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2024-11-06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精选16篇)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篇1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学习要讲求效率,否则既浪费时间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这个道路很多人都懂得,可在现实实施中却并非人人都满意。

笔者通过很多渠道都得知在我们大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中都存在着很多疑虑。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低总感到不明白,每天都看见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学习,可为什么每天的作业也完不成,考试成绩也不能提高呢?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许多家长,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原因就在于孩子效率太低,表面上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可实际却有很大部分时间被浪费掉了。那么,我们家长如何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不至于让孩子耗费时间却的不到好的学习效益呢?方法其实很简单。

其一,教育孩子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学法”指导,使孩子善学,遵循学习的规律,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孩子学习能够取得成效的最基本的步骤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因此,在指导孩子学习时,要在这五个环节上做好文章,预习弄清难点,听课领会关键,复习扫除疑点,作业全面巩固,小结形成系统。要求孩子做到“先复习后作业,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提问。”

其二,教育孩子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时督促孩子讲究学习的速度,特别是做作业时要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决不要东张西望,拖拖拉拉。平时要指导孩子见缝插针,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家长还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找出用脑最佳时期,对孩子学习时间做出合理安排。不能总是让孩子呆在书桌旁,以为只要孩子人在这里便自然会学习。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因为“人在心不在”的孩子是学不好东西的。

其三,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心情好时学习效率也高。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骄、躁、灰心丧气的坏毛病,培养他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兴趣,以安静整洁的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来诱导孩子良好的学习心境。乐观健康的情绪,稳定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就此,特别要提醒家长们的是,首先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示对他有信心。在很多方面,可以说孩子是最茫然无知的,他们随时需要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尤其在精神上的鼓舞。

其四,教导孩子优化学习的策略。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将知识归纳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策略。在这一点上,笔者希望家长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尤其对于那些本来就没有学习主动性或兴趣的孩子。因为只有让他们这样做,才能锻炼自觉心,同时,通过总结或摘要,既可达到学习的目的,也让孩子有成就感。

当然,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家长做有心人,发现好的经验,及时在指导孩子中运用,孩子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很快提高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篇2

一、自主学习, 提高效率

数学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 是一种主动学习。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 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应该注意的是, 教师应该传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 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老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同时, 数学自主学习还应该注意倡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里是个配角, 仅仅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因此, 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探索未知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机会, 凡是学生有可能想出、说出、做出的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探索、去回答。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 教师要因势利导, 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的欲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讲巧练, 贵在得法

数学学习, 历来讲究要精讲。讲, 教师不要滥讲。如果只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道题怎么做, 往往走马观花, 印象不深, 而应当让他们在“碰壁”后, 教师再给以适当的“点拨”, 他们就会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 印象深刻。老师的“点拨”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和方法, 何时“点拨”, “点拨”什么, 都要精心设计。切记“点拨”不是“包办”, 要“点到为止”。

数学学习, 以前我们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要多练, 多多益善, 大搞题海战, 搞得学生精疲力尽, 但收效甚微。因为这样, 学生整天只是忙于应付作业, 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总结, 甚至于长时间睡眠不足, 上课时头脑不清, 课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我认为, 练要“巧练”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即练什么及如何练。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河南省中考要求精心编拟练习题, 其次是如何让学生练得事半功倍, 用最小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效益。

精讲巧练, 并不是少讲少练。对于学生生疏不明白的问题, 我们还是要讲清讲透。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老师不要怕耗费时间。老师可以采取改变条件或结论, 或改变问题的叙述方法或形式等, 将问题拓展, 开阔学生的思路, 活跃学生的思维, 从而达到巩固知识, 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反思总结, 不断完善

数学学习, 练习题是要做的, 但未必做的越多越好,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练习的“度”。每次练习后, 都必须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反思总结错误的原因;反思总结解题方案的优劣;反思总结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总结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 解决这类题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总结此题还有无其他解法, 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反思总结的过程, 是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 是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经常有目的指导学生反思总结, 有利于学生提炼数学中思想和方法, 将思想由个别推向一般, 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在不断建构中得到深化, 并最终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从而形成稳固的知识体系。因此, 及时的反思总结胜过做十道同类题。

四、错题交流, 逐步提高

错题交流, 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人手一册的“错题集”, 要求学生把作业中或考试中的错题完整地写出来, 然后在出错的那个地方画红线, 在旁边把正确的步骤写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写出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 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 等等, 记录成文, 老师不定时抽查, 对好的进行表扬或展览, 一段时间后, 学生会养成习惯。特别强调让学生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隔一段时间让学生将错题复习一下, 以加深印象。特别是每次考试前, 让学生回顾复习自己以前的错题, 既可节约时间, 又能受到很好的效果。另外, 还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错题本,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教学过程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从生活中来, 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到生活中去,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 教学不离学生生活, 不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一、以生活为本

生活, 是一首诗, 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 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己生活。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课程教学, 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 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 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 《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 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是生活的再现。比如《我是一个消费者》。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 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 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等。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 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 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2. 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 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 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 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某一次班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 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如《我的角色》这个单元正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活动, 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源源不断地再现出来, 并在小组或者集体的交流中不断丰富, 在教师的正确导向下, 成为学生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二、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学习道德

