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你而精彩

2024-10-25

课堂因你而精彩(精选12篇)

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1

我曾读过著名诗人高洪波的《与儿童换位思考》一文,为其露珠般透明的童心由衷感动。文中说到他女儿刚三岁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洗韭菜和萝卜,便说道:“妈妈在给韭菜洗头发,给萝卜洗脸。”另外台湾有个孩子打破了鸡蛋,他写了一首小诗“鸡蛋破了,一个太阳流出来”。多么鲜活的语言,一如清风拂过心田。

细细想来,其实课堂就是个童心如花的世界。记得有个二年级的小朋友,他说校园里的桂花开了,就像许许多多小蚂蚁在开会。忍不住又想起学校有位智障孩子,老师问他属什么,他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我属蝴蝶,因为蝴蝶最漂亮。就像听到花开的声音,所有听课老师的脸上都随之灿烂起来。童心,课堂因你而精彩。

一、因为有了你———思维如此自由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艺术课———《太阳》,教师亲切地启发学生:“在小朋友的心里,太阳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笔把它画出来吗?”孩子们立刻在纸上涂抹起来。不多时,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粘贴在了黑板上,煞是好看。“哪个小朋友愿意向大伙儿说说你画的太阳在干什么?”“我画的太阳正在过生日,好多小动物都来祝贺它。”“我画的太阳在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我画的太阳在尽情地唱歌。”“我画的太阳在云朵上打瞌睡。”可不是,上面的太阳还在打呼噜。

另一堂是语文课,接近尾声时,教师激动地说:“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快乐,怪不得作者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我想变成一只蟋蟀,躲在池塘边的草丛里唱歌乘凉。”“我想变成一只小青蛙,捉了一天的害虫,在池塘里痛快地洗个澡,然后跳到荷叶上睡一觉,醒来在荷叶上呱呱地唱歌,多开心啊!”“我想变成一只小乌龟,在池塘里与小鱼、小虾一块儿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想变成一只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在池塘上飞来飞去,飞累了可以把荷叶当成我的停机坪,在上面休息。”“我想变成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当我累的时候,就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一觉。”

此时,孩子们是那样的忘我,那样的投入。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是童心让他们释放、愉悦、本真。在充满童趣的课堂里,孩子们拥有的是童心的体验、想象的是放飞和思维的自由。

二、因为有了你———人性如此温暖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童心的课堂,清新而生动,也最容易让人感动。

有位老师上“6、7的加减法”复习课,课中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幅冬天雪景图上有4间门号分别是4、5、6、7的小房子,房子的外面有12道加减算式。练习前这位老师让小朋友们替这幅图编个小故事。有位小朋友说:“在一个非常冷的冬天,有许多算式迷路了,走不动了,躺在雪地里冻得直发抖,它们盼着好心人带它们找回各自温暖的家。”为了尽快给算式找到温暖的家,免得让它们再受冻,小朋友“连”得又对又快。可最后一道算式6+2,这图中没有门号是8的房子,那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可着急了,急忙向老师提出来。老师笑着说:“是啊,你认为该怎么办才能使6+2不会受‘冻’呢?”话音刚落,小朋友们的小脸上写满了焦急和同情。突然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能不能自己在旁边造座房子,让它进去,就不会挨冻了。”没等老师回话,小朋友们纷纷响应,拿出水彩笔高兴地画起来。接下来,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把每间房子里的算式读一遍。这时又有一个小朋友似乎发现了什么,站起来说:“其他房子里都住有两道或三道算式,而新建的房子里却只有算式6+2,没有伙伴,这样它会感到很孤单的。”这时,老师灵机一动,说:“那我们帮忙给它找一些得数相同的伙伴进去玩吧。”小朋友们又找了些像8+0、7+1、4+4等算式,并在找中又似乎发现了规律,一口气说出了许多还未学过的8-0、9-1、10-2……

这是一堂充满生机、洋溢童趣的课,成功之处是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课堂处处流淌浓浓的人性,充满了纯真,充满了如春的温暖。

三、因为有了你———语言如此诗意

有人说,教师的童心是诗意的花朵。是的,课堂上,教师童心不老,就会视自己为学生的伙伴,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那么,她的语言便会闪耀智慧,清新明丽,诗意扑面……

教完《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便进入了答题互动环节———学生互相问答。这时,一位名叫孙骁帆的小朋友给我出了道题:用“春天、台湾、水源充足、欢迎、吸引、参观、景象、花瓣、大批、立刻”这十个词说一段话。真让我始料不及,心想还是把这个“球”传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可是看着底下孩子们“将期待进行到底”的眼神,我决定“接招”:

“在我的心里,台湾一直是一个很遥远的梦。然而今天,台湾的春天就这么栩栩如生地走进了我的视野。和你们一样,我是怀着无比的喜悦走进《台湾的蝴蝶谷》的。当我把心灵的触角伸向那清新流淌的文字,咀嚼每一个美丽的文字时,我知道,我已被深深吸引。知道吗?精美的蝴蝶纷飞的动感画面(课件中的),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视觉上的冲击,那是些蝴蝶吗?是蝴蝶吗?不是的。我分明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花瓣从仙女们那纤纤的手中撒下,纷纷扬扬,纷纷扬扬。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让我无限欢欣,无限神往,忍不住也想插上一对缤纷的翅膀,翩翩飞进它们的天地。然而,当大批的中外游客浩浩荡荡地出现在蝴蝶谷参观的时候,我又多么想,多么想在这样一个水源充足、鲜花盛开的山谷里席地而坐,静悄悄地感受热情的蝴蝶那轻盈和美丽的欢迎。可爱的孩子们,让我和你们一起走进文章的意境之中,用感受阳光雨露的心灵像美丽的蝴蝶那样———轻舞飞扬吧!”

