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策略

2024-07-12

追问策略(共12篇)

追问策略 篇1

没有问题,就不能激活思维,无法展开探究。因此,探究性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一就在于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奥秘往往会充满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果教师能够恰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那么教与学自然都会变得轻松愉悦并且得以事半功倍,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在自主探究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一、趣闻热点引发追问,激发兴趣

课堂上,只有教师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才会凝聚,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问题的思索探究,热情愉快地学得新知。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创设迎合学生心理的问题情境,即使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再有层次、有逻辑,教师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初中生对故事趣闻很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探究动机定会受到强烈激发,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曾引用一篇颇具闹剧性的“水变油”故事创设情境: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位奇人,名为王洪成,他游历各地表演水变油的奇妙之术。他只要在水中滴入一种特制的神奇药水,水会即刻变为油,而且还会迅速着火,熊熊燃烧。以致当时一些媒体对其大力报道,甚至将他的把戏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有的大企业也准备花费巨资购得这种轰动大江南北的神奇药水。讲至此处,学生个个面带好奇、惊讶之色,个个用探询的目光望着我,于是我就势提出大家心中共同的疑惑:“王洪成的神奇药水究竟是何物?水真的可以变身为油吗?如果不能,又是何缘由?本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所有问题的答案。”如此一来,通过有趣的故事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探究真相的欲望,促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究之中。

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趣闻很多,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之中巧妙地结合运用,就会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学习新知的强大动力。尤其当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与教学相关的更多趣闻资料可以结合声音、图片甚至是以视频的形式来播放,还会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学生兴趣倍增。

二、联系生活引发追问,驱动自主

化学隐身于生活与自然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中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更为紧密。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会让学生感到化学亲切而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活跃地去思考和探索,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教师从校园中采摘几朵盛开的鲜艳花朵,将其带入课堂。创设情境时,笔者将鲜花分发给学生,并请学生互相传递共闻花香。学生感慨于花朵的清新香气之时,教师就势提问:“大家是否闻到了花朵的清香?我们为什么可以闻到这清新的香气呢?”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演示一个小实验:将几滴红色墨水滴进盛水的烧杯之中。随后请学生观察墨水在水中的变化,并提出疑问:“这种变化又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平日熟视无睹的现象中竟然潜伏着奇妙的化学知识,学生内心充满强烈的好奇和疑惑,层层追问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冲动,于是教师就势引领学生展开对新知识更为深入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加强化学教学与生活情景及自然现象的联系,不仅可让学生领悟化学的重要用途,还可以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联系生活情景、联系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还会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概念、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动力增强,会使整个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实验现象引发追问,激活思维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意义重大,化学实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实验中伴随的各种奇妙的现象,容易激发学生喜欢化学、学习化学的热情,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支蜡烛,课上让学生自己做“纸杯烧水”的趣味实验:首先学生向纸杯中加水,然后点燃蜡烛并将烛火对着纸杯底加热。持续几分钟,杯子底部慢慢变黑,杯子里的水则开始沸腾。此时,学生将烛火熄灭,然后将杯底的炭黑轻轻除去,学生惊奇地看到纸杯底竟然完整无缺。教师随即抛出学生内心正要急于探明的问题:“烛火将纸杯里的水都煮沸了,纸杯竟然没被烧破,这是为什么呢?从中推测,燃烧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探讨。令学生震惊不已的实验结果已经激起了他们探究真相的强大动力,因此学生积极转动思维,踊跃探讨辩论,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成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纸杯要想着火需要到达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要高于水沸腾时的温度,因此会出现水虽沸腾,但纸杯仍然完好的现象。当然,可燃物燃烧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随之浮出水面。

相比教师苍白的讲解,学生动手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会使学生兴趣更浓,思维更活,理解更透,印象更深。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亲自动手实验,自主参与探究讨论,学生从中深切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极大成就感,从而学习化学的兴趣愈加浓厚。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把握教学内容、迎合学生心理,为课堂创设巧妙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层层追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还会使学生在轻松而活跃的氛围中积极求索,快乐收获,让学习变成一种幸福。

追问策略 篇2

这本书首先讲了张海迪的童年,讲她小时侯做的各种事情,比如她跟楼上的男孩谈话等。

后来,张海迪得病了,为了给她治病,她的爸爸妈妈带她去了好多地方,张海迪接受了很多痛苦的治疗,可她却一点也没哭,她坚强地面对一切。但是,当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治愈、再也无法站起来的时候,却痛苦地哭了,无声无息地哭了。

她又回到了自己原来居住的城市。之后,经常有女同学到她家里来玩,大家一起聊天、做手工、谈学习,十分友善。

后来,张海迪搬到了农村,家里没有了电灯。父母和妹妹去外面干活,而她只好留下来。开始,大家还不太适应。但几天后,一切就回复平常,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因为张海迪一家是从城里来的,有文化,所以村民们十分敬重他们。一些村里的村民天天推着轮椅陪她走街穿巷,跟她聊聊天,说说话。在这些话题之中,他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文化与贫穷,因为她所住的尚楼村是一个贫困的地方。

后来,张海迪认识的乡亲越来越多,她又和一个叫月明的小姑娘认识了。张海迪带着月明去了好多地方,让她见了大世面,并让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之后,张海迪又参加了气枪比赛,去了美国、日本,认识了好多朋友,学习了好多语言,并在日本认识了善良的弗卡次夫妇。

1995年,她参加了联合国妇女大会,跟别国的妇女进行了交流,得到了十分丰硕的成果。

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残缺也是一种美;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 篇3

不过,追问看似简单,实则蕴含诸多智慧,追问的时机、追问的方式、追问和上一问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教师在运用追问这一技巧时应该修炼的。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之后的深入交流引导,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交流走向深入。有效的追问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点拨,是保证对话成为深度交流的重要手段。没有追问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师教的缺位,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个平面上徘徊。

一、于关键处追问,凸显数学核心概念

数学课堂上的追问重要目的之一是凸显数学的核心概念,让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在学习《长、正方体认识》时,我们非常强调根据几何元素去观察。对于长、正方体来说,它的几何元素就是面、棱和顶点,其中个数和关系是元素的思考维度。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

一些教师认为这样就算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到这里也只是表面的知识内容呈现。有位教师在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接着追问两个问题:每个面有4条边,6个面应该有24条棱,为什么只有12条棱?3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为什么会有8个顶点呢?

生1:因为两个面相交的是棱,有些棱既是上面的,也是左面的,既是下面的,也是右面的,我们只能算1条。

师:你的意思是说每一条棱都在两个不同的面,每一条棱都数了2次,所以用24÷2=12(条)。

师:3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为什么不是4个顶点?

生2:因为有些棱是重复用的。

师:哪些棱重复用了?重复用了几次?

生3:每条棱都重复用了2次。

追问的两个问题就是为了进一步刻画“面、棱、顶点”这三个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的追问使学生思考问题更深刻。

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于教师对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问题的思考价值的把握程度,数学教学要努力凸显数学思考。追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挖掘,进行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教师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选准突破口进行追问,在追问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把一些非本质属性撇开,把一些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从而突破学习的难点。

二、于无疑处再追问,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课堂的追问一般有以下几点:在失误之处追问、在混沌之处追问、在矛盾之处追问、在薄弱之处追问等。有时在没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追问,可能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古人云:于无疑处有疑方进矣!

案例:商不变的性质适用有余数除法吗?

课堂上学生通过猴王分桃子的故事,引发了对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变化规律的探讨,大量的感性实例让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了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在课结束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花果山举办联欢会,猴王把11千克水果分给了第一组的2只小猴子,把44千克水果分给了第二组的8只小猴子,把22千克水果分给了第三组的4 只小猴子。你觉得哪一组小猴子平均分到的水果多呢?

学生列出的算式如下:

⑴11÷2=

⑵44÷8=

⑶22÷4=

生1:通过观察,这三个组每只猴子分到的水果同样多。因为这三个算式之间是有联系的,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比,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所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我认为三个组每只猴子分到水果是同样多的。

师:哪些人同意他的看法?

生2:我对每个组每只猴子得到的水果进行了计算,结果却不能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

⑴11÷2=5(千克)……1(千克)

⑵44÷8=5(千克)……4(千克)

⑶22÷4=5(千克)……2(千克)

每人得到的都是5千克,符合商不变的性质,可是余数都不一样,能说是全部符合商不变的性质吗?

师:大家谈论一下,商不变的性质适合有余数除法吗?

生3:商都是5,余数不一样,不能比较。

生4:我们只看算式,符合商不变的性质就行了,至于余数可以忽略不计。

生5:我们小组刚刚算过,虽然他们的余数不一样,但是1千克平均分给2只猴子与4千克平均分给8只猴子、2千克平均分给4只猴子,结果是一样的,每只猴子得到的都是0.5千克,所以三个组每只猴子得到的是同样多的。

生6:我们也同意他们组的看法,不过我们组没有计算,我们通过观察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大家看,第一组的余数是1,第二组的被除数和除数和第一组比较同时乘4,余数也乘4,而第三组的余数是2,第三组的被除数和除数与第一组比较同时乘2,余数也乘2。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商不变的性质同样适用于有余数除法,只不过被除数、除数和余数同时乘或除以的数必须是相同的,这样商肯定不变。

师:这样一个小题目让我们对商不变的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出新的认识的?

生7:刚才有的组用观察法,有的组用计算的方法,有的组用找规律的方法得出了新的认识。

nlc202309090419

师:其实,学习就是探讨的过程,就是获得方法的过程,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追问的价值在于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本例的教师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对学生习以为常的答案(无疑处)及时进行追问,从而引领和转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于问题解决中追问,凸显数学思想方法

作为教师,要善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追问,让学生的操作成为他们思考的感性支撑,挖掘学生操作背后的思考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使他们的直觉感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操作后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分享思考的快乐,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案例:如何测量土豆的体积?

