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通用12篇)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篇1
没有问题,就不能激活思维,无法展开探究。因此,探究性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一就在于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奥秘往往会充满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果教师能够恰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那么教与学自然都会变得轻松愉悦并且得以事半功倍,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在自主探究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一、趣闻热点引发追问,激发兴趣
课堂上,只有教师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才会凝聚,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对问题的思索探究,热情愉快地学得新知。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创设迎合学生心理的问题情境,即使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再有层次、有逻辑,教师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初中生对故事趣闻很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探究动机定会受到强烈激发,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曾引用一篇颇具闹剧性的“水变油”故事创设情境: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位奇人,名为王洪成,他游历各地表演水变油的奇妙之术。他只要在水中滴入一种特制的神奇药水,水会即刻变为油,而且还会迅速着火,熊熊燃烧。以致当时一些媒体对其大力报道,甚至将他的把戏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有的大企业也准备花费巨资购得这种轰动大江南北的神奇药水。讲至此处,学生个个面带好奇、惊讶之色,个个用探询的目光望着我,于是我就势提出大家心中共同的疑惑:“王洪成的神奇药水究竟是何物?水真的可以变身为油吗?如果不能,又是何缘由?本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所有问题的答案。”如此一来,通过有趣的故事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探究真相的欲望,促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究之中。
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趣闻很多,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之中巧妙地结合运用,就会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学习新知的强大动力。尤其当今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与教学相关的更多趣闻资料可以结合声音、图片甚至是以视频的形式来播放,还会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学生兴趣倍增。
二、联系生活引发追问,驱动自主
化学隐身于生活与自然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中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更为紧密。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会让学生感到化学亲切而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活跃地去思考和探索,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教师从校园中采摘几朵盛开的鲜艳花朵,将其带入课堂。创设情境时,笔者将鲜花分发给学生,并请学生互相传递共闻花香。学生感慨于花朵的清新香气之时,教师就势提问:“大家是否闻到了花朵的清香?我们为什么可以闻到这清新的香气呢?”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演示一个小实验:将几滴红色墨水滴进盛水的烧杯之中。随后请学生观察墨水在水中的变化,并提出疑问:“这种变化又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平日熟视无睹的现象中竟然潜伏着奇妙的化学知识,学生内心充满强烈的好奇和疑惑,层层追问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冲动,于是教师就势引领学生展开对新知识更为深入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加强化学教学与生活情景及自然现象的联系,不仅可让学生领悟化学的重要用途,还可以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联系生活情景、联系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还会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概念、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动力增强,会使整个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实验现象引发追问,激活思维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意义重大,化学实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实验中伴随的各种奇妙的现象,容易激发学生喜欢化学、学习化学的热情,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支蜡烛,课上让学生自己做“纸杯烧水”的趣味实验:首先学生向纸杯中加水,然后点燃蜡烛并将烛火对着纸杯底加热。持续几分钟,杯子底部慢慢变黑,杯子里的水则开始沸腾。此时,学生将烛火熄灭,然后将杯底的炭黑轻轻除去,学生惊奇地看到纸杯底竟然完整无缺。教师随即抛出学生内心正要急于探明的问题:“烛火将纸杯里的水都煮沸了,纸杯竟然没被烧破,这是为什么呢?从中推测,燃烧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探讨。令学生震惊不已的实验结果已经激起了他们探究真相的强大动力,因此学生积极转动思维,踊跃探讨辩论,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成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纸杯要想着火需要到达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要高于水沸腾时的温度,因此会出现水虽沸腾,但纸杯仍然完好的现象。当然,可燃物燃烧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随之浮出水面。
相比教师苍白的讲解,学生动手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会使学生兴趣更浓,思维更活,理解更透,印象更深。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亲自动手实验,自主参与探究讨论,学生从中深切体验到了化学学习的极大成就感,从而学习化学的兴趣愈加浓厚。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把握教学内容、迎合学生心理,为课堂创设巧妙灵活、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层层追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还会使学生在轻松而活跃的氛围中积极求索,快乐收获,让学习变成一种幸福。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篇2
周家乡中心学校 胡雪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交互作用、伴随始终的过程。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起步的, 问题提得好, 有助于学生探究解决, 积极思考。阅读教学中的设疑便是思维锻炼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采用问答的方式。目前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问题极为浅显易懂, 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能够回答的同学多, 课堂气氛热烈, 但没有实在的意义和效果, 对学生思维的促进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反之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过难, 要求过高, 甚至提出一些很偏、很难的问题, 似乎在有意刁难学生, 以显示教师水平。有些教师甚至用“ 是不是”、“ 对不对”、“ 能不能” 作提问形式, 没有思考价值,说白了, 还是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思想,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解和见解。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追问,注重追问策略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答问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思考判断并作即时的引导、点拨。追问作为特殊的提问形式,有着其它提问方式无法媲美的艺术性。追问教学对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登高的话,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台阶。这个台阶如果能即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眼界将更宽阔,风景将更诱人。一堂课,若能搭好几个台阶,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出火花,学生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二、概念界定
我翻阅了许多资料,说法不一,但百变不离其宗,概括如下:追问就是以教师既定的答案为目标,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一问之后继续发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正确解答为止。”
本课题想探讨的追问,不是形式上“一问再问”,也不是目的上的“实现既定答案”。我想探讨的追问是一种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感悟基础上,对学生的答问中认识肤浅或模糊不清等进行点拨、开掘式地发问,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回答,促使学生的认识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从而习得语文能
力为目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师生、生生之间应展开充分交流,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2、“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启发由此而生。
3、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新的教学价值观包括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元多维的评价观。这种理论为“课堂追问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智能的多纬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力,都有其自己的个性特长,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四、相关研究综述
美国加里•D•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提问策略,提出有效问题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在教师课堂提问层面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另外,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中指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分类。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也逐步成为大家研究的对象,研究结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如安徽省绩溪县曹洪辉老师写的《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中专门论述课堂提问技能,总结出17项课堂提问技术,包括初级提问技术的设计、表述、语速、指向、重复、重新表述、调焦、倾听、搁置、分配、停顿和高级提问技术的转换、探索、提示、转向、反问、回问等。并提出相应的提问序列、原则等。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李如密在《教学艺术:如何开启学生思维》一文中提出问题性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讲究艺术。应遵循适时适度、因人循序、反馈强化原则。
但这些研究里面仅提到了教师的提问策略,很少涉及追问策略。即便从追问的角度加以综述,大多也是以教师为主的,形式上的一问再问,低效甚至无效。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有待实践和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将围绕“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这块内容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认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价值及遵循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探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的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追问的技巧和艺术,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熟谙提问的技巧,尤其对追问缺少必要的和深入的研究,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课题从有效追问的教学理念出发,具体分析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确定影响教师阅读教学有效追问行为的主要因素,构建一种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分析框架,并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各种策略。
