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2024-06-25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共14篇)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百学趣当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约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胜,那么课堂无论从内容、形式上都会体现一个“趣”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能。所以为了做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老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要建立民主与规范,对学生建立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舌功能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问题的处理要机智巧妙;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肯定评价多于否定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寓教于乐,不断转换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深化。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2

“圆的周长”是小学数学中经典又眼熟的一个课题, 关于该课的教学设计、课堂视频多有看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测量几个不同圆片的周长, 并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从而发现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固定的倍数关系, 然后推导公式并做相应练习.这样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提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探究的、合作的.“探究”是学习方式的核心, 它的主要动力来自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欲望, 是带有自愿、主动等特点的.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索、思考, 又有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那么, 如何才能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呢?营南县教研室根据课标的要求提出了有效探究应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 产生问题———风起云生; (二) 独立思考———投石问路; (三) 合作交流———曲径通幽; (四) 形成结论———水到渠成.关于“圆的周长”一课,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很有探究的价值, 因此, 我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经历圆周率的产生与形成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地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当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经历了多次试讲, 多次反思修改, 下面的片段是我第n次试讲后又一次大的修改:

前面学生已经探索出测量圆的方法并体会到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有一条直径的圆)

生:圆的周长是直径的2倍.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师:你从图上来看,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会大于几?师指图继续让生说.

生:直径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 半个圆的曲线的长比直径长,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一定大于2.

师:说得非常好, 有理有据.我们再来看, 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会小于几呢?

生猜并说理由.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 老师给你提供两种思路, 看你能受到什么启发?

(师用多媒体出示两种图形:一种是把圆等分成4份;一种是圆外切正方形.)

师:同学们每人手中都有这张图片, 请你仔细观察, 看你能发现什么?请大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 (片刻后) 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4倍, 而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小, 所以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小于4.

生2:四分之一个圆周的长小于一个直径的长, 所以圆的周长小于四个直径的长.

这样的设计, 学生参与、交流的机会有了, 小组合作也很顺利, 但是我们总感觉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度, 探究的空间不够.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 问题设计是关键, 问题空间有多大, 探索的空间就有多大.因此, 我们对探究“圆的周长比直径的几倍小?”这一问题又作了如下修正:

通过观察, 学生已经得出圆的周长比直径的2倍多.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 我们达成共识, 圆的周长一定比直径的2倍多, (板书:2倍多) 那会比几倍少呢?或者接近几倍呢?

生猜并说理由.

师:看来同学们找不到合理的依据, 为了研究方便, 老师给每小组提供一个圆形图片 (画有一条直径的圆) , 小组同学一起来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 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好吗?

(老师为每组发一张图片, 各小组研究, 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师:我发现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了, 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生1: (拿着自己研究的成果介绍) 我们小组又画了一条直径, 把圆等分成了四份, 发现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4倍左右.

师: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的想法?

生2:我们小组在圆的外面画一个正方形, 我们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 正方形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4倍, 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短, 所以圆的周长比直径的4倍少.

师:我发现同学们很聪明, 知道用以前学过的图形帮助研究新问题.圆的周长比直径的2倍多, 4倍少, 那你想不想知道更接近几倍呢?

生:想.

师:大家看, 刚才这小组把圆等分成4份, 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4倍左右, 我们借用这种思路, 再继续等分下去看能发现什么?大家看 (多媒体演示:把圆等分六份) , 现在把圆等分成了几份?

生:6份.

师:大家看, 圆周角平均分成了6份, 那这一个角是多少度呢?

生:60度.

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等边三角形.

师:那么这一条边就等于圆的半径.这一段弧与这条边, 谁长?

生:弧长.

师:也就说这一段弧比圆半径长, 那圆的周长比圆半径的几倍多?

生:6倍多.

师:也就是圆直径的几倍多?

