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2024-06-08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精选12篇)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由于学科不一样,教学内容不一样,教学对象不一样,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二、如何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它所关注的是教师能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或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再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苦,而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那么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散发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有效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关系入手。课堂上教师要能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的特点,去面对具有差异性的各类学生的特点。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具体一节课来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一位文学教授曾经指出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师的解读思维活动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上,他要讲的不用讲学生就已经自明,即便这个时候教师明智地采用提问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讲,这仍然是浪费教学资源,因为对学生来说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教师讲授往往只是对文本信息的重复性归结,是学生已经懂得的“真理”,学生不能从教师那里摄入任何有效的能够生成思维能力的成分,这是当前语文课文本解读最失败的地方。

以教学全过程来说,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遗憾的是,现在的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常看到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

有效教学的实践追求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第三,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第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第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通过探讨研究,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科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堂生活、认真改善课堂行为,使教学活动走向深入、有效、高效。

摘要:阐述了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 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也是一种教学理想, 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结果表明,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0 (3) .

[2]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暨南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 (6) .

[3]艾玛·麦克唐纳, 戴安·赫什曼, 车蕾, 龚锐.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版.2011 (3) .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2

水汶华侨中学 邓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日新月异,这些变化客观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在迈向知识社会的今天,教育界已达成共识,那就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生能力的高低,已不仅取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即不但要“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尽可能多的人类文明成果,也才有可能通过学习,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

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如何创新才能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缺少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缺乏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教育观是只抓极少数学生的精英式教育,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独霸课堂的“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活动仅停留在师生之间的单向的传递,教师是教案的扬声器,知识的传声筒,把学生当成永不停歇的录音机,高性能的计算机,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严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

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大部分年轻教师不能合理调控课堂授课实效,抱着“教无定法”的信条,不注重课堂授课方法的调控与研究。

我们知道,参与课堂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的地位是怎样的呢?第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被无尽的强化,成为课堂的主体;第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肆意地霸占,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成功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二者通过课堂教学都有所提高,即所谓“教学相长”。那就是:第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第二,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第三,两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协调存在的;第四,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借助老师、教材、媒体、教学环境等多种条件主动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五个特征:(1)清晰的教学思路;(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3)任务导向明确;(4)学生的投入;(5)成功率高。

我认为“有效教学”要抓好以下六方面:

1、要有前后知识的衔接。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新课前,可以设置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学习,也可以对上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引出新的知识点。

2、要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就没有思路。对学生来讲,明确了一节课中要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点,也就明确了一节课的目标。对教师来说,不但要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而且要明确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就是说三维目标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3、要有学生充分的自己学习、看书时间。当然学生的自学又必须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指导下进行的。

4、要有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机会。学生的整理也许达不到预期的状态,但是,无论怎样,那是他们自己的感知,是他们体验并生成知识的过程。

5、要有教师的积极引导,要有教师对本节知识的能力提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6、要有学生为巩固当堂知识的对应训练和知识的迁移延伸。这是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

简单来说,“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就是以圆桌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落实“一案三单”。

1、“问题导读——评价单”,作为课堂教学,确定“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导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时,要把握“数与质相结合”地原则,即通过反复预习、诵读文本,掌握和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教材体现的原理,学会做人或处事等。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比如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课外资料了解文本内容等,体会、揣摩、想象等手段解读课文,运用哪种教学方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习文本。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的,教育、指导学生有感有情,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趣。应该是“感受、体会、认识、收获”!其次,我认为,利用“导读评价单”给学生积累一些课外知识也很重要,如与课文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故事、哲理、背景资料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知识链接”这一环节坚决不能省略。

2、“问题生成——评价单”我们常用的“问题生成课、展示解决课”中,“问题生成评价单”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载体,该单子上的问题不宜多,围绕“重点句子赏析、课后研讨与练习、文本写作特色、主题思想”来设计,一般4-5小题合适。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单子上也应该有学生结构化预习后生成的问题,即“学生生成问题”,一般由学术助理课前整理、归纳,将有难度的题目指导学生书写在“问题生成——评价单”上,课堂利用少部分时间由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题目。可以说“拓展延伸”或“小练笔”“主题升华”等是“问题生成评

