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共12篇)
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 我们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要以动态生成的眼光来对待课堂教学, 并充分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地处理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展现, 使我们的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一、在质疑中生成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问题意识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 而且要鼓励学生发问。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在无疑处生疑。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 勇于挑战权威、挑战教师, 勇于质疑, 善于提问,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对学生的质疑要做好引导工作, 从而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如, 在学习《特殊的葬礼》一文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针对文章题目提出问题。学生提问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他们纷纷提问:为什么要在“葬礼”前加“特殊”二字呢?这是谁的葬礼?在哪里举行?都有哪些人参加?我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阅读, 学生明白了:这场葬礼特殊在是为一条瀑布举行的。顺着这条线, 我让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 再次提出问题, 从而为“为什么要为瀑布举行葬礼”这一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在不断质疑与释疑的过程中, 学生智慧与创新的火花得以点燃, 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与能动性大大提高, 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追问中生成
受基础知识与认知规律的限制, 小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此时, 教师应适时地抓住学生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追问, 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引向深入,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 把握追问的时机。只有把握好追问的时机,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当学生的理解过于肤浅时, 通过追问深化学生的认识。二是当学生的表述过于简略时, 通过追问来完善学生的回答。三是当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误时, 通过追问促使学生修正自己的认识。
第二, 把准问题的难易程度。追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 问题如果过于简单, 就没有思考的必要;过于复杂, 学生往往在短时间内很难回答, 这样都失去了追问的价值。因此, 问题的设计要依据小学生自身的实际水平, 难易适中, 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具探索性, 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才能成就生成的精彩。
第三, 体现学生机会的均等。在追问时, 教师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 兼顾到每一位学生, 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 使得学生基于自身的实际水平, 经过思维与分析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 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 进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四, 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在教学中, 对待学生的回答, 我们要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 以便让学生及时地作出调整, 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对于正确的回答, 我们要积极给予肯定,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对于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回答, 不要武断地否定, 要注重引导, 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下修改并完善自己的观点。
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篇2
——例谈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创设
【摘 要】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那么如何挖掘生成性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一﹑捕捉意外,迸发“生成”;
二、创设障碍,激发“生成”;
三、立足真实,深化“生成”;
四、延伸探究,完善“生成”。
【关键词】 生成资源 挖掘 创设
‚……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叶澜 新课程倡导动态性、生成性的教学,强调对教学目标、策略、过程方法的“预设”,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且如今这“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现实教学中,面对生成,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少之又少;而更多的时候,或束手无策,或有意回避,或熟视无睹,或强行拉回„„。如何挖掘生成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
一、捕捉意外 迸发“生成”
现实生活中,许多科学发现、发明大多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从而取得成功。我们在观察、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敏锐地判断意外情况。教师研究意外情况,适时修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 1 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即时巧妙的应对,看似偶然触发,信手拈来,似乎丝毫不费功夫,实际上却是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和历经反复实践思索的艺术结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也是一种预设。
案例1:《磁铁的两极》教学片段及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磁铁有南北两极,并能指示南北方向以及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师:(教师出示一块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谁能用今天的所学知识判断这块磁铁的磁极?
生:老师,我能。(学生们纷纷举起手)师:那你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吗? 生: 能。
(我把手中的磁铁递给他,他却没有拿住,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
生:老师,你的磁铁,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了。(有位学生大叫起来)师:(举起两块断磁铁)磁铁断了以后,真的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 生:(有的点点头,有的摇摇头,还有的则茫然地看着我,不知所措。)师:既然同学们的都意见不统一,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呢?
生:做实验。(异口同声)
孩子们都忙碌开了,有的孩子将断的磁铁的断口与标明磁极的磁铁的南极接近,发现吸在一起,然后又与北极接近却不能相吸。有的孩子则用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果然磁铁又指向南北了……。从各自的实验中孩子们发现磁铁摔断了以后,断磁铁还是有南北两极的。
分析: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是教学中意外生成的,并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师及时“改道”,调整教学方案。“真的是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一问击起了学生心中的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他们的猜想,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他们所能想出的办法及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大大出乎了教师的意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心中留下的痕迹是永恒的,影响是深远的。
案例2:《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片段及分析:
教师在每张实验桌上摆放了一个装有红色液体的烧瓶,在瓶口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伸入瓶中的液体内)。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生:装有红墨水并带有玻璃管的烧瓶。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把这个装有红色液体的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水槽中,你们猜会怎么样呢? 生:红色液体会上升。生:不对,可能会下降。生:肯定会上升。……
师:好,那我们来试试。(学生动手实验)
生:我发现玻璃管里的红色液体上升了。
生:(有一学生大叫起来)老师,我们这组的红液体从玻璃管里冲出来了,喷得好高哦!
