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共13篇)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1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作者/黄娜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呢?除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是在于教师的激发,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发挥眼睛的作用
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视觉教育是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能从视觉领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音乐作品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内容有关的片断。例如在介绍蒙古歌舞时,教师可播放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象,让学生看看蒙古人非常有特色的穿着和精彩的歌舞表演等等。蒙古草原人那种粗犷的歌声和迷人的舞姿,能把学生的心牵住,使他们很快就陶醉在美丽的草原和音乐中,这样就很快使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的.兴趣中。
二、发挥耳朵的作用
学生能从听的过程中直接领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让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一段音乐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的,听起来就是哀伤的,使人情绪低落;流行歌《胜利,加油》这一段音乐听起来就是热烈的,使人激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快的,使人兴奋的等等。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聆听,从听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嘴巴的作用
开口说说,开口唱唱,是音乐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开口说,开口唱能开发大脑。唱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性格,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找到展现自我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他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时,他就会觉得很自豪,自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四、发挥肢体动作的作用
音乐课上可让学生“手舞足蹈”,特别是中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动。教师应当把学生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有利条件,如整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坐好不乱动,不乱说话,这肯定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是坐不住的,就算坐得住整节课也会死气沉沉的提不起精神,教师也提不起劲,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但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例如在小时候唱的小袋鼠歌曲中,教师可请学生表演,小袋鼠是怎样走路的?他是怎样摘果子的?他又是怎样装果子的?并且让学生边唱边跳,这样就能大大满足学生们“好动”的欲望,学习音乐的兴趣就无形中形成了。
总之,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眼,口,手,耳的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2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 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 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还可活跃教室气氛,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 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 上课前两三分钟, 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 可以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 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
二、教态感染学生, 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
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 能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欢迎你上语文课, 喜爱语文课, 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
三、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1. 如组织学生出小组墙报、班级黑板报、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竞赛等。
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 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 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 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点滴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 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 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果说存在“兴趣—克服困难—成功”的公式, 那关键一环就是“克服困难”。
2. 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而能调动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竞争。例如:作文比赛、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听写比赛等等。
为了使学生从小就打好语文基础, 每个单元结束后, 我都要对学生进行朗诵比赛, 朗诵优秀的同学, 将会在教室园地的“攀登梯”上再登一级台阶, 期末进行总结, 表彰奖励, 虽然是一个日常的竞赛, 但学生格外重视,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效果也好, 可见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 不在于全盘授与, 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 乃为善教者也。”如果教师讲究教学艺术, 通过多种有效途径, 因人而宜、因文而宜地调动学生潜在的兴趣, 学生必会进入乐学、会学的境界。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3
一、营造学习音乐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环境是指课堂上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塑造一个轻松、欢快、愉悦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很快达到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要精心准备。今年我教高一的音乐鉴赏课,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在进行导入设计的时候可以针对这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比如,将不同表演形式的声乐、器乐作品组合在一起,在课堂导入的部分播放课件、电影、歌曲、配乐图片等等。有时教师可以跳舞,示范歌曲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进课堂就受到音乐的感染,产生音乐兴趣,还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欣赏作品《春江花月夜》等,可用多媒体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随风摇曳的花枝、花叶、色彩斑斓的花瓣画面显示在屏幕上。欣赏《二泉映月》时,可先介绍作者的沧桑经历、坎坷命运,再播放音乐,就可收到学生对音乐艺术表现力的认识效果,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影响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课堂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讲,课堂教育影响有教材、教师、教学过程几方面。教材是学生获得审美教育的源泉。优秀的教材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教材、理解教材、驾驭教材,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从教材精髓中受益,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是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在课堂上,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在这里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如果教师精力充沛、举止大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教师的热情、真诚所感染,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出色的教学形式新颖、活泼、教学方法引人入胜,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特点也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三、让学生对音乐活动感兴趣,来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我在高中的音乐鉴赏学习中,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对比、评价、判断、实践、演唱、创编。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歌咏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利用星期二的七八节课开展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县的演出、比赛。这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不仅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充分地挖掘校园内其他能有效开展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教育阵地,给他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的。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4
姓名:鲜永芹
学校:国荣乡九年制学校
题目:《
浅谈怎样培养乡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怎样培养乡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乡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程教学的平台上,乡村学校在条件方面的课程资源处于弱势,但是在素材课程资源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纲要》也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所以,我们农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培养农村学生的语文兴趣。那我们教师要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呢?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农村学校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有不少教师却白白地浪费这些有用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去开发学校课程资源,让学生觉得学校不只是他们读书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呢?
