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

2024-09-04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共9篇)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 篇1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

—巧用初中科学课堂非预设生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背景: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课堂存在,教学意外就必定伴随其左右。课堂是活的,即使最充分的预设,也有“节外生枝”的动态生成.结合初中科学课堂中的教学实例,探求如何巧用教学机智,合理运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使教与学的活动体现真正的精彩。

案例描述:

一、当实验失败时„„

案例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浙教版科学八下《空气》)

讲完空气中有什么成分之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简单的仪器,粗略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大约占了多少体积?讨论完实验方案,我让两个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来演示实验,可是在学生完成这个实验后,意外发生了:

瓶内进来的水还不到十分之一(正确应是五分之一),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还有学生在大声地嘲笑做实验的两位同学。两位同学一下子脸红了,眼巴巴地看着我。实验的失败连我也没有预料到,再看着下面哄笑的学生,我思考着如果“收拾烂摊子”。

按进度,本来这时候应该从这个实验获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然后再了解其他各种成分的含量,最后再了解一下空气的用途,这才刚好是一堂完整的课啊。可是现在„„思考片刻后,我意识到此时切不可草率收场,更不可“糊弄”学生,因为这时学生可能比平时更专著地看着教师,因此老师更应沉着、冷静,认真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我回过神来。

我把目光投向刚刚笑得很大声的几位同学,问到:“到底是我们实验失败了,还是其他的科学家错了?”

“当然是我们失败了”同学们不加思索地回答道。

“难道科学家就不会错?如果是我们失败了,那我们又是哪里做错了呢?”教室内笑声停了。有的同学限入了沉思,有的开始轻声讨论。

过一会儿,我发现刚才演示的一位学生红着脸,首先举起了手,我心里暗暗高兴,马上请他发言。

他说:“我猜想可能是刚刚我们把燃烧匙伸得太慢影响了实验结果。在瓶塞盖紧前,瓶内空气已从集气瓶内受热逃走了一部分。这样瓶内的空气就少了一些,自然里面的氧气也就少了一些。”

有几位同学不住得点头称是,我也露出赞许的笑脸,课堂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刚刚“主刀”做实验的另一位学生高高地把手举起来,看来他也有话要说。“我觉得他提出的意见虽然有道理,但是无论多快,从燃烧匙点燃伸入到塞紧瓶塞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吧,所以这个实验失败是不能避免。”

这时,班内的智多星站了起来,有条不紊地说道:“我有个办法。我从课外书中知道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会自燃的。我认为本实验如果把红磷换成白磷,让它自燃,也就不用打开瓶塞把燃烧匙拿出来点燃后再伸回去了。这样小王的这个问题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生1:“我反对。白磷着火点再低,总比室温高吧,它怎么会燃烧起来呢?”

智多星:“会燃烧的,我看过白磷在空中自燃的实验。真不行,还可以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下,一定能行。”

生2:“我觉得应该让集气瓶冷却得更充分一些再放开夹子。”

生3:“我觉得如果我们换一个体积更大一些的集气瓶,这样实验误差会小一些。” 生4:“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我认为塞子一定要塞紧,不要让气体在燃烧时从缝隙中逃走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兴致高涨。最后我们一起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成功地喜悦溢满所有人的心田。

二、当学生还有一连串问题时„„

案例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浙教版科学七下):

在这一节里,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一略而过,学生了解就行。没想到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

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我的预设。

不少学生嘀嘀咕咕: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表现出对回声形成原因的质疑)

我很爽快的解释: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啊!

学生眼睛一亮,又新生一问:怎样才能不混在一起呢?

(我一想,如果继续回答学生的疑问,那将离教案越来越远了,所以我非常急于结束这个话题。)

我故意用“一略而过”的口吻说: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

听完这个解释,他们小组之间讨论开了:要离障碍物多远才能让回声比原声晚0.1S呢?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得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马上,我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提出了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

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

案之外的收获。

三、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案例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浙教版科学八上)

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一道练习题。20℃时,20克水中放入10克的食盐,充分地溶解,求食盐在20℃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起问题,都在草稿纸上演算着。(几分钟后)

生1:我算出来了,是33.3%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生1:10克食盐除以10克+20克溶液质量,等于33.3%。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溶液吗?

生(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和物,叫做溶液。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对!但你们知道,20℃时,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没有刚好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和物呢?溶液的质量是20克+10克吗?

(学生愣了一下,思考起来,好像明白点什么!)

生2:老师,我知道了,先应该在20℃时,把20克水中溶解掉的食盐质量计算出来,然后把溶解掉食盐质量除以溶解掉食盐质量加上20克水的质量。

师:嗯,非常正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理解概念的内涵,不能看到数据急于计算。

生3:老师,我不是这样做的,我先判断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剩余,说明已经形成饱和溶液了,然后直接把溶解度除以100克加上溶解度。

师:为什么你这样做啊?

生3:因为饱和溶液中有这样一个关系:溶解度/(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已经掌握了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以及溶解度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了。

通过这样的找错、改错、正确地回答,我想学生对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以及溶液的概念理解深刻多了,以后学生再碰上类似的问题,错误的概率肯定也会大大减少。

四、当教师未能明白学生的回答时„„

案例4:《功和功率》(浙教版科学九上)

在这堂课的最后,我请学生小结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这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使他们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因此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可心里预想着的答案肯定是(功率的定义、意义、计算公式及国际单位)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啊?

(思考后)生甲:可以用功率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师表扬,课件播放)

生乙: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可以根据P=W/t来计算功率,并了解了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师亦表扬,课件播放)

生丙: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

师迟疑: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你再好好思考一下,是否正确?

