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让课堂更美丽

2024-07-04

有效提问让课堂更美丽(共9篇)

有效提问让课堂更美丽 篇1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上课是实施教案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方式.它也是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如果运用恰当,对于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发现、理解新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提问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并使教学向更深一层发展.为了使提问能达到这些预期的目的,教师就必须掌握提问的基本原则.

1. 课堂提问应力求明确性原则

所提问题的用语必须明确、具体、精炼、表达清楚,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使学生不知所措,所提问题应有意义,在“节骨眼上”,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形式上来说,常常是重要的概念与定理、公式、法则,是解题的思路与技巧等.从内容上来说,往往是概念中的关键性词语、定理、公式中的关键性条件、解题中的关键性变量关系以及有关注意点等.反之所提问题不明确,太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应有效果[1].

2. 课堂提问应遵循启发性原则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是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启”是“发”的条件,“发”是“启”的结果.运用启发式,就是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努力达到“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不乱”的要求.

3.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同一个班里,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要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课堂提问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要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所提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处于积极思维之中,并随时注意修正回答中的错误.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述“二次函数的应用题”时,曾出现这样一道题目,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设矩形一边AB=x m,矩形的面积为ym2.求y与x的关系式.

教师出示问题四分钟后开始提问,连续抽查3名学生都未能回答完整.大多数学生看完此题一定会感觉到漫无边际,原因是问题的设计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若将原题中的单一问题改为如下两问:

(1)设矩形一边AB=x m,试用x的代数式表示AD边的长度.

(2)设矩形的面积为ym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 课堂提问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激发其兴趣

如何使设计的问题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问题设计时的重要课题.笔者的做法是:(1)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往往使大家感到抽象和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因此,应注意联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触及到的情景进行问题的设计.如果提出的问题正是大家所关注的,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也自然高涨.(2)创设悬念性情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设置新矛盾,采取悬念激发的手段,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课堂提问策略

1. 提问的频率

提问的频率与问题的数量,提问的人数有关.提问的频率不宜过高.从教的角度看,一节课里的问题过多,势必面面俱到,不但繁琐费时,而且有可能淹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的角度看,整堂课里,学生忙于应付提问,为回答而回答,必然会减少阅读,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和机会.

2. 提问的时机

(1)讲授新知识前提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一般情况下,新知识是从旧知识中引伸发展而来的.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将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进行回忆复习,从中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以便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习新知识时提问,抓住知识的重点处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法任务才算完成.因此,在教材的重点处,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弄懂”、“学会”知识和技能的欲望.在教法中设置悬念,创造特殊的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

(3)思维训练时提问,抓住知识的联想点

联想是学生常用的思考方法,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到教法效果,只要教师抓住知识的联想点,精心设计,定向质疑,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训练学生思维时,要求学生联想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将有关知识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共同性,使学生不但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深度,而且从中训练了思维[2].

3. 教师的介入行为

当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或回答不完全,甚至回答错误时,需要教师以不同的方式鼓励或启发学生.(1)检查:核对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2)提示: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问题,有意识地提示学生,指示解决问题的方向或线索.比如,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3)重述:在学生不理解题意时,用不同的词语重述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它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它既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马忠林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广西出版社出版,2010(5).

[2]张帆.初中数学教与学[M].江苏:扬州大学出版,2011(14);

课堂提问,让政治教学更有效 篇2

一、关注全体,积极引导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常言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何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便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习惯于这样提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我总是习惯于这样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的一字变化,从“能”到“想”反映了我们观念的变化。以“能”作为标准,教师眼中看到的是好学生,教师期望的是正确的答案,希望的是能够按照既定目标顺利进行的教学秩序,是老师设计好了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而以“想”作为标准,老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所期望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关心的是学生问题的生成和内在体验,从“能”到“想”给了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成功体验。让“想”回答的学生有机会回答,并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关注,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认可我们的教育,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当前教育所需要的。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愿意展示自己,激发起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入”。

