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捕捉论文(通用12篇)
生活捕捉论文 篇1
摘要:无论是独舞还是群舞, 舞段还是舞剧, 它都是在表现某种原型物态形象, 这些形象就源自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正是这些生活点滴为舞蹈的创作提供了最丰富也是最原始的素材。对生活充分的观察和挖掘, 学会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 将生活升华为舞台艺术。
关键词:生活,观察,提炼,改造
一、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
(一) 为什么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就源自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正是这些生活点滴为舞蹈的创作提供了最丰富也是最原始的素材。一切主观感受、客观事物都能成为舞蹈创作的动机, 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能够与观众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雀之恋》、《螳螂》这些风格一致的作品都来自同一个编导——杨丽萍, 她就是通过动物捕捉出舞蹈形象的成功典型。《螳螂》从造型上就独树一帜, 舞者背部和大腿处分别都绑了葫芦, 就是为了尽可能的相近于螳螂本来的身体特征。为了神更似, 舞者虾嘎日日苦练打击烟盒, 在和杨丽萍的共同研究下, 将打击速度提升了好几倍, 使舞蹈中的节奏更加符合主题形象螳螂的动态特征。停顿、扭动、口中喃喃念着的“咻、咻”, 犹如一只敏捷、行动快速的螳螂在隐蔽、在捕食。所有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舞蹈也不例外, 创作者需要静下心来感悟, 日常事务中也有值得发现的动机, 只有自己有所顿悟, 才能把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带入到作品当中, 创作出能够让欣赏者得到深刻心理体验的舞蹈作品。
(二) 怎样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
1. 带有目的的观察生活。
生活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平淡无奇, 关键是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和方式去对待它。笔者第一堂编导课就被要求站在练功厅的窗前, 观察窗外一分钟, 然后回答看见、听见了什么?记得当时笔者选择了小河旁边的一棵柳树进行观察, 在这一分钟内, 笔者看见柳枝有时静静地垂在河面上, 倒影美丽且清晰, 似少女垂着她飘逸的乌黑长发;有时随微风轻轻摆动, 似妈妈的双手正在轻抚入睡的孩儿;大自然如此美好, 柳枝的摆动如此多娇, 笔者为何没有注意到?这一分钟虽然很短暂很微小, 但是在这一分钟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 却让笔者收益颇丰, 比以往任何一个一分钟都过得特别且细致。因为缺乏带有目的的观察所以始终无法找到作品中的原型形象, 编导应该不定时地给自己设定一些命题, 然后再进行生活观察, 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2. 提炼生活的点滴。
雕塑家罗丹说, 所谓大师, 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1) 与曾经都经历过校园生活的观众来说, 校园舞蹈似乎更能够产生共鸣效应。熟悉的校园场景如铃声、课桌、黑板, 相似的经历如课间的眼保健操、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曾经都有过的行为如与同学打闹、对老师的恶作剧。编导在创作中可以将熟悉的场景和人物进行转换, 舞者在表演中极易融入角色, 观众也更能带入自身的感情。
3. 从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寻找舞蹈形象。
中国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古国, 舞蹈作品正是文化瑰宝中的一个缩影。《秦王点兵》以秦朝的士兵为主体形象, 根据人物特征进行了发展创作;舞剧《家》则来源于巴金的小说, 将书本上的人物鲜活地展现了出来;《赵一曼》刻画了在反满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同名人物, 将其英雄事迹以及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如此深厚丰富的文化素材, 只要编导们悉心观察和发掘, 定会找到好的舞蹈形象。
二、将生活升华为舞蹈艺术
(一) 用舞蹈技法进行改造。生活虽然五彩缤纷但却粗糙, 将其完整地搬上舞台并不可取, 必须通过编导们的修剪提炼将其转化成艺术形式, 才能得以欣赏。《洗衣歌》中不仅有姑娘们洗衣、搓衣、踩衣的情节动态, 更有撩水的戏剧情节, 舞蹈体现了人民日常生活中愉悦的心情。《阿婆的幸福生活》将两个阿婆瞪眼斗嘴的生活情节舞蹈化, 无声的表演充满了趣味, 表现了一群阿婆们的身体里充满着不安于高龄、追求生活的热情血液。《士兵与枪》, 枪是一个固定实物, 士兵的训练也是重复枯燥的, 这部作品里面有士兵组装枪的生活化场景, 还有士兵举枪、放枪的训练片段, 但并不乏味, 正是因为编导们用了舞蹈技法进行了包装和改造的结果。
(二) 将编导的感情、所需的气氛融入舞蹈作品中。一个作品可以没有技法、可以没有舞美, 但是不能没有感情、没有意境。一首北京小曲儿引领观众走进《胡同印象》, 看到了一群拎着鸟笼的老人们跳起了欢快的牛仔舞。原以为体育舞蹈都是服装大胆, 表情夸张, 套路式的重复, 可是这部作品却走着不寻常路线, 以最传统、最有意味的北京胡同为背景进行舞蹈创作, 中间也穿插了许多小细节, 充满了回忆与甜蜜。
列夫·托尔斯泰身上随时都带着笔和笔记本, 生活中的谈话或读书时碰到令自己喜欢的对话, 都记录下来。伟大的学者、艺术家们对生活充分的观察和挖掘给还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们也需要学会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 将生活升华为舞台艺术。
参考文献
[1]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生活捕捉论文 篇2
早晨是喜悦的!经过夜的淘洗,昨日的疲惫化为今日的朝气。听!那窗外飒爽的风声,微微倾诉内心的波涛,一阵一阵,送来那一方迷人的气息。
“喀!喀!喀!……”齿轮之间,合作、道别、合作、道别,一秒一秒唱和着,和着我轻快的的单车曲,驰骋在乡间小路上。缓缓的,犹如我的呼吸,一同在蓊郁的树荫下,大口大口贪峦地啜饮清晨的雨露。看早起的农夫辛勤地施肥,一枝接一枝作物,挂着满足而喜悦的神情。这一刻,很迷人!免于恼人的虫虫肆虐,对他们而言,就像是百姓免于敌军的攻击,可以无忧无虑的活着。一路上,光与影嬉戏,迎面而来是擦肩而过的人们,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种乐趣。有些匆忙,有些呆滞,有些从容……,我不禁暗忖:不同面容又意味着怎样感受呢?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平凡且静谧的乡村,在小贩们的吆喝声中盈满朝气,带动了一股活络且浓厚的人情味。每个人为了生存、生活打拼,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中,道出市井小民的生存之道。虽然辛苦,却甘之如饴,给我一种对生命的敬意和一番感动。
偶尔会在城市的一隅,喝着咖啡,阅读耐人寻味的书籍,沉浸在书中世界,感受它的起伏,不经意地与路人四目相望,常不由地在心底漾出一种惊喜、一种幸福。人和景物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生活中美丽的邂逅。
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用一个理解的视角,拥一个自适的心情,带一个从容的步调,享受生活简单欣赏的心态,我发现:捕捉生活一方的感动,俯拾即是!
