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共4篇)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1
教 学
备 课 部
五年级 音乐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课 朝 夕
标
目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欣赏四首音乐。教学难点:分辨四首音乐表现内容
一 师生问好,并提出新学期课堂要求。课堂要求 排队安静进入教室,认真学习40分钟。坐姿端正,仅坐椅子的三分之二,每组第一个同学进教室后认真检查本组坐姿情况。捣乱课堂纪律者,提醒二次不听,立刻通知班主任,严重请家长。
二 教学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白天还能细细的划分出什么呢?对,早晨和中午还有下午。同学们很聪明,回答准确。
2师:老师今天就请同学们欣赏四段音乐,这四段音乐其中包括乐曲和歌曲各两首。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的音乐感受力好不好?能不能听辨出四段音乐分别表
现了一天当中哪个时间段?是清晨还是晚上?现在请同学们细细的欣赏。
三 聆听《晨景》 《渔舟唱晚》《清晨》 《晚风》本课四首音乐(需要20分钟)
我想在这时,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们都纷纷希望自己说出正确答案。在聆听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相应的带动学生打拍子。聆听结束。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举说要说出答案了。请你在说出答案的同时告诉大家你的理由。生:这个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老师着重对音乐的速度和音乐表达的含义进行助教。
四 讲解四首音乐的出处。
五 最后再次欣赏《晨景》和《渔舟唱晚》并做对比。六 课堂小结。七 教学反思:
同学们基本能在历史背景下欣赏两手中外乐曲,基本能在音乐变化的时候能聆听出来转折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聆听并唱会歌曲《清晨》。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
一 师生问好,并继续重复课堂要求,鼓励表扬第一节课表现好的学生。二 发声练习。从最基本的音阶开始。回忆手势音阶的手势并跟唱。2 做二部、三部和声训练。Do mi sol
三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能够听到公鸡叫,清晨空气真是好,清晨会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清晨还能高高兴兴的骑着单车跑。大家都说说清晨你能感受到什么美好的景象? 2 生:积极举手回答。
3那么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这首欢快的《清晨》。
四 聆听歌曲《清晨》 师:在听得时候,老师请同学们轻声拍起2/4拍。2 播放音乐。师:上节课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已经欣赏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刚才又听了一遍后,能不能哼哼这首歌的主旋律呢?谁能试试看? 4 生:主动举手。
五 识谱唱歌 师: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试着把谱子跟老师钢琴慢慢唱一遍。唱得时候,大家要留心,看看有没有节奏相同的乐段?(唱后找)师:我们试着加快速度唱一遍。找一找哪是歌曲的第二部分?(唱后找)3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把歌词加进去。(之后再次聆听磁带)4 最后,巩固歌曲,渐入二声部。
六 课后小结。七 教学反思:
对乐曲《清晨》能视谱完成学习,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所提升。
第二课 足 迹
教 学 目 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欣赏合唱曲《闪闪的红星》、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难点:观看历史影片感受音乐。
一 师生问好。二 课堂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在每周升旗仪式上,我们是唱着什么歌把五星红旗升上天空的吗? 2 生:国歌。师:对。谁还记得国歌中最后一句歌词是什么吗? 生: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5 师:对,歌词中说到了敌人。那么过去谁是我们的敌人? 6 生: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美帝国主义等。师:同学们说的都对。这些敌人带给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伤害,让过去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的人们生活幸福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记住和
怀念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呢?你还记得那些英雄? 8 生:举手举例回答。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英雄,其中一个是《闪闪红星》中的小英雄潘冬子,另外一个是《歌唱二小放牛郎》中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下面就请大家欣赏电影片断。看后,请大家再次用洪亮的声音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三 课后小结 四 教学反思
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乐曲时,我一时灵感加入了前奏部分音乐的感悟,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位摄影师,听到了这前奏的音乐会拍下怎样的画面?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了音乐的氛围。这一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反应很活跃。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我怎样长大》。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
一 师生问好。二 发声练习。
三 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两部电影,大家都是非常认真的看完,而且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潘冬子是在一个革命的时代长大的,而王二小却被挑死在敌人枪尖,英勇的牺牲了。我们和他们比简直是太幸福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那么你能讲讲,你是怎么长大的呢? 2 生:想……并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太好了。老师今天就带着大家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名字叫《我怎样长大》。
四 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认真听歌曲,听后告诉老师,歌曲是几拍的?歌曲分为几部分呢?
播放歌曲。带着学生打拍子。2 生:回答。师:有没有同学记得歌词中讲了什么? 4 生:思索并回答。师:我想很多同学没有听清,那么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告诉老师歌曲中的歌词都说了什么?
五 识谱并唱歌 六 二声部歌唱学习七 课堂小结。八 教学反思:
在趣味导入环节我以说说“我怎样长大”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不错的。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又导入了新课。
第三课 农家乐
教 学 目 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欣赏丰收锣鼓。
教学难点:利用绳子扮乐器,并分声部听辨演奏。
一 师生问好。二 课堂导入。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几样乐器,谁能试着说说这些乐器的名字叫什么?(老师拿来锣和鼓)2 生:踊跃举手回答。师: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丰收锣鼓》请大家一起欣赏。
三 欣赏《丰收锣鼓》。师:在欣赏的同时,听一听乐曲分为几部分,哪一部分表达了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呢? 生:师生共同分析乐曲。师:老师再问问大家,谁知道音乐中都出现了那些乐器? 4 生:学生认真回答。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绳子,请同学们用绳子模仿各种各样的民族乐器。在欣赏的过程中,同学们听到哪些乐器,你就要演奏出来。老师来当指挥。来,我们分一下声部,大家就可以成为乐队演奏了。6 再次欣赏《丰收锣鼓》。
四 课后小结.五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民乐合奏的乐曲,在欣赏的时候学生很难分辨民族乐器在乐曲中的出现,于是我事先用多媒体、课件等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教学,通过聆听乐器的音色、区别乐器的形状、以及给予民族乐器的分类。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欣赏《快乐的农夫》 教学难点:跟音乐打击。
一 师生问好。二 教师导入。今天老师带了很多筷子,这些筷子就是手中的乐器。我们来一起玩一个游戏。现在老师敲击什么,大家来模仿。2 生:来模仿。同学们敲得真好。下面老师要求大家不要跟老师模仿了。老师打什么,不要跟老师重复。生:有的学生还会模仿老师,有的能够自由想节奏打击。师:老师现在要求临近的两个人一组,每组设计一个节奏,不许重复。6 生:互相商量并打击。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听候,每组的同学们设计一个节奏,给歌曲伴奏。8 生:每个组都来设计。音乐不断重复。
三 课后小结: 四 教学反思:
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歌曲《苹果丰收》从而引出新课《快乐的农夫》,并以苹果丰收,帮助农民伯伯采摘苹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好的感受理解乐曲《快乐的农夫》。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 学 目 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可爱的家》并会唱《牧场上的家》。教学难点:3/4拍指挥演唱。一 师生问好 二 课堂导入。师:放一段录像。我想同学们都知道这部有趣的情景喜剧名字就是《我爱我家》。同学们他们家的故事是不是都很有趣?那么他们家中都有什么人呢?对,爷爷,爸爸,妈妈,圆圆,以及保姆小桂阿姨等等。。师:那你能跟大家说说你家都有谁?都发生过那些有趣的事情呢?讲讲自己家的故事。生:相继举手回答。教学光盘、教学图片 谁还记得这部喜剧的结束后的合唱?有同学试着能哼一哼吗? 5 生:想,并回答。老师可用钢琴弹奏《可爱的家》并提醒。师:如果同学们想不起来,那么老师放一段管弦乐,同学们听听是不是我爱我家的片尾曲!?