二、逐层提问,层层深入

提问,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即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他们的接受状况。另外,学生不作答与教师提问的技巧、问题难易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所以对一些过难的问题,一定要分层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当然问题也忌过于简单,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之后才能回答上来,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如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框的教学中分析“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问题离学生实际较远,比较抽象。因此我设问时就划分成若干问,(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3)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分别如何对待?逐层递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问”与“答”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有效提问,有问必评

课堂上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敷衍了事。怎样做出恰当的评价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有道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对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到一所学校去考察。一位班主任说:“先生,您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挑出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指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发疯似的跑回家:“妈妈,妈妈,美国专家说我是神童!”母亲半信半疑地找到老师,“一点不错,的确是专家说的。”母亲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再焦虑,不再指责。从此这些孩子的环境变了,同学们个个羡慕,老师倍加关怀,家长逢人就夸,他们一下子都到了“行”的教育世界,一个个飞速地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光临学校,询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班主任回答:“好极了!”接着班主任又问到:“先生,我感到很惊讶,您来之前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班主任目瞪口呆。这个既美丽又酸涩的故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深刻的,那就是:赏识有着异乎寻常的教育功能,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应该大力提倡赏识教育。作为教师,耐心细致地观察、发现、赏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的欲望,刺激和诱发学生探索的触须不断地深入与拓伸。很多老师对学生回答,不予评价指点,一句“坐下”就结束,这就打消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有的老师只作了简单的评价“很好”、“错了”,老师在给学生评价时特别是否定性评价,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如,你可以说:“你的回答还是很有见解的,再换个角度想想。”“答的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即使遇到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也不用发火,可以说:“好,你先坐下,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评价,使其有所收获。

四、有问才问,控制节奏

课堂提问有这样一种弊端:“满堂问”,很多问题未经精心设计,将问题当作点缀装饰,例如“是不是”、“对不对”等封闭式提问,还有提出来的问题不需要思考直接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这类的问题实际上是伪问题,为提问而提问,为避“填鸭式”教学的嫌疑而提问,好像在课堂上提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其实是不对的。古人早就明白“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道理,老师要善于引导,只有学生达到了“愤”、“悱”状态,即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中国的绘画艺术也讲究“布道”,“一副画倘若全部涂满,一点空隙不留,反倒不成其为艺术品了”。这个道理对老师的提问也同样具有启发性。对教学效果有益的再设问,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还要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有时提问的节奏太快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又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效果肯定不行。学生没有时间冷静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样也就失去提问的价值,课堂提问切忌走过场,赶速度、紧张匆忙。老师既要根据问题本身具有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这样才能发挥提问的重要作用,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导入设问时2到3分钟,以2到3个设问贯穿中间的讲解过程,最后还要有10分钟练习巩固的时间,这种时间分布才是一节有效的课堂。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有效设问至关重要,不仅需要老师精心准备,还需要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行为活动中的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纽带联系起来,通过问题传递信息,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2]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名与实、走出混沌[J].理论与改革,2003,(5):92-94.

[3]邱伯生,张 怡.思想政治教育新解[J].思想教育研究, 2002,(9):4-7.

让语文课堂的提问更有效 篇3

学习就是带着问题而来, 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有效地进行思维和审美的训练。课堂提问是促成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和重要形式, 是充分体现施教者教育思想的有效方法, 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对知识的探求和对真理的追求。语文课堂提问, 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智慧的集中反映, 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的斯特林·G·卡霍汉说过:“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 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现在的语文课堂提问式教学在笔者看来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满堂问”。教师一问到底, 学生一答到底。问题多而杂, 深浅不一, 彼此之间既体现不出相互的关联, 也没有一定的章法。课堂表面上很热闹, 但深入分析一下, 学生到底从中学到了哪些思维方法, 培养了什么思维能力呢?还有一种则是无论高一、高二还是高三, 一律向高考看。把文本肢解成一个个考题。提问均以高考试卷的阅读题型为模板, 回答则成了答题思路和技巧指导。这一种提问未免功利性太强, 忽视了文本本身的意义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文本中鲜活生动给人以启迪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看来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成为试卷上供人从中筛选答案的阅读文章。这一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应试, 本末倒置了。它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是恰恰只有这种能力和素质提高了, 学生的应试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到了高三再辅以相应的技巧训练, 成绩自然能够上去。这两种提问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影响。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零碎的小点上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无法领会文章真正的妙处。