(教师出示一个土豆,请学生讨论如何求它的体积,并说出理由。)

生1:把土豆放入水中,水面升高的部分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说说你的思考?

生1:土豆是不规则图形,不能用公式计算出来。但是土豆有体积,我们可以把不规则的物体放在容器中,利用乌鸦喝水的道理把土豆体积求出来。

师:乌鸦喝水的故事耳熟能详,重要的是把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迁移到解决土豆体积的问题中,并不是人人能想到的。

(又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他想的是曹冲称象的故事,用水的体积代替土豆的体积,同样的想法却有不一样的原型支撑。)

师: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2:把土豆蒸熟,捣成土豆泥,再塑造成规则的图形就能求出它的体积。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方法?

生2:我们可以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的物体。鉴于土豆是固体,要是切除规则的图形还会有剩余,不太方便。

生3:这个土豆像圆锥,把它看成近似的图形,只要量出它的半径和高就能求出体积。

师:这种办法求出的体积就不准确了呀!

生3: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需要精确计算。

生4:先把土豆削成一个规则的图形,剩下的部分一直往下分,可以切成长方体的小块或正方体的小块。

师:这种方法你不觉得麻烦吗?

生4:乍一看,是有些麻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把不规则的土豆经过无数次的努力都转化成规则的图形,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个毅力的挑战。

生5:可以把土豆切成小块,拼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分得越多,越接近规则的图形。

师: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

生5:我们曾经学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把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完之后越接近长方形,切土豆也是同样的道理。

(知识的学习很必要,有知识才会有能力,但是方法的迁移,知识的融会贯通才是最重要的。)

生6:可以把一个土豆的重量称出来,再称1立方厘米的小块土豆的重量,用整个土豆的重量除以1立方厘米土豆的重量,就可以得出一个土豆的体积。

师:这种方法很妙,把常见的量联系在一起。这种方法生活中你见过吗?

……

这个片断中,学生能够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把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更为可贵的是每种方法都有其思维价值。方法一是“曹冲称象”的再现,运用的是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二将土豆变形,把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三中学生的估算意识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方法四和方法五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六采用由部分推知整体的策略,而且把质量、体积、正比例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灵活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体现了策略的多样化。

我们看到,在求土豆体积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教师的不断追问,使得学生的各种方法得到展示,进而使学生共同分析不同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上,某些教师常常只注意学生回答的对与错,不注意给学生进一步加工信息的机会,学生很少有机会来处理“为什么?”“怎么样?”和“根据是什么?”这一类情况。因此教师追问时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追问方式,在关键点上、疑惑点上追问,具有追问的意识和习惯,要通过连续提问使学生证明或解释自己的答案,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

(作者单位:张秋爽,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陈俐颖,北京市顺义区南彩学校)

追问——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4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 仅仅停留在一味灌输知识点的层面上, 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形势。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掌握追问的时机、方式和有效性迫在眉睫。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追问与前一问的关系

“追问”, 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 穷追不舍, 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需要教师根据问答、讨论等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毫无疑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

目前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是:提出的问题没有目的性, 形式简单化, 缺少梯度性或者互动性不够。因此, 追问与前一个问题之间一定要有某种内在关联。例如, 我们很多老师经常会问学生“Yes or no?Do you agree with me?Am I right?”硬生生地把学生领进自己预设的框子中。这样做, 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追问与前一问究竟应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两者间可以是延伸、拓展和补充关系。把问题适当向外延伸开去、以点带面、步步深入;拓宽问题的面, 拓展学生的思维, 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例如, 模块一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 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了解和总结中英两国学校的不同之处。因此, 当学生描述完书中关于英国学校生活的四幅图后,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schools between China and UK?学生自然会根据四幅图来分析中国学校的生活, 不仅有话可说, 而且思路清晰, 紧接着问“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ke?”将问题拓展并延伸出去, 拓展学生的思维, 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追问的时机

追问的时机是否恰当,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处发问, 要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发问, 要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发问。“打蛇打七寸”, 追问要问在要害上。

例如, 在学习Module 7 Project《Are mobile phones safe?》一课时, 首先问:Do you use mobile phones?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mobile phones?Do you think mobile phones are a danger to your health?Why or why not?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很感兴趣, 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 趁热打铁, 再追问:Do you think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use mobile phones in their schools? (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在学校用手机吗?) Why or why not?It has been argued that mobile phones may be harmful to us.What is your idea on this issue?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对知识认识的误区, 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有效地提高思维品质。

在短短的一堂课上, 我们能提出的问题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备课时, 就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明确目标。在适当的时机设计一些追问,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讲定语从句时, 遇到这样两道学生经常犯错的题:Do you remember the days___we spent together last year?和Do you remember the days___we lived together last year?当学生在第一空中填入when时, 再问“Can you tell me what the antecedent is?Can you tell me wha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s?What relationship between‘spent’and‘the days’?”在学生犯错时追问更能引起其注意和思考。

当然, 提问的对象也要有所选择。同样的问题,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游刃有余的, 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 就是一大难题, 超出其理解范围。所以, 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广泛性、普遍性, 要兼顾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追问的方式

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样的追问方式, 很大程度上是由追问的内容决定的, 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追问方式。战争中, 有乘胜追击的说法。同样地, 也适用于英语课堂。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第一位学生回答得好, 笔者经常会说:“Good.Anymore?”对于之后站起来回答的学生, 笔者也会急于肯定他们, 而且课堂用语不变。这就使课堂沉闷单调, 没有刨根问底, 也无法使学生的能力提高。所以, 通过自身的实践, 笔者感悟到:一方面应该帮助回答得好的学生及时梳理思路;另一方面应该追问回答得不理想的学生, 多问一个为什么, 让他们在讲述理由的时候, 看见矛盾之处, 在争论当中, 激发他们的思维。一味地鼓励、简单的重复以及没有技术含量的追问, 只会使学生禁锢在已有的答案上, 得不到新知。

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要的就是提高教师追问的水平。追问的方法很多, 但要适时地选择。问题本身要明确、难度适宜、具有启发性, 且前后连贯、层层深入, 形成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追问时要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小结, 灵活处理追问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系统的思维能力, 同时, 师生之间能及时互动得到信息反馈, 促进情感交流, 并且能尽可能照顾到个别差异。

比如, 笔者在上模块一第三单元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时, 首先提问:What is the meaning of looking good?待学生回答完毕后, 紧接着追问两个问题:Do you want to be look good?How can we become looking good?层层递进, 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健康观的最终目的。再比如, 模块一第二单元, 讲解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re的用法时, 有这样两道题:1.Today, we will discuss a number of cases_______beginners of English fail to use the language properly.2.Those successful deaf dancers think that dancing is an activity______sight matters more than hearing.学生在分析时总是不到位, 出错的几率比较大。经常是能够找出定语从句和先行词, 却无法看出从句中的动词与先行词的逻辑关系。这时, 教师适时的追问:“如果你填which, 那它在定语从句中做什么成分呢?若把这句话拆成两个简单句会是哪两句呢?”学生便会顺势思考, 很快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追问的有效性

课堂中, 有效的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 发现、捕捉生成信息, 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智慧开启智慧, 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自古就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 英语课堂上, 教师到位的点拨同样启迪学生, 使其茅塞顿开。当然,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点拨方法。当学生的回答支离破碎时, 教师的点拨应该体现为整合有效信息;当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背道而驰时, 教师的点拨应该起到校正错误观点的作用。如模块一第一单元School life, 在讨论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这个问题时, 前面几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给出的答案有:The school is large.There are many after-school activities.We can study many subjects.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lassmates.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friends.但突然下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了这样一句话:“I want to have many computers in our classroom.”我追问为什么, 他答道:“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这个回答让人啼笑皆非, 其他学生也开始在下面议论纷纷。如果教师对这个问题不做点拨, 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偏差将会继续。反之, 教师及时辨析错误的根源,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 转变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向, 并进行正确引导。

有时, 学生的回答只能答到一个点, 而答不出规律。这时, 教师的点拨可引出规律, 促其顿悟。如经常在教材中出现的两个表示情感的单词surprised/surprising, 前者表示“ (人) 感到惊讶的”, 后者表示“ (物) 令人惊讶的”。可当下次再遇到另一组单词frighted/frighting时, 学生却不会类比, 无法产生联想。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surprised/surprising, 再点出其简单规律, 此后学生再见到如excited/exciting, satisfied/satisfing, encouraged/encouraging等词时, 就可以立刻想出正确的含义了。

总之, 追问既是教师智慧的展示, 又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追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英语教师,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去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让英语教学达到一个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主编.教育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

《追问》的读书笔记 篇5

“怎么独裁,你要会弄”——国企巨贪自述贪腐破法轨迹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由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纪委书记丁捷所著、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追问》一书,通过一群落马官员的口述纪实,描摹了他们从破纪到破法的过程,揭示了腐败分子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他们灵魂衰落的轨迹。

《追问》介绍说,该书作者丁捷在广州市的监狱中见到了“被媒体称为‘江湖大佬’‘国企巨贪’”的访谈对象,“他矮,壮,黝黑结实。虽说年近六旬,从犯人头的短发茬里,几乎看不到白发。囚服遮不住他身上流露的南方老男人的精干气质。”

作为一名老党员,“国企巨贪”在牢狱中向该书作者说,“我会扒开我的皮囊,刨出我的心肺,晒出我的灵魂,揪出我的过去,让你看清楚,让你的读者看清楚,让全国人民看清楚。”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企巨贪”转业到地方,并很快被省委组织部相中派到一家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担任党委委员、副总裁职务。

