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论文

2024-05-24

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论文(精选12篇)

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论文 篇1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能够良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吸收知识, 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学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学是否有效, 要看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 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等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呢?对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 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有的是因为把体育课单纯地看作是游戏课, 有的是因为天性活泼, 喜爱运动。个别孩子因为自身身体原因, 不爱运动, 例如肥胖、性格沉静、孤僻等。体育教师可以依托教材, 挖掘有一定价值的相关内容, 结合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 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 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可以面向全体, 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 北方的冬天大雪纷飞, 雪停了,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打雪仗, 由此引入“投掷”, 进行投掷的讲解。学生通过游戏了解并掌握了投掷这个体育项目。教师既没有压力, 学生又感兴趣, 玩乐中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情境教学, 体育教师要把握孩子的心理, 了解他们平时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喜欢的动画人物、喜欢的故事情节等, 从这些方面寻找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

小学生好奇心强, 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教师应该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1.利用比赛进行教学。在进行队列队形训练时, 我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男生组和女生组, 跟着教师口令做动作, 有一个错的就扣一分, 看哪个组得分多。这个设计把学生调动起来, 谁也不示弱, 争强好胜的心理促使他们精力集中, 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生怕自己出错, 给小组丢分。

2.利用差别进行教学。学生的生理特点、体型、性别、素质、接受能力存在差别, 利用好这些差别, 会使体育课堂生动活泼, 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接力跑的项目中, 我认真搭配每一组队员, 好中差相互穿插, 防止强队对弱队, 打击学生的信心, 几个回合下来, 成绩好的学生得到更大的锻炼, 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感受到大家对他的理解和帮助, 集体的凝聚力得以体现。

3.形式多样。小孩子对于重复机械的教学方式容易厌倦, 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动脑筋变花样, 例如, 课前的热身小跑, 可以倒着跑、蛇形跑、比赛贴纸跑, 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体育特长有十分了解, 只有了解了, 才能给他们设定合适的目标。有的体育教师非常严格, 给学生设定的目标过高, 大多数学生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要求, 一节课下来, 学生垂头丧气, 挫败感十足, 渐渐失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表现, 当他们完成一个漂亮的动作, 或者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教学内容, 我都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带动其他学生为其喝彩, 让学生感到愉快和满足。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给予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思考、交流和探讨, 促进其主动发展。例如:在教授山羊分腿腾跃课时, 我会先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心理感受, 从而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跳人羊, 并互相观察、交流、讨论, 随后小结, 接着教师再给予正确的示范和讲解, 并引导学生分组学练;其次, 让学生分组学练跳人羊, 并互帮互助, 巩固已学技术, 达到人人过关;最后, 再让他们互相探究、腾跃山羊, 超越自我, 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安排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了条件, 并且完全落实了学生“需要知道的”, 促进了他们的主动发展。

四、严肃课堂纪律, 保障教学的顺利展开

教师面临着课堂管理的问题, 体育课堂相对而言比较宽松一些, 但是必要的课堂纪律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需要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 让他们在纪律的范畴之内进行游戏和活动。因此, 教师要建立一整套体育课堂常规制度, 并且要让学生学会遵守。教学之初, 教师要向学生讲明注意事项和不允许做的行为, 狠抓常规地执行, 待学生逐渐适应之后, 再采取灵活的措施。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要正确分析和判断, 妥善处理。例如有的学生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 教师要及时提示、制止, 甚至惩罚。有的学生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才做出违纪的举动, 教师可以不予理睬。

五、及时反思和小结, 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体育教师往往要承担几个平行班的教学任务, 每一节后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对提高后面的授课班级的教学效率有一定帮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是否有效,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都能通过教后记来反馈。一个阶段教学过后, 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做个梳理, 及时把一些教学所得撰写成案例和论文, 这样做除了能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也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课后反思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课堂教学中自己遇到的困惑和发生的问题;记录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本科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哪些;课堂上最大的亮点、最大的败笔在哪里等等。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

总之,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现在,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加大, 对学生体育健康的体育活动也十分关注, 作为体育教师, 在体育课堂上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 是当前的首要职责。

摘要:体育教学是否有效, 要看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 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等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善于利用情境,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通过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及时反思和小结, 以不断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利用情境,灵活多变,创造性思维,及时反思和小结

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论文 篇2

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的理解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而通俗地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如何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我们知道,有效是指做事有效果,产生效益。体育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掌握到掌握,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变化和提高。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热闹与作秀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新课标没有给体育老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面对诸多的体育教学内容,我们应该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从以下几点思考:

1、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以投掷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正确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教学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

