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细节丰富课堂

2024-09-01

捕捉细节丰富课堂(共7篇)

捕捉细节丰富课堂 篇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纵观许多成功的课例, 我们不难发现:具有一双“火眼金睛”, 善于捕捉课堂中鲜活的、有价值的细节, 并有效地挖掘, 有意识地创造, 定能演绎出课堂的精彩。

一、发现“亮点”, 把握课堂精彩

孩子总爱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反映了孩子的探究心理、创造性思维, 这就是学生的“亮点”。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 巧妙引导, 将成就课堂精彩, 也使学生受益匪浅。

如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教学1/2时, 教师出示一个完整的圆形, 提问: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学生很快就答出了二分之一。此时, 教师发现有个孩子晃动着手上的圆形, 口里嘟囔着“不一样不一样”, 这位教师机智地发现这是一个深刻认识分数的机会。于是她暂时抛弃课前的预案, 展开了下面的教学:又出示了半个的圆形, 提问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学生稍停顿了下, 回答:二分之一。紧接着教师又出示了十分之一个圆形, 提问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占它的几分之一?学生回答:二分之一。虽然此时发现有的孩子还是睁着一双迷茫的眼睛, 但是有很多孩子却是若有所悟地微笑了。

本例中, 教师及时捕捉住了孩子的“亮点”———猜测“分数表示的意义和以往整数有所不同”, 并让它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 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单位“1”的教学。尽管单位“1”的教学要在五年级时出现, 这里教师没有引出单位“1”的概念, 但学生已隐约感受到了单位“1”, 同时也为后面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巧用“误点”, 生成课堂精彩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 用心加以纠正, 不仅能帮助学生拨正偏差, 而且能让学生茅塞顿开, 深化理解, 并能生成课堂精彩。

如教学《3的倍数》一课时, 先让学生判断“我校全体师生在开学初的捐资助学活动中, 共捐款3 723元, 这些钱能否平均分给三所希望小学?”结果第一位学生就提出:“一个数如果个位上的数字是3、6、9, 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不是3、6、9, 这个数就不是3的倍数。”很显然, 这个学生是受了“2和5的倍数特征”负迁移影响。教师及时巧用此“误点”, 便有了下面的精彩: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 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我们不妨先命名为“某某猜想”, 但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需要验证。

生1:我已经口算过了, 3 723除以3没有余数。

生2:我有疑问。24个位上是4, 但它是3的倍数。

师:你的意思是有的数个位上虽然不是3、6、9, 但它也是3的倍数, 是吗?

生3:16个位上是6, 但它并不是3的倍数呀。

这时很多学生在下面“是呀是呀”地应和着。

师:同学们用这么多例子说明了什么?

生:刚才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师:是呀, 对于一个结论, 如果能举出一个反例, 就能说明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此例中, 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误点”的价值, 抓住时机, 巧妙引导, 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为后面进一步证明“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堂课也在这次“误点”的成功捕捉中演绎得很精彩。

三、挑战“疑点”, 创造课堂精彩

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能力等原因, 对教学有些地方存在“疑点”,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点, 生成为宝贵的教学细节。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学生利用学具和水等进行探究, 最后发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正当我准备教学例题时, 只听一位学生急促地说道:“老师, 我觉得这个实验设计得不好。因为这样证明的是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柱容积的1/3, 而不是体积。”教师马上意识到这个“疑点”是学生学习体积的绝好时机。随即, 教师因势利导, 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 放手让学生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证明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结果, 有的说:“在一个长方体容器中放一些水, 计算出水的体积, 然后再把圆锥形物体放进水里, 计算出水和圆锥的体积, 再减去水的体积, 这样就得到圆锥的体积。用同样的方法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便能算出圆柱的体积是不是圆锥体积的3倍。”马上有学生提出意见:“这样太麻烦了。用一支有刻度的量筒来测量圆锥和圆柱的体积, 再进行比较就简便多了。”这时, 教室里出奇地静。一会儿, 又有学生提出:“因为量筒的底面积不变, 我们根本不需要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只需要看圆锥、圆柱分别放在水中水面上升的高度, 再算一算它们是不是3倍的关系就可以了。”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本例中, 面对教材中的错误这一“疑点”, 教师牢牢抓住,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对“疑点”的热烈争论, 形成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把教学引入深刻。正是教师的随机应变, 让教学秩序得以控制, 这样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可见, 要做到有效捕捉细节,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每一颗别样的思维;要用诚挚的热情、深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用高尚的人格、伟大的品性去拥抱每一颗独特的生命, 捕捉他们身上的亮点、误点和疑点, 这往往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精彩。

