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让课堂绽放精彩

2024-10-14

追问让课堂绽放精彩(共11篇)

追问让课堂绽放精彩 篇1

“追问”, 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 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 穷追不舍, 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 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性品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在学生回答问题后, 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 有效地进行课堂的追问呢?

一、在错误处追问———深化认识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如此, 错误是孩子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所以学生的错误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 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 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 从错中探究, 深化认识.

案例在学习小数除法时, 一次, 学生在练习:2.9÷0.4的余数是 () .

A.1 B.0.1 C.10 D.2

大部分学生的结果选择A.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 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 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

(1) 余数比除数大, 说明选择A是错误的.

(2) 验算:0.4×7+1≠2.9, 说明选择A是错误的.

(3) 验算: (2.9-1) ÷7≠0.4, 说明选择A是错误的.

反思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 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 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上面的例子中, 教师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 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自主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在障碍处追问———激活思维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 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 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 不能进一步思考、解释、分析, 此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 搭设思维跳板, 开拓思路, 激活学生的思维.

案例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 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一名学生汇报:“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师顺势追问:“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 进了50.7个球.”教室里一片哗然.教师笑了笑, 没有评价, 而是把目光投向全班学生.生2马上站起来说:“怎么能有0.7个球, 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又有小手高高地举起:“用四舍五入法, 姚明投了100个球, 大约进了51个球……”学生面面相觑, 一时陷入困惑.师又追问一句:“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有学生像悟到了什么说:“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000个球, 进了507个球.”学生茅塞顿开, 似乎觉得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教师再次追问:“刚才这名学生用了一个词‘如果’, 用得非常好, 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不是!”教师追问:“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片刻的思考后, 学生豁然开朗, 纷纷举起了手.教师仍然叫起第一名学生.这次, 这名学生充满自信地说:“命中率50.7%这个数是姚明2007年投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 不表示具体的量, 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反思课堂教学是互动的过程.学生说出了“姚明进了50.7个球”时, 正好反映了学生当前的认知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 没有轻易评价和随意处理, 而是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 通过不断追问, 引导学生去争论, 把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加工成阶梯式攀升的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争辩, 产生自悟, 最终达成共识———50.7%只表示中球的个数和投球的个数的比较关系, 不表示具体数量.在教师的追问下, 质疑和解疑自然舒缓、水乳交融, 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处追问———开拓思路

孔子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导学生, 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 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 鼓励多角度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分歧和产生的矛盾, 巧妙地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 在争论中求真知.

四、在意外处追问———生成精彩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因此, 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 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激励, 以睿智的追问, 激活学生思维, 拓展想象空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 学非问不明.”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 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句轻轻的追问, 能让学生幡然悔悟、让学习渐入佳境……精当点拨、精要讲解、精心设问, 让我们成为课堂上一名理性而智慧的“追问者”!

追问让课堂绽放精彩 篇2

让“流动的花朵”在课堂内外精彩绽放

武汉市博学初级中学 李天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他们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以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为城市的各类企业输入了劳动力,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并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不少流动人口举家迁入城市暂住,他们身后有着数量庞大的学龄儿童。这些学龄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劳动力资源自然流动的副产品之一。

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已成为社会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是“祖国流动的花朵”,这些“流动的花朵”同样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流动人口子女离开了农村后,由于当地政府划拨的教育统筹费没有随流动人口的就业流向在地区之间转拨,而流动人口就业所在城市的财政在义务教育经费预算中并没有包含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此外,由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文化素养、价值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过去几年内,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保障。一般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随父母进城就读过程中,会出现如下的教育问题:

1.“流动的花朵”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低

有的身为父母的流动人员教育观念偏狭,秉持“读书无用论”,注重眼前利益,支持孩子放弃学业,提前进入社会,早点打工赚钱。有的家庭来自偏远农村,父母计划生育观念落后,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膝下子女较多。他们靠打工为生,一家三四口人可能只靠一个劳动力来供养,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迫于经济压力,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女孩)很容易丧失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过早地涉足社会,过着无学历、无技术、无稳定工作的.低水平生活;有的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融入社会就被社会淘汰。

2.“流动的花朵”的学习生活环境差

大多数流动人员无力在城市购置私有房产,他们以租住价格便宜的私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小,学生无单独的书房,甚至没有写作业的书桌,睡觉的地方狭小,有的睡阁楼,家庭缺乏教育的氛围和学习的环境。有的家庭是个体经营户,自家的小作坊既是生产的地方,又是生活的地方,学生回家后被笼罩在机器的轰鸣声和嘈杂的人声中,无法安心学习。

3.“流动的花朵”的家庭教育缺位

对于一部分经济条件稍好的流动人员,子女的教育经费不成问题,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吃穿用和城市孩子不相上下,孩子也不会感到与城里孩子有太大的差距。但不少家长往往只重视对子女物质要求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引导、沟通和交流。有的家庭,父母双双在外务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爷爷奶奶监管。随着孩子长大,爷爷奶奶控制不了孩子,又把孩子从农村接到城市来上学。被老人娇惯了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适应跟自己缺乏感情交流的生父生母的“严格”教育,往往和父母“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与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家庭关系紧张问题,在现今的流动人口子女中较为普遍。

4.“流动的花朵”频繁更换就读学校

有相当一部分务工人员工作极不稳定,频繁更换工作和居住地。有的家庭作坊、经营门店在城市改造、拆迁中被迫迁移。他们在举家搬迁的时候往往带着孩子更换就读学校。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孩子在多次辗转中无所适从,他们经历多次转学,总是在一个学校刚刚适应环境不久,又被迫转往下一个陌生的环境,辗转中孩子的学习成绩一降再降。

