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北关小学
李小练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关注量化和评价性;四是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措施有哪些呢?通过学习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规范备课,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备什么?课程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学习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思。之后由备课组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全体参与,群策群力,智慧共享,共同提高。
二、诱思探究,提高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建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关注,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课堂信息量增大,便于学生接收多种知识;直观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板书量减小,使教师能有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集中精力提高讲解效率;使教学重点突出,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以学促教,以教促学”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明显的转变,使课堂教学明显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沟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一、创设情景, 引发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开始阶段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 怎样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将下课时的那种兴奋点转移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情景, 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转移到知识的建构中。
二、挖掘教材, 激活反思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 吃透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一般情况下, 教师拿到教材后, 都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 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 再针对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 但怎样去挖掘教材, 分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 细致分析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 激活学生的反思, 切实做到“以学定教”, 这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如:有教师这样来教《比例尺》。《比例尺》这一内容, 教材只是简单地出了一道例题:设计一座厂房, 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教材至少有三方面问题没有考虑周全: (1) 比例尺是根据什么产生的? (2) 它的意义是什么?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应用比例尺?怎样挖掘教材的内涵, 将这三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激活学生反思, 让学生真正掌握比例尺呢?于是, 这位教师有了以下的设计:第一步, 探究根源。首先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 (单位: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长与宽的比相等的前3个长方形的形状相似。第二步:揭示课题。根据“相似”的道理, 我们能不能把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地形缩小一定的倍数绘制在图上呢?这个一定的倍数就是比例尺。第三步:拓展教材。教师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数据, 而是请大家来当设计师:你打算用图上距离几厘米来表示实际距离10米, 并算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这一下可热闹了, 学生思维被激活, 讨论可热烈啦, 最后选择了四种方案: (1) 1厘米:10米=1:1000, (2) 2厘米:10米=1:500, (3) 5厘米:10米=1:200, (4) 10厘米:10米=1:100, 并启发同学:像这样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谁设计的比例尺画出的图最大呢?这样设问, 活跃了思维, 深化了知识, 为学生今后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有关问题奠定了基础。
所以, 我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去钻研教材, 挖掘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材中的潜在因素, 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激活学生反思, 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也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 让每个学生在思索中懂得知识的建构, 学生学起来才有趣, 才想学, 愿意学。
三、凸现主体, 学会反思
学生是学习反思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设置反思问题情境, 有意创造反思机会, 将反思意识和能力培养渗透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主体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 营造探求反思的交流氛围, 使学生学会反思, 以形成深刻的个体认识和体验。
如: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在教学《三角边的关系》时这样来凸现主体, 让学生学会反思的。
师:现有2根小棒, 一根长5厘米, 另一根长3厘米, 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有几种配法?在纸上画出需要的长度的线段, 然后用2根小棒上去试一试, 围一围。
(学生独立活动, 教师巡视, 交流想法)
生回答:配6厘米的, 配4厘米的, 2厘米的, 7厘米的, 8厘米的, 3厘米的……
突然一学生说:还有1厘米、0.5厘米, 还有更小的。
(学生开始争论、反思)
师:上面这些答案中, 哪些能围成三角形, 哪些不能?说说理由。
……
听完这节课, 你会感觉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 教师不断创造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反思的空间, 设置反思问题情境, 将反思意识和能力培养渗透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让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学生的自主体验, 使学生因反思而精彩。当问题产生时, 学生们合作解决, 通过对问题的大胆猜测, 主动验证, 在不同观点的辩析上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空间,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提升, 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反思, 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四、有效活动, 促进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提倡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组织他们主动探索相关内容, 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或者结论。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 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促进反思。因此, 数学课堂需要围绕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 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积极有效地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获取新的认识。