2、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好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但我们在选择游戏时千万别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的前奏,能为主教材的教学内容做好辅助工作,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在上低年级前滚翻的教学课中,我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起的快”的游戏,初看这两个是比较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小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后面的前滚翻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具有真正的实效性。

3、教师的口令、示范要具有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口令,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以掌握动作要领的实效,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一节体质测试课中,我在安排游戏活动时,由于没有认真的设计,欲设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是用简单的口头表述来讲解游戏的方法、路线等,以为学生明白了,但实际教学效果告诉我,出现了很多问题,游戏方法不够周密,路线安排容易发生冲撞,根本没有达到我上课前的预期效果,只能重新安排,成了一堂失败的体育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以接受的具体情况而定。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做一次完整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形象,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这样的示范就比较鲜明,比较突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体会如下:

1、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班级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难易不同的四组练习方法:1组,有斜坡的前滚翻,(要求头后部着垫,团身起立);2组,正常的前滚翻,(要求同第一组);3组,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在2组要求的基础上滚直线);4组,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3组的基础上不分腿,具有一定的远度支撑,完整滚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满足需要,激发兴趣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往往具有求新、求异需要——即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俗。因此,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如让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应杜绝单一无味的练习,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如游戏性比赛、新颖的体操或舞蹈,有条件的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伴奏,更能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之愉快完成练习。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3、倡导竞争,激发兴趣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特别是在我们的中低年级效果尤为明显。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质量、比作风等,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到再赛的胜利。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会真正得到发展,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大动力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激励?

1、激励要适时。

2、激励要适度。

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学生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

3、激励要讲策略。

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我们老师一味追求讲“好听的话”,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很难确定听惯了“好听的话”的孩子,会怎样应对挫折,怎样明辨是非、认识自我。指出学生不足时,要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3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有效性 兴趣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见》强调:“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3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体育课在国家课程计划安排中已成为语文、数学、英语以外课时总数最多的学科。虽然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原因错综复杂,但不可否认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够好是原因之一。体育教师是否能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这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课堂教学网首席专家余文森教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专家的解读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线的教师不不仅仅要在理解定义上下工夫,还要积极地进行实践研究和分析,以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与操作能力,提高实施手段,真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

根据从教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余文森教授的观点,我认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采用成功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教师不断的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获得成功而受到鼓舞的感受,这样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现今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别较大,要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并且在体育课教学实施中运用分层教学和针对性较强的目标型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利用精彩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活泼好动是初中学生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刺激的影响,即对体育运动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旧。因此,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和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新时期的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有不用的需求,要保证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选择相对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百以放手去选择一些有趣的体育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出手速度、力量素质,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墙对地投掷、投實心球等练习内容。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很多教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水平。

再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人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作改变,跑步时的队形可以多样、新颖。这样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精神,调动了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薄弱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会真正得到发展,课程改革也一定能稳健、有序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健、韩照明:《浅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载《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第5期。

2.宋秋前:《教学有效性问题浅析》,载《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0期。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1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教学氛围

在课堂中, 教师是讲授者, 要精讲多练, 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 要提高学生自觉、自练、自控能力, 养成“会学”、“善学”的习惯。师生之间关系要融洽, 配合要默契, 友好相处, 达成互动。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增力情绪, 增力情绪又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朝气蓬勃的面貌、民主的作风、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友好的语言都是创造良好气氛的重要条件。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 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为此, 师生关系融洽性策略要求: (1)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 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 互动共享、教学双赢; (4) 转变角色、健全人格。从教师角色看, 上课是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从学生角色看, 上课是创造潜能得以发挥和三维目标全面生成的过程。所以,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 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 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 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 从而创设生命论的课堂氛围。

2 优化教学过程, 构建高效课堂

体育教学课堂结构与形式不应拘泥于现阶段的“传统模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 根据环境和学生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课堂结构。例如在跨栏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教学欣赏、热身活动、分层教学、自主教学、展示自我的教学步骤。这种教学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模式, 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为最终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每节课都应重点突出, 并且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是为突破这个重点而服务的;第二、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能够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第三、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都在教育学中得到发展。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 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 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多向性、多变化的去安排, 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实际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 应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各种方法, 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 提高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引起”兴趣, 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 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的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实物, 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 (利用网络, 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 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是控制者。对教学内容尽量不给确切的安排, 对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尽量不予干预。体育教学不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 培养自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 严格训练学生, 要适时的指导, 使学生明确技术环节间的联系, 从而悟出学习的方法, 增强自学自练能力, 真正达到会学。首先, 要了解情况。教师在预计课的密度前, 深入调查研究, 充分掌握学生情况, 是准确预计课的练习密度的重要方面。其次, 要钻研教材。教师要根据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 依据教材内容的学生实际, 合理确定运动负荷, 并采用脉搏测量、询问和观察等方法测定运动负荷, 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准确地了解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的大小, 以便适时调整。

