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教师资格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作曲家

2024-08-17

青海教师资格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作曲家(通用5篇)

青海教师资格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作曲家 篇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年青海教师资格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作曲家(8)

17.任 光(1900~1941):作曲家。从小喜爱民间音乐。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同时学习音乐。1927年后回国参加进步的音乐活动。1934年创作了着名的《渔光曲》而一举成名。以后还创作了歌曲《打回老家去》、《高梁红了》及歌剧《台儿庄》、《洪波曲》的音乐。1940年在新四军军部工作,皖南事变时牺牲。

教材中的作品:四年级⑦第一课《水乡》中的聆听歌曲《渔光曲》。

18.黄 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他毕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在介绍西洋近代音乐理论、培养专业人才方面作出了显着贡献。同时,他也从事创作和着述。他创作了交响音乐、室内乐、清唱剧和歌曲等94首作品。其中《怀旧》与《长恨歌》等是我国在交响乐和清唱剧方面较早的尝试;他的歌曲《玫瑰三愿》、《点绛唇》、《南乡子》、《天伦歌》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抗敌歌》、《九•一八》、《旗正飘飘》是我国最早的抗日歌曲,在民族解放战争期间鼓舞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教材中的作品:五年级⑨第八课《冬雪》中欣赏歌曲《踏雪寻梅》。

19.魏群(1936~2010):中国军旅作曲家。辽宁省抚顺市人,1948年12岁参军,多年来他创作的歌曲千余首,《海上女民兵》(魏群、付晶曲)、《芝麻开花节节高》、《歌唱敬爱的周总理》(晓藕、魏群曲)、《浪花啊浪花》、《合欢花我心中的花》、《天地之间的歌》、《干枝梅呀干枝梅》、《走向海洋》、《雨情》、《我心上有一首诗》、《校园丁香》、《唱吧跳吧》、《遥远的思念》、《爱是天意》等,1981年出版发行了魏群独唱歌曲选。他创作的部分军乐曲《欢迎进行曲》、《团结友谊进行曲》(魏群、付晶曲)、《军威进行曲》、《将士的骄傲》、《军旗下的步伐》、《祝你好运》、《友谊传四海》、《民族团结尽歌舞》、《欢歌喜舞庆胜利》、《祝你快乐》、《友谊中的欢乐》、《友谊圆舞曲》、《欢腾的瑞丽江畔》、《西双版纳的节日》、《天山之歌》、《丰收的喜悦》、《牧场欢歌》、《火把节之夜》、《轻歌荡舟》、《花在欢笑》、双簧管独奏《山村新歌》、小号独奏《春天的歌舞》(魏群、贾双曲)、《山丹花随想》、《买买提参军》、长号独奏《在金孔雀起飞的地方》等,有的作品在国外演奏发行出版。为军乐团外事任务编配了二百余首中外乐曲。多年来近百首声乐、军乐曲在全国、全军、中国音协,各省市获奖。

教材中的作品:四年级⑧第一课《手挽手》中的吹奏乐《祝你快乐》。

20.印青(1954-):中国作曲家。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多次在全国、全军各次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国家一级作曲。代表作品:歌曲《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世纪春雨》等。

教材中的作品:四年级⑧第三课《家乡美》中的聆听歌曲《东方明珠》。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1.付林(1946-):词曲作家。1946年1月17月出生于黑龙江富锦市,196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曾任海政歌舞团演奏员、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等职,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等职。从艺近四十年的付林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妈妈的吻》、《小螺号》、《小小的我》、《故园之恋》、《相聚在龙年》、《都是一个爱》、《故乡的雪》、《楼兰姑娘》、《步步高》、《海岛谣》、《天蓝蓝海蓝蓝》、《故乡情》等上千首歌曲。付林曾创作大量的影视剧词曲作品,如《潮起潮落》、《儿女情长》、《哦昆仑》《朱德》、《刘少奇》、《戊戌风云》、《父子老爷车》、《好汉三条半》、《刘胡兰》等百部作品的音乐。