(二)提高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
1、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主要特征研究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怎样追问,追问什么,什么时候追问,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首先要研究的是何谓有效追问,有何特征?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主体性。追问是在学生阅读感悟或质疑基础上生成的,学生的最初认识是进行追问的依据。其阅读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是诱思性。课堂上的追问,不是有意的刁难,也不是简单的是否之问,而是注重循循善诱。它重在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准确把握文章精髓。最后是系统性。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问题的设置,不管预设还是生成的应有系统性。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原初体验”基础上,经过这一系列有序答问后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变得敏捷,有广度和深度。
2、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方式的研究
追问作为学生对文本最初认识的补充、矫正、深化和迁移,追求的是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追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追问,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都要加以努力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追问,追问的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研究。(1)追根型。当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较大探究价值,而学生的理解还较肤浅和表面化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判断、评价并因势追问,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实质性探究,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和意蕴。(2)探因型。新课程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思考难免有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控引导。教师特别要注意学生熟视无睹,看似平常简单认为没有问题之处追问,激发学生探究其原因,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深刻,从而更深层更全面更多元的解读。(3)质疑型。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个顺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难免有偏差或错误,有时老师甚至故意让学生“犯错误”。若回答凌乱,则可以追问梳理;若辞不达意,也不批评责备,而是耐心追问矫正。(4)反刍型。当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概括出来以后,为了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教师抓住这一结论逆向式追问,引导学生回顾和展示思维过程,达到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同时感悟过程的清晰展现,对其他同学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视线也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过程。(5)迁移型。就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对上一个问题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顺势抛出新的问题以促使学生知识、方法和能力的迁移。追问的方式决不限于以上几种,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是单一的运用,往往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这一切都有待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突出教学效益,以小见大。
(三)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的典型课例、案例分析等。
六、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10-2010.07)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组织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1)学习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资料
(2)学习课题研究的有关知识
(3)学习探究性教学、建构主义、新课标等相关理论
2、确定七年级(1)、(3)两个班为实验班,以同年级其余班为参考班,收集原始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2010.08-2011.06)
在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布置任务,全面进行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1、开展案例研究。教师们深入课堂实际,记录教师追问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追问有效性,案例成败得失,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2、开展文献研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追问教学的教学案例及相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归类。
3、开展行动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从案例中研得追问教学的方式方法实施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断反思、改进、完善,形成教学模式。(三)总结阶段(2011.07-2011.10)
在第二阶段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八、研究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案例、教学设计、论文
3、课堂实录
课题组成员:负责人:胡雪英 执笔人:林丽 其他成员:叶大洪、郑家飞、范梅青
参考文献:
1、蒋海莞, 陈兆进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追问 《语文教师研究》2007.02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追问的策略 篇3
【关键词】追问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研究的意义
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掌握追问的时机、方式和有效性,通过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深入追问和适时点拨,使学生在心理上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新课程背景下,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该运用好追问教学策略,提高授课效率,从而做到增效的目的。
二、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追问的策略
(一)关注追问与前问的逻辑关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使学生弄懂弄通,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有时还需要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需要教师根据问答、讨论等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
但是,目前英语课堂提问的问题没有目的性,形式简单化,缺少梯度或者互动性不够,追问与前一个问题之间缺乏内在关联。老师常用“Yes or no?” “Am I right?”等,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追问与前一问之间应该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即延伸、拓展和补充的关系。
把一个问题适当延伸,以点带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由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例如:牛津英语高中模块一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在第一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了解和总结中英两国学校的不同,教师就四幅图可提问: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schools between China and UK?引导学生根据图分析中国学校的生活,追问“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ke?”拓展并延伸,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把握追问的时机,让学生知识的增长顺理成章
追问能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但应把握追问的时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处、在学生答错时候、在学生疑问时发问。通过合理追问,促使学生知识的把握和增长。
例如,教学模块7Project时,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对手机手机是否安全的调查,校园内学生是否可带手机等设计这样的问题:Do you use mobile phones?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mobile phones? Do you think mobile phones are a danger to your health? Why or why not? 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趁热打铁:Do you think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use mobile phones in their schools? Why or why not?It has been argued that mobile phones may be harmful to us. What is your idea on this issue?帮助学生找出知识认识的误区,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有效地提高思维品质。
课堂提问数量有限,在备课时,要能备教材又备学生,明确目标。设计追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问的对象也要有所选择,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广泛性,普遍性,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让多数学生能增长知识和锻炼能力。
(三)注意追问方式,让学生有针对地解决问题
课堂上的追问方式很大程度上由追问的内容决定,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追问方式。在课堂上我们一方面应该帮助回答的好的学生及时梳理思路,另一方面应该追问回答不理想的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让他们看见不足之处,在争论中,激发思维火花。
想有效地提高追问质量,就要提高教师追问水平,要适时选择追问方法。问题本身要明确,难度适宜,具有启发性,且前后连贯,层层深入,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追问时要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小结,灵活处理追问中的意外情况,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系统的思维能力,使师生能及时互动得到信息反馈,促进情感交流,尽可能照顾到个别差异。
教模块一第三单元时,提问What is the meaning of looking good?后,追问Do you want to be look good? How can we become looking good? 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健康观的最终目的。
(四)灵活使用追问技巧,达成追问的有效性
课堂中,有效的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发现、捕捉生成信息,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智慧开启智慧,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自古就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英语课堂上,教师到位的点拨同样启迪学生,使其茅塞顿开。当然,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点拨方法。当学生的回答支离破碎时,教师的点拨应该体现为整合有效信息。学生的回答有时还会背道而驰,这时,教师的点拨应该起到校正错误观点的作用。
有时,学生的回答只能答到一个点,而答不出规律。这时,教师的点拨可引出规律,促其顿悟。如经常在教材中出现的两个表示情感的单词surprised/surprising,前者表示(人)感到惊讶的,后者表示(物)令人惊讶的。可当下次再遇到另一组单词frightened / frightening时,学生却不会类比,无法产生联想。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surprised/surprising,再点
出其简单规律,此后学生再见到如 excited/exciting, satisfied/satisfying, /
encouraged/encouraging,等词时,就可以立刻反应出正确的含义了。
三、结束语
追问既是教师智慧的展示,又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问艺术。追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去探索和創新课堂教学方法,让英语教学达到一个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应晓蕾.质疑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05).
[2]Bernard Spolsky.第二语言学习的条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秀梅.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2).