当然,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 教学要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以促进儿童发展, 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篇3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符合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小学生进行外语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其外语水平和母语水平的同步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逐步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结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特点,我们应思考一套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努力为农村孩子英语学习打开一扇窗。

一、以说导趣,为孩子打开一片自由的会话天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让学生得学之乐,才是正轨。”小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认识事物的动机。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语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没有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倦。如果对孩子玩的天性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在游戏中来学习英语,学会说英语,增强他们对英语的乐趣,揭掉英语的神秘的面纱,使学生进入一种“乐于说——愿意说——敢于说——会说”的良性循环。教师可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开口,例如,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初学,有害羞、怕出错等心理,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如果发现表达有错的学生,教师也不要马上制止和批评,而是要予以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教学形式要活泼有趣,气氛要轻松愉快,从而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学生学习英语有了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增强,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二、学法指导,为孩子打开一条畅通无阻的学习之路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几乎所有小学生在学英语之前已较熟练地掌握母语,他们习惯用母语思维、交际,用母语接受新事物、理解新问题,母语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要自觉与不自觉地把英语与母语联系起来,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教材中没有音标教学,他们总是用汉字或拼音字母来给单词注音。比如学习yes时,会用汉语注上“爷死”,这严重影响了单词的正确发音。在我发现之后,严加制止,反反复复纠正发音,让他们多听录音。有同学向我反映:老师,课文录音我听了好多遍可就是记不住。我马上纠正了他的听力方法,他只是拿着书对着听,只起到了一种校对作用,而没有用脑子。教师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来教,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小学英语则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小节奏,多频率,课堂上少讲多练多重复,让学生多听录音,多参与英语游戏,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家校合作,为孩子打开一片双赢空间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醒我们每位英语教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要协同家长的力量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大多数家长已经明白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要性,他们由于自身对英语的生疏和实际生活的体验,迫切希望孩子能很好的掌握英语。但是也正是由于家长自身英语水平普遍有限,他们对孩子的辅导非常吃力。甚至有许多家长不知道口头和听力作业也是正式作业,他们以为只有书面作业才是重要的,致使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读习惯。开学初的家长会是教师争取家长支持的大好时机,可以向家长说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希望他们如何来配合教师对其子女的教学。家长在课外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孩子喜欢学英语,共同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多鼓励和表扬,少批评,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学;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多听录音,多录音,督促孩子做作业,背书,默词等。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就不让他们接触电脑、电视这些信息渠道。其实我认为家长应引导孩子们正确运用它们,让其合理收看和搜集一些对学习有用的节目和信息,如《蓝猫学英语》等,这些节目对提高孩子们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我经常同家长谈起,赚钱还不是为了孩子,如果把孩子学习耽误了,有钱又有什么用呢?我抓住家长一般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经常给他们设计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并利用电话,及家长来访,常和他们联系,争取他们的合作。常常让学生给家长带一些督促性的作业,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效果显著。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在实践中交流为主要目的。只要我们农村英语教师勇于进取,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自身钻研大纲、驾驭教材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将不再是一种奢望。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篇4

例子:

家长:仝老师好!孩子每天晚上作业都做到11点多,真替她着急,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仝老师:他是一直在做作业吗?孩子初几了?这样的疲劳战术,是效率很低的。

家长:孩子才初一

仝老师:那就更要注意了,绝不需要那么久,您要给孩子做计划了。家长:我们规定她每天晚上要在10,30前完成作业,不然到时间就收作业,有点点效果。

仝老师:到时收作业是强化手段,从中看他是不是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但要配套的是方法。她拖拉惯了,光靠强制效果不会好。还是帮他找到适合他的方法

仝老师:很多家长怕孩子不在状态,回到家除了吃饭就让孩子在书桌前看书本,做作业。可我们了解到的是,孩子的心并没有完全在学习上,又怕家长唠叨,只能在那耗点,家长一不注意,就做其他的事情了。孩子每天很晚睡,第二天无精打采的去上学,又会影响听新课的内容,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建议;一门功课做完,让孩子放松一下,听听音乐,或者上网查查资料都是一种放松,换换脑子。您也可以和孩子聊聊轻松的话题。孩子做作业时

不要把孩子的房门关上,家长也不要在这段时间看电视,这样不利于孩子全神贯注。休息10分钟后,再做下一科。孩子的作业量也就在两小时之内。

参考一下这几条给孩子定计划

1、学习一定要预习。有很多同学一直都不注重预习,认为反正上课还要再上一遍,没有必要前面再自己读。但是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课程内容也会越来越难。但是如果你每一天都是先别人一步,比如大家在上1.2的时候,你已经预习完了1.3,就算这一个微弱的差距,但是每天都有这样的维持着,成绩绝对能够有所提高。在课上的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一点。(预习是比较考验你的自学能力的。)

2、上课的时候要记笔记,但是不要死记。全部的东西都记下来往往会让你来不及思考,上课的过程中如果你一直是在一点都不动脑筋的死记,对你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效果,成绩也随之无法提高。给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上数学课的时候,你把题目记完了以后,不要先急着把完整的过程全部写下来,写个简单一点的推断的式子,把大致的概念和思想记下来以后,就可以了。然后听老师是如何讲解题目的,与你的思路有什么出入。