生:3倍多.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有效性

对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来说,词汇的记忆是重中之重,也是困扰所有人的一个难题。从事英语教学的这些年,个人觉得需要倾注大量心血、以及时间的教学中,单词识记既词汇的积累这一块。可以说单词是所有英语教师日日抓的一个重点,但往往是“日日抓,日日背,还不会,更是累”的结局。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个人认为付出很多,也尝试很多的方法,比如化整为零背记,每天10个词、比如将单词识记放入课文语境中、比如在阅读中积累妙词等等。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迫于学科以及高考的压力,的确在苦记单词。但学生学习起来很累,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方法和模式既能让学生学会同时学起来不累,还能将教师从看着、守着学生背记的监管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作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如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一个学生将自己的英语成绩的优劣归因于语法没有学好显然是蠢笨的借口,缺乏死记硬背的词汇吸纳过程和方式是关键所在。因此高三英语复习的实效性首先表现在词汇的掌握上,要在“量”上下功夫( “质”的变化由老师来完成,没有量变谈不上质变)。词汇学习要想有效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自我学习是核心,学习中庶提高效率从学生角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畏难心理,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2.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以便确保学习时间。

3.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课上目标就明确,充满自信,同时预习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长期坚持,能提高英语自学能力。

4.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课上积极开动脑筋,学生要成为课堂主体,不可被动听讲,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密切与同学合作,不怕出错,训练中学习和更正错误,培养语感,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能力。

5.以朗读促听说能力的发展。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朗读和背诵。要在反复朗读、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眼到、口到、身到、手到、心到的综合性实践练习,以达到更牢固、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全部内容,通过自身朗读反馈,刺激听说能力的发展。

6.及时有效地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心理学的遗忘曲线,在短时间内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温习,就能有效地克服遗忘。学生作业多,记完笔记就扔到一边,因而上课记笔记成了“无用功”。养成当日复习的习惯就能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

跟随从未停止的课程改革的脚步,我所在的学校走进了新的一种教学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即“变教为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其实教育界已经说了很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但必须承认我还不够放手,也不够放心。特别是在词汇的学习和识记方面我更不敢放手。对此我在课下找了三个层次的几个同学谈心,征求解决办法。找到了灵感。为什么我不利用小组人数少,容易进行自主管理,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特点,跟随学校新的课程改革的脚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解决词汇识记的难题呢,提高单词识记的有效性?从教师的课堂设计我又做了新的探索经过反复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实施方略。

1.划分小组。在班主任大力的配合下,将班级学生按英语水平(参照月考成绩)划分为六个层次。学生按照六人为一组的准则在六个层次中,每层次选一人,自由组合,自选组长,自命组名以及口号。共建十一组。

2.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配有记录本。记录每天单词得分数。每天的单词测试后以小组方式上交单词卷。每组合格一人,组加分一分。全组都合格全组加十二分。

3.奖惩制度。组内单词不合格者实施组规(组员自制组规)。累计三次单词不合格者扣个人平时分。每周做周评,评出前三甲。到月底做月评,评出前三甲以及与月考相比对进步幅度最大的前两组。所有结果都录入班级海报进行展示。

4.小组PK.每小组自选PK的对手。月底定输赢。赛后按挑战协议输者满足赢着协议中的要求。

有了小组这个行政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后,我对单词识记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指导进行了新的调整。

1.在每天上课前7分钟进行的阅读限时训练。

2.一周五天每日必进行的是单词测验。每周五进行“本周单词故事王”比赛。以周学习报告的书面方式上交。贴在班级学习角,下周全班学生投票评出一组为优胜者。

3.月底进行阶段性单词王大赛,学生自主命题出单词卷,配以两篇能体现相关词汇的阅读材料。评出“单词王”。

经过一个月的实施,我真正体会到了小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模式的魔力。居然有一个英语平时在60 左右的同学获得了“周单词故事王”的称号。通过以上措施 高二34 班10月月考单词班级平均成绩与期中考试班级单词平均分的对比均分值高了近3.14分。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词汇的遗忘率大大降低,效果非常好。

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学习心得 篇4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化零为整。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使学生真正能悟透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加深理解,明确目的

课堂提问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解决疑点的关键。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手段。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能力。