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美术活动课程为例,在语文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发挥美术活动的有效功能。如,第八册《桂林山水》这一课中讲到:课文中的山各式各样,形态各异。于是我把他们在美术活动课上精心画的山水画拿上了课堂: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去欣赏,去感受,从而去体会祖国的伟大与美好之情,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们想象丰富,思维独特,还有独到的见解,加上他们获得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游戏、谜语、玩乐的同时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完后,吴毅不解地问:“老师,青蛙什么时候出来呀?”对一年级农村的小朋友来说,他们虽然常见青蛙,也很熟悉青蛙,但是不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我就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回去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还可以上网去查找。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并且还要好好保护它呢!
3、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转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中包括“红领巾小记者队和红领巾演讲队”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二、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任何事物的存在同发展一定同它所在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与他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时刻有资源,心里随时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这个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1、结合农村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土豆等农作物是非常的熟悉,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就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物品的表面。有次,我城里的亲戚带着她12岁的女儿到我家,她女儿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行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因吧。然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我们学习第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从而喜欢语文中的描写内容,自然就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2、借学生的经历体验,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菜、水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
作用。我们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
3、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转向生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包括“红领巾小记者队和红领巾演讲队”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4、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情感。千年古景长城,天安门,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美誉。我们熟悉的温泉,千年古寨,巍峨的梵净山等等。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勾画出一幅幅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观潮》、《颐和园》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我作了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学校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描写;最后把学的作品挂在校园的展台上,通过红领巾小记者队进行交流、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5
摘要: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审美 聆听 兴趣 表现 无权威 想象力 学科整合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她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而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音乐鉴赏课则作为选修中的必修课走进大学的课堂,尽管如此,真正的艺术教育依旧离我们非常遥远。
一、传统音乐鉴赏课的弊端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教学秩序的课程模式。传统的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与学生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不能有效的激起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因此出现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音乐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上音乐鉴赏课”的尴尬局面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音乐鉴赏课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三、音乐鉴赏课教学方式
在每上一节音乐课之前老师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针对现有音乐鉴赏课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老师可以大胆尝试着改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
(一)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可以在音乐播完之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名字,并同时说明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不要管答案是怎样的千奇百怪,牵强附会也好,断章取义也罢,只要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就是应该予以鼓励的。
(二)、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针对这一事实,老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中加上体态律动这一项,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于不同的欣赏内容,当学生动作缺乏时,教师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提示或表演一些动作。可以充分调动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三)、改变传统的师生模式,追求无权威的学习机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 维的探究过程。
《中国教育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例子: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问到:“雪花变成了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有诗意、极脱俗的回答,可他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也经常发生在最具创造特点的音乐学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学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式。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学的传承式的教学牢牢地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唯命侍从,只能被动的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显然,这种死记硬背、陈旧落后的的教学方式,已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精神,更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是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问题。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将音乐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
(四)灵活设计课堂内容安排,善于拓展延伸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小舞台
