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2024-11-05

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共11篇)

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篇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一堂课如果提问得当, 不仅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开发智力,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在备课时, 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安排提问。那么, 如何能让课堂提问有效进行呢?

一、要遵循提问的原则

1. 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这样可以避免提问的随意性、盲目性, 提出的问题不应过多、过简。过多, 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过简, 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问的目的。

2. 要善于启发诱导。

提问前, 教师要交代说明, 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最佳状态。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 才能根据所提问题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回答。

3. 难易应适度。

教师对问题要有充分地估计。过难, 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易, 则不能正确估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意广泛性。

提问应针对全体同学, 不可将课堂变成对“尖子生”的提问, 以免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对难度较大的问题, 可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完成;对一些简单的问题, 要充分发挥中下等学生的积极性, 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他们都能参与, 共同提高。

二、提问的策略

1. 提问要少而精, 合理设计提问点。

提问少而精, 即教师提问要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 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坚决不提两个问题, 能直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 坚决克服“一堂皆问”的低效提问方式。要做到课堂提问少而精, 就必须找准设问点, 在关键和该设疑之处设计问题, 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 提问要精心设计, 目的明确。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意的, 要精心设计, 合理规划, 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 并且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 这是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要服从于教学目的和任务。

提问要精心设计, 不仅要对问题的内容精心设计, 而且对提出问题的形式也要精心设计。首先, 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对问题语言表述上做到清晰、具体、通俗易懂。其次, 课堂教学的提问应善用各种形式, 尽量避免“是不是”、“为什么”、“是什么”等刻板的句式设疑。教师要创造一类问题多种问法的变式, 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增强提问的趣味性和答问的积极性, 善用各种形式发问也能体现出教师问题编拟的策略和深度。最后, 教师提问的语速应适当放慢, 发音要清晰, 如有需要, 可重复所提的问题。

3. 提问要难易适度, 具有逻辑性。

提问前, 教师必须对所提问题进行推敲和研究, 要把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在课堂上, 提问太难, 学生大都不能应对或普遍应对错误, 这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阻滞教学进程, 还会破坏教学氛围, 不利于后续教学;问题太容易, 也会从另一方面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不利于启发智慧、提高能力, 同时还会降低学科教学的挑战性、科学性, 影响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编拟难易合度的问题应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跳”就有一定难度, 难度来自问题的内容与学生现有认知的冲突, 这种冲突诱导激励学生“跳”。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 通过一些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主动性, 引导他们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另外, 编拟难易合度的问题应注意从课文细微处、学生易忽略处着眼, 从具体的思维路径导向着手, 将一个大问题分割为几个小角度切入, 编制形难实易的问题。

4. 提问要面向全体, 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 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加思维活动, 促使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提问时, 对优秀学生可以合理拔高提问的难度, 对一般的学生可以采取逐步升级的方式, 来慢慢提升问题的难度;对差生可以适当降低提问的难度。

5. 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发展地评价学生。

倾听是一种对话, 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 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其策略是, 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开放性, 教师针对开放性的问题, 一定要坚持答案的多元性, 对学生不同的答案, 特别是标新立异的, 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 采用描述性和发展性的评语, 即使学生的答案不正确, 也可以就他的过程, 如回答问题的勇气、声音的洪亮等作出鼓励, 慎用终结性评定和判断性结论, 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使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6. 要把握课堂提问的“点”。

(1) 题眼之处, 设问引思。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它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 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 或是贯彻全文的线索。教学时, 可以从课题入手, “借题发挥”引导学生“顺藤摸瓜”, 理解课文内容, 树立全篇着眼的意识。

(2) 反复之处, 设问引思。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 (反复) 的修辞手法, 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在这样的地方设问, 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容。

总之, 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 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篇2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作者/ 姚 芳

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人文化的课堂氛围。

一、细读文本内涵,奠定有效提问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但为什么偏偏选那一篇篇课文作为例子?我们如何用好这些例子?到底要教给学生些什么?哪些地方可以设计怎样的语言训练?这些问题都要通过研读教材、细读文本来解决。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10册中的一篇课文,第2节作者用翔实的数字突出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我精心设计,分3个层次,抓住语言的关键处进行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这段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初读文本,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秦陵兵马俑规模宏大;“这段话有什么特点,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秦陵兵马俑的宏大”,引导学生再读文本,品味作者列数字的作用,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把这些数字进行分类,让学生感悟到作者是从俑坑的面积广和兵马俑的数量多两个方面来展现其规模宏大的,也了解到作者把俑坑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如五十多个篮球场),更形象地写出了俑坑的面积广;最后,引导学生体会“达”“足”“多”“近”的作用,进一步感悟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到和准确。

二、学会倾听分享,创设积极氛围

智慧的课堂必须基于一种思考、对话与民主的课堂文化之上,好的课堂氛围能促进课堂师生的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中,倾听和分享应该成为其主旋律。

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我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去说,为学,£搭好说的“台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说。本节课上,在学习见面这部分时,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我共铺设了4层“台阶”:(l)找出描写洪教头的词句,体会其人物特点;(2)找出描写林冲的词句,体会其人物特点;(3)通过对比进一步感知林冲人物形象;(4)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了学习,明确了交流的内容,说也就不难了。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提问形成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与提问技巧息息相关。在课堂里,老师要善于将问题转变为陈述性的语言,将提问转化为创设情境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就不是在单纯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情境中去学习。

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我从“镇定”人手,引导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文中的伯诺德一家遇到了怎样紧急的情况,适时地补充关于二战的资料,让学生对当时严峻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再引导他们想象自己遇到同样情况时的反应。通过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下面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伯诺德一家的“镇定”作好铺垫。然后,我紧紧抓住了“蜡烛”这条线索,请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伯诺德家的`每个成员是如何具体地应对紧急状况的,借助这样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仔细读文本。