二、加强反思,找准不足

在学习中发现这些误区在自己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如:设问太多、难度过大、针对性不强、问题过碎等等,以至于教学活动不能更有效地开展。过去对于这些问题虽有所发现,但没有注意总结归纳,以至于在改正的过程中不够彻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没有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我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做为一位一线教师所缺少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为一线教师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认识,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三、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我在学习中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如: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发散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5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学习心得1

10月26日我们聆听了肖成全教授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讲座,肖教授系统的讲授了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涵义诠释、策略举例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修炼方法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其中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中,肖教授说:教学是做良心的事儿。是呀,我们天天在教书育人,要想做到对学生的一生负责,难!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听完讲座,三个“效”(效果、效率和效益)一直在我脑袋里回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以最高效率取得最好的效果、获得最好的效益?”对此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

二、活学活用理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学习,活学活用理论,不断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有效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者课堂讲授的内容过难、过易,都将使学生困惑,以至于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与效率。要充分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性,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种学科、每个年龄段甚至不同时代出生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了,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多走进学生,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教学的资源并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

三、“标”、“本”兼顾,实现有效教学的长效性。

很多老师经常上公开课、研究课,无疑,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一节课的有效性是片面的、脆弱的,我们更应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才是长效的,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做到“标”“本”兼顾,让学生每堂课上都做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和谐发展,建立课堂有效教学的长效机制。

《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学习心得2

近日,我们全校教师听取了四川省特级教师肖成全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专题报告。肖教授的“有效教学”报告分三部分: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有效教学的内涵诠释,有效教学的策略案例。其中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中,肖教授说:教学是做良心的事儿。是呀,我们天天在教书育人,要想做到对学生的一生负责,难!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我们皆知“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当我每一次拿着课本走进教室时,便会想这堂课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了一堂堂不同的教学。如今,听了肖教授的报告后,这种想法愈加强烈了,我们一再强调课堂上必须落实“三要义”,如果我们的课堂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自身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实施有效教学。

从肖教授的报告中,我感悟到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培养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重视过程的探索性,重视师生的交往与对话。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处理一道练习题时,由于我在所教的两个班级中实施了不同的课堂交流方式,因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效果:第一次的教学产生了热闹的交流过程和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第二次的教学则是巧妙的引导交流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学生有效的交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课堂上学生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老师听吗?仅仅是为了体现课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吗?当然,有效的交流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

肖教授的报告指出,有效的备课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的备课能够提高教学效益,使“辅差”的工作量减少。现在我们学校各个教研组采取的都是集体备课的方式,我们通过一年的尝试,感觉到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肖教授的报告让我懂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仅要会教学,还要会反思,只有进行有效的反思,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本学期我会朝着这方面努力,力争让自己成为反思性的教师。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6

新密市超化镇第三初级中学 李亮

在本次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陈大伟老师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这本书,受益匪浅。掩卷深思,不仅为陈老师的先进的学生观而感动,而且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很多的实际的意义。下面谈谈我学习这本书后的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我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中、课后的反思中及长期的关注中。只有这四方面都做到了有效,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要实施有效教学,我任为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准确的把握教学的量和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做到4点: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选择一些难易适度、形式活泼、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辅导作业,同时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配合默契、热烈和谐融洽、心理呼应,让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生机勃勃、趣意盎然。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人会学”为宗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首先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其次,教师应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第四、教师真诚地赏识、激励学生,就是尊重每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理解了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大的快乐。教师的微笑恰似一缕春风拂过学生的心田,教师的微笑犹如一束和煦的阳光洒向学生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带着微笑走近学生,给学生真诚的鼓励和欣赏,让教师的微笑给每一个孩子力量,让每一个孩子充满自信、快乐地去学习。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7

一、精选合作内容, 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 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 会使学生厌倦。因此, 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前提。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

首先, 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围绕重点内容的得出展开合作交流。其次, 要了解学生, 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如在教《蚂蚁怎样走最近》时, 把蚂蚁在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作为合作内容, 课本上的3个问题先让每位学生自行读书、理解,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 参加讨论有兴趣, 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谈到一两点, 中下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大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二、营造信任氛围, 使小组合作学习言、思活跃