心理学的实验有这样的结论:课堂提问, 特别是精巧的课堂提问, 能使学生精神集中和感情振奋。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会产生汲取知识营养的要求, 对学习就会化被动为主动。繁重的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

课堂上, 教师要牢牢把握主导权, 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 又要控制住课堂, 把它引向既定的目标, 完成预期的任务。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每节课都有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关键问题, 以此问题贯穿、带动整个认知过程。在此问题的带动下又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小问题。这样, 彼此关联的知识点得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思考和解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这“一发”即是对文本逐渐深入思考、领悟的过程。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提问。记得以前听过《祝福》一课。教师以“究竟是谁害死了祥林嫂”为课堂的关键问题, 围绕它引出各类人物的分析、对当时社会环境、社会特点的分析。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讨论分析, 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笔者在教学中, 大量运用了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提问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授《山居秋暝》时, 抓住“空山新雨后”的“空”字做文章。把“‘空山’到底空不空?”作为切入的“一发”。先用学生们学过的《鹿寨》中“空山不见人”的“空”比较。两者含义一样吗?再引导学生找出《山居秋暝》中所写的意象。学生发现众多意象使空山看似不空, 那如何理解呢?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品读和热烈讨论。他们又抓住各个意象的特点来品味意境。在品读的过程中, 我又适时地推出“清泉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这样物象相同而所处时间不同的王维的另一诗句来进行比较阅读, 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在这样的品读讨论中, 学生们最终一致认为“空”应是“空灵”的意思。这一节课始终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其中, 围绕这一主线, 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讨论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课堂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一发”, 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重视“一发”,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脉络, 整体把握文本。如《月下独酌》一诗。可设置切入点:诗人到底孤独不孤独?由此出发, 理出诗歌的线索:独———不独———独———不独。再引导学生深入诗歌, 找到“独”和“不独”的原因。这样看似矛盾的情绪变化就好理解了。诗人借物友写孤独, 用假欢腾写真孤寂, 极尽曲折之致。

二、重视“一发”, 可以引领学生找到思维和文本的看似矛盾疑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兴趣, 从而步步设疑, 层层抽丝, 牢牢抓住学生阅读的兴奋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文本。

比如教授《卜算子·春景》一词时, 我先向学生介绍“春景”是后人添加的题目。这一题目你认为是否合适。学生很快看出上阕写景, 下阕写人。有同学说不如换作“仲春”。这样既包括了春天的景也包括了春天的人。于是学生们就“到底那个题目更好”进行品读讨论。把它作为切入点, 大家开始分析下阕中的人物描写, 认为这两个天真烂漫的乡间小女孩儿的确可以算作春天的景致。接着学生们自然地把上下阙结合起来看。他们找出写景的意象并归纳总结, 这些意象均有“细、小、少、轻”的特点, 与女孩儿的年龄心智协调一致。最后全班一致认为“春景”作为题目更好。这节课在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中带动了与古诗鉴赏有关的一系列知识点的落实与消化。学生不知不觉地领略了诗词的魅力, 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

三、重视“一发”, 可以拓展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如《淮阴侯列传》。本文的难点在于如何体会司马迁“在叙事中费尽心思, 用尽曲笔, 惋叹之意深蕴其中。”教学时先提出问题:“文中有没有看似矛盾, 不合理之处?”学生能够找到多处。再问“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学生自然分成两派:造反或是没造反。无论哪个观点的支持者都要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作为反驳对方的依据。这样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无论能不能达成共识, 都深入了文本, 体会到作者对于淮阴侯的同情叹惋。