四、把握提问时机,有效提问深入文本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创设问题的情境,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1.捕捉时机,实时追问。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承上启下,激发智慧火花。适当的追问要善于处理学生回答“卡壳”。学生答问“卡壳”时,可能是由于问题过大、过难或思维定式等原因。有时即便问题难易适度,学生的思路仍会出现“卡壳”。教师此时应顺着所提问题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点,接通学生的思路,或者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提法进行疏通和引导。

2.深度探问,不断升华。所谓探问,就是课堂上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时,教师变换角度,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虚为实,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一种问题分解的策略。()通过层层探问,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展开更深层次的对话,不断升华学生的理解。探问追求多样化,恰如其分,不断“推陈出新”,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新奇,乐于接受。

3.适时转问,丰富对话。转问一般是在追问无效时,或为了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而采用的。课堂上我们老师一般会用“谁还有补充”“谁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等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课堂发展性的提问要求教师能合理巧妙地运用三问,不断引导学生在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不断推进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巧妙的“留白”“候答”。这时学生的回答内容将会有显著的改善,不仅是“对或错,是或不是”等简单的回答,同时,回答的正确率会提高,回答的复杂性和认知水平也会提高。 五、善于运用评价,积极促进生成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通过评价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引领提升,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1.激励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得到肯定性评价,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产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得到自我发展。如教学《埃及金字塔》时,在学生介绍得精彩的时候,我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听了你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那宏伟精巧的金字塔。”“真是个优秀的小导游,我想你的介绍一定能吸引每一个游客。”

2.提炼式。受年龄的制约,有时学生的回答要么是比较零散的,要么没有一定的深度。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梳理,并通过评价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在教学《烟台的海》时,在学习了全文以后,我引导学生去思考:读了课文,课题是“烟台的海”,为什么却还要写人呢?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对学生的理解进行了概括提升――“人离不开海,海孕育了人,海给人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浪漫,带来了快乐。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正是这样的海孕育了这样的人,也正是这样的人赋予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气息。人与海,海与人,紧紧相依。”

3.修正式。当学生回答的语言有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修正式评价语把学生的语言纳入更准确的轨道。如:“如果你能把×××说得更具体些那就更精彩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能把×××讲清楚,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富有智慧的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积极的提问去演绎精彩的课堂,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入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小议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篇3

一、创设情境,问在学生的兴趣点上

常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必定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富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 如教学“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时,教师在课前用一句“脑筋转转多 越转越聪明”非常押韵的话语,调动课堂的气氛。在新课引人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主题情境“植树节活动”中设问:“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天?”“在这个植树情景中发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样一连串的设问,体现教学设问的具有层次性,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分析学生,问在学生少而精量上

问题数量要求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

②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

比较之下,前者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后者的问题显得杂乱琐碎,过于直白,问得学生心神不定,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问题少而精,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研究教材,问在学生疑难处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尤其是难点。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通过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动手操作,深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观察后设问:“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分母就怎样变化?你能说一说吗?”引导学生从变中掌握不变规律,对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有较深的认识。这样,在重点处设问,一方面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通过提问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深刻。

再如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 “乘法分配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的难点。老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分配律。教师的“设问”目的非常明确分三层:

1、首先引课时,教师“设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它有什么特点?”这一设问,使学生回忆、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是让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归纳、整理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既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又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进步。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在教学重点内容时:利用教学资源中“植树问题”,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植树?“它的条件是什么?”“会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初步感知规律,在此基础上,设问“从计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展示出两种不同的算式,目的是让学生感知:(2+4)×25 25×2+25×4 这两道题的结果相同,数字也一样,引起学生质疑,这样的两道题,是否也存在一种关系,达到思维起步的目的。学生通过举例、观察、比较,教师继续设问思考问题: ①: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②、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③、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这三个“设问”揭示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特征,“相同点:两组算式计算的结果相等、参加运算的数字相同。联系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相加”。“问题”的提出是面向全体学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它吗?”学生很快用字母、图案、符号......说出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观察、比较、举例、对比、归纳,一步步地发现其中的规律。

3、反馈练习中,教师设计多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突破教材的难点。也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为枯燥的计算练习增添了趣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问题”为主线设计环节教学。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4

一、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个性,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与生动的实物联系起来。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积极学习。如对于鲁迅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问:“同学们有人去过鲁迅先生的家里和他聊过天吗?”看似不切实际的问题,但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发挥其想象力,穿越时代与鲁迅先生谈话。又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谁是森林之王?你们见过老虎和狐狸吗?它们分别靠吃什么生存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老虎怕狐狸的故事。请大家翻到《狐假虎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教师的提问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激起了学生的思维矛盾,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效性

教师只有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才能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调控教学进程,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提问后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教师不要急于表态、下结论,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桑娜拉开了帐子。”讲到这里,教师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结果怎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问题没有深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若把问题改为:“桑娜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在20 年后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样的提问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效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三、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并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性提问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提问就要注意激疑,以激起学生的思维。“疑”能使学生思维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两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了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人身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全面性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好胜心强,课堂上教师提问后,大部分学生都会举手,并争先恐后地抢答,但教师一次只能叫一名学生答题,其他学生就会表现出失落。如果一个问题只请一两个学生回答后就草草了事,那整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就只能是少部分。久而久之,未被提问的学生会产生事不关己的心理,对教师的提问闻而不理,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但如果同一个问题让很多学生回答,并且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此回答问题的面被扩大,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另外,问题的设计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地扩大答问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照顾成绩一般的学生,以点带面,充分调动起各层次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五、重点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但如果整节课频繁提问,随意提问,而且提问过于简单或欠科学,就会出现“满堂问”的现象。“满堂问”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与新课程中的理念背道而驰。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的盲目性,使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且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能力的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六、思考性