二、全纳教育为“流动的花朵”提供成长的沃土

流动人口进城务工是社会发展之必然,是城市发展之必需。随着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改革,政府部门正在着手解决导致义务段教育不均衡的体制性问题,取消了入学时的户籍限制,取消了借读费等不合理的收费制度,保证流动劳动力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其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流动人口子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就近入学。

但是,仅仅让流动人口子女“有书读”还远远不够。他们也需要和城市人口子女一样,能获得与城市人口子女同等的教育机会,和城市的孩子一起沐浴在城市优质教育的阳光之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这表明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进行了体制改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倡导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部门,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专门针对这些特殊的教育群体,设计和打造适合他们的教育,给流动人口子女提供优质、平等的教育机会。

1.让“流动的花朵”在课堂上绽放异彩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是学生成长中的导师、朋友。课堂上,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流动的花朵”,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磨练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和尊严。

我曾临时担任一个初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面对的学生大多不熟悉,听说一个叫黄辉的借读生难以驾驭,喜欢岔嘴,思维比较敏捷,但学习习惯不好,成绩较差。事实上我是教物理的,学生也都知道这一点。刚开始,师生处于相互了解的磨合期,学生对我这个临时“客串”的数学老师心存怀疑:他搞得定吗?这一点在黄辉同学身上体现很明显,课堂上几次故意发问刁难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并不生气,而是心平气和,从容作答。并且我顺势而为,利用他对我的新鲜感,在课堂上也多次让他回答问题,还让他到黑板上演板,展示他的解题过程。他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很高,让我和其他同学很是惊讶,我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这让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后来据黄辉自己讲,我客串期间所讲授内容是他学得最好的部分。看来,师生之间的信任、鼓励和关爱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树立自信心。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一贯坚持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的构建,充分考虑物理成绩优劣、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差异、生源地等诸多因素,让学生在“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又培养了人际交往、表达交流、共享学习成果等方面的素质,让城里城外的学生能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无论是成绩的差异,还是性格的不同,抑或是心理的缺陷,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发自内心去关爱学生,并努力做好他们的心理抚慰和行为纠偏工作,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展示的舞台,在课外多给他们学习上的辅导,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让“流动的花朵”在课外活动中崭头露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摒弃过去一味强调应试教育的偏颇做法,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把学校打造成“学生乐于学习、快乐成长的家园”。

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增加他们与城里学生接触的机会,使流动人口孩子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流动的花朵”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并有意安排他们与其他学生一起协作,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沟通、交流,增强集体荣誉感。活动中老师还要积极地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自己,展示他们的才华,为他们树立信心。集体活动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也能使他们尽快与班级融为一体,适应城市的学习和生活。

我校在学生社团建设方面正在进行探索和尝试,目的就是为学校的教育对象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我校组建了足球、科技、合唱、舞蹈、射击、摄影、书法、绘画、朗诵、英语角、国学讲坛等学生社团,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开展社团活动,让包括流动花朵在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生活中找到成功的地方,感受成功的乐趣,逐步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热爱老师,从而热爱学习。

追问,让课堂更精彩 篇3

“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不求大不求全,只求学生有收获。最近笔者参加了县级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一节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在这堂精彩的课上,几个教学片段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笔者对课堂追问的思考,更加深了笔者对“语文主题学习”的认识。

一、生活导入,凸显主题学习魅力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问问大家,动画片中灰太狼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灰太狼建造的高大城堡。

生:灰太狼总是被老婆欺负,总是一副窝囊相。

生:灰太狼的老婆红太狼总是用平顶锅敲打灰太狼。

生:每一集结尾灰太狼总会说,“我会回来的”!这是一只不服输的狼。

师:一个平顶锅的道具,一句“我会回来的”的口头禅,让我们牢牢记住了灰太狼。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其实最经典的就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而这些经典的内容,让我们过目不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节描写。

【赏析】

“语文主题学习”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之中,它有着深厚的土壤,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细节描写”的作文指导课上,执教老师别具匠心,选择了动画片的内容导入,拉近师生的距离。另外,从孩子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内容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形成对细节描写的初步印象,为后面课堂内容的呈现做好铺垫,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步步追问,实现一课一得

(幻灯片展示1)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莫怀戚《散步》)

师:大家说说这段话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这是对儿子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儿子聪明活泼,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小孩。

师:这的确是个聪明的孩子,那他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生:(学生探讨交流)这个小孩会观察,会思考,而且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师:观察、思考、表达,一个小孩子能够做到,真是智慧的体现,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个小孩刮目相看了。这一句话,将儿子这个人物形象凸显出来了。

(幻灯片展示2)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鲁迅《社戏》)

师:这是《社戏》中对哪位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这是迅哥儿和伙伴们看完社戏之后,返回平桥村的途中,准备偷煮豆子吃。两岸罗汉豆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当大家为偷摘谁家的而犹豫不决时,阿发自己做出的选择——偷自己家的。

生:这是对阿发的动作和语言描写,阿发先仔细察看,最后决定偷摘自己家的豆,表现了阿发的大方和无私。

师:阿发的确憨厚无私,让我们自愧不如。仔细阅读阿发说的话,你还发现了什么?你看看两句话之间,可以用什么关联词语来衔接?

