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效率

2024-10-05

音乐学习效率(共12篇)

音乐学习效率 篇1

内地新疆高中班 (以下简称内高班) 音乐教学使用的是汉族学生使用的音乐教材, 离新疆学生生活太远, 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学生上课没有兴趣。利用多元感官联动是提高内高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多元感官联动”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器官刺激, 使学生的多感官 (眼、耳、口、鼻、肢体) 受到信息的刺激, 有助于学生用多感官的方式去吸收、去体验, 从而全方位地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1]

一、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内高班没有专用的音乐教材, 汉族学生使用的教材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是教师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 我借鉴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教材内容, 根据内高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设计。首先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然后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 引导学生走近音乐, 接着从学生熟知的家乡音乐———新疆音乐入手逐步引导, 层层深入, 使学生慢慢融入音乐, 逐渐产生学习的欲望。以内高预科班 (内高班新生) 第一学期音乐课为例,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如下:

音乐与生活 (1课时) →音乐基本要素 (旋律、速度、力度、节奏等, 2~3课时) →学会聆听→多彩的新疆音乐 (内高班学生多数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设计2课时, 让学生自己讲, 教师补充) →其他少数民族音乐 (蒙古族、藏族等, 2~3课时) →汉族民歌 (1课时) →走进民乐→鼓乐铿锵→丝竹相和……

因为内高班的特殊性, 所选的教学内容还要考虑思想性、教育性。为了调节学生的情绪, 在教学中, 有时也穿插2~3课时学唱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歌曲, 如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的通俗歌曲等;古尔邦节前夕, 课上也可以带领学生排练节目。由于内高班新生汉语基础较差, 课上教师要尽量放慢语速, 课的容量也要适当减少。合理的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的设计, 唤起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 为学生多元感官联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 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

在音乐教学中, 情境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审美心理的变化往往发生在一定的音乐教学情境中。创设情境, 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 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 激发他们的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

在内高班音乐教学中, 为了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 我引导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 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声音、动作、故事、游戏、图画和影像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脑、眼、口、手等多种感官动起来, 以动启思, 以动促思, 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热情, 使他们能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例如, 讲解音乐要素“节奏”时, 为了帮助学生找寻音乐节奏与生活节奏的关系, 我让学生欣赏连云港本地海州湾渔民《起网号子》视频片段, 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劳动的同时嘴里哼的是什么?哼的曲调节奏与劳动节奏有关系吗?学生回答过后, 我创设一个抬东西的场景, 并设计了简单的号子, 让学生边动边与教师的号子相呼应, 在良好的氛围中, 学生通过动脑、动眼、动口、动手, 在自身体验中得出结论:音乐的节奏是从生活节奏和语言节奏中概括、创造出来的, 它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劳动节奏运用了音乐节奏, 音乐节奏在劳动节奏中表现出来。由于之前有了良好的铺垫,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在“听、唱、跳、想象、创编”等活动体验中, 音乐能力得到发展, 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又如, 在教学《中华鼓韵》一课时, 为了刺激学生视觉、动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 我在课前播放马来西亚电视连续剧《鼓舞》中一段“斗鼓”场景, 铿锵的鼓点把学生引入了鼓的世界, 激烈的斗鼓画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导入:《鼓舞》讲述了一群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如何在艺术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点。这段视频让我们感受到了斗鼓的激烈场面。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也来尝试、体验一下这紧张的气氛。敢接受老师挑战的就拿起你们手中的鼓锤, 请你把老师敲击的节奏模仿出来。通过画面及语言的刺激, 学生的动觉被调动起来, 斗志高昂, 纷纷拿起鼓锤, 仔细聆听我敲击的节奏, 并模仿敲击出来。学生全员参与活动, 气氛活跃而热烈。

三、利用多元感官联动, 让学生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 也是学生自己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2]情感既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必须把学生自身的情感调动起来。情感的激发和调动作为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和效率的手段, 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服务。多元感官联动, 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和音乐情感的体验。在内高班音乐教学中, 我向学生提供多种音乐活动的机会, 通过听觉、视觉、动觉、触觉等多元感官联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音乐良好的情感体验, 进而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促进他们感知、创造、想象等方面能力的健康发展。

西方音乐史是内高班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 但是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新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理解作品塑造的形象, 我做了多元感官联动的教学尝试。下面是《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教学片段。

【案例】

(1) 教师:肖邦的作品受到世人很高的评价, 那么, 他作品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聆听来感受。

(2) 教师演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让学生用心聆听, 边听边展开想象。

(3) 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谈听后感受。

(4) 教师出示曲名, 简介夜曲, 并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对肖邦夜曲的印象, 引学生入境。

(5) 分析:肖邦作品中优美旋律的来源是什么? (启发学生结合语文课本中文章《肖邦故园》对肖邦出生地自然风景等环境的细致描绘来进行分析)

(6) 体验情感:出示小诗《夜曲》, 全体学生和着教师钢琴伴奏朗诵, 进一步感受乐曲描绘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7) 感悟:从乐曲中感受到肖邦的诗人形象 (气质忧郁、纤弱、敏感、幻想) 。

