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让课堂更精彩

2024-09-30

把握教材让课堂更精彩(精选10篇)

把握教材让课堂更精彩 篇1

一、用好主题图,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也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兴趣活动,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八册《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主题图(图1)是一些生活的场景(楼梯的扶手、电动门、篱笆),让学生依据此前对平行四边形已有的初步认识,找一找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主题图华丽的外衣,挖掘出主题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数学学习发端于数学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展开。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二、合理处理教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取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把握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教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一定要教师按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教学。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推敲,挖掘教材知识内在的联系,对教材的组织,呈现方式进行灵活的调整,并构建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即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实际,灵活地驾驭教材。

如,在学习第八册《认识三角形》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在一年级时认识了三角形,有一定的基础和生活经验,课本上呈现的是一座大桥,让学生找出图中的三角形,由于大桥图是远景图,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很多孩子并没有见过课本中的大桥,所以学生的兴趣不浓,无法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因此可改为出示“你知道吗?”中的三角形(如图2),让学生观察,体会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一直在自觉、快乐的状态中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把自己看成是“活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用活、用实主题图,让学生学的有兴趣、学的高兴、学的灵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质疑的眼光看待主题图,本着“缘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主题图进行合理设计。

三、小组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数学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苏教版教材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如课本中的茄子、白菜、豌豆等说的话为学生留了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认识物体》的教学中,笔者没有一一去讲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而准备了生活中的类似物品等,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一分、摸一摸、看一看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能大胆的动手实践,经历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和比较等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并会识别他们,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虽然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向教师传递的只是一种信息,但这些信息只有通过教师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才能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有机的结合,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学好数学。

把握教材让课堂更精彩 篇2

减负增效,简言之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减负与增效的关系。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些体会。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减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例如在教学“分苹果”这课时,我说:“你有10个苹果要分给小红和小明,你会怎么分呢?”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将10个苹果分成两堆,并纷纷举手,热切而又认真地说出自己的分法:

生1:“5个和5个。”

生2:“4个和6个。”

生3:“3个和7个。”

生4:……

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位(平时成绩不是很好的)小女孩站起来说:“小红10个,小明0个。”话音刚落,便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是啊!小女孩的分法虽然符合数学原理,但在实际中可能这样分吗?小女孩在同学的大笑声中满脸通红。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启发式地问道:“这种分法也未尝不可,你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吗?”得到我的肯定后,小女孩又自信起来了,说:“小明主动将苹果全部让给小红,因为小红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小红就有10个苹果了。”这时,我抓住机会当众表扬了她:“太感人了,原来是‘孔融让梨’呀!大家说,小明这种礼让的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此时,小女孩十分感动,因为教师和同学都对她投以了赞许的目光,这可能是她不可多得的心灵体会。此后,我发现她上课总是认真听讲,当她会回答某个问题时,你能发现她那渴望提问的眼神和回答对之后的兴奋。渐渐地,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上情境,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暗含期待的发问,构成了宽松、令人愉悦的教学环境,有效地调节了情感,营造了融洽的氛围,减轻了学生怕说错的心理负担。

二、主动参与――促进课堂高效

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加大启发力度,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跃,给学生腾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其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当学生用摆、量、画等方法初步形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猜想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方法适用所有的长方形吗?

生:不一定。

生:一定。

师:怎么办?

生:用更多的长方形来验证。

师:现在你们4人一组,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观察思考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交流并填表,最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以上环节,我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把个体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升为共性的东西,使他们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加深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三、引发争辩――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当学生疑惑时,要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讨论,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教“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由于学生有前面认识角的基础,并做了提前预习,因此在猜测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知道内角这个概念,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我提出了研究问题: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研究开始了,学生有的采用“量”的方法,有的采用“折”的方法,有的采用“撕”的方法进行验证。但在汇报时,由于学生操作存在误差,因此得出的结论跟书上不一样。这时,生1提出疑问:“我们用三种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结果都不是180°,我觉得书上的结论是错的。”这个疑问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对我来讲也是如此。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沉思了一会儿,就把“球”踢给了学生:“你们赞同这位同学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了一会儿,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不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一副三角板其中一块的三个内角分别是60°,90°,30°;另一块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90°,45°,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位学生的一席话把大家的思维引向深入。我及时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说:“那你们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得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只有这样才能验证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迸发了,研究5分钟后,居然做出来了。于是就出现了以下的精彩场面:

生2:我们可以沿锐角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这样就把一个锐角三角形变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多了四个角,其中两个是直角,两个是锐角,两个锐角其实就是原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这样就等于多了两个直角,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180°-90°-90°=180°。