掌声过后,孩子们极其认真而又真诚地夸赞我:老师,你写得真美,就像诗一样。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喜悦在我心头欢蹦乱跳。再看看孩子们,比我还要欢欣,笑得比我还要灿烂,仿佛有种魔力从字里行间飞出来击中他们。是啊,诗意的语言,像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似沾衣欲湿的杏花雨。

四、因为有了你———错误如此美丽

跳动着童心的课堂,师生间的交往心领神会、和谐默契。在课堂上,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老师能“蹲下身子看错误”,机智、巧妙地对这些错误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控制,那么,很多时候,错误也会摇身一变,变成一种美丽的教学资源。

这是一堂语文评优课,内容是认识几种动物和它们的叫声。老师先让小朋友和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亲热地打招呼,学一学它们的说话声。接着,老师一个一个地请小朋友说。“我来!我来!我来!”台下晃动着一只只“神气活现”的小手。“小白鸽说话———咕咕咕,小鸡说话———叽叽叽,小猫说话———喵喵喵,小青蛙说话———呱呱呱。”被请到的小朋友还真不赖,个个都“对答如流”。显然,一切都在老师的意料之中。可就在这时,“状况”出现了:有个小女孩,在和老师的对答中居然把“小鸡说话”对成了“咕咕咕”。顿时,小朋友们哄笑起来,小女孩紧张得手足无措。这位年轻的老师,意识到了小女孩的错误,只见她摸着女孩的头,笑吟吟地对大家说:“你们可别笑,这是一只多么聪明的‘小鸡’呀,还会说‘外文’呢。”在大家的惊讶声中,老师又引导小朋友说起来:小鸡会说小白鸽的话———咕咕咕,小鸡会说小猫的话———喵喵喵,小鸡会说小青蛙的话———呱呱呱。而此时的小女孩,小脸如花朵般粲然绽放。旁边的小男孩忍不住站起来说:“小鸡可能还会学我家京巴狗的叫声———汪汪汪。”……

你看,童心真是储满快乐的蜜罐,轻轻触动,便会散溢出发自内心的快乐甜香。这一次小小的“错误”,因为童心而变得“美丽”起来,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孩子的心头都盈满快乐、宽容与人文关爱。

我一直认为,一堂课就是人生中四十分钟的生命历程,拥有一颗童心,便不辜负美好的生命。有了童心的课堂,一切都会变得像安徒生笔下的海洋,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一个弥漫着童心旋律的课堂,教师眉飞色舞,学生畅所欲言,同品共享学习的快乐。这才是放飞灵性、活力四射的课堂,也是适于生命成长的家园。培植一颗童心,创造一份纯真。让童心留守家园,浸润课堂,让课堂因童心而精彩不断。

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2

咸丰县丁寨乡湾田民族小学覃柏洲朱成英

邮政编码:445607

摘要:

电子白板,作为高科技教学工具,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中小学校迅速普及和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效果,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此,将电子白板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子白板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特别是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教学活动多媒体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可以这样说,运用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不仅为现代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一、运用电子白板,改进教学方法。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白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极大地改进了教学方法,推动了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它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运用能力,而且还能通过因特网去搜集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如展示许多优课资源,这样就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运用电子白板,实现人机互动。

电子白板的主要功能,不仅能够展示图文资料,而且还能使教师的书写更方便、更灵活自由,同时,还更易于强化内容,突出重点。通过运用电子笔,在电子白板上去实现编辑功能,把静态的图像变为动态。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实现人机互动,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将声、色、光相结合,把图、文、意融一体,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更加靓丽多彩。

三、运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可谓古今中外,无所不有;天上地下,无所不及,真称得上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学生对其既陌生,又好奇。为此,凭借教育信息技术,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声情并茂的图文解说、动画,或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多种信息,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视听享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这样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而就能及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时,通过播放神舟宇宙飞船升空的视频录像,并配以“精忠报国”主题曲,让学生在音、画、文的欣赏中充分感受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的科学精神。学生一方面享受着视听带来的效果,一方面又明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是几代人的执着追求和数十年、数百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才得以实现今天的飞天梦想。同时,还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让学生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

四、运用电子白板,拓宽知识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上学生知识肤浅、阅历浅薄、想象缺乏,对某些知识内容无法理解,问题难以解答。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网上许多信息资源就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通过网络媒体就可以任意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呈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尽览无余。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田的维吾尔》一文时,这个单元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写的,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可谓知之甚微。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外,再从网络媒体上搜集补充一些关于新疆和田地区的有关知识,如和田南高北低的独特地势、最早的西域佛教中心及名扬中外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瓜果之乡”和“地毯之都”等图片、音像资料,定能使学生对和田地区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更加耳目一新。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增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并对灿如星河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结语:

电子白板,犹如天边冉冉升起的启明星,她照亮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天空,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巨大优势,努力去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更加靓丽多姿。

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因你而更精彩!