在书中,这位“国企巨贪”自述了其如何从“被赋闲”的副总裁、“光杆司令”,一步步盘弄人事并攀爬至权力的巅峰,担任了集团“一把手”,如何盘弄人事、独揽大权,组建了自己的“私家军”,过着糜烂生活的过程。

书摘

能人上位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转业到地方任职后,很快被省委组织部相中,派到这家省属的大型企业集团工作。刚去的时候,职务是党委委员、副总裁。送我去上任的省企业工委书记——那时候还没有成立省国资委,省委组织部的企业工委代管省属企业的干部人事工作——对企业集团的董事长说,给你们送个能人来,你们好好发挥他的才干,一定能助力企业大发展。

这家企业业务构成上名堂较多,有矿业、电子信息、酒店旅游、安装工程等多个板块;干部人事上就更复杂了,各路“军阀”整合在一起,外表是一个整体,内里是一盘散沙,大家一起工作,面合心不合,各把持着自己的一块领地,不让彼此插足。

我到任了之后,别人越是介绍我是“能人”,我越是无法渗透进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被赋闲在那里,只能袖手旁观,干着急。集团“一把手”很无奈,当然,我认为他也夹带着一点私心……他说,你要谅解啊,我的确也没有办法的,班子里这些人,还有那些个中层干部,他们就那点可怜境界,没有大局观,只想圈地、守故,要在这里做事,看来,你非得解放思想,开辟出新的业务板块才行啊,我们这里,欢迎英雄加盟,但英雄要用武之地,还得自己打拼呀。

我懂他的意思,就是他不会给我任何一个副总裁该有的权力,除非我能拓展出一块新权力空间。创业是很艰难的,一个人好容易爬到这个位置,却发现自己是一个光杆司令。

但我硬着头皮干起来了,干下去了,并且干出来了。我用了二三四年的时间,开拓出地产开发、贸易、化工、职业服装制造等业务,有两块还做得相当大。

应该说,那几年虽然辛苦,但没有白干,组织上也没有让创业的人失望。不久,“一把手”到年纪了,退休,我顺利接班,成为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有了更高平台,自己能说了算,我在产业经营上更是得心应手。接手时企业每年只有几千万元盈利,这些盈利,有一半还是我创立的新业务获得的,到我接任“一把手”第三年,每年盈利就突破10个亿,而且呈现几何级数快速增长势头。新世纪第一个的后期,企业被评为省十大创新发展企业,十大效益优良企业。我也被评为全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组委会给我的推荐理由中写道:“重视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狠抓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他领导的企业,连续多年在全省直属企业集团中利润增长,名列前茅。”

盘弄人事

相当长一段时间,虽然如愿成为这个几千人集团的“一把手”,算是功成名就,但我心里并没有那么痛快,因为我为此付出得太多太多,不光是才干、精力的付出,还有内心尊严付出太多,被同僚挤压的时间太长,被前任冷落排挤得太厉害,我的内心并没有真正平衡。记得那些年,我做任何事,都会有人反对。“一把手”不是帮助协调,朝着有利于协调成事的方向努力,而总是顺着反对者的意思,表现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然后推翻掉我的意见。很多反对动作,其实就是“一把手”本人在背后指使操作的。

我在集团中势单力薄,多数苦心策划出来的项目,都被直接否定,有的甚至在策划过程中,就被他们粗暴中止,从而一路心血,不计成本地夭折了。我的内心蓄积了太多的怨气,我需要释放。

这种心态在日常中表现为,我太急于要“一把手”的感觉。总算成为真正的“一把手”了,却又发现有些事情,来得没那么容易,决策的通过,没那么便捷,做事没预想中的快。于是,一段时间,当上“一把手”后,脾气反而更急躁了,甚至经常暴躁不安。

其实,我躁得慌的原因,就是我感觉后来者不能居上。我的权威一开始远不如我眼中的前任。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尊严,比当副职的时候,还要脆弱,地位比那个时候,还要动摇。前任退了,但他的势力还在,班子成员中的一些人,大部分的核心部门负责人和大型子公司老总,都是前任或者某个老资格副总的人,他们表面顺从我这个“新主子”,内心并不服气。所以经常在执行我的命令时阳奉阴违,拖拉敷衍。

更让我不爽的是,省委组织部任命了一位老资格副总担任总经理,在集团形成了“两驾马车”,互相牵制。但我没有正确对待这种分权牵制,而是觉得组织存心制造障碍,让我不能完全施展手脚。为此,我甚至在组织部和国资委领导面前发过牢骚。尤其是遇到重大决策的讨论,班子的意见很难统一,我的权威总是受到挑战,这让我倍感羞耻。

在头两年,我几乎放下了所有的业务,专门盘弄人事。

我首要解决的是权力问题,是要达到我理想中的“一把手”的权威目标,我把它称为“五个一工程”,即高声低声“一个声”、大事小情“一把抓”、决策拍板“一言堂”、财政花钱“一支笔”、选人用人“一句话”。

第一步,我采取了先发制人,找几个软柿子,狠狠捏一把。有一次,综合行政部经理,在总经理会上向我汇报交办的事情,没有准备书面材料,正好汇报的内容也不符合我的意图,我就故意很夸张地拍桌子,狠狠批评他作风漂浮,信口开河,甚至谩骂他是个混饭吃的,应该趁早收拾东西滚回家养老……我之所以这样粗鲁,也是顶先设计过的,因为他们在班子中是老实的,资历浅的,年轻的,我就拿他们几个开刀,杀他们几个下马威,以此把我的威风抖出来,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警告班子其他成员,和公司里那些倚老卖老的家伙。

我一向信奉“宁可得罪君子,而不得罪小人”,在工作的几十年,特别是有了一官半职之后,这个教条屡试不爽。我这一手,就是通过重击那些素质较高的同僚,来让我的小人对手“窥见”我的凶猛。一般说来,这些看起来素质高的人,多半读书多,有些书生气,内心很脆弱,面皮子很薄,跟人争斗的时候,心慈手软,得过且过,所以你得罪他,对你自己不会产生太严重后果,只是他自己心里非常受伤而已。反过来,你要是跟小人干,就不能轻易出拳,除非能确定一拳致命,让小人永远爬不起来。你跟他过手要注意,小人皮厚心黑,轻则会当场弄得你下不来台,狠的给你记一笔,不知什么时候暗中反咬你一口,让你死得很难看。

在后来的几年,我继续运用此招,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怎么独裁,你要会弄,不能权还未揽到手,已经弄得满城风雨。所以你得注意,对上对下,搞好舆论,炮制说法。为了堵住那些说我独揽大权人的臭嘴,我在上任“一把手”的头两年里,颁布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人事管理、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甚至党群纪检工作,都重新出台了详尽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有的还是我亲自起草制定或修订的。我把这些制度,广泛散布。对上反复报送,对内大张旗鼓宣教、张贴、印制成册、广泛发放。

我本人也把这些制度搞得烂熟,但并不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执行,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他人的“漏洞”。比如,讨论重大事项决策的时候,我会突然袭击,质问某一位妄图反对我意见的同僚,你知道某某规定里的第某某条怎么说的吧,回忆下,对照一下,看看是我的意见对还是你的意见对?对方一般立马被问住,支支吾吾,便把他的废话咽回去啦。

我有一套“远交近攻”的处世哲学。与顶头上司和同僚的关系一向不佳。我不会把心思用在直接领导身上,有人问我,在单位这么横,对同僚那么狠,对省里的相关单位那么冷,就不怕得罪人吗。我有我的方法,我集中精力,在省领导中找一个赏识我的大领导,利用上级大领导打压直接上司,威震同僚和下属。这样、点准了一个穴道,便可制约全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私家军”

都这样了,我对自己的状态并未满意。许多事情做起来不方便啊,要人费周折,大动脑筋,甚至大动干戈……还是因为人的问题。有些人本来就不是我的人,有些人不够贴心、有些人鼠头鼠脑,遇事不敢担当,有些人过于呆瓜,不会为领导着想,不会顺势变通。以人为本,无人无本,人多本大,本大本事大,我把这个琢磨透了之后,就开始从干部人事问题入手,我要打造一个完全属于我的“江湖”。

任董事长后,我故意把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进行“扁平化”处理。方法之一,就是打造一种江湖气氛,比如称呼这种小事,就做了精心的设计:不是按正常上下级的工作关系,称同志,或者喊职务,而是彼此之间称兄道弟,这样既可以形成一个“团结紧密”的哥们儿集团,又可以给外人造成一个印象,我平易近人,且视同僚为兄弟姊妹。特别是当一个我讨厌的班子成员与一个普通的职工,比如一个内勤工,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我对他们都“一视同仁”,兄弟长兄弟短地呼喊,这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效果,就是做领导的你不要得意,在我眼中你跟一个勤杂工没有什么区别;勤杂工呢,大为受用,觉得自己在大领导眼中跟其他领导一样待遇,都是兄弟;旁观者一看,更是佩服,觉得我这个人没有领导架子,没有等级观念,位高的不怕,位低的不欺。

方法之二就是,我策划了一个“管理与业务精英百人方阵”,在各部门各下属单位,推举出一些管理和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这个团队既体现了集团的人才优势,发挥精英团队作用,同时,我让这些人有权作为职工代表,参与部门、子公司甚至总公司的决策,以体现民主,调动和利用公司中坚力量,实现普遍性的民主。这当然只是大家看得到的显性作用。潜在的作用是,我通过这个团队,参与到各级管理中去“搅浑水”,使下级单位无法抱团做小动作。这些人都是我上任后亲自选择的,集团里有人暗称他们是我的“一百单八将”,我对他们高看一眼,凡事可以直接跨层向我诉求。其实,就是让他们直接向我打“小报告”。百人精英团队健全之后,我不光赢得了民心,架空或者削弱,至少透明了部分不是我上任之后任命的大小领导。