(学生纷纷用“虽然……但是……”“如果……就……”“因为……所以……”等关联词语尝试。)

生:两句之间使用“因为”来衔接,“偷我们的罢,(因为)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主张偷自己家罗汉豆的原因是自己家的罗汉豆长得好、大得多、成熟了,可以收获了。

师:阿发用自己家里的豆长得大,成熟了,告诉大伙偷他家的,合情合理,打消了伙伴心头的疑虑,那就不单是大方,更不是幼稚,而是……

生:是懂事成熟的表现。

(幻灯片展示3)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马及时《王几何》)

师:大家对动词“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这是对王几何老师的动作描写,一个“挤”字很巧妙,与前面的“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相呼应,只有肥胖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动作。

师:分析得很准确,如果将“挤”字改成“钻”字,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

生:“钻”字显得十分猥琐,不是一个教师所为,不符合一个教师的形象。

生:“钻”字往往用来形容猪、狗、狼之类的动物,用来形容人不合适。

师:老师赞成大家的说法,如果将“挤”改为“飘”呢?

生:“飘”是一个飘逸的动作,一般用来形容羽毛、蒲公英之类的,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至少与王几何老师的体重不相符,这么胖怎么能够飞起来?

生:鬼片中的僵尸才会飘来飘去的。(学生哄堂大笑。)

师:改成“闯”字又如何?

生:“闯”字有大模大样的意思,是一副蛮横霸道的形象,与老师的身份不相符。

师:大家的见解很好,大家还可以尝试换用其他的动词,品味不同的表达效果。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一定会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选择准确了就会成为经典,这样的细节会让人久久回味。

【赏析】

“语文主题学习”不缺语文味。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进行咀嚼品味,从字到词语再到语句,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海洋中遨游,来了一次美妙的语文之旅,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得到提高,课堂因此充满了语文味。

对话,让课堂绽放精彩 篇4

一、智慧对话———贴近“发展区”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设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内才是合适的。让学生“跳一跳,然后摘到桃子”,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充分把握班级学情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情感,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有效的课堂对话,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以《孔子游春》教学片段为例:

师:读了孔子论水的语句,你会联想到哪些成语、诗句、课文段落呢?

生:我读了“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想到“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生:我读了“水奔流不息……”一句,想到了《长江之歌》中的诗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因为水“有母亲的情怀”。

生:我读了“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想到了“诲人不倦”。

师:欣赏关于水的画面,模仿文章句式,说说你心中的水。

生:水清澈透明,滋润万物,它纯洁无瑕。

……

语文教学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愫,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不断获取智慧的过程。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融合,形成对文本的理解、认知,促使学生自己发现文本的内涵,以及作者表达的奥妙。在智慧的对话中,学生的思维活力被激发出来,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尝试了个性的表达。

二、智慧对话———找准“成长点”

每一篇文本都包含着若干个知识点和训练点,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基础,找准每一节课上学生的“成长点”,智慧定位课堂对话的重点、难点,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以《神奇的克隆》教学片段为例:

师:默读第6~8自然段,思考这些段落讲了哪几个内容,能不能随便排列。

生:第一、第二个内容写提高农产品、家畜的品质和产量,第三、第四个内容写挽救动物、人类的生命。

生:作者写克隆的好处,从低级写到高级,所以不能随便排列。

师:这四个内容,作者写了两个自然段,为什么这么合并?

生:因为前两个方面都是写“提高产量”,后两个方面都是写“挽救生命”。

师:通过学习,你们觉得自己收获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写文章要厘清顺序,做到条理清楚。

生:一类内容如果放在一个自然段中,读者看得就更加明白了。

笔者通过研读文本发现,最有价值的“成长点”就是文章的写作特点———有层次、有条理、详略得当。而这也恰恰是五年级学生习作能力上的短板。因此,笔者摒弃了品词析句的教学设计,抓住这个“成长点”设计对话,使学生沉浸在发现的兴奋、习得的快乐中。

三、智慧对话———提挈“纲领线”

课堂是提升语言能力的主要场所,如果课堂教学在琐碎的问答中进行,节奏单一,就难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笔者认为,即便教师的提问有价值,也不能把自己变成“问题先生”。语文课堂的对话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学会梳理、归纳,从而提挈出文章的纲领线,了解事件梗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片段为例:

师:齐读课题,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生:我了解了课文的主人公及主要内容。

师:读了课题,又有哪些问题呢?

生: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

生: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呢?

生:司马迁写《史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生:司马迁写成《史记》了吗?

生:《史记》是一部怎样的书?

生: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呢?

生: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地写《史记》?

……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发现,有些一看便知答案;有些讲的是同一个意思,不妨把它们合并、归纳为一个问题。试试看,把黑板上的问题归纳为几个有价值的大问题。

(生交流)

生:(总结)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地写《史记》?(2)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结果如何?

师:同学们归纳的三个问题提炼出了课文的脉络,解决这三个问题,是我们本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下面,让我们自主阅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

实施课改的十多年来,许多教师已经树立了引导学生质疑的意识,但引导不当就会偏离方向、失于琐碎、主次不分,削弱了建构完整知识体系的价值。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启发学生质疑,通过智慧对话,巧妙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甄别、归纳、梳理,把琐碎的小问题归纳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提挈出了课文的“纲领线”,使得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轻松地掌握了课文的梗概,初步感知一般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学生由能疑到会疑,疑有所获,议有提升,改变了你问我答、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

四、智慧对话———挖掘“延展面”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爱如茉莉》教学片段为例:

师:这朵爱的茉莉也开在我们的生活中,开在每个人的心头,回忆生活中的小细节,把你读懂的爱写下来。

(师出示随文练笔《爱如茉莉》,生补充。)

爱是什么/爱是病中的挂念/爱是急切的脚步/爱是紧握的手/爱是()/爱是()/爱是()/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又充满情义……

师:你们用真情真爱凝成的诗句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课后,请同学们像作者一样去观察爱的细节,并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来。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爱如茉莉》选材贴近生活、描写细致入微、语言清新感人。在品读课文之后,学生能自然地产生对此类事件的温馨回忆。总结阶段,师生对话,完成随文练笔,既总结了学习本文的感悟,又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给予了学生习作方法的指点,举一反三、拓展延伸,使课堂教学节奏舒缓激荡,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

让数学课堂因追问而精彩 篇5

关键词:示错教学;有效追问;立体几何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每一个提问都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在示错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有效追问是很好的处理办法.数学课堂将因教师的追问而绽放光彩.

