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2024-10-06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通用12篇)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篇1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在提高课堂效率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角色固化,无师生互动

提问教学主要以教师疑问与学生疑问构成.但是,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模式为主,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提出疑问.这种教学模式只利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与进度,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问形式单一,无普遍性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提问教学的多元化、丰富化,已经成为活跃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目前,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口头提问方式为主,学生答题方式不是举手回答就是集体齐答,偶尔采用抢答形式,缺乏一定创新.单一的提问方式,对于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问题机会较少,加上不敢提问,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三)问题具有随意性,无针对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老师提问内容较单一,大部分来自于课本,学生不用动脑就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课本上的知识大多属于记忆性问题,很难挖掘小学生的想象力.即使是回答正确老师提出的问题,增强学习自信心,但是具有局限性,加上学生思考问题时间不足,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合理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有助于促进师生间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创建问题情境,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建有助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的肯定,对学生学习态度起到很大影响,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相对于肯定而言,否定反馈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良好的反馈方式,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二)充分准备,增强问题质量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借助小木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形状,学生可以选择两根长小棒与两根短小棒进行摆放.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哪位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对长方形周长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认为四条边之和则为周长,回答周长=长+长+宽+宽,有的学生借助乘法知识将周长写成长×2+宽×2,还有个别学生写出周长=(长+宽)×2.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你们觉得这些计算周长的方法中,哪些最简单?为什么……采用这种发散性思考方式,挖掘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启发式引导,鼓励学生发问

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要认真考虑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认真研究怎样引导.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请第二同学甚至第三个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要从侧面或换一个角度提问来引导.

例如:某某蔬菜店运进白菜20吨,运进土豆的吨数是玉米的2倍,运进白菜和土豆一共多少吨?教师可以进行启发性提问: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白菜与土豆吨数间有什么关系?求白菜与土豆一共多少吨,需要哪些条件?已知条件有哪些?未知条件有哪些?教师要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充分利用本课堂所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课堂效率.当学生回答有一点偏差时,教师不要着急告诉学生答案,要针对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性、启发性的提问,一直到学生正确理解为止.当学生回答出现较大问题时,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把课堂生成的不正确的,有不同看法的问题,当作一种宝贵的数学教学资源来利用,让学生在思考、提问、讨论、争辩、体验中迸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四)以学生为主,指导具有针对性

根据学生数学知识与能力水平不同,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以保证全部学生都可以得到充足发展空间.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智力情况及性格差异,深入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进程,制订个性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争取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机会,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加深自身认知水平,并促进数学经验水平的提升.

四、总结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只有提升自身专业教学能力,改善传统课堂提问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有效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篇2

方启美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精心设计,紧抓提问点(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容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例如:金老师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她首先把问题呈现给大家:“妈妈给一家三口每人烙一张饼,家里的一只平底锅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三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 生:烙饼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师:要使烙的时间尽可能短,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要充分利用“每次最多能烙两张饼”这一条件。尽可能不要让锅空出来。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你看,每个同学都忙着拿出事先准备的圆形纸片开始烙饼了。

又如:王老师在上“比较分数大小”时,刚上课他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下,他们口渴难耐,孙悟空去找来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自告奋勇来分西瓜,他说:“我少吃点分二分之一,悟空多吃点分三分之一,师傅吃得最多分四分之一。”王老师提问了,“究竟谁吃得多?”我们等一下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拥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探索新知。

(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疑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着他们的错误认真分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周老师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对于同一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情况进行分类时,有的学生只看表象,把没有延长,看似不相交的也分在不相交一类,这时老师请学生回忆什么是直线?(可以无限延长)那你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吗?学生立即把两条直线都延长后再重新分类,得到准确的分类结果。(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三位数减去另外一个三位数等于129,我首先告诉学生这道题有多种答案,要求他们多想几种,有意识开展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

2、精心设计,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不能轻易提问。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哪些地方学生容易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在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如:朱老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在探究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首先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形状和正方形最接近?它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因为这几个问题带有较强的启发性,所以能够探究出方法的学生很多,并且基本上都能完整地讲述探究的过程。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问题的设计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景设计,应分层次。如概念的理解、例题的要求、练习的完成都具体分层次。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时,我首先训练学生会找中间问题,使两步计算的问题变成两道一步计算的题。有一道练习题“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有16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要求学生先找到中间问题,并提出问题“全班共有多少人?”这样降低了这类题的难度,学生自然也就会解决它们了。