教材中的作品:四年级⑧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演唱歌曲《小螺号》。

22.刘管乐(1918~1990):中国笛子演奏家。中国的笛子演奏艺术大体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细腻娓婉取胜,北派以火爆粗犷见长。刘管乐和冯子存一样,是音乐界公认的北派笛艺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笛音高亢、脆亮,坚实,极富光彩。在注重气、唇、指、舌各种技巧的娴熟自如;密切配合外,尤精于滑音,剁音、吐音、历音、花舌音和多指颤音等北派梆笛的主要演技。他还善于以笛音模拟禽鸟的呜叫声,那用高超的技巧和细微的气息控制所演奏出的百鸟竞技的生动场景,曾令观众和同行惊奇不已.刘管乐是一位多产的笛曲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影响深远。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两部作品专辑:《笛子独奏曲集》、《刘管乐笛子曲选》。其中1956年月11月出版的《笛子独奏曲集》,是我国出版最早的个人笛曲专辑。作品中尤以《荫中鸟》和《卖菜》最为着名。由于刘管乐具有丰富的民间音乐素养,因而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材中的作品:四年级⑧第六课《风景如画》中的笛子独奏《荫中鸟》。

这是笛子演奏家刘管乐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首北方风格的梆笛曲。它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笛子技巧中的滑音、吐音、历音、花舌音以及多指颤音等奏法,描绘了茂林浓荫、百鸟齐鸣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声乐委员会顾问。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音协常务理事、中国合唱协会艺术顾问、中国基督教圣乐委员会顾问、上海合唱协会艺术顾问、国际合唱学会会员、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会员。陕西乾县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抗战胜利后,赴美国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专攻合唱指挥,获硕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西南音乐学院研究院。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文革结束后,六十多岁高龄的马革顺教授进入了他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在专业指挥课的教学中,他得以充分选用和扩展合唱经典曲目,由此培养出又一批青年合唱指挥家。他为《周总理,您在哪里?》、《祝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酒歌》、《运动员进行曲》、《每当我拿起洁白的粉笔》、《本事》等歌曲编写合唱。摘译了G.F.Darrow《四十年来的合唱训练》(1978)、修订《合唱学》(1980)、发表论文《西欧各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1982)、合唱指挥的教学与排练随笔三篇(1989)。此外,陆续发表于《上海歌声》、文汇报、《舞台与观众》、《儿童歌声》、《多来咪》等报刊的文章有十多篇。马革顺教授对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影响是极为广泛、极为深远的。1981年2月,应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邀请,前往美国21所大学讲学和举行音乐会,并获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称号。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中华民族的特征,是在立足于汉民族的思维、情感、语言、声调基础之上,吸取国际合唱艺术的学术精粹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的。马革顺教授关于合唱艺术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音乐表现重风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响谐和典雅、色调丰富。对于我国的歌曲,他不仅仅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更在运用声调、语调以加强合唱感染力方面有其极宝贵的成功经验。

教材中的作品:四年级⑧第七课《校园里》中的聆听合唱《运动员进行曲》。24.施光南(1940—1990):我国着名作曲家,一级作曲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的一代作曲家的杰出代表。创作大量歌曲脍炙人口,70年代初即写有《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打起手鼓唱起歌》等群众歌曲,1976年后创作了《周总理,你在哪里》、《祝酒歌》等着名小说诗歌文学作品。1978年7月,施光南调入中央乐团,他接连创作了《生活是多么美丽》、《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其中最突出的是由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和由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198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施光南创作了大型歌剧《伤逝》。1990年3月,在施光南心中孕育了20余载的另一部大型歌剧《屈原》初步完成,并举行了歌剧《屈原》音乐演唱会。1990年4月因脑溢血卒然逝世。终年49岁。施光南,被誉为“时代歌手”、“人民音乐家”。

教材中的作品:四年级⑧第七课《校园里》的表演《校园多美好》。文章来源:中公青海教师考试网

青海教师资格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作曲家 篇2

关键词:人音版 湘教版 教材比较

一、研究背景

(一)教材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教材”的定义是:1.根据一定学科任务,选编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2.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由此可见,教材是教科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进行实际操作的工具。