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这样的设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如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如《完璧归赵》一文中“渑池之会”教学片段,可以利用几个问题来进行导读“: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哪里看出他机智?哪里看出他勇敢?哪里看出他的爱国?应该怎样读出他的机智勇敢……表面看来,这样的问题设计合情合理,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若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也就基本上读懂了故事。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发散学生思维,学生若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体性就得不到发挥。若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加上问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成平手还是决出了胜负呢?两相对比,前面的导读题是沿着一条线的思路在单纯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而后一个提问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从多角度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 提问策略

【分类号】G623.2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事实证明,成功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设计出恰到好处的“读、设、讲、练”,有效运用语文的工具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多年的语文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问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才是真正有效的提问。让有效的提问真正成为学生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

一、提问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多次参加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的提问,不免有数不胜数的提问是一问…多答。看起来热热闹闹,存在独立思考少,不少的提问中让学生思维行动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除了把课文拆成部件讲解外,还有教者喋喋不休的提问。实际上这些问题都非常肤浅,学生一读便懂,没有一点思考的价值,反而大量地浪费了朗读、欣赏课文的有利时机。本来是有滋有味的“麻辣汤”,被教者无谓地解释、分析成了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了。这样严重削弱了语文教材原有的魅力。只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经常以读带悟,才能使学生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入,从零散走向完整,从空洞走向充实,从虚假走向真实,否则会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

提问时要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熟读、精思、博览”效果,要做到提问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活动,即通过学生的探索和思考做回答,少提那些只要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要让提问能促进学生主动在思考中学习。在具体实施提问时,课堂教学之中的老师把单向提问改变为互动交流,形成师问生、生问师、生问生的多向互动。

在教學情境中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提问中。是新课标的要旨,用“提问”的方式将自己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提问”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影响与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目标。不难看出,在举手足之间,表情言语之中的“提问”,在与学生进行着情感与心灵的交流,在营造着一种自主学习氛围与情境,能看到教师真诚的尊重、恰当的定位。

二、提问时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心理需求。在提问设计上要了解学生,把握学习起点,使提问“跳一跳、够得着”,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至于出现因提问简单使学生失去兴趣或因提问过难使学生失去信心的现象。在提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会使用等待技巧,提问后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后,也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或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回答更完善,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实施中,教师要允许、理解、宽容学生的错问错答,这样学生才能敢问、敢答,课堂教学提问才能真正有效。

三、提问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提问不是目标,得到答案也不是目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学习学习方法与过程”、“语文思考”等目标的融合,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提问放在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上。

在朗读和剧场演出中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借助“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产生思维,引导学生说说,为“多作”打下基础,同时渗透法律知识。通过有效的“提问”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创设的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情感价值体验。有效的“提问”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眼光去看事物,思考问题,从而走进儿童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在情境和有效的“提问”中“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理解、辨析、体验、感悟,营造出开放的、有活力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是完善提问。教学是以“学”为中心的,所以倡导学生们的主动全程参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做好“教”的工作,还要密切关注并且促进学生的发展,主动去与学生进行互动,注意学生的眼神、动作以及语言,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后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一问一答,抢答,小组的讨论还有辩论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若是回答错误,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指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不敢大胆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或是因为不好意思,或是因为害怕,很多学生都表示如果教师适当的给予鼓励和支持,学生之间会形成良好的竞争,愿意去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二是改进技巧。利用好最近发展区,不断进行温故知新的练习。这让知识的连贯性得以发挥和保全,比如在课堂讲授中加入小故事的成分,在提问的同时将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好的状态。

二是增强反思。所谓有效提问,就是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技艺,在反思和改进中不断完善自身。教师是众多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所以教师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授课水平、教学机智等都是考验质量的标准,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能够充分将专业的发展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篇6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引导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有教师的正确引导, 必须把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引入最近发展区。只有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 在思考问题的转折处等, 沿着学生思路启发引导, 才能较为顺利地引入最近发展区。

二、课堂提问要挖掘教材的内涵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依据, 是经过专家论证后编写的, 是具有科学性的, 同时教材也不尽完善, 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去用好, 既不迷信又不偏离, 所以我们对教材的研读很重要。备课时, 不能教学目标还没明确, 教学过程却已跃然纸上;不能教材还没研读, 网上资料却已搜了一堆, 然后东拼西凑。这样的备课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教材, 出现提问不恰当或提问比较简单、甚至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相符合的现象。但通过对教材的研读, 我发现书本上例1“先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接着怎么数?”这句话给人以一种很生硬的感觉。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可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要10根捆成一捆, 10根捆成一捆有什么好处。除非让他们感受到10根一捆的必要性, 否则学生的心里一定会有不解的疑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可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去体验以10为单位计数的好处。

三、课堂提问要重视问题的呈现形式

课堂提问的呈现方式很重要,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若过于琐碎, 就会使学生的思考空间狭小。传统的师生“一问一答”的狭隘式提问, 跨度过小, 使学生的思考空间过窄, 学习被动, 阻碍了学生主体潜能的发挥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问题的呈现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放性的提问, 多种方式的提问应渗透在每一堂数学课中,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服务, 但不能为了开放而带着学生去钻牛角尖, 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在提问时, 要把握好开放的“度”很重要。