生丙:我认为是正确的。

师:其他同学如何认为啊?(有六、七个学生回答:应该是正确的)

师有点急了,功率怎么可以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决定的呢?于是就立刻举了“机器造好之后功率是不变的”,的例子,草草了之。

冷静地思考一下上述片段,我心里虽然想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小结,但在实际过程中思维方式仍然是封闭式的,我期盼着学生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其中一位学生说到了,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其实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回答呀!“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决定的”正确吗?当然是正确的,为什么一定要静止看待物体呢,我们可以根据多种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它。可我当时脑海里想功率是作为机器的一个主要指标,造好后应该是不变的,而忽略了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所以我反问了一句:是否正确?你们看清楚,再想想!从这我就应好好反思,教师不能限于自己的预设,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框框之中。要尊重学生,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来解释,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案例反思: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由于科学课开放性太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即非预设生成现象)。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抑或压制学生“脱轨”言行;有的教师则视之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课堂因此多了一份精彩,也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同的教学行为,折射出不同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理念。下面通过几个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课堂意外的产生和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一:发挥机智,反败为胜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无论多么详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教学中,科学老师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但在课堂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演示实验时出现失败还是不可避免,而在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中,出现实验不成功则更为常见。面对失败,我们应该怎么做?是放弃?或是随便找个理由糊弄学生?还是以此做为一个契机,分析失败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我们理当选择后者。

失败的实验有时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亲历性的探究,让学生在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求实规范,领悟求实精神,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演示实验如此,学生实验也应如此。特别是一些定量实验,教师切不可随意批评,而

应鼓励学生面对失败现实,仔细分析失败原因,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犹如一台戏,主角和配角让学生去演,教师当导演,适当给予指导点拨,而不能越俎代庖。当然我们不会刻意去制造失败,但是一旦实验中发生了失误或失败,就不能轻易放过。教师要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这种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正确引导,反败为胜。

应对策略二:顺水推舟,调整预设。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疑惑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有时学生的兴趣和质疑是我们没有预设到的,或者根本就是超出范围。此时,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根据学生需要去调整教学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提出疑惑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疑惑。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因为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非预设生成了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善待学生的疑惑需求,适时地调整我们的课堂预设,在帮助学生解决重重疑惑的同时,也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应对策略三:灵活调控,变错为宝。

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司空见惯。如何来对待这些错误呢?有的老师拒怕错误,当在课堂中出现时,只是以对错判断,然后另请他人,没有加以引导,整堂课展示的都是学生正确的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都不能很好的提高。法国“做中学”科学方案中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错了”,虽然有些绝对,却有其积极的意义。不轻易对学生说错,而是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

把学生的错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是真实的课堂教学手段,我们没有必要对学生的错误遮遮掩掩。而且当自主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主流时,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或判断上的失误。我们所要做的应当是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去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方法。灵活调控,变错为宝,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应对策略四:耐心倾听,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因为预案的设计只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大致的教学流程,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但学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课堂中教师如果自己不明白学生的回答,请你不要急于否定,给出正确答案。因为它往往是学生的思维火花,我们没有权利任其泯灭。我们可以把机会给学生,让他来解释。否则就会象上述例子中一样,失去一个可以利用这种非预设生成资源来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好机会: 只要课堂存在,教学意外就必定伴随其左右。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精心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但课堂又不再是完全预设“计划”的课堂。因此,我们应当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使每一堂课都能因生成而精彩。很显然,并非所有的意外都有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更为活跃,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维持必要的课堂秩序。但我们又要有一双慧眼,透视课堂,敏锐捕捉这些意外中有价值的信息,把它们整合到课程资源中去。并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预设,让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更多的美丽图景闪现和精彩绽放。课堂是活的,即使最充分的预设,也有“节外生枝”的动态生成,只有巧用教学机智,合理运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教与学的活动才体现真正的精彩!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 篇2

关键词:教学改革,自主学习,课堂展示

教学案例一:果酒果醋的制作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以一首《凉州词》引入:烛光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同时配上图片,一杯斟满葡萄酒的酒杯。为教学创设意境,学生看着烛光美酒,想喝更想自己亲手酿造美酒,激起学生参与本节教学的强烈欲望。

抓住重点,环环相扣:通过课前的预习,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即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操作)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原理。课堂上,教师首先让学生依据教材写出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然后鼓励学生到讲台与教师共同进行挑选葡萄———清洗———榨汁———装瓶发酵等操作演示,其他同学观察操作是否规范,并准备纠错。最后教师把同学们提出的以及需要强调的注意事项及原因设计成问题串,再抛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学与小组讨论,完成相关的思考与解答,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物质奖励———小串葡萄。实验操作的学生大胆心细,观察的学生仔细认真,小组讨论积极热烈,展示的学生声音洪亮,语言清晰,答案较准确。看得出学生学得愉悦,学得开心,主体地位及潜能得以充分体现,一堂课精彩不断。

教学案例二: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是几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的书写及分析图解揭示色盲遗传(或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把讲台和黑板让给学生,四位同学各板演一种遗传图解,小组内矫正完善,优先完成且正确的组加分。学生观察仔细,思维缜密,参与的积极性高。有一位同学三次去黑板校正,通过小组合作,找错纠错,很快正确规范地图解出来了,甚至有些细节比教师想的还周到。分析遗传特点难度有点大,教师只是稍加引导(如:看致病基因的传递途径?男性的致病基因来源?男女发病率一样吗?为什么?),学生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开始观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归纳,把色盲的遗传特点总结出来了。至于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学生用此方法自会解答。此过程,学生愿学,乐学,获取了知识,学到了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满足了学生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两位教师都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而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小组的合作学习与探究,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整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了课堂的教学生态,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有趣、活泼,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大胆发言、缜密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使得课堂更加精彩纷呈。为什么他们做得如此好?如若人人如此,学生岂不乐乎?教师岂不乐乎?教育岂不回归本质?我反思一下,认为以下几点必不可少。

