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共9篇)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 篇1
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通过提问, 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 通过提问, 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使学生在这种交流中, 提高问题探究的能力, 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通过这样的提问交流, 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为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奠定基础,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谈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
一、在重点处设问———引发数学探究
教学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的活动, 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展开的, 而教学重点是一堂课中要集中主要精力首先达到的目的, 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教学重点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为了突出重点知识, 教师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重点知识解决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以巧妙的问题设置, 激发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例如, 在教学《函授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使同学们学会证明的方法, 我创设了以下问题:请使用定义求证函数f (x) =-x3+1在 (-∞, +∞) 区间是不是有限函数?
以上的例题是根据教学重点设置的, 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落实教学的重点,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大大提高知识的有效落实.
二、在难点处设问———促进数学思考
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将教学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也不仅仅是把教学内容塞到学生的脑袋中, 教学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在问题产生、问题解决中, 提高思维的深度, 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创设,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的思考, 启迪学生的智慧, 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例如, 在上直三棱柱的内容时, 我出示以下例题:如图 (图略) 直三棱柱ABC-A1B1C1, AB=6, BC=8, AB⊥BC, M, N分别是BB1, CC1上的点, BM=6, CN=8.试判断直线AN是否与平面A1C1M平行, 为什么.在题中包含有两个问题: (1) AQ是否与平面A1C1P平行? (2) 怎样用计算来证明?在解答这道题时, 大多数同学都试着直接证明AQ与平面A1C1P是否平行的方法进行解题, 以致无从下手, 困难重重.为破解这样的难题, 先不妨让同学们从结果着手, 采用逆推法, 逆向思维, 假设结论成立, 证明结果与已知是不是符合.通过这样的方法, 不仅引导学生一举突破难点, 深化了认知水平,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生问题处理的能力.
三、在关键点设问———促成课堂精彩
在课堂教学中, 有很多的关键点, 这些关键点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系到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这些关键点如果能很好地利用, 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提问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1. 以关键例题设问, 提高练习的深度.
如例题: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做一直线与抛物线相交, 交点的两纵坐标分别为y1、y2, 求证:y1y2=-p2.在这一例题中有两点是确定的:由于p为定值, 故该抛物线的交点是一定点, y1y2=-p2是一定值.为用好这道例题, 我创设了以下问题:
(1) 设置该命题的逆命题:如果y1y2=-p2, 请证明这条直线一定经过该抛物线的焦点.
(2) 如果直线L经过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N (b, 0) 同该抛物线相交, 产生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 请证明:y1y2是一定值.
(3) 变题:从抛物线的焦点画一直线L1与抛物线交于M、N, 从 (0, 0) 到MN画一条垂线, 得到垂足P, 求P的函数方程.
通过以上的变题, 不断推进学生深入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 增强学生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学习的效率.
2. 以社会生活的实例创设问题, 激发思考.
“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在生活、其他学科之间的基础性作用, 懂得数学的价值, 并逐渐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为此, 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生活化问题的设置, 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场景, 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及其他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射击训练中, 士兵在瞄准目标时往往不是直接把准星对准目标, 而是有一个弧度, 随着射击距离变远, 弧度会有变化.那么该怎么计算这样的角度呢, 这就用到函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而且学生也很感兴趣, 当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时, 学生的主动性被无形中就调动起来了.