捕捉文本细节,打造精彩课堂 篇2

一、研磨文本片段抓细节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通常有一部分是针对文本而设置的。每一篇文本都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或者让学生的某一种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不管是出于哪一种教学目的,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去研磨文本片段,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是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文本片段有深刻的体会,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也就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体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中,要想让学生领会叶欣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研磨文本片段,尤其是文中第三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反复阅读,通过阅读,仔细体会细节,才能让学生心灵得到触动。研读文本细节,教师可以带感情的阅读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赏析文本片段的过程中,师生在无形之中进行了一次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自主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在文本片段中表达、释放自己的情感,从而加深了对“白衣战士”的理解,让自己的情感体验也更上一层楼。

研磨文本片段,教师要始终把握住一个大方向,不能因小失大,一味地在细节之中琢磨;应该有一个全局意识,站在全文的大方向上,带领学生去理解片段中所蕴含的内涵。反复地研磨文本片段,如果不能把握好方向,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倦怠的心理,难以从内心深处得到情感共鸣,教师就会遭遇难以继续进行下去的尴尬。

二、研磨文本字词抓细节

一篇文本被选入了课本中,通常有它独到精彩之处,尤其是其中的字词更值得去仔细揣摩研究。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字词,引导学生去感悟看似平淡的字词后面蕴含的“味”,那么对于学生理解全文,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对于细节的理解中,提问的方式是否产生学生的共鸣,就全看老师自己的功力了。

比如,在苏教版第八册《第一朵杏花》中,杏花并没有盛开,但是文中用了“泛”字,从中可以看出杏花每次刚刚开放就被竺可桢爷爷发现了,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使用这个字的深意,竺可桢爷爷对周围事物十分的留心和敏感。“便”字更能看出竺可桢爷爷作为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形象,他对花开草长,燕归虫飞等一切物候现象十分关注。学生可能读得懂表面的含义,但是深层次的挖掘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和指点。

字词的精彩有时候能够成就一篇平凡的文章,教师需要对具有灵动美的字词进行深刻的研磨,激发学生思维的闪烁,让学生可以从字词中领会出全文的情感,这样也就达到了研磨字词的教学目的。

三、捕捉文本句子抓细节

有的文本中没有什么关键词,那么不妨关注一下句子。文本阅读中,要懂得自然段首句通常表述了全文的主旨。有的句子会写得十分明显,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全文的中心段落有的句子会写的比较含糊,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品读出句子背后的深意。

比如,苏教版第二册《春到梅花山》,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主要是领会梅花山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提高审美趣味。文中有几处句子写得十分精炼,仔细品读才能让学生在细节中感受到梅花的美不胜收。“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等,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读这几个句子,边读边想,然后让学生回答自己脑袋里想到些什么。如果学生能在脑袋中联想到花儿色彩绚丽,开满山坡,香味也雅而不俗,沁人心脾,那么这几个句子的品析就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常常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文的中心脉络,有的句子细细品味更能直接发现作者表达的情感。对于记叙文而言,句子更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生动细致的描写中更能凸显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真实和丰满,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景物描写的文章而言,有的句子更是整篇文章的精髓所在。一位好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句子细节,再带领他们一同品读和理解。

教师只有多考虑教学细节,才能驾驭开放的课堂,在细节的讲解中,更要注重让学生充分质疑和发言,再通过主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围绕细节展开理解和思考,在细节把握中推动教学课堂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