生2在展台前边算边讲的时候,其他学生都聚精会神听着,听完后都恍然大悟。

生3:老师,我知道了,钝角三角形也是如此计算的。

生4:只要验证这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书上的结论是对的。

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我知道学生真的懂了。

以上环节学生通过自身的质疑,进入主动探究的状态中。这样,就给自己减轻了学习的压力和负担。

总之,充盈民主气息的课堂,有错误、有失败、有争论,让学生毫无压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才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是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把握教材让课堂更精彩 篇3

一、挖掘教材内容

文章的内容总是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不同的个体理解起来自然各不相同。《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一篇充满浓郁人文色彩的课文,优美清新的文字展示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的高尚行为。虽然写的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出自信、自强的人格思想。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不要受他人观点的左右,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他们在对话交流中,有的谈到了萨沙一家互相谦让,有的谈到了温馨的亲情,有的谈到了夏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二、挖掘教材语言

汉语言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然而汉语言又最朦胧,最模糊,而且容易产生歧义。就如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所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时说,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对于“弱小”一词,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弱小的事物,引导他们感受弱小的不同内涵。学生的理解立刻丰富起来,有的说,妈妈告诉萨沙要保护比自己力气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年龄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个头小的;有的说,要保护比自己能力差的,等等。

三、挖掘教材主题

对教材主题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可以说是理解教材的必然归宿。理解了教材主题也就真正理解了教材的内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升其精神境界。教材的主题往往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角度认识到教材主题的差异。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学生们有的认为只要执着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有的认为人在厄运面前不能低头,要勇往直前;有的认为,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有的认为人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价值,像司马迁一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热烈。

四、挖掘人物形象

教材中的人物是形象的,也是立体的。阅读是个体行为,带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教师在感悟人物形象时要力求创新,不应用同样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感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鼓励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感受。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学生对司马迁这一形象的理解就不尽相同:他早年四处游历,饱读史书,可见他对历史的热爱;在逆境面前他不退缩,身陷囹圄却坚持写史,可见他对事业的执着;面对凌辱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可见他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司马迁。这样,种种的解读糅合在一起,司马迁的形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鲜活起来了。

五、挖掘教材“空白”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教材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等待挖掘的“空白”,有待于我们教者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填补、去解析。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教材“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挖掘,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因此变得空灵和鲜活。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回归到司马迁当下的心情,用心读读这句话,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走近司马迁,触摸他的内心世界:司马迁究竟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那是一种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怎样的情感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做一回司马迁,诉说他的悲,倾诉他的愤。学生们一下子忙开了,或沉思,或议论,或念念有词:“想不到我司马迁一心为国编史,却落得个如此下场。”有的说:“想我司马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有的说:“父亲啊,儿子对不起您,不能实现您的遗愿。”有的说:“汉武帝啊汉武帝,想不到你如此残暴。”……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他们在交流中经历着人生的情感体验。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使学生真正理解教材,还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更需要我们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切入点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让学生感受到学语文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次心灵碰撞。唯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加精彩。

把握教材让课堂更精彩 篇4

一、重视听说,奠定拼读基础

自然拼读法的核心是音形协调,前提是知道如何发音,而不是如何拼写。这一点至关重要,切忌本末倒置,掌握其规则就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然而,由于小学生对于这两项的学习是空白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听和说,然后才是拼写,奠定好学生拼读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一般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使学生在开始进行拼写记忆之前,在头脑中形成对英文词汇和情境对话的熟识感,这样便能使自然拼读学习更加接近母语的学习规律,减少学习的压力。因此,在进行自然拼读教学前,至少要先有半年的听说训练,即培养学生每天听英文的习惯,听的内容可包括英语小故事、日常用语和英文儿歌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语感,还借此积累了很多英文词汇,为自然拼读法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其次,要充分考虑英语学习的特点及其语言环境,在刚开始的教学时要尽量做到音和形的对应,或者找一些图片与单词形成对应,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掌握单词的含义以及实际运用场景;最后,要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这是学习的根本。仅仅依靠单纯的读写训练是达不到拼读教学的最终目的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强化。例如,在教学“a”的基本发音时,在已经教授了发音的前提下,可以展示几张图片,比如爸爸(dad)、猫(cat)、老鼠(rat),然后设置情境。展示猫的图片时告诉学生“我喜欢这只猫”这句话用英语表达为:“I love the cat.”在展示老鼠的图片时告诉学生“我讨厌这只老鼠”用英语表达为:“I hate the rat.”接着告诉借助图片告诉学生“猫吃老鼠”用英语表达就是:“The cat ate the rat.”最后拿出爸爸哭丧着脸的一张图片,然后说:“Dad is sad.”通过图片和动作的引导,让学生跟读,就能不断加深学生对“a”的发音的认识,提升教学的效率。