三 聆听乐曲《可爱的家》 师: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打拍子跟着音乐轻声哼唱。2 生:认真聆听。师:看来很多同学都回忆起来,那么谁知道音乐的名字是什么? 4 师:对,歌曲的名字就叫《可爱的家》。师: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都有什么?那里怎么样,美不美? 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你们的家乡真美。不过,老师知道有一个人的家在牧场,牧场上的家别有一番美景,你们想知道吗? 8 师:那么大家就随着老师一起去看看。
四 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 五 课后小结。六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单单以学会歌曲为最终的目标,而是通过音乐聆听、学生绘画、分别吹奏,齐奏竖笛等方式,启发和鼓励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学难点:切分音。
一 师生问好。二 发声练习。
三 复习歌曲《牧场上的家》
四 课堂导入并学习切分音。师:(出示四个16分音符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音符? 2 生:16分音符。师:对,大家一起用手拍拍。预备齐…… 4 生:xxxx.5 师:如果老师将中间两个16分音符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到黑板上试着写出来? 6 生:回答。师:黑板上写的对不对?对,非常正确。那么这个节奏怎么读呢?谁能试试? 8 师:回答。师:对,这个节奏的读法,像以前学的切分音。对,这个也同样是切分音,只不过比以前的速度要快。师: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歌曲中就出现了新的切分音。请大家在书中找一找这样的切分节奏在哪里出现了。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并且,找一找四个16分音符出现在哪里?我们大家读一读。11 生:读。
五 聆听并学唱歌曲。六 课后小结: 七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一是将节奏贯穿整个教学,用节奏为课前准备,从易到难,并学习新节奏,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做铺垫;
二是抓住歌曲的学习,让学生理清歌曲节奏,分段学习,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演唱要求来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地方,仔细,逐个解决。
第五课 故 乡
教 学 目 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并会唱《故乡的小路》。教学难点:4/4拍与3/4拍变换。
一 师生问好。二 发声练习。双声部。三 课堂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条熟悉的小路。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小路在哪里?小路上都有些什么呢?你能试着给大家讲讲吗? 生:思索并举手回答。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乡间的小路》。听听他的小路上都有什么?大家在听的时候轻轻打着拍子。放录音。4 生:举手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下面我想问问,这首歌曲是几拍的呢?对,是非常熟悉的2/4拍。指挥图示是什么呢?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6 生:主动回答。师:那么哪位同学还记得3/4拍指挥图示和4/4拍指挥图示怎么打?大家讨论一下。师:3/4拍和4/4拍分开来打,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如果,让3/4和4/4拍有先后顺序打,应该怎么打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9 师生共同练习。请大家翻开书,书中有一首歌曲出现了这个的拍子。请看《故乡的小路》中,哪些乐句出现了3/4和4/4拍混合?大家互相找找看,并且自己按照拍子打节奏。
四 聆听歌曲《故乡的小路》并识谱唱歌。五 课后小结: 六 教学反思
《乡间的小路》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因此学生也比较熟悉。在教唱时,歌曲的学唱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学生就能掌握,因此,可在演唱形式上进行多种变化,进行表演唱等等,有学生自己设计演唱形式,没有局限于自己的想法。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机会,学生的兴趣也浓了。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并会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难点:四度二声部训练。
一 师生问好。二 发声练习。听四度音,请同学们分两声部哼唱出音高位置。2 逐层递进。将《如今家乡山连山》双声部做提前练习。
三 聆听《如今家乡山连山》。师:请同学们一首歌曲名字叫《如今家乡山连山》。听一听歌曲中的哪个部分是刚才同学们练习过的? 2 播放录音。听后请同学们回答。对,同学们回答都很好,歌曲的后半部分我们在发声训练的时候唱过。那么大家试着跟着钢琴把歌词加上。4 再次聆听。全曲
四 识谱学唱歌曲并最后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五 课后小结: 六 教学反思
在教学《如今家乡山连山》这一歌曲时,在学生初步会唱这首歌曲时,为了把歌曲唱得生动入情,我抓住歌曲中的三个休止符,让学生讨论这三个休止符分别有什么作用,除了停顿是否还能形象地描绘人物的神态,可以加上怎样的动作表情。
第六课 快乐的少年
教 学 目 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4.学习竖笛“#
5、#
2、#4”的指法,并进行三声部曲调的吹奉练习。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唱会歌曲《叮铃铃》并聆听乐曲《可喜的一天》。教学难点:唱准#5音。
一 师生问好。二 发声练习。利用歌曲的前两小节听辨。6 6 i 6 / 5 65 3 / 6 i 6 / #5 65 3 / 2 师:大家是否能听出两段音乐的不同? 师:两条出示在黑板上。对,第二条旋律出现了#5。大家试着跟老师的钢琴将不同的旋律唱一唱。
三 聆听歌曲《叮铃铃》。今天老师带了的歌曲《叮铃铃》中就出现了#5,大家听一听,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播放录音。首次聆听。师:歌曲听完了,谁能说说,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4 生:回答。师:对,歌曲具有浓郁湖南民歌的特点。师:请大家打开书,书中除了出现了#5,还出现了很多装饰音,听后觉得很好听,很有地方特色。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歌曲,大家打拍子并且找一找歌曲中哪些乐句相同? 7 再次聆听。
四 识谱并学唱歌曲。五 最后聆听《可喜的一天》。六 课后小结: 七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学习的方法,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降低音乐学习的自认难度。我个人认为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歌唱,而且直接感受了音高,学习了如何来学习歌曲的歌唱。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罗马的松树》。教学难点:用画画线条和群舞感受音乐。
一 师生问好。二 课堂导入。师:老师在黑板上画好松树展示。老师想问问大家,松树是如何排列的呢? 2 生:回答,一排排的,有圆圈排列的…… 3 师:对,同学们回答都很好。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乐曲《罗马的松树》。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画笔,划出音乐的旋律线条。
三 首次聆听。生:播放音乐。认真听。并画线条。师:同学们画的很好。我们看这个同学划出了两种排列顺序的松树。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 生:因为音乐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旋律明显不同于第一部分。4 师:你回答真棒。我想很多同学也都划出了两中排练顺序。
四 再次聆听。师:下面我们放下手中的画笔,站起来轻松轻松。师:老师请大家迅速站成一个大圆圈。再次听音乐的同时,同学们手中的绳子高低就用来表现乐曲的旋律的高低,那么就从老师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师:播放音乐。一起来玩。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主要让学生感受罗马小朋友在博尔盖塞别墅旁的松树林里玩耍,跳舞,做模仿士兵做队列行进游戏的快乐场面。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音响特点,在前奏部分中,作曲家使用了适合表现儿童情趣的特性乐器,如钢片琴、竖琴、三角铁,奏出分解和弦、颤音和滑音,形成喧闹的音响,营造欢乐的气氛和梦幻般的感受,描绘了孩子们在松林中追逐嬉戏的情景。
第八课 冬 雪
教 学 目 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
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欣赏歌曲《堆雪人》。教学难点:通过影片了解曲中故事。
一 师生问好。二 课堂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对,冬季。冬季会下雪,而且,北京的冬季雪景非常美,下雪的时候,我们最喜欢到雪厚的地方打雪仗、堆雪人。今天老师也请大家欣赏一个牺牲自己,拯救朋友雪人故事。师:播放动画片片断《学孩子》。片中有一段歌曲是雪孩子和小兔子玩得愉快情景。当你在影片中找到歌曲的话,就请举手示意。
三 欣赏动画影片片断《雪孩子》。四 找出歌曲再次聆听。五 课后小结: 六 教学反思
《堆雪人》这首歌曲欢快,歌曲中出现了很多八分休止符,于是八分休止符的处理成为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堆雪人的快乐。首先,我选用哈尔滨冬季景色图片把学生带入冬季,观看《雪孩子》动画片片段堆雪人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渗透歌
曲旋律。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堆雪人》。教学难点:0 x x x。空拍
一 师生问好。
二 聆听歌曲《堆雪人》。师:上节课大家已经欣赏了动画片,看到了雪孩子救助朋友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打拍子欣赏《堆雪人》。2 师:播放录音。三 学习难点 师:歌曲听后,大家看看书中的歌词有什么规律呢? 2 生:歌词中有很多啦啦啦啦啦拉…… 师:对,同学们快速找找,那些啦啦啦的谱子中出现了八分休止? 4 生:互相商量找。师:请看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八分音符。大家一起来读一读。6 生:读。