五、总结评价, 深化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 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教学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总结是师生共同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提练的一项有效形式, 它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扩展、延伸和迁移, 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教学中既要做好适当的评价, 又要找准时机总结, 使学生反思不断深化, 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 使学生学有所得。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98-02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会让人终生烦恼。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习惯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成绩的优劣,只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轻松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作为教师还应注意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言外之意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算是搞好了教育。笔者在学习和工作中体会到应该从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等方面人手。
一、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活动。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动力,是加快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他就会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清楚的理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学生视学习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和愿望,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使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正确认识终身学习有重大意义,进行更有效、更主动的学习。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和价值。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而自主(主动)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只有形成了这种需要。才能主动去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能战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再次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学习中让学生自主管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让学生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求异的精神,逐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检查,总结学习经验及教训,随时注意积累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主管理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更为高效。叶圣陶指出:“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只知道捧着课本死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所采用的程序、方式、途径和所遵循的要求、所采用的手段等。科学的方法学习方可事倍功半,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养成制定学习目标的习惯。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于漪曾指出“每课堂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是有效学习的开始。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劳逸结合是提高效率的秘诀,学习好,更要休息好,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培养制定学习计划的好习惯。计划让你有步骤进行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订计划要发挥学生积极性,教师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计划定好后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计划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确实能起到帮助学生培养自觉性的作用。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培养日常积累的好习惯。学习是积累的过程,要积小流成大海。好习惯来自日常生活的积累。学生平时就有大量的古诗词、好词、好句、好段做积淀,他将来的文学底蕴肯定要丰厚得多。丰厚的积累,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文章,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有丰富的积累才能有成就。司马迁有了年轻时足迹遍于全国的游历,多方收求,经年积累,才会有“史家绝唱、无韵离”的《史记》;范仲淹有了自幼在江南水乡生活的经验,才会写出洞庭湖“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绝色景象。
三、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你就会把它作为你生命里的首要任务。习惯出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启用自己的习惯,认真听课,做到做事不拖延,遵纪守法。良好的习惯潜移默化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在塑造个人品质。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首先要有时间观念的习惯,“时间是一种有限的、无法再生的资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上课不迟到,按时完成作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不要随意将任务拖延,切忌明天复明天的拖拉作风。充分利用时间,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其次要有学习效能观念习惯,“学习效能是终生发展的核心动力”。学习效能感可以有力地促进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终身教育,一旦掌握高效学习的途径,就可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不做无用功。通过提高成绩、增强能力、归因训练、合理比较、增进身心健康提升学习效能,进而促进终身教育。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其三要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如语文教材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上课时用好课本,每读一遍课本,都有新的收获,要先读课本再做题;课堂上要养成善于整理笔记,坚持做难题笔记和错题笔记,读书的时候应当做一点笔记的习惯,掌握各科目的学习特点。
“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维习惯,好的行为习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受益终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下):学习习惯与学习个性的养成[M],清华学出版社,2007,11
[3]曹兴,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M],金城出版社,2005,10
[4]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5]刘朔,习惯制胜如何成就优等生[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8
[6]蒋广场,学习效能:终生发展的核心动力[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6]丁晓山,中国学生学习法(高中生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怎样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篇4
上课认真听讲
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我们无从改变,那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提高上课的效率,上课时全身心投入,认真做好笔记,遇到比较陌生的或易错的.知识点用红笔标出,当重点掌握。那些已经熟记于心或已运筹帷幄的知识点就可以一带而过。这一点对初三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家按时作息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现在投资明年就赚百万 ・ 卖拖鞋 也能赚大钱 ・ 警惕鼻炎--咽炎危害 ・ 做别人没想到的好生意 ・ 折扣店 月赚十万 ・ 看如何以小博大赚大钱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论文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极力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要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是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变化为目标,这些变化是以直接可观察的行为指标为依据的。因此,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可以理解为:它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说明教师将要做什么;其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避免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由备课开始,自始自终都必须明确所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者说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程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就是定向,指明教学活动的方向。
