱曲调。教师要随时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画面构图有意境地、有想像地唱曲调,句段分明,形象鲜明。(2)在曲调熟练、有感情唱好的基础上,填上歌词。要求吐字清楚带有表情,是发自内心的歌唱。

5.表演歌曲。

唱师生问好歌 学唱时在教师指导下,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学唱第一乐段,其中第11小节可以改为“ ”,这样就避开切分奏(切分节奏在五年级学,因此在这里不必讲)。第二乐段的学唱,注意弱起,用指挥图式学唱,就能迎刃而解。在学唱曲调时,以烘托优美抒情的情绪,描绘风景如画的意境及借景抒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戴之情。

五、小结 师弹琴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艺术的相同性

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具准备:钢琴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喜悦的 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

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

2、划分乐句

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按节奏唱旋律

(1)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3)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4)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歌词

(1)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3)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二遍提示换气。

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

3、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唱试试 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 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六、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第四课时

一、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 (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 (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

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独唱

童声:童高音、童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7、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三、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六课 摇篮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倚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3、节拍的强弱处理,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 教学方法:

情境法 启发法 听唱法 才能展示法 探索实践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

3、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是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通过音乐作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1=C 2/4 1 2 3 4│5 ─│ 5 4 32│ 1─ ‖(师)同学 们 好!(生)老师 你 好!

【设计意图:把常规但枯燥的师生问好用音乐来代替,既组织了课堂,又做了简短的发声练习,体现了声乐课特色,一举两得。】

二、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每当你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下面请同学来谈谈自己在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古今中外许多的艺术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在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下面我们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来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

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那位同学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了《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师:而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到大是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像一下,你们小时候,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哄着你们睡觉,那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进入今天的主题,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三、新课学习(展示歌曲)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勃拉姆斯及德国三B 【设计意图:了解与歌曲有关的更多知识。】

3、师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轻声哼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母爱情感。】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学唱歌谱与歌词 随琴模唱歌曲旋律

(1)采用随琴模唱法视谱,掌握歌曲旋律。

(2)教师呈现乐谱,学生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应该在哪换气? 引导学生标出换气口,引导学生在唱谱时注意吸气和换气。

(3)强调在八度大跳处,找发声练习中的感觉用气息支持声音。模唱歌词,初步唱会歌曲,通过对比演唱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1)感受装饰音的作用并唱好装饰音。

(2)在演唱中注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绪。

【设计意图:初步唱会歌曲,注意演唱的呼吸,把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

师:这首歌曲,表现了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对孩子真挚的爱,演唱时要将歌曲中母亲慈爱、安祥的形象用歌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大家解决下列问题:

(1)注意歌曲情感与弱起拍的歌唱呼吸,把声音唱得连贯、柔和。(2)八度大跳处运用气息支持唱出纯净、柔和的声音效果。(3)歌词中“贝”“魂”“帝”“你”等字咬字后牙关应尽快打开,声音要自然。(4)注意长音与装饰音的吐字咬字与归韵,并唱得轻松自如。

(5)随着旋律起伏,要做出自然的强弱变化来表达歌曲中真挚的爱。,四、创作与表演

1、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可利用教室内资源自编自导进行演唱排练,教师负责音响播放及侧面观察、引导。

【设计意图: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强化演唱及表演技能。】

2、分组汇报演出,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表现能力,并在表演中渗透评价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

五、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1、舒伯特《摇篮曲》 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唱。

2、东北民歌《摇篮曲》 师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老师随着歌曲一起唱。讨论:比较二首歌曲的异同。

师:不同是前者直接抒发感情,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感情。

相同是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摇摆的节奏。

总结: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安宁、亲切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设计意图: 感受音乐的多元化,让学生感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同一音乐体裁的歌颂。

六、课堂小结

1、师:通过你们的演唱和表演,让我感觉到你们与妈妈的爱是那么深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很多很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歌曲,想一想妈妈平时为我们不停的操劳,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句心里话。

3、师: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中再一次唱好这首《摇篮曲》吧。

第二课时

音乐教案《摇篮曲》

课 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篮曲》.2、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甜美的声音演唱舒伯特的《摇篮曲》,让学生领略摇篮曲的意境、体验母爱、父爱,懂得感恩。感悟艺术真谛。使学生更加热爱母亲,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摇篮曲的音乐体裁,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感知其音乐要素。

3、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

4、通过(口琴)学吹《摇篮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吹奏技能和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通过学唱歌曲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2)、指导学生用轻柔、圆润、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3)、能用口琴熟练地吹奏《摇篮曲》,体验轻柔、摇荡、安详宁静。(4)、初步掌握前倚音5 43的唱法与吹奏技能。宁静的情感体验。

2、难点:(1)、声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摇篮曲。(2)、摇篮曲情绪和风格的把握。

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系统、电视机、光盘、口琴等。

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感受亲情,让学生在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的同时,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升华。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拍手)。

2、师生相互用歌声问好。

二、讲述亲情,分享亲情

展示几个同学儿时的照片或和妈妈的合影,猜一猜他们是谁?并由照片的主人说说背后的故事。(背景音乐——播放摇篮曲)

三、扮演亲情,选择音乐

1、给学生欣赏两幅小宝宝入睡的画。表现的是什么亲情?

2、播放舒伯特《摇篮曲》和《美丽的村庄的》两首歌曲。请学生选择。

3、设计问题:

(1)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妈妈,你想采用什么样的音乐才贴切呢?为什么?

(2)、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小宝宝,你会喜欢哪一种音乐来帮助你入睡呢?为什么?

四、欣赏导入、品味亲情(揭示课题)

1、音乐是最能表现这种亲情的艺术,有许多音乐家写了很多歌曲来表现这种亲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外国的音乐作品。

2、(播放)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3、讨论

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在情绪、力度、速度、旋律有上什么特点? 生:谈感受,各抒己见,充分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师:引伸——还有很多这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如:东北摇篮曲、藏族摇篮曲、印度尼西亚摇篮曲等等。

特点: 安静、温馨、甜蜜、宁静、安详、幸福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首《摇篮曲》,揭示课题与介绍。

五、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平

(一)[出示] 舒伯特肖像。师:这位就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1797——1828)出身于维也纳一个教师的家庭。他八岁就开始随父亲,兄长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在他一生中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

(二)、学唱歌曲《摇篮曲》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首著名的《摇篮曲》。(听音带范唱一遍)。提问:

1、听了这首歌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并请几位同学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歌曲表现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3、教师小结。

4、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摇篮曲》的创作过程吗?