“示错”是指展示错误,即教师通过适当的形式,暴露学生的错误,并挖掘错因,通过寻找、分析、弥补、修正等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改正错误,并以此为载体,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 “追问”,是指追根究底地问,即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使学生弄懂弄透,结合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环环相扣地提问,让问题不断深入,直到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在数学课的示错教学中,有效追问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将知识内化,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说明有效追问在示错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点M为CC1的中点,G是棱AB上的动点. 若CG∥面AB1M,试确定G的位置,并给出证明.

学生错误:先指出点G的位置,再根据点G的位置去证明CG∥面AB1M,这是不严谨的.

追问过程:

结合学生的上述错误,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暴露学生的错误,并设计了如下问题,与学生一起研究.

老师问:本题的CG∥面AB1M是已知条件,还是结论?

学生1:是已知条件,(思考片刻),好像我那样做错了,因为我把它当作结论去证明了(从语气上看,还是比较犹豫).

学生2:我认为先指出点G为中点,再去证明CG∥面AB1M也是可以的. 我们通过猜测,估计点G是AB的中点,并给出了证明.

学生3:我觉得生2的做法不对,他把条件和结论颠倒了.

(此时,班级的学生分成两派意见,有赞成这种做法的,也有反对的,但是理由都不能让对方信服.)

追问1:既然CG∥面AB1M是条件,那么,从已知条件,你能知道点G的位置是否唯一吗?

学生4:不能,因为过点C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AB1M平行,因此先猜测点G的位置是有缺陷的,可能会漏掉其他位置的点G也满足题意. 还是应该把CG∥面AB1M当作已知条件去做. (所有学生都表示赞同,刚才的争论也算解决了)

追问2:把CG∥面AB1M作为已知条件,你能联想到什么知识?

学生5: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过CG作平面CGPM与平面AB1M有交线MP,则CG∥MP,而M是CC1的中点,利用MCGP为平行四边形可以知道GP MC BB1,PG为△AB1B的中位线,G为中点.

追问3:如何说明MCGP为平行四边形?

学生5:先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CG∥MP,再用一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CM∥GP.

学生6:也可以过点G作PG∥BB1,PG交AB于点P. 易得CGPM是平行四边形.

追问4:从刚才的过程,我们知道,过CG作一个平面与平面AB1M相交是关键,那么这样的平面是否一定需要过点M?

(学生若有所思,纷纷表示有自己的方法想与大家交流)

学生7:不一定,我们可以作平面GAC与平面AB1M相交,其中一个交点是A,只需确定另一个交点. (该生不知道另一个交点怎么确定)

学生8:(补充学生7的回答)延长BC,B1M交于一点Q,连结AQ,则CG∥面AB1Q,可得GC∥AQ. 又因为点C为BQ的中点,所以CG是△ABQ的中位线.

(此时,一个学生举手了,也许受到刚才的方法的启发)

学生9:也可以直接利用平面A1GC与平面AB1M相交,记A1G与AB1交于T,A1C与AM交于S,则ST∥GC,由相似比可得G为AB中点.

(此时,班级气氛非常活跃,也许是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的喜悦)

追问5:刚才大家找到了多种方法,那么,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全班学生:都需要过GC有一个平面与AB1M相交,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从线面平行得到线线平行.

追问6:线面平行除了可以运用性质定理得到线线平行外,还可以得到面面平行,如何在此题中运用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偶尔会有人用手来回比画)

学生10:作BB1的中点O,连接OM,OG,易得CO∥面AB1M,CG∥面AB1M,CG∩CO=C,则面OCG∥面A1BM.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OG∥AB1,O为中点,G亦为中点.

追问7: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不仅理解了错误的原因,还奇迹般地得到了多种解法,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补充,对这个题目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设置了五个层次的追问:第一层次(追问1)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的解法为什么错;第二层次(追问2、3)为学生解决此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并有效地巩固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第三层次(追问4)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在理解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关键之处的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第四层次(追问5、6)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线线、线面、面面三种平行之间的联系;第五层次(追问7)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

通过教师的问题,让学生沿着问题逐步思考,找到错误的原因,再一步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寻找错误原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哪里错了,而是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缘由. 找到错因后,不急于告诉学生该题的解法,而是通过追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的追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探究了该题的多种解法,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共同探究该题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数学课堂也由此变得更加精彩!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和学生都是艺术家,课堂则是艺术家们共同为艺术而不断追求的圣地. 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在课堂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不妨把它当作教学的原材料,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有效追问. 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教学契机,课堂将真正成为我们艺术创作的天堂!