高中生处于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证思维过渡,对高中生来说, 设计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的水平,又要有适当的难度,严格控制数学讲授的深度和进度,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消化接受,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
3.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计算机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画图的手段,像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定积分概念的形成过程都可以用计算机来演示,它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途径去表达数学思想。使用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器,学生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实问题,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持久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对数学过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益。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很多,而这些内容往往又很抽象,学生学起来很枯燥,难以接受。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定理。如通过投影,可以将物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表现得生动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在进行点、线、面投影规律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几何元素在三面投影中的位置和三维几何元素与二维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观察当几何元素的空间位置改变时,投影图上的对应投影又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其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再如,在讲到三垂线定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组幻灯片,以立方体为模型,使之从不同方位转动,得到不同位置的垂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定理中各种情况的理解,增强对该定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 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新授课,我们可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实践和学习新知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5.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6. 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 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 实现了教学目标, 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 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 本人在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一点体会。
一、自读课本、认知知识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教学, 教学, 要教会学生学。”经验告诉我们, 变化是客观生活的规律, 知识在不断更新, 学生只有“会学”, 才能产生应变的能力,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
高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 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时, 应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 使学生走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比如, 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 用笔在课本上画出来, 讨论题要简要地写出自己的观点, 列举难理解的知识点和想了解的知识。这样, 学生既自习了教学内容, 又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解决问题只需要一些技巧, 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这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
二、小组合作、理解知识
合作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的对话, 意味着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不仅要身体走下来, 走近学生, 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 贴近学生, 才能把自己当做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 与学生一同去探究, 一起去收获。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话语方式, 采用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生活化语言, 创设开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兴趣, 同时为合作的展开提供操作平台, 把课堂变成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场所。
真正的合作学习要以独立学习为基础, 只有在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 才能积极参与合作, 反思思考成果, 从而再认识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 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课本上的讨论题, 二是难理解的知识点和想了解的知识。这样的小组合作, 学生才有话要说, 才真正参与其中, 在兵教兵的过程中,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参与其中, 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但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每个小组应记录合作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 为师生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三、师生合作、释疑知识
师生合作学习, 师生对小组合作时出现的难点进行剖析。课堂中, 当碰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真的糊涂”, 真心地向学生请教;就是碰到自己清楚的地方, 教师也可以“假装糊涂”, 将解谜的过程推给学生。这样, 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往往把超过老师当做一种无上的光荣, 同时也赢得学生的尊敬, 学生愿意把自己的困惑向老师倾诉, 也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老师分享。这一切, 唯有在教师放下尊贵的架子, 坦然面对学生的挑战以及自身的不足时, 才会出现。
在教学“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节时, 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1) 长江中上游水域和中下游水域的禁渔时间为什么不相同? (2) 土壤资源怎样更新? (3) 什么是生物能? (4) 废电池是否属于可回收垃圾?这些问题先请能解释的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补充。同时, 教师根据禁渔期、土壤知识, 介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的知识;根据生物能知识, 介绍清洁能源的知识;根据废电池知识, 介绍垃圾分类回收的知识。通过讨论, 同学们一致认为:把“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改为“养山吃山, 养水吃水”, 更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四、自主练习、运用知识
课堂练习, 能有效地检验和巩固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 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有没有达到学习要求。对教师来说, 通过练习的反馈, 能及时地吸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有利于教师本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技能, 尽可能用合理的方式方法, 去适应自己所面对的全班学生。