[4]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安徽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追问——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4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 仅仅停留在一味灌输知识点的层面上, 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形势。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掌握追问的时机、方式和有效性迫在眉睫。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追问与前一问的关系
“追问”, 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 穷追不舍, 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需要教师根据问答、讨论等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毫无疑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
目前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是:提出的问题没有目的性, 形式简单化, 缺少梯度性或者互动性不够。因此, 追问与前一个问题之间一定要有某种内在关联。例如, 我们很多老师经常会问学生“Yes or no?Do you agree with me?Am I right?”硬生生地把学生领进自己预设的框子中。这样做, 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追问与前一问究竟应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两者间可以是延伸、拓展和补充关系。把问题适当向外延伸开去、以点带面、步步深入;拓宽问题的面, 拓展学生的思维, 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例如, 模块一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 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了解和总结中英两国学校的不同之处。因此, 当学生描述完书中关于英国学校生活的四幅图后,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schools between China and UK?学生自然会根据四幅图来分析中国学校的生活, 不仅有话可说, 而且思路清晰, 紧接着问“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ke?”将问题拓展并延伸出去, 拓展学生的思维, 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追问的时机
追问的时机是否恰当,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处发问, 要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发问, 要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发问。“打蛇打七寸”, 追问要问在要害上。
例如, 在学习Module 7 Project《Are mobile phones safe?》一课时, 首先问:Do you use mobile phones?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mobile phones?Do you think mobile phones are a danger to your health?Why or why not?让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很感兴趣, 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 趁热打铁, 再追问:Do you think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use mobile phones in their schools? (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在学校用手机吗?) Why or why not?It has been argued that mobile phones may be harmful to us.What is your idea on this issue?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对知识认识的误区, 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有效地提高思维品质。
在短短的一堂课上, 我们能提出的问题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备课时, 就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明确目标。在适当的时机设计一些追问,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引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讲定语从句时, 遇到这样两道学生经常犯错的题:Do you remember the days___we spent together last year?和Do you remember the days___we lived together last year?当学生在第一空中填入when时, 再问“Can you tell me what the antecedent is?Can you tell me wha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s?What relationship between‘spent’and‘the days’?”在学生犯错时追问更能引起其注意和思考。
当然, 提问的对象也要有所选择。同样的问题,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游刃有余的, 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 就是一大难题, 超出其理解范围。所以, 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广泛性、普遍性, 要兼顾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追问的方式
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样的追问方式, 很大程度上是由追问的内容决定的, 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追问方式。战争中, 有乘胜追击的说法。同样地, 也适用于英语课堂。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第一位学生回答得好, 笔者经常会说:“Good.Anymore?”对于之后站起来回答的学生, 笔者也会急于肯定他们, 而且课堂用语不变。这就使课堂沉闷单调, 没有刨根问底, 也无法使学生的能力提高。所以, 通过自身的实践, 笔者感悟到:一方面应该帮助回答得好的学生及时梳理思路;另一方面应该追问回答得不理想的学生, 多问一个为什么, 让他们在讲述理由的时候, 看见矛盾之处, 在争论当中, 激发他们的思维。一味地鼓励、简单的重复以及没有技术含量的追问, 只会使学生禁锢在已有的答案上, 得不到新知。
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要的就是提高教师追问的水平。追问的方法很多, 但要适时地选择。问题本身要明确、难度适宜、具有启发性, 且前后连贯、层层深入, 形成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追问时要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小结, 灵活处理追问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系统的思维能力, 同时, 师生之间能及时互动得到信息反馈, 促进情感交流, 并且能尽可能照顾到个别差异。
比如, 笔者在上模块一第三单元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时, 首先提问:What is the meaning of looking good?待学生回答完毕后, 紧接着追问两个问题:Do you want to be look good?How can we become looking good?层层递进, 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健康观的最终目的。再比如, 模块一第二单元, 讲解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re的用法时, 有这样两道题:1.Today, we will discuss a number of cases_______beginners of English fail to use the language properly.2.Those successful deaf dancers think that dancing is an activity______sight matters more than hearing.学生在分析时总是不到位, 出错的几率比较大。经常是能够找出定语从句和先行词, 却无法看出从句中的动词与先行词的逻辑关系。这时, 教师适时的追问:“如果你填which, 那它在定语从句中做什么成分呢?若把这句话拆成两个简单句会是哪两句呢?”学生便会顺势思考, 很快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追问的有效性
课堂中, 有效的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 发现、捕捉生成信息, 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智慧开启智慧, 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自古就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 英语课堂上, 教师到位的点拨同样启迪学生, 使其茅塞顿开。当然,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点拨方法。当学生的回答支离破碎时, 教师的点拨应该体现为整合有效信息;当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背道而驰时, 教师的点拨应该起到校正错误观点的作用。如模块一第一单元School life, 在讨论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这个问题时, 前面几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给出的答案有:The school is large.There are many after-school activities.We can study many subjects.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lassmates.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friends.但突然下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了这样一句话:“I want to have many computers in our classroom.”我追问为什么, 他答道:“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这个回答让人啼笑皆非, 其他学生也开始在下面议论纷纷。如果教师对这个问题不做点拨, 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偏差将会继续。反之, 教师及时辨析错误的根源,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 转变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向, 并进行正确引导。
有时, 学生的回答只能答到一个点, 而答不出规律。这时, 教师的点拨可引出规律, 促其顿悟。如经常在教材中出现的两个表示情感的单词surprised/surprising, 前者表示“ (人) 感到惊讶的”, 后者表示“ (物) 令人惊讶的”。可当下次再遇到另一组单词frighted/frighting时, 学生却不会类比, 无法产生联想。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surprised/surprising, 再点出其简单规律, 此后学生再见到如excited/exciting, satisfied/satisfing, encouraged/encouraging等词时, 就可以立刻想出正确的含义了。
总之, 追问既是教师智慧的展示, 又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追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英语教师,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去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让英语教学达到一个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主编.教育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篇5
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作者:刘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1期
一、资源生成处追问——迈向开阔
很多教师将课堂上学生的突兀回答视为对正常教学的干扰。一旦出现,或一句话搪塞: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或不予理睬、避而不谈。其实,有些回答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是激活其他学生思维、逼近知识本质内核的“导火线”。教师应敏锐地发现、捕捉生成信息,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追问,以智慧开启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追问中迈向更开阔的“原野”!
教学《梯形的认识》
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异同?
生: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它们都是四边形。根据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用180°×(4-2)=360°。
宋某:我还有一种方法,证明它们的内角和是360°,你能帮我标出它们的四个角吗?师:可以!
宋某:∠1和∠2的和是180度,∠3和∠4的和是180度,它们加起来就是360度。(很多学生露出疑惑的神情)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1和∠2的和就是180度,你是怎样想的?
宋某抓抓头:我暂时还没办法证明,反正我知道它们的和肯定是180度。
其他学生纷纷嚷道:这是为什么呢?你怎么知道就是180度呢?(片刻的等待后)宋某激动地说:老师,我知道了。我能到黑板上画图说明吗?
我们以前学过,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时,∠1=∠3,因为∠2+∠3=180°,所以∠1加∠2也等于180°。(学生们纷纷点头赞同)
师再次追问:你真了不起,用画图的方法,结合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清晰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关于这个结论,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证明吗?
王某:梯形的一组对边不是平行吗,只要将梯形横着切成两块,将下面一块平移到上面去,那∠1和∠2不就可以组成一个平角吗,它们的和就是180度了。平行四边形同理。
好独特的方法,好聪明的孩子!他的这种方法不正好让学生认识、巩固了梯形的特征吗,而且为后面的知识“平移和旋转”孕伏、渗透了平移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这样处理,不是把“梯形的内角和是360°”作为一种知识来教,而是把探究的过程作为一个方法在教,这源于她那非常有效的追问。两次追问,有由表及里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往“深”处;也有由此及彼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地带”。
二、理解疑惑处追问——逼近纵深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会对知识的理解出现疑惑,教师不妨通过有效追问,及时引发学生的争论、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逼近纵深。
教学《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练习》
生:18-2+1=17(种)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次坐两个座位,坐1号和2号是一种情况,但没有平移。以后每平移一次就是一种情况。一共17种。
师: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呢?
教师边问边把上述问题中的条件“并且小芳在小英的右边”遮住。
思考片刻后,慢慢举起了很多只小手。
生:老师我知道了,只要把刚才的结果乘2就可以了。刚才我们计算的是小芳在小英的右边的情况,现在题目没说谁在右边,谁在左边,就是两种情况都可以,于是只要把17×2就可以了。
教室里想起了一阵掌声。是啊,说的多清楚啊!但我并未满足于此,继续追问:如果他们来到礼堂一看,发现第一张椅子被一个同学给坐了,现在还有17种不同的坐法吗?生1:没有,只有16种了。因为现在一共可以坐的椅子只有17张,所以只要把17-2+1=16(种),就可以了。
生2:不用这么麻烦,直接用17-1=16(种)就好了。少了一张椅子,就是平移的次数少了一次,所以只要把原来的次数减去一次就可以了。
看到学生理解得如此透彻,我欣喜地又追问了一句:如果是第8张椅子已经坐了一位同学,又有多少种坐法呢?