1.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承载着教育教学的理念,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指出,基础教育应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学会学习,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改不可或缺的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的主旋律。作为一线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根据改革纲要内容,选择合理且前卫的教学模式,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展示中提高。

2.实用的导学案设计。

现在推行导学案教学,导学案是学生学习和课堂展示的基础与关键,编制导学案是教师备课的关键,导学案的内容及设计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因此学案中问题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等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如学生的前置水平,应有的学习能力,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水平,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及各自的优势等,既要照顾更多的学生,也要遵循认知规律。因此设计问题前,要深入了解学生,仔细研读教材,理清教材的逻辑线索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归纳整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

3.得当的教学行为。

由于长期以来,是教师主宰着课堂,一堂课下来,教师的位置基本在讲台,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教师的语言是那样的武断和不可商量,教师的表情是那样的冷酷,没有微笑,教师的答案是那样的唯一,不可更改。教师要真正做到角色转换,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展示的舞台,应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去板演等。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因精彩而有效 篇3

教学目标:掌握 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要领,并能正确、熟练地拼读。

教学准备:

1.三座蘑菇小房子。(房门后面分别写着g k h)

2.小朋友打鼓和拔河的图片。

3.鸽子、老虎、仙鹤的图片。

4.ē è ǔ g h h的卡片。

5.苹果树图片。(苹果后面写着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过渡: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这些老朋友吗?大家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在卡片上小组开火车认读带调单韵母a o e i u ü )

二、学习新课

过渡: 今天,拼音王国里又发生了有趣的事儿了!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1.找朋友,联系拼读

(1)故事引入,教学ge。一天,小e(出示韵母e的卡片)要去大森林里找朋友。森林里多美呀,他看见天是蓝蓝的,上面朵朵白云飘,小河里的水是绿的,小鱼儿快乐地游着。小e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三座漂亮的蘑菇房子,它好想去交交新朋友,同学们,谁来帮他敲敲门?(请一生到上面打开房门,出现声母g)师:你能让这两个小伙伴手拉手吗?(让生将韵母卡片摆在声母g的旁边,组成音节ge)师:他们手拉手就成了一家人,(板书:ge)你能把他们快读出来吗?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三遍,请一小组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2)教学ke 。师:还有谁愿帮小e敲敲门?师:你能让他们手拉手,成为一家人吗?(板书:ke)生带领大家读,男女生比赛读。(3)教学he方法同上。(4)教学gu ku hu方法同上。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敲敲门,找朋友”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让学生在摆放卡片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构成,和快速拼读的要领。

2.看图,教授音节词

过渡:同学们真热心,帮助小e和小u找到了朋友。瞧,他们和新朋友手拉手,再也不孤单了!师:走出了森林,我们又回到了学校,去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吧!(出示打鼓的图片)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什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提醒句子的完整性,教师相机指导。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g――ǔ ――gǔ)师:这个小朋友在___(师引说)打鼓(板书:dǎ gǔ)指名拼读音节词,教师相机正音。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拔河”音节的教法同上。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图片,让学生自主观察,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图意,即顺理成章地引出了音节词,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看图,拼拼摆摆

过渡:我们看完了小朋友的打鼓表演,又为同学们的拔河比赛加了油,下面,请我们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吧!

(出示鸽子、老虎、仙鹤的图片)师:瞧!它们是谁,小朋友们认识吗?师:这三种动物不小心把属于自己的音节给弄丢了,它们可真是急坏了,小朋友能帮帮它们吗?(出示 h g h)ē ǔ è 师:我们先来帮助小鸽子,谁来说说,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指名回答,让生选择合适的字母,摆在鸽子图片的下面。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音节。老虎、仙鹤的教法同上。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字母卡片为原材料,让枯燥的音节拼读变得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拼拼摆摆的动手活动中,锻炼思维,掌握知识。

小游戏:“摘苹果”

过渡: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又帮助了动物园的动物们。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我们一起去神奇的果树园吧。(出示苹果树)这可是一棵聪明树,树上结满了智慧果,只有最聪明的小朋友才能摘下这红红的果子,发现它的秘密。谁要做勤劳聪明的小果农?(苹果后面适当贴上本课没有教学的音节,让学生做提高练习。指名摘苹果)师:你发现了智慧果的秘密了吗?你能告诉大家,大声地读出来吗?(让一生带领大家读音节)其余音节方法同上。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读,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游戏来复习巩固、提升本课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4.抄写音节

过渡: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学会了所有的音节,那现在我们就拿起笔,在四线三格中认真地写一写吧,注意把字母写标准,音节写漂亮。

设计意图:由读到写,转化练习形式,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帮助小e和小u找到了朋友,看了打鼓表演和拔河比赛,帮助了动物园的动物们,还摘下了很多的智慧果,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也认识了很多的音节,你们都学会了吗?同学们,我们在课后可要认真练习,快快掌握拼音知识!下课,小朋友们再见!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能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教学形式活泼,方法多样,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充分享受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教师没有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只是将自制的图片和字母卡片合理的利用,有机生成有趣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率的课堂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听课效果。

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篇4

这个题目我是借用了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在上学期,我有幸参加了酒泉市承办的一次“名师引路”教研活动,领略了华应龙老师的风采,聆听了他的教学和关于“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的报告,被特级教师高超的课堂艺术所震撼。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差错,这些差错令人烦心。而华老师认为“没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自己没错应该是很理想,学生没错更好。但是没错是假的。一堂课上下来,学生没有一个错,这样的课还有上的必要吗?这样的课可以说是无效的,无意义的。”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追求完美性却忽略了课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渴望在课堂40分钟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出任何差错,以至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只是面向学习好的学生,而忽视了学困生,在整个课堂上让学困生形成了与己无关的意识。