师:那我给大家讲一个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一段小故事。

[说明:以加深学生对作曲家的认识及对作品的了解]

一天,十分饥饿的舒伯特,下意识地走进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向他递去菜单时,舒伯特这时才感到身无分文显得十分尴尬。他四处张望,希望能遇到一位熟人,可店堂内都是陌生人。当他低下了头感到失望时,忽然看到桌上报纸上刊登的克劳蒂乌斯的一首短诗,便立即动笔把它谱成歌曲,并交给了店主换取了一份土豆来充饥。到了舒伯特去世三十年后,这首在饭店里创作的《摇篮曲》手稿竟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出售,成为传世之作。也才有你们今天所听到的这首著名的《摇篮曲》。

5、学唱歌曲——[出示歌谱] |= F 4/4 3 5 2.3 4 | 33 2171 2 5 | 3 5 2.3 4 | 33 2342 1 0 | 2.2 3.2 1 | 5 43 2 5 | 3 5 2.3 4 | 33 2342 1 0 ||(1)、再次聆听音带中的范唱。(2)、要求学生用韵母u轻声哼唱。(3)、重点解决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及倚音的唱法。(4)、在教师钢琴的伴奏下,要求学生完整地唱好旋律。(5)、师生共同分析:

师:你们认为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两部分)

[板书] 曲式结构:二段体 A + B(6)、教师小结。

6、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2)、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歌曲。(3)、提示演唱方法与板书:

[板书]:

克劳蒂乌斯

《摇篮曲》

舒伯特

尚家骧

译配

[板书] 音量——轻

音色——暗、柔 情绪——亲切、温存 节奏——平稳、略有动荡 速度——徐缓

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感演唱歌曲。

六、口琴学吹《摇篮曲》

1、教师示范演奏。

2、学生视奏练习。

3、师生吹奏“接龙游戏”。

4、集体齐奏《摇篮曲》。

七、复习口琴合奏曲《月亮你走的这样静悄悄》

八、总结。下课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由汪玲、杨存德作曲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采用6/8拍,F宫调式。这首歌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通过歌曲感受6/8拍动荡摇晃的感觉。

3、唱准歌曲中的第四乐句与第六乐句。

4、掌握《摇篮曲》结束句的情绪处理,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教具:多媒体课件、若干张贴图、手风琴。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情感铺垫:(欣赏图片)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

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3?4个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二、导入新课

(一)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入新歌:

师:老师想把刚才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我这里有两首,不知道选哪一首了,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下吧!

生:听赏(第一首师引导学生拍手、走步、[这么令人振奋的乐曲让我们全体起立随着节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摇篮、睡觉或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前后左右晃动„„)

师: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 生回答。师纠正补充

师:这两首乐曲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第一首乐曲听起来强劲有力,令人振奋给人一种行进的感觉,这是进行曲的特点。第二首乐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我来当你们的妈妈,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

三、新歌教学

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

师:听完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来说„„)

生:小宝宝伴着妈妈的歌声在摇篮里荡来荡去睡得可真香啊!

师:你也来说说„„

生:歌曲很优美,有一种想睡觉的感觉„„

师:对,这首歌听起来亲切优美,特别是采用6/8拍××××××,更能增强动荡摇晃的感觉,突出了摇篮曲的特点。

2、再次聆听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生:四个。

师: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 生:速度渐慢,力度减弱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小宝宝睡着了,不要吵醒他。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希望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能这样演唱。

3、学唱歌曲

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可重复学唱一两遍。

师:你们真聪敏,这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演唱会更好?

师:引导说出亲切、轻柔、甜美„„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

四、练习歌曲

(一)分组演唱歌曲

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课后延伸

师:大家的表演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知道摇篮曲具有轻柔舒缓、宁静优美、动荡摇晃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摇篮曲,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片段。(课件4)先来听听女声独唱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再来听听由管弦乐队演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摇篮曲》。

生:听赏。

师:这么多的摇篮曲都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你最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1)(2)(3)(4)„„

师评价:说得多好呀!如果我是你妈妈一定会被你感动的。你真是个关心妈妈的好孩子。你妈妈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六、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教学反思:

第七课 《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用甜美的声音去演唱乐曲。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的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4、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乐曲。

2、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教学难点:

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了解“很强” “很弱”。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课题

1、师: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我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视频 回声)



2、师: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一种自然现象,当我们向山谷发出声音时,声音传到山谷中的物体上时,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回声和我们的发出的声音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强、弱)

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我们一般称为“强” “弱”

设计意图: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回声,使学生对回声有所了解,并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回声的特点,对学习新歌中的难点部分起着一个铺垫作用。

3、师: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回声” 怎样?

老师是发声源,你们来表现回声。

但是你们的人数很多,谁能告诉老师怎样表现出回声?

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那我们为回声加上旋律怎样?(听旋律)师钢琴演奏,生跟琴模唱。(教材中强弱对比的一段旋律)

4、师:同学们的表演真棒!尤其是加入旋律后,声音就更动听了。

刚才我们做的小游戏中,老师发出的强的音,在音乐中用 F 表示,那回声用 P表示。

师讲解:

“f” 表示强,“p” 表示弱。

引申: 老师给他们各添上个朋友

“f f” 表示极强,“p p” 表示极弱。

二、聆听歌曲

1、初听音乐

刚才同学们演唱将回声表现的惟妙惟肖,就像的真的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

回声的歌曲《友谊的回声》,思考这首乐曲名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

面对山谷,我们发出怎样的喊声,山谷就会传给你怎样的声音,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样的真心,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也就是友谊的回声。

2、复听音乐

3、乐曲中哪部分旋律是来模仿回声的效果的?