7师:如果老师把中间第三个八分音符改称空拍,大家一起试着读一读。8 师:老师再将第一个八分音符改成空拍,那么应该怎么读呢? 9 师:好的,在我们书中有很多这样的乐句,请你找出来,读一读。10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会了,那么我们把歌词按照节奏读一遍,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试试看。
四 识谱唱歌。五 课后小结: 六 教学反思
《堆雪人》这首歌曲欢快,歌曲中出现了很多八分休止符,于是八分休止
符的处理成为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堆雪人的快乐。首先,我选用哈尔滨冬季景色图片把学生带入冬季,观看《雪孩子》动画片片段堆雪人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渗透歌曲旋律。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2
桥下六小
李银双
教材简析:
管弦乐《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配乐的第一组曲的第一首音乐,描写出摩洛哥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音乐仅在无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淳朴,具有牧歌风格。筝曲《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变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歌曲《清晨》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3∕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歌曲《晚风》是一首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各方面的音乐知识、基本技能及素养都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音乐的能力和提高演唱水平,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1.以自然界周而复始的朝夕为题材,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或五线谱综合运用,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教学难点: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掌握乐谱记录形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模仿与记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学期寄语。
1.简单回忆上学期学习内容。
2.布置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聆听四首作品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
2.聆听歌曲《清晨》(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3.聆听乐曲《晨景》(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景?(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5.《渔舟唱晚》(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3)聆听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并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321653)。(7)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三、小结:周而复始的朝夕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四首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第2课时
一、随《清晨》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
1.基本音阶***,回忆手势音阶并跟唱。2.复习一个升号的基本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3.找出do、la、sol的位置。
三、学唱歌曲《清晨》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请你说说清晨能感受到什么美好的景象?
2.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和情绪?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范唱歌曲曲调,请学生找出曲调中do、la、sol的位置,并视唱歌曲1-3小节曲调。
4.教师范奏歌曲第一乐段曲调,请学生小声跟琴视唱。5.跟老师视唱第二乐段曲调,重点唱准fa的音高。6.跟着老师的琴欢快地唱好全曲曲调。7.跟琴小声填唱歌词。8.跟伴奏演唱歌曲。9.以欢快的情绪演唱好歌曲。10.表演歌曲:自选形式表演。11.个别展示、评价。
四、编创活动--以《早晨》为题,自选表现形式来创编。
五、小结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清晨》。
二、学唱歌曲《晚风》
1.聆听歌曲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2.复习拍号知识,解析六八拍子的含义。3.教师示范六八拍子的指挥图式,请学生模仿。
4.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划六八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5.全体划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老师点谱视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
6.教师视唱歌曲曲调,请学生自学第一声部的第二、三乐句曲调。7.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全曲曲调。8.老师指挥大家演唱全曲曲调。
9.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第一声部全曲。
10.二声部合唱(1)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2)跟着老师的琴,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曲调。(3)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1.分声部填唱歌词。
12.合唱歌曲。注意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13.歌曲处理(分组讨论、试唱)。
三、编创活动 1.分别加入不同的节奏试奏。2.选择适合的节奏为歌曲伴奏。3.分小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晚风轻爽,晚上安静祥和。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来尽情地歌唱吧。编创探究:课下继续和伙伴们一起编创节奏表演歌曲。板书设计:2∕4、3∕4、4∕4、6∕8 第4课时
一、跟琴演唱歌曲《清晨》。要求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可边唱边表演。
二、跟琴演唱歌曲《晚风》。要求用轻快的歌声,轻松抒情的情绪表演歌曲。三、六拍子指挥 1.跟《晚风》音乐划拍。
2.分小组练习指挥动,教师随机指导。3.小组内展示、评价。
4.个别同学展示,师生给予评价。
四、创编活动 1.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自拟主题(早、晚)创编音响。可依本课四首作品为背景音乐。3.相互展示、评价。
五、小结:热闹的清晨,安详的夜晚,用你的歌声、想象和智慧,尽情地表现它们的美景吧。板书设计:六八拍指挥图式
第二课
足迹
教材简析:
歌曲《嘎达梅林》原是一首蒙古族的长篇叙事体的颂歌,由安波记谱译配,于上世纪30年代流传在东蒙北部。全曲具有蒙古族短鲷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还背改编为器乐曲和管弦乐交响诗。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根据民歌改编的,是中国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中的第一首作品。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是一首叙事歌曲。这首歌曲原为民间的分节歌,后用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的旋律来咏唱多段歌词,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英雄事迹。歌曲《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旋律纯朴、委婉。歌曲以第一人称深情地抒怀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地奉献,恰似小小的石子铺起的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歌曲为2/4拍,e小调,二段体结构。歌曲《我怎样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词意简练。歌曲借“小树”这一形象抒发了孩子们不拍困难、不拍风吹雨打、幸福成长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能够辨别不同的音色,并模唱歌曲,感受男低音的歌唱风格。本课继续唱好两个声部的歌曲,并用二拍子的指挥边唱边划拍。
教学目标:
1.能简要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能听辨出男低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2.能哼唱合唱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其中的一段。积极参与音乐剧的编创活动,主动担任自己能胜任的角色,并在表演中投入情感。
3.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么长》其中一个声部。
4.能深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能按二拍子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并能背唱歌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分角色表演。
2.体会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用二拍子划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 教学方法:聆听模唱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一课歌曲。
二、聆听歌乐曲《嘎达梅林》
1.设问导入:你看到“足迹”一词,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记忆中,你知道的英雄人物是谁?你最崇拜的英雄是谁?
2.初听歌曲,了解歌曲讲述的历史背景。小组内讨论后,师归纳总结。
3.复听歌曲,感受、听辨男低音的音色,并熟悉歌曲。说说人声分类中男低音的音色特点。
4.再次复听歌曲,一边听一边哼唱歌曲,并用手跟随音乐划旋律线,感受歌曲的分句和旋律特点。并讨论:演唱者是怎样唱出英雄性格的。
5.分析歌曲:歌曲分为几句?歌曲的情绪怎样?旋律进行的方式是怎样的?