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 心中有知识和能力目标, 设计每一题都要有针对性, 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突出重点难点。生物习题的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识图题为主。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 难易要适度。注重提高练习题的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设计练习题, 也要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节课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教者可设计一道简答题来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例如:对于污染来说, 一个是“防”、一个是“治”, 你认为现代工业生产应更侧重于哪一个?你所处的乡村、镇或城市采取了哪些减少污染的措施?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堂效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24-01
教学不只是教师对课程的执行与传递,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活动、交往、沟通与合作,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我们经常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把知识掰开揉碎,细细地灌下去,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上课没兴趣,不愿动脑思考,降低了课堂效率。为了能出好成绩,只能用勤能补拙这一招,大量布置家庭作业,致使学生受累,老师疲惫。学校流行这样一句话“抄抄抄,老师的法宝。”学生负担重,教师也不轻松。要改变这种现状,使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改中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静听就好,而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懒”,能少讲尽量少讲,能不讲的尽量不讲。古人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想了以后而得不到答案时,你去给轻轻点拨一下,比直接灌输效果要好得多,记忆当然也就深刻得多。另外,要努力地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乐意参与进来,愿意去学习,愿意去思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主动性,更深地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体验到学习的责任和乐趣,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习惯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性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先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有结果了,再适时地表扬,慢慢地设置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有些理解不了的,再适时地指点,学生茅塞顿开,不但记忆深刻,学习兴趣也更浓。还可以在一些课文的学习中引用新的模式来组织教学,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来提问,想一想面对一篇文章,哪里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开始学生可能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提问,可以用一个“问题在哪”的图式来引导学生自己提问,再用心读课文,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探究性学习习惯也培养了起来。如:在教学《有的人》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丰富,从课题上的“为什么叫‘有的人,为何不直接叫‘纪念鲁迅有感”?从字词上提出“第一段里有两个‘死,两个‘活,这意思都一样吗?”句子上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段落上,第一段与后边几段是什么关系等等问题。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读书,联系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同学们基本就能理解课文了,我只是将个别含义深刻的句子做了些引导,将“对比”,“反衬”这样的学生没太接触到的术语说了出来。这样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理解透彻,也有利于课文背诵。
三、转变评价方式,设计不同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德保营销部:李富宝
在周四理论学习过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士气》、《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意识》、《打造巅峰团队》、《东在工作》、《演讲的技巧》、《把快乐还给自己》、《工作可乐》、《当代企业人士具备的阳光心态》、《管理者的情商管理》、《如何提高团队效率》和《实战执行力》等讲座,做我感受最尤为深刻地便是《如何提高团队效率》这一讲座。
如何提高团队的效率,实际上就是提高团队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顾名思义就是执行的效力,也就是把目标和想法变成结果的能力。对于企业而言,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众所周知,执行力与企业各个层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有着很多相互制约的因素。究竟该如何提高执行力,在众多因素中,下面三点最为重要:
一、简洁高效的制度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
制度的作用就是让员工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高效地处理各自的工作。任何一项任务、流程,都应该把“谁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相关问题在制度上加以明确,分清责任,理顺程序,能简则简,务求实效,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执行力。否则,冗繁的制度流程只会阻碍高效的执行力度。
二、营造企业文化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准则。导向正确的企业文化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企业是由职责不同的众多部门组成,各个部门又是由分工不同的员工构成。只要有了导向正确的企业文化,每个员工的目标才可能都是一致的,也才可能做到讲求速度、崇尚行动、团队协作、有责任心、拒绝无作为、相互尊重、相互鼓励、乐于分享、共同成长。
三、科学的激励措施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
企业在在提高执行力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员工的激励。激励就是动力,有了好的激励措施,员工才会自发的提高执行力。如果没有激励,则员工后劲不足、有始无终。建立公正、科学的激励措施至少应该做到:奖要立刻奖,不拖欠、不克扣;罚要立刻罚,不心慈、不手软,奖罚分明才是真正的执行力。一项激励措施,一旦制定,就要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不要开始时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到后来避而不谈、不了了之了,这本身就不符合执行力的思想要求。
在《如何提高团队效率》讲座的学习中,我主要学到如何打造核心团队,如何选出团队执行者与及常见的团队执行不利的原因分析。首先领导者需要修己安人修自己的品德,修自己的格局,修自己的能力,同时修自己的形象。再一个明确公司的愿景及战略规划,身先士卒做到快乐奋斗。《如何提高团队效率》的课程中提到的“企业咒语:是,保证完成任务!”与其说是咒语不如说是激发活力的口号,“是,保证完成任务!”它充分体现团队勇于接受工作任务,只对实现目标
增加措施,不能降低目标草草了事的管理工作作风。
如今,在企业发展孰优孰劣的问题上,人们谈论得越来越多的是执行力。阿里巴巴的马云与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曾探讨过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结果两人得出一致答案: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水平。再好的决策必需要得到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一个好的执行人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差劲的执行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处于现今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企业,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而对于个人,一个没有执行力的人,在现今社会是根本无法立足的。一个团队的执行水平是由其中的每一分子的执行力所汇集而成的,公司要发展,要规范,需要的就是务实的人而不是务虚,需要的是真正发挥每个岗位的作用,每个员工都做到这点,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使得公司业绩蒸蒸日上,从而实现共赢。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知行合一”,最后一个字就落实在“行”上。阿里巴巴马云还有一句话: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如果我们每个员工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按照流程要求去工作,不互相推诿、不拖拉懈怠、尽心尽职,团结协作,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落实到实处,将每一件任务都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样的公司何愁不能壮大发展呢?