四、课堂提问要让学生经历数学过程

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 课堂提问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教师设计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标, 不能只图活动次数多或活动形式热闹, 而应在启发学生展开数学思维上做文章。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只是单纯的行为参与, 是不能得到有效发展的。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数学活动, 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数学活动, 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滚滚袭来的改革浪潮中, 数学课该坚守的是什么?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抓住了数学思考, 就等于抓住了数学教学的根本。

五、课堂提问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数学思维是一个从“题设”到“结论”, 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 在教学中应展现问题的思维过程, 不仅展现正确的, 让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也要展现错误的, 从错误中明理,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展现思维过程的机会, 可以设计诸如“你是怎么做的, 回忆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你是怎么想的?”等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展现思维过程, 促进教师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如在“素数和合数”一课,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27是素数还是合数?”学生回答说是合数。如果教师就这样打住, 那么学生的思维过程、解题策略就被隐藏其中, 不得而知。

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篇7

一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 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 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中循环往复, 不断转化, 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 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 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 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 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而, 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这些教师常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 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设悬念, 在学生可能形成专业思想、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变为“已知区”。

2. 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显而易见, “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讨论式的课堂, 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 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 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 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 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 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 难点得不到化解, 从而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 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

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 抓住知识的重难点, 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 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问题过于烦琐或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3. 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停留1~2秒就开始点名。从实际效果看, 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 通常无法回答或仓促回答而导致错误, 进而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纠正学生的错误, 既不有效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是低效的。因而, 有效的课堂提问, 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 即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 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 我认为, 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 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 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另一方面,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对全体学生, 而不是“一对一”式的回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同学都能受益。这是中国大班额教学的必然, 更是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4. 恰当搭配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中, 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般地, 封闭性问题是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 而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封闭性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既定的、有确切答案的知识而设置的问题,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设置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有关调查表明, 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 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7∶3;而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时, 二者的最佳比例则为6∶4。

5. 恰当利用鉴别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

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沉默率做出判断。这也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调控的重要“抓手”之一。

课堂提问的沉默率, 是指课堂提问后学生沉默的次数与提问的总次数之间的比例。其中, 沉默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发出问题信息以后, 学生由于信息接收不畅, 信息理解出现困难、偏差或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做出判断等而出现长时间的“无语状态”。这不同于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回答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例, 或前文所说的“提问的问题难度”。例如, 在一节50分钟的专业课上, 某老师提问60次, 而学生沉默了48次, 课堂提问引起的沉默率达到了80%, 每个问题占有的平均时间仅为45秒, 多数问题的思维含量普遍低下 (多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假问题”) , 问题缺乏启发性, 无法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或提问引起长时间的沉默, 或回应人数寥寥, 或答非所问, 不知所云, 让听者云里雾里。实际教学表明, 这种提问几乎都是无效的 (至少是低效的) 。

一般地, 课堂提问的沉默率不宜超过20%, 这取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风格。课堂中有些问题的提出只是引发学生深思而不是直接回答, 就不宜判为沉默;沉思型 (内向型) 的课堂教学风格相比活泼型 (外向型) , 其课堂提问的沉默率更高一些。其实, 沉默率只是一种模糊的刻画方法 (而不是数学上的精确度量) 。

为此, 在设计提问之前,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结构特点。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沉默不语, 教师可以考虑转换自己提问的角度, 从另一个方向来发问;或者转换问题的种类、改变问题的开放程度、改变问题的层次 (如将综合性的问题改为应用性的问题、理解性的问题甚至事实性的问题) ;或者用更清晰、简练、明确的语言重新表达自己的问题, 进而提高提问的效度。

当前, 适当减少课堂的沉默率, 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成功做法, 这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有效提问的设计

Wilen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供了九点建议作为参考。具体如下: (1) 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 (2) 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 (3) 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4) 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 (5) 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 (6) 回答问题时,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7) 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问题。 (8) 鼓励学生提问。 (9) 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 在剖析学生观点的提问中, 利用这些回答来强调重点。综合以上的观点, 有效提问的设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问题的设计

核心问题主要关注和指导课堂对话的内容和认知操作,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课堂互动中的内容。因此, 我们在设计有效提问时, 需要注意提问的两大功能:一是要集中观点;二是要通过对话来推动思考的进程。同时要探讨那些能集中、引导和调节学生初始的思考成果的问题。因而, 笔者认为表达清晰的核心问题应该注意几点: (1) 包含学习者容易理解的措辞。 (2) 陈述简单, 问题中没有混杂额外的问题或说明。 (3) 让学生关注课堂内容。 (4) 确定学生回答问题时将会用到的单个思维操作。

因此, 在设计这些问题时, 教师必须精心挑选包含认知操作的行为动词。“在以思考为中心的问题中, 要运用精确的认知操作语言来提示学生必须执行某种特定的思考方式。”例如, 在细胞形态教学中, 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分辨两组不同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特征, 那么, 核心问题的模式或支架可以是这样: (1) 观察类:你在中性粒细胞 (或嗜酸性粒细胞) 的图中发现了什么? (2) 回忆类:你想到哪些关于这两种细胞的重要特征? (3) 比较类:它们有哪些特征是相似的? (4) 对照类:二者之间有哪些差异?