由以上案例可知,在进行自然拼读法教学时首先要重视听说的训练,在熟悉语音的基础上再进行拼写训练,这样更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对长远的英语学习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二、立体呈现,激发拼读兴趣

通过对学生实施立体呈现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多角度、多方面地认识英语,从而发现英语的趣味和特点,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拼读法的立体呈现主要分为教学方法的立体呈现和资源的立体呈现两种方式。

首先是教学方法的立体呈现,它是通过将书籍、游戏、竞赛、画图等方式相结合,以实现对相似内容的立体化呈现。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u”这个字母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画一些类似字母“u”图画,如茶杯、水池等。然后找了一篇包含了较多字母“u”的英语小故事,强化学生对字母“u”的认识。接着与学生一起玩跳棋游戏,每次遇到含“u”的词汇都要大声读出来,并且晋级下一关。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学生对字母“u”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

其次是资源的立体化,资源的立体化是指通过整合不同的媒介进行教学,其中包括文本、视频、音乐等素材,如《牛津阅读树》系列读物、英语学习游戏软件、《海尼曼分级读物》、字母积木(Alphabloeks)以及跳跳蛙(1eapfrog)动画系列等。由于不同的媒介包含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因此教学内容也就变得更加丰富。可以说,立体化的资源能极大地弥补因语言环境缺失而导致的学生英语学习先天性的不足。

立体化教学避免了教学机械性的重复,使英语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这在自然拼读法教学模式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大量阅读,内化拼读规则

自然拼读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往的教学只关注于课本,学生只需要掌握课本内容即可算作完成学习任务。但实际上,对于学习一门语言而言,这是绝对不够的。为此,教师可将国外优秀的儿童读物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首先,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出发,教师应当首先将眼光瞄准一些比较著名的出版商,因为它们比较有权威性,如牛津、培生、Usborne Publishing等。有些出版商甚至将这些读物做了分级,以便学生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学习程度的读物;另外,国内也有刊印很多优秀的英语阅读刊物,如《清华儿童英语分级读物》《丽声拼读故事会》等,这些刊物语言精炼、情节丰富有趣,而且图文并茂,是特别适用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

其次,从题材选择的角度出发,最好是选择涵盖范围广的读物。教师还要重视题材的多样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历史、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且题材的深度应做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吃力,能不断提升其学习自信心,让英语词汇的记忆更加轻松愉快。

大量的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能增长其见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能不断内化他们的自然拼读意识,不仅实现了思想上的沟通,也能在语言层面上进行交流。

总而言之,自然拼读法重视学生的试读能力和拼写能力,是实现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积极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革创新,让英语学习更加精彩。

PPT让课堂更精彩 篇5

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接触计算机已有十几个年头了,而且在学校刚刚建立计算机教室时由于缺乏计算机教师,我同时兼任了全校信息课的教学任务。这一段经历,也让我奠定雄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我经常用到PPT,我利用闲余时间,把高中必修课三本书及高考复习课所有课程做成了课件。同时,对全校教师也进行了PPT制作培训,提高了教师的PPT制作能力和水平。

在应用PPT的过程中,我觉得利用PPT教学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1、PPT教学能通过声像、文字、图表等多个角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生物课堂中一些微观的结构等,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便于理解掌握。

2、运用PPT教学,也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特别是对于高三复习课来说,课堂容量增大更加明显。

3、一些难以理解的生理过程,可能通过动态的PPT来进行演示,学生理解轻松自如。

4、一些通过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实验或难以完成的实验,也可通过PPT课件进行展示,弥补不足。并且效果、现象明显。

5、交互较强,PPT课件交互性较强,可以制作一些交互性的练习题,巩固效果明显。

缺点:

1、需要学校必须有相应的硬件设备,否则无法全面应用。

2、对教师要求相应提高。

3、用不好会出现走过场的现象,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教材巧处理,课堂更精彩 篇6

然而对于抽象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初一学生来说, 理解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准确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也就非常困难.难点一:确定“和”的符号, 要分同号、异号, 异号的还要看绝对值谁大.难点二:确定“和”的绝对值又要分将两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难点三:学生概念迁移上有困难, “绝对值”概念抽象, 就算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 用“表示该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使绝对值概念形象化, 但几何意义与绝对值表面含义风马牛不相及, 学生概念迁移上就有困难, 而法则的构建过程又脱离绝对值的几何含义, 造成了逻辑上的不清晰.这种情况下, 还要求学生用“绝对值”来总结出加减法, 无疑是脱离了学生认知实际.难点四:加法法则结合绝对值理论分多种情况来叙述, 分类复杂, 类中再分类.更严重的是减法还得转化为加法, 进一步增加了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因此, 学生不要说理解法则, 就是要记清楚法则也不是件易事.