捕捉“规律”的生活气息 篇3
关键词:找规律;生活;间隔排列
在苏教版教材中,对于“间隔排列”“简单的周期现象”“简单的搭配”等“找规律”的教学分散编排在中、高年级的学习内容中,例题多以“符号化”或者“虚拟场景”等形式呈现学习素材,对孩子们而言不是很熟悉,多数学生学习后依旧很茫然。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学习题材,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书本知识和儿童生活世界的有效沟通。本文结合笔者《间隔排列的规律》教学尝试谈几点体会和做法,力求对“找规律”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操作范例。
一、 探寻原型,在生活现象中感知规律
教材凝结着众多专家的集体智慧,但课本的编排往往是带有普遍性的,不同地区的孩子生活实际不同,必然呈现出不适用性。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组教材,整合学习资源,营造逼真的生活氛围,可以巧妙化解教学难点。创设孩子相对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从生活现象中提炼数学模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规律从生活中来,是众多生活现象中的一部分,提升对规律的感性认识。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的规律》,教材主题图呈现的是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三组间隔排列的物体,童话情境虽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但却是有时空距离的,笔者在一次市级研讨课时做了如下的尝试:
谈话: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糖葫芦。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小吃,糖葫芦的花样也在不断更新。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串糖葫芦,要考验大家的观察能力,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出示糖葫芦,从包装纸中挨个露出,让学生猜测两种水果的排列情况。
提问:两种水果是怎样排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归纳:两种水果一个隔着一个排列。
引入: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
通过“两种水果间隔排列的糖葫芦”的登场,把学生带入数学规律的探索情境中,比起童话世界的虚拟场景,源于现实的学习素材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在教材和儿童现实的巧妙结合中,对主题情境做了本土化的处理,找准了教学行进中更接地气的切入点。
呈现由两种水果组成的花样糖葫芦,让学生猜测下一个水果是什么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水果从包装纸中一个一个地露出,让学生在心中默念,之后让学生猜猜接下来是什么水果?学生猜出一个后,问问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在这之中逐步引导学生明白这一串糖葫芦是按照一个山楂、一颗葡萄、一个山楂、一颗葡萄这样的顺序排列的。通过多次的询问和猜测、验证,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由学生熟悉的场景切入主题,学习活动变得自然而顺畅,让学生感受到规律就在自己身边,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引领操作,在探究历程中把握规律
找规律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测将来,通过部分把握整体。组织教学时,要在“找”字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经历“找” 规律的过程。
1. 理解本质,把握规律
师:观察课本中三组物体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兔子比蘑菇多一个,夹子比手帕多一个,木桩比篱笆多1个。
师:为什么两端的物体会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
生:兔子和蘑菇2个一组,排了4组还多一只兔子(如图2)。
生:如果一只兔子吃了一个蘑菇,还有一只兔子没有蘑菇吃。
师:其他两组物体可以怎样想?……
让学生用“一对一”的方法进一步澄清三组物体中两端物体“多一个”的现象,这是对“一一对应”思想的渗透。学生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中的“多1个”现象有了理性的认识。
2. 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引导操作: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创造一组间隔排列的图形,要求两端物体相同,验证一下刚才发现的规律。
(1)用手中的圆形、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等形状的纸片来摆一摆。
(2)画出间隔排列的一组图形。
通过摆纸片、画图形的操作活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在两端相同情况下的个数关系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在教学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创造,可以是画出一个间隔排列的现象,也可以是动手摆出间隔排列的现象等,学生多感官协同作用能更好地探索出规律。
3. 提出反例,充实规律
师:老师利用这两种图形也摆出了一组图(如图3)。比较一下两种物体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两种物体的个数相同了。
师:两种物体还是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规律怎么不灵了呢?
生:两端的物体相同了。
师: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如果两端物体不同,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两端物体相同只是间隔排列中的基本情况之一,让学生在验证这一规律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如果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就相等,使学生对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在操作验证、提出质疑、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理解。
4. 拓展深化,延伸规律
又有一天,兔子乐园来了6只小松鼠。
提问:6只小松鼠排成一排,每两只松鼠中间站着一只小兔子,需要几只小兔子?
设疑:小兔子和小松鼠非常友好,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这时右边那只松鼠不高兴了,非常孤独。怎么办?
再来一只兔子,现在两种动物的数量就相等了。
这12只小动物手拉手跳起了集体舞,围成了一个圈(如图4)。
追问: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围成一圈时,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与排成一排,两端物体不同的情况是一致的,都是两种物体个数相同。
通过一系列活动对间隔排列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一一对应”这一数学方法的体验。层层推进,让学生在不断的矛盾中思考新的排列方式,拓展自己的思维。
三、加强实践,在巩固提升中运用规律
1. 基本练习,夯实规律
如果有6根柱子,有几面黑板?
如果有6面黑板,有几根柱子?
2. 变式训练,迁移规律
为了建造兔子乐园,需要用一些木料来做木桩。
(1)把一根圆木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2)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3. 开放练习,归纳规律
黄珠子和蓝珠子一一间隔排列,一共用了6颗蓝珠子,用了多少颗黄珠子?
师:黄珠子和蓝珠子的排列有几种情况?