噢 噢 噢 噢

4、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注意强弱。

5、再次聆听时,学生小声跟唱。

设计意图:把教学难点前置,进行重点强调,减学生后面的学习困难,使学生不感觉吃力。

三、学唱歌曲

1、随老师琴声歌唱旋律,纠错,师范唱。

2、师:同学们这首乐曲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二段有两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不一样?(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说)

第一段

向 着大 深 林,向 着高 山 岭。第二段

向 着 天 的那 一边,向着 海 的那 一 岸。

3、师范唱。

4、跟唱全曲旋律,注意强弱的对比。

5、下面我一起跟着乐曲演唱一遍,检验自己受否真正学会?(跟范唱)

四、表演歌曲

1、乐曲中说到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生:

2、学生分成两组,表现回声。

3、师:注意,结束句上面标有“渐慢” 两个字,我们的声音还应渐渐慢下来直到结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友谊的回声》,明白了回声这么美的声音只有在山谷、大森林、大海等地方产生,我们发出声音才能产生“回声”,让我们记住美妙的回声,记住深厚的友谊。

教学反思:

《羊肠小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羊肠小道》主题音乐,让学生掌握骑驴主题、风光主题的旋律、风格及表现形式,从而更好的把握此作品的精髓,激发喜爱管弦乐作品的热情。

2、通过探究性的提问及体验,探索管弦乐器所刻画的人、动物、风光、危险经历等形象及情境,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了解各管弦乐器的表现力。

3、通过合理的设计及安排,让学生在掌握主题音乐的同时,了解《羊肠小道》整个作品的结构及内容,并拓展《大峡谷组曲》其它作品,培养学生终生学生的意识。教学重点:熟悉乐曲的两个主题,并试着哼唱与表现。教学难点:用听、模、演、创等音乐活动表达不同的体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羊肠小道》的动物协奏版。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的科罗拉多的大峡谷吗?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它全长呀有349公里,深1800米.在不同时间的日光照射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从图片中去感受大峡谷的无穷魅力吧。

2、简介大峡谷。播放图片.背景音乐(主题2)简介(陡峭山崖怪石嶙峋溪流湍急羊肠小道)

师:瞧,大峡谷有着令人心惊的陡峭山崖,五色斑斓的嶙峋怪石,谷底有着一条条汹涌奔腾的急流,还有一条条的羊肠小道呢!

3、欣赏引子部分。

(1)提问:同学们,那什么是羊肠小道呢?

师总结:像羊的肠子一样弯弯曲曲的、很窄很细的小路。

(2)提问:在这样的羊肠小道上旅行,会是怎样的滋味呢?有一位旅行者他叫格罗菲,他将带着他心爱的坐骑去大峡谷旅行,我们先来听听他心爱的坐骑是什么动物呢?(剪切引子,突出驴叫声)

(3)师:为什么是驴呢?(叫声像驴)

师:什么乐器这么形象的表现驴叫声。(小提琴)

师总结:是啊,小提琴演奏者用娴熟的技巧非常形象的模仿了驴叫声,从而刻画了驴的形象。

4、欣赏第一部分。

㈠主题1的欣赏

A主题1旋律部分

(1)师:旅行开始了,听,旅行者骑在驴背上,他的心情怎样?(生:轻松、高兴)

(2)师总结:是啊!旅行者骑在驴背上是那样轻松、惬意,那么悠闲自得。嘴里还哼着小曲呢。他是这样唱的。

(3)出示主题1图谱,教师指图并范唱小音符。

(4)学生跟琴练唱主题小音符。

(5)(并出示单簧管图片)先听一遍,再模仿唱

师:在这儿单簧管演奏出的爵士味更能让我们体会悠闲自得。让我们用DO模仿。

(6)律动并唱主题1.师:现在我们一起表现下骑驴者悠闲自得的动作,嘴时还哼着小曲呢。请第一组男孩子表演。B主题1节奏部分

(1)师:旅行者这么休闲自得,毛驴肯定走得很轻松吧!我们仔细来听听毛驴的驴蹄声是怎样的?你也来模仿下好吗?

(2)师:刚才你用弹舌模仿得非常形象,让我们一起跟着做做。()请第二组男孩子来试试

(3)师:你们知道这里是用什么乐器模仿的吗?

(4)这里用椰子壳形象的模仿了驴平稳行走的形象。(出示实物椰子壳)

这段羊肠小道是平坦还是曲折的?(平坦的)

(5)师:羊肠小道会一直这么平坦吗?我们听听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仔细听驴蹄声发生了什么变化? C颠簸部分

(1)师:听音乐之前,老师给两组男孩子一个任务,当你们听到骑驴音乐和驴蹄声时,请你们分别表现出来。

(2)师: 发生了什么事?驴蹄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上坡还是下坡?(3)师总结:遇到非常陡峭的坡路,一直往下冲。如果你是驴,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叫?

(4)模仿驴叫声。选择一个孩子进行表现。D主题1的完整表现。

师:让我们一起完整表现一下毛驴主题。(分工)㈡主题2的欣赏

(1)提问:老师告诉你们个秘密,格罗菲去过大峡谷很多次,既然大峡谷这么险峻,他又为什么要去多次呢?他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感受下。生:景色。

(2)师:这里是什么乐器描绘了如此壮美的景色。

(出示圆号)师总结,圆号作为交响曲之王,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在这儿运用柔润饱满的声音表现了大峡谷的壮美。

(3)师:当你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时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生:哇,好美啊!(4)师:格罗菲是这样赞美的。(出示流动线条)

(5)师指导学生唱小音符。再画着线条唱一唱。非常投入的唱一唱(6)师:请女孩子们有感情的唱一唱 ㈢主题1、2结合部欣赏

(1)师:大峡谷的美景真让人流连忘返,那格罗菲接下来又在做什么呢(生答边走边看风景)

(2)为什么(两个音乐都有)(3)师:那我们一起表现一次。

㈣完整聆听第一部分(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大峡谷时而平坦,时而崎岖,而那景色又美不胜收。让我们完整聆听第一部分,聆听时请思考两个问题。边听音乐边用手指表示主题顺序。A 主题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填空)B途中危险的经历几次,哪一次最危险?(1)边欣赏边用手指表示。

(2)师:遇到了几次危险?哪一次最危险?生:三次,第三次最危险,最后一次的坡更长了,一直往下冲。

5、欣赏第二部分

师:在经过这么一路的的簸簸,格罗菲和他的驴都累了,接下去的音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总结:钢片琴演奏梦幻般的音乐好像让人至身于美梦之中。

6、欣赏第三部分

师:美梦醒来之后,他们的旅行中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初听)

师:这段音乐中有没有骑驴主题呢?这段音乐中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先慢后快。与第一部分的主题有什么区别。师:主题这样的变化描写了什么?