能否用其他教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加法”, 是否非用绝对值不可呢?实际上, 中国古代算学, 并没有绝对值的概念, 可一样进行有理数加减法计算.如果问成年人, 怎样进行有理数加减?哪个规则、绝对值等等, 成人早已经忘记了, 但他们都会做3-5=-2, -5+2=-3, 原因何在?

正负数加减法的本质在于“正负相抵”.赢多输少, 自然是赢;赢少输多, 自然是输.抵消是一个原始的、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有了“抵消”思想, 有理数加法自然会做, 至于绝对值概念是否牢固树立, 并不发生多大影响.

对这一节内容教学, 结合这种“抵消”思想, 大胆进行教学尝试, 改变了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 还没有哪一届学生不能自主找到此法则并叙述法则的因此, 绕开抽象难懂的绝对值概念, 建立“正负电子数值处理器”这一数学模型, 帮助学生形成直觉, 感悟有理数加法运算, 将知识从学生不易于接受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实践证明, 有理数的加减法借助于“正负抵消”的思考, 学生很易理解, 基础很差的同学也能很快掌握.

对于整数的运算数学模型方法, 下图的表述一目了然:

分数的运算, 只需通分后进行分子的加减运算即可.如:

其实, 有理数的加减法通过简化符号和加法交换律, 绝大多数 (Ⅰ类—Ⅴ类) 是学生易于掌握的, 只有2+ (-3) 和 (-2) + (-1) 这两类 (Ⅵ类、Ⅶ类) 学生较陌生, 采用“正负抵消”, “不能抵消的照写”的“通俗语言”教学措施, 学生轻易地突破了加减法的难点.

那么绝对值部分该如何教学呢?我采用过以下两种教学方式:

在学生通过思考掌握了有理数加减法原则后, 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学生语言表述会不规范, 但能指导做题, 不会弄错, 如:“同号两数相加, 符号不变, 后面的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 符号取符号后面数较大的数的符号, 再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此时, 教师再提出绝对值概念, 用绝对值将不规范的语言规范化.这里使用绝对值语言,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法则, 而是为了使学生感受到, 引进一些专有名词可以使数学语言严密和规范, 不必要也不可能在这里纠缠于绝对值概念的完整叙述.

或者从课程安排上作如下调整:先从形象意义角度学习正负数的加减法, 培养直觉, 加强数感, 研究算法, 总结加减法的运算经验后, 再学习绝对值理论, 结合下一章的“字母代替数”进一步研究绝对值的性质, 重新归纳加法法则, 并用符号语言表述法则.

把握教材让课堂更精彩 篇7

关键词:游戏讲评,策略,交流形式

众所周知, 游戏讲评是幼儿与同伴分享游戏体验、交流游戏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个体与集体进行有效互动, 教师个体与幼儿集体进行有效互动。它能提升孩子的游戏水平, 对游戏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但教师一方面深知讲评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却也困惑于一些问题:“讲评该讲什么?谁来讲?怎样讲?”。尤其是针对小班孩子的游戏讲评, 更是困难,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 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所以如何使小班区域游戏的讲评环节发挥最大的作用, 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是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中的问题。

一、讲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老师在组织活动区游戏讲评的环节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有:

1. 活动中忽略讲评, 觉得无内容讲:

很多老师在组织活动区游戏的过程中, 困惑的是不知道讲什么内容, 觉得孩子们每天就这些表现, 常常是整理好物品, 教育幼儿几句就算结束, 而忽略了讲评这一环节;

2. 老师“一言堂”, 孩子没有发言的机会:

有的老师觉得孩子年龄小, 表达不清, 常常会把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问题进行罗列, 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样, 不该怎样, 忽略了孩子的表达需要。

3. 不能及时正确地把握干预时机, 抓不住讲评点:

有的急需在现场及时干预的事件, 老师却无动于衷, 而有的却需要给与孩子一定的时间, 老师却很着急地去加以干预, 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有时不知道抓怎样的点才是有意义的, 所以在过程中, 很多老师看到的是个别能力较弱孩子的问题, 会在集体面前进行重点解决;而有些共同的问题, 却以为是个别孩子的问题而把它忽略了;

4. 错把讲评环节当成“批斗”现场:

更有老师, 利用这一时间, 把活动过程中看到的个别孩子的不良行为, 不能积极地引导孩子, 而以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 把讲评环节变成了“批斗”会场, 常令孩子产生挫败的感觉。