执行力好与不好在于:沟通。企业执行力不好,其中最大的问题源自于沟通,也就是说执行者没有搞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开
始执行操作。这种错误概率肯定非常的高。有的时候,不是不想搞明白,而是在特定的执行环境下还没有搞清楚就使然。目前我们团队的执行力一方面仍需要加强部门员工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员工间的沟通,同时更应该提高部门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增加他们的归宿感。
因此培养团队领袖领导执行力被提升到首位。一位具有良好执行力的领导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日精进、修己安人,领导的执行力将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员工也乐意服从和跟随,还要具备很高的威信力,要修品德、能力、形象,要张弛之道、身先士卒,员工就会高度信任领导,严格执行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自古以来在军队中就有“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之说。
其次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作为一名管理者同时也是一名员工,我们要做到“日精进、修己安人”。没有修己,怎能安人?修好品德我们才会有好的态度和好的出发点,好的态度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修格局让我们有正确的心态处世,有良好的习惯与人共事,有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这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修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基础。作为管理者,沟通能力尤为重要,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是管理的核心,我应当重点在这方面下功夫;修形象让自己成为一个受社会、受团队欢迎的人,受大众欢迎的一个人,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资源。我们每天花十分钟学习,逐步养成习惯,一年后增加到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我们将会每天都有提高,这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老师说的好:不要高估两年的学习效果,也不要低估五年的学习效果。
此外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我们的管理模式和思路。生活的本质是追求快乐,工作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生活。我们要把工作变的开心,变的简单。我们自己也需要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我们要把工作变成实现我们价值的最终方式。如果再辅之以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让我们每个人享受工作而不仅仅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和赚钱的方式,我们每个人还会不热爱我们的工作并努力工作吗?当然我们的激励不光是奖励,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职业素养不高的情况下需要制度去约束、约束、再约束,让每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旦好的习惯养成了,制度的重要性就下降了。这时候企业文化就逐步发挥作用,要让企业文化不断深入人心直至根深蒂固,让每个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让企业精神成为每个员工的精神、企业愿景成为每个员工共同的目标,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还有什么困难能战胜不了? 在处理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还要有督促、检查和考核。人往往是因为做急的事情,而忽视了重要的事情,因为重要的事情往往也是有难度的事情。所以对重要的事情更需要运用目标管理,用绩效考核的方式保证管理的效果。在上级和下属的沟通中达成对要事的共识。我们还要勇于面对困难、面对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避免反更大的错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我们才能少犯甚至不犯错误。在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犯错误,累积起来就非常可怕。所以我们需要流程、需要制度去保证每个人尽量不犯错误,我们要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来提
高我们团队的效率,防止错误的发生。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饱满的情绪去影响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去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性。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会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评价结果的过程。在一节课内,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达到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节课自身的特点设计出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具有导向和标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课堂的容量,减少板书,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上,讲深讲透新知识,提高讲解效率;二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使小结更具有条理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的内容和方法。对于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经常使用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是否有效,在课堂上应该追求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但更应该注意活动的有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形式的有效性的标志是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做到紧张有序、热烈有度,并且能够在积极有效的活动中开展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我们平时在听课时会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追求一种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忽略实际效果,虽然学生有活动,但是缺少系统的有效的思维训练,不仅使活动流于形式,而且还耽误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局面。