(二)小学音乐教材概况

曹理在其专著《音乐学科教育学》①中对教材的定义为:“音乐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音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教学软件等)”。《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音乐教材包括“学生用教科书和与之相匹配的音响、音像教材及教师教学参考资料”。音乐教科书(课本)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载体,是衡量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两个版本音乐教材特点的比较

(一)对两套教材的共性分析

1.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诚然在人音版的教材中是有所体现的。教材的作品选择情感充沛,具有美的意识、美的韵律、美的图片等诸多特点。例如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的《杜鹃圆舞曲》《牧童短笛》等欣赏曲目,让学生们在倾听优美旋律的基础上,再配上漂亮的插图,看着欢快活泼的画中人,学生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音乐的旋律美感而舞动起来。湘教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编入了许多简单形象的曲目,如《唱呀,跳呀》《好朋友来啦》《牧童遥》等作品,这些作品简单、易学,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再配之与内容相关的漂亮图片,学生在这种赋有故事性、内容性的作品中,参与学习的欲望会更高。

2.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材应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及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人音版的教材正是抓住了这一中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品的选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习息息相关。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玩具兵进行曲》《可爱的动物》这几课都提出让学生模仿机器人、小动物的声音及动作,这样的选材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让学生在这种愉快的律动中体验音乐、学唱新歌曲;又如湘教版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买菜》这堂课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极为贴近,在教材练习设计中要求学生“跟随音乐模仿买菜的动作”,通过这些音乐知识的学习、模仿,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实践当中,让学生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上增加乐感、节奏的要素,从而培养音乐兴趣。

(二)对两套教材的个性分析

教材曲目选择分析。《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的编写内容要将各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要有利于欣赏、演奏、演唱等活动的综合运用。在教材所选曲目中,民族传统音乐、专业创作的经典作品、优秀的新作品等均应占有一定比例”。从教材的编写内容来看,人音版每单元曲目容量较多,每个单元都有固定的创编活动,曲目分类较为全面,学生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加强音乐的素养和技能。而湘教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特色尤为明显。例如《我的家乡日喀则》(藏族)、《其多列》(云南哈尼族)、《乃哟乃》(土家族)、《幸福花儿开心上》(柯尔克孜族)、《苗家儿童庆丰收》《吹起羌笛跳锅庄》(羌族)、《举杯祝福》(乌孜别克族)、《上去高山望平川》(西北)这些民族作品大力弘扬了民族传统音乐与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两个版本教材编排内容和曲目分類比较

内容是教材编撰的重要部分,笔者对两个版本小学一年级上册内容和曲目整理如下:

两套教材在曲目分类也存在些许差异,主要如下:

儿歌

器乐(唢呐、竖笛、古琴)

音乐情景剧

民间音乐

湘教版 戏曲说唱

西方音乐

古诗朗诵

创编活动

儿歌

民间音乐

器乐(竖笛、柳琴、古琴、二胡)

戏曲说唱

人音版 西方音乐

流行音乐

读童谣

游戏

从以上两个版本教材内容和曲目的归类来看,人音版教材的器乐作品较为丰富,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中也渗入了流行音乐作品。湘教版教材单元容量较少,但曲目分类比较丰富,注重学生创编与实践,更是在教材中加入了音乐情景剧。

四、两个版本教材呈现方式比较

《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用教科书要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要简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用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要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音响材料要紧密配合教科书的选曲”。两个版本教材封面的设计中都呈现出了新课标和新课改的意图。经过观察比较,人音版运用全版彩页印刷并使用了大量色彩鲜明、生动多样的精美图片和动画。湘教版用了不同少数民族儿童歌舞或演奏器乐的图片作为封面设计,每课中也穿插了相对应的少数民族儿童进行歌舞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风俗和地域文化。