在多次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只要找准可作为“一发”的关键问题, 学生就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课堂活跃, 气氛热烈。教师在此时只要做必要的引导, 或者在讨论暂时停滞时作稍许点拨, 或是在学生不自觉地把问题扯远时再引导回来。难就难在对“一发”的设定。什么样的问题作为“一发”才能真正有效地带动“全身”呢?它既要是学生能接受的, 具有启发性的提问, 其方式又要符合学生的现状, 能展示学生的个性, 体现教材特点;既能开发创新思维又要科学合理。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要读透教材, 读透教参。教材必须彻底吃透, 领会其中的妙处, 处理起来才能游刃有余。要重视大的方面, 如教材的编排特点。每个单元重点、课文安排都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有一定的程序性和目的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并心中有数, 在教学中才能合理利用这些特点来施教。同时, 小的方面也要读透。要掌握每一篇课文表层深层的含义, 重视课后的练习题、思考题。它们可以帮助梳理教材, 甚至点拨主导整篇文章的“一发”。

要读懂这些内容, 教参必不可少。据笔者了解, 很多教师不够重视教学参考书。只是在备课时看一遍就罢, 例行公事一般。有的重视现成的教案参考, 有的则过于相信自己的理解, 有的则查阅大量相关的参考资料。他们都忽略了手边的精华———教学参考书。

教参对教材从整体到局部都有必要且深入的介绍和说明。其中的课文分析是专家们在大量参考篇章中精选并编写的, 是精华中的精华。而我们第一线的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 充分利用手中的教参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深入理解文本, 事半功倍。教参后还附有许多名家的点评, 为我们灵活处理教材提供了更多依据。所以, 笔者认为要像读教材那样认真读教参, 真正汲取消化其中的要点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教学才能自然、高效。理解透了文本, 这带动全身的“一发”就容易找出了。

第二, 要重视课题和文眼。许多文章, 题目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是文章的主题, 意境的聚焦点, 就暗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可以预约的雪》就可以用课题来牵动全篇。从理解题目入手, 文题的含义, 与文章的关联。结合文章可以知道雪是指菅芒花。可以预约的雪指菅芒花每年都会开, 好像具有人的情感一样每年都会如约而至。由此引出花可以预约, 人生却不可预约。那么应该怎样对待不可预约的人生。整个课堂在教师的引领下, 由“一发”牵动了整篇文章的学习。

第三, 要了解学生特点, 摸清学生情况。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程度、学生的特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切实有效的关键问题。

让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更有效 篇4

(一)分清主次,把握限度。一堂课的问题的数量,是应该在充分地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以及教师所设计的各教学环节中的时间分配的前提下所确定的。要做到每个环节的提问都能在固定的时间内达到与预期设定的目标相吻合,即达到最佳的量,是有效课堂的追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主次策略,灵活运用,提高提问的效率。所谓“主”,就是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若干个能够覆盖教材内容的主要问题。所谓“次”,就是在每个主要问题下面,根据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深度与难度,以及学生的智力水平实际,附带设计若干个辅助性问题。

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6为例,课文第一部分可以设置主问题: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下设次问题:Who are they? What is your fathers/mothers/uncles job? How youre your father/mother/sister/ brother/uncle look like?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教学进度,适当增减,灵活运用,从而达到适量的提问的目的。

(二)垫拆台阶,把握程度。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垫台阶”和“拆台阶”的技巧来控制课堂提问。

“垫台阶”就是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过大,坡度太陡,学生没法回答或回答得不完整时,教师就及时地“垫台阶”,临时提供一些过渡的问题,或增加一些可参考的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努力,從垫高的台阶登上去,达到目的地。还是以四年级上册Unit 6 为例:当问到What is your fathers job? 如果学生不会答老师就可以垫台阶:Is he a teacher/worker?当学生回答 Yes, he is. He is a teacher.时,就能明白What is your fathers job?应该如何回答了。