生:7-2+1=6(种)10-2+1=9(种)6+9=15(种)
师:为什么同样是少了一张座位,坐法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中间有一张坐掉了,就又要少一次平移了,只能算两边各有多少种坐法,然后再相加了。
在追问中学生已经真正理解了本课的知识,所以不管如何变式,都能对答如流。
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于教师对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问题的思考价值的把握程度,数学教学要努力突显数学思考。有效追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挖掘,进行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该教师连续几次追问,从不同的角度对原问题进行“变式”,既关注全体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又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在追问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把一些非本质的属性撇开,把一些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不断引导学生转变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引领学生向思维纵深处迈进。
三、思考粗浅处追问——趋于成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适当的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引领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启迪思维和想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有可能慢慢走向成熟。
教学《小数乘小数练习》
当学生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我发现乘数的小数部分每多一个“3”,积中就多一个“1”和“8”。
师:嗯,这位同学是从积中找到了规律,那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很快说出0.3……3×0.3……3的积吗?
生2:我发现了第一个乘数中有两个“3”,积里就有1个“1”和“8”;第一个乘数中有3个“3”,积里就有2个“1”和“8”,依次类推。所以0.3……3× 0.3……3的积是0.1……1 0 8……89师:你能联系乘数中数字的个数和积中数字个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很好!如果换一个角度再来观察一下乘数和积,你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生3:我发现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所以 0.3……3×0.3……3的积就有16位小数。
师:你前面的知识掌握得真好!那你能根据16位小数判断“1”和“8”的个数吗?
生4(争先恐后的):积的小数部分“0”和“9”的个数一直不变,各1个,而“1”和“8”的个数又相等,所以这里“1”和“8”分别有7个。
多有条理的思考啊!于是我继续追问:那 0.3……3×0.3……3呢?100个呢?学生已经掌握了规律,所以对答如流。
有效追问,深化教学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追问;方法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在阅读中通过独立思考而获得的自主体验,但个性差异往往导致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和阅读感知,这就难免会出现思维上的“漏洞”,如何及时修补这些“漏洞”,让学生思维呈现一个全面而又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状态,笔者认为,有效追问可以助力思维全面发展。所谓有效追问,就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现状,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与延伸,即持续追问,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再次激发,促使他们展开更深层次的阅读与思考,真正感知语文的魅力所在。实践证明,追问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但追问只有在“有效”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本文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之实践,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一、追问的有效性体现于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设计有效追问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能力、倾向以及学生目前的语文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比较熟悉。追问的内容是以学生之前的回答为参考和依据的,所以首先教师要明白学生通过阅读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追问,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难度,帮助他们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如,在学习完《秋天的怀念》时,通过齐读、个别读和范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跟着作者一起在儿子与母亲的情感世界里走了一趟,读书至此,他们已经感受了作者母亲伟大的性格特点,“那么这感人的故事,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吗?”这样的追问让学生顿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问题恰恰问到了他们的“已有经验”内,所以学生都很积极地进行思考与发言,感觉仿佛自己也怀念起母亲的种种好处来,同时深刻地意识到,史铁生这篇文章的主旨并非在宣传自己母亲的伟大,而是让你通过“秋天”这一情景,品味出“怀念”的味道。带着这样的感悟,学生伴随着阅读的快乐与自信重读了这篇经典课文。
二、追问的有效性彰显在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盲点”
中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度与广度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学生与课本的“对话”仅停留在学生个体的片面理解上,那么学生思维提升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如何拓宽他们的思维领域,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通过追问,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与课文的“视界”进行融合,鼓励他们对课文产生多种个性解读,帮助他们消除阅读的“盲点”,使之寻常思维在独特的体验、感受与理解中,得到转化与深化。就如学习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教师问学生:“于勒在本文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很明显大多数学生都感受到这篇文章整体的色调是“灰色”的,于勒这个人物形象是带有罪恶与欺骗的,但这样的解读全面吗?教师于此处设计追问:“于勒真的是个骗子吗?他的下场真的就是罪有应得吗?”这样的追问使学生陷入深思,他们纷纷拿起课本,饶有兴趣地重新开始阅读课文。之后,一些个性化的见解和结论脱颖而出:“于勒可能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恶劣,他的欺骗也许是出于怕家人为他担心,是善意的谎言”“我认为于勒是发自真心地想成为体面的人,为家族带来荣誉,所以在他深深的自卑后面同样包含着强烈的自尊”……追问,让学生仿佛拿到了一个“多棱镜”,他们发现了人物形象的多个“面”,而对课文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带给了他们全新的感受与体验。
三、追问的有效性实践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追问的直接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问中求思、问中求解,也就是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探究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持下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所以追问切忌盲目的问,为了追问而问,要如箭射靶心一样,让每一个问题都直击文本的中心,让学生的每一次思考都有他的价值所在。如,在阅读《公输》这篇课文时,通读完全文之后,学生对墨子的认识究竟怎样?在教师让学生认真思考一下“墨子给你的印象如何”之后,也许会让很多学生感到茫然,不知从哪个角度思考,这时在这个问题上设计追问,“是不是可以把墨子的形象与时代背景以及他的思想主张结合在一起去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当他们试图通过再次阅读寻找答案时,也同样有了阅读的方向。设计追问的问题,更需要教师进行缜密设想和反复的推敲琢磨,只有问得清楚,学生才会答得明白,才能通过追问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严谨的思维方式,一旦思路清晰了、拓宽了,他们对课文本质的解读才到位了。
有效追问,是考量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怎样让问题打动学生,让他们既生困惑之感,又起疑虑之心值得教师深思。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追问,让每一问题都能够让学生打开情感闸门,产生思维火花,在深入的文本阅读中品味语文独特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陈小晶.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1(36).
[2]景洪生,王道源.讓追问成为预设与生成的桥梁[J].当代教育科学,2007(11).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篇7
一、无效追问的现状
1. 追问变成了“套问”。
课改以来,虽然“满堂问”的现象已经有所减少,但仍有教师遮遮掩掩、欲罢不能。乍一看,课上的核心问题并不多,但在交流感受时教师往往会在不断地追问下把大问题分解成了多个小问题,或拐弯抹角地设问,挤占了学生思考、阅读等有效学习时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思维只停留于浅表层,不能向纵深发展。老师的后续教学不仅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反而把追问演变成了套问,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2. 追问变成了“逼问”。
追问是以深入为方向,以思维走向为路线,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在当下的课堂上,不难发现追问演变成了逼问的现象。有的教师喜欢以自己既定的答案为目标,背弃思维的自然走向,步步紧逼、穷追不舍,将学生逼到老师的思路上去。这样的课堂生成性大打折扣,很多有利的学习契机因此错失。
3. 追问变成了“重复问”。
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理想时,有的教师喜欢习惯性地重复问不同的学生,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教师为了寻求答案的完整性,并不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内核。这种平面的追问,无法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增量。那么,如何“追问”才能使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二、有效追问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追问就是“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存在形式,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状态,思维始终是积极的,从而实现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且追问内容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发展。
1. 思维碰撞时追问———生成精彩。
课堂资源是伴随着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而随机生成的。有效利用课堂资源,是期待阅读出现精彩亮点的关键。因此,抓住学生对文本体验中具有价值的创新生发点,进行巧妙追问,能拓宽课堂阅读的空间,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呈现出精彩的阅读对话。曾听一位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同学们正纷纷讨论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然,一个别样的声音冒出来———
生:老师,我发现诸葛亮也有未料到的事。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写到诸葛亮讲“三天后,请到江边取箭。”试想,既造箭,怎么会到江边去取呢?要是周瑜再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破绽。
显然,这是与众不同的声音,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此时老师追问:“为什么诸葛亮的计谋还能成功呢?”经过再次讨论,学生对诸葛亮知人心、识周瑜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惊叹他的“神机妙算”。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在文本背景下思维发生了碰撞,既拓宽了思路,又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进一步提升。
2. 点睛之笔处追问———更上一层楼。
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隐含着许多丰富的意蕴,却容易被学生所忽略。因此,“追问“便可以此为抓手,将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追问的落脚点。由此切入,使教师的追问更简洁,更具针对性,给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如《晏子使楚》一文最后一句点睛之笔的教学,就可以用连续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晏子这个人物形象的读解。
师:晏子作为使节出使楚国,按理,双方一定要做到讲规矩、有礼节。然而晏子却没有得到尊重,最终的结果呢?