学生的差错是极有价值的,正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华老师认为“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可能是创新。”有差错的课堂,受鼓励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的差错,我们教师是斥责、批评,还是欣赏和接纳?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差错是自己教学的不成功,然而这种认识是一种误区,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不是你的教学不成功,学生出错的是本来的,应该的。学生的差错是件麻烦事,但是都是真的,怎么把这些错误的资源用起来真是我们需要做的。我们教师要对 “差错”不要否认,也没必要找理由。几位名人说的话非常有道理:美国数学家哈莫斯说:“学生和老师的一个差错,正好是老师所需要的„„ ”黑格尔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 比尔•盖茨说:“不要只会对自己犯得错误发牢骚,要从错误中去学习。” 华罗庚先生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这些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并不是一贯正确,而是他们有一个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有一个肯于思索的头脑。如爱迪生他失败了900次而成功了,成功的发现了900种材料不能做灯丝。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学生的差错呢?华老师认为“要从正面看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错,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些错误的价值,要允许、认同和接纳学生的错误。”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带有很大的具象性和片面性。老师既要把学生由“具象”引向“抽象”,由“片面”引向“全面”,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教育的契机。如果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可笑的,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言行都可能被否定,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过去,我们对学生总是居高临下,今天,我们对学生更多的应当是平视和仰视。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差错是教师的义务。因此不必逃避差错。华老师的做法告诉我们,最好的学习是在差错中学习,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分析差错的正确方面和出现差错的原因上,让敢于发言的同学不带着任何遗憾坐下,而老师的功夫恰恰体现在对差错的认识及利用上。

让课堂因插曲而精彩 篇5

冠县东古城镇中心小学

张志鹤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千变万化的,再精彩的教学设计也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因为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这些即兴创造的意外事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过程,而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恰恰又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如果处理得当,反而会成为有价值的数学资源,让我们的课堂因“插曲”而精彩!

关键词:“横生枝节” 教学机智 教学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数学活动的开放性强,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过程,当旁逸斜出的“枝丫”突然滋生,教师如果能因势利导,让“横生的枝节”开出奇葩,我们的课堂就会多一份精彩。

案例一: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在知识巩固环节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列举着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突然,最前排的李为同学举起双手,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于是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真想严厉地批评他一顿,但看着他那懒洋洋的并不美观的动作,我灵机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们纷纷说道:“李为他打哈欠,上课不专心学习,又违反纪律-------”我又趁势问:“你们感觉他打哈欠的姿势美吗?”“不美”。我高举起双手然后平放

双手问:“老师的这个造型美吗?”学生们议论纷纷:老师的动作是对称的,比李为的动作美多了。我又进一步问:老师如果为你们拍照,你会做一个动作也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们顿时欢腾起来,摆出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对称”造型。这节课学生们异常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反思一: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即使教师事先准备得再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事件。这节课我没有责怪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和谐举动,而是提炼其有用的成分,借题发挥使之转化为一曲美妙的“插曲”,让恼人的事故,变成了动人的故事,让“不和谐音符”带来收获,成就了一笔“意外”的教学资源

片断二: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经过一番铺垫后我说:“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节课我们就-------”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于底乘高。”我愣了一下随即问到:“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预习时从书上知道的。我由衷的表扬:“课前预习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那么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倒出来的吗?”他不慌不忙地说:“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他的高剪开,拼成一

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它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乘高。”教室里想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由衷地称赞他说:“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能说一下为什么沿高剪开,不沿高剪可以吗?“他摇摇头,不要紧,下面我们就动手试一试。”

反思二:在案例2中,我本来想这节课让学生探索结论,这次突发事件、打乱了教学过程,于是我放弃了原有的教案,审时度势,调整思路,以赏识的态度顺应了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动手验证结论,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也使得课堂生成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使“横生枝节”成为教学“活资源”。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了太多太多的“不尽人意”的飞来意外,尴尬过,懊恼过,也遗憾过。彷徨过后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失败的经历,在不断的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不断锤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时间久了,积累多了,也能使自己在三尺讲台上处变不惊,让每次意外都能成为精彩课堂的神来之笔,怎样才能机智地把握住意外呢?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着:

一、包容“不曾预约”,为课堂增色。

在新的理念下,课堂中的“节外生枝”现象是必然的。它是课程的生长点,引导好了就能成为好课的亮点。那些“不曾预约”的“即兴表演”也为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机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对课堂上每一个孩子的声音、眼神、动作等予以充分的关注,同时要给予学生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引导他

们进行分析、辨别,让他们在充分讨论、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找到最佳或较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精雕“横生枝节”,让生成更加精彩

苏霍姆林斯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有了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横生枝节”,我们教师要学会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他们的举手投足,鼓励他们点滴思维的亮点,及时因势利导,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催生他们独立思考和积极创新的愿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

三、巧运教学机智,让课堂充满灵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多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被自己设计的“预案”所奴役,而不敢越“预案”半步。作为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师要敏感的感知课堂,有敏锐的触角。当课堂上出现各种教学“即兴”事件,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必须巧妙的运用教学机智,不断地及时调整预设,抓住学生即时生成的所思所想,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用智慧引领学生的思维,让一次次的“随机事件”成为一朵朵耀眼的奇葩。

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推荐) 篇6

——例谈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创设

【摘 要】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那么如何挖掘生成性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一﹑捕捉意外,迸发“生成”;