“拆台阶”就是当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坡度太小,学生不用费太大的劲就能解决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拆台阶”。将一些条件或引导部分删掉,适当地加大问题的难度和坡度,从而达到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My weekend plan为例。当学生能回答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in school/the park/the street/the farm?等时,我们就可以把地点限制词去掉,改成半开放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如果学生已经掌握,就可以增加时间、地点、事情的开放性的问题。如课题:What is your weekend plan?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等,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中,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围绕核心,选择角度。所谓的角度是指提问的目标和方向。有效的提问,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离开了目标或背离的方向,课堂提问将毫无意义。我认为,英语课堂提问的目标方向应该注重在“指导学习”、“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四个方面,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化课堂提问的目的。

二、聚焦主动提问,培养创新思维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唤起,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在我们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通常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的提问,并且,就算是心中有疑问,也不敢在课堂上提。主要是怕问不对题,怕老师责骂,同学耻笑等等。造成在班里面,敢主动提问的学生寥寥无几。这种场效应常常会对全班的学生造成影响,从而造成没人敢问的局面。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真实而鲜活的问题,它会产生真实交流的话题。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he do?为例,在学习课文前,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然后老师说:Look at the picture,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在进入学习Lets talk 环节前,又出示本环节主题图与第一幅主题图,然后问:Are they the same?Who is he?What does he do? 通过两幅主题图的差异之处形成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而有提问的愿望。

(三)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问。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指导学生不仅要敢于提问,更要善于提问,将问题提到点子上,以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启迪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到提问有度,鼓励质疑,那么,我们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增强,我们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优化课堂提问,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篇5

一、契合学生认知, 针对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提问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不断纳入新知, 提升学生技能的过程,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才是有效的教学.而一个精彩的提问便能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巧妙地联系起来, 从而引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及图像”时, 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家暑假准备外出旅游, 甲旅行社说:如果全家买一张全票, 其他人可享受半票优惠;乙旅行社说:一个家庭算一个集体, 按原票价的9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原来的票价相同, 请你就家庭中不同的孩子数, 分别给出两家旅行社收费的表达式, 并分析两家旅行社哪家更优惠, 用坐标图将其表示出来.这样的问题, 将学生刚刚学过的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联系起来, 又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 他们经过认真思考讨论, 很容易搭建起新旧知识的联系, 得出结论.

二、把握思维特征, 针对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思维起于问题, 而发散性思维更是学生思维的重要方面, 在数学课堂上, 针对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初三数学习题课上, 我给学生呈现了这样的一道例题: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A=108°, BC=a, AB=b, BD平分∠B交AC于D, 则AD=______.

课堂上, 学生A, B分别给出了解法, 解法一:在BC上截取BE=BA, 连接DE, 运用三角形的全等可得;解法二:延长BA到F, 使BF=BC, 连接DF, 则△BDF≌△BDC, 可得答案.

这两种证法显然契合教学目的, 反映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 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此时, 我再次提问:大家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学生C:过点A作AE∥BC, 交BD的延长线于E点, 然后利用比例式可求出.

学生D:在BC上截取BE=BA, 连接AE, 然后运用△ABC∽△EAC, 即得答案.

显然这样的过程需要花费相当的课堂时间, 但其价值要远远高于做几个题目,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激活, 参与课堂的意识也增强了.