生1:两端都是蓝珠子,一共用了6颗蓝珠子和5颗黄珠子。
生2:两端都是黄珠子,一共用了6颗蓝珠子和7颗黄珠子。
生3:两端的珠子不一样,一共用了6颗蓝珠子和6颗黄珠子。
生4:把珠子穿成手链,也是用了6颗蓝珠子和6颗黄珠子。
练习题的设计要富有梯度,既要有基础的巩固,又要有提升的拓展。几道习题全部取材于学生实际生活,画廊中的柱子和黑板是对规律的重新梳理;锯木头是一种变式训练,用规律解释:段数相当于两端物体,锯的次数相当于中间物体,段数总是比锯的次数多1,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穿珠子的活动,把间隔排列的几种不同情况巧妙串联,直观验证了间隔排列中“两端物体相同,两种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两端物体不同或是围成封闭图形时,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的基本规律,深化和突破了学习的重难点。
捕捉生活中的习作亮点 篇4
该同学们交流了,可不少同学却面面相觑,露出茫然的神情。一问,才知是搜寻不到感人的事。经我提醒,不少学生想起生病时妈妈的关爱,可又记不起细节了……看到他们抓耳挠腮的样子,我想,何不让他们亲自感受一次呢?
于是我布置同学们回家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并留意洗脚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作文交上来了,翻开学生们的作文,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这次的习作竟然如此精彩感人,我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他们细腻的笔触:“我摸到爸爸的脚底板很粗糙,抬起爸爸的脚一看,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黄色的老茧,顿时,我的心立刻疼了起来。”“我小心翼翼地帮妈妈脱下袜子,呀,我呆了!在我的印象中,妈妈的脚是那么细嫩圆润,可现在怎么变得这么粗糙?小脚趾上还有一道深深的印迹……”“看到妈妈闭着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我的心里却一阵酸楚。从小到大,妈妈为我洗了多少次脚,而今天我就为妈妈洗一次脚,妈妈竟如此满足!”读着这些流淌着孩子们真情的文章,我似乎也触摸到他们一颗颗感恩的心,怎能不让人感动和欣慰呢?这次让学生帮爸爸妈妈洗脚的经历,再一次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文教学,回归真实方能感人。
这次习作顺利地完成了,欣喜之余,不免有些担忧:以后的习作该怎么办?每一次都来一回体验吗?那学生便会形成依赖思想,怎能有思维的创新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层次的思考:作文该怎么教?作文教学的路该走向何方?……可无论怎样,这次习作教学的经历更坚定了我的作文教学原则:让学生拿手中的笔,诉心中的情。
反思这一次的作文教学,我觉得以后还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多加引导。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素材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看似平平淡淡,不足以记录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只要学生拥有一双慧眼,就一定能找到精彩的亮点,写出好文章。所以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事,品味生活的滋味,自然而然地把习作由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何愁学生的“半亩方塘”没有源头活水呢?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细节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由不少精彩的细节构成,并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来感染人。细节,可以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也可以是景物、环境描写等。我们要告诉学生,要想写好细节,就要细致地观察,例如:为父母洗脚时,可以观察父母听到这个消息的神态,并仔细观察他们的双脚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正因为学生关注了这些细节,写出来的文章才触动人心。
三、做生活的有心人——感悟生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悟就是写作的生命,没有生活感悟的习作就不能彰显风格各异的个性。
要使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就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地去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清晨,那一方斜阳;傍晚,天边的一抹晚霞……对生活中某件事、某种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想出点意思来,品味出独特的情味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怎能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呢?
捕捉生活作文 篇5
春天真美
随冬爷爷的远去,春姑娘来了。万物复苏,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裳;小草探出了小脑袋;花儿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周边所有的事物都苏醒了,泉水叮咚叮咚地唱着歌,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树上开会。最美的还属于蝴蝶,它身穿一身花衣裳,每天非常勤劳地去采花粉,一想到它,由毛毛虫锐变成美的蝴蝶的历程非常痛苦,就感到它非常美!
夏天真美
夏天到了,浩瀚的夜空中众星拱月。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闪烁着光芒,月儿弯弯的,像一条小船,又像一根香蕉,美味得让人流口水,还像一条眉毛。在夜空中,黑蒙蒙的像被泼了墨水,是星星和月亮照亮了夜空,每当看到夜空就会猜想到,嫦娥和月兔是不是也在玩耍、嬉戏!
秋天真美
咦?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踩在枫叶林“沙沙”“沙沙”的声音。哦!我知道是秋天到了。枫叶火红火红的像一把扇子,扇去了夏天的火热,扇来了风的凉爽,一阵阵风吹来枫叶像一只只蝴蝶盘旋下来。原来一片片小小的枫叶都这么美。
冬天真美
天上怎么下起了棉花?仔细一看原来是雪。地上盖上了雪白的地毯,大树伯伯穿上了一身雪白的衣裳,梅花好像一个睡美人,以树为床,以雪为被。天上飘下一阵阵的雪花,好像天女散花,到处都是雪白的,好像我们沉浸在白色的海洋。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冬天是如此的美。
无处不在,触手可及。朋友,请用你的眼睛去发现更多的美吧!也许就在你身边,你却看不到!原来四季是如此美。
捕捉生活信息,促进自主探索 篇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识识更大的数》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片段一:
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过调查,谁能说一说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全校大约是多少人?(2900人)
师:想象一下,这2900人站在操场上只占据了一部分,如果操场上站满了人,大约会站多少人?(播放学生升旗的场面与学校举行的“十月畅想”活动场面的情境)我校的操场面积是9000平方米。这个操场大约可以站多少人?(10000人)
师:有些集会的场面人数会更多,(播放国庆50周年庆典录
像)有7000名少先队员,放飞5000只气球,5000只和平鸽……大约50万参加庆典的壮观场面。从观看的录像中你知道了哪些数据?50万人站的场地大约需要我们学校多少个这样的操场?(50个)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人数越来越多了,如果换个角度来感受一下,你们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吗?跑过多少米的比赛呀?(参加过跑过50米、100米、200米)
师:跑下来累不累?400米只能绕运动场跑一圈,想一想奥运长跑项目10000米要绕运动场跑几圈?(25圈)马拉松长跑是
380000米,长不长?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数量很大,可以说大数无处不在,你们能说一说哪些事物的数量超过1万的吗?看谁知道的最多?
生1:我们嘉鱼县城人口大约是9万人,全县大约是36万人。
生2:我们的祖国土地面积大约是9600000平方公里。
生3:我国现在人口大约是1300000000人。
……
评:创设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让学生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感受到数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有意义的,从而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以建立数感。
片段二:
二、自主探索,理解数位顺序表
师:如果要数出操场上所站的人数是多少?(播放万名学生做操的场面)10000名学生这么多,怎么数呢?有更好的办法吗?(小组讨论,得出了多种数法)。
生:先数出10人站一排,10排就是100人,10个100人就是1000人,站成一个大方阵,10个1000人就是10000人。
师:数一数,想一想,10万是几个一万?10个10万多少?10个1百万是多少?(推出百万与千万的关系)
师:那10个千万是多少?(1万万)能叫1万万吗?