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分工协作 目标 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存在着班级人数多、时间紧、教材教学任务重的问题。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交流为主,缺乏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这种教学体系注重学生接受、记忆、模仿学习,而忽视学生之间合作互动在教学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引进一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的。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强调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2.意义

①对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产生积极的影响,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②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教师一定要给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③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会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小组的组建

合作学习的实施首先要求老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将学生分组(原则是按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好坏等因素互补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个小记者作为本组的代表发言并进行信息归纳总结。

2.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设定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引导性的学习活动,目标和任务的设定一定要明确清晰。学习酸碱指示剂时也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很多同学都认为石蕊试液只有实验室才有,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都可以制成石蕊试液。①将红椰菜、紫心地瓜、剑兰、康乃馨分发到小组中,将植物放入约100毫升开水中。②加热4~5分钟至水变色后停止。③倒出上层溶液。得到了不同颜色的溶液,然后向这些溶液分别滴入醋酸,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观察在不同的酸碱性各自显现出不同颜色。

不同组之间交叉观察、比较实验结果,同学都很高兴,自己成功的做出的指示剂。本节课增加了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理解,提升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他评、小组评相结合。教师应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①加强自评和互评,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小组给予奖励和祝贺,对没有顺利完成的小组,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探讨失败的原因,究其原因再改之。②重视过程的评价,良好的情绪是具有感染力的,保持一种友爱,宽容,热忱和有理有节的的指导态度帮助学生缓解实验中的紧张气氛,形成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③突出个体评价。教师对活动过程中某一小组或某一个学生的有创新的实验和实验过程中新的发现给予特别的重视,这是发现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培养个性的重要手段。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思考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如下问题:如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不当;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不足;学生合作不主动。

针对以上几中情况,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①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认真研究教法,不断提高设计问题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把握好设计问题的方式和时机,以及对课堂的组织和操控能力。

②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并且对个人的表现也要给予适当的评价。

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真正的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走出沉默的区域,勇敢的站出来,找出自信。

④合作学习的规则一定要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有学生做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事,影响课堂正常运行的行为,要及时的引导和制止。

五、合作学习的实验效果

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评价观,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较好的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

2.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一些知识问题的看法也更深入更全面了。同时也使学生懂得如何的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增加了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将成为化学教师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值得大家予以关注和研究。

数学文化,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4

一、数学与文学

数学和文学并没有必然的鸿沟,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不仅意境优美,而且与数学知识也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若能充分挖掘,巧妙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使用的两例:

在讲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引入新课,让学生根据诗句所描绘的意境联想,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一轮圆日正缓缓地向地平线移动,太阳和地平线的关系正是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如图),诗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美景和数学知识浑然天成,引入新知识自然而又富有创意。

又如在讲授三视图时,用多媒体出示各个角度的黄山图片,再用两句诗来叙述所看到的情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山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象,那么数学中的很多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也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新知识引入新颖别致,富有诗情画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艺术性。

二、数学与美学

数学之美在于其简单、简洁、和谐,数学知识和素材历经长期的历史锤炼,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哲理的启示。通过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把数学中固有的美因挖掘、揭示出来,很好地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领悟其对人的思维的深刻影响。数学之美主要体现在简洁美、形式和本质内在统一美、奇异美、数与形的和谐美,以下举教学中的两例:

例1计算:

分析与解:根据观察发现,在所需计算的式子中,“都同样地出现过两次,考虑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用“整体思想”去解决问题,解法如下:

运用整体思想,且用字母代替原题中两个的式子,复杂的计算问题解决得简洁而明快,充分体现了数学问题解决中的“简洁美”。

例2求1+2+3+…+n的值,其中n为正整数。对于这个求和问题,如果采用纯代数的方法(首尾两头加),问题虽然解决,但在求和的过程中,需对n的奇偶性进行讨论。

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即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数量关系的事实,那就非常的直观。现利用图形的性质来求1+2+3+…+n的值,方案如下:如图1,斜线左边的三角形图案是由上到下每层依次分别为1,2,3,…,n个小圆圈排列组成的。而组成整个三角形的小圆圈的个数恰好为1+2+3+…+n的值,现把左边三角形倒放于斜线的右边,与原三角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组成平行四边形的小圆圈共有n行,每行有(n+1)个小圆圈,所以组成平行四边形小圆圈的总个数为n(n+1)个,因此,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小圆圈的个数为,即 。按照上述数形结合的方法,设计相关图形,求1+3+5+…+(2n-1)的值,其中n为正整数;

这个问题中数和形是如此的和谐统一,不得不令人惊叹,在数学中“数”与“形”的“和谐美”应时刻贯穿与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三、数学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此外,“指数爆炸”“直线上升”等等已经进入日常语言,它们的含义可与事物的复杂性相联系(计算复杂性问题),正是所需要研究的。“事业坐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另外数学本身的符号语言,也是数学的精确、简洁表达所必需的。欧式几何的逻辑推理,运用几何符号语言书写则简洁有序,“⊥、∥”等符号形象而富有表现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强调和引导学生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生活语言转换,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数学与哲学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数学与哲学从来就是密切相关的,运用辩证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数学中的辩证思想很多如:变与不变、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整体与局部等等,以下仅以“动”与“静”的关系为例作一说明。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数学中也存在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关系,动静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解题中若能运用好“动”与“静”的关系,则能理解运动问题的实质,增强解决运动类问题的能力。

例3如图1,Rt△PMN中,∠P=90°,PM=PN,MN=8cm,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8cm和2cm,点C和点M重合,BC和MN在一条直线上。令Rt△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的直线向右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图2),直到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t秒后,矩形ABCD与Rt△PMN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cm2。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与解:此题为典型的运动型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看似乎和静止无关,实际上该问题的解决恰好就是运用了“动中有静”的理念,根据点C运动的三个临界状态:即点C在点M和F之间,点C在点F和点T之间,点C在点T和N之间,找到三种对应的静止状态:即重叠部分为三角形、梯形、五边形,化动为静,从而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如下:

(1)当0≤t≤2(即点C由点M运动到点F),此时重叠部分为Rt△MEC,且MC=EC=t,

(2)当2<t≤6(即点C由点F运动到点T),此时重叠部分为直角梯形MCDG,此时S=2t-2

(3) 当6<t≤8 (即点C由点T运动到点N),此时重叠部分为五边形形MCQHG,此时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循序渐进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学生定能中从受益,把数学文化的功能最大化。

因你而精彩 篇5

之所以把书当作朋友,是因为它自我认字开始,一直陪伴在我身旁,亲密无间,每次见到它,都能从它无声的言语中收获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次结识书,还是幼时,字儿都认不全。记得偶然间,看到了一本小巧的《安徒生童话》,出于好奇,我便似懂非懂地翻看起来。虽说大部分都是与我素未谋面的字,但那些精美的插图却使我心动神移。那绚丽的色彩,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此后,我便每夜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从短小精悍的童话,到语句优美的小说故事,我都听得津津有味,等到一个故事画上了句号,我也含着微笑,安静地进入梦乡……

从此,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再长大一点,对书的喜爱有增无减,它就像一座宝库,深深地吸引着我,它又像一个无所不能的智者,孜孜不倦地教导我。我不再止步在那些多画少字的绘本了,手上执着的,不是中外名著,便是些通俗易懂的杂志报刊。虽说已经能够自己浏览书了,但对于“读书”没有深入的理解,说是看,其实不过就是把书从头到尾粗略翻一翻,看得一知半解。书中的文字一晃而过,只在我的脑海里逗留了一会儿,过段时间,便无影无踪了。这样看下来,真正收获的知识寥寥无几。

随着我的成长,读的书也越来越多,我对阅读有了更深的见解,开始讲究精益求精,正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一本好书,是需要慢慢“煮”的,只有“煮”透了,才能更好地吸收。书籍就犹如精神食粮,读多了,视野更广了,知识也丰富了。只有不断去品它,去尝它,去悟它,才能感受到这其中的“味儿”,正像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在书的金矿中,我收获了无数奇珍异宝――《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畅游历史的长河,让我领略了时代的变迁;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中,那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那一场场淋漓尽致的战役,看得我气愤填胸;《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从鼎盛转为灭亡,折射的是一个朝代的兴衰……

书,带我亲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书,引领我环游世界,感受异国风情……我时常沉醉在书中,心情跟随着故事情节潮起潮落,如痴如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像那源源不断汇入清水的池水一般,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增长视野,陶冶情操,才能在人生这本没有页码的长书中书写精彩!

语文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6

一、电化教学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电化教学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投影、幻灯是应用最简单、最广泛的一种,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某些教学程序,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简化,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为明显的改变是以前的每节课,教师学生都在粉笔尘的陪伴中度过,一擦黑板,尘埃漫天飞扬,用上电教平台以电子白板代替原始黑板,为同学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当教师在讲解重难点时,学生不会一头雾水,不知老师所云,运用电化教学中的投影,使学生对老师所授内容简而明了。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是教师讲评语文试卷时的一大帮手。当教师能运用所备的幻灯片为学生授课,既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要质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二、电化教学带领学生贯穿古今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诵读古诗词,传承文化经典,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点,学习古诗文也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的一大难点,毕竟离他们太远,以往他们只能通过枯燥无味的背诵来记忆这些古诗,而今,通过电化教学,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意境,拉近时空与诗人平等对话,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通过理解感悟古诗,这样学起来更事半功倍。比如在学习曹植写的《七步诗》,先让学生通过课件,结合视频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更能走进作者,走进古诗。了解了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曹植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通过了解内容进而让学生讨论,认识到其实曹植不但不是“乞求”曹丕,而是和曹丕进行“理论”。发现曹植并非以《七步诗》来感动曹丕,曹丕也非因《七步诗》而放过曹植。而是通过《七步诗》这件事,双方取得最好的结果。深入古诗背景,了解作者,才能更好得学习掌握!电化教学不仅在学古文有所优势,还引领学生学习所未接触的知识面,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如在学习《和田的维吾尔》,很多同学都没去过新疆,更不知书上所提及的“馕”、“库乃其”、“艾得来斯”为何物?更感受不到新疆小伙和姑娘的能歌善舞?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就像到了新疆一样,语文不仅是字词句段的学习,还应带领孩子们走出文本,扩展视野,学会待人处事的道理。接触了他们未接触过的新事物,电化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带领学生贯穿古今!

三、电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作文是很多学生老大难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望而生畏,在作文方面的教学,利用电教媒体把人、事、物、景直接展示学生的眼前,弥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的不足,巧妙利用它们可以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材料,让学生更直观的接触,再勾勒重点,展示范文,这样老师教得有条有理,学生学得轻松自在。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文讲评恰又是令许多语文老师深感棘手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作文讲评是教师或学生范读,其余学生静听。此时能够利用幻灯将精选的习作投影在大屏幕上,师生共同修改,使作文评改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那就能有效避免学生写完就扔,作文发放之后因看不懂名词术语而束之高阁,更不会正确修改的弊病。通过这样细微的学习,让学生不但学会写作,还学会改作文,学写作文从学改作文开始,在改别人的习作使学生的信心倍增,爱上习作!