小组合作学习, 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 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学习中, 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 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 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但, 部分学生数学上的“畏难”情绪、怕“出错后遭同学笑话”等负面心理严重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正常进行, 于是真正实现教学的民主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堂上, 我努力营造信任、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 让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因此, 我反复告诉学生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 没有嘲笑、失败, 只有继续努力。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 无论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以积极的态度和百遍的耐心来对待他们的问题, 让信任连接我们师生;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间也要有耐心, 会表达更会倾听和分享, 让学生之间也架起信任的桥梁。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敢说、乐于学习, 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 思维活跃, 情绪高昂, 创造性火花不时闪现, 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很自然的事。

三、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做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故, 我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做学生合作的成功的指导者。

1. 在学习数学知识做好心理引导, 如在教《无理数》时

先给学生介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希伯索斯为发现真理而献出宝贵生命, 从而导致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从全班学生专心、认真的倾听中我知道下面的合作学习有了积极的心理保障。

2. 在学生具体合作学习前要及时指点, 提出一些合作

要求, 并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和学法上的指导。如指导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 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 (诸如要尊重别人, 不随便打断别人发言, 善于采纳别人意见等) , 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合作, 达到预期合作效果。

3. 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尽量多走

动和观察、倾听, 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 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 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 教师适当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习进一步深入。

四、创设多样活动, 让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丰富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于是, 我的数学课堂就出现了“手工课”、“小老师汇报课”、“小组PK课”、“我讲数学小故事课”、“影像课”等多种形式。就拿“手工课”来说吧, 学习了《勾股定理》就穿插一节, 内容1:剪出4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正方形。内容2:制作七巧板。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后制作简单又别致的图案。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制作剪纸图案如“囍”等, 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 感受数学的美和应用, 更能让动手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强、电脑水平高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了展现的平台, 有了对自己正确的认识, 在班级找到了自我的价值, 建立了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了很开心的事。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克服班级人数多且学生差异大给教学带来的困难, 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启发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 而且成为交往的过程和发展的过程。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主题学习课堂的有效“点” 篇8

一、以人为本——立足点

无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革,我们的支撑点是人而不是分,即关注人的发展,有人文情怀,有人性的温度。不以冰冷、生硬的教学来追求眼前的高效,不以牺牲学生的幸福、健康、快乐为代价,尊重成长规律,尊重教学规律,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生命线和立足点。

一节课我们要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教学怎样才有效?我们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备课时首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只有清楚了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二、语文本体——训练点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文本的阅渎和相关形式的作业练习,促使学生“内化语言”和“迁移语言”,达到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所以语言本体训练对于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语文课的重点应定位在“重视语言的积累”和“重视转化与表达”上。

我们在教学理念上要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同构共生,言意共融;在具体操作上,要在认读感知、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精心选取课文中寓意最深、知识含量大、积累储存有价值、符合学段要求的词语、句子、段落作为教学语例。我们应将侧重分析课文内容以得“意”转变为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达到“言”“意”兼得。

三、整合链接——发展点

去年以来,我们加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尝试优化知识结构,使语文学习具有学科性质,尽量科学化。我们把教材的一个个单元看作一个个整体,整合教材,挖掘单元中的“主题核”与“训练核”,尝试围绕重点大胆取舍,并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链接,以例悟法,举一反三,反三归一。我们从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中挑选一篇或两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实现与文本、教师、同学间的平等对话,除了要读懂每篇文章“写了什么”,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外,更要指导学生明白“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略读课文与丛书链接的文章我们一般采用学案或汇报的形式,放手让孩了们运用精渎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即“依法自学”,旨在让他们通过略读后,能感悟点什么,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合作互助——关注点

“语文主题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语文的习得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积极实施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也是课堂要关注的关键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使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对学”“群学”充分。只有组内合作与展示有效,共同达标,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时才会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才会倾听、欣赏,才会规范书写或演示,才会乐于到黑板前锻炼诵读、演讲等能力。

同时,通过教师对小组进行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做到岗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是否有战斗力,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和谐互助的课堂,更易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五、分布合理——平衡点