4、精心研究,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面临几十个人,有时一个老师所任教的班级往往有几个。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性格、爱好。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课堂提问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课堂提问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础,兼顾优生和差生。无论哪个班,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即“跳一跳,摘苹果”。为了适合优生、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向优生提出,将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差生提出。有的老师将一个中等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向差生提出,然后中等生总结,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在政治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3

一、引发认知碰撞,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已有的心理和智力水平,还原知识发现过程,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同已熟知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感悟,从而激发其问题意识。例如在给初一学生讲解《矛盾的青春期》时,教师问学生:“在家里,如果妈妈问你‘你的头发太长了,怎么不去理发,你会怎么回答她?”一位学生说:“妈妈,头发理不理是我的事情,你女儿已经长大了,你少操心吧!”另一位学生说:“妈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你别唠叨了。”其他学生似乎都有同感,接着笔者又问学生:“如果你生病了,最希望谁可以陪伴你?”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当然是妈妈!”“还有爸爸!”“我亲爱的奶奶!”通过对比不同的回答,学生发现有时候自己的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特别强,有时候又特别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此时学生的思维冲突便产生了,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被激活,问题“这是青春期什么矛盾的体现?”就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学生就会发现,这些言行原来是青春期“独立性”和“依赖性”矛盾的体现,作为学生不必对此感到烦恼,而应该勇于正视、认真分析、积极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引发认知碰撞外,还可以从学生的差异性、已有知识结构等方面引发思维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表达问题

和谐的课堂即学生学也融融,教师教也融融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善思、好问、乐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宽松、平和的氛围中,其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很多学生表示怕问得不好会被教师责怪,或提的问题有错会引起同伴耻笑。可见,在政治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而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这种尊重在政治课堂中体现为: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人人都享有提问的权利;问题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教师和学生都应非常认真地倾听,并给予负责任的回答。其次,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每个学生都知道提问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关键是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能积极探索和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在讲解《做情绪的主人》教学环节中,师生都在探讨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这时,一位成绩平平的学生小声说:“老师,其实我有另一个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就是情绪接纳法。”笔者进一步鼓励他:“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说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吗?”听到这话,这位学生神情激动,颤声地说:“老师,我有一句话当自己在情绪不好的时候经常会想起,那就是‘全身心地接纳当时不好的情绪,因为我知道它来肯定就会走。”听了这话,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此后,这个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一问一答,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打开了封闭的智慧之门。教师应明确让学生知道自己十分欢迎他们发表与教材及教师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信任教师,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三、提供多向思维,引导学生有效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处处都有,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就易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质疑、共同解疑、共同分享的习惯。

例如,讲解《走进情感天地》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面对同样美丽的长江沿岸景色,分别写出的两首诗歌《江夏别宋之悌》和《早发白帝城》。通过对李白诗歌的朗诵和感悟,学生能够提出最直接的问题:“为什么李白面对同样美丽的长江沿岸景色,写出的诗句感情色彩截然不同呢?”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认真的思考、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影响我们情绪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到“情绪是经常变化的,它随着个人的境遇、社会生活、个人志趣和所处的环境、地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变化而变化”。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情绪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是一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一条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如果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提问,就能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

在政治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4

一、引发认知碰撞,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已有的心理和智力水平, 还原知识发现过程, 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同已熟知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认知冲突, 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感悟, 从而激发其问题意识。例如在给初一学生讲解《矛盾的青春期》时, 教师问学生:“在家里, 如果妈妈问你‘你的头发太长了, 怎么不去理发’, 你会怎么回答她?”一位学生说:“妈妈, 头发理不理是我的事情, 你女儿已经长大了, 你少操心吧!”另一位学生说:“妈妈, 我又不是小孩子, 你别唠叨了。”其他学生似乎都有同感, 接着笔者又问学生:“如果你生病了, 最希望谁可以陪伴你?”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当然是妈妈!”“还有爸爸!”“我亲爱的奶奶!”通过对比不同的回答, 学生发现有时候自己的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特别强, 有时候又特别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此时学生的思维冲突便产生了, 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被激活, 问题“这是青春期什么矛盾的体现?”就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学生就会发现, 这些言行原来是青春期“独立性”和“依赖性”矛盾的体现, 作为学生不必对此感到烦恼, 而应该勇于正视、认真分析、积极解决。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可以从学生生活中引发认知碰撞外, 还可以从学生的差异性、已有知识结构等方面引发思维碰撞, 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营造和谐氛围, 鼓励学生表达问题