7、完整欣赏全曲。

师:刚才我们是说到的旅行者格罗菲就是作曲家,他被大峡谷的美景所吸引,创作了《大峡谷组曲》,其中羊肠小道是其中组曲之一。作曲家把自己想象成了游览大峡谷的小牧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融入到了音乐之中,让我们也置身其中。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欣赏,欣赏时也可以根据老师给你们分的角色进行表演。第一组男孩子哼唱骑驴主题,第二组男孩子来模仿毛驴的脚步声,女孩子来哼唱风光主题。

8、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峡谷组曲的其它四个乐章也非常有特色,我们可以在课后去了解。课件出示:

第一乐章 “日出”

这是一幅沙漠上日出的风景画。朝霞在黑暗的夜幕上洒上了黎明的彩色斑点。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彩光四射的辉耀宣告了新的一天的来到。第二乐章 “五光十色的沙漠” 沙漠是寂静神秘的,同时也是美丽迷人的。当太阳明亮的光线反射到雄伟的岩壁上时,五光十色的光芒倾泻于大峡谷附近的沙地上,好似在巨大的画布上浓重地涂满了大自然本身的种种混合颜料。组曲的第二乐章表现的就是这种意境。第四乐章 “日落”

一道夜晚的阴影在金黄色的天际掠过。黄昏时分的平和与幽暗慢慢降临到峡谷上。而当夜幕将峡谷笼罩在它黑暗的斗篷中时,远处传来了几声野兽凄厉的叫声。第五乐章 “大暴雨”

大峡谷的暴雨格外壮观。转瞬之间,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勾勒出峡谷岩壁的轮廓;震耳欲聋的雷声不绝于耳; 暴风骤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具有压倒一切的威势。雨过天晴,大峡谷在月光中展现出焕然一新的英姿,作者用田园诗般的旋律描绘出这一情景。

教学反思:

《山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山谷静悄悄》掌握渐强渐弱的音乐知识。

2、有感情的演唱《山谷静悄悄》。教学难点:掌握渐强渐弱的音乐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山谷吗?去没去过都没有关系,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山谷里去玩玩,看看在那我们都会发现些什么?

二、学习歌曲《山谷静悄悄》

1、看:(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多媒体播放一些画面:崇山峻岭中,淡淡的烟,薄薄的雾,亮闪闪的红梅花和紫杜鹃,活蹦乱跳的小野兔,飞奔而下的溪流。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听:(播放歌曲第二乐段)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声音像什么?每一处的“叮咚”声有什么不同呢?师引导,生回答:像敲击声。(第一处是远听的很轻。第二处近听的稍重。第三处是从近到远的,“叮咚”声由强到弱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上去感知力度记号。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化平面为立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力度记号对表现音乐形象的作用。)

3、学:

师: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我们用什么样的记号来表示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力度记号:p、pp、)

(设计意图:这样很自然地让学生对力度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力度这个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显得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还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一:力度记号的识记。)

4、试:(出示歌曲中的结束句)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来唱唱这“叮咚”的敲击声。①视唱曲谱→填词。

②出示力度记号(P PP)。

③让学生自己运用力度知识,给这一句加上不同的力度记号。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识记这些力度记号,安排了唱唱这一环节,这儿主要通过视唱法来进行教学。因为以上的学习学生对这一句有了总体的感受。通过让学生唱一唱,拍一拍,想一想,说一说,不但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一:结尾句;还巩固了力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5、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敲鼓来控制其中的休止符。

(设计意图:不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断唱和连唱的鲜明对比。这一环节中,通过利用歌曲中的演唱处理,不但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而且把上一环节的理论同这一环节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从“听、唱、动”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教学,不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且还为下一步的学唱歌曲打下扎实的基础。)

6、唱:

(1)导入:在这静悄悄的山谷中,什么在飘飘?什么在奔跑?什么在闪耀?还有谁在把鼓敲呢?

(2)听录音范唱。

师:歌曲的情绪怎样?(优美、柔和、宁静,又有点激动的)

(3)读歌词。

师: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飘飘?

生:薄薄的雾,淡淡的烟,飘呀飘得高(4)听琴看谱轻声跟唱。(5)填词演唱,歌曲处理:

师提问:a、歌曲最关键的是哪个字?

b、最能体现地质对叔叔远离亲人不辞辛苦为人类造福的是哪几句?(6)教师小结。

7、填适当的力度记号,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回声》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

教学内容:

1、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2、了解齐唱、合唱以及无伴奏合唱等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加以巩固和深化;

3、结合听赏体会“回声”特点,并能通过有力度控制的演唱营造“回声”效果;

4、了解曲作者拉索的简要生平和创作特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对合唱、无伴奏合唱相关知识的认识;

2、技能目标:感受音乐各要素所传达的信息,从而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与音乐的共鸣,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体验“回声”效果并能运用力度的变化制造“回声”;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唤起学生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这种人类音乐精髓的情感共鸣,使其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和熏陶,加深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

作品分析:

无伴奏合唱《回声》是十六世纪“尼德兰乐派”重要作曲家拉索的代表作品,也是迄今仍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的经典无伴奏合唱名曲。作品采用“卡农”等复调手法结合主调音乐和声技法创作而成。“回声”效果的营造主要是由于采用了“双合唱队”——即大型合唱+小型合唱或重唱进行多次模仿、追逐,再辅以力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堪称妙趣横生。

设计理念及思路:

1、无伴奏合唱是声乐演唱登峰造极的艺术形式,其纯人声特点更能体现音乐作品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无伴奏合唱的感受力和鉴别力,体现艺术课程“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功能,用美妙动听的音乐打动孩子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