三、关注生活实际, 找准生活的切入点提问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源头活水,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件或现象都和一定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也对与自己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兴趣浓厚.在课堂上, 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切入点进行提问, 不仅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情感, 激起学生对数学的认同, 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从而增强迅速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正反比例的意义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 很多学生一直以来似懂非懂, 为此,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正反比例, 从而帮助他们结合实际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如寻找身边的反比例时, 我这样提问:“正比例就好像我去买同样价钱的面包, 买的个数越多, 需要付的钱也自然就越多, 但无论买的多少, 每个面包的价钱是一定的, 用我们的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当一个面包的单价一定时, 买面包的总价和面包的个数成正比.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反比例又好比什么呢?”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 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 汇报着自己思维的结果.我不失时机地再次追问:“那么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把握反比例的典型特征,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避免了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现象.

四、针对学生喜好, 抓住思维的兴趣点提问

初中学生, 在很多程度上, 其学习还依赖于学习兴趣, 他们对那些机械的、枯燥的训练往往不感兴趣, 而对于那些独特的、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却怀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提问, 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 可以这样提问:“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 你能提个问题来考考大家吗?”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与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 学生自然产生了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而且心情愉悦、自然轻松、思路开阔、思维敏捷, 对学生呈现的问题其他同学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积极投入, 课堂上热火朝天, 达到了教学的最佳境界.

此外, 在进行作业布置时, 在结尾处设疑, 提出本节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或者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 以富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支持学生的后续学习, 能对课堂教学起画龙点睛、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在教学圆锥的表面积之后, 我是这样设问的: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个圣诞帽吗?试着算算你制作的圣诞帽的表面积.第二天, 很多学生的课桌上都准备了一个圣诞帽, 而且形式别致, 富有创意.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 数学作业也不再是枯燥无味、单调抽象的数字符号, 而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充满生活的情趣.

有效提问让数学课堂更显魅力 篇6

一、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

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提问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总之,提问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不同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根据学习情况,把握提问时机

1.问在关键处。击鼓要击在鼓点上,教师的提问也要问在知识的关键处。知识的关键处正是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与规律的探求处的集中体现。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这样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

(1)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2)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

(3)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呢?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习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问在争辩处。理越辩越明。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为同一个问题的对与错争论不休。此时教师的提问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认识比》时,在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认识比的组成之后,教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比。有学生举例:体育比赛中两个队的比分是3:2。当时绝大部分同学表示认同。教师见此情境,只是笑眯眯的重复一遍:“哦,体育比分也是一个比。”于是又有学生大声反驳:“这个3:2不是比。”教室中立刻响起“是”与“不是”两种叫喊声。此时教师手势示意学生安静后,提出“体育比分是不是比,请联系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想好理由再来辨别判断,好吗?”这样的提问,给了学生明确的指引,让学生的思维错误之处通过争辩暴露无遗。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问在灵活处。提问的角度与方式很多,有直问与曲问、宽问与窄问、明问与暗问、正问与反问等。有人称之为“变式提问法”。现举一例,直问:“长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曲问:“量一量长方体的每一条棱,如何分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宽问:“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暗问:“用小棒作长方体的棱,用橡皮泥作长方形的顶点,搭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怎样选用小棒?”反问:“如果有4种长度不同的小棒搭出的立体,能不能叫长方体?为什么?”有些问题原本可以照直叙述,但那样往往缺失启发性,难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印象不深。若采用“迂回战术”,改变原来叙述的方式,巧设提问的角度,让学生的思路拐一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尊重个体差异,提问用心动情

问题设计精准,提问时机恰当的同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对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学生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活动,有积极的或消极的多种不同心理倾向。并且,这些活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能。这时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分析学生不同的神情中透露出的不同的心理动机。选择合理的提问方式与对策,通过“情感”这架温暖的梯子促进学生思考、探索。比如,较难的问题,可以先请优等生回答,以优带差,为后进生的回答铺设桥梁、搭建脚手架。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应注意聆听他们的回答,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顺着他们的思路指出回答中的合理部分,同时指出错误和矛盾所在,进行讨论或做适当的提示,让他们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在评价方面,教师还要通过肯定与鼓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在帮他、爱他。