和谐的课堂即学生学也融融, 教师教也融融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这种感受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善思、好问、乐学。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只有在宽松、平和的氛围中, 其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很多学生表示怕问得不好会被教师责怪, 或提的问题有错会引起同伴耻笑。可见, 在政治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而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这种尊重在政治课堂中体现为:尊重每一位学生, 即人人都享有提问的权利;问题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 教师和学生都应非常认真地倾听, 并给予负责任的回答。其次,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每个学生都知道提问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是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 能积极探索和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在讲解《做情绪的主人》教学环节中, 师生都在探讨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 这时, 一位成绩平平的学生小声说:“老师, 其实我有另一个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就是情绪接纳法。”笔者进一步鼓励他:“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 很有价值, 你能说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吗?”听到这话, 这位学生神情激动, 颤声地说:“老师, 我有一句话当自己在情绪不好的时候经常会想起, 那就是‘全身心地接纳当时不好的情绪, 因为我知道它来肯定就会走’。”听了这话,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此后, 这个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一问一答, 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 而且还为学生打开了封闭的智慧之门。教师应明确让学生知道自己十分欢迎他们发表与教材及教师不同的见解,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充分信任教师, 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三、提供多向思维, 引导学生有效提问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思考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 问题就是矛盾, 矛盾处处都有, 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就易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培养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质疑、共同解疑、共同分享的习惯。

例如, 讲解《走进情感天地》时, 教师可以引入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面对同样美丽的长江沿岸景色, 分别写出的两首诗歌《江夏别宋之悌》和《早发白帝城》。通过对李白诗歌的朗诵和感悟, 学生能够提出最直接的问题:“为什么李白面对同样美丽的长江沿岸景色, 写出的诗句感情色彩截然不同呢?”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认真的思考、分析, 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影响我们情绪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到“情绪是经常变化的, 它随着个人的境遇、社会生活、个人志趣和所处的环境、地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变化而变化”。随着问题的解决, 学生对情绪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篇5

一、课题的提出: ● 课题核心概念:

小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尚未掌握必要的有效提问策略,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并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本文拟在分析有效提问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提出有效提问的策略。

● 存在问题分析:

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教学问题逐渐聚焦于真实的课堂,提问受到很大的关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价值认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率提高。

2、通过课堂教学评议、研究课观摩、教学展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诊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提问设计及应用能力。

3、通过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们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四、有效提问的策略

面对教学内容,教师该如何将其转化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问题呢?笔者以为,教师首先提问时还要兼顾问题的广泛性和指向性,提问既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又要紧紧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索;第三教师提问还要注意避免一些问题,确保提问的有效性。最后,还应适时、适度地使用探询性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成效的方向扩展。

1、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

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不同,教学效果肯定不同。所以教师提问时,必须需要考虑提问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1)提问要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层次行为,对于直线概念也有相应的以下不同提问方式:

1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

2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

3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

4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

5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

6你会画直线吗?你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

不同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层次也不同,教学时如何把握呢?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提问方式,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一般来说前3种类型提问方式常用于直接教学模式,后3种类型提问常用于接间教学模式。

(2)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如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搭一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生2:我认为是选4根对边相等的小棒。

„„

上述教学中教师以“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2、提问要兼顾广泛性和指向性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大气”,不能太小,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要尽量减少。“大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其次“大问题”也必须是指向明确的,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教学“时间和数学

(一)”(北师大版第五册),在这节课里,教师创设了一个“每当周六、周日的时候,只要爸爸休息或妈妈休息,他们就会带飞飞出去玩,这不12月份到了”的教学情境,情境呈现后学生情绪高涨。然后,教师提出“飞飞会想些什么呢?”的问题,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共同的休息日这一教学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再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教师在引入学习时用多媒体出示游泳池,并说明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40米。

教师:你去游泳,安全吗? 学生:安全,可以在浅水区。学生:安全,可以,带救生圈。教师追问:真的安全吗? 学生:安全,可以叫家长陪同。

„„

教师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1.6米,是浅处1.2米,中间1.4米。

教师:1.4米是怎样算出来的,是什么意思?

很显然教师提出的“你去游泳,安全吗?”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出示主题图后,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有一冒失鬼,一看平均水深1.4米,自己身高1.42米,马上往水里跳,你们认为这样安全吗?”估计学生就会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

3、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

探询性问题是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询性问题对教师具有较高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才能及时追问或补问。

(1)使用探询性问题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在快节奏的活跃课堂里,那些简短而含糊的回答有可能会掩饰部分正确的答案,或者,虽然答案是正确的,但理由是错误的。当你不能确定在一个正确的回答背后,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解时,应使用探询性问题来加以澄清。如教学“9的减法”,教师出示情景:“9个气球,飞走了5个”,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提出“9-5=4”,教师这时可以追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这样你就有可能听到“9表示气球的总个数,5表示飞走的个数,求出来的4表示剩下气球的个数。”通过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2)使用探询性问题诱发新的学习信息,在得到一个至少是部分正确的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后,使用探询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学习信息。如教学“十几减9(8)”,课的开始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学生15-9你会算吗?