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实现认知的提高, 更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许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不一定有实际的用处, 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的能力, 对学生终将起到长久的影响.为此,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 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问题教学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 篇2
关键词:课堂提问;坡度;难度;适度;亮度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
二、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纵观当前的课堂提问,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得正确把握好它的“度”。
(一)坡度
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导致不同学生掌握同一知识点的速度有快有慢,效果有好有差。为此,在设计问题时,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分解成问题串的形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转化,向已知区转化,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学习过程。
案例1.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有一位教师在讲述“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时曾出示过这么一道题: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设矩形的一边AB=xm,矩形的面積为y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教师从出示问题到让学生回答,前后不足4分钟时间,提问时连续抽查3名同学均未能回答完整。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剖析一下:大多数同学看完此问题一定会感觉到漫无边际,原因是问题的设计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教学规律。问题之间缺少过渡的逻辑,因为该问题中的矩形的面积为y=AB·AD,而从已知条件中能够看出的却只有AB=xm;于是导致学生的思路便陷于僵局。若是将原题中所问的单一问题改为如下两问:
(1)设矩形的一边AB=xm,试用z的代数式表示AD边的长度。
(2)设矩形的面积为y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从认知的角度上分析,全体学生都会想办法应用相似的知识将线段AD的长用x的式子表示出,然后老师将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地连接起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即可以导出结论:AD=30-■x;第二问中y=AB·AD=x(30-■x)=-■x2+30x便可以顺理成章了。
(二)难度
课堂提问问题的难度要适宜。问题过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又浪费时间;问题过浅,问题包含的信息量小,提问的价值不大,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容易造成学生不假思索便报出答案的习惯。
案例2.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出示题目:如图,点E在线段AB上,∠A=90°,∠B=90°,∠DEC=90°,试说明AD,AE,BE,BC之间的关系。
因为图形很熟悉,学生很快找到四条线段的关系。此时教师追问:
“如果把这个图中的三个90度改成60度,这四条线段有什么关系?”学生试着用第一步中找相等角的方法,证得△ADE与△BEC相似,进而得到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关系。教师又追问:“如果把60度改成130度,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呢?”学生思考片刻,马上得出肯定的回答。教师问:“现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就得到当∠DAE=∠DEC=∠EBC时,AD、AE、BE、BC都是成比例的。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方法,熟悉了图形特征,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
(三)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课堂提问要做到少而精,合理安排提问的频次和节奏,切忌赶时间、赶速度、走过场式的满堂问。同时教师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再让学生回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以减少卡壳现象;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可以提高迟钝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多样性等。
(四)亮度
所谓亮度是指教师提问时要摒弃陈旧的提问方式、陈旧的问题情境,力求创造开拓出新颖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并通过形式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因素。
案例4.在讲“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我将定理的引入作如下改编:“小明绕一个三角形花坛的外围顺时针走一圈,到每一个拐弯的地方行走方向都转了一个角度(∠1、∠2、∠3),那么回到原来位置时,一共转了几度呢?你想知道三角形的外角和吗?”这个问题来自生活,问题情境学生熟悉,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坡度难度、适度、亮度”,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蓝佳音.增加提问效度提高教学效率[J].中国数学教育[M].辽宁:中国数学教育编辑部,中国省教育学会.2008,(9).
[2]张柏友.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M].辽宁:中国数学教育编辑部,中国省教育学会.2008,(11).
[3]刘鸿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学调研综述[J].2005.
[4]沈兰祥.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陕西教育(教学).2008.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 篇3
一、展现提问的情感点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性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 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实践表明, 课堂教学提问中, 教者满面春风的语态、浓郁情味的语言, 以及饱含激情的语气, 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 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 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 从而有利于良好学习动机的转化, 让课堂获得更为有效的提问效果。
例:一位老师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运用诗化的语言, 激情提问:“一提到东风浩荡的春天, 我们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的景象;一提到春天, 就会让人感到有一种无限生机与无穷力量。古往今来, 许多名家大师往往只从一两个角度, 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 如王安石笔下的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贺知章笔下的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 朱熹笔下的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然而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春》却写出了另一番新意。下面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这篇散文, 想一想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如此充满激情式的巧妙提问, 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春之意境, 激发了学习情趣, 启发了学习思维。
二、突出文本的重难点