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7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小学足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存在亟待完善之处。 因此, 我主要从男女兴趣差异、 安全重视不足和教学方法低效等方面具体阐述小学足球的教学现状。

(一) 男女兴趣差异

从心理学上讲, 只有真正从内心接受这个事物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这一活动。 针对小学阶段而言, 男生对足球的喜爱程度要高于女生, 也就是说, 对于足球的兴趣存在明显的性别上的不平衡现象。 分析个中缘由, 发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 社会舆论和身体素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两个因素。 具体来说, 在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中, 男生生性调皮、活泼好动是被默许的设定, 而女生则好像与消耗体力的运动联系不大。 事实上, 据科学调查显示, 女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于男生是有一定的客观差距, 但这个差距在小学阶段并不是忽略或者放弃对于培养女生对于足球运动兴趣的理由。

(二) 安全重视不足

调查显示, 体育由于不是传统计算最终分数的考试科目, 在各阶段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普遍重视不足。 因此, 体育课在师资的设置、器材配备和场地建设方面存在很大随意性,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负责足球教学的体育教师, 由此造成学生的体育课质量得不到保障。 例如, 在2015年暑假的市级小学足球友谊赛中, 对方球队一个前锋位置队员与我方守门员争抢中发生翻倒, 那位前锋因为没有及时做出前滚翻等自我保护动作而多处受伤, 这很可能就是对方学校教师在足球课堂中对安全重视不足的后果。

(三) 教学方法低效

事实上, 足球运动最初就是以游戏形式出现的。 但是, 在多数课堂中老师忽略其趣味性的本质, 只是将所要学习的足球技术当做一项训练任务, 采用传统的刻板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地训练。 因此, 低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 而且令很多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对足球课失去兴趣, 甚至可能造成错失挖掘具有足球运动潜力的学生的大好机会。

二、小学足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挖掘兴趣点

在校园足球活动背景下, 足球教学内容除了选择足球运动起源与发展、足球运动的价值、足球规则等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挖掘更多兴趣点。 一方面, 通过介绍足球巨星成长的历程, 既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又更容易让学生开启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让学生从这些所喜爱的足球巨星的成长历程中感悟到顽强的毅力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例如, 我曾经系统介绍了有13年球员生涯、30年教练生涯但从未得到冠军荣耀的足球教练———克劳迪奥·拉涅利。 当莱斯特城队收获了建队132年历史的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时, 人们无法忘记教父拉涅利的人格魅力的影响。 通过真实的人物例子, 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勇于克服困难, 树立远大理想。毕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并且不论男女。 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足球运动训练中一些不同体力消耗的项目, 鼓励男女学生各自选择挑战目标, 以顽强的毅力勇于挑战自我。

(二) 重视安全教育

足球运动对抗激烈, 身体接触多, 是容易发生安全伤害事故的运动项目之一。 若发生事故, 则可能造成小学生的身体伤害及对足球运动产生畏惧感。 要促进足球课堂的发展, 必须提供可靠实际的安全保障。首先, 在足球课堂教学中, 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树立足球练习安全意识, 不做力所不能及的足球动作。 其次, 练习前做好必要的热身活动, 在练习和比赛中要合理运用足球技术, 发扬体育道德精神。 最后, 在足球教学中突出强调对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的培训, 以确保在意外的情况下学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及时做出合适的保护动作。

(三) 游戏教学法

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可围绕主题编排一些辅助性的体育游戏。 例如, 游戏“看谁反应快”:教师立于圆心, 学生按逆时针行进。 当教师双手上举时, 学生做足尖步走;教师手下举时, 学生做矮子步走;教师右手侧举时, 学生面向圆心, 向右做侧并步跳;教师左手侧举时, 学生面向圆心, 向左做并步跳。 第二次做时, 教师动作不变, 学生动作颠倒一下。 在小游戏过程中, 学生活动了肢体肌肉, 并且始终注视教师, 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 教学基本部分阶段, 首先进行完整动作的示范, 然后是分解动作的示范, 讲解后带领学生再进行无球动作的模仿。 进行踢固定球练习后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 每组一球进行交替传球练习。 这样, 循环踢球的速度会加快, 学生触球的次数也有所提高。 其次,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 进行传球接龙游戏, 以检测学生传球的准确性。 最后, 老师进行评价并正确示范动作。教学结尾部分, 教师通过观察挑选出三分之一脚内侧踢球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看谁离线近”游戏, 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担任裁判。 这几名学生在底线处一人一球进行游戏, 看他们哪位只用脚内侧踢出的球离罚球区顶端的线最近。

足球最早起源于我国的汉代, 而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足球实质上是起源于英国的现代足球。 足球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巨大, 在我国也非常受欢迎。 国家开展的一系列足球进校园活动, 尤其是小学生的足球启蒙教学, 需要在满足对教学目标要求基本知识学习的前提下, 综合实施挖掘兴趣点, 重视安全工作, 运用游戏教学法等改变策略。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我国小学生包括足球素质、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在内的多种素质, 进一步促进中国足球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近年来, 在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足球逐渐进入小学课堂, 并且成为常设科目。本文主要从小学体育课的角度切入, 对小学足球教学现状及课堂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足球,教学现状,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敏.小学体育课堂快乐足球教学探析[J].求知导刊, 2016 (48) :118.

[2]王盼.足球进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几点构想[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6 (01) :104-105+112.

[3]岳海峰.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分析[J].品牌 (下半月) , 2015 (05) :238+240.