学生:15-9=6

因为10-9=1

1+5=6 学生:15-9=6

因为15-5=10

10-4=6 学生:15-9=6

因为 15-10=5

5+1=6

但是对后续学习有帮助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在课堂中没有生成,这时教师可以补问“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计算呢?”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马上会说:“因为6+9=15,所以15-9=6”。通过补问,诱出了新的学习信息,使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

(3)使用探询性问题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向,使讨论转向新的方向,为后续学习问题设定新的情境。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学生明白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之后,教师提出“现在有没有同学要说说其他分数的大小比较”,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思维方向马上发生转变,进而自然地进入另一个知识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建构阶段。

4、有效提问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1)使用的问题太复杂,语意模棱两可。

(2)教师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对于超出你认为是恰当范围之外的答案,你会拒之门外,其实这里隐藏着不可预约的精彩。

(3)提问时心中无教学目标,不能肯定自已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4)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作出回答。

(5)把提问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

总之,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篇6

一、注重提问开放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明确,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点在于所提的问题要有价值和有意义,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教师要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例如,在教学4B Unit5 Seasons时,老师设计了如下环节:

在回答这类非限答性问题时,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局限于课文中词句,他们能联系生活实际,自由地表达四季的气候特征以及与季节相关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提问多样性

课堂提问的设置要根据所教内容而定,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提问模式,不能所有的提问都是用Yes/No来作答,这样的答案过于简单。也不能全是用整句来作答,有时会难度较大,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常常不会注意到语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填空的形式,给出答句的部分单词,降低些难度。有些问题难易适中,老师可以直接用特殊疑问句来提问,即用以疑问词Who, When, Where等开头的问句。其次,我们知道现代心理学家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歌曲、小诗等活动,在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除了这些常用的提问方式,教师还可以针对图表、连线等形式提问,学生把图表、连线中已给信息重新整理进行作答等等。

三、注重提问情境性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杜威则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性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的问题”。创设情境,就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真实问题”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构建。

例如,在教授3B Unit 8 Were twins!中,老师在课堂中提问本课重点句型“Whos this girl/ boy/…? ”“Whos that girl/boy/…?”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了在近处的刘翔和逐渐跨栏跑远的刘翔进行对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Whos this…?”和“Whos that…?”的区别,从而正确回答并有效运用。此外,老师还最大化地利用班级实物素材,比如就利用学生所在教室中的人物,来进行“Whos this…?”和“Whos that…?”的问答操练,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积极思考,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句型。

除了上述例子中利用多媒体、班级实物创设情境外,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模拟的语言交际环境,进行角色和短剧扮演,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各角色的对白便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了。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进入”各自的角色去同别人交谈,去理解对方的谈话,而不是在简单地学别人说话。

四、注重提问层次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教师大多会采用师生、生生、师和众生等点、块、面结合的操练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全班学生都参与了交流,但教师点对点提问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交流中各取所需。

首先,由简单到复杂。例如,在教授4B Unit 8 How are you?时,老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老师和布偶(S)对话:

又如本课中的以下环节:

这几个问题难度逐步加大,可面向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学生,让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子”,以激发思维,培养能力,活跃气氛。

其次,由旧知导入新知。例如,在教授3B Were twins!中的句型“Whos this man?”时,老师以芒果(mango)图片遮住一个男人的头,先用学过的问题“Whos he?”来提问,让学生能理解老师所问之义。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边说“mango mango go go go”边移开芒果图片,自然而然地由旧知mango学会新知man的发音,并由图片提示理解了man的含义。此时,老师再提问本课的新句型“Whos this man?”学生便能容易理解并准确回答。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有效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有效提问还

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课堂提问的开放性、多样性、情境性和层次性,从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并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篇7