教学实践表明,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突出文本的重难点, 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 要切合学生实际。因此, 教者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中, 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并以此作为设计提问的依据, 使设计的提问既明确易懂无歧义, 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例:教学《羚羊木雕》一文, 教者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不同教学阶段设计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铺垫文本理解, 突破文章的重难点, 最终使课堂提问有效、高效, 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1) 导入环节:“在你的家庭生活中, 当你和自己的父母亲发生了矛盾, 该如何解决呢?” (2) 初读阶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围绕什么事物展开故事情节? (3) 精读阶段:在文本的事件中, 你认为谁的做法对?谁的做法不对?为什么?作者的思想倾向于谁?如何才能避免此等事情的发生呢? (4) 总结阶段:这篇文章的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激活学习的兴奋点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好奇是兴趣的先导。课堂是否生动活泼, 很多时候是由所提问题来决定的。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 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 感悟全篇, 做到一“问”立骨。
例:笔者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文本内容, 把握了该文的思想内容“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后, 设计问题:作者与柳宗元都是被贬谪的官员, 柳宗元也曾在《小石潭记》中抒写寄情山水的情怀, 也有“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的写“乐”之句。但《醉翁亭记》的“乐”与《小石潭记》的“乐”是否一样?巧妙的问题设计, 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 因而学生说得兴味盎然, 此文的难点也在这一刻自然地得到突破。我们常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 那么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 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启迪学生的心扉, 开拓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 他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开启思维的发散点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因素, 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从而达到“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例: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 在学生把握了哈尔威船长的人物特征后, 教者提出问题:“哈尔威船长最后选择与船共亡值不值?”鼓励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 积极思考。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1) 值得, 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具有自制力的人, 他忠于职守、临危不惧, 体现了他的价值观, 堪称强者; (2) 不值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在有限的生命中还有无数个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与可能……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打开了学生一条又一条的思路, 心灵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体验, 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收获。他们不仅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还培养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再如, 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 可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相联系起来?学习了诗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可问学生“诗句包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等发散思维的问题。
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效度” 篇4
一、问题绕过难点,浅化了学生的思考深度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间,吸收语言和思想的营养。浸润自己的心灵,从而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知到知的思维爬坡过程,课堂提问应该指明爬坡的方向,教给爬坡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亲力亲为。然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在爬坡的艰难处事先设好辅助线,让学生不费一点力气,越过难点,轻松过关。比如《九寨沟》一文的教学中,我们看到教师在学生初读了第三小节写九寨沟美景的一段文字后,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九寨沟美吗?想不想看一看?全班同学齐声说“想!”于是老师打开事先找到的视频材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这不是语文学习,这成了一个不需要学生思考的假性问题。就《九寨沟》这样的写景文,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领略风景。当教师抛出“想不想看一看”这个问题之后,紧接着应该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地去读那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语言文字“这座桥”去领略九寨沟的无限风光,即通过想象、感受、推敲文字等读懂语言文字的应有路径,领略九寨沟的美丽。然后再打开视频材料,让视频影像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后留在头脑中的“影像”相对照,找到自己学习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这样问题思索的过程,不仅完成了“知”的目标,还达成了“能”的目标。
二、问题过于宽泛,模糊了学生的思考方向
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朗读感悟,部分教师在课堂设问时,往往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提出一些过于宽泛的问题,使得学生在读书思考时,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样思考。比如在学习《东方之珠》一文时,教师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深入学习课文:你最喜欢东方之珠的哪里?为什么?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由语言文字一下子进入了概括评价。因此,在集体交流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我喜欢浅水湾,因为那里很美。我喜欢海洋公园,因为那里很好玩。我喜欢铜锣湾,因为那里很热闹。而作为深入文本阅读的过程,我们的教学期待应该是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行走在语言文字中间,如能结合“轻柔、金色、沐浴”等词语感受到在浅水湾的一份惬意、一份舒服:让文字演绎成生动的情景和绵绵的情感。如果教师这样提问:浅水湾的美丽、海洋公园的好玩、铜锣湾的热闹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地游览一番。今天的这次游览旅程,我们将通过课文简短的介绍完成,你最喜欢哪里,就反复读一读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属于你的独特感受,待会儿和大家分享,注意,为了让自己感受真切,不要忽略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特殊的描述。教师将宽泛的要求具体化,在问题出现之后辅之以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既明白学什么,又知道怎么学。可谓既得“鱼”,又得“渔”也。
三、问题过于精细,弱化了学生思考的独立性