生: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尊重”的意思就是———
生:敬重、佩服。
师:那“不尊重”呢?
生:侮辱、蔑视。
师:“不敢不尊重”呢?
生:就是尊重了。
师:那就直接写了呗,为什么还要用上“不敢不”?
生:就是不能不尊重的意思,是特别佩服。
(教师让学生把“不能不”换进句子中变成“楚王不能不尊重晏子了”,并改为陈述句。)
生: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生: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
师:楚王佩服晏子的什么呢?
生:晏子的才华。
生:从晏子说的哪些话可以看出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教师紧扣“不尊重”和“不敢不”的言语表达形式,巧妙地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换词、改陈述句,产生向纵深探究文本的欲望,加强了对文本的解读,语文味在字词间逐步弥散开来。经过教师的刨根问底,层层深入,学生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晏子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渐渐变得立体、高大起来。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逐步体会到言语形式的秘妙。
3. 人云亦云时追问———标新取异。
小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有时自己理解的少,借鉴别人的多,甚至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这时,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再思,而是一锤定音,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形成传统刻板的一问一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点。
在教学《水》的第5自然段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读课文,学生很快知道本段详细描写了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洗澡。我追问道:“对于我们来说,洗澡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并没有什么可写之处,可是作者为什么把它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他们兄弟四人洗澡的时候非常快乐。”这时,我继续追问:仅仅是为了写洗澡时的快乐吗?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面去思考。经过一番静思默想,学生又一次举起了手:洗澡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由于缺水,作者的乡亲一年才能洗三四次澡。所以,他们要慢慢体会、享受洗澡的快乐。正因为这种感觉非常难得,所以作者想把这美好的事情永远留在心里,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及时追问鼓励了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观点,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思维在教师的追问下得到提升。
4. 体验分歧时追问———存异求同。
阅读行为极具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对待相同的文本可能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而且彼此的体验也许存在着分歧。教师可抓住“学生分歧点”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换个角度,以全新的视角介入。第二轮的讨论,令学生之间消除了分歧,拥有统一的认识。教学《玛丽亚的心愿》一文,有学生提出此处的“观众”应该改成“顾客”,因为“阿根廷人都争相购买我们的商品。他们是来买东西的,所以应该叫‘顾客’,怎么是‘观众’呢?”意见得到许多学生的支持,一个学生却认为,“阿根廷人来并非都是买东西,更多是来看的。况且,我们的产品是去展览的又非开店出售,所以得叫‘观众’。”……面对学生之间的分歧,教师便可由此切入:“到底该称他们什么好呢?他们是来参观的,可为何又有这么多人购买呢?”于是,在激烈争论后,学生明白了阿根廷人既是顾客又是观众,他们对中国的产品充满了喜爱,进而生发出对中国人民的喜爱。这时,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刻了。
5. 感受肤浅时追问———鞭辟入里。
缺乏对文本内容或语句内涵的深入体验,学生便很容易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所获取的体验也显得肤浅。倘若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便会让课堂交流局限在表面,整堂课犹如在冰面上滑行,无法涉及内在含义。每当此时,我们便要进行巧妙、有效的“追问”,直入文本语言的内核,提升学生对关键词句及文本主题的理解。一教师对《荷花》一课中“挨挨挤挤”的教学,是这样追问的———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很好,“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生动地写出了荷叶的样子。
生: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很多。 (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生:在火车站,人特别多,挨挨挤挤的。
生:在春节期间的超市里。
生:夏天到了,奶奶家门前的一棵大树,树叶密密层层、挨挨挤挤的,把蓝天都遮住了。
师:“挨挨挤挤”说明了人或物品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荷叶很多,长得非常茂盛。
生:说明荷叶长得很有生机。
生:有这样茂盛的荷叶,池里的荷花一定也长得很美。
生:我觉得大自然很伟大,是她让一池的荷叶和荷花长得这么多,这么美,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大自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平衡过程调节个体 (成熟)与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重新建构。正是由于平衡过程,个体才有可能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把接受到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使认知得到发展。”教师的层层追问,就是在调节学生个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对“挨挨挤挤”一词的认知逐步变得丰厚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追问下,从起初认为的荷叶多,逐步深入体会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的理解从文字的表象特征深入到文本本质,从单薄平面变得厚实立体,由文本语言联系到实际生活,由外化感受转化为内化体验。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篇8
一、边学边悟: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解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 其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提升教学效能的终极所求。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 让适合的人学到合适的数学是评价数学课堂优劣的唯一标准。孔子曰“循循然善诱人”, 叶圣陶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 是质疑问难的场所, 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地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不应成为课堂的知识发言人, 而应是师生对话的主导人。有效提问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和“引爆器”, 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有了有效提问, 才能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 探究的过程更加深入, 探究的发现更加精彩。
有效提问建立在教师深厚的数学素养与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智慧之上。何为有效?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提问应具有以下特征:可及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 入手较易, 开放性强, 解决方案多, 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心向, 能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接受问题的挑战;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 思有所得。学生能够感受, 体验数学。
有效提问符合本真课堂教学的理念追求, 本真课堂教学关注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真正对教育规律的认同与接纳, 而有效提问注重对教学效果的研究, 强调教学智慧和动态生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提问是本真课堂教学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和期待。
二、何去何从:课堂有效提问的必要
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教师语言幽默, 设问巧妙, 学生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而开拓;而有的教师不甚得法, 不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 学生根本不知道或无从问答, 课堂沉闷和空泛, 学生积极性不高;更有甚者, 有些观摩课, 为了烘托师生互动的气氛, 预设很多肤浅的问题, 为追求所谓完美细致的教学设计, 不顾学生的思维, 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呈现“表演”的色彩。
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曾对课堂提问深入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高密度提问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问题系列, 这种方式有利于扫清学习障碍, 但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课堂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 推理性问题次之, 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的问题;学生齐答比例高, 回答问题的方式单一;提问后没有停顿, 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他指出, 现行的教学实践必须进行改变。
可见,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 承担着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 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往、沟通和互动, 人为割断课堂学习与火热生活之间的互动与共生, 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 低效的课堂教学成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 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关注学科思想的渗透, 关注提问与设问的有效性, 研究有效提问已成为所有一线教师必然的要求。
三、且行且问:课堂有效提问的途径
没有成功的提问, 就没有好的课堂教学。精彩的提问既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 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使师生的情感沟通更加畅通,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有效提问有多种途径, 但归结起来三句话:即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 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1. 抓住兴趣点提问。
高中学生总是存在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 但由于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学习内容, 所以对知识的需求常处于一种潜伏状态。好课首先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 激活课堂首要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教材有许多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设计好问题情景, 抓住兴趣点提问, 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有序和谐中展开, 使一堂课的提问系统环环相扣, 构成指向明确, 思路清晰, 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 真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体验、保持长期的兴趣。如讲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前, 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f (x) =x0, f (x) =x2, , f (x) =x3的函数图像, 形成对奇、偶函数的基本认识, 从而体会奇偶性与图像关于y轴, 原点对称的内在一致性。
2. 抓住疑问点提问。
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问题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前提, 教师课堂的提问一定要引发学生思考, 不能为问而问, 以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教师预设的台阶上, 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抓住学生的疑问点, 在不同知识点的衔接处去设计问题, 不仅能化难为易, 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和提醒学生去主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完成思维的再创造过程。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聚焦教学目标, 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如学习对数的运算时, 可以设计如下提问:“计算lg2+lg5和lg10的值, 显然2×5=10, lg2+lg5=lg10”, 一般地“logam+logan=logamn”一定成立吗?这样的提问, 可以化难为易。