很多学生是比较喜欢唱歌的,那为什么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呢?例如这次学了古典音乐,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古典音乐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曲子、相关赏析等,在下节课上给同学们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特色的歌曲,并模仿学唱,演唱形式不限,可以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内容也很丰富:有外国民歌、流行歌曲、红歌等,让同学们在表演中展示自己,学习知识。同时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演唱欲望,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小舞台,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并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五)、适时表现教师的音乐基本功,带动学生的即兴表演和即兴创作欲望
有些教学模块的内容是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的,好象戏曲篇和歌剧篇,在他们的心目中欣赏这些是老人家或是专业人士的事情,学生一进教室听到这些咚咚锵锵就反感,结果那节课大部分学生选择睡觉、玩手机、甚至聊天,老师自己也很没趣,可以用“失败”来形容。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尝试这样做:用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师范唱范演的方式开始进入戏曲篇的学习,首先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进入内容也就会顺理成章,学生的兴趣就来了,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模仿杨子荣的《智取威虎山》唱段中的唱念做打,在欣赏红歌时,比如(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老师可以钢琴自弹唱导入,再介绍中国年轻钢琴家朗郎演奏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更不用说课堂效果。
(六)、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放松精神,减少拘束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变换学生座位,教师站到学生中去讲课。还可打破传统课堂学生站着回答教师问题的形式,使他们感到轻松,与教师产生默契,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七)、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利用电脑制作音乐课件,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将视听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作品,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也能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让学生更形象地接受音乐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八)、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魅力不仅在于可以欣赏音乐,而且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及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又成了可以了解许多相关知识的课,当然,音乐还是主要的。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要注重学科间的互相渗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
(九)、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尤其要注意作品的旋律性。有时还要选择些课本之外的作品,也可以结合课本要求给学生欣赏流行音乐,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甚至还可以选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音乐进行课堂教学。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6
一、课题提出背景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老师到底该如何教?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能有机结合一直是困扰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重大问题。很多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他们尽管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游戏教学作为教学的载体和活动方式,但是具体该如何操作?如何改变现在英语教学中的机械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等弊端?成为我们小学英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进一步推进的一大障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研究,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应用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理论,针对我县实际开展的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活动进行实验研究,为我们丰富、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法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践中,将学习英语兴趣培养的理念、方式等,进行科学、合理地移植应用,实现兴趣培养的本土化,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一套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1、小学低年级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2、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的实践与运用。
通过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走进新课程,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五、主要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目标和主要问题,本课题主要采取如下研究方法:
A、文献研究法
阅读文献资料,认真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用游戏教学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
B、行动研究法
有计划、有步骤的由实验教师与专家及教研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学生学习资料,对之作出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调制出最符合学生口味的学习大餐。
C、调查研究法
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六、研究进度
课题研究时间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研究周期为一年。本课题分五个阶段进行。
(1)准备与反思阶段:(2010年6月—8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查阅资料,反复酝踉,定出方案,修改论证。成立课题组,确定实验人员。
(2)调查研究阶段(2010年9月-12月)
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3)深化研究阶段(2011年1月—3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新途径,建立以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总结与推广应用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调研报告。
2、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3、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7
一、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中学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式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地理学是在前人不断探索、观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光是背背矿产、山河等。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意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提出学生熟悉的,但又解释不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晴朗时天空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又为什么呈红色?指出这是由于大气对波长不同的太阳七色光散射,吸收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不易被散射,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这也正是红、橙色光作为停车信号的道理,它使人们在较远处就可看见,以减少交通事故。