价单”上的一个亮点,这个题目设计难度较大,首先要紧扣文本主题,其次,要与社会主旋律合拍,如“和谐社会、乐于助人、科学发展观等”。再次,要能帮助我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做有个优秀的社会人。让他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正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问题训练——评价单。即就是“综合训练评价单”,也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再温习和巩固。教师可以根据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酌情设计。这样潜移默化,逐步加深,学生的熟练的掌握知识,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至于“链接中考”这样的题目,我们不一定每课都设计,但一定要考虑一些,慢慢渗透,到中考时才不至于临阵抱佛脚,手忙脚乱了!

4、“三单”的设计,我们既要把握基本理念与原则,又要有创新,融入自己的设计特色,真正地促进学生学习,变枯燥、乏味地纯粹问题为有趣地生活化的题目,达到既解读文本,又使学生乐于学习的良好局面。

5、“问题导读——评价单”与“问题生成——评价单”最好在上课前2-3天发放给学生,最晚也要两天前下发,教师必须为学生进行有效结构化预习提供保证,“问题训练——评价单”最迟要在上完“问题发现课”(即预习感知课)后,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设计题目,并及时发放。

6、“三单”的评价可以视情况而定。问题训练——评价单,就相当于课堂作业,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一个巩固、了解与评价,教师

必须认真批阅,最好面批,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教师批阅前可以由学科长或小组长批阅,以督促学生能按时或提前完成单子。至于“导读单”“生成单”可以由学科长、小组长批阅,但是,我建议“三单”尽量教师能抽时间批阅,以免学生产生懈怠心理,认为老师不查,就不认真对待等问题,尤其是实验初期,务必扎实、细致的做好每项工作,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和学习、展示、讲解等习惯,容易产生华而不实的负面效果。

7、“三单”之间的题目也要有梯度,把握课本内容由难到易;从课文理论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课内到课外的逐步延伸。

英语有效教学呼唤高效的课堂 篇3

【关键词】英语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英语课的有效教学是当前我们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上好每一堂课,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是我们所有英语教师的追求和梦想。以下针对英语课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呼唤出高效课堂进行阐述。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一)科学的学习内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教材为依据,用好用活用准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避免脱离教材、滥用资源。同时,教师要系统地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每个section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到本section的前后联系,还有本section在整册中的地位,甚至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地位。最后,教学目标要细化,确保教师在教学时心中有底。

(二)准确的学情分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认真了解学生都学了什么,学到何种程度,学生的学习习惯怎样,对英语学习是否有信心等等,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学生在思想性格方面有其独特性,优缺点并存,比如敢想敢说,兴趣广泛,依赖性强,自控能力差,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等。教师要擅于利用这些特点组织教学。

(三)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教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性、明确性和具体性,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和需求深入分析教材和把握教材内容,结合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制定出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二、合理的小组构建是基础

小组构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呼唤高效课堂的一个基础条件。

成立合作互动小组。每组组员都含有优、良和差生,要求组内成员互助互补,形成合力。具体做法是:优生担任组长,负责帮助本组同学解决疑难问题,复习重难点,给组内成员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良等生协助优生执行并完成任务,以及自我提高,争取转化为优生。

三、有效的课堂操作是关键

(一)有效组织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新课导入要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集中到课堂上来,为学生的有效课堂学习提供保证。

其次,严谨的课堂教学管理。作为现代教师,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情况,及时纠正引导。课堂上若有学生不专心听讲,教师要用眼神或者相应的动作给予提醒,让学生专心致志。