老师为了课堂教学的深入,往往希望借助于问题把学生步步引向深入。然而,过多的问题使得思维的空间变得窄小,思维的长度变得短促,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步步紧逼中,认同似的回答问题。比如《掌声》一文重点段的教学中。一位教师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是连续抛出一串问题:为什么低下头?她在想什么?“犹豫”什么意思?她犹豫什么?从“慢吞吞、眼圈红了”看出小英的心情怎样?过于精细的问题没有了张力和弹性,同时也堵塞了文本的每一个空间,最终是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解读,学生得到了最后的结论,却丢失了原本丰富而又富有火花的自我探索的过程。
四、问题囿于内容层面,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视域
语文学习应该经历一个由语文文字到文章内容,由文字表面的内容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最后再跳出文本,追寻语言文字的美感和语言表达精妙这样一个循序提高的过程。然而,走进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问题往往停留在“写什么”这样的文章内容层面上。阅读心理研究表明,由感知语言文字并从中摄取意义是一个人产生阅读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最起码的标志,是不待老师教就应该能够完成的。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联》一课时,这样设问:“各种各样”写出了春联的……(板书:多)“万紫千红的百花園”写出了春联的……(板书:美)。就课堂阅读来说,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感受是阅读阶梯中最基础的一层。一般是不待老师教就会的。显然,上述的一问一答,就内容而内容的阅读方式,并没有让学生去“跳一跳摘果子”。而是在已知区域徘徊。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就敢于将问题向理解层、赏析层和评价层延伸。
问题一: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问题二: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问题三: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他层层递进地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振的同时,又不忘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进一步在赏析与评价中学习作者精妙的观察和表达方式,可谓少问多得呀。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 篇5
关键词:提问,激趣,设境,引究,留空,拓思
教师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这是课堂教学技巧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相机而问, 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思考与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激趣,导入新学之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 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进行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 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 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 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 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必须马上回答‘是我’. ”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是我. ”“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 “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 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敏捷,而且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 小动物们的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 ”“它们是怎样很快作出判断的呢? ”
问题带动学生兴趣盎然,议论纷纷,在求知欲被调动起来的同时注意力也迅速集中. 于是我再适时指出:“若要知道它们是怎么又快又准作出判断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有余数的除法 》吧! 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
这样的质疑使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关联起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激起学生内部已知和未知的矛盾. 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设境,诱发思考之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 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点. 因此, 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且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之后学生思维的闸门立刻被打开,纷纷议论,加入到学习、讨论的队伍中来,并在老师的启发、小组的活动中纷纷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富有童趣的情景故事引入,提出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喜欢上数学. 自然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引究,开放有度之问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思维. 没有数学思维,也就难以谈创新,这一目的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提问总是与思维相伴,提问是思维的起因,就像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样,数学思维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问题提出要自然,问题背景要清晰,问题进行要有梯度,思考问题要有时间.
在课堂提问情况下要适当, 提问所含的信息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只有当学生感到有一定难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能解决,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时,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四、留空,难易适度之问
《学记 》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 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 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 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 可将其分解,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在这堂课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出问题后,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而获得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努力而发现知识的规律, 调动每名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体验参与成功带来的愉悦这种成功学习的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拓思,引发创造之问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 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因此, 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教学提问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还要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拓展思维的机会,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从相反方向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去思维. 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好的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展.