捕捉教学细节创造完美课堂 篇3

一.研究教师行为, 捕捉教学细节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 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 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内心充满智慧, 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顾的教师才能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确定那些精妙的细节, 方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教学《祝福》时, 可以精心选取两个教学细节———一是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小说《祝福》刻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课文围绕人物的遭遇, 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 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 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 “没有先前那样精神”, 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 可四婶一声喝, 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 再到临死前的“瞪”着眼, “眼珠间或一轮”, 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互配合, 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整个变化过程, 也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逼到绝境而致于死地的。作者就是通过这种形象而逼真的肖像描写, 通过刻画人物本身直观真切的神态、外貌、心理活动等的变化与反差, 从而对罪恶的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控诉, 同时也使文章具有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两个句式的比较“祥林嫂, 你放着罢!我来摆。”和“你放着罢!祥林嫂, 我来摆。”一称呼在前, 一称呼在后, 通过比较, 学生发现称呼在前, 表现了四婶的慌忙紧张, 因为鲁四老爷“暗暗告诫四婶”“祭祀的时候用不着她沾手”“不干不净, 祖宗是不吃的。”

二.研究学生行为, 捕捉教学细节

新课程强调, 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现在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关注“聆听”这一细节。倾听学生发言, 从中找出生成点, 从而捕捉教学细节, 推进课堂教学, 这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阅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我询问大家的感受, 一位女同学的回答令人意外, 她大声说“很浪漫”。引得全班轰然大笑。因为花季中的少男少女对“浪漫”这个词非常敏感。既然这样敏感, 我索性顺着“敏感话题”让学生体会一番“浪漫之旅”。于是, 我让学生们倾述了对浪漫一词的理解, 又让学生们找到文中让人产生美妙感觉的句子, 学生们找到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与他们脑海里与浪漫搭得上边的景致。在品读富有诗情画意文句的同时, 学生也慢慢地理解了作者由眼前之乐想到人生之短暂, 引发流年易逝的感慨。在慨叹人生无常, 世事流逝的情况下, 一个人还去吟咏风月, 他必是一个浪漫之人。于是一个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观点脱颖而出:原来浪漫不只是风花雪月, 浪漫还可以是一种性情, 一种风骨, 一种灵魂的诗意寄居, 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三.分析非预设性生成, 利用教学细节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过程, 可事实上, 我们在预设教学时, 会立体地进入头脑中的虚拟“课堂”, 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流程。让教师、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互动起来, 充分设想很有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 当这种情境出现时, 自已能够从容不迫地引导点化:或放大, 追问深入;或搁置, 委婉拒绝;或缩小, 迂回突破, 有的放失地将其引向“精彩”。

捕捉细节,让课堂折射智慧之美 篇4

一、 发现“亮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对于成人来说,孩子总爱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反映了孩子的探究心理、创造性思维,这就是课堂的“亮点”。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这些“亮点”,巧妙引导,将使学生受益匪浅,也将生成课堂中新的亮点。

一位老师在教学《丑小鸭》(人教版二下)时,一学生举手问老师:“鸭妈妈的窝里怎么会孵出天鹅来呢?”老师当机立断地说:“这是一篇童话,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作者虚构的。”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不再追问这个问题了。

这位老师用成人的惯性思维,三言两语浇灭了学生迸发的质疑探究的火花。如果老师能发现这是个生成的亮点,机智地插入这样一个教学细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课文加个开头,天鹅蛋怎么会在鸭妈妈的窝里呢?然后将学生富有幻想的开头一起交流后,引出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丑小鸭》原著,和学生一起阅读,点燃学生的阅读之火,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走进童话,走进名著,或许这《丑小鸭》就是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个脚印。这样,不但解决了课上的疑问,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探究欲望。

二、 巧用“误点”,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轻视”了学生细微的错误,没有用心去理会或纠正,结果挫伤了学生的自尊,让他们降低了学习的热情。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用心生成细节教学,加以引导纠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文本内容中帮助学生拨正偏差,这样能让学生茅塞顿开,深化理解。