3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有效性

怎样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5

有效教学就是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体育教学是否有效,应该关注体育教师是否尽心的教,学生是否努力的学,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

体育教学中应采取有力措施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成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审时度势,努力做到适时、适度、机智地调控学生学习行为,最大限度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体育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我个人认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是提高小学体育体育课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师生关系须有效融洽

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体育课不同于别的学科,体育课在操场上进行,学生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制力大都较差,只要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就会很快转移注意力,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

小学生们都很喜欢节奏感强的项目,在队列练习中,我们可以用吹口哨、拍巴掌、说快板、编口诀等多种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边喊口令边练习,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这般,不是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练习起来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建立有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上得协调而有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

哪怕是一个动作、表情或眼神,还是一句话,都会影响他们对体育课的心理和态度。

比如,当学生害怕尝试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能重新鼓起勇气,增强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做好。

当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上课不需要纪律,放任自流。

反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提醒学生遵守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氛围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

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教学方法须灵活多变

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可以让去选择,去比较,去衡量,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服务。

但教学本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使体育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否则,任你再怎么华丽和花哨的教学方法都是无效的。

只有灵活机智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更快、更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游戏教学法

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

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适当贯穿游戏来配合教学,就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游戏本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成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争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游戏教学,引入竞争意识,形成趣味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进行充分的练习,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练习,教学目标因而得以实现。

因此,在体育课中能有效地贯穿游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2、趣味教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技术动作充满好奇心和兴趣,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和锻炼,注意力也就能高度集中,教学效果当然不言而喻了。

趣味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又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不再有累和烦的`感受。

3、竞争教学法

体育教学活动中,从不缺乏的东西就是竞争。

每一节体育课,从开始准备到结束课程,都充满了竞争的影子。

所以,运用好竞争意识,可以使那些枯燥无味的单一动作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力四射。

4、创新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培养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之一来抓。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思善问,能“动”会“做”,并能创造性地“玩”,力求不拘一格,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

如在课中让学生自编操,创编有新意的游戏等。

5、差异教学法

在体育课中实行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是最常见的方式,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互有差异(比如体型、性别、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教师只有最大限度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可以运用这些差异,分门别类地进行体育教学,引起相互竞争的意识,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设置差别、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乐意上体育课,整个课堂教学也随之活跃起来了。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篇6

一、利用音乐来陪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热烈、鲜明、快节奏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也能提高记忆力、模仿力,增强节奏感和肌肉活动能力。而柔和缓慢的音乐却使人精神放松,并有助于消除疲劳等等。我们可以在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结束部分和游戏中用音乐来陪衬。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分解动作,可使动作分解得更加形象、更加有吸引力,学生通过看、听、练。动作掌握得更快。因此,在练习中均可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乐曲来陪衬。如课始,可采用“运动员进行曲”来召集学生们排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准备部分或游戏中,可采用节奏明快、雄壮的曲子。

二、利用外在因素,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布置和运用场地器材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既能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比如,课前根据课的教学内容把上课的场地利用各种颜色画好,利用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一来到操场就产生兴奋,有利于学生主动参加锻炼。激发学生练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为有效完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同时,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形象造型完美程度如何。不仅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美育起重要作用。比如,上课开始,教师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面前,不仅会使学生注意力更快地集中过来,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三、利用挂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晰的感知、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许多动作只在一瞬间就做完,无法一步一步地做慢动作。特别是空中动作,更加难以示范,可以利用教学挂图、简笔画或录像,根据这些图解给学生讲解,这样,就解决了动作示范难的问题,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动作。学生看了图,又看了老师的示范,知道了动作要点,不但增加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对动作在各个环节的理解能力。如教学生练习“蹲跳起”的动作时,可先把预备动作画好,再画跳起的空中动作,特别是空中反弓动作及各环节的要点,用有色粉笔画好,突出重点,这样,学生对动作的领会就快得多。动作掌握得更好。

四、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辐射”效应,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导其实就是一个“辐射”的过程。通过这个点,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如果“辐射”点多了,教学效果显然就能提高。一个班级少则二十几人,多则四五十人,他们学习在同一班里,由于体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在掌握和理解技术动作时就有着差异,也必然会出现一部分掌握动作快、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让这些较好的个别学生作“辐射点”(也就是传统教学中的“小教练”),帮助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掌握动作,更加有利于教学。因为这些学生掌握得较快较好,能被老师看中,心理就有自豪感,小学生年纪小,表现欲强,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而那些掌握动作较差的同学因为有了朝夕相伴的“辐射点”的帮助、指导、纠正而无拘束感,学习兴趣浓厚,进步也快。这样,使得同学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从而提高了集体凝聚力。