师:10个千万是1亿。1亿有多大呢?1亿合多少个千万、百万、十万、万?
(通过计算:1亿=100000000)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帮助学生完成数位顺序表)
评:创设让学生数一万名学生人数的情境,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总结出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规律,再运用这个规律去数更大的数,这样组织数学,学生对自己概括出的数位顺序表理解更加深刻。
片段三:
三、尝试练习,探索数的读法
师:(拿出答题卡,课件同时演示)人的平均寿命是70岁,合多少天?多少小时?先数一数再研究一下怎么读,试一试读出两个数。
70×365=25550(天)25550×24=613200(小时)
(学生读数,并交流是怎么读的)
师:(课件)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1295330000人,你们能用刚才研究的方法读出这个数吗?
师:要读出一个较大的数,有什么窍门呢?(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的方法)
师:读出下面各题中的数。(课件出示)
1.通讯卫星离地面35860米;
2.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49500000千米;
3.正常人一年内心脏可输出血液3220000克。
评: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在练习中学习,既开阔了知识眼界,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兴趣浓厚。
【反思】
《认识更大的数》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传授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并要求记住数的读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更大的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利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可信的数学信息,去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数据源于生活,又要使数学课具有较浓的数学味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1.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班级人数、本校学生人数、国庆庆典会中的人数、鸽子的只数、运动项目中的有关数据,这些都是学生能够看到的,也是可以想象的。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中的数学,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如让学生课前自己调查收集数据,课上举例,用计算机探索一些大数据,这样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亲自感受大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捕捉教学灵感 篇7
我觉得自己的教学灵感来源有三种:一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 二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体验, 三是对学生生活经历的关注和了解。在生活中如果注意了对这三类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可以产生很多教学灵感, 就会觉得我们所教的政治课不再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 而你会感受到授课过程是在解读生活, 自己会身心愉悦, 在课堂上你与学生是在进行心灵的交流。
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比如我在假期中认真观看了2008奥运会的转播, 我印象最深的运动员是女子体操小将何可欣, 她在高低杠资格赛中意外落杠, 却在决赛中获得冠军。这位16岁的小将, 在挫折面前战胜自我, 并最终收获成功, 深深折服了我, 所以, 在我讲授初三政治挫折这一课时, 我所选用的事例, 首先就想到了她。在上课时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北京奥运会中你印象最深刻的运动员是谁?为什么?”学生们提出来菲尔普斯、王楠、何可欣等, 看到学生有与我有同样欣赏的运动员, 我的内心有一丝惊喜, 我们在课堂上共同分析这位16岁的小将, 学生的回答也大多是何可欣能在短时间
课时应该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 做到设疑启思,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释疑解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置疑问也是一个难题, 问题难了学生答不出来, 让他们没自信, 简单了又没兴趣答。因此设置的疑问首先应该新颖, 先讲究发问的方式, 改变提问的角度, 使问题提得巧, 发人深思, 讲求新意, 从而调动学生自立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要注意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要有侧重性, 要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 围绕一个中心, 按知识的逻辑联系, 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 提出一连串紧密相关的问题并使问题环环相扣, 让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将疑惑解开。设疑引导, 使悬念成调整情绪, 战胜自我, 战胜挫折, 才使他们记忆深刻, 在上那一课时, 我感觉到灵感一触即发, 感受到授课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幸福, 是一种分享。还有在讲艰苦奋斗这一课时, 教材涉及“为什么现在仍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时, 我料到学生可能会觉得老师在讲这一问题时, 是在讲空话, 很难感染他们, 就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我在电视报道中了解到冰岛这个原本富足的国家, 有的人开始重操旧业捕鱼;英国有人开始改骑自行车, 开始购买小平米住房, 我把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展现给学生时, 他们对此感到惊讶, 与此同时, 我又让学生对比了我国初级阶段不发达的现状, 使他们感受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确实责无旁贷, 自己也必须要树立忧患意识。如果没有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我想, 在这堂课中即使选用多少名人事例, 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只有用活生生的现实, 才会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形式的灵感也可以产生于社会生活。当我看到青年歌手大奖赛、开心辞典这些节目和栏目的答题形式, 深受观众喜爱也给了我教学的灵感。在复习课上, 我通过使用多媒体对题目进行编号、分类, 针对难易程度配以不同的分值, 将学生分成两组 (梦之队和火箭队) 进行PK, 让学生们在选择题号后再链接到答题题目, 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高度紧张、高度注意的环境下, 快乐地度过了短短的45分钟, 也使大家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如何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教学的素材, 产生教学灵感呢?作为教师, 我觉得要感悟生活, 并对生活片段进行记录。我以日记的
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成为调节课堂气氛的催化剂, 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 语文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依据语文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教学目标, 在师生共同探讨语文问题的过程中, 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和重点提出问题, 激励和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或提出看法, 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促使其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有效途径。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和艺术, 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巨鹿县巨鹿镇中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应用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学生一提到做应用题就像狗咬刺猬———无从下嘴。教师也常发出感慨, 无论讲多少遍, 学生也是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就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 学生为了交差事, 把题中的数据不假思索地凑起来, 甚至有的学生让题
●目空着, 任凭教师批评惩罚也不见成效, 张因为他们实在不知从何入手。面对应用题芹教学任务, 以前我总是一类一类地讲, 学芳生反反复复地练。这种教学方法, 偏重技
能的训练, 没用突出能力的培养, 结果学生疲于题海战术, 靠死记硬背, 解题能力很差。为了让学生轻松解答应用题, 我认真钻研小学数学新教程, 对应用题的教学突出地抓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 主要有三项措施:
一、培养“问题结构能力”。能力就是
能适应相应活动的人的心理、思维特征, 是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该项活动的条件。无可厚非, 许多教师对教学进行改革, 重