一位教师在教学《游园不值》(苏教版五下)这首古诗时,在解释古诗题目这一环节就出现了搁置:“谁能说说‘游园不值’的意思?”思考后有一生回答:“这个庭园不值得游玩。”教师顿时傻住了:“刚才你读古诗了吗?怎么会是‘不值得’? 你的理解是错的,谁来重新说说。”刚才那个学生顿时低垂着头,蔫了,而教师却浑然不知,更不再关注那个学生……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就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构建。上述案例中教师丢弃了学生的“错误”,而继续自己的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这一课堂的主体,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有效抓住学生的“错误点”展开探究。

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学习资源,更是教学的支点。其实,我们无需指责学生的错误,应彻底改变对学生错误的认识。要使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尽可能把学习中的错误充分暴露出来,不留“隐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常常为教师提供宝贵的“教机”。由“值”字引起的错误理解,最终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在进行本课时教学活动之前没有想到的。

学生的错误还是成功的起点。面对学生的错误,不必直接给予回答或纠正,而是在学生出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探究,体验作者的情绪变化,领会作者独特的心理感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此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当成一个难得的亲历过程,走向成功的财富,以“欢迎”的姿态善待错误。

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应置之不理,也不应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才能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三、 点击“兴奋点”,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一位老师在教学《九寨沟》(苏教版四上)时,品读完第三小节,播放图片和录像让学生欣赏。在一片惊叹声中,老师问学生:“假如你来到九寨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迫不及待了,有的说,要拍一组最美的照片,带回来做永远的留念;有的说要写一首诗歌,赞美九寨沟……忽然,有一个学生说:“我最想做的就是脱下衣服,跳进美丽的湖泊——五彩池里,摸摸池底的五彩石,洗个痛快澡。”教室里先是一阵哄堂大笑,接着,马上就是附和声声,学生一个个都兴奋极了,说自己也想去游泳。教师当时一怔,但很快就这样问道:面对这么绚丽多姿的景色,同学们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愿望。好多愿望只要你去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可“游泳”这个愿望,有可能实现吗?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再来发表意见,能或不能都要说明理由。学生认真看课文后,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

生1:我认为不能,因为湖泊很浅,我是从这句话读到的:“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水肯定不会深。

生2:我认为不能游。因为课文中写着:“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湖底肯定有各种石头,因为湖水浅,湖底又有石块,去那儿游泳太危险了呀!

生3:再说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怎么能去游泳呢?简直破坏这么美的环境。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配套阅读中的相关拓展,探究“五彩池”色彩变幻的原因。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探究热情高涨。

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不一定让教师能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些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点化引导得好就能成为难得的教学资源。

四、 挑战“疑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能力等原因,对文本中的一些地方存在“疑点”。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点,生成宝贵的教学细节。

在聆听一位老师教学《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下)时,有一学生对“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这句话中“像年轻了几十岁”提出了看法:“明明是爷爷,怎么会年轻几十岁,不是矛盾吗?”于是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有的说:“爷爷虽然年纪大,可听说杏花开了,而且是第一朵杏花,当然激动,走起路来也快了。”有的说:“我奶奶见到我上大学的姐姐回家,在小区门口就会跑过去,就是这样的。我还说过她呢!”学生还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阐述,真没有想到。经过一番探究,大家一致认为课文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竺可桢爷爷听说第一朵杏花开放了的激动心情,展示了他的精神风貌,更可以看出他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与执著。这一细节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竺可桢的可贵品质。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美丽的语文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作为新课改时期的教师,就应该静下心来,去发现、去研究教学中的细节,去创造、去揣摩自己的细节。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精彩的细节,耐心叩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走向深刻,走向艺术,走向成功。

捕捉细节,凸显“灵动”的课堂 篇5

一、捕捉“偶然”,构建“人性”课堂。

课堂是一个教学生命场所,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而小学英语更是一个充满“happy”和“activity”的动态课堂,学生随时都会给你“surprise”,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随时会出现“surprise”的课堂,就更要求教师善于把握这些情况和细节。