五、两个版本教材不足之处

逻辑性不强。人音版和湘教版教科书分别是按照单元主题和课时的形式来编排教学内容的,人音版在每个主题中都囊括了演唱、欣赏、音乐文化等方面。这种新颖的编写方式,让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式学习的情况。然而过于突出主题便会导致每个单元之间知识与技能相对减弱,教学达不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效果。器乐教学和乐理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不够彻底和全面,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计划也就无法顺利完成。例如教材中第二册第七课的《巧巧手》,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渗入在四首音乐作品当中,不难看出这一单元的知识量过大且偏难,小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点和要求完全掌握。而人教版在每课时与教材的每册中也缺乏逻辑性。教材中每课时的容量较少,使前一次的课时很难为后面的知识内容服务。如在第一册“狮王”一课中,教材设计了聆听《彼得与狼》选段和《动物狂欢节》选段《狮王》,这些曲子只有单纯的旋律,学生很难听懂。

六、结语

乐教材决定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音乐教材的探究是一项长期而久远的工作,教材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紧随时代的脚步,才不会被淘汰。当然,要实施好新教材以及提高新教材的可行性,我们就要把教师、学生与教材三方面的关系设定为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不断地增强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加强师资培训,小学音乐教材才能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注释:

①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可恨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庄钟春晓.我国新课程标准音乐教材(七至九年级)的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任姗.三版小学音乐新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音、人教和湘艺版小学低学段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安娜.义务教育阶段冀版、湘版、人教版音乐教材比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青海教师资格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作曲家 篇3

各位评委老师X午好,我是应聘小学音乐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中国》,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大中国》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一节音乐欣赏课。本首歌曲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高枫作词作曲,朱良镇编合唱。《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通过歌曲的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歌曲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前两课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根据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体性差异,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握歌曲的风格、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并尝试合唱歌曲;能够掌握秧歌的基本表演动作,进行歌舞表演。

根据教材的分析以及叫教学目标的设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歌曲中爱国主义情感的体验,用合唱这一演唱形式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秧歌基本表演动作的掌握。

二、说学情

小学六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在这过程中也需要老师发挥指示和引导作用。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结合新课改理念和本节课内容的特征,我将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这是音乐欣赏课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音乐和图片,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曲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逐渐的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四、说学法

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学,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的学法是欣赏法。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天赋不是天生固有的,音乐的耳朵在听力训练中得到,多练习就多出效果。音乐欣赏又是发展听觉才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地感受、领会学习,因此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由于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3课,那么在上课伊始,我会让同学们复习我们前两次课学唱的歌曲《同一首歌》和《我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唱完这两首歌,我会想学生提问:同学们在你们心中,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同学们可能回答中国很大、民族很多等,那么我会总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呢都说明我们的祖国很大,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我们来听一听,歌曲中是如何描绘我们的祖国的。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两首关于祖国的歌曲,对爱国歌曲已经有所感知,能够感受爱国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我用同学们刚学过的歌曲导入今天的新课,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今天的课奠定了感情基调。

(二)聆听音乐,欣赏歌曲

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引导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逐步拥有音乐的耳朵,是我们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步骤:

1、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经过导入的环节之后,我会播放歌曲《大中国》,这首歌曲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歌

曲,在播放歌曲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能跟着哼唱,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欣赏歌曲的兴趣。接着我会提问学生: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2、再次聆听,深入感知

学生听到熟悉的歌曲都会显得非常的兴奋,带同学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之后,我会再次播放歌曲,让同学们跟着一起演唱,同时向同学们讲解,这首歌曲是一首合唱曲,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同一首歌》是同一种演唱形式,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应该注意声部之间的平衡、和谐。同时提问给学生:(1)、歌曲运用的比喻的手法,将中国比作家,那兄弟姐妹指什么?(2)、从歌曲中你听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聆听并演唱歌曲。聆听、演唱完毕,学生回答问题,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并简要的讲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高枫。