(二)营造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首先,教师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班班通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声音文件、录像、动画等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将课堂学习变成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变成既亲切又形象的内容,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有效教学呼唤出高效的课堂。比如教学方位介词in,on,behind,under时,设计一个“一只兔子从笼子里跳出来,在屋子里溜达,听到脚步声,就躲到门后,人走后,就跳到凳子上,再从凳子上跳下来钻进凳子下面”的片段,通过这个片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并总结介词的使用方法。

(三)注重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首先,课堂问题要讲究有效性。课堂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并具有思考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优良生都能够拥有发挥的机会,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其次,构建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需要具备和蔼可亲的态度,并适时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英语、敢提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而对待学生的发言,恰当的批评和表扬的话语或肢体语言都能像甘泉般滋润学生的心田,能化为一股股前进的动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成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校目的。

四、及时的教学反思是推进器

“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古语说明了古人重视反思。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但我们教师却往往忽略教学反思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成长 = 经验 + 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故教师要及时回顾和总结一节课是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及时分析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教师及时回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方案组织教学内容,解决问题,并作深刻的反思和分析,吸取教训,以便日后改进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持之以恒的教学反思,既适应了时代的需求,也有助于呼唤出高效的课堂。

有效教学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篇4

一、找准症结, 探究原因

通过对自身及教研组其他成员教学行为的剖析, 以下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制约着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形成。

1.环节的设计不够精细化, 课堂教学盲目性、随意性大。

2.教师往往偏重于课文内容的讲解, 而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过于单一, “一言堂”、“满堂灌”造成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现实, 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思考、表达的权利。

4.教师仅仅拘泥于“教”教材, 而不会真正“用”教材, 不敢做相应的取舍, 也缺乏足够的积累将文本精神加以拓展延伸。

这些现象是导致出现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主要原因, 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被白白浪费, 学生被动接受, 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日增。

二、有效教学, 带动师生

1.有效备课———善于学习、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教师平日自身的积累与提高, 是教师成功驾驭教材、游刃有余地组织课堂教学的法宝。就拿备课这一环节来说, 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于提高课堂教材实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通常在学期初拿到教材时, 首先通览本册教材, 找出每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 分析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然后再细化到找准每一课的重难点、关键及预设相应的拓展范围。备课前, 先针对教材, 集体教研,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本课知识相关联的大量信息, 提炼出有效资料, 查阅各种相关练习及辅导用书, 然后与同教研组的教师进行合理分工。这种融集体智慧为教学服务的做法, 做到了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大大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为有效授课做作了充分的准备。

2.有效授课———正确定位、关注全体。

(1)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 形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做到既能适时地启发引导, 也能适时地后退聆听, 给学生思维、表达的空间。更要注重师生互动的程度、水平和互动的方式、成效。把每个学生看成鲜活的个体, 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 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2)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 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所以, 在教学中, 我采取以讲解问题的核心内容带动课堂教学, 变“灌”为“导”, 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 深挖教材, 不只单纯地学习文本知识, 更要注重从文本中提炼情感与品质,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关注全体学生。在问题设置的广度和深度上分层处理, 难易结合,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把他们作为整体, 促进其共同发展, 使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充分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小组合作, 互补互促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 让课堂学习变得更为和谐融洽, 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互进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实现个性差异互补, 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 在交流中发展, 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之,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这样, 我们教师的有效引领, 学生的有效学习, 才能确保构建高效的课堂,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课堂中教师扮演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身份, 并以有效的教学行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5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高效课堂被定义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是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学习、分层作业。

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课堂环节落实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作为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任何意义的成长都必须基于自主、基于自信、尊重和发挥。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要敢于交付。

高效课堂其实是个大课堂概念,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一节45分钟的课也可分为小课前、小课中、小课后。我们的教师要在课中用减法,课前、课后用加法,可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课前编导学案,课后修补导学案。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其前提是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高效课堂的流程操作分为预习、展示、反馈。高效课堂的放,是放手,不是放弃,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垂帘听政”,“垂帘听政”要求教师围绕上课四主来主导,即: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