二、引用资料,适当补充,在兴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明白的越多,知识掌握的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上如果适当引用一些平时收集的资料,就会促进知识的理解,提高趣味性。如讲地球大小及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引用一些数据:若把银河系缩小一万亿倍,那时太阳半径仅0.7毫米,地球半径则为0.0064毫米,日地距离仅15厘米,整个太阳系直径也只有12米,但银河系的直径仍有100千米之大;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仅观测到的就在十亿个以上。地球在银河系,以至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就可想而知了。补充这些资料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欲望。
三、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得到发展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關键词:学习目的;学习兴趣;教学结构;问题情景;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著名科学家在说到取得的成绩时都说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学中,老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就等于开启了学习的发动机,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是一入学就明确的,它是随着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提高,随着老师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而逐渐形成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实践活动去接触、感受具体的事物,通过日常教学阐述知识的实践意义,从而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用处,懂得学习数学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
如果学生一旦理解了为了谁学习,为什么学习数学的问题,他们不仅不会感到数学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并会以顽强的精神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二、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在课堂的教学中多下工夫。
三、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争
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和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结构时,应该综合运用合作目标结构、竞争目标结构和个别化目标结构这三类目标结构。心理学的研究明确指出,这三种不同的目标结构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小组讨论时,可运用合作目标结构,通过合作方式的学习使小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励和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在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重点和难点处,适时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性引导。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对教材的知识结构,组织形式以及表述方式等都应了如指掌。另外除了这些,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可能回答问题的方式。同时,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相对于不同人而言的,有些问题对于某人而言是问题,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不是问题。因此,了解学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一般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原理讲透彻,而不是面面俱到,把所有问题都讲细讲到,要给学生留有悬念并启发引导,让学生去思索回味,探索回答。另外,创设问题情境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这样通过提出问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去思考,而教师又能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使他们产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兴奋心情。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们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肯定与否的一种强化方式,可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另外,对学生的评价、表扬应多于批评,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表扬,而应当把奖惩结合起来运用,也就是说在表扬奖励时要指出其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惩罚时又肯定他们取得的进步,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发挥情感效能,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的宗旨是以学生为本,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大夏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
(作者单位 安徽省宿松县河塌乡中心小学)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篇9
1>、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家族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曾家世代耕读,在曾国藩之后更是除了像曾纪泽的大外交家,曾昭轮这样的大化学家。这一切都源于曾氏严格的家教和重学的家风。
2>、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大哲学家康德的早年的教育就是在他父亲一手操办下完成的。虽说康德天赋异禀,但他的成就与其父早年的精心看护有很大关系。
3>、可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大数学家陈景润早年对各科的学习都没有什么兴趣,唯独对数学情有独钟,后来他正式在数学领域找到了自信。
4>、鼓励表扬。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我有一老友,他女儿叫思思,思思是个极其内向的孩子,老友对思思也极为严厉。最近思思不光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劝老友多关注孩子,多鼓励孩子,老友听劝了后,就开始写信给孩子,向孩子道歉,鼓励孩子。这不,思思的学习也开始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思思开始喜欢说话了。老友每提起这事儿,都对我千恩万谢。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10
本论文主要阐述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在过上充裕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就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于是,在中国出现了“钢琴热”。而面向新世纪,中国教育界提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1世纪是一个文化愈发开放与多元的世纪、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潮流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学习音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学钢琴。
但学习钢琴也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是一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的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钢琴中品味感受着这份苦于甜;与此同时,我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中,这些年利用业余时间,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做了一些家教,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对其学习钢琴兴趣的引发,是学好钢琴的首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培养儿童的兴趣,使之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犹如能源与之发动机,是一种促使其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儿童学好钢琴的一个关键,是使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这里,对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产生,以及怎样培养及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一一作个讨论。
关键词: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
-I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钢琴成为多数家长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钢琴是所有乐器中唯一能让儿童以最轻松自然的姿势坐着演奏的乐器,更重要的是学习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学习钢琴不但能使十个手指尖受到刺激,而且能使儿童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这种高难度配合的长期训练必将使孩子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注意力、灵活程度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同时,因为长期受音乐的熏陶,孩子的性格、趣味、教养都会随之发生质的变化。