为了让学生学会区分两种细胞的异同, 我们在这个例子中按照观察、回忆、比较和对照的顺序来引导学生的思考进程。从观察开始,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收集关键信息, 帮助他们确认两种细胞的重要特征。接着, 让学生回忆已经知道的关于“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的知识, 只有当他们立足于自己的观察时, 这些知识才能为他们所用。另外, 让学生比较不同类细胞 (白细胞和红细胞) 的特征, 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类细胞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最后, 因为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区分“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形态的特征差异, 所以, 又让他们确定两种不同类细胞 (白细胞和红细胞) 的不同处。

2. 提问顺序的设计

课堂教学借助有效提问把学生的这些回答转化成有意义的理解, 但在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方面, 提问的顺序比问题的类型更加有效。提问顺序是一连串按认知发展先后顺序排列的问题, 和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支持和重新回答问题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对话, 激发思维和加深学生对课程概念的理解。

在提问顺序中, 对学生的回答穷追不舍的问题——加工性问题, 就能体现其内涵。加工性问题主要用于激励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堂内容, 并构建一个更完善的认知操作框架。例如:“你怎么知道哪个的?”“你为什么那么说?”“请用另一种方式解释。”“你怎么想到这一点的?”等为课堂实践者提供了很多关于学生思考了什么和如何思考的信息。正是学生的回答, 而不是教师的提问, 能挖掘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样, 学生的回答, 掀开了他们如何思考、如何掌控自身思维操作的神秘面纱。

3. 设计处理问题的主线

任何的问题, 都会引来学生的两种回答:切中要领的回答和答非所问。例如在观察课中, 切中要领的回答是通过个体的感官获得的, 它们清楚地鉴别出某个物体、某一事件或某种情境的关键属性, 并且这些物理属性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或触觉得到反复验证。而答非所问的回答并不是直接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获得的, 它们虽然以感官为基础, 却被学生转换成了另一种思维操作。因此, 教师在设计观察问题时, 一定要设计好这两种回答的处理主线。

如在让学生观察显微镜涂片下的尿液管型时,

问:运用感官, 你观察到什么?

可能出现的学生回答是:

A.它很漂亮B.它似虫子C.它似管状D.它似蜡样状的管状体E.它似结晶的透明体

其中, 切中要领的回答是:C.它似管状;D.它似蜡样状的管状体;E.它似结晶的透明体。

答非所问的回答是:A.它很漂亮;B.它似虫子。

处理问题的主线:重新聚集答非所问的焦点。也就是把那些“答非所问”的回答聚集起来, 使他们的思维回到初始的问题中去, 调整了学生的关注点。如A.你看到了什么让你觉得管型很漂亮?B.请你再仔细观察, 镜下的管型确实像虫子吗?

4. 杜绝问题的无效性

当我们开始努力改变无效的提问行为, 学习能让学生参与语言生产、改进思想表达的方式时, 提问教学就变成了一场喜剧。

第一, 必须抛弃无效提问, 即封闭式提问。封闭式问题的格式一般是由“是不是”、“会不会”、“能不能”这样的句子构成。这种问题会被解释成“教师不能确定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 也是让学生不必经过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同时, 封闭式问题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也失去教师考查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的最佳机会, 阻碍了教师了解学生生成答案的过程。再者, 当学生回答“会”或“能”时, 教师必须提示学生要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述教师提问的主题。这样, 问题就出现了——既然一个表述清楚的问题就能解答一切, 为什么还要问两个问题?

第二,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有效教学的对话依赖于所提问题的精确度, 措辞合理的问题将获得学生的优秀回答, 也将生成教师预设的回答。同样, 问题用词合理、简洁与含糊、繁复相比, 能激发更多的有效教学对话。有效问题的主干通常以“什么”、“以什么方式”、“怎样”或“为什么”等作开头。如“运用感官, 你观察到什么?”“观察滴虫的形态, 说说它是以什么方式来适应环境的?”等。

三有效提问的常用方法

提问的方法有很多, 其选择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1. 次序连环法

这是教学程序或教学内容、方法的需要。按照逻辑顺序, 依次提出一系列问题, 环环相扣, 依次递进, 这几个问题解决后, 所涉及的理论内容就解决了。如“依据此病例你可做出的诊断是什么?其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主要的检查有哪些?护理措施有哪些?”

2. 铺垫引路法

在讲一个新程序或转入新课题前, 提出一些准备知识的问题, 以便引出新知识, 减少新知识的讲解难度, 指点方向, 解决思维定向,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 精心点睛法

对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问题, 主要是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点, 问题的答案是讲授内容或课题的关键点、中心句。从一问一答中再次提出关键点、中心句, 必要时加以补充说明, 从而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 引导迁移法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操作、作业练习等, 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 从已知迁移到未知的学习。如问题“比较鼻饲法和洗胃法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已学过的鼻饲法知识迁移到洗胃法的知识。

5. 想象发散法

不局限于所讲内容, 而是根据教学中能力技能的培养, 诱导学生想象, 进行发散性思维, 求得多向理解和多个答案。

6. 破题综合法

根据题目、重点词设问, 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法。题目是内容的眼睛, 重点词是理解教材的内容及中心思想的窗口。教师抓住题目的题眼, 抓住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词语、概念定义, 进行适当归纳, 综合设计提问, 必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理论内容。

7. 诱发逆问法

通过实验、演示,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求因思维心理, 这时教师可以从果求因, 倒过来逆问学生, 以现象求实质, 以结果推出原因, 以个别寻求一般等。如让学生观看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 思考其成像的原因, 并进行讨论发言, 最后教师再进行推导讲解。

四结束语

为理解而提问, 让学生开动脑筋的提问是有效的提问。这种提问策略是“一系列以过程为中心的课堂设计, 它结合有效提问共同促成教学对话的实现, 最终达到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对话时, 发展和完善学生认知能力的目的”。如果说, 教学过程是理解性教学的核心, 那么, 有效提问就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为理解而教学不能只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口号, 它必须在我们的课堂中变成现实。只要精心地设计提问, 就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美]丹东尼奥等.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 (宋玲译)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350

[2]蒋宗尧编著.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基本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100