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8

一、创设阅读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 好奇心强, 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传统课件相比, 更加注重提供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像素材, 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应的情景模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参与能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 还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提高了其参与欲望, 使其不仅停留在接受知识的层面, 还有效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 主动地感知理解并运用了语言文字, 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二、鼓励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电子白板环境教学下的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辅助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给学生进行分组共同探讨问题并向老师汇报。在实践活动中, 可以分组让学生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可以针对主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呈现学生的搜集结果, 让学生能主动学习, 这样也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课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在《水上飞机》一课中, 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介绍在组内讨论给水上飞机起个合适的名字, 然后推荐一名学生在白板上完成表格的填写, 再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把水上飞机相应的本领拖放到指定的位置。这样的操作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清晰地呈现学习结果。学生一目了然,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增强师生互动,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时, 首先注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互动活动中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 丰富活动的形式, 拓展活动的时空, 把单一乏味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过程, 变抽象简单的课堂为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多手段的综合立体大课堂, 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表现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将白板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现场互动性很强。也就是说无论练习的设计, 还是新知的呈现, 都体现出教师的能动操作, 既可以播放设计好的幻灯片, 展现教学设计意图, 也可以随时更换模式, 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灵活的编辑、删改, 完全贴近教与学双方的需要。这种方式的阅读教学, 使师生、生生真正地互动起来,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在课堂上第一时间得到了体现。既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又拓宽了思维空间,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

四、实现及时反馈,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当教师展示某一小组或个人的学习作品时, 只需要调动相应的摄像头或用照相机拍摄后连接到电脑上, 就能把学生的作品直接投影到白板上面, 让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如果学生的作品出现了错误, 教师讲解的同时可以用感应笔在白板上操作, 使改正后的作品直接投射在电子白板上。如果需要展示多个成果, 只需要把多个人的作品并列, 直接投射到白板上, 让同学们进行评比, 呈现出不同作品的差异之处。这样通过展示和对比, 让每个同学知道自己的不足, 进而提高学习的动力。比如语文课堂上, 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书写笔顺进行检查和纠正, 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回放”功能, 让师生清楚地知道其书写笔顺的正确与否。

著名的媒体技术专家克拉克曾说:“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 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交互电子白板的应用也不例外。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先进, 学习内容更丰富, 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只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巧用、善用电子白板, 将自己置身于孩子们的天地之中, 孩子生命中的语文潜能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尽情地释放出来,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灵动, 效果会更好。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已悄然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成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综合辅助教学工具。合理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 可以简单轻松地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资源——教学因你而精彩 篇9

●“打开”网络资源一扇窗

网络资源里有关班级管理经验、新颖的各类教学情境等资料是教师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网络上大量的图片、音乐等资源能为教师选择应用, 并可充实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库;网络更是教师张扬个性、研讨交流的良好场所。因此, 这里风景无限好, 极大地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同时, 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 改变了传统用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教具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方法, 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再一统天下, 形成了多种方法、手段并存的良好局面。

●“跨过”信息技术一道沟

网络资源的应用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 而我园教师信息技术的力量很薄弱, 如何“跨过”这道沟呢?

面对这种状况, 我园及时争取“外援支持”来填补此空白, 邀请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来园培训。我园每年都会有新教师加入, 教师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横向差距。对此, 我园采用园本培训的方式缩短差距, 如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集中展示评比是互相学习的好机会, 优秀作品能给大家很大启发。我园还请园内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担任培训任务, 定期负责培训新教师或信息技术欠缺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演好”资源应用一出戏

在课题研究这出戏中, 研究目标就是戏的主题。课题申报立项之初, 我们就明确研究目标分别是探索网络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规律、评价等。课题负责人严格把握好目标不偏离, 引领好全体教师的研究方向。

节目单在一出戏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课题研究这出戏的“节目单”就是具体的研究进度安排。幼儿园教学内容相对地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五个领域, 这些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 没有主次之分, 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每个领域都会涉及。

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全园展开, 每个教师都是课题研究这出戏的主角。

●“搭建”网络教学一座桥

网络与教学属于不同范畴, 但它们之间可相互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可应用到教学中, 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适用网络资源, 如何有效“搭建”网络与教学之间的桥梁呢?

合适的研究方法是课题研究的必要因素。在课题研究中, 我们主要采取了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积极探寻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规律。例如, 在语言领域中我们探索出如下规律: (1) 儿歌中的应用规律——抓住关键词, 按序出示。儿歌短小精悍, 用极少的语言勾勒完整的画面, 特别是里面的关键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理解掌握这些关键词就成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要突破就要抓住关键词, 按照儿歌的顺序出示。 (2) 故事中的应用规律——突出四要素, 按需呈现。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是故事的四要素, 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创编故事时经常要素不全。在故事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时, 我们就突出四要素进行提问, 强化幼儿掌握故事四要素。 (3) 散文中的应用规律——烘托形象性, 按境配音。散文是文学作品中最有审美功能的体裁, 所以我们尽力利用网络资源使其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并且按照作品的意境配上适合的音乐, 让美丽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将散文烘托得更具美感。

除此之外, 我们还在音乐领域和科学领域中探索规律, 均取得了成果。

攀登英语,常规英语因你而精彩 篇10

一、歌曲童谣和游戏的运用与创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既是一名英语教师, 又是一名攀登英语实验教师, 在教育教学中, 本人充分利用这一双重身份的特点, 将常规英语教学和攀登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攀登英语里有很多好学易记、简单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童谣, 笔者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 例如:使用攀登英语中所学的歌曲童谣进行英语课的预热, 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表演, 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奋点, 使得他们表演欲望更加强烈。学习小韵文的时候, 如果边教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孩子们会掌握得又快又好。肢体动作辅助记忆的方法很适合低年级的孩子,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韵文大意, 记忆韵文的语音和节奏。因此, 在学习攀登英语的基础上, 教师放手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编排相应的动作, 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此举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此外, 把攀登英语中的一些游戏形式, 如:“I show and you guess”“I draw and you guess”“I ask and you answer”等引入到常规英语课的活动中来, 也让孩子们在常规英语课堂上乐此不疲。