师:这表明你们这组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很成功。生:(很疑惑地看着我)好像跟他们的不一样。
听学生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不对劲,课后我仔细地观察了这组的实验装置,又重新做了一遍,结果还是上升地非常快,并很快冒出来了,将烧瓶拿出水槽,红色液柱下降得也非常快。通过与其他组的对比发现原来正常的烧瓶内的液体装得满满的,而这个小组烧瓶内的液面离瓶口还有一小截距离,意味着这一小截被空气占据着。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会促进玻璃管中红色液体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分析:如果教师本人有着丰厚的知识积淀,良好的科学素养就能快速判断意外现象,并及时调整方案,引导学生探究“这个烧瓶的液面为什么升得快,下降也快”,通过两组实验的比较,追根究源。既可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又带出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做也达成了知识的意外生成,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时排解学生心中的疑问。
二、创设障碍 激发“生成”
在我们的课堂上或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有着很多的功利,好像课堂上非得给孩子一些什么,尤其希望孩子们在经过“热热闹闹”的过程之后,非得顺顺当当地得出一些像模像样的“结论”,否则,心中总存着一些遗憾。现在我们 要生成就不妨给孩子制造些麻烦,设置些障碍,犯些错误,课上的顺不顺当又有什么关系呢?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上登载过这样一个课例:在密度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研究,学生都知道白蜡会浮在水面上,于是教师出示两块白蜡,一大一小,让学生猜测:哪一块会沉下去?这样的问话在暗示学生其中必有一块会沉下去。学生在老师的“误导”下,有的学生说:大的会沉下去。有的学生说:小的会沉下去。然而,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大出意外,也让他们恍然大悟:只要是白蜡,不管多大多小都会浮在水面上,同一种物体的密度是一定的。这位老师故意让学生犯错误,而学生在犯错的同时大彻大悟。
案例:《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片段及分析
师:(教师故意给每一组同学准备了一些好几年弃置不用,故障众多的电路元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电路,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们准备材料接亮小灯泡,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最快?(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连接电路了)
生:这是从哪里捡来的垃圾,怎么接不亮(一学生自言自语道)(师保持沉默)
生:老师,好像不对,这些材料好像不行。(又有一学生嚷道)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细心哦,千万不要抱怨,如果不亮,我们该怎么办呢?生:去找原因。师:对,老师相信你们。
(学生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舞,便更专注地投入到实验中了)生:老师,我知道了,原来我的电线老化了。生:我的接头生锈了。生:我的开关接触不良。生:我的电池没电了。……
(孩子们开始忙着修理电路:电线老化了,换条电线;接头上端生锈了,从下端去接;接触不良,用手按着使之连接……)生:亮了!亮了!(学生们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分析:正所谓是拨开云雾见阳光,学生经历“挫折”之后,会倍感成功的喜悦和学习乐趣的所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跃,同时也做到了知识的实时生成。
三、立足真实 深化“生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可能全部完美。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有真实才是最精彩的。叶澜教授曾提出用五个实来做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扎实﹑朴实﹑平实﹑丰实﹑真实),就让我们用“求真求实”的胸怀,去追求好课的境界。
案例1:《植物的一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植物的一生》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完成凤仙花的一生记录。在这单元教学的伊始,我就给每位学生分发凤仙花种子,教给学生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并让学生每天及时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一开始几天,学生兴趣很高,每天一到学校看到我就跟我说这说那的,每天汇报时,同学总能说很多,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淡下去了,汇报的内容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了。当进行到中间阶段时,有一次我发现每个同学汇报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甚至苗高、粗细等都是如此。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凤仙花都带到学校里,在课堂上观察并予以汇报,却发现每个同学说得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前几天你们的凤仙花的记录是一样的,今天你们的观察凤仙花却各不相同,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有的低下了头,有的脸红了,有的则承认自己是抄别人的……原来他们的记录均出自一个女同学之手。于是,我及时地表扬这个女同学,能持之以恒地观察并做记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好习惯,是值得全体同学学习的,也是我们科学学习所希望看到的,同时也表扬了那些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我想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也一定会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老师相信你们。从此以后,学生的观察记录大为改观,学生种植凤仙花的知识也在一点点生成。
分析:通过表扬让同学们认识到没有亲自观察、亲自记录就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求真求实才是科学教育的灵魂。良好的科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对孩子的将来受益无穷的。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对于饲养蚕,生活在城市的小孩是非常陌生的,但孩子天生就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我到蚕农那里带回蚁蚕,分给孩子饲养,并设法为孩子提供桑叶。看着小蚕一天一天长大,孩子们饲养蚕的经验也在一天天的生成,他们与蚕宝宝共呼吸同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等到了提升,同时也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养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有一天,一个孩 子向我报告这样一个消息,‚老师,我只有一个蚕蛾就产卵了。‛‚怎么会呢?‛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雌蛾和雄蛾交配后才能产卵。一下子争执不下,有人提议最好的办法还是观察。经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发现雌蛾没有受精也可以产卵,没有受精的卵和受精卵从颜色上就可以区分开来。又过了几天,孩子告诉我那些没有受精的卵出生得早,没有一颗变成蚕宝宝的。而那些受精卵晚出现,却有一些孵化成了蚕宝宝,从这里学生明白了蚕宝宝是由受精卵孵化而成的,从而也学到了比书本知识更为现实有用的知识。
分析:如果孩子们没有亲自去实践,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发现这么多,只有这样让学生亲自实践探索而生成的认知才是深刻的、持久的。同时也知道了这样道理,科学是需要实证的,仅有推测和乱说一气是不够的。
四、延伸探究 完善“生成”
在以往的课上,也有许多学生在许多时候生成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很紧,不容许老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计划外,否则就要影响教学进度,违反教学计划。很多时候,当学生的生成不期而至时,教师仅用一句简单的“课后再研究”挡了回去,课后却不了了之。而现在,我们要让孩子生成,就要打破时间的限制,不妨在一堂课中留个“小尾巴”并延伸到课外研究。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科学课程标准提出)。
案例1:《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片段及分析
(教师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一个、干电池一节、电线4根)
师: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呢?请你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组想要让这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师:其他组呢?
生:跟他们组的想法一样。
师:你们的这个想法不错,我也有此想法,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呢?
生:我们得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进行实验。(学生制定计划、实验)(在同学们完成了电路的连接后,更多是他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他们也发现有些电路小灯泡亮不起来,有些电路一个亮另一个则不亮……)生:老师,我们组的不亮。(学生疑惑)生:我们组怎么只亮了一个?(很不解地问)……
(为了寻找原因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连接的电路画下来,虽然下课时间马上到了,我还是坚持着让他们把失败的电路画下来,并要求学生课外去探究。课后,我和那些失败的同学一起探讨,找到了正确的连接方法,同学们欢呼着,雀跃着……)
分析:在课外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也无形之中得以培养,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观察蚕蛹的活动,需要学生把蚕茧剪开。蚕茧剪开了,孩子们看到的一条还没有化蛹的蚕宝宝。这时,我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剪破的蚕茧。学生们提议把这个剪破的蚕茧不要扔掉,看看它会怎么变化。几天过去了,这个剪开的缝隙竟然被慢慢补上了,而且是由这条已经不动的蚕自己吐丝缝上口的。那为什么已经不动的蚕会醒来吐丝,这个问题就值得孩子们课外去研究了。
分析:孩子们自行设计实验可能并不完美,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不仅探究能力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新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探究中得以生成。
总之,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设计观,既要预设更要生成,两者不能舍弃其一。只有着眼生成,充分挖掘课堂生成资源,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存、相互转化,让课堂充满变化,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慧,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那么生成因预设而精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将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就让预设携手生成共同演绎精彩,让课堂成为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华彩。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基础教育》
叶澜
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叶澜 《解读中国教育》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3
关键词:课堂 生成 有效
一、引言
新课程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还原了课堂本来的真实面目,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要求教师在学生的需求中、在师生互动中、在适度的拓展和创造中去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同时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鼓励学生即兴创造,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进程,以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从而促进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二、数学教学课堂生成策略
众所周之,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生成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1.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
2.顺应出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
如在上“概率”这一节课前,课间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在玩扑克牌。我即刻顺应学情,改变教学预设,让学生们通过抽牌游戏感受到从一副牌中任抽一张是红色与抽出一张是黑色的可能性一样大,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借助抽牌游戏,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在学习代数前,学生可能会以为代数是空洞的符号和繁复的计算。为了纠正学生这种不正确的想法,真正了解代数是具有丰富意义且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基础学科,经过实践我发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生成课程资源对激发学生的代数学习兴趣有着显著的效果。如在学习打折销售问题时,我展示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满200减80”顾客损失49元,京城华堂商场被告欺诈(原价618元的羽绒服是打完九五折后才减价的)。展示了这则新闻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知道顾客损失的49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618×0.95-2×80)-(618-3×80)=49.1。(2)你认为顾客与商场谁更有理?