2、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的认识作为本课知识点应予以重视,但应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经验结构,不宜作专业性过强的讲授与操练,以感性认识为主。

3、在欣赏教学中尽量避免教师的说教与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应加大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探求、争辩等互动成分,使学生真正做到“听有所感”、“感有所思”、“思有所言”。

4、在欣赏过程中设计必要的音乐表现活动内容,对欣赏教学的目标达成是很好的辅助。学生只有亲自去尝试表现音乐了,才会对音乐的内涵有更深入透彻的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的艺术感受力,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

2、辨别齐唱与合唱、有伴奏合唱和无伴奏合唱的区别,了解无伴奏合唱的特点。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学生用课堂记录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 入 部 分

一、准备活动:演唱歌曲《小瓜棚》,注意演唱的艺术表现力(播放教师在电子琴上事先录制好的多轨合成伴奏,教师指挥)。

分 析 点 评:通过对一首歌曲的复习演唱,引出学生对“齐唱”这种演唱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再结合两个合唱曲片段的欣赏,指导学生体会齐唱与合唱的区别、有伴奏合唱和无伴奏合唱的区别。

二、谈话与讨论:

(师):请大家说出刚才这首歌曲我们采用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为什么?(生):回答并讨论。

预见:学生有可能说出是“合唱”而非“齐唱”,所以讨论的中心应集中在明确齐唱是单声部的,大家一齐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合唱则必须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这个要点。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声乐作品的片段,请大家保持安静,仔细聆听,并能够在听完音乐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欣赏行为提出必要的要求)。

课件播放两首合唱作品片段,同时出示作品标题

1、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有伴奏)

2、童声无伴奏合唱《牧歌》

(师):音乐欣赏完了,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适时评价)现在老师有任务交给大家:

1、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出对两个作品的感受

2、说出两首作品在演唱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方法: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要求学生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纸上,然后随机请几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教师对结果应予以肯定,并面向全体以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

预见:通过前面对齐唱的讨论,学生应该能够说出两个作品的演唱形式都是合唱,大部分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两个作品有无伴奏这样显著的区别,所以在此环节不必过分纠缠,浪费时间。

(师):“无伴奏合唱”是一种纯人声的、不加任何乐器烘托和渲染的合唱形式,因此对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高难度的、高级的合唱形式。无伴奏合唱能够很好地展现“人声”的美感,更深刻、更准确、更真挚、更贴切、更自然地表达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意境(总结归纳知识点)。

分 析 点 评:合理地设置问题和悬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能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问题的解决尽量避免教师包办代替,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师):今天这节课重点欣赏的作品就是一首无伴奏合唱的经典曲目,也是我们本课的课题,至于是什么,还需要同学们通过聆听来给出答案。

分 析 点 评:继续设疑,步步为营,完成导课环节。

新课赏析部分

一、听赏并为乐曲命名:播放童声无伴奏合唱《回声》,但不出示作品标题,请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意境的感受,写出个性化的标题。

预见:练习中,学生写出与“回声”相关的标题的可能性极大,因歌词中有多处“回声”;但即使写出与实际不符的标题,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复听《回声》并出示标题: 童声无伴奏合唱《回声》(尼德兰)拉索 曲

情境:课件播放《回声》——美丽的山谷,迷人的欧洲风情,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在《回声》如天籁般渺远而空灵的音乐衬托下渐次展开。我们仿佛置身于空旷宁静的山谷,大自然各种生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我们的心灵不禁怦然而动——啊,美妙的回声!

(师):当我们再次聆听了《回声》这首作品,你们一定有所感触,请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三、深化与拓展:

(师):《回声》这首无伴奏合唱创作于16世纪,距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漫长的历史,但它仍然是世界各国合唱音乐会的经典曲目,常演不衰。你们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生):发表看法。

方法:教师可提示学生从作品的演唱形式、旋律特点以及情绪、意境等方面分析,特别要注意从实际感受出发,说真话。

四、教师归纳《回声》艺术特色:

1、作品采用了无伴奏合唱这种纯人声的音乐表现手法,使音乐高雅圣洁,给人心灵以宁静与安详;

2、采用了特殊的作曲技法,营造出“回声”的美妙音响,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从中感受自然、人与音乐的和谐统一。

分 析 点 评:摒弃传统欣赏教学忽视学生感受,将学生思维局限于标题框架之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还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重要理念,为学生提供美的音响,用美妙动听的音乐打动孩子们的心灵;发挥音乐欣赏中的“通感”功能,音画交融,激发联想与想象,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思考转化,使其对作品的理解得到巩固和升华。

五、曲作者拉索的相关链接:

(师):感谢四百年前这位作曲家给我们留下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让老师带你们来了解一下《回声》的作者拉索。

课件播放拉索简要生平及作品——

拉索:(1532-1594)尼德兰(现在的比利时)人,十六世纪“尼德兰乐派”重要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两千多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以声乐作品为主),包括弥撒曲、经文歌、牧歌、无伴奏合唱等。他继承了尼德兰乐派旋律优美、风格清新、丰富感人的音乐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他的作品从宗教音乐的传统束缚下逐步解放出来,充满世俗情怀和

生活情趣,通俗风趣,明朗乐观。他的代表作无伴奏合唱《回声》历经漫长的岁月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世界各国音乐会常演不衰的经典合唱曲目。

分 析 点 评:与音乐作品相关联的作曲家链接是音乐欣赏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浏览,开阔了音乐视野,积累了必要的欣赏手段和知识储备,使欣赏教学的目标达成得以顺利实现。

音乐实践部分

一、再听《回声》,注意“回声”效果有哪些特点?(生):旋律的多次模仿、力度的渐弱变化。

(师):为了更好地体验“回声”的效果,我们不妨亲自实践一下,用你们自己的演唱来营造出“回声”,有信心完成吗?