略谈课堂有效提问的三大策略 篇8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 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华而不实, 缺乏针对性, 表现在问题过于简单, 或者未经精心设计, 动辄“是不是”“好不好”, 形同口头禅, 发问不少, 但收效甚微, 只停留在学习的表面, 学生往往不需思考即能回答, 表面看来声音洪亮回答一致, 课堂气氛空前热烈, 但实际上是相当空洞的;强弩之末, 缺乏启发性, 表现在空泛提问, 脱离实际, 学生思考起来无从下手, 不知所措, 或者脱离知识经验提问, 天马行空, 不着边际;机械重复, 缺乏挑战性, 了无趣味, 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这些脱离学生和知识经验的提问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了学习效率。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大方面。

一、讲究针对性

常言道“十个手指不一样齐”, 更何况人的学习水平呢?学生的学习层次参差不齐, 理解能力不可能整齐划一。课堂教学时, 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 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还是能办到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把机会统统让给好学生, 而忽略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困生的畏学情绪蔓延, 两极分化严重。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 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比如, 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 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而对一般的学生应该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或“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数据?”难度、坡度适当减缓, 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再现了知识,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达到了因人施教的效果。这样就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促使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同时, 教师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 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 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形成学习的原动力。

再如教学《百分数》时, 根据学生收集的信息“姚明加盟NBA联赛的第一年投篮命中率为49.8%”, 这样设计问题:“49.8%表示什么意思?”

生1:表示姚明一年投篮100个, 中了49.8个。

生2:怎么会有0.8个球呢?应该表示大约进了49个, 或用四舍五入取50个吧。

面对学生的困惑, 进一步问:“49.8%是怎么来的?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

生3:如果姚明投了1000个, 49.8%就表示进了498个了。

在这认知突破的“瓶颈”, 抓住时机问生3:“‘如果’这个词用得好, 大家想一想姚明加盟NBA联赛的第一年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命中率49.8%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在一步步的争论、质疑和解疑中, 师生的问答对话自然舒缓、水乳交融, 对百分数的理解水到渠成, 学生产生感悟, 达成共识———49.8%是表示投中个数与投球总数之间的关系, 并不代表具体的量。

二、讲究启发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 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及时引导, 把握好发问的时机。超前提问, 学生会茫然不知所措, 因无法求答而失去兴趣;滞后提问, 学生毫不费力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 会因缺少思维含量而单调乏味。“不愤不悱, 不启不发”,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 不失时机地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此外,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这既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 更是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同时提问要有启发性, 要使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对难度较大的问题, 要分解成几个连续性的小问题, 使学生一个小问题一个小问题地拾级而上, 逐步解决问题。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提问,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发展思维为主线, 规划教学中的提问, 切忌提些不需思考就可回答的“是不是”“对不对”。提问的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只要教师心中有“标” (课程标准) , 目中有“人” (班级情况) , 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出来。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先从“体”到“面”, 让学生找出展开图与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找到长、宽、高与展开图的各边长之间的关系后, 就很容易发现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时不要急于收手, 而是以一个问题“想象把展开图折叠回长方体, 你还能找到每个面对应的数据吗”引导学生从“面”逆转到“体”, 让学生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进行一次再思考。

生1:a是右面的长, b是右面的宽。

师:a和b在长方体中还具有什么身份?

生2:a还是长方体的高, b又是长方体的宽。

师:这个“还”与“又”用得妙, 表明了它们的双重身份。那么ab的积除了可以表示右面的面积, 还可以表示哪个面的面积?

这个再思考的过程, 学生思维往纵深发展, 在“体”与“面”的转换之间思悟, 实现提升, 达到对知识深刻的理解。

三、讲究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运用知识, 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本源, 是孩子喜欢数学、了解数学和希望把握数学的动力。”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 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 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比赛等形式,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激起学生心中的疑团, 形成悬念。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 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 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 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新课之前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 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 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拿到冠军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 生动活泼, 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 能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 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 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中去。

又如教学《按比例解决问题》时, 抛出“谁能用最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 根据学生提出的三种方案展开对话, 第一种:爬上旗杆去测量———太危险;第二种:把旗杆放倒后测量———不可行;第三种:先量出旗杆影子的长度, 再根据人影与实际身高的倍数关系确定旗杆的实际高度和影子长度的倍数关系, 就能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旗杆的实际长度了。数学思维浓厚, 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始终乐此不疲, 兴趣盎然, 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 篇9

一、简单提问,有效学习

提问当中问题是关键,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将问题加工,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锻炼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中,主要的内容是观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那么在这节课,我们开始的部分,肯定是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室里哪些面是正方形?哪些面是长方形?像这样的简单问题,是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答出来的,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接着老师与学生都准备出两张卡片,老师再次提问:折一折、想一想,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研究,也可以小组研究,还可以自己研究,同学们将根据探究自己得出的结论一一地告诉老师,由老师带领分析回答得是否正确。以上两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首先,这样的提问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其次,在第二问中,问题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主要是老师调动学生的动手意识,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会对学习内容兴趣倍增。

二、针对性问题,培养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提出问题时,授课教师要明确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得课堂效果更佳。按照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问的时候应注意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这样会更有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问题一:羊圈里有50只羊,跑出去15只,问羊圈里现在有多少只羊?发现羊丢失以后,两个人出去找,其中一个人找回6只,另一个人找回7只,问现在羊圈里有多少只羊?还有几只羊没有找到?问题二:小明今年10岁,爸爸今年33岁,当爸爸45岁时,问小明多少岁?以上两个题都是通过针对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第一个问题逻辑性要强一些,因为它是环环相扣的;第二个问题也是一种思维题,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学习态度。针对性问题的好处就是,让学生走进课堂,紧跟着老师的步伐,师生之间相互作用,更主要的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突破原有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回答。