4.妙用错误——“将错就错,变废为宝”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错,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与犯错误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如在讲授a2-b2=(a+b)(a-b)这个公式后,让学生去分解x4-y4。当我在教室里巡视一遍后,宣布只有一半做对时,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吃惊。做对同学的答案是(x2+y2)(x+y)(x-y),两相对照之后,做错的学生发现原来x2-y2还应该继续分解。于是,“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给每个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也可以看出,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正确诱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把握学情——“因生制宜,因时而化”
如九年级上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新授课,按照书本顺序我一开始就提出了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问题(部分学生的反应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接下来我就用配方法推导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我讲得很顺利也很轻松,但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上,我却发现大部分对我的讲解听不懂,怎么办呢?课堂教学不能再按我预设的计划进行下去了。这时,我意识到学生跟不上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因为那样的推导步子大了些,与学生的基础不相适应。我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方案,采用缩小步伐的策略,生成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如何将x2+2ax=b 变形为形如x2=m的方程)。由于这一阶梯设计适当,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强调课堂生成并非不要课堂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充分的预设。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具有智慧的数学教师,既关注“有心栽花花齐放”的预设实现,更努力关注“无心插柳柳成行”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章晓东 高洁 如何在生成教学中彰显智慧的魅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
2.苏建强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
3.刑成云 情景交融,和谐生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年第12期。
4.俞剑波 郑勇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中学数学教育。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4
一创设情境, 展开想象, 生成新知
运用想象的力量, 让它变成比现实所正常感知的经历更为丰富,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 翱翔于想象的世界。
笔者在教学郭沫若的《静夜》时, 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伴奏带,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所感受到的情境……
听完音乐,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一设计,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全班同学异常兴奋, 争先恐后, 描述想象到的情境……
同学们描绘的春江花月夜景简直太美了!令人陶醉, 令人神往——种种的描述中, 有这样一个诗意的画面:从容又坦然的目光, 穿过静静的时空, 前方的繁花无比的灿烂, 飘香的麦浪是一首绿色的诗篇, 经历过世事的人们, 正笑看风云, 任凭天边海涌浪卷, 任凭狂风大作, 远山近水, 风光无限, 浪漫动人的童话浪漫依然, 走远又走近的歌声美丽温暖, 如春花的月光回荡心间……
当时同学们沉醉在想象的世界, 教室里静得就像无风的湖面。
想象拓展了思维, 创造了艺术境界, 实现了有效生成, 丰富了教学资源。
二激活思维, 捕捉灵感, 生成新知
设计科学、有创意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 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激活学生的思维, 迸射灵感的火花。在已上过的许许多多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中, 这堂课至今回忆起来, 仍让我感到欣慰。为了准备好学生们期待已久的《青春随想》这一课, 我精心设计了三大板块:谈理想;展示名人名言, 从名人名言中吸取力量;自创青春名言。
教学在井然有序中顺利地进行着, 教师启发得当, 学生配合默契,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达到了恬然的境界。
当课程进行到第三个环节时, 出现了奇迹。我给同学们几分钟的创作时间, 让他们自创青春名言, 可勉励自己, 亦可赠给同龄人, 或同桌。
片刻的平静之后, 有个叫张×的女同学声情并茂地读道:“青春如灿烂的烟花, 如果我们不努力拼搏, 即将会瞬间熄灭灿烂的光辉。”听了这句名言, 课堂上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急雨般的掌声、叫好声。学生们完全陶醉在创作的快乐中, 享受着文化大餐。男孩子也不甘示弱, 开始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名言。仲××迫不及待地说:“青春是制造梦的工厂, 我们有自己的追求, 自己的梦想。”话音刚落, 班中又是一阵赞叹, 为他叫绝。郭××怕失去机会似的急忙说:“老师, 请听听我的!青春如花似火, 灿烂热烈。”“哇噻!你真了不起!”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同学们完全沉浸在创作与欣赏的快乐中……
这堂课上学生们自创青春名言, 课堂空前活跃, 精彩迭起, 生成了新的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
三把握机会, 放手创作, 生成新知
学生的创作能力就像一座待开发的宝库, 只要把握机会, 适时进行写作训练, 定能出奇制胜, 产生优秀之作, 令人拍案叫绝。
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 同学们的精彩展示中, 青春活力组展示的小创作, 令大家耳目一新, 兴奋不已。语文课代表自豪地介绍道:下面我给大家朗诵一篇自创的作品, 与大家共享, 作者:徐××, 哈日布呼镇中学七 (2) 编辑部。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道:上帝永远不会把命运里所有的门都关上, 再苦的时候, 都会给你留一扇窗, 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这样的智慧, 有这样的决心去运用它, 没错, 只要不肯向命运低头, 不甘在原来的生活里转圈子, 开动脑筋, 平凡的生活也会变成精彩的人生。
世界很大, 但只有一个我, 在天地之间, 再没有一个人与我相同, 做我自己的事, 走我选择的路, 因为我很重要, 打开一扇命运的窗, 采撷人生的晨光, 用智慧串起故事。
陶×也兴奋地读道: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面对困难与失败有三种人: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第二种是意志不坚的人;第三种是坚持到底的人。我们要做一个坚持到底的人。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高峰的人;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云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 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谁也别想战胜我,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就是贝多芬之魂, 是哲学上大写的人, 同命运勇猛搏斗之魂。一个不幸的人, 贫穷、残疾、孤独, 由痛苦造成的人,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 来给予世界, 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他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特×××满含深情地读道:“人间充满爱的交响曲, 我们倾听、表达、感受、震撼。然而最伟大的音乐是无声, 那是不可怀疑的力量, 把我对爱的理解送到高处。于无声处听惊雷, 此处无声胜有声。一位杰出的伟人, 必定是在经历了种种挫折, 失败后而成功的;一位杰出的伟人, 我们必定能在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一位杰出的伟人, 必定会教育我们顽强学习、顽强做事;我会像贝多芬那样, 以顽强的毅力, 在求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轮到王×朗诵了, 他摇着小脑袋, 抑扬顿挫地读道:“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抗拒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古之成大事者, 不唯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我们要积极地战胜各种挫折;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坚强意志使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 战胜挫折, 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 我的意志就是园圃的园丁。人生就要与挫折对抗。感悟:如果你受了苦, 感谢机遇, 那是它给你的一份锻炼;如果你受了苦, 感谢生活, 那是它给你的一份磨炼, 因为我们经历的苦难往往会成为我们的学问。”
小作家刘×好不容易等到了机会, 他俨然成人似地诵读道:带着怨恨生活, 是一件很累的事。有的人在禁锢中学会了珍惜自由, 在磨难中学会了感恩与宽容。他用博大的胸襟容纳了仇恨、漠视、践踏等一切冰冷的人类行为, 在烈火中涅槃。没有沉重地背负屈辱, 没有肆意地自暴自弃, 他选择了更加热情地拥抱生活, 同时学会了同情不幸, 悲悯人生。”
他们的创作, 把这堂展示课推向了高潮, 大家都赞不绝口, 惊异于他们的创造力。这是一堂展现个性课, 力求创新的课, 生成新知的课。
课堂动态资源千姿百态, 稍纵即逝, 教师只有拥有较高的资源意识和巧妙的教学艺术, 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和开发它。教法贵在“无形”, 学法巧在“自发”, 精彩妙在“意外”。
让生命因语文教学而更加精彩 篇5
——听青年教师汇报课有感
临沂湖南崖小学初淑珠
11月17日——18日我有幸在册山中心小学观摩了罗庄区小学语文首次“青年教师汇报课”,七堂课让自己感受颇多,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对语文教学的热情让我感动。18号又倾听了五场报告,特别是青年教师张志勇关于“低年级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的成长历程让我震惊,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去教语文,去爱孩子!最后,教研室吕学超主任做了总结,提出了“十五字”忠告——真心的思考、专心的研究、细心的落实。一天半的学习是有些劳累,虽然冬天的雨在那两天一直没有停止,可是,我知道我们因为爱走到了一起,因为青年教师身上的激情,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语文教学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的精彩!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真心的去爱,再多的劳累、再多的疲惫都将化作满脸的幸福。