在五年级的一次英语课上,我正和学生们进行Hide and seek的游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突然,从窗外飞进一只蝴蝶,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一会儿工夫,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蝴蝶吸引住了。于是我改变策略,用富有节奏的问题吸引学生:“Butterfly,butterfly,where is butterfly?”边说边给学生做手势暗示这句话的意思,并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追逐”蝴蝶,“It’s on the blackboard.”学生的潜力不容小觑,收到了我的信息立即回应:“It’s on the wall.”“It’s on the light.”……

因为小蝴蝶的偶然闯入,我没有按计划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这节课是不是就不完整了?显然不是。下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围着我叽叽喳喳,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的单词,更重要的是在英语课堂上,他们觉得可以真实地展现自己,而不用担心被责骂。我巧妙地利用了蝴蝶这一“非法入侵者”,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游戏的同时,也真正将英语运用于实际交往中,真正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和孩子们一同欢笑,一同玩乐,看似简单、普通的情景,却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性化教学,营造出真正平等、积极的课堂气氛,真正赢得学生的心。

二、捕捉“意外”,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活动,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几十名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程度等各不相同,有时再加上外因的影响,出些意料之外的“小插曲”在所难免,当意外出现时,若教师能因势利导,巧妙地转化为积极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那么它们将成为课堂的亮点,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

在《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4 Halloween B部分学习新单词时,碰到“chicken”一词时,就有一位学生操着洋腔怪调问我:“有没有母鸡呀?”班上的同学哄堂大笑,整个课堂纪律也遭到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上下工夫,精心设计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构建一种新型的有“活力”的英语课堂,让英语教学从研究“教”的过程变为研究“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韦国峰.以学定教———凸显主题的教学思想.广西教了破坏。面对这种情况,我很平静地说:“当然有,而且还有公鸡呢!”说完,我便在黑板上写下了hen和cock两个单词,并且教学生读。很快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了,教室也恢复了平静。这位爱出风头的同学也不好意思了。然后,我话题一转,说:“××同学学习态度不错,不仅要知其一,还要知其二。我们今天多学了两个单词,还要感谢他。只是以后如能稍微注意一些提问的语调就更好了。”那位同学听完我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

该事件中出现的意外,是教学中的“不和谐音”,而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意外教学资源,很好地打开了课堂上的尴尬局面,使学生获得心灵启迪的同时,课堂教学因此闪现出“和谐”的光芒。

三、捕捉“错误”,构建“自主”课堂。

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它是一面镜子,以错误为镜,可以知教学之得失。引导学生纠错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8 Open day学习内容涉及“There be”的句型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头口上熟练地使用这个句型,可是到笔头上就会漏洞百出,要么没有注意单复数,要么没有注意可数与不可数的区别。看到学生一筹莫展,我内心十分着急。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掌握这个句型结构呢?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超市”和“动物园”为假设,用“There be”句型办一张小报。学生们共同商量,分工协作。一天后,一张张风格迥异的小报完成了。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到教室墙壁上。全班开了一次鉴赏会。“Jenny一组的句子写得真不错!”“Mike一组的设计很好,画得多精致呀!”“Peter一组的小报有个性,还有只大乌龟呢!”见学生品头论足,我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让我们当一回客观公正的评委,在挖掘每一份小报优点的同时,看谁能够找到其中的错误?”此时,学生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疏忽了任何一个细节。很快,有几个学生开始向我通报错误的数量了。第二天的课堂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我通报了错误的数量。学生在纠错的同时,又给予分析与订正,真正做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学生的“错误”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没有错误就没有正确,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错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学生给教师带来的“始料不及”,其实往往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更是为教师超越自我指点迷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用智慧让那一刹那的“生成点”发光。教师应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悟性,虚心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善于捕捉细节,随机应变,创造性地

育,1997.3.

[2]韩建林,洪丽蓉.中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中小学外语教与学,2009.1.