二、“回声”练习

1、《回声》主题节奏动机的多次模仿,力度渐弱:(略)方法:将学生分成四个声部,人数递减,进行节奏卡农练习;

2、《回声》主题旋律动机的卡农练习,如下例:

1=G 4/4 5 - 3 - | 0 1 1 3 | 6 5 0 0 || 回 声 美 妙 的 回 声

0 0 5 - | 3 - 0 1 | 1 3 6 5 || 回 声 美 妙 的 回 声

分 析 点评:在欣赏过程中设计必要的音乐表现活动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亲自去表现音乐了,才会对音乐的内涵有更深入透彻的了解;同时欣赏教学也可以摆脱单一的教学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尾声部分

一、教师总结:

(师):在今天这节欣赏课里,我们听到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国内著名的童声合唱团演唱的。你们知道一个合唱团如何才能演唱出如此美妙的声音吗?对,他们一定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特别重要的是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合唱是一种合作的演唱活动,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群体意识的极好的教育方式。日本NHK少年合唱团的教学口号是“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意思是说在合唱团里演唱者必须牺牲自己声音的个性而积极地融于群体的音色中,达到声音的和谐、均衡和统一。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合唱的欣赏和实践,培养起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二、在《回声》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分 析 点评:渗透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多学科合作完善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体现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8课 向往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乘着歌声的翅膀》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向往,《乘着歌声的翅膀》也有译为《歌之翼》的,原为一首独唱歌曲,德国诗人海涅诗,作曲家门德尔松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作品中流传最广的声乐作品。

乐曲为带变化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第一遍由弦乐器演奏主旋律,淡雅柔美,第二遍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交替演奏,清新恬静,尾声中,弦乐器再次演奏主旋律,回到幽静恬淡的气氛和梦幻般的梦境中。

《种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富有童趣,深受广大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达了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把孩子天真的神情和充满幻想的欢乐情绪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附点八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的运用配以“啦啦啦”,使曲调更加欢快活泼,表现了种太阳时的愉快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1)是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唱好歌曲《种太阳》。(2)创编歌曲伴奏型和歌词。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多种音乐创编活动,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彩色手工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夜晚的天空会有什么呢?如果是晴朗的白天呢?对,会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有个小男孩对着太阳许下了一个愿望,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

2、初听歌曲。

(播放歌曲《种太阳》)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第一乐段

1、师:他许下了什么愿望?你觉得他的愿望美好吗?它适合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唱歌曲的第一部分,你们能找出和歌曲的第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吗?(学生小声跟音乐范唱哼出旋律。(放音乐)学生找出上面的乐句。)

2、师: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这些乐句,好吗?(学生视唱相同乐句)

3、学生唱上面的乐句,与老师接龙唱。

4、学生和师齐唱第一乐段。

(二)学习第三乐段

过渡:小男孩为什么把种下的太阳送到南极,北冰洋,还要挂在冬天和晚上?太阳送过去以后那些地方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你们在歌曲中找出答案。(听音乐范唱并小声的

哼唱。)

2、学生小声跟琴唱词。

3、学生找出难点,跟琴解决。抽查解决效果。

4、跟琴再唱一遍,注意纠正和老师唱的不一样的地方。

(三)学习第二乐段(过渡句)

1、原来太阳的作用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种太阳吧!

2、师范唱。

3、学生跟琴唱。

4、学生分析演唱情绪是否到位。跟琴再演唱一遍。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创编节奏

1、师:大家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体会歌曲应该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歌曲在演唱时更能体现欢快、活泼的情绪呢?

师:同学们还记得《拍手拍手》这首歌曲吗?对!我们也可以像它一样

在乐句和乐句之间加入拍手,增添歌曲的欢快、跳跃感.2、学生个别展示

3、师生一起表演。

(五)情感延伸

1、师:同学们,这个种太阳的愿望是否很美丽?为什么?

2、世界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和事,师:我们的国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我国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仍然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看那瘦弱无助的小女孩,为了帮助家里解决生计,在寒冷的冬天还要上山拣柴,她们的小手被刺骨的寒风冻的通红;一个小女孩坐在冰冷的教室里,小脸蛋冻得通红;孩子们没有像样的教室,只能在外面,或者在这样充满泥水的教室里上课。还有在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很多孩子的家变成了乱石堆,学校成了残垣断壁。

(六)创编活动

师:

1、看了这些图片,大家会萌发出什么愿望呢?请同学们选择你所喜欢的彩色纸折成一只小船,用心将你的愿望写下装进小船。

2、谁愿意谈谈自己的愿望,谁愿意把自己的愿望和大家分享?(生畅谈愿望。)

3、唱唱自己的愿望。

四、小结。《种太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种太阳》,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愿望。我想:美好愿望的实现取决于今天大家脚踏实地的学习,让我们驾着愿望小船,扬起希望的帆,实现心中的愿望吧!

(放《种太阳》音乐,结束。)

教学反思: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及早期浪漫乐派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及音乐风格。

2、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6/8拍带来的律动感。

3、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充分的聆听、歌唱以及对比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浪漫气息。教学重点:

感受6/8拍子的律动,体验歌曲的意境并努力唱出美感。教学难点:

第五、六小节连续的长音;变化音#1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让学生轻松走进教室> 伴随着《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乐曲音乐,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海涅的诗歌。

二、授新课:

1、教师范唱《乘着歌声的翅膀》,聆听乐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转、优美动听。〈放音乐,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说出演唱歌曲时的速度(稍快)以及情绪(愉快),教师讲解6/8拍子的强弱规律: 强、弱、弱,次强、弱、弱。

2、复听,练习6拍子的强弱规律,并学生感受整首歌曲难度最大的地方。生提出难点:第五、六小节长音 师解决办法:循环呼吸。5循环呼吸要点:队员之间错开吸气的时间,但感觉气息不够时,将自己的音量慢慢减小,再次呼吸,演唱,保持声音的和谐统一。

3、跟音乐哼唱,找出自己认为难唱的部分,做重点教唱。解决旋律下行大跳音程以及#1的音准问题。

4、再听音乐,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5、教师用钢琴伴奏,全班学生集体边划拍子边演唱,注意艺术处理。

6、请个别同学表演唱,并请学生做出评价。

三、介绍门德尔松:

1、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逝于莱比锡。门德尔松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为浪漫主义作曲家描绘神话仙境提供了先例。他独创了“无言歌”的钢琴曲体裁,对于标题音乐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启示价值。他的审美趣味和创作天才都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