二、讲评时的有效策略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 在开展小班游戏的讲评过程中, 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展开讲评呢?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了以下几点的尝试:

1. 避免老师的“一言堂”, 让孩子成为讲评活动的主人。

为了避免“一言堂”的问题, 我们充分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 虽然孩子的语言不够连贯精炼, 但是热情还是很高的。

于是, 每次活动后我都给幼儿自己讲评的时间和空间, 就以娃娃家游戏为例, 起初孩子的语言有些零散, 比如孩子会说:“开心!”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引导:“什么事情让你开心了?”“你们家今天有客人来吗?发生什么事情了?”慢慢的, 孩子就学会了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例如“今天我们娃娃家里新装了空调了”、“今天宝宝过生日, 买了大蛋糕”。在一次一次的讲评中, 孩子们的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参与讲评的孩子越来越多, 原本生硬的话语渐渐变得流畅起来, 单调的词汇也渐渐的丰富了, 声音也变得自信而响亮了, 孩子们也主动地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孩子真正成为了讲评活动的主人。

2.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采用适宜的交流形式。

由于孩子年龄小, 还处在自我为中心的阶段, 简单的讲评形式往往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 因此在活动中, 我采取了适宜我班幼儿活动讲评的交流形式, 并根据活动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

谈话式的讲评:老师引, 孩子讲

案例:娃娃家的开心事

师:“今天你是谁呀?”

幼:“今天我是妈妈。”

师:“发生了什么开心事?”

幼:“我们帮娃娃过生日。”

师:“那你们怎么给娃娃过生日的?”

幼:“给他买礼物, 吃蛋糕。”

师:“有没有请很多朋友参加?”

幼:“有的, 开心家的人都来了, 我们吃了很多东西, 他们送了礼物。”

师:“真是幸福的宝宝, 幸福的一家呀!” (鼓励孩子一起表扬)

情景式的讲评:孩子玩, 同伴看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特点, 再现孩子的游戏情节, 使其他孩子感受更加直观。

如:有一天, 《开心舞台》里增添了三只蝴蝶的道具, 孩子们装扮了以后, 不但表演三只蝴蝶的故事, 戴着翅膀模仿巴拉巴拉小魔仙的台词, 变起身来。在讲评过程中, 我就请小演员们再现一遍, 拓展了孩子们的表现方式。

多媒体的讲评:老师拍, 孩子看

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他们不会完整重复自己经历的事情, 所以我们常常会用相机拍录一些孩子的活动过程, 在讲评时再现过程, 这样更符合了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特点, 并且引导孩子针对所呈现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效地进行讲评, 让孩子们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 并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观式的讲评:老师带, 孩子观

这种的形式主要可以运用在带孩子参观活动中的成功作品, 可以一边看, 一边说, “这些作品好看吗?”“谁来介绍一下是怎么做的呢?”并适当引导孩子思考:“你会这样做吗?”, 为以后游戏的开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讨论式的讲评:老师问, 孩子想

当讲评的内容是大家的兴趣和热点, 而且很有价值, 有必要成为大家的经验时, 我就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来讲述、讨论, 再进行提升。如:点心店是孩子们活动的兴趣, 是谈话的热点话题, 孩子经常为点心店里发生的事而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我去吃点心, 点心店里没有人”, “点心店的服务员可以去开心舞台看表演吗?”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组织孩子们小组交流, 让孩子们自己在交流讨论中达成共识、获得经验, 促进幼儿游戏的深入开展。

3. 及时有效地进行鼓励表扬, 支持幼儿的讲评。

有一位特级老师说:鼓励是一门艺术。当老师在集体面前鼓励、表扬一个孩子时, 不仅应该在言辞上充满感情色彩, 而且应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指出所肯定的具体内容, 使幼儿了解老师表扬的是哪一件事、哪一点, 表扬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既给表扬的幼儿以自信, 也给其他的幼儿以启发。在交流与分享时, 面对开放的提问、创新的想法、友善的交往、持久的探索、清晰的表达、良好的习惯等这些来自于幼儿活动中的表现, 老师不可轻描淡写, 笼统的给予鼓励或赞扬, 一定要给予明确具体的评价, 这对幼儿以后的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

三、讲评时要注意的问题

1. 要看透才能讲透。

老师对活动区游戏要沉下心来进行观察, 不但观察孩子在游戏中做了什么, 还要观察孩子是怎样做的, 避免看了白看, 没有看到的现象, 所以一定要看透。作为老师, 要充分了解本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最近发展水平、孩子的游戏能力、本阶段各领域的教育教学目标。这样在讲评中, 才能讲得典型、讲得透。