三、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聆听器乐曲,说说与歌曲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的不同。2.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说出乐器的名称。师简介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讲解关于马头琴的传说。
3.复听五重奏。设问:歌曲的主题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4.再次聆听,提示:主题曲调每次出现在音区、音色、速度及伴奏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可用表格的形式完成以上问题)。5.进一步聆听,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表现力。交流乐曲赞颂的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形象。延伸:课下收集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感受其音色特点。
板书设计:男低音 马头琴-蒙古族 第2课时
一、演唱歌曲《嘎达梅林》的第一段歌词。
二、学唱《雨花石》
1.简介插图,讲解故事。2.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体会音乐的特点。
4.分乐句学唱曲谱。(前四乐句、后四乐句)(1)教师分部分范唱乐句。(2)教师弹奏乐句,学生小声跟唱。(3)师加入装饰音范唱,生模唱。(4)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调。
5.二拍子指挥图示(1)师弹奏简单的二拍子歌曲,请学生按照强弱的不同拍击。(2)跟随音乐依照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3)按指挥图示,一边演唱歌曲旋律,一边做划拍练习。
6.学唱歌词(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讨论歌词表达的意义。(3)跟着老师的琴,小声填唱歌词。(4)设问: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雨花石”的崇高品质?(5)跟着伴奏,充满深情地演唱歌曲。
三、小结:小小的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却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亲切而又感人。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唱一唱:课下和小伙伴合作,背唱歌曲。
板书设计:二拍子指挥图示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雨花石》。
二、个别抽查背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
1.电影故事导入:体弱多病的女教师王双玲在接了一个乱班之后,兢兢业业地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辛勤耕耘。她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个学生,以感人的人格力量教育和影响了一个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2.聆听范唱,熟悉歌曲旋律。3.复听,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学唱歌谱(1)视唱齐唱部分,找出乐句的规律(节奏相同)。(2)分声部视唱合唱部分。•跟着老师的琴小声跟唱第一声部旋律。‚跟着老师的琴小声跟唱第二声部旋律。ƒ说说这部分旋律的节奏特点。(3)分小组合唱两个声部旋律。
5.学唱歌词(1)设问:你怎样长大?(2)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歌词,歌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长大?
6.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不怕风沙、不拍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知识扩充:到网上搜索电影《烛光里的微笑》看一看,挑出你喜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第4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背唱《雨花石》。
二、个别讲故事,并评价。
三、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聆听独唱版歌曲,说一说,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2.请学生复述故事。
3.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再次复听歌曲录音,跟着唱一唱,学唱会一到两段歌曲。5.聆听合唱版歌曲,讨论: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6.复听合唱版歌曲,它在不同段落上的速度、力度、音色等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加深对人民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编创与活动
1.聆听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说一说每一段落的情绪、力度、速度的不同。
2.分组讨论,进行音乐剧的编创设计。
3.讨论歌曲的主要人物和场景。提示: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设计、分配角色。
5.根据插图提示,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编创表演动作。边唱边相互配合,表演音乐剧。
6.分组展示交流,相互评价和改进。
五、小结:小小放牛郎,大智大勇,诱敌就歼,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这种崇高品德。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唱一唱:怀着崇敬的心情唱一唱这首歌曲。
板书设计:力度-强弱
速度-快慢
角色 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首歌曲的学习,使孩子们从革命历史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为了让孩子们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把聆听的三首歌曲,也作为学唱歌曲来进行教学,教会孩子们能够唱会一到两段,让他们在歌声中,感悟革命历史,谨记革命传统。我还让孩子们在课后写一篇“唱后感”,抒发对革命英雄烈士的崇敬之情,怀念之情和感恩之情。
第三课
农家乐
教材简析:
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表现了我国农民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收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有多段旋律和锣鼓部分组成,在调性和情绪上形成并置对比。器乐曲《打猪草》是徐景新根据黄梅戏《打猪草》中“对花”的曲调改编的。乐曲亲切朴实,旋律动听,以演奏黄梅戏的竹筒胡琴与弹拨乐器三弦的对答演奏,勾画出在打猪草时俏皮幽默的对话,惟妙惟肖,是勤劳致富的劳动者对新生活的赞美。歌曲《丰收的节日》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歌曲运用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民族韵律,描绘了少数民族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他们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之情。歌曲前半部分欢快、活泼,后半部分较为舒展。具有浓郁的新疆歌曲风格特点。歌曲《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学情分析: 现代的孩子,对流行音乐喜爱有加。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激发他们聆听民族音乐的兴趣,并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民族音乐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能随乐曲《丰收锣鼓》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变化,用动作表现出“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并对聆听民族管弦乐曲产生兴趣。
2.能用轻快、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曲《丰收的节日》中的一个声部。并边唱边做新疆舞蹈的动作,表现出新疆歌曲的风格特点。
3.能用活泼、热情的声音,流畅地演唱合唱曲《苹果丰收》中的一个声部。并能按其旋律、节奏的特点,边唱边用声势为歌曲伴奏。能听辨出器乐曲《打猪草》第2乐段中乐器对答的形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热情、和谐的声音演唱本课歌曲。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感受民族音乐的情绪变化,并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锣鼓、图片 教学方法:聆听模唱、创编实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二课歌曲。
二、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的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教师展示打击乐器锣和鼓,请学生说出这些乐器的名称,并试着来敲击。
3.分段聆听,第一部分,设问:在你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4.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比较情绪上有什么变化?速度的变化又是怎样的?
5.重点聆听2、4乐段(1)哼唱主题曲调,熟悉主题。(2)完整地聆听乐曲,分别听出2、4乐段主题出现的地方。当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3)聆听2、4乐段,听出主奏乐器。(4)再次聆听2、4乐段,边听边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动作。6.完整地聆听全曲,整体感受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并用动作表现获得丰收成果后的喜悦情绪。
三、聆听《打猪草》
1.初听乐曲,设问: •乐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劳动生活情境? ‚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合曲名及教材插图说一说。
2.教师简介乐曲所描述的故事。
3.复听乐曲,听出2乐段出现的地方,并说出表现男孩与女孩的对话旋律,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两件乐器的交替出现,描绘了什么情景?请男女生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模拟对话,但不出声。
4.再听乐曲,比较第1乐段和第2乐段的不同情绪,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四、小结:我国的民族乐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希望你热爱学习和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找最美的乐章。延伸:搜集用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感受它们多姿多彩的魅力。
板书设计:丰收-喜庆-热闹 黄梅戏-打猪草-幽默 第2课时
一、交流资料。
二、学唱《苹果丰收》
1.初听歌曲范唱。请同学们说出听后的感受?
2.再次聆听,感受丰收后人们喜悦的情绪。提示:这首歌曲是几个声部的歌曲?下面听老师唱的这段歌曲是几个声部的?