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更为有效教学效果

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教,教师创造性表现为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精神,教学有着客观的规律。而具体的教学方法却是多种多样和灵活机动的。要使学生学得更愉快、更有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一定的策略,即必要的教学思路、谍略或智慧。它将决定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起跳脚,落人沙坑的双脚,空中双脚、双手怎样做,让学生思考,有利于让学生更加认真上课。久而久之,儿童的心理自然会形成一种观念。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多想,才会有更多的收获,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7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厌恶、悲伤、忧郁等。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尤其是体育活动, 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 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可是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要经常手把手地教学生动作,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巨大变化。良好的情感如:热爱之情,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期待之情是教师对学生的深切期待,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鼓励学生上进的动力。愉悦之情是教师带着愉快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宽容之情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的良药。

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营造出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正所谓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也是教好与学好的保障。

2.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又要有行进间的;既要有单人的,又要有双人或集体的;既要有一般练习,又要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新颖有趣, 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3.准备活动要具有青少年特点

青少年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的准备活动应具有独特性。但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不符合教学规律和中学生的生理特点。青少年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 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要求。

4.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地理解为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 ,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因地制宜地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

5.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安全因素影响,现使用的体育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教师在体育课上不敢教授,如单杠、双杠、体操中的部分项目等。主要是因为这些内容练习起来难度较大,比较危险,容易出现意外的运动损伤。校方和教师害怕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学校领导对此不做过多要求。今后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减少, 但是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开动脑筋,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补充,比如武术、羽毛球等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项目,作为校本教材引入课堂,从而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材要注意教材的多样化,重点突出;要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 处理好各水平阶段的纵向衔接,以及与相关学习项目的横向联系,以促进学生学习连贯性和逐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以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加 强单元集体备课 ,合理安排板块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课堂中, 学生人数过多等因素势必会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备课组可以针对现有教材,选取部分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 形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相互交叉安排教授的内容,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器材和场地不足的问题。

同时,通过采取板块式教学模式,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板块内进行有效教学, 是解决目前学校场地不足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如在四块篮球场上,通过板块式教学,两块场地上篮球,一块场地上排球。一块场地上武术,只要教师精心设计,通过不同的板块进行教学,就能使得学校场地器材的安排更科学合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和有效性。

7.备课时认真安排欢乐 、兴趣因素的内容

要使体育课充满笑声,必须认真备好课,吃透教材,抓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一旦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就会主动探索,自觉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时,在课的各阶段要适当安排有趣味的练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玩中乐、乐中玩。其次教师要和学生活动在一起,主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把课备在学生感兴趣之处,符合学生的口味。另外,教材的搭配要体现科学性,组织教法要体现出新颖性,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体现出形象化和情境化,重视学生接受能力,这实质上是学生的需要。

8.安排练习时有趣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8

一、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教学”有一个全面的和全新的认识

在本次的新课程改革中, 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放在第一位, 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这一点可以说我们临城县东镇中学一直走在邢台市各学校的前列, 从2006年开始, 东镇中学一直把“有效教学”作为重点, 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体育课学生参与的必要性

体育课本身就是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的一门课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跟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积极的, 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有极大的偏差。在好多学生的认识中体育课就是能“玩”的课程, 根本就没有了解体育课的作用和目的, 在河北省的中考中体育也只是起到一个参考分的作用, 如何使学生了解体育课?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起到体育课的作用?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课题, 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何使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比较深刻?是新课改下体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也是教育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压力的加大和生活条件的优越, 许多学生缺少活动和锻炼的时间, 导致学生的运动技能很差, 这就对体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找出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 判断学生学习方式的好坏和优劣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 是否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就是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1. 增加体育课堂趣味性是吸引学生主动性的前提。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不能用“应试”的心态来教学,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 依据教材和大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要把体育课堂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放在第一位, 要把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放在第一位, 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放在第一位, 要把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放在第一位。

例如, 在每年的夏季我会增加学生的游泳课, 在下了大雪的冬天我会和学生分组打雪仗, 并给学生讲解一些滑雪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从而增加了学生的体育知识, 并使学生用一种最适合的方式锻炼了身体。