[3]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教育研究,1995.12.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英语新闻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张利平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听说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瓶颈,本文分析了将网络英语新闻运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听说教学英语新闻

一、引言

教育部最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听懂题材熟悉的或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并就某一主题或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发言、讨论交谈[1]。

听懂VOA、BBC、CNN等英语广播电视报道是对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的比例从原来的20%大幅提高到35%。而从2008年开始试点推行的上机考试形式中,听力的比分更是重达70%,作文也要以听力为基础,需先看懂一段视频,然后描述视频内容,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听力材料很多来源于媒体新闻报道,这种形势对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将英语新闻素材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二、理论依据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关于二语习得的输入假说理论(Input Hypothes)中指出: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而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2]。Krashen认为,理想的输入须具备4个条件:可理解性(comprehensive);既有趣,又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并有足够的量(i+1)。此外,Krashen还认为语言教学中应有“粗调输入”(Roughly tuned input)和“精调输入”(Finely tuned input)两种输入。前者指的是未进行任何语言调整的语言输入,后者指的是对语言作调整之后的输入材料。Krashen主张外语教学采用“撒网”(casting a net)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大剂量的“真实、粗调”的语言输入,让学生从大量的真实性“输入”中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Rod Ellis(1994)关于语言输入的现时原则(the here and now principle)中指出语言输入需要“真实”,符合当时与当下的要求,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接触真实的语言,并真实地使用语言,才能真正促进语言的掌握与运用,因此他认为语言学习输入的最佳项目就是学习者身边的事物和思想,因为这些知识最具有可理解性、重复性和凸显性,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参与热情。英语新闻正是具有吸引力、有意义、可理解的真实语言材料,且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因此是语言学习的理想资源,可弥补传统教材作为语言经过调整的输入材料、真实性语言输入的不足。且英语新闻信息量大,可以满足学生真实、广泛的交际需求,使得学生在广泛接触、使用目标加以发挥应用,使课堂的亮点不断,精彩不断,彰显其生命的活力。

语的过程中快速提高语言产出能力。

三、英语新闻融入听说教学的优势

(一)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听说教材大多内容单一、题材陈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网络英语新闻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时代感强,内容新颖、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及世界热门话题,正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信息,以新闻英语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可理解输入得以大量输入。

(二)新闻材料的真实性使英语学习更符合语言习得规律

Krashen主张大剂量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粗调”的语言输入,让学生从大量的真实性“输入”中潜意识地获得语言。新闻是对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件及其发展、变化的真实反应,其内容真实,语境真实,语言表达地道。在课堂上补充英语新闻,可以为学生提供他们所期待的真实、丰富、有意义的输入材料,更好地实现语言认知过程中所需的真实语言信息的及时输入,保证学生交际的真实性,使英语学习更符合语言习得规律。这种方法与习得母语的过程很相似,是最自然的语言学习方法,能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平台,创造有意义的语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使语言学习真正地与交际相结合,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最终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有助于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

网络新闻英语给学生提供了一手的语言素材,并且词汇丰富、语言鲜活,使学生不断吸收最新的词汇,扩大词汇量并学会地道的表达方法,提高交际中词汇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同时还可以模仿播音员纯正的语音语调,改进自身的口语语音。此外,网络新闻英语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历,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开口说英语时,也不会空洞无物。大量沉浸在新闻材料所创造的真实而有意义的语境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逐步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

四、将英语新闻融入听说教学的方法

(一)有效选取资料

网络英语新闻资源非常丰富,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关键。首先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选择学生所关心的各种最新热点话题,或者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还可选择世界各地最近的突发事件,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选择与课本知识点有关的新闻,让学生获取相关主题最新的信息,扩大信息量,开阔视野。在选择材料时,必须注重新闻的权威性,可选择VOA,BBC,CNN,CRI,CCTV9等权威新闻机构的新闻。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英语新闻,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刚开始时,可选择VOA慢速英语,再逐步过渡到常速英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英美国家的网络英语新闻素材,必须注重新闻的客观、公正,摒弃那些带有浓厚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岳蔚.新课程小学英语评课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05.9.

[2]殷海华.小学教学设计.用智慧演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2007,(12).