二、情境资源相互利用, 优势互补, 努力提高课堂实效

攀登英语实验资源为常规英语教学提供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和丰富的视频素材, 充分应用这些资源,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 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1. 实验视听资源有效补充常规英语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常规英语课堂内容与攀登英语学习实验内容有很多类似的话题, 只是常规英语课本主要以对话呈现, 而攀登英语却以故事形式展现, 两者形成了有效的互补。攀登英语中的情景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紧密结合, 易于使学生产生共鸣, 激发其模仿展示的欲望。利用这一特点, 笔者不仅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了实验资源中类似的情景补充播放, 还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让学生们综合所学内容, 模仿进行对话创作, 既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四年级下Lesson 7的重点句型是W hat’s the matter with you?My left leg hurts badly.而在攀登英语三级B的Drama 6中, 重点句型是There is only one Universe.讲述的是很多星球都受到了人类的伤害, the Mars (火星) , the Moon (月亮) , the Earth (地球) 和other plants (其他星球) 聚到一起去Universe clinic看病的故事。同样也用What’s wrong with you?/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I have got an earache/a sour throat.句型进行交流。此单元是三级B中的选学内容。本人选其作为常规英语的视听内容, 先让学生听, 再根据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Mars?What’s wrong with the Moon?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Earth?这时笔者就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What should we do?学生纷纷回答:We should plant trees.We should love animals.We should love the nature...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又检查了学生本节课的功能句是否掌握, 与此同时, 自然巧妙地将学科与德育相结合, 学生好像就在真实的情境中, 说着英语, 用着英语。一举三得, 何乐而不为呢!

2. 有效融合知识, 续编对话丰富语言, 提高表达水平。

就这样反复地、有效地让攀登英语实验与常规课堂英语整合, 既增强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让学生在英语课上说:“I like it!”

攀登英语实验班的学生对课本对话理解得很快, 对于那些对话情节较简单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们续编对话, 鼓励学生们展开思路, 选用攀登英语实验中学过的语言把对话继续发展下去。例如:在三年级常规英语中学到询问天气有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fall/w inter?这一句型, 而在攀登英语一级中有这样的句子,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在攀登英语二级B中又有W h at’s your favorite season?Why?于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问一问, 答一答, 说一说, 把常规英语与攀登英语的一句句话串编起来形成一个有情景的对话。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There are four.

—What are they?

—Spring, summer, fall, and wint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It’s warm.

—Do you like spring?

—Yes.

—Why?

—Because I like flowers.

三、借鉴攀登评价体系, 优化常规英语课堂教学

评价是攀登英语实验的一大特色。它有一套系统的科学评价机制, 即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它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学习语言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要让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久地保持下去, 关键在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评价。攀登英语的评价机制就是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 每个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 从而使评价真真正正地发挥了其激励和促进的功能。

例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笔者都让学生进行了不同的评价。一年级能说出Come on、Good、very g o o d三种评价即可。二、三年级能说出H e r e a d loudly/clearly.He sang loudly/clearly.He m a d e a m ist a ke.直到五、六年级的学生能根据表演的实际评价出:Good、Great、Wonderful.I think they got…stars.Their intonation/punctuation is very good.They performed emotionally.Because she/he…So I think they got…stars.就这样学生评、自己评、教师点评, 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那样轻松、和谐、平等。这不仅体现了“攀登英语”实验的宗旨, 更体现了我们正在大力倡导的新课程的理念。

多彩评价,语文课堂因你而精彩 篇11

一、语文课堂评价要讲究开放性与多元性

1.开放性。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正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我们的课堂评价也要与时俱进,契合语文课堂模式的变化。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不应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放眼学生的创新潜力与健康成长。教学评价,不仅仅要求评价内容是开放的,在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还要对它们学习的过程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评价。还要求评价形式也是开放的,可以是即时评价,也可以是延时评价,做到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评议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2.多元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的“一言堂”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死板与教学环节的程式化方面,更体现在教师对于学生所采取的“一考定终生”的评价方式。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坚决摒弃这一做法,结合学生们之间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家庭生活中的语文实践能力,还有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结果,来对他们的语文能力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评价方法方面,除了试卷上的具体分数,还有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老师做出的语言评价,我们更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譬如肯定的眼神、鼓励的手势、亲切的微笑,对于孩子们来说都会如沐春风,带给他们不竭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语文课堂评价语言要学会随机应变

新课程背景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意识到了赏识性、激励性课堂评价所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并躬身实践。但即使是赏识性、激励性的课堂评价,也需要实事求是,真诚中肯,还要学会随机应变,让自己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上激荡起精彩涟漪。譬如,笔者刚准备去讲授《灰椋鸟》一课,谁知天气风云突变,电闪雷鸣,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瞬时倾盆而下。于是我当机立断,马上决定直接开始下一课《暴风雨》,让学生们结合现时的观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与构思顺序,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非但如此,班里平时最捣蛋的学生小飞也认真观察、仔细阅读,我自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评价机会,表扬道:小飞同学,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甚至觉得外面咆哮的雷声,瓢泼的大雨,清脆的霹雳都是在为你鼓掌。老师相信,只要你坚持不懈,也同样会迎来灿烂的阳光、温暖的世界。之后,小飞的学习态度果然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在语文课上,一改往日的颓废与不羁,勤奋、努力、认真,让我感受到了评价机智在学生身上所产生的质变。