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而青年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重要问题。学校进一步发展需要一大批骨干教师来支撑。如何将青年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要从各种活动中培养、发现。为此,我区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次活动的开展,是我区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次大检阅。活动中,执教的每位教师都上出了自己的风格。教师们把新的课程理念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完整具体的展示出来。这14节风格各异的课,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我区教学在新课改下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亮点。
1、教师的综合素质都比较高,比较注重扎扎实实的基础的学习,重视朗读和情景渲染,注重课堂写字指导和小练笔。留下印象较深的是册山中心小学的王桂馨老师,她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内容十分充实,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吐词清晰。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我们要求加强基础,然后追求创新。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基础知识教学。
2、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改变传统的由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的让学生自己说学习后的收获体会,让学生学会总结,心智得到发展,这比以往由教师自己总结的方式更有效。所有的这些,表明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力图帮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这种意识越来越明显,说明课程改革已经引起了教师思想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正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师生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的位置遍及课堂的各个角落,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又体现了一定的引导、组织作用。
4、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指导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多数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或找小伙伴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然后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动口、动手、动
脑,在发展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被广泛采用,能熟练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反思与改进:
1、部分教师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语言不够具体。学生不知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非常好”这样的评价语使用过于频繁并且不切合实际,给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印象不深,有的学生明明读得不好需要教师纠正的,但老师还是说“非常好”,有点太牵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积极挖掘延伸,给学生以启迪和新的联想。
2、教师的基本功需要提高。如教师的板书字迹不规范;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教学中教师用语简洁性需要提高,举例严谨性、专业性不够强。
3、有些课教师更关注自己的教,讲得时间过长些,而且讲对学生思维关注不够。
语文教学,她与生活息息相关,她使生命充满感动,她让真情尽情流泻。因为有生活为背景,语文教学才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语文作点缀,生活才变得情趣盎然。乘着语文的风帆在生活的海洋中遨游,你会发现世界真美。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不仅可以提升素养、陶冶情操,更可以唤醒生命的自觉,提升生命的高度。在美妙的阅读世界里徜徉,阅读能够唤醒美好追求与向往的文字,更可以澎湃激情,涌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6
一、读懂文本——胸有成竹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与依据,读懂文本,不仅需要我们感遣词造句之妙,还需要我们悟布局谋篇之美,更需要我们悟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能打动人心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也正是这种蕴涵着的美。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回忆他的《只有一个地球》的备课历程一文中,用了这样一个副标题——“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研究、理解文本还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的设计。只有正确、到位、深刻地理解教材、分析教材,深层次地走入
文本,才能大视野、大手笔、大境界地构建教学的整体框架,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抓住要点由浅至深、
由表及里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
二、准确掌握学情——知己知彼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既可优化教学过程,又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必须把学生作为焦点,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尤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如在教学《散步》时,教师考虑到学生对亲情的认识,便设问:假如这里有一朵红花,你认为应该送给谁?先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有理由,接着有学生提出,这花应该送给这个和睦家庭。至此,师生对家庭的感情有了进一步升华。
三、多元预设生成——运筹帷幄
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生成,教师如果缺乏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就会在追求生成的精彩中迷失方向,就会
出现课堂上的失衡现象。为了避免如此,每当面对一篇新的课文时,我总是先以读者的身份带着新鲜感去思考文本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其原初本义是什么,以接近作者的情感面对文本,设法先走近作者再走近作品。
例如,如何让学生领会柳宗元五言绝句《江雪》的意境呢?该诗用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寒江雪钓图,似是写景,实则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诗人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压抑。首先,教师应以孩子的眼光去看课文,因为教材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他们的阅读心理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他们重直觉把握,重感性体验。教学的成功应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上,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孩子般的眼睛。用“孩子的眼睛”看教材,我们就会想,《江雪》诗中,那“蓑笠翁”为何怪怪地钓起了雪来(“独钓寒江雪”);其次,以教师专业眼光来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同一般读者的文本阅读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意义的阅读旨在理解文章内容、接收相关信息、获取精神享受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自由度。教师阅读则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儿童,考虑的是如何凭借生成性认识促成对学生的言语发展和文化熏陶。
四、灵活调整预设——融会贯通
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因此教师在实施预设中遇到学生冷场等意外时,须随机重新调整教学预案,组织教学语言打破僵局,激活学生的思维。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成,生成资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的确, 每一堂课即便有再好的预设, 也无法预测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推进的过程, 它强调学生、教师、文本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 它既有规律可循, 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论, 生成能产生许多新的东西。作为语文教师既要重视预案的精心设计, 更要用心收集、捕捉、筛选学生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瞬息即逝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成性资源,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呈现出生机勃勃、高潮迭起的精彩。
一、利用学情质疑生成
懂得质疑才是真正懂得学习。爱因斯坦说:“要懂得在别人视为平常处发现问题, 在别人不觉得问题处看出问题。”我国宋代教育家程颐也指出:“学者必会疑。”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通过学生的质疑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
如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 当教师把全文通译一遍, 问学生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时, 一学生就对“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的“下”的解释提出了质疑, 该学生说当时军情紧急, 曹刿为什么要下战车, 在地上察看齐车战车碾过的车印, 如果把它翻译成曹刿在战车留下的车辙不是更合情合理吗?对于这位学生的质疑, 我没有直接给予回答, 而是针对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根据文章中曹刿这个人物的特点和文章在表现的主题来进行探究。经过讨论, 有学生认为从“肉食者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不是目光短浅之徒, 他作战前能深谋远虑所以“下”应翻译成走下战车看, 还有同学说, 从曹刿和庄公战前的对话来看, 曹刿对事物的现象能持冷静的态度, 做到心中有数, 知己知彼, 从这点出发, “下”应该翻译成“走下战车来看”而不是坐在战车上向下察看。因为只有曹刿亲自下车, 仔细实地察看, 才能准确地掌握敌情, 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才能有取胜的把握。把“下”翻译成“下战车”也体现出古代军事家严肃、认真、慎重和求实的可贵精神。对这几位学生的发言, 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过质疑, 全体学生对曹刿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学生经过讨论, 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新的生成, 而生成则充满了学生智慧的精彩。