二、创设障碍,激发“生成”;

三、立足真实,深化“生成”;

四、延伸探究,完善“生成”。

【关键词】 生成资源 挖掘 创设

‚……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叶澜 新课程倡导动态性、生成性的教学,强调对教学目标、策略、过程方法的“预设”,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且如今这“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现实教学中,面对生成,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少之又少;而更多的时候,或束手无策,或有意回避,或熟视无睹,或强行拉回„„。如何挖掘生成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

一、捕捉意外 迸发“生成”

现实生活中,许多科学发现、发明大多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从而取得成功。我们在观察、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敏锐地判断意外情况。教师研究意外情况,适时修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 1 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即时巧妙的应对,看似偶然触发,信手拈来,似乎丝毫不费功夫,实际上却是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和历经反复实践思索的艺术结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也是一种预设。

案例1:《磁铁的两极》教学片段及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磁铁有南北两极,并能指示南北方向以及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师:(教师出示一块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谁能用今天的所学知识判断这块磁铁的磁极?

生:老师,我能。(学生们纷纷举起手)师:那你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吗? 生: 能。

(我把手中的磁铁递给他,他却没有拿住,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

生:老师,你的磁铁,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了。(有位学生大叫起来)师:(举起两块断磁铁)磁铁断了以后,真的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 生:(有的点点头,有的摇摇头,还有的则茫然地看着我,不知所措。)师:既然同学们的都意见不统一,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呢?

生:做实验。(异口同声)

孩子们都忙碌开了,有的孩子将断的磁铁的断口与标明磁极的磁铁的南极接近,发现吸在一起,然后又与北极接近却不能相吸。有的孩子则用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果然磁铁又指向南北了……。从各自的实验中孩子们发现磁铁摔断了以后,断磁铁还是有南北两极的。

分析: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是教学中意外生成的,并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师及时“改道”,调整教学方案。“真的是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一问击起了学生心中的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他们的猜想,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他们所能想出的办法及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大大出乎了教师的意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心中留下的痕迹是永恒的,影响是深远的。

案例2:《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片段及分析:

教师在每张实验桌上摆放了一个装有红色液体的烧瓶,在瓶口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伸入瓶中的液体内)。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生:装有红墨水并带有玻璃管的烧瓶。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把这个装有红色液体的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水槽中,你们猜会怎么样呢? 生:红色液体会上升。生:不对,可能会下降。生:肯定会上升。……

师:好,那我们来试试。(学生动手实验)

生:我发现玻璃管里的红色液体上升了。

生:(有一学生大叫起来)老师,我们这组的红液体从玻璃管里冲出来了,喷得好高哦!

师:这表明你们这组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很成功。生:(很疑惑地看着我)好像跟他们的不一样。

听学生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不对劲,课后我仔细地观察了这组的实验装置,又重新做了一遍,结果还是上升地非常快,并很快冒出来了,将烧瓶拿出水槽,红色液柱下降得也非常快。通过与其他组的对比发现原来正常的烧瓶内的液体装得满满的,而这个小组烧瓶内的液面离瓶口还有一小截距离,意味着这一小截被空气占据着。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会促进玻璃管中红色液体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分析:如果教师本人有着丰厚的知识积淀,良好的科学素养就能快速判断意外现象,并及时调整方案,引导学生探究“这个烧瓶的液面为什么升得快,下降也快”,通过两组实验的比较,追根究源。既可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又带出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做也达成了知识的意外生成,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时排解学生心中的疑问。

二、创设障碍 激发“生成”

在我们的课堂上或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有着很多的功利,好像课堂上非得给孩子一些什么,尤其希望孩子们在经过“热热闹闹”的过程之后,非得顺顺当当地得出一些像模像样的“结论”,否则,心中总存着一些遗憾。现在我们 要生成就不妨给孩子制造些麻烦,设置些障碍,犯些错误,课上的顺不顺当又有什么关系呢?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上登载过这样一个课例:在密度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研究,学生都知道白蜡会浮在水面上,于是教师出示两块白蜡,一大一小,让学生猜测:哪一块会沉下去?这样的问话在暗示学生其中必有一块会沉下去。学生在老师的“误导”下,有的学生说:大的会沉下去。有的学生说:小的会沉下去。然而,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大出意外,也让他们恍然大悟:只要是白蜡,不管多大多小都会浮在水面上,同一种物体的密度是一定的。这位老师故意让学生犯错误,而学生在犯错的同时大彻大悟。

案例:《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片段及分析

师:(教师故意给每一组同学准备了一些好几年弃置不用,故障众多的电路元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电路,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们准备材料接亮小灯泡,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最快?(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连接电路了)

生:这是从哪里捡来的垃圾,怎么接不亮(一学生自言自语道)(师保持沉默)

生:老师,好像不对,这些材料好像不行。(又有一学生嚷道)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细心哦,千万不要抱怨,如果不亮,我们该怎么办呢?生:去找原因。师:对,老师相信你们。

(学生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舞,便更专注地投入到实验中了)生:老师,我知道了,原来我的电线老化了。生:我的接头生锈了。生:我的开关接触不良。生:我的电池没电了。……

(孩子们开始忙着修理电路:电线老化了,换条电线;接头上端生锈了,从下端去接;接触不良,用手按着使之连接……)生:亮了!亮了!(学生们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分析:正所谓是拨开云雾见阳光,学生经历“挫折”之后,会倍感成功的喜悦和学习乐趣的所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跃,同时也做到了知识的实时生成。

三、立足真实 深化“生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可能全部完美。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有真实才是最精彩的。叶澜教授曾提出用五个实来做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扎实﹑朴实﹑平实﹑丰实﹑真实),就让我们用“求真求实”的胸怀,去追求好课的境界。