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课文知识?又用多长时间来学习主题学习丛书的内容?丛书的内容可以学到什么程度?用多长时间来检测所学的知识?是否每个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目标?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抓住板块这一课堂教学的中轴线。我们在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上进行了切分,并对每一个板块都尽量做到可控制:控制时间,控制深度,控制广度。这样可避免教师在教学中陷入追求细枝末节的繁复低效的困境,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独立和相对完整,有利于保证教师的教学简单而清晰,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主动、合作、探究氛围的营造。在这三个板块中要实现师与生、教与学、快与慢、动与静、多与少的合理分布、平衡统一。

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增长点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除了帮助我们让学文与学法融合外,还有很多功能,如为理解课文的背景作铺垫,拓宽视野,增补知识等等。缺少阅读量的学生,他的知识积累是匮乏的,是断裂式、条块式的,不能形成饱满、完整、厚重的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缺少后劲。懂得阅读的学生是阳光的,懂得阅读的教师是受人敬重的,懂得阅读的学校是有魅力的。阅读,是教育的活水,是教育中的原点思维,是打通素质教育的关节点,是有效课堂的增长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生长点。

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篇9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一. 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我们不懈努力。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时代在飞跃前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新时期的老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不断努力,因此教改以来,自己一直都能坚持认真学习教改的先进理论,深入钻研教材,并积极参加各项的教改活动,努力完成各项的进修任务,并虑心向先进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善总结。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新时代,具有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民教师。

二.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巧妙组织课堂。实现有效的教学,必须有良好的组织教学策略,只有良好的组织,才能够使教学事半功培。我认为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得要培养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之母,兴趣是教学的出发点。固此,在组织教学上,首要任务是把学生零散的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兴趣的动力。使学生好学,爱好,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持续学习,学习没有阻力和阻断,兴趣使学生的欲望和冲动理性化;成为专注的学习态度。其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要使互相起到和谐合作,我认为首先是沟通师生的感情,老师必须

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学哪门功课。固此,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古语道:“亲其师,传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使学生喜欢学习你教的那门学科,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多与学生交流,真诚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你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更得以顺利进行。三是,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大课堂密度。并充分运用现代的学具和教具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更具效力。

三、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具备反思意识。教学的反思是要求我们每位老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所追求的价值什么?”只有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总结更新,使教学更有效力。

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一、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他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2、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资助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等教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室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问题答案的,应大胆地放手,放的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二者没有优劣之分。教师在教学中要使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要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课堂上要用儿童语言,幽默风趣,自己在课堂上我没有完全做到面带微笑讲课,要想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数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三、在挖掘教材上,我自己还需要多看书。特别是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教学用书,做到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在我也要继续根据学生现有思维、参与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英语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实施 篇11

要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独立学习提出来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包括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师师合作等多种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多种分组形式、多种方法变式和多种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基础之上的。如果缺乏个人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合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个人独立学习时间过短,不仅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依赖性。

合作学习需要共同的小组奋斗目标,这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能增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能指明小组的努力方向。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帮助的关系,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成员都为自己和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成功也意味着自己的成功。

合作学习需要合作,也不回避竞争,缺乏竞争的合作学习,是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组内竞争是进行高质量合作,充分发挥组内每一个成员的主动性,取得成功的关键。组间竞争更是激励各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强化组内合作,增强责任感,培养与人交往、分享、合作的精神和意识的有效手段。

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有其适用范围,也有其局限性,并非所有课程、任何内容、任何环节都能采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任何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都会因为过分使用而失效。采用合作学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否则会偏离合作学习的真谛,不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給人造成生搬硬凑、矫揉造作之感,还会间接向学生暗示“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预设合作学习的过程,而不能随意地使用。

要优化合作学习的分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每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组内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的差异,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以保证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分工,每个学生都需明确个人责任和小组责任。因为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履行不同的义务,都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个体责任把每个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和集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成功将成为被同伴接纳的条件。每个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为同伴的学习负责。要想获得小组的成功,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还必须帮助同伴,以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学会。