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6
一、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 怎样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 是教师需要提前用心准备的。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我总是提前把问题想好, 提问什么, 怎样提问, 想要学生回答哪些内容, 由学生的答案能引出什么知识,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时才能循序渐进, 以问带讲, 促使学生多动脑、勤思考, 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自己探索答案的发现之旅。
例如, 在讲授“旅游心理学”课程中“注意”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 我抛出问题:刚才听我讲故事时, 你有什么表现?脑子想什么?手在干什么?我讲到惊险时, 你的呼吸是否有变化?学生没有想到老师的故事是带“陷阱”的, 自己的所有反应居然都和课本描述的一致,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我继续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注意的定义、特点、外部表现、分类等。这样课本中的知识全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学生一直兴趣盎然, 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用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初上职业学校的学生中, 有一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很少有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甚至有个别学生在教师点名提问时干脆说“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我总是温和地说:“你先请坐。再考虑一下, 老师一会儿再提问你。”过一段时间, 再提问他一个简单问题, 让他能够顺利回答, 然后及时表扬, 挽回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问问题时要“看人下菜碟儿”, 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有难度的问题, 提问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 让他们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比较简单的问题, 提问学习成绩欠佳的同学, 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就感;那些需要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就提问平常比较活跃、有点调皮的同学。一次讲课中, 为介绍古城正定旧称“常山”, 我抛出问题:“《三国演义》中赵云一出马总是怎么说?”大多数同学面面相觑, 摇头表示不知道, 结果只有一个平常很爱搞怪的男生大声说:“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我马上冲他竖起大拇指:“就是这句话!”他很高兴。课下我又对他说:“你看过《三国演义》, 真不简单!没想到你懂得这么多。”从那以后他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多了, 能够主动学习了, 一次居然给我提意见:“老师, 你以后上课要多提问我几次!”
三、用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每次我提问学生需要背诵的知识时, 总是先说问题, 然后给大家几秒钟时间思考, 再点名请同学起来回答。这样没被点名的同学就会暗地里松一口气, 翻书看着被提问同学回答得是否正确。发现了这一现象后, 我就要求学生:老师提问时不许翻书, 没被提问到的同学要认真听回答问题的同学说得是否正确, 与自己脑中记忆的内容相比较, 这样相当于有人在你耳边念了一遍, 印象会格外深刻。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 学生反映:这个办法很管用。以前记得不是很牢的东西, 听同学回答问题时, 自己再对照自己心中所想巩固一遍, 很长时间都不会忘。
提问也是拓宽学生视野, 实现知识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 适时抛出几个问题, 可以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深入、更开阔地学习知识, 掌握课堂内容。例如, 在讲授“旅游概论”课程中“旅游业”这一节内容时, 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到旅游旺季, 到我们这里旅游的人都络绎不绝。旅游业对咱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纷纷举例:自己暑假帮助亲戚在海边卖东西挣了钱;每到旅游旺季咱们这里菜价都会涨;海水浴场人满为患, 打扫卫生的大姨忙不过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实例, 使学生从身边小事认识到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四、用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很多学生课下可以侃侃而谈, 但是一回答老师提问便面红耳赤、语无伦次, 这时候我便会用微笑和目光给予鼓励, 同时给予一点提示, 让学生能顺利表述自己的观点。旅游专业学生需要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的能力, 这就需要学生从课堂开始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能够从容大方地回答问题, 那就证明他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达到了一定水平。
我告诉同学:老师不管提问谁, 都是为了给他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其他同学不要剥夺同学这个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 不要怀疑同学是否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样说, 是为了杜绝回答问题互相提词的现象出现, 使被提问的同学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时间长了, 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能用词准确, 思路清晰, 表达连贯了。
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度 篇7
一、选择好角度
课堂提问应该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 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力求采用新颖的问法, 从合适的角度巧妙切入, 使问题富有新颖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这个“角度”必须是最能体现单元训练的重点, 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这个角度可以是一个重点词、关键句, 也可以是一处细节, 某条线索……
比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 可以从品读品味课文美点妙处的角度, 围绕“梦游”这样设计问题: (1) 诗人是怎样描写“梦游”旅程的? (2) 诗人是怎样描写梦境之神奇的? (3) 诗人梦醒后是怎样的心情? (4) 你是如何看待诗中的梦境的?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刻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师可以选择“别里科夫的婚事”这一角度设计问题: (1) 别里科夫能不能谈恋爱? (2) 别里科夫差一点到手的“天鹅”为什么会飞了?通过讨论, 别里科夫害人害己的“套子式”思想暴露无遗, 同时又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有利于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理解。
二、把握好梯度