一、化繁为简, 提高学生兴趣度

物理课程主要由实验构成, 包括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等, 而无论何种类型的实验都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在进行课堂学习时, 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乏味等不良情绪, 难以提升学习兴趣, 影响学习效率。鉴于此, 初中物理教师应在课程准备阶段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同时还应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准确合理地设计问题。若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有思考的余地, 才能说明教师的提问是有效的。教师应避免提出令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难以思考的问题, 而应从浅而小的问题入手, 让学生主动地投入思考并对问题进行探究,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课为例, 就初中力学而言, 浮力的难度较大, 若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急于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受几种因素影响的话, 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并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原本就对物理课程兴趣度较低的学生去思考该问题更是困难, 最终只会使其束手无策, 降低其学习信心。但是, 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出发, 从简单的现象中提炼出问题, 将会获得更积极的效果。如教师将一个鸡蛋放入装满清水的烧杯之中, 且边添加食盐边搅拌, 学生明显地发现鸡蛋逐渐上浮, 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个鸡蛋上。此时, 教师抓住机会提问:“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呢?”学生开始思考并互相讨论。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因为鸡蛋所受的浮力变大了。”教师因势利导, 进一步提问:“为何鸡蛋所受的浮力会增加呢?”学生回答:“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教师接着发问:“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此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液体的密度。”从而使复杂抽象的问题清晰化,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层次分明, 提高学生参与度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提问的层次性与梯度, 这也是提问艺术性的一种体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并给予适度引导, 使其逐层深入并较轻松地理解新知识, 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例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这一课, 当涉及到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 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若干个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可以设计如下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第一层:如何了解矿石的组成物质?如何鉴别戒指是否为纯金?第二层:教室内空气的质量该怎样计算?第三层:怎样算出不规则零件的体积?对于这些难度不一的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进行回答, 同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密度的相关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达到兼顾全体学生的目的。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 每位学生都能对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较明确的回答, 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触类旁通,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在物理知识的综合复习阶段, 充分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运用物理知识对各类物理现象进行解释。比如:“请结合生活实例, 阐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压强减小的现象。”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只要有一两名学生带头发言, 其余的学生就会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 渴望从自己学过的知识中获得启发, 从而形成互相带动、共同进步的课堂气氛。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与发言之中, 使课堂氛围呈现积极活跃的景象。采用此手段进行复习, 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解读物理知识, 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促进教学任务更加高效地完成。

四、由易至难, 促使学生深入学习

作为理科类课程之一, 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把握问题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防止问题孤立地存在。为增强物理问题的逻辑性,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设置具备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的提问, 由易至难, 循序渐进。

以“简单电路”这一章节的内容为例, 教师在对该章节的有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回顾时, 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计。如:“本章大家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 回想一下具体学习了哪些物理量?”学生回答:“电流、电压还有电阻。”教师进一步提问:“教室内的电灯, 其亮度受哪种因素的影响?”这时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 有人回答电流, 有人回答电压。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应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同一盏灯, 其两端的电压越大, 电流也就越大, 电灯也就越亮。因此, 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没有错误。”接下来, 教师提问:“电流的大小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回答:“改变电阻或者电压。”教师因势利导:“可以使用哪些方法使电阻发生改变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由点逐渐拓展成面, 学生会回答:“使导体的粗细、长短与材料发生变化。”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改变哪一因素最简单呢?”学生回答:“改变导体的长度”。教师更深入地提问:“大家想一想之前学习过的哪类仪器是以这样的手段来改变电阻, 实现电流大小的变化的?”学生自然想到:“滑动变阻器。”从而由易至难, 使提问不断深入,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拓展思维,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 应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教授学生解答问题的方法, 使其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为此, 教师应尽量使提问具备抛砖引玉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应尝试进行创新性教学, 让学生在质疑与提问中体会真理, 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师应创造有利的环境, 让学生在适当的教学氛围中, 勇于提问, 大胆质疑。

例如, 在学习“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时, 教师可以运用科学探究的形式设计相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挥其创造力。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现在给大家两只灯泡, 其额定电压分别为2.5伏和3.8伏, 那么怎样才能将两者的电阻值测量出来呢?”教师提出这一问题之后,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 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 学生须要研究实验操作的步骤、需要收集哪类数据等。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 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增强, 相比教师的语言传授, 这样的方式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即将下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 如:“大家知道怎样测量家里的电器的电阻吗?”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实验设计, 进一步将电阻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六、把握时机,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掌握提问时机, 准确把握提问的切入点, 能够增强提问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问的技巧, 避免盲目提问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者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以及抵触心理。物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进度。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准确把握学习时机,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机械能》这一课时, 教师应对“能量”这一名词进行定义, 让学生理解能量是对物体做功本领的反映, 且各类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 而做功的多少就是物体能量的体现。当教师对能量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说明后, 应把握时机进行提问:“物体有能量就说明它在做功吗?”“正在做功的物体是不是就有能呢?”“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的能有何关系?”教师在讲解了“能量”的概念后再提出这一系列问题, 有效地把握了提问的时机, 为学生理解、掌握概念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篇8