2. 体育课上小组合作和竞赛是体育精神的要求。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除了要不断提高学生素质, 努力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外, 更要把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放在首位。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这次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对人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体育课堂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理想试验田, 小组合作学习中, 在学习小组内部, 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主要是一种合作关系, 学习小组和学习小组之间主要是一种竞争关系。小组内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 只有在所有的小组成员互相配合、集体协作、群策群力下才能达到学习目标, 才能达到目的。由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的作用, 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精神, 并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协作能力, 这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2009年我校去山东省兖州一中及杜郎口学习的时候, 已经看到了成功的例子。临城县的东镇中学通过几年的学习和不断地改进也逐步成为邢台市成功的例子之一。

3. 不同的个体体验不一样的成功。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理由之一,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一个家长和教师的责任, 不可想象一个失去自信心的学生会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功。首先, 没有自信的人生注定是灰暗的人生, 没有自信的学生就不是一个健康的学生, 而学生性别、体质的差异在体育运动中显得尤为突出, 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考核方案和不同的测试手段, “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中要会灵活地运用, 适当的挫折和失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频繁的、过度的失败, 将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失败者”心态, 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

综上所述, 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求教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以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为前提,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工具,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为方法, 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有效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有效教学”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模式要摒弃陈旧观念,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这个创新的时代需要敢于创新的精神, 更需要大批敢于创新的人才,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独立的见解,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 在这方面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没有创新的师傅, 哪来创新的徒弟。

(二) 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创新的方向

创新不是固执己见, 创新不是狂妄自大, 在这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把关, 避免学生走偏路。

三、做好教学反思, 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秘密武器

教学反思是执教者自己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和思考, 为下一步的设计教学、改进教学、激励自己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促进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是我的一个教学反思片段:

1.我懂得了教学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 我都要回顾本节课的成败得失, 并不断改进, 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2.今天学习了《运动与健康》一节, 学生对课本内容准备较充分, 理解得也较透彻。但健康的与运动的关系理解较少, 我感觉这儿应该是他们的盲点, 下节课应在此处加强练习!

3.今天, 黎明同学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就被我打断了, 虽然他说得不对, 但我这样的做法会伤害他的自尊, 我应该向他道歉!今后一定注意!!!

通过上面的教学反思片段, 我们很清楚地看出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9

1 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拓宽学科教学功能

1.1 教师应当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由全部的教职工人员一起遵守的有关人际交往的约定, 处事原则和人生价值观共同形成的隐形环境, 同时又被称作是课堂人文环境。

一个好的课堂人文环境拥有重大意义, 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以及在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上都有所帮助。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 对于课堂的常规内容的实现与游戏规则的践行都要同时注重。要努力促成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还有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人格的成熟化趋向。比如, 体育健康课上,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有良好的纪律意识。上课后保持列队状态时, 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动除了眼睛。学生要学会遵从规则, 以打乱教学秩序为耻。教师要显现出榜样的力量, 实现公正平等的教学工作。

(2) 老师要想创建具有人文环境的课堂, 需要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 据此来完成对学生的指引。在有“课堂小社会”称号的体育课上, 教师的人格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拥有良好人格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信仰、道德行为、价值观共鸣的局面, 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生活都得到相应的调节。

(3) 为了实现体育教学课内氛围更深层次的探索, 需要老师能在课内的教学过程中传输有关新课标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例如在体育课里, 学生需要自主的艰苦练习, 不躲避;虽然先辈们存在体胖个矮运动素质差的缺点, 不以此为耻, 而以那些凭借父辈优良基因而取笑他人的人为耻;老师可以向学生宣扬一种“靠自己努力拼搏、刻苦练习得来的东西”观念[1]。

1.2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性来创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

无论是学生触目可及的体育设备, 教学环境等等, 还是其他自然材料, 有智慧的老师都可以将其转换为能勾起学生兴趣的施教工具, 通过一连串的物体来带动学生的热情的方式叫做课堂物质环境。

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到诸多要素, 这些要素包含安全, 技能掌握, 习得知识等等。教过体育的人都有这个认识, 只要勤快一点的做布置会场, 安放器材等等工作, 这样的工作没有难度却能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体育学习中去。构建好的物质环境条件的效果可以体现在体育课堂的组织性及讲学效果上。

1.3 根据学生的各种特性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构建任务环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获取合乎他们自身生活的兴趣、道德观。例如:故事情境的教学符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中学生使用目标设定, 团队合作, 挑战场景的环境更为有效。

2 改进教学行为的方法, 提升教学的质量

2.1 正确的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育机会

在考量体育和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的时候, 考察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相关知识掌握, 技能的熟悉、练习的效果方面, 于此同时还不能忽视学生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表现。完成这些任务, 需要老师充分利用教学的时间, 在学生的心理和外在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完成教学工作时, 教室可以联系生活, 从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课内常规联系, 教学方式, 经典教学实例来展开工作。体育和健康课内教学的特点包含实践性强、实在、效果突出, 对此要全力捕捉, 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运动精神、心理情况及处事能力要进一步加强。