2. 要了解后才能生动。

老师要清楚地了解小班孩子具有年龄小、坚持性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的年龄特点, 所以在讲评过程中, 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气语调、声情并茂的表情感染孩子。

朗读让课堂更精彩 篇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为, 只有朗读, 才能充分显露文字的声情气韵, 词句的精彩绝妙, 文章的灼见真知;只有朗读, 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 准确地表情达意, 真切地体味生活;只有朗读, 才能让真情感染读者, 让形象唤起美感, 让意境领悟主旨。观照贾志敏老师的做法,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采用的策略是:

一.民主和谐, 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 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职责, 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一个平台,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主动地去读, 专注地去读, 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 积极性越高, 其所获就越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是每节语文课开始, 我就让学生进行《每周一诗》、精彩片段回放等朗读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的习惯。二是展开分组竞赛比高低, 男女竞争夺红旗游戏, 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朗读的兴趣。我教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 我先让学生朗读, 然后分男女朗读。读完后, 我问学生:“你们谁读得好, 好在那里?”学生听了之后, 毫不犹豫地说:“女生读得好。”我再让学生说出好的理由。我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呢?”这样, 学生通过对比朗读, 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三是讲故事练口才,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借助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这一环节, 让学生依据教材要求, 进行思考, 斟酌, 练习打腹稿, 当堂进行口头表达。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我放开手脚, 在学生互相交流的基础上, 适当引入“法航A 330客机在大西洋上空神秘失踪”, “重庆一公交车发生自燃, 当场死伤多人”等新闻线索, 搭建演说平台, 让学生当堂演说, 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 讲的口若悬河, 听得津津有味, 既培养了思维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 又使学校学生获得成功感, 同学们谈兴正浓, 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课堂。四是交代背景线索, 精要分析点明主旨, 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等。

二.抓住文本, 依托资源, 提供良好的阅读范本

首先是听朗读录音。朗读录音比较标准、规范、动听, 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朗读录音能给学生以定势化的感觉。所以, 我在教学中常常手提录音机上课, 更多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也能恰当的把优美的朗读融入其中, 正是这一倡导, 使得我校先前配备的“三机一幕”进课堂设备充分发挥了作用。语文教学时, 各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播音员甜美、悦耳的声音回荡在校园,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浸泡, 熏陶、感染, 自然收获颇大。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学生的朗读感知, 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次要注重教师范读。范读是学生学习朗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小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极高的钦佩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往往起到示范的作用。因此, 我正是善于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 强化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在语文朗读上, 我力求多做示范朗读。当然平时教师要尽量加强自己的朗读训练, 力求达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抑扬顿挫、富有吸引力, 然后以此感染学生。

另外要依托文本, 把朗读和文本紧密结合, 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读中感悟, 悟中促读。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 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理解文意。在学生读得比较顺当之后, 我让学生说出课文的内容。然后,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惊天壮举, 等学生完全体会了文章的中心之后, 我再让学生用一定的语气读出盘古的气概与作者对盘古的赞美之情来。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很好地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而且朗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循序渐进, 授之以渔, 提升整体朗读水平

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 分阶段实施相应的训练要求, 切忌揠苗助长, 超前进入, 使学生的朗读训练呈螺旋式逐步有序递进。短小的课文, 气势较强的段落, 句子让学生齐读, 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带动, 相互促进。默读:让同学只用眼, 不出声, 不动唇进行阅读。它是一种主要的读书方法, 它不受阅读速度的限制, 周围环境的影响, 便于思考, 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适合小学中段训练。这种方法的运用, 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 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小学高段朗读训练速读与跳读, 如小说类的课文篇幅长, 教学时间短,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指导学生掌握速读与跳读的技巧, 提高效率找中心, 抓重点, 掌握文章的大意。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内学习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速度, 增加阅读量, 扩大知识面, 快速而有效地获得各种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当然在一篇课文教学时, 还要考虑恰当的使用朗读的方法, 比如, 在初读的时候, 尽量不齐读, 因为学生对字词还没有掌握, 课文还没有读通;当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的时候, 最好让他们默读, 因为他们需要边读边思考;当需要学生体会人物对话情节的时候, 最好分角色读, 这样语言就有了对象感;当学生遇到朗读难点时, 教师可以先范读, 再让学生试着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要求。