猜想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篇6

一、猜想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猜想正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圆的面积”教学导入时,笔者借助多媒体演示了以下情景:一只羊拴在木桩上吃草,如何求解“羊最多能吃多大地方的草”?这个充满情趣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了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强烈意愿.趁着学生有高涨的探索意向时,笔者随即在显示屏上呈现一幅大正方形内嵌小圆形的动画,让学生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大胆猜想:内嵌的这个圆的面积大小估计在多大范围?动画的演示为学生大胆猜想提供了思维依据,进而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形成圆面积大小的观念,水到渠成地得出什么是圆的面积.接着,笔者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面积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验证.这样避免了把知识枯燥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原本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长期如此训练,学生不知不觉中开始喜欢数学,积极探索数学奥秘,学习的动力自然得到提高,逐步达到“乐学”的境界.

二、猜想能丰富学生的理解维度

数学课堂中,融入“猜想”这一“催化剂”,能促进学生多维度思考和分析,加快表象在大脑中形成的速度,达到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目标.如在执教“1亿有多大?”时,笔者让学生猜想一下1亿到底有多大,结果学生是一副为难的表情,于是教师让一排的学生手拉手围住教室的墙壁.一排不够,另一排接着来,直到把墙壁围住,然后让学生计算一下,我们学校这样的墙壁有18面,需要多少个同学才能围住.那么,一亿面墙壁呢,又需要多少个同学?教师的启发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他们结合平时生活中的材料和案例,来讲一亿有多大,比如一亿本课本有多高、一亿粒花生有多重等.开放式的猜想,这一“催化剂”激活了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的状态,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学习变成了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交替循环的探索性过程,从而使学生从对数学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三、猜想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将按照演绎思想编写的教材还原为直观形象的探索过程,还原为实际获得的发现过程,还原为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活动过程[2].如执教“圆的周长”章节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把米尺、一个圆规、一根绳子.之后以“研究圆的周长,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为题,组织学生讨论与实践.学生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绳子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用绳子量出圆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圆的周长是不是几个直径的长度?”学生的猜想多种多样,终于得出了答案:“用圆规画圆,半径越长,圆就越大”,“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用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力”.在发现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观察、猜想和论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猜想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趁机安排一些猜想性的练习,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操作,大胆想象、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应用所学知识的习惯.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章节后,教师设计如下练习:“梯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有一些学生很快用量角器去量每一个角的度数,而另一些学生则提出了猜想:我们刚才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不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把梯形和五边形分成几个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去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如教学拼组图形后,教师安排学生用学具中的简单几何图形,拼成新生的图形,比一比谁拼的图形最多,并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经历了实物—图形—想象———表达的过程.这种猜想和实践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既进一步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所得结论展示了学生无法估量的创造潜能.学生经历的体验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收获不可小视.

综上所述,猜想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理解维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猜想教学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发现历程、实现智力提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3].“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当让猜测、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合理猜想、大胆猜想融入数学课堂中,努力打造生动活泼、高效的精彩课堂.

摘要:实现数学教学的“再创造”,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1].猜想教学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创新学习,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验证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关键词:猜想,学习动力,理解维度

参考文献

[1]陈增华.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1(5):50.

[2]仲广群.数学课堂的三重境界[J].小学数学教育,2011(Z1):1.

数学课堂让学困生绽放精彩 篇7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为此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1. 抽象知识直观化。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 造成了学困生的形成。因此, 教学中, 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铁丝,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拼组三角形, 然后问学生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出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因此, 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 就会被问题所吸引, 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2. 教学语言艺术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 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 更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自制力差, 上课思想不集中, 他们对教师按部就班地用平淡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 这时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目的。

3. 施教过程情感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自觉努力地以自己的情感影响学生, 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学困生在心理上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理解, 因此, 当学困生有进步时, 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这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那样就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为人师表, 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培养学困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全过程, 使传授的数学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获得的结果, 才是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为此。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教给学困生学习策略。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

发现, 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学习数学也有积极性, 且他们并不比其他学生少下功夫, 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上不去, 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数学学习的策略, 不会对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 不会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 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 在弥补学困生知识缺陷的过程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他们掌握较多的有关数学策略方面的知识, 培养他们调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应用各种策略的能力。

2. 让学困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我们应把数学教学设计成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 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相应较弱, 因此更应强调数学教学活动教学, 避免那种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把学生看成接受结论的容器的教学方式。为此,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改进, 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 以便充分阅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变一言堂为多言堂, 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回答和讨论问题的机会, 使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三、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习差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 他们大都认为自己的能力差, 不太相信自己会成功, 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 树立成功的榜样。

学习差的学生当看到与自己相当的同学成功时, 就会增强自信心, 因此, 把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示范者, 要求他们观察这些学生是怎样取得进步的, 的确能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

2. 创设成功的机会。

学习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其自信心。相反, 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信心。由于学习差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 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他们提出恰当的要求, 安排难度适当的练习, 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 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 使他们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

教师把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在实际教学中, 每位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细致、耐心地引导和培养, 克服急躁心理, 使学困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渐进步。

自主学习让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精彩 篇8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自我检测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国力竞争更是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新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应该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既能提高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成绩,也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宗旨。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怎样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精彩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大家共勉:

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早已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的教学模式,因此,他们大多缺乏自主意识。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和学生交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中进行,可是,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往往缺乏互动交流,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充分感受质疑探究的快乐。例如, 在学习《柳树醒了》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和他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风景,孩子们非常快乐,他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浓厚了。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语文教学课堂是在读、思、议、说等方面综合完成的,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既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也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运用小组讨论、讲故事、课本剧表演、辩论会、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不再给学生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不再给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不再给学生讲解文章的写作特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他们有的通过查字典解决了生字词,有的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了写作背景、写作方法等,并在课堂上一一做了汇报,看到他们有板有眼的说辞,我深深明白:没有教师的统一规范,学生的思路才会彻底打开,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测能力