现行的课堂教学是教的课堂,不是学的课堂,教的课堂老师唱独角戏,容易使课堂精力流失,从而导致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有效教学是学生学的课堂,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如何判断学生动起来了呢?如果课堂上学生脸通红、眼放光、手要举、嘴要张的话,说明学生动为,大脑活动开来,思维在积极的进行,课堂效果肯定好!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是让学生自主,学生自主便会自动自觉。

按照韩立福教授有效教学理论的精神,学生学习是一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要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先学是基础,为此,有效教学的课堂分为三类:自主预习课、问题解决课、拓展训练课。需要用的工具是:预习导读单,问题生成单,拓展训练单。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预习导读,先学后导,没有预习、或者预习不好就不能上课。那么如何预习呢?需要老师引导,即要开发问题导读案,老师要把预习的内容、方法、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找出问题,生成问题。如何阅读文本呢?韩立福教授提出:查、划、写、记、练、思六种方法,六种方法使完后,结构化预习结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共同开发问题生成单,填写问题导读单和问题生成单。结构预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一般情况下通过结构性预习学生自学和对学、群学能掌握所学知识的70%。

有问题生成,就要解决问题,即转入问题解决课,也叫问题展示课。问题解决是谁解决,是学生自己解决,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老师要尽量闭口,关键时刻出手,点拨、归纳、提高。充分认识,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的实质内涵,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嘴巴、双手、眼睛,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的天堂。

具体环节是根据师生共同生成的问题,组内讨论解决,然后进行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适时质疑、追问,老师适时点评,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加以引导,对不到位的问题质疑、补充、规范,并用典型的题例巩固。教师要在各组展讲的基础上补充,使知识更条理、更系统、更完善。同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生成拓展训练单。

温故而知新,举一要反三。对已掌握的知识需要复习巩固,对巩固住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拔高,以不变应万变,必须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仍要自学、小组群学、师生共探、学生展演,教师要适时引导、修正、点拨,使知识体系更完善,程序更规范,内容更完整,从而能力提升,走向成功。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率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二、铁律之二:“先学后教”——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时候,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但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4

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达成得以实现的。提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它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学习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使课堂高效,如何使提问有效?笔者就此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

提问应遵循鼓励性原则。必须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问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积极,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要使每一个问题都要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法。

提问应遵循的适当性原则。对学生提问应符合他们的智力可能性,重视个体,循序渐近。提问不要超出课堂所学的范围和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合适的问题。

提问应遵循的灵活性原则。老师的灵活提问对孩子很重要,可以活跃思维。只有灵活提问,做到因材施“问”,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使他们愉快的接受知识,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

二、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方法

1. 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

一要紧扣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精心巧妙设计问题;二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营造出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让他们自由展示个性;三要有适中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纵观大量的教学实践,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2. 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单词或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过于盲目,应随时注意学生注意力和情绪的变化,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及时提问,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3. 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例如:为了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说,我们经常会采用逐个按着顺序地提问,为了便于节省时间,老师常说“Lets answer the questions one by one.”一个接一个,速度很快。这样几个问题下来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了。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这种提问方式,下次他就算准了他要回答第几个问题而其他的问题,特别是前面几位回答的他都不关心了,专注于一个问题,对于没轮到的学生,就更可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坐在旁边看“好戏”。我们往往会看到这种情况:有时老师突然提问其他组上的一位同学,这位学生会急忙翻书找答案,神情紧张,毫无头绪。很显然,他肯定没有认真听讲,没有准备好回答问题。但反过来想,有哪个人不想偷偷懒呢?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毕竟是孩子。

如果我们换种提问方式情况就好多了。一个问题可以提问几个同学,不必按顺序轮流。关键是老师不要在第一位学生回答完以后就公布答案,也不要问“Is he/she right?”等类似的问题。重复问几位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揣摩是否正确。(他们会很关心别人的答案是否和自己的一样,会注意听讲)等到问完后,再公布答案。反之在一位学生回答完后就告诉学生是否对错,那后面的提问就成机械化的重复了,没多大意思。当然也不要过分地挑剔学生的错误答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无规律地提问还会让学生“精神抖擞,不敢松懈”。