2、与贝多芬的音乐相比较:

门德尔松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四、总结,下课。

《小纸船的梦》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用睿智捕捉灵感,让细节成就精彩课堂。教学的灵感来自于学生的创造,来自于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课堂永远是这样一道风景:有学的、有闹的、有演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将为学生与音乐架起有利桥梁,启发学生们对未来理想的向往,让孩子们自主的去思考,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美好的人生观,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学习空间。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拼搏。

二、知识目标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降记号的学习和在歌曲中的演唱。

三、能力目标

通过对二声部音准及节奏的学习,初步达到声部的和谐,音色的统一。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小纸船的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它以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寄寓了孩子美好的憧憬。歌曲分为主歌和副歌,这两个部分在音乐上都有共同的特点:旋律线条在乐曲之中和乐曲之间不断有规律的上下流动,有如波浪的缓缓起伏。歌曲能够启发学生们对未来的理想,让孩子们思考,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好这一课,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而美好的人生观。

2、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的音乐知识学习和演唱技巧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和二声部合唱技巧。学生可以自如地视唱简单的乐句、简单的节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学方法:情境交流法、示范法,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等教学方法。

4、学习方法:视唱法、表演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

(四)教学重点

学生能自主地学好歌曲的合唱部分,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创新、表现能力等。

(五)教学难点

第四乐句分裂的节奏和整首歌曲的情感处理。

(六)教学准备

彩色纸、彩色粉笔、打击乐器(碰铃、沙锤),多媒体课件等等

(七)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走进音乐课堂。

一、情景导入 学科整合

记得我小时候总喜欢做梦,梦想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于是,我把我的梦想写到一张纸上把它折成纸船。(出示纸船)放在小河上放飞我的梦想,放飞我的希望。(一边说一边画简笔画——小女孩在河边放飞纸船。)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和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文武场,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武场音乐的演奏,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情绪,初步的分辨京剧的行当

教具准备: 电脑 多媒体课件、京剧武场的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新课

1、齐唱上节课所学歌曲《唱脸谱》引出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说明和介绍。

二、新课教学

1、京剧知识(1)、京剧的形成

师:刚才同学们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2)、、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京剧根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划分为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年纪大的叫老生,年纪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

“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中年妇女叫青衣。“净”则是指“花脸”。

“丑”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分为文丑和武丑,如水浒传中的石迁。女性丑角叫彩旦。(3)、了解京剧的“唱腔”。

师:京剧唱腔的种类颇多,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

教师播放二黄和西皮两种唱腔的片段,让学生说出这两种唱腔有什么区别?然后教师总结。

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

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4)、京剧的板式 一板三眼类 一板一眼类 有板无眼类 散板类

2、欣赏

(1)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 聆听戏曲演唱内容

情绪简介剧情

再次聆听

感受唱腔板式(西皮快板 散板(2)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完整聆听 感受体验吸取戏曲内容

情绪

再次聆听 感受唱腔

板式

三、创新表演 聆听着戏曲编排京剧走场 小组为单位 表演展示

四、拓展 介绍四大名旦

五、课堂总结。

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也许还不能完全领悟到京剧的迷人魅力,京剧为什么会被称作为中国的国粹呢?也许有的同学还在纳闷,没关系,同学们如果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迷恋它。

五、感受与鉴赏:京剧《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简介剧情:是京剧名剧之一,剧情是: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负心于秦香莲。包拯主持公道,将忘恩负义、妄图杀妻灭子的陈世美判以铡刑。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质问、规劝陈世美的一段唱腔,包括西皮导板、原板、快板、散板。

2、初听

3、详细讲解:

①导板高亢有力的散打散唱,表现包公升堂审案前的肃穆气氛和威慑力量。

②导入原板,包公尽力心平气和地开导陈世美,情绪比较缓和。

③转入快板,强烈的节奏中包公历数陈的罪状,把音乐引向高潮。

④在坚定的散板唱腔中结束,显示了包公在豪

4、复听。

六、实践与创造活动:(教学反馈)

1、聆听《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感受并体验西皮原板及西皮快板不同的情绪和特点。

2、播放部分传统京剧片断,分辨西皮和二黄唱腔。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3、师生评价。

七、师生小结、下课礼式。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美丽的村庄》

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聆听、模唱、演唱等活动,学生能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结构特点等,感受音乐风格。

3、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创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分享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附点及弱起节奏的演唱把握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组织教学:

1. 教师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让学生们感受到一种轻松、悠闲的情绪氛围,在美妙的音乐中产生美丽的遐想。

2、引出歌唱赞美美丽家乡的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

二.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提问:

1)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拍子?

2)歌曲中描绘的村庄是怎么样的美丽?请找出关键词。

总结:诗一般的词句,画一般的意境。

2、再次聆听歌曲

提问:

1)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2)你认为歌曲的结构如何?各段表现了什么?

3)你觉得歌曲哪里比较难唱?

3、听唱

1)学生轻声跟录音学唱歌曲同时划拍,(注意起音的击拍;弱起及附点)提问:歌曲的旋律起伏大不大,歌曲中有哪个节奏比较突出,使歌曲的动感加强?

(附点节奏,或重音,或长音等等)

2)通过游戏“灵活的舌头”,进行美妙声音的模仿。用la轻声高位地模唱出3333 3 3 | 2222 2 2 | 4444 4 4 | 5555 5 5 | 1111 1 1 |……等,用这种相互模唱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节奏XXXX XX 的印象,突破了唱歌教学中的难点,也有利于学生歌唱声音的统一和控制。这一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深有浅地进行

4、学唱

1)在熟悉音乐曲调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学唱歌词,纠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错误并要求继续学唱。特别是弱起、附点、换气、重音、四拍长音等地方及歌曲的情绪。

2)你觉得歌曲哪里比较难唱?

5、完整演唱

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三、创作实践

1、刚才我们学会了赞颂意大利乡村的歌曲《美丽的村庄》,其实我们生活的乡村也非常美丽而有特色,下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我们的乡村生活,以《美丽的村庄》歌词的格式写成歌词,用我们刚才学唱的旋律唱出来

2、小组讨论创编歌词

3、小组或者个人展示创编成果

4、老师同学点评

四、拓展小结

1、欣赏两个画面:一幅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为旅游胜地随处可见的垃圾,大家看了这两幅画面还能写出那么好的美景吗?