我们大家知道,教师在教学中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 语文教学中的评价形式主要有提问、听写、默背、测试等,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估,还应该鼓励学生做自我评估。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采用学生定期写学习体会或心得、考试分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当然,我会定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一周或者一月就引导学生回忆这段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收获,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并做相应评价,为制订下一步的学习目标作准备。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时,我让学生自查本单元的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等,学生非常自觉地做检查,他们在自查过程中知道了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没学好,并积极分析原因,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拟定下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当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明白,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还不成熟,计划是否可行,措施是否合理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积极引导。我认为,只要学生主动探索了, 主动改进了,就是一种胜利。

追问让课堂绽放精彩 篇9

教师应抓住课堂师生互动中“生成”的无法预设的、极具个性的突发事件, 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展现课堂教学的精彩, 让语文课堂变为“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跃动着人性魅力”的动态过程。

一、风起雪飘, 机智转化出精彩

课堂就像一个小世界, 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无关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应该敏锐的发现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 通过巧妙的处理, 化被动为主动, 化平凡为神奇, 将一些看似与教学过程毫无关联的成分, 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出彩。

《登泰山记》是清桐城派姚鼐的代表作品, 对于这样比较枯燥乏味的古文, 学生积极性一向不高, 课堂气氛异常沉闷。不知是谁, 冒出了一句:“快看, 下雪了!”于是学生们, 齐刷刷地将目光转向窗口:雪花飘飘, 一片银光素裹。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所以, 大家都激动极了。刚才沉闷的气氛都不知跑哪去了, 只见学生个个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嘴里还惊叹:“呵!真美……”, “一会儿下课了, 去打雪仗!”面对学生的喧闹和兴奋, 我估计继续上课的效果也不会好, 于是, 灵机一动对学生说:“大家把窗户打开, 好好欣赏一下, 一定要好好观察。”过了五分钟, 大家的新鲜感过去了, 我让每个同学当堂写了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

下课了, 我收上来这些“即兴作品”。精准的描写, 细腻的感觉, 兴奋的情感, 美妙的诗句, 让我大开眼界, 同时感觉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确是真理。

一次次课堂写作练习, 从来没有这么精彩。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够更贴近学生, 更结合实际, 那么, 学生写作就不会出现言之无物, 下笔艰难的状况。我真的感谢这场雪, 它让学生们轻松地掌握了写作的真谛———“我手写我口”, 它让我真真切切地见识了学生的才华。

二、旁逸斜出, 适时疏导教育

中国神话故事中有鲧禹治水的传说。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 虽有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鲧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彻底解决了问题。语文教学也应重在“导”, 应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

讲授《石钟山记》的第一课时, 我围绕文学大家苏轼进行教学。当用课件在大屏幕上映出苏轼的照片和名字时, 一个学生异常兴奋地站了起来, 像发现什么宝藏似的大声说:“老师, 我来, 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苏轼!”他讲到了苏轼的生平, 特别是坎坷的遭遇, 讲到了苏门四学士, 讲到了苏轼的诗词歌赋, 讲到了苏轼的爱情, 讲到了苏轼的书法绘画。他滔滔不绝, 讲得学生们屏住了呼吸, 讲得我连连点头, 佩服至极。原本我想讲讲苏轼的生平, 一带而过, 没想到冒出了这样一个“苏轼通”。我们一起为他送上了掌声。

我及时抓住教育学生的机会, 号召学生们向他学习, 做一个眼界开阔, 知识丰富的学生, 号召学生们向苏轼学习, 做一个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 才高八斗的通才、全才。抓住两个学习的榜样, 适时引导学生, 教育学生, 效果非常好。

三、知错就改, 收获知识和尊重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课堂上说错话、写错字的尴尬情况在所难免。面对这些, 是选择坚持到底, 维护教师尊严, 还是选择知错就改, 因势利导。我认为, 后者更见智慧。作为语文老师, 也不能保证说的写的完全正确, 学生正好是我们的监督者。一旦犯错, 就应该及时纠正错误, 挽回损失。否则, 误人子弟。

有一次上课, 我误将“详细”写成“祥细”。刚写完就听到有学生小声说话。我迅速地查找声音来源, 原来是语文状元。我以为他病了, 问他怎么了。他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 你把‘详细’的‘详’写错了!”我顿时觉得脸上发烧, 很惭愧, 一时间觉得无法下台。但考虑到必须对知识正确传授, 我让他坐下, 然后, 对全体同学说:“对不起, 我写错了!谢谢××同学, 给我及时纠正!下面我们一起来区分一下这两个字。”我讲述了‘言’字旁和‘示’字旁的区别, 用这两个形声字为例讲述了有关构字法的知识。然后, 我又让学生练习默写了几个和这两个字有关的词语, 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辨认的目的。同学们很有兴趣地和我一起改正了这个错误。

这样做, 不但不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反而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更能展现老师的大度和治学严谨, 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 岂不是一举多得。孔子说:“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教师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同时, 学生也提高了教师,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正符合《学记》中的一句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四、幽默风趣, 化尴尬为愉快

课堂上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只要不是学生故意所为, 教师应该付之一笑, 不必当真。每当这时候, 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化解一下, 便可消除紧张的气氛, 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果教师发火, 大声训斥学生, 不但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还会伤害教师身体, 也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有一次上课, 一位同学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为了弄醒他, 我朝他那边走过去, 他的同桌推了推他, 可他依旧在大梦周公。为了给自己、给他解围, 我对全班同学大声说:“我太崇拜我自己了!”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 很不可思议地望望我。我接着说:“因为我的课居然让他如此倾倒!”全班同学了然地发出了笑声, 笑声惊醒了他。他知道自己上课睡着了, 很不好意思, 经同桌讲述刚才的过程。他脸红了, 只剩下非常窘迫的傻笑。我和同学们看到他的样子, 一起大笑。原先的紧张气氛没有了, 那位学生觉得不好意思, 专心上课了, 以后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睡过觉。