形式记录生活, 在教学中进行加工, 也能产生教学灵感。记得在讲授《珍爱生命》这一课时, 我曾经在课堂上交流了我的生活体会, 那就是, 有一次我去骨科医院看望病人, 看到全病房的人都有残缺, 或烧伤, 或车祸, 或意外, 在那一刻我触目惊心, 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平凡人, 竟是如此的宝贵、如此的幸福。让我感觉到健康真好, 我把自己的这种体验写成日记, 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感受到学生们在用心灵去倾听。课堂上鸦雀无声, 让我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到了专注, 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一样可以展现在政治课的课堂上。还有在讲青少年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这一课题时, 我把自己在公交车上遭遇的一件事说给他们听, 也深深感染了学生。在公交车上, 一个小偷偷了一部手机, 被乘客发现后, 她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还给你, 我还嫌它破呢。”当学生听我讲述到这里时, 个个义愤填膺, 充满正义感, 自发地谴责这个小偷的猖狂行为, 更坚定了他们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决心。而以上两件事我都在自己的日记中做了记录。显然, 如果没有平时的观察、积累, 也很难在课堂上找到这稍纵即逝的灵感, 如果不注意体验生活, 灵感也许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注意搜集学生的生活经历, 也可成为教学灵感的来视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但是, 我觉得这些方面属于一般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分学科进行的, 不同学科还有不同的特殊能力。我们要使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深入下去, 取得更好的成效, 就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培养上, 而要深入到学科, 结合学科本身的特点, 研究如何培养学科的能力。这是培养能力如何深入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注重抓住特殊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结构意识。所谓数学问题结构, 通常是指人们在解答一个问题前, 必须先了解这个问题, 分析这个问题, 找出问题的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然后把这些成分综合成一个整体, 从而抓住问题中具有本质意义的那些关系。对于一般学生来说, 特别重要的是要能通过分析和综合过程把问题的各种成分分隔后, 再联系起来。我在教一步应用题时, 就着重地抓了数学问题结构的训练。如画线段图的训练, 补充问题与条件的训练, 题意不变改变叙述方法的训练, 自编应用题的训练, 根据问题说出所需条件的训练, 对比训练, 等等。在讲两步应用题时, 把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课”作为重点讲授,
源。记得在讲自信这一课时, 学生对我介绍给他们的一位同学的生活经历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位同学是一位我教过的初三学生, 刚开始升入初三时, 默默无闻, 不善言谈, 但在一次政治课组织的辩论赛中, 他入选了, 这次辩论赛他即兴发挥出色, 原本沉默寡言的他, 竟能针锋相对, 机智应答, 他被评为最佳辩手。这次成功的经历改变了他初三的生活轨迹, 他又开始参加竞选学生会主席, 同样也取得了成功, 这位同学最后也顺利地升入重点高中。通过这一事例我告诉学生, 积累成功有助于增强自信, 相信自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由于这一事例就发生在本校, 就发生在他们中间, 对他们来说, 非常具有感染力, 使他们增强了信心, 认识到“我能行, 无限可能。”
生活捕捉论文 篇8
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意外的美丽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告诉我们,课堂既包含静态的计划、安排,也包括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作为动态生成的“课眼”,使教师、学生的思想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所以说,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的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
一、品德与生活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实践类活动课程。课堂教学必须经过课前精心的筹划,备课时除了备教科书之外还要备学生,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师在备课时要作好一系列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作好充分的预设,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动态生成———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真实的课堂有时会出现一些教学预设以外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教案照本宣科,而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反应作出积极机智的应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客观地说,精心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动态的生成则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预设策略
(一)教学预设应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赋予品德与生活课堂以新的要求,如果不认真钻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穿新鞋走老路。人们常说,意识决定行为方式,所以,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并结合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教学实际加以应用。在进行教学预设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具体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现行的品德与生活教科书内容丰富详实,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整套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系统完备,井然有序,体现了高度的科学性;同时,教科书十分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听说读写各个环节无不贯穿着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品德与生活教科书始终关注教学主体自身的发展,引导学生坚持记学习日记,反思学习过程,参与形成性评价等。这些新课程理念都需要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预设时通盘考虑,并切实加以运用。
(二)教学预设应体现活化教科书的原则
教科书的处理、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预设要符合教学主体的要求。我们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每一堂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只追求形式,而要看学生真正能学到什么,掌握什么,怎样去学。现行的品德与生活教科书容量大,为不同程度的教学对象提供了灵活的选择,教师可以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有所取舍,合理增减教学内容,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教学预设应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备课时全面了解学情,也是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预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发挥学习个体在品德与生活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他们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认知水平、能力结构、课前准备都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预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从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预测学生的学习方式,预设出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策略,体现品德与生活课堂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率。
三、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一)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契机,让课堂充满灵气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生成资源、提升资源的过程。在一般的课堂上,大家往往对课前准备充分的资源关注有加,而对课堂上突发事件生成的资源意识不够,在生成的契机面前手足无措。如果我们善于捕捉课堂上“生成”的契机,那么在这个最真实的情景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在互相碰撞,互相启发,就使得这“节外的小枝”开出了绚丽的花朵,成为课堂上的一个亮点。
例如,在讲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新朋友新伙伴”一课时,学生们思考着怎样让大家喜欢自己。突然,男生小明跑到我面前说:“老师,小萌的鼻子流血了。”我急忙跑到小萌跟前帮她止血,并及时肯定了小明的做法就是在关心同学。这时,我意识到,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不正和这节课的主题目标相吻合吗?于是,我抓住课堂上生成的契机,把预设的“找朋友游戏”推后,调整活动内容,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同伴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纷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把握动态生成,引导教学中的“未知”