一、激趣提问, 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名优秀的导演总是能够在影片的开头就吸引住观众, 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 敲响动人心弦的第一棰,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他们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

政治课导入方法很多, 学生喜欢的是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的导入。如有一次下课做课间操时, 我看到本校高二 (1) 班学生小林穿了一件运动服, 前面印有“adidas”文字, 后面印有一个骷髅头和交叉的两根骨头的图案, 从我面前一闪而过。而下一课正好是我上他们班的“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 在上课前, 我叫小林到讲台上展示一下他的服装, 小林说:“我穿这件衣服没有什么不好, 很有个性, 而且还是名牌呢!”我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小王说:“据我推测这件服装可能是假货, 因为正宗的品牌公司一般不会生产这种印有暴力文化图案的服装。有些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 迎合部分消费者心理, 不惜制假售假。”于是我进一步发问:小林的观点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呢?做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应该践行哪些原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小王观点的合理性。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 而且还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出新知, 学生认识到品牌公司一般都很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将知识融入生活中去, 才能彰显知识的价值;知识也只有回归到它产生的地方, 才能变得鲜活。从学生生活出发设计问题, 比直接问纯理论化、知识化的问题要好得多。

二、启发提问, 深化知识

问在当问之处, 是课堂设问成败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讲, 设问点应是教材的重点、难点, 学生的疑惑点、混淆点等。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 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因此, 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具体到抽象, 步步推进, 层层深入, 逐渐接近问题本质, 这样, 随着问题难度的推进, 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为解答下一个问题打下了基础, 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会获得一次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散提问, 培养能力

我们在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时, 更多地采用归纳探究法, 但有关研究表明, 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通过发散思维来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双向发散法”, 即以某个知识点去统帅热点 (观点发散式) , 和以某个热点问题去概括其反映的知识点 (材料发散式) 。当我在引导学生归纳出知识点后, 会接着问这个知识可以用来分析哪些问题。政治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三联系”, 即联系“个人”、联系“生活”、联系“现代化建设”, 我们可以循着这一思路进行思维发散训练。

如“观点发散式”。在学生学习完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后, 可以设问: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民生?本设问点明了两个主体, 即党和政府, 因此, 要从这两个不同主体的角度进行发散。既要有分, 也要有合, 还要找出共同的依据即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既巩固了新知, 又复习了旧知。

通过双向发散, 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这就要求师生要共同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序建构, 从而保证发散的流畅性。

四、连续提问, 整体感知

思想政治课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点, 实际都是有机联系的。这启示我们设计问题时也应围绕教学内容全盘考虑, 作出整体性安排, 把每个问题以某种方式串成一条线组织整堂课的问题链, 从“起始提问”到“后续提问”, 再到“归结提问”, 步步为营。其排列顺序, 既符合教材逻辑顺序, 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环环相扣。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针对某一框题常常采用“一例到底”的教学方式。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节公开课时, 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一事例, 针对这一框内容的四个主干知识点, 通过创设情境, 设置了以下四组与之对应的问题 (串) 。问题一: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广“一村一大学生”工程?问题二: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 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问题三: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大学生村官”工程?问题四:如果你受聘为村官, 你打算怎么做来完成从对村务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到被村民认可的村官的转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为克服知识运用的片面性, 该教师还采用“观点发散式”进行思维训练, 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篇9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要适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 适时提问.

1.在学生的疑惑处提问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 或课前设疑, 引人入胜;或课中设疑, 跌宕起伏;或课后设疑, 回味无穷.例如, 教学“同底数幂乘法”时, 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32×33= (3×3) × (3×3×3) =3 (?) ;63×64= (6×6×6) × (6×6×6×6) =6 (?) , aman=a (?) .通过这样的问题层层引入, 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同底数幂乘法”, 不仅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探索状态, 还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2.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问

在新、旧知识的迁移过程中, 新知识往往需要旧知识作为支撑.如果教师此时能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出问题, 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为以后的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课堂提问要有导向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问题的导向性.例如, 我在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后,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是反比例函数, 求a的值.我还设计了几个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a-2) 相当于中的哪个量?它受什么条件限制?学生把这一连串的导向性问题弄清楚了, 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反比例函数.