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努力探索,互相交流,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前几天,听了翟主任等几位专家的讲课,收获很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课堂”这个特定的场所,它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要使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方法。下面结合几位专家的`意见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饱满的情绪去影响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去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性。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会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评价结果的过程。在一节课内,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达到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节课自身的特点设计出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具有导向和标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课堂的容量,减少板书,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上,讲深讲透新知识,提高讲解效率;二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使小结更具有条理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的内容和方法。对于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经常使用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是否有效,在课堂上应该追求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但更应该注意活动的有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形式的有效性的标志是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做到紧张有序、热烈有度,并且能够在积极有效的活动中开展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我们平时在听课时会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追求一种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忽略实际效果,虽然学生有活动,但是缺少系统的有效的思维训练,不仅使活动流于形式,而且还耽误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局面。
有效倾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篇11
【关 键 词】 倾听;精华;课堂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而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能力养成的最基础的时期。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养起认真倾听的能力。曾经有教育家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就充分显示了,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上课时总是安静不下来,跟他们说话要重复好多遍才能听到。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学生在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下面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坐在那儿面无表情、漫无目的在听;有的居然在下面做小动作;就连那些在听的学生也都是缺乏耐心,不能耐心听完同学的发言,一旦自己有了想法或与别人有不同的看法,就立即打断别人的发言,只管自己的海阔天空。课堂的交流变成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没听清楚别人都说了些什么,没有思考别人说得正确与否,更不可能汲取别人发言中的精华。由于没有认真听、仔细想,课堂上便不但有人重复别人的说法,一个问题不得不重复讲几次,就这样,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被浪费掉了,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一节真正活跃的数学课,光有精彩的个人发言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真正的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聆听同学的发言,积极有效地思考,努力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才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那么,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呢?
一、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1. 作好听的准备。上课铃响后,要求学生迅速安静,让自己平静下来,知道现在是上课时间,要认真听讲了,使思维的注意都指向讲话的对象,使大脑开始进入兴奋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听的准备。如老师开学初就可教孩子一些认真倾听的儿歌或口诀,上课前读读儿歌,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来,慢慢地也就会自然安静下来,准备听老师讲课了。
2. 规范听的动作。训练学生专注地听,不仅让学生知道静是听的前提,还应要求他们听课时眼睛要注视讲话的人,身体要坐直、坐正,两腿自然分开,双脚平放地上,手放在桌上但不准随意动用学习用品,以免把文具、桌凳弄出声,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3. 关注听的状态。能说会道的孩子总是吸引着老师的目光,老师总是满面笑容地注视、倾听着他们的发言,却忽视了对大部分正在听的孩子的关注,这部分听的孩子自然思维就会开小差,长期下去,学生不去倾听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老师要留意听的孩子的状态,适时予以调整。如摸摸孩子的头,扭正他们转来转去的身体,把他们正在玩的文具放进笔盒里等等。
4. 适时语言鼓励。老师还可以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和他们一起全神贯注地听,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对听得认真的孩子进行表扬,及时树立倾听的榜样,巧妙提醒不认真听的孩子。如:
“××真厉害,他听清了同学的发言,还说了自己的看法。”
“××有一双会听话的耳朵,看他连别人发言中的小问题都听出来了”;“××同学的想法非常好,你听明白了吗?谁来重复一下”;
“他说的什么?请你再说说”;
“他说得很好,谁能接着往下说?”;
“从××同学的发言中,你能猜到他是怎样观察的吗?”