案例1:《植物的一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植物的一生》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完成凤仙花的一生记录。在这单元教学的伊始,我就给每位学生分发凤仙花种子,教给学生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并让学生每天及时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一开始几天,学生兴趣很高,每天一到学校看到我就跟我说这说那的,每天汇报时,同学总能说很多,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淡下去了,汇报的内容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了。当进行到中间阶段时,有一次我发现每个同学汇报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甚至苗高、粗细等都是如此。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凤仙花都带到学校里,在课堂上观察并予以汇报,却发现每个同学说得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前几天你们的凤仙花的记录是一样的,今天你们的观察凤仙花却各不相同,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有的低下了头,有的脸红了,有的则承认自己是抄别人的……原来他们的记录均出自一个女同学之手。于是,我及时地表扬这个女同学,能持之以恒地观察并做记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好习惯,是值得全体同学学习的,也是我们科学学习所希望看到的,同时也表扬了那些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我想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也一定会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老师相信你们。从此以后,学生的观察记录大为改观,学生种植凤仙花的知识也在一点点生成。

分析:通过表扬让同学们认识到没有亲自观察、亲自记录就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求真求实才是科学教育的灵魂。良好的科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对孩子的将来受益无穷的。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对于饲养蚕,生活在城市的小孩是非常陌生的,但孩子天生就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我到蚕农那里带回蚁蚕,分给孩子饲养,并设法为孩子提供桑叶。看着小蚕一天一天长大,孩子们饲养蚕的经验也在一天天的生成,他们与蚕宝宝共呼吸同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等到了提升,同时也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养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有一天,一个孩 子向我报告这样一个消息,‚老师,我只有一个蚕蛾就产卵了。‛‚怎么会呢?‛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雌蛾和雄蛾交配后才能产卵。一下子争执不下,有人提议最好的办法还是观察。经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发现雌蛾没有受精也可以产卵,没有受精的卵和受精卵从颜色上就可以区分开来。又过了几天,孩子告诉我那些没有受精的卵出生得早,没有一颗变成蚕宝宝的。而那些受精卵晚出现,却有一些孵化成了蚕宝宝,从这里学生明白了蚕宝宝是由受精卵孵化而成的,从而也学到了比书本知识更为现实有用的知识。

分析:如果孩子们没有亲自去实践,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发现这么多,只有这样让学生亲自实践探索而生成的认知才是深刻的、持久的。同时也知道了这样道理,科学是需要实证的,仅有推测和乱说一气是不够的。

四、延伸探究 完善“生成”

在以往的课上,也有许多学生在许多时候生成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很紧,不容许老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计划外,否则就要影响教学进度,违反教学计划。很多时候,当学生的生成不期而至时,教师仅用一句简单的“课后再研究”挡了回去,课后却不了了之。而现在,我们要让孩子生成,就要打破时间的限制,不妨在一堂课中留个“小尾巴”并延伸到课外研究。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科学课程标准提出)。

案例1:《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片段及分析

(教师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一个、干电池一节、电线4根)

师: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呢?请你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组想要让这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师:其他组呢?

生:跟他们组的想法一样。

师:你们的这个想法不错,我也有此想法,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呢?

生:我们得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进行实验。(学生制定计划、实验)(在同学们完成了电路的连接后,更多是他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他们也发现有些电路小灯泡亮不起来,有些电路一个亮另一个则不亮……)生:老师,我们组的不亮。(学生疑惑)生:我们组怎么只亮了一个?(很不解地问)……

(为了寻找原因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连接的电路画下来,虽然下课时间马上到了,我还是坚持着让他们把失败的电路画下来,并要求学生课外去探究。课后,我和那些失败的同学一起探讨,找到了正确的连接方法,同学们欢呼着,雀跃着……)

分析:在课外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也无形之中得以培养,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观察蚕蛹的活动,需要学生把蚕茧剪开。蚕茧剪开了,孩子们看到的一条还没有化蛹的蚕宝宝。这时,我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剪破的蚕茧。学生们提议把这个剪破的蚕茧不要扔掉,看看它会怎么变化。几天过去了,这个剪开的缝隙竟然被慢慢补上了,而且是由这条已经不动的蚕自己吐丝缝上口的。那为什么已经不动的蚕会醒来吐丝,这个问题就值得孩子们课外去研究了。

分析:孩子们自行设计实验可能并不完美,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不仅探究能力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新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探究中得以生成。

总之,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设计观,既要预设更要生成,两者不能舍弃其一。只有着眼生成,充分挖掘课堂生成资源,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存、相互转化,让课堂充满变化,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慧,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那么生成因预设而精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将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就让预设携手生成共同演绎精彩,让课堂成为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华彩。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基础教育》

叶澜

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叶澜 《解读中国教育》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 篇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五四制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二、目标确立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既是学生在学习了光的折射和透镜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也是后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眼睛和眼镜, 以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为主线, 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 学情分析

凸透镜是学生们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 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情况, 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了解生活中的放大镜、照相机用到了凸透镜, 但很少有同学发现同样是凸透镜, 成的像却是有大、有小、有正、有倒。问卷调查后, 我决定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的过程中, 给学生照两张远近不同的照片, 使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还处于表象阶段的同学们发现原来凸透镜成像会有不同, 而且成像不同会与物距有关。

(三) 课时教学目标确定

基于上述分析, 我确立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理解从实验探究中归纳得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三、精彩片段