二、巧用学生回答生成
课堂不是静态的, 教材内容也不是不容变更的唯一课程资源,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 如果教师能善于抓住这些“话”, 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 课堂上就会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 从而使课文课堂充满活力。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 在最后一堂课, 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主题?同学们思考后纷纷回答, 有的说:“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对战争的厌恶,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有的说:“表达了作者想创造一种环境优美、生活宁静、民风纯朴的理想社会。”有的说:“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的无情抨击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同学们的回答也都表达了我的赞许和肯定。这时, 一个同学的回答却让我耳目一新:“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表达了和谐的主题。”此话一出让我猝不及防, 我又问了他何以见得?生答:“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环境很和谐, 百姓之间关系也很和谐。”我没有继续进行追问, 而是抓住这个学生回答, 又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和谐主题的词句语句。学生看到这种说法得到老师的肯定, 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夹岸数百步, 中无夹树, 芳草鲜芳, 落实缤纷”。这说明自然环境很美, 环境保护得很好, 表现自然界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生答。“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人民富足, 环境优美, 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和谐, 又一生答。“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咸来问讯”, “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这说明了桃源中人人平等, 老老小小生活无忧, 人民热情好客, 关系和谐融洽, 更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又一生答。
“说得好!作者通过虚构一种和平安宁、生活富足的理想社会, 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同学们, 你们心中的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呢?”我问。
“我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人人都能丰衣足食, 人人都有民主自由。”
“我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山清水秀, 经济发达, 人民生活富裕。”
“我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人人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 人人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人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看, 同学们把思品课上学到的东西也用上了。
这一堂课虽然这个学生回答打乱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 但通过他们的回答, 却生成了我“趁热打铁”的新的教学思路, 这既让同学们对《桃花源记》的主题有了新的认识, 又使他们对和谐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 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用学生独特见解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常常会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 因此, 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意想不到的“新信息”, 让它服务于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
如在教学《宋定伯捉鬼》一文时, 在分析宋定伯这个人物形象时, 前几位学生的回答都按着我预定的思路发展, 他们说:“宋定伯机智勇敢, 胆大心细, 敢于战胜邪恶势力, 是个少年英雄。”这时, 突然有一位学生站出来说:“我认为宋定伯很狡诈, 是个贪图钱财的小人。”因为文中写鬼与宋定伯同行, 并没有要去危害宋定伯, 反而把自己最后的秘密 (惟不喜人重重) 都告诉了宋定伯, 说明它与宋定伯是以诚相待的。而宋定伯不讲诚信, 把鬼变作“得钱千五百”, 足见其是贪图钱财的小人。
这位学生的发言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设想, 虽然这篇课文我已教过数次, 但是这样标新立异的观点还是第一次听说。但学生的发言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决定改变预案, 跟着学生的思维走。我鼓励他们说:“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有真知灼见, 见人所未见, 言之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那么, 按照同学们的思路, 文章写宋定伯这个人物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呢?”课堂上一下子出现真空状态, 但一会儿, 同学们又窃窃私语地议论开了, 既而又有几位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言。
“写宋定伯捉鬼, 是宋定伯受经济利益所驱使, 图财害命。”学生们轰堂大笑, 课堂上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写宋定伯的捉住鬼的这件事, 是为了表现当时社会的黑暗, 不能说真话, 否则连鬼也会遭殃。”学生又是一片哗然。
“写宋定伯捉住鬼, 说明鬼也有‘善鬼’和‘恶鬼’之分, 因此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学生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就这样, 一堂课都在顺着学生的思维在自由地进行着。在这过程中, 闪现出的是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的火花, 使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在表面上看是学生的一种创新思维, 实际上都体现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 理解文本后, 进一步对文本进行的细加工、精加工、深加工。
四、活用“意外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意外情况”。如果教师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 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还可能会伤害事件的当事人———个别学生。如果处理得好, 教师还能化被动为主动, 使课堂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
有一次, 我在课堂上正分析着《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 突然有两位同学在课堂上笑了起来。我十分恼火, 把这两位同学叫了起来, 问他们老师是否讲错了, 为什么笑?一生答:“不是, 刚才小张说鱼怎么会有脚呢?鲁迅先生文中写的跳鱼有脚简直是瞎写, 所以我笑了。”对此, 我并没有进行严厉地喝斥, 而是顺着该学生的思路问道:“鱼有没有脚?”一生答道:“有!”我又问:“什么鱼有脚?”一生答道:“跳鱼。”又一生答:“娃娃鱼。” (众笑) 我说道:“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啊!老师长到这么大也没有看到过有脚的鱼, 你们有谁看到过?”众生齐答:“没有。”我又说:“然而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鱼, 这说明他怎么样?”生答:“说明他见多识广,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有学生在发笑, 而且讨论的也不是老师教学的内容, 面对这种“意外情境”, 我不是一味地斥责和制止他们, 而是因势利导, 把学生讨论的鱼脚问题引向赞扬少年闰土的见识上, 从而生成新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活动又“言归正传”。
语文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弹性预设,个性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 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静态弹性预设的同时, 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生态发展。
一.弹性预设, 创生成
在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的生成性的同时必须关注预设。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对学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依照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 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 让预设转化为生成, 使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没有备课时的周密设计, 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 就不会有驾驭课堂的自信。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 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似地展开学习, 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 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 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 预设应该是空间型的, 富有一定的弹性, 而不应该把每一步都预设, 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教师应渗透动态的、综合的、整体的理念,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 充分预计各种假设的情形, 并做出多种策略的准备。