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学生掌握同一知识点的速度有快有慢, 效果有好有差。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注意各问题间的衔接和过渡, 尽量做到既要避免梯度过大, 又要避免问题过于琐碎;既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的过死, 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有位教师在教学《我若为王》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1) “我”若为王之后是怎样一番光景? (2) “我”为什么不喜欢为王? (3) 结合鲁迅关于“奴性”的观点, 奴才是怎样的一副嘴脸? (4) 奴才与王权的关系怎样? (5) 这篇文章在批判什么?这组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 设计较巧妙。第一问, 学生可以直接从文本中筛选信息, 找到答案;第二问, 学生需运用联想和想象, 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三问, 文中第5段有细致地描写, 通过联系鲁迅先生的“奴性”观点, 激发学生对“奴才”的憎恶之情;第四问, 综合文史哲知识, 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五问,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 水到渠成概括文章主旨, 可以培养学生整合分析概括能力。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梯度”, 就是要实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压力,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参与教学过程。既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了学习兴趣, 又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三、控制好密度
课堂上师生交往最重要的方式是提问, 但是提问并非是越多越好, “满堂灌”、“满堂问”同样是不可取的。课堂问题过多过密, 学生活动过于频繁, 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 容易造成学生的精神疲劳和反感, 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课堂问题过少过疏, 则使课堂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会给人以呆滞之感, 使人感到压抑。
有教师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做了调查, 结果发现, 教师平均每1.85分钟就提出一个问题。课堂上, 学生平均用时仅占43%;而教师用时占57%。教师在课堂上不分主次地进行“问题轰炸”, 致使学生失去了思维的空间, 陷入了迷惘和困惑的泥潭, 结果常使学生对许多问题的思考是夹生的、肤浅的。因此, 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 适时适度提出问题, 使课堂提问达到“疏密相宜”的最佳状态。
四、运用好法度
课堂提问方法多种多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 形成学习内驱动力的引趣式激励性提问;有为把学生头脑中一些隐性的错误诱发出来, 加以纠正, 来提高学生判断力的启发式纠错性提问;有为激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 寻求真理的述理式发散性提问;有在新的情境中, 运用学过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的扩展式迁移性提问……
课堂教学要提好问, 就得讲究方法。这个“法”度, 要因人而异, 因文而异, 只有灵活地运用才可以开启学生心灵, 诱发学生思考, 调节学生思维, 使师生进行最佳的心意交流和信息传递。提问方法是否恰当关系到提问式课堂教学的成败, 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 把握不同教学内容、提问对象, 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法; (2) “法”无定法, 教师要勇于探索, 加强学习与交流, 使提问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价值取向:课堂提问的核心把握 篇8
究竟应当怎样设计教学问题,才能让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笔者认为,评价课堂提问有效性,一般可从以下四个“价值取向”去把握。
一、统筹性——从两个视域关照
统筹性,即课堂提问是否关注了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了教学环境变化。
课堂提问的统筹性,主要从空间(范围)和时间(变化)两个视域来体现“生本理念”,从而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对被提问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心理支持,促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每个学生都能因此获得相应的发展。
首先,有效的提问应兼顾不同类型、层次、特点的学生,而不能只顾少数优秀学生和教师偏爱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遵循教育的公平原则,尊重、关注每位学生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使学生参与问答的机会均等。
其次,有效提问应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改变,灵活调整。因为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接受的能力、方式、习惯很可能有差异,教师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一旦出现教学环境的变化,提问也要随机应变。
二、指向性——朝一个目标出发
指向性,即课堂提问要紧扣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提问。
课堂提问的指向性就像发光体,以球型散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教师发出问题前,首先要明确提问指向——是为了巩固旧知,还是导入新知?是为了陈述知识,还是开启智慧?是为了丰富想象,还是为了创新思维?是为了体验情感,还是为了总结方法?如此等等。鉴于此,教师设计问题时都要以明确的目标为指向。
提问的指向性,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科课程标准有深刻的解读,明晰问题与教材的关系,并能找到问题与学生学习心理、习惯的联系。提问的指向性,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教学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的发展,更好地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问的指向性,还要求教师应熟悉教学目标分类,了解不同学习目标的作用与要求,明晰其与学生发展的联系。一般地,课堂提问的指向性越明确,问题就越能贴近学生学习心理和习惯,问题呈现的过程也就越自然,学生课堂生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合理性——从多个角度体察
合理性,即课堂提问在难度、频度、时机等方面,既要指向教学目标,又要契合学生心理需求。
首先,平衡“难易”。过于简单的学习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开发和动机激发;难度过大的学习问题,又容易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合理的提问应适当高于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到。对学生而言,挑战性的学习问题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斗志,更利于学生的认知深入和思维发展。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等有整体的把握,才能把握提问难易的程度。
