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率提高

2024-07-13

学习效率提高(共12篇)

学习效率提高 篇1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重知识传授, 也需要指导学习方法, 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整体提高, 落实有效教学理念。

一、指导课前预习,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有人曾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在教学过程中, 当学生们把握预习方法, “抢跑”领先时, 则把握了学习主动性, 能更自觉地学习, 从而提前扫清一些学习障碍,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给新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重预习环节,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并指导预习方法, 提高预习效果, 给课堂教学“道路”铺好“基石”。

首先, 指导预习方法, 形成眼、手、脑并用的预习习惯。在政治预习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预习, 动眼、动脑、动手。 (1) 动眼。即认真阅读与研读, 弄清每章课题与框题;或抓住主要观点及其图表文字表述等, 这样有助于把握理论要点, 抓住知识重点、难点。 (2) 动脑。即预习时, 边阅读边思考, 大胆质疑, 提出问题。 (3) 动手。在自读课文时, 标记不动之处, 并结合已有知识试着自己解决。对于难以自主解决的问题, 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分析, 并做好课堂笔记, 积累分析思路。倘若还是无法明白或存在疑惑之处, 则可请教老师或同学。

另外, 为培养学生预习自觉性, 教师可提供导学案, 以任务或题目形式诱导学生按着有效预习方法有方向性地自主预习, 完成预习任务。比如教学《要“鱼”还是要“渔”》时, 教师可呈现导学案,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并完成有关预习题目。 (1) 填空。比如本课中“鱼”与“渔”分别指_____与_____;五段学习法:_____。 (2) 问答题: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有何作用?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知道学习技巧与方法吗?说说看。 (3) 辨析题:要“鱼”还是要“渔”?结合教材, 说说理由, 找出有关依据等。

此外, 教师还应注意分层预习。这包括两方面:第一, 分层阅读, 循序渐进, 梳理知识结构, 构建知识体系。 (1) 分析概念等基础知识, 抓住知识内在关系。 (2) 了解知识的理论说明与论证点, 把握知识拓展延伸点。 (3) 收集与整理有关信息材料。第二, 分层指导。在预习指导中, 教师应注意学生个体差异, 指导学生依照自身来读透教材, 理清问题, 理解观点, 把握方法, 而后灵活运用。

二、注重课堂互动, 培养自学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互动交流、探究合作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策略, 这避免了教师单一讲授, 将学生引入教学活动,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讨论、辩论等活动中深化认知, 更全面而准确地理解知识, 而不是死记硬背,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重课堂互动, 优化教学过程, 打破学生被动学习模式,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一, 巧设情境, 实现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学生需要识记不少理论性知识, 如果学生只是僵硬记忆, 没有透彻理解, 则会影响实际运用效果。因此,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教师则需要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表达;或者让学生当当小老师, 讲解自己的分析思路或解题过程。这样, 既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也带动其他学生主动学习。如学习《成长不烦恼》时, 教师可播放音乐《小小少年》, 渲染氛围。师: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小少年也出现了不少烦恼。同学们, 这时期的你们又有哪些烦恼?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烦恼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 说出自己心中的烦恼。这样, 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解决实际问题, 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 探究与合作, 促进生生互动,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现代教育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也需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集思广益。因此,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来组织一些探究合作活动, 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知, 升华情感。比如教学《长大的感觉》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 描写青春:什么是青春呢?请用一些词语描绘自己眼中青春的样子。分组商讨, 选出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 多彩的青春:播放一组生活照片, 引导学生讨论青春的活力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 (3) 矛盾的青春期:呈现有关情境剧,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 并汇报结果。比如情境1:矛盾的小芳。人物:小芳与妈妈。早上, 上学前, 小芳拿出换下的校服要妈妈马上帮她洗干净, 妈妈认为小芳都这么大了, 要学会自己洗衣服了。小芳反驳道:“妈妈, 我还是未成年人呢, 还有谁叫您是我最最亲爱的妈妈呢, 你不洗谁洗呢。”放学后, 小芳看到妈妈正在她房中整理东西。此时小芳气呼呼地对妈妈说:“妈, 我跟你讲过多少次了, 不要乱翻我的东西嘛, 我自己会整理的。”妈妈反驳道:“你会整理吗?每次都把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我说不许碰就是不许碰!”小芳大声道。此时, 妈妈也生气了:“你这孩子, 怎么跟你妈说话的啊?”“谁叫你动我东西了, 再说我长大了, 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提出问题:小芳是长大了, 还是未长大呢?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呢?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深化认识,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提高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一转眼,一个崭新的学期已经过半。还有一个星期就期中考试了,考试虽然考试在即,但是在平时还有很多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上课不听讲,作业潦草或抄袭他人敷衍了事,所以,我今天国旗下讲话想和大家谈谈如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的态度就决定了你学习的成败,关于端正学习态度问题:首先,我们要树立学习的目标、明确责任。因为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才能够使自己更好地学习。而且在给自己树立目标时一定要符合实际,我们可以从一个具体的目标开始,如:考到多少分或第几名。或是为自己找一个学习积极的同伴,以他为榜样,以超过他为竞争目标,成功了之后,重新定一个新的目标等等。其次,作为学生我们要明确学习是我们的责任,要做一个强者勇敢的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有了学习目标后要有坚持不懈精神和敢于担负责任的决心。学习虽然充满了乐趣,但同时也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它好比爬山,不能一步登天,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勤奋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的进步。希望同学们坚决克服懒散、低效、慢节奏、拖