【点评】教师抛出问题, 唤醒学生听觉感官进入情境;学生全身心投入音乐, 并在音乐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引学生入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结合语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学生随音乐朗诵等方式, 既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意境, 又让学生在动觉、听觉等多元感官联动中感悟了音乐塑造的形象、理解了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

内高班学生远离自己的家乡, 一年回家一次, 他们平时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理解。在多元感官联动的音乐课堂, 我走进学生当中, 与学生一起同歌、同舞、同乐, 良好的互动, 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尊重学生的思想, 聆听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在教学中, 我关注学生的学习, 对于有语言障碍、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我给予充分的鼓励, 并耐心地指导。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 信任学生自身的内部成长力, 重视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多元感官联动教学, 使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摘要:利用多元感官联动是提高内地新疆高中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具体方式是:在音乐课堂中, 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利用多元感官联动, 让学生体验音乐情感。利用多元感官联动, 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 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关键词:多元感官联动,内地新疆高中班,音乐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烁.多元感官统合的音乐教学及启示[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3 (4) :3-5.

[2]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48-49.

音乐学习效率 篇2

您好!

这是一份关于听音乐对学习效率影响的调查问卷,旨在调研一边收听音乐一边进行学习对学习效率是否具有作用和影响。问卷共包含15个题目,请您在规定时间内认真作答。此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且仅作专业调查研究使用,我们将充分尊重您的意见,并对您的基本信息和作答结果保密。

最后,对于您对我们调研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对各位同学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 第一部分:请填写您的基本资料(在符合的选项后画“√”)

性别: 男 口女 口

学历(包括在读): 初中 口高中 口专/本科 口硕士 口博士 口

———————————————————————————————————————————

第二部分:针对下列16个问题,请您从作答选项中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将其代表字母

标在题目后方的括号中

1、您平时是否存在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的习惯?()

A.一直如此B.经常如此

C.偶尔如此D.从未有过

2、您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周围环境打扰B.放松心情

C.增添学习乐趣D.提高学习效率

3、您平时边听音乐边学习的时间大概会持续多久?()

A.半个小时以下B.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之间

C.1个小时到2个小时之间D.2个小时以上

4、在学习时,您一般会选择何种音乐?()

A.舒缓的纯乐曲轻音乐B.动感的爵士乐

C.流行音乐D.各种音乐相结合5.边听音乐边学习时,您获得音乐的来源是()

A.播放设备中的全部曲目B.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组成播放列表

C.根据不同学习内容,选择特定曲目组成播放列表D.随机播放歌曲的电台频道

6、在学习时,您一般会把音乐的音量调到何种档位?()

A.较小、只有微弱音量档位B.比正常略小档位

C.正常音量档位D.较正常音量略大档位

7、边听音乐边学习对于您记忆性学习(eg.背单词、背课文等)的速度有何种影响?()

A.提高了学习速度B.基本没有改变学习速度

C.降低了学习速度D.基本无法正常学习

8、边听音乐边学习对于您记忆性学习(eg.背单词、背课文等)的正确率有何种影响?()

A.提高了学习正确率B.基本没有改变学习正确率

C.降低了学习正确率D.基本无法正常学习

9、边听音乐边学习对于您逻辑理解性学习(eg.阅读理解等)的速度有何种影响?()

A.提高了学习速度B.基本没有改变学习速度

C.降低了学习速度D.基本无法正常学习

10、边听音乐边学习对于您逻辑理解性学习(eg.阅读理解等)的正确率有何种影响?()

A.提高了学习正确率B.基本没有改变学习正确率

C.降低了学习正确率D.基本无法正常学习

11、边听音乐边学习对于您逻辑创造性思维(eg.做理工科题目,遣词造句,发明设计等)学习的速

度有何种影响?()

A.提高了学习速度B.基本没有改变学习速度

C.降低了学习速度D.基本无法正常学习

12、边听音乐边学习对于您逻辑创造性思维学习(eg.做理工科题目,遣词造句,发明设计等)的正

确率有何种影响?()

A.提高了学习正确率B.基本没有改变学习正确率

C.降低了学习正确率D.基本无法正常学习

13、边听音乐边学习时,误将歌词写在作业本上的现象()

A.经常发生B.偶尔发生

C.几乎不发生D.从未发生

14、边听音乐边学习时,如果遇到困难,您会()

A.不做任何改变B.更换曲目

C.将音量调小D.关掉音乐

15、听音乐学习结束,您的感受是?()