二.个性阅读, 促生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发言权, 鼓励他们说出一点一滴的发现、评价、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阶段目标”中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和要求告诉我们, 阅读教学完全应当给学生多元解读、自主发现文本涵义的空间。教师不能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评判地位, 主宰学生的思想和发言。不能粗暴地否定学生富有原创性的解读。
例如在教完《变色龙》后, 为了深化学生对人物、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题目“变色龙”之前加一个表达语气的词, 表达你的情感。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有人说:“啊!变色龙!”理由是这样可以表达对奥楚蔑洛夫、对黑暗社会的惊讶。
有人说:“唉!变色龙!”表达一种无奈。
有人说:“呸!变色龙!”表达鄙夷之情。
有人说:“噢!变色龙!”表达了然于胸之情……
这么多答案, 出乎教师的预料, 也让教师感到惊喜。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感受不同, 同样是有感情朗读, 每个人的语气也是各不相同, 但都是那样的有滋有味。
师生对话要有平等性, 鼓励学生说出有个性, 有创意的理解, 不是随心所欲地“自由理解”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前理解”去阅读, 对理解到的意义作出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 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和塑造新的形象并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 用阅读去影响生活, 健全他们的人格。
三.突发事件, 推生成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有的与语文教学有关, 教师要首先迅速判断其教学价值, 随机应变, 抓住机会, 促进“生成”, 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 将其及时转化为新的课程资源和教育的“生成点”。如果教师单纯为了维持课堂纪律, 强行要求学生回到先前的教学情境中和教学轨道上, 则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一次我正在上作文课, 自己讲得眉飞色舞, 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不好了!”突然, 一调皮大王大喝一声, 全班人的目光“唰”地转到了他的身上。我终于忍不住了, 恶狠狠地盯着他, “你干嘛呢?”我厉声问道。“老师, 她……她鼻子出血了!”调皮大王也许感受到了我的愤怒, 立即调低了音量, 小心地指着身旁的女同学。
果然, 我一转头, 发现该女生脸色煞白, 血已经从捂着鼻子的指缝里溢出来了。学生们都慌了神, 议论纷纷, 有的甚至站了起来、跑了下来……看来课泡汤了, 先处理事情吧!于是我大声道:“大家快想办法帮她止血!”这时有的同学提出止血妙招, 有的忙着去办公室找脸盆、毛巾, 有的用餐巾纸帮她擦血……而我根本插不上手, 当我被这群学生感动的同时, 猛地意识到这不也是一种机会吗!我决定调整教学策略。
10分钟后, 教室里平静了下来。我先表扬了孩子们的热情、善良, 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场面描写”几个字, 让学生以刚才的突发事件为例, 谈谈怎样写好场面……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 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 因此, 课堂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 它是对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把握能力的考验。我们不能总是把这些突发事件视为对课堂的干扰, 而应当换一种视角, 因势利导, 让课堂意外转变为课堂的有效资源。并对生成的资源进行适度拓展和发挥, 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疑而有求, 巧生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学生提出问题, 是由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 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树立科学的课程观, 不仅要“接住学生抛来的球”, 而且要随机调整思路, 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而最好的方法, 就是经过激励、点拨,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在学完《呼兰河传》后, 有学生提出:“文章第六小节“来了雨”, 大榆树为什么就会“冒烟”一石击起千层浪, 学生议论纷纷。我首先问学生, 你在下雨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冒烟”的景象?这里的“烟”到底指什么?围绕提示, 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思路, 开始抢着发言了……
以上这个例子,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把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 提炼转化为一种可供讨论、思考的学习内容, 使学习材料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 从而探究到了一些生活知识。
五.错误资源, 催生成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教师要确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观念, 善于捕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 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并立即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 对“错误资源”进行信息重组, 展开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 生成新的知识。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中只向学生介绍成功的方法和途径, 将会破坏学生对学科思维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事实上, 允许学生犯错误也是对其求异思维的保护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对失败原因的探讨及错误思维过程的反思, 可提高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
英语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美丽 篇9
一、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1.精彩, 生成在“细微”处。
实施新课程后, 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味“师问生答”的模式化教学。无论在哪个环节, 学生都情不自禁的“插嘴”, 畅所欲言地表达。如果我们能认真倾听他们的“高谈阔论”, 也就能在教学细微处挖掘出丰富的课程资源, 使教学生成出“无法预约的精彩”。
譬如, 在教新苏教版牛津英语教材4A Unit6 At the snack bar这个单元时, 为了能使新授单词snack bar更加直观、形象, 我将课前扫描的小吃店图片呈现在屏幕上。正当我兴致勃勃让学生操练时, 却听到有一个学生说:“这个小吃店一点儿也不像, 真难看。”当时我气不打一处来, 一为学生随便插嘴扰乱课堂的秩序, 二为学生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但是碍于面子, 我还是压住了火气, 面带笑容地问了那个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nack bar?”该生回答后, 我又向全体学生询问了他们心目中的小吃店应该是怎样的。在我的引导下, 有的学生说:“I think that the snack bar should be very small.”有的说:“It should be very clean.”还有的说:“It should be very beautiful.”“We can see some fruit at the snack bar.”……最后, 我又让他们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小吃店, 学生如数家珍, 报出了他们所熟知的小吃店。
本来是一个学生鸡蛋里挑骨头, 但我没有置之不理, 而是抓住这样一个“细枝末节”,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自由表达, 结果教学走向了高潮。
2.精彩, 生成在“换位”中。
叶澜教授指出:学生年龄虽小, 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他们争强好胜且富有灵性, 可塑性强。因此, 我们应大胆放手, 向学生提供参考机会, 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得以张扬, 使他们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开始接班时, 每天英语晨读都由我负责。三个班“轮流作战”, 我一方面感觉自己很辛苦, 另一方面又觉得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得不明显。究其原因, 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朗读的原动力。如果向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与老师进行角色换位, 让学生轮流当朗读小先生, 岂不更好?
说干就干!当我把这个决定向学生宣布后, 教室里顿时沸腾了, 性急一点的学生有模有样地摆起了朗读小先生的架势。于是, 我趁机规定, 第二天当小先生的同学必须在放学前到老师这里接受任务, 回家后抓紧时间进行朗读练习。
一周下来, 效果果然不错。以后的晨读课上, 我不再像以往匆忙穿梭于三个班级, 而成了当然的“督导”。当一位朗读小先生领读完毕, 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用英语做出点评。“Your pronunciation is so beautiful, but if you can speak more loudly, it will be better.”“Good. But would you speak clearly next time?”“Try to read bravely, please.”……教师的一次“放手”, 赢来了晨读的满堂精彩。
二、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1.以机智守望生成。
如果说, 过去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较多地表现为对“与预设一致”的努力追求, 那么,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支配下, 教育机智则主要表现为课堂对“有效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机敏地捕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 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异想天开、与众不同等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 引向对新问题出现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要求, 使学生获取知识经历一个更为充分、更加丰富的过程, 同时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 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Unit 4重点句型“What do you like? I like…时, 课堂上就出现了意外:
T:Hello, S1. What do you like?