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坚定信心,努力培养自己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好品质。

为了进一步促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在此给大家提几点学习建议:

1、专心听课注重方法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要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学习,上课时要做好课堂笔记,听讲时一定要理清思路,积极参与,控制自己不走神。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科学的思维形式和方法理解清楚。课后及时对所学的知识回忆和巩固,只要课堂效率高,就能事半功倍。

2、养成独立完成作业和规范书写的习惯

大家要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做作业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知识的“消化”和应用过程。因此,做作业一定要认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而且作业和试卷的书写也很重要,如果马马虎虎、潦潦草草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

3、自觉制订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要想学习的轻松有条理,就要制订一个可行性强的学习计划,坚持按计划去做,如几点到几点做作业,几点到几点背书等,这样可以使时间得到合理的支配,还有利于培养意志力和自制力,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4、正确的归纳反思和复习

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会做比较多的练习,但并不是只做练习就可以提高成绩,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和题型进行归纳、扩展、深化。把所学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网,进行系统记忆。还要注意建立一个错题集,把错误的题型记录下来,及时改正,查漏补缺,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在复习中还要有科学的复习方法,科学家发现人对事物的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就是:遗忘在学习之后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因此,依据遗忘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及时复习的方法,每天应保证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及时复习,天天清,周周清。这样及时复习花费的时间少,但效果好。另外还要养成多次复习的好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复习一次笔记本和书本中的重点知识,以巩固记忆,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同学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今天所做出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幸福,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结果;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从现在开始,希望大家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勇于担当起自己的学习责任,争取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点燃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篇3

意外停电的案例描述

2015年6月的某一天,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正在眉飞色舞地讲解并示范“蒙版使用的注意事项”,突然屏幕黑了。认真听讲的学生纷纷抬起头看着我,大家面面相觑。确定了真的停电之后,我开始烦恼这节课怎么上?由于没有停电预告,我根本没有准备其他的教学内容。

安静的课堂由于意外停电立刻炸开了锅,学生都在大声地问:“老师,没电我们怎么上课啊?”是的,Photoshop的上机操作,纸上谈兵确实没法上。有的同学说:“老师不如让我们回班自习做作业吧。”有的说:“我们就在机房等,说不定一会就来电了。”回班自习,还是在机房等来电?怎么办?一星期才一节课,上自习也太可惜了。而且现在是上课时间,学生从机房回到教室,中途势必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上课,于是我临时决定就在机房跟学生聊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话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无法继续学习原定的内容了,你们有什么跟信息技术相关的疑问,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说实话,此时因为是备课外的内容,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现在的学生懂的知识也很多,十分害怕学生提一个我不熟悉的领域,那就糗大了。)

生:我的QQ好不容易升到三个太阳两个月亮了,前几天被盗了,老师你能给我们讲讲怎么防止被别人盗号吗?

师:级别挺高的,难怪会盗你的号啊。(调侃了学生之后,我稍微淡定了点,这个问题我稍有了解)怎么防止盗号?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要选择合适的登录方式,使用公共计算机上网切不可选择自动登录或者记住密码,这样就会让盗号者有机可乘。第二,QQ密码设置安全级别要高,要数字、字母、标点符号共同组成,这样比较难破译。第三,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千万不可在不知名的小网站随意下载安装软件;计算机打开U盘等移动设备前要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不要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不要相信你的QQ中奖并让你到某网站输入QQ号跟密码领奖的信息等,这样盗号程序就难以植入你的计算机。第四,要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即使前三步做得不到位,还有第四步能够补救。

生:我的QQ号已经被盗了,现在还有办法找回来吗?

师:这个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腾讯公司为广大QQ用户考虑得比较周全。被盗号的用户可以进行申诉,让你回答一些注册时填过的信息,回忆以前用过的密码。问题答对,按照提示的步骤操作,你的QQ号就有可能找回。

生:真的吗?