但是,要学好钢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有时是十分枯燥而乏味的,并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不强且缺乏耐力,所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音乐、对钢琴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林华先生说:“所谓兴趣,那是将给我们终身的追求激起无悔无恨的永恒动力。它使我们的智慧在思考时,迸发光芒,给我们的心灵在寒冷时带来温暖。”“无论何种音乐教育,它的起点和终点都应当是启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真正兴趣。”那么,怎样使儿童愿意弹钢琴并对钢琴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及其产生
“兴趣”是一个既简单但又复杂的问题。所谓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学习音乐、学习钢琴的兴趣属于精神需要。兴趣是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的结果。由于大脑皮层有着较高的兴奋性,因此对于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应就就比较强和迅速。于是,人们从事有兴趣的活动会比较积极,效果会比较好;反之,则不然。
儿童对钢琴兴趣的产生,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自发的,也就是其自身对某些事物比较感兴趣、倾向性较强,这是一种客观的行为,在钢琴学习中即儿童对钢琴本身及其所发出的声响的兴趣。另一种就是后天需要培养的,只要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与气氛,并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及指导,这种兴趣是可以能培养出的,即儿童对演奏钢琴的兴趣。
兴趣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程度,最初的兴趣,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属于“有趣”。钢琴,对于学前期的初学儿童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是比较容易产生自发的兴趣的:开始时,也许是儿童对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钢琴的一种好奇心,于是乎便又“按”了几下琴键,又对其高低不同的奇异声响产生最直接的兴趣,而这也许只是儿童觉得新奇好玩。可是也可能当他第二次在看到钢琴时,这种新奇感就没有了,觉得“不好玩”了,于是也就对钢琴不感兴趣了,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学了的原因(当然,如果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由此可见,这种儿童对钢琴本身的自发产生的直接兴趣并不十分专一,也不是非常稳定,很可能只是暂时性的。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兴趣从“有趣”水平发展为“乐趣”。这时的兴趣已然分化,即是从儿童对钢琴本身的兴趣发展对演奏钢琴产生乐趣。这时的兴趣就比较专一和稳定,把艰苦的学琴过程视为一种乐事。
培养孩子热爱音乐,林华先生认为培养兴趣这样伟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努力,最根本的就是应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本身,从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利用音响符号组合变化以表现自己情绪的语言。
1.1 给孩子听不同情绪、体裁的歌曲
列宁说过“不懂音乐就不懂生活”,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它对人的身心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听不同体裁、情绪的简单歌曲,使他们感受到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人们的喜怒哀乐,对此,我们可以适当给予讲解。如《娃哈哈》表现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活泼、欢乐的景象。《扎红头绳》中爹爹给喜儿扎
2/
4、3/
4、4/4拍,并同样按上边长度比例分别挖出空白各三小节。当那孩子见到了这个类似“拼图”的教具时,顿时兴奋起来,饶有趣味的摆弄起来。通过自己对那些纸片长度的比较,他很快就能告诉我一个二分音符时值有两个四分音符时值那么长,而两个二分音符的时值才等于一个全音符的时值;同样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下了解在2/
4、3/
4、4/4拍一小节空白处分别能放下2、3、4个四分音符,这时我再加以指导,他很快的就理解了拍号及其各音符时值的关系,并还在各拍子的小节中,尝试不同音符的组合,这种游戏拼图般的练习不但充满趣味,更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由此可见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物概念,并对那些概念用直观形象不断的支持和强化,儿童易于理解并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1.3 丰富多采的示范演奏
教师的示范演奏,对于儿童学琴有着及其重用的启发引导作用。事实证明,儿童亲身观摩要比听音响资料效果更好,理解领会得比教师单单用口诉要好,也感兴趣得多。对于给学生所学内容,不但要熟练地范奏全曲外,还要着重对其重点及难点进行示范,把“用琴说话”、“用琴授课”的方式贯穿与教学中。对于一首曲子的音乐情感和内涵,有时可能用很多口舌去跟儿童解释,他们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可如果教师用琴声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以描绘、表达出来,再加上少许的注释,儿童常常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和曲子所表现的内容,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也能让琴童更好的理解感悟音乐。除了要示范教学内容外,还要多演奏一些通俗好听的乐曲和儿童喜欢的儿歌,歌曲等,以培养儿童的兴趣及音乐素质。有一个学生,由于我常常弹一些轻快活泼的儿歌给他听,一次他很兴奋地唱起了他刚刚在音乐课学会的童谣,并问我自己能弹吗,我鼓励他说当然可以。我把那首童谣的曲调抄写下来,并配上简单的伴奏织体,教给他弹,他很高兴。可见,从他听我弹奏,到自己想弹并努力地去实现这一过程,不但锻炼了意志,并大大增强了用钢琴弹奏音乐,表现音乐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多示范、演奏,用琴说话”,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作用使得所教的音乐“形象化”、“简单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2.1.4 教材的选择
授课时,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对儿童学习的钢琴的兴趣也有重要的影响。在选材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像用于初学习的拜尔、车尔尼599、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等等这些是绝对具有权威性的,效果显著的教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对于大多数年龄低幼,刚刚开始入门的小朋友来说,这一类的教材显然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缺少趣味性,因此要做到少而精,但决不能取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用诱导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添加进来。而选弹教材我的选择标准是每-5-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首曲子要有标题和形象的图画;音符大,印刷清晰,油墨颜色深;旋律活泼、和声悦耳好听;每一首曲子都有清楚地技术、乐理或音乐的重点;尽量多地选择那些是小朋友所熟悉的中外儿歌,民谣所改编的钢琴小曲。例如《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每日十二首钢琴技术练习》、《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选》„„由于每首曲子都有标题,有图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颜色鲜艳,清晰、音符比较大,阅读起来觉得容易,学生对这一类的教材都很喜欢。实际上,在这些乐曲中也包含了许多技术要求,同样能达到练习技巧的效果。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老师弹几首给学生听,学生喜欢哪首就练哪首,有时碰到是自己会唱的或是听过的歌曲所改编的曲子,那就更兴奋了!这样,学生对所弹奏的曲子非常感兴趣的话,学习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2.2 教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角色
2.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孩子对感情的反应极为敏感,老师过于严肃会使他们不敢回答问题。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真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性格,以便更好地挖掘其音乐才能。老师可以同孩子交谈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他可以大胆地对老师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身体情况等方面上课。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我们为其应该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2.2.2 教师启发孩子要讲究语言艺术