A.头脑清醒,神清气爽B.与不听音乐学习并无差别

C.头脑略有昏胀,耳根隐隐作痛D.头昏脑胀,疲惫不堪

———————————————————————————————————————————

背景音乐对大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 篇3

关键词:背景音乐 学习效率 大学生 记忆 思维

【分类号】B842.3

1.引言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对我们的学习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上个世纪末,保加利亚学者创造“暗示学习法”,提出“舒缓优美的古典音乐有助于缓解情绪上的紧张,使得注意力更为集中,学习效率更高”的看法后,国内外关于音乐对人影响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以及音乐对注意力、思维、记忆等的影响[1]。但在相关研究中,由于选取的实验对象、方法、材料等的不同,研究结果并不统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舒缓音乐、欢快音乐和无音乐三种情境,哪种更有利于学习,我们选取的实验材料为数学运算题,它与记忆和思维有着重要的联系,能够较好的解释背景音乐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在相关研究中,我们把学生学习时听的音乐称为“背景音乐”,其作用是掩盖所处场所环境噪音,创造轻松愉快氛围。背景音乐可以笼统的定义为:作为次要活动,为改善人们当前听觉环境而采用的音乐。学习效率是指学生在学习时间内所消耗的时间、精力与获得的学习的数量、质量之比,即学习效率=学习结果/学习时间,本研究学习结果固定为10(正确题数),所以学习效率是指每道数学运算的反应时间,即计算一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需要的时间。

2.方法

2.1 被试

33名延边大学本科生,其中男生11名,女生22名;被试的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自愿参加本实验,无参加类似实验的经历。

2.2 实验变量

自变量为音乐类型,分为有音乐和无音乐,有音乐条件进一步分为欢快音乐和舒缓音乐。

因变量为被试在每组实验的学习效率,即反应时。

2.3 实验材料

学习材料:整数混合运算,有加乘混合、加除混合、减乘混合、加除混合,共95道题,其中90道题为正式实验的实验材料,5道题为练习实验的实验材料。

背景音乐:舒缓型为《Kelly Sweet - We Are One》;欢快型为《American Country Hits - You Belong With Me》

2.4实验程序

本实验为被试内设计,每名被试需要接受三种条件的实验处理。各实验条件下30道题随机呈现,当被试的正确题数累计到10时,即可进入下一实验条件。在正式实验前有练习实验,帮助被试了解实验。音乐播放方式为外放,实验时音量固定。采用抵消平衡设计控制实验顺序所带来的额外变量。

3 结果

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得结果为:在有音乐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为8.16s,其中欢快音乐背景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为8.24s,舒缓音乐背景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为8.08s;在无音乐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为7.62s。

首先对有无音乐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为t=2.248(P<0.05),说明有背景音乐和无背景音乐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无音乐下被试的反应时更短。

进一步比较有音乐条件下,对舒缓和欢快音乐条件下的被试平均反应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为t=0.365(P>0.05),说明欢快型背景音乐和舒缓型背景音乐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

4 讨论

有研究认为,有占用个体认知资源的歌词的背景音乐会干扰个体的加工任务[2]。研究中被试在无音乐条件下较有音乐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短,印证了以上观点。王鉴(2007)[3]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快歌、中速歌还是慢歌,对英语阅读、语文默写及数学运算都有不利的影响,我们的实验结果正说明背景音乐对数学运算具有消极影响。

觉醒理论[4]表明,觉醒水平与认知成绩有很高的相关。然而,觉醒水平过低、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Oaksfodr(1996)[5]发现不同类型的音乐影响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节奏缓慢、旋律平和的音乐引起的觉醒水平比较适中,激烈音乐引起的觉醒水平过高。背景音乐可以调动人在任务时的积极情绪,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任务在认知系统中的进程。因此出现了上述研究结果。

李卫华[1]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做作业时听音乐可能只是为了让学习任务不枯燥。或者说,学生是在背景音乐中而非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这个时候背景音乐逐渐从任务的背景中脱出,变成了学生的当前主要任务。这种情况下,学习任务转换为次要任务。因此,背景音乐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5.结论

(1)有背景音乐和无背景音乐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无音乐下被试的反应时更短。

(2)欢快型背景音乐和舒缓型背景音乐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卫华.背景音乐对记忆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Salame P, Baddeley A. Effects of background music on phonological short-term memor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89,41(1):107-122.

[3] 王鉴.听MP3对中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网络科技时代[J].2007.11:79-85.

[4] 彭聃龄. 基础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2

[5] Oaksfodr et al. Mood reasoning and central executive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6, 22:477- 493.

作者簡介:吕香玲(1995— ),女,吉林省长春市,本科,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

有效利用音乐提高课堂效率 篇4

一、选用民族音乐, 配乐朗读

向学生讲述民族文学的艺术风格时, 我就利用民族音乐作品作为材料。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学与音乐, 有着相同的文化根源, 反映该民族特有的思维状态。如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在这篇作品中, 作者以一种仿佛很平静的口吻娓娓讲述“像花而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以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作为陪衬的牵牛花、秋蝉的嘶叫、红起来的枣树, 细致地展现了最能代表北平秋色的自然景物, 描摹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作者绝不去刻意地表达自己在这个秋天中的心情, 然而读者却在看似细碎的文字里读出他的忧虑、苦闷、孤独和落寞。当北平的秋味、秋色与郁达夫当时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的时候, 便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又馥丽委婉的意境, 这正如辛弃疾所吟唱的“如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惠山亭下的瞎子阿炳, 用一把二胡来讲述缠绵悱恻、凄楚感人的生活经历, 跌宕起伏间又似乎没有激昂愤慨的控诉, 而有时平静如呼吸、如沉思般的乐句里, 又暗含了无法抑制的激情, 也就是在这样的二胡声中传达了难以言表的苍凉、伤感。所以, 在教《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 我以阿炳的二胡乐曲作为背景, 来配乐朗读课文, 发现学生不用教师更多的分析, 却能较好地领悟郁达夫的忧虑、苦闷、孤独和落寞。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悟, 比教师单纯枯燥的字词讲解, 效果要好得多。