师:是真的,老师身边就有QQ被盗之后被找回来的真实事例。而且现在腾讯有一项申请密码保护的服务。第一种方式是密保问题,大概流程是自己设置一个问题以及与这个问题相应的答案。如果你的QQ被盗,只要回答对你当初设置的问题,你就可以重置密码,找回QQ号。第二种方式是密保手机,手机捆绑自己的QQ号,如果号码被盗,你可以用手机第一时间锁定QQ,重置密码,找回QQ号码。

生:老师,这个服务太好了。QQ聊天认识了好多人,能跟他们见面吗?

师: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这个内容在网络安全一课里是重点讲解的内容,也是我每次怕上的内容,每次上这节课感觉像个老夫子,教条呆板。我的脑子里立刻搜索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讲清楚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区别。描述了几个真实的反面案例,如其中有一个当时在南京引起轰动的高中生见网友被杀的事例,学生听得很是认真,同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生:老师,最近微博很红,你能跟我们讲讲微博是什么吗?跟我们以前学的博客一样吗?

师:博客就是网络日志。简短的网络日志简称微博,如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讲得意犹未尽时,下课铃声响了。)

点燃学习需求——来自意外停电所引发的教学反思

意外停电之后,从如何防止QQ被盗,到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与日常的维护,再到网络安全,最后讲解有关微博的新知。在没有备课的情况下,课堂流畅得出乎我的意料。这些知识其实在网络这一章节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但是这堂课一起讨论的效果却比我正常上课精心准备的效果要好得多。几乎一个问题解决,另一个问题学生就抛出来了,学生也积极配合,与我平时备课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自然衔接各个知识点、过渡如何自然形成明显的对比,这是这节课最值得我反思的一个问题。这些知识在其他章节讲的时候,学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我会讲很多关于日常上机的习惯及网络的安全,自以为备课的时候搜索了很多网络犯罪的真实案例,但学生经常是无精打采,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些事例离自己非常遥远,老师根本是危言耸听。尤其在讲不要随便约见网友的问题上,有个别偏激的学生甚至说老师剥夺了他们网上交友的权利。课堂上问题提出来后就是各种沉默和不配合,大多是我一言堂。但是由一个QQ引申的问题,同样的知识,换种方式抛出来,将各个知识整合一下,学生就听得兴趣盎然。这就是需求,有了需求学生自然就有学习兴趣。

如何点燃学习需求——我的教学改进方法

1.创设情境点燃学习需求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故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有没有成功点燃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课“网络改变生活”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大话西游中only you的视频,学生立刻被吸引。然后抛出问题:唐僧穿越到现代,遇到了各种问题,请同学们帮助他解决在现代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眼下流行的穿越题材,通过幽默风趣的视频,形象、生动地再现唐僧的无奈,立刻抓住学生的眼球,发挥学生助人为乐的积极思想,顺利点燃学生的学习需求。

又如,在讲解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八章第三小节第一课“动画补间动画”时,我展示了《南京晨报》关于古林公园上演真人版“植物大战僵尸”的报道,并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在我们的课堂上用Flash软件导演一场‘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呢?”我通过事先了解,发现学生间最近流行玩“植物大战僵尸”的小游戏,于是结合报纸的报导,弥补学生没在现场的遗憾,课堂上让学生当导演,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这种方式需要教师经常了解学生近期喜好,流行什么小游戏,关心网络上的什么话题,在课后使用计算机时遇到什么问题。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在课堂上快速点燃他们的学习需求,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成功的教学创设情境要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本节课的新知,来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巧设任务点燃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课堂目前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法,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者几个任务中,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的有意义的任务中,激发不断探索的学习欲望,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此时任务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等因素,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任务要有层次性、梯度性,任务之间要互有衔接又各成一体。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动画补间动画”课堂中的五个任务设计:任务一是豌豆射手闪亮登场(单一位置移动,学习新知);任务二是僵尸扑面而来(单一位置移动,巩固新知);任务三是气球僵尸来叫阵(二次位置移动,运用新知);任务四是三叶草紧急助阵(旋转的变化,新知学习);任务五是大戏开拍(综合运用本课所学新知)。大戏的脚本中出现的演员与实际游戏中这些角色出现的次序是一致的,任务设计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任务层次分明,互相有衔接,也自成一体。