基层的事情搞定后,我开始布局中层以上重要岗位的人事……

在这种权力框架下,集团里许多重要事情,逐渐都是由以我为核心的兄弟帮私下拍板决定,之后再拿到所谓的领导班子会上,认认真真地走程序。尤其在涉及人员调入、干部提拔方面,更是由兄弟们自己的“组织部”操纵。

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我在集团内逐渐打造出一支强势的“私家军”,后来形成了个人力量“一面倒”,我的人占绝对优势,集团内部失去了制衡,我想不任性都不行了。在我们这里,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家国企的老总,比民营企业老板还要牛。喜欢我的人,说我驾驭能力强;恨我的人,说我把国有单位打造成个人帝国,严重挑衅党的组织原则。

我是个特讲传统文化的人,每年清明都要回老家祭祖。随着职务的提升和掌控度的加强,每年陪我回老家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下属,谁要是被允许随我回乡祭祖,都会感到莫大荣幸,因为这标志着他进入我的“核心圈子”了。后来的几年,每年我回乡,我的祖坟前都是一大群跪拜者。

权力巅峰时的癫狂

在我任上的最后三年,我的确攀到了权力的巅峰,个人精神状态,也是无比癫狂的。

我的办公室几乎占了半边楼层,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我们为了规避检查风险,就把这间超大办公室,分隔成里外三间。我在最里面办公,最外面是接待室,中间是小会议室,说是公用,其实绝对是我的私人空间。而且改造过之后,面积没有缩减,私密性和豪华程度更强了。会议室和接待室吧台咖啡机冰箱一应俱全。

我的生活,真的过得不太正常,有时很糜烂。我的随从和下属,我们合作单位的老板们,挖空心思取悦我。我喜欢排场,出行至少要两个下属跟着。出差要走贵宾通道。“八项规定”之后,不让走贵宾通道,不让坐头等舱,我的下属很快就找到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以做广告的名义,与机场签订了一个贵宾通道合作合同,这样我就有了走贵宾通道的专属权。到了飞机上,他们马上为我升舱,现金补款,回来用其他发票冲抵。

坐稳了江山之后,我身边希望通过我的权力寻求利益的人也多起来了。在这些人的吹捧和央求下,我和他们就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我的胆子也放开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人家敢送,我就敢收。

春节期间,在广州花园酒店一次饭局上,经一位老战友介绍,我与广州一家民营房地产老板黄某相识。像我这样的实力和身份,一般的民营企业,在我眼里,是没有什么分量的。当时双方礼貌地交换了名片,我见他拥有人大代表头衔,顿时倍增好感和信任。事后,我了解到黄某经营着一家涉及地产、酒店服务、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身家超100亿元。在心理上顿时觉得亲近起来。

20下半年,我们公司下属的一家数码科技城项目建设启动,我毫不犹豫将该项目介绍给黄某,在尚未招标的情况下,就与黄某的公司签订了意向合同。

之所以将数码科技城项目介绍给黄某,一方面是因为项目投资巨大,利润丰厚,利益输送空间大;另一方面是项目所在地广州的番禺区域,黄某在那里创业发迹,拥有“强大背景”,办理各种报批手续方便快捷……我知道,黄某这种有实力的人,能把私企做这么大,“不懂事”是不可能的。所以,事先,我什么也没有暗示过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利益企图。

黄某当然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在拿到项目后,一次专门请我一个人吃了一顿饭。饭桌上,他说,“我这个人,懒惰,大大咧咧的,处朋友不够细心,逢年过节,想不起来关照朋友,送什么礼金、礼品,哎呀这样太罗嗦、太麻烦,人家不喜欢的东西,对人家没有用的东西,费钱费精力还给人家增加心理负担,何必!

但这么多年,一旦成了我朋友的,就一直是朋友,而且会很铁,再大的官,都视我为兄弟。说实话,亲兄弟可能比我细心,但不一定有我铁。知恩不报非君子,您是我哥,又是恩人,我不能光顺着自己赚钱自己花——再说,愚弟我的钱,这一辈子也花不完了啊。所以,我干脆一次性给哥哥您1500万元,分三次给,您自己安排着过年过节,买点小东西啊。求大哥原谅愚弟做事懒惰,只求方便,不动脑筋,原谅我好吗,哥?”

我当时一听,觉得够意思,就笑着说,兄弟情分,互相帮助,应该的,您见外。但我并未拒绝,当场约定在东莞交易……当年国庆节,我和黄某在东莞大富豪饭店见面,他送给我首笔500万元现金……

解剖自己

我既是一名国企老总,又是一名厅级干部,亦官亦商,同级纪委不敢、不能监督,上级纪委又鞭长莫及。我在担任“一把手”期间,在业务工作上大权独揽,水泼不进,针插不进,企业党委内设的纪委监督机构成为摆设,甚至沦为我整人的工具。有一段时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省委派来一名纪委书记,这人想在我的地盘上有所作为,一度干预我的一些做法,我就指使亲信,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他的秘密攻讦。比如,我们捏造了一些他的绯闻,说他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生活作风有问题。我的一位亲信有贪污受贿嫌疑,纪委书记想问查追究,我就故意在这段时间,指使人事部负责人考察提拔这位亲信。果然,纪委书记中计,指出提拔此人不妥,并在党委会上建议,一定要等问题弄清楚之后再提拔不迟。然后,考察中止。“个中原因”很快传到那位亲信耳朵里,他就拼命地写人民来信,到上级部门去告纪委书记。在年终干部考评的时候,我授意人事部,故意安排了以此人为代表的痛恨纪委书记的一帮亲信,接受考察组谈话,众口一词地列举纪委书记的种种不是,让纪委书记年终考核,差点没有过关。几招下来,这位纪委书记整天忙着洗刷自己,狼狈不堪,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去问责我的下属们。我知道他来我们单位时间短,没有什么乌乱七八糟的鸟事,要扳倒他不可能。但我可以通过搅浑水,让他乖点,不要妄想在我的江山里,挑战我的权威,为难我的小兄弟们。同时,我也要告诉他,不要以为你清高清白,在这里,谁干净谁脏、是我说了算。如此一番动作下来,这位纪委书记很快蔫了,忙洗刷自己还来不及呢。我这样做,还有一个变相的晓谕,是给上级纪委部门的:你纪委不是整天査干部吗,你们纪委书记不是打铁要自身硬吗,我就告诉你,快去帮你们的基层纪检干部澄清澄清吧。哈,他们就整天忙着“洗刷刷”去了,头也没昂得那么高了。

我在一个单位当领导,从到退休,十四五年,久居要职,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小群体。国企领导跟党政机关负责人不一样,缺乏轮岗机会。一旦屁股坐在哪个单位,大多数一直到退休,都不会再挪窝。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在同一个单位担任副职几年后,又担任主要领导职务长达十余年。

这十几年,我不是没有发现单位存在很多隐秘黑洞,但一是因为自己身子不正,不敢较真;二是因为这些黑洞的制造者,大多数是自己培养的人,暴露了他们,对我自己也构成了危险系数,所以,我就拼命捂住盖子,自欺欺人地往前混,总觉得混到退休,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了。在此期间,组织上也警觉过,曾找我谈话,希望将我交流到省属另一个国企任董事长,或者到省政府办公厅任副秘书长,协助副省长协调国资管理工作。按理讲,这两个位置都是不错的,但我还是有些政治头脑的,觉得除非提拔成副省岗位,仍然能控制这个单位的局面,否则不能离开原来的位置,离开了就会失控于这个单位。

所以,我当时就淡定地以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些重要战略部署尚未完成为由,拒绝组织的这份“好意”。我越是理直气壮,才越是能表明自己大公无私,在这个单位干干净净,底气很足。组织上见状,真的相信我了,让我留在原岗。跟我谈话的一位副部长,还到处替我讲话,说我为了企业发展中间过程不断气,宁可放弃重用机会,放弃个人的又一次人生提升机遇,很了不起。

唉,很多的好事,在我身上最后都演化成了恶果。如果当年我接受了组织的轮岗安排,也许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多年来,我在贪腐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我把这个单位,管得好好的,正常发展着,每年上缴那么多利税,劳苦功高,组织上不会轻易来找我。甚至在闻到组织调査风声后,我也没有想过坦白自着,存在躲一躲就过去了的侥幸心理。

我现在能做的一点贡献,就是通过解剖自己,说一些实话。

我有几点关于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体会,我觉得这是个难点问题,需要有人来思考和解答。国有企业,显然是腐败的地雷密集地,风险太多了。让个人管公家的人、财、物,而且还一把抓,一个人一支笔,这事儿想想都可怕,毛骨悚然啊。一个人,一旦坐在了钱山上,得有多大的定力,才能坐怀不乱啊。我觉得,光靠党性、靠觉悟、靠个人道德素质,真的不靠谱。请把国企反腐倡廉建设永远赶在大路上,马不停蹄。一方面要加强党风和法制教育,大力推进廉洁国企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对省属国企的监管巡察工作,对国企的巡视应该成为日常,不能三年五年才来一次,最好年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分工,里面猫腻特别多,上级组织部门应该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规范规定,比如,同一个领导,不能同时分管管钱的部门和用钱的部门,不能同时分管用钱的部门和查钱的部门,具体说,就是投资、财务、采购、审计等,必须由不同的领导分管,才能互相牵制。一个单位,如果像我以前那样,让自己的人包管了所有这些部门,不是徇私,又能是什么呢!