3、每天回家都要复习今天上课上过的内容,包括笔记,包括概念,还有配套的练习。对于做作业方面我也就不提了,一定要在抓紧每一分钟,提高做作业的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自学。

4、相信你们学校的试卷也是有一个模式的,第几大题一般是考什么类型的,比如古诗啊、文言文啊,归纳出考试的模板,针对这几块会考到的内容做强力的训练。绝对能够提高你考试时候的效率。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篇5

计划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另你的学习变得井井有条。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可在我认为是:“一日之计在于夜,一年之计在于冬。”清晨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时间,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利用这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就会白白浪费过去。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计划好第二天要完成的事,我们就这么一直坚持下去,每天晚上临睡前想一下第二天要做什么事情,做一个简单的规划。

可能让很多人都感到烦恼的一个问题是,就算做了计划事实上也完不成,只会浪费时间而已。其实,计划的制定主要是提醒你、督促你,同时让你感觉到哪个时间段是效率最高的,可以让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作息等。

2、利用好零碎时间

平时上课和自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同时你在学,别人也在学,很难做到超越别人,晚上熬夜学习也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要想比别人挤出更多的有效时间,就只能抓住生活上的零散时间。

浅谈如何提高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 篇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因而团队合作、对抗竞争这些新的理念已逐渐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渗透至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此前提下,我们将单个的学生划分为以四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期望能够将学习的效果最大化,能够实现课堂上的团队合作与对抗竞争。对于“四人小组”,也许我们并不陌生,但我这里所说的“学习小组”不同于传统的“四人小组”。它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收发作业与管理学生事务,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本班现有学生74人,男、女生各37人。我暂时按照学生的月考成绩,将他们划分为A、B、C、D四等。学习小组的人员分配情况有如下两种:(1)A男生与B男生同桌,其后安排C女生与D女生。

(2)A女生与B女生同桌,其后安排C男生与D男生。全班共四个大组,一、三大组包含三个(1)类型的学习小组,二、四大组包含三个(2)类型的学习小组,另多余10人(5男、5女)分为两个学习小组。这样划分的优势是:A、B级学生强强联手,促

进学习,C、D级学生面临相似困难,便于分层教学,同时他们受到前排同学的影响,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群龙无首,必然会导致小组管理及课堂研讨的混乱,因而组内成员的明确分工有利于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基于此,我对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分工:

组长: A级同学担任,负责学习小组的全面管理与监督。语文负责人:A级学生兼任。主要职责是:早晨评点组内学生语文作业,分级交给课代表;晨读检查小组成员过关当天学习任务;语文课上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有效讨论,并安排记录员与汇报员。

数学负责人:B级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早晨评点组内学生数学作业,分级交给课代表;午自习评点组内学生数学作业;数学课上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有效讨论,并安排记录员与汇报员。

英语负责人:C级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早晨评点组内学生英语作业,分级交给课代表;晨读检查小组成员过关当天学习任务;英语课上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有效讨论,并安排记录员与汇报员。

其他课程负责人:D级学生担。主要职责是:检查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等)要求背诵内容的过关情况;组织相应课堂的有效讨论。

三、真正实现组内合作

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阶段。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发挥A、B级学生的成绩优势,对小组学习起到正确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同时他们必须保证C、D级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合作讨论当中,从而提高C、D级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特别是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要保证让C、D级学生先发言,A、B级学生作补充与总结,最后轮流做汇报员,将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现与课堂之上。

四、切实开展组间竞争

要充分的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大力开展组间的竞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效率上。首先,让班里的18个学习小组在自愿的前提下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作为对抗组进行擂台赛。

例如:在晨读中,组长监督组员高效率的完成当天的晨读任务,然后两个对抗组的组长交换,分别检查对手组员的背诵或默写情况。当两方都过关或都有未过关的学生时,双方都不加分;当单方有未过关的学生时,对手组测评分加1分。当天之内,未过关同学没能找对手组组长成功过关,对手组测评分再加1分,并将未过关人员名单递送至课代表或班主任处。又如: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各组讨论热烈、彻底,展示时回答出色、有见解者,将收到任课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表扬,那么该组测评分加2分。当然,相反的,当有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批评指正时,其所在组扣测评分3分。

这样,在下一次的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各组以每位成员的总成绩与小组测评分之和作为依据进行比拼,最后由班委成员为守擂成功组与打擂成功组颁发奖状。总分最高的两个小组将作为优秀学习小组,接受学校的表彰。

五、总结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篇7

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观察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活动, 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课前无准备 ,一无知识上的准备 ,没有预习习惯;二无物质上的准备,连教材、资料等都没有提前摆好;三无思想上的准备,思维的兴奋点没有转向课堂学习。

2. 课上不专心 , 一心二用 , 学习活动 与教学活 动没有互动,甚至背道而驰;机械记录,被动接受,教师写什么就抄 什么,思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听评书型,上生物课没有动手的习惯。只有彻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才能具备改进学习方法的前提保证。