教学是一个开放、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当教师已有的文化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或教师已有的经验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学会引导,把学生引导到有效的生成中来,根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进行灵活有效的生成。
例如,在教学“保护书的方法”时,有学生补充了这样一个方法:如果书被水浸湿了,就可以把书放在冰箱里,大约两天后取出来,书就和原来一样平整了。他说的这种方法我从未听说过,有什么科学道理呢?我不清楚。这既是意料之外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其中有什么道理?能不能推荐给学生?面对课堂上生成的这个属于我未知领域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应对或直接给一个“对”或“错”的答案,势必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弱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我没有草率地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先表扬他在生活中能随时收集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然后再把它转换成大家的问题,号召学生们一起做一个小实验,让大家共同来关注和思考,通过课下实践来考证这个方法是否有效。这样处理课堂上生成的“未知”问题,既肯定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又激发了全体学生共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三)调整预设,注重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成机智
课堂教学过程富于变化,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计划之外的教学内容,使课堂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这样,课堂教学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体现了品德与生活教师的教育机智。
在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好书大家看”一课的制作书签活动中,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书签上写一句鼓励自己读书或爱护图书的话。活动中,一个学生在书签上画了蔚蓝的大海和一叶小舟,却没有写字,于是,我请她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当她说:“我觉得知识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我要多读书,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时,我由衷地称赞道:“你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这名学生没有按照教师拟定的要求在书签上写出一句话,而是用自己最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多么富有创意呀!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为师者正是需要敏锐地捕捉和推广“画画儿”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这正是课堂教学中美妙的“生成”!于是,我在活动要求中又作了补充:“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这样,更多的学生放飞自己的创意,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活捕捉论文 篇9
静默思忖, 这位年轻的母亲, 心中常驻芳华, 以自己的智慧给衣服上绣牡丹——锦上添花。虽然这“绣洞成花”的故事已定格在从前, 但它依然昭示我们为人之师:《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用丰盈的爱心, 别出心裁地从学生包罗万象的生活中创作出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情景来授课。
一、以物育人———启迪心智
从“绣洞成花”所得的点滴感悟, 也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显山露水。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这课时的那天, 我信步走向教室, 发现走廊楼道满是树叶, 连教室也不能“幸免”。经过了解, 原来是班级里一个“问题学生”留下的“杰作”。童心无邪, 这些孩子通常本质上并不坏, 只是他们认识的水平尚低, 自律能力尚差, 甚至内心还没有道德的概念。他们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方法就是通过做出一些在我们成年人看来难以理喻的举动来引起注意。此时如果贸然采用暴风骤雨般的训斥, 显然达不到刮骨疗伤的功效。
于是, 我不动声色地把学生带出教室, 一边带他坐在花坛边, 躺在草坪上享受阳光;一边参观学校文化墙的“光荣榜”, 让他耳濡目染身边的榜样;还让他走近学校门前的喷水池, 去想象“有了我, 你们的生命才有光彩”的意思……最后, 我们来到树叶被“洗劫一空”的小树前, 问那位采摘树叶的学生:“你为什么采树叶?”他的回答令人惊愕:“树叶不好看。”我灵机一动, 面无愠色地说:“你那涩黄的头发也不好看, 我帮你拔掉好不好?”他赶紧后退一步, 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不让我拔他的头发。我因势利导, 以物育人, 对他进行“草木皆有生命, 爱护方显真情”的教育。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犹如一泓甘醇的清泉, 滋润着学生那片干涩的心田。渐渐地, 那位学生为之赧然低头搵泪, 从他眼中晶莹的泪珠里分明折射出了内疚与歉意, 折射出了感动与决心, 折射出了内心蓄积起改过的动机。就这样, 《我们的学校》的教学在且歌且舞中画上了一个精彩的休止符。或许, 这种教育就是与“绣洞成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这种“以物育人”的教育方法, 把物置身于人的角色, 用人的身体和心灵去体验物的情感, 从而呼唤童心、童真的呈现。通过这种角色换位, 使学生更多懂得物的内心感受, 懂得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处与互相关系, 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 爱心的启迪, 达到人与物的相融、和谐相处, 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品德内化过程。这种源于学生的感知体验的品德教育的方式, 使得品德教育过程真实、具体、可触、可感。
二、创设情境———拨动心弦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图例与故事, 内容纷呈, 情感因素多元而丰富。在教学中, 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创设精彩而富有艺术的教学情境, 努力使学生如临一个个缤纷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
我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这课时, 如果把全班学生带到现场进行体验, 显然不可能也不必要。如果教师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在课堂上再现教材中所描绘的场景———组织学生把课桌椅摆设成为一个十字路口, 并在地面上划出交通线路, 创设出一个模拟的交通现场。然后, 引导学生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进行现场通行演练。这样既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又让学生体验遵守交通规则的乐趣, 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体会, 诱导学生的行为, 达到课内与课外统一, 课堂与生活相连。像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道理、体验生活的课堂, 不仅学习氛围浓厚, 而且教学效果也好。
三、拓展延伸———内化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 让莘莘学子“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在教学《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时, 我组织学生开展“雏鹰争星” (诚实守信星、文明礼貌星、助人为乐星、孝敬长辈星、见义勇为星等) 活动, 要求学生按照“雏鹰争星”的计划进行自我践行, 并请家长给予配合监督、检查活动的执行情况, 还可请科任老师、家长、学生当评委。通过多元的评价, 督促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按“雏鹰争星”的活动要求自我完善。假以时日, “完善自我、我要争星”的良好氛围在班级里也就蔚然成风。通过“雏鹰争星”活动, 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举止, 培养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 真正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生活捕捉论文 篇10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 善于设计情境,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现象,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生活真有趣, 数学真有趣。
一、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节课中, 我利用“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描述“小红上学的路线”。由于这样的问题学生非常熟悉, 所以他们非常乐于参与交流, 课堂气氛活跃, 表达清楚流利。接着, 我又让学生结合实际, 说说自己每天上学、放学的路线。学生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想想做做”第二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童话素材, 我充分运用这一素材, 设计了颇具开放性的问题: (1) 你能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不同路线吗? (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 结合生活实际, 学生认识到:小兔到小狗家通常有三种走法, 尽管还有其他走法, 但都不太合理。由于第一个问题解决得好, 第二个问题就很轻松地解决了。