其次进行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 包括停顿的时机、重音的选择、变调的确定、节奏的掌握等。小学阶段要求不宜过高, 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要相机渗透, 做到“润物细无声”。如教师要给予学生朗读停顿指导, 要告诉学生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以及各种标点符号所区别的不同的停顿方法。教给学生掌握朗读的语气, 要讲清楚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各种句式的不同朗读方法。教给他们掌握语气轻重的朗读方法。简单的两个字“你走”, 通过不同语音语调语境的变化, 可以有多达6种的含义;贾老师“卖鱼的人”这一标题反复读了多次, 才把重音确定到“人”上, 学生才明白文章重在写人, 突出人物优秀的品质。

再次, 注重对各个朗读环节的过程辅导:初读时, 要求正确地读。读通顺, 读准确, 不读别字, 不读破句。细读时, 要求流利地读。读出轻重缓急, 读出抑扬顿挫。品读时, 要求有感情地读。读出韵味, 读出情感, 读出形象, 读出意境, 乃至熟读成诵。初读要用口读得正确, 整体感知。细读要用脑读得流利, 理解内容。品读要用心读得有感情, 入境悟情。切不可将朗读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装饰品加以点缀。

另外朗读时要注意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 如齐读、单读、开火车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要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朗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 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 科学地进行朗读训练, 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 和谐婉转的韵律, 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 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感。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历, 提出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策略: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朗读氛围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抓住文本, 依托资源, 提供良好的朗读范本;循序渐进, 教授方法, 提升整体朗读水平。

抬杠,让课堂更精彩 篇9

一、何为抬杠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汉语词典中“抬杠”一词解释为“无谓的争辩;顶牛”。其实,所谓的“抬杠式课堂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个中心话题,围绕这个中心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争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拼命地拿出证据,我想说服你,你也想说服我。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抬杠的人往往让人厌烦,但是在课堂上,这种抬杠很有潜力,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专注于文本,在老师有意识的引领下去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这个抬杠的话题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课堂上学生提出来的。无论是哪一种,它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去“奋勇杀敌”。所以,有意识地抬杠可以改变课堂“万马齐喑”的状态。

有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总怕学生讲不完整,或者觉得让学生讲纯粹是浪费时间,不如自己直接给出答案。其实,看似乱糟糟的课堂只要教师掌控有度,反而更有活力。如果,在课堂上能经常出现抬杠现象,相信,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学习的积极性,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抬杠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种有效途径

1.顺水推舟主动学

在教学《“私塾先生”》一文时,当讲到“在危急关头,陈毅元帅为躲避敌人的搜查而躲进一间私塾教室,假扮私塾先生,在敌人明晃晃的刺刀下镇定自若地为学生上课”这一精彩情节时,我们为陈毅元帅的沉着机智而叫好,可却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抬杠”——“敌人才没那么笨呢!”,并振振有词说明自己的原因:一是匆忙进学堂讲课的陈毅元帅不可能像真正的“私塾先生”;二是敌人完全可以用严刑逼供的办法来问当时在场的学生。当时,我恼怒于他的不合时宜,好好的课堂被他打乱了秩序,但看到他眼中的认真与严肃,又觉得不可以轻易地加以否定。于是,顺着这个抬杠学生的思路,我引导学生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却偏偏瞒住了敌人,让陈毅元帅化险为夷呢?为了驳倒抬杠的同学,学生们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有的在文中找答案,有的翻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课堂因此变得热闹非凡。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陈毅元帅本身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儒将”这些特点上去告诉抬杠的学生:他能开动脑筋很好,但今后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这样的抬杠,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更好地读懂读透了文本,比老师单纯的讲解效果好了不少。

2.七嘴八舌争着学

在课堂上,一人提出观点,而后围绕这个观点大家进行大范围的讨论,你一句我一句,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个点上,学生们有意无意地都被吸引过来,都能参与到大讨论中来。这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模式。如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我设计了“鱼怎么会游到纸上”这个中心问题来展开教学。学习《自然之道》一文时,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针对文中“我们”的做法展开激烈讨论,从而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不然就会出现像文中的人一样,好心办坏事。

3.明知故问辩中学

明明知道自己提出的观点是错的,或明明知道这样问学生肯定知道答案,可还是故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明知故问。这种课堂探究的方式是让学生提出相反的见解,通过找证据来否定老师的观点,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小学生争强好胜,如果能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把老师打败了,无形中会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专注、参与热情会更高,他们期待着再一次打败老师,课堂也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而变得更精彩。比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当讲到“我们钓起了一条漂亮的我从没见过的大鲈鱼,父亲却认为离可以钓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为由,要求我把钓到的那条漂亮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我故意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觉得这个父亲太死板了,把这条鲈鱼偷偷地带回家不就得了,反正四周又没人……”我的话音未落,学生们个个不肯罢休了,“不是的,老师不是的……”课堂一下热闹起来。我抓住时机,故意添油加醋地说:“怎么不笨呢?我就觉得他笨死了。”“你们说他不笨,那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你不觉得他笨?”于是,学生与老师间的抬杠开始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本堂课的高潮。学生们有的从书中找答案,有的四人小组轻轻展开讨论,大家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这样,经过一番辩论,大家肯定了父亲的做法,也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同时也明白了:道德教育不是小事,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