动情的追问 篇6

人类的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但历史上对文学的研究却总是喜欢以其中的一个环节为中心。随着时代的推移,文学研究的重心经历了从世界到作家到作品再到读者的一系列的转变过程。在西方,相对于每一个重心的确立,都有一种理论学说产生。如相应于作品中心有文学本体论,相应于读者中心有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文学本体论立足本文,孤立地发现形式特征所对应的深层内容,它使对文学的研究从重视社会历史的“外部研究”转向重视文学本身的“内部研究”。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把读者推到首要地位,它彻底打破了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封闭模式,把文学的意义看成是由于读者参与而永无止境的创生过程,实现了文学本质的意义的开放性。二者的研究在文论史上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文学本体论和接受美学,分别由于他们极端的客观化和极端的主观化,极度的封闭性和极度的开放性,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而伊塞尔强调本文和读者交互作用的解释理论,就显得更为合理。《文学解读学导论》正是超越了作品本体和读者本体,建立了一种“文学解读本体论”。文学解读本体论把文学的本体看成是文学的解读活动,而解读活动则是本文和读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样它既不是单纯的作品中心,也不是单纯的读者中心,而是作品与读者共同构成的二维中心。同时,这里的作品并不仅指静态的构成物,它也包括从作家到作品的创造活动,这样作家一极并没有被排除在新的本体论的视野之外,解读活动就是一个三向量的立体结构。这种全方位的动态视野和历史性的开放态度,使得《文学解读学导论》这部开创性的著作,有着更具科学性的理论基础。

文学解读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作者并没有以纯粹的概念术语编造理论的迷宫,而是在进行形而上的理性思辨的同时,辅之以具体的文学解读实践性例证分析,使得这门需要慎思明辨的理论,极富实践性和亲切感。在具体的解读实践例证分析中,作者没有陷入机械的技术操作,而是同时调动犀利的智性触角和深度的情感体验,在验证自己理论的同时,也在动情地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

追问策略 篇7

一、无效追问的现状

1. 追问变成了“套问”。

课改以来,虽然“满堂问”的现象已经有所减少,但仍有教师遮遮掩掩、欲罢不能。乍一看,课上的核心问题并不多,但在交流感受时教师往往会在不断地追问下把大问题分解成了多个小问题,或拐弯抹角地设问,挤占了学生思考、阅读等有效学习时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思维只停留于浅表层,不能向纵深发展。老师的后续教学不仅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反而把追问演变成了套问,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2. 追问变成了“逼问”。

追问是以深入为方向,以思维走向为路线,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在当下的课堂上,不难发现追问演变成了逼问的现象。有的教师喜欢以自己既定的答案为目标,背弃思维的自然走向,步步紧逼、穷追不舍,将学生逼到老师的思路上去。这样的课堂生成性大打折扣,很多有利的学习契机因此错失。

3. 追问变成了“重复问”。

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理想时,有的教师喜欢习惯性地重复问不同的学生,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教师为了寻求答案的完整性,并不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内核。这种平面的追问,无法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增量。那么,如何“追问”才能使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二、有效追问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追问就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状态,思维始终是积极的,从而实现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且追问内容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发展。

1. 思维碰撞时追问———生成精彩。

课堂资源是伴随着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而随机生成的。有效利用课堂资源,是期待阅读出现精彩亮点的关键。因此,抓住学生对文本体验中具有价值的创新生发点,进行巧妙追问,能拓宽课堂阅读的空间,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精彩的阅读对话。曾听一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同学们正纷纷讨论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然,一个别样的声音冒出来———

生:老师,我发现诸葛亮也有未料到的事。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写到诸葛亮讲“三天后,请到江边取箭。”试想,既造箭,怎么会到江边去取呢?要是周瑜再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破绽。

显然,这是与众不同的声音,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此时老师追问:“为什么诸葛亮的计谋还能成功呢?”经过再次讨论,学生对诸葛亮知人心、识周瑜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惊叹他的“神机妙算”。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在文本背景下思维发生了碰撞,既拓宽了思路,又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进一步提升。

2. 点睛之笔处追问———更上一层楼。

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隐含着许多丰富的意蕴,却容易被学生所忽略。因此,“追问“便可以此为抓手,将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追问的落脚点。由此切入,使教师的追问更简洁,更具针对性,给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如《晏子使楚》一文最后一句点睛之笔的教学,就可以用连续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晏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读解。

师:晏子作为使节出使楚国,按理,双方一定要做到讲规矩、有礼节。然而晏子却没有得到尊重,最终的结果呢?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尊重”的意思就是———

生:敬重、佩服。

师:那“不尊重”呢?

生:侮辱、蔑视。

师:“不敢不尊重”呢?

生:就是尊重了。

师:那就直接写了呗,为什么还要用上“不敢不”?

生:就是不能不尊重的意思,是特别佩服。

(教师让学生把“不能不”换进句子中变成“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了”,并改为陈述句。)

生: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

师:楚王佩服晏子的什么呢?

生:晏子的才华。

生:从晏子说的哪些话可以看出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教师紧扣“不尊重”和“不敢不”的言语表达形式,巧妙地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换词、改陈述句,产生向纵深探究文本的欲望,加强了对文本的解读,语文味在字词间逐步弥散开来。经过教师的刨根问底,层层深入,学生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晏子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渐渐变得立体、高大起来。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逐步体会到言语形式的秘妙。

3. 人云亦云时追问———标新取异。

小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有时自己理解的少,借鉴别人的多,甚至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这时,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再思,而是一锤定音,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形成传统刻板的一问一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点。

在教学《水》的第5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快知道本段详细描写了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洗澡。我追问道:“对于我们来说,洗澡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并没有什么可写之处,可是作者为什么把它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他们兄弟四人洗澡的时候非常快乐。”这时,我继续追问:仅仅是为了写洗澡时的快乐吗?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面去思考。经过一番静思默想,学生又一次举起了手:洗澡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由于缺水,作者的乡亲一年才能洗三四次澡。所以,他们要慢慢体会、享受洗澡的快乐。正因为这种感觉非常难得,所以作者想把这美好的事情永远留在心里,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及时追问鼓励了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观点,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思维在教师的追问下得到提升。

4. 体验分歧时追问———存异求同。

阅读行为极具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对待相同的文本可能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而且彼此的体验也许存在着分歧。教师可抓住“学生分歧点”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换个角度,以全新的视角介入。第二轮的讨论,令学生之间消除了分歧,拥有统一的认识。教学《玛丽亚的心愿》一文,有学生提出此处的“观众”应该改成“顾客”,因为“阿根廷人都争相购买我们的商品。他们是来买东西的,所以应该叫‘顾客’,怎么是‘观众’呢?”意见得到许多学生的支持,一个学生却认为,“阿根廷人来并非都是买东西,更多是来看的。况且,我们的产品是去展览的又非开店出售,所以得叫‘观众’。”……面对学生之间的分歧,教师便可由此切入:“到底该称他们什么好呢?他们是来参观的,可为何又有这么多人购买呢?”于是,在激烈争论后,学生明白了阿根廷人既是顾客又是观众,他们对中国的产品充满了喜爱,进而生发出对中国人民的喜爱。这时,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刻了。

5. 感受肤浅时追问———鞭辟入里。

缺乏对文本内容或语句内涵的深入体验,学生便很容易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所获取的体验也显得肤浅。倘若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便会让课堂交流局限在表面,整堂课犹如在冰面上滑行,无法涉及内在含义。每当此时,我们便要进行巧妙、有效的“追问”,直入文本语言的内核,提升学生对关键词句及文本主题的理解。一教师对《荷花》一课中“挨挨挤挤”的教学,是这样追问的———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样子。

生: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很多。 (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在火车站,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在春节期间的超市里。

生:夏天到了,奶奶家门前的一棵大树,树叶密密层层、挨挨挤挤的,把蓝天都遮住了。

师:“挨挨挤挤”说明了人或物品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荷叶很多,长得非常茂盛。

生:说明荷叶长得很有生机。

生:有这样茂盛的荷叶,池里的荷花一定也长得很美。

生:我觉得大自然很伟大,是她让一池的荷叶和荷花长得这么多,这么美,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大自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平衡过程调节个体 (成熟)与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重新建构。正是由于平衡过程,个体才有可能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把接受到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使认知得到发展。”教师的层层追问,就是在调节学生个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对“挨挨挤挤”一词的认知逐步变得丰厚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追问下,从起初认为的荷叶多,逐步深入体会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的理解从文字的表象特征深入到文本本质,从单薄平面变得厚实立体,由文本语言联系到实际生活,由外化感受转化为内化体验。

追问——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篇8

关键词:追问,课堂教学,前一问,时机,方式,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就课堂教学而言, 教师如果运用好追问教学策略, 就能提高授课效率, 从细节上做到增效。认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通过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深入追问和适时点拨, 学生在心理上会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 仅仅停留在一味灌输知识点的层面上, 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形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掌握追问的时机、追问的方式和追问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1. 追问与前一问的关系

“追问”, 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 穷追不舍, 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需要教师根据问答、讨论等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毫无疑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

但是, 目前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是, 提出的问题没有目的性, 形式简单化, 缺少梯度性或者互动性不够。例如, 很多教师经常会问学生:“Yes or no?”“Do you agree with me?”“Am I right?”硬生生地把学生领进自己预设的框子中去。这样做, 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追问与前一问应要有某种内在关联。我认为, 两者之间可以是延伸、拓展和补充的关系。把问题适当向外延伸, 以点带面, 步步深入。拓宽问题的面, 拓展学生的思维, 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例如, 第一模块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 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总结出中英两国学校的不同之处。所以, 当学生描述完书中关于英国学校生活的四幅图后,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hools in China and UK?学生自然会根据四幅图来分析中国学校的生活, 不仅有话可说, 而且思路清晰。紧接着一问:“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ke?”将问题拓展并延伸出去, 拓展学生的思维, 以达到教学目标。