孩子的年龄、领悟能力、反应速度等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不能因为孩子某个问题听不明白就加以训斥,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语言,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2.2.3 坚持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奏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教师“示范”弹奏时,其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乐句、生动的音色变化、有韵律的节奏以及弹奏姿势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染着孩子们,他们会从老师的演奏中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
总 结
本论文主要针对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进行论述。总之,指导孩子学习钢琴要把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放在首位,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加以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老师、家长,都要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能强迫孩子,要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是首要的
浅谈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致 谢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不宜成江河!
本论文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论文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这片论文离不开你们的细心指导。而你们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这篇论文当中,没有你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对于我一个人来说要想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学习到这么多知识并完成毕业论文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今天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再一次对你说声谢谢。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致谢!
0-
参考文献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篇11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如对初一新生上第一堂课,一般可采用先松后精,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其间穿插一些有些生物学家的趣闻秩事。这样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论文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观察大豆、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其幼苗的生长过程;探究植物种子的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观察和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类型、叶片的形态特征;观察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的结构;观察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观察枝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观察桑蚕的发育过程;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等等。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类实验探究活动是极感兴趣的。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领悟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领悟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这样效果也相当不错。
五、精彩的教学语言艺术激发兴趣
决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但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要简炼,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如讲血液循环系统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时把血管比喻为暖气管道,而毛细血管就相当于暖气片。③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 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④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 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立志于生物科学的研究。
六、注意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习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中的成败、解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动机。
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与不了解学习结果的学生相比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因为看到自己进步与不足,能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激起进一步学好生物学的愿望。应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时必须注意,不能仅用分数衡量学习成绩,对学生应及时给予恰当的评语。给出公正的个人学习情况的批评和注意事项;告诉他们学习结果时,必须注意方式,并诚恳地指出努力方向,恰当地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数学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2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自觉性, 没有自觉性就没有内在动力, 就缺乏进取心, 因而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学实践表明, 当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出现求知需求时,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情绪饱满, 想象丰富, 兴趣最浓, 求知欲最强, 这时的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学中智力培养的最佳效果, 也是在学生学习兴趣最浓时达到的, 因此,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 怎样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目的和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在开学初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这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恰当地把学生的学习和国家生产、职业和时间的需要, 以及自身进一步学习发展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 把需要转化为学习动力,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让学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
怎样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感兴趣呢?最好的办法是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有价值, 经常给学生举数学知识的应用例子, 并让学生观察, 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这样学生不但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更能从自己的发现中找到乐趣。对于数学教材来说, 每一章每一节都有新的知识、概念或规律, 教师应该严格而系统地组织教材, 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发挥教材潜在的趣味性, 把教材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觉得数学不但有用而且也很有趣。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 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了一个巨大的突破, 那就是课题的设计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了, 如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数怎么不够用了”“我变胖了”“一百万有多大”, 同时也突出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学习好相关的内容, 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 也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布鲁纳说得好, “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内驱力”, 学生智力发展的源泉在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内部环境相互矛盾之中, 只有外部条件和个体发生矛盾时才能产生积极的反馈。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运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激励学生, 培养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 才能激发学生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做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