捕捉细节,让课堂折射智慧之美 篇6

一、捕捉“亮点”让孩子的智慧在细节中闪光

学生的思维亮点有时像夜空中的星星,闪亮闪亮的;但有时它会是一颗天上的流星,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之后就消逝了。作为教师,应该成为时刻守候流星的摄像师,定格精彩的一瞬,使之绽放异彩。

教学“鸡兔同笼”活动课,当呈现“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一百只,几只鸡儿几只兔?”题目时,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痴迷,忽然听到班里的小机灵在轻声嘀咕着“:这不就是鸡翅变脚法吗?”我听了,开始一愣,后来我发现这是个生成的亮点,于是机智地插入这样一个教学细节:“小家伙你有什么绝招,快说来听听。”他兴趣大增。成竹在胸“:一只兔子有四只脚,一只鸡却只有两只脚,这不公平。可一只鸡还有两个翅膀,我让鸡的两个翅膀也变成两只脚,那一只鸡不也有了四只脚吗?这样36个头就该有144只脚了,可这比实际的100只脚多出44只,这多出的脚实际上是鸡的翅膀变来的,从而鸡有44÷2=22(只),兔有36-22=14(只)。我这一招叫做‘鸡翅变脚法’。”“你的想法好有创意呀!看来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有时还真需要点数学家的本领———奇思妙想。”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于是我顺水推舟,来了个小组合作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学生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老师我还有一招更绝,叫“特异功能法”……看,孩子们的思维层次在不断得到提升,它的价值远远超过教师的分析与讲解。

假如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及时调整课堂结构,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也许孩子们的思维亮点永远会被埋没;也许课堂反馈就会草草收场。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平庸得多。在暗自庆幸的同时,我深刻的体会到:面对学生的“亮点”动态资源,我们必须及时捕捉、用心倾听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二、捕捉“异点”让精彩的课堂在细节中生成

课堂上的意外,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给我们带来遗憾、惊喜、或者启示什么的……总之,就看你如何把握,如何运作了,把握的好“意外”就会成为课堂里的一道彩虹。

一位老师在执教《认识角》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三个角中谁大?你有什么办法?(媒题出示大小相同的三个角)

生:第三个角最大。因为它叉开得大。

师:对。还有办法吗?

生:第三个角最大。我是通过数方格知道的。

师:对了,在这里我们可以数方格的方法比较。

生:老师,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师:(惊讶)那你说说看?

生:第三个角最大。因为它的嘴巴张得最大。

师:你说得很生动。这位小朋友通过观察谁嘴巴张开的大小来比较它们,真聪明!

师:那个角最小呢?为什么?

生:(迫不及待地齐答)第一个角最小,因为它张开的嘴巴最小。

课堂教学的精彩就这样在偶然中悄然生成。课堂上面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教师都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并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捕捉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

三、捕捉“误点”让沉睡的课堂在细节中苏醒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轻视”学生细微的错误,而未能及时用心去理会或纠正,结果导致学生一错再错或理解偏差。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误点”,用心生成细节教学,加以纠正,不仅能帮助学生拨正偏差,而且能让学生茅塞顿开。

例如:一位老师上课时出了一道题:14-8=?请了一个同学到黑板前板演,那位同学总把6写成9,下面的同学哄堂大笑,那位做题的同学也窘得不知所措,那位老师不批评他,而是说了一句:“你以为让6翻一下跟斗,我们就认不出来了?再想想,不玩翻跟斗游戏会等于谁呢?”学生自信的写了9。老师又交代“,以后可不能随便让数字翻跟斗哦! ”这位老师巧用幽默的语言,在动态生成中及时解决学生的误点,让沉睡的课堂立刻苏醒过来。

可见,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误点,教师应怀有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并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挖掘其中的“问题”,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考验,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锻炼,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生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

捕捉细节丰富课堂 篇7

一、挖掘生活, 创设生成性资源环境

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 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将生活与科学实验相联系, 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世界, 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化学生思维, 从而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 形成课堂生成性资源。如在学习《水珠从哪里来》时, “在水杯中装入冰块, 玻璃杯外形成小水珠”的实验,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玻璃杯外面形成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高, 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 凝结而成, 在此基础上, 与生活情境相联系,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

师:我们都知道, 冬天房间里面玻璃窗上会形成小水珠, 谁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呢?