2.2 教师要科学运用课堂语言, 提高语言艺术性

2.2.1 教师的言辞可以锋利, 但是不可以过于夸大

在学生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的时期, 已出现学生过于自大, 另一面也会降低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指数。以诊断效果为追求目标, 求真务实, 帮助学生从小保持一个理性的态度, 赢得自信的人生。

2.2.2 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需要尽量的翔实, 还要有针对性

好比在某学生做完一次前翻练习后老师说一句“低头团身动作有提高, 要是滚动方向正了就更棒了!”远远比单纯表扬的言词要好很多。

2.2.3 需要利用顺口溜来减少字数来记忆

比如, 两脚分开请站好, 摆臂屈伸要协调;两脚同时蹬地跳, 屈膝缓冲落地, 可以作为立定跳远的顺口溜。

2.3 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的示范艺术

在此条件下, 还不能忽视示范方法和示范角度的有效性。

教龄长的体育老师同时需注重示范资料的积攒, 帮助自己完成不易做到的技巧动作示范, 比如, 在完成仰卧推起成桥时, 教龄长的男教工人员需要灵活的变通学习步骤, 自然的从简单垫上练习开始, 一步一步的根据挂图, 影响资源, 优生的示范等方法来实现直接教学效果。

2.4 教师要善于科学搭配教材

在教学的时间过程中, 面临两个教材的选择时可以使用这些原则, 有“方便器材高效使用”“上肢配下肢”“复杂配简单”“负荷大配负荷小”等。比如在开始教学技巧肩肘倒立时, 适合配合游戏“绕垫子接力跑”来教学, 不仅让学生的身体的到全面的锻炼, 还让“垫子”这个材料得以发挥作用。

2.5 教师应当对教学活动有合理的策划

放的内容包含三点:一是在学生可以自主的完成运动步骤时, 二是在学生的目的十分确定明晰时, 三是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这放和引的关系属于相互辅助[2]。放让学生得到可以获得全面活动和展示的机会, 老师就难以发现学生存在的瓶颈和“兴奋点”, 找不到教学的重点和发展的机会。有放就不能离开引, 否则就会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 学生愉快玩耍的乐园就取代了体育课堂。

3 改进学习评价的方法, 促进课程改革

3.1 正确把握评价的内涵

(1) 测量过程, 就是客观真实的对事物的质或者量做出一个有效判断并且记录在案。

(2) 价值判断, 通过深入的在运动过程中联系主题性与客体性, 例如, 对于都是用8秒6跑50米的同学, 不同同学对这个成绩就会因为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因为不同同学所经历的过程不同而影响这个客观成绩, 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此做出价值判断。

3.2 教师要理解评价的功能

(1) 复查功能, 每一次教学之前, 体育老师都要有一个系统性评估考察过程, 并且依照结果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比如在教材的挑选上, 授课的方式上诸如此类。

(2) 反馈调节功能, 在对体育与健康做考察时, 不可以时有时无, 得出的评价结果就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不停的完善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 来完成有效的推动。

(3) 认定总结功能 (甄别与选撇:教师可以在学期末或者结束阶段学习之后对学生和自己的学习与教学成果作总结, 进行价值评估, 改进教学工作。

3.3 教师应当把握好新课程学习评价的方向

(1) 重视在教学工作中涉及的知识点与方式, 讨论的是“基于教学学生态度、行为的变化发展”, 而非“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的体能”。

(2) 着重考察对于健康和体育知识的掌握与使用情况, 不局限于记忆知识:比如小学生努力做到不挑食、体育课后不喝生水, 初中生长跑中极点现象的精确处理, 重点表明的就是有效的学习可以是在行为发生变化的学习过程中[3]。

(3) 对于运动参与程度和运动训练方式的评价, 比如在做前滚翻时传统的技术能力定级只是单纯的考察一个动作的好坏, 其中表现出来的学生不惧困难, 刻苦坚持, 自信友善等行为, 能把所学的动作运用于实践中, 甚至于危难发生时, 这才是真正的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蔡宝来, 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 2013 (1) :12-17.

[2]吴俊.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教学法[J].学园:教育科研, 2012 (20) :132.