3.体验过程点燃学习需求

体验通常指人对事物与生活亲身经历、感受的过程及其结果。在体验中,学生通过自我感受、理解事物,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感悟。课堂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从教学需求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让学生耳目一新。体验过程点燃的学习需求主要是让学生达到认知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第一小节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时,我通过鉴别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的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让学生直接得出信息获取方式,从而引出现在发明的各种工具,来延伸人体感官的功能。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时,让学生玩传话游戏,分组通过耳语接力、纸条接力、喇叭广播、网络共享的方式形象表达出信息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体验,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体验与对比得出结论,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篇4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步骤, 是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语言的现实需求,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 可以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 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拓宽知识的范围, 并观察和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而,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习惯与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我在教二年级下册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 安排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摆▲和○图片,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就是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一部分是大数比小数多的部分, 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让学生体会到要求大数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进而掌握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原理.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必须把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作为目标.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学生掌握知识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了, 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应当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指导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主动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理解问题, 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策略, 并发展探索和创新意识.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实际出发, 在丰富的研究活动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得出数学结论.例如:我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 向学生提供了现实背景:14块糖, 平均分给4名同学, 每名同学分几块?让学生实际分一分, 利用对除法已有的认知和理解,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三、指导学生在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验.为此, 在教学中, 我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 分享相互之间的学习经验.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 我让学生6人一个小组, 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算法.这样的安排, 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 自己控制交流的过程与顺序, 自己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教师不去强调某种算法, 也不简单地评价谁的方法好, 而是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谁的方法最简便, 使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到“我喜欢哪种算法”.既要用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想出的每一种算法,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又要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以提高计算的速度.

四、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模式, 在广阔的时空中学习数学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 而是一个被点燃智慧的火把, 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学生学习就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训练技能的过程, 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 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体验生活,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体会数学的魅力.

1. 超前开放, 让学生走进生活, 了解信息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不只把教材看做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而是在教学新知识时, 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搜集有关信息, 让学生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 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之中.例如:我教四年级《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 让学生走进生活, 提出来“看谁跳得快”、“可以怎样组织跳绳”, 从而经历跳绳比赛过程, 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空间.

2. 精心设计开放性题目, 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 提供学习时空

开放性题目,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有利于引导孩子从课堂走向生活, 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 体验生活, 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枯燥的数学题目, 数学原本就丰富多彩, 充满活力.例如:在教四年级《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有一堵墙和一根12米长的篱笆, 请你围戌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 怎样围它的面积最大?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第二天在课堂上请学生当小老师, 汇报研究结果, 教师将总结列在黑板上.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 当围成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时, 面积最大.这一过程的设计, 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创新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就在我们的眼前.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篇5

一、保证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定时就寝。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保证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定时就寝,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熬夜,才能有好的精神面貌去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才会事半功倍。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篇6

关键词:学习效率;明确任务;劳逸结合;养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74-01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的知识内容是“无限的”,因此,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拥有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明确学习任务,自我加压

什么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呢?趕作业的时候学习效率高;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高;为应付课堂老师的提问,在课间十分钟,突击时效率高。因为这时的学习任务具体,时间有限,完成任务与否的后果“严重”。因此,这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效率就高。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可是,对于那些软任务,也就是完成与否老师并不追究的学习任务,如预习、复习等,不少同学就缺乏积极性了,他们很少给自己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规定出完成任务的时间、找出检查的办法,更不考虑这项任务完成的好坏将给学习带来什么后果。由于这样的学习缺乏紧迫感,因此学习效率就低。

二、加强体育锻炼,重视劳逸结合

1、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锻炼。

2、劳逸结合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劳逸结合非常重要。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就是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一章或多章的内容;学期预习,就是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内容。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习。只有做好了预习,才能有针对性的听课、学习,这样上课更容易吃透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更深刻。

2、善于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不少同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是学习后从不“停不来,回头看一看”。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的习惯,不断积累,定时整理,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从而避免在查阅资料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又谈什么学习效率。

3、用心听课,科学记笔记

要提高学习效率,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老师是经验丰富的传道者,对知识的脉络、疑问难点都很清楚,讲的内容也比较系统。所以,课上集中精力听课是掌握知识的捷径。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另外,要科学合理的记课堂笔记,因为笔记往往是我们复习巩固时最好的资料。

4、认真选题、审题和反思

做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选题审题很重要,不细看题目的要求,不细分析题目的条件,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选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抓典型,选好要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必须认真的审题,做到思路清晰之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另外,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反思。

5、要主动学习,不耻下问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另外,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造成负积累逐渐增多,又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应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

四、学会调控情绪,摆正心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学习效率跟人的体质、心境、精神状态等诸多因素都密切相关。首先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犹如巨大的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如何挖掘,需要人的自信力和坚强的意志力。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有了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从而提高做事的效率。

其次,情绪也是影响学习效率一个重要因素。每天有个好心情,自然就会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

提倡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篇7

一、合作学习的主要优势

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 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 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合作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单向传授知识的人,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交流的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多元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的交流方式。