片段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同学们, 你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凸透镜, 现在请大家拿起它来观察一下, 看看凸透镜能成像吗?它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我话音刚落, 同学们便热情高涨地观察起来。有的用凸透镜看课本上的字, 有的用凸透镜看其他同学, 还有的用凸透镜看窗外的景物。观察之后, 我问:“哪位同学能描述出你刚才看到的现象呢?”一位同学说:“我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 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另一位同学说:“我用凸透镜看我的笔, 看到一个放大的像。”我又问:“刚才两位同学都看到了放大的像, 那有没有同学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呢?”这时, 只有很少的同学举起了手, 其中一位回答说:“我用凸透镜看外面的楼房, 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像。”不少同学听后不禁拿起凸透镜去观察, 看到同样是凸透镜成像却不同后感到很惊讶。

我趁机追问:“那大家能大胆猜想一下, 凸透镜成像不同与什么有关呢?”同学们表现得有些迷茫。于是, 我拿出照相机, 说:“在生活中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给你照过许多照片是吧?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部照相机, 想为同学们照两张漂亮的照片, 并且能马上展现在大屏幕上给所有同学看到, 哪位同学愿意来试试呢?”同学们纷纷举手, 跃跃欲试。我找了一位同学, 请他笑容灿烂地站在教室后面和前面各照了一张照片, 展现在大屏幕上。然后问:“大家看这两张照片相同吗?”同学们纷纷摇头。我又问:“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回答:“大小不同。”我继续引导:“那同学们能猜出凸透镜成像不同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大家争先恐后地答道:“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片段二学案引路, 设计实验

环节一自主学习

我先请同学们预习课本88页中的实验, 然后分组讨论“学案”中提出的4个问题。

1.实验探究需要什么器材?

2.实验中, 在光具座上我们应该把摆放在中间。 (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

3.实验前, 我们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上。

4.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虚实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我们应该改变,

观察成像的特点。比如, 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的地方, 然后逐渐, 观察成像的情况。

环节二交流展示

学生交流展示前三个问题的答案, 我适时归纳总结, 使学生明确本实验的器材、器材摆放的方法和实验前必须要调整高度。

学生交流第四个问题, 我适时进行引导:“我们要想由远及近地改变物距需要有分界点, 它们是f和2f。 (在黑板上画图表示) 那么大家看我们应该把物距分为几段来研究?”同学们略微思考后, 一位同学回答说:“我认为要分为u>2f;u=2f;f<u<2f;u=f;u<f五段来研究。”我高兴地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 然后说:“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设计得出实验方案吧。”

片段三形象展示, 分析论证

实验结束后, 各个小组交流实验数据, 由于同学们没有观察到u<f时的像, 所以我用Flash课件记下了u>f时的实验结果。为了便于学生观察现象、发现规律, 我用红色和蓝色把缩小和放大的像区别开来。

我问:“通过实验同学们能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哪些规律呢?”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 有的同学回答说:“我发现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2f。”有的同学说:“我发现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2f。”还有的同学补充说:“我发现u=f时不成像;u<f时也不成像。”我肯定了同学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问大家是否有不同意见。同学们都摇头表示没有。我问:“你们为什么认为凸透镜u<f时不成像呢?”大家齐声说:“因为光屏上没有像。”我又问:“那光屏上没有像是不是就一定是不成像呢?”同学们摇头说:“还有可能成虚像。”我说:“对呀!现在大家重新做一下, 看看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 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同学们实验后, 恍然大悟道:“原来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哦。”

四、自我反思

作为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教师, 我曾多次讲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但总有“一管就死, 一放就乱”的困惑。经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反思后, 我尝试改进, 力求课堂上形成生生间、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 把教师的“独角戏”变成“师生同台戏”。在本节课中, 我改进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策略上“先学后教, 因学定教”, 采用了“学案导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又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

在实验猜想的环节中, 学生有的不会去猜想, 有的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想在这个环节应该创设合理猜想情景, 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 不能胡乱猜想。于是我决定给同学们照两张远近不同的照片, 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而且可以很直观地发现成像不同与物距有关。由于我的改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顺利经过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生活到物理的一个思维蜕变过程, 在轻松的学习情境中进入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设计实验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曾进行过多次改进。开始我的教学方式很陈旧, 采用的是我讲你做的“填鸭式”方法, 学生的积极性被压抑, 对探究也兴趣索然。后来我把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由学生自主探究。沉闷的课堂活跃了起来, 但是由于这个实验的设计难度较大, 许多同学难以得出实验方案, 整个课堂看似热闹, 实际上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为了找到的合理有效教学方法, 我考虑了初三学生的思维能力特点, 根据“因学定教”的原则, 采用了“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学案为学生设置台阶, 给予必要的引导, 使探究有的放矢。改进之后, 整个探究活动都“动”了起来:同学们在自学中动脑;在交流展示中动口;在实验中动手。我反思自己在这个环节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是缘于在把握教材的前提下, 在梳理学情的基础上, 才找到了合适的教学方法。

分析论证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要从实验数据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同学们来说很抽象, 原来课堂上仅有几个小组能发现规律,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反思之后我认为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改进。为了突破教学难点, 我制作了Flash课件。利用课件的形象直观地展示, 绝大多数的小组都得出了结论。在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物理太抽象难懂。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成了一种苦役。我想, 为了变“苦学”为“乐学”, 教师就不能永远照本宣科, 要“因学定教”, 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可以借助课件来生动、形象展示。

反思这节课几处精彩的改进是基于学的起点、学的需要、学的成效, 自己调整了教的时机、教的方式、教的策略。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我将在“因学定教”的原则下不断追求打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目标。

摘要:在2010年举行山东省初中物理优质课评选活动中, 我执讲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在“因学定教”的原则下, 积极尝试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这些新的教学方法, 获得山东省物理优质课一等奖。我记录了本节课的精彩片断, 撰写成课例。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 篇8