二、提高生物课学习效率的方法

从生物的学科特点和生物规律出发,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应把握以下几点。

1.预 习后再听课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生物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条件,在教师围绕“四精”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的要求下,预习显现出了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课前应根据教师安排的预习提纲和问题,认真预习。预习的重点对象是教材,做到预习后思考及课后练习,做到预习有笔记,带着疑问听课。

2.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

在生物课中, 学习活动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的,学习方法体现在教法的设计中,而教法的实施又促进了学法的转变。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 调动自己的一切积极因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整个班级教学活动保持同步,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局外人和旁观者,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和谐共鸣的效果。

3.学 会听方法 ,提高解题能力

“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是学习生物的心脏”。解决问题是生物学习的首要任务,通过解题巩固和检查了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说, 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生物能力高低的标准。学会生物解题,提高解题能力一般都要经历从简单模仿到反复练习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长期过程。从解题能力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在新课、作业和测试讲评课中,学生应主动与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解题思路探索,积极完成课堂练习。学生要注意理解教师对例题中已知条件与设问间内在必然联系的分析,重视教师对解题思路和步骤的归纳,重视在讲解典型例题中对各种解题模式的归纳,就相当于延长了思考时间,也就等于提高了学习效率, 重视养成解题的自觉领悟和自觉分析习惯,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形成解题先易后难、“先死后活”。在解题学习活动中应区分例题的“分析过程”和“解题过程”的不同,既要学习怎样解题,更要理解教师为什么这样解题。不但要学习教师对例题解法的分析,而且要领悟教师对概念、定律的理解,实际应用过程中知识发生、发展、形成中所蕴含的生物思想方法。

4.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 ,提 升思维品质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生物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可见思维能力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三种思维活动: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生物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 在生物活动中揭示和暴露生物家的思维活动使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复苏,然后指导、调节、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师生思维活动的同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主体作用, 而教师则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生物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诱导、提问下主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 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反馈把握住思维方向的调控,培养收敛思维能力。同时应敢于猜想和善于质疑,遇到与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举手提问,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5.重 视小结 ,优化认知结构

按照教学环节, 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都会对整节课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通过小结使整节课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全面深刻。此时,同学们可不能因快下课而放松,反而应认真听讲,逐步养成独立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6.笔记少而精

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 生物课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积极动手训练上。而笔记只要提纲挈领地记下补充的结论和例题及主要步骤, 课下再详细补充完善。这样做才能既保证听课质量,又再一次思考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其结果必然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8

一、教学生学会学习

我以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该有多么的重要,但是,问题是捕鱼的方法很多,同样一种方法,有的人满载而归,有的人可能两手空空,关键是哪一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呢?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对学习的体会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归往。”“不求甚解”是他的成功要诀,但未必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也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到頭来可能一无所获。所以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正确的。一旦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运用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那么就要坚持不懈地使用下去,使自己终身受益。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以为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呢?首先要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这就要求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教师,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善于提问也包括向自己提问,可经常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其次,要养成检查自己的习惯。检查自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前的检查。这一方面包括知识的预习、环境的创设和情绪的调整等。(2)学习中的检查。重点要检查学习方法是否正确。(3)学习后的检查。包括复习和反馈给老师,以便在教师的指导下查缺补漏。(4)要合理地分配时间。长时间紧张的学习,会造成大脑疲劳,降低学习效率,所以,作息时间的分配要合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地转换学习内容,以使大脑活动得到调节。

三、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我认为这一点尤为重要。事实表明,机械记忆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的比较记忆法、规律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来不得投机取巧,好的方法,还要加上顽强的意志,才有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如何提高小学孩子的学习质量 篇9

在良好的学习品质中,我们关注的其中一项就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这些知识,应该说98%的孩子都不成问题,都很正常。但是我们看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我们通过所有的作业体验,一次一次的练习,让孩子受伤,痛恨学习,这是我们给他最大的一种伤害。

因此,我们要反复强调:你给予孩子的是什么?你一定要让孩子保有学习的兴趣。孩子可以考80分没有关系,但是他对学习却有无限热情,就像古人说的,学而不厌。因此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充满无限的学习兴趣,可谓是重中之重。

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兴趣的力量。一旦他对这个事情入门的时候,他才会真正有兴趣。到那时候就不存在说负担重不重,困难不困难,那是真兴趣所在。

2.良好的学习习惯

谈到学习品质,还要关注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发展中的习惯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习惯就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他需要有自己的思维品质。

我们的很多教育,就是欠缺思考。我们的孩子基本上像复读机似的,很多东西在脑子里掠过,平平直直的,如一条线。

老师这么说的,他这么记着。缺少停留,缺少在自我思考、消化、质疑,没有重组构建。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多问孩子为什么;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探究,一定让他去思考问题。

3.有效的学习方法

说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孩子真是各有各的不同。这个方法,无所谓好坏,适合他的,他习惯的,然后又起作用的,就是好方法。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出两条,让他用那样的方法去尝试。

4.敏锐的信息素养

如何让孩子们能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甚至于创造信息的信息素养也是不能忽视的。

同样的信息,大家一块听,一块看的东西这么多,有一些人就有收获和提升的,有一些人就经历一次次却毫无所得。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信息素养,不懂得在众多的信息中如何抓取、如何整理和运用。

有些人曾说过,不管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现在都是看谁能够充分地利用资源,能够很好地去整合信息,他一定会获益匪浅。

5.如何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我们需要硬件支持,当然也需要有软思考。这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更多的空间平台,让孩子开阔起来,超越小学教育的范围,超越小学校园的围墙。

但是现在,不管家庭还是学校,强加给孩子很多东西。我们到底该不该给他强加?一种观点就是说不能太多的占据孩子的时间,为什么呢?