幽默风趣是智慧的体现, 也是吹拂学生心灵阴影的春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幽默一点, 风趣一点,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也只有这样, 才能化险为夷, 从容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五、情动歌起, 演绎生动课堂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 教师往往通过备课预设各个环节, 学生只有被动地做一个倾听者。今天课堂教学新的方向和追求是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融入课堂, 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让他们或有所感悟, 或产生联想, 或得到知识, 或受到启迪, 让课堂真正具有生命活力。

讲授乐府《孔雀东南飞》, 我用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爱情故事导入课文。我的导入刚刚说完, 有一个学生举手, 站起来说:“老师, 我能唱一首歌吗?”我很诧异, 但考虑到这个学生不是一个爱捣乱的学生, 再看着他坚定认真的目光, 决定让他唱一下, 结果出奇得精彩。一首流行歌曲《孔雀东南飞》, 被他演绎得精彩纷呈。他的歌声刚落, 我和全班学生一起为他热烈鼓掌。他说他非常喜欢屠洪刚的这首歌, 因为曲调婉转, 歌词优美。今天, 学习《孔雀东南飞》, 听他们的故事, 有感而发, 情不自禁, 非常想把这首歌拿出来与大家一块分享。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中的一句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 (咏) 歌之, 永 (咏) 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原来, 课堂可以有这样的魅力,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用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来表达我当时的感慨最恰当不过了。

其实, 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 哪能比得上调动所有学生一块来唱好这台大戏。语文课堂讲授的很多文学作品, 文学性、人文性、审美性都是非常强的。如果能够师生互动, 达到一种情感共鸣、和谐完美的结合, 那我们的课堂将会熠熠生辉, 教与学也会变得既轻松活泼又趣味盎然。

吕叔湘在《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中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作为教师, 我们都希望看到精彩的课堂, 都希望享受愉悦的课堂。但课堂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 它需要教师从预设的环节中走出来, 积极面对富有清新活力、情感张力的真实地“生成”的课堂, 巧妙应变, 让课堂充满智慧, 让课堂绽放精彩, 让课堂真正成为孕育人性发展的沃土, 让每一个动态生成都流光溢彩。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尤其是课堂上的种种“生成”。要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 用机智转化出精彩;因势利导, 捕捉教育机遇;知错就改, 促进教学相长;幽默风趣, 化尴尬为愉快;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让课堂更有生命活力, 使语文课堂更加轻松活泼, 趣味盎然, 精彩绽放。

亮点,让音乐课堂绽放精彩 篇10

关键词:音乐课堂;亮点;音乐教学

那何谓亮点呢?亮点就是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课堂的亮点应是这堂课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或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它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让课堂大放光彩。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谈谈几点想法。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

选择正确的导入法,精心的导入,对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身临其境的情境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怎样才能让情境导入环节成为音乐课堂的教学亮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1.情境的设置要紧扣教学内容

情境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如果情境导入于教学内容不相符,那么这个导入再独特、再新颖,对于所教的内容也不能起到指引作用。因此,在情境设置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标,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和协调的素材,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非洲的灵感”这课中,课前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非洲野生动物”短片,并且以中非民歌为背景,学生踏着非洲鼓乐进入教室,大家在不知不觉中都被这些画面与音乐所深深吸引,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令人向往的非洲。

2.情境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明显的变化,对新鲜事物的刺激较为敏感,因此在导入情境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时要切合这些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其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出现,激发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二、灵活多变的课堂

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此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以外,还应充分体现音乐艺术所特有的魅力,结合实际教学开展表演和竞赛等方式为音乐课堂增添亮点。

1.精彩的课堂表演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表演性的艺术,这也正是音乐学科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音乐课堂的表演远比其他学科来得丰富,教师只要能及时给学生搭建好表演的“舞台”,适当的时候后给予指引,课堂上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所以在拓展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一个课堂表演的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为歌唱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创编打击乐节奏可以用拍手、跺脚、拍桌子、敲铃鼓等,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然后三组配合表演,这样的音乐课加深了学生对新疆民歌的理解。

这样的课堂表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音乐课堂。

2.激烈的课堂竞赛

著名心理学家章志光曾经说过,“竞争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成绩的手段之一,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如能恰当地利用这一教学方式,在竞赛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激烈的课堂竞赛唤醒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意犹未尽的结尾

一堂好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巧妙的结尾也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1.拓展式结尾

学生的学习应注重课本,但又决不能止于课本,教师应挖掘教材内部更深一层的意思来开阔学生的视眼,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瑰丽的电声”这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比较浓郁,而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声乐队的伴奏,所以在对电声乐队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笔者留给了学生一个设想,为《大海啊,故乡》设计开头和结尾的音响。这样的结尾,使学生在了解电声音乐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去思考电声乐器的表现作用,引发了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

2.启迪式结尾

一堂好的课一定与情感相伴,尽管结尾在整个课堂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但它往往是学生情感达到最高潮的时刻。因此,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课堂结尾,利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来启迪学生的心灵。