S1:I like money very much. I’d like lots of money. (学生哄堂大笑)
T:Wow! Money Is that a good idea? Is that all for you? (学生情绪高涨, 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热烈)
S2: Yes, I like money, too.
S3: Yes, we can’t live without money.
S4: I don’t think so, money is not good for us.
S5: No. Money is not so good, but it’s very important.
…
T: Yes. We all need money, but it’s not everything for us. (此时, 那位学生也意识到自己不对了。)
正是由于该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 因势利导, 适时追问, 才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同时还让学生进行了一次金钱价值观的思想品德教育。
2.以创新促进生成。
课堂上的精彩的“生成”, 体现的是学生的非常规思维。而学生的非常规思维善加培养, 就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 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就是学生在独立学习时发现问题, 又能大胆地提出问题, 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生成”作为创新的前提, 合理加上有效条件, 必能促使创新能力的形成。
如:《牛津小学英语》6B The seasons, 主要讲解四季、天气及人们的活动。这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 若想使课堂精彩、高效, 就要使课堂动起来, 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为此, 我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 (Do a survey) , 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学生在交流互动中, 既能巩固新知, 又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储备, 在运用中建构了知识体系, 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在真情交流中共享了思维碰撞出的“生成资源”。
让小语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篇10
一、平等对话, 给“动态生成”营造心理空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平等、民主的对话, 让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理解的理由,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而不能硬把学生往自己的标准答案上逼, 这样, 课堂的气氛才是融洽的、民主的, 学生的情绪将是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才能在无焦虑的状态下进行“头脑风暴”般的思维互动和激发, 使得问题解决的过程成为学生得到发展、师生生命共同得到焕发的过程, 让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动。在合作的氛围中, 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 各自生成自己的认知与知识, 整个对话过程充满了创造色彩。如:有位教师执教《将相和》这篇课文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时, 在学生进入理解领悟课文阶段后, 他让学生以“小导演”的身份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表演, 并请“小导演”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自己小组里研究一下怎样演, 然后让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并随学生的汇报过程带领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悟。这节课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开放的, 学生已完全摆脱了课文叙述顺序的束缚,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汇报。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 课堂进行的是和平的、无权威的交流, 不但“动态生成———探究”了一个个各不相同的带有个性的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动态生成———探究”了一个事先没有预设的、事后也不会被重复的教学过程。
二、培养学生超强的捕捉能力, 形成有效生成的载体
有效的课堂生成来自于教师超强的捕捉能力和敏锐的问题意识, 能利用文本的空白处引发生成的要素;要学会倾听, 能在学生的发言中把握学生的理解, 并作为生成的重要资源;会鼓励学生质疑, 在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效地生成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必须教学生有疑, 有疑才能产生读书的爱好, 才能生成新的教学过程。并立足于文本, 引发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生成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师生对话, 彰显生机
教学中, 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关注学生的内心, 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使学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绽放思维的火花。教学《猫》一课时, 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一名学生说:“我喜欢‘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因为这句话抓住‘蹭’, 通过对猫的动作描写, 体现了猫对老舍先生的亲密。”此时, 我注意到她手中有本教参, 原来这并非她自己的感悟, 赞许或批评都不妥, 于是我进一步引导:
思吗?师:你知道“蹭”是什么意让
师生::那用“摩是“摩擦”擦的”代替意思。“蹭”小生是不是:用“一样?蹭”动作更轻巧 (学生品读比。用较) 语味道了“摩擦”, 。猫就没有温柔可亲的福建○课
生师::轻轻地所以“蹭、”温柔地摩擦。南应该是———省堂师想干什:么呢?你们 (学生小手如林) 觉得猫这样做是安市第因生老舍爷爷打1:招呼。实用最亲昵的方式和一动
生2:想向老舍爷爷表示小验态友好。学生3:可能想说:老舍爷生师爷, 我很:是啊寂寞, , 你他俩就像好能陪我玩吗?林朋凤成友言, 大多师亲, 一热。个老“蹭舍爷”字爷不, 就愧蹭是出语凰而了———生:蹭出了猫与人的友谊!精画面!蹭出了人与猫和谐相处的动人彩
显然, 如果没有教师进一步引导品味语言, 没有同学之
间互相交流补充,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象, 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感悟, 课堂也无法呈现勃勃生机。
四、尊重个性, 鼓励创见
“创造性思维”就小学生而言, 是指在特定的群体中鲜见的、不同于众的见解和发现。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教材, 对不同的文章, 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出自己不同的感悟和见解,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结尾“说完, 狼就向小羊身上扑去。”难道结果非得是狼吃了小羊?有位教师在执教时, 他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生 (1) :“狼向小羊身上扑去, 小羊一躲, 老狼碰到石头上撞死了。”
生 (2) :“狼向前扑去的时候, 羊爸爸回来了, 它用角把狼顶到河里去了。”
生 (9) :“这时候, 来了一个猎人, 他开枪把狼打死了!”