我们不占据他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太欠缺一种思考的时间和自主的状态,没有自主的经历,他就不可能独立成长。我们大人给他很多的关注,更多的是给他智力上的提升,孩子却没有智慧。

如何提高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10

有的学生经常是一开始学的时候,兴趣浓厚,积极的练琴,配合老师,但时间长了,就会坚持不住,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度过钢琴打基础比较枯燥的阶段,最终放弃,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小孩子学钢琴,如果能每时每刻都自发地保持很强烈的兴趣和愿望,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理想的事情往往不是普通的情形。何况,钢琴练习过程中,的确包含有相当分量的带有机械性的、单纯技术性的内容。这种练习,即使成年人也需要一定的效力才能坚持下来。平心而论,我们对孩子们是不能过于苛求的。然而,完全抛开了这种练习,学钢琴差不多就是一句空话。这就产生了一旦缺乏练琴兴趣时,如何引导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以下几方面尝试:

(1)每天的练琴时间最好严格固定下来,而且轻易不要变动。这样,可以借助规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渐养成习惯:练琴,是每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这虽然不等于兴趣,却可能“习惯成自然”,保持练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明确目标有时会带来兴趣。应当让学生明确练琴是为达到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而不是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达到了那一两个要求,就要鼓励、表扬。让孩子觉得学钢琴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或很费力而不讨好的。

(3)教学选材上,有两类材料: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包括有某些引不起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少而精,但不能取消。选弹的,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老师弹几首给学生听,学生喜欢哪首就练哪首。

(4)可以让缺少兴趣的孩子观摩年龄接近的孩子的钢琴课,听到比自己好的,会激发起“争强好胜”的上进心来;听到比自己差的,会产生某种荣誉感和自信心,这也可能转化成练琴的兴趣。

(5)对懂事多些的孩子,也可以直接讲道理,进行思想教育,

比如,孩子们大都爱着舞蹈,告诉孩子,演员们为了能在台上跳出美妙的舞姿,平时,一个简单、桔燥的踢腿动作,每天都要做上几百次,这和我们在琴键上训练正确的动作是一样的。培养毅力、耐力,树立通过艰苦努力争取美好目标的思想,这也是学习钢琴的意义之一。

(6)作为教育的手段,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时,也不如索性将钢琴课暂停一个短时期。经验告诉我们,暂停一段后,孩子们还会再度想起钢琴来。

当以上的尝试都不奏效时,就要考虑“压力”了。

压力,指某种强制性。

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贪玩。完全靠自发性、随意性,听之任之,就等于否定了教育。

钢琴艺术所需要的技术技巧,那怕是音乐天分很高的人,也不会在绝对轻松偷快中学得,非经持久的日日磨练,难以掌握。

因此,在一定的前提下,适度的压力应当是允许的,例如纯属困懒惰、贪玩、任性而无理不练琴时,就应在讲清道理的同时,施之以适度的压力,也就是非练不可。所谓适度,是说不要搞体罚、责骂。毕竟,学钢琴是一种美育。不能用不美方式达到美育的目的。

欢迎大家继续欣赏更多的学习方法:

学会管理好你的学习时间

高效学习跳过难点的技巧

尖子生六大学习的好习惯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篇11

一、合理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基础因素。这种学习小组的分配与自愿结组、随机分组、兴趣小组是有很大差别的。要求分组时注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想使组内形成互助合作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分组时就必须注意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这种分组方法可以使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且还能使大家更团结更有责任感,能懂得和别人分享,与别人合作,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我们在注意了组内合作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组间的竞争。在分组时要确保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组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明确分工

在平时公开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合作学习方式,当老师宣布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课堂顿时热闹起来,人人都兴趣高涨,其实仔细一看,有人滔滔不绝,有说有笑,却也有人呆若木鸡,也无一人动笔墨,到全班汇报时,有不少组不知所云。究其原因,这样的合作学习纯属走形式,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组内成员没有明确在合作学习时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所以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每次合作学习有序开展。记录员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便于向全班交流汇报。汇报员负责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这种角色分工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选取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合作学习一开始可能很有新意,但时间长了学生就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了,因为讨论的总是那么一两个学生而且有很多内容是不用合作学习学生就会的,所以这时的合作学习显得有点多余了。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是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复杂任务,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必须要精选合作小组的合作内容。

四、适当的指导

一开始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有些无所适从,不知应该做些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培训。有的学生七嘴八舌乱说一通,有的一语不发坐享其成,有的组热热闹闹到最后却是什么观点也没达成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各组进行指导:①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在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要一边听一边想,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特别是要把别人发言与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同时培养学生在别人的启发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合作中明白:既要善待自己,又要欣赏别人。②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小组探究研讨。③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注意记录和总结,在自己发言时注意控制时间等。