要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

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并不是“放羊式”的。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活动的规则,按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如:交流时,一个一个地说,说出自己的见解;别人说过的尽量不重复;轻轻地说,只要让本组成员都能听清楚即可;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听不懂的地方要等别人说完后再提问;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大组交流;交流时是代表全组汇报研究成果,而不是个人的见解等。

要重视指导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其教学的主导地位不可缺少。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积极参与,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个小组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华而不实”等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使学生的合作更得法,交流更有效。

有效语文课堂学习的尝试 篇12

一、参于讨论,开启智慧

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个性的知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容易形成,学生不是孤立静止的学习者,更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教材,去模拟文本中的人物,去活化文本中的情节。如关于鲁迅小说《药》的主题,就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如“亲子之爱”、“怀念革命先烈”等,教学时也可把这些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一家之言的同时也对其他观点有所了解。这种引进不同观点的做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辨析各种意见的机会,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二、参与想象,激活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1、假想。比如教学苏教版小语第十册《梦圆飞天》时,我让学生进行想象,进一步生发开来,让学生根据平时对航天科学知识的把握,假使你成为神舟8号飞船的航天员来到了太空,你会怎么做呢?你来到在月球上生活,但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温差大。该怎么办?让学生自由想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学生想象的思绪飞扬,一堂课上成了科幻课,有的说建人造空气加工厂,有的说是改变月球的运转路线,让温差缩小,他们真让我刮目相看。

2、续想。比如教学《聂将军和日本两个小姑娘》,结尾说道,40年后,美穗子一家专程来看望聂将军。依据此句,便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发挥各自的理解。有的学生说美穗子成了日本一个特大公司的总裁,想把聂将军接到日本赡养,有的说美穗子来到中国,又一次得到聂将军的帮助,得到了第三次的生命,想定居于中国,和聂将军一起生活,有的说美穗子在中国投资了好几个大公司,为中国的经济作出了贡献,还有的说美穗子成了一个外交家,和聂将军不期相遇,携手共同增进了中日两国的友谊。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散和辐射,对学生今后的思维开放和拓展有着巨大的能动影响。

3、联想。比如教学《半截蜡烛》时,当我们学到课文最后:杰奎琳端着蜡烛上楼,蜡烛刚好灭了。我们可以让学生继续想象,德国军官没有收获,怏怏而走,但却和夫人打了个招呼,说她有个好女儿,夫人等敌人走了以后,坐在椅子上长出一口气,或者和家人共同庆祝这次化险为夷的斗争胜利。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空间和机会。

三、参与教学,拉近距离

1、当小老师。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的首席。在实际的教学中,某些知识的内化可以让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二次讲解和学习,通过再学习、再认识,让学生心中的疑惑和糊涂的地方自动在难以自圆其说中而呈现出来,教师在进行必要的补充、点拨与深华。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增添学习中的鲜活气氛,会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比如主持一堂练习课,复习课,甚至是一堂新授课。让学生在平静的心态中交流,学生这样更容易接受,当然,学生实在有回答困难,教师也可以点拨、升华。

2、合作探究。例如学习《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前一周,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显神通,利用多种途径走近它,了解它,如: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气吞山河的诗吗?你能搜集到有关鹳雀楼的资料吗?你能找一首熟悉又喜爱的曲子配乐朗诵这首古诗吗?你有哪些独特的记忆方法记住诗中的生字?并要求课内交流时要以中下生优先。这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支持,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他们通过找读物图片,上网,逛书城等多角度搜集了有关鹳雀楼的资料,诗人的生平简介,古诗的创作背景等,在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把古诗读了又读,轻松过了生字关。在之后的课内交流中,这部分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对内容有了较大的把握,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加上有优先的机会,交流时,他们率先兴致勃勃地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结合自己的疑难问题倾听他人的意见,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四、参与评价,提升自己

1、主动参与

如《家乡的桥》第一课时,在欣赏了介绍家乡各种各样石桥的配套录象后,让学生思考:一个人对家乡的回忆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择石桥来写?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全班交流,通过几个优等生的回答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因此,我采用优等生带领小组学习的方法。通过他们在学习中的示范和帮助,同学们都能得出“石桥的样子千姿百态”、“石桥的桥名字体相衬相映”、“石桥是我们童年的乐园”这三点结论。