常言道“爱屋及乌”, 学生喜欢一位教师, 会连带着也喜欢他所教的课程。学生喜欢的教师一走进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愉快, 这就有利于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怎样才能做一位让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呢?首先应是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数学基本功扎实, 工作认真, 责任心强, 善于钻研,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能做到关心和爱护学生。其次, 还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能够很好地驾驭教材, 能把数学课组织得生动、有趣。
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 使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 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使教师充满乐趣, 把智力培养寓于情境之中, 把疲劳消散于愉快之中。教学实践证明, 设置“悬念”是保持教学中最佳心理状态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的效果取决于悬念的内容及时间是否恰当, 因此, 适当地设置悬念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需要反复训练, 但如果重复单调地练习, 学生就会厌烦, 注意力不集中, 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 教师所设计的练习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同时练习的形式要有所变化, 具有新颖性, 尽可能使全班学生都参与练习活动, 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论文 篇13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论文
古菊花 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第一小学(51440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课题。随着课程的改革,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思考探索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众所诸知,小学生年幼无知,一面童心。因而对周围自己未知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好奇心理,具体表现为好问、好动、好思。依据小学生这一特点老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启发他们从文章中尽快得到启示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实物、音乐等作为导火线,这样更能尽快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我在教学李海燕的《怒吼吧,黄河》一课时,首先通过播放《黄河大合唱》里面的一章乐曲《保卫黄河》,随着那气势磅礴的音乐,再结合图画壶口瀑布景观,在这样的情景感染下,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哼唱起来,好像身临其境面前就像是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的画面。紧接着创设悬念:“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是谁谱写的,他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完成这首曲子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呢?”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想”。从而使他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去了解课文。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我们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兴趣往往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我掌握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指导他们采用朗读、默读、略读这三种方法。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性的练习。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为了能让学生更乐意去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我又会采用自由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默读在阅读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默读不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它还唤起了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成为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语文教学论文 )在教学中我会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默读,让学生在默读中去思考、动脑筋,改换读的方式。
略读对理解内容的要求较低,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在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建立图书角,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要实现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帮助他们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所以在教室的一角我把它设为图书角。同时在旁边贴上读书名言,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永恒的乐趣。”等。这样更能体现书的魅力。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动员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书籍带来学校。对于学生带来的书籍要进行归类摆放好,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课余时间随时借还,十分方便。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适合的读物或文章。
例如:学了《火烧赤壁》就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等等。通过延伸阅读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空间和时间,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他们就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评比阅读之星,让学生快乐阅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就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写下读书笔记。开展阅读之星活动比赛,给他们适当的奖励,同时把他们的好作品贴在学校设置的“小作家”专栏里,让其他同学去阅读、去欣赏。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学生阅读兴趣产生的助动力、催化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重要的是,通过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写自己得意的文章来检验阅读带来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写作的自信心。进一步将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写出更好的文章。这才是快乐阅读的终极目标。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推荐阅读:
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1-12
怎样培养儿童学习兴趣12-15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兴趣06-10
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学生08-12
学习兴趣的培养音乐课题小结10-26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感08-12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08-17
怎样培养学生的好习惯09-20
怎样培养学生写英语的能力12-07
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09-12