四、结束语

总之,实际的课堂活动是千变万化的,每位教师都应努力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而课堂中最大的亮点应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学生的学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营造适合学生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让课堂呈现学生生命的灵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并能让“亮点”为音乐课堂服务,让音乐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追问让课堂绽放精彩 篇11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从生命的高度、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 我们怎样来建构生命的课堂, 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把握课堂中的“意外”生成,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念, 故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 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交朋友。当学生卸下了心理上的包袱, 学生才能愿想、愿说、愿做, 才能迸发出创造的潜能。化学课堂上出现“意外”是正常的, 这是学生思维碰撞出的火花, 是学生的生命之花在课堂上涌动的表现, 我们要从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的位置退下来,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没必要对教学中的意外进行预设, 而应该关注更多的意外发生, 并且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 将它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让课堂绽放精彩。

在《探究中和反应》的教学中, 要证明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 学生讨论后得出一致结论, 得加入酸碱指示剂——酚酞。方案是在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再用胶头滴管缓慢地滴入稀盐酸, 边滴边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确定方案后进行学生实验, 一位学生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 溶液先变红, 当他把该溶液振荡两下后, 红色却突然消失了。在旁边的我看到此现象, 知道该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太高了, 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对于这个意外, 我灵机一动, 决定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偶然现象, 决定重复实验, 结果现象与刚才相同, 故否定了这个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可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但又被其他学生否定了, 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是呈碱性的, 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变质而褪色, 但其他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也与空气接触, 但没变红, 也否定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过浓所致。方案是取两支试管, 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其中一支加入一定量的水, 另一支不加水, 再分别加入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 结果加水的试管红色没有褪去。原来颜色褪去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高所致, 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后, 让那桌的学生用稀释过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重做中和反应实验, 结果取得了成功。

由于捕捉到“价值不菲”的信息, 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因此, 这个环节也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 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可见, 实验中一些异常现象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 我们必须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 让智慧闪耀光芒!

二、点拨课堂中的“错误”生成, 化课堂生成为一次新的学习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 创设“意外”实验, 让学生产生疑惑, 利用疑惑产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的智慧。在进行探究实验室制取CO2教学设计时有如下问题。为了加快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速率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面对学生的回答, 不要急于作出解释, 而应先做个实验, 让事实来说话。教师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加入盛有大理石的试管中, 这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老师就问到:“这气体是二氧化碳吗?”学生被老师这一“意外”的提问给搞懵了, 心里默默地想:如果不是二氧化碳还能是什么呢!于是下面窃窃私语, 不少学生表示怀疑。接着老师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如何来证明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毫无疑问绝大多数同学回答道:“把生成的气体通往澄清石灰水”。老师请两个学生当大家的面合作完成该验证实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石灰水不变浑浊。这时不少学生马上得出结论——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正当学生以为找到了正确答案的时候, 老师重新取一支试管加入一些石灰水, 并将气体通入 (注意:这时气体的产生速率已经很慢了, 浓盐酸已经变成了稀盐酸)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顿生疑惑, 下面一片惊奇声。讨论声大了, 思维活跃起来了, 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CO2通入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生成了Ca CO3沉淀。”“开始没变浑浊说明了什么?”“肯定没生成碳酸钙沉淀“, ”“过后的实验石灰水变浑浊又说明了什么?”“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那么开始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沉淀哪儿去了呢”?老师进一步解释:“原来浓盐酸具有挥发, 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 这种混合气体通入石灰水后, 使得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又与HCl反应生成了可溶物Ca Cl2, 故没有浑浊现象。随着反应的进行, 盐酸的浓度越来越稀, 几乎没有HCl气体挥发出来, 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了, 所以再次通入石灰水中, 出现了浑浊现象。老师边讲边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拨开云雾, 学生疑惑得以解开。经过这么一个“意外”到探究实践, 再到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学习过程, 不仅得出CO2的实验室制法的注意事项, 而且牢固的掌握了课本知识, 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错误无处不在, 锁定“错误”的目的是为了放大生成, 高明的教师是不会惧怕孩子错误的出现, 而是把这种错误当成一种难能可贵的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 而并加以巧妙地运用则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仅解决了所生成的问题, 还让学生在思辩、修正和提升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又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直面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 冷静处理化尴尬为精彩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需要教师关注课堂的“突发事件”, 进行粗线条式的教学设计时, 教师不能驾轻就熟地守着“预设”等待“生成”那只兔子自个儿来撞树桩, 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把预设胜券在握, 又能随着学生的思维起伏、情感波澜随时调整教学环节, 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在《铁与硫酸铜》的探究实验时, 根据实验现象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让学生猜想该物质是什么, 有的学生说是置换出的铜, 但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是铁生锈了。面对这样的回答, 我心中毫无戒备, 很想把这个问题塘塞过去, 又转念一想不如当堂解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 迅速作出反应,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请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能否用实验来检验。经过学生讨论得出, 可以将生成物加热, 看其颜色是否会变黑, 可以证明该物质是铜还是铁锈了。这个收获对我来说是意外的, 同时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平时要深入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 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去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学生, 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个环节都是不可预设, 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当教学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 教师若置之不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则会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更会使学生疑窦倍增, 如坠云雾。因此作为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 积极地对待, 冷静地处理, 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成为自己教学服务的资源, 化尴尬为精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使他们能想;解放小孩子的手, 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子的嘴, 使他们能说;解放小孩子的眼睛, 使他们能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 了解学生在关注什么, 需要什么, 希望接受什么, 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及时优化教学的策略, 关注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 化学课堂才会呈现勃勃生机, 才能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 才能谱写出动人的教学篇章。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应从生命的高度、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Retinex理论下一篇:主题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