3. 抓住发散点提问。
有效提问的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不能走形式, 不能刻意追求气氛的火爆热烈, 课堂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 一切的发生发展都应顺其自然。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 而有效提问是一门艺术, 有效提问不在于“多问”, 而在于“善问”、“巧问”, 设问要集中体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而这些正是学生知识发散点的关键所在, 抓住这些发散点设问, 能让学生自觉领悟其中的数学方法, 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如《函数的图像复习》, 我们可以从“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来设问, 也可从“导数”来设问, 也可从“因式分解”来设问, 这些问题都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四、再思再想:课堂有效提问的注意
本真课堂教学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学。这里的“本”是指回归教育的本源, 回归教育的本质。这里的“真”既是真实客观的“真”, 更是真理的“真”又是真诚之“真”。本真课堂把解放人的智慧, 提升人适应未来, 创造未来的能力,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唯一过程和指归。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 有效提问应关注如下几点。
1. 提问要富于情感。
学生认真思考老师问题的前提, 是老师的企盼、热情、诚恳等情感的流露。有效提问的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 提合适的问题给合适的学生, 尽量避免某些学生产生被歧视的感觉, 对学生的回答要微笑听取, 并适时指点, 从而让学生体会人文的关怀。当学生回答和教师预设的不一致而言之有理的新思想时, 教师应放下架子, 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 欣赏学生的智慧火花, 积极评价学生的新思维。
2. 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简练是一个高度, 精妙的提问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好的数学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思维性, 也就是说,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 学生必须认真思考一定时间后, 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冷场”有时恰是学生认真思考和高品质思维训练的体现, “群言堂”也许是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更重要方式。“YES”或“NO”的机械性回答无助于思维的训练, 更谈不上有效提问。
3. 有效提问要强调重要知识的运用和纠错的功能。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浓厚兴趣, 而对一些基本知识和知识的形式容易忽视和认识模糊, 但这恰是提升学生学习智慧的关键点, 有效提问能帮助他们找回被遗忘的知识和纠正一些认识的不足。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向是实现再创造, 而再创造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教师拥有智慧才能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本真的课堂需要预设, 但更需要生成, 唯有不断生成的课堂才是鲜活、有效的。有效提问由于尊重了教师的自身引导, 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和主体的不同变化, 所以这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以有效提问为构架的课堂才是本真的课堂, 才是自然的课堂, 才是创新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赵文莲.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初探.中国数学教育, 2007 (9) .
[2]丁锦宏.走近教育大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篇9
第一层次:有效追问,智慧的生本对话
相对而言,阅读属于个性活动,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感知。同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简单的复述文本内容,而是对文本进行一种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理解。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确认,但文本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容器,而是一种与学生相对的客体。具体来说,也就是教师不能把文本看作单纯的知识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动态、开放并且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独特的文本世界。
左拉曾经说过:“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动着的人。”所以,在具体的生本对话过程中,文本会通过其独特的方式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而学生则需要从内心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问题。也就是“文本的意义价值缘于双主体间的生成,而非简单的索取,说得通俗点,一个文本的意义并不是等着你读者去拿,而是需要你放出眼光,放出心智,以自己生命能量的全息性与文本碰撞、对话、交流,最终是在理解中达成的”。因而教师需要认识到,阅读过程中,生本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文本理解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自我发展、内容自我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己过去的认知、情感与文本主动融合,从而更方便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文本。
这种融合方式体现了生本对话的第一层次,即智慧对话。通过这种智慧对话,学生与文本会尽量搭建一种平台,即学生将文本纳入自己理解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视野知识同时纳入文本视野中。这种互动的关系,相当于“你我”之间的对话关系,相当于生命与生命进行对话的关系。“当它开始说话的时候,它并非简单地说它的语词,那种总是相同的、无生命的、僵死的语词,相反,它总是对向它询问的人给出新的答案,并向回答它问题的人提出新的问题。”
第二层次:有效互动,平等的生本对话
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课文与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单向对话,即文本—学生。但是当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进行感知文本、探讨文本时,学生之间则会形成一种生生之间的对话,当学生对文本进行频繁的互动和探究时,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对文本形成了一种创造性的感知,这种活动对于生本互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感知活动,一种全新意义的活动。所以,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来源于频繁互动的探究式的对话活动。
在具体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生本对话的过程,而且是属于创造性对话的过程。这是生本对话的前提,更是一种趋势。某种意义上讲,文本是有生命的,当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主客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具体的感知过程,其实就是生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过程,说到底就是学生与文本平等对的话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对文本进行一种自由的、平等的、创造性的感知;学生与文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提高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与接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吸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向文本提问,而文本则通过不同形式向学生展示自己丰富的内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超越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感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教学中,生本关系的合理运用也是对文本的第二次开发,当教师意识到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就会从学生主动性方面着手,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在具体感知文本的过程中,也会不断丰富文本的内涵,从而对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
第三层次:有效体验,个性的阅读对话
一般而言,阅读通常是以学生自己的理解为前提进行的一种交流,继而探索新知的过程。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话,毕竟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对话,一种跨越时空进行的对话,乃至先人与今人进行的对话,在这种深层次、多方位的对话过程中,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才会丰富,个性才会张扬。
某种程度上讲,对于文本来说,其意义主要在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对话和交流,乃至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形成的结果。教育专家曹明海教授曾说过:“阅读活动的过程是文章意义不断创造的过程,正是在这一生生不息的阅读过程中,不同的读者总是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理解,赋予文章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从而使文章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建构,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因而对于文本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相异就是一种对话的个性展示。在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文本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阅读对话中不断更新的,是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情感体验来参与,并且在具体对话过程中,将新的感知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把对话理解为一个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这样就确立了一个先决要求,对构成对话的确切要素在认识上产生好奇心。”从这一点出发,所谓个性对话,也就是学生对文本所包含的知识、情感、技能进行个性内化、吸收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在对话过程中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并建立一种默契与沟通。
学生向文本敞开心扉,倾注自己的全部意识,自然他们也会在与文本的交流中,获得一种心灵的浸润,人格受到感染,让自己的品质乃至思维得到重塑,最终成就一个全新的自我,获得一种心灵乃至情感的高度体验,即通过内心的自我与文本进行一种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这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倘若对接起来,读书的人便会顿觉“胸中万分痛快,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有效追问成就精彩课堂 篇10
一、学生思维困顿时的追问——柳暗花明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有时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 不能进一步思考、解释、分析。此时,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堵塞积极引导, 及时追问,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开拓他们的思路, 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例如, 学习了“圆的面积”之后, 让学生解决这样一道题:已知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求圆形的面积。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许多学生认为要求圆形的面积, 就必须找出它的半径, 而图中圆的半径即正方形的边长, 为此陷入了沉思:到底哪个数的平方才等于8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轻轻问道:“图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一语道破天机, 学生的思路顿时豁然开朗: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半径的平方, 求圆的面积只要3.14×8就可以了!