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论文 篇10

一、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提高课堂有效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新奇的事物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因此, 在体育教学的备课环节中, 教师不仅需要备教材, 也应当备学生、备器材、备场地, 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如, 体育场地设计新颖、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用具新奇, 都会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将兴趣作为学生喜欢体育的起点与出发点, 在教学每一个新的内容时, 力求从学生角度出发, 挖掘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巧妙利用问题导入、故事导入以及直接导入等多种具体形式, 运用诙谐幽默的课堂话语、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新奇灵活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体育探究的欲望,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 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 营造和谐的氛围

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在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精心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诱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 在教学软式排球运动一课时, 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讲授的方式进行排球运动教学, 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之前, 用网绳兜住排球, 让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展开躲闪游戏, 这样学生就会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习脚步移动。这种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游戏融于一体的教学方式, 不仅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 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小组合作模式, 提高课堂积极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积极性低、自控能力差、纪律散漫等, 在体育教学中, 通常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学习目的性不强。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状况, 教师可以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根据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可接受能力, 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 将学生合理、公平地分为若干个小组, 小组成员在4~6个为最佳, 以确保小组成员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与成长。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 还有助于培养职校学生的自控能力、团体协助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进而有助于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提高课堂积极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体现评价多元化

目前,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体育评价标准都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 忽视了不同群体学生在素质、体能以及技能诸多方面的差异, 而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方式, 势必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降低体育学习激情, 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在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制, 突破束缚, 构建符合职校体育的评价体制。在评价过程中, 不仅需要考虑影响职校体育评价教学的客观因素, 比如, 天气、设备以及场地等, 还需考虑体育评价体制中的主观因素, 譬如, 学生体育基础、学生心理特征、学生掌握技能情况等,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让学生不断完善与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 激发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运动热情, 从而提高职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 教师还可采取激励评价、分层评价以及诊断评价诸多评价方式, 构建高效的体育评价机制, 体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 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是广大体育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职校体育课堂教学中, 想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小组合作模式,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注重评价多元化, 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与成才, 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1

【关键词】有效教学;体育游戏;有效评价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可见,要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就必须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一、激发兴趣,有效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那么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精神饱满,积极主动,从要我练变成我要练,课堂教学效果好。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兴趣可促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去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有时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较低的要求,尽量让绝大部分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体验到多个成功。在个别同学体质差的,我们可以对他个体的照顾,降低要求。通过有效教学,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分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对全体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技能的掌握,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体育游戏,有效教学

1.准备活动运用体育游戏,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一般性准备活动的要求,选择一些体育游戏代替传统的慢跑,让学生有兴趣地跑;而作为专项准备活动是针对与那些技能学习有关而设置的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的专项运用,让系统机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可创编一些动作性质和结构与基本部分的内容大体相同的体育游戏。如把跑圈改成“螺旋跑”,腹部运动可以说是“水中摸鱼”,跳跃运动可以换成“模仿明星投篮”等,感官上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活动欲望,从而使课堂上气氛活跃。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是全面活动肢体、克服机体惰性、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为基本技能技术的学习做准备。

2.基本部分运用体育游戏,有效教学。基本部分主要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但体育游戏的恰当运用,可改善教学气氛,使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在变化中求强化。如中长跑练习,可以赋予它一定的情境、情节。如“迎接奥运”、“奔向新世纪”……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和丰富的想象中实践目标。

3.整理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有效教学。整理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器官得到放松与恢复,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在游戏的具体运用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选用一些节奏慢、动作舒缓的带有舞蹈动作的游戏和放松性智力竞赛游戏。如“组字、摆图案游戏”等,既放松身心,又具有一定的“兴趣迁移”,为以后教学做准备。

三、重视情感交流,有效教学

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影响师生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良好的沟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关系,要和学生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甚至一到体育课就害怕的学生,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中尽力营造和谐的气氛,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提高了教师有效的教学。

四、合理选用场地、器材,有效教学

场地和器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有作用,随着学生的发展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断丰富,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内容丰富起来了。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合理选用场地和使用器材不仅能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促进学生学习。在选择场地和器材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选用器材。教材是场地设计的依据。因此,在设计场地时,一定要根据课的任务、内容、教法的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场地。但设计的场地必须具有实用性、高效性,能真正为教学服务。