二、利用学具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一节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段线。教学时, 老师先示范操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 然后把线拉直, 告诉学生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再组织学生操作体会;然后组织学生观察比较, 突出“直”的特点;接着再进一步从拉直的这段线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并画出线段的图形, 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这样的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效果比较好。
三、利用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例如, 在学生对线段有初步的认识后, 我注意让学生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一些事物建立联系。教学时, 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 用手摸一摸每条边, 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指一指每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再举些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例子来加深理解;然后通过巩固练习, 进一步认识线段。
四、利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进行教学
例如, 在教学《认识千克和克》一节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了许多不同的物品, 教师准备了台秤、天平两种用具。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估计一种物品的重量, 再亲自称一称, 看谁估计得比较正确,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估计和验证, 最后估计学生和教师的体重, 在课堂上进行验证估计与实际结果的差距。通过反复练习, 学生对克与千克的概念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创设情境, 对教材进行改造利用
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发现的数学问题, 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例如:教学“连续进位加”时, 我没有按课本例题教学, 而是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超市的物品真多啊!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价格, 同桌商量你们俩要买哪些商品, 并计算你们需要付多少钱?”教师把枯燥的数学给它以“生命”, 学生做题兴趣盎然, 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间, 培养学生自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的习惯。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去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 数学作用真大。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 同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等良好品质得到了培养,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会随之不断提高。
叶辛 生活中捕捉情怀与精神 篇11
“倍感兴奋,倍感振奋,倍感鼓舞。”连用三个“倍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谈起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聆听习近平總书记讲话的总体感受。
两年前的金秋10月,叶辛受邀参加2014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为7名发言者之一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还引起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知青生涯的回忆。笔记本上满满记下的会议实录与心得,叶辛至今仍时常翻阅领会,特别是习近平对优秀作品提出的要求,“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给予叶辛特别的触动。
而今再次听到习近平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四点希望”,穿越时空的呼应,令叶辛与很多人相比有更为深切的体悟,感受到那份责任与嘱托。“习总书记讲话在整个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总书记从历史的角度、时空的角度和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角度都谈到了。在这样基础上,再来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作家的底气就更足了。”
用各种方式到生活中去
“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到生活中去,热爱祖国和人民,并以此为出发点,用作品引导人民前进;而不是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题’。”生活,是叶辛写作的起点和归宿。只写经历和思考过的生活,是他的创作理念。
1949年, 叶辛出生于上海,在贵州插队、工作21年后才回到上海。作为“文革”结束后涌现的知青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知青三部曲”《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刻画出一代人几十年的人生和命运轨迹,广受读者欢迎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
“知青三部曲”的成功背后,是叶辛插队时乡间生活的积淀,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10年。黔北山区的自然环境、各民族的婚俗礼俗,印刻在他心里。“我知道农民是怎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怎样为温饱守着土地过日子,知道他们的理想和追求,我也知道我们这一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命运有了怎样的变化。我给小伙子当过伴郎,也经常挑鸡笼走山路,还看过当地的送葬……这些生活场景都是我熟悉的,于是才有把握写作。如果让我写东北生活,我就要从头做起,了解冬天怎样过,夏天什么样,饮食有哪些。”在叶辛看来,作家只有进入某种生活形态中,再提笔写作,才能真实地反映出那种状态的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
关于贵州,叶辛不仅以亲身经历贡献出知青文学。2015年,叶辛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圆圆魂》出版,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妓女陈圆圆再次推到读者面前。这段距离今360多年的历史,依然与叶辛和他的贵州颇有关联。上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贵阳记者站记者发布了一篇关于“三百多年无法找到的陈圆圆墓在马家寨发现”的短消息。此后几年国内很多报纸杂志登载了这一“发现”,引得史学界议论纷纷,争执不休。事关贵州,叶辛一边颇有兴趣地读着这些文章,一边用心将这些文字收集起来。
2003年9月,叶辛在《新民晚报》十日谈栏目连载10天散文《陈圆圆归隐之谜》,从无人涉笔过的圆圆神秘消隐写起,她为什么要归隐,又归隐在哪里,反响很好。2014年4月,《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一篇报道,国内二十几家权威明史、清史专家在多年争论的基础上经过考证,证实陈圆圆的坟茔就在贵州岑巩县马家寨,并且进一步确认了300多年来了无影踪的吴三桂墓也在同处。曾跋涉于黔北山水的叶辛,又拿起笔来,循着弯弯山路,将对陈圆圆归隐贵州的选择做出诠释,完成《圆圆魂》。
“现实生活教育着我,也让我感悟。”叶辛认为,作家对时代要有自己的认识,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了解人民生活的时代,知道他们怎么过日子;作家还需要有一双慧眼,从生活中捕捉到情怀和精神,把感受到的东西变成作品,用作品中的形象去说服人、感染人,“走马观花是写不出东西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心灵有所感悟”。
用笔捕捉时代的新意
“我和叶辛同志都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辈。他讲到的一些体会和心态,像开始见到农村、农民的那种感受,我是很能理解的。他是在贵州插队,我是在陕北黄土高原。”2014年10月,叶辛受邀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他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叶辛至今记忆犹新。他还记得习近平说,“我们知青一代的人生追求,你还可以继续写”。
而今,生活在上海,时常去贵州。那片生活过21年的土地,仍是叶辛文学创作的精神原乡,至今给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生生不息的新意。正是在把贵州不断地与上海进行对比观照中,叶辛拥有两副目光看待都市和乡村,总有新的生活形态激起他的创作热情。从令叶辛声名鹊起的《蹉跎岁月》,到让他大红大紫的《孽债》,叶辛始终没有允许自己的笔触离开对时代的关注和表现,从文学家的角度对一些社会现象发出当代的诘问。
2014年,叶辛长篇小说《问世间情》出版,这本书写的是我们两亿多进城打工一族中时有所见的临时夫妻现象,直面新城市人。正如叶辛在座谈会发言中所言:“有人劝我说,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支流,不要去表现它。但是我看到生活中有过这种烦恼的感情经历的男男女女,像生活中漩涡般打转转似的情景,而且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呼吁关注这种现象。这是一种新的矛盾,处理好这样的矛盾有这个时代的新意。我还是放下正在创作的另一部作品,把《问世间情》先写出来。书出版短短几个月,就印了好几次。”