三、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课堂提问并不是简单的提问活动,优秀的课堂设计者和引导者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课堂提问对象要普遍

在活动中不能只选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提问,而冷落了后进生,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容易走神;也不能将提问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突然发问并加以严厉的批评,使得这些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感到难堪。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应该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2.课堂提问要有备而来

提出问题往往比回答问题更重要,教师“想”好、“问”好,是学生“答”好的重要前提。为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进行,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恰当数量的问题。教师可将所提问题分门别类,明确哪些问题是陈述式的,哪些问题是探究式的,哪些问题由学生个别回答,哪些问题安排集体回答,等等。课堂提问设计还要设有梯度,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我们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逐步解决大问题。例如:八年级下Unit 10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中要讨论学生平时出现的担心和问题。讨论前我给了学生三个问题:1.Do you worry about your fulture(family,friends)? 2.What worries do you have? 3.How do you deal with your worries and problems?问题由易到难,我会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人人思考,人人能表达一点自己的观点。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7

所谓高效课堂,指的就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文中的字、词、句,还要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生活经验不足,他们难以跟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循序渐进,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与思考,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时的无限动力源泉。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读物

对于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童话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书籍,这些书籍中的童话故事符合学生的认知,其中简单的人物与情节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或是人物传记等,如《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等,这些书籍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磨炼学生的心智,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当然,教师在为学生推荐图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性格特点,为他们选择恰当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引导作用,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对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便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入学习课文,通过对所扮演的角色的神态与语言的研究,学生将《晏子使楚》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深刻地体会到了晏子的风趣幽默与机智勇敢,体会到了众大臣的讥讽与不屑,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所表达主旨的体会。并且这样趣味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接下来我便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小故事,以便上课时与同学们分享,学生都积极地进行课下阅读,为创设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

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是发散小学生思维、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情境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主旨,从而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艺术地运用语言,带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古诗《嫦娥》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交流《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多个版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听过的故事都讲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以及对古诗的理解,通过想象编造出一个新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熟悉的故事会将课堂的氛围有效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首古诗,整齐的节奏、夸张的想象都会将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来,从而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在阅读中得到满足,进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泽东同志的阅读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自主阅读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教师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并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阅读方式。

例如,在教学《窃读记》这篇课文时,我就着重让学生分析课文的第三段,作者跨进店门找书读的情景。很多学生初读这段内容时没有什么感觉,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找出这一段中描写作者的动作与神态的词,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找出了“跨”“踮”“挤”“急切”“寻找”等,这些细致的动作与神态的描写,会使得学生在品味中逐渐体会到作者求知若渴的心情,体会到作者对读书的热切渴望,从而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读书热情。并且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重点品读与体味,学生对整篇文章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与质量。

四、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

情感表达是语文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以情感感化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也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因此,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情感,并在教学中将自己的体验与想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旨与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与学习。

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合适的教学道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学生熟悉的事情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在教学《风筝》时,教师就可以拿一个风筝去上课,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并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标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进而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一步构建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8

对于英语课的预习,每个老师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如何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呢?我总结后觉得可以从语音、语段、语法3种模块入手。下面以六年级为例,阐述实施有效预习的策略。

一、语音预习

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最早阶段是“听”。英国著名语言教学专家路易亚历山大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听懂的比重占90%。婴儿先听到的是语言的声音。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在语音。他们大胆好奇、不怕出错、善于模仿、机械记忆能力强,牛津小学英语教材B部分就是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集中出示了本单元的功能词汇,单词的预习就成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体系的基础。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学习技能的发展,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听读单词预习,边听边读,训练学生的语言智能。同时书写音标,便于记忆。但仅完成这一环节的预习还是不够深入,必须让学生养成“听—读—写”的习惯,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体会读音与单词的书写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即语音识记,由此预习词汇的拼写。我在请学生预习《牛津小学英语Unit 5 On the Farm》这课的单词时,引导学生预习单词cook/oo/发/u/的音,可以联想识记book, good, look 3个单词,这样不仅学习了新知还复习了旧知,一举两得。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预习的成果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学生领读单词、单词猜读、提问默写等反馈活动。同时对学生预习中未能解决掌握的单词,教师集中时间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材C部分是单元功能句型模块,句子下方配有图片,这些图片与B部分词汇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时候的预习,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挥旧知、挖新知,找到或写出图片表示的单词或短语。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注重思考的因素,达到词不离句、句中练词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在教师的讲解后进行校对,对巩固知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语段预习