五、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

公平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走向有序的保障。如果评价不全面不完善不公平,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我觉得评价应包括组内互评和组间评比。组内互评:可以以一个星期为时间段要求小组内部成员互评,评价每位成员的优缺点,需要改进的地方,本小组下个星期要在哪方面努力等,也可简单制定下星期的小组目标,使每位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争取快速达到目标。组间评比:因为分组时照顧到了每组成员的不同实力和性格,所以各组之间的实力应大致相同,所以在班级里应形成了非常激烈的竞争,使各组之间都能积极要求进步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每星期教师可根据各组的情况进行点评,每月对优秀和进步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奖励,以促进各组间的竞争。

如何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习的效率 篇12

一、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时, 我们会心情愉快地去学习, 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否则, 我们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现象鲜明有趣的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 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在高中, 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实验, 如彩色喷泉、滴水生烟、吹气点火、烧不坏的手帕、火光冲天、水果发电、白糖变黑面包、五彩的魔壶等。学生人人都可以在实验室里完成这些化学实验。实践证明, 化学实验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是学生兴趣的源泉。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 改造原有物质和制造新物质的活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造原有物质和制造新物质就是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烧制陶器、炼制青铜、冶炼钢铁, 这些化学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起着里程碑的作用。从矿石中提炼各种各样的金属, 让人类有了火车、飞机、轮船;用煤和石油制造出数以千计的化工原料, 让人类有了形形色色的塑料、纤维和橡胶;通过化学过程, 让稳定而平凡的水变得不平凡, 产生的氢气制成氢氧燃料电池, 既高效又环保。所有的这些无不与化学有关。另外, 医学发展、环境保护都离不开化学。化学, 也只有化学, 才能够担负起既要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又要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的要求。鉴于此, 要呼吁学生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不应忘记化学, 应当由衷地感激化学, 学好化学。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 引导学生对它们观察、探究和思索, 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开阔学生的眼界, 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泡沫灭火器为什么要用明矾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养金鱼时为什么要事先把自来水晾晒一段时间?煤炭着火时洒少量水为什么会烧得更旺?为什么风有时候能把火吹灭, 有时候却让火烧得更旺?通过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探究,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是属于大众的科学, 神奇而又平凡, 这正是化学最为引人入胜之处。” (摘自高中新教材化学必修1《引言》)

3.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喜欢化学。

有时, 教师的一句话, 一个眼神, 都会让学生有着不同的、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尤其是教师的赞扬、鼓励, 更是让学生铭记在心甚至终身难忘。例如, 笔者经常会在学生的作业本、试卷上写下一些鼓励性语言, 让学生知道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一名毕业后考入北京化工大学的学生在给笔者的短信中写到:“化学成绩不怎么突出的我总被您一句、两句鼓励的话语激励着, 虽然我一直不相信自己有您所说的实力, 但我从心里感激您的信任。是您让我喜欢上了化学, 谢谢老师”。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

4. 开展课堂竞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绝大多数学生在竞赛时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都要比平时好得多。例如,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 想检查学生掌握得如何, 笔者没有强调学生去记性质和化学方程式, 而是说下一堂课要进行一次竞赛, 内容就是本章知识, 看哪一小组能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学生课下积极准备, 课上精彩表现。课堂竞赛让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空前高涨。

5. 引导学生自我主动地培养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西·索洛维契克倡导:一个不爱学习的人只要在心理上坚信学习是件有趣的事, 时间久了, 就会提高学习兴趣。具体的训练方法是:

(1) 在学习前激励自己, 自言自语, 连说几遍“我喜欢学习化学, 化学学科其妙无比”等话语。每天都说上几遍, 时间长了, 你就会真的喜欢上化学课了。

(2) 平时学习要勤学好问, 细心认真。尽可能使自己多获得成功的体验。虽然我们常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一个人总是失败, 从未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 恐怕这句话就应该改为“失败是失败之母”了。

(3) 在不想学习、不感兴趣时, 要回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 如:“虽然这道题我做错了, 但是我的解题思路是正确的”、“我对实验非常感兴趣”、“有机化合物非常系统, 我应该能学好”、“初中我的化学成绩挺好的”、“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表扬过我”等, 以此来增强自信心。坚持这样的训练, 就会对化学越来越有兴趣。

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和学生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整理如下:

1. 归纳整理法。

化学学科相比其它理科学科而言, 知识比较零散, 系统性较差, 知识不易系统掌握。因此, 归纳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这样说, 它是学生学习化学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那么在学习过程中, 何时能够应用这种学习方法呢?