让课堂提问更出彩 篇7

一、问题的表述要立足儿童化

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当问题的表述贴近学生,体现儿童化语言,符合儿童的认识过程,容易为孩子所接受时,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就会明显增强,进而积极主动地置身于问题的思考与交流之中. 反之, 当问题的表述趋于成人化,由于听不懂问题,对问题不理解,他们不知所措. 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 记得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的“认数”时,呈现如下的问题:(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刚刚入学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提问,能知道“信息” 是什么意思吗? 又怎能去认真观察和积极交流呢? 课后进行反馈时,我说:一年级的数学提问语,一定要贴近孩子,体现儿童化语言,让他们能够听懂问题的要求. 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换为:(出示情景图)在这幅图中, 你看到些什么? 知道些什么? 同桌说一说. 简单的一番话,让他恍然大悟. 这样,贴近学生实际,把问题换一种说法,孩子就有话可说,个个争先恐后,学生既学得生动,又探得积极.

二、问题的创设要关注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脱离现实生活的数学,会因缺乏真实性而显得苍白无力,不为学生所用. 只有打通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无形屏障,才能还数学以真实感,才能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追求. 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选取学生身边的一些有价值的、感兴趣的问题素材,以调动他们学习相应内容的策略和机智.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以班级中男、女生的人数为问题素材,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分数问题吗? 由于素材与学生的零距离交融,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问: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是真实有效的.

三、问题的提出要注意分寸度

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就是学会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过小、过浅,像类似于“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 学生通常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无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相反,如果问题过大、太难,就会影响学生探究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出问题的分寸度,能够以有思考价值的且发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把学生引入新的求知境界,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例如: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当学生列出算式12 × 3后,可以这样追问:你能想办法算出12 × 3的得数吗? 想好后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 就会打开思维的门户,积极思考,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问学生:7个小矮人去山上摘果子,他们每个人都摘了同样多的果子,请问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 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立刻被吸引,从而沉浸在积极的思考之中. 片刻的寂静之后,孩子们开始纷纷举手,课堂上变得热闹起来: 有的说每人摘1个, 一共摘了1 × 7 = 7 (个);有的说每人摘2个,一共摘了2 × 7 = 14(个);有的说每人摘3个,一共摘了3 × 7 = 21(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个个积极思考,人人踊跃发言,不正是学讲理念的真实写照吗? 可见,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与思考意识.

四、问题的评价要关注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孩子的应答情况,灵活抓住生成性资源,再次进行拓展与创新, 使教学 “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学生做5 - (2 + 0.25)这道题时,我让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中一人得出3.25, 另一人得出3.75. 在分析他们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 我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追问:如果要使答案是3.25或3.75,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 真是一问激千波,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寻求办法. 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指出:“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罢了. 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是如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自己的年龄特点,多给学生营造提问的机会和时空,多让他们去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 久而久之孩子的质疑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使得数学学习不再是孩子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

六、总结

提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8

一、趣味性提问, 让课堂变得如火如荼

趣味性提问会让学生感到好奇、有趣, 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思索者和探究者.另外, 趣味性提问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探索的乐趣, 让他们发现原来学习是如此的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彰显出提问的妙处.比如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某企业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 某部门有6名职员参加100米比赛, 4名职员参加了200米比赛.请问这两个比赛项目一共有多少位职员参赛?很显然, 假如单纯地回答10位肯定是不对的, 因为很有可能某些职员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只有事先说明所有职员只参加了某一项比赛时, 回答10位才是正确的.那么, 这道题究竟该如何计算呢?这时, 学生的好奇心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因为这道题的本身便充满了生活性与趣味性.所以, 在这时及时引导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 便可以顺利解答出来了.