3.师范唱“发声练习”乐段旋律,并请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小声分声部模唱。
4.师生合作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片段旋律。提示:注意音准。
5.跟着老师的弹奏,加入歌词唱一唱。提示:注意声部间的倾听,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做到声音和谐。
6..学唱《苹果丰收》第一部分曲调(1)教师范奏曲调。(2)教师范唱曲调。(3)请学生跟琴模唱曲调。(4)跟琴演唱曲调。重点唱好带有色块的部分。
7.学唱第二部分曲调(1)老师弹奏曲调,生聆听模唱。(2)视唱第二声部曲调。(3)学生分小组视唱曲调。(4)师生合作合成。(5)生生合作完成合唱部分。
8.学唱歌词(1)跟琴填唱第一部分歌词。注意唱得欢快、热烈,表现喜悦的情绪。(2)跟琴填唱第二部分第一声部歌词。(3)跟琴填唱第二部分第二声部歌词。(4)师生合作练习合唱歌曲。(5)学生分小组练习合唱歌曲。(6)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歌曲处理(1)请一组同学选择打击乐器用课本上的节奏为合唱队伴奏。(2)请舞蹈动作较好的同学,编创朝鲜族舞蹈动作为合唱队伴舞。
三、小结:丰收的喜悦展现在朝鲜族人民的脸上和音乐里。板书设计:歌曲伴奏节奏谱 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苹果丰收》。
二、学唱歌曲《丰收的节日》
1.播放视频:新疆人民丰收后载歌载舞的画面。
2.教师加入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范唱歌曲《丰收的节日》。3.请有特长的学生上台跟着歌曲范唱跳一跳,其他同学模仿舞蹈动作。感受歌曲欢庆热闹的场面。
4.学唱曲调
(1)老师弹奏歌曲曲调,请学生拍出节奏
(2)老师范唱歌曲曲调,让学生熟悉曲调,然后找出曲调的规律。
(3)跟着老师的弹奏拍击节奏,并模唱基本音调。
(4)跟琴完整地模唱全曲。
5.填唱歌词。
6.歌曲处理:学生分组加入舞蹈动作和打击乐器表演。
三、编创活动
1.师分别范唱两个音乐片段。
2.师生接唱。
3.生自由创作,注意给人已结束感。
4.展示、评价。
四、小结: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日子,歌唱幸福的生活。
唱一唱:选择你喜欢的歌曲背唱。
板书设计:歌曲基本音调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材简析:
萨克斯管独奏《回家》表达了一个匆匆回家的游子在归途中所怀的热切渴望和甜美幸福的心情。乐曲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平稳,表现了感情的涌动;第二部分是根据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展开的华彩乐段,既展示了演奏者的技巧,更刻画了游子的种种心情。第三部分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部分音乐,结束了“回家”的旅程。管弦乐《可爱的家》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歌曲是英国作曲家比肖普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中的一首插曲。歌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亲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乐曲基本按照歌曲旋律改编。乐曲中多彩的音色和活泼的伴奏音型使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可爱的家”所带来的甜蜜与欢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情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描写了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第二部分抒发了人们对可爱家园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家乡美》的延续,围绕着音乐所描绘的“家境”和所表达的“家情”,让学生在情真意切的歌声和优美抒情的乐声中激起对“家”和亲人的爱恋之情。并通过学习能够听辨不同的乐器音色,创编节奏为歌乐曲伴奏。
教学目标:
1.能哼唱《回家》主题旋律,并能为旋律填上唱词。能听辨出萨克斯管的音色特点。
2.能听辨出演奏《可爱的家》的主奏乐器,并背唱主题旋律。3.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并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伴奏。
4.能按三拍子指挥图示指挥全班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5.能独立视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前8小节曲谱,并能改编拍子演唱,体会其情绪的变化。
教学重点: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教学难点:感受歌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并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铜管乐器图片。教学方法:聆听与模唱。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三课歌曲。
二、学唱《外婆的澎湖湾》
1.聆听歌曲录音,注意切分音的运用。2.再次聆听并小声跟唱。3.跟琴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4.跟琴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注意力度变化。5.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歌。6.再次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7.跟伴奏演唱歌曲。
8.选择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渲染歌曲的情绪。9.表演歌曲。
10.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三、小结:童年的回忆,温馨的家,都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和幸福。延伸:回家请你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外婆或者奶奶听一听。让她们感受一下你对她们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1.跟着老师的弹奏齐唱歌曲。2.分组分乐段演唱歌曲。3.背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表现内容及情绪。2.教师范唱,强调弱起小节及换气处。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识谱。
4.教师范唱曲调,请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的部分。5.分句视唱曲调。
6.跟着老师的琴,用三拍子划拍视唱曲调。7.跟琴小声哼唱曲调。8.跟琴演唱歌曲曲调,注意强弱起伏及力度的渐强、渐弱。9.跟伴奏填唱歌词。注意歌曲的高潮,要唱的稍强。10.表演歌曲,唱出家的可爱及对家的赞美之情。
三、音乐知识-三拍子指挥图示
1.复习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并跟着老师弹奏的歌曲旋律做指挥动作。
2.复习二拍子含义,学习三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3.师示范三拍子指挥图示,请生模做。
4.师弹奏《牧场上的家》旋律,请学生跟随划拍。
5.请动作标准的同学,跟着老师的弹奏,指挥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四、小结:家虽然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无论家在哪里,都是可爱的。都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二、改编练习
1.熟练地唱好前8小节曲调。2.掌握四四拍和六八拍的特征。3.复习音符时值。
4.请学生自选节奏进行改编。5.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改编:请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并相互评价。7.教师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拍号的不同情绪不同。
三、聆听《可爱的家》
1.教师简介乐曲创作背景:由同名歌曲改编。是歌剧《米兰的少女克拉丽》中的一首插曲。
2.出示课件《可爱的家》歌片,教师范唱歌曲。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曲。
4.初听乐曲,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 5.复听乐曲,随音乐画出旋律走向图形普,感受乐曲的情绪。6再次.复听乐曲,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7.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四、聆听《回家》
1.初听乐曲,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在西洋乐器中属于哪一类?