合作学习的内容取决于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 小组的活动是围绕着具体的任务来展开的。合作学习也可以用于复习巩固单词。例如:让一个学生做各种动作或用英语简单描述特征, 同伴猜是什么单词;同伴之间互相考单词拼写, 都是有收效的。小组合作还能够创造学习英语的准环境。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是中国人学习外语的最致命的弱点。所以, 合作小组应当尽一切努力, 创设各种讲英语的气氛环境, 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通常教师不参加小组内部分工, 让学生自主分工, 发挥各自特长。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小组的分工。分组时首先要分析活动内容, 进行任务分割, 保证人人有任务, 人人有事做, 承担任务的机会均等。

课外小组活动也是学习过程的重要步骤之一。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小组活动完成课后作业, 进一步讨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话题, 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 或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或者学唱一首歌, 排练一出英语短剧, 或者共同做一个游戏等。课外学习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课外小组的活动形式可以很活泼, 完全摆脱了老师的束缚, 学生真正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所以, 课外比起课堂更有亲和力,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信息收集任务, 比如结合当前课文所学的主题, 要求小组在社区、街道、新闻媒体、互联网上调查某一个事件、现象、人物等, 再到课堂上作英语报道。教师必须规定任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创设合作的任务, 提供完成任务的指导和建议, 监督学生活动, 帮助学生查找某些资料, 实施过程以及终点评价和反馈, 甚至还要充当小组一员。所以, 开展小组活动时, 老师的工作不是变轻松了, 反而是更重要了。

二、合作学习方式的缺陷及解决途径

尽管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 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点: (1) 当小组内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时, 水平较高的学生收获较小。 (2) 水平较低的学生由于合作不顺利, 会产生自卑心理和对优生的依赖心理。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个别优秀的学生把小组内水平较弱的学生的任务都包揽下来;而水平较低的学生成了悠闲的旁观者。当学生需要完成较高难度的任务时, 尤其需要独立思考的、复杂度较高的任务时, 学生独立学习的效果好, 合作的效果差。那么, 如何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呢?

1.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具有合作意识是当今信息时代对个人的最根本要求, 而长期以来, 我们都是教育学生相互竞争而不是合作。学生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 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这种教育是一种竞争教育, 它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 学生们养成的是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 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社会很不合拍。合作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我们的课堂做起。

2.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倾听别人的表达。主动承担学习任务中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积极做贡献。同时不怕暴露自己的不足, 与同学能够相互接纳别人的不足, 互相弥补, 共同进步。

3. 我们要帮助学生合理分组, 明确各组员的责任。

并不是随便几个学生在一起, 就是一个有效的合作团体。只有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组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小组, 让小组成员相互熟悉和理解, 产生认同感, 确定共同的目标后, 他们才可能齐心协力地完成同一个任务

4. 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创设平等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不以分数看学生。课堂上的学生只有个性差异, 没有优劣与高下。在合作中, 凡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引导学生彼此尊重, 平等相待。

三、结语

合作学习方式作为时下最受关注的教育方式, 具有显而易见的比较优势, 主要体现在它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通过合作活动, 集体的凝聚力和课堂气氛都能得到提高。但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或水平较高的学生收获较小, 或水平较低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和对优生的依赖心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点, 克服其弊端的主要途径和出路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 2.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篇8

一、上好新学年的第一节化学课

“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三学生带着昔日的向往和梦想走入化学的第一节课, 所以要把第一节课上的生动有趣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要想上好第一节课, 教师在课下要多下功夫, 要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一定要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教师不必多讲, 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 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加速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纸上事先写下“化学”二字, 在课上喷洒碱液, 这是就会出现红色的“化学”二字。教师就可以说; 什么是化学呢? 这就是化学。学生们的积极性自然就来了。

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 教师走进教室也可以开门见山的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看老师带什么来了呢?”随即可将一气球抛向大家, 顿时同学们会精神百倍, 心想, 老师带气球做什么呢? 接着老师可以说“气球中的气体是老师制的”。然后, 每组同学发一气球, 请一名同学向其中吹气, 看他吹起来的气球和老师的一样吗? 继而给同学们留下问题。当同学们思考的时候, 老师突然说“我还会变魔术呢”这时, 同学们的注意力又一次的集中了。老师拿了一杯“清水”用玻璃管向其中吹气, 不一会, “清水”变“牛奶”了; 老师拿出一块手帕, 用“水”润湿了, 然后将其点燃, 但最后手帕安然无恙。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这是老师要及时引导: “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化学这一门课程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验, 如“雨落叶出荷花开”并告诉学生化学以实验为基础, 并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这样一节课下来, 同学们一定会对化学这门学科充满兴趣的