二、选用不同风格的乐曲, 对比赏析

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的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导致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反映在文学上, 就出现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文学形态。如湖南作家沈从文, 他的小说在题材、人物、语言、自然景物、风土人情上都洋溢着一股柔美流动、空灵明丽、古朴简峭的“湘西风情”。山西作家赵树理, 他的小说反映下层农民的生存姿态, 运用民间口语来叙述描写, 通俗明朗, 乡情浓郁。比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格, 可以把民歌作为背景。在高二小说单元的教学中, 当讲到沈从文与赵树理的作品风格时, 我就选用了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茉莉花》作为两位作家写作风格的代表。一首是传唱在江苏、浙江、湖南一带的民歌《茉莉花》, 它具有典型的南方色彩, 曲曲折折, 一字三韵, 曲调甜美流丽, 抒咏性很强, 极尽江南的婉约、柔媚;另一首是流传在河北、山西一带的《茉莉花》, 虽然在歌词上与前者相近, 但有明显的不同, 它的旋律起伏较大, 乐段中加入了较长的拖音, 歌词中加入了很多衬词, 带有浓郁的北方韵味。通过音乐与作家作品的结合欣赏, 学生仿佛走进了这两位作家的故土, 呼吸着作家故乡泥土的气息, 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三、选用主题相似的音乐, 渲染气氛

除此之外, 某些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在其本身的主题和基调上, 就有许多共同因素。抓住这个特征, 在名著欣赏课上, 赏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 我引用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 (命运) 》。非常巧合的是, 这两种艺术形式, 不仅它们的基本主题与格调相似, 而且两者在情感发展的顺序上也大体一致。所以,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一对应的欣赏方式, 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 (命运) 》所表现的英雄力量的震撼力来感染学生的情感, 带领他们走进《老人与海》的艺术境界。

在海明威的笔下, 圣地亚哥由一个文学形象上升为整个人类向困境、向命运作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象征。大马林鱼、鲨群与海则又象征着神秘的命运和不可知的世界。它们接二连三地袭击圣地亚哥, 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以重创, 而圣地亚哥也不懈地给他的敌人以有力的回击。这就构成《老人与海》的“命运和抗争”的主题, 而这个主题又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 (命运) 》是如此的相似。

贝多芬的音乐称为力量与完美的化身。在《第五交响乐 (命运) 》中, 他充分表达了热爱生命的高尚情操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 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啊!”

整堂欣赏课就在文学与音乐交融中进行着, 学生被海明威塑造的英雄形象所感动、所震撼, 深深地陶醉在小说的意境当中, 课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小说的人物分析自然也落到了实处。这堂课的成功, 不能不说音乐的渲染和烘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音乐学习效率 篇5

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在对音乐的理解上也是如此。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并不是能被人们清晰可见的,也没有严格的`规定性,对音乐的理解因人而异,音乐审美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主观地看待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不要对音乐存在客观的审美评价。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将播放音乐这种方式代替对音乐的分析和指导过程,要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做出自己对音乐的审美。没有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就会失去对音乐的审视态度和审美体验,就会将官能的感受当作对音乐的追逐目标,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加以指导,不能放任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由浅入深地了解音乐特有的审美标准,提高他们的审美敏感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力。

教师要积极地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了解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改正,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学习音乐,而且能帮助他们树立学好音乐的信心。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充分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音乐教学其实是用音乐的力量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懂音乐,做音乐的主人。

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事情,这个阶段可能影响学生以后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高中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真正热爱音乐,让音乐给他们带来快乐。

参考文献:

[1]金明珠。让音乐教学激荡孩子的心灵[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07)。

[2]朱方长,唐魏娜。唯物辩证法与易经的象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11(09)。

[3]范柳柳。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9)。

使用乐器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篇6

关键词:课堂乐器;音乐教学;有效性

随着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是当前音乐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国外音乐教学的情况看,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器乐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参与器乐体验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关键。现阶段,小学音乐课上教学所使用的乐器就是竖笛和电子琴。在器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第一位的,并且贯穿于整个器乐教学之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能力,运用各种技能技巧,让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各种美妙的音响效果,能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通过具体的器乐演奏的形式表达出来。

乐器进课堂,不仅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我表现的意识,还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课堂乐器?