2.复听乐曲,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请为乐曲编创歌词,主题“回家”。并唱一唱。4.聆听乐曲,边听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5.展示、评价。6.小结:家是可爱的。
四、小结:无论你走多远,家永远是你的牵挂。
阶段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和背唱歌曲,感受歌乐曲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及体现的情感。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复习,巩固本阶段所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复习演唱1-4课歌曲。1.跟琴演唱歌曲。
2.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背唱2-3首。
二、聆听音乐
1.聆听音乐片段,说出曲名。
2.聆听音乐,说出它们的演奏形式及演奏乐器的名称。3.背唱个别主题旋律。
三、音乐知识
1.认识拍号-6/8拍,它的含义及强弱规律。2.二拍子指挥图示,并练习。3.三拍子指挥图示,并练习。4.演唱形式-男低音。
四、编创活动
1.跟着《回家》的音乐哼唱主题旋律。2.小组合作,为《回家》填创歌词,唱一唱。3.个别小组展示。
4.选出优秀的创作,全体一起演唱。
五、小结:音乐来源与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用心聆听,你也能够成为“小小音乐家”。
第五课
故乡
教材简析:
小提琴独奏《思乡曲》是我国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创作的管弦乐曲《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该乐曲主题旋律采用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由四个均等的乐节构成上、下乐句递次下降的波浪形旋律线,商调式的柔和色彩,加上缓慢的速度,倾诉出魂牵梦绕的乡思和缕缕不断的忧伤。歌曲《小村之恋》是一首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12/8拍,大调式。第一乐段旋律进行平稳,以级进为主。极尽缠绵的同时,将家乡的小河、山岗、蓝天、花香水墨画般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第二乐段在音区上与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思乡之情奔涌而出,思乡之情绵长。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电影《红日》的插曲,它反映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情,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它也倾诉了人们对家乡的纵情赞美。歌曲优美流畅,热情爽朗。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乡间的小路》是一首颇为流传的台湾校园歌曲。歌中明快流畅的曲调和形象生动的歌词,编织了一副农村的风情画,表现了农村青年淡泊、宁静的心态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歌曲为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歌曲《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
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可爱的家”的延伸,从爱“家”到爱“故乡”,是情感线的发展和延续。通过学习,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等各种实践中,抒发对“故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描述三首聆听作品在表演形式、地区风格和情绪表达上的不同,并能演唱一首家乡的歌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2.能深情地演唱合唱曲《故乡的小路》其中一个声部,准确地把握歌曲变拍子的节奏,并唱准变化音。
3.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和同学合作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并能背唱其中一段歌词。
4.能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做编创音组和变拍子的练习。教学重点:能够充满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并简单描述三首聆听作品在表演形式、地区风格和情绪表达上的不同。
教学难点:在编创实践活动中,准确把握变拍子的节奏,并做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模唱、创编实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分享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四课歌曲。二、聆听《思乡曲》
1.简介曲作者--马思聪及乐曲创作背景:是我国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创作于1937年的管弦乐《绥远组曲》的第二首,描述了远离家乡的人们那种“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欲回家乡而又不能的情景。马思聪还是《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的曲作者。
2.展示课件-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歌曲图片,请学生跟着老师的弹奏,学唱歌曲,并背唱曲调。
3.初听乐曲,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曲调时,请举手表示。
4.复听乐曲,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聆听《小村之恋》
1.初听歌曲,设问:歌曲“恋”什么?小村哪些地方值得“我”恋? 2.简介歌曲:曲作者是日本音乐人薄井须志程,是由台湾的庄奴填词,著名歌星邓丽君演唱的。
3.复听歌曲,说说歌曲的高潮在哪里?并体会“我”思乡的情感。4.再次复听歌曲,并跟唱歌曲,设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吗?找出两个乐段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5.再次跟唱歌曲,表达“恋乡”之情。
6.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即兴创作表演歌曲。
四、聆听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1.激趣导入: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与之一同奔月的30首歌曲之一。
2.简介歌曲是电影《红日》的插曲及电影剧情。
3.初听歌曲,设问:歌曲的内容是怎样的?(对家乡、对解放区的赞美)
4.复听歌曲,师生一起随歌曲录音轻轻哼唱,体验歌曲“赞乡、爱乡”的情感。
5.演唱歌曲-跟着老师的弹奏演唱歌曲或跟伴奏演唱歌曲。6.请学生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激发他们赞美家乡、热爱家乡之情。
五、小结:无论你身在何方,“思乡、恋乡、赞乡”的情感,永远伴随着你。拓展:课下到网上搜一搜合奏曲《旭日东升》,听一听和《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曲 名 表 演 形 式 地 域 风 格
情 绪 第2课时
一、交流《旭日东升》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关系。
二、学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1.复习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和《外婆的澎湖湾》,请学生说出两首歌曲的拍号,并复习巩固4/
4、3/4拍的强弱规律。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听后讨论回答: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请用一个词语表达。
3.师范唱歌曲,问: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它们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4.学唱第一乐段齐唱部分(1)师范唱,生边聆听边用手划旋律线,并默唱旋律。(2)师弹奏旋律,请生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旋律,并想一想:第一乐段有几句?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3)师重点范唱带有变化音的乐句,请生听辨、比较变化音升4的运用,并能够唱准变化音和八度大跳音程。
5.学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1)师分别范奏第一、二声部旋律,学生聆听分小组模唱。(2)师生合作练习演唱两个声部的旋律。(3)生分小组完整地演唱合唱部分旋律。注意相互聆听。
6.跟琴分声部填唱歌词。7.生合唱歌曲。
8.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歌曲处理。选择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复习3/4拍指挥图示和4/4拍指挥图示。2.歌曲由两种拍号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从歌曲中找出三拍、四拍的混合拍子。随歌曲拍一拍,感受两种拍号强弱规律的不同。
4.听辨教材上的两条旋律,并唱一唱,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5.为《早上好》标上拍号,并唱一唱。加深对变拍子的理解。
四、小结:拍号的不同,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想一想:以往学过的歌曲中有变拍子的吗?你划拍唱一唱,进一步感受它们强弱规律的不同。第3课时
一、交流拍击歌曲,感受变拍子的不同。
二、复习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三、学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1.复习演唱《外婆的澎湖湾》,问:作者是谁?简介叶佳修,并导入《乡间的小路》介绍。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舒畅、无忧的乐观情绪。
3.播放歌曲音乐,请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联想歌曲乡间风情画的意境。
4.复听歌曲,并回答: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有相同的乐段吗?不同乐段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5.学唱歌曲,体验歌曲。(1)聆听歌曲录音,生小声模唱。(2)师生接唱视唱歌曲旋律。(3)生分小组分别视唱两个不同乐段的旋律。(4)填唱歌词。
6.表演歌曲(1)随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做行走的动作,表现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愉快心情。(2)编创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进行歌曲的演唱。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分组展示、评价。
四、编创与活动
1.编创音乐片段填入括号,并唱一唱。(1)先视唱并分析旋律的节奏有什么规律。(2)模仿相同的节奏填上音高唱一唱。(3)自由编创节奏,填上音高唱一唱。
2.变拍子练习(1)找到自己最熟悉且短小简单的歌曲,复习演唱。(2)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变化拍子的练习。
五、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板书设计:乡间-小路-校园-叶家修
第六课
快乐的少年
教材简析:
弦乐四重奏《嬉游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嬉游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速度很快的乐曲,3/8拍紧凑的节奏,犹如舞者在不停地旋转,旋律轻快活泼。管弦乐《缆车》是根据意大利男声合唱曲《缆车》的旋律改编而成。作品热情奔放、粗犷爽朗,充满乐观和自豪的情绪。歌曲《叮铃铃》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的歌曲,曲调采用了湖南民歌的素材作为本歌的主导动机,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它描绘了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自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雏鹰之歌》是一首富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曲调采用了新疆地区民族音调为素材,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跨世纪的一代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情分析:
本课选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风格与形式的音乐作品,向学生展现“快乐的少年”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端正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2.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3.能用坚定自信的情感,唱出歌曲《雏鹰之歌》的风格特点,并背唱歌曲。
4.能听出乐曲《缆车》中主要的乐器音色,以及贯穿全曲的伴奏的类型。
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辨别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用坚定自信的情感,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挂图。教学方法:听唱与模唱。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五课歌曲。
二、学唱歌曲《叮铃铃》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说说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具有浓郁湖南民歌的特点)
2.复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两段歌词,两种铃声,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分小组练习演唱发声练习。注意声音对比要清晰具有跳跃性。66 ii 6 3∣66 ii 6 6∣ 小呀小羊羔呀蹦呀蹦蹦跳呀 6— 3—∣6— 3—∣ 咩
咩
4.听辨下面的旋律,说说他们的不同。6 6 i 6 ∣ 5 65 3 ∣ 6 6 i 6 ∣ #5 65 3 ∣ 第二条旋律出现了#5。5.请学生试着跟老师的琴将不同的旋律唱一唱。并在歌曲中找到#5视唱。
6.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标有前倚音和下滑音的地方,小声模唱。
7.跟着老师的琴视唱前8小节曲调。8.请学生自学后面的曲调。9.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歌曲调。10.请学生视唱第二声部曲调。11.分小组齐唱两个声部曲调。12.分声部填唱歌词。
13.跟琴分小组分声部演唱歌曲。注意顿音、倚音、下滑音及渐强、减弱等。
14.按照教材上的伴奏曲谱,为歌曲伴奏。
15.有感情地表演歌曲。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唱出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三、小结: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歌唱着,幸福地生活着。
板书设计:66 ii 6 3∣66 ii 6 6∣
小呀小羊羔呀蹦呀蹦蹦跳呀 6— 3—∣6— 3—∣
咩
咩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叮铃铃》 1.跟伴奏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2.分小组跟琴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3.合唱歌曲。
二、聆听《嬉游曲》 1.简介“音乐神童”莫扎特。
2.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3.简介“嬉游曲”:源自意大利文“divertire”,有使人欢乐、消遣的意思。
4.重点聆听主题旋律,让学生熟悉主题并记住它。5.复听乐曲,说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6.请学生看着“乐曲演奏图”,认识“弦乐四重奏”中的乐器及演奏形式。
7.再次聆听乐曲,提示:这首乐曲属于哪一种体裁?是进行曲还是摇篮曲?