二、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习更为有效。演示试验、化学小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 在有关“元素”的教学中, 介绍人体中所含元素的含量; 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图片。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 仔细琢磨, 将化学知识编成顺口溜、韵语等, 或教给学生轻松记住某知识的方法。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同学们总是出现错误, 教师就可以叫学生们这样来记“包公静卧水晶房, 氢风拂面喜洋洋; 忽觉烈火从地起, 老包变成关云长; 云长急令退烈火, 只留氢风吹暖房。”这样, 不仅说出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还描述了该反映的实验现象, 同学们喜欢记, 乐意记。

三、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其次,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 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演示实验生动鲜明, 教师一定要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 一定要做到规范操作, 速度适中, 便于学生观察。有些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 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做, 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有些概念不易理解和掌握, 如“氧化反应”可以用以实验加以说明: 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灼烧铜丝, 红色铜丝被氧化后便成黑色, 从而说明氧化反应的概念, 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也不能忽视。初中生活泼好动, 动手能力较强,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一节分组实验课并不容易,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并将其摆放有序。另外, 还必须要求学生课外预习, 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学生在做实验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看一步做一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要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这样的实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许多方面。我们既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提高, 也可以通过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 等等。

总之, 在教学工作中, 灵活的运用兴趣的要素, 科学地、系统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那么, 可想而知,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的。

摘要:学习兴趣是一种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努力地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从而获得成绩。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打好基础。从上好新学年的第一节化学课;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三个方面, 谈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篇9

一、合作讨论, 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在一个小组中要注意各层次学习的优化组合, 以利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1. 在沟通知识之间联系时进行合作讨论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并设法沟通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 有的同学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 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困难, 有许多疑问等待解决。这时, 让学生合作交流一番, 说出个人的解题思路和疑惑, 相互启发, 发挥互补作用, 达到共同认识的效果。

2. 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讨论

教材的重点、难点, 一般也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 这时要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攻克教学重点、难点。例如,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 读写钟表上的时刻9时55分, 就出现两种答案: (1) 9时55分; (2) 10时55分。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刻宣布答案, 而是开展小组讨论哪个答案正确, 为什么?通过讨论, 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 弄清了读写几时多的时刻, 要先看时针, 时针走过的数就是几时多, 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 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所以第一个答案正确。

3. 归纳概念、法则和规律时, 进行合作讨论

当要提示法则、规律、概括概念时,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提取学生思维精华, 使学生参与总结过程, 锻炼学生思维。

例如,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能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又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后, 组织小组讨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因为乘法写起来、读起来、算起来都比较简便, 水到渠成地概括了乘法的意义。

二、合作练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乐于交流, 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 从而真正成为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

1. 解答矛盾型习题时进行合作练习

即问题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 有意识地挑起学生中的认识的矛盾, 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 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 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 让学生判断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 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地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 与判断不符。

2. 解答假设型习题时进行合作练习

即要求学生以己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教师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 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 因此问题一提出, 学生便会思绪飞扬。

3. 解答发散型习题时进行合作练习

即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 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 以探究问题的多种答案。如我在总复习时出示:“用50克盐配成浓度为1∶25的盐水, 需水多少克?”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 多种方法解答。由于这类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三、合作动手, 培养学生协调性

小组学习有利于借助集体智慧去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并通过小组操作来验证, 这样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和教材的逻辑顺序以及数学家思考的方式同步发展。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当通过观察、度量、计算, 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 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要求学生用操作的方法来证明这个规律, 各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想出了多种证明方式: (1) 按照书上图示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一个平角; (2) 用剪刀将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 再把三角形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 (3) 把长方形沿对角线剪下, 剪下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通过小组学习, 同学们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规律理解得更深刻了, 思考问题的思路也开阔了。部分后进生从优等生具体操作中也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四、合作评价,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对权威不盲从, 不人云亦云。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 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 及时改正错误, 在合作评价时, 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教师应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会三听, 一是要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 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 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