其次,控好“频度”。如果问题太多,学生就来不及思考,提问就无法体现其价值;如果问题提得过少,也不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同时,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时间也是合理性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更易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再者,把准“时机”。古人云:“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就是讲启发学生要把握好时机。在学生要“悱”时,我们才去“启”,学生要“愤”时,我们才去“发”,不然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前必须慎重考虑自己所提的问题是不是学生亟待解决的,如困扰学生已久的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不同的问题、有助于明显提升学生认知和能力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世界的问题等,教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提出。
四、自然性——向一般规律顺应
自然性,就是一种规律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摸索出这种规律,并熟练地驾驭它,教师的课堂提问就会像行云流水般自然。只要不断坚持下去,这种规律就可以固化为教学的艺术。
首先,顺应“童心规律”。为什么电视剧《喜洋洋》能老少通吃?关键是编剧不仅抓住了人性中存在的本质规律——童心不泯,而且还有效控制了成人思维的“侵入”,童趣就显得更浓,更真。同样,这一规律在课堂提问中非常有效。从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来说,有趣味的问题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与探究。学生通常更喜欢智慧型的、生活化的、开放性的、操作性、挑战性的问题,只要教师保持一颗童心,了解学生的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和结果就会自然生成。
其次,顺应“心理规律”,即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取向等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观点。这是心理投射方法的一种教学应用,以破除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心理防线,间接获取学生看问题的真实想法,从而确定恰当提问的方式方法。运用心理投射法提问要把握:一要以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共鸣的虚拟现实问题为主;二要选择容易使人陷入尴尬的问题,如发表对班级内某种不良言行的看法等等;三要对学生的见解或观点表达有必要的认同感和正向激励,甚至智慧引导。
再者,顺应“语言规律”。生活就是规律,表达生活的语言也应该有规律。语言是用来叙事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只有体现生活规律的语言,才容易被接受。用生活语言交流,就会通俗而自然;如果提问的语言深奥、晦涩、冗长,远离生活,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提问语言表达方式应建立在学生理解力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同时,问题解答的要求应具体明确,若是口头提问,要求学生一次性回答的问题通常不要超过两个,否则应通过多媒体或黑板明示,以防止那些记忆力弱或注意力不够的学生遗漏问题。
化学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 篇9
一、选择好角度
课堂提问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 并注意体现知
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的。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谊, 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看到, 许多优秀的教师, 他们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 相互理解, 彼此信任, 情感相通, 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 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合作学习, 真诚沟通。教师的一言一行, 甚至一个眼神, 一丝微笑, 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 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 教师也能心明如镜, 知之甚深, 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 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 要求师生间有尽可能充分的交往活动。目前, 中学教学班的班额还普遍偏大 (一般五六十人, 有的甚至达七十多人) , 要实现充分交往活动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 必须积极探索在现实条件下, 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力求采用比较新的说法, 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 使问题富有新颖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上完“二氧化硫”一节后,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 如何鉴别CO2和SO2? (2) 如何检验CO2中有SO2? (3) 如何检验SO2中有CO2? (4) 如何除去CO2中的SO2? (5) 如何除去SO2中的CO2? (6) 如何分离CO2和SO2?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 能帮助学生对知识多角度的理解, 学生很自然地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一般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课型:1.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型;2.以讨论法为主的课型;3.以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型。
第2、3两种课型所形成的交流方式比较好,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有许多课都采用了这两种课型。这两种课型极有利于形成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与这两种课型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 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有更多的优越性。根据实践经验, 这种小组以4~6人为宜, 全班不超过10个小组。小组内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负责召集工作及充当小组发言人。这种组织形式首先使小组内生生交流互动比较充分。其次, 因为人人都要当组长, 所以对组内同学的意见、其他组同学的发言也都能注意倾听。由于代表组内同学发言, 主人翁的意识也更强一些。每个组与教师的交流、对话也比较充分, 较好地弥补了大班额条件下, 师生、生生交往的不便, 为互动创设较好的条件, 是目前条件下有利于师生积极互动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责任编辑姜华】
掌握了知识。
二、把握好难度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 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 也不会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只有那些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 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最具有启发性, 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比如在进行“乙醛醛类”的内容教学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乙醛能使酸性KMn O4溶液褪色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不会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 而能够让学生“跳一跳, 摘到桃”。