在学生的思维陷入困顿时, 正是教师适时的轻轻一问, 帮助学生跨过了思维的门槛, 让他们“柳暗花明”, 成就了课堂的精彩。
二、学生思维无序时的追问——厘清思路
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 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 是引导学生思维条理化的纽带, 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在学生思维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时, 教师的适时追问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厘清思路, 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的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 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 有几种不同的围法?”在分析题中所含信息之后, 教师让学生探索有哪些不同的围法并进行交流。一个学生汇报:“我们围成的长方形分别是长7米、宽2米, 长5米、宽4米, 长8米、宽1米, 长6米、宽3米, 长4米、宽5米。”教师问道:“大家觉得这几种围法对吗?有没有什么问题?”面对这些杂乱的排列, 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见。教师追问:“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动手试一试。”学生再次尝试之后, 得到了下表中的结论: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际已经体会到或者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 但其表述是无序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列举方法进行比较, 使学生体会到有序列举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 感悟到这一策略的价值。这样, 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到有序, 从混沌走向清晰, 思维能力有效提高。
三、学生思维粗浅时的追问——引向深入
追问的价值在于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 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由于受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的限制, 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会浮于表面。课堂上, 教师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 适当地进行深层次的追问, 引领学生不断地探索, 激发、启迪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 以此促进学生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例如, 在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时, 学生通过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得出算式:3×4=12、2×6=12、12×1=12。教师先以“3×4=12”为例说明3、4、12这三个数的关系:12是3的倍数, 12也是4的倍数, 3和4都是12的因数;接着让学生从另外两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说说三个数之间的关系。由于有例子可以模仿, 学生说起来毫不费力, 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似乎告一段落了。这时教师问道:“你觉得哪个算式说起来比较拗口?”一个追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促使学生发现:12是12的倍数, 12也是12的因数, 使学生对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教师再次追问:“从以上算式中你发现什么?”把学生的思维由机械模仿引向理性思考, 使学生领会在乘法算式中积分别是两个乘数的倍数, 两个乘数分别是积的因数,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的两次追问层层递进, 成为不断深化学生思维的“铁锹”。第一次追问“你觉得哪个算式说起来比较拗口?”实际上是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探索倍数和因数的特点中去。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次追问“从以上算式中你发现什么?”就把学生的发现推向了完整建构的理性境界。实践证明, 教师的有效追问, 可以是由表及里的引导,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也可以是由此及彼的引导,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空间, 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学生思维闪现亮点时的追问——渐入佳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课堂应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课堂上当学生思维闪现亮点时, 教师的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 也是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云梯”。随着问题的产生, 学生往往会作出相应的思考反应, 从而让学习“渐入佳境”。
例如, 教学“圆的认识”时, 教师用课件出示三辆小车, 分别是方轮子、椭圆轮子和圆轮子, 让学生猜一猜:哪辆小车跑得快?为什么?这个新奇有趣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方轮子和椭圆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会上下颠簸, 圆形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不会颠簸, 所以圆轮子的小车开得快。”教师并不急于利用这一结论导入新课, 而是以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是不是圆轮子的小车就一定不会颠簸呢?”学生肯定地回答:“是!”教师出示了一辆车轴不在圆心的小车模型, 进行演示后再次问道:“要使这辆小车的轮子不颠簸, 车轴必须装在哪儿?你能找到这个位置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发现圆的有关知识。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 学生发现“圆轮子的小车开得快”这个结论时, 其思维已经出现亮点, 此时导入新课未尝不可。教师通过进一步追问“是不是圆轮子的小车就一定不会颠簸呢?”有意为学生的探究活动设置障碍, 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 引发他们寻找圆心的求知欲。这样, 以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操作活动, 促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不断演绎精彩, 真正体现教学的真实与深刻、丰富与生动。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篇11
一、边学边悟: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解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其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提升教学效能的终极所求。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让适合的入学到合适的数学是评价数学课堂优劣的唯一标准。孔子曰“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不应成为课堂的知识发言人,而应是师生对话的主导人。有效提问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和“引爆器”,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有了有效提问,才能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探究的过程更加深入,探究的发现更加精彩。
有效提问建立在教师深厚的数学素养与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智慧之上。何为有效?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提问应具有以下特征:可及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人手较易,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心向,能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思有所得。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数学。
有效提问符合本真课堂教学的理念追求,本真课堂教学关注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真正对教育规律的认同与接纳,而有效提问注重对教学效果的研究,强调教学智慧和动态生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提问是本真课堂教学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和期待。
二、何去何从:课堂有效提问的必要
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教师语言幽默,设问巧妙,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而开拓;而有的教师不甚得法,不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学生根本不知道或无从问答,课堂沉闷和空泛,学生积极性不高;更有甚者,有些观摩课,为了烘托师生互动的气氛。预设很多肤浅的问题,为追求所谓完美细致的教学设计。不顾学生的思维,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呈现“表演”的色彩。
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曾对课堂提问深入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高密度提问已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问题系列,这种方式有利于扫清学习障碍,但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课堂提问以记忆性问题为主,推理性问题次之,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的问题;学生齐答比例高,回答问题的方式单一;提问后没有停顿,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他指出,现行的教学实践必须进行改变。
可见,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往、沟通和互动,人为割断课堂学习与火热生活之间的互动与共生,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低效的课堂教学成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关注学科思想的渗透,关注提问与设问的有效性,研究有效提问已成为所有一线教师必然的要求。
三、且行且问:课堂有效提问的途径
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好的课堂教学。精彩的提问既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师生的情感沟通更加畅通,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有效提问有多种途径,但归结起来三句话:即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1抓住兴趣点提问。高中学生总是存在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但由于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学习内容,所以对知识的需求常处于一种潜伏状态。好课首先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激活课堂首要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教材有许多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设计好问题情景,抓住兴趣点提问,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有序和谐中展开,使一堂课的提问系统环环相扣,构成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真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体验、保持长期的兴趣。如讲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前,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f(x)=x0,f(x)=x2,f(x)=x3的函数图像,形成对奇、偶函数的基本认识,从而体会奇偶性与图像关于y轴,原点对称的内在一致性。
2抓住疑问点提问。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问题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前提,教师课堂的提问一定要引发学生思考,不能为问而问,以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教师预设的台阶上,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抓住学生的疑问点,在不同知识点的衔接处去设计问题,不仅能化难为易,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和提醒学生去主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完成思维的再创造过程。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聚焦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如学习对数的运算时,可以设计如下提问:“计算lg2+lg5和lg10的值,显然2×5=10,lg2+lg5=lg10”,一般地“logam+logan=lognmn”一定成立吗?这样的提问,可以化难为易。