教材A部分模块是以对话、课文为主,是在以听读为先导的情况下开展的阅读教学,我们预习中的听读不能停留在能顺着课文读下去就行的阶级,而是要把听发展为会听。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学情,教师要备好预习环节的课。比如6B《The Seasons》课文第一段出示下面预习问题: (I) Who is going to NewYork? (2) What does Su Yang want to know? (3) What questions are Su Yang asking for?第二段预习问题是: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 in NewYork? (2) What about autumn there? (3) Does it often rain in spring? (4) Is it beautiful in spring?最后一段学生预习思考两个问题: (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in New York? (2) Ben likes winter best.Why?有了以上的课文提纲, 学生的听读活动目的就鲜明了, 六年级的学生对语篇的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这样的预习也为学生英语短文的习作训练培养了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促进其听说读写循环式教学的良性发展。

三、语法预习

高年级教学内容中涉及语法,其实语法的预习也是有法可循的,比如:6B Unit 2《More Exercise》一课下面句子: (1) Beno runs faster than me./I jump higher thansome of the boys in my class./My friends swim faster than me. (2) You’ll do better in PE.I’11 get up ealier every day and do some exercise before I go to school./I'll get stronger soon. (3) I’m not doing well in PE./He’s strong./Mike runs as fast as Ben./And yon can swim fast.这些句子中都含有B部分的副词原级或比较级内容, 通过大量句子的观察、思考归纳, 学生可以总结出 (1) 中含有than的句子用比较级。 (2) 中含有will, 表将来和现在相比情况用比较级。 (3) 中不含以上用法的使用原级, as…as使用原级。从这些预习策略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前必须分析一下预习内容, 指引学生把那些要求识记、理解、思考的知识找到并划出来, 然后充分发挥学生观察力, 思考句子之间的异同, 即一找, 二划, 三观察, 四思考, 五归纳总结。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9

全校教师能够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能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带动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校本教研的开展, 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课堂面貌实现根本改观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都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进行设计, 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为此,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改变。课堂环节中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当堂训练”等环节都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学习, 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二、教师的观念进一步转变, 专业发展得到加强

在规范办学行为和实施高效课堂建设以来, 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对课改的认同感不断提高, 课改的内外氛围良好。在课改过程中, 教师的职业乐趣得到了提升, 专业发展得到了很好的加强。

三、学校管理有了新变化, 校本教研得到加强

新的课堂模式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 实现了教育价值的回归。学校管理变得更加理性化、人性化, 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全面、更加丰富, 由过去只注重少数人变为更加关注全体学生, 只注重学习成绩变为更加关注德智体全面发展, 由过去的教师单一评价变为教师、同学和个人自我评价相结合, 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更加融洽。

四、创新思维, 以教学评价为突破口, 努力践行高效课堂教学理念

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如今已到了各学科同步联动, 全面实施阶段。全体教师达成了共识, 已形成了共性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实施, 四、五、六学生的学习模式训练工作基本到位。在校长论坛的引领下, 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深刻转变, 更新了教育教学方式, 把现代教育观和高效的教学模式纳入到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初步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从学科角度自我探索育人方法和减负提质策略, 转变了以往仅关注分数而不顾素质教育的短时效应, 把目光转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长期效应之中, 抓住了育人的本质。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讨, 并确定了学校教学改革发展主体方向。业务干部从学科角度确定工作任务和近期目标, 对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下的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等一系列的业务培训,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培训、当前我校高效课堂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不同学科的发展方向、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等进行系统学习与培训。