学习效率提高 篇10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业成绩,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也是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得到多种能力的培养,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尤为重要。教师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通过预习, 学生自己了解当天所学的课程, 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 还没有掌握什么内容, 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在听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能了解课堂上做什么, 重点注意什么, 一堂课40分钟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上课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专心致志, 认真听讲, 还要求他们勤于思考, 听懂了以后适当做好笔记。学生对于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教师讲解时指出的关键点、注意点、着重点以及思维方法解题方法等用红笔做好标记, 以便自己在做作业、复习和考试时, 引起重视, 以免出错。教师要纠正学生的不良听课习惯, 督促他们在课堂上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不断提高听课的效率。对于一些听课习惯不好的学生, 上课时教师要多提问他们, 让学生做到自我纠正, 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以便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做一定量的试题, 要端正学生做作业的态度, 培养学生“先复习, 后作业”的习惯。研究证明, 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上课时, 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 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做题目, 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如先复习, 再做作业;做作业时, 先看题, 再审题, 注意细节、抓住关键点、中心词;先思考, 再动笔, 避免浪费时间。要提高作业的质量, 提高正确率, 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了解自己还有哪些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解决, 这样坚持下去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做作业时, 还要注意适当休息和文、理科交替进行, 以提高学习效率, 不至于使自己太疲劳;做完作业后再玩, 或看一会儿喜爱的电视, 或阅读课外书, 或是培养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及时做作业的习惯, 以便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在考试中显得尤其重要。在中考时, 学生如果书写不好, 会严重影响卷面的整洁, 影响机器扫描的效果, 影响阅卷教师的评分, 也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督促学生练好字, 加强书写练习。只要拿起笔, 就要想到书写要美观、工整、大方、清楚。直到今天, 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一方面, 教师自己也要练好字, 强调学生写字的姿势要端正, 握笔姿势要正确;另一方面, 要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 如字的基本构成:点、横、竖、撇、捺等字的基本结构以及字的大小问题等。我们要抓住书法进课堂的契机, 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

学生经常面临考试, 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和考试心理就显得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克服考试焦虑和怯场现象;但也要保持适度的压力, “井无压力不出油, 人无压力轻飘飘”, 适度的压力能激发人的思维,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能保证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考出理想的成绩。在考试过程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正式考试前的一点时间看试卷, 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审题时要认真, 找出关键词语, 想好了, 再动笔, 尽量做到一次成功, 不要重做;选择题、判断题等题目要相信第一印象, 似是而非的答案不要改。如何处理好考试时间的分配?控制好时间, 要做到心中有数, 遇到难题要放一放, 先把会做的做好了;难题不放弃、易题不大意, 保证简单题得全分、中等题得高分、难题争取得分;能做完所有试题并检查一遍。

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 篇11

以学习语文为例,要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就要注重课前预习这个重要的环节。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前自己摸索,理解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更轻松更有目的的去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因此,预习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也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课前预习的作用

1.及早的发现所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教与学有针对性

学生在预习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预习提示,避免一些学生没有目的的盲目预习。预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的效果进行抽查。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

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避免了对授课内容使用平均化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就更好了。

2.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效率提高

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哪些地方已经学懂了,哪些地方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就加强了听课的针对性,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听得更专心。带着问题听课,更有目的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强。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3.人人都能获得练习机会

学生不进行预习,直接上课讲读分析,讲课中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在老师按部就班的授课中听课,学习效果一般。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还没有理解清楚呢,优等生就已经举手发言,告诉大家答案了。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优等生有更多的机会变得更优秀,差等生由于没有机会,变得越来越懒惰,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进行了预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单元学习目标,自己动脑理解,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学生的总体能力就会提高了。

4.培养了读书的兴趣,丰富了课外知识

在预习课文中会发现一些疑问,通过听课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小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如果教师就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加以启发和指点,学生就会产生多读书的兴趣,把课外的精力投入到科普读物中去,这样,预习就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预习”工作做的好,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预习的规划

1.安排预习内容,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

(1)众多学生中,就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来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也有共同的弱点。学生理解事物往往是片面的,不注意它们的内在联系。阅读上抓不住重点,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针对学生的这些弱点,要有规划的安排预习,逐步理解体会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文章中的一些能突出中心内容的词语,句,段要让学生花时间提前预习,深刻领悟其中的奥妙。

(2)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要很重视。阅读能力好的学生能按照学习目标去预习,

而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读起文章来很吃力,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搞不清,主要内容也概括不上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别,预习规划可以制定不同的。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不仅要课前预习,课后还要复习,对一些重点的内容还要定期温习。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2.预习要围绕重点,循序渐进

教材中有议论文,散文,古文等,体裁也不尽相同,设计预习时要依据教材特点出发,侧重于重点,难点。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分别安排了三十二个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些重点训练项目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制订的预习规划当然也不例外。给学生提示一些问题,让他们更有针对性的去理解重点和中心,但这种预习并不等于教师把重点训练项目直接交给学生去理解,而是要促使学生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去思考,去阅读,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如《难忘的一课》重点训练要求“真情实感,恰如其分”。根据重点训练,给学生设计了下列的预习:(1)下课了,作者听老师讲了什么?(2)课堂上,作者在教室看到了什么情景?(3)作者在小礼堂里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在布置预习时,要善于围绕重点,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三、合理安排预习