一:化学复习课常见问题的思考

多年来听了不少化学复习课,感受颇深。内容相同的复习课,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效果会大不一样。不少老师上复习课喜欢面面俱到,上课时老师使出全身解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提,学生也能顺着老师的思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答,课堂气氛活跃,看似学生训练有素,貌似学生掌握的很好。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纠其原因,那种一问一答式的复习教学,老师一直在唱独角戏,复习的内容也基本上是一些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过多的内容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也只能是一味的陶醉在解决简单问题的快感中,不能自拔,不愿思考,从而使学习会变得很机械,最终结果是原来会的学生早会了,不会的还是不会。所以这样的复习课往往效率低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而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师就能智慧的处理课堂,这些老师特别注重知识间的相互渗透,往往能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是化学学习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抓住了学生,也就提高了效率。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在化学复习课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做了不少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化学有效复习的尝试

化学复习课重在问题的设计,可用八个字来概括“以境串知,问题引领”。具体来讲就是:将复习的相关概念或知识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找到一条主线之后,围绕创设的情境层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复习了知识,又收获了经验,使学生在知识整合、知识归纳及知识应用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下面我以鲁教版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为例,谈一谈化学复习课的备课思路。第八单元的复习课不好上,为什么?内容太杂。本单元海水“晒盐”涉及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等知识,而海水“制碱”则更多的体现的是碳酸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方面的知识,二者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不易找到结合点。后来受课后单元练习题“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启发,找到了单元复习的切入点。设计如下:

《情境引入》

【问】:生活在盐碱胡附近的居民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你能说出其中的碱指什么物质?

学生有的说纯碱,有的说烧碱,引入下列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一:如何区分两种白色粉末:氢氧化钠、碳酸钠?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1.分别放入水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方案2.分别放入水中滴加石灰水,观察现象

方案3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温度有无变化

方案4.分别放入水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你认为上述方案合理的是

【归纳】碳酸盐的性质

学生活动二:盐碱湖“冬天捞碱”后,湖中液体是碳酸钠的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

【归纳】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关系

学生活动三:盐碱湖“冬天捞碱”,得到的碳酸钠中可能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如何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固体中得到较纯净的碳酸钠?

【归纳】结晶的方法

最后回归上课之初的问题,学生回答“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原理自然不在话下。

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再思考

采用“以境串知,问题引领”的方式上好复习课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我认为上好复习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愿望。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接近学生的经验和具体事物,以这为出发点就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知识如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的结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等,就可以利用电脑去模拟实验过程。这样既直观又形象,能给学生留深刻的印象。

3.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有启发性,要值得学生思考。最好的问题是,你提了一个问题,学生就能想到下面的两个,甚至三个问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能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因比而精彩——教学比武体会 篇9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校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以新课改革基本理念为指导,注重课堂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比武。我参与了比武、评课活动,是幸福的收获!每位教师创新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清晰的教学思路,流畅的课堂节奏,自然的过渡衔接,精致的细节处理,和谐的师生互动,让我读出了很多的内容。回首看这些课,下笔的刹那间才突然明白,繁忙给我们带来的是充实的生活,忙碌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厚的积淀,顿悟过后是深层的总结和思考。

这次活动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共同交流的平台,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回味无穷…。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让我懂得了我们的数学课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通过听课、讲课和评课,我觉得在教学方面收获很多,特别是这次活动中的几大亮点,让我记忆犹心。

一、比的是课堂教学,赛出的是无私奉献

自从接受教学比武任务的那一刻起,一直到赛课结束为止,我们的参赛教师就不会有一刻的轻松。每位教师的备战过程,一般要经历几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确定内容、搜集资料”。翻阅相关的书籍,上网搜索资料,希望能从中找到灵感。第二步“整理加工、设计教案”。通过广泛搜集,大量的、零散的信息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有机的融入自己的思维,结合本班的学生特点设计教案初稿。第三步“反复斟酌、修改教案”。每位教师发扬坚韧不拔的意志,反复思考斟酌教案,制作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制定教案。第四步“树立信心、一举成功”。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后导致质的变化,教师的精神状态达到了最佳境地。课堂上教师的沉稳自信、驾轻就熟、妙语连珠,学生们学得生动活泼……一堂教学比武课,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荣誉,好象是完成了教学生涯中化茧成蝶这一艰难的蜕变。

二、比的是教学改革,赛出的是教学求新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尽量不落别人的巢臼,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创新、活泼的课堂教学。什么叫以人为本,什么叫以学生为主体,什么叫平等对话,什么叫尊重学生,什么叫合作学习,什么叫面向全体,在这些课上我们找到了答案。课堂上老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平等中的首席,一个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他们做的只是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的平台,活动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去尽情参与活动、说说感受、畅谈心境。课堂上都能通过情景的创设,教师即兴的点拨和引导,以巧妙的过渡语搭桥,以生动可亲的肢体语作引,辅之老师具体环境惟妙惟肖的创设,带来的是学生美美的学、酣畅的对话、产生的是对数学知识真真的情感,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自然也是生动的、宽松的、愉悦的,也正是我们平时说倡导和正努力去追求的。孩子们学得活泼、主动。老师也教的得心应手,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寓教于乐,入情入境,什么叫兴致盎然、水到渠成。

三、比的是课堂技艺,赛出的是价值取向

教学比武活动不仅是对教师的课堂技艺的历练,更重要的是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哪就是对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挚着。比武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我校教师身上所蕴藏的内在潜力,这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永远引领我们探索追寻奋进!比武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从而使我们每个老师都成了最大的赢家!相信我们今后的课堂会更神闲气定的,会更激情澎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而求索之吧。

上一篇:法治教育讲课提纲下一篇:最美人物评选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