五、以活动为载体, 激发课堂教学改革活力

通过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活动中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反映了我校教研兴校的教学指导方针, 再现我校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反映出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更进一步地体现了我校全体教师在不断追求高效的教学成效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我们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全体专任教师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领略到了教师对学生上课热情的激发、美的熏陶、理的启迪。欣喜地看到, 在开放的思维空间, 孩子们的个性色彩是那样鲜亮、飞扬。

竞赛课中,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将“知识”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 让教育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 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打破几十年来课堂里学生被动服从的单一局面, 改变学生厌学情绪不断严重的现象, 构建一种新型的、动态的教与学模式, 让我们的学生变得会学些、学得轻松些、学得快乐些、学得更好些。在竞赛活动中我们认识到: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 还应加强, 但加强的理念变了。以前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 现在则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更会学、更乐学, 这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切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这才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但目前仍处于探究阶段, 面临的困难很多, 任务很艰巨。

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篇10

根据当今教育发展的实际, 在不断的摸索与艰苦的实践中, “返璞归真——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根本出路。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实现有效教学呢?在几年的教学生涯实践中, 我将我的体会做了一下总结,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要充分的备学生 (情感、知识)

我们备课往往只是停留在课本的知识方面, 对学生的备课却少之又少。一堂我们在备课本上写得非常漂亮的教案, 赋予了课堂我们的精彩, 可如果缺乏了学生积极配合的满堂灌或独自表演, 课堂的高效又如何谈起呢?我们不如在学生的感情方面和从学案上获得的学生需要的知识方面多下点力气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我们都很明白, 不妨在平时多和学生谈谈心, 像朋友一样, 这样, 即使他因为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被批评了, 他也很乐意学习我们这门课的。和学生的感情有了, 学生就会更投入;了解了学生知识的“底细”, 提问、讲解就能有的放矢……课堂的高效, 不就来了吗!

二、舍弃花架讲实效

一些非常精彩的优质课具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没有花架子, 老师讲课语言精练, 环节紧凑, 问题处理恰到好处!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 是绝对不能因为花架子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感情的。

比如一些不是很必要的“讨论”, 就不要摆什么花架子了。比如为了听课故意提问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 只是“做秀”!比如毫无意义的刻意照搬的一些“包袱”等等。其实我们的关注点就在于学生的课堂效果, 看看当堂讲的知识他们能否掌握, 一个不理解的知识点我们宁可多讲几遍, 也不要仅仅是为了赶进度“水过地皮湿”, 没有了“重点”的课堂也就失去了重心!

三、要“放”的开, “收”的回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们现在还是“放”不开, 教学方式放不开, 课堂内容也放不开……因为不敢放开, 愈显疲于应付之态!也缺乏了锻炼的机会, 使自己的教学模式故步自封, 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很强的, 把更多的时间放给她们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放”开了, 却“收”不回来了, 即对新形势下的课堂的把握驾驭能力不足。对一些问题学生的讨论放开了, 很热闹, 但如果缺乏宏观的调控和引导, 看起来只能是“热闹”, 没有什么实效的。

特别是对高效课堂的构建, “放”“收”有度, 更见真功夫, 更显好效果!

高效课堂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篇11

【关键词】高效课堂;激发兴趣;大胆质疑;有效评价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最优化。而40分钟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教学效率的最高是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要用丰厚的知识、用孜孜不倦的热情、用巧妙的课堂引领来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学习。我认为只要好好把握几个关键的环节,就能够轻轻松松地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与学就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开发高效的语文课堂,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能达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效果。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多媒体课件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显现内容十分简便,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巧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实现多渠道信息交流,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各种动物活动的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边眼观画面,边陶醉于海底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新奇感。这样,就会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中,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平台,为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巧妙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它成为语文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辅助手段,促进语文高效课堂。