三、语文课堂要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当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与发展,坚决摒弃传统语文课堂“一考定终生”的评价方式。鉴于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评价环境,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将语文学习评价贯穿于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当中,贯穿于学生的具体生活之中。为此,传统的阶段性考试评价方式必不可少,但频繁、单一的考试制度无疑会削弱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将平时学生语文学习的民意调查渗透到期中、期末考试当中,增加考试评价的可信度。另外,我们还要举办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如成语接龙、传话游戏、即兴演说、小组辩论、作文竞赛等,在具体的语言运用的大环境中,查看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运用能力。最后,我们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即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评议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之中。

四、语文课堂评价切忌强烈的功利性

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在课堂上放置一些类似于红五星、小红花、小红旗,甚至是一些笔、本、糖块等小奖品,然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奖励。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课堂评价的方式却不够妥帖,或者说不应该这么功利,至少应当结合一定精神层面的奖励性活动。譬如,某位教师说,谁能够把本节课的生字全部写会,就会发给谁一个小奖品,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写会了,都在吵吵嚷嚷地索要奖品,而教师的奖品又提前准备不足,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即使是奖品准备充分,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过程,而不应仅仅冲着一个小小的奖品殚精竭虑。

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钻研,努力创新,让多彩的课堂评价点缀出一个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

有效倾听, 音乐课因你而精彩 篇12

场景二:在每节课上课之前, 我会做很多准备工作, 如适合低段学生的音乐教学设计、有趣的课堂导入、多种多样的奖品等。但事后我发现, 教学效果并不好。当学完一首歌曲后, 我指名几个学生上台演唱时, 学生还是不能够声情并茂地唱出一首很简单的歌曲。这是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哪里呢?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留意了学生上课时的表现, 最后我发现, 在我范唱时, 大部分学生根本没认真倾听。就是在我纠正他们唱错的地方时, 学生仍旧是“你唱你的, 我唱我的”。但当我邀请他们来演唱歌曲时, 他们都会跃跃欲试, 并且其他学生在演唱时, 还有学生仍旧把手举得高高的, 希望我能够叫他来演唱。

场景三:在一节一年级音乐课上, 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燕子》, 教师在对乐曲作了一番简要讲解后, 学生便开始欣赏。一听到这熟悉的乐曲, 学生不管音乐是怎样的, 立刻自顾自地唱了起来。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发音很不标准, 歌词也唱错了, 但是他们仍然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

以上情况在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 这是很值得我反思的。因此可见, 教师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同时, 必须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

一、言语激励, 让学生愿意倾听

格拉芙斯基说过:“赞扬、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力量和自身价值。”有效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所以, 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 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 从而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一句赞扬的话, 一个微笑, 一个和善的眼神, 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不需费力气, 就可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只要教师乐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 学生又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二、创设倾听的情境, 营造倾听的氛围

我认为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各个教学环节, 创设聆听的情境, 让学生获取“聆听”的机会。如音乐课堂前的律动, 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音乐, 也可以从增加学生对新授课的熟悉程度入手, 用新歌作为音乐课的活动曲, 从而使学生在律动中就不经意地受到一个良性的刺激, 并在不经意之间学会倾听音乐, 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学习歌曲之前,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欣赏加以指导, 教师:“你觉得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开心还是难过啊?你听了有什么感受?”很快, 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了课堂教学中。

三、借助联想法创造意境, 诱发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 总是在心里描绘着一幅图画, 并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 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事实形态以及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 让学生投身其中, 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来进行设身处地的构思, 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 这就是联想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 并对作曲家所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和联想。

如在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后,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 乐曲把我们带到了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 你们一定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 脑海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呢?”这时, 学生立即展开想象, 有的说:“我仿佛在效外散步, 温暖的阳光照在绿草地上, 花儿在点头, 鸟儿在歌唱……”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同学们迎着春天的朝阳, 到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都表达出来了。

四、讲演结合, 诱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需要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和体验。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 由此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 教师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 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单的启发等形式, 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声中展开自由充分的想象, 从而加深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五、形成约定, 学会倾听教师的第二种语言

所谓第二种语言, 就是师生间长期形成的一种音乐暗语, 如对唱口令的形式, 教师说“小耳朵”, 学生答“竖起来”等,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第二种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倾听的无处不在, 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倾听意识。音乐就是音乐教师的第二种语言, 就像指挥棒是指挥家的嘴巴, 钢琴和音乐旋律就是音乐教师的嘴巴。教师在音乐课上要培养学生倾听特定音乐旋律的能力, 从而使其逐渐养成听音乐而动的习惯。在我的音乐课上, 师生问好都是通过唱歌来完成的, 学生听到上行的音乐旋律就起立, 下行的就坐下;听到“135”就安静、坐端正。总之, 我们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倾听的意识, 养成在音乐课上除了听教师说话, 还要听钢琴说话的习惯, 从而让音乐课更具有音乐性。

六、结语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倾听是感受音乐美的绝佳途径。因此,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每一个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倾听, 从而让学生逐渐爱上倾听、学会倾听。

摘要:音乐是一门倾听的艺术, “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 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以期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细细聆听每一个音符。

关键词:倾听,情境,言语激励,角色扮演

参考文献

[1].张瑞.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0 (12) .

[2].杨卫兵.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其意义[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3].南霞.聆听音乐叩响孩子的心灵——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1) .

[4].吴超明.谈“视觉音乐”——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6) .

上一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下一篇:关注特殊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