3、深情演唱,体会情感

同学们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简介,并且对歌词进行了分析,已经能够体会歌曲的情感了,那么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会将同学们合唱这首歌曲中欠缺的地方简要进行指导,让同学们深情并茂的进行合唱,完整的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对之前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安排,整个环节分为三个紧紧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步骤,循序渐进,不仅巩固了合唱这一演唱形式的学习,而且引导学生自己感受、分析歌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堂延伸,音乐活动

在欣赏、分析并体会了歌曲之后,我会让同学们将《大中国》与《我的祖国》在歌曲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进行简要的分析。接着,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秧歌的图片,并对秧歌这种民间歌舞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播放一段秧歌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请同学们都站起来,由我来教学生一个简单的秧歌动作,学生们学会之后,我会将同学们进行分组,分组进行练习,并且能够在这些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一直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同学们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以及旋律进行舞蹈,我会深入学生中间,进行指导,也跟学生一起舞蹈。待同学们都创编好了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个展示的空间,以组为单位,自由上台进行展示,台下的同学在音乐生中演唱歌曲。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设计意图: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表现欲望都是比较强烈的,而且在前面的欣赏歌曲中,同学们可能有点倦怠了,在这个音乐活动环节中,我教会学生扭秧歌,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由进行创编,能够再次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舞蹈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创编舞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表演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四)课程小结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采用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总结的能力,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我会加以小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家,热爱我们的兄弟姐妹。最后,我会让同学们再次伴随歌曲舞蹈,在欢乐中结束这堂课,让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停留在学生的心中。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总结能力,在课前再次伴随歌曲舞蹈,能够让歌曲的情感深入学生心中,音乐课会结束,但是歌曲中饱含的爱国情感却不会结束,会在学生的心中萦绕。

六、说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第11册教案(人音版) 篇4

第一课

白 帆 教学内容:

一 歌曲:《白帆》

二 综合训练:三声部合唱发声练习

三 欣赏:长江之歌(合唱曲)

教学目的:

一 启发学生通过有表情地歌唱,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表现明朗的生活态度。

二 着重通过对旋律特点的分析,感受欣赏曲中所表达热爱和赞颂祖国河山的帜热感情。

三 进行三声部的发声练习,要求韵母转换连贯.自然。

声部间基本协和.均衡。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并富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教学难点:三个声部声音的协和与均衡

教具准备:录音机.钢琴.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三声部母音转换练习

教学重点:要求声部的和谐,声音的自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综合训练

1发声练习

a、学生跟随老师的手势齐唱C大调音阶

b、学生用柯达伊手势做三度音程的发声练习

2、复习歌曲:《小瓜棚》

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演唱此歌

3、三声部母音转换练习:教材P 1=c 4/4 5 5 5 ︱ 5︱ i i i i ︱ i--︱

ma mo mi mao mu ma mo mi mao mu 1 1 1 1 ︱ 1︱ 3 3 3 3 ︱ 3-︳

3、《圆舞曲》一般采用3/4拍为宜,速度轻快

3/4 5 – 5 ︱ 5︱

4、《马儿来了》应带有马蹄节奏的特点,速度轻快

2/4 XXX XXX ︱ XXXX XX ︱ XXX XX ︱

在以上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以哼唱—修改—再修改的顺序进行。

五、教师小结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欣赏:新疆好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歌曲《小小花伞》进教室

2、师生互相问好

二、复习歌曲《沂蒙山小调》

三、新课:欣赏《新疆好》

1、初听,听后说说演唱形式是哪种?音色特征是什么?

2、复听,要求学生感受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

3、说一说这首歌曲的节奏型都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析、讨论最后回答问题

oxx xx ︱ xx xx ︱手鼓的固定节奏xxx xx ︱ xxx xx ︱渲染了民族音乐色彩

4、分析段落:师生讨论进行

全曲结构为‖:上乐句+下乐句+歌乐句:‖+结束句(上乐句)副歌乐句是下乐句音乐素材的变化与重复

5、逐段欣赏

6、完整复听

复听时说说歌曲抒发了人民什么样的情感,歌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听着乐曲有什么感受 这首歌曲抒发了新疆人民热爱和赞美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歌词描绘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戈壁沙滩变良田,葡萄瓜果甜又甜”等一派美丽富饶的新疆景色。令人向往,使人陶醉,听着乐曲仿佛在眼前出现了一群热情豪爽的男女青少年,穿着新疆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地在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歌曲音调高亢、嘹亮,富有浓郁的草原风味特色。