2、你今后要怎样做?

对学生进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在中亚西亚草

原上》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各种音乐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歌及东方音调的风格,熟悉两个主题旋律。

2、知道作曲家鲍罗丁的主要贡献

3、初步了解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形式。

教学重点:

聆听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教学难点:

在感受与体验音乐表现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美丽的村庄》

2、以《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欣赏感受

1、聆听音乐《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教师:欣赏后你能哼唱出最熟悉的旋律吗? 学生: 哼唱两个主题旋律。

2、模唱主题旋律

教师:出示两个主题旋律,并带领同学进行模唱。

3、随音乐模唱主旋律

教师:请同学们随乐曲轻声模唱两段主旋律(在力度、速度变化处教师可用手势辅助指导

4、教师:谁能说一说这两段乐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第一主题旋律:由单簧管奏出,给人以草原茫茫,无边无际的空旷感。是宁静而悠扬的俄罗斯音调代表了俄罗斯军队。

第二主题旋律:富于东方色彩表现了中亚商旅的驮队。

5、听辩音响片断

教师:播放低音提琴与弦乐后半拍的拨奏,表现的骆驼与马的不同音乐形象。

学生:分辨不同音色的乐器 低音提琴与弦乐的拨奏。

当听到是低音提琴的音色时:模仿演奏低音提琴。

当听到是弦乐的拨奏声时:模仿拨弦的动作。

教师:如果请你选择以上两种音色分别来表现骆驼与马,你如何选择呢?

学生:进行连线。

6、体验整体音乐形象

教师:请同学来描述,音乐表现出什么画面?

学生:进行描述如 队伍由远而近,有骆驼,有马,又来了一批人,两队人一起行进,渐渐走远……分组讨论。

7、介绍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的由来及作曲家。

教师:你们知道吗?有一位作曲家就根据一副名画创作出了一部交响音画。(可请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

学生:介绍作曲家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师给予指导。

教师:介绍交响音画。

8、完整聆听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三、课堂小结

在音乐中结束本课。

人音版 八年级15册 第四单元《图画展览会》欣赏课教案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进入教室,并按老师要求,以“U”型方阵入座。

2、左中右三个方阵各请一名同学抽一签。(数字号码将为课程中的表演、体验做好准备工作)

(二)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去过哪些展览会呢?(汽车展、售楼展、动漫展、画信展、美术展、古玩展等等)

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有议论声)是不是觉得老师刚才的话说错了?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其实一点没错,一会儿,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点题,出示课件: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哈特曼 音乐 —— 音画作品 —— 美术

(三)新课教学:

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学生选择其一。

2、如果为你参观的步伐配上音乐,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呢?教师点击课件里的音乐片段,请同学感受选择一个音乐速度与意境最为适合的旋律片段。(《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葬礼进行曲》)初听《漫步主题》

以上环节目的: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画展览会》中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音乐。因为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尔斯基去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经过筛选从中挑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成的一套钢琴曲。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得花园》、《墓穴》等十段音乐。每一段乐曲描绘了特定的景物,(强调、语气加重)而整个作品则用《漫步主题》加以贯串和统一起来,所以说这段音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跟随钢琴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5、熟悉漫步主题后,我们将在它的旋律伴随下依次来欣赏图画展览会中展出的三幅作品。三幅绘画作品我们将按照抽签号码,分别邀请各方阵的同学配合老师来进行现场解说与介绍。

以上环节目的:简单介绍《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下面各段音乐旋律。《漫步主题》的视谱演唱,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这段贯穿全曲的音乐旋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练习音乐视唱能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5、首先,第一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课件)老师只给看5秒钟立即关闭图片。请左边方阵同学回答。提问:刚才这幅画面中有哪些建筑?除此之外还看到了些什么?(同学回答时肯定以大的建筑物为主,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画面中与音乐有关的内容,比如:教堂、大门、欧式建筑、街道、欢歌的人群。)

6、分段播放音乐《基辅大门》,当听到音乐中提供了某些线索时立刻举手示意,并告诉大家是什么建筑?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适当引导,借用音乐要素引导学生答题。

A、庄严的颂歌,它像巨人一样宏伟和有气魄。管乐器的合奏强调出它所有特有的气质——雄伟的城门,具有古俄罗斯的建筑风格。

B、虔诚而严肃的音乐形象仿佛是有人在祈祷,祥和安宁的唱诗声和祈祷声,又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建筑? 教堂

C、听这一声声规整有序,有着金属质感的声音,它像是什么东西发出的? 教堂的钟声 D、热烈辉煌的钟声,表现了古俄罗斯的节日气氛,在这雄伟的城门下,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景象? 节日里欢腾雀跃的人民

7、听赏完毕小结,再次打开PPT观看图片,对比音乐与绘画作品的吻合程度,强调在艺术领域中除了美术外,也可以用音乐的手段来描绘自然景物。注意音乐还中隐约出现了“漫步主题。”

以上环节目的:在分段听赏回忆图片画面中感受音乐要素中旋律、乐器、情绪、力度等对塑造音乐形象起到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小结给学生起到了一个“音画”概念的引导作用。

8、伴随着轻声的“漫步主题”音乐欣赏第二幅图片(课件)。画面中有两个人物,请用词语来形容这两个人的特征。请中间方阵的同学回答。(消瘦、哀怨、贫穷、富有、肥胖、蛮横……)

9、这幅画中的两个犹太人,是作者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儿。其中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哀怨。

10、看黑板上的表格,仅仅只在欣赏了这幅图片后就请中间方阵中两位同学凭你的设想来填写。(板书/课件)本方阵同学可帮忙

11、表格填写可供选择的词语:强、弱、缓慢、急促、重、轻、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小号、傲慢、威风凛凛、神经质、机灵、趋附逢迎、哀怨、自满而乐观 人物 戈登堡 什缪耶尔 主题

情绪

力度

乐器

旋律

上一篇:被子不规范检讨书400下一篇:教育孩子要从细节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