二、启发式提问, 让课堂变得行云流水

启发式提问是建立在趣味性提问基础上的, 并且要求对时机的把握要正确.因此, 不到必要的时候, 这种提问方法不可贸然使用.所以, 及时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 时常与学生谈心,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对时机有效把握, 这便成为启发式提问的重要前提.另外, 对于一些难度偏高的知识点, 数学教师要注意化整为零、循循善诱, 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觉知识过难, 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他们觉得再难的知识只要肯努力钻研也可以学到、学成.那么, 该如何进行启发式提问呢?笔者在讲解菱形面积计算时曾作出了这样的尝试.首先, 我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哪些事物是菱形的, 如何计算出这些事物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思考菱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整体来看, 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并且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其中, 所以在这之后再进行菱形面积计算的教学, 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互动式提问, 让课堂变得灵活自如

在数学课堂中, 如果只有教师单一进行提问, 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个效果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学生依然无法彻底摆脱某些障碍.因此, 只有进行互动式的提问, 也就是让学生自由发问, 才可以让问题在课堂中得以升华, 最后让学生学到知识.比如在讲解某些经典习题的时候, 首先由教师进行趣味性提问, 并慢慢延伸到启发式提问, 让学生能够摸清习题的大概脉络.之后再由学生进行发问, 诸如有哪些障碍性环节, 或者是哪些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样一来, 课堂教学便会升华为全体互动, 在这样的氛围下, 试问学生又怎能学不好数学呢?

四、新颖式提问, 让课堂变得豁然开朗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假如问题总是被平平淡淡地提出, 缺乏一定的新奇性和趣味性, 数学学习不仅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时间一久还会影响他们的参与兴趣.相反, 假如在提问之前对问题进行加工与提炼, 挖掘这些问题的精彩之处, 那么提出的问题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有趣和新奇, 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其中.这样一来, 课堂不仅会变得活跃, 学生更可以在这其中获得知识.那么, 该如何进行新颖式提问呢?笔者认为, 知识源于生活, 为何不从生活的角度来传达知识呢?所以, 笔者曾针对一道习题做出了这样的情景还原:首先, 我选出两名学生到台上进行表演, 而对话内容则与习题中的内容紧密相关.

学生甲:这周餐厅的收益如何?

学生乙:还不错, 平均每天七千元的收入.

学生甲:你骗我, 我调查过了, 最近的收入平均每天五千元左右.

学生乙:我真的没骗你, 我有统计表, 你可以看一下.

随着学生的表演, 大家都融入习题中来.这时我借势发问:乙不小心把统计表弄丢了, 你们谁可以帮忙做一份呢?这时, 学生的好奇心纷纷被激发了出来, 他们跃跃欲试, 全然摆脱了课堂死板枯燥的局面.

有效提问让课堂更美丽 篇9

关键词: 提问艺术 有趣 适度 会启 达标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以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较高水平的智力活動,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而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自然而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的精神负担,而是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提问要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提问必须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循循善诱,学生心中存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就能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问“你坐在第几排第几个”,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问“你能说出某个同学的位置,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吗?”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解决中。

二、课堂提问要适度

问题的难易程度定得不适当,是收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的。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度的标准是学生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正确地加以回答。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只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表面上看似热闹,却会使学生养成浅辄不止的不良习惯。那么,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提问的“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例如:教学圆的知识时,可让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这样用实际生活启发学生思维,使知识由教材中死的东西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要会启发

设计提问内容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等的简单问题。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做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根据这一条件,可提出如下问题:(1)乙数与甲数的比为几比几?(2)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3)乙数是甲数的几倍?(4)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5)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6)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7)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8)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9)乙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达标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原则明确指出了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出发点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不应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提出一些既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所以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例如,课题是《按比例分配》(复习),课始,教师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80本书,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比是3:2,要求学生自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很快编出了几道题,在反馈时,教师发现学生都是把180本书当做总数来编的,便幽默地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80本书换换角色呢?”这一巧妙的提问,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有的把180当成部分数,有的把180当成相差数。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由于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难度适中,把握准了“量”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了提问的预期目的。

上一篇:运动生物力学角度下一篇:阅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