(1) 在新课学习中应用。在新课的学习中, 有许多内容都可用归纳法, 因为归纳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中化学教材的许多内容就是按归纳法来编写的, 尤其是基本理论部分。比如说, 元素周期律, 教材是这样编排的:根据前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归纳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根据元素前20号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 归纳出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根据前20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 归纳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性质实验, 归纳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把这四个小规律再进行归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了。

(2) 在课堂小结中运用归纳。化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 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是课堂小结时间, 课堂小结会促进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 它在课堂上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往, 课堂小结都是由老师来完成, 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课堂小结都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小结时鼓励同学踊跃发言, 敢于发言,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3) 归纳法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运用。复习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目的在于“把厚书读薄”。归纳不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堆聚, 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 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复习课更应多多地归纳, 而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归纳。归纳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归纳, 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定。知识只有自己归纳总结了, 才能真正属于自己。

2. 口诀法。

有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 如“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多、易混淆, 而且关系复杂, 辨证性较强, 可采用此法。在“氧化还原反应”初期教学中, 学生只要理解14字诀“升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剂”, 就能把内容掌握了。由于这两句话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只要记住一句, 另一句自然而然也就记住了, 所以口诀也可简化为一句话“升失氧化还原剂”。口诀可以借鉴别人的, 也可以自己总结。当年笔者上高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 正好赶上刘兰芳说评书《杨家将》, 就用“杨 (氧化剂) 家 (化合价) 将 (降低) ”三个字来记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再如制取乙烯, 学生编了这样的口诀:酒精硫酸一比三, 催化脱水是硫酸。温度速至一百七, 不生乙醚生乙烯。银镜反应的产物非常难记, 学生编了这样的口诀:一水二银和三氨, 还会生成羧酸铵。琅琅上口的口诀, 有助于牢记知识。

3. 前后类比法。

在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 我们会注意到这些章节的内容编排有这样的特点, 都是先派一种典型的代表物做“先锋官”, 详细介绍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 然后接踵而至的“大部队”, 就是它的同族元素或同系物。学生只要透彻掌握了先锋官的性质, 即可根据“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的化学原理进行大胆预测, 从而推断出“大部队”的性质。比如甲烷是烷烃的代表物, 它的性质有二: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有了甲烷的性质, 学生就可以推测其同系物———其他烷烃的性质了。利用这种学习方法, 学生不仅会品尝到成功进行科学预测的喜悦, 而且“学一个, 会一类”, 事半功倍!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有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的提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摘要: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两个最主要手段。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篇13

1、学习动机

没有学习动机的人也很难有动力去学习,提高效率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是想提升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还是尝试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哪怕知识觉得学习这个很开心,都算是一种动机,总之,学习是需要动机的,如果想高效的学习,那么先找出一个强烈的学习动机吧。

2、专注程度

进入学习状态之后,你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所以选择一个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的环境尤为重要,安排好学习的时段,以免有人或者事来打搅,另外最好安排两到三种学习交叉进行,因为大脑长期处理同一件事会感到疲劳,适当的休息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3、生活习惯

能够获得伟大成就的人很多都是利用时间的高手,同样的一天,有些人能够活的风生水起,有的人则慵懒度日,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经之路,准备计划本,将安排好的计划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最后培养成生活习惯,确定做事先后顺序之后再去一件件完成,效率也会比盲目的做事要高许多。

4、学习方法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篇14

2、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预习三部曲)

(1)、预习第一阶段 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

(2)、预习第二阶段 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

(3)、预习第三阶段 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后几课)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部,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当然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得立刻回过头来复习以前的部分,所以“预习”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复习”因素,兼有双重功能。正如有人曾说过的“七分预习,三分复习”。

3、复习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

(1)、复习第一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重温柔一遍、实际上,这是最愚笨的方法,很多人都是这样:“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但总比一点都不复习好得多。

(2)、复习第二阶段 把课堂上学过的重点摘出来,整理在笔记本上,这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3)、复习第三阶段 做练习(这是加强应用能力的问题)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在预习和上课阶段,让你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

4、系统的学。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篇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化教育, 促进学习”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 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等。在当今整班授课的机制下, 新课标的指导必将使“因材施教”更加具体和明确, 改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困生听课效率不高的问题, 使他们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一、研究的依据

学困生不是天生的, 主要是因其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形成的, 一旦形成, 往往伴随着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的毛病, 有时还交织着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学困生一般比较自卑, 有较强的叛逆心理, 老师的话语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他们的抵触情绪, 但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甚至是一个善意的举动, 而使他们备受鼓舞。通过调查发现:学困生也有积极上进的愿望, 也有获得成功的潜能。因此,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上为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耐心, 有针对性地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方法上的研究, 并及时做到反馈、校正, 提高学困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极有可能的。

二、研究的内容

目前,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 这为我们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和实验平台。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借鉴他人已有经验的前提下, 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困生的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1. 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 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研究表明, 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 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 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 可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 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

2. 用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帮助学困生逐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般学习习惯较差, 知识基础薄弱, 自我概念消极。课堂上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短, 记忆容量小, 概括能力差, 知识的跨度稍微大点, 他们就感到难以逾越。为此,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以学生的实际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宁低勿高。要摸清学生相关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等实际情况, 把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最近发展区”上, 使新旧知识产生连接, 形成网络。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学困生的基础没有打好, 是建立不起语文知识这座大厦的, 所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 一定要把基础知识作为设计目标之一。

(2) 根据课堂实际调节教学进度, 宁慢勿快。根据学困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 然后分层递进。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理解部分相对较难, 对于学困生来说, 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就能理解并掌握的, 在这一部分就要放慢速度, 让学困生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