三、故作悬念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运用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 有效性 策略

问题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和升华,最终形成历史规律性认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是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学行为矫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历史课堂提问应抓住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问题设计形式、把握好设问的“度”,找到最佳切入点。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谈点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要恰到时机,匠心独运

1.于课前预习时设问——整体感知课文

许多学生都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预习可有可无;或者是简单地认为预习就是将课本浏览一遍。结果上课时,面对教师的简单提问还是云里雾里,找不着北。为纠正学生想法上的偏差,教师必须当好“向导”,做学生的领路人,努力开发课前,在课前充分考虑教材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用问题的解决来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前,教师设计了如下思考题作为课前预习任务:

(1)美国的国旗叫什么名字?每一个图案代表了什么?寓意何在?

(2)你能从美国国旗想到美国的诞生、发展过程吗?

(3)美国何时独立?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度,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4)华盛顿在美国的地位如何?你知道美国人对他的尊称吗?

(5)你知道美国的国体与政体吗?你能说出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影响吗?

(6)关于美国,你还有哪些了解?请给身边的同学说说。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不仅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思维也活跃了,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而且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充分,课堂气氛融洽。

2.于导课伊始时设问——引领学生入戏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正如好戏开始,鼓乐齐鸣,声势震天,自然先声夺人。历史课运用设疑亦是如此.导课伊始,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疑到思,尽快入戏。

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节课时,教师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然后告诉学生,设置54们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设问不仅悄无声息地自然顺畅地过渡到第一目“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课的学习,而且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索新知识的境界。

3.于重难点处设疑——解决思维障碍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另学生思之……”历史课中的重点是核心知识,往往是学生“所不易领会处”,而难点是学生思维容易发生障碍、产生偏向的地方,学生往往会陷入迷茫,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这时教师应结合教材知识,在这里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体验去分析思考,达到“柳暗花明”的目标。

教师在组织讨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重难点问题时,学生讨论往往深入不下去,笔者就采用分解题目、循循善诱的原则组织学生讨论:1.什么叫民主革命(从革命的目的、性质来启发)?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在什么地方(从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性质、革命任务等方面来启发)?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从无产阶级的壮大、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等方面来启发)?这样通过一层层设疑,一步步释疑之后,学生便深刻理解了这一问题,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等也就都大大提高了。

4.于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完善知识体系

每节历史课都有完整的知识系统。课、目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联系,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此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上。

在讲“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时,为自然过渡到这一内容,教师可在讲述由于敌人扫荡给解放区带来巨大困难后提问: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有没有被这严重的困难吓倒呢?为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共在根据地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呢?这样提问,前后衔接便显得非常紧密,学生思维也可保持较强的连贯性。

5.于无疑处设疑——一石激起千层浪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古代许多哲人认识到“有疑”的教育作用。所以在历史课堂中即便是无疑的地方也要设疑。有些历史知识貌似无疑,但却蕴含着智力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

例如,在讲重庆谈判的意义时,看似无疑,但也可设疑:重庆谈判最终还是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是不是说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呢?这一问题便可引起学生思考:能不能以结果作为评判历史事件的唯一标准呢?重庆谈判的重要意义又体现在何处呢?这样学生对于书本上的现成答案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6.于课堂结尾处设疑——意未尽味无穷

一堂好课,既有好的开头,中间有一两次高潮,也应有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结束课程的一种好方式,设疑使其词已尽,意无穷。教师应在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 历史学科教学本来就是以时空为经纬展开的,每一章节学完,都有“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意味。因此,于结尾处再设疑,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如讲“大革命失败”时可设疑:面对国民党的屠杀,共产党人倒下了,但他们是否永远倒下了?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埋好同伴,擦干血迹后又出发了,因为他们相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了挽救革命,又果断地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又如何?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二、问题的设计应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而不拘一格的问题形式则更能够提高问题本身的吸引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历史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 除了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常规问题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形式更活泼或更深刻的各种问题。

1.依据教学视频设计问题

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加以呈现。这种呈现由于更形象,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学生也就更易接受。而教师这时候如果能够恰当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这种直接的视觉冲击进行思考,则更能强化对知识特别是课本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感上受到的震动也会更强烈。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笔者放映了一段邓小平南巡的视频,然后提问:作为退居二线的邓小平为什么还要再度出山?南巡途中发表了哪些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看完这段视频后,88岁高龄的老人还在关键时刻出来助推中国一把,你有何感想呢?通过结合视频设问,不必教师详解,学生就能很快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作用和意义,认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巨大贡献。

2.依据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设计问题

俗话说文史相通,文学作品常常用来记述历史事件,抒发历史感怀。因此可将文学作品充分地运用到历史教学过程中来,通过问题的恰当设计,使过渡更自然,教学更活泼,内容更丰富。如在讲述红军长征的过程时,便可引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然后提问:这首诗中的“五岭”、“金沙”、“大渡桥”“岷山”等都涉及到了长征途中哪几个重要的事件?诗词中体现出红军战士怎样的革命情怀?这样一提问,学生的好奇心便来了。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接受了思想情感的教育。

3.依据历史史料(图片)设计问题

历史史料是一笔丰厚的教学遗产。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剖析,设计出合适的问题,实际上这是对教材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这种整合避免了干巴巴的就书论书、平铺直述,让学生在阅读史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较深刻的理解教材的内容,较牢固的掌握知识。依据史料设计问题容量更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显著。