4.巧设陷阱领着学

作为老师,我们掌控着整个课堂,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的那个人。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猎手。他要会设陷阱,不露声色地就让猎物乖乖进入圈套。所以,在备课时,就要设好这个坑。这是整堂课的灵魂所在。教师的高明就显示在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你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被你牵着鼻子走,他还学得很开心。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陷阱:蔺相如是个胆小如鼠的人,你赞同吗?课堂上顿时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赞同,另一种是不赞同。给学生们设计好陷阱后,我就把课堂交给了他们。于是,学生之间激烈的抬杠开始了……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出示,让学生有了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课堂,也因为多了这些爱抬杠的小家伙而变得更精彩。

巧妙把握延时评价让课堂精彩迭现 篇10

一、酝酿氛围, 进入评价

1. 以时间等待感悟。

延时评价能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时间, 学生初次思考后, 教师不应急着下结论, 学生可以重新思考。有时, 初次思考不一定是正确的, 学生通过再次思考, 自己就能纠正错误。这时, 教师不必立刻给出判断, 而应为学生提供自己思考的机会;有时, 初次思考是对的, 但是想得又不够深人, 或者有些不清楚, 这时, 教师就可采用延时评价启发学生把问题考虑得更加透彻。这是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 不仅回答问题的学生拥有了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其他学生也能够思考这个学生的回答、反思自己的想法。思维是不能代替的, 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探索、发现的, 教师就不应该越俎代庖, 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

2. 以成就激发自信。

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信心, 对前途充满希望。受教育者如果认为自己可以达到教育者的期望, 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在一次考试中, 一个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大, 只考了75分, 她对教师说:“老师, 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一定能考好。”这个教师给了她一个星期的时间继续努力, 之后再让她做了试卷, 果然, 在第二次考试中她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事实上很多成绩差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打击中, 就认为自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从而丧失了学习信心。因此, 如果这个教师不给她重新考一次的机会, 那无疑就会在其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还会加重她的学习负担。而该教师采用了延时评价,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美妙,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转变观念, 导入评价

1. 立足学生——关注差异。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不论是哪个学校, 哪个年级哪个班, 都会出现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 理解能力的强弱, 思维的快慢。延时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达成目标, 老师在评价检查中, 并进行表扬, 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目标, 有成功的喜悦, 学困生能达到目标1, 中等生能达到目标2, 优等生能达到目标3,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困生吃不了, 优等生吃不饱的弊端, 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的起点上获得发展。

2. 专注过程——丰富内涵。

课堂延时评价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肯定学生的优势智能, 鼓励和带动学生开发弱势智能,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的过程, 逐步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定要结合知识的传授过程去进行;必须结合知识体系, 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地全面地培养。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力求做到对学生的态度、知识、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3. 把握媒介———形式丰富。

课堂延时评价媒介不应拘于形式, 可以灵活些, 包括口头语言评价、体态语言评价、实物奖励评价等。它可以是有声语和体态语的有机结合, 也可以将预设语言和随机语言有机整合。它可以因人而异, 因课而异, 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和突发情况, 巧妙应对, 独特创新地把握课堂延时评价媒介, 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把握时机, 切入评价

能否把握课堂延时评价的时机是教师能否成功实施评价的关键, 评价时机适时到位, 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如果把握不好, 会影响评价的效果, 甚至于适得其反。

1. 等———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我们经常能遇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开放式问题。这时, 教师宜等一等, 采用延时评价,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 让他们开动脑筋、畅所欲言, 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互相激励启发。

2. 试———心中悟出始知深。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 有的学生的思维会让教师感到“不可思议”。由于思维未发展成熟, 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非常古怪的想法, 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 此时教师一定不要大惊小怪。要认识到这不是“捣乱”或“无知”, 要运用延时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 不确定因素很多, 时常会有意外发生, 教师要善于利用意外, 让学生试一试, 也许这“意外”就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3. 放———自觉感知方为妙。

对于同一个问题, 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感悟, 学生的理解有时会大相径庭, 对于学生的发言或争论应该采用延时评价, 不能轻易草率地做出终结性评价, 否则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当学生理解或回答错误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 放手让学生进行再刺激、再尝试, 让学生自己在犯错、知错、防错的良性反应中建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

上一篇:重介质分选系统下一篇:物流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