在叶辛看来,作家不能对时代提出的命题视而不见,要有慧眼从纷繁复杂现实中捕捉提炼,不回避有争议的话题。“欲求、人心是多层次多元变动的。也许体现在文学写作中的时代气韵气息,在不同作家那里有浓淡之分、轻重之别,但那只是作家在生活认知与艺术追求上的个性化差异。”
nlc202309090340
刚刚荣获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的新作《古今海龙囤》,是叶辛2016年秋天完成的新作。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公开作乱,明廷对杨应龙之乱举棋不定,未采取有力对策。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镇压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与宁夏之役、朝鲜之役一同被视为明神宗三大征。平播战争主战场海龙囤,位于遵义县西北50余公里的龙岩山上,因是宋、明两朝修建的关隘而闻名,是目前所知西南土司建筑中规模最大、地形最险、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遗址,2015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从这处保留至今的明代最大战役古战场起笔,叶辛寻古问今,写到当年的插队生活,直至延续到知青一代人今天的感情生活。
作为在那里生活过的作家,叶辛没有将杨应龙和平播战争简单地处理为逆“改土归流”的历史大势的反面教材,“土司官在这块土地上统治了725年,直到400多年后的今天,贵州遵义地区的老乡中还流传着土司历史与杨应龙的传说,所以小说家在这里有驰骋的空间”。
2016年4月,中国作协组织各地作家重走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叶辛也参与其中。他们从江西出发,走到贵州、四川交界的赤水,沿路而行,作家们都深有感触,许多人一路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此后不久,叶辛还受邀参加贵州省报业集团联合美国一家电视台主办的“中美大学生联合体验长征之旅”活动,为中美大学生讲课,当讲到长征途中红军卫生员等一系列小人物、小故事时,美国大学生也流下了泪水。“我们今天坐着汽车,走了红军当年穿着草鞋、面对敌人围追堵截下走出的路,看着贵州的新景象,想到这些,心里面有很多感慨。这些长征路上的感慨,也会促使我继续创作。”
不断地向生活学习、不断地感受生活、不断地在生活中捕捉新意,是叶辛40多年创作的一个信念。在他看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每一个有追求的当代中国作家也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和今天所生活的时代书写新的篇章。
文化根基在于對土地和人民的深情
2016年,叶辛就回了7次贵州。多彩之地的文化和生活,是他的关注与牵挂。几十年来,叶辛收集的各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各类资料已不知多少。他把他们放在家中,记在心里。近几年,叶辛受聘为贵州省政府学术咨询会专家、贵州省旅游文化形象大使和贵州省茶文化形象大使,对于叶辛来说,履行好这些身份的共通之处,就是对文化的重视和对土地、人民的感情。
叶辛与贵州茶结缘日久。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农村当知青时,到了采茶期,他每天都和当地村民一起上山采茶。当年也正是一杯清茶的悠长滋味,支撑叶辛度过了艰难徘徊的蹉跎岁月,在艰苦环境中笔耕不辍。对于贵州的茶,他报以格外的关切:“我记得1990年我调回上海时,贵州90万亩茶,现在是690万亩,发展茶产业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凭借深厚积累,叶辛建议有关部门,将都匀茶的历史再次发掘,推向海内外。叶辛曾在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地区博物馆看到“鱼钩茶”的史料,而从鱼钩茶到毛尖茶的转折,则是他在贵州省博物馆读到的佳话。
叶辛讲道,300多年后,1956年清明采茶时节,都匀团山几名青年茶农在《贵州农民报》上看到一则新闻——《人民热爱毛主席,万里边疆送虎皮》,就想“别人能寄礼物,都匀盛产好茶,为什么不寄一点茶给毛主席呢?”有了这个念头,几个青年在村里的支持下,采摘第一叶初展的茶叶芽头,加工炒制成3斤上好的茶叶,包好后寄给毛主席。
大约半个月后,村里收到一封发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信,让几个采茶青年激动得说不上话。信里写道:“中央曾有规定,不准给主席寄东西。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16元钱,作为成本费。”信的结尾后面是毛主席亲笔签的几句话:“寄来的茶叶收到了,茶叶很好。今后可在山坡上多种些,茶叶可以命名为‘毛尖茶’。”
“我讲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提倡皇帝,而是为了让顾客,尤其是外国的茶商看到我们深厚的历史。‘鱼钩茶’的记载在《明史》里能查到,毛主席亲笔复信的原件在贵州省博物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历史。不论是发展旅游还是茶产业,都要有文化,文化的积淀就要对这块土地有感情,对百姓有感情,对我们的历史有感情。”
“温润人心,传得开,留得下”,习近平曾为优秀作品如是定义。“特别是后六个字,大有道理。传得开,是广度。留得下,是深度。”优秀的作品,考验作家的思想和眼力。“眼力不行,思想提炼不出来,作品就站不住脚。”同样,优秀的作品,同样考验作家的表达能力、表现实力。几十年前的畅销书,几十年后又剩多少仍旧为人渴读?“时间流逝会淘汰一切。最终,还有一个历史,多少年以后,历史会检验你的作品,到底有没有为人记住。”叶辛藏着一把隐形的尺子——作家的名字应当写在人民的心中。
责任编辑 余玮
生活捕捉论文 篇12
一、教材内容合理安排, 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 首先源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现行统计教材的编写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 理论结合实际, 将统计数据包含在生活事件和现象中。收集整理数据, 并用图或表的形式呈现, 使学生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了解能更清楚, 把握更准确,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对这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材甚感兴趣。
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时, 要重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 如果是学生完全不了解的知识, 就很难唤起学习兴趣;同时还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 因为学生对早已理解透彻的内容也很难有兴趣。据此, 要善于安排处理前后联系的教材, 赋予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注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去讲授某些新知识, 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系统中。
二、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统计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 运用统计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既能体现学习统计的社会意义, 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很多社会生活问题本身就是统计问题, 例如, 在我国人口普查中, 就涉及到统计中的专门调查, 要求专门组织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总数。我国几次人口普查都统一规定以7月1日零时为一定时点即标准时间。又如, 在班级中分析研究各学生的各课程的学习成绩, 就要运用平均分、及格率等统计指标。在经济市场中, 研究商品的需求量或是产品的销售等, 都要采用统计中的抽样推断, 推断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笔者讲授相对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为例:将学生分成男生和女生两大组, 提出两个问题:男生数占全体人数的比重?男生数与女生数相比是多少?学生通过答题明白了两个指标的含义。在学完“平均指标”以后, 学会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测验的平均成绩……在学完“相关与回归”后, 可以让学生把考试成绩和平均学习时间列示出来, 反映了两者之间在统计中的“正相关”关系: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 就会有满意的成绩。这种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 把含有统计知识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 会使学生发现原来很平常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统计知识。学生不仅感兴趣, 而且也增强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创造实用机会, 让学生感到学习统计的需要, 从而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三、巧题妙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平铺直叙地讲书本, 应结合有关内容加以巧解, 妙趣横生, 情趣盎然, 这样学生在欢愉之中, 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和方法。例如, 在学习“中位数”时, 学生们总感觉中位数的公式记忆起来很困难, 经常会遗忘或记错。如果教师及时指导采用数学中的“比例法”来求解中位数, 再辅以习题示例, 则学生既容易理解, 又便于记忆。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用一些常规方法、传统方法解题外, 还可以引导他们采用其他不同解法, 尽量使解法新颖, 这样自然会使学生感到新鲜,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提高学习的兴趣。
可见, 只要教师在统计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捕捉兴趣所在, 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坚定信心, 为培养优秀的统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条件, 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要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