三、课堂提问要把握度和量

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则不屑回答, 那么提出的问题毫无意义, 甚至会让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 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目瞪口呆。这样的提问既压制了学生的思维, 又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 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思考、回答、有所进步.另外,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也要注意问题的数量, 不能过多.如果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提问, 没有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思考时间, 就急于让学生回答, 其结果要么是教师自问自答, 学生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 课堂陷入传统的“满堂灌”的怪圈, 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动与沟通;要么就是学生反应不过来, 面面相觑,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同时, 问题也不能设计得过少, 如果一节课下来, 教师只提了寥寥几个问题, 照样达不到教学目的.至于一节课设计多少个问题合适, 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不能一概而论.总之, 只要能达到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目的就可以了.

四、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

在数学课堂中, 有些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 发现学生的答案不对, 不容学生说完就令其坐下, 换其他学生回答, 甚至还美其名曰 “节省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答案错了, 怎么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怎样纠正呢?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抓住这一契机, 并就此展开讨论, 无疑比讲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题目来巩固知识要好得多, 而这一点恰恰易被我们所忽视.特别是那些“学困生”, 当他们攒足勇气, 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 即使说错了, 教师也要耐心地听完, 并尽量捕捉他们微弱的闪光点, 加以鼓励,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总之, 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需要提哪些问题、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自己预设的不一致时该如何处理等.有效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勇于探索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增强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思考、讨论, 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篇10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让学生“敢问”、“想问”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问题的趣味性。教师要“吃透”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例如, 教学《确定位置》时, 问“你坐在第几排第几个”, 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问“你能说一个位置, 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是谁吗?”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 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 引人入深, 扣人心弦, 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二、课堂提问要做到少而精

在三年级下册教学“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时, 活动之一:师问:用三张数字卡片3、7、9摆出不同的三位数, 能摆几个?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摆一摆。) 生:能摆6个。师:为什么这三张卡片能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生:因为卡片上的数字不同, 每一个数字与其它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师:说说看都组成了哪些数?生:379、397、739、793、937、973。师:同学们真行!如果是换成3、0、9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立即有学生回答, 生A:6个。生B:4个。师:为什么是6个?为什么是4个?动手摆一摆。 (学生摆一摆后, ) 师:现在请摆出4个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309、390、903、930。师:请刚才认为可以摆6个数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只能摆4个数字。师: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生:0不能放在百位上。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百位上?生:因为这里的百位数是最高位, 0不能放在最高位。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最高位?在上述的提问中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既掌握了知识, 又得到了思维训练。

三、注重提问的巧妙性

有疑而问, 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浅显的提问往往问而无疑, 浅是提问的大忌, 学生在课堂上对答如流, 表面上很热闹, 实际上收效甚微, 只有巧妙地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因此我们要做到巧问,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教学《分数的意义》, 由于分数的定义是高度抽象的产物, 学生难以理解, 不能采用直接灌输的方法解决, 可采用小步走, 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分数定义。有些问题原本可以照直叙述, 但那样往往缺乏启发性, 难以启动学生的思维, 学生印象不深。若采用“迂回战术”, 改变原来叙述的方式, 巧设提问的角度, 有意布设迷津, 让学生的思路拐了一个弯, 搭上桥, 才能找到答案, 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 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表象。

四、善于设置矛盾, 揭示矛盾, 是创造高质量提问的关键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 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 善于设置矛盾, 揭示矛盾, 是创造高质量提问的关键。数学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矛盾,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通过精心设计提问揭示这些矛盾,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 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 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如教学《圆的面积》时, 一上课, 教师先提出问题:这个圆溜溜图形的面积能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吗?促使学生思考。学生已经学会用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去量多边形的图形, 并形成经验。而曲线图形显然用数方格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所以这是一对矛盾。教师又问, 我们可以用学过的“转化”方法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如长方形, 行不行?怎样转化呢? (投影下图) (1) 如果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相等, 圆的半径与宽相等, 那么长方形的长是多少?与圆的什么有关系呢? (2) 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圆的半径的平方的几倍? (3) 除长方形外, 你还能拼成学过的其他图形吗?

用方形的面积单位度量圆的面积, 这是先激发了学生对新旧知识技能的矛盾冲突, 然后采用置疑法提问, 解决问题用剥茧法, 层层剥离, 促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提问策略。

五、要学会有效的评价

有效提问总是和有效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有效提问离不开有效评价, 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真实而诚恳的, 应尽量避免使用“好极了”, “你真棒”等司空见惯的程式化语言。老师应尽力做到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古希腊一位学者说:“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添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 去点燃学生的火把, 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美国着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而“问”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为此, 老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 深入钻研教材, 只有教师熟练地掌握课堂提问的技能和技巧, 在课堂上提问做到巧妙。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 激起千重浪”, 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之目的, 让提问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效用, 为我们的教学生色, 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 教学更富有魅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我们应从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关系等方面着手, 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篇11

一、问题生活化策略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一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

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问题搭桥策略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学生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提问教学片断,教师演示。

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教师提问

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你看到的现象,你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

提问2:如果将小车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呢?