7、教师小结

第 七 课 银 色 世 界 多 美 丽

教学内容:

一、银色世界多美丽

二、综合训练:两部合唱发声练习

三、欣赏:雪橇(管弦乐曲)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用轻快与舒展两种情绪来表现对银色世界的赞美

二、进行两声部的发声练习,要求声部协调、统一,并通过力度的变化表现“马儿跑”的音乐形象。

三、综合运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以及乐器音色等已学过的音乐知识来感受和理解乐曲《雪橇》的音乐形象。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用轻快与舒展两种情绪来表现对银色世界的赞美。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互相问好

二、综合练习

1、发声练习:两声部的音程练习

2、复习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要求:声音优美、自然。

三、学习新课:(课件)

1、导言:同学们,秋去冬来,冬姑娘披着嫁衣来到了我们中间,我们已经迎来了初冬的第一场雪,白雪公主也给我们带来了节日贺卡,让我们一起在这洁白的世界里歌唱吧

2、听歌曲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3、再听歌曲范唱

4、学生用牧童笛自学曲谱,教师指导

5、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6、学唱二部旋律。

四、教师小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填唱歌词

教学重点:启发、引导学生用轻快与舒展两种情绪来表现对银色世界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歌曲《银色世界多美丽》旋律进教室

2、师生互相问好

二、综合练习

1、发声练习同第一课时

2、复习歌曲《采菱》

要求:吐字清晰、情绪欢快表现出少年儿童对家乡的热爱。

三、继续学习新课

1、用牧童笛齐奏曲谱(两声部)

2、复习歌曲旋律。教师进一步进行纠正、指导。

3、学生完整、准确地合唱歌曲曲谱

4、学生跟老师的伴奏填唱歌词第一段。熟练的基础上再唱第二段歌词

四、歌曲处理:

第一乐段旋律下滑,犹如片片雪花飘落大地,要稍微轻快些;第二乐段音调舒展要与第一乐段跳跃活泼的旋律形成对比,同时想象迷人的冬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五、对歌曲处理之后,学生带有情绪的演唱此歌

六、教师小结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欣赏《雪橇》

教学重点:感受俄罗斯民歌风味和情调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学生听歌曲《银色世界多美妙》旋律进教室

2、师生互相问好

二、复习歌曲《银色世界多美妙》

要求:用轻快与舒展两种情绪来表现对银色世界的赞美

三、欣赏:《雪橇》(管弦乐)

1、介绍本课欣赏曲《雪橇》是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十一首,但本课欣赏的是其改编为管弦乐的小品

2、初听乐曲,感受音乐中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味和情调。

3、再听乐曲,并说说乐曲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描写了俄罗斯民间怎样的生活。

4、视唱第一及主题音乐,这样学就很容易听辨出三 段体的曲式分段及重复次数,听赏时还要求听辨 各乐器的音色。

5、给乐曲分段,表达出各部分所表达的是什么?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在白雪皑皑的俄罗斯原野上,一辆雪橇飞驰而来,听,这是赶车人的嘹亮歌声,这是乐曲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音乐的节奏轻快,敏捷跳跃,由木管乐器和钢琴并加上打击乐演奏;第三部分又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使整个曲调既有对比而又统一。

6、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生平

柴科夫斯基从小就在家乡和母亲那里受到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熏陶,年仅5岁时就能在钢琴上弹奏小曲《雪橇》的主题音乐富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味,所以人们说他的作品散发着俄罗斯泥土的芳香,表现了俄罗斯的民族灵魂。

7、再听音乐欣赏,并完成书后的听听想想练习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5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1-1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 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

1-2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

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2-1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

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题

第二课

草原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2-2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课时小节会:

第二课时

3-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2、复习歌曲《草原上》。

3、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 × │ × × │ ×

我是

×× × │ ×

× │ ×

× │ ×

手拿

3、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3-2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创编与活动;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第三课

好伙伴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感悟,知道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谊能让所有的人享受阳光和快乐!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4-1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五、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4-2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备怎么画?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师示范:X X

X.X

X

X X

X-

请你

原谅

我原谅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7、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5-1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五、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六、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四课

放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5-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2/4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

1、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牧笛》。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6-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2/4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

1、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牧笛》。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6-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2/4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 《放牛山歌》

1、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牧笛》。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题:期中复习

课时:7—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中考核

课时:7—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教室的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第五课

妈 妈 的 歌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2、聆听《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妈妈的心》

8-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云南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感受母子的深情。

2、讲解:歌曲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3、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声唱?”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妈妈的心》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8-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1、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课堂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9-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1、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第六课

四季的歌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9-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1 2 3 │

│ 5 3 2 1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堂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10-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2、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10-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1 2 3 │

│ 5 3 2 1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堂小节及体会:

第七课

钟声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11-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11-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二、聆听《灵隐钟声》

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

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2、聆听《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5、重点:在熟练的基础上,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1 2 3 5 6”六个音按指定节奏编自己的歌。

3/4 ×

— × │ ×

— × │ ×

×

× │ ×

0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12-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八课

爱鸟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12-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初听《空山鸟语》,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感受二胡的音色。

2、介绍刘天华的成就。

3、复听歌曲并提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一只鸟仔》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13-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聆听《对鸟》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否完全一样?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看图说一说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从爱鸟的行为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导入:讲《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听!这是一个有关乌鸦一家的故事。(边听音乐边讲故事)从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那一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关心下越长越大了,妈妈真高兴。但这时候我们的乌鸦妈妈越来越老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拍拍飞出了家。妈妈哭了,因为她已经老得飞不动了,一个人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一只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接着又来了一只小乌鸦,两只,三只。可把妈妈高兴坏了。我们要不要学习小乌鸦?

小乌鸦真孝顺啊?我们为这感人的故事取一个名字吧!(出示课题)

四、学唱歌曲

1、我们来听听、看看歌词,跟着拍一拍节奏。这是一首2/4拍的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下面大家边听边拍节奏。

2、模奏练习:2/4 ××

×× │ ×

×

│ ×

×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师)乌鸦妈妈觉得我们的歌唱的很不错,可就是太单调了一点,我们有什么方法给这首歌美化一下呢?对了我们不是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来伴奏一下呢?

2、律动:(师)同学们再想想除了为歌曲伴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把这首歌变的更美?我们可以用动作来美化这首歌。下面我们用四人小组形式把这首歌的动作想想,自己编一编。可以按照节奏做动作也可以看歌词想想动作。歌表演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课堂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13-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初听《空山鸟语》,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感受二胡的音色。

2、介绍刘天华的成就。

3、复听歌曲并提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一只鸟仔》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九课

丰收歌舞

教学目标: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本课四首反映中外农民丰收歌舞的作品,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只情。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并即兴表演来抒发丰收的喜悦只情。

4、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14-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

2、《丰收之歌》是首丹麦民歌,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

3、欣赏音乐并看课本中的歌词和插图,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桔梗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人声的分类:童声、女生、男生。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

14-2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桔梗谣》。

二、聆听《丰收的喜悦》

1、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你能用舞蹈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用色块来表示三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

2、我们来聆听歌曲范唱,跟着拍一拍节奏。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2、拓宽思路,创编歌词。

3、律动:即兴舞蹈表演载歌载舞的丰收场面。

六、课堂小结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三课时

15-1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

2、《丰收之歌》是首丹麦民歌,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

3、欣赏音乐并看课本中的歌词和插图,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桔梗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人声的分类:童声、女生、男生。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题:期末复习

课时:15-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末复习

课时:16 - 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上一篇:师德培训的工作总结下一篇:美丽春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