如何安排语文课的预习呢?一般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先通读一遍,了解概况。通读一遍后,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能 说出文章写了什么事,主要人物和事件,时间都有个了解。对于出现的生字和生词要记录下来,利用工具书了解生词的含义,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第二层:再读一遍,加深理解。弄清楚文章结构层次,中心内容,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内容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第三层:精读三遍,深究重点。围绕重点精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习效率提高 篇12

一、参与状态

参与状态是指课堂上学生是不是主动积极参加了探索、思考。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两种不同的参与状态, 即“有效参与”和“低效参与或无效参与”。“有效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积极的, 富有成效的, 参与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状态是我们所期盼的。“低效参与或无效参与”是指学生没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学习是低效的或无效的。教学中尤其要关心这些处于“低效参与或无效参与”状态的学生, 要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和谐的氛围, 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度。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操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 看看是什么图形?大多数学生按书本要求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而有几个同学却提出了质疑:“我的圆柱展开为什么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我的圆柱展开后为什么得到了一个正方形?”学生的不同剪法与书中结论产生了冲突。我及时抓住机会, 引出另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哪样的圆柱展开后, 侧面是一个正方形?”学生个个思维活跃, 积极猜测、实践、探索、发现, 一个新的知识难点就这样通过“引疑”提了出来。学生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欢呼雀跃。

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有一道例题:16-9=?,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破十法, 先算16-10, 再算6+1;有的拆减数, 把9拆成6和3, 先算16-6, 再算10-3;还有的利用学具小棒, 一根一根去数来减, 方法多样, 人人参与。当学生得到各种不同的算法之后, 我安排了学生间的交流活动, 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

二、思维状态

思维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是否独立思考, 思考的程度怎么样。有了参与的前提, 交往的形式, 那么学生的思维状态就是有基础的。教学中必须重视两点:第一, 学生的思考是否独立。第二, 学生的思考是深层次的, 还是浅层次的。为此, 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让学生敢于提出有挑战性与独创性的问题与见解, 不断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

学生带7个橘子, 3个盘子, 师要求将7个橘子平均放在3个盘里, 一学生从装有7个橘子的口袋里一个一个地分别放在3个盘里, 放了两次后, 再拿出第7个, 放在第一盘里, 觉得不妥, 放第二、三盘亦觉不妥, 干脆放回口袋, 少顷, 又觉不妥, 便拿出来放在桌上。如果我们关注该生的学习状态, 从他的动作就可清晰地看到他的思维状态。首先, 他在积极地思考, 思维在参与;其次, 思维过程是有条理、清晰的;最后, 在新知识的学习中确定遇到了困难, 并将疑惑摆在了桌面上。此时可从放在桌上的一个橘子入手, 探讨有关余数的知识了。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 又有合作交流, 思维不再停留于表面。

三、交往状态

交往状态是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情况。《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证明,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等等,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交往状态。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进行各种交往, 保持良好的交往状态。

例如, 学习“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时, 产生了问题:分数单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 怎么办?能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吗?随着疑问的产生, 学生自主合作尝试也就开始了, 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比, 解决问题。不仅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同时还获得了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自主发展。

在统计初步知识教学中, 我让学生看录像, 统计公路上通过的四种车辆数。学生各自统计, 由于车速太快, 汇报时答案各不相同。如何解决车速太快, 难于统计的问题?学生纷纷发言:“可以四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 每人统计一种车!”不等教师说话, 学生们便自找伙伴, 分工合作, 很快解决了问题。

四、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从事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积极的情绪是认识活动的动力, 它会提高学习效率。反之, 它会降低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用知、情、新、趣、爱等方法引发和调节学生的积极情绪, 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听不同老师上课,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 感受迥然不同。有的老师上课像是在唱催眠曲, 使人恹恹欲睡;有的老师的课环环相扣, 悬念叠生, 引人入胜, 使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受。两种课产生的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可见, 课堂教学中能否控制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语言必须做到风趣、幽默, 是指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射线》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现象中有哪些是射线?有一位学生说:“老师, 我的头发也是射线。”我风趣地说:“假如你的头发一直不剪, 而且还要笔直笔直地朝一个方向生长, 那就是射线。”同学们听了哗然而笑, 在一片轻松的笑声中理解了射线的意义。

比如, 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 针对要求学生理解直线是无限长的这个难点, 我在设计时除了应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外, 还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这条直线可调皮了, 它的两边延长至屏幕边, 还不停下来呢, 左边穿过黑板, 穿过教室的门, 穿过围墙, 穿过熙春公园, 穿过……右边也穿过黑板, 穿过窗户, 穿过……”随着悠扬的音乐,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 使得理解直线是无限长的这一难点迎刃而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 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有助于学生去理解, 接受新知识。

五、生成状态

上一篇:教学器材下一篇:马尔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