一、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训练兴趣

我校的器乐教学已有十几年了,它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每次都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闪烁的小星星”、“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同学们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我还及时购进了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鈸”、“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演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懂得更多的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并亲自演奏、演唱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了剧中什么人物?什么性格?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借用器乐教学因材施教化难为易

过去的音乐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和解决识谱能力。堂课上,老师们要用去多半的精力去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毕业也不识五线谱,成了名副其实的“音盲”。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借助器乐演奏,指导学生先学唱歌曲,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多训练几遍,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x。x”节奏,让学生边打“xx|”节奏,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打2/4拍节奏,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我把“xx x|”节奏变为“xxx x|xx”两小节,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敲出这个节奏句,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真是人人参与,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运用课堂乐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

1、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让学生“唱”起来。在课堂乐器中,口风琴是一种价廉、轻巧、简单、易学、表现力强的乐器,深得学生的喜欢。由于它具有固定音高,且不需要复杂的演奏技巧,在唱游课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吹奏单音来树立牢固的音高概念。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动”起来。利用直观形象的节奏乐器进行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条好途径。虽然节奏乐器各有“个性”,但它们却能合群。

3、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多声部。在唱歌教学中,学生过分地练唱,易使嗓子处于疲劳状态。此时如果运用课堂乐器口风琴或其他的乐器练习吹奏或为熟悉的歌曲伴奏,既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又能调节课堂气氛。

四、运用课堂乐器增进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1、运用口风琴弹奏乐曲主旋律,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耳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倾听主题旋律,通过辨别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来感受音乐内容、情绪和感情的发展,通过听辨音乐的对比和再现来判断音乐作品的结构。

2、合理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缺乏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及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欣赏乐曲伴奏,不仅使学生“动”了起来,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总之, 课堂乐器的有效运用,给予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乐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率初探 篇7

音乐教育虽然每年都反反复复, 但是在每年的教学过程中都有新的收获和理解。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 我深知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课堂教学, 首先要明确教学科目的特性和要求, 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品位。其次要设计好教学方案, 巧妙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带动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鉴赏音乐, 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愉悦学生身心。因此, 音乐教师就面临这一个重要的课题, 如何更好地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一、根据教学大纲, 重新定位音乐课

初中音乐教学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的地位次之。在音乐课上, 教师不管学生爱不爱学, 有没有学会, 都只顾自己的教学方案顺利实施而忽略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新世纪是行不通的, 新课改明确规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辅助学生完成课堂教育。新的音乐教学大纲自实行以来, 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改变, 带来了新的机遇, 它彻底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核心的局面, 使音乐教育正在日趋完善。音乐课注重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音乐教师要主动去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灵感, 在听、看、唱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带领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对音乐教育重新定位, 有助于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中学音乐教育不应该单纯的实施讲解教育, 更不能单纯的教几首歌就算是音乐课, 音乐课的真正意图并不止于此。

二、以音乐为主线, 实施开放式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闭关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有其鲜明的亮点。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都非常丰富, 在某些领域掌握的知识可能会比教师还要多,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提出开放式的问题,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获取广泛的自愿, 听取学生对于问题的独到的个性化的理解, 从多方面去开发、塑造中学生。一成不变的讲授只会加深学生厌学的心理, 使原本生动的音乐课变得枯燥乏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要以音乐为主线, 多挖掘教材中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 多寻找教材中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活动,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厌学的情绪。一切从实际出发, 初中音乐要求教师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从基本知识开始, 适当深化,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三、适度引入趣味教学, 提高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法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引用, 因为通过教师合理安排教学, 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喜爱, 还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 必须要由吸引眼球的教学安排。如果学生对于课程没有兴趣, 那么教学效果始终都达不到理想状态, 甚至会出现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状况。音乐教学只要一改以前的状态, 相信很快就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音乐本身就能激发人的兴趣, 比如, 在教学中可适当引趣, 打破传统的“节奏-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可以先学习唱词, 然后在进行歌谱的教学, 因为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一首新歌听几遍就能学会。这样的趣味教学法不仅降低了可课堂教学难度, 还增加了趣味性, 而且学生很容易就牢记住所学的。

四、提高自身素质, 与学生和谐相处

教师的素质高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教师的自身素质仅靠短期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要把提高自身素质当成必须完成每天的工作来对待。文化知识和音乐教学是息息相关的, 有了深厚的文化素养, 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的内涵, 才能更准确的向学生讲解音乐的奥秘, 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 紧跟时代步伐, 广泛使用多媒体及电子信息工具, 利用电脑制作一些有趣的音乐和视频MV,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经常师生互动, 多交流, 聆听学生的意见,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和蔼可亲的面对学生, 促进和谐相处。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方式有很多, 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的特点, 把握适当的机会, 使用音乐与学生进行交流, 例如唱歌接龙, 歌曲模仿等等, 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到其中, 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

五、设计创新教学方案, 增强音乐感召力

虽然音乐教材中每课都是听, 唱, 表演, 常识等固定知识, 但是我们教师在课程安排是要大胆创新, 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 加深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初中生既不像小学生那样情感体验不深, 容易受外界影响, 也不会像高中生那样成熟老练, 圆滑机智, 初中生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处于青春期的上升阶段,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时, 要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提高音乐教育理论水平。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即使挑战也是成长的机遇, 音乐的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 要提高初中生审美与技能训练, 在课堂上让学生适度活跃起来, 钻研灵活的教学方法, 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效率 篇8