2、提炼学法

我确定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三个层次。

首先,在第一学期要求学生:①能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解决生字、新词的音、形、义的问题。②能借助参考书和自读提示初步了解文章写作时间、背景和作者的有关问题。③能借助参考书和自读提示初步读懂文章大意,划分估落层次,在老师的下概括段落大意。④能说出中心思想。⑤对课文有一些思想,能提出一些问题。⑥能复述课文。

其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第二、三、四学期要求学生:①比较准确地了解文章大意,把握较浅显的文章的结构层次。②能写出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内容提要或故事梗概。③能有根据地说明教材特点。④能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⑤ 能出题互测。

最后,在达到第一、二层次目标及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第五、六学期能够:①初步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画出结构提纲。②有自己的见解,通过比较初识文章的特点。③借助参考书自译文言文。④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⑤联系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感想。有了这样一个层次设计,每个层次具体的目标及要求在规定的学段内完成,训练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了。

当然,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这些都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寻追求,选出更多的呈现方式,提供给广大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搭建更大的参与平台,真正地让学生参加到语文学习中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效,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3

单位:汉塘幼儿园

教师:冯燕玲

班级:大四

2013年11月4日,我园学习了幼苗机构2013年第一学期教研主题:《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自从学习了这个主题,加上主任在每节研讨课评课上都要老师们说说是否有效提问,从中让我体会到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的欲望,还能轻松地完成活动的目标。经过一个星期的实践和以往教学的经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为多提问,幼儿会学的更多。

每个学期,我都担任语言活动,自以为幼儿在我多问的课堂中懂得更多,也就把一个活动的目标完成了。例如:在上《有趣的风》这个活动时,我不断地提问题:风是怎样的?你们见到风吗?风跟谁玩呢?怎样玩呢?原来自己的问题只是一种问答式,没有启发幼儿通过思考、观察或探索来回答问题,导致一节课下来也没有问到重点。

通过学习了《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后,每个活动我都用心设计提问,抓住重点,分清主次,例如:在语言活动《一只小猪和一百只狼》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关键的提问:“猜一猜当一只猪被一百只狼围攻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小猪的命运会怎么样呢?小猪怎么做呢?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思维,增强幼儿参与意识和自信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集体回答提问多,存在不平等。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自己经常会有一些习惯性提问,例如:今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好不好?故事中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我们要不要向他学习?这种方式提问,幼儿根本无需思考,就可以机械地用“好、对、是”等来回答。幼儿无须思考就能直接回答,以简单集体应答案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以致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限制了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

学习了《提问的策略》,我知道了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提问应有层次性,才能关注到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为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语言活动《圆白菜小弟》,我按幼儿能力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来设计提问。比如比较简单的问题“圆白菜小弟遇见了谁?”请平时比较胆小、不爱表现自己的幼儿来回答;而需要探讨性、发散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圆白菜小弟,要是猪山大哥要吃了你,怎么办呢?”就请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回答;需要归纳、总结类的问题,如:“如果让你来接着编故事,你怎么讲呢?”则请理解能力强的幼儿来回答,在这样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的提问中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三、提问应有开放性问题

在学习“提问在活动中的意义”那部分中提到,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我上网查阅到:教师的提问应有开放性,要恰当地搭配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多提一些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纲要》明确地把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情感、态度、兴趣与需要,通过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在语言活动中应将故事中的提问“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这些开放性问题,不要求一个答案,而是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样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故事原文,他们可以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拓展思维,大胆想像。学习完后,我在上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我设计了这样提问:“毛毯旧了、破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的爷爷有什么本领?”。我提出了这些具有想像力的问题并不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孩子们不怕答错,从而敢说。幼儿会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具有丰富想像的答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提高。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4

分享

创新

教学路漫漫——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利用两个假期阅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由衷地感受到这本书并不像以前的理论书籍一样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高谈阔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的东西,而是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很多东西说出了我们的心声,颇有感触。