演示(3):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3: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

提問4: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

提问5:你现在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必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停止。这个观点对吗?你现在能描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吗?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很有效。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这比我们自己从嘴里说出来的要深刻,而且更具有说服力。

三、以问引问策略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以“问”引“问”策略,就是要发挥有效提问的这种功效作用。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一个“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下面是教师A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在初中我们知道,当一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亲自研究一下。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

请大家选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将你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让学生进入探究阶段,学生探究完毕后收集记录表,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记录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下结论,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来不及研究,所以没有完成记录表。这种教学生成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不难看出,教师A把课本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改成随堂探究实验,在课堂上重视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注重结论的获得与描述,这是一大亮点,但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探究,忽视了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实验中就会缺乏问题意识,探究的效果不理想。

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篇12

一、要遵循提问的原则

1. 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这样可以避免提问的随意性、盲目性, 提出的问题不应过多、过简。过多, 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过简, 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问的目的。

2. 要善于启发诱导。

提问前, 教师要交代说明, 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最佳状态。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 才能根据所提问题迅速地做出正确的回答。

3. 难易应适度。

教师对问题要有充分地估计。过难, 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易, 则不能正确估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意广泛性。

提问应针对全体同学, 不可将课堂变成对“尖子生”的提问, 以免挫伤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对难度较大的问题, 可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完成;对一些简单的问题, 要充分发挥中下等学生的积极性, 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他们都能参与, 共同提高。

二、提问的策略

1. 提问要少而精, 合理设计提问点。

提问少而精, 即教师提问要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 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坚决不提两个问题, 能直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 坚决克服“一堂皆问”的低效提问方式。要做到课堂提问少而精, 就必须找准设问点, 在关键和该设疑之处设计问题, 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 提问要精心设计, 目的明确。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意的, 要精心设计, 合理规划, 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 并且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 这是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要服从于教学目的和任务。

提问要精心设计, 不仅要对问题的内容精心设计, 而且对提出问题的形式也要精心设计。首先, 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对问题语言表述上做到清晰、具体、通俗易懂。其次, 课堂教学的提问应善用各种形式, 尽量避免“是不是”、“为什么”、“是什么”等刻板的句式设疑。教师要创造一类问题多种问法的变式, 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增强提问的趣味性和答问的积极性, 善用各种形式发问也能体现出教师问题编拟的策略和深度。最后, 教师提问的语速应适当放慢, 发音要清晰, 如有需要, 可重复所提的问题。

3. 提问要难易适度, 具有逻辑性。

提问前, 教师必须对所提问题进行推敲和研究, 要把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在课堂上, 提问太难, 学生大都不能应对或普遍应对错误, 这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阻滞教学进程, 还会破坏教学氛围, 不利于后续教学;问题太容易, 也会从另一方面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不利于启发智慧、提高能力, 同时还会降低学科教学的挑战性、科学性, 影响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编拟难易合度的问题应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跳”就有一定难度, 难度来自问题的内容与学生现有认知的冲突, 这种冲突诱导激励学生“跳”。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 通过一些影响学生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主动性, 引导他们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另外, 编拟难易合度的问题应注意从课文细微处、学生易忽略处着眼, 从具体的思维路径导向着手, 将一个大问题分割为几个小角度切入, 编制形难实易的问题。

4. 提问要面向全体, 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 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加思维活动, 促使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提问时, 对优秀学生可以合理拔高提问的难度, 对一般的学生可以采取逐步升级的方式, 来慢慢提升问题的难度;对差生可以适当降低提问的难度。

5. 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发展地评价学生。

倾听是一种对话, 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 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其策略是, 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开放性, 教师针对开放性的问题, 一定要坚持答案的多元性, 对学生不同的答案, 特别是标新立异的, 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 采用描述性和发展性的评语, 即使学生的答案不正确, 也可以就他的过程, 如回答问题的勇气、声音的洪亮等作出鼓励, 慎用终结性评定和判断性结论, 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使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6. 要把握课堂提问的“点”。

(1) 题眼之处, 设问引思。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它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 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 或是贯彻全文的线索。教学时, 可以从课题入手, “借题发挥”引导学生“顺藤摸瓜”, 理解课文内容, 树立全篇着眼的意识。

(2) 反复之处, 设问引思。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 (反复) 的修辞手法, 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在这样的地方设问, 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容。

上一篇:听力效果下一篇:基层公务员考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