一、发动学生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识谱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歌曲的演唱,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蕴。然而,在以往的识谱教学中,教师采用枯燥的语言描述,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听与背,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识谱教学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难学难记、枯燥沉闷,而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动力与兴趣,学生只会把学习当做一件繁重的任务,学习过程呆板枯燥,学习效果低下。改变识谱教学的枯燥性与无趣性,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识谱兴趣,让学生愉快地接受、主动地学习,这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音乐是灵动的艺术,本身就富有激情与活力,而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爱跳爱唱,这本身就是学习音乐最宝贵的资源。在识谱教学中,我发动学生,与学生一起来创编歌曲,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寓于活泼生动的歌曲中,这样的设计大大化解了识谱教学的枯燥性、抽象性与无趣性,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符合小学生以形象事物为获取信息渠道的思维特点,激起了学生参与的激情,学生踊跃参与,整个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学生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欲,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如在学习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我教学生来唱歌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伸出小左手,手心朝向外;五个手指头,代表五条线;四个手指空,代表四个间;从左向右数,一二三四五;就像上楼梯,越来音越高。”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更利于学生理解原本抽象的五线谱知识。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唱歌兴趣

唱歌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会唱几首歌,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将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所塑造的形象准确理解与表达,能够真正地走进歌曲所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只让学生机械模仿的教唱方式,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向学生传递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歌曲的感情基调,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用心去唱歌,而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因此,在学习一首新歌前,我总是深入挖掘歌曲内容,将之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场景来解说歌曲内在的情感与意境,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得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歌曲,使学生发现歌曲的生活美、意境美,读懂歌曲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来。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我并不只是简单地领唱,而是运用图片加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歌曲所描绘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再教唱,更能激起学生唱歌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鉴赏能力

欣赏音乐作品既需要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欣赏者能够运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感受、去体验。而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且生活经历少,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就必须要改变以语言描绘为主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活泼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感人的故事、生动的情节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进行学习,图文声像效果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唤起学生的直接或间接记忆,使学生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画面来丰富音乐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与音乐作品融于一体。这样更利于诱发学生欣赏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组织学生表演,提升学习兴趣

音乐是有声的艺术,舞蹈是无声的艺术,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统一体。音乐可以更好地诠释舞蹈,舞蹈也能更好地表现音乐。音乐的学习离不开舞蹈。同时,小学生活泼好动,表演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教学中,我总是为学生的自我表演留足空间,引导与启发学生来为音乐配相应的动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记忆歌词,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教师编排动作。

教师可以编排适合小学生表演、符合小学生认知,同时又可以很好地表现作品的整套动作,然后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练习,载歌载舞。整个课堂一片欢腾,充满着学生的笑脸、优美的动作与动听的声音,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2. 学生即兴表演。

小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与表现方式,教师在讲解完作品的相关信息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伴着音乐进行即兴表演。我们往往会被学生漂亮的动作、优美的造型、独创的新意所打动,会忍不住为学生喝彩,教室里随时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全体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表演中来,从而将教学推向高潮。

五、带领学生制乐器,提高学习兴趣

演奏乐器并不是简单的器官体操,而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乐器进课堂是现代社会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乐器进课堂的理念,有些学校已将口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引进了课堂,但绝大部分学校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许多教师与学生只能望“器”兴叹。打击乐器的演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识谱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又能给学生以愉悦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受实际条件限制,学生人手一件根本就达不到,这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我带领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自制乐器,如用装入沙子的易拉罐作沙捶,用铁丝将瓶盖儿连在一起作串铃,用两个盒子对击作小镲,用笔敲击罐作小鼓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的所有物品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们的乐器。实践证明,这样更能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更能激起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激情,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使音乐课成为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

音乐学习效率 篇9

小学生对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音乐很感兴趣, 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唱。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让他们欣赏和学习教材中的歌曲, 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受到遏制。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创设出他们感兴趣的导入环节, 让他们在上课一开始就进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中, 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 例如, 在进行音乐欣赏时,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和歌曲相关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创作背景, 能够更好地让他们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学习的兴趣。

二、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 对教材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高效的掌握音乐技能,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教材内容的分析, 并在实际练习中掌握音乐技能。 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乐曲演奏来进行音乐教学, 在让学生学会识谱之后,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学习演奏。 在让学生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时, 教师可以选学生喜欢的歌曲来进行, 如《粉刷匠》《多年以前 》等。 通过演奏学生熟悉的歌曲, 能够降低学生在练习中的难度, 同时, 在熟悉的乐曲中进行练习, 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演奏技巧, 不断提高音乐技能。

三、结合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符合小学生的兴趣, 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方式,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够把抽象的音乐知识和生动的图片相结合, 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下进行探究和学习, 能够让他们深刻掌握音乐知识, 促进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下, 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面, 让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对教学中的学习内容能够快速掌握。 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下,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时, 不仅能够让他们倾听美妙的乐曲, 还能够利用多媒体展现乐曲中的情境, 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乐曲意境, 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 生动、形象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 在他们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使他们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使小学音乐课堂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 在新颖、生动的教学中, 使学生充分发挥了探究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悟, 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四、注重音乐欣赏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 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 在美妙的乐曲中感受美的意境,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在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 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来分析乐曲的曲调、节奏、速度等, 同时, 还要让他们在分析的过程中融入感性因素, 使音乐欣赏起到激发学生音乐情感的作用, 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音乐的冲击, 净化他们的心灵, 使他们的情感在欣赏过程中得到升华。 在欣赏音乐时,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首先使学生认真倾听, 感受音乐的美妙;然后, 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象。 通过想象, 他们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要表达的内容, 拉近他们和乐曲的距离; 接着教师让学生都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学生通过积极地说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加深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乐曲的过程中, 在和教师的积极互动中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