生1:因为冬天外面冷, 玻璃窗温度低, 房间里暖和, 屋子里面的水蒸气遇到玻璃窗就凝结了。

师:是的, 那大家有没有注意, 在房间外的那一面玻璃窗是不是也凝结了小水珠呢?为什么呢?

生1:应该有吧, 玻璃很薄, 里面有外面也会有。

生2:没有, 我以前在玻璃窗上画画, 画是透明的, 要是外面有小水珠, 画就是模糊的了。

生3:应该没有, 虽然玻璃窗的温度低, 但外面温度也低, 水蒸气温度应该跟玻璃窗差不多的, 所以不会有小水珠。

师:大家来说一说, 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经讨论, 引导学生最终得出“在房间外那面的玻璃窗上不会有小水珠”的结论,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引导, 创造课堂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部分突发事件, 而这些事件是教师难以预料的, 需要教师对此给予快速判断及分析, 客观对待该突发事件, 积极加以引导通过重组资源进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提升生成性资源的质量, 最终促使课堂充满活跃及灵动的气息。如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时, 用实验的方法鉴别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其中食物中淀粉的鉴别采用碘酒来进行, 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某小组不小心打翻了装有碘酒的玻璃瓶, 所有学生都停下了实验, 看着打破玻璃杯的学生和老师。

师: (关心询问学生没有受伤后) 大家帮忙把地面和桌面上的碘酒清理一下吧 (让学生用纸巾擦拭桌面和地面上的碘酒, 并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纸巾的变化)

生1:老师, 我的纸巾变蓝了!

生2:我的也是。

师:我们刚才学到,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 那大家来猜想一下, 纸巾遇到碘酒变色, 会是什么原因呢?

生1:我知道, 是纸巾里面有淀粉!

师:是的,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食物, 还有不少东西里含有淀粉, 大家可以试一试随身带的东西, 看看还有哪些东西里含有淀粉。

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通过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不仅很好地处理了意外, 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重视错误, 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科学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小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造成实验结果和课本结论不符合等问题, 出现这种局面时, 教师不应批评或一味的斥责学生, 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有耐心, 让学生的错误生成一种教学资源, 对其加以利用, 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及时纠正。在此过程中, 教师将纠正错误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 在认识自己的错误时还能够引发学生重新认识该问题, 促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如在学习《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时……

师:我们刚才已经学习了热的良导体吸热快, 散热快, 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 散热也慢, 那如果要做一个保温杯, 你会选择什么材料呢?

生1:塑料的。

师:那如果是用不锈钢的材料做杯子,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水凉得慢一些呢?

生1:可以给它加个盖子。

生2:用布包裹起来。

生3:把它放在泡沫中。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 那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你认为哪种保温方法最好呢?

生: (讨论后) 加盖子并放在泡沫中。

师:大家这个观点是不是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按照刚才的想法, 我们分别在放入泡沫的杯子和没有放入泡沫的杯子中加入热水, 并给放在泡沫中的杯子加上盖子, (5min后) , 现在请大家用温度计量一量杯子里面的水的温度。

生1:放进泡沫且加盖的杯子里, 水温是52℃, 另一个杯子里面水的温度是50℃, 放进泡沫并加盖后, 杯子的水凉得慢。

生2:不对, 我们两个杯子里面的水, 水温没有差多少, 都是51℃。

生3:我们没有加盖的杯子水温更低。

学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不相符, 在此种情况下, 教师若简单地判定结论不一样的学生是“实验做错了”, 不仅会挫伤学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也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 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因此, 面对此种情况,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索,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因素, 如加入热水的多少、加入的时间等。

师: (引导学生控制实验变量, 再次进行实验, 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请大家说一说你在做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有什么不同?

生2:我们第一次实验时, 先在加盖的杯子里面加的热水。

生3:我们在第一次实验时, 不加盖的杯子里的水要比另一个杯子少得多。

……

师:那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热水在杯子里变凉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生1:与加入热水的量、加入时间等……

上一篇:企业新员工培训下一篇:《营销法律法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