2. 追问的时机

设计一些追问,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追问的时机是否恰当,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发问, 要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发问, 要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发问。“打蛇打七寸”, 追问要问在要害上。

例如, 在讲定语从句时, 遇到这样两道学生经常做错的题。Do you remember the days we spent together last year?和Do you remember the dayswe lived together last year?当学生在第一空中填入when时, 我再问:“Can you tell me what the antecedent is?Can you tell me wha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s?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pent’and‘the days’?”在学生出错时追问更能引起其注意和思考。

3. 追问的方式

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样的追问方式, 很大程度上是由追问的内容决定的, 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追问方式。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第一位学生回答得好, 我经常会说:“Good.Any more?”对于之后回答的学生, 我也会肯定他们, 但评点用语基本不变, 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单调, 没有刨根问底, 也无法使学生提高。因此我感悟到, 单调的鼓励、简单的重复和没有技术含量的追问, 只会使学生禁锢在已有的答案上, 得不到新知。

教师一方面应该帮助回答得好的学生及时梳理思路, 另一方面应该追问回答得不理想的学生, 多问一个“为什么”, 让他们在讲述理由的时候, 能自己看出矛盾之处, 在争论当中, 激发他们的思维。要适时地选择恰当的追问方法。问题本身要明确, 难度适宜, 具有启发性, 且前后连贯, 层层深入, 能引向结论。

当然, 提问的对象也要有所选择。同样的问题,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游刃有余, 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 超出了其理解的范围, 是一大难题。所以, 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要兼顾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

追问时还要根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 灵活处理追问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这样做既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系统的思维能力, 同时, 师生之间的互动能让教师得到信息反馈, 促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还能使教师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4. 追问的有效性

课堂中, 有效的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 发现、捕捉生成信息, 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智慧开启智慧, 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自古就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英语课堂上, 教师到位的点拨同样能启迪学生, 使其茅塞顿开。当然,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点拨方法。当学生的回答支离破碎时, 教师的点拨应该体现为整合有效信息。学生的回答有时还会背道而驰, 这时, 教师的点拨应该起到校正错误观点的作用。如模块一第一单元school life, 在讨论“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这个问题时, 前面几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正面的、积极的。给出的答案有:The school is large.There are many after-school activities.We can study many subjects.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lassmates.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friends.但有位学生回答了这样一句话:“I want to have many computers in our classroom.”我追问为什么, 他答道:“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这个回答让人啼笑皆非, 其他学生也开始议论纷纷。如果教师对这个问题不作点拨, 学生在这方面的偏差将会继续。如果教师能及时辨析错误的根源, 强调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 即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娱乐观点。

有时, 学生的回答只能答出一个点, 而无法总结出规律。这时, 教师的点拨可引出规律, 促其顿悟。例如经常在教材中出现的surprised和surprising, 前者表示人感到惊讶, 后者表示物令人惊讶。可当下次再遇到另一组单词frightened和frightening时, 学生却不会类比, 无法产生联想。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再点出其简单规律, 此后学生再见到如excited和exciting、satisfied和satisfying、encouraged和encouraging等词时, 就可以立刻作出反应了。

追问策略 篇9

一、设疑引思—在问题情境中追问

古人曾说过:“今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可见诱发学生学习动因, 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抓住每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进行合理、有效的追问, 营造一个主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氛围, 才能有机会把数学知识引入其中,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发现学生的独特见解, 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是3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时, 首先复习“是2 和5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为导入语;其次让学生说出几个多位数, 再找出是2、5 的倍数的数, 并说明原因;接着追问:“从个位数可以看出2、5 倍数的数的特征, 那么是3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也是看个位吗?”这一追问, 使课堂一片喧哗, 受知识迁移的影响, 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位是3、6、9 的数都是3 的倍数, 一下子列举了很多个例子。学生通过进一步口算却发现有的是3 的倍数, 有的显然不是。这时学生无言以对, 内心陷入自相矛盾与斗争之中。教师适时点拨, 全班学生导出3 的倍数的若干数出来, 然后总结其特征——不能简单用个位的方法来判断3 的倍数。最后教师层层追问学生:“3 的倍数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呢?”教师渐渐追问, 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整堂课, 由于教师多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善用问题创设情境, 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目标, 提供了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 启发了思维, 发展了智力。

二、层层启发—在阶梯式设计中追问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渴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 教师在精心设计问题时, 要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做到从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简有繁, 设计出有一定梯度、不同层次的问题, 从而点燃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火花。当学生激情高涨时, 面对教师的追问就能对答如流, 活跃整个数学课堂气氛。

例如,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 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 想一想,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 猜一猜, 原来的梯形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关联之处?

(3) 考一考, 原来的梯形面积与你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何联系?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呢?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式的追问, 消除了学生回答时的心理障碍,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如上述第一个问题的难度较小, 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 学困生“跳一跳, 能够摘到果实”。通过回答此类问题, 学困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树立学习的信心。第二个难度较大的问题, 可以抛给学习优秀生来回答, 让优等生起到引导全体学生克服困难, 激励全体学生思维的作用。当有了前面热身的两个问题后, 第三个问题就报给中等生, 对于他们而言, 就觉得不是什么难题了。

这样分层次的课堂追问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而且能唤醒与释放学生内在潜藏的学习动力。如此层层递进追问, 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 中等生和差等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障碍被消除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 整个课堂效果甚佳。

三、对比分析—在知识连接点中追问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真谛。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每个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 而且是旧知识拓展与延伸了的新知识点, 新旧知识内在的共同联系架设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桥梁与纽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选择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有效的追问, 充分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迁移点, 让学生由此及彼, 从未知转化到已知,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例如, 教学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时, 让学生对比3×4=12 和12÷3= □, 适时提问:“除法算式的商就是乘法算式中的哪个数?要计算12÷3= □, 你想利用哪个乘法算式来帮助?”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想一想3 和几相乘得12 呢?三 (四) 十二, 商是4。最后诱导学生总结出计算除法时, 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通过对比、分析、追问, 学生清楚地知道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的方法, 这样既可以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 又掌握了知识整体结构。

四、妙借生成—在捕捉学生意外中追问

课堂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 是师生思维碰撞的舞台。教师的预设不可能在课堂活动中按部就班地实施, 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教学过程, 课堂中难免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生成, 这时教师要巧妙对意外之举进行点拨, 学会“弯腰”倾听, 捕捉学生意外闪光点, 用敏锐的眼光赞赏, 重新调整教学预设, 纵深地把生成问题引入探究过程, 让学生把探究新知作为一个新支点, 在数学课堂中尽情地点燃智慧火花, 让 “意外”生成的新信息、新问题在数学课堂中绽放精彩。

例如, 在教学《9 加几》一课时, 按照课前的预设施教, 先由学生观察插图, 从图中说出算式9 加几,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算出得数, 然后归纳算法。可真想不到课伊始, 就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说:“老师, 老师, 我会立即写出得数, 我会, 我会。”随后, 许多学生也附和着说自己会, 甚至一本正经地把答案说出来。这课该怎么上?再按原来的流程下去, 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 索然无味, 但如果不上, 其他不会的学生怎么办呢?于是, 教师立刻转变思路, 亲切地对学生说:“你回答真不错, 很了不起!你真棒!那还有谁不会呢?”教师这样一说, 果然, 几只小手就举了起来。教师相机转向这些学生, 关切地问:“班上还有这些同学不会, 谁愿意帮助他们吗?你们想一想怎么帮助他们呢?”此时整个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了, 学生们有的用身边的小棒交流着, 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教着, 有的干脆拿自己的手指比划着……至此, 暂且不去评价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对还是错, 但这样一点拨, 学生立即从“学数学”向“教数学”转变, 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教师及时捕捉住学生意外亮点, 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打破预设, 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学会倾听, 转变教学模式, 让学生进入角色, 让生成资源精彩极了, 课堂成了学生智慧飞扬的舞台。

追问, 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追问, 流露出了教学的智慧和情感;追问, 化平淡为神奇, 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巧妙地运用课堂追问为学生的思维插上双翼, 演绎精彩的课堂, 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富于魅力。

摘要:问则生疑, 问能启智。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互动的一个桥梁, 而追问是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度开发, 再次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促进他们深入研究。教师通常在与学生的问与答、问与思中把学生引向学习内容的关键处, 肤浅的要追根, 不对的要追错, 正确的要追因, 从而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追问,精彩,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曹才翰, 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海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18) :50.