有人把世界上的教师分为四种。

第一种老师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得浅显易懂。这是高效教学的老师。

第二种是深入深出,这样的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的学问讲得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就要费点劲儿。这是尚能进行有效教学的老师。

第三种是浅入浅出,这样的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把自己懂得的东西讲出来,还算是能基本保证教学质量,只是教学效益要低一些。

最糟糕的老师就是第四种了,浅入深出,本身并无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这种老师的教学显然只能是无效的。

这是学习《有效教学》让我感慨顿生的一段话。面对这四种教学,我不禁困惑,我的教学该属于哪一种呢?我所做出的努力是否是有效的呢?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做的足够好,也一直认为只要自己倾心去教,努力去做,孩子们会与不会都已经尽力了,这就是我无愧于心的表现。可当真的静下心来,翻开《有效教学》这本书,从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字迹中,我看到了好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之谈,也看到了好多名师的课堂教学片断,同时也深深地看到了自身太多太多的不足。回味自己这些年所走过的教学生涯,我又不得不反省自己,我的尽心尽力真的有效了吗?我的付出是有效的吗?等等等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不解让我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我的教学之路。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幸运的,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我就一直沐浴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下,从摒弃填鸭式、灌输式的老的教学方法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素质的、高常规的课堂教学;从创新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幸一路走来一路高唱素质教育的赞歌,我如同走在浪尖上的弄潮儿,可谓是尽情地、免费

分享

创新

充分地呼吸了课改大潮的养分。可似乎我总是在不断地追随,在追随的脚步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我原有的风格,原有的动力,总感觉怎么样努力总是追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看来我的教学中还真的存在了太多的盲区,太多的误区,让我在课改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难以走出。

曾经也总是抱怨: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可我的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呢?班级的总成绩始终居中,停滞不前呢?我也曾试着让我的孩子们真正的在课堂上轻松学,快乐学,可为什么有些学生就是不能学有所用?那些时候我一直在埋怨:是我贪上的孩子太笨、太贪玩、太不努力,是孩子的家长太不负责------可却从没想过我的教学是否是有效的,我的方法是否是得当的。看过这本《有效教学》我的心豁然间开朗起来,原来在盲目追随的同时,在弃旧迎新的同时,我只顾着追求课堂上的看似完美,却忽略了新课程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难怪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标准不再单一地看教师的表现了,而是有了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评价。

或许不光是我,相信大多数的老师都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吧,每一次听过名师的课,都会使人内心澎湃不已,就像曾经很平静很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投入一粒石子,而泛起涟漪不断,就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充满激情、充满幻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天真,真的好想自己也可以如名师那般大气,那般自信,那般游刃而有余------可真的轮到自己的课堂时,却又总是带了太多的钦佩之心和模仿之情,使自己的课堂弄的一团糟糕,颇有些邯郸学步的尴尬。是《有效教学》中一例例生动的案例让我明白了不一定所有名师的风格都适合自己,也不一定把名师的课堂教学照搬来放在自己的课堂上就一定是成功的好课,因为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我们受到的区域文化,生活底蕴等很多因素的差异都告诉我们:做为教师,我们的教学首先要适合我们的孩子,只有以孩子为中心了,我们的备课才会接近于孩子的认知,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

其实课堂教学原本就是一篇动听而丰富的乐章,教师课前与文本的对话、理解就是这篇乐章的序曲,课堂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就是这篇乐章华美的主旋律,往往在这些对话的过程中就能生成一个个美妙的小插曲,而这些小的插曲正是我们教师很容易忽视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错误的领悟名师的风采,才可以真正做到取名

免费

分享

创新

师之长补自己之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真正把握自己课堂教学,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来。

时代的进步呼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效的将自己那微薄的一桶水化作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将自己有限的知识有效的传授于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有效的教学中成为时代造就的新生力量的主力军。

放眼望去,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求索,在求索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升华,才有可能让我们的教学行之而有效。让有效教学伴随我们美丽的教育人生吧。

上一篇:如何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下一篇:分团委副书记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