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篇11
一、生成性教学概述
我们在理解和探究生成性教学时往往关注如下两个方面:(1)动态性: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富于动态变化的活动,其表现出非线性、非预设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2)生成性:教师在开展生成性课堂教学时可着眼于生成主体、生成内容以及生成形式三个方面,其中生成主体包括三个部分,即学生角度、教师角度以及师生共同角度;而生成内容则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大类;生成形式可根据课堂具体情境分为两类:预设性生成以及非预设性生成。
二、生成性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生成性教学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认识泛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分别从心理层面、教学意义、生命认知角度来认识“生成”概念都过于片面,同时这种认识并不明晰,模糊且彼此不一致,由此容易出现认识泛化的现象。
2.过于重视生成而忽视教案。不少教师对于课堂的“生成性”过于偏重,导致讨论缺乏明确目的性,或者往往流于形式,课后学生对于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以及目标倍感茫然,这种互动方式看似活跃,实质上并无益处。而且此种模式下学科特点不够突出,因为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因此容易出现偏差,不少教师受到“生成”二字的影响而缺乏主线,课堂教学失去了“语文味”,导致本学科特点难以突出,甚至被淡化。
三、生成性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正确树立课堂生成观念,为学生创设优质课堂氛围。教师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人本教育理念,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为学生创设平等、自由以及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与鲜活的生命逐一展开对话,对生命生成性有全面理解,对生命的创造性予以充分尊重,并对生命的深度性予以深入发掘,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从传统课堂束缚中解脱出来,生命活动得到充分舒展。教师在生成性教学环境下应改变以往机械教授、生硬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也一改传统课堂中的被动地位,而成为积极寻求知识、汲取知识的课堂主体。在摆脱标准答案束缚与知识权威压制的课堂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散思维,从内心感受出发,将感情融入学习行为中,其创造性思维也更富于灵性。在此过程中,师生彼此欣赏,相互倾听,共同探讨精神世界以及情感领域存在的问题,原本枯燥乏味且机械呆板的课堂教学开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价值和意义,这样优质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后让学生自主交流内心感受,交流与发言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牺牲精神纷纷唏嘘不已,心怀敬仰。笔者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文中的“……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黑色雕像”指的是谁?是哈尔威船长吗?学生们纷纷回答“是”,“那么,”笔者又问,“为什么要用黑色雕像来形容哈尔威船长?”学生们这次没有立刻做出回答,而是陷入深深的思考,此时笔者点出:黑色的雕像是船长的英雄壮举和高尚品质的象征,用黑色雕像来形容船长,意味着人们将永远铭记船长。在学生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笔者又引入现实中的例子,如在公共汽车站、售票窗口争先恐后、蜂拥而上的人群,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哈尔威船长的精神,提倡先人后己,维护公共秩序呢?由此,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教材内容,思想也得以升华。
2.正确应对预设意外,通过意外来演绎“意外”的精彩。对于生成性教学而言,预设内生成无疑是最佳状态,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少“意外”问题,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智慧来加以调整和应对,使其保持在预设教学范畴内,通过非预设的意外推动预设外生成,确保教学预设目标的良好落实。以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例,笔者在谈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时,有学生随口问道:老师,为什么不是“海月”生残夜呢?笔者听完不禁一愣,下意识地以为这个问题是一个恶作剧,但转念一想学生能够想到这一点,说明他的确将自己代入了诗人所描述的意境,是经过思考才提出的问题。于是笔者理了理思路,向学生阐释:我们应该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来理解,“日生残夜”和“春入旧年”都描述了时序交替,旧去新来且匆匆不可待,无论是从时序交替变化还是从上下两句的对应来看,“日”字都是极好的;同时“日”与“春”字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作者炼字与炼意的水准。
本节课由于这样一个意外问题的出现而有所拖延,但笔者认为这并无太大影响。从学生角度分析来看,在学习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正是深化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其学习行为应体现出一定自主性;教师也应从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具体情况出发,随时调整课堂预设。从教育价值上来看,学生需求存在大小的区别,对此教师应积极予以评估和筛选,切忌不顾学生问题而一味推进课堂教学进度。当然,教学始终是课堂重心所在,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质疑,通过预设意外有效推动生成性教学,演绎出更多精彩。
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篇12
案例用减法求最大公约数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求最大公约数的练习课”(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P53练习七).因为前面两节新课中学生已学了求两个数、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所以这节课主要任务是达到熟练、形成技巧.我准备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方法后辅以相应练习熟练技巧.通过讨论,学生很快总结出了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先判断关系,后求最大公约数.
①如果是互质关系,最大公约数为1,如(3,5)=1;
②如果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小数,如(12,4)=4;
③如果是一般关系,就要老老实实地用短除法,如:
所以(16,14)=2.
课进行得很顺畅,气氛和谐,师生心情愉悦.我刚乐滋滋地想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去做练习,“后起之秀”应恩泽同学早已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叫着:“老师,我不同意,一般关系的两数求最大公约数也不用老老实实地用短除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的心咯噔一下”,虽然心里不太高兴,还是和悦地示意他接着讲.“老师,如果是一般关系,可以用减法求最大公约数”.也或许是受到我的默许,他一边说,一边径直跑到黑板前,边举例,边进解.下面是他的板书:
因为
18-12=6,25-20=5,66-44=22,
所以
(18,12)=6.(25,20)=15.(66,44)=22.
哟,听起来还蛮有道理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竟有这么简单的方法,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先来研究应恩泽同学的这种方法:让全班同学以练习七第3大题为例,自主探索、验证.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除去互质和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有这么几组:9和12,18和24,6和10,用“应恩泽的减法”一试:
因为
12-9=3,24-18=6,
所以
(9,12)=3.(18,24)=6
而第三组10-6=4,但是(6,10)=2,看来“应恩泽法”有缺陷,值得探讨.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啊!可是应恩泽又倔强地举起了小手:“老师,这种情况可以用连减,10-6=4,很明显4不是6的约数,再6-4=2,2就是6和10的最大公约数.”哦,他的意思是再把减数和差相减,用连减法再试一次就OK了.此时全班同学的情绪都高涨起来,摩拳擦掌,大家决定以第5大题为例,继续验证“应恩泽法”.(求解过程略)
呀!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减法(连减法)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果然有效,而且简捷、高效!学生此时的成功喜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大家决定把这个方法命名为“应恩泽求最大公约数法”.这时班里的“数学王子”贺帅可不乐意了,“老师,刚才应恩泽法适用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不一定适用呀,我觉得应该先验证一下.”一经他提醒,全班同学自然分成“赞成、反对”两派进行了新的论证,以练习第6题为例,为方便叙述,现摘录题目如下:
6.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①12,30和42;②15,40和60;③30,20和50;
④90,45和30;⑤5,8和20;⑥12,24和36.
经过双方激烈争论,达成如下共识:
1.⑤号为互质关系,最大公约数为1;
⑥号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12.
2.其他均为一般关系,三个数中较相近两数之差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
④号题45-30=15,(90,45,30)=15.
③号题30-20=10,(30,20,50)=10.
①号题用连减法两次:
30-12=18(较相近两数之差),
18-12=6(差与减数相减),
所以(12,30,40)=6.
所以
②号题用连减法三次:
40-15=25(较相近两数之差),
25-15=10(差与减数相减),
15-10=5(差与减数相减),
所以(40,25,60)=5.
相关链接由此可见,减法(连减法)求最大公约数切实可行!课后我又让学生用此法验证了练习七(二)第10大题,完全有效.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一试!我真为学生的伟大发现而骄傲,请为我的学生喝彩!
【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推荐阅读: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08-01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11-08
多元对话生成课堂精彩05-31
教师智慧生成精彩课堂10-05
预约生成课堂的精彩10-28
生成让课堂别样精彩12-01
课堂因展示而精彩07-16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10-14
课堂因自主而精彩06-09
课堂因鲜活而精彩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