追问策略 篇10

像库恩及其他社会建构者一样,笔者也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社会事业和活动,同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科学家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这个观点在哲学家身上同样适用;加之笔者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任何一个心理学家的学术成就都是建立在他独特的出生、成长、教育背景之下的。

(一)成长经历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生于德国南部的乡村小镇———梅斯基尔希。他的父亲是个箍桶匠,同时兼任该镇一个天主教堂的司事,他母亲也是天主教徒。可以说,海德格尔的早年与天主教密切相关[1]。

1903年,14岁的他在康斯坦茨一所天主教寄宿中学读书,三年后,转到弗莱堡的大主教圣·乔治中学。当时他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兴趣,这本书向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存在方面的问题。正是这本书致使海德格尔终身对存在的意义问题感兴趣,并把这种追问与现象学方法联系起来[1]。

1909年,海德格尔放弃了神学,转入哲学系,同时修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此时他接触到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他在《关于思想之事》中这样回忆:“胡塞尔这本著作对我的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此后许多年中我经常不断地反复阅读。”[1]1913年,海德格尔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胡塞尔的助教。192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存在与时间》,并被授予正教授职称[1]。

1933年,纳粹上台,海德格尔加入纳粹党,当上了弗莱堡大学的校长。后他因与纳粹的牵连被禁止授课。1951—1958年,海德格尔作为退休教授开设了一些课程。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去世,按照他生前的愿望葬于故乡梅斯基尔希[1]。

(二)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形成

当海德格尔年少时,他以神学为媒介触及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存在这个传统概念可追朔到柏拉图时代。这个早期接触奠定了《存在与时间》的基础。最初海德格尔被称作现象学家,胡塞尔是现象学之父,也是海德格尔的良师益友。

从生平看,除了胡塞尔现象学是影响他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外,早年的神学背景也尤其值得关注。海德格尔从中学一直到大学二年级,一直在学习神学。由于这一经历,他熟悉神学议题,熟悉与教父哲学密切相关的古希腊哲学。纵然他在大学读书时已意识到以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天主教神学的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他与基督教神学彻底决裂[1]。

那什么是他说的“新的意义上的基督教和形而上学”呢?他自己的哲学是不是在这方面进行的建构呢?海德格尔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但透过那些建立在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基础上的基督教神学,我们能够看出海德格尔哲学中所蕴含的神学向度[1]。

(三)学术成就

海德格尔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学及神学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的思想批评了西方两千多年来的本体论哲学,指出这种本体论是“存在者”的本体论,而不是“存有”的本体论。通过改造胡塞尔的现象学,完成从意识哲学到生存哲学的过渡[2]。

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林中路》、《对哲学的贡献》、《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形而上学入门》、《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什么被称为思考?》、《通向语言的道路》、《筑居思》、《关于科技的问题》、《社会与反省》、《路标》等。

二、对《技术的追问》之追问

阅读《技术的追问》之初,对其中的“解蔽”、“遮蔽”、“促逼”等晦涩的词无法产生共鸣,直到追问到最后,追出了“艺术”这个最高解蔽方式,才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遂决定从此入手,继续去追问。

《技术的追问》一文收录在海德格尔的后期著作《演讲与论文集》中。在文章的开始,海德格尔将关于技术的追问视为一条“道路”,他终生在任何场合都宣称自身的哲学显现为一条“道路”,由此才能走向“思”之途。

海德格尔认为,对于技术与艺术追问的前提首先在于追问技术与艺术本身,即技术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在他看来,技术之为技术,本身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技术是人类自身改造客观世界的合目的的手段;二是技术是人类自身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人类行为”。总之,“技术乃是一种设置”[3]。

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对艺术本质的界定,海德格尔没有做更细致的考察,只笼统地指出:“各种艺术并非起源于技艺,艺术作品并不是审美地被享受,艺术并非各种文化创造部门。”但在集中体现他后期美学思想的有决定性意义的论文《艺术作品的起源》中,海德格尔详尽阐述了他对于艺术的沉思:艺术是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显现为“林中空地”的本真真理,艺术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本源,艺术创造了艺术家与作品,而不是相反。艺术作品最终完成意味着一个“世界”的建立,艺术作品自身蕴含自我敞开的“世界”与自我锁闭的“大地”,“世界”将自身建基于“大地”上,“大地”显现自身为“世界”,“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在艺术作品中显现为“争执”,恰恰是在“争执”中,真理自身才真正将自身自行置入艺术作品中“,美”是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瞬间的神性的光辉[4]。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自身即是一种“去蔽”。“去蔽”意味着自行显现“存在”长久以来隐而不显的“澄明”本身,即显现真理,通达“无蔽”或“敞开”,从而切近“存在”本身。在他看来,艺术可以捕捉神性,“此在”通过神性度量自身,实现在“大地”的“诗意地栖居”[5]。于是,“在西方命运的发端处,各种艺术在希腊登上了被允诺的解蔽的最高峰。它们使诸神现身当前,把神性命运与人类命运的对话灼灼生辉……艺术乃是一种唯一、多重的解蔽。艺术是虔诚的,顺从真理运作和保藏的”[6]。可见,艺术自身具有“去蔽”的力量,可以成为整饬技术时代工具理性的霸权行径的拯救力量,这种难能可贵的救赎伟力通过与强大的现代技术的艰难对抗显现出来[4]。

其实,海德格尔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哲学追问之后,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依旧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亘古不变的命题———“存在之意义”[7]。但人类自身被“异化”的历史性命运具有难以逾越的悲剧色彩。海德格尔指出:“对人类的威胁不只是来自可能有致命作用的技术和装置,真正的威胁已经在人类的本质触动人类。”[8]

透过技术与艺术的问题显现的依然是人类自身“存在”以及人类安身立命之本的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类的行为绝不能直接应付这种危险,人类的所作所为绝不能去除这种危险。”[8]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现代技术是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外化、对象化,人类长期以来已经习惯现代技术带来的高效的生产力与丰厚的物质福利,人类对于现代技术产生了对母性的强烈的依赖感[9]。海德格尔认为,虽然人类不能全盘否定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诸多福音,进而消灭任何技术因素复归原始状态,但是人类起码可以通过沉思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采取对抗现代技术的有效策略[9]。

海德格尔的深刻之处还在于,他敏锐地洞见到技术与艺术的“亲缘”关系:“对技术的根本性沉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须在某个领域中进行,该领域一方面与技术的本质有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却又与技术的本质有根本不同”。无疑,这个领域恰恰是艺术[9]。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一文中对“艺术”这种“解蔽”方式有以上的阐述与分析,但这本著作里对艺术的追问只是惊鸿一瞥。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学习,不难看出他晦涩的哲学观点的渊源,来源于多年教会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的熏陶,以及自身对神学孜孜不倦的学习,使他在哲学的道路上也走向了“神性”;而后来接触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让他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并且因自身的勤奋,著作等身,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先天的气质类型或者后天的性格养成方面来说,海德格尔这样的人格特质是很容易陷入极端或迷信中的,受暗示性很强,而他的追随者们也大致如此,不管承认与否,能进入他的体系中的人,一定有与他相同的特质存在。

电信联通垄断追问 篇11

国内宽带上网的速度快不快?上网的收费贵不贵?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作为南北两大网络运营商,它们是否存在垄断?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因为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纠纷中,进一步得到了媒体和人们的空前关注,成为2011年深刻铭记在公众印象中的又一重大事件。

人民邮电报四问央视

2011年11月9日,央视《新闻30分》节目报道,发改委正在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接入市场的垄断行为展开调查。如调查属实,两家大型国企或面临数十亿的罚款。11月11日,工信部下属媒体《人民邮电报》在头版头条发文抨击央视报道“混淆视听”,可谓反应迅速!

“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装一家的有线电视、用一家的电、使一家的煤气、以别人商量好的价格加两家的油,价格一天天飞涨的时候,没有人说垄断;当有一种业务几家运营商比着提速、比着降价的时候,却有人说,你垄断了!”《人民邮电报》开篇就用通信员工发出的微博,表达出对央视突如其来的当头棒喝,令两家公司的股票狂跌,也让几十万电信与联通员工震惊、冤枉、委屈、无奈、难以接受。

紧接着,《人民邮电报》引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主任史炜、摩根大通和中金的疑惑:电信行业这些年一直在改革,这些年资费一直在下降,为中国经济发展、解决国内通胀出了力,凭什么拿最好的行业来开刀?言外之意,就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存在垄断,中央电视台的舆论板子打错了屁股。哭了一番鼻子之后,《人民邮电报》提出了四个掷地有声的问题,对央视的报道进行了愤怒地反击。

问题一:基本概念厘清了吗?《人民邮电报》认为央视对“互联网接入”概念吃得不准。它们认为,“互联网接入”分为不同领域,发改委此次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的调查,是针对SP接入市场而不是公众市场的,SP接入市场不涉及普通用户,与公众市场完全不同。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每年从SP接入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只有不足2亿元,因此,即便是“证据确凿事实成立”,所处罚款也应以此为基数,而绝非数亿到数十亿元的天文数字。

问题二:垄断事实查明了吗?《人民邮电报》认为,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其实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还有其他几家互联网骨干网经营单位,包括中国移动(微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此外,还有转租的众多增值电信企业,例如电信通、长城宽带、歌华等。因此,这个市场完全不是想象的只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独霸天下,由于众多网络提供商的存在,对客户争抢激烈程度可谓白热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专线接入市场到底收入是多少,至今没有任何部委和机构发布过数据,因此电信与联通到底在其中占有多大比例,完全没有数据支撑。所以所谓垄断之说也就无处立脚。

问题三:全球行情吃准了吗?央视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而《人民邮电报》认为,该报道采用的数据与此次反垄断调查无关,数据已经过时,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公平的。宽带的速度与收费水平的高低,与宽带的投资、人均GDP、国情等密切相关。如果与国情更为相似的俄罗斯和印度相比,我国的宽带服务价格较低、速率更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问题四:新闻素养丢掉了吗?央视报道:相关部委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有可能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记者根据初步推算,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然而,《人民邮电报》提出 “可能”、“如果”等在新闻体裁中十分忌讳的用词,却组成了央视这段新闻的大部分内容,它们认为央视的新闻素养丢掉了,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和准则,不仅与国内新闻战线正在提倡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精神相冲突,更与央视国家级传媒的地位不符。