2.课前检查器材,确保安全。为保证课的顺利实施和学生的人身安全,课前我们必须要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完好、安全,器材数量是否充足,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3.场地、器材要具有吸引力。场地、器材如同电影戏剧中的道具使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故事教学中对所有器材和场地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场地器材要设计的新颖有趣,同一内容的器材最好花样多一点,如:投掷课中的投掷物可以选择投纸飞机,羽毛球,布球,纸球等,不断变化的投掷物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始终浓厚,激发其积极性。另外,场地设计的范围不要太大,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重视课堂评价,有效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活力。不管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进行课堂及时评价,否则就会阻碍课堂的有效生成,甚至陷入“无效”。课堂教学评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时可以是赞赏、批评或者点拨。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次掌声,而更多的是语言的评价。恰当的课堂及时评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2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性教学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 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益, 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学就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那么, 要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开展情景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将情景教学故事化, 依托教材, 挖掘有一定价值的相关内容, 结合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 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 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教授“投掷”一课的时候, 我没有采用无说服力的语言教学法进行教授, 而是采用“打雪仗”的游戏创设情境, 由此引出“投掷”, 再进行投掷的讲解。这样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 通过游戏了解并掌握了投掷这个体育项目。这样一节课下来, 教师既没有压力, 学生又感兴趣, 简简单单就把教学目标达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新课程倡导的情景教学是追求让学生融入情景, 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达到自主与合作有效结合, 使情景教学焕发其特有的教学魅力。故事情景教学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情景教学模式的不足, 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课堂

“和谐、融洽的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有机组合体, 很好地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与学生间应该是平等关系, 教师是引导者, 运用自身肢体魅力、语言魅力、情感把学生引进课堂, 他需要热爱、尊重、关心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上教师应该用“和蔼”的语气、灿烂的笑容对待学生。在上课时, 教师应该采用即时评价, 对于小学生应该激励和表扬为主, 适当表扬和鼓励, 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生成。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禁用一些批评性的语言, 对于差一点的学生, 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鼓励, 给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机会, 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充满和谐的音符。

和谐的课堂是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而不是违反规则。因此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学习环境, 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有效性。

三、必要的课堂纪律, 保障有效教学的进行

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堂管理问题。体育教学由于课程本身的性质, 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 它多在室外进行, 以身体练习为主, 对课堂组织和队伍调动要求很高, 若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为保证, 就会出现教学组织混乱, 还可能出现伤害事故。试想, 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整队, 用于教育学生的话, 那么, 正常的教学任务就可能难以完成, 就更谈不上如何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了。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什么时候做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是无法顾及到的, 这就是需要用课堂常规来约束他们, 让他们在常规下进行游戏和活动。因此教师要建立一整套体育课堂常规制度, 并且要让学生学会遵守。如笔者在所较的班级尝试运用的关于课前准备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体育干部整队后, 教师对课前准备做出应答, 假如是点头微笑了, 则表示通过了, 立即上课。假如在三秒中内没有任何反应, 则需重新整队, 直到老师满意为止, 最多三次, 否则就会收到一份“厚礼”。每当课前集合, 我班上的学生总是能做到快、静、齐, 受到我们学校其他老师的表扬。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促进有效教学

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方法, 但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才能最好、最优地进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 利用比赛进行教学。

体育课教学中从预备到结束都有竞争。运用竞争, 可使那些枯燥无味的单一动作的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如“报数”我利用“扣分比赛法”, 以组为单位进行报数, 有一个错了就扣一分, 错少的组名列前茅, 然后根据名次进行奖励表扬。这样, 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教学就有趣味了, 自然地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现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2. 利用差别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体型、性别、素质、接受能力的差别, 我们应运用这些差别, 引起竞争。如我在教六年级接力跑时, 让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圆圈接力跑”, 男的在外圈、女的在内圈。这样男女同学一起比赛, 一起竞争, 教学气氛就很浓厚。设置差别教学, 对条件好的学生由于适当限制了他的上风、或者加大难度, 他们想获胜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整个课堂教学也活跃起来了。灵活运用差别, 就会使我们体育课教学生动活泼,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了。

3. 形式多样, 展开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 假如教法单一、形式单一, 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变化多样, 根据学生好胜心理特点、引进竞赛, 效果就不同了。如教加速跑时, 不利用多样竞争形式就让学生分组跑, 学生跑两次就厌烦了, 就叫苦叫累了。可以让学生运用胸前贴报纸加速跑, 从练习中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跑得快报纸就不会掉下来的道理, 然后利用分组比赛贴纸跑, 纸掉下少的组为胜队。最后把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加以规范, 学生自然会有进步。这样, 学生就会从内心发出笑声, 增强竞争意识, 并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重视课后反思, 深化有效教学

课后反思就是我们平常写的课后教学小结, 即教师在每上完一节课后, 通过自己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情况的信息反馈, 记录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 以及智慧的生成, 和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即“再教设计”。

具体来说,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自己在课堂教学当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课堂教学当中发生的事件的真实发展过程;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对“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师生之间的精彩对话;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最失败的地方在那里等。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上一篇:以人为本原则下一篇: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