二、放手让学生唱主角,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个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同学们并不比老师差。例如在电脑方面,我就要虚心向你们学习。我们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

三、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比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可这样设问:“岛”是什么意思?“群岛”又是什么意思?“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富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线索和内容。除了课堂教学训练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日常事务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有人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能对学生适时而恰当的表扬,就会让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增强成功的信心。只有让学生参与评价才真正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评价活动中。评价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的确定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这样在才能实际的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的情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课堂生动了起来,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让教学效率提高了起来。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12

一、设疑,课堂于“疑”处掀波澜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的科学,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掌握,并不是简单的背和记. 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疑”是我多年实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学生只有通过“疑”才积极思考,寻求答案,特别对于那些不肯动脑,懒于思考的同学是一针强心剂,对于沉闷的课堂也是一种催化剂. 当然这种有效设疑是通过深入了解教材和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的,不是随便设疑或低水平携“疑”前行,是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觉有话可说,能根据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 切实、有效地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教学“长方形周长和面积”: 用铁丝或木料制作一个长方形,长20厘米,宽1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学生很快计算出来. 接着设置问题( 二) : 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有什么变化? 是多少? 教师边说边演示. 有生回答拉得越扁,周长好像变小. 图形越扁,周长越小……我示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讨论,然后交流.答案如下: 1我觉得刚才回答不妥,周长是四条边的和,虽然图形拉扁了,四条边的长度没变. 2我赞同他的说法,拉扁是四条边的和,图形形状变了,周长不变. 全班同学一致认可. 师: 的确,图形的周长没有因为拉长而发生任何变化,那么面积呢? 趁同学们探索的热情高,我又抛出以上问题.讨论后的答案是: 长方形拉长后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高就能根据公式“底×高”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 这时有一生提出不同意见. 如果将长方形一直拉下去,最后就不是平行四边形了. 全班学生都很惊讶,他上台演示如图:长度是20 + 15 = 35( 厘米) ,高是0,面积是0. 又有学生说:我反对. 全班人的目光又聚焦另外一生: 高是0,面积也会是0,但周长没有变,只是四条边叠在一起……通过“长方形拉扁后周长和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讨论、争辩来揭示问题的答案,教师课前预设目标就在“设疑”中有效生成.

二、质疑,课堂于“疑”处柳暗花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教学过程中,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 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教师起组织作用,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要把握好四个度. 一是时间度,把握质疑时机. 二是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 三是准许学生质疑. 四是防止时间不够. 范围要面对“好、中、差”全体学生. 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质疑”,不仅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解答数学题不按部就班就算出答案,而是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大胆叙说,通过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课堂预设目标之外的收获,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媒体,课堂向更广阔处漫朔

“数学广角”教学难度较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就唤不起思维的火花,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依赖于思维的发展. 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乐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中去. 学生动手操作完后,多媒体的动态重复演示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当我们提供给学生比较简单的用具时,多媒体上漂亮的图案会弥补一些不足. 如教学“植树问题”,屏幕演示: “全长100米的小路,在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栽,两棵树间距离5米,问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显然学生动手操作数据偏大. 于是把题改为:“10米长的小路,在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栽,两棵树间距离5米,问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很快完成10米的小路只要3棵树苗. 我又让学生分组完成15米、20米、25米、30米的小路又分别需要多少棵树苗? 很快学生发现“两端都栽”的这类题型的解答规律: 棵数总比间隔数多1. 这样利用白板操作技术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方法,即化归思想,这样的教学可谓“一箭双雕”.

四、实践,课堂向更深处纵横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小学数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实现数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将丰富的生活情景融入数学课堂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有目共睹的. 而学生在这样生活化数学课堂中操作、体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教师拿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分别装满铁钉和棉花,让学生比一比哪个重. 几乎所有的学生回答“一样重”,于是我让学生掂一掂两个盒子的质量,亲自感受: 同样体积不同质量,然后引出课题的“数学知识”.

上一篇:竞技田径下一篇:物理教学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