“听了他的发言,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给大家听听。”
经过这样长期的引导,倾听的意识就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孩子的倾听习惯就会逐步形成。
5. 营造听的氛围。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指向性注意比较短,要求他们长时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倾听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要把教学的内容巧妙地寓于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创置学生于具体的情境中,用生活中看得到、用得着、有趣的图示、画面和语言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把主题图变静态为动态,把主题图讲得像故事一样的精彩,让生动的情境激发起孩子主动倾听的愿望,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听的氛围,孩子有了主动倾听的愿望,心情就舒畅了,思维就活跃了,注意力就集中了,学习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开小差讲话了。
6. 采用各种方式逼着学生认真听。一般下午的辅导课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有的知识也比较枯燥,学生也不乐意听,但是老师又不能不讲,于是我就举行小组赛。做法是老师任意请组上的同学发言,被请的同学就代表那个组,哪个组回答正确就加星,如果有人开小差就扣分。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一旦被老师抽中,其他同学就专注地听,生怕别人答错了,也生怕自己不认真听而扣分,这种集体奖惩方式有利强制地约束了学生的倾听习惯,激发了他们的倾听意识。
倾听是一门技巧,更是一种修养,一门艺术,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有了倾听的欲望和热情,并不代表学生会听了,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懂得该听什么、怎样去听,教师就必须要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倾听方法,让孩子善于倾听。
二、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倾听方法
1. 专心去倾听。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应做到“专心、细心、虚心”。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倾听要求,首先要提出听的要求,如“在别人发言时请你看着他”“想发言有补充需等别人说完后再说”“别人讲解题时,你应做到眼睛看着题,耳朵听着题,脑子想着题”“如果同学的回答让你满意,请你用眼睛看着他,对他笑一笑以示赞同”……有了这样细化的要求,学生的倾听习惯就可以逐步养成。其次,引导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语气,思考这种语气要表现什么,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感觉。
2. 带着问题去倾听。在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有选择地接受别人的发言,并且能把大家的發言进行归纳,想想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将他不完整的答案加以完善,你又有了什么更好的发现,使自己的答案更完美。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方法,明白了该怎样去听、听什么,倾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倾听的习惯便会逐步形成。
3. 学会争辩。教师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边听边想边看边思。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不人云亦云,邯郸学步。体现学习的多样性与特独的个性,鼓励大胆地提出疑问,并追根究底。敢于提出与老师、同学不同的见解,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理由充足地与同学争辩问题,从而形成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倾听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认真听一节课不难,难在一直坚持认真听课。在某段时间因学校事务繁忙,没有终天强调倾听的要求,渐渐地,一部分学生听课效率明显下降,成绩也下降了,长时间的坚持感觉“毁于一旦”。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又认真从头开始督促。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然而,这样的好习惯一旦养成,教室上课轻松,学生学习也很轻松。因此,要把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作为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意识差,需要老师一如既往地督促和坚持,待这种坚持形成一种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就会让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胡木芬.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 学园,2013(8).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合作是人的社会行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而且需要人际之间亲密、友好地合作。因此, 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和个体对集体的责任感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是体育现行课程所倡导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 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学生才能形成共识,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于体育教学本身来讲, 不同的运动项目参与的人数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不同, 但在这些不同的运动项目中都广泛地应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二、体育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运用技巧
1. 全员参与, 人人受益
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时, 要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各小组之间要有一定的竞争性。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并成功地扮演小组中的角色;应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小组讨论, 并尽量解决问题;应要求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充分体现小组中每个人的价值,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被其他学生接受的幸福感。
2. 交流互动, 及时有效
所有学生、从组都能经常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并相互信任, 都能有效地解决冲突;教师要经常帮助、鼓励各成员学会更好地进行合作, 并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 及时总结有益的经验, 全力为目标的达成而努力。
3. 明确目标, 全心投入
小组内要有一个共同的、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统一合作方式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要做到彼此信任, 且在合作过程中要有分工、交流、互动, 小组长和体育特长生要起到带头的作用, 并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的责任, 形成荣辱共享的意识。
4. 精选内容, 氛围和谐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心得体会07-03
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08-22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09-04
怎么提高学习的效率10-17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论文12-19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11-06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技巧01-11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11-25
学习效率提高07-13
高三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