五、创设开放性的教学课堂, 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平时很喜欢音乐, 但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却不高。 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 为他们营造一个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寻找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使教学贴近学生的心灵。 例如, 在欣赏《十面埋伏》时, 学生初次看到这个音乐名称, 很兴奋, 因为他们对十面埋伏的历史故事很熟, 也知道他们喜爱的音乐组合SHE、歌手陈奕迅有一首这样的歌, 了解张艺谋导演拍摄的影片。 因此, 学生对这首音乐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的渴望心理, 但实践证明, 假如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 只顾音乐教材中的内容, 即使尽心尽职地为学生讲解这首琵琶名曲, 学生更多的只会是失望, 从而失去欣赏音乐的耐心。因此, 我尝试在课中将SHE的歌曲作为对本课的导入, 将张艺谋的影片放在课尾作为对本课的延伸拓展, 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开放式的教学,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的参与下高效进行。

音乐学习效率 篇10

一、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的方式,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出发, 找到他们感兴趣事物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集中精力, 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多听、多思、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 及时有效地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现积极的师生互动

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 使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音乐欣赏作品的看法,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在教学中, 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 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下, 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信赖感, 并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严肃的教学氛围,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不同的音乐作品时,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音乐技能。例如, 在教学音乐赏析课时, 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倾听乐曲来感受作者要反映的情感, 学会欣赏美, 并从乐曲中学到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音乐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让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究后, 教师还要引导他们进行讨论,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体会进行分享。在相互交流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乐曲要表达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班级中的学生是作为个体存在的, 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 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时的进度不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 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一) 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他们的音乐学习能力。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 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和探究都能够获得进步, 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二) 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因材施教

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并根据他们的兴趣进行教学和引导, 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例如, 有的学生喜欢唱歌, 教师可以引导这些学生组建班级演唱队, 通过演唱学习的乐曲来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对识谱学习具有较高的热情, 教师可以引导这些学生进行谱曲的学习。对于一些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 教师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 让他们逐步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 树立学习的信心, 不断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 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创新教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是其中一种。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抽象音乐知识设计成动态的教学课件, 让学生在观看直观、生动的课件的同时掌握音乐知识。同时, 在音乐赏析课上, 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 能够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播放的画面更好的理解和感受乐曲。通过多媒体教学, 让教师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板书, 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 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 使课堂教学容量也大大增加, 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 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

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并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讨论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为他们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学习中, 每个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和新收获时,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既尊重了每个学生, 更培养了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 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 会学习, 我能行。在小组讨论的合作交流学习中, 能够使全部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例如, 在音乐课中常常会涉及学生参与表演, 小组讨论后很多组别都是全体上台来表演的, 因为这是他们大家的作品, 少了谁都不行。此时, 哪怕是最胆小, 音乐方面最没有表现力的同学也会参加。因为和大家一起表演在心理上有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 没有自卑、紧张的压力。不像传统的教学, 只有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表演,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多思善问, 发表自己见解。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其他同学不同的见解,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 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来进行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实现展现的素质教育。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 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注重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 使他们掌握丰富的音乐乐理知识, 并提高对音乐的赏析能力。

如何向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要效率 篇11

【关键词】农村小学    音乐课堂    思想    多媒体    课外拓展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的主要途径,高调的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却受到现实的束缚,让原本应平等享受学习音乐乐趣的孩子们有了城乡的差别,作为农村音乐教师,应尝试改变这种现状以求高效。

一、改变从思想开始

农村孩子对音乐课的认知很浅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严重,至今仍停留在老师教一句,学生跟唱一句,音乐课也只是繁重学习之外的一节消遣课,没有兴趣之说,没有音乐技巧可言,没有乐理概念,更没有旋律、节奏、音准的感知。殊不知这种俗套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变得无趣,让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因此,改变要从享受音乐、提高兴趣开始。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农村孩子受环境所限的现实和接受能力的年龄特点,设定有趣的导入环节。例如在教学《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时,可先让学生看视频,仔细聆听马车的“哒哒”声,并让学生模仿出马蹄发出的节奏,引导学生感悟一下将这种生活化的声音写入歌曲中是什么样呢?聆听第一遍歌曲,之后才开始教节奏,随后出示歌词,讲述歌曲的意思,让每位学生感知到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流走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时间是自己的,歌曲也是在唱自己,从而拉近学生与歌曲的距离感,使学生能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演唱。