在学习人民版“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节时, 为启发学生理解“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笔者对教材中提供的现成的图片(图1:十九路军在上海闸北英勇抗击日军;图2:一二九运动中,北平示威学生与国民党军警搏斗;图3:天津、上海邮政工人在信封上宣传抗日;图4:《申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图5:八路军战斗在长城内外)、地图(图6: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和史料(知识链接:华侨支援抗战)做足了文章,分类设问,设计了如下问题组:(1)观察图1、5和图2、3,你会发现抗日战争在地域上有什么特点?(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后方掀起全国性的救亡运动)(2)观察图1、2、3、5和知识链接,从参与人员抗战上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全国各阶级、阶层和海外华侨都参加了战斗)(3)从图1、4、5和课文有关知识分析,面对日军全面进攻,中国的党派、军队有什么行动?(国共两党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国军和共军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日)教师通过设置系列小问题,引导结合相关图片史料讨论后,学生对全民族抗战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学生日后分析类似的问题提供了范例。

4.依据历史老照片、漫画设计问题

一副好的历史老照片、漫画往往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通过对这种内涵的挖掘,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感受老照片、漫画所带来的耳目一新的同时,能够深入思考问题。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在教学中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讲述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态度和事变影响时,笔者根据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

(1)中国这个时候命运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你认为蒋介石这个时候关注的什么?

(3)面对中国命运的抉择,蒋介石作出了怎样的决策?为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回答,学生便较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阴谋。

当然,问题设计的形式远远不止这些,例如,我们还可以依据谜语、历史典故等多种资源设计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三、问题的设计应把握好“度”,找到最佳切入点。

1.把握好“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智力特点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虽然是将教学内容化作问题,但绝不能简单地按照教材的顺序,一步步地罗列问题,否则只能是解决基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同时设计的问题也不是愈难愈好、愈偏愈好。对于一些难以一下子理解的问题,教师就应由难化易分解成问题组。另外要照顾好优生和学困生,较易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而较难的问题则让优生解决。

2.把握好“跨度”。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尽量反映学生对原有知识、教材相关内容、生活经验等因素的认知。问题设计是为了在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向知识的深层次发展、思考,使学生在解决前一问的基础上去解决后一问;要掌握教材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

3.把握好“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避免一个问题就把学生难住。这就要求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望尘莫及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它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由对历史的感知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且这些问题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融会贯通,自己解决问题。

4.把握好“密度”。设计的问题疏密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要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候时间。提问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切记一浪接一浪,狂轰乱炸。

总之,要促进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就必须使课堂提问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高效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要重视时机、形式和“度”的把握。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学历史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6

2.《历史课堂中“问点”的选择》(《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7

3.《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11

然而, 有效提问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是提问流于形式, 没有实质意义。二是提问针对性不强, 没有紧扣教学核心。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随心想到的问题, 没有适时出提问, 没有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三是问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有些问题设计过于难, 只面向优秀的学生, 或者老师偏爱部分学生, 总是围在几个人处提问。四是学生较少提问。在课堂中经常发现整节课都是教师问, 学生答。学生没有主动思考, 主动质疑。如何实施课堂有效提问呢?

1. 明确问题类别, 精心设计问题

(1) 问题类别不同, 提问的方法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将问题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问题。封闭型问题是指只有唯一的一个答案, 开放型问题是指答案不确定, 可以有很多种答案;展示型与参阅型。展示型是教师指导答案, 要学生回答出答案以检验。参阅型是需要学生给出个人见解, 没有固定的答案。一般英语课堂中的问题有yes/no问题, 只要作出选择的问题, 还有why引导的问题。

(2) 在各个环节设计有效的问题。一节英语课堂分为导入、新授、巩固、拓展环节, 在这些环节处精心设计问题,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目标在于让学生对当天教授的内容感兴趣, 进而认真学习。因此在导入环节可以设计开放型的问题, 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比如, 在小学英语五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 针对学生非常好奇想了解新老师的情况, 教师给出一些图片, 问学生从图片上你能了解一下老师吗?这立即激活了学生的兴趣点, 在学生的猜测中肯定或否定, 边学习今天教学内容有关的wonderful, English songs等, 直接进入主题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问能力。

2. 合理耐心等候, 机智互动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 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这里主要指课堂提问时, 教师对学生回答会提后的评价与反馈以及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给予反馈。我们通过对一节课堂的观察发现;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有时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当学生的答案不是自己期望的答案时, 教师往往不去听他说了什么, 而是急于重复问题或转问他人, 甚至自己代答。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对回答的追问。

T: Su Hai has many stickers, they are very beautiful. Does Yang Ling like stickers? S: Yes. T:How do you know that?S: Yang Ling says "can I have one"? S:Yang Ling says "can I have a look"?T:Clever! (板书这两个句子, 并新授)

在story time的后半段, 有两个新的交际用语Can I have a look? Can I have one? 教师通过追问, How do you know that?很巧妙地呈现了这两个句子, 学生自己主动发现理解,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非常有效。有的放矢地推进了英语课堂教学, 丰富了教学内容, 深化了教学效果。

3. 突出学生主体, 鼓励学生提问

“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效。”然而我们传统课堂上总是教师问学生答, 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巧妙, 而较少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 我们应该思考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 主动思考的能力。

译林英语五年级下册Chinese Festivals中, T: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festival is it?S:It’s Spring Festival.T:Yes,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festival?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S:Iwant to know when’s Spring Festival?T:Good question!S:What can we do at the festival?……

在这个环节, 教师要呈现春节的时间、活动等, 没有直接问学生这些问题, 而是由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 自己想知道什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乐于提问, 敢于提问。

4. 难易层层递进, 面向全体学生

上一篇:汽车4S企业下一篇:研究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