三、设计好跨度
化学学习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即前面已学内容是后面将学内容的基础, 而后面将学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提高。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跨度, 不要就题论题。一般来说, 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要小, 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比如在高三复习课中,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有哪些?褪色原理相同吗?这是有关漂白问题, 横贯初中的活性炭, 高中的Cl2、HCl O、Na Cl O、Ca (Cl O) 2、KCl O、SO2、Na2O2、K2O2、H2O2、HNO3和有机色素等知识。这样的问题涉及的知识跨越章节, 跨越时空, 强化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安排好梯度
由于学生智力有一定的差别, 非智力因素也千差万别, 致使学生掌握同一块知识有快有慢, 有好有差。所以, 在教学中, 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 学生难以一下子理解、领悟, 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 把一些太复杂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 以降低问题难度。在设计问题组时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既要避免梯度太大, 也要避免问题过于琐碎;既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过死, 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进行“计算强酸中水电离出来的c (H+) 或强碱中水电离出来的c (OH-) ”的内容教学时, 我不是直接问学生:0.1mol/L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等于多少?而是设计了以下有梯度的问题: (1) 0.1mol/L盐酸中c (H+) 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电离出来的? (2) 0.1mol/L盐酸中c (OH-) 等于多少?是什么物质产生的? (3) 0.1mol/L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考虑的?通过这样的递进性问题的设计, 降低了教学难度,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处理好广度
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断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 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 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 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 参与教学过程, 从而各有所获。
六、研究好精度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要精确发问, 不能只停留在问题表面“隔靴搔痒”, 或是围绕核心问题打转, 不触及主题内容。注意提出问题的精度, 需要教师设法提出适量且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 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一节课的中心内容, 并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思考,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在进行“Fe (OH) 2的制备”的教学时,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 为什么用煮沸过的Na OH溶液? (2) 为什么用新制备的Fe SO4溶液? (3) 滴管的操作为什么不遵循常规? (4) 为了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Fe (OH) 2白色沉淀, 实验中可滴加什么试剂?这样的问题设计精确定位,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该实验的重点内容。
七、调节好密度
课堂提问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提问并非越多越好, “满堂问”和“满堂灌”是同样不可取的。如果提问过多过密, 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 精神过度紧张, 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 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问过少过疏, 则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 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 既不要太多, 也不要太少, 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在“该出手时才出手”, 使提问达到最佳效果。
八、控制好速度
课堂提问时, 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 控制好速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 在停顿这段时间内, 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 也不能步步追问, 干扰学生的思维, 而应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 获取反馈信息, 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 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总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课标、 (大纲) 、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紧紧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度”, 力求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 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要选择好角度, 把握好难度, 设计好跨度, 安排好梯度, 处理好广度, 研究好精度, 调节好密度, 控制好速度。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推荐阅读:
有效的课堂提问09-22
简约有效的课堂提问06-28
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10-07
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11-05
追求课堂提问的有效性05-08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06-20
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提问07-08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结论05-28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讨09-20
有效的提问互动的课堂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