为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将课堂设在室外,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集体参与度,根据歌曲的情境为特定的民族歌曲或具有特定节奏感的歌曲编舞,这是另一种改变。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几个动作,而是为所演唱的歌曲编一整段符合歌曲节奏和情境的舞蹈,让学生在零基础的情况下,能快速接受并熟记舞蹈动作。如在教学歌曲《圆舞曲》时,可以为歌曲编一套简单的交谊舞,学生自由结合,这种把课带到室外的形式,让学生感到既新奇,又感受到了音乐课的多样化。这本是一首强弱规律难以把握的歌曲,学生却在这种载歌载舞的练习中轻松学会,摒弃了反复听、反复唱那种索然无味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演唱的瓶颈。

二、改进教学方式

农村学生对音乐的渴求并不亚于城市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也很高涨,但对于音乐了解的途径却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要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让农村学生这种渴求变成知识,让热情持久。由于农村学校设备不全,开展教学工作容易受阻,所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歌曲的历史和含义,观看和聆听演唱的各种形式。在歌曲需要认识乐器时,为学生下载视频资料,了解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农村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学习的机会,让视觉与听觉同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增加课外拓展含量

课堂教学既要遵循教学标准,但又不能固定一个模式。教学无定法,在同样教材的情况下,可以因材施教,以改变教学方法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以求更高效、更快速地达到教学目标。

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校外接触音乐知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要想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游刃有余,只有在课程中增加相关的乐理知识和视唱技巧,以此补充城市学生在辅导班里可以学到的知识。现在的小学音乐课本为简谱课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增加简单的五线谱和视唱的练习。五线谱的学习是让农村学生认识简谱之外的另一种音乐形式,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歌曲中必学的乐理知识奠定基础,对于没有高低音概念的农村学生来讲,五线谱更直观,对音准的把握更准确。在教学之初,可以为学生们选择最基础的视唱练习,起初从学生们熟悉的歌曲中摘录几个小节,先以熟悉的歌曲带旋律,继而再逐渐增加小节数,增加音的跨度,这些形式的拓展对传統的教学模式有所突破,拓宽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视野。

总之,相较于蓬勃发展的城市音乐,农村小学音乐所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单是改变传统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就不是朝夕之易事,对农村小学音乐的发展是长久的考验。要从根本上改变思想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提升一个高度,以开阔农村学生的音乐视野;最大限度挖掘学生音乐潜能,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学生们体验音乐美,增强艺术表现力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学习效率 篇12

一、教师要做好课前备课准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做好备课工作是衡量一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用心备课,才能把握短暂的课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紧扣教材大纲,强调课程重点及难点是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其次,教师要仔细钻研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在于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对课程的热情。因此教师要想使课程丰富多彩,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最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最后,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要花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发掘最新的流行文化。此外教师要尝试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变化。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力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来定义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

音乐教师要想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应牢牢把握两个问题。一,课堂开始吸引学生学习欲望。二,授课过程中紧抓学生思维,避免学生跑神。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长篇阔论为主,教学方法较呆板,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不高。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音乐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应当采取新颖方式引入课程重点。例如,教师在教授《广陵散》,《高山流水》等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讲历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能把握作品传达的感情。此外,时代的不断进步使学生们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兴趣并不高。因此,教师可变通教学方法,先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吸引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再引入课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宗巴郎松》时,可先播放关于西藏雪域高原的美丽景色和布达拉宫的神秘文化,这些小片段能够再现藏族景色,不用语言描述,便可帮助学生领略到民族歌曲的精髓。学生通过感悟藏族的生活习惯及信仰风俗,从而对把握藏族音乐的思想感情有很好的帮助。

高效率的课堂一定是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师想要真正的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必须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与学生互动。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师。

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通过艺术培养自己的心性,获得美感和美好艺术享受,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新教育改革重视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音乐教师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高中音乐教材里包含的知识点还是不多,需要音乐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查阅资料,进而扩大学生视野。高中音乐课一周一节,对于高中生说,小组分工合作更能加快学习效率。这样教师在下周上课的时候,就能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课下学习中。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师要注意课下反思总结

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前和课中的准备,课下总结反思也十分必要。教师要在每节课上完后,及时反思总结一下上节课的教学心得和体会。想想哪些教学方法在上节课中使学生热情更高一些。那些不足的地方导致学生不积极,不参与。通过反思与总结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教学经验。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不仅如此,教师也应当在教学的课余时间,多关注生活,收集素材,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四、结语

音乐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也是最容易让当代学生们所接受,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之中,东西方都有着前所未有的联系和沟通,这种文化的交流和撞击不仅仅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了一些新的活力,总而言之,每一个教师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生涯中努力追求的目标。音乐课堂教学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更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教师要好好将音乐这门艺术的精髓传承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艺术气质,在繁闷的高中学习中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音乐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创建新型教学课堂,从而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创建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是每个教师教学生涯中追寻的最高目标。现如今的高中课堂以文化课为主,只重视应试教育,学生压力较大。因此音乐课作为一门辅助学科,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许多音乐课堂都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灌输性的给学生讲解,或者只是单纯的放几首音乐,敷衍了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是极其重要的。本文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浅显的分析一下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上一篇:车载CAN总线下一篇:图像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