3抓住发散点提问。有效提问的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不能走形式,不能刻意追求气氛的火爆热烈,课堂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场所,一切的发生发展都应顺其自然。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而有效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提问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设问要集中体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这些正是学生知识发散点的关键所在,抓住这些发散点设问,能让学生自觉领悟其中的数学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如《函数的图像复习》,我们可以从“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来设问,也可从“导数”来设问,也可从“因式分解”来设问,这些问题都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四、再思再想:课堂有效提问的注意
本真课堂教学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学。这里的“本”是指回归教育的本源,回归教育的本质。这里的“真”既是真实客观的“真”,更是真理的“真”又是真诚之“真”。本真课堂把解放人的智慧,提升人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唯一过程和指归,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有效提问应关注如下几点。
1提问要富于情感。学生认真思考老师问题的前提,是老师的企盼、热情、诚恳等情感的流露。有效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提合适的问题给合适的学生,尽量避免某些学生产生被歧视的感觉,对学生的回答要微笑听取,并适时指点,从而让学生体会人文的关怀。当学生回答和教师预设的不一致而言之有理的新思想时,教师应放下架子,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欣赏学生的智慧火花,积极评价学生的新思维。
2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简练是一个高度,精妙的提问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好的数学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思维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学生必须认真思考一定时间后,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冷场”有时恰是学生认真思考和高品质思维训练的体现,“群言堂”也许是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更重要方式,“YES”或“NO”的机械性回答无助于思维的训练,更谈不上有效提问。
3有效提问要强调重要知识的运用和纠错妁功能。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劝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浓厚兴趣,而对一些基本知识和知识的形式容易忽视和认识模糊,但这恰是提升学生学习智慧的关键点,有效提问能帮助他们找回被遗忘的知识和纠正一些认识的不足。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向是实现再创造,而再创造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教师拥有智慧才能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本真的课堂需要预设,但更需要生成,唯有不断生成的课堂才是鲜活、有效的。有效提问由于尊重了教师的自身引导,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和主体的不同变化,所以这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以有效提问为构架的课堂才是本真的课堂,才是自然的课堂,才是创新的课堂。
实施有效追问, 成就智慧课堂 篇12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 学生都能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下顺利完成的。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差错不足为奇。这时不应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 而应正确解读学生的错误, 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 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 使之更为有效地为教学平添一些美丽。很多时候可将拒绝隐藏在巧妙的追问引导中。学生出现错误, 教师可以抓住时机, 进行暗示性地追问、引导、点化, 让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
在教学“平行线”一课时, 在学生已经学了平移以及认识各种线的知识的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操作来得出什么是平行线?学生在思考、操作后,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听完回答后, 我没有急于作出判断, 而是对孩子们说:“有不同的说法吗?”一分钟后, 另一位同学起来说道:“不是, 要在同一平面内才行”。这位同学还站起来指着教室里墙壁与地面的交线和墙壁与墙壁的交线, 给大家解释这两条线虽然不相交但也不平行, 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平面内。第一位同学这时也点头表示赞同。最后, 同学们归纳出:“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在这一片段中, 由于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出现了错误, 我没有简单的就错纠错, 更没有用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学生的想法, 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而追问,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出错的同学也在思考, 而错误就在这样的积极思考中慢慢地化解了。这时学生的错误得到了改正, 课堂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同时学生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在学生疑惑矛盾之时追问——反思而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妨适当地“扮演”“未知”, 从反面进行追问, 引导学生辨析甚至争论,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角色释疑解惑, 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尽情表现。
《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段:引出教学“倒数的意义”之后。
师:我们知道倒数的意义了, 所以说5是倒数?
生1:不对。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所以互为倒数的一定是两个数。
生2:是的, 我也赞成他的看法, 一个数不存在倒数的关系。
生3:互为的意思是相互, 就像我们前面学过的倍数和约数的关系一样, 它们是互相依存的, 不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倍数, 某一个数是约数。
生4:必须说谁是谁的倒数。
……
真理越辩越明。上面的课例中, 教师大智若愚,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倒数的相互性及倒数的表示方法, 变换形式进行追问, 故意抖出错误的“包袱”, 让学生争论、改错, 学生不仅掌握得更牢固, 而且有一种成就感。
三、在学生迟疑不前时追问——穷追而问
“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 穷追不舍, 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
例如, 学习《统计》中的中位数。我创设了两个小组比赛口算成绩的情境。第一组:91、92、93、94、20;第二组:80、81、83、84、89。你怎么比较两组同学的成绩。学生1:求总分。老师追问:可是想知道他们的口算水平, 该怎么办?生2:求平均数。学生立刻去求出了平均数, 一组:78;二组:83.4。师:这样的平均分对一组公平吗?生:不公平。25分的同学把其他同学的分数拉下来了。师:平均分受到了一个很低分数的影响。那我们该用一个怎样的分数表示一组的口算水平比较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90、91、92”地各有回答, 老师挑哪个更合适呢?学生:“92或93, 它们位于90多分的中间”。师:“大家提到了中间数, 请问92或93是这组数据的中间数吗?我们要选的这个中间数要代表一组数的水平。”生:“必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这组数后, 挑出中间数。”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提出方案求总分。老师追问中, 学生想到了平均数。结果发现平均数受到了偏小数的影响, 对一组同学不公平。老师继续追问用一个怎样的分数更能代表一组的口算水平。学生逐渐地探索到了中位数。在老师的追问下学生比较出来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特点, 并且懂得了怎样找中位数。
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追问——适时而问
1.在学生预习反馈中追问
以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思考: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中为什么要把“零除外”?通过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还能想到哪些有关的知识?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方向, 反馈有了内容, 然后在反馈中又发现更多的问题, 教师可以追问, 学生也可以追问。
2.在学生学习“比较”中追问
因为“问题”产生于“疑惑”, “疑惑”产生于“差异”, 而“差异”产生于“比较”。只有比较, 学生才能产生疑问, 才会不断追问。也只有通过不断的追问、比较, 才能引导学生把眼前的“问题”与生活实际、与已有的知识、与他人的观点、与教材上的说法进行比较反思, 从“此”与“彼”的差别之处找出事物的非本质与本质属性, 从而获得新知。
3.在学生交流合作中追问
交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知疑解疑发展思维的过程, 通过交流合作, 学生可以无拘无速的把所学心得与疑难问题摆出来, 相互追问, 共同提高。教学一年级“统计”一课时, 学生已经统计出班上学生爱吃水果的人数 (统计结果为:苹果9人, 葡萄8人, 草莓13人, 香蕉10人) 学生很顺利的填好表格却不知如何用涂格子来表示。这时就追问:“格子最多才10格, 怎么画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显然超过10格的意外情况使得学生产生了疑惑, 有了交流合作的意识。此时, 老师巧妙追问, 提出让大家共同讨论想办法, 顺其自然的让学生交流合作,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五、追问之后要合理等待
追问后必须要适当等待, 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罗伊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 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 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 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 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断进行应付。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如果增加“等待时间”, 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学生的回答变长;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因此, 教师追问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要对学生的回答过早做出评价, 定下结论。
关注课堂细节, 提高课堂效率,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课常追问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非常好的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中, 学生生成的信息千变万化、交织碰撞, 教师要善于发现, 要善于引导, 再通过有意义的追问, 使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明朗化, 引发他们向更广更深层次处思考, 拓展思路, 迸发灵感, 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 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
总之, 追问既是教师智慧的展示, 又是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去探索和创新课堂追问水平, 成就智慧高效的课堂。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既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求知欲, 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
【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中追问教学07-11
追问课堂教学高中地理09-09
有效的课堂教学09-06
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07-18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05-10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06-08
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07-02
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10-05
“有效课堂”的教学追求10-14
科学课堂追问策略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