三、编创活动
1.师简介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请生辨别调式。2.师视唱音乐片段,让生熟悉旋律。3.小组讨论,完成音乐片段的填写。4.个别小组展示并评价。
四、小结:音乐有大调和小调之分。但我们的民族音乐却有五个调式,它们分别是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拓展:课下查找资料,看一看我们熟悉的民歌,都是什么调式的。
板书设计:宫、商、角、徵、羽 第3课时
一、交流资料。
二、学唱歌曲《雏鹰之歌》
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风格。(新疆地区音乐风格)2.复听,小声哼唱。
3.跟琴视唱歌曲曲调1-8小节。4.跟琴视唱歌曲曲调9-16小节。5.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调。
6.老师加入下滑音弹奏歌曲曲调,请学生模唱。7.结合歌曲讲解下滑音。
8.请学生跟琴准确地演唱歌曲曲调(加入下滑音)。9.填唱歌词,注意下滑音。
10.跟琴练唱歌曲。注意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11.跟伴奏演唱歌曲。
12.表演歌曲,用铃鼓按指定切分音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人生的道路上,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的,就像鹰一样,只有在飞翔的路途上战胜一切困难,才能展翅翱翔。
板书设计:滑音记号和切分节奏 第4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雏鹰之歌》 1.跟着老师的弹奏演唱歌曲。2.加入自编节奏,边拍击边演唱歌曲。3.背唱歌曲。
二、聆听管弦乐《缆车》
1.导入:出示图片设问:这是什么?你们做过缆车吗?缆车在行驶时与钢索摩擦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做过缆车的同学讲讲自己乘缆车时的心情和所见所闻。
2.聆听歌曲缆,初步感受歌曲欢乐兴奋的情绪。3.简介歌曲背景及歌词“弗尼古利-弗尼古拉”的意思。4.复听歌曲,请学生跟唱“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模拟缆车在钢索上发出的声音。
5.聆听管弦乐,设问:乐曲中有哪几种主要乐器的音色?哪一种乐器表现了缆车快速滑行的情景?哪一乐段表现了人们的欢呼和惊叫?
6.复听乐曲,说说两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7.再次复听,选择贯穿全曲的节奏型,随音乐拍击为其伴奏,表现缆车快速滑行的情景。
三、小结:快速滑动的缆车,伴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迅速穿过高山、森林、河流,人们大声的欢呼,高声歌唱。
板书设计:6/8 ××××|××××|
第七课
冬雪
教材简析:
管弦乐《乘雪橇》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创作。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音调、节奏富有鲜明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在铃铛、马鞭、马蹄、马儿嘶鸣等音响的衬托下,绘声绘色地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心情。京剧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又名《打虎上山》,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主要唱段之一。它采用了管弦乐队伴奏,音色丰富,气势恢宏,唱段运用了京剧的多种板式,抒发了杨子荣乔装打扮,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歌曲《堆雪人》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这首童声合唱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玩耍的动人画面,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它告诉孩子们,冬天小动物们冬眠的知识。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而带有叙事性。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让孩子们在感受雪花带来快乐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听辨乐器音色和识读乐谱是本课的需要解决的。
教学目标:
1.能听辨出管弦乐曲《乘雪橇》主题出现的次数和变化,并能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
2.能模仿圆号音色哼唱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前奏旋律,并会模唱其中一到两句唱腔。
3.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二声部歌曲《堆雪人》其中的一个声部,表现出自信、活泼、朝气的精神风貌。
4.能用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能唱准歌曲中的变化音,并能边演唱边按四拍子指挥图示划拍。
教学重点: 用轻快、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表现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并能边唱边按四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
教学难点:歌曲中变化音的准确演唱及模唱京剧唱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雪景图片及京剧视频。教学方法:聆听模唱与编创实践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六课歌曲。
二、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设问:“雪花”、“梦”有关系吗?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
2.聆听范唱。设问: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学唱歌曲,在间奏处,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教师弹奏歌曲曲调,请学生按照四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小声跟唱。
5.再次聆听老师的弹奏和范唱,注意变化音的音准。6.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歌曲曲调,唱准变化音。7.填唱歌词。8.跟伴奏演唱歌曲。
9.歌曲表演。用不同的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0.讨论:设问:(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生物科普知识——冬眠)(2)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3)引导学生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11.背唱歌曲。
三、音乐知识-四拍子指挥图示
1.复习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指挥图示。
2.师示范四拍子的指挥图示,并强调第三拍的划拍方向机力度。3.请学生模仿划拍练习。
4.师生一起跟着歌曲音乐做划拍练习。
四、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拓展:用你知道的其他冬眠的动物名称,创编新歌词,唱一唱。
板书设计: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冬眠 第2课时
一、复习演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二、交流演唱自编歌曲。
三、聆听《迎来春色换人间》
1.初听前奏音乐,请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景象,并说说音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还是民族乐队演奏的。
2.再听前奏音乐,当听到圆号的音色时,用“du”哼唱并随音乐模仿吹奏的动作。
3.完整地聆听唱段,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迎来春色换人间》唱段的故事背景。
4.学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唱腔
(1)聆听范唱,并边听边默唱。(2)老师范唱,请学生小声模唱。
(3)观看视频,一边模唱一边模仿杨子荣亮相的动作,演一演。
(4)请模范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并请其他同学模仿表演。
(5)看着视频,一边演唱一边表演。
四、小结:茫茫雪原上,杨子荣为了人民的解放,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剿消灭匪徒,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延伸: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智取威虎山》全剧,并简单写出观后感。
板书设计:大八 八大 第3课时
一、跟音乐模唱《迎来春色换人间》唱段。
二、交流观后感。
三、学唱歌曲《堆雪人》
1.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2.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小节)。
3.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3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4.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5.跟琴流畅地演唱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6.跟琴完整地演唱第一声部曲调。7.跟着老师的弹奏演唱第二声部曲调。8.合唱两个声部曲调。9.填上歌词演唱歌曲。10.合唱歌曲。
11.加入打击乐器、编创动作歌曲表演。
四、小结:天上飘着雪花,地下一群娃娃,他们在乘雪橇、堆雪人,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惬意。
板书设计:×××××|0×××××|××.×-| 第4课时
一、复习演唱《堆雪人》
1.跟着老师的弹奏演唱歌曲。2.分声部演唱歌曲。
3.请个别同学演唱教材上色块中的旋律,并相互评价。
二、聆听管弦乐《乘雪橇》
1.初听乐曲,感受其情绪。
(1)老师弹奏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旋律,请学生跟唱并引出主题-乘雪橇。
(2)聆听乐曲片段,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有趣的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境?