《人民邮电报》的文章出来后,各大网站予以转载,舆论一片哗然。但是人们的立场,似乎并没有跟着《人民邮电报》的思路走,而是对后面的笔墨官司以及改革进行热切地期盼。新华社发文指出,这场看似震撼的报道可能仅是各部委间的“神仙战”。此后央视网和《人民日报》都发文支持发改委将反垄断调查到底。

新闻幕后的新闻

据了解,在央视独家报料发改委对两家电信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之前,发改委就与主管电信业务部门以及两家企业都有过多次沟通,但是在实现互连互通的问题上,相关主管部门也表示,在目前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对两家企业已经束手无策。

发改委自今年4月就对此事展开了正式调查,但是两家企业对待调查似乎并不积极。自2008年《反垄断法》正式实施以来,经常来发改委咨询中国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多是国外的大企业,而国内的企业对于这项新的法律似乎并不“感冒”,很少有企业关心这个问题。

业界认为,此次反垄断案并不简单,可能是广电系为争取利益“举报”,背后缠绕着多方利益集团的角逐和较量。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反垄断调查案,在年初发改委接到了举报后,就开始介入调查,并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复杂。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是因为这其中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

对于各方面的垄断指责,工信部通信司有关人士表示,“基础运营商牌照是工信部按照国务院安排来接管的,发给(电信、联通)两大运营商是为了互联网的安全可控,而两大运营商与第三方机构接触完全是按照市场行为来操作的,所以不存在垄断的问题。”

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过去十年来我国对互联网的监管思路一直是保护国有垄断企业,以入世、信息安全、扫黄打非为理由,抬高接入市场准入的门槛,然而电信运营商将国家利益变为部门利益进行市场寻租获得巨额收益,但是同时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等都没有处理好,而在信息安全领域广电是专家。”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中国电信在宽带业务上强势增长(上半年净增1200万户),中国联通前三季度宽带收入只增长了2.5%,其实在电信运营商也存在着差异。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联通不应该是这次反垄断的主角,重组后的联通自身经营情况也一般,在宽带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其收取的网间结算只有电信的1/3,电信才应该是反垄断调查的绝对主角,关键是互联网牌照的放开。”

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说,此次对电信、联通的调查主要是针对两方面:一是两公司自身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二是两公司对于与自身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存在价格歧视。

将近一个月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终于“低头认错”,并提到在自查中发现在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专线接入业务方面,存在“价格管理不到位、价格差异较大”的问题,也没有“充分实现”与其他骨干网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的要求。

究竟有无垄断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否存在垄断。对广大消费者而言,应该不是一个该提出来的问题。但是,中间的争论、探讨、变革、发展之路,注定是崎岖又布满荆棘。

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反垄断调查以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应该调查到底,而不应该是部门利益的协调和博弈。”按照这个思路,发改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垄断的认定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通信界专家高红冰认为,发改委的处罚如果最终得以下达,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这是《反垄断法》出台三年后,对国有企业第一次实施了反垄断的处罚,因为反垄断法的精神核心就是让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公司有所约束,而不是肆无忌惮地滥用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而且,市场化的机制也将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它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不是光靠行政的资源而不去发展市场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国企的下一步市场化的竞争实际上是一个巨大推动和促进作用。另外,宽带接入市场的瓶颈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影响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主战场,它的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从这一意义上讲,发改委的这次反垄断调查是无论怎么肯定都不为过。”

业内人士认为,广电方面希望彻查是有自己的理由的。除了之前表示出积极配合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态度外,广电总局也拨响了自己的算盘:一是要争取尽快得到发展宽带业务的基础互联网运营商资格,二是开始将矛头聚焦于中国电信,同时希望得到中国移动甚至中国联通的支持。

然而工信部则希望促成电信、移动、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联盟,来一致对外。11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的“686号文”将在2011年年底到期,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可能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的牌照。11月21日,上海电信光网突击提速10倍。

对广电来说,这是其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联合中国移动,争取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的资格是非常关键的。过去三年广电宽带用户增速已经下降到5%以内。“这才是广电积极参与反垄断调查的主要原因。”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表示,电信和联通一方面发展自己的宽带用户,另一方面它们作为骨干网的运营商,中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又必须租用它们的骨干网的容量,否则就连不上网络。阚凯力讲,电信和联通给予这些二级运营商的价格非常高,但给自己的大客户例如银行价格只有这些中小接入商的几分之一,这样就使得批发价高于零售价。迫于成本压力,这些二级运营商无法降价与电信和联通竞争,致使两家骨干网运营商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破解垄断势在必行

高红冰指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要打造战略新兴产业,所涉及的无论哪个行业,都跟网络直接相关,所以中国要建设成一个互联网的强国。如果我们的宽带基础设施不能够去迎接这个挑战,不能够很好地服务好的话,这个瓶颈无疑是会拖我们的后腿的。另外,我们的产业经济在跟发达国家去竞争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宽带基础设施不能够充分地竞争、开放的话,也会成为我们国际竞争中的一个短板。这两个短板会严重地影响制约到我国国家战略,所以,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讲的话,宽带这个瓶颈一定要去打破,宽带的垄断体制一定要去打破,所以依据《反垄断法》,发改委对目前垄断的电信企业进行处罚,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

要引进竞争。高红冰认为,政府监管部门、主管部门要去扶持新的竞争者或者运营主体进入这个市场参与竞争。具体的做法是,让占市场支配地位的运营商提供出30%甚至50%资源开放给那些弱势运营商去使用,而且给它们的价格要打折,比方说30%的折扣甚至是40%的折扣,而且一定要允许弱势运营商做穿透带宽。所谓的穿透带宽就是弱势运营商的用户在接入到电信网后,可以穿过这个网络到联通网去访问,使得弱势运营商能够组成一个独立自治的网络系统。

要降低费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国内宽带价格的绝对值不高,但与同等资费的其他国家相比,国内提供给用户的接入速度不行,中国平均每兆宽带的资费较高,而且相对人均收入来讲也偏高。”中国经济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认为,电信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性,需要的是适度管制下的有效竞争。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限制宽带接入服务价格,为其确定价格上限,在此之下可由市场竞争来调节。杨培芳教授说,网络经济是规模经济,一般来讲,随着宽带用户数量的攀升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光纤技术的应用,电信运营商的长期增量成本是呈L形下降的,宽带上网的资费标准应大幅降低。

要改善服务。此次反垄断调查曝光之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东等多地电信部门纷纷推出了宽带免费提速计划,广州提出网速翻番目标,北京联通提出2M用户直接升至8M、甚至10M,上海百万家庭宽带网速免费提升数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指出,若能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者,降价的幅度要比垄断企业承诺的大得多,这种降价提速承诺无非是垄断企业在和国家发改委讨价还价。

追问策略 篇12

一、纠错追问,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的不足,出现理解偏差甚至错误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学生的理解错误,教师不能生硬否定,而是要抓住文本的关键进性适当的引导,同时激发学生反思、探究的热情,这样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提出来这样的问题:“在文本中,还有一群冷漠的看客,这些人总是在嘲讽孔乙己,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人对孔乙己的命运有没有影响?”通过大家的分析讨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正是因为周围人的冷漠,才让孔乙己最后悲惨地死去。同时这样的思想也影响了作者鲁迅,使他变成一个冷漠的人。”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他们将文中的主人公“我”理解为就是作者鲁迅,这显然是错误的。于是教师追问:“这里面的‘我’真的是鲁迅本人吗?那么我们接触过的鲁迅先生的那么多作品,里面都是鲁迅先生吗?而且鲁迅立志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中国人,那么他还会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孔乙己吗?”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恍然大悟:“小说里的‘我’不一定就是鲁迅本人,只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角色,但是却具有很深的意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定势等方面的原因,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抓住错误之处,及时追问纠错,引导学生在关键点深入探究,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正确的方向,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而且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让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启迪追问,画龙点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有教师的精心预设,也会出现动态生成,让我们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注意抓住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启迪追问,让学生的智慧碰撞,深入思考,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在教学百草园一段的过程中,教师预设了这样的问题:“作者用了细腻的笔墨来描述百草园,从中不难体会百草园是‘我’生活的乐园,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关于美女蛇的内容呢?”这个问题已经提出,马上就有同学说:“这是在说长妈妈封建迷信,或者百草园中真的有不干净的东西存在。”这样见解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不透彻,还流于表面,于是教师进一步启迪追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对美女蛇的故事抱着怎样的态度?是感觉有趣还是害怕?”这个问题将学生的视线再次引向文本内容,在大家的深入思考下,学生发现作者当然非常喜欢听美女蛇的故事,这样对于这段内容就有了自己的理解:“作者之所以选择讲述美女蛇的故事,目的就是让百草园笼罩上一种神秘的色彩,这样的故事对小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样就让百草园更加充满趣味性,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孩子的乐园。”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可以发现,由于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对文本的关键内容掌握不够透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解读,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而教师通过有效的追问,将这种资源巧妙处理,画龙点睛,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顺延追问,水到渠成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困难就会导致整个课堂的停止不前。这时,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拨开眼前的迷雾,找到突破点,获得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十三岁的际遇》这篇课文时,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这句话的理解出现了困难:“‘北大的书’,我们当然理解,因为在北大的图书馆中藏着的书籍浩如烟海,但是‘北大的人’怎么理解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北大的书和人”,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追问:“‘书’当然能读,‘人’怎么读呢?这里的‘读’我们怎么理解?”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再次深入文本解读,学生找到了北大学生身上的特殊气质——“敏感,纯洁,机智,生机勃勃”,还找到了北大的老师的内涵——“严谨治学,以诚待人”,于是体会到“读北大的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当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困难,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要在学生基本了解的基础上顺势追问,引导学生在细节处反复品味,体会文本中的深刻寓意,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这样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

上一篇:体能标准下一篇:社会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