(3)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 宁多勿少。针对学困生有意注意时间短, 记忆容量小, 概括能力差的特点,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大段讲解, 要充分注意到学生主体的存在, 给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机会, 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这样不仅能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大量参与学习活动, 能力也通过逐步积累而得以发展。在实际的一节课中, 学生活动的时间应达到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教师的持续讲课则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3. 用积累成功的办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主要症结还在于其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 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发展水平低, 即自信心差, 学习积极性差。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变学生消极的失败者心态;二是帮助学生确立成功的自信。因此,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转变教育观念, 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面对学困生, 语文教师要有积极的愿望, 通过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 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对自己抱有希望, 自己主动争取机会, 进而使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不断强化, 失败者心态逐渐淡漠, 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自信心。

(2) 关注心理品质的培养, 使自信心在不断的成功中得到加强。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合适的课文, 组织学生分析学习生活、集体生活中的障碍, 制定自我教育的措施, 进行自我评价, 用毅力战胜困难, 克服种种不良习惯。这种内调式的教育, 可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唤醒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逐步发展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同时也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获得更强的自信心。

总之, 改善学困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研究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它充分发挥了积极情感对“优教促学”的作用, 牢牢抓住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个根本, 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 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 使他们在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里, 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并在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 建立了自信, 克服了失败者的心态, 最终使学困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摘要: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化教育, 促进学习”的作用, 可以提高学困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篇16

关键词:改革,主动,课堂教学,自信心,责任感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教书育人的任务放在首位,将自己的单一角色变为多重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倾听者、学习者。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与程序,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所想,不要害怕出错,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同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引导他们在群体交流中自我发现,特别是在知识的联结处、疑难处,思维的干扰处、转折处,最终使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弄清概念的形成、计算的原理、公式的推导、解题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在一节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而且还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各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情境之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寓言、故事、和游戏等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带入课堂,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喜爱他学习的课程,从而达到积极参与的目的。如在开学第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地了解化学课,认识化学这门学科。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我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白纸变红字”,然后我又给他们做了一个“魔棒点灯”的小魔术,最后再表演一个烧不坏的手帕,同学们的兴趣,顿时被调动起来了,个个都想试一试,想弄清什么原因……。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们以后学好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传统的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长此以往,学生由“愿学”变为“厌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参与的欲望,教学过程中,对于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课题,我采用课前向学生布置预讲内容,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准备教案,课堂上安排学生主讲,教师加以总结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强烈的表现欲,让他们体验了当老师的感觉。对于听的学生而言,由于是同班同学讲课,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倾听观看欲望;同时讲课过程中,也有板有眼积极配合回答问题,有时“小老师”失误了,课堂上又响起了善意的笑声及纠正声。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愉快而活跃。从而深化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活动中不得不自觉学习,力求觉得更好。如在学习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小组5人,分别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哪些意义?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即上台当“小老师”,若小老师讲的不妥,其他小组的同学很快指出错误之处并予以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既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又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又通过煅炼,对所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更加深刻。自然也就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绩。

四、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讨论

我认为,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是双向的,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或其他学生答。学生在主动问教师的时候,他一定是经过了自己的积极思考的。因此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动脑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仅只会接收“鱼”,而且懂得怎样去“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便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明学习重点,然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学习重点,自己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辩论或个别解答,使每个学生都参与问题的辩论与质疑,这样学生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掌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体验到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

五、多元互评,以评促教

以前只有老师评价学生,学生几乎没有评价老师的机会。新课改则提倡师生互学互评,这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要多问学生教学中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讲得不透彻、不明白,有什么建议等。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也可以让学生随时用小纸条的形式反馈,这样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更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六、大胆放手,创设机会,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了参与的欲望,还要有参与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同等参与动手学习的机会,培养其主动动手的能力,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和创造空间,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爱学、能学、会学。如在做《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时,这个实验是一个很难做成的一个实验,教师如果操作不当实验也不会成功,我让学生先阅读课本中有关该实验的操作,让班内的一名同学试一试,结果很显然,这名同学没有成功,再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做成功该实验应注意哪些因素?同学们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了,在老师的引导,他们很快找到了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

如在学习在学习《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时,我先用多媒体动画的优势,把pH的范围、测定pH的仪器、用品及方法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认识一下溶液中存在着酸碱性的大小及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及测定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学会了原本比较枯燥的溶液酸碱度的知识,然后,我让学生拿出他们课前准备好的仪器、用品测定家庭中常用的小苏打、食醋、自来水、苹果汁等pH。同学们情绪高涨,人人动手,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增强了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让学生参与作业试卷的批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学生写作业,教师一本一本批改,这样,老师的负担很重,特别对于大班额的班级,教师更是苦不堪言。在实施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的客观性作业、试卷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参与批改,师生对改、班内对改。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相互批改的过程中,不但打破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消极局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只有教师退出表演舞台甘当导演,才能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舞台,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才能真正的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真正的“学习”,这样才能迅速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荣华“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探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006.

[2] 朱玉军,孙秀丽,刘知新.“化学教育”.200801.

上一篇:海尔发展战略研究下一篇: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关于举办201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