(3)再次聆听,想象自己坐在雪橇上,身体的感觉,并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
2.熟悉主题,用“la”哼唱主题旋律,并用手划出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起伏。
3.完整地聆听乐曲,问: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
4.复听全曲,乐器伴奏(1)提示:乐曲中什么声音一直贯穿全曲的始终?它使你想到了什么?
(2)分组讨论: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为主题伴奏,表现雪橇轻盈飞奔的场面。
(3)说一说乐曲中“甩鞭声”共出现了几次?请随音乐用动作和声音来模仿。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乐曲。
三、小结:冬雪给我们带来欢乐和喜悦,也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朝鲜族民歌,选自朝鲜族影片《金刚山姑娘》的一首插曲,歌曲为4/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欢乐的劳动场面。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和表演《苹果丰收》这首歌,使学生了解朝鲜族相关文化,热爱民族音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模仿、自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正确的掌握歌中的旋律、节奏等。
知识与技能:通过用活泼热情的情绪,准确流畅的演唱,表现朝鲜族人民喜获苹果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能用准确的音高、正确的唱名唱出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看一年四季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空气非常新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夏季有一个月的假期,可以游泳,吃冷饮。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很开心。
冬季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看几副图片,猜一猜这些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季节?
师:放课件(四副图片:大枣、葡萄、麦子、苹果)。
生:秋季。
二、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
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来到一个果园里,看看这个果园里是什么丰收了?(放《苹果丰收》歌曲,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
师:请大家一起回答问题。
生:苹果、稻谷。
师:为这首歌曲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2、复听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丰收的歌曲——《苹果丰收》。
a、出示课件(苹果丰收的字样)。
b、播放歌曲同时介绍这首歌曲是朝鲜电影《金刚山的姑娘》的插曲。
c、听完后提问对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人们在欢天喜地的庆丰收。节奏很欢快,很活泼,表现出人们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三、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果农的果园,看苹果丰收了,谁想摘苹果吗?请一位同学来摘你喜欢的苹果,农民朋友要求我们按顺序来摘苹果,不过要回答问题,你才能得到一个大苹果。
1、节奏训练
2、旋律视唱
3、学习歌曲
师:刚才几个同学在果园摘了四个成熟的苹果,还有同学想参与摘苹果吗?回答问题才能得到苹果哦?
再听歌曲回答问题:
歌曲的拍子是什么?
(四二拍子)
.情绪:(明快
活泼)
哪个民族
:(朝鲜族)
主题:《苹果丰收》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的欢乐劳动场面。
(2)谁还想摘苹果?
再听歌曲《苹果丰收》说说歌曲分几部分?(歌曲是两部分)
(3)
让我们合着音乐和摘苹果的朋友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用儿童唱法再唱一遍《苹果丰收》,要求吐字清晰,注意吸气收腹,音量适中。
4、表现歌曲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节日、婚典等特殊日子都要集会,让我们也来和他们一起跳起来吧!
四、拓展
1、出示课件了解有关朝鲜风土人情及有关知识
2、展示朝鲜男女民族服饰。
3、介绍朝鲜长鼓。
4、欣赏不同版本的歌曲《苹果丰收》
五
课堂小结:
我们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吉林省与朝鲜国只隔一条鸭绿江,朝鲜族在我国东北三省尤其是吉林省人口分布比较多,今天我们和朝鲜族朋友一起摘苹果,并学习了歌曲《苹果丰收》大家感到非常愉快,让我们团结各族人民,热爱劳动,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少年!
六、板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4
1.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2.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3.积极编创小小音乐剧,表现歌曲的内容。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按照不同的速度来唱歌。2.准确把握节奏,复习反复记号。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后十六音符节奏。2.以不同速度,入情入境表演。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动物头饰、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别人帮助过你或者你帮助过别人的事吗?请你告诉我。生1:为妈妈做事。生2:帮小朋友打扫卫生。生3:同学之间互相借东西。
2.师:小朋友们,你们非常有爱心。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大森林里。咦,有的孩子觉得很奇怪,为什
么要去大森林里呢?因为今天在大森林里也发生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是谁帮助了谁呢?听老师来讲故事
三、讲故事,引其入境。
1.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 追来了!”大鹿是怎么说的呢?“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故事讲完了,是谁帮助了谁呢?小兔 遇到了什么困难?(生自由回答)
2.师:在大森林里最可怕的是动物碰到了猎人,猎人手里拿着什么?(枪)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啪啪)
谁来表演一下?(生表演)小兔听到枪声害怕极了,他噔噔地跑过来说了一句什么话?(生齐读两次,要按
节奏来读)大鹿又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兔儿 /兔儿/ 快进/ 来咱们/ 手把/ 手挽 /牢。你们发现哪
儿比较难读呢?(生答)对了,我们只要把来和咱们读的紧一些就好了,我们再试着来一次好吗?(生拍手 齐读两遍,师拿小响板合奏)
四、图文结合,理解歌词,突破难点。
1.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放录音磁带,学生用小手点歌词)2.师:有谁知道哪一句刚刚唱了两遍?(生齐答齐读)为什么唱了两次?(生:因为有反复记号,并指出反
复记号的位置)小朋友说得真好,因为有反复记号,所以要唱两遍。这就是小兔和大鹿的对话,我们一起读
一次。(师用小响板,生用小手拍边打节奏边读,反复一次)3.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们看到了吗?图上的小兔子在说话的时候在干什么?(生:撒腿逃跑。)它的表
情呢?(慌慌张张)他一大早起来干什么去了?(生:摘蘑菇)突然猎人出现了,吓得小兔子赶紧逃跑,篮
子也掉了,蘑菇也撒了一地。此时此刻小兔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害怕、紧张、着急)小兔的话应该以
怎样的速度来读呢?(生:快速,师示范一次,生读一次)大鹿在干什么?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生:它 在和小兔说话)这时候大鹿的心情怎样?这句应该怎么读?(生:焦急、快速),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师和生分角色读对话)
五、学唱歌曲,情景处理。
1.师:让我们跟着琴轻轻地、慢慢地用歌声来唱一唱吧!(师弹琴,生跟琴试唱,完整来两次。)
2.师:刚刚我们是用一种速度来演唱,能不能用不同速度来演唱呢?想一想,第一句前半句怎么唱?(生:
抒情些,因为大鹿站在房子外面看风景,很悠闲)后半句,老师来唱,你知道了什么?(生:慢慢快了,)
小兔怎么跑来的?(生:从远到近)所以我们唱的就渐渐快了。第二句第三句呢?(生:快一点,师总结板 书:稍慢、渐快、稍快)3.师弹琴,生完整演唱两次,师提示反复。4.师生换角色对唱。
六、小小音乐剧。
1.师:刚刚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能不能用肢体动作来演演呢?(生:能)这首歌里除了大鹿、小兔
之外,还有什么?(生:太阳、小鸟、猎人),那小组自由组合开始排练。
2.师选几组上台展示,放录音范唱,创设情景:清晨太阳公公张开了双臂,照耀大地,光芒四射,小鸟唧唧
喳喳叫着,一个故事发生在大森林里„„。(小组表演,其他组评价。)七.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推荐阅读:
人音版小学音乐_六年级上册教案06-26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6-18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反思、建议05-11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洗手绢》评课稿07-07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10-24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法国号》教案08-15
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 音乐教案 《小白船》05-13
一年级上册音乐 爱劳动 1教案 人音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